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3795B -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3795B
TWI523795B TW102122183A TW102122183A TWI523795B TW I523795 B TWI523795 B TW I523795B TW 102122183 A TW102122183 A TW 102122183A TW 102122183 A TW102122183 A TW 102122183A TW I523795 B TWI523795 B TW I5237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height
operating system
type vehicl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0262A (zh
Inventor
Augusto Ulderico Cicare
Original Assignee
Aerojones Aviat Technology Co Ltd
Cicare S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jones Aviat Technology Co Ltd, Cicare S A filed Critical Aerojones Avi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22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379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0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0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3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3795B/zh

Links

Description

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飛行載具操作系統及其操作方法,特別是指一種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由於操作旋翼式載具的難度比一般定翼機高,因為旋翼式載具的主旋翼能調整轉速與翼片角度,而升力是這兩者所產生的綜合效果,翼片角度大加上轉速高能產生最大的上升力。然而對於一般習慣於駕駛汽機車的學員而言,實際操作旋翼式載具是具有相當困難度的。
因此傳統的訓練方式是,初學者先使用模擬設備練習操作,熟練之後再由教練陪同駕駛雙人座旋翼式載具實際飛行,由教練在一旁指導。然而就算學員經過長時間練習而學會雙人座旋翼式載具的操作之後,還是得重新學習、適應單人座的機型。
因此共同申請人Cicare於1995年提出一美國第US 5,678,999核准公告號發明專利案。本發明是一種具有輔助單元的旋翼式載具用以輔助初學者訓練,然而使用輔助單元只是藉由氣壓桿作為緩衝之用避免操作失誤時,載具直接墜落地面而導致學員受傷以及載具受損,對於學員學習操控上,還是只能靠學員自己摸索。
因此,本發明之第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一輔助訓練系統的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
於是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包含一旋翼式載具、一輔助單元、一限位裝置,及一限高單元。
該旋翼式載具包括一具有一駕駛艙的本體、一設置於該本體的頂部且用以產生上升力的主旋翼、一設置於該本體的尾部的尾旋翼、一設置於該本體的底面且可將該本體撐離地面的腳架、一設置於該本體且用以驅動該主旋翼及該尾旋翼的引擎、一設置於該駕駛艙且用以調整該主旋翼的旋轉面的傾斜角度的方向桿,及一設置於該駕駛艙且用以調整該主旋翼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的拉桿。該拉桿上設有一用以驅動調整該引擎的轉速的轉把。
該輔助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旋翼式載具的本體下方的底座、一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座上且具有二分別向上凸伸設置於該本體兩相反側的氣壓桿的氣壓桿座、一穿設於該旋翼式載具的本體且兩相反端分別位於該本體兩相反側的橫桿、二分別由該橫桿兩相反端向下延伸且分別套設於該等氣壓桿的套筒,及一設置於該底座的底面且將該底座頂撐離地面的輪組。
該限位裝置設置於該輔助單元且可使該輔助單元無法相對於地面移動。
該限高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旋翼式載具的本體且可驅動調整該引擎的轉速的驅動裝置、一可輸入一高度上限值且可控制該驅動裝置的處理器,及一電連接該處理器的位移感測裝置。該位移感測裝置能量測該旋翼式載具與地面的相對位移量。
其中,在該旋翼式載具藉由該引擎驅動該主旋翼旋轉時所產生的上升力上升而使得該腳架遠離地面時,該旋翼式載具同時牽引該橫桿上升而帶動連接於該橫桿的該等套筒與相對應的氣壓桿產生相對位移。當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超過該高度上限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降低該引擎的轉速,使得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降低,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小於該高度上限值為止。
