TWI569517B - 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 - Google Patents

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517B
TWI569517B TW102103654A TW102103654A TWI569517B TW I569517 B TWI569517 B TW I569517B TW 102103654 A TW102103654 A TW 102103654A TW 102103654 A TW102103654 A TW 102103654A TW I569517 B TWI569517 B TW I5695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tacts
socket
portion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3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0475A (zh
Inventor
凱爾 蓋瑞 艾尼斯
韋恩 山姆 戴維斯
伯特 奈爾 懷特曼二世
Original Assignee
太谷電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太谷電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太谷電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40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5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
本發明與一電氣連接器系統有關,該電氣連接器系統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以將多數電路板互連。
某些連接器系統使用電氣連接器互連兩電路板,像是互連母板與子板。在已知的連接器系統中,訊號損失與訊號衰減為一項問題。例如,干擾係來自於環繞一主動導件或差分導件對與一相鄰導件或差分導件對之電磁耦合域。該電磁耦合強度一般而言與該等導件之間的相隔距離有關,因此當該等電氣連接器靠近彼此放置時,干擾便可能顯著。
此外,隨著速度與效能要求的增加,也證明已知的電氣連接器並不足夠。此外,存在增加電氣連接器密度以提高該電氣系統之處理能力,同時不明顯增加該等電氣連接器尺寸的需求,在某些情況中,則需要降低該電氣連接器尺寸。此種密度增加與尺寸減小導致效能+另外應變。
需要一種連接器系統,其提供補償與屏蔽效果以滿足特定的效能需求。
根據本發明,一連接器系統係包含具有一插頭外殼之一直角插頭連接器與具有一插座外殼之一直角插頭連接器。多數個插頭接點模組係連接至該插頭外殼。該插頭外殼於該插頭外殼前方處具有一凹穴,該凹穴係呈現開放。該等插頭接點模組具有於多數匹配部分與多數固定部分之間延伸之多數個插頭接點。該等插頭接點係為直角接點,其具有方向上與該等固定部分垂直之該等匹配部分。該等匹配部分係位於該凹穴中,並界定多數可分離匹配介面。該等固定部分從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之多數底部延伸,以固定至一電路板。多數個插座接點模組係連接至該插座外殼。該插座外殼係穿過該插頭外殼前方接收於該插頭外殼之凹穴中。該等插座接點模組具有於多數匹配部分與多數固定部分之間延伸之多數個插座接點。該等插座接點係為直角接點,其具有方向上與該等固定部分垂直之該等匹配部分。該等插座接點之該等匹配部分係與該等插頭接點之該等匹配部分匹配。該等插座接點之該等固定部分係從該等插座接點模組之多數底部延伸,以固定至一電路板。該等插座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係相對於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偏移。
100‧‧‧連接器系統
102‧‧‧插座連接器
104‧‧‧插頭連接器
106‧‧‧匹配軸
108‧‧‧第一電路
110‧‧‧第二電路板
112‧‧‧板介面
114‧‧‧板介面
116‧‧‧固定表面
118‧‧‧固定表面
120‧‧‧距離
130‧‧‧插頭外殼
132‧‧‧插頭接點模組
134‧‧‧插頭接點模組
136‧‧‧凹穴
138‧‧‧前方
140‧‧‧插頭接點
142‧‧‧插頭電源翼部
144‧‧‧插頭訊號翼部
146‧‧‧插頭電源接點
150‧‧‧引導特徵
152‧‧‧外部表面
154‧‧‧凸起部
156‧‧‧倒角表面
158‧‧‧槽縫
160‧‧‧肋部
170‧‧‧壁部
172‧‧‧頂部
174‧‧‧底部
176‧‧‧側部
178‧‧‧側部
180‧‧‧後方
182‧‧‧側部
184‧‧‧引導特徵
186‧‧‧斜坡
188‧‧‧斜坡
230‧‧‧插座外殼
232‧‧‧插座接點模組
234‧‧‧插座接點模組
236‧‧‧後方
238‧‧‧前方
240‧‧‧插座接點
242‧‧‧插座電源翼部
244‧‧‧插座訊號翼部
246‧‧‧插座電源接點
250‧‧‧引導特徵
252‧‧‧內部表面
254‧‧‧電源凹穴
256‧‧‧斜坡
258‧‧‧斜坡
262‧‧‧槽縫
270‧‧‧壁部
272‧‧‧頂部
274‧‧‧底部
276‧‧‧側部
278‧‧‧側部
282‧‧‧側部
284‧‧‧引導特徵
286‧‧‧外部表面
290‧‧‧通道
300‧‧‧引導框架
302‧‧‧介電框架
304‧‧‧接地屏蔽板
306‧‧‧匹配部分
308‧‧‧固定部分
310‧‧‧包圍部分
312‧‧‧匹配邊緣
314‧‧‧固定邊緣
316‧‧‧後方邊緣
318‧‧‧頂部邊緣
320‧‧‧交叉區域
322‧‧‧插頭接地接點
324‧‧‧插頭訊號接點
326‧‧‧頸縮部分
328‧‧‧頸縮部分
330‧‧‧接地垂片
332‧‧‧接地垂片
334‧‧‧補償部分
340‧‧‧間隙
342‧‧‧間隙
344‧‧‧窗口
400‧‧‧引導框架
402‧‧‧介電框架
404‧‧‧接地屏蔽板
422‧‧‧插頭接地接點
424‧‧‧插頭訊號接點
500‧‧‧平面主體
502‧‧‧匹配部分
504‧‧‧固定部分
506‧‧‧固定垂片
510‧‧‧平面主體
512‧‧‧匹配部分
514‧‧‧固定部分
516‧‧‧第一柱狀物
518‧‧‧第二柱狀物
520‧‧‧末端
522‧‧‧末端
524‧‧‧固定垂片
600‧‧‧引導框架
602‧‧‧介電框架
604‧‧‧接地屏蔽板
606‧‧‧匹配部分
608‧‧‧固定部分
612‧‧‧匹配邊緣
614‧‧‧固定邊緣
620‧‧‧交叉區域
622‧‧‧插座接地接點
624‧‧‧插座訊號接點
626‧‧‧插座接地接點
628‧‧‧插座訊號接點
700‧‧‧組織器
702‧‧‧肋部
704‧‧‧通道
706‧‧‧固定凸耳
708‧‧‧頭部
710‧‧‧杵桿
712‧‧‧間隙
714‧‧‧開口
716‧‧‧下方開口
718‧‧‧底部
720‧‧‧模組凸耳
730‧‧‧第一間距
732‧‧‧第二間距
752‧‧‧肋部
754‧‧‧通道
第一圖為根據一示例具體實施例所形成之一連接器系統,其圖示連接至一直角插頭連接器之一直角插座連接器。
第二圖為該連接器系統之一側視圖。
第三圖為該直角插座連接器未與該直角插頭連接器匹配的平 衡狀態,並準備沿著一匹配軸進行匹配。
第四圖為該插頭連接器之一接點模組的側視圖。
第五圖為第四圖中所示該接點模組之引導框架。
第六圖為該插頭連接器之一接點模組的側視圖。
第七圖為第六圖中所示該接點模組之引導框架。
第八圖為該插座連接器之一插頭電源接點之一側視圖。
第九圖為該插頭連接器之一插座電源接點之一側視圖。
第十圖為該插座連接器之一插座接點模組的側視圖。
第十一圖為該插座連接器之一插座接點模組的側視圖。
第十二圖為該插頭連接器之一後方立體圖。
第十三圖為該插頭連接器之一後方立體圖,其圖示與該插頭連接器之一插頭外殼連接之一組織器。
第十四圖為該插座連接器之一插座外殼的後方立體圖。
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包含一種具有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該等連接器包含一插頭連接器與一插座連接器兩者。該等連接器具有一電源介面與一訊號介面兩者,用以於之間傳輸電源及資料訊號。當該插頭與插座連接器匹配於一起時,該插頭與插座連接器一般而言係為共平面。應該注意的是雖然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係針對直角連接器敘述,但該等實施例也可以與任何適宜之連接器一起使用。
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具有使該等電路板偏移的多數特徵。例如,該連接器系統允許固定至該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 器之一母板與一子卡相對於彼此偏移。
