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5406B -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 Google Patents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5406B
TWI555406B TW103140268A TW103140268A TWI555406B TW I555406 B TWI555406 B TW I555406B TW 103140268 A TW103140268 A TW 103140268A TW 103140268 A TW103140268 A TW 103140268A TW I555406 B TWI555406 B TW I5554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data
storage
window
media data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0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0294A (zh
Inventor
張維中
Original Assignee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0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5406B/zh
Priority to US14/616,742 priority patent/US946773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0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0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4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5Housekeeping operations, e.g. prioritizing content for deletion because of storage space restri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4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descriptive data, e.g. content descrip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06Content authoring involving a specific file format, e.g. MP4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Description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本發明係指一種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尤指一種能安全儲存所拍攝的影像資料的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監控設備在近年來相當熱門,隨處可見以例如攝影機、行車紀錄器或穿載式行動攝影機等錄影系統做為監控或紀錄的拍攝。由於監控設備通常需要長時間的進行拍攝,並將拍攝的影像檔儲存至一個儲存裝置中,然而儲存裝置通常有容量上的限制,因此監控設備必需具備有循環錄影的功能,例如儲存裝置本身儲存容量僅只能拍攝5小時的影音內容,因此,當拍攝的影像資料超過5小時,則必須刪除最舊的片段以騰挪出空間。
目前多媒體儲存的格式以MPEG-4 Part 14(MP4)或QuickTime(QT)的格式為主。MP4或QT的格式可分為一般以及段式儲存格式。一般格式將媒體資料儲存在與文件相關的單一個媒體資料容器(如MDAT)中,而將元資料儲存在單一個文件的元資料容器(如MOOV)中。傳統上,媒體資料容器包括實際媒體樣本,如視頻和/或音頻幀。而每個媒體在元資料容器MOOV中具有其自身的元資料軌道(TRAK),描述該媒體內容的屬性例如編碼等級、分辨率、色域、碼率、幀率、位深、時長等。元資料容器MOOV的附加容器(也稱為箱)可以包括關於文件屬性、文件內容等的資訊。
請參考第1圖,第1圖是習知一監控設備在儲存格式為一般儲存格式進行儲存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以一張空白的記憶卡(Secure Digital card,SD card)且記憶卡已格式化為FAT32的檔案系統為例,於拍攝的每5分鐘切割成多個影像播放檔且目前已經進行5分20秒的錄影程序。儲存監控設備所拍攝的第一個影像播放檔11已完成故具有5分鐘的影片內容,而第二個影像播放檔12正在進行中且其元資料(索引值)被儲存在記憶體中且尚未被寫入儲存裝置(影像播放檔12未完成故尚未具有元資料MOOV)。最後以播放清單來說明播放的順序。分割的影像播放檔必須完整具備有檔頭FTYP、媒體資料MDAT及元資料MOOV方可正常播放。
然而,在拍攝的過程中,若發生如斷電等異常狀況時,由於元資料MOOV通常是最後才會寫入,故在寫入前或寫入中若發生斷電,往往會造成最後一個影像播放檔(如影像播放檔12)因此來不及寫入元資料MOOV,而造成最後一個影像播放檔喪失索引資訊而無法播放。以行車紀錄器為例,斷電的發生通常是車禍發生時,然而最關鍵的畫面,往往是最後所拍攝的內容,若影像毀損,對使用者而言,將失去原有的保障。
相較於一般格式,段式儲存格式常用於資源較少之機器、記錄中可能關斷電源之機器等,因其元資料(索引值)與媒體資料可交錯寫入的特性,段式結構檔案具有較強之容錯性。請考第2圖,第2圖是一段式儲存格式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段式儲存格式為基於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之媒體檔案格式,段式儲存格式檔案之結構由多個媒體資料容器和與其配對的多個區段元資料容器構成,並包含一僅具基本形狀的元資料容器21(即MOOV)其僅記載媒體的粗略相關訊息如解析度和壓縮的格式等等。區段元資料容器包含元資料22(即MOOF),媒體資料容器包含媒體資料23(即MDAT)。在影像片頭資訊211 (即MFHD)中描述對應之電影片段的特性,其中包括了電影片段之序號(sequence number)。在同一檔案中,電影片段之序號必須按照遞增順序排列,否則即被視為不合法的檔案。
段式格式在儲存裝置容量已滿需要做循環錄影時,必須回頭覆寫最舊的片段。請參考第3圖,第3圖是習知段式格式在具備循環錄影能力之錄影裝置當儲存裝置容量已滿時的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此時最舊的第1個片段(fragment)31將被最新的第N+1個片段32覆寫掉。因為在同一檔案內電影片段之序號必須按照遞增順序排列且此時第N+1個片段出現在其他片段之前而發生違反規則,故必須如習知技術(US 7,817,903,B2)所揭露之方法頻繁進行檔案系統的操作(如在FAT32之格式下進行修改檔案鏈結方式)來以避免順序倒置的情況發生。但是如果在進行檔案系統操作其間發生斷電或設備毀損,將造成檔案完整性的傷害。
另一方面,為讓使用者保有保存重要片段,以避免感興趣的影片片段被上述所提循環錄影模式覆蓋,有些監控設備會提供一種緊急錄影機制,例如將啟動緊急錄影機制啟動時的前後一分鐘影像進行編輯,並另存成一個緊急影像檔。假設在一般格式下,使用者在於錄影進行後第5分20秒後啟動緊急錄影機制,此時儲存裝置的狀態如第1圖所示。接著,請參考第4圖,第4圖是習知方法啟動緊急錄影時儲存裝置配置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啟動緊急錄影後,系統會在儲存設備中尋找可供配置的空間43並填入檔頭(即FTYP)431,因檔案以5分鐘為單位切割,故必須剪輯之前影像播放檔11之媒體資料MDAT的最後40秒影像內容411(斜線區域),再剪輯目前的影像播放檔12媒體資料MDAT之開頭的20秒影像內容421(點區域)到空間43中。此時錄影依然持續進行中。
最後,請參考第5圖,第5圖是第4圖習知方法緊急錄影完成後儲存裝置配置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將啟動緊急錄影之後的60秒影像內容522(網狀區域)拷貝到空間43中,且系統最後將計算出編輯後的影像的元資料(即MOOV)534,完成緊急影像檔53。在上述過程中,系統以兩個執行緒(thread)方式進行,錄影執行緒持續循環錄影之任務,而緊急錄影執行緒則負責讀取與拷貝上述提及之元資料與媒體資料,兩者不斷的向儲存裝置申請儲存空間。習知的檔案分割方式,是以播放時間做為分割的基準,由於不同時間受到場景的複雜性之故,使得編碼的位元率並非固定,所以每個分割的影像播放檔11、12的檔案大小均有差別,加上緊急錄影機制使得供儲存的空間被另配置出以容納緊急錄影檔,造成的結果是一般錄影檔與緊急錄影檔散佈在不連續的儲存空間中,將造成空間配置上產生多個破碎區(fragmentation)。