較佳地,該拉桿藉由一第一連接單元驅動調整該主旋翼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該轉把藉由一第二連接單元驅動調整該引擎的轉速。該驅動裝置連接該第二連接單元且可驅動該第二連接單元以調整該引擎的轉速。
較佳地,該驅動裝置為一伺服馬達。
較佳地,該限高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駕駛艙且用以輸入該高度上限值至該處理器的高度上限值設定件。該高度上限值設定件具有一可將該高度上限值的數值切換成一第一數值或一第二數值的高度切換開關。
較佳地,該位移感測裝置為一測距儀。
較佳地,該位移感測裝置具有一設置於該套筒 上的第一感測件,以及一相對於該第一感測件地設置於該氣壓桿上的第二感測件。
較佳地,該處理器還可內建一高度下限值。在該旋翼式載具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不足該高度下限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提高該引擎的轉速,增加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大於該高度下限值為止。
較佳地,該處理器還可內建一限制秒數值。在該旋翼式載具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超過該高度上限值且時間持續超過該限制秒數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降低該引擎的轉速,降低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小於該高度上限值為止。且在該旋翼式載具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不足該高度下限值且時間持續超過該限制秒數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提高該引擎的轉速,增加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大於該高度下限值為止。
較佳地,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還包含一遠端控制單元。該遠端控制單元可用以輸入該高度上限值至該處理器,且接收顯示該處理器收集到的飛行資訊,該飛行資訊具有該主旋翼的轉速、該引擎的轉速、水溫、油溫,及離地高度。
較佳地,該遠端控制單元包括一可輸入該高度上限值的輸入介面及一顯示該飛行資訊的顯示介面。
較佳地,該遠端控制單元的輸入介面還可輸入一緊急狀況指令,且該遠端控制單元可將該緊急狀況指令輸出至該處理器。
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功效在於藉由該限高單元與該輔助單元相配合,以自動控制該驅動裝置輔助進行該引擎油門的增減,讓學員能夠學習操控旋翼式載具垂直升降、原地轉向、及滯於空中等飛行技巧,且能避免初學的學員飛的太高急墜受傷。
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為前述的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該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高度限制步驟:輸入一高度上限值;(B)平移限制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b-1)操作該限位裝置使得該輔助單元無法相對於地面水平移動;及(b-2)於步驟(b-1)後,進行該旋翼式載具的飛行模式操控;及(C)水平移動控制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c-1)操作該限位裝置使得該輔助單元可藉由該輪組而滑動於地面;及(c-2)於步驟(c-1)後,進行該旋翼式載具的飛行模式操控。
較佳地,在該子步驟(b-2)中,該旋翼式載具能夠連動該輔助單元一同進行垂直升降、原地轉向,及滯空之飛行模式。
較佳地,在該子步驟(c-2)中,該旋翼式載具能夠連動該輔助單元一同進行水平位移,且該旋翼式載具在水平位移過程中並能同步進行垂直升降、轉向,及固定高度之飛行模式。
較佳地,該步驟(B)還包括一子步驟(b-3):調整該輔助單元的氣壓桿座的壓力由大至小。
較佳地,該步驟(C)還包括一子步驟(c-3):調整該輔助單元的氣壓桿座的壓力由大至小。
較佳地,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還包括一遠端控制單元,該遠端控制單元可接收顯示該處理器收集到的飛行資訊,且可將該高度上限值及該緊急狀況指令輸出至該處理器。
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的功效在於經由以上該等步驟有效地且循序漸進地學習操作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進行各種飛行模式的控制。
1‧‧‧旋翼式載具
10‧‧‧駕駛艙
11‧‧‧本體
111‧‧‧第一連接單元
112‧‧‧第二連接單元
12‧‧‧主旋翼
13‧‧‧尾旋翼
14‧‧‧腳架
15‧‧‧引擎
16‧‧‧方向桿
17‧‧‧拉桿
18‧‧‧轉把
2‧‧‧輔助單元
21‧‧‧底座
22‧‧‧氣壓桿座
221‧‧‧氣壓桿
23‧‧‧橫桿
24‧‧‧套筒
25‧‧‧輪組
3‧‧‧限位裝置
31‧‧‧高度調整件
4‧‧‧限高單元
41‧‧‧驅動裝置
42‧‧‧處理器
43‧‧‧高度上限值設定件
44‧‧‧位移感測裝置
441‧‧‧第一感測件
442‧‧‧第二感測件
5‧‧‧遠端控制單元
401‧‧‧高度限制步驟
402‧‧‧平移限制步驟
403‧‧‧水平移動控制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主要元件的連接關係;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遠端控制單元的態樣;圖5是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一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於一平移限制步驟的實施態樣;及圖7是一示意圖,說明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於一水平移動控制步驟的實施態樣。
