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8853B - 基地台設備、由基地台實施的方法,以及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地台設備、由基地台實施的方法,以及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8853B
TWI528853B TW102117381A TW102117381A TWI528853B TW I528853 B TWI528853 B TW I528853B TW 102117381 A TW102117381 A TW 102117381A TW 102117381 A TW102117381 A TW 102117381A TW I528853 B TWI528853 B TW I5288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ilot signal
reuse
segment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7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8116A (zh
Inventor
艾力克瑟 艾希克明
湯瑪士 馬澤塔
Original Assignee
阿爾卡特朗訊美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阿爾卡特朗訊美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阿爾卡特朗訊美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8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8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8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基地台設備、由基地台實施的方法,以及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
本發明關於使用時分雙工(TDD)傳送之無線通訊的方法及系統。
長期已知空間多工之技術可用以改進無線網路之頻譜效率。(頻譜效率說明每頻率單位之傳送資料速率,典型地為每秒每赫茲位元。)在空間多工之典型範例中,多個傳送天線陣列發送信息疊加至多個接收天線陣列。假設通道狀態資訊(CSI),即個別傳送-接收天線對間之通道係數為已知。假設個別通道係數間存在低相關性,CSI可供傳送器、接收器、或二者用以界定每一傳送信息之準獨立通道。因此,個別信息在接收天線陣列是可恢復的。
最近,專家已提出空間多工技術之延伸,其中多重行動或固定使用者終端(文中亦稱為「終端」)係 於相同時間-頻率槽中由更大量基地台天線等同時服務,文中稱為「服務天線」或簡稱為「天線」。尤其是當服務天線之數量遠大於終端數量時,該等網路可稱為「大型天線系統(LSAS)」。
理論研究預測LSAS網路之性能隨著服務天線數量增加而有利。尤其,不僅在頻譜效率中存在增益,在能量效率中亦然。(能量效率說明總資料流通量相對於總傳送功率之比例,並以例如每焦耳位元量測。)
一項該等研究為IEEE Trans.無線通訊9(2010年11月)3590-3600,以下稱為「Marzetta 2010」,T.L.Marzetta之「具無限制數量基地台天線之蜂巢式無線」。
在若干方法中,經由依賴時分雙工(TDD)互易性之程序,基地台可獲得CSI。即,終端於反向鏈路上發送引導序列,由此基地台可估計CSI。基地台接著可使用CSI聚束。當每一終端可被指定一組相互正交引導序列之一者時,此方法效果很好。
通常,行動被認為是有利地以於特定頻率上,利用引導序列之相互正交同步地傳送所有引導序列,甚至在所有頻率上。
然而,可用正交引導序列的數量相對小,且不大於同調時間相對於時延擴展之比例。單一細胞內之終端可使用正交引導序列,但來自相鄰細胞之終端典型地將需重用至少若干相同引導序列。此不同細胞中引導序列之 重用製造了引導污染之問題。引導污染致使基地台聚束其信息運送信號,不僅至置於相同細胞中之終端,亦至置於相鄰細胞中之終端。此即所謂定向干擾。定向干擾並未隨著基地台天線之數量成長而消失。事實上,定向細胞間干擾連同所欲信號與基地台天線之數量成比例成長。
如Marzetta 2010中所示,例如,隨著LSAS網路中基地台天線之數量成長,從引導污染產生之細胞間干擾最終出現為主要干擾源。
一種使用先前下鏈信號減輕LSAS網路中定向干擾的方法,於A.Ashikhmin及T.Marzetta在2011年12月19日提出申請之待決美國專利申請案No.13/329834「具抑制細胞間干擾之無線通訊的大型天線方法及設備」中說明並指定予其受讓人。