另外,緊急錄影的步驟複雜繁瑣,在錄影的同時,又需進行緊急錄影機制的檔案編輯程序,在進行高清錄影或記憶卡儲存速度較慢的情況下,對系統效能而言將是一大考驗,在系統效能不足情況下,很可能令拍攝的影像有漏禎的問題發生。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能避免因斷電造成索引資訊MOOV來不及寫入使得影像毀損和在段式儲存格式中區段序號倒置的問題,與簡化緊急錄影的複雜繁瑣步驟以降低對系統效能的消耗和避免空間無法連續儲存而使空間配置上產生多個破碎區的問題,已為業界進行改進的重點。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能安全儲存所拍攝的影像資料的安全錄影設備的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本發明揭露一種儲存方法,用於一錄影系統中,用來將資料儲存於該錄影系統之一儲存裝置中。該儲存方法包含有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以及於該儲存裝置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其中,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且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錄影系統,用來將資料進行儲存,該錄影系統包含有一儲存裝置;以及一處理裝置,用來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以及於該儲存裝置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其中,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且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處理裝置,用於一錄影系統中,用來將資料儲存於該錄影系統之一儲存裝置中。該處理裝置包含有一處理器,用來執行一程式;以及一記憶單元,耦接於該處理器,用來儲存該程式;其中該程式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以及於該儲存裝置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其中,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且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11、12、52‧‧‧影像播放檔
21‧‧‧元資料容器
211‧‧‧影像片頭資訊
212‧‧‧影像追蹤資訊
2121‧‧‧軌道區段表頭原子
2122‧‧‧TRUN原子
31、32‧‧‧片段
411、421、522‧‧‧影像內容
43‧‧‧空間
431、FTYP‧‧‧檔頭
534、MOOV‧‧‧元資料
61‧‧‧處理裝置
62‧‧‧儲存裝置
63‧‧‧影音檔案
631、22‧‧‧元資料
632、23‧‧‧媒體資料
70、SS220‧‧‧流程
701~707、801~806、S21~S25、S701~S705‧‧‧步驟
SS101~SS104、SS2200~SS2206‧‧‧步驟
901‧‧‧配置示意圖
902‧‧‧檔案配置表
903‧‧‧鏈結表
S11‧‧‧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
S12‧‧‧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
S31‧‧‧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
S32‧‧‧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
S41、S51、S61‧‧‧元資料保留儲存窗
S42、S52、S62‧‧‧元資料寫入儲存窗
S511、S533、S521、S534、S522、S535‧‧‧叢簇
S5211、S6211‧‧‧資料段
S631~S635、S64、S621、S622、S65、S611‧‧‧叢簇
S811、S81、S821、S82、S93、S91、S911‧‧‧叢簇
SS311、SS312、SS322、SS321‧‧‧叢簇
S83‧‧‧表格
SS2011、SS2012、SS2021、SS2022‧‧‧區段
SS201、SS202、SS2031、SS2032、SS31、SS32‧‧‧配置示意圖
MDAT‧‧‧媒體資料
V‧‧‧影像資料
A‧‧‧聲音資料
第1圖是習知一監控設備在儲存格式為一般儲存格式進行儲存的示意圖。
第2圖是一段式儲存格式的示意圖。
第3圖是習知段式格式在具備循環錄影能力之錄影裝置當儲存裝置容量已滿時的示意圖。
第4圖是習知方法啟動緊急錄影時儲存裝置配置的示意圖。
第5圖是第4圖習知方法緊急錄影完成後儲存裝置配置的示意圖。
第6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一錄影系統之示意圖。
第7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一錄影流程之流程圖。
第8圖是第7圖一步驟中處理裝置規劃及分割儲存裝置的儲存空間之流 程圖。
第9圖是檔案系統叢簇鏈結表之示例圖。
第10圖是本案之錄影系統每次啟動之初的儲存裝置可用空間規劃圖。
第11圖是第7圖一步驟中正常循環錄影之流程圖。
第12圖是當儲存裝置已滿時處理裝置處理之示意圖。
第13圖是當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到達儲存裝置末端時之示意圖。
第14圖是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到達儲存裝置末端時對應之檔案系統鏈結表之示意圖。
第15圖是在第14圖中改變檔案系統鏈結表來搬移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示意圖。
第16圖是第7圖一步驟中啟動緊急錄影程序之流程圖。
第17圖是一緊急錄影事件觸發時的示例與對應之緊急錄影列表檔。
第18圖為承第17圖緊急錄影事件觸發之示例,同時顯示事件完成後檔案鏈結表與緊急錄影列表檔。
第19圖為第7圖一步驟中正常關機之後處理程序或異常發生後重啟系統之流程圖。
第20圖為剪輯緊急錄影檔至緊急錄影資料夾之示意圖。
第21圖為調整元資料儲存窗使儲存系統回歸初始狀態之示意圖。
第2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儲存流程之示意圖。
請參考第6圖,第6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一錄影系統60之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錄影系統60包含有一處理裝置61分析及處理多個影音檔案63,及一儲存裝置62儲存上述的影音檔案63等資料,且儲存裝置62可例示(但不限定)為一個記憶卡(Secure Digital card,SD card),可供儲存的容量具有一個儲存上限範圍,影音檔案63可進一步區分為元資料631(索 引資料)以及媒體資料632,其中,錄影系統60可為一監視系統或其它系統。
請一併參考第2圖,如第2圖及第6圖所示,以段式儲存結構為例,影音檔案63的元資料631與媒體資料632分別對應到每段的元資料(即索引資訊)22以及媒體資料(即內容資訊)23,其中元資料22主要是包含影音檔案的影像片頭資訊(movie fragment header,即MFHD)211及多個影像追蹤資訊(track fragment,即TRAF)212,其中影像片頭資訊211包含各個區段之序號,而影像追蹤資訊TRAF則是供描述各個影像軌道的具體資訊。在每個TRAF原子中,包含軌道區段表頭原子(即TFHD)2121以及TRUN原子2122。軌道區段表頭原子2121所包含的基本位置偏移資訊(base_data_offset)可用來表示該軌道在此區段的媒體資料23之明確的絕對起始位置(explicit anchor for the data offsets in each track run)。而TRUN原子2122可包含資料偏移資訊(data_offset),其為有號數的相對偏移值。舉例而言,如果軌道區段表頭原子2121的基本位置偏移資訊為10000且TRUN原子2122的資料偏移資訊為-100,則該軌道在此區段的媒體資料23位於檔案中之位址9900處,媒體資料23包含有影像資料V及聲音資料A。
現今儲存裝置多以分區(sector)為物理上的存取單位,另一方面,檔案系統對儲存裝置以叢簇(cluster)為邏輯上的存取單位。例如,對SD卡在FAT32的檔案系統中一個叢簇可以設定為具有64個分區(sector)且每個分區的大小為512個位元組。故在此情況下每個叢簇大小為512 * 64個位元組,而一張容量為4G的SD卡具有131072個叢簇。可供循環錄影功能儲存之空間通常在檔案系統中以一可用叢簇列表表示,當儲存空間已滿時,處理裝置會尋找可用叢簇列表中最早被寫入(即最舊)的叢簇並覆寫之以達成循環錄影的功能。
