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4646B -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4646B
TWI524646B TW103129692A TW103129692A TWI524646B TW I524646 B TWI524646 B TW I524646B TW 103129692 A TW103129692 A TW 103129692A TW 103129692 A TW103129692 A TW 103129692A TW I524646 B TWI524646 B TW I5246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winding
voltage
output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8810A (zh
Inventor
Rou-Yong Duan
Jun-Yuan Lu
Meng-Hong Chen
Hong-Lun Lai
Original Assignee
Univ Hungk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Hungkuang filed Critical Univ Hungkuang
Priority to TW103129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464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4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46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8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8810A/zh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直流轉換裝置,特別是指一種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
隨著石油價格升高以及環保意識逐漸抬頭,許多研究提出開發新能源來取代現有能源以解決石油短缺問題及減少環境汙染,然而,由於大部分的綠色能源為直流電源,因此需要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來進行接續處理,而在轉換過程中,提高轉換效率意味著可以降低電力消耗、減少散熱片的體積或數量,進而達到省電與降低產品體積及成本的效果,故為目前主要研究發展目標之一。
參閱圖1,於文獻「W.Li and X.He,“A family of isolated interleaved boost and buck converters with winding-cross-coupled inductors,”IEEE Trans.Power Electron.,vol.23,no.6,pp.3164-3173,Nov.2008.」中提出一種習知的交錯式隔離型轉換電路,可電連接於一提供一輸入電壓V in 的綠色能源以接收該輸入電壓V in ,並據以升壓以得到一輸出電壓V out ,且該交錯式隔離型轉換電路包含:三個開關S 1S 2S C 、兩個一次側繞組L 1a L 2a 、四個二 次側繞組L 1b L 2b L 1c L 2c 、兩個二極體D o1D o2、一輸出電容C o 及一負載R o ,其中,一次側繞組L 1a L 2a 之漏感標示為L LK1L LK2
關於習知該交錯式隔離型轉換電路的運作方式可參閱此文獻,故在此不贅述。
圖1中利用增加一組交錯串聯的二次側繞組L 1c L 2c ,可解決二次側繞組L 1b L 2b 的電流平衡問題,而在輸出功率維持1kW的情況下,達到最高轉換效率92~96%,然而,由於使用了雙繞組雙變壓器串聯二個電感繞組(L 1a L 2a L 1b L 2b L 1c L 2c ),故會大幅增加產品的體積及成本,且其架構不適合高功率應用。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高轉換效率的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
於是,本發明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包含一電感、一變壓電路、一平衡電容、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電壓箝制電路、一輸出電容,及一輸出電路。
該電感具有一接收一輸入電壓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該變壓電路具有相互對應設置的一第一繞組、一第二繞組及一第三繞組,且該第一繞組、該第二繞組及該第三繞組分別具有一正極性點端和一非極性點端,該第一繞組之正極性點端和該第二繞組的非極性點端皆電連接於該電感之第二端。
該平衡電容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三繞組的非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該第一開關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一繞組的非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和一接地的第二端,且該第一開關受控制以切換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
該第二開關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二繞組的正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和一接地的第二端,且該第二開關受控制以切換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
該電壓箝制電路分別電連接於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之第一端與接地端間,並受控制以切換地使該第一開關之第一端實質上等電位於接地端,及切換地使該第二開關之第一端實質上等電位於接地端,以分別箝制該第一開關及第二開關之跨壓。
該輸出電容具有一提供一輸出電壓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
該輸出電路電連接於該第三繞組的正極性點端、該平衡電容的第二端與該輸出電容之第一端之間,且切換地將該第三繞組的正極性點端電壓傳遞到該輸出電容之第一端或將該平衡電容的第二端電壓傳遞到該輸出電容之第一端以作為該輸出電壓。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本發明在二次側中僅使用一個繞組(該第三繞組)及一個電容(該平衡電容),在大幅減少元件使用數量並降低電路體積與重量的情況下,仍達成電流平衡機制,達到較高的轉換效率,並具有極佳的開 關導通責任週期運作範圍,而能適用於高範圍輸出電壓。