參閱圖1、圖2,及圖3,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旋翼式載具1、一輔助單元2、一限位裝置3、一限高單元4,及一遠端控制單元5。
該旋翼式載具1包括一具有一駕駛艙10的本體11、一設置於該本體11的頂部且用以產生上升力的主旋翼12、一設置於該本體11的尾部的尾旋翼13、一設置於該本體11的底面且可將該本體11撐離地面的腳架14、一設置於該本體11且用以驅動該主旋翼12及該尾旋翼13的引擎15、一設置於該駕駛艙10且用以調整該主旋翼12的旋轉面的傾斜角度的方向桿16,及一設置於該駕駛艙10且藉由一第一連接單元111驅動調整該主旋翼12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的拉桿17。該拉桿17上設有一藉由一第二連接單元112以驅動調整該引擎15的轉速的轉把18。該第一連接單 元111為一連接桿組合。該第二連接單元112可為一連接桿組合或一油門線。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主旋翼12的角度有加上角度限制的設計,以避免翼片在最大角度搭配最高轉速時產生過大的上升力,而將該輔助單元2拉升離開地面。
該輔助單元2包括一設置於該旋翼式載具1的本體11下方的底座21、一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座21上且具有二分別向上凸伸設置於該本體11兩相反側的氣壓桿221的氣壓桿座22、一穿設於該旋翼式載具1的本體11且兩相反端分別位於該本體11兩相反側的橫桿23、二分別由該橫桿23兩相反端向下延伸且分別套設於該等氣壓桿221的套筒24,及一設置於該底座21的底面且將該底座21頂撐離地面的輪組25。值得一提的是,該氣壓桿座22可藉由灌入氣體進行增壓,以增加該等套筒24與相對應的該等氣壓桿221間的緩衝力,而增加該旋翼式載具1於垂直方向位移的操作穩定性,相反地,該氣壓桿座22亦可藉由釋放氣體進行減壓而減少該旋翼式載具1於垂直方向位移的操作穩定性,以增加該旋翼式載具1操作難度。另外,該旋翼式載具1的本體11與該橫桿23是可相對地旋轉連接在一起。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底座21為可填充液體的塑膠容器態樣,該底座21在填滿水的時候能夠降低重心以提升其穩定效果,若將水洩掉之後則能減輕重量而易於移動。
該限位裝置3設置於該輔助單元2且可使該輔助單元2無法相對於地面移動。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限 位裝置3為多數個間隔設置於該輔助單元2的底座21的高度調整件31。其中,可藉由調整該等高度調整件31以增加該底座21被撐離地面的高度使得該輪組25不接觸地面,而讓該輔助單元2無法相對於地面移動(見圖4)。
該限高單元4包括一設置於該旋翼式載具1的本體11且連接該第二連接單元112並可驅動該第二連接單元112以調整該引擎15的轉速的驅動裝置41、一可控制該驅動裝置41且可內建一高度下限值及一限制秒數值的處理器42、一設置於該駕駛艙10且用以輸入一高度上限值至該處理器42的高度上限值設定件43,及一電連接該處理器42且能量測該旋翼式載具1與地面的相對位移量的位移感測裝置4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41為一伺服馬達,該高度上限值設定件43具有一可將該高度上限設定值的數值切換成一第一數值或一第二數值的高度切換開關,該位移感測裝置44為一測距儀,且具有一設置於該套筒24上的第一感測件441,以及一相對於該第一感測件441地設置於該氣壓桿221上的第二感測件442。
學員操作該旋翼式載具1飛得較高時,若產生操作失誤而重摔落地,該輔助單元2能藉由氣壓對該旋翼式載具1產生支撐效果,雖不至於造成生命危險,但是仍然可能造成該腳架14、本體11以及學員受傷,因此進一步藉由該限高單元4強制限制飛行高度,能進一步確保操作時的安全性。
該遠端控制單元5連繫該處理器42,且該遠端 控制單元5包括一可輸入該高度上限值及一緊急狀況指令的輸入介面51,及一顯示該飛行資訊的顯示介面52。該遠端控制單元5可用以輸入該高度上限值及該緊急狀況指令至該處理器42,且接收顯示該處理器42收集到的飛行資訊。該飛行資訊具有該主旋翼12的轉速、該引擎15的轉速、水溫、油溫,及離地高度。該緊急狀況指令是用以產生一虛擬的異常狀態,例如該主旋翼12的轉速異常、該引擎15的轉速異常、水溫異常、油溫異常,及離地高度之異常狀態等,用於考驗學員的應變操作能力。較佳地,該遠端控制單元5為一平板電腦或一智慧型手機。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遠端控制單元為一平板電腦(見圖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輸入介面51與顯示介面52是以圖型用戶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作說明,當然也可以改用實體按鍵或旋鈕取代,不應以本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的內容為限。