一般的錄影裝置因具有對影像的位元率控制單元,所以可設置最小的壓縮率。影像資料的最大位元率可由1、拍攝禎率(如每秒30禎);2、影像的解析度(如寬=1280且高=720);3、最小的壓縮率(如42)以及4、拍攝的格式(如YUV420)等得知。以上述數據為例,最大位元率=每秒(1280 * 720 * 30 * 12)/42個位元。另外,聲音資料壓縮的最大位元率亦可由聲音壓縮的格式得知。舉例來說,對於具有每個取樣用16位元表示以及取樣率為48K赫茲之PCM格式雙聲道聲音檔案為例,每秒聲音位元率為48000 * 16 * 2。其他媒體軌道亦可參照相同方式估計其最大位元率。最後,將所有媒體軌道的最大位元率加總後可得該影片媒體資料之最大位元率。
請一併參考第7圖,第7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一錄影流程70之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在步驟701開始錄影後,在步驟702中,處理裝置61規劃及分割儲存裝置62的儲存空間。詳細來說,請參考第8圖,第8圖是第7圖步驟702中處理裝置61規劃及分割儲存裝置62的儲存空間之流程圖。如第8圖所示,在步驟801中,處理裝置61計算儲存裝置62的叢簇大小C與媒體資料的最大資料位元率R,再如步驟802,由處理裝置61依預先設定,決定所拍攝的每一個影像檔案的區段時間T。再如步驟803,由媒體資料的最大位元率以及區段時間可以得知每個區段的媒體資料23所需的最大儲存空間S’=T * R。最後將S’無條件進位到叢簇大小C的整數倍(即與儲存裝置62的叢簇大小C對齊以方便存取)得到對齊後媒體資料區段的大小S=「S’/C」* C(「X」表示對X無條件進位為整數),S之用途是做為劃分記憶裝置的單位且簡稱為區段(即每個媒體資料區段)。直觀上一個區段即為可安全儲存T秒媒體資料的儲存空間。處理裝置61由各個軌道媒體資料的每個取樣(sample)需要的元資料大小以及各個軌道媒體資料的取樣率與區段時間,可計算出元資料區段的大小K。最後,計算出每個區段可以容納之元資料的區段個數P=S/K。
再如步驟804,假設儲存裝置62可用於錄影之容量為N個叢簇且處理裝置61先在儲存裝置62花費M個叢簇來儲存檔頭FTYP及元資料MOOV,最後依媒體資料區段大小S分割儲存裝置62剩餘的空間,共可劃分為F=(N-M)/S個區段。直觀上F代表儲存裝置在區段大小與叢簇單位對齊後最多可儲存F*T時間單位的媒體資料(最多可分割為F個區段且每區段可安全儲存T時間單位的媒體資料)。
請參考第9圖,第9圖是檔案系統叢簇鏈結表之示例圖。如第9圖所示,處理裝置61將儲存裝置62依照上述步驟劃分之後得到循環錄影檔案配置表(file allocation table)902與配置示意圖901。在本例中,儲存裝置62被劃分為N個區段且每個區段大小為S個叢簇。檔案系統以FAT32格式建立。檔案系統中循環錄影檔檔案配置表902記載了每個叢簇下一個叢簇的編號,編號為0xFFFFFFFF代表最末端的叢簇。此例中之循環錄影檔共有N*S+1個叢簇且被配置於儲存裝置自第100個叢簇起之連續N*S+1個叢簇(在此為簡化之範例,實際上叢簇編號可以被允許為倒置或不連續)。如果以鏈結表的方式表達循環錄影檔檔案配置表902,則可示意為鏈結表903所示之排列方式(即由第100個叢簇依序讀取至第100+N*S個叢簇後結束)。
請一併參考第8圖及第9圖,如步驟805,處理裝置61在剩餘空間的F個區段中,再劃分為儲存元資料的區段以及儲存媒體資料的區段。其中分配給元資料的區段個數為W且稱之為元資料儲存窗(依功能可再分為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元資料寫入儲存窗),W可由滿足公式P * WF-2*W的最小正整數得來(不限定最小,但是越小儲存裝置的空間利用率越佳),以確保所有媒體資料在其生存期內所對應的元資料皆保存在儲存裝置62中,每個資料儲存窗被設定為最多可儲存F-2W個區段之元資料;直觀上W為至少可 安全儲存(F-2*W)*T時間單位的元資料之區段個數。
以區段時間為1秒為例,儲存裝置容量為4G位元組且檔案系統的存取單位被設定成叢簇大小等於包含64個512位元組的區塊,故共有N=131072個叢簇。其中部分叢簇被保留用來儲存檔案系統以及其他必要的資訊,部分被用來儲存檔案類型盒(即FTYP)以及電影盒(即MOOV),剩下130958個叢簇供錄影使用。媒體資料的位元率為每秒2221906位元組(影像解析度1080*720;每秒30禎;最小壓縮率42;各取樣12位元;聲音位元率每秒1536位元組)。所以各區段需要S=68個叢簇(=「2221906/(512*64)」」,而儲存空間被劃分為F=1925=130958/68個區段。此外各區段之所有軌道的元資料可用一個區塊(512個位元組)儲存,則每區段可以儲存64 * 68=4352個區段之元資料。最後,因W=1是滿足4352 * W1925-2*W之最小正整數,所以元資料儲存窗大小可設定為1。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是本案之錄影系統60每次啟動之初的儲存裝置62可用空間規劃圖。如第8圖及第10圖所示,如步驟806在錄影啟動的開始,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11位於檔案之開始的連續W個區段,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位於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11之後連續W個區段且被設定為空。同一時間內系統有兩個元資料儲存窗S11、S12存在,新的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儲存有最近的媒體資料之索引,而舊的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索引指向的媒體資料會隨著循環錄影的進行被覆蓋。該兩可同時存在之元資料儲存窗S11、S12可確保:1、所有的媒體資料所對應之元資料(索引)都保存在系統中;2、元資料永遠是依照順序排列故符合規範之要求。元資料永遠被寫入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裝置62在扣除元資料儲存窗S11、S12的空間後,尚餘F-2W個區段儲存媒體資料。
請一併參考第11圖,第11圖是第7圖步驟705中正常循環錄影之流程圖。如第7圖、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當在步驟703未啟動緊急錄影而在正常循環錄影模式下進入步驟705進行循環錄影時,如步驟S21先判斷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是否已滿,若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未滿,則由儲存裝置62依序接收處理裝置61傳輸的媒體資料632及元資料631,元資料631被儲存在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內而媒體資料依序儲存於各個媒體資料區段。如此一來,處理裝置61可根據元資料631,將媒體資料632處理為影像播放檔。
接著,請一併參考第12圖,第12圖是當儲存裝置62已滿時處理裝置61處理之示意圖。如第7圖、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若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已滿,即儲存裝置62已達儲存上限且F-2W個儲存媒體資料的區段已滿,而錄影系統仍維持循環錄影的功能,則如步驟S22及第12圖左側所示,處理裝置61將進行以下操作;1、原本的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將被設定成新的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31。2、新的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32將往下位移W個區段而覆蓋原本儲存的媒體資料中最舊的W個區段。3、新的媒體資料S34將自新的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32的下一個區段開始寫入。4、原本的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11所占有的區塊將被用於儲存之後接收到的媒體資料。5、進行下一次輪迴的循環錄影;新的輪迴中錄影區段範圍自第(F-2W+1)至第(2F-4W)個區段,且過程中會逐漸覆蓋原本的第1至第(F-2W)個區段。
在循環錄影過程中,此時儲存在原本的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12(即目前的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31)的索引資訊仍然被保存。因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31存放有第1至(F-2W)媒體資料區段的索引且第(F-2W+1)至第(2F-4W)個媒體資料區段對應之索引值將存放在第二元資 料儲存窗內,故系統內所有的媒體資料區段其對應的元資料皆完整存在無遺失,並且所有MOOF的電影片段標頭盒(MFHD)中之序號依然依照規範按照位址由小到大遞增排序所以檔案依然是合法的格式。最後如第12圖右側所示,當新輪迴的循環錄影結束時,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31的索引將失效而所有的索引將存放於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32中且到達上限(F-2W);再重新進行步驟S22。
