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1854B -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1854B
TWI531854B TW103123773A TW103123773A TWI531854B TW I531854 B TWI531854 B TW I531854B TW 103123773 A TW103123773 A TW 103123773A TW 103123773 A TW103123773 A TW 103123773A TW I531854 B TWI531854 B TW I5318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signal
angle
angle signal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2709A (zh
Inventor
陳富都
謝雲峯
郭建辰
Original Assignee
瑞亞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亞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亞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3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185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2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2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1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1854B/zh

Link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Description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X光設備控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以使X光設備中的X光源模組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感測器,使X光射束與感測器始終維持垂直角度關係,以獲取最佳影像的技術。
現今醫療檢查經常使用X光攝影的設備。在典型的X光設備中主要是在設備機體結合X光源模組、準直儀、主控制器以及感測器,其中X光源模組中的X光射束(X-ray Beam)經由準直儀投射向感測器(Detector)。
除了固定式的醫療X光設備之外,亦發展出可移動式的醫療X光設備,以因應在重症監護病房和其他需及時採集放射線影像的應用場合中。在使用可移動式的醫療X光設備,通常會搭配一可由醫護人員依需要照射的人體部位而任意調整位置的感測器。
在使用醫療X光設備時,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的距離位置都有預定的規範,且X光源模組中的X光射束最好是以一垂直角度投射向感測器,以使感測器得到最佳的信號接收及影像效果。
在使用固定式的醫療X光設備時,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要保持垂直角度的對應關係較為容易。但對於可移動式的醫療X光設備因需牽就病人位置,其感測器擺設位置或角度不定的場域中,要簡便、快速且精確保持X光射束與感測器間的垂直對應關係即屬不易。
X光設備除了應用在醫療領域之外,亦廣泛應用在各項工業領域(例如電路板製造加工業、鋼板製造及焊接加工業、物件檢 測…等非破壞性檢驗)。不論在任一應用領域,均面對上述相同的問題。
緣此,本發明的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種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藉由分別偵測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的垂直角度對應關係,以使X光射束與感測器始終維持垂直角度關係。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以使X光設備達到簡便、快速且精確保持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的垂直對應關係。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在一X光設備的感測器結合一第一角度偵測器,用以偵測感測器相對於一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而在X光設備的X光源模組則結合一第二角度偵測器,用以偵測X光源模組相對於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包括有一角度調整控制器,而第一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Y軸向角度信號、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至主控制器後,主控制器依據X軸向角度信號、Y軸向角度信號、Z軸向角度信號與第二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Y軸向角度信號、Z軸向角度信號予以比對據以產生至少一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一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一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經由角度調整控制器驅動角度調節機構調節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使X光源模組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感測器,進而使X光射束與感測器始終維持垂直角度關係。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係將感測器的X軸向角度信號、Y軸向角度信號、Z軸向角度信號以及X光源模組的X軸向角度信號、Y軸向角度信號、Z軸向角度信號顯示在顯示單元上,供操作 人員以手動方式操作角度調節機構,進而調節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直到X光源模組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感測器。其中,信號傳送界面係可為一無線式信號傳送界面或有線式的信號傳輸線。
其中,第一角度偵測器包括有X、Y、Z軸向的至少一加速度信號,該加速度信號經由一第一角度轉換電路轉換為角度信號。
其中,第二角度偵測器包括有X、Y、Z軸向的至少一加速度信號,該加速度信號經由一第二角度轉換電路轉換為角度信號。
在效果方面,經由本發明所採用之上述技術手段,放射師或工業用X光操作者在操作X光設備時,藉由本發明的對位輔助,即可簡便地、精確地保持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的垂直對應關係,進而提昇了影像品質及處理速度。
本發明所採用的具體實施例,將藉由以下之實施例及附呈圖式作進一步之說明。
100‧‧‧X光設備
1‧‧‧設備機體
11‧‧‧垂直支柱
12‧‧‧水平支柱
2‧‧‧X光源模組
21‧‧‧X光管
22‧‧‧準直儀
3‧‧‧主控制器
31‧‧‧處理單元
32‧‧‧第一信號接收界面
