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4885B -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 Google Patents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4885B
TWI524885B TW100146259A TW100146259A TWI524885B TW I524885 B TWI524885 B TW I524885B TW 100146259 A TW100146259 A TW 100146259A TW 100146259 A TW100146259 A TW 100146259A TW I524885 B TWI524885 B TW I5248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resonance
rolling device
resonant
brain w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6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2973A (zh
Inventor
蔡淑慧
謝賜山
郭晋榮
廖憲正
林洪榮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0146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4885B/zh
Priority to CN201110431495.XA priority patent/CN10315716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2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2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4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4885B/zh

Links

Description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更採用舒曼波(Schuman Wave)產生腦波拽引。
紓壓放鬆為人的本能。傳統的紓壓方面從五感出發已經有許多的研究及產品,但是五感所致動的因子與自主神經運作目前仍是一個複雜系統的呈現。但是這部份是否有及共通的身心運作模式,一直是大家所好奇及探討的。
自從腦波科學及自律神經研究出現後,開始有產品嘗試進行高階意識的導引,因而產生了許多新產品應用,過去的五感體驗紓壓方式,也與腦波共振作了一關聯。但是相關的紓壓輔具,未能有效提供更加能定性定量的對應身心紓壓的參數,來作為紓壓輔具及五感體驗的感性回饋,例如包括本體感受的描述性及人因因子的對應關係。此外,亦未依生理狀態進行動態及即時性回饋調整,以達紓壓最終效果及目的。
如何提供有效率及即時性回饋生理狀態之的紓壓技術乃當前重要研發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可以藉由對人體的不同部位施加舒曼波以產生共振,以達到紓壓的功效。
本發明提供一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包括一共振波產生模組與一生理訊號量測單元。共振波產生模組包括多個共振元件,區分成多個共振區域,該些共振區域的每一個可以個別產生可調變的一共振波或是關閉。生理訊號量測單元至少量測一使用者的一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一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依照預先設定的一組條件中當下的其一,輸出一組回饋控制訊號給該共振波產生模組,以調制該些共振元件。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套以個人生理訊號為基礎來作為紓壓回饋的方式。可以藉由客觀的評量方式排除使用者的主觀感受,而依照實際量測的生理狀態做為回饋,達到紓壓效果。又,本發明也可以具有個體化感受的設定模式,以及特定導引模式,來符合身心感受的需求。
傳統的大部份紓壓產品,多以已設定好的流程進行。然而,本發明可利用生理訊號的回饋作為紓壓方式的操控,其中更藉由腦波拽引(Brain Entrainment)方式進行抒壓。每個人的體質與當時生理狀態不同,而藉由個人的當下的生理狀態,採取對應方式進行紓壓會有較佳的效果。
本發明是關於含生理回饋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特別是利用自律神經輸出的心率變異參數訊號,來操控產生腦波拽引的介面,並結合舒曼波共振波,達到全然放鬆的體驗。本發明之含生理回饋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以人體當下量到的心率變異參數訊號,來控制多通道舒曼波共振波產生器以達到各種不同的腦波拽引狀態。其中身體紓壓狀態可以利用心率變異參數訊號,例如即時的自律神經能量高低,包括自律神經總體能量,交感能量,副交感能量等等,來代表緊張與放鬆的相關程度,以作為身心狀態之回饋。於一實施態樣中,又以交感與副交感的因子的檢測作為回饋程度的評量依據。又,這些參數也可以用來操縱紓壓的情境畫面,提供情境式的感知互動。各種不同頻段及空間分佈的陣列型多通道舒曼波產生器,則用來依據各人體質及日間及夜間及輔合體質等模式不同,多通道舒曼波與人體共振匹配的微振動頻率,導引腦波拽引現象產生,而提供更適性的回饋拽引。該含生理回饋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裝置,可以嵌入至床,或椅子,或是地板裡,來提供一種產生臨場的互動感。
以下舉一些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僅限於所舉的一些實施例,且實施例之間也可以有適當的結合。
