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8897B -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8897B
TWI518897B TW102133246A TW102133246A TWI518897B TW I518897 B TWI518897 B TW I518897B TW 102133246 A TW102133246 A TW 102133246A TW 102133246 A TW102133246 A TW 102133246A TW I518897 B TWI518897 B TW I5188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dge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self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3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3342A (zh
Inventor
徐旭昇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33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8897B/zh
Priority to CN201310537826.7A priority patent/CN103606550B/zh
Priority to US14/159,892 priority patent/US973473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3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3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8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88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2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 G09F13/22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electroluminesc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Description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以電激發螢光或磷光有機化合物的發光層來產生光線,其具有自發光、低耗電、高反應速率等優點,目前已經受到顯示及照明領域相關製造者的廣泛重視。
由於具有自發光特性,採用有機發光二極體所製成的平面顯示器無需藉由背光模組等外加光源提供光線,便可達到顯示影像的目的,因此適合開發成透明顯示器。
然而,由於上述透明顯示器本身的結構強度通常較為不足,所以在將透明顯示器固定於電子裝置的框體時,通常需設法增加透明顯示器的整體結構強度。習知技術所採用的固定方式,其固定件通常會凸出於透明顯示器的正面(顯示面)或背面,導致電子裝置具有無法達成全平面設計的缺陷。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可提升其所包含的自發光顯示面板的結構強度,且可達到全平面設計。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包含自發光顯示面板、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以及二接合件。第一透光板具有第一蓋部及二第一側緣部,二第一側緣部位於第一蓋部兩側。第二透光板具有第二蓋部及二第二側緣部,第二側緣部位於第二蓋部兩側。自發光顯示面板配置於第一蓋部與第二蓋部之間,其中自發光顯示面板之分別面向第一蓋部與第二蓋部的兩表面,分別被第一蓋部及第二蓋部完全覆蓋。上述其中一接合件位於其中一第一側緣部與對應之第二側緣部之間,另一接合件則位於另一第一側緣部及另一對應之第二側緣部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框架,具有至少兩相向且相隔一段距離的框柱,且這些框柱分別對應抵接這些接合件。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各接合件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之一側具有第一卡合部,各框柱具有第二卡合部,且第二卡合部與第一卡合部卡合。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各接合件具有固定部,固定部位於每一第一側緣部、對應此第一側緣部之第二側緣部及自發光顯示面板之間形成之空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各接合件更具有二凸出部,此二凸出部分別自固定部凸出上述空間,且此二凸出部與固定部之間分別形成一個容置空間,以分別容置對應的第一側緣部及對應的第二側緣部。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各接合件更具有二延伸部,此二延伸部分別與所述二凸出部相連接,其中一個延伸部覆蓋於第一側緣部之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之一面,其中另一延伸部覆蓋於第二側緣部之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之一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二第一側緣部的長度大於對應之二第二側緣部的長度,且各接合件大致位於第一側緣部朝第二側緣部的正投影範圍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二第一側緣部的長度大於對應之二第二側緣部的長度,且各框柱與對應抵接之各接合件大致位於第一側緣部朝第二側緣部的正投影範圍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分別為梯形板,且第一透光板與第二透光板係以下底面或上底面彼此相對。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更包含分別設置於各第一側緣部之內表面及各第二側緣部之內表面上的複數遮光層。
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裝置中,因將自發光顯示面板設於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之間,所以能藉由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來提升自發光顯示面板的結構強度。此外,由於將每一接合件設於對應的第一側緣部與第二側緣部之間,所以能避免接合件凸出於第一透光板與第二透光板的外表面(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的表面),進而使電子裝置能達到雙全平面設計。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顯示模組
11‧‧‧自發光顯示面板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8‧‧‧側面
12、12a‧‧‧第一透光板
120‧‧‧表面
121‧‧‧第一側緣部
122‧‧‧端面
123‧‧‧外表面
125‧‧‧第一蓋部
13、13a‧‧‧第二透光板
130‧‧‧表面
131‧‧‧第二側緣部
132‧‧‧端面
133‧‧‧外表面
135‧‧‧第二蓋部
14‧‧‧光學膠
15‧‧‧空間
16、16a、16b、16c、16d、16e、16f、16g、16h‧‧‧接合件