V IN ‧‧‧輸入電壓
L d ‧‧‧電感
T r ‧‧‧變壓電路
L 1‧‧‧第一繞組
L 2‧‧‧第二繞組
L 3‧‧‧第三繞組
L K1L K2‧‧‧漏感
L M ‧‧‧激磁電感
C W ‧‧‧平衡電容
Q 1‧‧‧第一開關
Q 2‧‧‧第二開關
2‧‧‧電壓箝制電路
Q C1‧‧‧第一箝制開關
Q C2‧‧‧第二箝制開關
C 1‧‧‧第一箝制電容
C 2‧‧‧第二箝制電容
C o ‧‧‧輸出電容
3‧‧‧輸出電路
D 1‧‧‧第一輸出二極體
D 2‧‧‧第二輸出二極體
D 3‧‧‧第三輸出二極體
D 4‧‧‧第四輸出二極體
V H ‧‧‧輸出電壓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習知一種交錯式隔離型轉換電路的電路圖;圖2是本發明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之實施例的一電路圖;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時序圖;圖5(a)~5(f)分別是該實施例操作於模式一至模式六的電路示意圖;圖6(a)~6(f)分別是該實施例操作於模式七至模式十二的電路示意圖;圖7(a)是一種曲線圖,說明耦合係數k=1時,不同匝數比下的電壓增益G V 與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的關係;圖7(b)是一種曲線圖,說明匝數比N=3,不同耦合係數k下的電壓增益G V 與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的關係;圖8(a)~8(j)分別是該實施例於輸出500V負載600W的實測波形圖;圖9(a)~9(j)分別是該實施例於輸出500V負載1000W的實測波形圖;圖10(a)~10(j)分別是該實施例於輸出500V負載1700W的實測波形圖;圖11(a)~11(j)分別是該實施例於輸出400V負載1000W 的實測波形圖;圖12(a)~12(j)分別是該實施例於輸出250V負載1000W的實測波形圖;圖13(a)為該實施例於開關導通責任週期不同時之一第一輸出二極體與一第三輸出二極體之電流i D1i D3的波形及數值,取樣時間為5us/div;圖13(b)為該實施例於開關導通責任週期不同時之該第一輸出二極體與該第三輸出二極體之電流i D1i D3的波形及數值,取樣時間為20ms/div;及圖14是該實施例之實際量測的轉換效率圖。
參閱圖2,本發明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之實施例適用於接收一由太陽光電池(圖未示)等低壓直流輸入電壓源所提供的輸入電壓V IN ,並據以升壓以得到一輸出電壓V H ,該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包含一電感L d 、一變壓電路T r 、一平衡電容C W 、一第一開關Q 1、一第二開關Q 2、一電壓箝制電路2、一輸出電容C o ,及一輸出電路3。
該電感L d 具有一接收該輸入電壓V IN 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該變壓電路T r 為一種三繞組之中心抽頭變壓器,並具有相互對應設置的一第一繞組L 1、一第二繞組L 2及一第三繞組L 3,且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二繞組L 2及該第三繞組L 3分別具有一正極性點端和一非極性點端,該第一繞組L 1之正極性點端和該第二繞組L 2的非極性點端皆電連接 於該電感L d 之第二端。
該平衡電容C W 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三繞組L 3的非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該第一開關Q 1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一繞組L 1的非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和一接地的第二端,且該第一開關Q 1受控制以切換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
該第二開關Q 2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二繞組L 2的正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和一接地的第二端,且該第二開關Q 2受控制以切換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二開關Q 2分別為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等第一端為汲極,該等第二端為源極,但不限於此。
該電壓箝制電路2分別電連接於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二開關Q 2之第一端與接地端間,並受控制以切換地使該第一開關Q 1之第一端實質上等電位於接地端,及切換地使該第二開關Q 2之第一端實質上等電位於接地端,以分別箝制該第一開關Q 1及第二開關Q 2之跨壓。
該電壓箝制電路2具有一第一箝制電容C 1、一第一箝制開關Q C1、一第二箝制電容C 2,及一第二箝制開關Q C2
該第一箝制電容C 1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Q 1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箝制電容C 1的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於 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切換。
該第二箝制電容C 2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Q 2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箝制電容C 2的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切換。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及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分別為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等第一端為源極,該等第二端為汲極,但不限於此。
該輸出電容C o 具有一提供該輸出電壓V H 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
