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192B -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69192B TWI569192B TW102117396A TW102117396A TWI569192B TW I569192 B TWI569192 B TW I569192B TW 102117396 A TW102117396 A TW 102117396A TW 102117396 A TW102117396 A TW 102117396A TW I569192 B TWI569192 B TW I56919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 sensing area
- result
- contact
- monitoring resul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0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與觸控系統相關,尤其適用於包含多個感應區的觸控系統。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近年來各種電子產品的操作介面都愈來愈人性化。舉例而言,透過觸控螢幕,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或觸控筆在螢幕上操作程式、輸入訊息/文字/圖樣,省去使用鍵盤或按鍵等輸入裝置的麻煩。實際上,觸控螢幕通常係由一感應面板及設置於感應面板後方的顯示器組成。電子裝置係根據使用者在感應面板上所觸碰的位置,以及當時顯示器所呈現的畫面,來判斷該次觸碰的意涵,並執行相對應的操作結果。
現有的電容式觸控技術可分為自容式(self-capacitance)和互容式(mutual-capacitance)兩類。相對於互容式觸控面板,自容式觸控面板能藉由製程較單純的單層電極結構實現,具有成本較低的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在低階電子產品中。
圖一為一種常見的自容式觸控面板之電極配置,以
虛線框表示的感應區100內設有多個等寬且近似於直角三角形的電極(例如電極11、12、13、14)。於此範例中,每個電極各自連接至一個感應器(為保持圖面清晰,僅繪出連接電極11的第一感應器15和連接電極13的第一感應器16做為代表)。該等感應器係用以偵測各個電極的電容變化量,並且將偵測結果提供至一控制器(未繪示),供該控制器據以判斷發生使用者碰觸的位置。控制器可根據下列運算式計算使用者碰觸位置座標(x,y):
其中N代表感應器的總數量,i為範圍在1到N之間的整數指標,C i 代表第i個感應器測得的電容變化量,X i 則是代表第i個感應器所連接之電極的X方向重心座標,Y i 則是代表第i個感應器所連接之電極的Y方向重心座標。
為了擴大觸控面積,出現了圖二所繪示之構成多個感應區的電極配置。如圖二所示,該等電極在Y方向上被區分為上下兩組,構成兩個不同的感應區210、220。在現行技術中,控制器是將感應區210、220視為兩個獨立的區域,並且個別考慮兩個感應區中的電容變化量。這種做法的缺點在於,當使用者的
碰觸位置恰好同時涵蓋感應區210和感應區220,極容易出現誤判結果。舉例而言,若使用者碰觸出現在圖三(A)中以虛線圓框30表示的位置,控制器可能會將該受觸點解讀為圖三(B)中繪示的兩個較小受觸點30A、30B。此類在感應區之臨界地帶發生偵測誤差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控制器誤判使用者的觸碰意圖,進而引發錯誤的操作結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新的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藉由適時選擇性地同時考慮多個感應區之監測結果,根據本發明之觸控系統及信號處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誤判結果的發生機率。本發明的概念不僅可應用在自容式觸控面板,亦可實施於其他各種包含複數個感應區的觸控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信號處理方法,用以配合一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一第一監測結果,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一第二監測結果。該信號處理方法包含判斷形成於該第一感應區中之一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若該受觸點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係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觸控系統,其中包含一第一感應區、一第二感應區、至少一第一感應器、至少
一第二感應器,以及一控制模組。該至少一第一感應器係用以監測該第一感應區,以產生一第一監測結果。該至少一第二感應器係用以監測該第二感應區,以產生一第二監測結果。該控制模組係用以判斷形成於該第一感應區中之一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若該受觸點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該控制模組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關於本發明的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00、210、220、410、420‧‧‧感應區
11~14、41A~41D、42A~42D‧‧‧電極
15、16、43A~43D、44A~44D‧‧‧感應器
30、30A、30B、51~56‧‧‧受觸點
45‧‧‧控制模組
46‧‧‧分組模組
410A、420A‧‧‧邊界範圍
S71~S79‧‧‧流程步驟
S801~S815‧‧‧流程步驟
圖一、圖二係繪示現行自容式觸控面板的電極配置範例。
圖三(A)和圖三(B)係用以說明受觸點出現在兩個感應區之間時可能會出現的誤判情況。
圖四(A)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中的自容式觸控面板之電極配置與功能方塊圖。
圖四(B)係用以呈現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中的邊界範圍範例。
圖五(A)~圖五(E)係用以呈現數種可能出現的受觸點態樣。
圖六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的電極配置示意圖。
圖七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中的信號處理方法之流程圖。