33‧‧‧顯示單元
331‧‧‧角度資訊顯示區
34‧‧‧第二信號接收界面
35‧‧‧操作單元
4‧‧‧感測器
41‧‧‧承架
42‧‧‧光偵測器
5‧‧‧第一角度偵測器
5a‧‧‧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
5b‧‧‧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
5c‧‧‧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
51‧‧‧信號傳送界面
52‧‧‧第一角度轉換電路
53‧‧‧信號傳輸線
6‧‧‧第二角度偵測器
6a‧‧‧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
6b‧‧‧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
6c‧‧‧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
61‧‧‧第二角度轉換電路
7‧‧‧角度調整控制器
8‧‧‧角度調節機構
9‧‧‧標的物件
g‧‧‧重力方向
R‧‧‧X光射束
Gx1‧‧‧X軸向加速度信號
Gy1‧‧‧Y軸向加速度信號
Gz1‧‧‧Z軸向加速度信號
Gx2‧‧‧X軸向加速度信號
Gy2‧‧‧Y軸向加速度信號
Gz2‧‧‧Z軸向加速度信號
Sx‧‧‧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
Sy‧‧‧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
Sz‧‧‧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
θ x1‧‧‧X軸向角度信號
θ y1‧‧‧Y軸向角度信號
θ z1‧‧‧Z軸向角度信號
θ x2‧‧‧X軸向角度信號
θ y2‧‧‧Y軸向角度信號
θ z2‧‧‧Z軸向角度信號
θ v‧‧‧垂直角度
圖1顯示本發明X光設備中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對應關係的立體圖。
圖2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路系統示意圖。
圖3顯示圖2中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的角度對應關係示意圖。
圖4顯示圖2中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的另一角度對應關係示意圖。
圖5顯示圖2中第一角度偵測器的進一步電路示意圖。
圖6顯示圖2中第二角度偵測器的進一步電路示意圖。
圖7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路系統示意圖。
圖8顯示本發明配合圖2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9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路系統示意圖。
圖10顯示本發明配合圖9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1顯示本發明另一應用領域中,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對應關係的立體圖。
參閱圖1所示,其顯示本發明X光設備中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對應關係的立體圖。一X光設備100包括有一設備機體1、一結合於該機體1的垂直支柱11、一水平支柱12、一結合在該水平支柱12前端部的X光源模組2。X光源模組2主要包括有一X光管21及一準直儀22。X光管21可產生一X光射束R經由準直儀22投射出。
在機體1內部的適當位置中配置一主控制器3,用以控制X光設備100中各項組件的操作功能,且在機體1的適當位置可配置操作平台,且可具有一顯示單元33。在實施例圖式中是以可移動式的X光設備作為例示說明,且垂直支柱11與水平支柱12以具有可伸縮結構為佳。本發明的應用並不限於可移動式的X光設備。
一感測器4包括有一承架41及定位在該承架41的複數個光偵測器42(Photo Sensor)。感測器4係配置在距離X光源模組2一距離處,並面對於X光源模組2,以使感測器4中的光偵測器42可接收X光管21所產生的X光射束R。
圖2顯示本發明的電路功能方塊圖,其顯示X光設備100所配置的主控制器3主要包括有一處理單元31、一第一信號接收界面32、一顯示單元33、一第二信號接收界面34、一操作單元35。其中該第一信號接收界面32、顯示單元33、第二信號接收界面34、操作單元35係電連接於處理單元31。
同時參閱圖3、4所示,其分別顯示圖2中X光源模組2與感測器4間的角度對應關係示意圖。理想而言,X光源模組2的X光管21所產生的X光射束R係以一直垂角度投射向感測器4,以達到 最佳的造影效果。而當X光源模組2或感測器4兩者間的對應角度關係改變時,則藉由本發明可予以調節至最佳的垂直角度θ v。
在本發明的設計中,包括有一第一角度偵測器5(Angular Sensor),配置在感測器4,用以偵測感測器4相對於一重力方向g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θ x1、一Y軸向角度信號θ y1、一Z軸向角度信號θ z1。
一信號傳送界面51連接於第一角度偵測器5,用以將該第一角度偵測器5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傳送出。該信號傳送界面51係可為一無線式信號傳送界面。
一第二角度偵測器6,配置在X光源模組2,用以偵測X光源模組2相對於重力方向g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θ x2、一Y軸向角度信號θ y2、一Z軸向角度信號θ z2。
一第二信號接收界面34,連接於主控制器3中的處理單元31,用以將第二角度偵測器6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傳送至處理單元31。
一角度調整控制器7,連接於處理單元31與角度調節機構8,該角度調整控制器7在處理單元31的控制之下,可驅動角度調節機構8調節X光源模組2對應於感測器4的相對角度。角度調節機構8可採用習知技術中所使用的例如步進馬達、伺服馬達、氣壓缸、液壓缸、旋轉軸、齒輪組等構件以調節X光源模組2在X軸向、Y軸向、Z軸向之一或二個以上的軸向角度。
第一角度偵測器5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經由信號傳送界面51傳送出,由主控制器3的第一信號接收界面32予以接收後送至處理單元31,該處理單元31依據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 軸向角度信號θ z1與第二角度偵測器6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予以比對據以產生X光源模組2與感測器4兩者之間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誤差值,再據以產生至少一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x、一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y、一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z至角度調整控制器7,再由角度調整控制器7驅動角度調節機構8調節X光源模組2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使X光源模組2以一垂直角度θ v對應於感測器4,使X光管21所產生的X光射束R與感測器4始終維持垂直角度關係,以獲取最佳的信號接收及影像效果。
