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8410B -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8410B
TWI568410B TW103133826A TW103133826A TWI568410B TW I568410 B TWI568410 B TW I568410B TW 103133826 A TW103133826 A TW 103133826A TW 103133826 A TW103133826 A TW 103133826A TW I568410 B TWI568410 B TW I5684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ortion
physiological signal
hook
wristband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3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1773A (en
Inventor
駱榮發
Original Assignee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3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84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1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1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410B/zh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Description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本發明係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以結合於腕帶式裝置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以及半導體製程的進步,各種可量測人體生理訊號的小型裝置陸續問世。例如透過光學感測器以非侵入人體的方式來感測人體的血糖值與心跳次數,或者是透過在人體肌膚表面安裝電子感測器,透過人體胸腔起伏時所造成電子感測器之間的電位變化來偵測使用者的呼吸次數。
針對運動或者健身喜好者所使用的穿戴式設備,通常都會附有一條固定帶,以方便使用者將設備穿戴在手腕、手臂或者腳踝上。如此一來便可一邊運動或健身,同時又可隨時掌握自己的心跳或者呼吸,以避免運動強度過高而造成運動傷害。
對於希望能夠在運動或健身時掌握自己的心跳與呼吸同時平常也有佩戴手錶習慣的人,通常必須將手錶取下,改配戴腕帶式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待運動行為結束後再改戴回平常使用的手錶。又或者是直接將手錶與生理訊號感測裝置二者同時配帶,然而如此一來不僅不夠美觀,也對使用者造成負擔。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用以結合於一腕帶式裝置,所述腕帶式裝置包含一腕帶。所述生理訊號感測裝置主要包含一機體、一感測元件與一彈性帶體。機體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與一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彼此相對且相隔一間距。感測元件設置於機體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彈性帶體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彈性帶體用以環繞腕帶而以第一端結合於第一固定部,以第二端結合於第二固定部,使機體固定於腕帶上。
本發明之另一概念係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用以結合於一腕帶式裝置,所述腕帶式裝置包含一腕帶。所述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包含一機體、一感測元件與一彈性帶體。機體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與一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彼此相對且相隔一間距。感測元件設置於機體上,用以感測來自人體的生理訊號。彈性帶體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端樞接於第一固定部,彈性帶體用以環繞腕帶而以第二端結合於第二固定部,使機體固定於腕帶。
本發明之另一概念係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用以結合於一腕帶式裝置,所述腕帶式裝置包含一裝置本體,裝置本體具有一上表面與一下表面,所述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包含一機體、一感測元件與一彈性體。機體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與一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彼此相對且相隔一間距。感測元件設置於機體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彈性體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開孔,第一端與第二端分別位於開孔之二側。當機體設置於裝置本體之下表面時,彈性體係設置於裝置本體之上表面而以開孔對應裝置本體之局部或全部上表面,並以第一端結合於第一固定部,以第二端結合於第二固定部,使機體固定於裝置本體。
本發明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並非直接穿戴於人體上,而是固定於腕帶式裝置上,使用戶即使手上戴的是一般手錶或者其他腕帶式裝置,也可以透過本發明來進行生理訊號感測。此外,若用戶已經擁有具某一生理訊號感測功能之腕帶式裝置,也可以透過將本發明固定於腕帶式裝置上來對另一種生理訊號進行感測。