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於該插頭連接器與該插座連接器上具有多數特徵,其提供該插頭與插座連接器於匹配之前x及y的對準引導,以避免在匹配期間於該連接器中發生接點得損害或斷裂。
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提供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不同的部分,以形成電源連接與訊號連接,以強化該連接器系統的電氣效能。相對於提供不同連接器或模組以建立該電源與訊號連接的方式,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係經設計以使該電源連接與訊號連接能一起完成。
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提供在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之間高速運送資料訊號。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具有強化該導件電氣效能的特徵,該導件則界定穿過該連接器系統之該等訊號路徑。
在此敘述之具體實施例提供對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之該等組件定向的特徵,以固定至該等電路板。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之該等接點的實際位置係受控制,以將大量的接點同時終結於該電路板。
第一圖為根據一示例具體實施例所形成之一連接器系統100,其圖示連接至一直角插頭連接器104之一直角插座連接器102。第二圖為該連接器系統100之一側視圖,其圖示該直角插座連接器102係與該直角插頭連接器104匹配。第三圖為該直角插座連接器102未與該直角插頭連接器104匹配的平衡狀態,並準備沿著一匹配軸106進行匹配。
當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如第一圖與第二圖 所示般匹配時,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係將一第一電路板108與一第二電路板110互連。該插座連接器102固定至該第一電路板108。該插頭連接器104固定至該第二電路板110。視情況所需,該等電路板108、110可為母板或子卡。該等電路板108、110可為線卡或切換卡。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係固定於該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8、110之邊緣處。
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分別於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之底部處具有板介面112、114。該等板介面112、114分別沿著該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8、110之固定表面116、118延伸。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如第二圖所述,當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匹配於一起時,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一般而言係彼此對準,而該等板介面112、114與該等固定表面116、118則以一距離120偏移。當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插頭連接器104匹配於一起時,該插座連接器102之一部份係接收於該插頭連接器104之中,並沿著該匹配軸106與該插頭連接器104對準。該第一電路板108係位於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之該等外殼底部上方。該第二電路板110係為於該插座與插頭連接器102、104之該等外殼底部下方。該等電路板108、110係彼此平行但非共平面,其方向係沿著由該板介面112(或固定表面116)與該板介面114(或固定表面118)所界定之不同平行平面,而該板介面112與該板介面114則界定一板偏移。該偏移距離120係利用改變該插座連接器102或該插頭連接器104之尺寸與形狀的方式所控制。
參考第三圖,該插頭連接器104包含一插頭外殼130與多數個插頭接點模組132、134(分別於第四圖與第六圖圖示)。 該插頭外殼130於該插頭外殼130前方138處具有一開放凹穴136。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具有多數個插頭接點,一般以140所識別。該插頭外殼130之一外部周圍界定一外殼窗。回頭參考第二圖,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之該等底部係於該外殼窗外側(例如,於該外殼窗下方或相對於該外殼窗垂直偏移)。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頭外殼130於該插頭外殼130相對端處具有一插頭電源翼部142與一插頭訊號翼部144。該插頭訊號翼部144容置該插頭接點模組132、134。該插頭訊號翼部144容置該等插頭接點140,並界定一匹配介面以於該插頭連接器104與該插座連接器102之間傳輸資訊訊號。該插頭電源翼部142容置多數插頭電源接點146(於第九圖圖示)。該等插頭電源接點146界定一電源介面以於該插頭連接器104與該插座連接器102之間運送電源。
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係為該插頭外殼130之不同片段或部分。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係一體成型為該插頭外殼130的部分。例如,該插頭外殼130可以射出成型方式將一塑膠材料灌注於具有預定形狀之模具之中。該模具可於一相同成型程序期間形成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因此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係為界定該插頭外殼130之相同結構部分。使該等插頭電源接點146與該等插頭接點140透過一相同插頭外殼130所支撐,使得該等插頭電源接點146與該等插頭接點140兩者可於一相同匹配程序期間與該插座連接器102匹配。使該等插頭電源接點146與該等插頭接點140成為一相同插頭外殼130之部分,使得該等插頭電源接 點146與該等插頭接點140於一相同組裝步驟期間同時固定至該第二電路板110(於第一圖與第二圖圖示)。
根據特定應用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可具有任何尺寸與形狀。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的尺寸與形狀係為不同。該插頭電源翼部142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的尺寸與形狀可以根據特定應用中該等插頭接點140與該等插頭電源接點146所需的數量而不同。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頭電源翼部142包含多數引導特徵150,該等引導特徵150係用於引導與該插座連接器102之對準與匹配。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引導特徵150係由該插頭電源翼部142一凸起部154之外圍表面152所界定。該等引導特徵150可於該凸起部154前方處包含多數倒角表面156。該等引導特徵150於該凸起部154中可包含一槽縫158,像是於該凸起部154之底部處。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的引導特徵150形式。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150可以提供該插頭連接器104與該插座連接器102之間於水平方向(例如,X方向)或於垂直方向(例如,Y方向)中的對準。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150可以提供水平與垂直兩方向中的對準。
一肋部160係於該凸起部154與該插頭訊號翼部144之間延伸。該肋部160可以近似位於該凸起部154之一頂部與一底部的中央。該凸起部154可凹進該凸起部154前方的後方。該肋部160增加對該凸起部154的支撐。