圖5顯示圖2中第一角度偵測器的進一步電路示意圖,其顯示第一角度偵測器5包括有: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5a用以偵測感測器4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Gx1;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5b用以偵測感測器4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Gy1;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5c用以偵測感測器4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Gz1。
一第一角度轉換電路52連接於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5a、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5b、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5c,用以接收X軸向加速度信號Gx1、Y軸向加速度信號Gy1、Z軸向加速度信號Gz1,再轉換輸出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
圖6顯示圖2中第二角度偵測器的進一步電路示意圖,其顯示第二角度偵測器6包括有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6a,用以偵測X光源模組2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Gx2;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6b,用以偵測X光源模組2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Gy2;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6c,用以偵測X光源模組2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Gz2。
一第二角度轉換電路61連接於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6a、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6b、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6c,用以接收X軸向加速度信號Gx2、Y軸向加速度信號Gy2、Z軸向加速度信號Gz2,再轉換輸出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
圖7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路系統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組成構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故相同元件乃標示相同的元件編號,以資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其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信號傳送界面51係採用一信號傳輸線53,用以將第一角度偵測器5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傳送至主控制器3的處理單元31。
圖8顯示本發明配合圖2實施例的流程圖。首先,係在感測器結合一第一角度偵測器(步驟101)、以及在X光源模組結合一第二角度偵測器及一角度調整控制器(步驟102)。
在操作人員使用X光設備時,藉由本發明中的第一角度偵測器偵測感測器相對於重力方向g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θ x1、一Y軸向角度信號θ y1、一Z軸向角度信號θ z1,並將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傳送至主控制器(步驟103)。
同時,由第二角度偵測器偵測X光源模組相對於重力方向g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θ x2、一Y軸向角度信號θ y2、一Z軸向角度信號θ z2,並將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傳送至主控制器(步驟104)。
主控制器中的處理單元依據第一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與第二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 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予以比對而產生至少一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x、一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y、一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z(步驟105)。
之後,即可依據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x、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y、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Sz經由角度調整控制器7驅動角度調節機構,據以調節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步驟106)。在必要時,操作人員亦可藉由操作單元以手動的方式來操控角度調整控制器驅動角度調節機構,以達到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
在完成上述X光源模組的角度調整之後,判別該X光源模組是否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感測器(步驟107)。如果是的話,即可在處理單元的控制之下,使X光射束以垂直角度投射向感測器(步驟108)。
圖9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路系統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組成構件與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故相同元件乃標示相同的元件編號,以資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其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角度調節機構8未經由角度調整控制器7作電控驅動,而是依賴操作者以手動調節方式直接操作角度調節機構8,以達到調節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之一或二個以上的軸向角度。
在此實施例中,顯示單元33上的角度資訊顯示區331會顯示第一角度偵測器5所偵測到的感測器4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以及第二角度偵測器6所偵測到的X光源模組2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