160‧‧‧固定部
161、161a‧‧‧外表面
162、163a、163b、167‧‧‧第一卡合部
164‧‧‧固定部
165、165d、165e、165f‧‧‧凸出部
166‧‧‧外表面
168‧‧‧延伸部
169‧‧‧卡合部
17‧‧‧遮光層
20‧‧‧框架
21、21a、21b、21c、21d、21e、21f‧‧‧框柱
211、212a、212b、214‧‧‧第二卡合部
213‧‧‧延伸部
22‧‧‧固定件
23‧‧‧底座
24‧‧‧上蓋
A‧‧‧容置空間
S1‧‧‧上底面
S2‧‧‧下底面
圖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所示圖2之電子裝置組裝完成後的示意圖。
圖4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5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6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7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8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9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顯示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10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1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1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13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1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的剖視示意圖。如圖1所示,電子裝置10主要包含自發光顯示面板11、第一透光板12、第二透光板13以及二接合件16。
自發光顯示面板11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其他種類之顯示面板。自發光顯示面板11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111以及第二表面112。第一透光板12設置於第一表面111上且全面性的覆蓋第一表面111。第二透光板13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且全面性的覆蓋第二表面112。
圖2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相較於圖1之電子裝置10,圖2所示之電子裝置更包含框架20。換言之,圖2所示之電子裝置包含圖1之電子裝置10及框架20。如圖1與圖2所示,自發光顯示面板11、第一透光板12以及第二透光板13之形狀例如皆為矩形,但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之尺寸略大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尺寸。詳細來說,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沿Y軸方向的寬度大致與自發光顯示面板11沿Y軸方向的 寬度例如相等,但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沿X軸方向的長度皆大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沿X軸方向的長度。
第一透光板12的幾何中心以及第二透光板13的幾何中心分別例如沿Z軸方向對齊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幾何中心。因此,第一透光板12具有分別超出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相對二側邊的二第一側緣部121以及位於此二第一側緣部121之間的第一蓋部125。第二透光板13具有分別超出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相對二側邊的二第二側緣部131以及位於此二第二側緣部131之間的第二蓋部135。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分別面向第一蓋部125與第二蓋部135的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分別被第一蓋部125及第二蓋部135完全覆蓋。
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一側緣部121沿X軸方向的長度彼此相等,兩個第二側緣部131沿X軸方向的長度彼此相等,但不以此限,在另一實施例中,兩個第一側緣部121沿X軸方向的長度彼此不相等,兩個第二側緣部131沿X軸方向的長度彼此不相等。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緣部121沿X軸方向延伸的長度與第二側緣部131沿X軸方向延伸的長度大致相等,但不以此限,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側緣部121沿X軸方向延伸的長度與第二側緣部131沿X軸方向延伸的長度亦可不相等。
雖然本實施例揭露的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沿X軸方向的長度大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沿X軸方向的長度,而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沿Y軸方向的寬度等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寬度,但實際實施時,亦可為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沿Y軸方向的寬度大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寬度,而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沿X軸方向的長度則等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長度。也就是說,第一透光板12之沿其長度或寬度方向之其中一者的尺寸大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沿該方向的尺寸,同理,第二透光板13之沿該方 向的尺寸亦大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沿該方向的尺寸。
實際將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分別設置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時,可利用光學膠14(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分別將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分別黏合於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上。光學膠14可為液態的光學膠或是固態的光學膠帶。
