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981B - 掀蓋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掀蓋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981B
TWI542981B TW104114916A TW104114916A TWI542981B TW I542981 B TWI542981 B TW I542981B TW 104114916 A TW104114916 A TW 104114916A TW 104114916 A TW104114916 A TW 104114916A TW I542981 B TWI542981 B TW I5429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feature information
control unit
identification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4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0265A (zh
Inventor
柳昀呈
林萬吉
林敬賢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4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298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298620.2A priority patent/CN106292858B/zh
Priority to US14/807,614 priority patent/US2016033755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9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0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2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Description

掀蓋式電子裝置
本案是有關於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掀蓋式電子裝置。
一般筆記型電腦開機功能是仰賴一個獨立的電源鍵。使用者需要掀開完螢幕後按壓電源鍵,等待開機之後,再輸入帳號、密碼去進行登入動作。然而,此過程相當繁瑣,造成使用者體驗不佳。
因此,如何能改善使用者體驗,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相關領域極需改進的目標。
本發明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於一實施例中,掀蓋式電子裝置包含上部件、下部件、指紋辨識模組、感應單元、控制單元與供電單元。上部件與下部件樞接,指紋辨識模組位於上部件,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指紋辨識模組。感應單元對於上部件被掀開之動作有反應,從而產生啟動信號。供電單元根據啟動信號以分配電源給控制 單元與指紋辨識模組,當指紋辨識模組擷取到指紋特徵資訊時,控制單元比對指紋特徵資訊與預存指紋資料,若指紋特徵資訊與預存指紋資料相符,控制單元通知作業系統執行開機程序,並將指紋特徵資訊做為登入作業系統的依據。
綜上所述,本發明以改善使用者體驗為出發點,讓使用者僅以一個掀開上部件(如:螢幕)之動作,即可達到開機與登入的功能,無需額外繁瑣的操作過程。
以下將以實施方式對上述之說明作詳細的描述,並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更進一步的解釋。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符號之說明如下:
100、200‧‧‧掀蓋式電子裝置
110‧‧‧上部件
111‧‧‧第一側邊
112‧‧‧第二側邊
113‧‧‧第三側邊
114‧‧‧第四側邊
115‧‧‧第一面
116‧‧‧第二面
120‧‧‧下部件
130a、130b、130c、130d、230‧‧‧指紋辨識模組
140、240‧‧‧感應單元
150‧‧‧螢幕
160‧‧‧鍵盤
170‧‧‧電源鍵
210‧‧‧控制單元
212‧‧‧微控制器
214‧‧‧儲存裝置
216‧‧‧嵌入式控制器
220‧‧‧供電單元
250‧‧‧作業系統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第1B圖為第1A圖之掀蓋式電子裝置的使用狀態參考圖;以及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 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此外,圖式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並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約』、『大約』或『大致』一般通常係指數值之誤差或範圍約百分之二十以內,較好地是約百分之十以內,而更佳地則是約百分之五以內。文中若無明確說明,其所提及的數值皆視作為近似值,即如『約』、『大約』或『大致』所表示的誤差或範圍。
另外,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耦接』或『連接』,均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直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或是相互間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亦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操作或動作。
本發明之技術態樣是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其可為筆記型電腦,行動裝置、手機或是廣泛地運用在各種電子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技術態樣之掀蓋式電子裝置可讓使用者僅以一個掀蓋動作,即可達到開機及登入的功能。以下將搭配第1A圖~第2圖來說明掀蓋式電子裝置之具體實施方式。
第1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100的立體圖,第1B圖為掀蓋式電子裝置100的使用狀態參考圖。此種掀蓋式電子裝置100例如為一筆記型電腦,其包含上部件110、下部件120、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與感應單元140。筆記型電腦之螢幕150顯 露於上部件110的第一面115,上部件110的第二面116與第一面115相對,且第二面116設有外殼。筆記型電腦之主機安裝在下部件120,主機設有鍵盤160。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掀蓋式電子裝置100安裝至少一指紋辨識模組。