請參照第1圖至第3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使用狀態示意圖(一)與使用狀態示意圖(二),揭露一生理訊號感測裝置1。生理訊號感測裝置1可與一般常佩戴於手腕上的腕帶式裝置9相結合,腕帶式裝置9包含裝置本體91以及連結於裝置本體91之腕帶92。腕帶式裝置9可以是手錶,也可以是配戴在手腕、手臂或者腳踝上之腕帶式生理訊號偵測裝置,本案所稱之「腕帶」泛指可用來將電子裝置固定於手腕上、手臂上或腳踝上之帶狀物體。本實施例與圖式雖以手錶為例,然並非限定本發明僅能應用於與手錶的結合上。
本實施例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1包含一機體11、一感測元件13與一彈性帶體15。機體11包含一第一固定部111與一第二固定部112,第一固定部111與第二固定部112彼此相對且相隔一間距。感測元件13設置於機體11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例如心跳次數、呼吸次數或血氧量。彈性帶體15包含一第一端151與一第二端152,彈性帶體15用以環繞腕帶92而以第一端151結合於第一固定部111,以第二端152結合於第二固定部112,進而使機體11固定於腕帶92上。
在本實施例中,機體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a、一第二表面11b與一側面11c,第一表面11a與一第二表面11b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側面11c則位於第一表面11a與第二表面11b之間。感測元件13係設置於第一表面11a。本實施例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1與腕帶式裝置9結合時,是以第二表面11b朝向腕帶92,第一表面11a則背向腕帶92而朝向使用者手腕,側面11c則朝向腕帶92與使用者手腕之間的空間。
本實施例可進一步包含有一訊息顯示元件17,例如LED燈、震動元件、發聲元件等,訊息顯示元件17可設置於機體11的側面11c且靠近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12的位置,以方便使用者或者旁人辨識其所呈現的訊息。透過LED燈號明滅、顏色、閃爍頻率;透過震動元件的震動;或者透過發聲元件所發出的聲音,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預設訊息內容或者使用者預定義的訊息內容。然而訊息顯示元件17並非一定要設置於機體11之側面11c,也可以設置在機體11之第二表面11b,只要所搭配的腕帶式裝置9之腕帶92有足夠空隙或者呈透明,而能夠讓所顯示的訊息可以被使用者所讀取即可。若訊息顯示元件17屬於震動元件或發聲元件,由於此種元件所發出的訊息不需經由肉眼觀看,因此更可設置在機體11之任一表面。
如第3圖所示,當使用者手上已經配戴有腕帶式裝置9(例如手錶),且準備開始運動而希望在運動過程中測量自己的心跳次數、呼吸次數甚至血氧量時,可直接將本實施例裝設於腕帶式裝置9之腕帶92(錶帶)上,無需額外再穿戴上一個跟手錶一般大之具生理訊號感測功能之腕帶式裝置。又或者是使用者手上已經配戴有具某一生理訊號(例如心跳次數)感測功能之腕帶式裝置,但卻不具有血氧量偵測功能,同樣也可以直接將本實施例裝設於腕帶式裝置9之腕帶92上,只要本實施例之感測元件13具有血氧量偵測功能即可。
在本實施例中,機體11之第一固定部111與第二固定部112係分別為一第一卡勾與一第二卡勾,彈性帶體15之第一端151與第二端152分別具有一第一穿孔151a與一第二穿孔152a。在安裝順序上可以先將機體11放置於腕帶92與手腕之間,並使感測元件13朝向手腕肌膚表面以進行生理訊號偵測。接著將彈性帶體15之第一端151之第一穿孔151a套接於機體11之第一固定部111(第一卡勾),將彈性帶體15之第二端152之第二穿孔152a套接於機體11之第二固定部112(第二卡勾)。此時,彈性帶體15呈被拉伸的狀態,因而可透過彈力將機體11連同感測元件13固定於腕帶92上。上述安裝步驟僅為例示,使用者可自行依照使用習慣或者較為順手的方式進行安裝。
在本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中,基板11之第一固定部111與第二固定部112也可以分別為一第一穿孔與一第二穿孔,彈性帶體15之第一端151與第二端152則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勾與一第二卡勾,也就是彈性帶體15係透過第一端151之第一卡勾結合於基板11之第一固定部111(第一穿孔),透過第二端152之第二卡勾結合於基板11之第二固定部112(第二穿孔)。
在本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中,基板11之第一固定部111與第二固定部112與彈性帶體15之第一端151與第二端152之間,並非以卡勾與穿孔相互套接的方式,而是以磁鐵或魔鬼氈等方式相互結合。
本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係針對彈性帶體15之第一端151與第一固定部111之間的結合方式進行調整,也就是第一端151與第一固定部111之間雖然係以可拆卸的方式相結合,但是在沒有透過工具予以拆卸的情況下則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讓彈性帶體15之第一端151與機體11之第一固定部111之間係以樞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至於第二端152同樣也是可拆卸地結合於第二固定部112,但卻是用徒手即可拆卸的方式,例如使用上述的第二穿孔152a與機體11之第二卡勾相互套接的方式。這樣一來,整體可達成的功效是讓使用者在穿戴時更為方便,只要一次的套接動作就可以讓生理訊號感測裝置與腕帶式裝置9結合在一起。
請參照第4圖至第6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使用狀態示意圖(一)與使用狀態示意圖(二),揭露一生理訊號感測裝置2。生理訊號感測裝置2可與一般常佩戴於手腕上的腕帶式裝置9相結合,腕帶式裝置9包含裝置本體91以及連結於裝置本體91之一腕帶92,裝置本體91具有一上表面91a與一下表面91b。
