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3622B - 數位廣播傳送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串流配置和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數位廣播傳送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串流配置和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3622B
TWI533622B TW099116111A TW99116111A TWI533622B TW I533622 B TWI533622 B TW I533622B TW 099116111 A TW099116111 A TW 099116111A TW 99116111 A TW99116111 A TW 99116111A TW I533622 B TWI533622 B TW I5336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ction
signal
stream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6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1993A (en
Inventor
柳佳鉉
權容植
李濬熙
朴贊燮
金正振
秋敎信
池今難
朴晟一
金鐘和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31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1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3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36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21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the interleaver involves a diagonal direction, e.g. by using an interleaving matrix with read-out in a diagonal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71Internal interleaver for turbo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H03M13/2921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wherein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involves a diagonal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3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3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 H03M13/293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comprising an outer Reed-Solomon code and an inner convolutional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45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t least three error corr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66Turbo codes concatenated with another code, e.g. an outer block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03M13/356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UEP]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2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31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equ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5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repetition or insertion of dummy data, i.e. rate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42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65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04L1/006Trellis-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6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scrambling of additional data or processing content descrip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14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8De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decrypting of additional data, reconstructing software from modules extracted from the transpor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8Systems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television signal, e.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ignals, the signals occupying wholly or partially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e.g. by tim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15Reed-Solom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6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trellis coding, e.g. with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TC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32Convolutional interleaver; Interleavers using shift-registers or delay lines like, e.g. Ramsey type interlea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72Serial concatena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component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Description

數位廣播傳送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串流配置和處理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照
本案引用美國臨時申請案,於2009年5月21日提出之No. 61/213,257,於2009年5月22日提出之No. 61/213,272,於2009年5月26日提出之No. 61/180,972,於2009年5月28日提出之No. 61/213,301,於2009年7月6日提出之No. 61/223,112,於2009年7月10日提出之No. 61/224,628,於2009年7月10日提出之No. 61/224,612,以及於2009年10月27日提出之No. 61/272,731,以及於2010年5月14日提出之韓國專利申請案No. 10-2010-0045390,以上各案所揭露之內容在本案中完全協同參照。
本發明提出一種與實施範例一致關於數位廣播傳送器(digital boardcast transmitter)、數位廣播接收器(digital boardcast receiver)、以及配置與處理其串流(stream)之裝置及方法。特別地,本發明提出一種數位廣播傳送器,用以配置並傳送包含正常資料及行動資料之數位串流,本發明提出一種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方法,用以接收及處理傳輸串流。
此方法可更進一步包含執行編碼、交錯、網格編碼、以同步信號多工處理及在傳輸串流上模組化,以及輸出傳輸串流。
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面向,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資料預處理器(pre-processor)的數位廣播傳送器,用以置放行動資料在從構成串流的完整封包中,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以及以行動資料配置傳輸串流之一多工器。
數位廣播傳送可進一步包含一激勵器單元,用以執行編碼、交錯以及網格編碼、在傳輸串流上進行模組化、以同步信號多工處理,以及輸出傳輸串流。
根據又一實施例之一面向,本發明提供一種處理數位廣播接收器串流之方法,此方法包括接收分割為第一區及第二區之傳輸串流,其中第一區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第二區分配給正常資料,串流包括置放在第二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之分離的行動資料。解調傳輸串流,等化解調後之傳輸串流,以及解碼來自己等化傳輸串流的常規行動資料及新行動資料之至少一者。
根據再一實施例之一面向,本發明提供一數位廣播接收器,其包括一接收器用以接收分割為第一區及第二區之傳輸串流,其中第一區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第二區分配給正常資料,串流包括置放在第二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之分離的行動資料。一解調器以解調傳輸串流,一等化器以等化解調後之傳輸串流,以及一解碼器以解碼來自已等化傳輸串流的常規行動資料及新行動資料之至少一者。
根據前述實施例,傳輸串流以不同方式進行配置,因此接收器可根據不同類型的行動資料加以提供。
本發明概念的其他面向及優點將於下詳述,或由下述顯而推知,或可由實作本發明而得知。
隨著數位廣播的普及,發展出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子裝置以支援數位廣播服務。特別地,個人可攜式裝置如行動電話、瀏覽器、個人數位助理(PDA)及MP3播放器以及如數位廣播電視與機上盒(set-top box)等家電可支援數位廣播。
因此,用以提供數位廣播服務給以上可攜式裝置的數位廣播標準已被討論。
其中,行動電視標準(ATSC-MH)也被提出討論。根據ATSC-MH標準,行動資料(mobile data)置放在傳輸串流中,傳輸串流配置為用以傳送數位廣播服務所用之通用資料,即正常資料,並傳送之。
既然行動資料會在可攜式裝置進行接收及處理,行動資料必須被處理強健以對抗錯誤,因為可攜式裝置的移動性不像正常資料且行動資料是包含在傳輸串流中。
第1圖為一視圖說明一包含行動資料及正常資料之傳輸串流之一範例。
第1圖中的串流a)說明一串流中行動資料及正常資料被置放在所配置的封包中並進行多工處理。
第1圖中的串流a)經由交錯轉換為串流b)。請參考第1圖中的b),交錯後的行動資料MH可區分為區域“A”及區域“B”。區域“A”代表由一部分所延伸之一區域,在此部分超過預定大小的行動資料會被收集在複數傳送單元中,而區域“B”則代表剩餘的部分。將行動資料區分為區域“A”及區域“B”僅為一範例,且行動資料可根據不同情形進行區分。例如,在第1圖的b)中,即使不包含正常資料的部分被設為區域“A”,以及對應包含一位元正常資料的傳送單元之一部分設為區域“B”。
區域“B”相較於區域“A”較易受錯誤影響。更特定地,數位廣播資料可包含用來糾錯的已知資料,例如在接收器端被適當解調及等化的訓練序列(training sequence)。根據相關技術ATSC-MH標準,已知資料並不置放在區域“B”,因此區域“B”較易受錯誤影響。
同時,當串流被配置如第1圖所示,傳送行動資料會有限制。換言之,儘管增加支援行動裝置廣播服務的廣播站及裝置數目,但由於如第1圖中的配置,配給正常資料的部分無法使用,串流傳送效率仍然惡化。
因此,亟需可利用傳輸串流配置更有效率的方法。
實施範例克服前述及其他未述及之缺點。然而,必須了解一實施範例並未要求以克服前述缺點,且一實施範例可能並未克服前述任一問題。
實施範例提供一數位廣播傳送器、一數位廣播接收器以及配置與處理串流的方法,其利用傳輸串流中以不同方式配置給正常資料的封包,藉以擴大行動資料的傳送效率並同時改善傳輸串流的接收效能。
根據一實施例之一面向,本發明提供數位廣播傳送器配置串流中方法,本方法包括從配置串流完整封包中置放行動資料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以及用行動資料配置傳輸串流。
本發明將以實施例輔以圖式,詳述如下。
在以下描述中,在不同圖式中相同參考的符號對應至相同的元件。描述中所定義之物件,如詳細的架構及元件,係為使實施範例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因此,顯而易見地實施範例可在不具體此等特殊定義的物件下加以實現。同時,為避免冗述習知技藝中的已知元件或功能將不於下描述。
[數位廣播傳送器]
請參照第2圖,根據一實施例,數位廣播器包括資料預處理器100及多工器200。
資料預處理器100接收行動資料並適當地處理行動資料,以便將行動資料轉換為適合傳送的格式。
多工器200以行動資料配置傳輸串流。特別地,當正常資料存在時,多工器200可以正常資料將由資料預處理器100所輸出的行動資料進行多工化,藉此以配置傳輸串流。
資料預處理器100可處理行動資料,因此行動資料會被置放在分配給完整串流正常資料的封包中所有部分。