圖八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的信號處理方法之流程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自容式觸控系統,其電極配置如圖四(A)所示。多個平面形狀近似於直角三角形的電極在Y方向上被區分為上下兩組,構成兩個不同的感應區410、420。在這個實施例中,每個電極各自連接至一個用以偵測電容變化量的感應器。易言之,感應區410、420各自受到多個感應器的監測。為求保持圖面清晰,圖四(A)僅呈現電極41A~41D和電極42A~42D所連接的感應器43A~43D及44A~44D。
該等感應器所產生的監測結果會被傳遞至控制模組45,供控制模組45判斷發生使用者碰觸的位置。當第一感應區410中形成受觸點時,控制模組45首先會判斷該受觸點是否鄰近於第二感應區420。若控制模組45判定該受觸點鄰近於第二感應區420,控制模組45便會同時考量監測第一感應區41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監測結果,以及監測第二感應區42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監測結果,以決定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相對地,若控制模組45判定該受觸點並未鄰近於第二感應區420,控制模組45便僅根據監測第一感應區41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監測結果決定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
圖四(B)繪示控制模組45如何判定該受觸點是否鄰近於第二感應區420之一實施例。如圖四(B)所示,第一感應區410內可預先定義鄰近第二感應區420之一虛擬邊界範圍410A。
相對地,第二感應區420內可預先定義鄰近第一感應區410之一虛擬邊界範圍420A。舉例而言,控制模組45可先根據監測第一感應區41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監測結果,初步判斷是否有落在第一感應區410內的受觸點,再為該受觸點計算一初步座標。若該初步座標落在該虛擬邊界範圍410A內,控制模組45便判定該受觸點鄰近於第二感應區420。相似地,若有受觸點的初步座標落在該虛擬邊界範圍420A內,控制模組45可判定該受觸點鄰近於第一感應區410。
本發明的概念可應用在單點觸控的情況,亦可應用在多點觸控的情況。以下說明主要以自容式觸控系統400係應用於單點/雙點觸控的場合為例。在支援多點觸控的實施例中,自容式觸控系統400可包含一分組模組46,負責將監測結果分組(grouping)。於一實施例中,分組模組46將監測第一感應區41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感應量變化分組,以產生一第一分組結果,並將監測第二感應區42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感應量變化分組,以產生一第二分組結果。實務上,分組模組46進行分組的方式可以是將所對應之電極位置相近的幾個感應量變化劃分為同一個群組。圖五(A)~圖五(E)呈現了數種可能出現的受觸點態樣,藉此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如何相對應地運作。
假設使用者碰觸是出現在圖五(A)中以虛線圓框51表示的位置,受到影響的電極為41A~41D。相對應地,感應器43A~43D輸出的監測結果會出現變化。由於電極41A~41D的實
體位置相近,分組模組46可將感應器43A~43D得到的感應量變化視為一感應量變化群組。相對地,第二感應區420內並未出現任何感應量變化群組。在這個情況下,控制模組45可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第一感應區410內形成一個受觸點。根據感應器43A~43D的監測結果,控制模組45可推測出該受觸點並未落入虛擬邊界範圍410A。因此,控制模組45可直接根據感應器43A~43D的監測結果決定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
假設使用者碰觸出現在圖五(B)中以虛線圓框52表示的位置,主要受到影響的電極為41A~41D,但對應於電極42B~42D的感應量也會出現微弱變化。如果感應器44B~44D輸出的感應量變化太微弱,不足以構成群組,分組模組46可能會指出第一感應區410內出現一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而第二感應區420內未出現任何感應量變化群組。然而,根據感應器43A~43D的監測結果,控制模組45可推測出第一感應量
變化群組形成的受觸點落入虛擬邊界範圍410A內。由圖五(B)可看出,位在第一感應區410中的電極41A~41D與第二感應區420中的電極42A~42D具有相近的X座標。出現上述監測結果時,除了感應器43A~43D的監測結果之外,控制模組45亦可進一步將感應器44A~44D的監測結果一併納入考量,做為最終決定受觸點之位置資訊的依據。由於感應器44B~44D輸出的感應量變化也被納入考量,控制模組45產生之位置資訊的正確性會有所提升。
假設使用者碰觸出現在圖五(C)中以虛線圓框53表示的位置,電容量會受到影響的電極為41A~41D和電極42B~42D。相對應地,感應器43A~43D及44B~44D的監測結果都會出現變化。在這個情況下,分組結果會顯示第一感應區410內出現一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由感應器43A~43D之監測結果所貢獻)且該第二感應區420內出現一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由感應器44B~44D之監測結果所貢獻)。於此實施例中,控制模組45首先判斷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的間距。若該間距小於一門檻值(可由硬體設計者自行決定),表示這兩個感應量變化群組極有可能是包含在一個橫跨第一感應區410和第二感應區420的受觸點中。因此,控制模組45將間距小於門檻值的兩個感應量變化群組視為一中間受觸點,並同時將感應器43A~43D、44B~44D的監測結果納入考量,以產生對應於該中間受觸點的位置資訊。
相對地,若控制模組45判斷該第一受觸點與該第二受觸點的間距大於門檻值,例如圖五(D)所繪示的受觸點54、55,則控制模組45將兩個感應量變化群組視為兩個不同的受觸點,並分別決定這兩個受觸點的位置資訊。就主要分布在第一感應區410但仍涵蓋少許第二感應區420的第一受觸點54而言,由於第一受觸點54落入虛擬邊界範圍410內,控制模組45可不只根據其所位在之感應區對應之該等感應器的監測結果來決定第一受觸點54的位置資訊。由圖五(C)可看出,位在第一感應區410中
的感應器43A~43D與第二感應區420中的感應器44A~44D具有相近的X座標。因此,除了感應器43A~43D之外,控制模組45亦可進一步將感應器44A~44D的監測結果一併納入考量,做為最終決定第一受觸點54之位置資訊的依據。
另一方面,就完全分布在第二感應區420且未落入虛擬邊界範圍420A的第二受觸點55而言,控制模組45可僅依據監測第二感應區42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監測結果決定其位置資訊,也就是無須考慮監測第一感應區410之該等感應器產生的監測結果。
