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0109B - 用於操作在行動網路中的無線電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操作在行動網路中的無線電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0109B
TWI530109B TW099127156A TW99127156A TWI530109B TW I530109 B TWI530109 B TW I530109B TW 099127156 A TW099127156 A TW 099127156A TW 99127156 A TW99127156 A TW 99127156A TW I530109 B TWI530109 B TW I5301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spatial
status report
station
localiz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7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4205A (en
Inventor
提姆蒂 詹姆士 茂司理
米羅斯 特沙納維克
周子捷
羅伯特 詹姆士 達維斯
Original Assignee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14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4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1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with feedback of measurements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操作在行動網路中的無線電台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諸如一行動通信系統(例如,UMTS、LTE或進階LTE)之一通信系統中通信之方法。
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波束成形且在本發明之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合作波束成形(亦即,藉由使用不同小區的主要站台天線而獲得的波束成形)通信之方法。
在圖1所示之一蜂巢式電信系統(如一UMTS或LTE系統)中,在一小區100a內複數個次要站台110a至110d(如使用者設備)與操作該小區的主要站台101a通信。在此一系統中,該主要站台101a與該等次要站台可各包括含複數個天線之一天線陣列。此等天線可藉由波束成形而用以在一MIMO模式下通信。應用在傳輸站台(本文中為該主要站台101a)及/或接收站台(本文中為該等次要站台110a至110d)上的複雜係數使通信串流產生,該等通信串流之各者係與一或多個空間頻道相關聯。
為將對該等次要站台所體驗的傳輸情況的認知提供給該主要站台101a使得選擇一合適的傳輸模式,該等次要站台可量測諸如衰減、SINR、干擾等一些參數。接下來,該等次要站台可回饋表示此等情況(諸如,CQI中的一可達成的資料速率或傳播損失指示)之報告。
然而,該次要站台在其之本地量測基礎上計算此類回饋,儘管其並不瞭解該網路亦不瞭解所有系統資源。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出一種操作一系統之方法,該方法減輕以上所述問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出一種操作一系統之方法,該方法使次要站台更好地瞭解其之環境。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提出一種操作一系統之方法,該方法使次要站台在不引起巨大成本額外負擔下得知干擾源。
為達到此目的,本發明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提出一種操作一主要站台之方法,該主要站台包括與複數個次要站台通信之構件,該方法包括步驟:該主要站台將一干擾狀態報告用信號發送至至少一次要站台,該干擾狀態報告包括表示干擾之一空間特性的一空間指示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提出一種操作一次要站台之方法,該次要站台包括與一主要站台通信之構件,該方法包括:自該主要站台接收一干擾狀態報告,該干擾狀態報告表示干擾之一空間特性之一空間指示項;量測參考符號之頻道特性;及在干擾狀態報告幫助下解譯所量測之該等頻道特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提出包括與複數個次要站台通信之構件的一主要站台,該主要站台包括用於將一干擾狀態報告用信號發送至至少一次要站台之一傳輸器,該干擾狀態報告包括表示干擾之一空間特性之一空間指示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提出包括與一主要站台通信之構件的一次要站台,該次要站台包括自該主要站台接收一干擾狀態報告之一接收器及量測參考符號之頻道特性之控制構件,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包括表示干擾之一空間特性之一空間指示項,該控制構件係經調適以在該干擾狀態報告幫助下解譯所量測之該等特性。
因此,該次要站台具有關於干擾的空間形式(諸如干擾的空間分佈)之一指示項。在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該空間指示項包括關於如何局域化一干擾的一指示項。因此,該次要站台可在估計一可達成的資料速率時將此考慮其中,此外,該主要站台可較好瞭解干擾的空間分佈及此等干擾之特性。事實上,大多數干擾係由相鄰小區造成且一主要站台通常操作至少兩個小區。