該插頭外殼130具有多數個壁部170,其界定該插頭 外殼130之一外部表面與該插頭外殼130之多數內部表面,像是界定該凹穴136。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頭外殼130包含界定該插頭外殼130之一頂部172、一底部174與多數側部176、178之多數壁部170。該插頭外殼130具有相對於該前方138之一後方180。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壁部170界定該插頭訊號翼部144之一側部182。視情況所需,該插頭訊號翼部144的形狀一般而言可為由該頂部172、該底部174、該等側部176、182,及該前方138與後方180所界定的矩形。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具有其他形狀。該等壁部170可以界定一般而言為矩形之凹穴136,該凹穴136則接收該插座連接器102。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頭訊號翼部144於該凹穴136中具有多數引導特徵184,用以在匹配期間將該插座連接器102對準該凹穴136。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184可以沿著該凹穴136之頂部與底部包含多數斜坡186,該等斜坡控制186控制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凹穴136的垂直對準。該等引導特徵184可以沿著該凹穴136之該等側部包含多數斜坡188,該等斜坡控制188提供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凹穴136的水平對準。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引導特徵184。
該插座連接器102包含一插座外殼230與多數個插座接點模組232、234。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係透過該插座外殼230之一後方236裝載至該插座外殼230之中,並可透過該插座外殼230之一前方238存取。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具有多數個插座接點,該等插座接點一般而言以240識別,並於第十圖與第十一圖圖示。回頭參考第二圖,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之 該等底部係於該插頭外殼130所界定之該外殼窗內側(例如,與該外殼窗垂直對準)。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座外殼230於該插座外殼230相對端處具有一插座電源翼部242與一插座訊號翼部244。該插座訊號翼部244支撐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該插座訊號翼部244支撐該等插座接點240,並界定一匹配介面以於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插頭連接器104之間傳輸資訊訊號。該插座電源翼部242支撐多數插座電源接點246。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界定一電源介面以於該插座連接器204與該插頭連接器104之間運送電源。
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部244係為該插座外殼230之不同片段或部分。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部244係一體成型為該插座外殼230的部分。例如,該插座外殼230可以射出成型方式將一塑膠材料灌注於具有預定形狀之模具之中。該模具可於一相同成型程序期間形成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部244,因此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部244係為界定該插座外殼230之相同結構部分。使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與該等插座接點240透過一相同插座外殼230所支撐,使得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與該等插座接點240兩者可於一相同匹配程序期間與該插頭連接器104匹配。使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與該等插座接點240成為一相同插座外殼230之部分,使得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與該等插座接點240於一相同組裝步驟期間同時固定至該第一電路板108(於第一圖與第二圖圖示)。
根據特定應用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 部244可具有任何尺寸與形狀。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部244的尺寸與形狀係為不同。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與該插座訊號翼部244的尺寸與形狀可以根據特定應用中該等插座接點240與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所需的數量而不同。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座電源翼部242包含多數引導特徵250,該等引導特徵250係用於引導與該插座連接器102之對準與匹配。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引導特徵250係由該插座電源翼部242一電源凹穴254之內部表面252所界定。該電源凹穴254接收該插頭電源翼部142之該凸起部154。該等引導特徵250可以沿著該電源凹穴254之頂部與底部包含多數斜坡256,該等斜坡256控制該凸起部154垂直對準於該電源凹穴254之中。該等引導特徵250可以沿著該電源凹穴254之多數側部包含多數斜坡258,該等斜坡258提供該凸起部154水平對準於該電源凹穴254之中。該等斜坡256、258可為倒角形式或具有引導進入特徵,用以引導該插頭外殼130相對於該插座外殼230的相對位置。該等引導特徵250可以包含穿過該插座電源翼部242一側壁開放的一槽縫262,該槽縫262用以接收該肋部160。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引導特徵250的形式。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250可以提供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插頭連接器104於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對準。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250可以提供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插頭連接器104於水平方向及垂直兩方向中的對準。
該插座外殼230具有多數個壁部270,其界定該插座外殼230之一外部表面與該插座外殼230之多數內部表面,像是界 定該電源凹穴254。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座外殼230包含界定該插座外殼230之一頂部272、一底部274與多數側部276、278之多數壁部270。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壁部270界定該插座訊號翼部244之一側部282。視情況所需,該插座訊號翼部244的形狀一般而言可為由該頂部272、該底部274、該等側部276、282,及該前方238與後方236所界定的矩形。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具有其他形狀。該等壁部270可以界定一般而言為矩形之電源凹穴254,該電源凹穴254則接收該凸起部154。