換言之,如第1圖所示,完整封包中的若干會根據ATSC-MH標準分配給正常資料。更仔細地說,一串流如第1圖所示可在一時間單元中分割成複數個槽,一槽由總數為156的封包所組成。此等封包中38個被分配給正常資料,而其餘的118封包則分配給行動資料。於下為解說之便,分配給行動資料的118封包稱為第一區,而分配給正常資料的38封包稱為第一區。同時,正常資料包括可被TV所接收及處理的不同類型通用資料,行動資料包括可被行動裝置接收及處理的一類型資料。行動資料可以不同的項目表示,依不同情形如強健資料(robust data)、加速資料(turbo data)以及附加資料(additional data)。
資料預處理器100可將行動資料置放在分配給行動資料的封包區中,也可分別地將行動資料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所有區內。將行動資料置放在分配給行動資料的封包區稱為”常規行動資料(conventional mobile data)”,以及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的區域如前所述地稱為第一區。另一方面,被置放在第二區的行動資料,也就是說,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所有區內的行動資料稱為新行動資料。常規行動資料及新行動資料可彼此相同或相異。資料預處理器100可根據框架模式及模式的配置條件將行動資料以不同樣式進行置放。行動資料所置放的樣式將於下參考圖式加以說明。
多工器200配置傳輸串流。特別地,當正常資料被傳送時,多工器200多工處理正常資料以及由預處理器100輸出的串流。
第3圖為一視圖以說明一實施例,其中控制器310更包含在如第2圖所示的數位廣播傳送器中。請參照第3圖,數位廣播傳送器的控制器310決定框架模式(frame mode)的配置條件並控制資料預處理器100的操作。
更特定地說,當配置為第一框架模式時,控制器310控制資料預處理器100不要置放行動資料在所有被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而僅置放行動資料在第一區。也就是說,資料預處理器100輸出僅包含常規行動資料的串流。因此,傳輸串流藉由置放正常資料在多工器200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以進行配置。
若配置為第二框架模式,控制器310控制資料預處理器100置放常規行動資料在分配給行動資料的封包中,也就是說,在第一區以及同時置放行動資料在分配給正常資料封包的至少一部分中,即第二區的一部分中。
在此情形下,控制器310可決定個別提供模式的配置條件,即一模式以決定行動資料被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多少封包中。因此,控制器310可控制資料預處理器100置放行動資料在預定數目封包中,此即根據分配給正常資 料完整封包中模式的配置條件而定。
不同的模式可被提供。例如,模式可為第一模式,行動資料被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完整封包之一部分。或可為第二模式,行動資料被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所有封包中。
在此第一模式可為一模式其中行動資料被置放在每一封包資料區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行動資料被置放在若干封包完整資料區的一部分,而正常資料則被置放在剩餘的資料區。
否則,第一模式可為一模式其中行動資料被置放在若干封包的完整資料區中。
此外,不同模式也可列入考慮中,如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數、大小、類型、傳送時間、行動資料的傳送環境等等。
在一情形中,如第1圖所示38封包要分配給正常資料,則可配置下模式之一:1)第一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1/4封包中,除了在38封包中預定數目的封包外;2)第二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2/4封包中,除了在38封包中預定數目的封包外;3)第三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3/4封包中,除了在38封包中預定數目的封包外;以及4)第四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所有38封包中。
資料預處理器100可在行動資料之外插入已知資料。已知資料為數位廣播傳送器及數位廣播接收器所知之序列。數位廣播接收接收來自數位廣播傳送器的已知資料,識別預先已知序列的差,以及補償糾錯的程度。已知資料可以不同項目表示如訓練資料、訓練序列、參考信號以及補償參考信號,於下均以已知資料稱之。
資料預處理器100插入至少一行動資料以及已知資料到完整傳輸串流不同部分中,藉以改善接收效率。
換言之,由第1圖中b)可看出,行動資料MH收集在區域”A”,並以錐形型態分佈在區域”B”。因此,區域”A”可視為主體區域而區域”B”可視為表頭/尾部區域。在常規MH串流中,表頭/尾部區域並不包含已知資料,因此無法和主體區域一般表現出良好效率。
因此,資料預處理器100插入已知資料到適當位置以使已知資料被置放到表頭/尾部區域。已知資料可以長訓練序列樣式置放,其中超過預定數量的資料會連續置放。或者可以分佈樣式置放,其中資料會不連續置放。
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可依不同實施範例以不同型態插入,於下將輔以圖式進行詳細說明。首先,先說明數位廣播傳送器的細部配置。
[數位廣播傳送器細部配置範例]
第4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根據一實施例數位廣播傳送器細部配置範例。請參照第4圖,數位廣播傳送器除資料預處理器100及多工器200外,尚可包括一正常處理器320以及一激勵器單元400。如第3圖中所示的控制器310在第4圖中未圖示,但顯而得知控制器310可包括在數位廣播傳送器中。同時,若干元件可視需要於第4圖中增減。再者,元件排列的順序及號次亦可改變。
請參照第4圖,正常處理器320接收正常資料並轉換正常資料為適合配置傳輸串流之格式。意即,既然數位廣播傳送器配置傳輸串流包含正常資料及行動資料並傳送串流,正常資料的常規數位廣播接收器可適當地接收及處理正常資料。因此,正常處理器320調整正常資料(或猜參照為主要服務資料)的封包時序(timing)及表現時間參照(PCR),以使正常資料格式符合用來解碼正常資料的MPEG/ATSC標準。細部說明可見於ATSC-MH附錄B中,在此略過。
資料預處理器100包括框架編碼器110、區塊處理器120、群組框架器130、封包框架器140以及信號編碼器150。
框架編碼器110執行李德所羅門(RS)框架編碼。更特定地,框架編碼器110接收信號服務並建立一預定數目的RS框架。例如,若信號服務為由複數M/H行列所組成的M/H整體單元,一預定數目的RS框架會為每一M/H行列建立。更特定地,框架編碼器110亂數化輸入行資料,執行RS-CRC編碼,根據預設的RS框架模式分割每一RS框架,以及輸出一預定數目的RS框架。
第5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框架編碼器110之一範例。請參照第5圖,框架編碼器110包括一輸入解多工器111、複數RS框架編碼器112-1~112-M,以及一輸出多工器113。
若預定服務單元的行動資料(如M/S總體單元)為輸入,則輸入解多工器111將行動資料解多工為複數總體(ensemble),如根據預設的配置資訊(即RS框架模式)分為主要總體及次要總體,並輸出解多工後的總體至每一RS框架編碼器112-1~112-M。每一RS框架編碼器112-1~112-M執行亂數化處理,RS-CRC編碼以及有關輸入總體的分割,並輸出總體至輸出多工器113。輸出多工器113多工處理由每一RS框架編碼器112-1~112-M所輸出的框架部分,並且輸出主要RS框架部分以及次要RS框架部分。在此情形下,僅主要RS框架部分可根據RS框架模式的配置條件被輸出。
第6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RS框架編碼器112-1~112-M之一範例。請參照第6圖,框架編碼器112包括複數M/H亂數器112-1a、112-1b,複數RS-CRC編碼器112-2a、112-2b,以及複數RS框架分割器112-3a、112-3b。若主要M/H總體及次要M/H總體來自輸入解多工器111,M/H亂數器112-1a及112-1b執行亂數處理,以及RS-CRC編碼器112-2a及112-2b對已亂數化的資料執行RS-CRC編碼。RS框架分割器112-3a、112-3b適當地將資料分割為區塊編馬並輸出資料至輸出多工器113,以使區塊處理器120置放在框架編碼器110的尾部並適當地進行區塊編碼。輸出多工器113結合及多工處理框架部分並輸出框架部分至區塊處理器120以使區塊處理器120對框架部分進行區塊編碼。
區塊處理器120藉由區塊單元對由框架編碼器110所輸出的串流進行編碼,即執行區塊編碼。
第7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區塊處理器120之一範例。
請參照第7圖,區塊處理器120包括一第一轉換器121、一位元組-至-位元轉換器122、旋積編碼器(convolutional encoder)123、一符號交錯器124、一符號-至-位元組轉換器125以及一第二轉換器126。
第一轉換器121以區塊為基礎轉換由框架編碼器110所輸出的RS框架。也就是說,第一轉換器121根據預設區塊模式結合RS框架中的行動資料,以及輸出循序串接旋積碼(SCCC)區塊。
舉例而言,若區塊模式為”00”,則單一M/H區塊會被轉換為單一SCCC區塊。
第8圖為一視圖以說明M/H區塊以區塊為基礎分割行動資料的結果。請參照第8圖,單一行動資料單元如M/H群組會被分割為10M/H區塊B1~B10。若區塊模式為”00”,則每一區塊B1~B10會被轉換為一SCCC區塊。若區塊模式為”01”,則二M/H區塊會結合以形成一單一SCCC區塊並輸出此SCCC區塊。結合樣式可具不同配置。例如,區塊B1及B6可結合以形成區塊SCB1,而區塊B2及B7、區塊B3及B8、區塊B4及B9、以及區塊B5及B10依次結合形成區塊SCB2、SCB3、SCB4及SCB5。
位元組-至-位元轉換器122將SCCC區塊由位元組單元轉換為位元單元。此係因為常規編碼器123以位元為基進行操作。因此,常規編碼器123執行有關已轉換資料的常規編碼。
而後,符號交錯器124執行符號交錯。符號交錯可如區塊交錯一樣的方式進行。符號-交錯資料藉由符號-至-位元組轉換器125被轉換為位元組單元,以及接著藉由第二轉換器126轉換成M/H區塊單元並輸出。
群組格式器130接收由區塊處理器120所處理之串流,並以群組為基礎格式化串流。更詳細地說,群組格式器130將由區塊處理器120所輸出的資料對映至串流中的適當位置,並增加已知資料、信號資料及初始資料到串流中。
此外,群組格式器130為正常資料增加位置保留器位元組(place holder byte)、MPEG-2表頭、非系統化RS同位檢查以及增加空位元組以確認群組格式。
信號資料參考不同資訊以處理傳輸串流。信號資料可由信號編碼器150進行適當的處理,並可提供給群組格式器130。
傳送參數頻道(TPC)以及快速資訊頻道(FIC)可用來傳送行動資料。TPC用來提供不同參數如不同前向糾錯(FEC)模式資訊以及M/H框架資訊,而FIC用來提供給接收器以獲得迅速服務,以及包含在實體層及較高階層間之跨層資訊。若TPC資訊及FIC資訊提供給信號編碼器150,信號編碼器150會適當地處理資訊並將其提供作為信號資料。
第9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信號編碼器150之一範例。
請參照第9圖,信號編碼器150包括一TPC的RS編碼器151、一多工器152、一FIC的RS編碼器153、一區塊交錯器154、一信號亂數器155以及一PCCC編碼器156。TPC的RS編碼器151對輸入TPC資料執行RS編碼以形成TPC碼字。FIC的RS編碼器153以及區塊交錯器154對輸入FIC資料執行RS編碼及區塊交錯,以形成FIC碼字。多工器152置放FIC碼字於TPC碼字之後以形成一連串序列。所形成的序列會由信號亂數器155進行亂數處理,並由PCCC編碼器156編碼為平行串連常規碼(PCCC),而後輸出至群組格式器130以作為信號資料。
已知資料係為前述數位廣播傳送器及數位廣播接收器所公知的序列。群組格式器130根據由額外元件如控制器310所提供的控制信號將已知資料插入適當位置中,以使已知資料在由激勵器單元400交錯處理後,置放在串流中的適當位置。例如,已知資料可以插入適當位置中,如第1圖中b)所示串流”B”區。群組格式器130參考交錯法則自主決定已知資料插入的位置。
初始資料參考以激勵器單元400中網格編碼器450在適當時間對內部記憶體初始化的資料為基礎。初始資料將於下解說激勵器單元400加以詳述。
群組格式器130可包括一群組格式配置單元(未圖示)以插入不同區域及信號至串流中,並配置串流為群組格式,以及一資料反交錯器(data deinterleaver)以將被配置為群組格式的串流進行反交錯。
資料反交錯器以與位於關於串流尾部的交錯器430之相反順序重排資料。由資料反交錯器進行反交錯後的串流可提供給封包格式器140。
封包格式器140可移除由群組格式器130所提供給串流的不同位置保留器(diverse place holders),以及可增加為行動資料封包ID的PID之MPEG表頭(header)至串流中。由此,封包格式器140對每一群組以預定數量的封包為單元輸出串流。例如,封包格式器140可輸出118 TS封包。
資料預處理器100可以前述不同方式實現以使用適當形式配置行動資料。特別地,在提供複數行動服務的情形下,每一資料預處理器100元件可具有複數元件。
多工器200處理由正常處理器320所處理之正常串流,及由資料預處理器100所處理之行動串流,藉以配置傳輸串流。由多工器200所輸出的傳輸串流包含正常資料及行動資料,同時可進一步包含為改善接收效率的已知資料。
激勵器單元400執行有關由多工器200所配置傳輸串流之編碼、交錯、網格編碼及模組化,並輸出處理後之傳輸串流。在若干情形下,激勵器單元400可稱為資料後處理器。
請參照第4圖,激勵器單元400包括一亂數器410、一RS編碼器420、一交錯器430、一同位置換單元(parity replacement unit)440、一網格編碼單元450、一RS重編碼器460、一同步多工器470、一指示插入單元(pilot insertion unit)480、一8-VSB調變器490、以及一RF上轉換器(upconverter)495。
亂數器410亂數化由多工器200所輸出的傳輸串流。根據ATSC標準亂數器410可執行如亂數器之相同功能。
亂數器410可執行關於行動資料MPEG表頭及具空二元序列(PRBS)完整正常資料的XOR操作,具空二元序列(PRBS)完整正常資料最長為16位元,但亂數器410不可執行有關行動資料負載位元組的XOR操作。然而,即使在此情形下,PRBS產生器繼續執行移位暫存器的移位。也就是說,亂數器410跳過行動資料的負載位元組。
RS編碼器420執行有關已亂數化串流之RS編碼。
更詳細地說,若輸入為對應正常資料的一部分,RS編碼器420如在常規ATSC系統中同樣方式執行系統化RS編碼。意即,RS編碼器420在每一封包187位元組末端增加20位元組的同位檢查。另一方面,若輸入為對應行動資料的一部分,RS編碼器420執行非系統化RS編碼。在此情況下,由非系統化RS編碼所得的20位元組RS FEC資料被置放在行動資料每一封包預定的同位檢查位元組位置中。由此,根據相關ATSC標準,資料與接收器具有相容性。若MPEG PID及RS同位檢查均使用在行動資料,則RS編碼器會被略過。
交錯器430對已由RS編碼器420所編碼之串流進行交錯。交錯可如在常規ATSC系統中相同方式進行。意即,交錯器430選擇複數頻道,其由不同數量的移位暫存器所組成,依序使用切換器或執行資料的寫入及讀出。結果,根據在相對應頻道中的移位暫存器數量,預定數目的交錯會被執行。