本發明提供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例如可以用生理訊號回饋之多通道舒曼波腦波拽引模組,再結合生理訊號的輸出訊號,例如自律神經之交感及副交感等參數,因而可符合人體在紓壓時不同動態範圍刺激的即時回饋調整,並藉此回饋輸出的生理訊號來控制多通道舒曼波腦波拽引模組的模式輸出,並設定紓壓時的情境變化。
生理訊號輸出包括自律神經相關信號,其包括即時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副交感能量HF、心跳間隔(R-R interval,RRI)、心率變異係數(SDNN)、自律神經總活性(TP)等非線性動態及統計參數。其中人體的心跳並非以固定的速度跳動,一般稱為心率變率(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即使在身體在平靜穩定的狀態,也會因為身體不同的放鬆狀況,而有相當程度的變化。心率變異是由自主神經系統(Automatic Nervous System,ANS)所控制,藉以維持身心的平衡。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陣列式的多通道舒曼波拽引回饋,用來加強體驗者的腦波拽引(Brain Entrainment),產生臨場的互動感,而提供更適性的回饋拽引。含生理回饋之腦波拽引紓壓的模組,可以嵌入到床,椅子,或是地板裡,來提供一種產生臨場的互動感。
多通道舒曼波腦波拽引模組,可以結合生理訊號輸出訊號及舒曼波拽引回饋,有可以將其訊號結合動畫、情境設計、網路應用軟體(APP)及雲端等資料,可提供更臨場及可開放擴充式的體驗紓壓情境。
本發明的腦波拽引紓壓裝置,例如包括一共振波產生模組與一生理訊號量測單元。共振波產生模組包括多個共振元件,區分成多個共振區域,該些共振區域的每一個可以個別產生可調變的一共振波或是關閉。生理訊號量測單元至少量測一使用者的一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一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依照預先設定的一組條件中當下的其一,輸出一組回饋控制訊號給該共振波產生模組,以調制該些共振元件。
又,腦波拽引紓壓裝置也可以包括顯示器,以及與網路的應用軟體及資料庫連結。
舒曼波是由於天空有一環電離層(Ionosphere)離地面約100英里,其隨著日光強弱而變化,恰好與地球表面形成一個空穴譜振器(Cavity resonator),就好像擊鼓的作用一樣。舒曼波的頻率極低,可以穿透任何物質,包括地面上的人在內。人腦有α波段、β1波段及β2波段,與舒曼波對應。已有研究指出舒曼波會對生物體產生影響,其中人體若經常受到舒曼波的激發,便可能產生諧振,有利於身心發展。
依相關共振現象研究指出,對於初始階段有混亂相位/頻率的多個共振體,如果由外部施加一固定頻率的振動波源,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共振體會達到與外部施加的振動波源有相同的相位與頻率。本發明即是利用外加舒曼波進行調和諧振以進行身心紓壓。
本發明提出可以利用多通道舒曼波拽引頻率作為複合式微振動共振達到「腦波拽引現象」(Brain Entrainment),如此以達到紓壓的功效。其中,藉由生理訊號的回饋,可結合自律神經輸出生理訊號,來調控不同的紓壓模式。因而可符合人類在紓壓時的各種生理需求,藉此輸出生理訊號來調控制紓壓時所需的腦波拽引頻率振幅及頻率分佈系統。圖1繪示舒曼波的汎頻與腦波的關係示意圖。參閱圖1,人腦的腦波的α波段、β1波段及β2波段與舒曼波的汎頻的尖峰,以7.83Hz、14.1Hz、20.3Hz為代表,有其對應關係。本發明根據舒曼波的頻譜特性,提供例如是相當於舒曼波的拽引波源,以對人體產生拽引而進行紓壓,並配合量出的生理訊號,反應出當下量測到的相關訊號,決定出符合人類日夜生理自然節律紓壓模式。
圖2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共振波產生模組方塊示意圖。參閱圖2,共振波產生模組90包括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以及共振元件120。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例如包括記憶單元102、微處理器104、以及調制模組105。調制模組105例如可以由頻率源模組106、載波脈寬空置模組108以及乘法器110所組成。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可以產生頻率脈寬調制輸出訊號,用以輸入給共振元件120以產生共振波,例如是人為的舒曼波,即是對應舒曼波的頻率尖峰波段是人為產生共振波,經組合後可以模擬出實際舒曼波的至少一部分波段。調制模組105受微處理器104的控制可以產生頻率脈寬調制輸出訊號。記憶單元102示提供波形,例如方波的波形給微處理器104進行調制。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可以有多種方式的電路設計,不限定於特定電路。
共振元件120例如包括一功率放大器122、輸出介面單元124、舒曼波共振產生單元126。共振元件120依照所需要的頻率與頻寬,轉換成共振波。功率放大器122將輸入訊號放大,以驅動輸出介面單元124,將訊號轉換成例如由磁、聲、光、電等訊號來控制舒曼波拽引產生單元126以產生舒曼波源。共振元件120例如是整合的振動馬達會於後述。共振元件120表示要根據輸入的頻率,以產生共振波源。換句話說,能達到相同功用的共振元件120即可。
就整體而言,基於配合多通道的設計,可以採用多個共振元件120組分成不同區域,每一個區域由一個調制模組105所控制,以達到多通道的分別控制。