該插座外殼230包含於該前方238與該後方236之間延伸之多數接點通道290。當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裝載至該插座外殼230之中時,該等接點通道290接收該等插座接點240。當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插頭連接器104匹配時,該等接點通道290接收該等插頭接點140。例如,當該插座訊號翼部244係裝載至該凹穴136之中時,該等插頭接點140係裝載至該等插頭通道290之中。該等插座接點240於該等接點通道290之中與該等插頭接點140接合。該插座外殼230與該插頭外殼130係於該等插頭接點130被裝載至該等接點通道290之前對準(例如,水平及垂直對準),以避免該等插頭接點140及/或該等插座接點240斷裂或損害。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插座訊號翼部244具有多數引導特徵284,用以在匹配期間將該插座連接器102對準該凹穴136。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284可以包含該等壁部270之一外部表面286,該外部表面286與該凹穴136之該等斜坡186及/或188接合,以控制該插座連接器102與該凹穴136之垂直對準及/或水平對準。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引導特徵 284。
在一示例體實施例中,該插座電源翼部242於該插座訊號翼部244前方延伸。於該插座電源翼部242處之前方238係位於該插座訊號翼部244之前方238的前方。該插頭電源凸起部154係在該插座訊號翼部244接收於該插頭凹穴136之前,接收於該插座電源凹穴254之中。該電源側之該等引導特徵150、250係於該訊號側之該等引導特徵184、284介接之前介接。該等引導特徵150、250係於該引導特徵184、284使該插頭與插座外殼130、230對準之前,使該插頭與插座外殼130、230對準。該等引導特徵150、250可用於進行粗略對準,而該等引導特徵184、284則用於精細對準。該等引導特徵184、284相較於該等引導特徵150、250可具有較嚴格的公差。視情況所需,該等引導特徵150、250的某些部分可用於預先對準(例如,粗略對準),而其他的引導特徵150、250部分則用於進一步的對準(例如,精細對準)。
該插頭及/或插座外殼130、230可以包含多數芯部或開口於其中,其接收用於將該等外殼130、230固定至該等電路板108、110之多數特徵。例如,該等芯部可以於該等外殼130、230模造期間完成。該等扣件可抵抗搖晃與震動。
第四圖為該插頭連接器104(於第一圖至第三圖圖示)之一接點模組132的側視圖。第五圖為該接點模組132(於第四圖圖示)之引導框架300。第六圖為該插頭連接器104(於第一圖至第三圖圖示)之一接點模組134的側視圖。第七圖為該接點模組134之引導框架400。該等接點模組132、134實質上可為彼此相同,然而,該等接點模組132、134可以具有不同的訊號及接地接點排 列。該等引導框架300、400實質上可為彼此相同,然而,該等引導框架300、400可以具有不同的訊號及接地接點排列。
參考第四圖與第五圖,該接點模組132包含支撐該引導框架300之一介電框架302。該引導框架300包含該等插頭接點140。一接地屏蔽板304係連接至該介電框架302之一側。該接地屏蔽板304提供該引導框架300該等插頭接點140之電氣屏蔽效果。該接地屏蔽板304可以選擇性與該等插頭接點140至少某些部分電連接。
該等插頭接點140具有從該介電框架302延伸之多數匹配部分306與從該介電框架302延伸之多數固定部分308。該等插頭接點140於該等匹配部分306與該等固定部分308之間具有多數包圍部分310。該等包圍部分310係為該等插頭接點140由該介電框架302所圍繞之部分。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點140係為直角接點。該等直角接點具有一般而言相對彼此為垂直之該匹配部分306與該等固定部分308。該等包圍部分310於該等匹配部分306與該等固定部分308之間轉換。該等匹配部分306從該介電框架302之一匹配邊緣312向前延伸。該等固定部分308從該介電框架302之一固定邊緣314延伸。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匹配邊緣312界定該介電框架302之一前方邊緣,而該固定邊緣314界定該介電框架302之一底部邊緣。該固定邊緣314可以界定該接點模組之一底部,並於之後可稱為底部314。該匹配邊緣312與該固定邊緣314一般而言相對於彼此係為垂直。
該介電框架312包含相對於該匹配邊緣312之一後方邊緣316與相對於該固定邊緣314之一頂部邊緣318。在一示例具 體實施例中,該介電框架312一般而言界定由該等邊緣312至318所限定之一矩形結構。該等邊緣312至318可以包含凸塊、切口、突出部、垂片、凸耳、凸起部或其他特徵,其形成非平面邊緣,然而該整體結構一般而言係可為矩形。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具有其他形狀。該匹配邊緣312與該固定邊緣314一般而言於一交叉區域320處交會,像是於角落處,並從該交叉區域320朝外徑向延伸。該等插頭接點140係從該交叉區域320朝外堆疊,因此該等插頭接點140係從其他插頭接點140連續徑向朝外定位。
該介電框架302包圍該等插頭接點140。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介電框架302係利用射出成型程序製成。在該射出成型程序期間,該引導框架300係被包圍於一介電材料之中,該介電材料便形成該介電框架302。在射出成型之前,該引導框架300可利用一載條(未圖示)穩定放置,該載條於產生該介電框架302之射出成型程序之後便被移除並丟棄。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利用其他程序製成該介電框架302。
該引導框架300包含多數個插頭接點140,該等插頭接點140沿著預定路徑延伸,以將該第二電路板(於第一圖與第二圖圖示)及該插座連接器102(於第一圖至第三圖圖示)電連接。該等插頭接點140包含該等匹配與固定部分306、308,也包含該等包圍部分310。視情況所需,該等包圍部分310可以在該等匹配與固定部分306、308之間之路徑的至少某些部分任意延伸。例如,該等包圍部分310可以在該等匹配與固定部分306、308之間之路徑的至少某些部分,以大約45度的角度延伸。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點140可為訊號 接點或接地接點。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點140可為其他形式的接點,像是電源接點、感應接點或其他接點形式。該引導框架300可以包含任何數量之插頭接點140,並可以根據該接點模組132所選用之插腳輸出的需求,選用任何數量的訊號接點、接地接點、電源接點或感應接點。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相鄰的訊號接點可做為差動對,而每一差動對都可由一接地接點所區隔。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點140係根據一種從上至下的接地-訊號-訊號(G-S-S)型態排列,其中該等接地接點係以插頭接地接點322所識別,而該等訊號接點則以插頭訊號接點324所識別。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靠近該等匹配部分306與該等固定部分308分別包含多數頸縮部分326、328。該等頸縮部分326、328係經配置以在該接地屏蔽板304與該介電框架302連接時由該接地屏蔽板304所接合。該等頸縮部分326、328係比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的相鄰部分為窄。該接地屏蔽板304包含多數接地垂片330、332,其延伸至該介電框架302之中以分別與該等頸縮部分326、328接合。該等接地垂片330、332可以相對該接地屏蔽板304彎曲近似90°,以通過該介電框架302中之多數開口,以與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接合。該等接地垂片330、332可以具有一槽縫,該槽縫具有相對柱狀物,其中該槽縫接收該頸縮部分326或328,因此該等相對柱狀物便於其相對側上與該頸縮部分326或328接合。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接地垂片330、332可以其他裝置或特徵與該等頸縮部分326、328接合並與其電連接。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沿著 其本身的部分具有多數補償部分334,以控制透過該接點模組132所運送之等訊號的電特性。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補償部分334係比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相鄰部分為寬。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沿著該等補償部分334的額外寬度使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可沿著該等補償部分334位靠近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使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位靠近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可對由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所傳輸之該等訊號的阻抗性造成影響。該等補償部分334的尺寸、形狀與長度係可經控制以達到一目標阻抗,像是85歐姆。