同位置換單元440更正同位檢查,同位檢查係為網格編碼單元450在串流尾部初始化記憶體所改變的結果。若MPEG PID及RS同位檢查均使用在行動資料,則同位置換單元440會被略過。
也就是說,網格編碼單元450接收交錯後的串流並進行網格編碼。網格編碼單元450一般使用12網格編碼器。因此,網格編碼單元450可使用解多工器將串流分割為12獨立串流,以及輸出串流到網格編碼器及多工器,將已由網格編碼器進行網格編碼的串流結合為單一串流。
每一網格編碼器使用複數內部記憶體,藉由執行與新輸入值及存在內部記憶體預存值有關的邏輯運算以執行網格編碼。
如前所述,傳輸資料可包含已知資料。已知資料為數位廣播傳送器及數位廣播接收器所周知的序列。數位廣播接收器確認所接收已知資料的狀態,並決定糾錯的層級。已知資料應以數位廣播接收器所知的狀態進行傳送。然而,既然由網格編碼器所提供存在內部記憶體的值不為已知,在已知資料輸入至網格編碼器前,內部記憶體必須被初始化為任意值。因此,網格編碼單元450在網格編碼已知資料前,對記憶體進行初始化。記憶體初始化可被稱為”網格重設”。
第10圖為一視圖以說明網格編碼單元450中所提供複數網格編碼器中之一範例。
請參照第10圖,網格編碼器包括一第一多工器451以及一第二多工器452、一第一加法器453以及一第二加法器454、一第一記憶體455、一第二記憶體456、以及一第三記憶體457以及一映照器(mapper)458。
第一多工器451接收串流資料N以及儲存在第一記憶體455中的I值,並根據控制信號N/I輸出信號值N或I。更詳細地說,當對應至初始資料區段值被輸入以使第一多工器452輸出I時,採取選擇I的控制信號。N會被輸出至其他區段。同樣地,僅當對應至初始資料區段值被輸入時,第二多工器452輸出I。
因此,若對應至非初始資料區段之一區段的值被輸入,則第一多工器451輸出輸入值至尾部。輸出值與預存在第一記憶體455中的值一起輸入至第一加法器453。第一加法器453執行有關輸入值及輸出Z2如XOR等邏輯運算。在此情形下,若對應至非初始資料區段的值被輸入,儲存在第一記憶體455中的預存值會由第一多工器451選擇並輸出。因此,既然二相對值會輸入至第一加法器453,邏輯運算的值則為常數。也就是說,XOR產生0輸出。既然第一加法器453的輸出值會輸入至第一記憶體455,第一記憶體455初始值設為0。
若對應至初始資料區段的值被輸入,第二工器452會選擇儲存在第三記憶體457中的值並加以輸出。輸出值會連同儲存在第三記憶體457中的值,輸入至第二加法器454。第二加法器454執行有關二相同值的邏輯運算並輸出結果值至第二記憶體456。既然輸入到第二加法器454的值是相同的,對相同值的邏輯運算值會輸入至第二記憶體456,如XOR為結果值0。因此,第二記憶體456會被初始化。另一方面,儲存在第二記憶體456中的值會被移位並儲存到第三記憶體457。因此,當輸入下一初始化資料時,第二記憶體456的現值,即值0輸入到第三記憶體457,以使第三記憶體457同時被初始化。
映照器458接收由第一加法器453、第二多工器452以及第二記憶體456的輸出值,並且映照此等值至所對應的符號值R,以及輸出所映照的值。例如,若Z0、Z1及Z2輸出為0、1及1,則映照器458輸出一-3符號。
既然RS編碼器420位於網格編碼單元450之前,則同位檢查已被添加至輸入給網格編碼單元450的值中。因此,同位檢查隨著網格編碼器450中初始化的若干值而改變。
RS重編碼器460使用X1’及X2’改變由網格編碼單元450所輸出的值。RS重編碼器460可被稱為非系統化RS編碼器。
雖然在第10圖的範例中,記憶體被初始化為0,然記憶體可被初始化為其他值。
第11圖為一視圖以說明根據另一實施範例之網格編碼器。
請參照第11圖,網格編碼器包括一第一多工器451以及一第二多工器452,第一至第四加法器453、454、459-1、459-2,以及第一至第三記憶體455、456、457,映照器458在第11圖中未圖示。
第一多工器451可輸出串流輸入值X2及第三加法器459-1值其中之一者。第三加法器459-1接收I_X2及第一記憶體455的一儲存值。I_X2係為由外部資源所輸入的記憶體重設值。例如,為初始化第一記憶體455為”1”,I_X2輸入為”1”。若第一記憶體455儲存值”0”,則第三加法器459-1輸出一值”0”,以及由此第一多工器451輸出值”1”。因此,第一加法器453執行有關由第一多工器451輸出值”1”及第一記憶體455儲存值”0”的XOR,並儲存結果”1”在第一記憶體455中。由此,第一記憶體455被初始化為”1”。
類似地,第二多工器452在初始值區段由第四加法器459-2選擇並輸出輸出值。第四加法器459-2輸出對由外部資源的輸入的記憶體重設值I_X1及第三記憶體457之一值的XOR結果值。
假設第二記憶體456以及第三記憶體457依序儲存值”1”及”0”,而其等欲依序被初始化”1”及”1”,第二多工器452輸出儲存在第三記憶體457及I_X1值”1”進行XOR後一結果值”1”。輸出值”1”會輸入至第二加法器454,而第二加法器454將對值”1”及儲存在第三記憶體457進行XOR的結果值”1”輸出到第二記憶體456。儲存在第二記憶體456的信號值”1”移位至第三記憶體457,以使第三記憶體457初始化為”1”。在此情形下,第二I_X1也輸入維”1”,對輸入值”1”及第三記憶體457的值”1”進行XOR的結果值”0”會由第二多工器452輸出。第二加法器454對由第二多工器452的輸出值r及儲存在第三記憶體的值”1”執行XOR運算,由此產生結果值”1”,並輸此結果值至第二記憶體456。儲存在第二記憶體456的值”1”移位並儲存至第三記憶體457中。於是,第二記憶體及第三記憶體456、457被初始化為”1”。
第12及13圖根據不同實施例說明網格編碼器。
請參照第12圖,網格編碼器可於如第11圖之架構外進一步包括第三多工器459-3以及第四多工器459-4。第三及第四多工器459-3及459-4根據控制信號N/I輸出由第一及第二加法器453及454所輸出的輸出值或I-X1及I_X2值。因此,第一至第三記憶體455、456、457可被初始化為所欲值。
第13圖說明具更簡化架構之網格編碼器。請參照第13圖,網格編碼器可包括第一及第二加法器453、454,第一至第三記憶體455、456、457,以及三及第四多工器459-3、459-4。因此,第一至第三記憶體455、456、457根據由第三及第四多工器459-3及459-4所輸的I_X1及I_X2值進行初始化。也就是說,請參照第13圖,I_X1及I_X2值輸至第一記憶體455及第二記憶體456,以使第一記憶體455及第二記憶體456被初始化為值I_X1及I_X2。
有關第12圖及第13圖更進一步網格編碼氣詳述在此不予贅述。
請參照第4圖,同步多工器470增加欄位同步及區段同步到由網格編碼單元450所網格編碼的串流中。
如前所述,若資料預處理器100即使置放行動資料到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數位廣播傳送器應通知數位廣播接收器存在新行動資料。新行動資料的存在可以不同方式進行通知,其中之一為使用欄位同步(field sync)。此將於下詳述。
指示插入單元480插入指示到由同步多工器470所處理後的傳輸串流中,以及8-VSB調變器490為傳輸所用的上RF頻帶信號,並透過天線傳輸轉換後的信號。
如前所述,傳輸串流以包含其中的正常資料、行動資料以及已知資料傳送至接收器。
第14圖為一視圖以說解釋行動資料框架之一單元架構,意即,傳輸串流的M/H框架。請參照第14圖a)及b),一M/H框架在時間單元中共具有968ms大小,且被分割為5子框架。一子框架具有193.6ms並如第14圖c)所示分割成16槽。每一槽具有時間單元12.1ms並共包含156傳輸串流封包。如前所述,其中38封包會被分配給正常資料而其他118封包會分配給行動資料。意即,一M/H群組由118封包所構成。
在此情形下,資料預處理器100甚至置放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由此改善了資料傳輸效率及接收效率。
[改善傳輸串流之不同實施範例]
第15圖至第21圖為視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船輸串流之架構。
第15圖說明傳輸串流最簡單之架構。也就是說明當行動資料被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時,在交錯處理後之串流架構,即第二區。在如第15圖的串流中,已知資料被置放在與行動資料一起的第二區。
因此,即使在相關技術ATSC-MH中,此區域並不為行動資料所用,也就是說38封包為行動資料所用。同時,既然第二區不單獨使用於常規行動資料區(第一區)之外,一或多服務可額外提供。若新行動資料如常規行動資料被使用如相同服務時,則傳輸效率可更進一步改善。
若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如第15圖所示被同時傳輸,數位廣播接收器可使用信號資料或欄位同步以通知新行動資料的存在或位置。
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置放可由資料預處理器100來執行。更仔細地,資料預處理器100的群組格式器130可置放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即使在38封包中。
由第15圖中可見,已知資料被置放在主體區,其中常規行動資料以6長訓練序列樣式加以收集。同時,信號資料被置放在第一及第二長訓練序列間,此其為完成信號資料錯誤強健之緣故。另一方面,已知資料可被置放在以不同於長訓練序列樣式的分佈樣式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
如第15圖中所示,傳輸串流可包括一MPEG表頭部分1510、一RS同位檢查區1520、一空位元區1530、信號資料1540以及初始化資料1550。由第15圖中可見,初始資料被恰置放在已知資料之前。初始資料意謂對應至初始資料區段的資料。同時,傳輸串流可進一步包括N-1st槽M/H資料1400、Nth槽M/H資料1500以及N+1st槽M/H資料1600。
第16圖說明同時使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即第二區,及使用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第一區之一部分,用來傳送行動資料的傳輸串流之架構。
請參照第16圖,在區”A”中,常規行動資所收集處稱為主體區,已知資料以6長訓練序列為樣式進行排列。
同時,在區”B”中,已知資料以長訓練序列的樣式進行配置。為以長訓練序列樣式將已知資料在區”B”中進行配置,已知資料不僅被包含在38封包區中,同時也被包含在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的118封包中之若干封包中。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38封包中不包含已知資料的其餘區中。因此,區”B”顯示改善的糾錯效率。
另一方面,藉由增加已知資料到常規行動資料區域的一部分中,如增加新已知資料的位置資訊到已存在的信號資料中,以及配置已存在行動封包插入到新已知資料何者的表頭,常規行動資料接收器無法辨識格式,如空封包格式可能會執行以為和常規行動資料接收器獲得相容。因此,常規行動資料接收器並不會失常因為其不會辨識出新增加的已知資料。
第17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在其中至少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之一甚至會被置放在如MPEG表頭、RS同位檢查、空封包之至少一部分、以及已存在的M/H資料等位置中。在此情形下,複數新行動資料可根據配置而被置放。
也就是說,由第17圖中可看出,新行動資料以及新已知資料被置放在MPEG表頭、RS同位檢查及空封包之至少一部分中。插入在前述位置的行動資料與插入在正常資料封包中的行動資料可為不同或相同的。
新行動資料可被置放在前述位置之外的所有常規行資料區中。
相較於第15及第16圖,第17圖中所示的串流造成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高傳送效率。特別地,如第17圖所示的串流可能可提供複數行動資料。
同時,如在第17圖串流情行中,藉由使用存在信號資料或場同不以包含新信號資料到新行動資料區,可通知新行動資料是否被加入。
第18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其中新行動資料及新已知資料被插入在區”B”中,也就是說,第二區之外對應至第二服務的第一區。
如第18圖所示,完整串流被分割成主要服區及次要服務區。主要服務區可稱為主體區而次要服務區可稱為頭部/尾部區。既然頭部/尾部區並不包含已知資料且包含在分佈樣式中不同槽的資料,與主體區相較頭部/尾部區顯示出較差的執行效率。因此,新行動資料及新已知資料可被插入到頭部/尾部區。已知資料可如主體區般配置成長訓練序列,但並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已知資料可以分佈樣式或以長訓練序列結合分佈樣式進行配置。
另一方面,由於常規行動資料區被用來作為新行動資料的一區,與接收器保持相容是可能的,接收器藉由配置包含新行動資料或接收器無法辨識格式的存在行動資料區之新已知資料區域封包表頭以符合常規ATSC-MH標準。
同時,新行動資料及新已知資料的存在可使用信號資料進行通知。
第19圖說明使用所有常規正常資料區、MPEG表頭、RS同位檢查區、空常規行動資料之至少一部分以及常規行動資料區以傳送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之傳輸串流之一範例。第17圖說明與位於正常資料區的新行動資料不同的另一新行動資料如何使用前述區域進行傳送,而第19圖則說明相同新行動資料如何使用前述部分及正常資料區進行傳送。
第20圖說明一傳輸串流之一範例,其中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使用所有完整區”B”、正常資料區、MPEG表頭、RS同位檢查區、空常規行動資料之至少一部分進行傳送。
與前述情行類似,包含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部分可能不被接收器所辨識,以此達到與常規接收器相容。
第21圖說明一傳輸串流之配置,其中為常規行動資料所使用的空區域以同位檢查或新行動資料區所取代,以及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使用所取代的空及正常資料區所取代。請參照第21圖,說明空N-1st槽及空Nth槽。
如前所述,第15至第21圖說明在交錯後的串流。資料預處理器100置放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在適當的位置,以使串流具有如第15至第21圖所說明交錯後的串流配置。
更特定地,資料預處理器100置放行動資料在正常資料區,也就是說,在串流中以預定樣式的38封包中,如第1圖a)所示。在此情形下,行動資料可置放在封包的完整裝載中,或者在封包的若干區域中。同時,行動資料可被置放在對應所存在行動資料經交錯後的表頭或尾部區。
已知資料可被置放在行動資料封包或正常資料封包中。在此情形下,如第1圖a)所示,已知資料可以垂直方向連續或間歇配置,以使已知資料在交錯後於水平方向被配置成長訓練序列樣式或類似長訓練序列樣式。
同時,已知資料可被置放在不同於長訓練序的分佈樣式中。於下將詳述已知資料不同配置之不同範例。
[已知資料配置]
如前所述,藉由資料預處理器100的群組格式器130,已知資料被置放在適當的位置,以及其後由激勵器單元400的交錯器430伴隨串流進行交錯。第22至第28圖即解釋根據不同實施範例如何置放筆知資料之視圖。
第22圖說明已知資料額外被置放在表頭/尾部區的圓錐部,伴隨著分佈型態的已知資料被置放愛長訓練序列的主體區。藉由在維護常規已知資料時新增加已知資料,同步化,頻道模擬效率,等化效率可被改善。