如圖1所示,其中一個接合件16位於其中一個第一側緣部121與對應之第二側緣部131之間,另一個接合件16則位於另一個第一側緣部121及另一對應之第二側緣部131之間。具體而言,第一透光板12之其中一側的第一側緣部121與同側之第二透光板13之第二側緣部131及同側之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一側面118,三者共同界定出一個例如為溝槽狀的空間15。同樣的,另一第一側緣部121與其對應之第二側緣部131及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另一側面118共同界定出另一例如為溝槽狀的空間15。
各接合件16具有一個固定部160,本實施例之固定部160例如為長條柱狀,且分別設置於所述空間15內,並沿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兩側面118的Y軸方向延伸。各接合件16的固定部160具有第一卡合部162,本實施例之第一卡合部162例如是自接合件16的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一側(即露出於空間15的外表面161)凹陷的凹槽,藉此第一卡合部162可便於與框架20進行組裝。
此外,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可更包含分別設置於各第一側緣部121之內表面上及各第二側緣部131的內表面上的複數遮光層17,此些遮光層17可用以遮蔽位於空間15中的接合件16並產生反光效果,使觀看者不會直接看到接合件16。
舉例來說,如圖2所示,框架20例如包含兩相向且相隔一距離的框柱21。各框柱21沿圖中Y軸方向直線延伸,供電子裝 置10緊配合地設置於兩框柱21之間。具體而言,各框柱21例如具有一沿圖中Y軸方向直線延伸的第二卡合部211。第二卡合部211例如為凸部,用以對應卡合至第一卡合部162。藉由將兩接合件16之第一卡合部162分別對準兩框柱21之第二卡合部211,使各第二卡合部211對應卡合於各第一卡合部162中,然後使兩接合件16連帶電子裝置10於兩框柱21之間由框柱21之一端向下滑動至另一端,以使電子裝置10輕易地組裝於框架20當中。
藉由分別設置在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的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以及設置在第一透光板12與第二透光板13之間且位於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左右兩側的接合件16,對自發光顯示面板11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可有效保護自發光顯示面板11不受外力損傷。
並且,由於兩接合件16是位在自發光顯示面板11之兩側面上,更可藉由接合件16上所形成之第一卡合部162,以滑動方式簡便地組裝於框架20中。
此外,由於接合件16大致上是位於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之間,並未凸出於前述之空間15外,所以圖2之電子裝置的於X軸方向的邊框寬度僅為框架20的框柱21於X軸的寬度,並不包含接合件16於X軸的寬度,所以能達到窄邊框的優點。而且,接合件16並未凸出於第一透光板12與第二透光板13的外表面(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表面),且框柱21之平行於XY平面的兩表面可設計成與第一透光板12及第二透光板13的外表面共平面,因此能使電子裝置達到雙全平面設計。
圖3所示為圖2之電子裝置組裝完成後的示意圖。如圖2及圖3所示,待電子裝置10組裝於電子裝置之框架20中之後,可利用數個固定件22將各接合件16分別固定於各框柱21上。
需說明的是,雖然圖2及圖3中,框架20更包含底座23及上蓋24,但在另一實施例中,底座23及上蓋24可全部省略或擇一省略。而且,本發明之框架的具體形狀並不限於圖2及圖3中所繪示的框架20之形狀。
圖4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圖2之電子裝置相似,主要差異處在於接合件的第一卡合部及框柱的第二卡合部之形狀。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接合件16a的第一卡合部163a例如是自外表面161a凸出的凸部,且第一卡合部163a之剖面形狀例如為矩形。框架之各框柱21a的第二卡合部212a例如是對應第一卡合部163a的凹槽。
圖5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圖4之電子裝置相似,主要差異處在於接合件的第一卡合部及框柱的第二卡合部之形狀。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接合件16b的第一卡合部163b的剖面形狀為半圓形,而第二卡合部212b的剖面形狀則對應為半圓形。此外,需說明的是,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例如為凸部與凹槽的組合,其中凸部之剖面亦可為半橢圓形、三角形,或其他各種形狀,凹槽則為與凸部配合的形狀,以與之卡合,本發明並不限定凹槽與凸部的具體形狀。
圖6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圖4之電子裝置相似,主要差異處在於接合件及框柱的形狀。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各接合件16c之剖面形狀大致為T字型,各接合件16c具有一位於空間15內的固定部164以及兩個由固定部164向空間15外凸出的凸出部165。每一凸出部165與固定部164之間形成容置空間A,以分別容置對應的第一側緣部121與第二側緣部131。這些凸出部165覆蓋第一透光板12的第一側緣部121的端面122及第二透光板13的第二側緣部131 的端面132。此外,電子裝置可更具有對應將各框柱21c固定於各接合件16c上的固定件22。
圖7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圖6之電子裝置相似,主要差異處在於框柱21d之形狀。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各框柱21d更包含包覆於各接合件16d之凸出部165d的上下兩側的延伸部213,以使框柱21d能與接合件16d卡合,如此可省略圖6之固定件22。
圖8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圖6之電子裝置相似,主要差異處在於接合件與框柱的結合方式。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各接合件16e之凸出部165e共有一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外表面166,且外表面166形成第一卡合部167(如凹槽)。框架之各框柱21e具有對應卡合於第一卡合部167之第二卡合部214(如凸部)。
圖9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光板12沿X軸之長度大於第二透光板13沿X軸之長度,使得第一側緣部121沿X軸的長度大於第二側緣部131沿X軸的長度,藉此,各接合件16g大致位於第一側緣部121朝第二側緣部131方向的正投影範圍內,且未延伸超出第二透光板13之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一外表面133。此外,各接合件16g具有一向外突伸的卡合部169,卡合部169的結構設計可搭配電子裝置之框架設計有不同之結構設計。
圖10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10所示,第一透光板12沿X軸之長度大於第二透光板13沿X軸之長度,使得第一側緣部121沿X軸的長度大於第二側緣部131沿X軸的長度,且各框柱21f與對應抵接的各接合件16h大致位於對應之第一側緣部121朝第二側緣部131的正投影範圍內。當 使用者位於第一透光板12的一側觀看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時,只看得到第一透光板12,而不見任何邊框,使得具有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能達到無邊框的優點。