圖10顯示本發明配合圖9實施例的流程圖。此實施例的流程與圖8所示的流程步驟101~104相同。在步驟104之後,係將第 一角度偵測器5所偵測到的感測器4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以及第二角度偵測器6所偵測到的X光源模組2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顯示在顯示單元33上的角度資訊顯示區331上(步驟105a)。
此時,操作者即可依據顯示單元33上的角度資訊顯示區331顯示第一角度偵測器5所偵測到的感測器4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以及第二角度偵測器6所偵測到的X光源模組2的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兩者間的誤差值,操作角度調節機構8,進而調節X光源模組2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直到X光源模組2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感測器4(步驟106a)。
上述實施例是以X光設備應用在醫療領域時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除此之外,本發明的技術亦可應用在其它工業領域(例如電路板製造加工業、鋼板製造及焊接加工業、物件檢測…等非破壞性檢驗)。
圖11顯示本發明另一應用領域中,X光設備中X光源模組與感測器間對應關係的立體圖。如圖所示,X光源模組2產生的X光射束R投射向一感測器4,而在感測器4上可承置一標的物件9(例如一電路板)。
如同前述的實施例,感測器4的適當位置設置有一第一角度偵測器5,用以偵測感測器4相對於重力方向g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θ x1、Y軸向角度信號θ y1、Z軸向角度信號θ z1。
X光源模組2的適當位置則設置有一第二角度偵測器6,用以偵測X光源模組2相對於重力方向g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θ x2、Y軸向角度信號θ y2、Z軸向角度信號θ z2。藉由本發明的 技術,可使X光管21所產生的X光射束R與感測器4始終維持垂直角度關係。
以上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結構設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於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本發明之結構設計及精神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唯這些改變仍屬本發明之精神及以下所界定之專利範圍中。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00‧‧‧X光設備
1‧‧‧設備機體
11‧‧‧垂直支柱
12‧‧‧水平支柱
2‧‧‧X光源模組
21‧‧‧X光管
22‧‧‧準直儀
3‧‧‧主控制器
31‧‧‧處理單元
32‧‧‧第一信號接收界面
33‧‧‧顯示單元
34‧‧‧第二信號接收界面
35‧‧‧操作單元
4‧‧‧感測器
41‧‧‧承架
42‧‧‧光偵測器
5‧‧‧第一角度偵測器
51‧‧‧信號傳送界面
6‧‧‧第二角度偵測器
7‧‧‧角度調整控制器
8‧‧‧角度調節機構
R‧‧‧X光射束
Sx‧‧‧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
Sy‧‧‧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
Sz‧‧‧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
θ x1‧‧‧X軸向角度信號
θ y1‧‧‧Y軸向角度信號
θ z1‧‧‧Z軸向角度信號
θ x2‧‧‧X軸向角度信號
θ y2‧‧‧Y軸向角度信號
θ z2‧‧‧Z軸向角度信號

Claims (13)

  1. 一種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包括:一設備機體;一X光源模組,經由一角度調節機構結合在該設備機體,具有一X光管及一準直儀,用以產生一X光射束經由該準直儀投射出;一主控制器,配置在該設備機體,包括:一處理單元;一第一信號接收界面,連接於該處理單元;一感測器,包括有一承架及定位在該承架的複數個光偵測器,該感測器係配置在距離該X光源模組一距離處,並面對於該X光源模組,以使該光偵測器接收該X光管所產生的該X光射束;其特徵在於:一第一角度偵測器,配置在該感測器,用以偵測該感測器相對於一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一信號傳送界面,連接於該第一角度偵測器,用以將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出;一第一信號接收界面,連接於該主控制器中的該處理單元,用以接收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並傳送至該處理單元;一第二角度偵測器,配置在該X光源模組,用以偵測該X光源模組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一第二信號接收界面,連接於該主控制器中的該處理單元,用以將該第二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 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其中該信號傳送界面係一無線式信號傳送界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其中該信號傳送界面係一信號傳輸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其中該第一角度偵測器包括有: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感測器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感測器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感測器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一第一角度轉換電路,連接於該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該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該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接收該X軸向加速度信號、該Y軸向加速度信號、該Z軸向加速度信號,再轉換輸出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其中該第二角度偵測器包括有: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 