在另一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碰觸出現在圖五(E)中以虛線圓框56表示的位置。由於分別監測第一感應區410和第二感應區420之該等感應器的監測結果都很微弱(僅能偵測到細微的電容變化量),分組結果可能會顯示第一感應區410與該第二感應區420內皆無感應量變化群組。在這個情況下,控制模組45可重新審視所有的監測結果,再次判斷第一感應區410與第二感應區420內是否存在任何受觸點。舉例而言,控制模組45可將X座標相近的電極41A、41B、42A、42B視為一個大電極,並加總這四個小電極所貢獻的電容變化量。相似地,X座標相近的電極41C、41D、42C、42D所貢獻之電容變化量亦可被相加。如此一來,控制模組45便有可能根據加總後數值較高的監測結果看出受觸點56的存在。
須說明的是,雖然在以上實施例中,上下兩個感應
區的電極配置相同,但本發明的概念範疇不以此為限。感應區中各個電極的形狀亦不限於前述實施例中呈現的直角三角形。舉例而言,電極形狀亦可為矩形、菱形、平行四邊形或其他多邊形。此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上述邊界範圍的大小、形狀及涵蓋區域可由硬體設計者根據實驗結果或經驗法則決定,不以特定範圍為限。再者,兩個感應區的相鄰邊界不必被限定為直線。舉例而言,本發明的概念亦可應用在圖六所呈現的電極配置,亦即並非所有電極皆等寬、等長的情況。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信號處理方法,用以配合一觸控面板,其流程圖係繪示於圖七。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包含複數個第一子結果之一第一監測結果。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包含複數個第二子結果之一第二監測結果。首先,步驟S71為將該複數個第一子結果分組,以產生一第一分組結果,並將該複數個第二子結果分組,以產生一第二分組結果。若該第一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一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且該第二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二感應區內未出現任何感應量變化群組,步驟S72被執行,也就是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一感應區內形成一受觸點。接著,步驟S73為判斷該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如果步驟S73的判斷結果為是,如步驟S74所示,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係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相對地,若步驟
S73的判斷結果為否,如步驟S75所示,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將會僅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決定。
在步驟S71之後,若該第一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一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且該第二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二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步驟S76被執行,也就是判斷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之間距是否大於一門檻值。若步驟S76的判斷結果為否,步驟S78和步驟S79被執行。步驟S78為將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合併視為一中間受觸點。步驟S79則是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該中間受觸點之位置資訊。相對地,若步驟S76的判斷結果為是,步驟S77被執行。步驟S77為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一感應區內形成該受觸點且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二感應區內形成另一受觸點。隨後,步驟S73會被執行,以判斷該第一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
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先前在介紹自容式觸控系統400時描述的各種操作變化(例如分組方式及處理多個受觸點的方式)亦可應用至圖七所繪示的信號處理方法中,其細節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信號處理方法,用以配合一觸控面板,其流程圖係繪示於圖八。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
感應器監測,以產生包含複數個第一子結果之一第一監測結果。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包含複數個第二子結果之一第二監測結果。首先,步驟S801為將該複數個第一子結果分組,並將該複數個第二子結果分組。步驟S802為判斷這兩個感應區對應的監測結果是否皆未達到形成群組的標準。如果步驟S802的判斷結果為是,在步驟S803中,該等第一子結果和第二子結果會被合併,並且重新分組。舉例而言,X座標相近的電極41A、41B、42A、42B可被合併視為一個大電極,其合併後監測結果為這四個電極各自對應之監測結果的加總。相似地,X座標相近的電極41C、41D、42C、42D所對應之監測結果也可以被合併。接著,步驟S804為判斷合併且重新分組後的監測結果是否形成任何群組。如果步驟S804的判斷結果為否,此信號處理程序便會結束。
如果步驟S802的判斷結果為否,或者步驟S804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各個群組會被依序施以步驟S805及其後續步驟。以下稱正被施以步驟S805的群組為目標群組。步驟S805為判斷該目標群組是否由單一感應區對應之監測結果貢獻而成。如果步驟S805的判斷結果為是,步驟S806會被執行,以判斷另一個感應區相對應的監測結果是否亦形成另一群組。舉例而言,若該目標群組是由感應器43A~43D的感應結果所構成,步驟S806可為:判斷相對應之X座標與感應器43A~43D相近的感應器44A~44D之感應結果是否達到構成另一群組(以下稱為相關群組)
的條件。