接著,請參考第13圖,第13圖是當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到達儲存裝置62末端時之示意圖。如第11圖及第13圖所示,如第11圖中之步驟S23,判斷是否持續的循環錄影使得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42到達儲存裝置62循環錄影可用叢簇列表中最末端的叢簇,若否則如步驟S25處理裝置61將元資料及媒體資料寫入儲存裝置62中規劃之個別區段(如上述之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32及新的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32的下一個區段),並將原本的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所占有的區塊用於儲存之後接收到的媒體資料。
另一方面,如欲達到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42到達儲存裝置62循環錄影可用叢簇列表中最末端的叢簇的狀況,因每個區段可容納1923筆區段之區段之元資料以及共有1925個區段,且每個區段為一秒的影像內容,故可知欲到達此狀況系統需持續循環錄影1923*1924秒,因在此期間內系統無須任何檔案系統之操作(即未進行步驟S24)即可保持檔案完整性故稱之為安全錄影期間,唯有超過安全錄影期間,系統才需要進行檔案鏈結表的操作來維持所有MOOF盒中的電影片段標頭盒(MFHD)中之序號按照位址由小到大遞增排序之規範,在此例中安全錄影期間約為43天。因現今儲存裝置之容量大部分均大於4G,已經符合大部分監視裝置之要求。如此一來,由於本案將元資料另寫入於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而與相對應媒體資料儲存於不同區段,且在每次儲存裝置62到達儲存上限時而需進行循環時,將原本元資料寫入儲存 窗轉換為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以保留元資料並將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以繼續寫入元資料,因此可錄影相當長的時間才需進行檔案系統操作,而可避免因檔案系統操作其間發生斷電或設備毀損所造成檔案完整性的傷害(如後續內容所述,本案在錄影系統結束後會進行檔案系統操作回復初始狀態,因此需長時間連續錄影才需於錄影中進行檔案系統操作,此在實際操作上幾乎不會發生)。
接著,請一併參考第14圖及第15圖,第14圖是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到達儲存裝置62末端時對應之檔案系統鏈結表之示意圖,第15圖是在第14圖中改變檔案系統鏈結表來搬移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示意圖。如第11圖、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當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42到達儲存裝置62循環錄影可用叢簇列表中最末端的叢簇而進行步驟S24時,以FAT32檔案系統為例說明如何操作檔案系統鏈結表以改變檔案內容叢簇的相對位置,目的在於維持所有MOOF盒中的電影片段標頭盒(MFHD)中之序號按照位址由小到大遞增排序之規範,對其他類型檔案系統亦可使用相同對應之方式。在此鏈結示意圖以區段為單位,雖然區段實際上包括多個叢簇,但不失一般性下以區段為單位以簡化圖示。
如第14圖所示,原本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51之最末叢簇S511(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533)在檔案系統鏈結表中的下一個叢簇是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52的第一個叢簇S521(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534)。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52的最後一個叢簇S522(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535)之下一個叢簇指示為0xFFFFFFFF代表檔案末端。如第11圖之步驟S24進行第15圖之操作,改變鏈結表使得原本元資料保留儲存窗S61之最末叢簇S611(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633)在檔案系統鏈結表中的下一個叢簇指向0xFFFFFFFF代表檔案末端。改變檔頭叢簇S64(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631)在檔案系統鏈結表中的下 一個叢簇指向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62之第一個叢簇S621(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634)。改變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62的最後一個叢簇S622(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635)之下一個叢簇指向原本的第一個資料叢簇S65(對應鏈結表中叢簇S632),最後更新所有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62之元資料軌道的區段表頭原子對應之絕對起始位置;如第14圖之資料段S5211中第H+1個元資料段原本包含之絕對起始位置因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62被插入在第H+1個媒體資料區段前面之故,所以必須如第15圖中資料段S6211做調整。在完成更新元資料寫入儲存窗S62位置後及所有的絕對起始位置之後可如第11圖步驟S22一般進行後續操作。如此一來,雖然在第14圖及第15圖中實際上資料在儲存裝置62中所儲存之位置皆相同(鏈結表中各叢簇表示資料的確切儲存位置),但透過改變叢簇的鏈結,可先在鏈結表中連結至叢簇S634,而實質達到第15圖左側所示的讀取順序,再重覆上述操作使序列數維持遞增而符合規定。
另一方面,請參考第16圖、第17圖及第18圖,第16圖是第7圖步驟704中啟動緊急錄影程序之流程圖,第17圖是一緊急錄影事件觸發時的示例與對應之緊急錄影列表檔之示意圖,第18圖為承第17圖緊急錄影事件觸發之示例,同時顯示事件完成後檔案鏈結表與緊急錄影列表檔之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在步驟703判斷啟動緊急錄影而於步驟704啟動緊急錄影程序時,會要求保存事件觸發前後各L個區段(即保留並鎖定觸發前後各L*T時間的影音資料媒體資料做為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以根據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所對應之至少一緊急元資料處理成一緊急錄影檔)。在此情況下,如第16圖及第17圖所示,在步驟S701中將紀錄事件相關資訊於第17圖所示的表格S83中,該表格S83包含緊急錄影啟動之前L個媒體資料區段所對應之儲存裝置62的第一個叢簇S821(即叢簇S82);該L個媒體資料區段參照之元資料區段對應於儲存裝置62的第一個叢簇S811(即叢簇S81)以及目前緊急錄影檔的區段數L。接著,如步驟S702設定計數器=L,並於步驟S703 持續上述操作接收下一分段之媒體資料及元資料並寫入儲存裝置62,並將失效的元資料保留儲存窗所占有的區塊用於儲存之後接收到的媒體資料,同時計數所接收之媒體資料區段。最後,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當於步驟S704判斷計數完成後,於步驟S705中將所有緊急錄影保留區段(如叢簇S82、S93)及對應的元資料區段(如叢簇S91及相對應叢簇S911)自循環錄影可用叢簇列表中移除(即保留並鎖定觸發該緊急錄影前後至少一媒體資料做為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並通知減少系統可用區段(如第18圖之鏈結表所示,在後續循環錄影中,緊急錄影保留區段及對應的元資料區段之叢簇已不再與其它叢簇連結,即於觸發該緊急錄影後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鎖定且不覆蓋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及該至少一緊急元資料)。S701至S705的緊急錄影程序僅涉及記錄緊急錄影檔的必要資訊與通知系統不要將這些檔案所擁有之儲存裝置叢簇於循環錄影中使用;避免了在系統錄影的同時進行大量資料搬移之負荷並簡化了原本繁瑣的操作流程。