一第二角度轉換電路,連接於該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該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該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用以接收該X軸向加速度信號、該Y軸向加速度信號、該Z軸向加速度信號,再轉換輸出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更包括有一顯示單元,連接於該處理單元,在該顯示單元上顯示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偵測到的該感測器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以及該第二角度偵測器所偵測到的該X光源模組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更包括有一角度調整控制器,連接於該處理單元與該角度調節機構,用以驅動該角度調節機構調節該X光源模組對應於感測器的相對角度;其中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經由該信號傳送界面傳送出,由該主控制器的該第一信號接收界面予以接收後送至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依據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與該第二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予以比對據以產生至少一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一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一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經由該角度調整控制器驅動該角度調節機構調節該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使該X光源模組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該感測器,進而使該X光射束與該感測器始終維持該垂直角度關係。
  8. 一種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係在一設備機體中包括有一X光源模組、一主控制器、一感測器,其中該X光源模組經由一角度調 節機構結合在該設備機體,在該X光源模組中具有一X光管用以產生一X光射束,該感測器包括有複數個光偵測器,該感測器係配置在距離該X光源模組一距離處,並面對於該X光源模組,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在該感測器結合一第一角度偵測器、以及在該X光源模組結合一第二角度偵測器及一角度調整控制器;(b)由該第一角度偵測器偵測該感測器相對於一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並將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至主控制器;(c)同時由該第二角度偵測器偵測該X光源模組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並將該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至該主控制器;(d)該主控制器依據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與該第二角度偵測器所產生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予以比對而產生至少一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一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一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e)依據該X軸向角度調整信號、該Y軸向角度調整信號、該Z軸向角度調整信號經由該角度調整控制器驅動該角度調節機構調節該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f)判別該X光源模組是否以一垂直角度對應於該感測器;(g)在該X光源模組以該垂直角度對應於該感測器時,使該X光管所產生的X光射束以該垂直角度投射向該感測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其中該 步驟(b)中,該第一角度偵測器偵測該感測器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係包括下列步驟:(b1)以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感測器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b2)以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感測器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b3)以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感測器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b4)將該X軸向加速度信號、該Y軸向加速度信號、該Z軸向加速度信號轉換輸出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其中該步驟(c)中,該第二角度偵測器偵測該X光源模組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係包括下列步驟:(c1)以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c2)以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c3)以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c4)將該X軸向加速度信號、該Y軸向加速度信號、該Z軸向加速度信號轉換輸出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
  11. 一種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係在一設備機體中包括有一X 光源模組、一主控制器、一顯示單元、一感測器,其中該X光源模組經由一角度調節機構結合在該設備機體,在該X光源模組中具有一X光管用以產生一X光射束,該感測器包括有複數個光偵測器,該感測器係配置在距離該X光源模組一距離處,並面對於該X光源模組,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在該感測器結合一第一角度偵測器、以及在該X光源模組結合一第二角度偵測器及一角度調整控制器;(b)由該第一角度偵測器偵測該感測器相對於一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並將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至主控制器;(c)同時由該第二角度偵測器偵測該X光源模組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並將該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傳送至該主控制器;(d)將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偵測到的該感測器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θ x1、該Y軸向角度信號θ y1、該Z軸向角度信號θ z1以及該第二角度偵測器所偵測到的該X光源模組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θ x2、該Y軸向角度信號θ y2、該Z軸向角度信號θ z2顯示在該顯示單元上;(e)依據該第一角度偵測器所偵測到的該感測器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θ x1、該Y軸向角度信號θ y1、該Z軸向角度信號θ z1與該第二角度偵測器所偵測到的該X光源模組的該X軸向角度信號θ x2、該Y軸向角度信號θ y2、該Z軸向角度信號θ z2兩者間的誤差值,操作該角度調節機構,進而調節該X光源模組在X軸向、Y軸向、Z軸向的角度,直到該X光源模組以一垂 直角度對應於該感測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其中該步驟(b)中,該第一角度偵測器偵測該感測器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係包括下列步驟:(b1)以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感測器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b2)以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感測器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b3)以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感測器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b4)將該X軸向加速度信號、該Y軸向加速度信號、該Z軸向加速度信號轉換輸出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Z軸向角度信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方法,其中該步驟(c)中,該第二角度偵測器偵測該X光源模組相對於該重力方向的至少一X軸向角度信號、一Y軸向角度信號、一Z軸向角度信號係包括下列步驟:(c1)以一X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X軸向的至少一X軸向加速度信號;(c2)以一Y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Y軸向的至少一Y軸向加速度信號;(c3)以一Z軸向加速度偵測單元偵測該X光源模組在Z軸向的至少一Z軸向加速度信號;(c4)將該X軸向加速度信號、該Y軸向加速度信號、該Z軸向加速度信號轉換輸出該X軸向角度信號、該Y軸向角度信號、該 Z軸向角度信號。
TW103123773A 2014-07-10 2014-07-10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TWI531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773A TWI531854B (zh) 2014-07-10 2014-07-10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773A TWI531854B (zh) 2014-07-10 2014-07-10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709A TW201602709A (zh) 2016-01-16
TWI531854B true TWI531854B (zh) 2016-05-01

Family

ID=5564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3773A TWI531854B (zh) 2014-07-10 2014-07-10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1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9966B2 (ja) 2016-11-21 2021-03-31 東芝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医用画像処理方法、医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動体追跡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治療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709A (zh) 2016-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803B (zh) 放射线成像系统和用于该放射线成像系统的辅助装置
US1066059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 emitter
US20140064450A1 (en) Body mo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as well as radi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5502795A (ja) 医療用撮像システム及びx線画像の提供方法
JP6112773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205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rotary components
JP2012000452A (ja) 可搬型検出装置用の位置感知装置
US9597048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a direct radiographic panel as active DR panel
JP2011067248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US10898156B2 (en)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EP143402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mbined image from partial images
TWI531854B (zh) X光射束與感測器對位系統及方法
CN114886458A (zh) 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及探测系统
JP5621244B2 (ja) X線撮影装置
JP2014198271A (ja) X線撮影装置
JP4679253B2 (ja) 移動型x線装置
JP2008136773A (ja) X線撮影装置およびx線撮影方法
CN207804230U (zh) 一种主观视觉重力线检测装置
US10143429B2 (en) X-ray diagnostic device
JP2009201671A (ja) 身体測定装置
EP3235430A1 (en)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11115384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KR20170115328A (ko) 3d 포토 촬영이 가능한 휴대용 엑스레이 장치
TW201630568A (zh) 準直儀與檢測板之對位方法及控制系統
CN113876341B (zh) 待测对象厚度测量的参数校准因子计算及厚度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