然而,仍需進一步方法可減輕因LSAS網路中以及在每一基地台採用小天線陣列或甚至單一天線之無線網路中之引導污染的定向干擾問題。
吾人已發現該等方法。在一實施例中,已提供新方法其中基地台配置引導信號至細胞中之行動終端,從行動終端傳送之上鏈引導信號獲得CSI,使用CSI以預編碼信息,及傳送與TDD協定一致之信息。藉由比較從每一行動終端接收之引導信號及與該行動終端相關聯之已知引導信號而獲得CSI。該已知引導信號係與根據引導信 號重用模式之個別行動終端相關,其中相鄰細胞係配置相互正交引導信號之相互正交重用群組,且特定細胞內之行動終端受限於僅傳送配置於該細胞之引導信號。
1、M‧‧‧天線
10-13、100、101‧‧‧細胞
20-23‧‧‧基地台
30-33、40-43、50-53、60-63‧‧‧行動終端
70-73‧‧‧路徑
110‧‧‧基地台天線陣列
400‧‧‧干擾
501-506‧‧‧區段
510‧‧‧陣列
520‧‧‧箭頭
圖1為一部分LSAS網路之示意圖,描繪因引導污染之細胞間干擾。
圖2為一部分LSAS網路之示意圖,描繪快衰弱係數及慢衰弱係數間之區別。
圖3為一部分LSAS網路之示意圖,描繪細胞內傳送及接收之傳播通道。
圖4為圖3之網路部分之示意圖,描繪細胞間傳送及接收之傳播通道,其導致干擾。
圖5為已根據文中所說明之實施例分段之LSAS網路之細胞之示意圖。
圖6為引導信號之重用模式之示意圖,其中每一細胞具有六區段。
圖7為引導信號之重用模式之示意圖,其中每一細胞具有四區段。
圖8為引導信號之局部分段重用模式之示意圖,其中細胞具有可變數量區段。
在下列討論中,「信息」用詞表示將傳送之資料本體的整體或任何部分。信息可以一或多個符號的形式編碼,每一符號具有一或更多二進制位元之資訊內容。「模組」用詞表示任何專用電路或電路組合,或記錄於機器可讀取記憶體中之任何指令集連同可實施記錄之指令的通用或專用電路。
從基地台天線陣列於一通道使用間隔傳送之信息運送信號此處稱為「符號」。符號可分佈於空間及頻率中,因為每一基地台可具有多個傳送天線,且每一符號可透過多個正交頻分多工(OFDM)副載波或「音調」分佈。
「天線」用詞係指與細胞相關聯之基地台天線。每一細胞最多具有M天線。「終端」用詞係指行動使用者終端。
吾人可交換使用「引導信號」及「引導序列」用詞,除非指明。
在描繪方案中,網路具有總數L之細胞。為求方便,吾人假設每一細胞包含n使用者。網路中使用之引導信號的總數為Kn。引導信號編號1、...、K。特定細胞中之使用者傳送正交引導信號v k k=1、...、n。在吾人之規型中,引導信號代表為列向量。每一列向量代表複合基帶信號值之序列。在實施中,序列為時間序列。在其他實施中,序列可為例如透過時間及頻率之序列。即,序列之元件可以時間及頻率格傳送。藉由「正交」意即特定二 引導信號v r 、v j ,若rj,乘積v r .v j 等於零。在吾人之符號中,向量v*為向量v之共軛轉置,且由符號「.」代表之作業為向量點積。
對本描繪而言,將假定相同引導信號於所有細胞中重用,且其配置至終端使得在每一細胞中,第k終端配置引導信號k。之後,將說明方案其中不同細胞係配置不同引導信號群組。
在吾人之符號中,天線mi為細胞i之第m天線。終端kl為細胞l之第k終端。
對音調τ而言,天線mi及終端kl間之通道係數為,其中第一乘積用詞為快衰弱之通道係數,且第二乘積用詞為慢衰弱係數。以下,音調指標τ將從吾人之符號抑制。因此,若第l細胞中第k使用者終端傳送信號,則將第i基地台透過其M天線陣列接收之對應信號表示為,其中h 2ikl 、...、h Mikl )T為複值通道向量,且在吾人之符號中,hT為向量h之轉置。
快衰弱係數通常展現空間及時間之快速變化。尤其,其可改變少至使用者終端運動之1/4波長。快衰弱係數典型地在通道時延擴展之倒數的頻率間隔改變。
相反地,通常因幾何衰減及陰影衰弱之組合的慢衰弱係數在相關頻率範圍概為常數,且其在空間及時間上緩慢改變。相反地,快衰弱典型地在空間及時間上快速改變。
因此,每當行動終端傳送其引導信號時有利地估計係數h mikl ,例如藉由從引導信號獲得係數g τmikl 並從係數之已知值推斷係數h mikl 。分立程序可用於更新係數,例如使用專門設計之引導信號,其較用以更新係數h mikl 者更少傳送。
圖1顯示一部分蜂巢式網路,包括具有個別基地台20-23之細胞10-13。每一細胞中顯示複數行動終端,分別標示30-33、40-43、50-53及60-63。為簡化圖式,每一基地台視為僅具有單一天線。
在前向鏈路傳送中,基地台20例如傳送信息至路徑70上之終端30。若終端40、50、及60已指定與終端30相同之引導信號,引導污染可致使傳送之信息分別干擾路徑71、72、及73上之終端40、50、及60。
相反地,在反向鏈路傳送中,終端30傳送信息至路徑70上之基地台20。(為實施描繪,將路徑70-73視為雙向。)在基地台20,引導污染可致使路徑71-73上之反向鏈路信息干擾從路徑70上之終端30傳送的反向鏈路信息。以下進一步詳細討論引導污染。