本實施例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2包含一機體21、一感測元件23與一彈性體25。機體21包含一第一固定部211與一第二固定部212,第一固定部211與第二固定部212彼此相對且相隔一間距。感測元件23設置於機體21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例如心跳次數、呼吸次數及血氧量等。彈性體25包含一第一端251、一第二端252與一開孔259,第一端251與第二端252分別位於開孔259之二側。當機體21設置於裝置本體91之下表面91a時,彈性體25係設置於裝置本體91之上表面91a而以開孔259對應裝置本體91之局部或全部的上表面91a,並以第一端251結合於第一固定部211,以第二端252結合於第二固定部212,進而使機體21固定於裝置本體91上。
在本實施例中,機體21具有一第一表面21a、一第二表面21b與一側面21c,側面21c位於第一表面21a與第二表面21b之間。感測元件23係設置於第一表面21a。本實施例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2與腕帶式裝置9結合時,是以機體21之第二表面21b朝向裝置本體91之下表面91b,機體21之第一表面21a朝向與使用者手腕接觸的那一面,側面21c則實質上垂直於第一表面21a與第二表面21b。
本實施例可進一步包含有一訊息顯示元件27,例如LED燈、震動元件、發聲元件等,訊息顯示元件27可設置於機體21的側面,以方便使用者或者旁人辨識其所呈現的訊息。透過LED燈號明滅、顏色、閃爍頻率;透過震動元件的震動;或者透過發聲元件所發出的聲音,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預設訊息內容或者使用者預定義的訊息內容。若訊息顯示元件27屬於震動元件或發聲元件,由於此種元件所發出的訊息不需經由肉眼觀看,因此更可設置在機體21之任一表面。
如第6圖所示,當使用者手上已經配戴有腕帶式裝置9(例如手錶),且準備開始運動而希望在運動過程中測量自己的心跳次數、呼吸次數甚至血氧量時,可直接將本實施例裝設於腕帶式裝置9之裝置本體91(錶身)上,不需要額外再穿戴上一個跟手錶一般大之具生理訊號感測功能之腕帶式裝置。又或者是使用者手上已經配戴有具某一生理訊號(例如心跳次數)感測功能之腕帶式裝置,但卻不具有血氧量偵測功能,同樣也可以直接將本實施例裝設於腕帶式裝置9之腕帶上,只要本實施例之感測元件23具有血氧量偵測功能即可。
在本實施例中,機體21之第一固定部211與第二固定部212係分別為一第一卡孔與一第二卡孔,且位於機體21之第一表面21a之外周緣。彈性體25之第一端251與第二端252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勾251a與一第二卡勾252a。安裝順序上係可以先將機體21放置於裝置本體91與手腕之間,並使感測元件23朝向手腕肌膚表面以進行生理訊號偵測。接著將彈性體25之第一端251之第一卡勾251a卡接於機體21之第一固定部211(第一卡孔),將彈性體25之第二端252之第二卡勾252a卡接於機體21之第二固定部212(第二卡孔)。此時,彈性體25呈被拉伸的狀態,因而可透過彈力將機體21連同感測元件23固定於裝置本體91的下方,同時開孔259也會對準裝置本體91之上表面91a而使上表面91a局部或全部裸露,如此一來使用者仍可持續觀看腕帶式裝置9本身所顯示的訊息,而不會被生理訊號感測裝置2所影響。上述安裝步驟僅為例示,使用者可自行依照使用習慣或者較為順手的方式進行安裝。
在本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中,基板21之第一固定部211與第二固定部212也可以分別為一第一卡勾與一第二卡勾,彈性體25之第一端251與第二端252則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孔與一第二卡孔,也就是彈性體25係透過第一端251之第一卡孔結合於基板21之第一固定部211(第一卡勾),透過第二端252之第二卡孔結合於基板21之第二固定部212(第二卡勾)。
請參照第7圖至第9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使用狀態示意圖(一)與使用狀態示意圖(二),揭露一生理訊號感測裝置3。本實施例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3包含一機體31、一感測元件33與一彈性體35,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機體與彈性體的設計有所不同,茲詳細說明如下。
如第7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機體31包含第一表面31a、31b與31c,且包含了四個固定部,亦即第一固定部311、第二固定部312、第三固定部313與第四固定部314,其分別位於機體31之第一表面31a的外周緣。其中第一固定部311與第二固定部312彼此相對,第三固定部313與第四固定部314也彼此相對,且第三固定部313與第四固定部314彼此相隔之間距等於第一固定部311與第二固定部312彼此相隔之間距。
本實施例之感測元件33設置於機體31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例如心跳次數、呼吸次數及血氧量等。彈性體35包含第一端351、第二端352、第三端353、第四端354與開孔359,第一端351與第二端352分別位於開孔359之二側且彼此相對,第三端353與第四端354同樣也分別位於開孔359之二側且彼此相對。當機體31設置於裝置本體91之下表面91a時,彈性體35係設置於裝置本體91之上表面91a而以開孔359對應裝置本體91之局部或全部的上表面91a,並以第一端351結合於第一固定部311,以第二端352結合於第二固定部312,以第三端353結合於第三固定部313,以第四端354結合於第四固定部314進而使機體31固定於裝置本體91上。
