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8122B - 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8122B
TWI508122B TW101127324A TW101127324A TWI508122B TW I508122 B TWI508122 B TW I508122B TW 101127324 A TW101127324 A TW 101127324A TW 101127324 A TW101127324 A TW 101127324A TW I508122 B TWI508122 B TW I5081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se
module
actuator
disconnect
fusi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7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3894A (en
Inventor
Matthew R Darr
Robert Stephen Douglass
Matthew Thomas Dowil
Original Assignee
Cooper Technolog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per Technologies Co filed Critical Cooper Technologies Co
Publication of TW201243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3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8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81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0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s
    • H01H9/104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s with interlocking mechanism between switch and 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6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64Mountings or coverplates for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e.g. snap mounting in panel
    • H01H71/0271Mounting several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together
    • H01H2071/0278Mounting several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together with at least one of juxtaposed casings dedicated to an auxiliary device, e.g. for undervoltage or shunt tr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1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voltage, e.g.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12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voltage falling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e.g. for no-vol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241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fuse and another component o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0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s
    • H01H9/102Fuses mounted on or constituting the movable contact parts of the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8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locking switch parts by a key or equivalent removable member
    • H01H9/281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locking switch parts by a key or equivalent removable member making use of a padlock
    • H01H9/282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locking switch parts by a key or equivalent removable member making use of a padlock and a separate part mounted or mountable on the switch assembly and movable between an unlocking position and a locking position where it can be secured by the padlock

Landscapes

  • Fus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Description

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及裝置
本發明一般相關於熔絲,尤其相關於熔絲式斷開開關。
熔絲廣泛作為電流過量保護裝置使用,以防止對電路造成昂貴的損害。熔絲端子通常形成一電源與一電氣零件或配置在一電路中的一零件組合之間的電連接。一或多個可熔連結或元件,或一熔絲元件組件連接在該等熔絲端子之間,以便當通過該熔絲的電流超過一預設極限時,該等可熔元件熔化及打開通過該熔絲的一或多個電路,以防止電氣零件損壞。
在一些應用中,熔絲不僅用以提供熔絲式電連接,亦用於連接及斷開,或切換目的,以完成或破壞一或多個電連接。因此,通過該熔絲的數個導電部分以完成或破壞一電路,藉此供應或不供應電流到該相關聯電路結構。通常,該熔絲裝設在具有數個端子的一熔絲容器中,該等端子電耦合到期望的電路結構。當該熔絲的數個導電部分,如熔絲葉片、端子或套圈,銜接到該等熔絲容器端子時,通過該熔絲完成一電路,及當該熔絲的數個導電部分與該等熔絲容器端子脫離,通過該熔絲的電路遭破壞。因此,藉由將該熔絲插入到該等熔絲容器端子及將該熔絲自該等熔絲容器端子移除,以實現一熔絲式斷開開關。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包括:一斷開 機殼,其調適成於其中收納一熔絲;一熔絲,其可移除地可插入該機殼;數個線側及裝載側端子,其當該熔絲插入該機殼時與該至少一熔絲連通;至少一固定接點及至少一可動接點,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可相關該固定接點而選擇性地沿著一線性軸定位,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之一電連接;一致動器,其令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定位於該打開位置與該關閉位置之間;及至少一偏壓元件,其頂靠該可切換接點至該打開位置。
習用熔絲式斷開器在使用中受到數個問題支配。例如,當熔絲供應有電流且在負載中時想要移除熔絲會造成有害條件,原因是熔絲與熔絲容器端子之間會發生危險的電弧。一些熔絲容器,其例如設計成適應普遍用於工業控制裝置中的UL(保險業實驗室)CC級熔絲及IEC(國際電子工業聯盟)10X38熔絲,包括永久性安裝的輔助接點及相關聯的旋轉凸輪及數個開關,當熔絲從一保護機殼中的數個熔絲夾拉出時,該等結構用以提供通過熔絲的先破壞及後完成的電壓及電流連接。例如可藉由自該保護機殼移除一抽屜,而自熔絲夾拉出一或多個熔絲。例如在馬達控制應用中,通常利用先破壞及後完成的連接。雖然當安裝及移除熔絲時,先破壞及後完成的連接可增加此類裝置對使用者的安全性,但此類特徵增加成本,使熔絲容器的組裝複雜,及不期望用於切換目的。