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態樣將自下文所描述之實施例變得顯而易見,且將參考該等實施例闡明該等態樣。
現在將參考諸隨附圖示藉由實例方式更詳細描述本發明。
本發明係關於諸如一UMTS或一LTE網路之一行動通信網路,其中各小區係由與複數個次要站台通信的一主要站台操作。在複數個頻道上執行自該主要站台的下行鏈路通信,一些頻道專用於使用者資料,其餘頻道用於控制資料,控制資料係用於用信號發送傳輸參數以控制自該主要站台至該次要站台之通信。可藉由時間、頻率或碼之一或多者之多工而定義該等頻道。同樣適用於上行鏈路頻道。
在基於LTE實例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高達20 MHz之一單一載波。舉例而言,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之一控制發信號訊息可用於用信號發送傳輸資源的配置。在該PDCCH上,該主要站台可用信號發送傳輸參數,例如,預編碼向量/矩陣,該等預編碼向量/矩陣允許該次要站台(或表示為UE的使用者設備)計算相位參考,以自共同參考符號解調變下行鏈路資料。亦支援經預編碼明確用於一考慮的次要站台之參考符號(UE特定之解調變參考符號或UE特定之DRS)作為一選項,但是僅用於一單一空間頻道。傳輸參數(如一調變序列、一時間/頻率資源及/或一波束成形串流)之組合可定義一空間頻道。
在進階形式的LTE網路中,亦提出UE特定之DRS來輔助自該主要站台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該DRS可佔用各資源區塊中之諸資源元素(RE)中的一些。將多個空間頻道傳輸至一次要站台需要各空間頻道的一DRS集。各空間頻道之該DRS集係以與該空間頻道之資料相同的預編碼方式來編碼,且因為該DRS的位置及符號值均為該次要站台所知,所以其等可用作為一相位及振幅參考以解調變在該空間頻道上傳輸的資料。相同的是,該DRS亦可用於獲得由預編碼而形成的組合頻道及無線電頻道之一頻道估計。可認為對一空間頻道之預編碼將產生一天線埠且該空間頻道之該DRS集因此係在該對應天線埠上傳輸。
以下之一或多者可區分各空間頻道之DRS集:
‧頻域(FDM),亦即,用於發送DRS的諸RE在(例如)不同頻率載波下在頻域中不同;
‧時域(TDM),亦即,用於發送DRS的諸RE在時域中不同;
‧在用於發送DRS的各RE中傳輸的不同序列值(亦即,CDM)。在此情形中,較為便利的是使用相同的RE集發送各空間頻道之各DRS集。
實務上,一給定空間頻道之DRS可包括以下所有三個態樣:FDM、TDM及CDM。對於一給定的次要站台,若在用於DRS之任何RE中(或在任何空間頻道上)不發送資料,則將較為有利,這是因為此將避免資料及DRS之間的任何干擾,否則將降低由該次要站台所獲得之頻道估計的準確度。對於FDM、TDM及CDM,此將意謂用於任何DRS之該等RE不可用於任何空間頻道上的資料。
此外,根據此實施例之一實例,該等DRS集相互正交,使得可在同時傳輸一個以上DRS集之情形中獲得獨立頻道估計。當兩個DRS集的乘積為零時,其等正交。例如,在TDM情形下,若兩個符號在時間上不重疊,則其等正交。對於FDM,若兩個符號各自的頻率載波不同,則其等正交。對於CDM,若兩個符號各自調變序列的乘積為零,則其等正交。原則上,經支援用於一單一資源區塊之空間頻道之最大數目取決於經分配給DRS之RE的調變順序及總數(亦即,可用的正交序列之最大數目)。實務上,可能將最大值設定在一較低等級上,例如,使得分配給DRS之RE總數等於所允許之空間頻道最大數目之倍數,例如,各空間頻道之一2個DRS集。
接下來,以下為設計該系統之可能方式:
‧分配給DRS之RE數目與實際傳輸至一次要站台UE之空間頻道數目成比例。此將適用於FDM或TDM。當傳輸少於最大值的空間頻道時,其具有最小化來自DRS之額外負擔之優點;
‧分配給DRS的RE數目是固定的(例如,可傳輸至一次要站台之空間頻道的最大數目之倍數)。此為使用CDM之一正常結果。對於FDM及TDM以及CDM而言,亦允許同時將不同的空間頻道傳輸至一個以上次要站台。此需要一UE知道其將把哪個DRS集用作為參考來接收其之資料(且諸DRS對應於該資料串流之哪一部分)。
然而,如圖1中所繪示,在小區100a邊緣處的一次要站台110d可同時自一個以上小區(本文中自小區100b)接收DRS。在此情形下,較為便利的是操作該系統,使得相同的訊框時序係用於相鄰小區且亦使得可區分來自不同小區之DRS(例如,藉由FDM/TDM/CDM)。若該次要站台110d可識別不同小區100a或100b的不同DRS,且具有多個接收天線,則其呈現出以下可能性:
‧在一實例中,該次要站台110d可自一想要的小區接收一資料傳輸且調整其之接收權重以拒絕來自其他小區之空間頻道;
‧相反,該次要站台110d可調整其接收權重以(例如,使用不同空間頻道與不同DRS)同時自複數個小區(此處是100a及100b)接收資料傳輸。
因此,有利的是,只要此不增大DRS所需之RE數目,該次要站台便可區分使用不同符號序列之不同小區的DRS。然而,隨著頻道的快速變化,此方法之效能降低。例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不同小區之該等DRS正交(或接近正交)。
在LTE之特定實例中,此一系統之一實施方案如下:
‧傳輸至一小區中之一UE之空間頻道之最大數目為8。應注意,本質上此將限制在一小區中傳輸之空間頻道總數;
‧一資源區塊中之DRS的RE數目可為諸如12或24之一數;
‧假設DRS設計將允許(至少是在某些環境下)橫跨一資源區塊內插一些頻道係數。
在此一系統中,該次要站台可具有一天線陣列中之多個接收天線(例如,2、4或8)。術語天線埠亦用於定義(例如)用於接收或傳輸具有一單一參考符號之一單一串流之一組天線。
為使該主要站台可排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以有效率使用系統資源,通常希望一次要站台將關於下行線路頻道狀態之回饋提供給該主要站台,例如:
‧隱性回饋,在假設一特定傳輸方案下,該回饋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
○較佳傳輸秩(transmission rank)