本實施例之主要特點在於彈性體35包含有第一端351、第二端352、第三端353與第四端354,其中第一端351、第二端352、第三端353與第四端354分別位於開孔359之周圍,且自開孔359之周圍向外延伸而呈現有如四個勾爪般。當機體31設置於裝置本體91之下表面91a時,彈性體35可以其第一端351、第二端352、第三端353與第四端354分別結合於機體31之第一固定部311、第二固定部312、第三固定部313與第四固定部314,進而將機體31穩固地固定於裝置本體91上。
在本實施例中,機體31之第一固定部311、第二固定部312、第三固定部313與第四固定部314係分別為一第一卡孔、一第二卡孔、一第三卡孔與一第四卡孔,彈性體35之第一端351、第二端352、第三端353與第四端354則分別包含一第一卡勾351a、一第二卡勾352a、一第三卡勾353a與一第四卡勾354a。第一端351藉由第一卡勾351a卡接於第一卡孔,第二端352藉由第二卡勾352a卡接於第二卡孔,第三端353藉由第三卡勾353a卡接於第三卡孔,第四端354藉由第四卡勾354a卡接於第四卡孔。
在本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中,基板31之第一固定部311、第二固定部312、第三固定部313與第四固定部314也可以分別為一第一卡勾、一第二卡勾、一第三卡勾與一第四卡勾,彈性體35之第一端351、第二端352、第三端353與第四端354則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孔、一第二卡孔、一第三卡孔與一第四卡孔,也就是彈性體35係透過第一端351之第一卡孔結合於基板31之第一固定部311(第一卡勾),透過第二端352之第二卡孔結合於基板31之第二固定部312(第二卡勾),透過第三端353之第三卡孔結合於基板31之第三固定部313(第三卡勾),以及透過第四端354之第四卡孔結合於基板31之第四固定部314(第四卡勾)。
本實施例可進一步包含有一訊息顯示元件37,例如LED燈、震動元件、發聲元件等,訊息顯示元件37可設置於機體31的側面31c,以方便使用者或者旁人辨識其所呈現的訊息。透過LED燈號明滅、顏色、閃爍頻率;透過震動元件的震動;或者透過發聲元件所發出的聲音,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預設訊息內容或者使用者預定義的訊息內容。若訊息顯示元件37屬於震動元件或發聲元件,由於此種元件所發出的訊息不需經由肉眼觀看,因此更可設置在機體31之任一表面。
本發明各實施例所揭露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並非直接穿戴於人體上,而是固定於腕帶式裝置上,只要用戶身上配戴有可用來將電子裝置固定於手腕上、手臂上或腳踝上之帶狀物體,均可透過將本發明固定在前述帶狀物體上來進行生理訊號感測。此外,若用戶已經擁有具某一生理訊號感測功能之腕帶式裝置,也可以透過本發明使其腕帶式裝置可對另一種生理訊號進行感測。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3‧‧‧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11、21、31‧‧‧機體
11a、21a、31a‧‧‧第一表面
11b、21b、31b‧‧‧第二表面
11c、21c、31c‧‧‧側面
111、211、311‧‧‧第一固定部
112、212、312‧‧‧第二固定部
313‧‧‧第三固定部
314‧‧‧第四固定部
13、23、33‧‧‧感測元件
15‧‧‧彈性帶體
151、251、351‧‧‧第一端
151a‧‧‧第一穿孔
251a、351a‧‧‧第一卡勾
152、252、352‧‧‧第二端
152a‧‧‧第二穿孔
252a、352a‧‧‧第二卡勾
17、27、37‧‧‧訊息顯示元件
259、359‧‧‧開孔
353‧‧‧第三端
353a‧‧‧第三卡勾
354‧‧‧第四端
354a‧‧‧第四卡勾
25、35‧‧‧彈性體
9‧‧‧腕帶式裝置
91‧‧‧裝置本體
91a‧‧‧上表面
91b‧‧‧下表面
92‧‧‧腕帶
[第1圖]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第2圖]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3圖]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第4圖] 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第5圖] 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6圖] 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第7圖] 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第8圖] 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9圖] 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1‧‧‧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11‧‧‧機體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1c‧‧‧側面
111‧‧‧第一固定部
112‧‧‧第二固定部
13‧‧‧感測元件
15‧‧‧彈性帶體
151‧‧‧第一端
151a‧‧‧第一穿孔
152‧‧‧第二端
152a‧‧‧第二穿孔
17‧‧‧訊息顯示元件
9‧‧‧腕帶式裝置
91‧‧‧裝置本體
92‧‧‧腕帶

Claims (12)