圖2顯示一部分蜂巢式網路,包括細胞100及101。為描繪快衰弱及慢衰弱係數之意含,圖中已包括細胞100之基地台天線陣列110、細胞100之行動終端k、及細胞101之行動終端k’。為簡化圖,細胞之所有其他特徵已省略。如圖中所指出,為實施描繪,細胞100為細胞i,且細胞101為細胞l。天線陣列110包括M天 線,其中已明確顯示天線1及天線M。儘管為求方便,天線陣列110已繪製為線性陣列,應注意的是對於天線之地理分佈並無要求,可採線性形狀或任何其他特定形狀。同樣地,已繪製線性天線陣列之規模,為求便利,可與細胞相比較。除了一般將有利地使天線相隔至少二分之一波長以使天線間之電磁耦合最小外,對於天線陣列之地理規模並無限制。
談到圖,將見到從天線1至終端k、天線1至終端k’、天線M至終端k、及天線M至終端k’之傳播路徑已分別標示h 1iki 、h 1ik’l 、h Miki 、及h Mik’l 。圖中已指出二慢衰弱係數。為從天線陣列110至細胞i之終端k, 及從天線陣列110至細胞l之終端k’。圖中從陣列110之中間天線至個別終端的其他快衰弱係數僅藉由虛線表示。
描繪網路可使用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信號之OFDM信號調變。然而,應理解的是本發明不侷限於OFDM,而是可使用其他調變技術實施,諸如單載波頻分多路進接(FDMA)、時間反轉調變或碼分多路進接(CDMA)調變。
每基地台之M天線的數量可採任何值,從1至數百或甚至更多。然而,以下將說明每區段20以下之全向天線或20以下之定向天線可能不足以實現一種信號平均之全部好處。另一方面,儘管每基地台1000以上之天線有助於優化性能,但因空間及成本限制可能不切實 際。
在時分雙工(TDD)網路中,基地台可從其本身細胞中之使用者終端接收的引導信號估計通道係數。基地台可使用估計之通道係數在下鏈信號傳送至使用者終端之前預編碼下鏈信號。在配置多天線陣列之基地台中用於預編碼的是聚束下鏈信號,使得預定傳送特定使用者之能量優先朝向該使用者定向。
更具體地,第l基地台接收從其本身服務之使用者終端同時傳送之引導信號v k 的總和,k=1、...、n,並藉由比較其與引導信號之已知值而用以形成至個別使用者之對應通道向量的估計k=1、...、n。因為來自一特定細胞內之引導信號v k 相互正交,k=1、...、n,其並不相互污染,因此基地台可獲得相對於其本身細胞內使用者終端之未偏離的估計。若不僅存在整個網路內以特定時間傳送之引導信號,估計相對於其他細胞之使用者終端亦將未偏離。
l基地台使用估計k=1、...、n,以同步傳送預編碼之信息至所有n個其服務之使用者終端,使得給終端r之信息不干擾給不同終端j之信息。在此方面一先前有用之方法為迫零前導,例如在T.L.Marzetta於「信號、系統、及電腦之阿西羅馬會議論文集(2006)」359-363之「多使用者MIMO需多少訓練?」(以下稱為Marzetta 2006)中所說明。因而可避免細胞內干擾。
在典型方案中,引導信號係從網路之所有細 胞的使用者終端同時傳送。如以上所提及,為何不同細胞不適宜使用不同之相互正交引導信號組,存在著實際的原因。結果,如以下更詳細說明,由特定細胞之基地台獲得的通道估計一般相對於其他細胞的使用者終端將偏離。吾人稱該偏離為「引導污染」。
如Marzetta 2010中所報導,先前的工作顯示當M天線之數量變得極大時,網路性能因相加性雜訊而實質上免於下降。然而,進一步增加資料傳送率仍存在一主要障礙。該障礙為由引導污染導致之細胞間干擾。
藉由考量描繪網路而獲得引導污染之更詳細理解,其中相同引導信號組於所有細胞中重用,使得若細胞1中第k使用者終端使用引導信號v k ,則在相鄰細胞2以及每一其他細胞中,亦存在使用相同引導信號v k 之使用者終端k
特別參照圖3之細胞j及細胞l,引導信號v k 之重用致使估計相互偏離。如圖4中所描繪,因為此污染,從基地台j(即細胞j之基地台)至細胞j之終端k的信號對於細胞l之終端k製造了強烈干擾400。類似地,從基地台l(即細胞l之基地台)至細胞l之終端k的信號對於細胞j之終端k製造了強烈干擾400。可於例如Marzetta 2010及J.Jose等人於「資訊理論之現象詮釋」(2009)2184-2188之「多細胞TDD系統中的引導污染問題」(以下稱為Jose 2009)中發現此現象的詳細分析。
如以上所提及,吾人以表示第j基地台及第l細胞之第k終端間之慢衰弱係數。吾人現在以p jk 表示功率,基此第j基地台傳送至第j細胞之第k終端。
在Marzetta 2010中顯示因為M基地台天線之數量傾向於無限,如圖4中所指出,第j基地台製造針對第l細胞之第k終端的干擾p jk β jkl 。因此,第l細胞之第k終端的信號-干擾比(SIR)為 其中分母之總和係採細胞l以外之網路的所有細胞。
模擬顯示針對慢衰弱係數之典型值及相等傳送功率(即p lk =所有lk之p),並假設20MHz帶寬,95%使用者之SIR lk 將大於-29dB。對資料傳送率而言,表示可以此資料傳送率服務95%使用者R95%>0.016 Mbit/s (2)