如第22圖置放已知資料係由群組格式器130所執行。群組格式器130考量交錯器430的交錯法則以決定已知資料的位置。根據不同的實施範例可應用不同的交錯法則,以及群組格式器130可根據交錯法則決定已知資料的適當位置。例如,若預設大小的已知資料插入在每4th封包的裝載部或分離欄位,已知資料可藉由交錯而得到常態分佈。
第23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其中已知資料以不同方式插入。
參照第23圖,分佈的已知資料並沒有置放在圓錐區,而僅置放在長訓序的主體區。
第24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其中長訓練序列的長度與第23圖相較為減少的,以及分佈已知資料被置放在如減少的長訓練序列一樣多。因此,可保持傳送效率且改善都卜勒追效率(Doppler tracking performance)。
第25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其中已知資料以不同方式插入。
請參照第25圖,6長訓練序列的第一在主體區維持原樣,而其他序列由分佈已知資料取代。因此,由於第一長訓練序列由主體區開始,可維持內部同步及頻道模擬效率,並改善都卜勒追效率。
第26圖說明一串流之配置,其中已知資料以另一不同方式插入。請參照第26圖,6長訓練序列的第二由分佈已知資料所取代。
第27圖說明一串流,其中分佈已知資料置放在如第26圖的串流中,以及信號資料為交替配置。
第28圖說明一串流,其中分佈已知資料不僅增加在表頭區同時增加在尾部區。
已知資料如前所述以不同方式置放。
另一方面,若行動資料新分配給配置給正常資料的封包,則分被配樣式會不同。以下,包含行動資料傳輸串流的配置,根據模式以不同方式置放將詳述。
[置換行動資料]
資料預處理器100檢核框架模式的配置條件。不同的框架模式可被提供。例如,第一框架模式指出在此模式中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是被正常資料所用,及僅分配給行動資料的封包是被行動資料所用,以及第二框架模式指出在此模式中分配給正常資料的若干封包是被行動資料所用。此等框架模式可由數位廣播傳送器公司考量需求及傳送與接收環境任意進行配置。
為置放正常資料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所有封包中,決定配置為第一框架模,則資料預處理器100僅置放行動資料在分給行動資料的封包中,與常規ATSC-MH系統相同方式。
另一方面,若決定配置為第二模式,則資料預處器100再次決定模式的配置條件。模式由使用者根據何種樣式及行動資料要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多少封包中而決定,也就是第二區。不同模式可根據不同實施範例而提供。
更特定地,模式可配置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模式中,行動資料僅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封包中的一部分,在第二模式中,行動資料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所有封包中。第一模式可進一步根據行資料置放在若干封包的一資料區進行分類,意即在完整裝載區或裝載區的一部分。
同時,舉例而言,若38封包對應至配置給正常資料的第二區,怎將模式設為以下之一者:第一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38封包中除預定數量封包外的1/4封包中;第二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38封包中除預定數量封包外的2/4封包中;第三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38封包中除預定數量封包外的3/4封包中;以及第四模式,其中行動資料置放在所有38封包中。
第29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當群組格式器130根據一實施範例的第一模式置放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其中新行動資料使用第二區及表頭/尾部區進行傳送。
請參照第29圖,新行動資料2950及已知資料2960以預定樣式被置放在第二區,同時置放在對應至表頭/尾部區2950的一部分2950中。
再者,可看出MPEG表頭2910、已知資料2920、信號資料2930、常規行動資料2940以及空資料2970以垂直方向被配置串流中。若編碼及交錯在第二區的空白區被填入正常資料後執行,則產生如第30圖所示的串流。
第30圖說明在第一模式中交錯後的串流配置。
請參照第30圖,新行動資料3010及已知資料3030被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封包的一部分中。特別地,已知資料在第二區中被配置成不連續的,由此形成類似主體區長訓練序列的長訓練序列。
第29圖中的行動資料2950,其被置放在對應至表頭/尾部區部分中,對應到第30圖中的行動資料3020,其被置放在表頭/尾部區,以及伴隨行動資料2950所置放的已知資料2955在第二區中形成類似伴隨已知資料長訓練序列的已知資料3030。
第31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當群組格器130根據一實施例的第二模式置放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時,其中新行動資料使用第二區及表頭/尾部區進行傳送。
在第31圖中,被包含在第二區的行動資料部分會高於第29圖中所示。與第29圖相較,由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所佔的空間較第29圖中增加。
第32圖說明第31圖中的串流在交錯後的情形。請參照第32圖,在第二區中的已知資料形成類似長訓練序列,比第30圖中第二區所示的已知資料更加緊密。
第33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當群組格器130根據一實施例的第三模式置放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時,其中新行動資料使用第二區及表頭/尾部區進行傳送。第34圖說明第33圖中的串流交錯後的情形。
第33圖及34圖中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置放除增加行資料及已知資料配置的密度外,和第一模及第二模式中相同。
第35圖說明根據第四模式之一串流的配置,在一實施範例中第四模式使用完整正常資料區,其中不僅使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所有封包,也使用對應至表頭/尾部區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的封包。
請參照第35圖,在第二區以及周圍區中,已知資料以垂直方向配置而行動資料則佔有剩餘區。
第36圖說明如第35圖中所示的串流交錯後的情形。請參照第36圖,表頭/尾部區及完整正常資料區填滿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以及特別地,已知資料被置放在長訓練序列之樣式中。
在這些區域中,已知資料根據複數樣式區間被重覆插入在小單位中,以使分佈已知資料在交錯後可被認知。
第37圖為一視圖以解釋如何插入新行動資料到第二區中,也就是說,以不同模式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如38封包)。於下,新行資料參照為ATSC行動1.1資料(或1.1版資料)以及為常規的原因常規行動資料參照為ATSC行動1.0資料(或1.0版資料)。
在第一模式a)中,1.1版資料被置放在每一第一及最後封包中,且一1.1封包與3正常資料封包會被重覆插入在第一與最後封包間的封包中。因此,共11封包可用來傳送1.1版資料,也就是新行動資料。
類似地,在第二模式b)中,1.1版資料被置放在每一第一及最後封包中,且一1.1封包與一正常資料封包會重覆且交替的插入在第一與最後封包間的封包中。因此,共20封包可用來傳送1.1版資料,也就是新行動資料。
類似地,在第三模式c)中,1.1版資料被置放在每一第一及最後封包中,且三1.1封包與一正常資料封包會重覆的置放在第一與最後封包間的封包中。
在第四模式d)中,對應至第二區的所有封包可被用來傳送1.1版資料。
雖然第一至第四模式對應到使用第二區1/4、2/4、3/4及4/4完整封包以依序傳送行動資料,封包總數為38不為4的倍數。因此,若干封包(第37圖中的2封包)可混合成一封包以傳送新行動資料或正常資料,而剩餘的封包可根據前述的比例進行分類。也就是說,參照第37圖中a)、b)及c),1.1封包除了38封包中2封包外,可以1/4、2/4及3/4比例被包含在36封包中。
第38圖為一視圖以解釋一樣式,其中行動資料以不同模式被置放。
請參照第38圖,二1.1版資料被置放在中央封包,中央封包位在第二區所有封包中串流的中央,即38封包中,以及1.1版資料與正常資料根據每一模式的預定比例置放在其他封包中。
更特定地,在第一模式a)中,行動資料被置放在除中央2封包外的其餘封包中,如此三正常資料封包及一1.1版資料封包重覆的置放在較上部分,以及一1.1版資料封包與三正常資料封包重覆的置放在較下部分。
在第二模式b),行動資料配置在除二中央封包的封包中,如此二正常資料封包及二1.1版資料封包重覆的置放在較上部分,以及二1.1版資料封包與二正常資料封包重覆的置放在較下部分。
在第三模式c),行資料配置在除二中央封包的封包中,如此一正常資料封包及三1.1版資料封包重覆的置放在較上部分,以及三1.1版資料封包與一正常資料封包重覆的置放在較下部分。
在第四模式d),所有封包以1.1版資料填滿,與第37圖中第四模式相同。
第39圖說明參考串流位置依序置放1.1版資料從中央封包到較上部分及較下部分。
在第39圖第一模式a)中,11封包以垂直方向由第二區所有封包中央依序向較上及較下封包置放。
在第39圖第二模式b)中,共20封包以垂直方向依序由中央置放,以及在第39圖第三模式c)中,共30封包以垂直方向依序由中央置放。在第39圖第四模式d)中,所有封包以1.1版資料填滿。
第40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其中行動資料以與第39圖相反順序由較上及較下封包向中央封包置放。
更特定地,在第40圖第一模式a)中,四1.1版資料封包被置放由最上封包向下,以及四1.1版資料封包由最下封包向上置放。
在第40圖第二模式b)中,八1.1版資料封包被置放由最上封包向下,以及八1.1版資料封包由最下封包向上置放。
在第三模式c)中,十二1.1版資料封包被置放由最上封包向下,以及十二1.1版資料封包由最下封包向上置放。
剩餘封包填入正常資料。在第四模式中封包的置放樣式與第37、38及39圖相同,在此略過。
雖然已知資料的插入並未在第37至40圖中說明,已知資料可被插入到行動資料相同封包的若干封包中,或是可被插入到一完整裝載區個別封包的固定區中,既然已知資料的插入方式如前所述,則在第37至40圖中省略。
如前所述,每一槽正常資料區可以不同方式填入行動資料。因此,槽的形狀可視框架模式與模式的配置條件而不同。
若第四模式如前所述被提供,若行動資料根據第一至第四模式被置放,則槽可參照為第一至第四類型槽。
數位廣播資料傳送器在每一槽可配置相同類型槽。相反地,串流可被配置以使不同類型槽會在預定數量槽的單元中重覆。
也就是說,如第41圖中所示,資料預處理器100可置放行動資料以使一第一類型槽及三0類型槽被重覆配置。0類型槽指在一槽中正常資料位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
此種槽類型可使用如TPC或FIC特定部分的存在信號資料加以定義。
在如前所述RS框架模式設為”1”的情形下,模式可設為第一至第四模式中之一者。對應此等模式的槽則參照為1-1、1-2、1-3及1-4類型槽。
也就是說,1-1類型槽指一槽其中38封包以第一模式配置,1-2類型槽指一槽其中38封包以第二模式配置,1-3類型槽指一槽其中38封包以第三模式配置,以及1-4類型槽指一槽其中38封包以第四模式配置。
第42圖說明一串流之範例,其中如前所述不同類型槽重覆地被配置。
請參照第42圖範例一,說明一串流其中0類型槽及1-1、1-2、1-3及1-4類型槽重覆地配置。
請參照第42圖範例二,說明一串流其中1-4類型槽及0類型槽交錯。如前所述,既然第四模式其中完整正常資料區填入行動資料,範例二指出一情形其中行動資料所用的槽及正常資料所用的槽交替出現在完整正常資區中。
如範例三、四及五中所示,不同類型槽以不同方式重覆配置。特別地,所有槽會結合成如範例六所示的單一類型槽。
第34圖為一視圖說明根義42圖中範例2的串流配置。在第43圖中,正常資料區為在0類型槽的正常資料所用,但完整正常資料區為行動資料所用,且同時地已知資料以在1類型槽中長訓練序列的樣式而置放。如前所述,槽類型可以不同方式實現。
第44至47圖說明串流的配置以解釋在第一至第四模式中用以配置區塊的方法。如前所述,每一第一區及第二區會分割成複數區塊。
資料預處理器100根據預定區塊模式以區塊或以區塊群組為基礎執行區塊-編碼。
第44圖說明以第一模式分割區塊的情形。請參照第44圖,主體區分割成區塊B3-B8,以及表頭/尾部區分割成區塊BN1-BN4。
第45及46圖說明以第二及第三模式重覆地分割區塊。類似地,主體區及表頭/尾部區之每一會被分割成複數區塊。
第47圖說明以第四模式分割區塊,其中表頭/尾部區完全填入行動資料。當正常資料區完全填入行動資料,主體區的MPEG表頭及正常資料的同位檢部分是必需的,且因此在第47圖中被參照為BN5。不像第44至46圖所示,表頭/尾部區被分割成如第47圖中BN1-BN5。
如前所述,資料預處理器100的區塊處理器120將RS框架分割成區塊並處理之。也就是說,如第7圖中所示,區塊處理器120包括根據預定區塊模式在RS框架中結合行政院資料的第一轉換器121,以便輸出序列連續旋積(SCCC)區塊。
區塊模式可配置為不同。
例如,若區塊模式設為”0”,每一區塊如BN1、BN2、BN3、BN4及BN5會以單一SCCC區塊輸出,並視為SCCC編碼之一單元。
另一方面,若區塊設為”1”,區塊會結合以配置SCCC區塊。更特別地,BN1+BN3=SCBN1、BN2+BN4=SCBN2及BN5單獨成為SCBN3。
除行動資料被置放在第二區外,置放在第一區的常規行動資料可根據區塊模式藉由結合成單一區塊或具複數區塊的區塊群組以執行區塊-編碼。此操作與相關技術ATSC-MH相同,其細節在此省略。
關於區塊模式的資訊可以存在信號資料加以描述,或可被包含提供在用以通知信號廣播接收器的新信號資料之區域中。數位廣播接收器識別關於區塊模式的資,以及適當地解碼資料,由此回復原始串流。
同時,RS框架可藉由如前所述結合區塊-編碼的資料進行配置。意即,資料預處理器100的框架編碼器110適當地結合框架部分以產生RS框架,以使區塊處理器120適當地執行區塊-編碼。
更特定地,RS框架0藉由結合區塊SCBN1與SCBN2而配置,以及RS框架1藉由結合區塊SCBN3與SCBN4而配置。
同時,RS框架0可藉由結合區塊SCBN1、SCBN2、SCBN3及SCBN4而配置,以及RS框架1藉由結合區塊SCBN5而配置。
同時,單一RS框架可藉由結合區塊SCBN1、SCBN2、SCBN3、SCBN4及SCBN5而配置。
此外,RS框架可藉由結合對應至常規行動資料及新增加區塊SCBN1~SCBN5的區塊而配置。
第48圖為一視圖以解釋定義RS框架啟始點的不同方法。請參照第48圖,一傳輸串流分割成複數區塊。在相關技術ATSC-MH中,RS框架在區塊BN2及BN3間進行判別。無論如何,當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被插入在正常資料區中時,RS框架可由不同點啟始。
例如,RS框架可由BN1及B8間之一邊界啟始,可由BN2及BN3間之一邊界啟始,與目前參考點類似,或由B8及BN1間之一邊界啟始。RS框架的啟始點可根據區塊編碼的結合條件而定。
RS框架的配置條件可被包含在存在信號資料中,或在提供給數位廣播接收器的新信號資料之一區中。