圖3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的電路方塊示意圖。參閱圖3,根據圖2的基本單元可以設計成多通道的配置以構成腦波拽引紓壓裝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可以包括共振波產生模組與生理訊號量測單元。共振波產生模組包括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以及多個共振元件120,區分成多個共振區域,例如分成輸出模組_1至輸出模組_N的N個共振區域。每一個共振區域可以個別產生可調變的一共振波或是被關閉。共振元件120由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的多個調制模組105分控制在可變的頻率上。此頻率是屬於舒曼波的頻率範圍。
生理訊號量測單元150量測生理回饋參數,其例如至少量測一使用者的一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一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自律神經交感能量一般是屬於低頻的成分以LH表示,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一般是屬於高頻的成分以HF表示。控制單元152,例如是個人電腦,有畫面,以及控制及運算的軟體。
控制單元152,接收從使用者量測到的生理回饋參數,依照預先設定的一組條件中當下的其一,以輸出一組回饋控制訊號給共振波產生模組的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進而分別控制共振元件120。從較寬廣的角度來看,控制單元152也可以是整合在頻率脈寬調制單元100中的一個功能方塊。如此,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可以是由共振波產生模組90與生理訊號量測單元150所構成。
可以了解的是,在相同的功能下,其實際電路設計是可以有不同變化無需限定。以下僅舉一些實施例來描述。
圖4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共振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參閱圖4,共振元件120例如是由多個振動馬達所組成,包括馬達202藉由電源線200輸入預定頻率的訊號,例如脈衝電壓訊號如後面的圖5所示。馬達202會依照放大後具有預定脈寬的脈衝電壓訊號轉動,其轉軸208會依照脈寬轉動一角度。馬達202藉由固定元件204設置所需要的基材上。基材可以是硬性的軟性材料,配合所需要崁入的主體裝置。阻尼元件210,例如是彈簧,會將轉軸208在電壓為零時轉回到原位置,因此達到轉軸208依照頻率來迴轉動。當振片206固定在轉軸208時,由於轉軸208來迴轉動,推動空氣因而產生共振波。此共振波的頻率可以被控制在舒曼波的頻率尖峰處,或是其附近,對應腦波的波段。如此可以將腦波給予的頻率被拽引。
就一般而言,要產生共振波的方式可以有其它方式,本實施例僅舉馬達的方式來實施,但不僅限於此種方式。
圖5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通道訊號的示意圖。參閱圖5,調制馬達的電壓訊號,對應不同的通道可以分別控制,其操作的頻率。由於不同的通道會對應使用者的不同位置。藉由分別的控制,可以達到較佳的紓壓效果。通道與位置的相關位置繪於後描述。
於本實施例,通道1的頻率例如是7.8 Hz接近舒曼波的一尖峰處,脈寬例如是6ms,其決定馬達的旋轉幅度。通道2的頻率例如是14.2 Hz,接近舒曼波的一尖峰處,脈寬例如是10ms,其決定馬達的旋轉幅度,而且相位可以有不同。通道3的頻率例如也是14.2 Hz,而與通道2有相位差。通道N的頻率例如是20 Hz,其脈寬與相位也可以調整。在實際的操作上,每一個通道可以個別操作或是關閉。
圖6A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對應人體部位區隔示意圖。圖6B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對應圖6A的人體部位,共振波產生模組的共振區域的配置示意圖。參閱圖6A,例如以平均的一般男性人體如左邊人體的高度來考慮,例如依不同的位置可以區分成多個共振區域,其更例如是六個共振區域I-VI。右邊的人體是對應女性人體高度的區域。於本實施例,其六個共振區域I-VI例如是:
一第一區域I,位於腳底區間;
一第二區域II,位於腳踝區間;
一第三區域III,位於小腿區間;
一第四區域IV,位於膝蓋區間;
一第五區域V,位於大腿區間;以及
一第六區域VI,位於腹部區間。
在同時參閱圖6B,前述的多個可以產生振動的共振元件120以馬達202為代表,其設置在固定基材220上。在固定基材220的陣列區域222,馬達202以條狀的陣列方式,對應共振區域I-VI排列。固定基材220的控制區域224設置有電源供應及控制板等控制原件。固定基材220可以是硬質材料或軟性材料,其中軟性材料可以配合主體裝置的結構,例如按摩椅或是其它紓壓裝置,以靠近人體產生舒曼波。
操作流程上例如圖7所示。圖7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的操作流程示意圖。於步驟S100,開始操作。於步驟S102,其進行一初始流程,以及下載所需要的基本資料(default data)。初始流程例如設定與PC端的通訊格式。於步驟S104,設定使用條件,例如設定使用時間,中斷的條件等等。於步驟S106,檢視指令是否確實送出。如果指令沒有送出,則檢視是否跳出而結束或是繼續等待指令的輸入,也就是一直檢查是否有PC端下達之指令。於步驟S108,若有指令,則解譯指令及執行對應參數設定,其例如各通道的開閉/頻率/相位/振幅條件等。於步驟S110,編輯指令成為指令串,並回應給PC端確認。之後,流程又繼續檢視是否跳出而結束或是繼續等待指令的輸入。
從實際的試驗,使用本案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確實可以提升身體狀態。圖8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感覺運動節律(sensorimotor rhythm,SMR)能量的變化示意圖。參閱圖8,感覺運動節律能量在使用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後會被提升。當感覺運動節律能量增加時,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專注力,臨床上也顯示有減緩癲癇的發作,或是如老年人認知能力的提升,而達到紓壓效果。