參閱圖6,其中,在該旋翼式載具1藉由該引擎15驅動該主旋翼12旋轉時所產生的上升力上升而使得該腳架14遠離地面時,該旋翼式載具1同時牽引該橫桿23上升而帶動連接於該橫桿23的該等套筒24與相對應的氣壓桿221產生相對位移。當該位移感測裝置44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超過該高度上限值且超過該限制秒數值時,該處理器42則控制該驅動裝置41以強制降低該引擎15的轉速,使得該主旋翼12所產生的上升力降低,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44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小於該高度上限值為止。 在該旋翼式載具1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44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不足該高度下限值且超過該限制秒數值時,該處理器42則控制該驅動裝置41以強制提高該引擎15的轉速,增加該主旋翼12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44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大於該高度下限值為止。藉由該高度下限值的設定,學員就必須操作使該旋翼式載具1維持在該高度上限值與高度下限值之間,進一步訓練學員操作時維持高度的技巧。另一個功效在於,若該限制秒數值為0時,就能在學員控制失誤導致上升力減弱進而造成該旋翼式載具1下降低於該高度下限值時,透過該處理器42則控制該驅動裝置41以強制提高該引擎15的轉速,增加該主旋翼12所產生的上升力,進而避免該腳架14觸地。
經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藉由該限高單元4與該輔助單元2相配合,以自動控制該驅動裝置41輔助進行該引擎15油門的增減,讓學員能夠學習操控旋翼式載具1垂直升降、原地轉向、及滯於空中等飛行技巧,且能避免初學的學員飛的太高急墜受傷。除此之外,藉由該遠端控制單元5,使教練更能掌握學員的學習狀況,並能適時透過緊急狀況考驗學員的應變操作能力。
參閱圖3,及圖5,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為前述的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該較佳實施例包含以下步驟:在步驟401中,操作該高度上限設定件43輸入 一高度上限值至該處理器42。
在步驟402中,操作該限位裝置3使得該輔助單元2無法相對於地面水平移動後(見圖6),操控該方向桿16、該拉桿17,及該轉把18分別調整該主旋翼12的旋轉面的傾斜角度、該主旋翼12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及該引擎15的轉速,且與該輔助單元2相配合,進行操控該旋翼式載具1進行垂直升降、原地轉向,及滯空之飛行模式的練習。
在步驟403中,操作該限位裝置3使得該輔助單元2可藉由該輪組25而滑動於地面後(見圖7),操控該方向桿16以調整該主旋翼12的旋轉面的傾斜角度,進行該旋翼式載具1於水平方向的位移動作,也可操控該拉桿17及該轉把18分別調整該主旋翼12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及該引擎15的轉速且與該輔助單元2相配合,進行操控該旋翼式載具1進行垂直升降、轉向,及固定高度之飛行模式的練習。
其中,在步驟402及步驟403中,可視學員的學習狀況,分別還可調整該輔助單元2的氣壓桿座22的壓力由大至小,降低該等套筒24垂直相對於該等氣壓桿221移動的穩定性,以增加該旋翼式載具1穩定操作的難度。
其中,在步驟401至403中,教練可透過該遠端控制單元5將該高度上限值及該緊急狀況指令輸出至該處理器42,且接收顯示該處理器42收集到的飛行資訊,以方便對於學員學習狀況的掌握,且適時地控制該旋翼式載 具操作系統於一虛擬的緊急狀況,讓學員從中學習如何排除該緊急狀況及增加應變能力。緊急狀況包括水溫升高、油溫升高、引擎故障等,在由該輔助單元2與限高單元4搭配形成的安全環境下考驗學員緊急處理的應變能力。
經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經由以上該等步驟能有效地且循序漸進地學習操作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進行各種飛行模式的控制。
綜上所述,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及其操作方法有下列優點及功效:
一、利用該輔助單元2、與該限高單元4相配合,當學員在學習操作該旋翼式載具1時,讓該限高單元4適時地控制驅動該引擎15的轉速,以強制限制飛行高度,能進一步確保操作時的安全性。
二、藉由該遠端控制單元5能夠連繫該處理器42,讓教練能夠掌握學員飛行時之狀態,並能夠控制該旋翼式載具1之飛行模式,以增加學習上的互動效果。
三、本發明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之操作方法藉由限制水平移動與水平移動等兩階段的操作練習,讓學員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且安全地學會該旋翼式載具1的操作技巧。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旋翼式載具
10‧‧‧駕駛艙
11‧‧‧本體
12‧‧‧主旋翼
13‧‧‧尾旋翼
14‧‧‧腳架
15‧‧‧引擎
16‧‧‧方向桿
17‧‧‧拉桿
18‧‧‧轉把
2‧‧‧輔助單元
21‧‧‧底座
22‧‧‧氣壓桿座
221‧‧‧氣壓桿
23‧‧‧橫桿
24‧‧‧套筒
3‧‧‧限位裝置
31‧‧‧高度調整件
4‧‧‧限高單元
43‧‧‧高度上限值設定件
44‧‧‧位移感測裝置
441‧‧‧第一感測件
442‧‧‧第二感測件

Claims (19)