如前所述,既然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被插入在分配給原始正常資料的區及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的區中,不同資訊以通知數位廣播接收器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存在是必需的。此等資訊可使用相關技術ATSC-MH標準TPC區中的保留位元加以傳送,或可以新提供給串流的新信號資料區所包含的新信號資料進行傳送。因為新信號資料無論何種模式會位於相同位置,新信號資料區位於表頭/尾部區。
第49圖說明一串流的配置,以指出常規信號資料及新信號資料的位置。
請參照第49圖,常規信號資料置放在主體區的長訓練序列間,以及新信號資料置放在表頭/尾部區。由信號編碼器150所編碼的新信號資料由群組格式器130插入在如第49圖中相同的預定位置。
信號編碼器150可使用不同於相關技術信號編碼器的碼,或以不同碼率執行編碼,以改善效率。例如,一1/8PCCC碼可被額外用在RS碼中。或者,相同資料使用RS+1/4 PCCC碼傳送2次,以得到與使用1/8速率PCCC碼的相同效率。
同時,既然已知資料如前所述被包含在傳輸串流中,網格編碼器的記憶體應在已知資料被網格-編碼前進行初始化。
若長訓練序列以第四模式提供,既然對應序列可由單一初始化單元處理則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無論如何,若已知資料如其他模式中被不連續地置放,則初始化操作應被執行多次而產生問題。同時,若記憶體初始化為0,則難以如第四模式中造成符號。
因此,在第一至第三模中,模式4網格編碼器的記憶體值(即暫存器值),在相同位置沒有網格重設下可被直接載入到網格編碼器中,以造成如模式4中最相近的符號。為達成此目的,模式4網格編碼器的記憶體儲存值會被記錄,且以表格形式儲存以使記憶體儲存值可網格編碼成表格的對應位置值。同時,在模式4中所操作額外的網格編碼器可被提供以及由此可利用由額外網格編碼器所得到的值。
如前所述,行動資料可利用傳輸串流的正常資料區及存在行動資料區以不同方式提供。因此,與相關技術ATSC標準相較,提供一種更適於行資料傳輸的串流。
[信號]
同時,通知數位廣播接收器新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被加入傳輸串流中,以使接收器以如前所述的方式處理資料之技術是必要的。通知的方式可以不同方式進行。
更特別地,在第一方法中,新行動資料的出現/不存在可使用用來傳送存在行動資料的資料欄位同步進行通知。
第50圖為一視圖說明資料欄位同步配置之一範例。請參照第50圖,資料欄位同步由總共832符號及其中對應至保留區的104符號所組成。其中83rd至92nd符號即保留區的10符號對應到補強區。
若僅包含1.0版資料,在奇數資料欄位,85th符號為+5且剩餘符號,即83rd、84th、86th~92nd符號為-5。在偶數資料欄位中,採用與奇數資料欄位相反的符號標誌。
若包含1.1版資料,在奇數資料欄位,85th及86th符號為+5且剩餘符號,即83rd、84th、87th~92nd符號為-5。在偶數資料欄位中,採用與奇數資料欄位相反的符號標誌。即無論是否包含1.1版資料,使用86th符號進行決定。
同時,使用補強區中另一符號以通知是否包含1.1版資料。即除85th符號為+5外配置一或多符號,此決定是否包含1.1版資料。例如使用87th符號。
資料欄位同步可由第3圖中的控制器所產生,信號編碼器或欄位同步產生器額外被提供並提供給第4圖中的同步多工器470,且可由同步多工器470多工化成串流。
在第二方法中,1.1版資料的出現/不存在可使用TPC進行通知。TPC包含如下表所示的語法:
TPC資訊包含一保區。因此,無論行動資料是否被包含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封包中,即第二區封包中,無論新已知資料是否加入行動資料的位置及新增已知資料的位置可使用保留區中一或多位元信號化。
插入資訊可如下表示:
在表2中,1.1RS框架模式為用以指出分給正常資料的封包是否為正常資料所用,或為新行動資料所用的資訊,即1.1版資料。
1.1行動模式為用以指出行動資料以何種樣式被置放在分配給正常資料封包中的資訊。即以“00”、“01”、“10”及“11”之一使用2位元所表示的1.1行動模式,由此指出前述第一至第四模式之一者。因此,串流可以如第29、31、33、35、37、38、39及40中所示以不同方式配置,以及數位廣播接收器識別行動資料資訊以的知行動資料的位置。
1.1SCCC區塊模式為用以指出1.1版資料區塊模式的資訊。其他模式1.1 SCCCBM1~SCCCBM5為用以指出1.1版資料編碼單元的資訊。
除如表2所述資訊外,不同資訊可進一步被提供以使數位廣播接收器適當的接收及解碼新行動資料。分配給每一資訊的位元數可視需要而定,每一欄位位置可與表2中的配置位置不同。
新行動資料的出現/不存在可使用FIC資訊通知給數位廣播接收器。
也就是說,用以接收及處理新行動資料的1.1版接收器應可同時處理1.0服務資訊及1.1服務資訊,及相反地,1.0版接收器應忽略1.1服務資訊。
因此,藉由改變存在FIC語法,用來通知1.1版資料出現/不存在的區可被準備。
存在FIC區段語法配置如下:
表3的FIC區段可如下改變以通知1.1版資料的出現/不存在。
請參照第4圖,FIC區段num及FIC最後區段num不使用保留區而擴充為5位元。
在表4中,藉由增加01到FIC區段類型中,1.1版資料出現/不存在可被通知。即若FIC區段類型設為01,1.1版接收器解碼FIC資訊並處理1.1版資料。在此情形下,1.1版接收器無法偵測FIC資訊。相反地,若FIC區段類型設為00,1.0版接收器解碼FIC資訊並處理1.1存在行動資料。
1.1版資料出現/不存在可使用不改變原始FIC語法的FIC團塊(chunk)語法中若干區進行通知,如使用保留區。
FIC可由16位元所組成,當配置為最大FIC團塊時的最大值。藉由改變FIC團塊的一些語法,1.1版資料的狀態可被通知。
更特別地,”MH1.1服務狀態”可如下所示被加入整體服務的保留區中:
請參照第5圖,MH 1.1_service_status使用保留區內3位元中的2位元顯示。MH 1.1_service_status可指出1.1版資料是否出現在串流中。
除MH 1.1_service_status外,可加入MH1.1_ensemble_indicator。即如下配置FIC團塊語法:
請參照第6圖,在第一保留區3位元中的1位元分配給MH1.1_ensemble_indicator。MH1.1_ensemble_indicator為關於1.1版資料服務單元整體的資訊。在表中,MH1.1_service_status_extension以第二保留區3位元中的2位元顯示。
在此情形下,1.1版服務藉由改變如下表7中整體協定版而提供,1.1版服務使用分配給1.0版保留區之一值,清楚地加以表示。
同時,信號資料可由改變FIC團塊表頭語法欄位的整體迴圈表頭擴充長度加以傳送,增加整體擴充到FIC團塊裝載語法欄位,以及增加MH1.1_service_status到FIC團塊裝載語法的服務迴圈保留3位元中,如:下表8所示
同時,FIC團塊表頭語法欄位的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可被改變,及關於FIC團塊裝載欄位MH1.1_service狀態的資訊欄位可被加入,如下表9所示:
如前所述,信號資料可使用不同區如欄位同步、TPC資訊及FIC資訊提供給數位廣播接收器。
同時,信號資料可被插入在其他區中。也就是信號資料可被插入在存在資料的封包裝載部分。在此情形下,1.1版資料的出現或信號資料的位置可使如表5中的FIC資訊進行記錄,以及1.1版的信號資料額外被提供以使1.1版接器偵測並使用對應信號資料。
信號資料可配置為分離串流,且可使用與串流傳送頻道分離的頻道被傳送到數位廣播接收器。
同時,信號資料可進一步包括與常規或新行動資料的至少一出現/不存在信號、行動資料位置、額外已知資料、附加已知資料位置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置放樣式、模式碼以及編碼單元等等相容的信號。
使用信號資料的數位廣播傳送器可實現一配置,包括一資料預處理器用以置放至少一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在所有串流封包的至少一正常資料區中,以及一多工器用以產生傳輸包含行動資料與信號資料的串流。資料預處理器的詳細配置可根據前述範例之任一加以實現,而若干元件可被省略、增加或修改。特別地,信號資料可由信號編碼器、控制器或額外提供的欄位同步產生器(未圖示)所產生,以及可由多工器或場多工器插入在傳輸串流中。在此情形下,信號資料為指出至少一行動資料出現/不存在及置放樣式之資訊,以及如前所述,可以欄位同步或TPC或FIC資訊加以實現。
[數位廣播接收器]
如前所述,數位廣播傳送器可使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部分或所有封包以及在串流配置中分配給存在行動資料的部分或所有封包以傳送新行動資料。
接收前述串流的數位廣播接收器可視其版本接收及處理常規行動資料、正常資料及新行動資料中的至少一資料。
也就是說,一旦前述串流以不同配置被接收,用來處理正常資料的常規數位廣播接收器可藉由識別信號資料偵測及解碼正常資料。如前所述,若接收器串流為完全不包含正常資料的模式,則處理正常資料的接收器不提供正常資料服務。
無論如何,若不同配置的前述串流在1.0版數位廣播接收器中被接收,接收器以信號資料為基礎偵測及處理正常資料。若1.1版行動資料位於所有區中,1.0版數位廣播接收器可不提供行動服務。
另一方面,1.1版數位廣播接收器不僅可偵測及處理1.1版資料,也可偵測及處理1.0版資料。在此情形下,若形成處理正常資料的解碼區塊,正常資料服務可被支援。
第51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根據一實施範例數位廣播接收器之配置範例。數位廣播接收器可具有一配置,其中對應至如第2至4圖中所示數位廣播接收器不同元件的元件以不同方式配置,為方便之故在第51圖中僅就主要元件加以說明。
請參照第51圖,數位廣播接收器包括接收器5100、解調器5200、等化器5300及解碼器5400。
接收器5100接收由數位廣播傳送器透過天線或電纜所傳送的傳輸串流。
解調器5200解調由接收器5100所接收的傳輸串流。在解調器5200進行時,由接收器5100所接收信號的頻率、時序信號等等可與數位廣播傳送器同步。
等化器5300等化已解調的傳輸串流。
解調器5200及等化器5300可使用包含在傳輸串流中的已知資料執行同步及等化,特殊已知資料會隨新行動資料被加入。
偵測器5400從已等化傳輸串流偵測行動資料並解碼資料。
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被插入的位置及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的量會以包含在傳輸串流中的信號資料,或透過分離頻道所接收的信號資料進行通知。
解碼器5400可使用信號資料決定適合數位廣播接收器行動資料的位置,由已決定位置偵測行動資料,並進行解碼。
解碼器5400的配置可視不同實施範例而有所不同。
也就是解碼器5400可包括二網格解碼器(未圖示),及一旋積解碼器(未圖示)。此二解碼器可藉由交換資訊以補強彼此解碼可信度的效率。旋積解碼器的輸出與傳送器RS編碼器的輸入相同。
第52圖為一區塊圖以說明根據一實施範例數位廣播接收器細部配置之一範例。
請參照第52圖,數位廣播接收器可包括接收器5100、解調器5200、等化器5300、解碼器5400、偵測器5500及數位解碼器5600。
既然接收器5100、解調器5200及等化器5300與第51圖中相同,在此省略不予贅述。
解碼器5400可包括第一解碼器5410及第二解碼器5420。
第一解碼器5410解碼至少一常規行動資料及新行動資料。第一解碼器5410可執行以區塊解碼資料的SCCC解碼。
第二解碼器5420執行已由第一解碼器5410解碼串流上的RS解碼。
第一及第二解碼器5410、5420可使用信號解碼器5600的輸出值處理行動資料。
也就是說,信號解碼器5600可偵測及解碼包含在串流中的信號資料。特別地,信號解碼器5600場對同步資料中的保留區,或傳輸串流中的TPC資訊區及FIC資訊區進行解多工。因此,解多工的部分為旋積解碼及RS解碼,且而後進行解亂數化以使信號資料可被回復。回復後的信號資料會被提供給數位廣播接收器的每一元件,即解調器5200、等化器5300、解碼器5400及偵測器5500。信號資料包含每一元件所需的資訊,如區塊模式資訊、模式資訊、已知資料插入樣式資訊以及RS框架模式資訊。此等資訊的類型與功能已解釋於前,在此將不再提供更進一步的說明。
不同資訊如行動資料的編碼率、資料率、插入位置、糾錯碼使用類型、主要服務資訊、支援時間切分所需資訊、關於行動資料描述、關於模式資訊轉換資訊、以及支援網路協定(IP)服務所需資訊可以信號資料或附加資料形式提供給接收器。
信號資料假設被包含在如第52圖所示的串流中。若信號資料信號由分離頻道進行傳送,信號解碼器5600對信號資料信號進行解碼並提供前述資訊。
偵測器5500可使用由信號解碼器5600所提供的已知資料插入樣式資訊從串流偵測已知資料。在此情形下,與常規行動資料一起插入的已知資料會額外地與新行動資料一起插入的已知資料不同進行處理。
特別地,已知資料可如第22至36圖所示,以不同位置及不同樣式插入在行動資料主體區及表頭/尾部區之至少一者中。已知資料插入樣本的資訊,即位置、啟始點、長度可被包含在信號資料中。偵測器5500可根據信號資料由適當位置偵測已知資料,並將所偵測資料提供給解調器5200、等化器5300及解碼器5400。
第53圖為一視圖說明根據再一實施範例數位廣播接收器的細部配置。
請參照第53圖,數位廣播接收器可包括接收器5100、解調器5200、等化器5300、FEC處理器5411、TCM解碼器5412、CV解交錯器5413、外部解交錯器5414、外部解碼器5415、RS解碼器5416、解亂數器5417、外部交錯器5418、C交錯器5419及信號解碼器5600。
既然接收器5100、解調器5200、等化器5300及解碼器5600與第52圖中相同,在此省略不予贅述。與第52圖不同,偵測器5500在第53圖中並未說明。每一元件可使用信號資料直接偵測已知資料,信號資料如實施範例中所示,由信號解碼器進行解碼。
FEC處理器5411可對已由等化器5300等化後的傳輸串流執行前向糾錯。FEC處理器5411利用已知資料位置資訊或信號解碼器5600所提供資訊中的插入樣式偵測已知資料,以便在前向糾錯的執行中使用已知資料。另外,根據實施範例,額外的參考信號不可用來執行前向糾錯。
在第53圖中,每一元件被配置在FEC處理後解碼行動資料。也就是說,FEC處理是對完整的傳輸串流進行。另外,每一元件可被配置由傳輸串流中偵測行動資料,而後僅對行動資料執行FEC。
TCM解碼器5412由FEC處理器5411所輸出的傳輸串流中偵測行動資料,並對行動資料進行網格解碼。在此情形下,若FEC處理器5411已偵測到行動資料,則僅對行動資料進行前向糾錯,TCM解碼器可對輸入資料進行網格解碼。
CV解交錯器5413對網格解碼資料執行旋積解交錯。如前所述,既然數位廣播傳送器的配置對應用配置及處理傳輸串流的數位廣播接收器配置,根據傳送器設,定CV解交錯器5413不一定必須。
外部解交錯器5414對旋積解交錯資料執行外部解交錯。其後,外部解碼器5415解碼外部解交錯資料以移除插入在行動資料中的同位檢查。
在某些情形下,數位廣播接收器可藉由重覆執行TCM解碼器5412至外部解碼器5415的操作一或多次以改善效率。對重覆執行而言,外部解碼器5415所解碼的資料可跳過交錯器5418及CV交錯器5419提供給TCM解碼器5412。在此情形下,CV交錯器5419可根據傳送器的配置不一定必須。
網格解碼資料可提供給RS解碼器5416,RS解碼器5416可對所提供的資料進行RS解碼,以及解亂數器5417對所提供的資料進行解亂數。此等操作可對行動資料的串流,特別是新定義1.1版行動資料,進行處理。
如前所述,若提供1.1版數位廣播接收器,1.0版資料可在1.1版資料外額被處理。
也就是說,FEC處理器5411及TCM解碼器5412至少之一者偵測除正常資料外的完整行動資料,並處理所偵測到之資料。