若細胞間干擾率可進一步降低,則可提供更大資料傳送率。可減少細胞間干擾之一已知方法為頻率重用。例如,在具有3之重用因子的頻率重用方案中,可用頻帶區分為3子帶,分別標示為子帶類型A、B、及C。細胞在所界定之地理模式中亦區分為三對應類型,使得無細胞具有相同類型之任何最近相鄰細胞。每一細胞僅使用其本身類型之子頻帶進行傳送。因此,不同類型細胞將於相互正交頻帶上操作,所以將不相互干擾。相同類型細胞可能相互干擾,但干擾能量將因干擾細胞間之地理相離而 衰減。
儘管具有若干優點,頻率重用方案亦具有顯著成本。即,因為僅准許每一基地台於子帶中傳送,包括資料下載之下鏈傳送受限於可用之完整帶寬的一部分。由於有限帶寬,下鏈上之最大可能資料傳送率類似地受限。
吾人之新解決方案為重用引導信號取代或除了重用頻率。如以上說明,在所界定之地理模式中細胞被區分為各式類型,使得無細胞具有相同類型之任何最近相鄰細胞;即,使得相鄰細胞總為不同類型。一組引導信號同樣地被區分,且每一細胞僅配置其本身類型之引導信號。現在引導污染僅可發生於相同類型細胞之間。因為該等細胞地理相離,引導污染量被降低。
對於該等引導重用方案之一可能缺點為因為每一細胞僅配置完整數量引導信號之一部分,細胞可支援之使用者終端的總數同樣地被降低。
針對該問題,吾人之解決方案要求將每一細胞再分為四或更多區段,以使用定向天線陣列而集中對應區段內之下鏈傳送能量及上鏈接收靈敏度。因而,下鏈傳送經定向優先進入選擇之區段,並經由對應天線陣列而優先從每一區段接收上鏈傳送。如文中所使用,「天線陣列」用詞表示以協調方式一起操作的一或更多天線。
在已如以上說明分段之細胞中,引導信號可藉由於相同細胞內整體使用者終端間重用而予保存。即,若服務個別區段之天線陣列充分定向而實質上排除區段間 之串音可能性,由佔用不同區段之二使用者終端使用相同引導信號將不導致干擾。儘管此針對相鄰區段可能難以達成,咸信針對未相鄰區段,此通常將在目前技術可達成之能力內。
藉由範例,圖5顯示細胞區分為各60°之六區段501-506。每一區段係由定向天線之陣列510服務。(定向「天線」無所限制的可為單一天線或天線之定向子陣列,個別元件可為或可不為定向。)描繪地,已顯示每一區段中三定向天線之陣列。通常,若細胞之定向天線的總數為M,則每一區段中定向天線之數量將為M/6。
基於進一步參照圖5之範例,完整引導信號組包含相互正交6元組v1、v2、v3、v4、v5、v6。在簡化假設下,每一區段內特定時間僅需服務一使用者終端,如圖中所示,配置引導信號v1予細胞之三區段,及引導信號v2予其他三區段。如圖5中箭頭520所描繪,因天線陣列之不完全定向性,相鄰區段間可能有若干顯著重疊。然而,咸信非相鄰區段間可能高度隔離。因此,在本範例中,即使整個細胞僅使用二引導信號,引導v1及v2間之區段交替將避免細胞內干擾。
持續基於相同範例,現在談到圖6,其描繪網路之細胞區分為三個別類型A、B、及C。類型A之細胞配置引導信號v1、v2;類型B之細胞配置引導信號v3、v4;及類型C之細胞配置引導信號v5、v6。如以上所討論之頻率重用模式中,在所界定之地理模式中實施區分,使 得無細胞具有相同類型之任何最近相鄰細胞,即使得無相鄰細胞對具有相同類型。使用「引導重用群組」用詞係指配置於特定類型之細胞的引導信號組。
在圖6之引導信號配置模式中將可見到,引導信號將僅於相同類型之細胞間造成干擾。因為該等細胞地理上相互分離,最後的引導污染將實質上減少。
因為在每細胞之天線數量傾向於無限之限制下,吾人之引導重用方案中第l細胞之第k終端的SIR將為 其中分母之總和與方程式(1)不同,因為現在僅採用可能的干擾細胞,即僅相同類型之細胞(即屬於相同引導重用種類者)作為第l細胞。
模擬顯示針對慢衰弱係數之典型值及相等傳送功率(即p lk =所有lk之p),95%使用者之SIR lk 將大於-5.8dB。對資料傳送率而言,假設20MHz帶寬,表示可以此資料傳送率服務95%使用者R95%>2.67 Mbit/s (4)
方程式(2)及(4)間之比較預測吾人之引導重用方案可導致超越習知全向TDD系統約166倍的資料速率改進。
在圖5中,已提供簡化範例,其中每一細胞之每一區段僅配置一引導信號。如熟知本技藝之人士將易 於理解的,多個引導信號可同樣地配置於每一區段,假設配置於每一區段之引導信號正交於配置於細胞之相鄰區段之引導信號。換言之,配置於特定細胞之重用群組被區分為二或更多不同類型之子群組,且細胞被劃分為二或更多對應類型之區段。引導信號之每一子群組僅配置於其本身類型之區段。
將理解的是在圖6之範例中,每一細胞劃分為六區段,且因為存在三種類型(即重用種類)細胞,其使用不同引導信號組。大體說來,如圖7之示範棋盤模式中所示,細胞可劃分為少至四區段(例如當細胞為名義上方形時),且重用因子可低至2。
另一方面,區段數量可高至八,或甚至更多。應注意的是,在此方面若佔用特定區段之使用者數量大於配置於該區段之引導信號數量,則使用者可藉由於正交時槽中傳送而共用相同引導信號。然而,若存在許多共用引導信號之使用者,此類分時可導致長服務延遲。該等問題可藉由增加區段數量而予減輕,使得存在較少使用者,因此每區段較少共用引導信號需求。