結構上,先破壞及後完成的連接會是複雜且不耐重複使 用以用於切換目的。此外,當打開及關閉該抽屜以斷開或重新連接電路結構時,該抽屜會非故意地留在部分打開或部分關閉的位置。在任一情形中,抽屜中的熔絲不會完全銜接到熔絲端子,藉此劣化電連接且使熔絲容器易受到電路無意中打開及關閉的影響。特別在承受震動的環境中,熔絲會自夾子中震搖鬆脫。更有甚者,自熔絲容器凸出而部分打開的啟抽屜會干擾熔絲容器周圍的工作空間。工人會無意中撞到打開的抽屜,及可能無意中關閉抽屜及重新供應電流到電路。
此外,在某些系統中,如工業控制裝置,電氣設備在尺寸及形狀上已標準化,及因為習知熔絲式斷開開關傾向於尺寸及形狀不同於該等正常標準,因此該等斷開開關不一定與此類設備所用的功率分布面板相容。用於至少上述理由,熔絲式斷開開關的使用尚未完全符合某些最終應用的需求。
圖1以立體圖說明克服上述困難的一示範可熔切換斷開裝置100。以一方便且安全的方式可方便地打開及關閉可熔切換斷開裝置100,不會干擾裝置100周圍的工作空間。斷開裝置100能以一成本效益方式可靠地打開及關閉一電路,及例如可與工業控制應用中的標準化設備共同使用。此外,斷開裝置100可設置有各種安裝及連接選項以用於該領域的多用途。以下將說明各種實施例以闡明該斷開裝置的多用途,及思索斷開裝置100可有利於各種電路及應用。因此以下提出的該等實施例僅提供用於說明目的,及 本發明未意欲侷限於任何特定實施例或侷限於任何特定應用。
在圖1的說明實施例中,斷開裝置100可為二極裝置,其由二個分開的斷開模組102形成。各模組102可包括:一絕緣機殼104;一熔絲106,其裝入機殼104;一熔絲蓋或帽108,其使該熔絲連接到機殼104;及一切換致動器110。該等模組102為單極模組,及該等模組102可耦合或成套排列起來以形成二極斷開裝置100。然而,可思索一多極裝置可形成在一單一機殼中,而非以圖1所示示範實施例的組合方式。
機殼104可根據習用方法及技術,其包括(但不限於)注入模製技術,由塑膠等絕緣或非導電材料製成。在一示範實施例中,機殼104形成一大致矩形尺寸及形狀,其與適用於標準化電氣設備的DIN及IEC標準互補及相容。尤其地,例如,各機殼104具有:下邊緣112;相對側邊114;數個側板116,其延伸在該等側邊114之間;及一上表面118,其延伸在該等側邊114與該等側板116之間。下邊緣112具有一長度L,及該等側邊114具有一厚度T,如在一實施例中為17.5 mm,及長度L及厚度T界定機殼104的下邊緣112上的一區域或輪印。該輪印容許下邊緣112插入具有一互補形狀及尺寸的標準化開口。此外,機殼104的該等側邊114具有根據習知標準的一高度H,及該等側邊114包括數個凹槽120,其延伸穿透該等側邊用以使機殼104通風。機殼104的上表面118可具有輪廓以包括一凸起中央部分 122,及數個凹下末端部分124,其延伸到機殼104的該等側邊114。
各模組102的熔絲106可通過機殼104的上表面118中的一開口而垂直地裝入機殼104,及熔絲106可部分地延伸通過上表面118的凸起中央部分122。熔絲蓋108延伸在熔絲106自機殼104伸出的曝露部分之上,及各模組102中,蓋子108確保熔絲106牢固在機殼104中。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蓋子108可由塑膠等非導電材料製成,及可形成以具有一大致扁平或平面末端區段126及數個長指狀物128,其延伸在機殼104的凸起中央部分122的上表面118與熔絲106的末端之間。
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蓋子108尚包括數個邊緣區段130,其在蓋子108的末端區段126對面接合該等指狀物128,及該等邊緣區段130確保蓋子108牢固在機殼140上。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該等邊緣區段130與機殼104中的數個溝槽合作,以便蓋子108可在一鎖住位置與一鬆開位置之間旋轉一預設量,如25度。意即,一旦熔絲106插入機殼104,熔絲蓋108可在熔絲106的末端之上安裝到機殼104的溝槽中,及蓋子108可旋轉25度到該鎖住位置,其中蓋子108將使熔絲106無法自機殼104中移除。該溝槽亦可成斜面或傾斜,以便當安裝蓋子108時,蓋子108可在熔絲106上施加一稍向下作用力。為移除熔絲106,蓋子108可從該鎖住位置旋轉到該打開位置,其中蓋子108及熔絲106兩者可自機殼104移除。
切換致動器110可位於機殼104的凸起上表面122的一孔132中,切換致動器110可部分地延伸通過機殼104的凸起上表面122。切換致動器110可在機殼104內的一軸或輪軸134上可旋轉地安裝到機殼104,及切換致動器110可包括一控制桿、柄或棒,其自致動器110徑向地延伸。藉由移動控制桿136從孔132的一第一邊緣138到一第二邊緣140,軸134旋轉到一打開或切換位置,及以電斷開各模組102中的熔絲106,將說明如下。當控制桿136自第二邊緣140移到第一邊緣138時,軸134旋轉回到圖1所示關閉位置及電連接熔絲106。
