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6983B -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 Google Patents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56983B TWI556983B TW102134888A TW102134888A TWI556983B TW I556983 B TWI556983 B TW I556983B TW 102134888 A TW102134888 A TW 102134888A TW 102134888 A TW102134888 A TW 102134888A TW I556983 B TWI556983 B TW I55698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inkjet
- printing unit
- page width
- gener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Description
本案係關於一種噴印單元,尤指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常見印表機的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大致上可分為兩種形式,其一為利用一移動裝置,將設置於承載機構上的墨水匣沿著一橫軸方向往復掃描移動,待列印的紙張則由送紙機構帶動,沿著一縱軸方向由墨水匣下方通過,以將墨水匣內的墨水噴射至紙張表面完成列印作業,如一般家用之噴墨印表機即屬於此類。另一種形式的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則為固定式,利用寬度大於或等於待列印紙張寬度的列印平台之噴頭陣列,直接對通過噴頭陣列下方的紙張進行列印作業,此種列印模式稱為頁寬(page-width array)列印,將複數個墨水匣安裝排列於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的底部,故在列印過程中可達一定的便利與效率。
前述兩種不同列印方式,由於墨水匣相對於待列印之紙張之運動方式不同而造成墨水匣不能共用,茲說明如下:請參閱第1A圖,為一般噴墨列印方式之作動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一般噴墨列印之列印平台10架構於一般噴墨列印裝置(未圖示)之本體(未圖示)上,用以對列印媒介4進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列印平台10由架體101、至少一承載座102及傳送軸103所組成。其中,承載座102用以卡掣及定位一墨水匣11。
請參閱第2A圖,為適用於第1A圖之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墨水匣之結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墨水匣11包括匣體111、定位肋112、軟板113及噴墨晶片(未圖示)。其中匣體111包括第一表面S1,且定位肋112及軟板113設置於匣體111之第一表面S1上。請再參閱第1A圖並配合第2圖,當墨水匣11對應於列印平台10之承載座102而設置時,墨水匣11之第一表面S1之軟板113可與承載座102之第一控制接點(未圖示)對應接觸,俾可接收噴印訊號而進行列印。
當此列印裝置執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時,承載座102可沿傳送軸103進行X軸方向之往復掃描移動,而列印媒介4則沿垂直於X軸方向之Y軸列印方向通過列印平台10下方,以進行一般噴墨列印。另外,請參閱第1B圖,其為一般噴墨列印之噴孔排列示意圖,如圖所示,每一墨水匣11之噴墨晶片115上具有複數個噴孔114,且噴墨晶片115之設計採沿Y軸方向延伸,使其可有更多面積以佈置更多噴孔114。於一般噴墨列印時,為了讓各顏色被噴印在列印媒介4上,故當列印媒介4沿Y軸列印方向移動至列印平台10之噴印位置時,列印媒介4即停止運動,由列印平台10驅動承載座102上之墨水匣11沿X軸方向進行往復式運動,其朝X軸移動之寬度W大於或等於列印媒介4之頁寬S,之後再重複前述作動方式,使列印媒介4上可被噴滿所需顏色。
請參閱第2B圖,為頁寬列印裝置之墨水匣之結構示意圖。如第2B圖所示,墨水匣11包括匣體111、定位肋112、軟板113及噴墨晶片(未圖示)。其中匣體111包括第一表面S1,且定位肋112及軟板113設置於匣體111之第一表面S1上。至於頁寬列印方式,請同時參閱第3A圖及第3B圖,其分別為頁寬列印裝置之部分結構示意圖及頁寬列印方式之作動示意圖。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示,頁寬列印之列印平台20架構於本體21上,且列印平台20由一殼體201與複數個承載座202所組成。其中,每一承載座202之內表面S4具有第二控制接點(未圖示),以傳輸噴印訊號至墨水匣22。複數個墨水匣22嵌設於列印平台20之對應的承載座202內,並以等距排列成如第3B圖所示之兩平行之第一頁寬列印模組M1及第二頁寬列印模組M2。
請同時參閱第3B圖及第3C圖,其中,第3C圖為頁寬列印之噴孔排列示意圖,且分別對應於第一頁寬列印模組M1與第二頁寬列印模組M2之噴孔222,該墨水匣22之噴墨晶片221設計採沿X軸方向設計,因此,噴墨晶片221上有更多面積可佈置更多噴孔222。如第3B圖所示,由於該複數個墨水匣22所排列之寬度W’(即第一頁寬列印模組M1及第二頁寬列印模組M2之寬度)大於或等於列印媒介4之寬度S,因此,進行頁寬列印作業時,僅需列印媒介4以垂直於列印平台20之Y軸列印方向通過列印平台20下方,此時複數個墨水匣22可接收承載座202所傳送之驅動信號,使得複數個墨水匣22之噴孔222於列印媒介4上噴出墨水,進行頁寬列印。