如果步驟S806的判斷結果為否,步驟S807會被執行,以強迫另一感應區相對應的監測結果形成一個相關群組(有可能包含一個或數個微小的感應量變化)。接著,步驟S808為分別計算該目標群組與該相關群組的座標。如果步驟S806的判斷結果為是,則步驟S808被直接執行。隨後的步驟S809為判斷這兩個座標的間距是否大於一門檻值。若步驟S809的判斷結果為否,則在步驟S810中,該目標群組與該相關群組被視為包含於同一個受觸點中,且該目標群組與該相關群組所涵蓋的監測結果被合併考慮,以計算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若步驟S809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在步驟S811中,該相關群組被捨棄,也就是單獨將該目標群組視為一個受觸點,且僅根據該目標群組涵蓋的監測結果計算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
只有在步驟S802和步驟S804之判斷結果皆為是的情況下,步驟S805之判斷結果才可能為否。若步驟S805之判斷結果為否,步驟S812會被執行,以令與該目標群組相關的監測結果依其所在感應區不同各自形成一個小群組。接著,步驟S813為分別計算這兩個小群組的座標。步驟S814則是判斷這兩個座標的間距是否大於門檻值。若步驟S814的判斷結果為否,在步驟S815中,這兩個小群組被視為包含於同一個受觸點中,且這兩個小群組所涵蓋的監測結果被合併考慮,以計算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相對地,若步驟S814的判斷結果為是,表示這兩個小
群組各自存在時或被合併後皆不構成受觸點。因此,此信號處理程序會結束。
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步驟S809和步驟S814之判斷結果各自為否的情況,實際上都等效於前幾個實施例中所述之一感應區中之受觸點鄰近另一感應區的情況。在這些情況出現時,兩個感應區的監測結果會被同時納入考慮,以產生該受觸點的位置資訊。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出新的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藉由適時選擇性地同時考慮多個感應區之監測結果,根據本發明之觸控系統及信號處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誤判結果的發生機率。本發明的概念不僅可應用在自容式觸控面板,亦可實施於其他各種包含複數個感應區的觸控裝置。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S71~S79‧‧‧流程步驟
Claims (14)
- 一種配合一觸控面板之信號處理方法,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一第一監測結果,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一第二監測結果,該信號處理方法包含:(a)單獨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判斷形成於該第一感應區中之一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以及(b)若步驟(a)之判斷結果為是,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信號處理方法,進一步包含:若步驟(a)之判斷結果為否,僅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產生該位置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信號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感應區包含預先定義為鄰近該第二感應區之一邊界範圍,步驟(a)藉由判斷該受觸點是否落入該邊界範圍決定該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信號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監測結果包含複數個第一子結果,該第二監測結果包含複數個第二子結果;該信號處理方法於步驟(a)前進一步包含: 將該複數個第一子結果分組,以產生一第一分組結果;將該複數個第二子結果分組,以產生一第二分組結果;當該第一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一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且該第二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二感應區內未出現任何感應量變化群組,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一感應區內形成該受觸點;以及針對該受觸點執行步驟(a)及步驟(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信號處理方法,進一步包含:當該第一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一感應區內出現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且該第二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二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判斷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之一間距;若該間距大於一門檻值,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一感應區內形成該受觸點且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二感應區內形成另一受觸點;以及針對該受觸點執行步驟(a)及步驟(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信號處理方法,進一步包含:若該間距小於該門檻值,將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合併視為一中間受觸點,並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該中間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 