在各模組102中,一線側末端元件142可延伸自機殼104的下邊緣112,用以建立到電路結構的線及裝載連接。如圖1所示,線側末端元件142係一匯流條夾,其配置成或調適成連接到一線輸入匯流排,但思索在數個替代實施例中可利用其他線側末端元件。一面板安裝夾144亦延伸自機殼104的下邊緣112,以方便斷開裝置100安裝在一面板上。
圖2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所示該等斷開模組102之一,其移除側板116。可看到熔絲106位在機殼104內部的一隔間150中。在一示範實施例中,熔絲106可為一柱形卡匣式熔絲,其包括:一絕緣柱形本體152;數個導電套圈或末端帽154,其耦合到本體152的各末端;及一熔絲元件或熔絲元件組合,其延伸在本體152內及電連接到該等末端帽154。在數個示範實施例中,熔絲106可為工業控制應用中 普遍使用的UL CC級熔絲、UL補充熔絲,或IEC 10X38熔絲。適用於模組102的此等及其他類型卡匣式熔絲可在市面上向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Cooper/Bussmann公司購得。應了解亦可視需要在模組102中使用其他類型的熔絲。
一下導電熔絲端子156可位在熔絲隔間150的一底部,及在一實施例中可為U形。熔絲106的該等末端帽154之一安置在下端子156的一上支柱158上,及熔絲106的另一末端帽154耦合到一上端子160,其位於機殼104中,毗鄰熔絲隔間150。上端子160依次連接到一裝載側端子162,以一習知方式接受一裝載側連接到斷開模組102。一實施例中的裝載側端子162是一習知鞅型螺旋端子,但應了解可利用其他類型端子以用於到模組102的裝載側連接。此外,在防止不正確的熔絲類型安裝到模組102中的另一實施例中,下熔絲端子156可包括數個熔絲拒絕特徵。
切換致動器110可位在機殼104內的一致動器隔間164中,及可包括:軸134;一圓型本體166,其大致徑向地延伸自軸134;控制桿136,其延伸自本體166;及一致動器連結168,其耦合到致動器本體166。致動器連結168可連接到一裝有彈簧的接觸組件170,其包括耦合到一滑桿176的第一及第二可動或可切換接點172及174。在圖2所示關閉位置中,可切換接點172及174機械地及電地銜接到數個固定接點178及180,其安裝在機殼104中。該等固定接點之一178可安裝到末端元件142的一端,及另一固定接點180可安裝到下熔絲端子156的一端。當可切換接點172及 174銜接到固定接點178及180時,完成一電路,其從線端子142及下熔絲端子156通過熔絲106到上熔絲端子160及裝載端子162。
雖然在一示範實施例中,固定接點178安裝到具有匯流條夾的一端子142,但亦可在機殼104的一隔間182中設置另一末端元件,如一習用盒形凸耳或鉗端子取代該匯流條夾。因此,模組102可與到線側電路結構的一硬線連線共同使用,而非一線輸入匯流排。因此,模組102可輕易轉換到該領域中的不同安裝選項。
當切換致動器110在箭頭A的方向中繞軸134旋轉時,滑桿176可在箭頭B的方向中線性地向上移動,以使可切換接點172及174與固定接點178及180脫離。接著下熔絲端子156與該線側末端元件斷開,而熔絲106仍保持電連接到下熔絲端子156及連接到裝載側端子162。可在機殼104中的切換接點172及174下方形成一電弧斜槽隔間184,當該等可切換接點172及174斷開時,該電弧斜槽可提供一空間以容納及消散電弧能量。在各該等接點172及174,電弧在二位置遭破壞,因此減低電弧強度,當操縱切換致動器110以斷開熔絲106與線側端子142時,電弧容納在機殼104的該等下部分內及遠離上表面118及使用者的雙手。
此外,機殼104可包括一鎖環186,其可與切換致動器本體166中的一保留孔188合作地使用,以確保切換致動器110在圖2所示關閉位置與圖3所示打開位置之一中。例如一鎖銷可插入通過鎖環186及保留孔188以控制該切換致動 器在對應的打開或關閉位置中。此外,可在切換致動器110中設置一熔絲扣住臂,除了當切換致動器110在該打開位置時,用以防止該等熔絲的移除。
圖3說明該切換致動器已在箭頭A的方向中移到一打開或切換位置,以斷開該等可切換接點172及174與該等固定接點178及180後,斷開模組102的情形。當該致動器移到該打開位置時,致動器本體166繞軸134旋轉及致動器連結168因此在致動器隔間164中向上移動。當連結168向上移動時,連結168在箭頭B的方向中向上拉滑桿176,以分開該等可切換接點172及174與該等固定接點178及180。
一偏壓元件200可設置在滑桿176下方,及可在箭頭B的方向中強迫滑桿176向上到一完全打開位置,其使該等接點172、174與178、180互相分開。因此,當致動器本體166在箭頭A的方向中旋轉時,連結168移動超過一平衡點,及偏壓元件200協助該等接點172、174與178、180的打開。偏壓元件200因此防止該等接點172、174與178、180的部分打開,及確保該等接點完全分開,以安全地破壞通過模組102的電路。