然而,由於頁寬列印與一般噴墨列印之列印方式不同,且噴墨晶片之延伸設置方向及墨水匣設置方式亦不同。如第2A圖所示,由於一般噴墨列印之墨水匣11僅具有單方向之軟板113以及定位肋112,亦即軟板113與定位肋112僅設置於墨水匣11之第一表面S1上,故若將一般噴墨列印方式之墨水匣11設置於頁寬列印裝置2之列印平台20中,勢必無法使墨水匣11第一表面S1之軟板113,與頁寬列印裝置2之承載座202之第二控制接點互相接觸貼合以及無法有效將墨水匣11定位,且一般噴墨列印之墨水匣11其噴孔114之延伸方向為Y方向,故無法適用於頁寬列印之噴孔方向(如第3C圖所示之X方向)。因此,一般來說,頁寬列印與一般噴墨列印之墨水匣無法共用,使用者必須分別採用兩種不同規格及型式之墨水匣,因此,不僅造成使用上之不便,同時更添增更換墨水匣的成本。
有鑑於此,如何發展一種噴印單元,可同時適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裝置,以改善習知無法共用墨水匣而導致使用不便及成本增加之問題,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課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俾解決習知頁寬列印與一般噴墨列印之墨水匣無法共用之問題。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藉由於噴印單元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設置第一軟板及第二軟板,可使該噴印單元共用於不同列印方式之列印裝置中,不僅提昇使用上的便利性,且同時降低更換噴印單元之成本。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至少包括:匣體,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鄰接於第一表面之一側邊,且第一軟板及第二軟板為一體成型而可進行折彎之結構;第一軟板,設置於匣體之第一表面;第二軟板,設置於匣體之第二表面;以及噴墨晶片,設置於匣體之底面,且噴墨晶片具有複數個噴孔。其中,當匣體欲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連接時,匣體透過將第一表面之第一軟板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第一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噴墨晶片之噴孔進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而匣體欲與頁寬列印裝置連接時,匣體則透過將第二表面之第二軟板與頁寬列印裝置之第二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噴墨晶片之噴孔進行頁寬列印作業。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之噴印單元,至少包括:匣體,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鄰接於第一表面之一側邊;第一軟板,設置於匣體之第一表面;第二軟板,設置於匣體之第二表面,且第一軟板及第二軟板為兩分離之板件;以及噴墨晶片,設置於匣體之底面,且噴墨晶片具有複數個噴孔;其中,當匣體欲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連接時,匣體透過將第一表面之第一軟板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第一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噴墨晶片之噴孔進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而匣體欲與頁寬列印裝置連接時,匣體則透過將第二表面之第二軟板與頁寬列印裝置之第二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噴墨晶片之噴孔進行頁寬列印作業。
10‧‧‧列印平台
101‧‧‧架體
102‧‧‧承載座
103‧‧‧傳送軸
11、22‧‧‧墨水匣
111、31‧‧‧匣體
112‧‧‧定位肋
113‧‧‧軟板
114、222‧‧‧噴孔
115、221‧‧‧噴墨晶片
2‧‧‧頁寬列印裝置
20‧‧‧列印平台
201‧‧‧殼體
202‧‧‧承載座
21‧‧‧本體
3‧‧‧噴印單元
32‧‧‧第一定位結構
33‧‧‧第二定位結構
34‧‧‧第一軟板
35‧‧‧第二軟板
341、351‧‧‧凸點
342、352‧‧‧定位點
36‧‧‧蓋體
37‧‧‧供墨管
4‧‧‧列印媒介
S1、P1‧‧‧第一表面
P2‧‧‧第二表面
S3、S4‧‧‧內表面
M1‧‧‧第一頁寬列印模組
M2‧‧‧第二頁寬列印模組
X‧‧‧X軸方向
Y‧‧‧Y軸方向
101‧‧‧架體
102‧‧‧承載座
103‧‧‧傳送軸
11、22‧‧‧墨水匣
111、31‧‧‧匣體
112‧‧‧定位肋
113‧‧‧軟板
114、222‧‧‧噴孔
115、221‧‧‧噴墨晶片
2‧‧‧頁寬列印裝置
20‧‧‧列印平台
201‧‧‧殼體
202‧‧‧承載座
21‧‧‧本體
3‧‧‧噴印單元
32‧‧‧第一定位結構
33‧‧‧第二定位結構
34‧‧‧第一軟板
35‧‧‧第二軟板
341、351‧‧‧凸點
342、352‧‧‧定位點
36‧‧‧蓋體
37‧‧‧供墨管
4‧‧‧列印媒介
S1、P1‧‧‧第一表面
P2‧‧‧第二表面
S3、S4‧‧‧內表面
M1‧‧‧第一頁寬列印模組
M2‧‧‧第二頁寬列印模組
X‧‧‧X軸方向
Y‧‧‧Y軸方向
第1A圖為一般噴墨列印方式之作動示意圖。
第1B圖為一般噴墨列印之噴孔排列示意圖。
第2A圖為適用於第1A圖之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墨水匣之結構示意圖。
第2B圖為頁寬列印裝置之墨水匣之結構示意圖。
第3A圖為頁寬列印裝置之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3B圖為頁寬列印方式之作動示意圖。
第3C圖為頁寬列印之噴孔排列示意圖。
第4圖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之結構示意圖。
第1B圖為一般噴墨列印之噴孔排列示意圖。