以下描述拽引紓壓裝置的共振波產生模組如何與生理訊號產生關聯。生理訊號是由生理訊號量測單元量測得到,其至少量測一使用者的一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一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經PC或是微處理器等的分析,依照預先設定的一組條件中當下的其一,輸出一組回饋控制訊號給共振波產生模組,以調制共振元件。
要量測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的方式可以採用一般所知之一導程心電圖之量法,或是任何可適用的方式,而無需特別限定。先參閱圖10的上圖,以一次啟動三個共振區域對應人體部位為例,根據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的差異,可以依使用者當下的身體狀態改變。
表一是根據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的差異程度,所啟動的紓壓模式。
圖9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對應表一檢視流程示意圖。參閱圖9,於步驟S200,在設定監控時間間隔後就進入步驟S202。於步驟S202,量測自律神經交感能LH(%)與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的值。於步驟S204,檢視否LH(%)-HF(%)≦10%且HF(%)>LH(%),結果為「是」就於步驟S206,啟動條件1的紓壓模式;結果為「否」就於步驟S208,檢視始否符條件2,即是10%<LH(%)-HF(%)≦20%的條件。其結果為「是」就於步驟S210,啟動條件2的紓壓模式;結果為「否」就於步驟S212,檢視始否符條件3,即是20%<LH(%)-HF(%)≦30%的條件。其結果為「是」就於步驟S214,啟動條件3的紓壓模式;結果為「否」就於步驟S216,檢視始否符條件4,即是30%<LH(%)-HF(%)≦40%的條件。此流程進行到步驟S218,執行條件10的內容。
圖10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從初始值到終點值對應人體之多通道舒曼波頻率空間分佈的時間演進示意圖。參閱圖10,上部圖代表舒曼波相對人體的啟動位置。下部圖代表人體經過舒曼波的作用而產生人體狀態的改變而處於不同的條件區段。換句話說,人體狀態在開始時可能處於非紓壓的狀態,需要較接近頻率的舒曼波去帶領,且接近共振區域VI做調整,因此人體先得到舒放。經過一段時間後,人體狀態會改變而進入另一個條件,而因應也改變舒曼波的模式。最後,人體會達到紓壓的狀態。
本發明更例如可以利用含生理狀態的輸出訊號來操控多通道舒曼波共振頻率的生理回饋,進而具有導引生理狀態的情境介面架構。
本發明之含生理回饋之多通道舒曼波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的原理為生理回饋導引腦波拽引之作用,利用偵測的生理訊號去反映人目前生理所產生的導引過程,進而幫助體驗者將身心狀態調整至特定的目標。此生理回饋導引主除了包含將生理訊號量化及根據回饋訊息驅動預設定的多通道舒曼波拽引頻率外,進一步可包含將量化的結果轉換成一般人可以了解的圖型或是對應其配合適當情境設計,以使體驗者更具臨場感或加乘紓壓效果。因此本情境介面除了對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的判讀進行研究外,不限定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為唯一輸入訊號,特別是如上述的肌電訊號、人體重心、姿勢等等,將會根據直覺式控制的需求來進行研究與整合。也就是說,本發明的情境介面的導引也可以結合不同的輸入資訊來使得使用者能夠以生理訊號直覺導引式地操控將多通道舒曼波拽引頻率的生理回饋。
圖11繪示依據本發明一情境設計之實施例,以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結合控制谷歌星空(Google SKY)的情境介面架構示意圖。參閱圖11,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的狀態配合意念遨遊的意念遨遊系統300包括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的感測訊號取樣單元302、數值演算程式單元304、數值反應模示單元306、回饋控制畫面顯示單元308、以及系統動態控制單元310。
感測訊號取樣單元302接收生理訊號,例如心跳間隔(R-R interval,RRI)。數值演算程式單元304進行即時的(real time)數值演算以及即時處理,輸出多種訊號,例如心率變異係數(SDNN)、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系統動態控制單元310可以根據由數值演算程式單元304改變各種狀態,例如顯示類別以及根據查表控制的動作變化。回饋控制畫面顯示單元308輸出對應的顯示模式,以控制顯示器312的顯示畫面。系統動態控制單元310也接收數值反應模示單元306的輸出訊號,以調整使用者的生理狀態。
前述的數值演算程式單元304與系統動態控制單元310,例如透過訊號特徵分類濾波判斷處理元件,計算出即時自律神經的相關能量與星空遨遊模式的情境控制與顯示,其如圖12所示。
圖12繪示依據本發明一情境設計之實施例,以谷歌星空為背景,顯示生理狀態示意圖。參閱圖12,當本發明的腦波拽引紓壓裝置透過情境介面與網路連接後,可以取得網路上的資訊,例如谷歌星空圖,在配合所量取的當下生理狀態,配合谷歌星空的情境隨時更新顯示目前對應的狀態位置。其顯示的方式可以有多種的考慮,例如以下的方式。