一種觸控系統,包含:一第一感應區;一第二感應區;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用以監測該第一感應區,以產生一第一監測結果;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用以監測該第二感應區,以產生一第二監測結果;以及一控制模組,用以單獨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判斷形成於該第一感應區中之一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若該受觸點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該控制模組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若該受觸點未鄰近該第二感應區,該控制模組僅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產生該位置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第一感應區包含預先定義為鄰近該第二感應區之一邊界範圍,且該控制模組藉由判斷該受觸點是否落入該邊界範圍決定該受觸點是否鄰近該第二感應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第一監測結果包含複數個第一子結果,該第二監測結果包含複數個第二子結果;該觸控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分組模組,用以將包含該複數個第一子結果分組,以產生一第一分組結果,並將該複數個第二子結果分組,以產生一第二分組結果;其中當該第一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一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且該第二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二感應區內未出現任何感應量變化群組,該控制模組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一感應區內形成該受觸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一感應區內出現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且該第二分組結果顯示該第二感應區內出現一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該控制模組判斷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之一間距;若該間距大於一門檻值,該控制模組判定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一感應區內形成該受觸點且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於該第二感應區內形成另一受觸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若該間距小於該門檻值,該控制模組將該第一感應量變化群組與該第二感應量變化群組合併視為一中間受觸點,並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 二監測結果產生該中間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 一種配合一觸控面板之信號處理方法,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一第一監測結果,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一第二監測結果,該信號處理方法包含:(a)當該第一感應區中存在一感應量變化目標群組且該第二感應區中存在一感應量變化相關群組時,判斷該感應量變化目標群組與該感應量變化相關群組之一間距;以及(b)若該間距小於一門檻值,將該感應量變化目標群組與該感應量變化相關群組視為一受觸點,並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及該第二監測結果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信號處理方法,進一步包含:若該間距大於或等於該門檻值,將該感應量變化目標群組視為一獨立受觸點,並僅根據該第一監測結果產生該獨立受觸點之一位置資訊。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17396A TWI569192B (zh) | 2013-05-16 | 2013-05-16 |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
US14/278,341 US9317167B2 (en) | 2013-05-16 | 2014-05-15 | Touch contro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17396A TWI569192B (zh) | 2013-05-16 | 2013-05-16 |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45402A TW201445402A (zh) | 2014-12-01 |
TWI569192B true TWI569192B (zh) | 2017-02-01 |
Family
ID=5189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17396A TWI569192B (zh) | 2013-05-16 | 2013-05-16 |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17167B2 (zh) |
TW (1) | TWI5691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07960B (zh) * | 2014-03-14 | 2015-11-11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52608A1 (en) * | 2007-04-12 | 2008-10-1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
TWM374618U (en) * | 2009-02-20 | 2010-02-21 | Acrosense Technology Co Ltd |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includes a substrate and a patterned conductive layer formed on the substrate. |
TW201214252A (en) * | 2010-09-24 | 2012-04-01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 Two-dimensional single-layer implemented touch pa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68657B2 (en) * | 2008-12-01 | 2013-02-05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Touch sensor panel using regional and local electrodes to increase number of sense locations |