高區段化之一可能缺點,即將細胞劃分為八、十、或更多區段,為若置於基地台之天線總數固定,則區段化愈高,每區段之天線則愈少。如以上所提及,Marzetta 2010之分析顯示因為基地台天線之數量傾向於無限,從引導污染產生之細胞間干擾因來自其他來源之干擾傾向於遠離而傾向於主宰,且其傾向於與慢衰弱係數相 關但與快衰弱係數無關之值。因為該些有利的傾向為大天線陣列平均的結果,吾人預期干擾降低之優點因每區段天線數量減少而快速弱化。
因為當挑選區段化程度時應用該等權衡,可有利地以局部區段化組配若干網路;即,區段化之程度在網路上改變。例如,圖8示意地顯示假想網路,其中細胞可具有四、六、或八區段。如圖中所見,存在三引導重用種類,分別包含引導子群組A及B、C及D、及E及F。
若干細胞可組配用於可變區段化程度。此可藉由例如改變基地台天線之組態予以達成。該等細胞提供選擇區段化,使可優化因增加區段數量之性能增益與因將固定數量天線劃分在大量區段上造成之性能損失間之權衡的可能性。
10-13‧‧‧細胞
20-23‧‧‧基地台
30-33、40-43、50-53、60-63‧‧‧行動終端
70-73‧‧‧路徑

Claims (8)

  1. 一種藉由服務細胞之基地台實施的方法,包含:配置引導信號至該細胞中之行動終端;從行動終端傳送之上鏈引導信號獲得通道狀態資訊(CSI);使用該CSI以預編碼信息;以及傳送與時分雙工(TDD)協定一致之該信息;其中:藉由比較從每一行動終端接收之該引導信號及與該行動終端相關聯之已知引導信號而獲得該CSI;根據引導信號重用模式,該已知引導信號與個別行動終端相關聯,其中相鄰細胞係相互正交配置相互正交引導信號之重用群組,且特定細胞內之行動終端受限於僅傳送配置於該細胞之引導信號;該服務之細胞具有配置之重用群組;該服務之細胞劃分為至少四指定類型區段,使得存在至少二區段類型且相鄰區段必須具有不同類型;該配置之重用群組區分為對應該個別區段類型之二或更多子群組;以及配置引導信號至該服務之細胞中之行動終端的該步驟經實施使得每一類型區段內之行動終端將僅傳送該類型之引導信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配置引導信號至該服務之細胞中之行動終端的該步驟經實施使得每一類型區段內之行動終端僅配置該類型之引導信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基地台為具有3或更多重用因子之網路的一部分,且其中,該基地台具有配置之重用群組,其為引導信號之三相互正交重用群組之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服務之細胞劃分為六區段;每一區段被指定至二類型之一者;該基地台的該配置之重用群組區分為二子群組,其每一者對應於該二個別區段類型之一者;以及配置引導信號至該服務之細胞中之行動終端的該步驟經實施使得每一類型區段內之行動終端將僅傳送該類型之引導信號。
  5. 一種用於服務無線網路之細胞的基地台設備,包含:數位記憶體裝置,可操作以維持屬於配置之重用群組之相互正交引導信號的清單,其中,該配置之重用群組為根據引導信號重用模式而指定至該網路之細胞的二或更多引導信號重用群組之一者,其中相鄰細胞係指定至相互正交引導信號之相互正交重用群組;引導模組,可操作以從該數位記憶體裝置獲得該配置之重用群組的引導信號,並將其指定至該細胞中之行動終端使得相同的引導信號配置於該細胞之不同的區段;無線電接收器設備,經組配以從該行動終端接收該配置之重用群組的引導信號,並藉由比較從每一行動終端接 收之該引導信號及與該行動終端相關聯之已知引導信號,而從該接收之引導信號獲得通道狀態資訊(CSI);信號處理器,經組配以從該無線電接收器設備獲得該CSI,並使用該CSI以預編碼信息;以及無線電傳送器設備,經組配以從該信號處理器接收該預編碼之信息,並傳送與TDD協定一致之該預編碼之信息,其中:該基地台設備經組配以服務細胞之區段,該細胞被劃分為至少四區段,每一區段具有特定類型;以及該引導模組經組配以受限於每一類型區段內之行動終端僅可傳送對應類型之引導信號,而指定該引導信號,其中:存在至少二區段類型;相鄰區段必須具有不同類型;以及該配置之重用群組中之該引導信號區分為對應於該個別區段類型之二或更多子群組。
  6. 一種由基地台服務之無線通訊網路之細胞中之行動終端實施的方法,包含:從該基地台接收引導信號之指定;以及傳送指定之引導信號至該基地台;其中:該細胞具有配置之重用群組;該細胞劃分為至少四指定類型區段,使得存在至少二區段類型且相鄰區段必須具有不同類型; 該配置之重用群組區分為對應該個別區段類型之二或更多子群組;以及該指定之引導信號被配置,使得每一類型區段內之行動終端將僅傳送該類型之引導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指定之引導信號的該傳送包含傳送一類型之引導信號,接著在進入相同細胞之新區段後,傳送不同類型之引導信號。