另外,若提供共同數位廣播接收器,共同數位廣播接收器可包括用來處理正常資料之一區塊,用來處理1.0版資料之一區塊,以及用來處理1.1版資料之一區塊。在此情形下,在等化器5300尾部提供多處理路徑,以及每一前述區塊被配置於每一處理路徑中。因此,處理路徑之至少一者會根據控制器(未圖示)的控制而被選擇,以使傳輸串流的適當資料會被包含在每一處理路徑中。
此外,如前所述,行動資料可以對每一槽不同樣式被置放在傳輸串流中。也就是說,不同類型槽如正常資料包含其中的第一類型槽,新行動資料包含在正常資料完整區中的第二類型槽,新行動資料包含在正常資料一區中的第三類型槽,以及新行動資料包含在正常資料區與完整存在行動資區中的第四類型槽,可根據預定樣式重覆配置。
信號解碼器5600解碼信號資料並通知每一元件RS框架模式資訊或模式資訊。因此,每一元件,特別是FEC處理器5411或TCM解碼器5412,在預定位置偵測行動資料並處理所偵測到之行動資料。
在第51至53圖中省略控制器的說明,但適用於每一區塊控制信號的控制器可額外提供,此等每一區塊使用由信號解碼器5600所解碼的信號資料。此等控制器可根據使用者選擇調節接收器5100的操作。
1.1版接收器、1.0版資料或1.1版資料可根據使用者選擇加以提供。此外,在提供複數1.1版資料情形下,可根據使用者選擇提供此等服務之一。
第51至53圖中所示的數位廣播接收器可為一機上盒(set-top box)或一電視,也可是不同可攜式裝置中之一,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MP3播放器、電子詞典或筆記型電腦。再者,在第51至53圖中雖未說明,但應存在一量度元件以適當地量度或轉換解碼資料,並將所量度或轉換後的資料以影音資料形式輸出到螢幕上。
同時,根據一實施範例的數位廣播傳送器串流配置方法以及數位廣播接收器串流處理方法,可使用前述區塊及以串流配置角度進行解釋。
換言之,數位廣播傳送器串流配置方法可包含:置放行動資料在分配給配置串流完整封包正常資料封包中之至少一部分,以及以行動資料配置傳輸串流。
行動資料置放可由如第2至4圖中所示的資料預處理器100執行。
如前述不同實施範例,行動資料可被置放在不同位置,無論與正常資料及存在行動資料一起或分開。換言之,行動資料及已知資料可如第15至40圖所示以不同方法置放。
此外,此配置以行動資料多工化已和行動資料分開處理的正常資料,以便設傳輸串流。
已配置的傳輸串流歷經如RS編碼、交錯、網格編碼、滲入多工化(sink multiplexing)以及調變等不同處理,而後傳送給接收器。傳輸串流可由如第4圖中所示數位廣播接收器不同元件進行處理。
傳輸串流配置方法的不同實施範例是關於前述數位廣播傳送器不同操作。因此,串流配置方法的流程在此省略。
同時,根據一實施範例數位廣播接收器串流處理方法可包含:分割為分配給常規行動資料的第一區以及分配給正常資料的第二區;以及接收傳輸串流,其中行動資料被置放在與常規行動資料分開的第二區之至少一部分中;解調所接收的傳輸串流;等化所解調的傳輸串流;以及解碼常規行動資料與已等化傳輸串流的行動資料之至少一者。
根據本發明所接收的傳輸串流可為根據前述不同實施範例之數位廣播傳送器所配置與傳送之傳輸串流。也就是說,傳輸串流可為如第15至21圖及29至40圖中所示以不同方式進行置放之行動資料。此外,已知資料同時可以如第22至28圖所示不同方法進行置放。
有關串流處理方法的不同實施範例如前述數位廣播接收器的不同實施範例。因此,串流配置方法的流程在此省略。
同時,不同串流配置的實施範例如第15至40圖中所示,並不固定為一配置,而是根據情形在不同配置間切換。也就是說,預處理器100可置放行動資料與已知資料,以及根據單獨由控制器或外部輸入控制信號參考不同RS框架模式、模式及區塊模式對行動資料與已知資料進行區塊編碼。因此,數位廣播公司可控制所欲的資料,特別是不同大小的行動資料。
再者,前述新行動資料,即1.1版資料可與存在行動資料相同,即1.0版資料,或者可為由不同來源輸入的資料。此外,複數1.1版資料可被包含在一槽中並同時傳輸。因此,數位廣播接收器的使用者便可檢視所需的資料類型。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資料預處理器
110...框架編碼器
111...輸入解多工器
112、112-1、112-M...RS框架編碼器
112-1a...第一M/H亂數器
112-1b...第二M/H亂數器
112-2a...第一RS-CRC編碼器
112-2b...第二RS-CRC編碼器
112-3a...第一RS框架分割器
112-3b...第二RS框架分割器
113...輸出多工器
120...區塊處理器
121...第一轉換器
122...位元組-至-位元轉換器
123...旋積編碼器
124...符號交錯器
125...符號-至-位元組轉換器
126...第二轉換器
130...群組格式器
140...封包格式器
150...信號編碼器
151...TPC的RS編碼器
152...多工器
153...FIC的RS編碼器
154...區塊交錯器
155...信號亂數器
156...PCCC編碼器
200...多工器
310...控制器
320...正常處理器
400...激勵器單元
410...亂數器
420...RS編碼器
430...交錯器
440...同位檢查置放單元
450...網格編碼單元
451...第一多工器
452...第二多工器
453...第一加法器
454...第二加法器
455...第一記憶體
456...第二記憶體
457...第三記憶體
458...映照器
459-1...加法器
459-2...加法器
459-3...第三多工器
459-4...第四多工器
460...RS重編碼器
470...同步多工器
480...指示插入單元
490‧‧‧RF上轉換器
495‧‧‧RF上轉換器
1400‧‧‧N-1st槽M/H資料
1500‧‧‧Nth槽M/H資料
1510‧‧‧MPEG表頭區
1520‧‧‧同位檢查區
1530‧‧‧空位元區
1540‧‧‧信號資料
1550‧‧‧初始化資料
1600‧‧‧N+1st槽M/H資料
2910‧‧‧MPEG表頭
2920‧‧‧已知資料
2930‧‧‧信號資料
2940‧‧‧常規行動資料
2950‧‧‧行動資料
2955‧‧‧已知資料
2960‧‧‧已知資料
2970‧‧‧空資料
3010‧‧‧新行動資料
3020‧‧‧行動資料
3030‧‧‧新行動資料
5100‧‧‧接收器
5200‧‧‧解調器
5300‧‧‧等化器
5400‧‧‧解碼單元
5410‧‧‧第一解碼器
5411‧‧‧FEC處理器
5412‧‧‧TCM解碼器
5413‧‧‧CV解交錯器
5414‧‧‧外部解交錯器
5415‧‧‧外部解碼器
5416‧‧‧RS解碼器
5417‧‧‧解亂數器
5418‧‧‧外部交錯器
5419‧‧‧CV交錯器
5420‧‧‧第二解碼器
5500‧‧‧偵測器
5600‧‧‧信號解碼器
第1圖為一視圖以說明根據ATSC-MH標準配置傳輸串流之一範例。
第2至4圖為方塊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之數位廣播傳送器。
第5圖為一方塊圖以說明框架編碼器之一範例。
第6圖為一方塊圖以說明如第5圖所示框架編碼器之李德-所羅門(RS)框架編碼器。
第7圖為一方塊圖以說明一區塊處理器之一範例。
第8圖為一視圖以說明分割串流為區塊之一範例。
第9圖為一方塊圖以說明信號編碼器之一範例。
第10至13圖為視圖以說明網格編碼器之不同範例。
第14圖為一視圖以說明行動資料框架之一架構之一範例。
第15至21圖為視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串流配置之範例。
第22至28圖為視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已知資料插入樣式之配置。
第29圖為一視圖以說明根據第一模式在一樣式中行動資被置放在正常資料區之中。
第30圖為一視圖以說明如第29圖中之串流交錯後之情形。
第31圖為一視圖以說明根據第二模式在一樣式中行動資被置放在正常資料區之中。
第32圖為一視圖以說明如第31圖中之串流交錯後之情形。
第33圖為一視圖以說明根據第三模式在一樣式中行動資被置放在正常資料區之中。
第34圖為一視圖以說明如第33圖中之串流交錯後之情形。
第35圖為一視圖以說明根據第四模式在一樣式中行動資被置放在正常資料區之中。
第36圖為一視圖以說明如第35圖中之串流交錯後之情形。
第37至40圖為視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不同模式行動資料以何種樣式被置放。
第41至43圖為視圖以說明不同類型的槽重覆地依序安置。
第44至47圖為視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區塊配置方法。
第48圖為一視圖以解釋根據不同實施例RS框架不同的啟始點。
第49圖為一是圖以解釋信號資料被插入之位置。
第50圖為一視圖以說明為傳輸信號資料之資料欄位同步配置範例。
以及
第51至53圖為視圖以說明根據不同實施例之數位廣播接收器。
100...資料預處理器
110...框架編碼器
120...區塊處理器
130...群組格式器
140...封包格式器
150...信號編碼器
200...多工器
320...正常處理器
400...激勵器單元
410...亂數器
420...RS編碼器
430...交錯器
440...同位檢查置放單元
450...網格編碼單元
460...RS重編碼器
470...同步多工器
480...指示插入單元
490...RF上轉換器
495...RF上轉換器

Claims (43)

  1. 一種配置串流的方法,包括:置放行動資料在配置串流完整封包中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產生用以通知上述行動資料是否被置放以及上述行動資料以何種樣式被置放至少一者之信號資料;以及傳送包含上述行動資料及上述信號資料之一傳輸串流;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藉由記錄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一值,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藉由記錄上述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二值,上述信號資料被包含在上述串流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決定一框架模式之一配置條件;其中,上述置放包括當上述框架模式為一第一框架模式時,置放上述正常資料在上述完整正常資料區中,以及當上述框架模式為一第二框架模式時,置放上述行動資料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決定用以決定如何置放行動資料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之一模式之一配置條件;其中,上述置放包括置放上述行動資料在對應上述正常資料區中之上述所識別模式的若干封包中,上述正常資 料區在對應上述所決定模式之一樣式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記錄在資料欄位同步之一保留區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藉由記錄一預定位置之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一值在上述資料欄位同步之上述保留區中,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藉由記錄上述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二值,上述信號資料被包含在上述串流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使用上述保留區之一第87th符號進行記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包括傳送參數頻道(TPC)資料以及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TPC資料之一保留區包含是否包含上述行動資料、上述行動資料位於何處、是否增加已知資料、於何處增加上述已知資料、上述行動資料及上述已知資料為何種樣式被置放、一區塊模式以及一編碼單元其中至少之一者之信號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產生上述信號資料包括:透過一傳送參數頻道以及一快速資訊頻道接收上述TPC資料及上述FIC資料;藉由編碼上述TPC資料以產生一TPC碼字以及藉由編 碼及區塊交錯上述FIC資料以產生一FIC碼字;多工處理上述TPC碼字及上述FIC碼字;亂數處理上述已多工處理之TPC碼字及FIC碼字;以及PCCC-編碼上述已亂數處理之TPC碼字及FIC碼字以及輸出上述已亂數處理之TPC碼字及FIC碼字作為上述信號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根據有關常規行動資料置放之常規信號資料而置放在上述串流之一位置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置放在2長訓練序列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以分散式訓練序列交替置放。
  13. 一種數位廣播傳送器,包括:一資料預處理器,其用以從構成串流的完整封包中置放行動資料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以及一激勵器單元,其用以輸出包含信號資料之傳輸串流,以通知上述行動資料是否被置放以及上述行動資料以何種樣式被置放至少一者;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藉由記錄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一值,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藉由記 錄上述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二值,上述信號資料被包含在上述串流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更包括:一控制器,其用以決定一框架模式之一配置條件;其中,當上述框架模式為一第一框架模式時,上述控制器置放上述正常資料在上述完整正常資料區中,以及當上述框架模式為一第二框架模式時,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資料預處理器置放上述行動資料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控制器決定用以決定如何置放行動資料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之一模式之一配置條件;以及控制上述資料預處理器置放上述行動資料在對應上述正常資料區中之上述所識別模式的若干封包中,上述正常資料區在對應上述所決定模式之一樣式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激勵器單元包括用以多工化資料欄位同步為上述傳輸串流之一同步多工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記錄在資料欄位同步之一保留區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藉由記錄一預定位置之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一 值在上述資料欄位同步之上述保留區中,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藉由記錄上述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二值,上述信號資料被包含在上述串流中。