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之每一個之間界定多數間隙340,而於該插頭訊號接點324之每一個與該相鄰插頭接地接點322之間界定多數間隙342。該等間隙340或342的寬度可沿著該等插頭接點140的長度變化。該等間隙342可比該等間隙340為窄,或替代的,該等間隙340可比該等間隙342為窄。介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內側徑向成對之間之該等間隙340,可以與介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外側徑向成對之間之該等間隙340不同。該等間隙340、342的寬度係經選擇,以控制該插頭接點模組132的噪音存在情況。
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的每一個都具有界定於該等匹配部分306與該等固定部分308之間之一預定長度。至少部分由於該插頭接點模組132的直角特質,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每一個的長度可以不同。例如,該等內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一般而言係比該等外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為短。雖然在一不同成對中之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具有接近相等的長度,但因為像是該插頭接 點模組132的尺寸限制或是製成的成本或複雜度等因素,每一差動對之中之該內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一般而言稍微比該外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為短。當該差動對之中的訊號沿著不同路徑長度移動時,任何長度的差異都可能造成扭曲問題。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的至少某些部分係包含補償區域。例如,每一差動對之中之該外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可以包含一補償區域。該等補償區域可以沿著該等導件的部分具有較大寬度。該等補償區域可以至少部分穿過該介電框架302暴露於空氣中,以提供該穿過延伸之導件不同的介電性質。例如,該介電框架302可以包含多數窗口344(於第四圖以虛線圖示),其形成於該介電框架302之該等側邊,以使該等導件及/或該等補償區域暴露。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窗口344只暴露每一差動對之中該外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因此該內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沿著該長度之對應部分仍保持被包圍狀態。在每一差動對中,該不同介電性質(例如,用於該外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的空氣)使得該外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中的差動訊號沿著該補償區域及窗口344的移動速率,在與該內側徑向插頭訊號接點324中該差動訊號透過另一介電性質(例如,塑膠)的移動速率相比之下係為不同。該補償區域之數量、尺寸與形狀可經選擇以實質降低扭曲。
該接地屏蔽板304與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係相對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所定位,以控制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之電特性。例如,該接地屏蔽板304及/或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相對於該等插頭訊號接點324之尺寸、形狀與位置可以控制該等插頭訊 號接點324的阻抗、干擾、噪音存在情況及其他類似特性。
參考第六圖與第七圖,該接點模組134實質上與該接點模組132(於第四圖圖示)相同,然而,該接地與訊號接點的排列係與該接點模組132不同。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頭接點140係從上到下根據一種訊號-訊號-接地(S-S-G)型態排列,其中該等接地接點係以插頭接地接點422所識別,而該等訊號接點則以插頭訊號接點424所識別。
該接點模組134包含支撐一引導框架400之一介電框架402。該引導框架400包含該等插頭接地接點422與該等插頭訊號接點424。一接地屏蔽板404係連接至該介電框架402之一側。該接地屏蔽板404提供該引導框架400該等插頭接點140之電氣屏蔽效果。該接地屏蔽板404可以選擇性與該等插頭接點140至少某些部分電連接,如以上針對該接地屏蔽板304所敘述之方式(於第四圖圖示)。
第八圖為該插座電源接點246之一側視圖。該插座電源接點246包含具有一匹配部分502與一固定部分504之一平面主體500。該匹配部分502係排列於該主體500之一前方處。該固定部分504係排列於該主體500之一底部處。該匹配部分502界定一刀板結構,然而該匹配部分502可為任何其他接點形式,像是(多數)插腳、插座、可偏折柱或其他類似形式。該固定部分504包含多數個順應插腳,該等順應插腳經配置以終結於該第一電路板108(於第一圖與第二圖圖示)。在該固定部分504處可提供其他介面形式,以終結於該電路板108。
該插座電源接點246包含從其延伸之一固定垂片 506。該固定垂片506係用於將該插座電源接點246固定於該插座外殼230(於第三圖圖示)中。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的固定特徵形式。
第九圖為插頭電源接點146之一側視圖。該插頭電源接點146包含具有一匹配部分512與一固定部分514之一平面主體510。該固定部分514係排列於該主體510底部處。該固定部分514包含多數個順應插腳,該等順應插腳經配置以終結於該第二電路板110(於第一圖與第二圖圖示)。在該固定部分514處可提供其他介面形式,以終結於該電路板110。
該匹配部分512排列於該主體510前方處。該匹配部分512包含一第一柱狀物516與一第二柱狀物518,其可相對於彼此獨立移動。該第一柱狀物516係為C型並延伸至一末端520。該第二柱狀物518係為I型並延伸至一末端522。該等末端520、522係經配置以與該插座電源接點246之該匹配部分502(於第八圖圖示)相對側部接合。該等末端520、522係經配置以抵住該插座電源接點246施加偏壓力,以確保該插頭電源接點146與該插座電源接點246之間的電接觸。在該匹配部分512處可提供其他介面形式,以終結於該插座電源接點246。
該插頭電源接點146包含從其延伸之一固定垂片524。該固定垂片524係為凸塊或突出部,其建立與該插頭外殼130(於第三圖圖示)之間的壓入套合,以將該插頭電源接點146固定於該插頭外殼130中。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的固定特徵形式。
第十圖為該插座接點模組232的側視圖。第十一圖為 該插座接點模組234的側視圖。該插座接點模組234係與該插座接點模組232相同,然而其接地與訊號接點排列與該插座接點模組232不同。將只詳細敘述該插座接點模組232。
該插座接點模組232包含具有一引導框架600之一介電框架602。該引導框架600包含該等插座接點240。一接地屏蔽板604係連接至該介電框架602之一側。該接地屏蔽板604提供該引導框架600該等插座接點240之電氣屏蔽效果。該接地屏蔽板604可以選擇性與該等插座接點240至少某些部分電連接,如以上針對該接地屏蔽板304所敘述之方式(於第四圖圖示)。
