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8319B -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8319B
TWI538319B TW103107983A TW103107983A TWI538319B TW I538319 B TWI538319 B TW I538319B TW 103107983 A TW103107983 A TW 103107983A TW 103107983 A TW103107983 A TW 103107983A TW I538319 B TWI538319 B TW I5383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al connector
fastening member
pair
m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7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5880A (zh
Inventor
游萬益
戴宏騏
劉闊正
Original Assignee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07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83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5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8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8319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導電端子之防退結構。
線纜電連接器組件包括電連接器及與電連接器電性連接之線纜,電連接器一般包括絕緣本體、安裝在絕緣本體內並與線纜連接之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易於從絕緣本體上退出從而影響電連接器之正常使用,為了解決該種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一般在導電端子上設有向外傾斜延伸之彈臂,在絕緣本體上開設有通孔,當導電端子組裝進絕緣本體時,導電端子之彈臂與絕緣本體之通孔扣合,產生保持力,導電端子不易被拉出。
然而,在實際應用上,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會有多排組合,絕緣本體需層層開槽,從而使得加工工藝複雜不易成型、良率低。
有鑑於此,確有必要對現有之電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之防退結構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主體,前述絕緣主體包括對接面、與對介面相對之配裝面以及貫穿對接面與裝配面之用於收容導電端子之收容孔;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安裝在前述絕緣主體上;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進一步包括安裝在絕緣主體上之扣持件,前述扣持件安裝至絕緣主體之配裝面,且該扣持件前端面形成止擋面,前述導電端子具有沿電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之彈片,前述彈片抵止於前述止擋面,從而扣持件防止前述導電端子從絕緣主體退出。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絕緣主體上臨近前述配裝面處形成有抵接槽,前述導電端子之彈片於前述抵接槽內延伸並止擋於前述止擋面,前述抵接槽底壁與前述扣持件之止擋面之間形成臺階。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扣持件具有前端面,前述前端面與配裝面之間形成有抵接槽,前述導電端子之彈片於前述抵接槽內延伸並止擋於前述止擋面,前述抵接槽底壁與前述止擋面形成臺階。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絕緣主體沿長度方向上形成有凹陷部,前述扣持件收容在前述凹陷部內。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絕緣主體上相對設置有一對與前述凹陷部連通之安裝槽,前述扣持件上設有可與前述一對安裝槽配合之一對凸肋用於固持前述扣持件。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一對安裝槽及一對凸肋沿絕緣主體之頂面到底面之方向延伸,且該對凸肋為非對稱結構以防止扣持件反向安裝至絕緣主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電連接器,前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主體及安裝在絕緣主體上之複數導電端子,前述絕緣主體包括對接面、與對接面相對之配裝面、連接對介面與配裝面之頂面及與頂面相對之底面、貫穿對接面積配裝面之複數呈矩陣式排列之收容空,前述各導電端子收容在相應之收容空內,前述各導電端子設有自對接面向配裝面方向傾斜延伸之彈片;以及線纜,前述線纜與前述電連接器相連接;其中,前述電連接器組件進一步包括安裝在絕緣主體上之扣持件,前述扣持件與絕緣主體之配裝面之間共同形成抵擋前述彈片之複數臺階以防止導電端子從絕緣主體之配裝面退出。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扣持件包括靠近絕緣主體設置之前端面、與前端面相對設置之後端面、及貫穿前端面與後端面之複數呈矩陣排列之安裝孔,前述各安裝孔與相應前述收容孔對齊,前述絕緣主體之配裝面與前述扣持件之前端面形成前述複數臺階。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絕緣主體設有凹陷部,前述扣持件收容在前述凹陷部內。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絕緣主體與扣持件之間之配合通過設在其中一個上之一對安裝槽與設於另一個上之一對凸肋實現。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設有與絕緣主體配合之扣持件,前述扣持件與絕緣主體配合后形成抵擋前述彈片之臺階面,可以防止導電端子從絕緣主體之配裝面退出,從而該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之導電端子之防退結構工藝簡單、製造成本降低。