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位於上部件110。上部件110與下部件120樞接,使上部件110得以相對於下部件120而轉動。當使用者掀開上部件110時,感應單元140感應到上部件110被掀開之動作,讓主機進行開機作業,若使用者在掀開上部件110的過程中同時按壓到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中任一者,便可自動登入作業系統(如: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安卓系統…等),即透過指紋辨識模組擷取使用者指紋,取代習知輸入帳號密碼而登入作業系統。如此一來,使用者僅以一個掀開上部件110之動作,即可達到開機與登入的功能,毋需讓使用者在打開上部件110之後按壓電源鍵170開機,然後再透過鍵盤160輸入帳號密碼進行登入動作。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掀開上部件110時,感應單元140感應到上部件110被掀開之動作,並通知供電單元220(請參考第2圖)以提供電源予指紋辨識模組230。此時若使用者在掀開上部件110的過程中同時按壓到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中任一者,便可讓主機進行開機並自動登入作業系統。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電源鍵170與指紋辨識模組 係整合於單一模組,因此若使用者在按壓到指紋辨識模組時,將同時進行開機(因按壓電源鍵170),進而自動登入作業系統(因按壓指紋辨識模組)。
於各個實施例中,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置放在使用者掀開上部件110時,容易讓手指觸碰到的位置。舉例而言,使用者會接觸到上部件110的側邊,以便於做掀起的動作。在側邊結構上,上部件110具有第一側邊111、第二側邊112、第三側邊113與第四側邊114。第一側邊111與第二側邊112彼此相對,第三側邊113與第四側邊114彼此相對且毗連第一側邊111與第二側邊112。另外,相對的第一、二面115、116毗連第一、二、三、四側邊111、112、113、114。
上部件110於第一側邊111樞接至下部件120,指紋辨識模組130a位於上部件110的第二側邊112(如第1A圖所示),以符合一般使用者會從第二側邊112掀開螢幕150的習慣。更具體地,指紋辨識模組130a位於第二側邊112的中央區域,在實際操作上,使用者沿第二側邊112的中央區域做掀起的動作,較為順手。至於指紋辨識模組130a佔據第二側邊112的實際比例,熟習此項技藝者可視不同的電子產品而彈性調整之。
當使用者沿第二側邊112的中央區域做掀起動作時,也有可能會碰觸到上部件110的第二面116。有鑑於此,如第1A圖所示,指紋辨識模組130b位於上部件110的第二面116並緊鄰於第二側邊112的中央區域,以符合使用者慣常的 操作行為。
另一方面,使用者也有可能沿第三側邊113或第四側邊114做掀起動作。因此,如第1A圖所示,指紋辨識模組130c位於上部件110的第三側邊113,且指紋辨識模組130c距第二側邊112之距離小於指紋辨識模組130c距第一側邊111之距離,藉此指紋辨識模組130c在第三側邊113的相對位置較遠離上、下部件110、120相接的樞軸,有助於使用者掀起上部件110時較為省力。
同理,如第1B圖所示,指紋辨識模組130d位於上部件110的第四側邊114,且指紋辨識模組130d距第二側邊112之距離小於指紋辨識模組130d距第一側邊111之距離,藉此指紋辨識模組130d在第四側邊114的相對位置相對較遠離上、下部件110、120相接的樞軸,有助於使用者掀起上部件110時較為省力。
實務上,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可為電容式指紋辨識感應器、光學式指紋辨識感應器或其他指紋辨識感應器。應瞭解到,雖然第1A、1B圖繪示四個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但此並非限定指紋辨識模組之數量。實作上,將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予以整合成單一指紋辨識模組或再分拆成更多個指紋辨識模組,或是省略或新增一個或多個指紋辨識模組,皆仍屬於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習此項技藝者應視當時需要彈性選擇之。
如第1B圖所示,感應單元140為開關,其可為蓋開關(lid switch)、磁性開關(magnetic switch)、按鈕開 關(button)…等等,此開關連動於上部件110,俾於上部件110被掀開時帶動此開關發出啟動信號,使主機自動進行開機作業,藉此,毋需讓使用者在打開上部件110之後按壓電源鍵170開機。更具體地,於各個實施例中,上部件110被掀開時,開關會被施予如「撥」、「按」、「壓」之類的動作,而送出高位準信號或低位準信號來作為電源啟動信號,使主機的供電單元提供開機電源。
為了對上述掀蓋式電子裝置的系統架構做更進一步的闡述,請參照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200的方塊圖。如第2圖所示,掀蓋式電子裝置100包含控制單元210、供電單元220、指紋辨識模組230與感應單元240。在架構上,感應單元240電性連接供電單元220,供電單元220電性連接控制單元210與指紋辨識模組230。
指紋辨識模組230可為如第1A、1B圖所示的指紋辨識模組130a、130b、130c、130d中任一者或任意組合,感應單元240基本上等同於第1B圖的感應單元140,對於上部件110被掀開之動作有反應,從而產生啟動信號去通知供電單元220。供電單元220根據啟動信號,至少分配電源給控制單元210與指紋辨識模組230。若使用者在掀開上部件的過程中同時按壓到指紋辨識模組230,指紋辨識模組230即可掃描使用者的指紋,俾當指紋辨識模組230擷取到指紋特徵資訊時,控制單元210比對指紋特徵資訊與預存指紋資料。若指紋特徵資訊與預存指紋資料相符,控制單元210通知作業系統250執行 開機程序,並將指紋特徵資訊做為登入作業系統250的依據。如此一來,使用者僅以一個掀蓋動作,即可讓掀蓋式電子裝置200自動開機,並且自動登入進作業系統250。
於一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控制單元210包含微控制器212、儲存裝置214(如:記憶體)與嵌入式控制器216。在架構上,供電單元220電性連接微控制器212與嵌入式控制器216,微控制器212電性連接儲存裝置214,嵌入式控制器216電性連接微控制器212。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微控制器212及嵌入式控制器216可為單一處理器。
掀蓋式電子裝置200可允許使用者預先設定以指紋取代帳號及密碼,在此設定過程中,使用者可觸碰指紋辨識模組230,讓微控制器212讀取碰指紋辨識模組230所擷取的指紋資料並預存至儲存裝置214中,使儲存裝置214儲存此預存指紋資料。在前述設定完成後,每當使用者在掀開上部件的過程中同時按壓到指紋辨識模組230,指紋辨識模組230即可掃描使用者的指紋,微控制器212比對指紋特徵資訊與預存指紋資料。當指紋特徵資訊與預存指紋資料相符時,微控制器212產生一辨識正確訊號,並將此辨識正確訊號傳送給嵌入式控制器216。嵌入式控制器216於接收到此辨識正確訊號以後,通知作業系統250執行開機程序。
在操作上,微控制器212一有電源後,會先偵測及讀取指紋辨識模組230的指紋特徵資訊,再與儲存裝置214中的預存指紋資料做比對。當微控制器212判定指紋辨識模組 230的指紋特徵資訊符合儲存裝置214中的預存指紋資料時,微控制器212透過一傳輸介面與嵌入式控制器216溝通。嵌入式控制器216收到微控制器212送出的辨識正確訊號後,就通知作業系統250,開始跑開機程序;在此階段,開始由作業系統250主導,直到完整開機。
除了上述第2圖的架構之外,實作上,控制單元210的具體實施方式可為任何適用的軟體、硬體與/或軔體。舉例來說,若以執行速度及精確性為首要考量,則控制單元210基本上可選用硬體與/或軔體為主;若以設計彈性為首要考量,則控制單元210基本上可選用軟體為主;或者,控制單元210可同時採用軟體、硬體及軔體協同作業。應瞭解到,以上所舉的這些例子並沒有所謂孰優孰劣之分,熟習此項技藝者當視當時需要,彈性選擇控制單元210的具體實施方式。
