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1522B -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 Google Patents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1522B
TWI551522B TW103140032A TW103140032A TWI551522B TW I551522 B TWI551522 B TW I551522B TW 103140032 A TW103140032 A TW 103140032A TW 103140032 A TW103140032 A TW 103140032A TW I551522 B TWI551522 B TW I5515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package
crease
portions
end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9007A (zh
Inventor
Ling-Shu L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3140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15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9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9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1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1522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Description

能在表面形成多層次效果之包裝盒
本發明係一種能在表面形成多層次效果之包裝盒,尤指在一板體上筆直地設有複數道摺痕,以能透過翻摺形成一疊合部,令該板體組裝完成後能形成多層次立體效果的包裝盒。
按,包裝設計是賦予商品視覺最直接的要素,也是呈現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具有鮮明風格的包裝設計不僅可成為一種品牌的識別特徵,更能大幅提高商品的附加價值,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業者開始將包裝設計視為商品行銷的重要一環,期能藉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博得更多消費者的目光,以創造更多的商機。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商品大多被承裝於一包裝盒內販售,故包裝盒所具備的外觀型態,將會最直接地影響到消費者對於商品的第一印象,然而,由於業者多係以「平面印刷」的方式設計包裝盒,故許多商品常會因為彼此間的造型過於雷同相近,而令消費者感到了無新意。雖然,亦有業者以獨特的創意設計出具有高度趣味及吸引力的印刷樣式,但除非消費者十分接近商品,或特意去關注該商品之包裝盒上的印刷圖案,否則單純以「平面印刷」的包裝盒很難在眾多的商品陳列架中脫穎而出,意即,業者花費巨資所投入的包裝設計,並無法取得相應的行銷效果,故,如何跳脫出傳統的「平面印刷」,改以立體方式凸顯出造型設計,已成為近年來包裝設計的主要改良方向。
請參閱第1圖所示,係時下一款包裝盒示意圖,該包裝盒1係由一體成形之紙板10構成,該紙板10的四個對應端緣分別設有構型相互匹配的嵌合板11,在該紙板10經由折合組成包裝盒1後,該等嵌合板11之位置正好位於該包裝盒1的頂部,且能透過相互嵌卡,形成宛如「花 瓣」般的立體造型。請參閱第2圖所示,係另一款包裝盒2,其係將一紙板20先裁切成預定的構型,並沖壓出預定的複數條摺痕21,以折疊成立體的「元寶」造型。由前述兩種包裝盒1、2可知,時下的各類包裝盒,如果要具備立體般的造型設計,則必須在紙板周緣設計能夠相互拼接或嵌卡的結構,或者將紙板預先設計成特殊的構型,始能經由折合,拼組出特殊造型的包裝盒。
然而,前述這兩種包裝盒1、2的結構設計都有其缺陷存在,以第1圖所示之包裝盒1為例,該等嵌合板11係以彼此相互嵌卡的方式,令該紙板10的四個端緣能相互固定,進而形成該包裝盒1,同時,該等嵌合板11亦扮演著該包裝盒1之開口的角色,因此,在經過數次開啟後,該等嵌合板11很容易因為使用者的多次握持,失去原有的挺直度,而破壞了其立體效果。此外,由於該嵌合板11係位於該包裝盒1的最頂部,故很容易在運送、搬移的過程中受到外力擠壓而破壞其結構強度,耐用度並不理想。
另,以第2圖所示之包裝盒2為例,由於該包裝盒2必須根據事先預定好的造型(即,元寶)規劃其紙板20構型,故該包裝盒2僅能用於承裝同一類型的商品(即,同一種類且體積相近的物品),若業者欲以相同原理來包裝其他類型的商品,則業者必須重新設計對應的紙板20構型及摺痕21,在生產成本上較為高昂。此外,在組裝此一類型的包裝盒時,組裝人員尚必須具備一定的手作基礎,始能迅速地將紙板的各個部位以正確的角度折疊(如第2圖所示之包裝盒2,為了形成特殊的立體結構,紙板20必須以特定角度的方式折合),故亦不利欲大量生產;同理,使用者在購買產品後,由於不諳該包裝盒的組裝方式,故多不會保留該包裝盒留作他用,讓該包裝盒於無形中喪失了持續廣告、行銷的效益。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嶄新的包裝盒結構,不僅能呈現出立體的視覺效果,且尚能兼顧成本及耐用性,即成為本案在此亟欲解決的重要問題。
有鑑於時下包裝盒多以平面設計進行裝飾,少數立體設計之 包裝盒又存在著結構複雜或耐用度不佳的問題,發明人憑藉著多年來的設計經驗,並經過反覆地研究與實作測試後,終於設計出一種能在表面形成多層次效果之包裝盒,期能提供社會大眾一種結構簡單、易於實行的嶄新包裝設計。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能在表面形成多層次效果之包裝盒,該包裝盒係由一呈方型之板體(如:紙板)製成,該板體包括一第一包裝部、二第二包裝部及二第三包裝部,其中,各該第二包裝部之一端緣係分別與該第一包裝部之兩對應端緣相銜接,各該第三包裝部之一端緣則分別與該第一包裝部之另二對應端緣相銜接;該板體能透過折疊方式,令該等第二包裝部及該等第三包裝部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之方向翻折,以使相鄰之各該第二包裝部與各該第三包裝部之對應端緣能彼此連接,以在該等包裝部間圍繞出一包裝空間,進而組成該包裝盒,本發明之特徵在於,該板體上設有至少一第一摺痕及至少一第二摺痕;該第一摺痕與該第二摺痕係分別由該第三包裝部的另一端緣筆直地橫跨過該第一包裝部,而延伸至該另一第三包裝部的另一端緣,該等摺痕係彼此平行且保持有一預定間距,以在進行折疊形成該包裝空間前,令該等第三包裝部及該第一包裝部能對應於該第一摺痕與該第二摺痕被翻折,而在該第一摺痕及第二摺痕間形成一疊合部,俟該板體經由折疊而形成該包裝空間後,該等第三包裝部及該第一包裝部的表面上對應於該疊合部之部位間即能形成一段差。如此,藉由該疊合部所形成之段差,即能在該包裝盒表面塑造出多層次般的立體造型,令該包裝盒的款式更為多變。
為便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組裝方式、結構特徵及其目的,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習知〕
1、2‧‧‧包裝盒
10、20‧‧‧紙板
11‧‧‧嵌合板
21‧‧‧摺痕
〔本發明〕
3、5、8‧‧‧包裝盒
30、50‧‧‧板體
301、501‧‧‧間隙孔
302‧‧‧段差
31、51、81‧‧‧第一包裝部
32、52‧‧‧第二包裝部
321、55‧‧‧連接部
33、53‧‧‧第三包裝部
34、54‧‧‧疊合部
502‧‧‧裝飾片
56‧‧‧第一內摺部
551‧‧‧第四摺痕
57‧‧‧第二內摺部
58‧‧‧遮蔽部
581‧‧‧嵌卡部
A1、B1、C1‧‧‧第一摺痕
A2、B2、C2‧‧‧第二摺痕
B3‧‧‧第三摺痕
B4‧‧‧切痕
第1圖係一習知包裝盒示意圖;第2圖係另一習知包裝圖示意圖;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折疊示意圖;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第6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折疊示意圖;第7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包裝盒示意圖;及第8圖係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本發明係一種能在表面形成多層次效果之包裝盒,請參閱第3圖所示,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該包裝盒係由一呈方型之板體30製成,且其上能透過複數道摺紋區分為一第一包裝部31、二第二包裝部32及二第三包裝部33,本實施例中,該板體30係由紙板以沖切成型方式一體成形製成,惟,該板體30之材質與製作方式並非本案的限定特徵,業者亦能以塑料板材、纖維板或薄金屬板製作,合先陳明。
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各該第二包裝部32之一端緣係分別銜接於該第一包裝部31的兩對應端緣,且鄰近其一端緣之兩側邊分別延伸設有一連接部321,各該第三包裝部33之一端緣則分別銜接於該第一包裝部31的另二對應端緣,該第一包裝部31、第二包裝部32及第三包裝部33係能組成一基本的包裝盒結構,意即,組裝人員能透過一折疊方式,將該等第二包裝部32及該等第三包裝部33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31之方向翻折,以在該等包裝部31、32、33之間圍繞出一包裝空間,並透過該連接部321,連接相鄰之各該第二包裝部32與各該第三包裝部33的對應端緣(如:以膠水黏合、或嵌卡至該第三包裝部33上之一切縫中),進而組裝成該包裝盒3。