該輸出電路3電連接於該第三繞組L 3的正極性點端、該平衡電容C W 的第二端與該輸出電容C o 之第一端之間,且切換地將該第三繞組L 3的正極性點端電壓傳遞到該輸出電容C o 之第一端或將該平衡電容C W 的第二端電壓傳遞到該輸出電容C o 之第一端以作為該輸出電壓V H
該輸出電路3包括一第一輸出二極體D 1、一第二輸出二極體D 2、一第三輸出二極體D 3,及一第四輸出二極體D 4
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 1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三繞組L 3的正極性點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C o 的第一端的陰極端。
該第二輸出二極體D 2具有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C o 的第二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第三繞組L 3的正極性點 端的陰極端。
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具有一電連接該平衡電容C W 的第二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C o 的第一端的陰極端。
該第四輸出二極體D 4具有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C o 的第二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平衡電容C W 的第二端的陰極端。
參閱圖3,為本實施例之等效電路,其中,將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二繞組L 2及該第三繞組L 3流入正極性點端之電流與電壓值統一定義為正向,並假設所有電容容量夠大,足以達成無漣波狀態(Ripple Free)。
參閱圖3及圖4,參數D及△d分別是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的開關導通責任週期及重疊導通責任週期,若D>0.5,d 1d 2分別是該第一開關Q 1導通且扣除△d所得到的獨立導通責任週期、該第二開關Q 2導通且扣除△d所得到的獨立導通責任週期,為簡化公式分析,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之互鎖時間(Dead Time)均忽略,但暫態模式仍加以分析,因此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重疊導通責任週期△d、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之關係式為2△d+d 1+d 2=D+d 2=1。
若D<0.5,此時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無重疊現象,則令開關導通責任週期及獨立導通責任週期關係式為D=d 1,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的同時截止時間定義為0.5-d 1
於圖4中,參數v g1v g2分別代表控制該第一開關Q 1、該第二開關Q 2是否導通的電壓,參數v gc1v gc2分別代表控制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與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是否導通的電壓,i LM 參數代表本實施例中該變壓電路T r 之激磁電流,i Ld i L1i L2i L3分別代表流過該電感L d 、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二繞組L 2及該第三繞組L 3的電流,i Q1v Q1參數分別代表流過該第一開關Q 1的電流、該第一開關Q 1之兩端的電壓,i Q2v Q2參數分別代表流過該第二開關Q 2的電流、該第二開關Q 2之兩端的電壓,參數i D1~i D4分別代表流過該等二極體D1~D4的電流,參數v D1~v D4分別代表該等二極體D1~D4的跨壓。
令該變壓電路T r 之該等繞組L 1~L 3的匝數為N 1~N 3,並定義N 1=N 2,則匝數比為N=N 3/N 1,該第一繞組L 1及該第二繞組L 2之激磁電感皆為L M ,此外為簡化理論分析,僅考慮一次側(該第一繞組L 1及該第二繞組L 2)漏感造成的影響,該第一繞組L 1與該第二繞組L 2之漏感標示為L K1L K2,耦合係數k定義為:k=L M /(L k1+L M ) 式(1)
以下分別對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大於0.5及小於0.5的情況作說明:
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大於0.5:
依據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的切換,本實施例會在十二種模式下操作,以下分別針對每一模式進行說明。
模式一(時間t 0 ~t 1 )
參閱圖3、圖4及圖5(a),本模式始於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導通一段時間,且該第二開關Q 2、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截止。
此時該輸入電壓V IN 與該電感L d 透過該第一開關Q 1的導通路徑,將該變壓電路T r 之第一繞組L 1激磁,於此可推得該第一繞組L 1之電壓v L1(包含該第一繞組L 1的漏感L K1電壓)為:v L1=V IN +v Ld 式(2)
此時經由該第一開關Q 1、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及該第一繞組L 1與該第二繞組L 2之導通路徑,釋放該第二箝制電容C 2之能量,此時該第一繞組L 1與該第二繞組L 2可視為串聯的一次側繞組,並由該第二箝制電容C 2提供激磁電壓,其電壓關係式為:v C =2v L1=2(V IN +v Ld ) 式(3)
上述兩種激磁路徑分別依照匝數比感應至隔離的該第三繞組L 3之正極性點端,其能量感應電流透過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 1、該第四輸出二極體D 4導通廻路對該輸出電容C o 充電,因此本模式中,該第三繞組L 3之電壓v L3為:v L3=Nv L1=Nv L2 式(4)
定義此模式中輸出至該輸出電容C o 之輸出電壓為V H1,而下述的另一對稱模式輸出電壓則定義為V H2,理論上兩者交錯提供輸出電量,共同形成該輸出電壓V H ,此模式之電壓V H1表示為: V H1=V L3-V CW 式(5)
由於兩對稱模式中,電路參數會有若干差異,先假設上式中該平衡電容C W 之電壓V CW 的極性如圖5(a)所示。
模式二(時間t 1 ~t 2 )
參閱圖3、圖4及圖5(b),此模式為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截止,該第一開關Q 1持續導通,且該第二開關Q 2導通前。