○較佳預編碼矩陣或向量
○可被接收的資料速率(例如,CQI)
‧顯性回饋,其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
○頻道傳送功能
○干擾功率
○干擾協方差矩陣
此回饋通常係基於經設計用於此目的、週期性傳輸之參考符號之觀察(亦即,CSI-RS)及干擾估計。該回饋可為寬頻(例如,涵蓋完整載波頻寬)或具頻率選擇性(涵蓋載波頻寬之部分)。
可對干擾進行不同的假設,例如:
‧空間白化,此意謂干擾等級實質上散佈在該次要站台周圍;
‧空間局域化,此意謂僅在該次要站台周圍之某些位置干擾等級較高;
‧在頻域中均勻
‧具頻率選擇性
‧在時域中恆定,或
‧時變
該次要站台可藉由觀察其之天線輸出處之諸信號來判定合適的假設。接著,若該干擾為空間局域化,則該次要站台可能能夠最佳化接收器處理(亦即,天線權重的選擇)以減輕干擾影響且最大化SINR。否則,該次要站台應應用MRC(最大比率組合)。將基於對該次要站台處的干擾之空間訊跡之一估計計算天線權重。此等權重可應用於接收資料傳輸以及報告頻道品質(例如,CQI)。
若該干擾為頻率可選擇的或時變的(例如,具有一可識別型樣),則此將導致對應於具有較低估計干擾的頻譜之部分的較高CQI值。
僅使用該等次要站台量測之一問題係任何未來副訊框中之干擾環境可能不同於自過去歷史推導出的干擾環境。
應注意,實務上,干擾的空間特性可能更為複雜,舉例而言,多個局域化源,或局域化分量與空間白化分量之一組合。此資訊可呈一協方差矩陣形式。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在圖1所顯示的一系統中,該主要站台101可將關於干擾空間分佈之資訊傳輸至其之小區中之該等次要站台100a至100d的一者或多者。此資訊可能被附在一干擾狀態報告中。此一干擾狀態報告可包括該主要站台所計算之全部協方差矩陣或者基於來自該等次要站台之該等報告所計算之全部協方差矩陣。然而,此協方差矩陣可呈現出大量額外負擔。因此,在下文所描述的本發明之一些變體中提出提供其他類型的干擾報告。
該主要站台確實對干擾具有一更好的認識及量測此干擾之更大能力。該認識可能係自諸量測或該等其他次要站台之報告而獲得。
該等報告可能表示干擾之空間分佈,例如,透過給出較高等級的干擾之方向或位置表示干擾的空間分佈。然而,為最小化該等報告之大小,亦可提供一些短報告(與長報告組合或單獨與長報告在一起),該等短報告指示干擾是否係局域化或以一均勻方式在該次要站台周圍散佈在該次要站台周圍。與干擾係經局域化的該指示項互補的是,一有用指示項為局域化干擾源的數目。
因為情況可能是均勻干擾源與局域化源之一組合,所以該等干擾報告可能以兩部分來指示此。一第一部分可指示均勻干擾等級,且第二部分指示局域化源的數目,該兩個部分均被考慮在空間均勻干擾源中。
如圖2所示,干擾報告200之一實例包括一均勻干擾欄位201,該均勻干擾欄位專用於具有(例如)干擾等級之空間均勻干擾。此等值可為圖2中所示的完整頻寬或副頻帶2011-2014之一平均值。等於零的值可指示此特定副頻帶中未遭遇均勻干擾。為減小報告的大小,大小可隨著一均勻干擾指示項2010而動態減小,其取決於指示隨後欄位之存在/缺失。
一第二欄位202可表示干擾的局域化分量。類似地,一局域化干擾指示項2020可指示後續欄位之存在/缺失或者指示局域化干擾源的數目。因此,第二欄位202定義後續欄位之數目以描述所有源。該等後續欄位2021-2024表示該等局域化干擾源之至少一些的自該次要站台或自該主要站台的一大致方向。此處在該等子欄位2021-2024中給出四個源大體方向。
作為一變體,可指示該頻寬的哪些頻率副頻帶正在經歷空間均勻干擾。亦可指示該干擾報告可適用於一頻域之哪些副頻帶及哪週期。一時序指示可表示該報告之一有效週期或估計該報告的時間。因此,該次要站台可自該時序指示推導一信用等級且若該報告不係最近的則執行一經推導之假設。
該時序指示亦可指示干擾空間分佈之一變更速率,其允許該次要站台推導報告之一有效時間。此外,若該干擾為週期性的,則此時序指示可為干擾空間分佈之一週期。
在此干擾狀態報告幫助下,該次要站台於是可基於該報告之該等指示做出某些量測,例如,關於參考符號之量測。此等量測可用於將可達成的資料速率及較佳傳輸參數(例如,CQI)之估計發送至該主要站台。
在此實施例之一變體中,該次要站台可使用干擾狀態報告最佳化與該主要站台之一MIMO通信之其之接收權重。事實上,該等干擾源之位置之指示可允許計算減小一特定方向中的接收敏感度的權重。
根據本發明之諸實施例,提出該次要站台在判定關於干擾環境之假設時得到該主要站台的援助。這是切實可行的,因為UE經歷的大多數干擾係受控於該主要站台,例如,受控於該相同主要站台之其他小區中之傳輸所引起的干擾,或者傳輸至該相同小區中之其他UE的空間頻道所引起的干擾。此外,該主要站台可能瞭解受控於其他主要站台的小區所產生的干擾傳輸。舉例而言,一些形式的干擾協調可導致將一給定小區中之高功率傳輸限制在頻域的一特定部分中。
將完全干擾協方差矩陣提供給該次要站台(即使該矩陣為該主要站台所知)將導致重大額外負擔。需要更簡潔的資訊表示。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主要站台可將關於下列者用信號發送至該次要站台:
‧是否應假設干擾為空間均勻或空間局域化
○應假設干擾為空間均勻的頻域之部分;
○應假設干擾為空間局域化的頻域之部分。
此外,可指示其他干擾特性:
‧空間局域化干擾分量之數目;
‧是否應假設干擾為局域化白化分量及空間白化分量之一混合;
‧是否應假設干擾為頻域均勻或頻率可選擇。或者更詳細:
○應假設為均勻的頻域之部分;
○應假設為可選擇的頻域之部分。
‧是否應假設干擾為時域均勻或者時變。更詳細為:
○干擾變化之週期
○干擾變化之時序
‧時間間隔,在該時間間隔中特定假設得以維持。
該次要站台可藉由監測各種DRS序列推導關於干擾環境之有用資訊。通常,若一空間頻道係在一給定小區(或一附近小區)中傳輸,則自對應DRS序列推導的頻道估計可給出一對應干擾資料傳輸之存在的一指示。另一方面,若未正在傳輸該空間頻道,則該頻道估計可理解為背景雜訊或空間白干擾功率之一指示。因此,有利的是,無論是否將特定DRS序列假設為對應於傳輸的空間頻道或假設為背景雜訊,該主要站台均發信號至該次要站台。若優先使用特定DRS序列(例如,或多或少連續使用或者在一特定小區中之一寬頻寬中使用),則此將特定相關。