1‧‧‧電連接器組件
10‧‧‧絕緣主體
11‧‧‧通孔
12‧‧‧懸伸臂
13‧‧‧導引柱
14‧‧‧鎖扣件
15‧‧‧凹陷部
16‧‧‧安裝槽
17‧‧‧臺階
20‧‧‧導電端子
21‧‧‧第一導電端子
22‧‧‧第二導電端子
30‧‧‧扣持件
31‧‧‧凸肋
100‧‧‧電連接器
101‧‧‧對接面
102‧‧‧配裝面
103‧‧‧頂面
104‧‧‧底面
105‧‧‧側壁
106‧‧‧第一收容孔
107‧‧‧第二收容孔
108‧‧‧臺階部
141‧‧‧連接部
142‧‧‧鎖扣部
143‧‧‧操作部
200‧‧‧線纜
201‧‧‧芯線
211‧‧‧對接部
212‧‧‧鉚接部
213‧‧‧接觸彈片
214‧‧‧第一彈片
221‧‧‧第二對接部
222‧‧‧第二鉚接部
223‧‧‧端子壁
224‧‧‧連接壁
225‧‧‧第二彈片
226‧‧‧凸片
301‧‧‧前端面
302‧‧‧後端面
303‧‧‧頂端面
304‧‧‧底端面
305‧‧‧側端面
306‧‧‧安裝孔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組件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部份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絕緣主體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去除絕緣主體之立體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扣持件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去除絕緣主體及扣持件之立體圖。
第八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第一導電端子與相應芯線之側視圖。
第九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第二導電端子與相應芯線之側視圖。
第十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剖視圖。
第十一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件之另一剖視圖。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一圖所示,本發明電連接器組件1包括電連接器100及與電連接器100連接之線纜200。前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主體10、安裝在絕緣主體10上之複數導電端子20、及安裝在絕緣主體10上並可防止至少部分導電端子20退出絕緣主體10之扣持件30。前述線纜200包括複 數獨立設置之芯線201並與前述導電端子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前述導電端子20包括二十四個第一導電端子21及四個第二導電端子22,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呈矩陣排列,前述第二導電端子22分成兩組並對稱設置在第一導電端子21之相對兩側。前述導電端子20可以僅設有第一導電端子21也可包括更多種類,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之數量也可僅設一個。前述芯線201分成兩類分別與相應之第一導電端子21及第二導電端子22進行連接。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並結合第十圖、第十一圖所示,前述絕緣主體10包括對接面101、與對接面101相對之配裝面102、連接對接面101與配裝面102之頂面103、連接對接面101與配裝面102並與頂面103相對之底面104、及連接對接面101與配裝面102並與頂面103及底面104垂直設置之一對間隔設置之側壁105、貫穿對接面101及配裝面102之收容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之複數第一收容孔106、貫穿對接面101及配裝面102之收容前述第二導電端子22之複數第二收容孔107。前述第一收容孔106呈矩陣排列。
前述述絕緣主體10之頂面103上設有與第二收容孔107相通之通孔11、及向對接面101方向傾斜延伸進入前述通孔11內之懸伸臂12,前述懸伸臂12與第二導電端子22配合以防止第二導電端子22退出前述絕緣主體10。前述第二收容孔107之底部設有臺階部108。
前述絕緣主體10靠近一對側壁105之位置處均設有向前超出對接面之導引柱13,前述導引柱13用以導引前述電連接器組件1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配合。前述絕緣主體10包括連接在相應側壁105上之鎖扣件14,前述鎖扣件14包括與相應側壁105連接之連接部141、自連接部141向前懸伸 之用以與對接連接器鎖扣配合之鎖扣部142、及自連接部141向後延伸之操作部143,當操作者按壓前述操作部143時,前述鎖扣部142向遠離相對應側壁105之方向運動而與對接連接器解除鎖扣配合。
前述絕緣主體10於第一收容孔106位置處設有凹陷部15,前述凹陷部15朝向絕緣主體10之對接面101及底面104之方向凹陷,但是凹陷部15未貫穿絕緣主體10之對接面101及底面104,前述扣持件收容在前述凹陷部內。前述絕緣主體上設有一對與凹陷部15連通之安裝槽16,前述一對安裝槽16沿絕緣主體10之頂面103到底面104之方向延伸,前述一對安裝槽16沿絕緣主體之對接面到配裝面之方向上之尺寸不相同。
請參閱第三圖、第五圖、第七圖、第八圖及第十一圖所示,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由金屬材料製造而成,各第一導電端子21包括與對接連接器電性配合之第一對接部211、及與第一對接部211連接並與相應芯線201鉚接之第一鉚接部212。前述第一對接部211之橫截面呈矩形,前述第一對接部211上設有一對接觸彈片213,前述接觸彈片213沿絕緣主體10之對接面101向配裝面102方向向內傾斜延伸以加強與對接連接器之電性連接效果。前述第一對接部211上設有沿絕緣主體10之對接面101向配裝面102方向向外傾斜延伸之第一彈片214。