綜上所述,本發明以改善使用者體驗為出發點,讓使用者僅以一個掀蓋動作,即可達到開機與登入的功能,無需額外繁瑣的操作過程。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掀蓋式電子裝置
210‧‧‧控制單元
212‧‧‧微控制器
214‧‧‧儲存裝置
216‧‧‧嵌入式控制器
220‧‧‧供電單元
230‧‧‧指紋辨識模組
240‧‧‧感應單元
250‧‧‧作業系統

Claims (9)

  1. 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包含:一上部件;一下部件,與該上部件樞接;一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上部件,其中該上部件具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邊與一第二側邊,該上部件於該第一側邊樞接至該下部件,該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上部件的該第二側邊;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指紋辨識模組;一感應單元,對於該上部件被掀開之動作有反應,從而產生一啟動信號;以及一供電單元,根據該啟動信號,分配電源給該控制單元與該指紋辨識模組,當該指紋辨識模組擷取到一指紋特徵資訊時,該控制單元比對該指紋特徵資訊與一預存指紋資料,若該指紋特徵資訊與該預存指紋資料相符,該控制單元通知一作業系統執行一開機程序,並將該指紋特徵資訊做為登入該作業系統的依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掀蓋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包含:一儲存裝置,儲存該預存指紋資料;一微控制器,電性連接該指紋辨識模組,用以比對該指紋特徵資訊與該預存指紋資料,進而當該指紋特徵資訊與該預存指紋資料相符時,產生一辨識正確訊號;以及 一嵌入式控制器,於接收到該辨識正確訊號以後,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該開機程序。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掀蓋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應單元為一開關,該開關連動於該上部件,俾於該上部件被掀開時帶動該開關發出該啟動信號。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掀蓋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開關為一蓋開關(lid switch)。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掀蓋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第二側邊的中央區域。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掀蓋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上部件包含一螢幕,該下部件包含一主機,該主機具一鍵盤。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掀蓋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掀蓋式電子裝置係為一筆記型電腦或一手機。
  8. 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包含:一上部件;一下部件,與該上部件樞接;一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上部件,其中該上部件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一第三側邊與一第四側邊,該第一、二側邊彼此相對,該上部件於該第一側邊樞接至該下部件, 該第三、四側邊彼此相對且毗連該第一、二側邊,該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第三、第四側邊中之至少一者,且該指紋辨識模組距該第二側邊之距離小於該指紋辨識模組距該第一側邊之距離;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指紋辨識模組;一感應單元,對於該上部件被掀開之動作有反應,從而產生一啟動信號;以及一供電單元,根據該啟動信號,分配電源給該控制單元與該指紋辨識模組,當該指紋辨識模組擷取到一指紋特徵資訊時,該控制單元比對該指紋特徵資訊與一預存指紋資料,若該指紋特徵資訊與該預存指紋資料相符,該控制單元通知一作業系統執行一開機程序,並將該指紋特徵資訊做為登入該作業系統的依據。
  9. 一種掀蓋式電子裝置,包含:一上部件;一下部件,與該上部件樞接;一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上部件,其中該上部件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一第一側邊與一第二側邊,該第一、二面彼此相對,當該上、下部件蓋合時,該第一面面向該下部件,該第一、二側邊彼此相對且毗連該第一、二面,該上部件於該第一側邊樞接至該下部件,該指紋辨識模組位於該第二面並緊鄰於該第二側邊的中央區域;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指紋辨識模組;一感應單元,對於該上部件被掀開之動作有反應,從而 產生一啟動信號;以及一供電單元,根據該啟動信號,分配電源給該控制單元與該指紋辨識模組,當該指紋辨識模組擷取到一指紋特徵資訊時,該控制單元比對該指紋特徵資訊與一預存指紋資料,若該指紋特徵資訊與該預存指紋資料相符,該控制單元通知一作業系統執行一開機程序,並將該指紋特徵資訊做為登入該作業系統的依據。
TW104114916A 2015-05-11 2015-05-11 掀蓋式電子裝置 TWI542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4916A TWI542981B (zh) 2015-05-11 2015-05-11 掀蓋式電子裝置
CN201510298620.2A CN106292858B (zh) 2015-05-11 2015-06-03 掀盖式电子装置
US14/807,614 US20160337558A1 (en) 2015-05-11 2015-07-23 Foldable electr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4916A TWI542981B (zh) 2015-05-11 2015-05-11 掀蓋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2981B true TWI542981B (zh) 2016-07-21
TW201640265A TW201640265A (zh) 2016-11-16

Family

ID=5699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916A TWI542981B (zh) 2015-05-11 2015-05-11 掀蓋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37558A1 (zh)
CN (1) CN106292858B (zh)