為在空間白干擾存在下接收一單一空間頻道,希望UE使用自相關聯DRS序列之量測推導的頻道估計以提供用於解調變之一相位及振幅參考。在此情形中,針對該次要站台處的多個接收天線,採用MRC所推導之天線權重係合適的。然而,在存在額外空間頻道及/或空間非均勻干擾下,不同的天線權重將提供一較佳SINR。為計算合適的天線權重,UE可使用與其他空間頻道(UE於其上接收資料)相關聯之DRS序列及干擾特性之空間特性之任何估計(其係自相關聯之該等DRS序列而推導)。因此,為改良UE接收器效能,該主要站台可提供關於干擾特性之資訊,諸如以下各者之一指示:
‧亦用於相同小區(例如,一伺服小區或錨小區)中以傳輸至其他UE的DRS序列;
‧用於相鄰小區中以傳輸至其他UE小區的DRS序列。
此等指示可通知UE是否應假設:基於空間白干擾或基於空間局域化傳輸解譯特定DRS序列之其自身的量測。
若關於使用中的DRS序列之資訊係連同PDCCH中之一下行鏈路指派一起載送,則此亦意謂頻譜之一特定部分(例如,該指派訊息中之資源)。亦可指示時域之一特定部分(例如,對應PDSCH之子訊框或許多後續子訊框)。
可將關於干擾之資訊廣播至所有UE,但是接著其必須反映一小區中之平均條件。
在載波彙集情形中,關於干擾之資訊可特定用於特定分量載波。
將使用中的DRS序列通知給UE等效於提供局域化空間干擾源之數目之一指示。
可回應於來自UE之一請求,將關於干擾之資訊提供給UE。
在基於諸如LTE之一系統之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藉由用信號發送(或推斷)一小區中可用的下行鏈路之數目及潛在可使用的DRS序列集來通知該UE。若一特定源區塊中之干擾可假設為空間局域化干擾(例如,將位元映射值設定為「1」)或非空間局域化干擾(例如,將位元映射值設定為「0」),則可藉由來自該主要站台之更高發信號(例如,使用具有每一個資源區塊一位元的一位元映射)來通知該UE。若干擾係經指示為非空間局域化干擾,則UE採用MRC推導CSI及CQI。若該干擾係經表示為空間局域化干擾,則UE採用經設計用以最佳化SINR(例如,迫零)的權重來推導CSI及CQI。
此外或替代地,使用一旗標通知該次要站台是否應將干擾假設為頻率可選擇。若該干擾未表示為頻率可選擇,則UE採用橫跨頻域之均勻干擾來推導CSI及CQI。
此外或替代地,使用一旗標通知該UE是否應將干擾假設為時變。若指示該干擾非為時變,則該UE採用時域中的恆定干擾來推導CSI及CQI。
另一變體類似於先前實例,例外為假設:若假設一特定DRS序列在使用中(例如,使用每個DRS序列具有一位元之一位元映射),則藉由自該主要站台發信號給該UE來指示干擾之空間特性。若一DRS序列係在使用中,則UE可假設對應頻道估計指示與該DRS相關聯之干擾之空間訊跡。否則,UE可假設該頻道估計可用於估計一空間白干擾分量之功率。在此情形中,當UE被指派下行鏈路資源時,可經由PDCCH發送關於DRS使用之資訊,且該資訊可用於最佳化接收器對經由PDSCH發送之資料的接收器處理。
在此變體之一延伸中,若應假設該DRS序列用於該相同小區或不用於該相同小區,則可藉由自該主要站台發信號(例如,使用每個DRS具有一位元的一位元映射)來通知該次要站台。
在此變體之一進一步延伸中,若假設該DRS用於一鄰近小區或不可用於該相鄰小區,則可藉由自該主要站台發信號(例如,使用每個DRS序列具有一位元的一位元映射)來通知該次要站台
應注意該主要站台可指示以下之一或多者:
‧是否應將一特定參考序列假設為在使用中;
‧空間干擾源之數目;
‧是否應將一特定干擾序列假設為用於相同小區中;
‧是否應將一特定參考序列假設為用於一相鄰小區中;
‧是否應將干擾假設為頻域均勻或具頻率選擇性;
‧是否應將干擾假設為時域均勻或時變;
‧可於其中應用特定假設之頻率範圍;
‧時變干擾之週期性;
‧可於其中應用特定假設的時間間隔。
本發明可適用於可包含進階LTE之行動通信中。可將小區中放置在一單一基地台站台中或不同的站台上,例如,光纖無線電技術所實施的超微型小區。
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一元件前面的字詞「一」不排除複數個此等元件之存在。此外,字詞「包括」不排除所列之該等元件或步驟之外的其他元件或步驟之存在。
申請專利範圍中括弧內所包含之參考符號意欲援助理解且非意欲限制。
從閱讀本發明,其他修改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此等修改可包含無線電通信技術中已知的其他特徵。
100a...小區
100b...小區
101a...主要站台
110a...次要站台
110b...次要站台
110c...次要站台
110d...次要站台
200...干擾報告
201...均勻干擾欄位
202...第二欄位
2010...均勻干擾指示項
2011...副頻帶
2012...副頻帶
2013...副頻帶
2014...副頻帶
2020...局域化干擾指示項
2021...後續欄位
2022...後續欄位
2023...後續欄位
2024...後續欄位
已描述的圖1為一行動網路之一方塊圖,其中本發明係在該行動網路中得以實施;及
圖2為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傳輸之一干擾報告之一示意圖。
100a...小區
100b...小區
101a...主要站台
110a...次要站台
110b...次要站台
110c...次要站台
110d...次要站台

Claims (15)

  1. 一種操作包括與至少一次要站台(secondary station)通信之構件之一主要站台(primary station)之方法,該方法包括該主要站台將一干擾狀態報告用信號發送至該至少一次要站台之步驟,該干擾狀態報告包括以下至少一者:表示一干擾之一空間特性之一空間指示項、表示該干擾之一時間特性之一時間指示項及表示該干擾之一頻率特性之一頻率指示項;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包含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指示均勻干擾的一等級且該第二部分指示局域化源(localized sources)的一數目,該等局域化源與空間均勻干擾源皆被考慮。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空間指示項表示該干擾的空間分佈。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空間指示項指示該干擾為空間均勻抑或是空間局域化、或指示該干擾為部分空間均勻且部分空間局域化、或指示該干擾為至少部分空間局域化且指示局域化干擾源之一數目。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空間指示項表示該等局域化干擾源之至少一些的方向。