請參閱第三圖、第五圖、第七圖、第九圖及第十圖所示,前述第二導電端子22由金屬材料製造而成,各第二導電端子22包括與對接連接器電性配合之第二對接部221、及與第二對接部221連接並與相應芯線201鉚接之第二鉚接部222。前述第二對接部22包括一對平行間隔設置之端子壁 223、連接該對端子壁223之連接壁224、自連接壁224上沿絕緣主體10對接面101向配裝面102方向向外傾斜延伸之第二彈片225、端子壁上與連接壁224所在一側相反之另一側設有凸片226。前述第二導電端子22沿絕緣主體10之配裝面102向對接面之方向安裝到第二收容孔107中,前述第二彈片225與第二收容孔107底部之臺階部108相抵靠,前述絕緣主體10上設有之懸伸臂12與第二導電端子22之凸片226抵靠,從而可以防止前述第二導電端子22退出前述絕緣主體10。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並結合第五圖、第六圖及第十一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前述扣持件30與絕緣主體10之配裝面102共同形成抵擋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之第一彈片214之複數臺階17,從而可以防止前述第一導電端子從絕緣主體10之配裝面退出。前述扣持件30包括靠近絕緣主體10設置之前端面301、與前端面301相對設置之後端面302、連接前端面301與後端面302之頂端面303、連接前端面301與後端面302並與頂端面303間隔設置之底端面304、連接前端面301與後端面302並與頂端面303及底端面304垂直設置之一對間隔設置之側端面305、及貫穿前端面301與後端面302之複數安裝孔306。前述絕緣主體10之配裝面102與前述扣持件之前端面301形成前述複數臺階17。前述各安裝孔306與前述第一收容孔106對齊,從而前述各第一導電端子21可通過對應安裝孔進入相應第一收容孔106,前述第一彈片214穿過安裝孔306後抵靠在相應之臺階17上實現防止第一導電端子退出絕緣主體10之效果。換言之,前述臺階17上朝向絕緣主體10一側為止擋導電端子退出之止擋面,亦即前述扣持件30之前端面301形成了該止擋面。在本 實施例中,絕緣主體10還設有抵接槽(未標號)用於收容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第一彈片214。前述抵接槽形成於前述絕緣主體10上臨近前述配裝面102處。抵接槽底壁與前述止擋面共同構成前述臺階17。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抵接槽也可以形成於前述扣持件30之前端面301與前述配裝面102之間,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之第一彈片214於前述抵接槽內延伸並止擋於止擋面。此時,前述止擋面形成於前述抵接槽側壁上。
前述扣持件30之一對側端面305上均設有向外突出之與前述絕緣主體10之一對安裝槽16配合之凸肋31。前述一對凸肋31沿絕緣主體10之頂面103到底面104之方向延伸。前述一對凸肋31沿絕緣主體10之對接面101到配裝面102之方向上之尺寸不相同,亦即結構非對稱,以防止扣持件30錯誤地安裝到絕緣主體10上。前述絕緣主體10上之安裝槽16與扣持件30上之凸肋31也可根據需要調換設置。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電連接器100及電連接器組件1設有與絕緣主體10配合之扣持件30,前述扣持件30與絕緣主體10配合後形成抵擋前述第一導電端子21之第一彈片214之臺階17或止擋面上,可以防止第一導電端子21從絕緣主體10之配裝面102退出,從而該電連接器100及電連接器組件1之第一導電端子21之防退結構工藝簡單、製造成本降低。換言之,所述扣持件30與絕緣本體10共同配合將所述連接線纜的導電端子固定於連接器內,同時提供一定的保持力,使得導電端子穩固結合在最初位置。因此,本發明中的所述電連接器組件的導電端子雖呈矩陣式排列,然而由於使用了配合於絕緣主體10的扣持件30,從而令絕緣主體10的加工工藝變得 簡單,模具設計也相應簡略。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電連接器組件
10‧‧‧絕緣主體
17‧‧‧臺階
21‧‧‧第一導電端子
100‧‧‧電連接器
201‧‧‧芯線
211‧‧‧對接部
212‧‧‧鉚接部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主體,前述絕緣主體包括對接面、與對接面相對之配裝面以及貫穿對接面與裝配面之用於收容導電端子之收容孔;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安裝在前述絕緣主體上;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進一步包括安裝在絕緣主體上之扣持件,前述扣持件安裝至絕緣主體之配裝面,且該扣持件前端面形成止擋面,前述導電端子具有沿電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之彈片,前述彈片抵止於前述止擋面,從而扣持件防止前述導電端子從絕緣主體退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主體上臨近前述配裝面處形成有抵接槽,前述導電端子之彈片於前述抵接槽內延伸並止擋於前述止擋面,前述抵接槽底壁與前述扣持件之止擋面之間形成臺階。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扣持件具有前端面,前述前端面與配裝面之間形成有抵接槽,前述導電端子之彈片於前述抵接槽內延伸並止擋於前述止擋面,前述抵接槽底壁與前述止擋面形成臺階。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主體沿長度方向上形成有凹陷部,前述扣持件收容在前述凹陷部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主體上相對設置有一對與前述凹陷部連通之安裝槽,前述扣持件上設有可與前述一對安裝槽配合之一對凸肋用於固持前述扣持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一對安裝槽及一對凸肋 沿絕緣主體之頂面到底面之方向延伸,且該對凸肋為非對稱結構以防止扣持件反向安裝至絕緣主體。