此外,當致動器控制桿136在箭頭C的方向中拉回到圖2所示關閉位置時,致動器連結168在箭頭D的方向中移動使滑桿176向下定位,以銜接及關閉該等接點172、174與178、180,及重新連接通過熔絲106的電路。滑桿176對著偏壓元件200的偏壓而向下移動,及一旦在該關閉位置中,滑桿176、致動器連結168與該切換致動器即在靜態平 衡中,以便切換致動器110將仍留在該關閉位置中。
在一示範實施例中,如圖2及3所示,偏壓元件200可為一螺旋形彈簧元件,其壓縮裝入切換致動器110的關閉位置中。然而,應了解,在一替代實施例中,當關閉切換致動器110時,可利用張力裝入一線圈彈簧。此外,可提供其他習知偏壓元件以產生打開及/或關閉作用力以協助斷開模組102的適當操作。當該等接點打開時,亦可利用數個偏壓元件用於阻尼目的。
控制桿136當在該切換致動器的打開及關閉位置之間移動時,未干擾斷開模組102周圍的工作空間,及控制桿136不可能非故意地從該打開位置返回到該關閉位置。在圖3所示打開位置中,控制桿136定位成毗鄰熔絲106的一端。熔絲106因此部分地掩蔽控制桿136,以防止非故意的接觸及無意地致動到該關閉位置。偏壓元件200尚對控制桿136的移動及該接觸機構的關閉提供一些阻力。此外,該等固定接點178及180一直由模組102的機殼104保護,及避免與線側端子142及該等固定接點178及180接觸導致的任何電衝擊風險。因此認為斷開模組102比許多習知的熔絲式斷開裝置安全。
當該等模組102成套排列一起以形成裝置100等多極裝置時,一控制桿136可延伸通過及連接到用於不同模組的多個切換致動器110。因此,可藉由操縱一單一控制桿136而斷開及重新連接所有連接的模組102。意即,裝置100中的多個極可同時地切換。或者,可利用各模組的數個分開控 制桿136,獨立地致動裝置100中各模組102的該等切換致動器110。
圖4以側面縱剖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器102的另一示範實施例,其例如包括一可縮回閉鎖搭環210,當控制桿136移到該打開位置時,可縮回閉鎖搭環210可自切換致動器110伸出。閉鎖搭環210可設置有貫穿其中的一鎖開口212,及一掛鎖或其他元件可插入通過鎖開口212,以確保控制桿136不會移到該關閉位置。在數個不同實施例中,閉鎖搭環210可利用彈簧自動裝入及伸出,或可自切換致動器本體166手動地伸出。當控制桿136移到關閉位置時,閉鎖搭環210可自動地或手動地返回到縮回位置,其中切換致動器110可旋轉回到圖2所示的關閉位置。
圖5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三實施例220,其類似於上述模組102,但例如具有一DIN(德國國家標準組織)軌道安裝槽222,其形成在一機殼226的一下邊緣224中。機殼226亦可包括數個開口228,其可用以使模組220與其他斷開模組成套排列。機殼226的數個側邊230可包括數個連接開口232,其用於到機殼226內的數個盒形凸耳或鉗的線側及裝載連接。可在機殼226的數個凹下上表面236中設置數個接近開口234。例如一剝皮裸露的電線可延伸通過該等連接開口232,及一螺絲起子可插入通過該等接近開口234以連接線及裝載電路結構到模組220。
如同模組102,模組220可包括熔絲106、熔絲蓋108,及切換致動器110。如相關模組102的上述說明,以數個可切 換接點達成該模組的切換。
圖6及7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四示範實施例250,其如同上述模組102及220,包括:一切換致動器110,其在一軸134上可旋轉地安裝到該機殼;一控制桿136,其延伸自致動器連結168,及一滑桿176。模組250例如亦包括一安裝夾144及一線側末端元件142。
不像模組102及220,模組250可包括一機殼252,其配置或調適成收納一矩形熔絲模組254而非一卡匣熔絲106。熔絲模組254是一習用組件,其包括一矩形機殼256,及數個末端葉片258,其延伸自機殼256。一熔絲元件或熔絲組件可位於機殼256內,及電連接在該等末端葉片258之間。習知此類熔絲模組254,及在一實施例中是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Cooper/Bussmann公司市售的方塊熔絲(CubeFuse)模組。
一線側熔絲夾260可位於機殼252內,及可收納熔絲模組254的該等末端葉片258之一。一裝載側熔絲夾262亦可位在機殼252內,及可收納另一熔絲末端葉片258。線側熔絲夾260可電連接到固定接點180。裝載側熔絲夾262可電連接到裝載側端子162。線側端子142可包括固定接點178,及如上述,可藉由旋轉切換致動器110,以使該等可切換接點172及174與該等個別固定接點178及180銜接及脫離,而達成切換。雖然說明線端子142作為一匯流條夾,但應明白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其他線端子,及另一實施例中裝載側端子162同樣可為另一類型端子以代替所述鞍型螺旋 端子。