  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空間指示項指示該干擾在一頻域之哪些副頻帶(sub bands)上為空間均勻。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空間指示項進一步包括關於其適用於在一頻域之哪些副頻帶的一指示。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進 一步包括一有效週期,在該有效週期期間的該干擾狀態報告會被視為有效。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時間特性為以下至少一者:該干擾空間分佈之一變化速率、該干擾空間分佈之一週期、該干擾之一變化速率、該干擾之一週期。
  9. 一種操作一次要站台之方法,該次要站台包括與一主要站台通信之構件,該方法包括自該主要站台接收一干擾狀態報告、量測關於諸參考符號之若干頻道特性、及在該干擾狀態報告幫助下解譯(interpreting)所量測之該等頻道特性,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包含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指示均勻干擾的一等級且該第二部分指示局域化源的一數目,該等局域化源與空間均勻干擾源皆被考慮。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包括表示一干擾之一空間特性之一空間指示項。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方法,其中該次要站台包括用於自該主要站台接收至少一傳輸串流之複數個天線,且其中該次要站台基於該至少干擾狀態報告計算諸接收權重。
  12. 如請求項9或10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傳輸串流為一MIMO傳輸串流。
  13. 如請求項9或10之方法,其中該次要站台基於至少該干擾狀態報告計算一可達成之資料速率之一指示。
  14. 一種包括與複數個次要站台通信之構件之主要站台,該主要站台包括用於將一干擾狀態報告用信號發送至至少 一次要站台之一傳輸器,該干擾狀態報告包括表示干擾之一空間特性之一空間指示,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包含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指示均勻干擾的一等級且該第二部分指示局域化源的一數目,該等局域化源與空間均勻干擾源皆被考慮。
  15. 一種包括與一主要站台通信之構件之次要站台,該次要站台包括用於自該主要站台接收一干擾狀態報告之一接收器;用於量測關於諸參考符號之若干頻道特性之控制構件,該控制構件係經調適以在該干擾狀態報告幫助下解譯所量測之該等頻道特性,其中該干擾狀態報告包含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指示均勻干擾的一等級且該第二部分指示局域化源的一數目,該等局域化源與空間均勻干擾源皆被考慮。
TW099127156A 2009-08-18 2010-08-13 用於操作在行動網路中的無線電台的方法 TWI530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68117 2009-08-18
EP10305350 2010-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4205A TW201114205A (en) 2011-04-16
TWI530109B true TWI530109B (zh) 2016-04-11

Family

ID=4321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7156A TWI530109B (zh) 2009-08-18 2010-08-13 用於操作在行動網路中的無線電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397768B2 (zh)
EP (1) EP2467965B1 (zh)
JP (1) JP5715131B2 (zh)
KR (1) KR101714768B1 (zh)
CN (1) CN102474408B (zh)
BR (1) BR112012003559B1 (zh)
ES (1) ES2622987T3 (zh)
RU (1) RU2552640C2 (zh)
TW (1) TWI530109B (zh)
WO (1) WO20110211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26236A1 (en) * 2011-11-25 2015-05-07 Nokia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secondary systems