  8. 一種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包含:界定具有至少2重用因子之重用模式,使得存在至少二細胞重用種類,且每一細胞具有個別重用種類;將來自至少二重用群組之引導信號配置至該細胞,其中,該引導信號於每一重用群組內相互正交並跨越重用群組相互正交,來自每一重用群組之引導信號僅配置至對應重用種類之細胞,且該引導信號用於每一個別細胞中之行動站的上鏈傳送;界定至少一細胞之至少四指定類型區段之劃分,使得存在至少二區段類型且相鄰區段必須具有不同類型,該至少一細胞具有該引導信號之配置之群組;區分該引導信號之該配置之群組為對應該個別區段類型之二或更多子群組;以及指定該引導信號至區段,使得特定類型之引導信號僅指定至相同類型之區段,其中,該配置步驟包含傳送信息至每一細胞中之基地 台,其致使該基地台將識別其配置之引導信號的資訊記錄於數位記憶體中。
TW102117381A 2012-05-22 2013-05-16 基地台設備、由基地台實施的方法,以及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 TWI528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77,579 US9100835B2 (en) 2012-05-22 2012-05-22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8116A TW201408116A (zh) 2014-02-16
TWI528853B true TWI528853B (zh) 2016-04-01

Family

ID=48670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7381A TWI528853B (zh) 2012-05-22 2013-05-16 基地台設備、由基地台實施的方法,以及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00835B2 (zh)
EP (1) EP2853107A1 (zh)
JP (1) JP6013595B2 (zh)
KR (1) KR101636418B1 (zh)
CN (1) CN104322092B (zh)
TW (1) TWI528853B (zh)
WO (1) WO2013176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5634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s, devices, server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US10833912B2 (en) * 2012-12-05 2020-11-10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s, devices, server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US9025527B2 (en) * 2012-12-13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hannel reuse mechanism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20140094711A (ko) * 2013-01-21 2014-07-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군집형 mimo를 이용한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5150859A1 (en) * 2014-03-31 2015-10-08 Sony Corporation Pilot time slot hopping
CN105406950A (zh) * 2014-08-07 2016-03-16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CN105553527B (zh) * 2014-10-31 2021-01-0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5991238A (zh) * 2015-03-06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WO2017084703A1 (en) * 2015-11-18 2017-05-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actional pilot reuse in multi-user mimo
EP3639389B1 (en) * 2017-06-14 2024-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uplink signals