此外,電子裝置更具有用以對應將各框柱21固定於各接合件16上的固定件22,且各接合件16h及各框柱21f並未延伸超出第二透光板13之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外表面133,所以能使電子裝置達到雙全平面的設計。
圖1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如圖11所示,相較於圖6,本實施例之各接合件16f更具有二延伸部168,其分別與兩個凸出部165f相連接。其中一延伸部168覆蓋第一側緣部121之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一面(即外表面123的邊緣部分),另一延伸部168覆蓋第二側緣部131之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11的一面(即外表面133的邊緣部分)。
上述各實施例的第一透光板12與第二透光板13皆以矩形板為例,但本發明之第一透光板與第二透光板亦可為其他形狀。圖1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視示意圖,且圖12並未繪示出接合件。如圖12所示,第一透光板12a及第二透光板13a分別為梯形板,第一透光板12a與第二透光板13a分別具有上底面S1及下底面S2。此處所述之上底面S1及下底面S2是以面積大小來區分,而非以圖中的相對位置來區分。由於第一透光板12a及第二透光板13a於側緣處具有一斜面,故上底面S1及下底面S2的面積不同,其中下底面S2的面積大於上底面S1的面積。第一透光板12a與第二透光板13a係以上底面S1彼此相對。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3所示,第一透光板12a與第二透光板13a係以下底面S2彼此相對。
綜上所述,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藉由分別設置在自發光顯示面板之第一表面與第二 表面的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以及設置在第一透光板與第二透光板之間且位於自發光顯示面板之左右兩側的接合件,對自發光顯示面板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可有效保護自發光顯示面板不受外力損傷。
2.藉由電子裝置之接合件對應結合電子裝置之框柱,可輕易且準確地將電子裝置組裝於電子裝置的框架中。
3.由於接合件位於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之間,觀看者不會直接看到接合件,只會看到框架的框柱,所以電子裝置的邊框寬度並不包含接合件的寬度,如此能達到窄邊框的優點。
4.由於接合件並未凸出於第一透光板與第二透光板的外表面(遠離自發光顯示面板的表面),且框柱之兩平行於第一與第二透光板的外表面之表面可設計成與第一及第二透光板的外表面共平面,因此能使電子裝置達到雙全平面設計。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裝置
11‧‧‧自發光顯示面板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8‧‧‧側面
12‧‧‧第一透光板
121‧‧‧第一側緣部
125‧‧‧第一蓋部
13‧‧‧第二透光板
131‧‧‧第二側緣部
135‧‧‧第二蓋部
14‧‧‧光學膠
15‧‧‧空間
16‧‧‧接合件
160‧‧‧固定部
161‧‧‧外表面
162‧‧‧第一卡合部
17‧‧‧遮光層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透光板,具有一第一蓋部及二第一側緣部,該二第一側緣部位於該第一蓋部兩側;一第二透光板,具有一第二蓋部及二第二側緣部,該二第二側緣部位於該第二蓋部兩側;一自發光顯示面板,配置於該第一蓋部與該第二蓋部之間,其中該自發光顯示面板之分別面向該第一蓋部與該第二蓋部的兩表面,分別被該第一蓋部及該第二蓋部完全覆蓋;以及二接合件,其中一接合件位於其中一第一側緣部與對應之該第二側緣部之間,另一接合件則位於另一第一側緣部及另一對應之該第二側緣部之間,且於一方向上該二接合件不超出分別對應之該第一側緣部與該第二側緣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框架,具有至少兩相向且相隔一距離的框柱,且該等框柱分別對應抵接該等接合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各該接合件遠離該自發光顯示面板之一側具有一第一卡合部,各該框柱具有一第二卡合部,且該第二卡合部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各該接合件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每該第一側緣部、對應該第一側緣部之該第二側緣部及該自發光顯示面板之間形成之一空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各該接合件更具有二凸出部,該二凸出部分別自該固定部凸出該空間,且該二凸出部與該固定部之間分別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分別容置對應的該第一側緣部及對應的該第二側緣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各該接合件更具有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分別與該二凸出部相連接,其中一延伸部覆蓋於該第一側緣部之遠離該自發光顯示面板之一面,其中另一延伸部覆蓋於該第二側緣部之遠離該自發光顯示面板之一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子裝置,其中該二第一側緣部的長度大於對應之該二第二側緣部的長度,且各該接合件位於該第一側緣部朝該第二側緣部的正投影範圍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二第一側緣部的長度大於對應之該二第二側緣部的長度,且各該框柱與對應抵接之各該接合件位於該第一側緣部朝該第二側緣部的正投影範圍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透光板及該第二透光板分別為梯形板,且該第一透光板與該第二透光板係以下底面或上底面彼此相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分別設置於各該第一側緣部之內表面及各該第二側緣部之內表面上的複數遮光層。
TW102133246A 2013-07-02 2013-09-13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TWI518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3246A TWI518897B (zh) 2013-07-02 2013-09-13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CN201310537826.7A CN103606550B (zh) 2013-07-02 2013-11-01 具有自发光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US14/159,892 US9734736B2 (en) 2013-07-02 2014-01-21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elf-emitting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3644 2013-07-02
TW102133246A TWI518897B (zh) 2013-07-02 2013-09-13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3342A TW201503342A (zh) 2015-01-16