接著,如第7圖所示,在步驟706中判斷錄影是否結束,於判斷錄影結束後在步驟707正常關機之後處理程序或異常發生後(即錄影結束造成錄影系統60待機或關機之原因)重啟系統。詳細來說,請參考第19圖及第20圖,第19圖為第7圖一步驟707中正常關機之後處理程序或異常發生後重啟系統之流程圖,第20圖為剪輯緊急錄影檔至緊急錄影資料夾之示意圖。如第19圖及第20圖所示,錄影系統60正常停止錄影時(如行車紀錄器於車輛正常停止時關閉裝置),將執行一個延序錄影流程。此時因為消耗系統資源最多的錄影動作執行已經停止,故錄影系統60此時可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執行延序錄影流程之轉換動作以及於轉換動作前先進行檔案系統備分以達到最大的安全性。在此情況下,如步驟SS101,處理裝置61查看緊急錄影列表檔並確定系統中緊急錄影檔的數量E,再如步驟SS102對照配置示意圖SS201、SS202所示,處理裝置61將系統中最舊的E個媒體資料區段(如媒 體資料區段SS2011、SS2012)刪除並複製檔案類型盒(FTYP)與電影盒(MOOV)至該每個區段中(如形成區段SS2021、SS2022),並將對應的緊急錄影檔的元資料區段之索引計算並填入每個電影盒(MOOV)中。接著,如步驟SS103並配置示意圖SS2031、SS2032所示,處理裝置61設定檔案系統鏈結表將E個緊急錄影檔案之元資料區段與媒體區段串接以組合成完整的檔案(即根據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所對應之至少一緊急元資料處理成一緊急錄影檔),最後將E個完整的緊急錄影檔搬移至緊急錄影檔目錄之下(用於一般循環錄影之配置示意圖SS2031不再具有緊急錄影檔,即儲存該緊急錄影檔至儲存裝置62且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不覆蓋該緊急錄影檔)。
最後,請參考第21圖,第21圖為調整元資料儲存窗使儲存系統回歸初始狀態之示意圖。如第19圖及第21圖所示,在步驟SS104中,處理裝置61設定檔案系統鏈結表將配置示意圖SS31中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前叢簇SS311與之後叢簇SS312的位址對調,完成後如配置示意圖SS32中叢簇SS322與叢簇SS321所示。接著,將元資料保留儲存窗與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內的索引整併至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並且調整各元資料段之絕對起始位置指向調整後正確的位址,完成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為空。如此一來,將配置示意圖SS33對照第10圖所示每次啟動之初之配置示意圖,經過步驟707操作後錄影系統60已經完成下一次啟動時儲存裝置62之佈局之重新設定。
值得注意的是,若錄影結束之原因為異常發生,使得儲存媒體資料及相對應元資料發生中斷時,處理裝置61根據已儲存之元資料,將已儲存之媒體資料處理為一中斷影像播放檔。此外,處理裝置61可為一微處理器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儲存裝置62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一程式碼,並透過處理裝置61讀取及執行程式碼。舉例來說,儲存裝置62除了上述的記憶卡外,亦可為用戶識 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DVD-ROM)、磁帶(magnetic tape)、硬碟(hard disk)及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而不限於此。
綜上所述,錄影系統60之儲存操作,可歸納為一儲存流程SS220,如第22圖所示,其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SS2200:開始。
步驟SS2202: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儲存裝置62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儲存裝置62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
步驟SS2204:於儲存裝置62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儲存裝置62中一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且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而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步驟SS2206:結束。
儲存流程SS220之詳細操作可參考上述內容,於此不在贅述。
在習知技術中,必須頻繁進行檔案系統的操作來以避免順序倒置的情況發生,但是如果在進行檔案系統操作其間發生斷電或設備毀損,將造 成檔案完整性的傷害。此外,習知緊急錄影的步驟複雜繁瑣,在錄影的同時,又需進行緊急錄影機制的檔案編輯程序,在進行高清錄影或記憶卡儲存速度較慢的情況下,對系統效能而言將是一大考驗,在系統效能不足情況下,很可能令拍攝的影像有漏禎的問題發生。
相較之下,本案將元資料另寫入於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而與相對應媒體資料儲存於不同區段,且在每次儲存裝置62到達儲存上限時而需進行循環時,將原本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以保留元資料並將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以繼續寫入元資料,因此可錄影相當長的時間才需進行檔案系統操作,而可避免因檔案系統操作其間發生斷電或設備毀損所造成檔案完整性的傷害。此外,本案緊急錄影程序僅涉及記錄緊急錄影檔的必要資訊與通知系統不要將這些檔案所擁有之儲存裝置叢簇於循環錄影中使用,而可避免在系統錄影的同時進行大量資料搬移之負荷並簡化了原本繁瑣的操作流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SS2200~SS2206‧‧‧步驟
SS220‧‧‧流程

Claims (39)

  1. 一種儲存方法,用於一錄影系統中,用來將資料儲存於該錄影系統之一儲存裝置中,該儲存方法包含有: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metadata)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以及於該儲存裝置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其中,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且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依序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另包含有: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處理為一第一影像播放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依序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 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另包含有:於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及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中發生中斷時,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中已儲存之元資料,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中已儲存之媒體資料處理為一中斷影像播放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另包括有:計算該儲存裝置之一叢簇與一資料位元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計算該儲存裝置之該叢簇與該資料位元率包含有:決定該儲存裝置中對應於各媒體資料之各區段之大小;以及根據依該各區段之大小,決定該儲存裝置分割之容量,並計算該儲存裝置儲存元資料所需之容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根據依該各區段之大小,決定該儲存裝置分割之容量,並計算該儲存裝置儲存元資料所需之容量之步驟,包含有:決定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