當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截止時,由於儲存在漏感L K1L K2的能量必須有足夠時間釋放,因此從第二箝制電容C 2流出之電流i L2依照前一模式的路徑續流,使第二箝制開關Q C2電壓開始上升並迫使第二開關Q 2的寄生電容開始放電,當兩漏感L K1L K2的能量與第二開關Q 2之寄生電容C DS2形成下列關係式:
公式(6)假設兩漏感L K1L K2之值與流經電流相同,且第二箝制開關Q C2與第二開關Q 2為同一型號。
本模式之末段期間,該第二繞組L 2之漏感L K2電流可以將該第二開關Q 2之寄生電容C DS2電量完全抽出,使得該第二開關Q 2的基體二極體導通,並承受全部i L2電流,其他元件波形則維持模式一之狀態。
模式三(時間t 2 ~t 3 )
參閱圖3、圖4及圖5(c),該第二開關Q 2觸發且該第一開關Q 1持續導通。
由於該第二開關Q 2之基體二極體已導通,本模式開始予以觸發並形成零電壓切換(Zero Voltage Switch,簡寫為ZVS)之特性,當該第二繞組L 2之漏感L K2能量釋放完畢時,電流i L2開始反向,該第二開關Q 2與該第一開關Q 1皆為導通狀態,由於該第一繞組L 1與該第二繞組L 2同時具有激磁與感應特性,且由於兩者極性相反,會使該變壓電路T r 產生激磁失效之短路現象,而導致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二繞組L 2及該第三繞組L 3的電壓全部為零,使該變壓電路T r 停止所有能量傳遞,導致二次側的該第三繞組L 3電流i L3開始下降至零安培,且所有高壓側二極體(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 1、該第二輸出二極體D 2、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及該第四輸出二極體D 4)截止。
此時該電感L d 承受該輸入電壓V IN ,使該電感L d 的電流i Ld 開始爬升以提高儲存電能,且該電流i Ld 平均分流至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
由於本模式期間,該電感L d 的儲能導通週期為△d,亦即前面的釋放週期為d 1,依據伏秒平衡(Voltage-Second Balance)定理,可以計算得知此時該電感L d 的電壓v Ld 為:v Ld =V IN (△d/d 1) 式(7)
將上式(7)代入模式一之方程式(2)、(4),可得到於模式一期間,該第一繞組L 1的電壓v L1與該第三繞組L 3的電壓v L3為:v L1=V IN (1+△d/d 1) 式(8)
v L3=NkV IN (1+△d/d 1) 式(9)
模式四(時間t 3 ~t 4 )
參閱圖3、圖4及圖5(d),此模式中該第一開關Q 1截止且該第二開關Q 2持續導通。
當該第一開關Q 1截止時,該變壓電路T r 的激磁失效短路現象解除,該第二繞組L 2之電流i L2維持前模式的該第二開關Q 2導通路徑,此時該變壓電路T r 改由該第二繞組L 2激磁,接收該電感L d 電流i Ld 並透過磁能轉換而感應到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三繞組L 3,由於漏感L K2限制了電流上昇幅度,且該第一繞組L 1之漏感L K1需要時間釋放其儲存能量,導致該電感L d 電流i Ld 無法立即全部轉移至該第二繞組L 2的電流i L2。該第一繞組L 1的漏感續流電流i L1會先對該第一開關Q 1兩端的寄生電容充電,使該第一開關Q 1的跨壓V Q1開始上升,並迫使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之寄生電容放電而降低逆偏電壓。
由於受到該第二繞組L 2開始激磁,該第三繞組L 3在非極性處感應正電壓,其路徑為該第三繞組L 3之感應電壓透過該第二輸出二極體D 2、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導通廻路對該輸出電容C o 提供能量。
模式五(時間t 4 ~t 5 )
參閱圖3、圖4及圖5(e),該第一開關Q 1截止,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的基體二極體導通。
當該第一開關Q 1跨壓停止上升,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之基體二極體亦同時導通。該第一繞組L 1的漏感L K1串 聯該輸入電壓V IN 、該電感L d 與該第一繞組L 1感應電壓,透過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導通路徑向該第一箝制電容C 1充電,此時該第一箝制電容C 1電壓V C1等於該第一開關Q 1兩端跨壓v Q1,可抑制該第一開關Q 1之突波電壓,達到主動電壓箝制功能,本模式中該第二繞組L 2接受來自該輸入電壓V IN 與該電感L d 電壓v Ld 的串聯電壓,由方程式(7)、(8)可得該第二繞組L 2的電壓v L2為:v L2=V IN (1+△d/d 2) 式(10)
由上述得知該第一箝制電容C 1的電壓V C1為該輸入電壓V IN 、該電感L d 電壓v Ld 及該第一繞組L 1電壓v L1三者串聯之和,因此由方程式(10)可推得該第一開關Q 1所承受電壓v Q1及該第一箝制電容C 1的電壓V C1為:v Q1=V C1=2kV IN (1+△d/d 2) 式(11)
由於本實施例為對稱平衡架構,該第一箝制電容C 1的動作模式與該第二箝制電容C 2相同,因此由方程式(11)可推得當該第一開關Q 1導通且該第二開關Q 2截止時,該第二開關Q 2的電壓v Q2與該第二箝制電容C 2的電壓V C2為:v Q2=V C2=2kV IN (1+△d/d 2) 式(12)
模式六(時間t 5 ~t 6 )
參閱圖3、圖4及圖5(f),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觸發,且該第二開關Q 2持續導通。
本模式開始於將附屬基體二極體已經導通之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予以觸發,以形成零電壓切換特性,並在本模式期間保持同步整流之低導通損失特性,並持續由該 第一箝制電容C 1吸收漏感能量。
模式七~模式十二
參閱圖3、圖4及圖6(a)~6(f),其中,圖6(s)~6(f)分別對應於模式七至模式十二。當該變壓電路T r 之激磁電流i LM 降為零(即該第一繞組L 1的電流i L1開始反向),即進入模式七,因本實施例的電路對稱,故模式七的推導方式與模式一相同,此時漏感能量已完全釋放,激磁電流i LM 轉向,改由該第二繞組L 2的迴路激磁並感應至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三繞組L 3,可推得此時該第三繞組L 3的電壓v' L3為:v' L3=NkV IN (1+△d/d 2) 式(13)
此時該第三繞組L 3串聯該平衡電容C W ,並輸出至該輸出電容C o ,由於在模式一已經對該輸出電容C o 充電一次,因此輸出電流的頻率為該第二開關Q 2切換頻率之兩倍,可有效降低該輸出電容C o 所提供的放電電流漣波。