以心率變異係數(SDNN)相對自律神經總活性(TP)來顯示目前個體的自律神經狀態,即是星光體大小。星空遨遊的生理訊號軌跡(Conscious Trajectory)是由使用者的心跳間隔(RRI)及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及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的比率,來決定軌跡線的路徑點。
也就是說,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特徵例如以一顆有特徵的星光體來顯示,其具有顏色、大小等種類的變化,而疊置在谷歌星空圖上,星光體依軌跡線移動到不同空/間時等。使用者可以體現在紓壓空間中,在不同的星空遨遊情境中,體驗者隨著紓壓時間演化所改變的心境(生理訊號)以一RRI相對LH/HF相關圖來表現。
又,類似圖12之另一種情境計計,可以採用植物成長狀態來表現。圖13A-13C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情境設計之實施例,以花朵生長為背景,顯示生理狀態示意圖。
參閱圖13A,生理狀態圖例如包括土壤400以及花朵402。於開始的生理狀態例如是處於繃緊的狀態,以花朵402的枝幹406與花片404是埋入土壤400中的情境顯示。參閱圖13B,經過使用腦波拽引紓壓裝置一段時間後,生理狀態開始舒展,而花朵402開始成長,枝幹406冒出土壤400,但是花片404仍未升起。參閱圖13C,更經過一段時間後,使用者的生理狀態已處於舒壓狀態,此時花朵402的花片404呈現開花的狀態來表現情境。花朵402的展現方式可以依實際設計來調整。
換句話說,本發明的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在回饋改變舒壓模式的同時,也藉由情境介面與網路或是外部資訊連接取得情境顯示的模式,藉由分析生理狀態的同時也可以改變顯示的情境狀態,讓使用者了解本身的當下生理狀態的變化。至於細部的系統架構與模式分析可以依實際需要設計。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90...共振波產生模組
100...頻率脈寬調制單元
102...記憶單元
104...微處理器
105...調制模組
106...頻率源模組
108...載波脈寬空置模組
110...乘法器
120...共振元件
122...功率放大器
124...輸出介面單元
126...舒曼波拽引產生單元
150...生理訊號量測單元
152...控制單元
200...電源線
202...馬達
204...固定元件
206...振片
208...轉軸
210...阻尼元件
220...固定基材
224...控制區域
300...意念遨遊系統
302...感測訊號取樣單元
304...數值演算程式單元
306...數值反應模示單元
308...回饋控制畫面顯示單元
310...系統動態控制單元
312...顯示器
400...土壤
402...花朵
404...花片
406...枝幹
S100-S110...步驟
S200-S218...步驟
圖1繪示舒曼波的汎頻與腦波的關係示意圖。
圖2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共振波產生模組方塊示意圖。
圖3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的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4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共振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通道訊號的示意圖。
圖6A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對應人體部位區隔示意圖。
圖6B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對應圖6A的人體部位,共振波產生模組的共振區域的配置示意圖。
圖7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的操作流程示意圖。
圖8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感覺運動節律(SMR)能量的變化示意圖。
圖9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對應表一檢視流程示意圖。
圖10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從初始值到終點值對應人體之多通道舒曼波頻率空間分佈的時間演進示意圖。
圖11繪示依據本發明一情境設計之實施例,以自律神經生理訊號結合控制谷歌星空(Google SKY)的情境介面架構示意圖。
圖12繪示依據本發明一情境設計之實施例,以谷歌星空為背景,顯示生理狀態示意圖。
圖13A-13C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情境設計實施例,以花朵生長為背景,顯示生理狀態示意圖。
102...記憶單元
104...微處理器
105...調制模組
120...共振元件
150...生理訊號量測單元
152...控制單元

Claims (15)