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使用上述保留區之一第87th符號進行記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包括傳送參數頻道(TPC)資料以及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TPC資料之一保留區包含是否包含上述行動資料、上述行動資料位於何處、是否增加已知資料、於何處增加上述已知資料、上述行動資料及上述已知資料為何種樣式被置放、一區塊模式以及一編碼單元其中至少之一者之信號資料。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資料預處理器包含用以產生上述信號資料之一信號編碼器,其中上述信號編碼器包括:一TPC之RS編碼器,其用以藉由RS編碼透過一傳送參數頻道的TPC資料輸入以產生一TPC碼字;一FIC之RS編碼器,其用以RS編碼透過一快速資訊頻道的FIC資料輸入; 一區塊交錯器,其用以藉由區塊交錯上述FIC資料以產生一FIC碼字;一多工處理器,其用以多工處理上述TPC碼字及上述FIC碼字;一信號亂數器,其用以亂數處理上述已多工處理之TPC碼字及FIC碼字;以及一PCCC編碼器,其用以藉由PCCC-編碼上述已亂數處理之TPC碼字及FIC碼字以輸出上述已亂數處理之TPC碼字及FIC碼字作為上述信號資料。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更包括:一多工器,其用以多工化由上述資料預處理器所處理之一串流,及提供上述串流給上述激勵器單元;其中上述資料預處理器包括:一框架編碼器,其用以在上述行動資料上執行RS框架編碼;一區塊處理器,其用以對上述框架編碼器之一輸出值進行區塊編碼;一信號編碼器,其用以產生上述信號資料;一群組格式器,其用以接收由上述區塊處理器所處理之一串流及上述信號資料,以及藉由群組單元格式化上述串流及上述資料;以及一封包格式器,其用以對上述群組格式器所處理之一串流進行封包格式化,以及輸出上述串流至上述多工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根據關於常規行動資料置放之常規信號資料而置放在上述串流之一位置中。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置放在2長訓練序列間。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數位廣播傳送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以分散式訓練序列交替置放。
  26. 一種處理一數位廣播接收器之一串流之方法,包括:接收包含行動資料之一傳輸串流,上述行動資料置放在從構成串流的完整封包中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以及用以通知上述行動資料是否被置放以及上述行動資料以何種樣式被置放至少一者之信號資料;解碼上述信號資料;以及使用上述已解碼信號資料偵測包含在上述傳輸串流中之上述行動資料,以及解碼上述已偵測之行動資料;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上述信號資料包含為一預定第一值之至少一符號值,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上述信號資料包含為一預定第二值之上述至少一符號值。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記錄在上述傳輸串流之上述資料欄位同步之上述保 留區中。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藉由記錄一預定位置之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一值在上述資料欄位同步之上述保留區中,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藉由記錄上述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二值,上述信號資料被包含在上述串流中。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使用上述保留區之一第87th符號進行記錄。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包括傳送參數頻道(TPC)資料以及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TPC資料之一保留區包含是否包含上述行動資料、上述行動資料位於何處、是否增加已知資料、於何處增加上述已知資料、上述行動資料及上述已知資料為何種樣式被置放、一區塊模式以及一編碼單元其中至少之一者之信號資料。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信號資料根據有關常規行動資料置放之常規信號資料而置放在上述串流之一位置中。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傳輸串流包含以長訓練序列形式所置放之已知資料,其中上述信號資料置放在2長訓練序列間。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傳 輸串流包含以分散式訓練序列形式所置放之已知資料,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以分散式訓練序列交替置放。
  35. 一種數位廣播接收器,包括:一接收器,其用以接收包含行動資料之一傳輸串流,上述行動資料置放在從構成串流的完整封包中在分配給正常資料的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中,以及用以通知上述行動資料是否被置放以及上述行動資料以何種樣式被置放至少一者之信號資料;一解調器,其用以解調上述所接收之傳輸串流;一等化器,其用以等化上述解調後之傳輸串流;一信號解碼器,其用以偵測來自上述已解調或已等化之傳輸串流並解碼上述信號資料;一解碼器,其用以使用上述已解碼之信號資料偵測包含在上述傳輸串流中之上述行動資料並解碼上述行動資料;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上述信號資料包含為一預定第一值之至少一符號值,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上述信號資料包含為一預定第二值之上述至少一符號值。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記錄在上述傳輸串流之上述資料欄位同步之上述保留區中。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 其中當上述行動資料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之至少一部分時,藉由記錄一預定位置之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一值在上述資料欄位同步之上述保留區中,以及當上述行動資料不被置放在上述正常資料區中時,藉由記錄上述至少一符號值為一預定第二值,上述信號資料被包含在上述串流中。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使用上述保留區之一第87th符號進行記錄。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包括傳送參數頻道(TPC)資料以及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TPC資料之一保留區包含是否包含上述行動資料、上述行動資料位於何處、是否增加已知資料、於何處增加上述已知資料、上述行動資料及上述已知資料為何種樣式被置放、一區塊模式以及一編碼單元其中至少之一者之信號資料。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信號資料根據有關常規行動資料置放之常規信號資料而置放在上述串流之一位置中。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傳輸串流包含以長訓練序列形式所置放之已知資料,其中上述信號資料置放在2長訓練序列間。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上述傳輸串流包含以分散式訓練序列形式所置放之已知資料,其中上述信號資料以分散式訓練序列交替置放。
TW099116111A 2009-05-21 2010-05-20 數位廣播傳送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串流配置和處理方法 TWI533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1325709P 2009-05-21 2009-05-21
US21327209P 2009-05-22 2009-05-22
US18097209P 2009-05-26 2009-05-26
US21330109P 2009-05-28 2009-05-28
US22311209P 2009-07-06 2009-07-06
US22461209P 2009-07-10 2009-07-10
US22462809P 2009-07-10 2009-07-10
US27273109P 2009-10-27 2009-10-27
KR1020100045390A KR101743031B1 (ko) 2009-05-21 2010-05-14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993A TW201131993A (en) 2011-09-16
TWI533622B true TWI533622B (zh) 2016-05-11

Family

ID=4350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6111A TWI533622B (zh) 2009-05-21 2010-05-20 數位廣播傳送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串流配置和處理方法
TW099116112A TW201131994A (en) 2009-05-21 2010-05-20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TW099116109A TW201136186A (en) 2009-05-21 2010-05-20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6112A TW201131994A (en) 2009-05-21 2010-05-20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TW099116109A TW201136186A (en) 2009-05-21 2010-05-20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8787220B2 (zh)
KR (3) KR101771990B1 (zh)
CN (3) CN102439968B (zh)
BR (3) BRPI1012200B1 (zh)
CA (3) CA2762789C (zh)
DE (3) DE112010002046T5 (zh)
FI (2) FI20116252A (zh)
MX (3) MX2011012385A (zh)
TW (3) TWI533622B (zh)
WO (3) WO201013478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62792A1 (en) 2009-05-21 2010-11-25 Sung-Il Park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KR101771990B1 (ko) * 2009-05-21 201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KR100942612B1 (ko) * 2009-06-15 2010-02-16 (주)디티브이인터랙티브 Atsc―mh 방송신호 재구성 방법 및 재구성 모듈과, atsc―mh 방송수신기, 그리고, 저장매체
US8391314B2 (en) 2009-09-21 2013-03-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cessing digital broadcasting signal including transmission ensemble number fields i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8489961B2 (en) * 2009-10-19 2013-07-16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transmitting system,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receiving system
US8644201B2 (en) * 2009-12-10 2014-02-04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transmitting system
US8681679B2 (en) 2009-12-21 2014-03-2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US8498298B2 (en) * 2009-12-22 2013-07-30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US8315333B2 (en) * 2010-01-28 2012-11-20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MX2012012809A (es) * 2010-05-04 2012-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or de difusion digital, receptor de difusion digital, y metodo para configurar y pocesar las corrientes de los mismos.
WO2012094199A1 (en) * 2011-01-04 2012-07-12 Thomson Lic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live media content
WO2012138180A2 (ko) * 2011-04-08 2012-10-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오디오 패킷을 포함하는 전송 스트림을 전송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이를 수신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 방법들