CN109474548B (zh) * 2018-11-16 2022-03-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调控扇区的导频污染消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702408L (sv) * 1997-06-24 1998-12-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ektorisering av ett cellulärt CDMA-system
US6707798B1 (en) * 2000-03-31 2004-03-16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frame-synchron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43277B2 (en) 2000-06-29 2003-11-04 Harris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Inc. Frequency re-use for point to multipoint applications
US20060221807A1 (en) * 2003-07-14 2006-10-05 Masaru Fukuoka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apparatus, multi-carrier receiver apparatus an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6245827A (ja) * 2005-03-01 2006-09-14 Bb Mobile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ル構成方法
JP5024533B2 (ja) * 2007-06-19 2012-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ファレンス信号系列の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09023212A2 (en) 2007-08-15 2009-02-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ilot design for universal frequency reuse in cellular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JP2011524711A (ja) * 2008-06-17 2011-09-01 センター オブ エクセレンス イン ワイアレス テクノロジー 干渉軽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9030992B2 (en) * 2009-03-04 2015-05-12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Pilot aid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8498252B2 (en) * 2009-07-06 2013-07-30 Intel Corporation Midamble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9197284B2 (en) * 2010-01-15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25631B2 (en) * 2010-04-08 2014-01-07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reuse in reciprocity-based training schemes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US8638746B2 (en) 2010-11-04 2014-01-28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joint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scheduling and transmission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with reciprocity-based trai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36418B1 (ko) 2016-07-20