復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本發明之特徵在於:該板體30上設有至少一第一摺痕A1及至少一第二摺痕A2;該第一摺痕A1與該第二摺痕A2係分別由該第三包裝部33的另一端緣筆直地橫跨過該第一包裝部31,而延伸至該另一第三包裝部33的另一端緣,該等摺痕A1、A2係彼此平行且保持有一預定間距,以能在彼此之間形成一疊合部34,此外,在 各該第三包裝部33與該第一包裝部31間之銜接處,且對應於該疊合部34之位置,尚分別設有一間隙孔301。
承上,在組裝人員透過該折疊方式,將該板體30組裝成該包裝盒3前,組裝人員必須先將該等第三包裝部33及該第一包裝部31沿著該第一摺痕A1與該第二摺痕A2,以相反方向翻折,使該第一摺痕A1及第二摺痕A2間的疊合部34能被該第一包裝部31及第三包裝部33的其他部位所折疊隱藏(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若由包裝盒3外部觀之,此時該第一摺痕A1為山摺痕、第二摺痕A2為谷摺痕),俟該板體30經由折疊而形成該包裝空間後,該等第三包裝部33及該第一包裝部31的表面上對應於該疊合部34之部位間即能形成一段差302。為保持圖面之簡潔,以便於說明本發明的折疊方式,在第3及4圖所繪製之圖式中僅繪製出一組第一摺痕A1及第二摺痕A2,實際上該板體上可設置有複數道第一摺痕A1及第二摺痕A2,如此,即能透過複數道段差302,在該包裝盒3上產生如同多層次般的立體效果。
由於,該包裝盒3係由該板體30以單純的折疊方式組成,組裝人員無須使用繁複的美工技術進行加工處理,故能有效控制製作速度及產品良率,令業者能以低廉的成本,大量製作出華麗的包裝盒款式。此外,透過該間隙孔301的設計,當該等第三包裝部33被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31之方向翻折時,各該第三包裝部33與該第一包裝部31間之銜接處在對應於該疊合部34之位置,將能與各該第三包裝部33與該第一包裝部31間之其它銜接處具有相同的厚度,以防止各該第三包裝部33與該第一包裝部31間之銜接處因為折疊部份的厚度不均,而產生不規則皺摺的問題。
請參閱第5圖所示,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該包裝盒5之板體50上亦設有一第一包裝部51、複數個間隙孔501、二第二包裝部52、二第三包裝部53、複數道第一摺痕B1及複數道第二摺痕B2,由於該等元件51~53、B1、B2之相對關係與結構特徵皆與前述第3~4圖之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即不再復述。該實施例除了上述結構外,尚包括了複數道第三摺痕B3及複數道切痕B4,該切痕B4的兩端係分別位於該第一摺痕B1及第二摺痕B2間的疊合部54上,其中段部則橫跨至該第一 包裝部51上的其他部位,以能在該第一包裝部51上形成一裝飾片502;各該第三摺痕B3則筆直地銜接於該切痕B4之兩端之間。
請參閱第5、6及7圖所示,在將該板體50經由折疊形成該包裝盒5時,組裝人員必須先沿著該第三摺痕B3翻折該裝飾片502,使該裝飾片502上對應於該切痕B4之部位能由該第一包裝部51上脫離,嗣,再將該等第三包裝部53及該第一包裝部51對應於該第一摺痕B1與該第二摺痕B2翻折(若由包裝盒5的外部觀之,此時該第一摺痕B1為山摺痕、第二摺痕B2為谷摺痕),據此,該板體50折疊組成該包裝盒5後,該裝飾片502即能由該包裝盒5表面的段差處延伸而出,並外露至該疊合部54之外,而呈現出如同紙雕般的特殊效果(如第7圖所示),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該裝飾片502之構型為半圓形,但其構型並不以此為限,亦可設計成三角形、樹木形等。
另,在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板體50上尚設有二連接部55及二第一內摺部56,各該連接部55上相鄰之兩對應端緣係分別與該第二包裝部52及相鄰之第三包裝部53相銜接,且其對角線上設有一第四摺痕551;各該第一內摺部56則分別銜接於各該第三包裝部53之另一端緣(為保持敘述上的一致性,在此仍將該第三包裝部53與該第一包裝部51相銜接之部位稱為「一端緣」,而該第三包裝部53遠離該第一包裝部51的部位則為「另一端緣」),且該等第一摺痕B1及第二摺痕B2能延伸至該等第一內摺部56上。
承上,請參閱第5及6圖所示,在組裝人員將該等第二包裝部52及第三包裝部53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51之方向翻折,以圍繞出一包裝空間的過程中,該連接部55能同時沿著該第四摺痕551朝內折疊,嗣,在圍繞出包裝空間後,組裝人員需將各該第一內摺部56能分別朝該第三包裝部53之方向翻折,以將該連接部55夾持於該第一內摺部56及對應之第三包裝部53之間,據此,即可一單張的紙材作為板體50,並透過簡潔的折合方式,以折疊方式固定該等連接部55,連帶地確保了該包裝盒5的結構穩定性。
此外,該板體50上尚設有一第二內摺部57及一遮蔽部58, 該第二內摺部57之一端緣係銜接於該第二包裝部52之另一端緣(同理,為保持敘述上的一致性,在此將該第二包裝部52與該第一包裝部51相銜接之部位視為「一端緣」,而該第二包裝部52遠離該第一包裝部51的部位則為「另一端緣」),且該第二內摺部57之寬度係與該第二包裝部52相等;該遮蔽部58之一端緣係銜接於該第二內摺部57之另一端緣,在組裝出該包裝盒5後,組裝人員能將該第二內摺部57朝該第二包裝部52之方向翻摺,使該第二內摺部57貼靠到該第二包裝部52之內側,同時,該遮蔽部58將能貼靠至該第一包裝部51之內側面上,遮蔽住該等第一摺痕B1及第二摺痕B2,以保持該包裝盒5內側的平整美觀。