TW (1) TWI5429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6921B (zh) * 2016-10-28 2018-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之鍵盤結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45313A1 (en) 2017-04-28 2023-03-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ogin method based o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device
CN110134194A (zh) * 2019-05-28 2019-08-1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TWI711919B (zh) * 2019-06-10 2020-12-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
CN114138100A (zh) * 2021-12-02 2022-03-0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开关机方法、开关机电路及智能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520B2 (en) * 2002-03-07 2006-03-21 Mark Melvin Butterworth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gital camera for general-purpose photography and fingerprint sensing
WO2004023390A1 (ja) * 2002-08-30 2004-03-18 Fujitsu Limited 電子記憶装置,認証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JP4131229B2 (ja) * 2003-11-25 2008-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及び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のロック解除方法
JP4093234B2 (ja) * 2005-01-04 2008-06-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ケース、icカード及びicカードユニット
JP5244200B2 (ja) * 2011-01-19 2013-07-2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利便性に優れたセキュリティ機能を備える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スの制御方法
JP5476363B2 (ja) * 2011-12-19 2014-04-2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生体認証装置を利用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の起動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
CN203276102U (zh) * 2013-04-18 2013-11-06 王海芳 指纹启动开关外置笔记本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6921B (zh) * 2016-10-28 2018-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之鍵盤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858A (zh) 2017-01-04
TW201640265A (zh) 2016-11-16
US20160337558A1 (en) 2016-11-17
CN106292858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981B (zh) 掀蓋式電子裝置
EP372479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 method thereof
RU268598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ем отпечатка пальца на основе экрана дисплея
EP345726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enso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TWI543013B (zh) 電子裝置
CN203117990U (zh) 具有指纹解锁功能的移动终端
JP4933519B2 (ja) 生体認証装置を備えるコンピュータ
US11334365B2 (en) Compu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automatic booting process when cover is opened
KR20140134459A (ko) 지문 스캔너를 포함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6074406A1 (zh) 便携设备
US200702834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uthent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20180074983A (ko) 생체 데이터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200167456A1 (e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WO2018165942A1 (zh) 终端设备和识别指纹的方法
US778403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21179831A (ja)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US2012006652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US801843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43583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20102154A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14596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display processing program an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US20230176643A1 (en) Touch based computing devices
KR102539064B1 (ko) 도전성 패턴이 실장된 지문인식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703237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TW201702797A (zh) 電子裝置及其啟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