  1. 一種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包括:一共振波產生模組,包括多個共振元件,區分成多個共振區域,該些共振區域的每一個可以個別產生可調變的一共振波或是關閉;以及一生理訊號量測單元,至少量測一使用者的一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與一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依照預先設定的一組條件中當下的其一,輸出一組回饋控制訊號給該共振波產生模組,以調制該些共振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波包括可切換的一第一頻率、一第二頻率、以及一第三頻率,對應在腦波的α波段、β1波段及β2波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波產生模組的該些共振區域是依照平均的人體部位的位置設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波產生模組,依照該組回饋控制訊號的變化,依照符合該組條件中的其一,啟動該些共振區域的至少一個,且分別控制該共振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些共振區域包括:一第一區域,位於腳底區間;一第二區域,位於腳踝區間;一第三區域,位於小腿區間; 一第四區域,位於膝蓋區間;一第五區域,位於大腿區間;以及一第六區域,位於腹部區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自律神經交感能量LH減去該自律神經副交感能量HF後得到一差值,依照該差值相對於由小到大的多個臨界值的位置來決定在該組條件中當下的其一,以產生該組回饋控制訊號以控制該些共振區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波包括可切換的多個頻率對應舒曼波的多個共振頻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波產生模組的該些共振區域是依照平均的人體部位的位置設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波產生模組依照該組回饋控制訊號的變化,依照符合該組條件中的其一,啟動該些共振區域的至少一個,且分別控制該共振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更包括:一顯示單元;以及一介面單元,接收該組回饋控制訊號而輸出一影像狀態控制訊號到該顯示單元,其中該顯示單元依照該影像狀態控制訊號改變一顯示影像的內容。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顯示單元與一星空圖,依照該影像狀態控制訊 號變化顯示在該星空圖上對應變化顯示一指標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顯示單元顯示一生物活動狀態圖,依照該影像狀態控制訊號的變化對應顯示變化的該生物活動狀態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共振元件包括:一馬達,依照具有與該共振波相同頻率的一脈衝電壓訊號旋轉;一阻尼元件,耦接與該馬達,使該馬達旋轉後回到原位;以及一振片,設置於該馬達的轉軸,以該頻率產生該共振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些共振元件分佈成多個條狀單元,該些條狀單元的相鄰多個為一組構成該些共振區域的其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腦波拽引紓壓裝置,其中該生理訊號量測單元更包括量測心跳率,心跳率變異係數及自律神經總活性。
TW100146259A 2011-12-14 2011-12-14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TWI524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6259A TWI524885B (zh) 2011-12-14 2011-12-14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CN201110431495.XA CN103157166B (zh) 2011-12-14 2011-12-21 脑波诱导舒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6259A TWI524885B (zh) 2011-12-14 2011-12-14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2973A TW201322973A (zh) 2013-06-16
TWI524885B true TWI524885B (zh) 2016-03-11

Family

ID=48581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6259A TWI524885B (zh) 2011-12-14 2011-12-14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7166B (zh)
TW (1) TWI5248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219B (zh) * 2016-02-05 2017-05-21 澤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體頻率診斷分析設備及健康評估改善方法
TWI663936B (zh) 2016-12-16 2019-07-01 床的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智慧床及其控制流程
CN108880578B (zh) * 2018-07-31 2020-09-18 深圳市银河联邦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舒曼共振谐波通信系统及通信传输方法
CN1104487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佛山八小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共振频率的脑波诱导舒压装置