令此模式輸出至該輸出電容C o 的輸出電壓為V H2,則輸出電壓V H2為:V H2=v ' L3+V CW 式(14)
若兩個導通路徑皆有能量輸出,則下列方程式必須成立,否則兩交錯式電路之電流無法平衡。
V H =V H1=V H2 式(15)
再結合方程式(5)與(14)可以得知:V CW =(v L3-v' L3)/2 式(16)
藉由該平衡電容C W 可以調節該第三繞組L 3於兩 模式之電壓差異,若令兩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則該平衡電容C W 的電壓V CW 為零,該輸出電壓V H1同等於該第三繞組L 3之跨壓。由方程式(13)代入方程式(14),可得該輸出電壓V H1為:V H1=Nk(1+△d/d 2)V IN 式(17)
另一模式由方程式(13)代入方程式(14),可得該輸出電壓V H2為:V H2=Nk(1+△d/d 1)V IN 式(18)
由上述可得方程式(15)中的直流輸出電壓V H 為:V H =Nk(1+△d/d 1)V IN 式(19)
其電壓增益G V 為:G V =V H /V IN =Nk(1+△d/d 1) 式(20)
若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則方程式(16)不為零。使用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代入方程式(9)、(13)與(16),可得該第三繞組L 3之電壓v L3大於電壓v' L3,故可推得此時該平衡電容C W 的電壓V CW 為:V CW =(0.5△d/d 1)-(△d/d 2) 式(21)
將上述方程式代入方程式(5)、(9)與方程式(13)、(14),可推得該輸出電壓V H1V H2分別為:V H1=NkV IN (1+(0.5△d/d 1)+(0.5△d/d 2)) 式(22)
V H2=NkV IN (1+(0.5△d/d 2)+(0.5△d/d 1)) 式(23)
上述兩式之等式右邊完全相同,證明兩獨立導通責任週期即使有差異,該平衡電容C W 仍可以進行調節使 得V H1=V H2而得到相同的輸出電壓V H ,該輸出電壓V H 為:V H =NkV IN (1+(0.5△d/d 1)+(0.5△d/d 2)) 式(24)
其電壓增益G V 為:G V =V H /V IN =kN(1+(0.5△d/d 1)+(0.5△d/d 2)) 式(25)
由於本實施例中的電路為對稱設計,因此模式七至模式十二之工作原理與模式一至模式六相仿,故不再贅述。
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小於0.5
依上述定義,當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小於0.5且不為0時,該電感L d 儲能,其動作模式與開關導通責任週期重疊(即該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大於0.5)時相反,依據伏秒平衡定理可以計算得知該電感L d 的電壓v Ld 為:v Ld =((0.5-d 1)/(1-d 1))V IN 式(26)
此時該第一繞組L 1的電壓v L1為:v Ld =(0.5/(1-d 1))V IN 式(27)
當該第一開關Q 1截止,且該第二開關Q 2導通時,該第一箝制電容C 1的電壓V C1為該輸入電壓V IN 、該電感L d 的電壓v Ld 及該第一繞組L 1的電壓v L1三者串聯之和,此時可推得該第一箝制電容C 1的電壓V C1等同於該第一開關Q 1的跨壓v Q1v Q1=V C1=V IN /(1-d 1) 式(28)
此時之路徑與模式一相同,該第三繞組L 3感應該第一繞組L 1之電壓並與該平衡電容C W 串聯,再經由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 1、該第四輸出二極體D 4的導通路徑輸出至 該輸出電容C o ,此時輸出電壓V H1可表示為:v H1=0.5NkV IN /(1-d 1) 式(29)
由於本實施例的電路對稱,因此可推得此時該第三繞組L 3感應該第二繞組L 2迴路的激磁電壓並與平衡電容C W 串聯,再經由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該第二輸出二極體D 2的導通路徑輸出至該輸出電容C o ,此時輸出電壓V H2可表示為:v H2=0.5NkV IN /(1-d 2) 式(30)
由方程式(29)、(30)可推得,當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小於0.5且不為0時,即使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不同,二次側的該平衡電容C W 仍可以達成調整輸出電壓相同之平衡效果,設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最終直流輸出電壓V H 可表示:v H =v H1=v H2=0.5NkV IN /(1-d 1) 式(31)
電壓增益G V 為:G V =V H /V IN =0.5kN/(1-d 1) 式(32)
模擬與量測結果
參閱圖7(a),為耦合係數k=1時,不同匝數比N對於電壓增益G V 與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之曲線圖,N=3時,當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落在0.57左右,可推得重疊導通責任週期△d為0.07,此時若令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等同於d 2,則該第一開關Q 1、該第二開關Q 2實際的獨立導通責任週期d 1d 2皆為0.43。
由上述得知尚有寬裕的獨立導通責任週期給予 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運用,在二次側亦有約86%之時間可將電流傳遞至該輸出電容C o ,使得輸出電流漣波較低,當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重疊時,輸入電流會連續而降低電磁干擾。當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剛好等於0.5時,則不考慮漏感影響,理論上代表幾乎100%有電壓感應至輸出電壓V H ,電流源電感L d 僅作為緩衝電流震幅,沒有昇壓作用。若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開始小於0.5,此時電流源電感L d 則變為降壓作用。
由上述可見,本實施例具有極佳的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運作範圍,因此能適用於高範圍輸出電壓之應用場合。
由方程式(11)與(19)可推算該第一開關Q 1的電壓V Q1為:V Q1=2V H /N 式(33)