  1. 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用以結合於一腕帶式裝置,該腕帶式裝置包含一腕帶,該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包含:一機體,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與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彼此相對,該機體具有一側面、一第一表面與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該側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一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體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一彈性帶體,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彈性帶體用以環繞該腕帶而以該第一端結合於該第一固定部,並以該第二端結合於該第二固定部,使該機體固定於該腕帶上;及一訊息顯示元件,係設置於該機體之側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彈性帶體之該第一端係可拆卸地結合於該機體之該第一固定部,該第二端係可拆卸地結合於該機體之該第二固定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機體之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係分別為一第一卡勾與一第二卡勾,該彈性帶體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分別具有一第一穿孔與一第二穿孔,該第一端藉由該第一穿孔套接於該第一卡勾,該第二端藉由該第二穿孔套接於該第二卡勾。
  4. 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用以結合於一腕帶式裝置,該腕帶式裝置包含一腕帶,該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包含: 一機體,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與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彼此相對,該機體具有一側面、一第一表面與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該側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一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體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一彈性帶體,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樞接於該第一固定部,該彈性帶體用以環繞該腕帶而以該第二端結合於該第二固定部,使該機體固定於該腕帶;及一訊息顯示元件,係設置於該機體之側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彈性帶體之該第二端係可拆卸地結合於該第二固定部,該機體之該第二固定部係為一卡勾,該彈性帶體之該第二端具有一穿孔,該第二端藉由該穿孔套接於該卡勾。
  6. 如請求項1至5任一項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該感測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當該機體固定於該腕帶時,該第一表面背向該腕帶。
  7. 一種生理訊號感測裝置,用以結合於一腕帶式裝置,該腕帶式裝置包含一裝置本體,該裝置本體具有一上表面與一下表面,該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包含:一機體,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與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彼此相對且相隔一間距;一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體上,用以感測生理訊號;及 一彈性體,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開孔,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分別位於該開孔之二側;其中,當機體設置於該裝置本體之該下表面時,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裝置本體之該上表面而以該開孔對應該裝置本體之局部或全部上表面,並以該第一端結合於該第一固定部,以該第二端結合於該第二固定部,使該機體固定於該裝置本體。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機體之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係分別為一第一卡孔與一第二卡孔,該彈性體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勾與一第二卡勾,該第一端藉由該第一卡勾卡接於該第一卡孔,該第二端藉由該第二卡勾卡接於該第二卡孔。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機體更包含一第三固定部與一第四固定部,該第三固定部與該第四固定部彼此相對且相隔該間距;該彈性體更包含一第三端與一第四端,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分別位於該開孔之二側,當機體設置於該裝置本體之該下表面時,該彈性體更以該第三端結合於該第三固定部,以該第四端結合於該第四固定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該第三固定部與該第四固定部係分別為一第一卡孔、一第二卡孔、一第三卡孔與一第四卡孔,該彈性體之該第一端、該第二端、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勾、一第二卡勾、一第三卡勾與一第四卡勾,該第一端藉由該第一卡勾套接於該第一卡孔,該 第二端藉由該第二卡勾套接於該第二卡孔,該第三端藉由該第三卡勾套接於該第三卡孔,該第四端藉由該第四卡勾套接於該第四卡孔。