第2A圖為適用於第1A圖之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墨水匣之結構示意圖。
第2B圖為頁寬列印裝置之墨水匣之結構示意圖。
第3A圖為頁寬列印裝置之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3B圖為頁寬列印方式之作動示意圖。
第3C圖為頁寬列印之噴孔排列示意圖。
第4圖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之結構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4圖,其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之結構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噴印單元3包括匣體31、至少一第一定位結構32、至少一第二定位結構33、第一軟板34、第二軟板35、蓋體36以及噴墨晶片(未圖示)。其中,第一定位結構32、第二定位結構33、第一軟板34及第二軟板35設置於匣體31上,蓋體36覆蓋於匣體31之上方。
以本實施例為例,匣體31為一方形盒體之結構,包括第一表面P1、第二表面P2、第三表面(未圖示)、第四表面(未圖示)及底面(未圖示),其中,第二表面P2鄰接於第一表面P1之一側邊而設置,且第三表面與第四表面分別對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而設置,至於底面則同時與第一表面P1、第二表面P2、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鄰接,並與蓋體36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未圖示),用以儲存墨水。第一定位結構32設置於第一表面P1上,以進行定位之用,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P1之上緣具有兩個第一定位結構32,其可為但不限於矩形凸肋之結構,於另一些實施例中,其亦可設計為凹槽之形式,換言之,舉凡任何可做為定位結構者,皆可為本案第一定位結構32之形式,即其數量及型態並不以此為限。
至於第一軟板34則同樣設置於第一表面P1上,其具有複數個凸點341,主要目的為控制噴印訊號的傳送,而第一軟板34上更可包括複數個定位點342,用以將第一軟板34固定於第一表面P1上,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軟板34設置於第一定位肋32之下方,其可為但不限於矩形金屬接面,且第一軟板34定位於第一表面P1之方式例如可為螺合或黏合等形式,但不以此為限。
請續參閱第4圖,噴印單元3之第二表面P2上更設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結構33及第二軟板35,且第二軟板35亦包括複數凸點351及複數個定位點352,其中,第二定位結構33、第二軟板35、凸點351及定位點352之結構及設置方式與前述之第一定位結構32、第一軟板34、凸點341及定位點342相仿,於此不再贅述。此外,該第二軟板35除了可為一獨立之金屬面板,亦可由第一軟板34自第一表面P1延伸至第二表面P2設置,即第一軟板34及第二軟板35兩者可為獨立之金屬板件結構,亦可為一體成型而可進行折彎之結構。
噴印單元3之噴墨晶片(未圖示)設置於匣體31之一底面(未圖示),其具有複數個噴孔(未圖示),因此,當第一軟板34或第二軟板35接收到噴印訊號時,可驅動該噴墨晶片經由噴孔噴印墨水。於一些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噴印單元3之匣體31更可包括至少一供墨管37,設置於噴印單元3之蓋體36上,其供墨管37藉由一供墨輸送管路(未圖示)連接至一連續供墨模組(未圖示),以持續地補充墨水而達到連續供墨之目的。
以下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案之噴印單元3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裝置及頁寬列印裝置2之安裝定位方式及噴印方法。請同時參閱第1A圖、第3A圖及第4圖,首先,提供一噴印單元3,該噴印單元3包括匣體31、第一軟板34、第二軟板35、第一定位結構32、第二定位結構33以及噴墨晶片,而匣體31包括第一表面P1及第二表面P2,且第一表面P1鄰接於第二表面P2之一側邊,第一軟板34設置於匣體31之第一表面P1,第一定位結構32設置於第一表面P1上,第二軟板35設置於匣體31之第二表面P2,第二定位結構33則設置於第二表面P2上。
接著,提供一列印裝置,並判斷該列印裝置之類型。若判斷為一般噴墨列印裝置時,如第1A圖及第4圖所示,將噴印單元3對應設置於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列印平台10之承載座102中,使噴印單元3之第一表面P1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承載座102之內表面S3相對應。又,承載座102之內表面S3配置複數個第一控制點(未圖示),可為但不限於一軟性電路板,且對應噴印單3之第一軟板34之凸點341設置,如此一來,當噴印單元3置入承載座102時,該噴印單元3之第一表面P1之第一軟板34上之凸點341可與承載座102之第一控制接點相互接觸貼合。
於一些實施例中,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列印平台10之承載座102尚可增設第三定位結構(未圖示),其設置於承載座102之內表面S3上,且其設置位置、數目和形式實質上皆對應配合噴印單元3之第一表面P1上之第一定位結構32,於本實施例中,第三定位結構之數量以兩個為佳,可設計為矩形凹槽形式,俾與第一定位結構32之矩形凸肋相互卡接,但其型態及數量均不以此為限,故藉由噴印單元3之第一表面P1之第一定位結構32與第三定位結構相互卡合,可使噴印單元3穩固地定位於列印平台10之承載座102上。