熔絲模組254可插入該等熔絲夾260、262中,或從該等夾中抽出,以安裝熔絲模組254或將該熔絲模組自機殼252移除。然而用於切換目的,該電路在該等接點172、174、178及180連接及斷開而非在該等熔絲夾260及262。該等斷開接點之間的電弧因此可容納在該隔間下部的一電弧斜槽或隔間270中,及遠離熔絲夾260及262。藉由在安裝或移除熔絲模組254前以切換致動器110打開斷開模組250,排除在該熔絲及機殼介面由電弧或有電金屬造起的任何風險。因此相信斷開模組250比許多習用熔絲式斷開開關使用起來更安全。
複數個模組250可成套排列或連接一起以形成一多極裝置。該裝置的該等極可利用一單一控制桿136致動,或可獨立地以不同控制桿操作。
圖8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五示範實施例300,其例如是一整體機殼302中的一個多極裝置。在一示範實施例中,機殼302可建構成容納三個熔絲106,及因此極適用於三相功率應用。在所示實施例中,機殼302可包括一DIN軌道槽304,但應了解在數個替代實施例中可利用其他安裝選項、機構及安裝體系。此外,在一實施例中,機殼302可具有根據IEC工業標準約45 mm的寬度尺寸D,以用於接觸器、繼電器、手動馬達保護器,及一體成型啟動器,其亦普遍用於工業控制系統應用中。然而,對具有不同尺寸的裝置及用於不同應用的裝置,本發明的該 等有利點同樣產生。
該機殼亦可在各側邊310中包括數個連接開口306及數個接近開口308,其分別可收納一線連接及一工具,以建立到該等熔絲106的線及裝載連接。可旋轉一單一切換致動器110,以連接及斷開在斷開裝置300的數個線與裝載端子之間通過該等熔絲的電路。
圖9以立體圖說明用於裝置300的一示範切換組件320。該切換組件可容納在機殼302中,及在一示範實施例中可包括一組線端子322、一組裝載端子324、與各個熔絲106相關聯的一組下熔絲端子326,及一組滑桿176,數個可切換接點安裝在該組滑桿上,用以銜接及脫離數個固定接點,其安裝到該等線端子322及該等下熔絲端子324的該等末端。一致動器連結(圖9中未顯示)可安裝到一致動軸134,以便當旋轉控制桿136時,可移動滑桿176以斷開該等可切換接點與該等固定接點。如上述,數個偏壓元件200可設置在各該等滑桿176下方,及協助切換致動器110的操作。如同上述模組實施例,在該切換組件的各種實施例中可使用各式各樣的線側及裝載側端子結構。
亦可在軸134上設置數個保留桿328,其延伸到該等熔絲106及以一互鎖方式銜接該等熔絲,除了當切換致動器110在該打開位置時,用以防止該等熔絲106自裝置300移除。在該打開位置中,該等保留桿328可成斜角以離開該等熔絲106,及可自由地移除該等熔絲。在該關閉位置中,如圖9所示,該等保留臂或桿328將該熔絲鎖在適當位置。在 一示範實施例中,該等桿或臂328的數個遠端可收納在該等熔絲106中的數個槽或棘爪中,但可視需要以另一方式鎖住該等熔絲106。
圖10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六示範實施例370,其包括上述斷開模組300,及例如一電壓不足模組372,其安裝到模組300的一側及機械地連結到模組300中的該切換機構。在一示範實施例中,電壓不足模組372可包括一電磁線圈374,其校準到一預設電壓範圍。當該電壓下降到該範圍以下時,該電磁線圈令模組300中的該等切換接點打開。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可利用一類似模組372,當該電磁經歷的電壓超過一預設電壓範圍時用以打開該等切換接點,及因此可作為一超電壓模組。依此一方式,當發生電壓不足或超電壓條件時,可利用模組372及線圈374打開模組300中的該等切換接點。
圖11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七示範實施例400,其基本上是斷開裝置300與一斷開裝置220耦合在一起。斷開裝置300提供三個極以用於一AC功率電路,及裝置220提供一額外極以用於其他目的。
圖12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模組的一第八實施例410,其如同該等上述實施例,包括:一非導電機殼412;一切換致動器414,其延伸通過機殼412的一凸起上表面415;及一蓋子416,其使能接近機殼412內的一熔絲容器(圖12中未顯示),以用於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圖12中亦未顯示)的安裝及替換。如同上述實施例,機殼412包括數個 可切換及固定接點(圖12中未顯示),其經由一致動器控制桿417的移動,完成或破壞通過機殼412中的該熔絲的一電連接。