元資料區段為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並計算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可儲存元資料之數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另包含有:於觸發一緊急錄影時,保留並鎖定觸發該緊急錄影前後至少一媒體資料做為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並根據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所對應之至少一緊急元資料處理成一緊急錄影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另包含有:於觸發該緊急錄影後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鎖定且不覆蓋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及該至少一緊急元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另包含有:儲存該緊急錄影檔至該儲存裝置且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不覆蓋該緊急錄影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依序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包含有:於一初始狀態進行儲存時,維持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於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並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根據一傳輸順序,從相鄰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下一元資料儲存窗所在之以下位置,依序朝向該儲存裝置中該複數個區段之一底端位置儲存。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包含有: 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所在位置以下的對應位置做為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並將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所儲存之元資料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中至少一者覆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中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包含有: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且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底端位置時,將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做為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方法,其另包含有:於待機或關機時,將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移至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
  14. 一種錄影系統,用來將資料進行儲存,該錄影系統包含有:一儲存裝置;以及一處理裝置,用來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metadata)於該儲存裝置 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以及於該儲存裝置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其中,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且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處理為一第一影像播放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及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中發生中斷時,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中已儲存之元資料,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中已儲存之媒體資料處理為一中斷影像播放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另計算該儲存裝置之一叢簇與一資料位元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決定該儲存裝置中對應於各媒體資料之各區段之大小,以及根據依該各區段之大小,決定該儲存裝置分割之容量,並計算該儲存裝置儲存元資料所需之容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決定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元資料區段為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並計算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可儲存元資料之數量。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觸發一緊急錄影時,保留並鎖定觸發該緊急錄影前後至少一媒體資料做為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並根據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所對應之至少一緊急元資料處理成一緊急錄影檔。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觸發該緊急錄影後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鎖定且不覆蓋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及該至少一緊急元資料。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儲存該緊急錄影檔至該儲存裝置且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不覆蓋該緊急錄影檔。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一初始狀態進行儲存時,維持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於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並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根據一傳輸順序,從相鄰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下一元資料儲存窗所在之以下位置,依序朝向該儲存裝置中該複數個區段之一底端位置儲存。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所在位置以下的對應位置做為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並將該第一元資料 保留儲存窗所儲存之元資料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中至少一者覆蓋。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且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底端位置時,將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做為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錄影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於待機或關機時,將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移至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