最後,噴印單元3之第一表面P1之第一軟板34接收承載座102之第一控制點之噴印訊號,再傳遞至噴印單元3之噴墨晶片上,即可驅動噴墨晶片上之噴孔噴出墨水,同時配合承載座102沿列印平台10之傳送軸103進行X軸方向往復式運動,以及列印媒介4朝垂直於X軸之列印方向Y通過列印平台10下方,俾於列印媒介4上進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
請參閱第3A圖及第4圖,於本實施例中,噴印單元3除可用於一般噴墨列印裝置外,更可同時適用於頁寬列印裝置2,故當判斷列印裝置為頁寬列印裝置2時,則將複數個噴印單元3對應設置於頁寬列印裝置2之列印平台20之複數個承載座202中,使每一噴印單元3之第二表面P2與頁寬列印裝置2之每一承載座202之內表面S4相對應,排列成兩平行陣列。且當噴印單元3置於頁寬列印裝置2之承載座202後,噴印單元3之第二表面P2之第二軟板35之凸點351與頁寬列印裝置2之承載座202之第二控制點(未圖示)對應接觸。
另外,於一些實施例中,該頁寬列印裝置2之承載座202更可增設第四定位結構(未圖示),其設置位置、數目及型態則配合噴印單元3之第二表面P2之第二定位結構33,故噴印單元3可透過其第二表面P2之第二定位結構33與承載座202之第四定位結構互相卡合,而將噴印單元3定位於承載座202上。之後,噴印單元3可透過第二軟板35而自承載座202之第二控制接點接收來自頁寬列印裝置2之噴印訊號,以驅使該噴印單元3之噴孔噴出墨水,進行一頁寬列印作業。
綜上所述,本案之噴印單元於匣體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分別設置第一軟板、第一定位結構與第二軟板、第二定位結構,因而可共用於不同列印方式之列印裝置中。當進行一般噴墨列印時,將噴印單元之第一表面與一般噴墨列印之承載座內表面相對應,此時第一表面之第一軟板與承載座之第一控制接點接觸貼合,且第一表面之第一定位結構俾可與承載座內表面之第三定位結構相互卡合;而當欲進行頁寬列印時,則將噴印單元之第二表面與頁寬列印之承載座內表面相對應設置,使得第二表面之第二軟板與承載座之第二控制接點相互接觸,第二表面之第二定位結構則與承載座內表面之第四定位結構卡合,俾完成噴印單元之組裝定位。
因此,藉由本案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之設計,大幅提昇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時亦改善習知需更換墨匣而導致成本提高之問題。是以,本案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具有極高之實用性,實為一具產業價值之發明,爰依法提出申請。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3‧‧‧噴印單元
31‧‧‧匣體
32‧‧‧第一定位結構
33‧‧‧第二定位結構
34‧‧‧第一軟板
35‧‧‧第二軟板
341、351‧‧‧凸點
342、352‧‧‧定位點
36‧‧‧蓋體
37‧‧‧供墨管
P1‧‧‧第一表面
P2‧‧‧第二表面
Claims (1)
-
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至少包括:
一匣體,包括:
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表面,鄰接於該第一表面之一側邊;
一第一軟板,設置於該匣體之該第一表面;
一第二軟板,設置於該匣體之該第二表面,且該第一軟板及該第二軟板為一體成型而可進行折彎之結構;以及
一噴墨晶片,設置於該匣體之一底面,且該噴墨晶片具有複數個噴孔;
其中,當該匣體欲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連接時,該匣體透過將該第一表面之該第一軟板與該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一第一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該噴墨晶片之該噴孔進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而該匣體欲與頁寬列印裝置連接時,則透過將該第二表面之該第二軟板與該頁寬列印裝置之一第二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該噴墨晶片之該噴孔進行頁寬列印作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噴印單元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結構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結構,其分別設置於該匣體之該第一表面以及該匣體之該第二表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第一軟板包括複數個凸點及複數個定位點,以及該第二軟板包括複數個凸點及複數個定位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更包括一蓋體及至少一供墨管,該蓋體覆蓋於該匣體上,該供墨管設置於該蓋體上,並與一連續供墨模組連接,以進行連續供墨之列印作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噴印單元與該一般噴墨列印裝置連接,該噴印單元之該第一表面之該第一定位結構對應卡合於該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一第三定位結構,且該第一軟板可接收該第一控制接點之一噴印訊號,並傳遞該噴印信號至該噴印單元之該噴墨晶片,以執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噴印單元與該頁寬列印裝置連接,該噴印單元之該第二表面之該第二定位結構對應卡合於該頁寬列印裝置之一第四定位結構,且該第二軟板可接收該第二控制接點之一噴印訊號,並傳遞該噴印信號至該噴印單元之該噴墨晶片,以執行頁寬列印作業。
7. 一種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至少包括:
一匣體,包括:
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表面,鄰接於該第一表面之一側邊;
一第一軟板,設置於該匣體之該第一表面;
一第二軟板,設置於該匣體之該第二表面,且該第一軟板及該第二軟板為兩分離之板件;以及
一噴墨晶片,設置於該匣體之一底面,且該噴墨晶片具有複數個噴孔;
其中,當該匣體欲與一般噴墨列印裝置連接時,該匣體透過將該第一表面之該第一軟板與該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一第一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該噴墨晶片之該噴孔進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而該匣體欲與頁寬列印裝置連接時,該匣體則透過將該第二表面之該第二軟板與該頁寬列印裝置之一第二控制接點對應設置,以由該噴墨晶片之該噴孔進行頁寬列印作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噴印單元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結構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結構,其分別設置於該匣體之該第一表面以及該匣體之該第二表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第一軟板包括複數個凸點及複數個定位點,以及該第二軟板包括複數個凸點及複數個定位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該噴印單元更可包括一蓋體及至少一供墨管,該蓋體覆蓋於該匣體上,該供墨管設置於該蓋體上,並與一連續供墨模組連接,以進行連續供墨之列印作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當該噴印單元與該一般噴墨列印裝置連接時,該噴印單元之該第一表面之該第一定位結構對應卡合於該一般噴墨列印裝置之一第三定位結構,且該第一軟板可接收該第一控制接點之一噴印訊號,並傳遞至該噴印單元之該噴墨晶片,以執行一般噴墨列印作業。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其中當該噴印單元與該頁寬列印裝置連接時,該噴印單元之該第二表面之該第二定位結構對應卡合於該頁寬列印裝置之一第四定位結構,且該第二軟板可接收該第二控制接點之一噴印訊號,並傳遞至該噴印單元之該噴墨晶片,以執行頁寬列印作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4888A TWI556983B (zh) | 2013-09-26 | 2013-09-26 |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4888A TWI556983B (zh) | 2013-09-26 | 2013-09-26 |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1973A TW201511973A (zh) | 2015-04-01 |
TWI556983B true TWI556983B (zh) | 2016-11-11 |
Family
ID=5343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4888A TWI556983B (zh) | 2013-09-26 | 2013-09-26 |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5698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57847B1 (en) * | 2000-12-18 | 2002-03-19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tching print swaths in an image-rendering device |
TW510860B (en) * | 2001-01-24 | 2002-11-21 | Hewlett Packard Co | Ink-jet printer having carriage and flexible circuit movably connec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
TW576801B (en) * | 2001-08-16 | 2004-02-21 | Benq Corp | Printhead cartridge with asymmetrical contacts |
TW590899B (en) * | 2000-12-06 | 2004-06-11 | Lexmark Int Inc | Ink reservoir and ink jet print cartridge |
US20070091373A1 (en) * | 2005-10-20 | 2007-04-26 | Yasuhiro Sato | Medium processing method, copying apparatus, and data filing apparatus |
TW200932537A (en) * | 2008-01-16 | 2009-08-01 |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 Printhead cartridge with two fluid couplings |
TW201325921A (zh) * | 2011-12-01 | 2013-07-01 |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 噴墨列印模組 |
TWI402179B (zh) * | 2007-07-30 | 2013-07-21 |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 具有多於100000個噴嘴的頁寬列印頭 |
-
2013