  7. 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電連接器,前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主體及安裝在絕緣主體上之複數導電端子,前述絕緣主體包括對接面、與對接面相對之配裝面、連接對接面與配裝面之頂面及與頂面相對之底面、貫穿對接面積配裝面之複數呈矩陣式排列之收容空,前述各導電端子收容在相應之收容空內,前述各導電端子設有自對接面向配裝面方向傾斜延伸之彈片;以及線纜,前述線纜與前述電連接器相連接;其中,前述電連接器組件進一步包括安裝在絕緣主體上之扣持件,前述扣持件與絕緣主體之配裝面之間共同形成抵擋前述彈片之複數臺階以防止導電端子從絕緣主體之配裝面退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扣持件包括靠近絕緣主體設置之前端面、與前端面相對設置之後端面、及貫穿前端面與後端面之複數呈矩陣排列之安裝孔,前述各安裝孔與相應前述收容孔對齊,前述絕緣主體之配裝面與前述扣持件之前端面形成前述複數臺階。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絕緣主體設有凹陷部,前述扣持件收容在前述凹陷部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絕緣主體與扣持件之間之配合通過設在其中一個上之一對安裝槽與設於另一個上之一對凸 肋實現。
TW103107983A 2014-03-07 2014-03-07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TWI538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7983A TWI538319B (zh) 2014-03-07 2014-03-07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7983A TWI538319B (zh) 2014-03-07 2014-03-07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5880A TW201535880A (zh) 2015-09-16
TWI538319B true TWI538319B (zh) 2016-06-11

Family

ID=5469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7983A TWI538319B (zh) 2014-03-07 2014-03-07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8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8689B (zh) * 2016-08-31 2019-09-0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606645B (zh) * 2016-09-10 2017-11-2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5880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5726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9287643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EP2034564B1 (en) Mold case attached with retainer
TWI595707B (zh) 連接器
US846975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harness
US9608353B1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276980B2 (en) Connector with a CPA receiving spa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connector
TW201320488A (zh) 具插頭殼體用之卡合頭的電接觸元件
US9627806B2 (en) Insulative housing of a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one piece structure latch
KR20200000709U (ko) 플러그인 커넥터 장치
JP6665245B2 (ja) コネクタ
US7604518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retention latch
TWI538319B (zh)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US9698526B2 (en) Connector with aligning plate
US86963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ransfer contact for connecting cable and another contact
JP582156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799990B2 (en) Plug connector and plug connector system
TWI535122B (zh) 電連接器
JP2008152990A (ja) コネクタ及び端子金具
US20180145440A1 (en)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contacting module structure
CN104882706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9196993B2 (en) Connector unit
KR20130022229A (ko) 커넥터조립체
US88404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quipped with enhanced locking mechanism thereon
KR20170117693A (ko) 커넥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