  27. 一種處理裝置,用於一錄影系統中,用來將資料儲存於該錄影系統之一儲存裝置中,該處理裝置包含有:一處理器,用來執行一程式;以及一記憶單元,耦接於該處理器,用來儲存該程式;其中該程式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依序儲存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一區段,並儲存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metadata)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一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以及於該儲存裝置達到一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一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一第二 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區段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其中,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且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之後。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依序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另包含有: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處理為一第一影像播放檔。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依序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另包含有:於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及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中發生中斷時,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中已儲存之元資料,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中已儲存之媒體資料處理為一中斷影像播放檔。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該程式另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計算該儲存裝置之一叢簇與一資料位元率。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計算該儲存裝置之該叢簇 與該資料位元率包含有:決定該儲存裝置中對應於各媒體資料之各區段之大小;以及根據依該各區段之大小,決定該儲存裝置分割之容量,並計算該儲存裝置儲存元資料所需之容量。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根據依該各區段之大小,決定該儲存裝置分割之容量,並計算該儲存裝置儲存元資料所需之容量之步驟,包含有:決定該儲存裝置中至少一元資料區段為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並計算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可儲存元資料之數量。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該程式另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於觸發一緊急錄影時,保留並鎖定觸發該緊急錄影前後至少一媒體資料做為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並根據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所對應之至少一緊急元資料處理成一緊急錄影檔。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該程式另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於觸發該緊急錄影後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鎖定且不覆蓋該至少一緊急媒體資料及該至少一緊急元資料。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該程式另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儲存該緊急錄影檔至該儲存裝置且儲存後續媒體資料時不覆蓋該緊急錄影檔。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依序儲存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一元資料於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包含有:於一初始狀態進行儲存時,維持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於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並將該至少一第一媒體資料根據一傳輸順序,從相鄰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下一元資料儲存窗所在之以下位置,依序朝向該儲存裝置中該複數個區段之一底端位置儲存。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包含有: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所在位置以下的對應位置做為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並將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所儲存之元資料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中至少一者覆蓋。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 時,將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轉換為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對該至少一第一元資料進行保留,並依序以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覆蓋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外之該至少一第二區段且儲存該相對應至少一第二元資料於該儲存裝置中該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之步驟,包含有:於該儲存裝置達到該儲存上限且欲持續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媒體資料及相對應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且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位於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底端位置時,將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做為第二元資料寫入儲存窗儲存該至少一第二元資料。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該程式另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於待機或關機時,將該第一元資料保留儲存窗及該第一元資料寫入儲存窗移至該儲存裝置中複數個區段之一頂端位置。