該等插座接點240具有從該介電框架602延伸之多數匹配部分606與從該介電框架602延伸之多數固定部分608。該等插座接點240於該等匹配部分606與該等固定部分608之間具有多數包圍部分。該等包圍部分係為該等插座接點240由該介電框架602所圍繞之部分。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座接點240係為直角接點。該等直角接點具有一般而言相對彼此為垂直之該匹配部分606與該等固定部分608。該等匹配部分606從該介電框架602之一匹配邊緣612向前延伸。該等固定部分608從該介電框架602之一固定邊緣614延伸。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匹配邊緣612界定該介電框架602之一前方邊緣,而該固定邊緣614界定該介電框架602之一底部邊緣。該固定邊緣614可以界定該接點模組之一底部,並於之後可稱為底部614。該匹配邊緣612與該固定邊緣614一般而言相對於彼此係為垂直。該匹配邊緣612與該固定邊緣614一般而言於一交叉區域620處交會,像是於角落處,並從該交叉區域620朝外徑向延伸。
該介電框架602包圍該等插座接點240。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介電框架602係利用射出成型程序製成。在該射出成型程序期間,該引導框架600係被包圍於一介電材料之中,該介電材料便形成該介電框架602。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座接點240可為訊號接點或接地接點。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座接點240可為其他形式的接點,像是電源接點、感應接點或其他接點形式。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相鄰的訊號接點可做為差動對,而每一差動對都可由一接地接點所區隔。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接點模組232之該等插座接點240係以一種從上至下的接地-訊號-訊號(G-S-S)型態排列,其中該等接地接點係以插座接地接點622所識別,而該等訊號接點則以插座訊號接點624所識別。參考第十一圖,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接點模組232之該等插座接點240係根據一種從上至下的訊號-訊號-接地(S-S-G)型態排列,其中該等接地接點係以插座接地接點626所識別,而該等訊號接點則以插座訊號接點628所識別。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座接地接點622可以與該等插頭接地接點322相同,並包含多數頸縮部分(未圖示),以在該接地屏蔽板604與該介電框架602連接時由該接地屏蔽板604所接合。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座接地接點622沿著其本身的部分具有多數補償部分(未圖示),以控制透過該接點模組232所運送之等訊號的電特性。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插座訊號接點624之至少某些部分係包含穿過該介電框架602暴露於空氣之多數補償區域,像是穿過多數窗口(未圖示)而暴露。
第十二圖為該插頭連接器104之一後方立體圖。第十三圖為該插頭連接器104之一後方立體圖,其圖示連接至該插頭外殼130與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之一組織器700。
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係裝載至該插頭外殼130之中。該等插頭電源接點146係裝載至該插頭外殼130之中。該插頭外殼130包含多數肋部702,該等肋部702形成接收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之多數通道704。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係穿過該後方180裝載至多數對應通道704之中。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係與該等肋部702接合,以將該等插頭接點模組132、134相對於該插頭外殼130定位。可以沿著該插頭外殼130之該頂部172、該底部174或其他部分提供該等肋部702。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頂部172比該底部174更進一步朝後延伸。視情況所需,該等肋部702可以於該前方138與該後方180之間延伸跨及該頂部172之大部分。該等肋部702可提供該頂部172強度與剛性。
該插頭外殼130於其後方180處包含多數個固定凸耳706。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固定凸耳706係於該頂部172從該後方180朝後延伸。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該等固定凸耳706可位於其他位置處。視情況所需,該等固定凸耳706可於杵桿710之尾端處具有頭部708。該等頭部708比該等杵桿710為寬。於該等頭部708與該插頭外殼130之間沿著該等杵桿710具有多數間隙712。替代的,該等固定凸耳706可以具有其他形狀。
參考第十三圖,該組織器700係為一平面板。該組織器700係利用將該組織器700於一垂直朝下方向中裝載至該等固定 凸耳706上的方式,與該等固定凸耳706連接。該組織器700包含接收該等固定凸耳706之多數上方開口714。該組織器700係接收於該等間隙712中,並於該插頭外殼130與該等頭部708之間所固定。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開口714係逐漸變尖,因此在該等開口714較寬處該等頭部708係安裝穿過該等開口714。該組織器700係朝下定位於該等固定凸耳706上,因此該等開口714之較窄部分便與該等頭部708對準。接著便於該等頭部708與該插頭外殼130之間固定該組織器700。
該組織器700於該組織器700底部718處具有開放之多數下方開口716。該等下方開口716係與多數對應接點模組132、134連接。該等下方開口716接收該等接點模組132、134後方邊緣316上之多數對應模組凸耳720。該等模組凸耳720係與該等固定凸耳706對準,以接收該平面組織器700。該等模組凸耳720係沿著一組織器平面與該等固定凸耳706對準,該組織器平面係與該插頭外殼130之前方138平行。該組織器700係固定於該等模組凸耳720與該等後方邊緣316之間。該組織器700將該等接點模組132、134之底部314支撐於相對彼此及相對於該插頭外殼130的位置中。該組織器700支撐該等插頭接點140之該等固定部分308的實際位置,以固定至該電路板110(於第一圖與第二圖圖示)。該組織器700控制該等接點模組132、134之該等底部314的的邊靠邊位置。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接點模組132、134係沿著平行平面支撐於該插頭外殼130中。該等接點模組132、134係定位於多數對應通道704中。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接點 模組132、134係平行於彼此堆疊,並與彼此相間隔。該等接點模組132、134於某些接點模組132、134之間具有不同間距。例如,某些接點模組132、134係以一第一間距730所間隔,而其他接點模組132、134則以一第二間距732所間隔。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可以提供多於兩種的間距。該第一間距730可大約為該第二間距732的兩倍或三倍。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以具有其他間距。不同的間距允許該等接點模組132、134以不同距離相間隔提供一或多個接點模組132、134更大的距離,以降低對於所述接點模組132、134的電氣干擾(例如,干擾、噪音等等)。例如,該接點模組之一可做為具有相較其他接點模組而言較高處理能力的高速接點模組。所述接點模組可以位離該等其他接點模組較遠處,以減少對該高速接點模組的干擾。視情況所需,該插頭外殼130可以具有以相等距離間隔並位於相同間距上之該等通道704,但保留一或多個通道為開放而不接收任何接點模組132、134於其中,以在相鄰通道704之間所接收的該等接點模組之間形成較大的間距。