可在機殼412的一下邊緣420中形成一DIN軌道安裝槽418,及DIN軌道安裝槽418可定出尺寸,例如利用一35 mm DIN軌道以手工搭扣放入來銜接及脫離,不需用到工具。機殼412亦可包括數個開口422,其可用以使模組410與其他斷開模組成套排列,將說明如下。機殼412的數個側邊424可為開放末端,以使能接近接線端子426,用以建立線及裝載側電連接外部電路結構。數個端子接近開口428可設置在機殼412的數個凹下上表面430中。例如一剝皮裸露的電線可延伸通過該等接線端子426的該等側,及一螺絲起子可插入通過該等接近開口428,以拴緊一末端螺絲以夾住該等電線到該等端子426,及連接線及裝載電路結構到模組410。雖然在一實施例中包括數個接線端子426,但應了解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各式各樣替代端子配置或類型,以經由電線、纜線、匯流條等而建立到模組410的線及裝載側電連接。
如同該等上述實施例,定出機殼412的大小及尺寸,以與DIN及IEC標準互補及相容,及機殼412界定下邊緣420上的一區域或覆蓋區,以用於配合具有一互補形狀及尺寸的標準化開口使用。僅藉由範例,單極模組410的機殼412可具有約17.5 mm的厚度T,根據DIN標準43 880以用於高達32 A的破壞容量;26 mm以用於高達50 A的破壞容量; 34 mm以用於高達125 A的破壞容量;及40 mm以用於高達150 A的破壞容量。同樣,應了解模組410可製造為一多極裝置,如三極裝置,其具有約45 mm的一尺寸T以用於高達32 A的破壞容量;55 mm以用於高達50 A的破壞容量;及75 mm以用於高達125 A的破壞容量。雖然提供數個示範尺寸,但應了解在本發明的數個替代實施例中同樣可使用較大或較小值的其他尺寸。
此外,及如圖12所示,機殼412的該等側邊424可包括相對配對的垂直定向凸緣432,其互相隔開及凸起離開該等接線端子426,以毗鄰機殼上表面430及該等接線端子426的側面。相較於若未存在該等凸緣432發生的另外情況,在機殼412的相對側邊424上的該等接線端子426之間延伸的一水平面中,該等凸緣432,有時稱為翼,提供機殼412的一增加表面積。意即,在平行於機殼412的下表面420的一平面中延伸的一周邊外表面積路線長度包括以下面積的和:自該等端子426之一延伸的該等配對凸緣432之一的外表面積,該機殼的個別前板431或後板433的外表面積,及延伸到該相對端子426的該等相對凸緣432的外表面積。
此外,機殼412亦可包括數個水平延伸的肋或擱板狀物434,其互相隔開及互連機殼側邊424的一下部分的該等最內側凸緣432。該等肋或擱板狀物434在機殼412的一垂直平面中增加該等端子426之間的一表面積路線長度,以符合用於該等端子426之間的間隔的外部需求。該等凸緣432及肋434造成機殼412的水平及垂直平面中的數個蛇形表面 積,其例如相較於上述圖1至11的實施例,不用增加模組410的覆蓋區而允許該裝置的較大電壓等級。例如,在可應用UL標準下符合該等端子426之間的可應用內部及外部間隔要求同時,該等凸緣432及肋434有利於600 VAC的電壓等級。
不像上述實施例,蓋子416可包括一大致扁平蓋部分436,及一直立手指緊握部分438,其自扁平蓋部分436的一端向上及向外凸起,及面向切換致動器414。該蓋子可根據習用技術由塑膠等非導電材料或絕緣材料製成,及扁平蓋部分436可在相對手指緊握部分438的一端裝上鉸鏈,以便蓋子部分436繞該鉸鏈作樞轉。由於該鉸鏈,手指緊握部分438可沿著一致動路線移動以離開該切換致動器,如以下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蓋子416在該熔絲隱藏在機殼412內的一關閉位置中,及如以下說明,蓋子416可移動到一打開位置,其使能接近斷開模組410中的熔絲。
圖13以側面縱剖圖說明模組410,其移除前板431(圖12),以便可看到內部零件及特徵。該等接線端子426及末端螺絲440定位成毗鄰機殼412的該等側邊424。一熔絲442在一大致垂直於機殼上表面415的方向中裝入或插入模組410,及如圖13所示,熔絲442的一縱軸441垂直地延伸在機殼412內,與水平地完全相反。熔絲442在蓋子416下方,更特定地是在扁平蓋部分436下方,裝在機殼412內。熔絲442縱向地位於機殼412中一體成型的一熔絲容器437中。意即,熔絲容器437相關於機殼412是不可移動,以用 於熔絲442的裝載及卸載。熔絲442收納在容器437中,以熔絲442的一端定位成毗鄰及位於該蓋子及模組頂表面415下方,及熔絲442的另一端以等於熔絲442長度的一距離與蓋子416與模組頂表面415隔開。一致動器互鎖443利用蓋子416形成及向下延伸入機殼412以毗鄰及緊挨熔絲容器437。蓋子416及致動器互鎖443在蓋子手指緊握部分438的對面延伸及離開該部分。