將圖7(a)之匝數比N=1、N=2、N=3、N=4代入上式(33)可得該第一開關Q 1的跨壓分別為1000V、500V、333V、250V,由此可知當匝數比愈大,可使用越低壓之低導通損開關,但是亦會使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變小,流經開關的電流有效值會提高,當匝數比N=4時,雖能使用較小跨壓之低壓導通損開關,但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卻小於0.5,不利於實施零電壓切換模式。因此,於本實施例中,選擇匝數比N=3,開關跨壓為333V,並選擇耐壓500V之半導體開關。若將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再提高至0.75且元件耐壓規格亦往上調整,輸出電壓可以再提高至930V。
由於本實施例是透過該變壓電路T r 之漏感L K1L K2以達成零電壓切換之特性,因此將漏感L K1L K2對電路昇壓的影響進一步分析如下:
將選定之N=3代入方程式(20)及(32),即可繪出匝數比N=3與不同耦合係數k之電壓增益G V 曲線圖如圖7(b)所示,觀察圖7(b)可得知,耦合係數k為0.998到0.97之間的電壓增益G V 並沒有明顯變化。然而耦合係數k下降至0.950時,較大的漏感使得輸出之電壓增益G V 呈顯著下降之趨勢,故必須大幅增加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
圖8(a)~8(j)、9(a)~9(j)、10(a)~10(j)分別為本實施例於負載600W、1000W與1700W下各元件之電壓及電流的實測波形圖,所選用之各元件規格為:輸入電壓為155V、最高輸出電壓為500V、輸出功率為2kW、切換頻率為40kHz、L 1=L 2=3050μHL 3=27700μHL k1=L k2=7μHN=3、N 1=N 2=20、N 3=60、耦合係數k=0.992、L d =396μH、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二開關Q 2為IRFP460/500V/20A且R DS(ON)=0.27Ω/2(兩個並聯)、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及該第二箝制開關Q C2為IRFP460/500V/20A、該等二極體D 1~D 4為U15A60/600V/15A、該第一箝制電容C 1及該第二箝制電容C 2為4.7μF/630V、該平衡電容C W 為20uF/630V、該輸出電容C o 為4.7μF/630V。
其中,圖8~10之圖(a)、(b)所顯示為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的電壓與電流波形,如圖中所示,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的最高箝制電壓均 與前述理論分析相符合,且該第一開關Q 1具有零電壓切換效果(ZVS)特性,負向電流成分很小,因此可降低開關切換損失。
圖8~10之圖(c)與圖(d)分別為該等繞組L 1~L 3之電流i L1~i L3波形,藉由對照該等繞組L 1~L 3之電流i L1~i L3,可分別觀察一次側繞組(該第一繞組L 1、該第二繞組L 2)電流i L1i L2在不同模式下感應傳遞至二次側繞組(該第三繞組L 3)電流i L3
圖8~10之圖(e)至圖(h)分別為該等輸出二極體D 1~D 4的電壓電流波形,可由圖中觀察得知各個輸出二極體D 1~D 4之逆向恢復電流非常小。
圖8~10之圖(i)為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 1、及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之電流i D1i D3波形,可由圖中觀察到該第一輸出二極體D 1、及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的電流i D1i D3對稱且平衡,證明本架構具平衡特性。
圖8~10之圖(j)為該電感L d 、該第一繞組L 1及該第二繞組L 2之電流i Ld i L1i L2的波形,由圖中可發現該第一繞組L 1及該第二繞組L 2之電流i L1i L2接近方波,故能充份利用功率開關之容量並提高開關利用率,再者,由於交錯觸發設計,實際電感L d 之操作頻率為兩倍的開關頻率(80kHz),因此可抑制感應電流爬升率,減輕湧泉電流導致之元件傳導損失。
本實施例之輸出電壓的可調範圍為0~500V直流電壓,可便於設計工業用之電源供應器,圖 11(a)~11(j)、圖12(a)~12(j)分別為本實施例於負載1000W,輸出電壓400V及250V下各元件之電壓及電流的實測波形圖。
如圖11(a)、(b)所示,可得知該第一開關Q 1仍具有零電壓切換(ZVS)之特性,可降低開關切換損失,且本實施例所採用之交錯式架構能有效分散電流及降低開關的導通損失,可得最高轉換效率為95.2%,即使在重載時,也有很高的轉換效率,但是在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小於0.5時,無法達成零電壓切換,當輸出電壓為250V,由圖12(a)、(b)可看出該第一開關Q 1、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具有短路電流,此時最高轉換效率僅約為93.45%,而在重載1000W時,轉換效率只有88.5%。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13(a)、(b)所示,即使將該第一開關Q 1、該第二開關Q 2之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調成不同大小,當開關切換週期相差3%時,實測該二極體第一輸出二極體D 1、該第三輸出二極體D 3之電流i D1i D3的波形,可計算出平均電流差異僅為3.2%左右,驗證本實施例可以自動克服交錯式類型轉換器常見因溫度、元件參數與設計因素所造成兩組電流失衡而引起崩潰損壞的問題。
圖14為本實施例實測的轉換效率圖,由圖中可見,除額定250V/2kW輸出外,在額定400V/2kW輸出、額定500V/2kW輸出的情況下,從200W至2000W間的轉換效率大致皆維持在94%以上,證明整個電能之能量管理已達成最佳化,因此輕重載皆有較高的轉換效率。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將本實施例的優點歸納如下:
一、相較於習知技術中在二次側使用了兩組共四個繞組,本實施例在二次側中僅使用一個繞組(該第三繞組L 3)再搭配一個電容(該平衡電容C W ),在大幅減少元件使用數量並降低電路體積與重量的情況下,仍達成電流平衡機制,使一次側漏感電流能量能有效送至該輸出電容C o ,且二次側幾乎沒有環流元件消耗能量,整個電能之能量管理已達最佳化,使輕重載時皆有較高的轉換效率,再者,由上述說明中可得知,本實施例還具有極佳的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運作範圍,因此能適用於高範圍輸出電壓之應用場合。
二、藉由設置該平衡電容C W ,可以在該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不相同時,如公式(14)~(23)所示,調整交錯式電路的兩組電流輸出而使該輸出電壓維持相同。