又,請參閱第5~7圖所示,該遮蔽部58上鄰近其另一端緣之部位係設有一嵌卡部581,在該遮蔽部58貼靠至該第一包裝部51內側的情況下,該嵌卡部581能與該第一內摺部56之邊緣相嵌卡,以固定住該遮蔽部58。此外,在此要特別一提者,各該第一內摺部56與該第三包裝部53之銜接處,且對應於該疊合部504之位置,亦分別設有相同之間隙孔501,以確保折合處的厚度保持一致。
在此要特別一提者,在前述實施例中,同一組的第一摺痕A1、B1及第二摺痕A2、B2係相互平行,但實際上並不以此為限;此外,在前述實施例中,每一道第一摺痕A1、B1或每一道第二摺痕A2、B2亦相互平行,此亦非本發明之必要條件,請參閱第8圖所示,係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第一摺痕C1係與第二摺痕C2相互平行(第二摺痕C2為谷摺痕,係被折疊隱藏,故在第8圖中僅以虛線示意),但每道第一摺痕C1之間並未相互平行,而係保持有一特定角度,據此,將能在該包裝盒8上對應於其第一包裝部81之位置呈現出具有規律的段差,以塑造不同的視覺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若干較佳實施例,惟,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不侷限於此,凡相關技術領域之人士,在參酌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後,所能輕易思及的簡單變化,均應不脫離本發明之保護範疇。
50‧‧‧板體
501‧‧‧間隙孔
51‧‧‧第一包裝部
52‧‧‧第二包裝部
55‧‧‧連接部
53‧‧‧第三包裝部
54‧‧‧疊合部
502‧‧‧裝飾片
56‧‧‧第一內摺部
551‧‧‧第四摺痕
57‧‧‧第二內摺部
58‧‧‧遮蔽部
B1‧‧‧第一摺痕
B2‧‧‧第二摺痕
B3‧‧‧第三摺痕
B4‧‧‧切痕

Claims (7)

  1. 一種能在表面形成多層次效果之包裝盒,係由一板體製成,該板體包括一第一包裝部、二第二包裝部及二第三包裝部,其中,各該第二包裝部之一端緣係分別與該第一包裝部之兩對應端緣相銜接,各該第三包裝部之一端緣則分別與該第一包裝部之另二對應端緣相銜接;該板體能透過一折疊方式,令該等第二包裝部及第三包裝部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之方向翻折,以使相鄰之各該第二包裝部及第三包裝部之對應端緣相互連接,以組成該包裝盒;其特徵在於,該板體上設有:一第一摺痕,係由該第三包裝部的另一端緣筆直地橫跨過該第一包裝部,而延伸至該另一第三包裝部的另一端緣;一第二摺痕,係由該第三包裝部的另一端緣筆直地橫跨過該第一包裝部,而延伸至該另一第三包裝部的另一端緣,該等摺痕間保持有一預定間距,以在進行該折疊方式前,該等第三包裝部及該第一包裝部能對應於該第一摺痕與該第二摺痕被翻折,而在該第一摺痕及第二摺痕間形成一疊合部,俟該板體經由折疊而形成該包裝盒後,該等第三包裝部及該第一包裝部的表面上對應於該疊合部之部位間即能形成一段差;至少一切痕,其兩端係分別位於該疊合部,其中段部則橫跨至該第一包裝部上的其他部位,以在該第一包裝部上形成一裝飾片;及至少一第三摺痕,係筆直地銜接於該切痕之兩端間,以在該板體經由折疊而形成該包裝盒時,能使該裝飾片被翻折而外露至該疊合部之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包裝盒,其中,各該第三包裝部與該第一包裝部間之銜接處,且對應於該疊合部之位置,尚分別設有一間隙孔,以在該等第 三包裝部被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之方向翻折時,各該第三包裝部與該第一包裝部間之銜接處在對應於該疊合部之位置,能與各該第三包裝部與該第一包裝部間之其它銜接處具有相同的厚度。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包裝盒,其中,各該第二包裝部上對應於該第三包裝部之端緣分別延伸設有一連接部,使相鄰之各該第二包裝部及第三包裝部之對應端緣能透過該連接部相互連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板體尚包括:二第一內摺部,係分別銜接於各該第三包裝部之另一端緣,在該等第二包裝部及第三包裝部分別朝該第一包裝部之方向翻折,以圍繞出一包裝空間後,各該第一內摺部能分別朝該第三包裝部之方向翻折,以將該連接部夾持於該第一內摺部及對應之第三包裝部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板體尚包括:一第二內摺部,該第二內摺部之一端緣係銜接於該第二包裝部之另一端緣,且該第二內摺部之寬度係與該第二包裝部相等;及一遮蔽部,其一端緣係銜接於該第二內摺部之另一端緣,以在該第二內摺部朝該第二包裝部之方向翻摺,且貼靠到該第二包裝部之內側的情況下,該遮蔽部將能一併貼靠至該第一包裝部之內側面上,以遮蔽住該等第一摺痕及第二摺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包裝盒,其中,各該第一摺痕係與各該第二摺痕相平行。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板體係由一方形紙板經沖切成型製成。