TW201122969A (en) * | 2009-12-17 | 2011-07-01 |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 Multi-touch comm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touch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CN102566858B (zh) * | 2010-12-09 | 2014-12-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触摸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TW201324261A (zh) * | 2011-12-01 | 2013-06-16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多點觸控定位方法 |
TW201403430A (zh) * | 2012-07-05 | 2014-01-16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感應裝置及相關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
-
2013
- 2013-05-16 TW TW102117396A patent/TWI56919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
- 2014-05-15 US US14/278,341 patent/US93171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52608A1 (en) * | 2007-04-12 | 2008-10-1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
TWM374618U (en) * | 2009-02-20 | 2010-02-21 | Acrosense Technology Co Ltd |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includes a substrate and a patterned conductive layer formed on the substrate. |
TW201214252A (en) * | 2010-09-24 | 2012-04-01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 Two-dimensional single-layer implemented touch pa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17167B2 (en) | 2016-04-19 |
TW201445402A (zh) | 2014-12-01 |
US20140340355A1 (en) | 2014-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39120B2 (en) | Using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 estimate force on an electrode during temperature changes | |
US9069420B2 (en) | Touch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al coordinates of multiple touch points and method thereof | |
TWI496041B (zh) | 二維觸碰感測器 | |
KR101085776B1 (ko) | 터치 패널 및 그 터치 패널을 이용한 입력 인식 장치 | |
US849335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locations of multiple touch inputs | |
TWI552045B (zh) | 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與裝置 | |
US20130328832A1 (en) | Tracking input to a multi-touch digitizer system | |
AU2017203910B2 (en) | Glove touch detection | |
TWI605360B (zh) | 觸控處理器、觸控裝置、觸控系統與觸控方法 | |
JP2011134069A (ja)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
JP5958974B2 (ja) |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ッ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02945109A (zh) | 互电容屏检测触摸区域的方法 | |
JP2014006766A (ja) | 操作装置 | |
JP2014153936A (ja) | タッチ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位置検出方法 | |
US10185451B2 (en) | Capacitance sensor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a conductive matter thereon | |
TWI569192B (zh) |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 |
KR101143276B1 (ko) | 터치 입력의 위치 측정 정확도 향상을 위한 적응형 노이즈 제거 방법 | |
US9256313B2 (en) | Touch point detecting device and the touch point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 |
TWI498781B (zh) | 一種觸控裝置、觸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
TWI602098B (zh) |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碰點的感測方法 | |
TW201537418A (zh) | 偵測方法及其相關觸控面板 | |
TWI507960B (zh) |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 |
CN104216579A (zh) | 触控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
TWI470521B (zh) | 自容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
TW201401155A (zh) | 操作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