TW103140268A 2014-11-20 2014-11-20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TWI555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268A TWI555406B (zh) 2014-11-20 2014-11-20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US14/616,742 US9467734B2 (en) 2014-11-20 2015-02-08 Stor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devic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268A TWI555406B (zh) 2014-11-20 2014-11-20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294A TW201620294A (zh) 2016-06-01
TWI555406B true TWI555406B (zh) 2016-10-21

Family

ID=5601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0268A TWI555406B (zh) 2014-11-20 2014-11-20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67734B2 (zh)
TW (1) TWI5554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21997B2 (en) * 2018-09-07 2021-02-16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captur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774451B (zh) * 2020-08-05 2022-08-11 大陸商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車記錄器之儲存裝置的控制方法與儲存裝置控制系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7783A (en) * 2007-05-22 2008-12-0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Generating method and playing method of multimedia file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multimedia file
TW200929238A (en) * 2007-10-25 2009-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f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20110246659A1 (en) * 2009-09-29 2011-10-0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Media File Streaming
US20120233345A1 (en) * 2010-09-10 2012-09-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streaming
CN102870424A (zh) * 2010-03-03 2013-0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记录和播放媒体文件的设备和方法及其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1889B2 (ja) 2005-06-28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7783A (en) * 2007-05-22 2008-12-0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Generating method and playing method of multimedia file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multimedia file
TW200929238A (en) * 2007-10-25 2009-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f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20110246659A1 (en) * 2009-09-29 2011-10-0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Media File Streaming
CN102870424A (zh) * 2010-03-03 2013-0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记录和播放媒体文件的设备和方法及其记录介质
US20120233345A1 (en) * 2010-09-10 2012-09-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stream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50270A1 (en) 2016-05-26
US9467734B2 (en) 2016-10-11
TW201620294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1889B2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661787B (zh) 数据再生方法
US767614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20060257114A1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 file management program, and optical disc
US20120179868A1 (en) Autonomic reclamation processing for tapes
CN101351845B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程序、以及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摄像程序
US20100266263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339970B2 (en) Video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pre-event circulation recording function
US20080069522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N105721809B (zh) 储存方法与录像系统
US20040184775A1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vi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0383881C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中硬盘关键信息区的保护方法
TWI555406B (zh) 儲存方法及其處理裝置與錄影系統
JP2004178788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KR100950011B1 (ko) 영상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5654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a hard disk
CN10135203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JP2008269520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CN104504349B (zh) 一种录像数据安全存储装置及方法
JP4250477B2 (ja) メディアデータ記録方法、メディアデータ記録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20020025202A (ko) 디스크 매체 관리 방법
KR100911130B1 (ko) 직접액세스를 이용한 컨텐츠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JP4719498B2 (ja) 再生装置
KR101044602B1 (ko) 감시용 디지털 비디오 레코더에서의 데이터 백업 장치 및방법
CN113555040B (zh) 多媒体文件中moov容器的写入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