第十四圖為該插座外殼230的後方立體圖。該插座外殼230係用於支撐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於第十圖與第十一圖圖示)與該等插座電源接點246(於第八圖圖示)。該插座外殼230包含多數肋部752,該等肋部752形成接收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之多數通道754。該等通道754可具有多數鍵入特徵(keying features),以確保該等正確的插座接點模組232、234係被裝載至其中及/或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係被裝載於適當方向中。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係透過該後方236裝載至多數對應通道754之中。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與該等肋部752接 合,以將該等插座接點模組232、234相對於該插座外殼230定位。可以沿著該插座外殼230之該頂部272、該底部274與其他部分提供該等肋部752。
在一示例具體實施例中,該頂部272比該底部274更進一步朝後延伸。視情況所需,該等肋部752可以於該前方238與該後方236之間延伸跨及該頂部272之大部分。該等肋部752可提供該頂部272強度與剛性。
100‧‧‧連接器系統
102‧‧‧插座連接器
104‧‧‧插頭連接器
106‧‧‧匹配軸
108‧‧‧第一電路
110‧‧‧第二電路板
112‧‧‧板介面
114‧‧‧板介面
116‧‧‧固定表面
118‧‧‧固定表面

Claims (8)

  1. 一連接器系統,其特徵在於:一直角插頭連接器,該直角插頭連接器具有一插頭外殼及與連接該插頭外殼之多數個插頭接點模組,該插頭外殼於該插頭外殼前方處具有一凹穴,該凹穴係呈現開放,該等插頭接點模組具有於多數匹配部分與多數固定部分之間延伸之多數個插頭接點,該等插頭接點係為直角接點,其具有方向上與該等固定部分垂直之該等匹配部分,該等匹配部分係位於該凹穴中,並界定多數可分離匹配介面,該等固定部分從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之多數底部延伸,以固定至一電路板;以及一直角插座連接器,該直角插座連接器具有一插座外殼及與連接該插座外殼之多數個插座接點模組,該插座外殼係穿過該插頭外殼前方接收於該插頭外殼之凹穴中,該等插座接點模組具有於多數匹配部分與多數固定部分之間延伸之多數個插座接點,該等插座接點係為直角接點,其具有方向上與該等固定部分垂直之該等匹配部分,該等插座接點之該等匹配部分係與該等插頭接點之該等匹配部分匹配,該等插座接點之該等固定部分係從該等插座接點模組之多數底部延伸,以固定至一電路板;其中,該等插座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係相對於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偏移,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係平行彼此堆疊並與彼此相間隔,該等插頭接點模組於至少某些插頭接點模組之間具有不同的間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插頭外殼具有一壁部,其界定該插頭外殼之底部,該插座外殼具有一壁部,其界定該插座外殼之底部,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係位於該插頭外殼底部下方,該等插座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係位於該插座外殼底部上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等插頭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跨及一第一平面,而該等插座接點模組之該等底部延伸跨及一第二平面,該第二平面係與該第一平面平行並相對於該第一平面偏移。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等插頭接點模組包含至少一第一插頭接點模組、一第二插頭接點模組與一第三插頭接點模組,該第一與第二插頭接點模組係以一第一間距相間隔,而該第二與第三插頭接點模組係以一第二間距相間隔,該第二間距與該第一間距不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每一個插頭接點模組都包含一介電框架,該介電框架支撐該等插頭接點,該等插頭接點包含多數插頭訊號接點與多數插頭接地接點,該等插頭訊號接點係以成對排列,其利用位於每一插頭訊號接點成對之間之至少一插頭接地接點運載差動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介電框架具有多數窗口,其使該等插頭訊號接點的片段暴露於空氣之中,以控制該等插頭訊號接點的電特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等插頭接地接點沿著其片段具有一補償部分,該等補償部分較該等插頭接 地接點相鄰部分為寬,以使該等插頭接地接點沿著該等補償部分位靠近於該插頭訊號接點,以便控制該等插頭訊號接點的電特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每一個插頭接點模組都包含一接地屏蔽板,該接地屏蔽板連接至該介電框架之一側,該接地屏蔽板具有延伸穿過該介電框架之多數垂片,以與該等插頭接地接點接合。
TW102103654A 2012-02-10 2013-01-31 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 TWI569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370,399 US8662932B2 (en) 2012-02-10 2012-02-10 Connector system using right angle, board-mounted connect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475A TW201340475A (zh) 2013-10-01
TWI569517B true TWI569517B (zh) 2017-02-01

Family

ID=4894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3654A TWI569517B (zh) 2012-02-10 2013-01-31 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62932B2 (zh)
CN (1) CN103457056B (zh)
TW (1) TWI569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62693B2 (en) * 2014-01-14 2016-06-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der assembly having power and signal cartridges
US10050363B2 (en) * 2016-10-28 2018-08-14 Dell Products L.P. Vertical backplane connector
CN111834786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247249A (zh) * 2019-06-14 2019-09-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头连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5186B2 (en) * 2007-10-09 2009-09-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enhancing contact module assemblies
TW201106541A (en) * 2009-06-01 2011-02-16 Tyco Electronics Corp Orthogon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power connection
US8002581B1 (en) * 2010-05-28 2011-08-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round interface for a connecto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9286B1 (fr) * 1985-10-25 1988-05-13 Cit Alcatel Ensemble d'interconnexion de cartes de circuits imprimes orthogonales et reseaux de commutation en faisant application