三、透過該電壓箝制電路2箝制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之跨壓,可抑制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之突波電壓,使本實施例之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具有較低的導通損失,且可使用成本較低的低壓功率電晶體。
四、由於該變壓電路T r 接受來自該電感L d 的電流i Ld ,且配合設定該開關導通責任週期D大於0.5,使該第一開關Q 1及該第二開關Q 2具有零電流切換特性,可降低開關切換損失與導通損失,該第一箝制開關Q C1及該第二箝制 開關Q C2則具有零電壓切換特性及同步整流的雙重降低損失效果,而達到高功率轉換效率。
五、由於使用該第一開關Q 1與該第二開關Q 2交錯觸發設計,使得電感L d 之操作頻率為兩倍的開關切換頻率,能有效的協助昇壓且抑制感應電流爬升,減輕元件傳導損失,而達到高功率轉換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不僅具有極佳的轉換效率,還可減少元件使用數量並降低電路體積與重量,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V IN ‧‧‧輸入電壓
L d ‧‧‧電感
T r ‧‧‧變壓電路
L 1‧‧‧第一繞組
L 2‧‧‧第二繞組
L 3‧‧‧第三繞組
C W ‧‧‧平衡電容
Q 1‧‧‧第一開關
Q 2‧‧‧第二開關
2‧‧‧電壓箝制電路
Q C1‧‧‧第一箝制開關
Q C2‧‧‧第二箝制開關
C 1‧‧‧第一箝制電容
C 2‧‧‧第二箝制電容
C o ‧‧‧輸出電容
3‧‧‧輸出電路
D 1‧‧‧第一輸出二極體
D 2‧‧‧第二輸出二極體
D 3‧‧‧第三輸出二極體
D 4‧‧‧第四輸出二極體
V H ‧‧‧輸出電壓

Claims (6)

  1. 一種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包含:一電感,具有一接收一輸入電壓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變壓電路,具有相互對應設置的一第一繞組、一第二繞組及一第三繞組,且該第一繞組、該第二繞組及該第三繞組分別具有一正極性點端和一非極性點端,該第一繞組之正極性點端和該第二繞組的非極性點端皆電連接於該電感之第二端;一平衡電容,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三繞組的非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開關,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一繞組的非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和一接地的第二端,且該第一開關受控制以切換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一第二開關,具有一電連接於該第二繞組的正極性點端的第一端和一接地的第二端,且該第二開關受控制以切換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一電壓箝制電路,分別電連接於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之第一端與接地端間,並受控制以切換地使該第一開關之第一端實質上等電位於接地端,及切換地使該第二開關之第一端實質上等電位於接地端,以分別箝制該第一開關及第二開關之跨壓;一輸出電容,具有一提供一輸出電壓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及 一輸出電路,電連接於該第三繞組的正極性點端、該平衡電容的第二端與該輸出電容之第一端之間,且切換地將該第三繞組的正極性點端電壓傳遞到該輸出電容之第一端或將該平衡電容的第二端電壓傳遞到該輸出電容之第一端以作為該輸出電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其中,該電壓箝制電路具有:一第一箝制電容,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第一箝制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箝制電容的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切換。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其中,該電壓箝制電路還具有:一第二箝制電容,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第二箝制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箝制電容的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於導通狀態和不導通狀態間切換。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其中,該第一箝制開關及該第二箝制開關分別為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等第一端為源極,該等第二端為汲極。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其中,該輸出電路包括: 一第一輸出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三繞組的正極性點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的第一端的陰極端,一第二輸出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的第二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第三繞組的正極性點端的陰極端,一第三輸出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平衡電容的第二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的第一端的陰極端,及一第四輸出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輸出電容的第二端的陽極端及一電連接該平衡電容的第二端的陰極端。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交錯式直流轉換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分別為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等第一端為汲極,該等第二端為源極。