WO2013129781A1 (ko) 2012-03-02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바일 방송을 통하여 긴급 경보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332541B2 (en) * 2012-04-17 2016-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R2996707B1 (fr) * 2012-10-05 2015-08-28 France Brevets Procede de formatage d'un flux video pour terminaux mobiles
US9344146B2 (en) 2013-03-11 2016-05-17 Intel Corporation De-correlating training pattern sequences between lanes in high-speed multi-lane links and interconnects
US9203435B2 (en) * 2013-05-08 2015-12-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size and rate FEC code combination with minimum shortening and maximum combined code rate
KR102158843B1 (ko) 2013-08-05 2020-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입력 방법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
US8879613B1 (en) * 2013-08-06 2014-1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frame selection when requesting tone map parameters in mesh networks
US9602888B2 (en) 2013-08-12 2017-03-21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JP6305279B2 (ja) 2014-08-26 2018-04-04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圧縮装置および映像再生装置
WO2016117904A1 (ko) 2015-01-21 2016-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DE102017005647B4 (de) * 2016-12-17 2022-11-10 Joynext Gmbh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eines Rundfunksignals und Rundfunkempfangseinrichtung
US11451333B2 (en) * 2017-10-03 2022-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BS determination with multiple base graph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0971A1 (en) * 2004-10-19 2006-04-26 APS Astra Platform Services GmbH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data to a mobile data processing unit
US7634015B2 (en) * 2006-02-10 2009-12-15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ounding using a single radio frequency transmitter chain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
WO2007100185A1 (en) * 2006-02-28 2007-09-07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US7889766B2 (en) * 2007-01-19 2011-02-1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WO2008097027A1 (en) * 2007-02-07 2008-08-14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KR20080074680A (ko) * 2007-02-09 2008-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WO2008097028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KR20080077473A (ko) * 2007-02-20 2008-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259118B1 (ko) 2007-02-23 2013-04-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53186B1 (ko) * 2007-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253185B1 (ko) * 2007-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285888B1 (ko) * 2007-03-30 2013-07-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397051B1 (ko) * 2007-06-25 201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61958B1 (ko) * 2007-06-29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A2692484C (en) 2007-07-02 2013-04-1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KR20090004773A (ko) * 2007-07-06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8059210B2 (en) * 2007-08-24 2011-11-1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CA2697483C (en) * 2007-08-24 2013-05-2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171308B2 (en) 2007-09-21 2012-05-0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101559771B1 (ko) 2007-09-21 201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01425864A (zh) * 2007-10-30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广播发送和接收方法
KR101507851B1 (ko) * 2008-04-13 2015-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7885270B2 (en) * 2008-05-15 2011-02-08 Verlvue, Inc.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of compressed video streams
WO2009154418A2 (en) * 2008-06-18 2009-12-23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WO2010107213A2 (ko) * 2009-03-15 2010-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 방법
KR101771990B1 (ko) * 2009-05-21 201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US8437331B2 (en) * 2009-07-23 2013-05-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 in a transmitter
US8553606B2 (en) * 2009-12-23 2013-10-08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transmitting system,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in receiving system
US8837343B2 (en) * 2010-10-20 2014-09-1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9970A (zh) 2012-05-02
FI20116261A (fi) 2011-12-13
BRPI1012876A2 (pt) 2016-09-20
KR20100126192A (ko) 2010-12-01
US20100296424A1 (en) 2010-11-25
CN102439969A (zh) 2012-05-02
CN102439968A (zh) 2012-05-02
BRPI1012872A2 (pt) 2016-04-05
CA2762781A1 (en) 2010-11-25
DE112010002038T5 (de) 2012-07-19
MX2011012387A (es) 2012-04-02
MX2011012385A (es) 2012-04-02
CA2762784A1 (en) 2010-11-25
KR20100126193A (ko) 2010-12-01
KR101743123B1 (ko) 2017-06-15
WO2010134785A2 (en) 2010-11-25
CN102439968B (zh) 2015-04-22
TW201131994A (en) 2011-09-16
CN102439970B (zh) 2015-03-11
FI20116252A (fi) 2011-12-09
US8787220B2 (en) 2014-07-22
US20100296506A1 (en) 2010-11-25
BRPI1012200B1 (pt) 2021-02-02
CA2762789A1 (en) 2010-11-25
DE112010002046T5 (de) 2012-06-21
CA2762789C (en) 2018-02-27
TW201136186A (en) 2011-10-16
BRPI1012872B1 (pt) 2021-02-09
KR101743031B1 (ko) 2017-06-15
CA2762781C (en) 2018-02-27
DE112010003163T5 (de) 2013-01-17
WO2010134783A2 (en) 2010-11-25
BRPI1012876B1 (pt) 2021-02-02
WO2010134784A2 (en) 2010-11-25
BRPI1012200A2 (pt) 2016-04-05
US8798138B2 (en) 2014-08-05
WO2010134784A3 (en) 2011-03-03
US8811304B2 (en) 2014-08-19
WO2010134783A3 (en) 2011-03-03
MX2011012386A (es) 2012-04-02
KR20100126194A (ko) 2010-12-01
WO2010134785A3 (en) 2011-03-03
KR101771990B1 (ko) 2017-09-05
TW201131993A (en) 2011-09-16
US20100296001A1 (en) 2010-11-25
CN102439969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3622B (zh) 數位廣播傳送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及其串流配置和處理方法
US8891465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a stream for same
CA2692639C (en) Device for processing streams and method thereof
US8804805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mpos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CN101707706A (zh) 发送和接收流的数字发送和接收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US20120063443A1 (en)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CN101674394B (zh) 一种数字广播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KR101801106B1 (ko)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US20140036759A1 (en)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for transmitting transport stream containing audio packets,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for receiving same, and methods thereof
CA2812168C (en)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KR20110125622A (ko)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구성 및 처리 방법
US20130051405A1 (en) Digital broadcast transmitter,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processing streams thereof
KR20120035097A (ko)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들의 스트림 처리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