WO2014183083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adaptation support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5680999B (zh) * 2014-11-17 2019-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0651928B2 (en) 2017-12-20 2020-05-12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adaptiv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multi-bea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463596B1 (en) 2018-06-28 2019-11-05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Scalp care composition with well dispersed particulate scalp benefit agents
US11929958B2 (en) * 2018-10-12 2024-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scenario
CN111510189B (zh) * 2019-01-30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1102671A1 (en) * 2019-11-26 2021-06-0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sidelink relay
CN115001995A (zh) * 2022-04-29 2022-09-0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从站信息的方法、设备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1866C1 (ru) * 2000-07-04 2001-01-10 Оао "Персональные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Помехоустойчивая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US8190163B2 (en) 2002-08-08 2012-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ed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50238111A1 (en) * 2004-04-09 2005-10-27 Wallace Mark S Spatial processing with steering matrices for pseudo-random transmit steering in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84761B2 (en) * 2004-11-04 2010-03-23 Nokia Corporation Closed-loop signall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transmit beams and correspondingly adapted transceiver devices
US7512412B2 (en) * 2005-03-15 2009-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and overlapping control for a quasi-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08220B2 (en) *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7574179B2 (en) 2006-07-13 2009-08-11 Designart Networks Lt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chanism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within a cluster during multipl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US8676223B2 (en) * 2007-03-2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7756519B2 (en) * 2007-05-06 2010-07-13 Designart Networks Lt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
GB0713338D0 (en) 2007-07-10 2007-08-22 Vodafone Plc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N101373998B (zh) 2007-08-20 2012-07-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399585B (zh) 2007-09-27 2012-05-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Ofdma智能天线系统的用户信号产生及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