  1. 一種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包含:一旋翼式載具,包括一具有一駕駛艙的本體、一設置於該本體的頂部且用以產生上升力的主旋翼、一設置於該本體的尾部的尾旋翼、一設置於該本體的底面且可將該本體撐離地面的腳架、一設置於該本體且用以驅動該主旋翼及該尾旋翼的引擎、一設置於該駕駛艙且用以調整該主旋翼的旋轉面的傾斜角度的方向桿,及一設置於該駕駛艙且用以調整該主旋翼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的拉桿,該拉桿上設有一用以驅動調整該引擎的轉速的轉把;一輔助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旋翼式載具的本體下方的底座、一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底座上且具有二分別向上凸伸設置於該本體兩相反側的氣壓桿的氣壓桿座、一穿設於該旋翼式載具的本體且兩相反端分別位於該本體兩相反側的橫桿、二分別由該橫桿兩相反端向下延伸且分別套設於該等氣壓桿的套筒,及一設置於該底座的底面且將該底座頂撐離地面的輪組;及一限位裝置,設置於該輔助單元且包括多數個間隔設置於該輔助單元的底座的高度調整件,該等高度調整件可被調整而相配合將該底座撐離地面至一該輪組不接觸地面的高度以上,進而可使該輔助單元無法相對於地面移動;及一限高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旋翼式載具的本體 且可驅動調整該引擎的轉速的驅動裝置、一可輸入一高度上限值且可控制該驅動裝置的處理器,及一電連接該處理器的位移感測裝置,該位移感測裝置能量測該旋翼式載具與地面的相對位移量;其中,在該旋翼式載具藉由該引擎驅動該主旋翼旋轉時所產生的上升力上升而使得該腳架遠離地面時,該旋翼式載具同時牽引該橫桿上升而帶動連接於該橫桿的該等套筒與相對應的氣壓桿產生相對位移,當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超過該高度上限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降低該引擎的轉速,使得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降低,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小於該高度上限值為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拉桿藉由一第一連接單元驅動調整該主旋翼的翼片與旋轉面的夾角,該轉把藉由一第二連接單元驅動調整該引擎的轉速,該驅動裝置連接該第二連接單元且可驅動該第二連接單元以調整該引擎的轉速。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驅動裝置為一伺服馬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限高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駕駛艙且用以輸入該高度上限值至該處理器的高度上限值設定件,該高度上限值設定件具有一可將該高度上限值的數值切換 成一第一數值或一第二數值的高度切換開關。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位移感測裝置為一測距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位移感測裝置具有一設置於該套筒上的第一感測件,以及一相對於該第一感測件地設置於該氣壓桿上的第二感測件。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處理器還可內建一高度下限值,在該旋翼式載具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不足該高度下限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提高該引擎的轉速,增加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大於該高度下限值為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處理器還可內建一限制秒數值,在該旋翼式載具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超過該高度上限值且時間持續超過該限制秒數值時,該處理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降低該引擎的轉速,降低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小於該高度上限值為止。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處理器還可內建一限制秒數值,在該旋翼式載具飛升且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不足該高度下限值且時間持續超過該限制秒數值時,該處理 器則控制該驅動裝置以強制提高該引擎的轉速,增加該主旋翼所產生的上升力,直到該位移感測裝置感測到的相對位移量是大於該高度下限值為止。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還包含一連繫該處理器的遠端控制單元,該遠端控制單元可用以輸入該高度上限值至該處理器,且接收顯示該處理器收集到的飛行資訊,該飛行資訊具有該主旋翼的轉速、該引擎的轉速、水溫、油溫,及離地高度。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遠端控制單元包括一可輸入該高度上限值的輸入介面及一顯示該飛行資訊的顯示介面。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遠端控制單元的輸入介面還可輸入一緊急狀況指令,且該遠端控制單元可將該緊急狀況指令輸出至該處理器。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其中,該輔助單元的底座為一可填充液體的容器。