TW103140032A 2014-11-19 2014-11-19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TWI551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032A TWI551522B (zh) 2014-11-19 2014-11-19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032A TWI551522B (zh) 2014-11-19 2014-11-19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9007A TW201619007A (zh) 2016-06-01
TWI551522B true TWI551522B (zh) 2016-10-01

Family

ID=5675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0032A TWI551522B (zh) 2014-11-19 2014-11-19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152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6539U (en) * 2009-04-27 2009-10-11 Sun Ris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aper container with reinforced ribs
TWM435432U (en) * 2012-04-09 2012-08-11 Wei-Xiu Lai Bottom box structure capable of being positioningly stacke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6539U (en) * 2009-04-27 2009-10-11 Sun Ris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aper container with reinforced ribs
TWM435432U (en) * 2012-04-09 2012-08-11 Wei-Xiu Lai Bottom box structure capable of being positioningly stack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9007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77206A (ja) 開封機能付包装箱
US9517857B2 (en) Cardboard box, blank and method of making a cardboard box
CN105228910A (zh) 带有可靠且有声响的关闭的容器
US8181788B2 (en) Recloseable, folding container and blank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9132076B (zh) 具有防盗功能的包装礼盒及其制作方法
JP6218488B2 (ja) 表示機能付き包装用箱
TWI551522B (zh) Can form a multi-level ef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EP3480127B1 (en) Sheet for packaging box
JP3184603U (ja) 包装用箱
CN201179768Y (zh) 能嵌入放置子物体的书刊
CN203439396U (zh) 一种敞口套装陈列纸箱
JP3171869U (ja) 紙箱用ブランク
JP5961068B2 (ja) 段ボール箱及び段ボール板紙
JP2006240725A (ja) 包装箱
TWI537189B (zh) In the form of fol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x body
TWI547425B (zh) Basketball combination structure (d)
CN104118617B (zh) 翻转层叠式展示盒
CN109809046B (zh) 一种模块化可拼图组合式包装盒
USD1008018S1 (en) Packaging box
JP2010235162A (ja) 包装用箱
KR101376004B1 (ko) 포장박스
CN109132227B (zh) 一种洗衣机包装箱及其使用方法
JP6146221B2 (ja) 包装箱
TWM525903U (zh) 包裝盒
TWM492886U (zh) 拼圖式包裝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