TW103129692A 2014-08-28 2014-08-28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TWI524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692A TWI524646B (zh) 2014-08-28 2014-08-28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692A TWI524646B (zh) 2014-08-28 2014-08-28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4646B true TWI524646B (zh) 2016-03-01
TW201608810A TW201608810A (zh) 2016-03-01

Family

ID=5608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692A TWI524646B (zh) 2014-08-28 2014-08-28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46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7160B1 (en) 2016-08-24 2017-05-30 Allis Electric Co., Ltd. Step-down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553B (zh) * 2016-04-26 2017-08-01 亞力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壓型零漣波直流轉換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7160B1 (en) 2016-08-24 2017-05-30 Allis Electric Co., Ltd. Step-down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8810A (zh)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42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rimary bridge resonant converters
Kim et al. An improved current-fed ZVS 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fo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Hsieh et al. Novel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with coupled-inductor and switched-capacitor techniques for a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
Wai et al. High-efficiency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voltage gain
US8441812B2 (en)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having a circuit configuration that prevents leading current
Gui et al. A high voltage-gain LLC micro-converter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wide input range for PV applications
TWI520472B (zh) High efficiency wide range of output voltage of the DC power boost circuit
Zhao et al. High step-up boost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or and switched capacitor
TW201937329A (zh) 電源供應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Wang et al. High efficiency high step-up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KR101140336B1 (ko) 절연형 벅 부스트 dc?dc 컨버터
TWI452812B (zh) High Efficiency Staggered Boost Converter
TWI524646B (zh) Staggered DC conversion device
Fukuda et al. Three-level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with voltage-lift-type switched-inductor
TWI501527B (zh) 單輔助開關之交錯式高升壓比柔切式轉換器
Huang et al. Bidirectional isolated ripple cancel dual active bridge DC-DC converter
JP5599911B2 (ja) 共通コア力率改善共振形コンバータ
Hwu et al. Ultrahigh step-down converter with active clamp
TWI586092B (zh) 單級交流至直流轉換器
Lin et al. Soft switching isolated sepic converter with the buck-boost type of active clamp
TWI441435B (zh) Low voltage stress DC converter
TWI452815B (zh) High performance staggered boost converter
TWI587618B (zh) High buck converter
Chen et al. A isolated bidirectional interleaved flyback converter for battery backup system application
Moorthy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mpulse commutated ZCS three-phase current-fed push-pull DC/DC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