  14. 一種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為請求項1所述的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該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高度限制步驟:輸入一高度上限值;(B)平移限制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b-1)操作該限位裝置使得該輔助單元無法相對 於地面水平移動;及(b-2)於步驟(b-1)後,進行該旋翼式載具的飛行模式操控;及(C)水平移動控制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c-1)操作該限位裝置使得該輔助單元可藉由該輪組而滑動於地面;及(c-2)於步驟(c-1)後,進行該旋翼式載具的飛行模式操控。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其中,在該子步驟(b-2)中,該旋翼式載具能夠連動該輔助單元一同進行垂直升降、原地轉向,及滯空之飛行模式。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其中,在該子步驟(c-2)中,該旋翼式載具能夠連動該輔助單元一同進行水平位移,且該旋翼式載具在水平位移過程中並能同步進行垂直升降、轉向,及固定高度之飛行模式。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步驟(B)還包括一子步驟(b-3):調整該輔助單元的氣壓桿座的壓力由大至小。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步驟(C)還包括一子步驟(c-3):調整該輔助單元的氣壓桿座的壓力由大至小。
  19.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的操作方 法,其中,該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還包括一遠端控制單元,該遠端控制單元可接收顯示該處理器收集到的飛行資訊,且可將該高度上限值及該緊急狀況指令輸出至該處理器。
TW102122183A 2013-06-21 2013-06-21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TWI523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183A TWI523795B (zh) 2013-06-21 2013-06-21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183A TWI523795B (zh) 2013-06-21 2013-06-21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262A TW201500262A (zh) 2015-01-01
TWI523795B true TWI523795B (zh) 2016-03-01

Family

ID=52717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183A TWI523795B (zh) 2013-06-21 2013-06-21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3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88107B1 (ko) * 2020-05-20 2022-04-19 한성에스앤아이 주식회사 헬리콥터 조종사 교육용 지상 비행장비 트레이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262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089B (zh) 一种飞机飞行模拟器驾驶盘模拟装置
JP3836878B2 (ja) 改良された飛行シミュレーター
EP2545965A2 (en) Rowing simulator and training aid
CN202855112U (zh) 直升机电机人感仿真操纵系统
US8235330B2 (en) Rotational aircraft throttle interface
CN107424473A (zh) 单座全动飞机模拟驾驶设备
GB2419122A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N204166725U (zh) 一种简易飞机传动系统的模拟装置
TWI523795B (zh)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CN208384891U (zh)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系统教学的仿真飞机模型
CN203503187U (zh) 旋翼式载具操作系统
TWI523796B (zh) Rotary wing type carrier operating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CN206312418U (zh) 四旋翼无人机教学实验平台
CN204791639U (zh) 一种飞机驾驶操纵力感模拟装置
CN104240552A (zh) 旋翼式载具操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7038927A (zh) 一种飞机飞行姿态演示装置
CN210244696U (zh) 一种飞行模拟器双操纵中央杆机构
CN203325254U (zh) 旋翼式载具操作系统
CN212160994U (zh) 一种模拟飞机操纵传动系统的装置
CN207037968U (zh) 一种飞机飞行姿态演示装置
CN208351751U (zh) 一种直升机模拟机的总距杆机构
CN207020876U (zh) 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
CN208689777U (zh) 一种直升机模拟机的操纵杆机构
CN206684992U (zh) 一种模拟直升机的操作杆装置
CN207541804U (zh) 一种飞行模拟器双操纵中央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