  11. 如請求項7至10任一項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機體具有一第一表面與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該感測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當該機體固定於該裝置本體時,該第一表面背向該裝置本體。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生理訊號感測裝置,其中該機體更具有一側面,該側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該生理訊號感測裝置更包含一訊息顯示元件,該訊息顯示元件係設置於該側面。
TW103133826A 2014-09-29 2014-09-29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TWI568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3826A TWI568410B (zh) 2014-09-29 2014-09-29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3826A TWI568410B (zh) 2014-09-29 2014-09-29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773A TW201611773A (en) 2016-04-01
TWI568410B true TWI568410B (zh) 2017-02-01

Family

ID=56360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3826A TWI568410B (zh) 2014-09-29 2014-09-29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684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211A (zh) * 2010-01-05 2011-09-14 泰科电子荷兰公司 具有壳体和状态开关的阴电连接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6283A (zh) * 2012-07-17 2014-01-29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6283A (zh) * 2012-07-17 2014-01-29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tp://www.dcrainmaker.com/2014/05/garmins-spd-cad-magnetless-sensors.html,2014/05/1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211A (zh) * 2010-01-05 2011-09-14 泰科电子荷兰公司 具有壳体和状态开关的阴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773A (en) 2016-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91327T3 (es) Monitor inalámbrico para salud infantil
EP3310252B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motion via optomechanics
US20190209023A1 (en) Exercise Device
KR100670809B1 (ko) 생체신호를 측정하는 스마트 의복
US201403716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 User
JP2004344367A (ja) 医療用測定装置
EP2229880A1 (en) Headband integrated monitoring unit using an accelerometer
US2015020184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dicative of a stress situation in a human
JP5843005B2 (ja) 心電信号計測装置、及び、心電信号計測方法
WO2015069946A2 (en) Selective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15133072A (ja) リストバンド型腕動作判定装置
JP2016501595A (ja) パーソナルバイオセンサアクセサリの取り付け
JP6330012B2 (ja) 生体センサ
KR102265174B1 (ko) 신생아용 맥박 계측기
US20210298623A1 (en)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WI568410B (zh)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JP2009082627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JP3124788U (ja) 手袋式生理測定装置
US20170150919A1 (en) Breath detectio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17104252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用の装着体
US20220079519A1 (en) Smart Wearable Device
KR20190044916A (ko) 신체에 착용된 외부 디바이스를 회전시키기 위한 웨어러블 보조 장치
CN105433903A (zh) 生理信号感测装置
JP6334907B2 (ja) バンド付掻破検知通知装置
KR20180005540A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연동 구조의 유아 안전 및 건강 관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