US8811198B2 (en) * 2007-10-24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report based on interference ind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04091B2 (en) 2008-02-0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275835B2 (ja) 2008-02-05 2013-08-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S2390244T3 (es) 2008-02-11 2012-1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de estimación de la calidad del enlace y aparato en un sistema de telecomunicaciones
US8150345B2 (en) 2008-03-31 2012-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plifie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multi-antenna receivers
CN101442808B (zh) * 2008-12-26 2011-10-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te-a中的上行多点协作联合调度方法
US8867493B2 (en) * 2009-02-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based on resource quality indication
US8867380B2 (en) * 2009-02-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502797A (ja) 2013-01-24
TW201114205A (en) 2011-04-16
US9397768B2 (en) 2016-07-19
BR112012003559B1 (pt) 2021-08-24
ES2622987T3 (es) 2017-07-10
RU2552640C2 (ru) 2015-06-10
KR20120085747A (ko) 2012-08-01
WO2011021122A1 (en) 2011-02-24
CN102474408A (zh) 2012-05-23
US20150349902A1 (en) 2015-12-03
JP5715131B2 (ja) 2015-05-07
RU2012110250A (ru) 2013-09-27
KR101714768B1 (ko) 2017-03-09
CN102474408B (zh) 2015-08-26
EP2467965A1 (en) 2012-06-27
EP2467965B1 (en) 2017-02-08
BR112012003559A2 (pt)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109B (zh) 用於操作在行動網路中的無線電台的方法
JP7337747B2 (ja) ユーザ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EP270142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interference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EP3286862B1 (en) Channel state feedback enhancement in downlink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EP242697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the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EP314665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feedbac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two dimensional antenna array
EP2701425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JP6683378B2 (ja) 基準信号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1567477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00695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repor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74419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인덱스를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US9113480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st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US9119082B1 (e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EP3360271B1 (en) A control entity, access node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JP621015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送信方法および復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