TWI518897B true TWI518897B (zh) 2016-01-21

Family

ID=5012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3246A TWI518897B (zh) 2013-07-02 2013-09-13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34736B2 (zh)
CN (1) CN103606550B (zh)
TW (1) TWI518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1057B1 (ko) * 2015-12-30 2022-12-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일체형 표시패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381A (en) * 1992-12-31 1995-04-25 Sundberg Learning Systems, Inc. Educat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US6042243A (en) * 1996-09-13 2000-03-28 Exhibit & Display Center, Inc. Modular light box
KR100928482B1 (ko) * 2002-12-24 2009-1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5011794A (ja) * 2003-05-22 2005-01-13 Tohoku Pioneer Corp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59432A (ja) * 2004-03-10 2005-09-22 Tohoku Pioneer Corp 両面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35092A (ja) 2005-02-23 2006-09-07 Seiko Instruments Inc 表示装置
US7551458B2 (en) 2005-05-24 2009-06-23 Carnevali Jeffrey D Secure universal mounting apparatus
KR100688795B1 (ko) 2006-01-25 2007-03-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990060B2 (en) * 2007-05-31 2011-08-02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054391B2 (en) * 2008-03-28 2011-11-08 Motorola Mobility, Inc. Semi-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KR101107167B1 (ko) 2009-07-21 2012-01-2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TWI424219B (zh) 2010-05-31 2014-01-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觸控顯示裝置
US8804347B2 (en) * 2011-09-09 2014-08-12 Apple Inc. Reducing the border area of a device
CN10314008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2012088731A (ja) 2011-12-07 2012-05-10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TWI444946B (zh) * 2012-04-03 2014-07-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CN202976703U (zh) * 2012-12-20 2013-06-05 天津点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透明广告窗
CN202976766U (zh) * 2012-12-20 2013-06-05 天津点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透明展示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6550A (zh) 2014-02-26
TW201503342A (zh) 2015-01-16
CN103606550B (zh) 2016-06-22
US20150009634A1 (en) 2015-01-08
US9734736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2719B (zh) 顯示模組與手持電子裝置
KR102044392B1 (ko)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CN202017945U (zh) 组装式发光单元及组成的灯条与所应用的笔记本型计算机
WO2015141368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503367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13115086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554926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TW201539403A (zh) 拼接式顯示裝置
CN107111187A (zh) 显示装置
TWI408445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防護鏡片與組裝方法
JP5662952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60064326A (ko)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WO201216528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50139838A (ko) Led 표시장치
KR102266008B1 (ko) 표시 장치
JP2012194491A (ja) 額縁被覆部材
TWI518897B (zh) 具有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TW201343055A (zh) 顯示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WO2013103120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1317161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13247074A (ja) 表示装置
US8087812B2 (en) Light guide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WI390298B (zh) 背光模組與其框架組合體
JP4868922B2 (ja) El光源体
JP2007003693A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