US4767350A (en) * 1986-06-20 1988-08-30 Amp Incorporated Receptacle and plug assembly
US5360349A (en) * 1993-03-31 1994-11-01 Teradyne, Inc. Power connector
US5520545A (en) * 1994-11-21 1996-05-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Variable orientation, surface mounted hermaphroditic connector
US5718606A (en) * 1996-10-30 1998-02-17 Component Equipment Compan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between a pair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6183301B1 (en) * 1997-01-16 2001-02-06 Berg Technology, Inc.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PCB assembly
EP0945934B1 (en) * 1998-03-26 2008-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ical coupler for detachabl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a main unit and an external unit
CA2296953A1 (en) * 1999-01-28 2000-07-28 Berg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mateable in a plurality of orientations
NL1013740C2 (nl) * 1999-12-03 2001-06-06 Fci S Hertogenbosch B V Afgeschermde connector.
US6540522B2 (en) * 2001-04-26 2003-04-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orthogonally mating circuit boards
US6638110B1 (en) * 2002-05-22 2003-10-2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831333B2 (ja) * 2002-11-13 2006-10-1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7083432B2 (en) * 2003-08-06 2006-08-01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Retention member for connector system
CN100585957C (zh) * 2005-03-31 2010-01-27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雉堞墙的高密度稳固连接器
US20060228912A1 (en) * 2005-04-07 2006-10-1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Orthogonal backplane connector
WO2008124054A2 (en) * 2007-04-04 2008-10-16 Amphenol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kew control
SG149730A1 (en) * 2007-07-30 2009-02-27 Molex Inc Inverse coplana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88456B2 (en) * 2009-01-14 2011-08-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rthogonal connector system
US8366485B2 (en) * 2009-03-19 2013-02-0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ibbed ground plate
US8267724B2 (en) * 2009-11-02 2012-09-18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offset mounting terminals
US8371876B2 (en) * 2010-02-24 2013-02-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creased density connecto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5186B2 (en) * 2007-10-09 2009-09-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enhancing contact module assemblies
TW201106541A (en) * 2009-06-01 2011-02-16 Tyco Electronics Corp Orthogon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power connection
US8002581B1 (en) * 2010-05-28 2011-08-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round interface for a connecto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056B (zh) 2017-06-30
CN103457056A (zh) 2013-12-18
US20130210282A1 (en) 2013-08-15
US8662932B2 (en) 2014-03-04
TW201340475A (zh) 201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191B (zh) 具有阻抗控制之電氣連接器
TWI581518B (zh) 用於在匹配運作期間對準通訊連接器之連接器組件
US9608383B2 (e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plate louvers
TWI594509B (zh) 中間平面連接器系統之插座組件
TWI603533B (zh) 中間平面連接器系統之插座組件
US10770845B2 (en)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TWI550965B (zh) 插座組件
US102181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M528532U (zh) 高速率插座連接器
TWI544691B (zh) 電氣連接器組件
TWI569517B (zh) 使用直角板固定連接器之連接器系統
TW201830789A (zh) 具定位特徵之插座籠構件
US202200524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oolproof structure
EP343549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TWM538265U (zh) 電子連接器
TWI606650B (zh) 具有對準特徵結構的連接器組件
TWI735209B (zh) 連接器
WO2012031638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48382U (zh) 連接器組合
TWM630284U (zh) 連接器及其組件
TWM572080U (zh) 高密度連接器及薄片型針座
TWM572079U (zh) 薄片型針座及訊號端子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