- 2013-09-26 TW TW102134888A patent/TWI55698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90899B (en) * | 2000-12-06 | 2004-06-11 | Lexmark Int Inc | Ink reservoir and ink jet print cartridge |
US6357847B1 (en) * | 2000-12-18 | 2002-03-19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tching print swaths in an image-rendering device |
TW510860B (en) * | 2001-01-24 | 2002-11-21 | Hewlett Packard Co | Ink-jet printer having carriage and flexible circuit movably connec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
TW576801B (en) * | 2001-08-16 | 2004-02-21 | Benq Corp | Printhead cartridge with asymmetrical contacts |
US20070091373A1 (en) * | 2005-10-20 | 2007-04-26 | Yasuhiro Sato | Medium processing method, copying apparatus, and data filing apparatus |
TWI402179B (zh) * | 2007-07-30 | 2013-07-21 |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 具有多於100000個噴嘴的頁寬列印頭 |
TW200932537A (en) * | 2008-01-16 | 2009-08-01 |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 Printhead cartridge with two fluid couplings |
TW201325921A (zh) * | 2011-12-01 | 2013-07-01 |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 噴墨列印模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1973A (zh) | 2015-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783279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 |
TWI398364B (zh) | 多色噴印墨頭模組 | |
CN1872549A (zh) | 以多次传输打印执行高分辨率打印的喷墨成像装置和方法 | |
JP2015120265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 |
US10569548B2 (en) | Liquid ejection head | |
JP2017196858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
US8783828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US10343411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10933637B2 (en) |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for accomodating various ink types | |
JP2006263997A (ja) |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5976276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US9033458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04090496A (ja) | 記録ヘッド及びプリンタ | |
TWI556983B (zh) |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 |
JP2014156021A (ja) | 液滴吐出装置 | |
US20120218331A1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JP2017132050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16101720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 |
JP6341653B2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US9434162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10449765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11177930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 | |
JP2018192781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 |
JP2009012369A (ja) | 流体噴射装置、流体噴射方法 | |
EP2639070A1 (en) | Liquid droplet jett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