CN113117213A (zh) * 2021-05-20 2021-07-16 深圳市蔚来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脖挂式儿童脑力智力开发用仪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8893Y (zh) * 2000-03-10 2000-12-06 钟真一 催眠治疗仪
KR200281003Y1 (ko) * 2002-04-12 2002-07-13 주식회사 드림프리 뇌파 유도 신호 발생장치
CN1739817A (zh) * 2005-07-21 2006-03-01 高春平 个性化立体健康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1428163B (zh) * 2008-06-17 2010-10-20 李隆 考试、竞技、运动状态调节仪
CN201379899Y (zh) * 2009-04-01 2010-01-13 顾新建 脑电α波干涉诱导的音乐治疗仪
CN101623532B (zh) * 2009-07-24 2011-06-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失眠、抑郁综合治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7166B (zh) 2015-03-04
TW201322973A (zh) 2013-06-16
CN103157166A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8756B2 (en) Pressure relief apparatus with brain entrainment
CN110522983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脑刺激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452785B1 (ko) 조절 장치 및 관련 방법
US84426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ffecting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JP6605958B2 (ja) 睡眠を誘発するための脳波ベースの閉ループ感覚刺激
CN105833411A (zh) 一种新型智能助眠和自然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TWI524885B (zh) 腦波拽引紓壓裝置
EP1886707A1 (en) Sleep enhancing device
US201902545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sensory stimulation to a user based on a sleep architecture model
CN101969841A (zh) 修改对象的心理生理状态
US110522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volume of auditory stimulation during sleep based on sleep depth latencies
EP3790449B1 (en) System for enhancing sensory stimulation delivered to a user using neural networks
CN105944215A (zh) 一种音乐放松椅的自动放松方法
CN112717253A (zh) 基于脑电波监测的声光结合唤醒装置
CN107233653A (zh) 基于脑电波情景感知和云平台存储技术的放松减压方法
US111410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sensory stimulation to a user to enhance a cognitive domain in the user
EP39033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rem sleep with sensory stimulation
EP211319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kustischen und visuellen Darstellung von aufbereiteten physiologische Daten und Verwendung der aufbereiteten Daten
US20240001068A1 (en) Mood adjust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real-time biosensor signals from a subject
KR20060007335A (ko) 생체신호를 이용한 인체 적응적 뇌파유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3854984A (zh) 一种自适应的双模态情绪调节方法与系统
JP2022008004A (ja) バイオフィードバックを行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4654933U (zh) 脑波反馈控制脑神经诱发电位的系统
US113579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sensory stimulation during sleep based on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Pirhonen et al. Calm Down–Exploiting Sensorimotor Entrainment in Breathing Regulation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