KR20150005985A (ko) 2015-01-15
EP2853107A1 (en) 2015-04-01
CN104322092B (zh) 2018-11-06
TW201408116A (zh) 2014-02-16
WO2013176935A1 (en) 2013-11-28
JP6013595B2 (ja) 2016-10-25
CN104322092A (zh) 2015-01-28
JP2015522999A (ja) 2015-08-06
US9100835B2 (en) 2015-08-04
US20130315111A1 (en) 201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8853B (zh) 基地台設備、由基地台實施的方法,以及用於組配組織為細胞之無線網路的方法
Interdonato et al. Ubiquitous cell-free massive MIMO communications
US117111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ub-space selection
EP3443794B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design for cellula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mmwave systems
KR102147634B1 (ko) 대규모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된 브로드캐스트 및 동기화 신호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210811B (zh) 用于分布式大规模mimo(dm-mimo)的方法
TWI538426B (zh) 增強型基地台及透過增強型分散式天線系統(eDAS)通信之方法
US8849353B2 (en) Method of grouping user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MIMO-based wireless network
JP2019519956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パイロット及び分散されたユーザ近接検出に基づく基地局選択のメカニズム及び手順
KR101646512B1 (ko)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전송 방법
JP6296165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ユーザ機器と基地局との間でデータを送信する方法
WO2015053986A2 (en) A large scale antenna system with overlaying small cells
CN106165336A (zh) 用于mimo系统的导频时隙分配
US20140293803A1 (e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Multi-User MIMO
CN109890036B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自回程方法
JP6012858B2 (ja) 複数アンテナ・アレイを使用する無線固定アクセス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Ao et al. Compressed sensing-based pilot assignment and reuse for mobile UEs in mmWave cellular systems
Zhao et al. A device-centric clustering approach for large-sca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ing user cooperation
KR102577484B1 (ko) 단말 중심 협력 전송을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Shimomura et al. Towards fully collaborative MIMO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5656536A (zh) 全双工大规模天线阵多长度导频机制通信方法
JP2011193388A (ja) 無線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