一蓋子閉鎖搭環444自切換致動器414的一柱形本體446向外徑向地延伸,及當切換致動器414是在圖13所示完成通過熔絲442的一電連接的關閉位置時,伸出蓋子閉鎖搭環444以大致垂直於蓋子416的致動器互鎖443,及蓋子閉鎖搭環444的一遠端定位成毗鄰蓋子416的致動器互鎖443。蓋子閉鎖搭環444因此直接阻擋致動器互鎖443的移動,及抵抗使用者的任何嘗試想在箭頭E的方向中繞著蓋子鉸鏈旋轉蓋子416以打開蓋子416。在此一方式中,不依上述實施例的類似方式首先在箭頭F的方向中旋轉切換致動器414,以經由致動器連結454及攜有該等可切換接點450的滑桿456,而移動該對可切換接點450離開該等固定接點452,便無法接近熔絲442。由於經由該等可切換接點450以斷開通過熔絲442的電路後才可打開蓋子416,因此防止與熔絲442供應有電流部分的非故意接觸,藉此提供模組410的操作人員一安全程度。此外,及因為當關閉該等可切換接點450時蓋子416隱藏熔絲442,因此觸摸機殼412及蓋子416的外表面是安全的。
通過機殼412及熔絲442的一導電路線建立如下。在機殼412的一側上,一硬式末端元件458延伸自最接近熔絲442的裝載側端子426。一可撓接觸元件460,如一電線,可在一端連接到末端元件458,及另一端附著到蓋子416的一內表面。當關閉蓋子416時,使接觸元件460與熔絲442的一上套圈或末端帽462有機械及電銜接。一可動下熔絲端子464機械地及電地連接到下熔絲套圈或末端帽466,及一可撓接觸元件468使可動下熔絲端子464互連到一固定端子470,該固定端子攜有該等固定接點452之一。如圖13所示,當切換致動器414關閉時,該等可切換接點450互連該等固定接點452。在機殼412的相對側上,一硬式末端元件472完成到線側端子426的電路路線。在使用中,電流流經該電路路線,從線側端子426及末端元件472通過該等切換接點450及452到末端元件470。電流從末端元件470流經接觸元件468到下熔絲端子464,及通過熔絲442。流經熔絲442後,電流流到接觸元件460,流到末端元件458,及流到線側端子426。
在不同示範實施例中,熔絲442可以是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Cooper/Bussmann公司市售的10×38極小熔絲;IEC 10×38熔絲;CC級熔絲;或D/DO歐洲樣式熔絲。此外,及視需要,可在該模組的下熔絲端子464中或其他位置形成數個可選熔絲拒絕特徵,及與該等熔絲的熔絲拒絕特徵合作,以便僅某些類型熔絲可適當地安裝在模組410中。雖然本文中說明某些熔絲範例,但應了解,在數個替代實施 例中亦可利用其他類型及配置的熔絲,包括(但不限於)各種類型的柱形或卡匣式熔絲及矩形熔絲模組。
一偏壓元件474可設置在可動下熔絲端子464與固定端子470之間。偏壓元件474例如可為一螺旋線圈彈簧,其加以壓縮以提供在箭頭G的方向中的一向上偏壓作用力,以確保可動下熔絲端464與下熔絲套圈466的機械及電銜接,及上熔絲套圈462與可撓接觸元件460之間的機械及電銜接。如圖14所示,當蓋子416在箭頭E的方向中打開到該打開位置時,偏壓元件474在箭頭G的方向中強迫該熔絲沿著其軸441向上,通過機殼412的凸起上表面415而露出熔絲442,由一操作者方便取出加以替換。意即,當切換致動器414在箭頭F的方向中旋轉後,蓋子416在箭頭E的方向中繞鉸鏈448旋轉時,熔絲442由於偏壓元件474而可自動地自機殼412舉高及彈出。
圖15以側面縱剖圖說明模組410,蓋子416繞鉸鏈448作樞轉及切換致動器414在該打開位置中。該等可切換接點450藉由致動器414的旋轉而向上移動,及致動器連結454的移位令滑桿456沿著一線性軸475移動,該線性軸大致平行於熔絲442的軸441,實體地分開機殼412內的該等可切換接點450與該等固定接點452,及斷開通過熔絲442的導電路線。此外,及因為該對可切換接點450,電弧分布在上述超過一位置中間。
當致動器414移到該打開位置後打開蓋子416時,偏壓元件474偏斜,及偏壓元件474自機殼412舉高熔絲442,以便 上熔絲套圈462伸出該機殼的頂表面415。在此一位置中,可輕易抓住熔絲442及沿著軸441自模組410拉出或抽出該熔絲。因此可輕易將熔絲自模組410中移除以用於替換。
而且,當致動器414移到該打開位置時,一致動器閉鎖搭環476自切換致動器本體446向外徑向地伸出,及例如可接受一掛鎖以防止致動器414在箭頭H的方向中非故意關閉,不然的話,會使滑桿456在箭頭I的方向中沿著軸475向下移動,及銜接該等可切換接點450與該等固定接點452,再次完成到熔絲442的電連接,及帶給操作者安全上的傷害。當有需要時,蓋子416可撓鉸鏈448旋轉回到圖12及13所示的關閉位置,及切換致動器414可在箭頭H的方向中旋轉,以移動蓋子互鎖搭環444成為與蓋子416的致動器互鎖443銜接,以維持蓋子416與致動器414各在一關閉及鎖住位置的一靜態平衡中。關閉蓋子416需要一些作用力以克服熔絲容器437中的偏壓彈簧474的阻力,及該致動器移動到該關閉位置需要一些作用力以克服一偏壓元件478與滑桿456相關聯的阻力,其使該等接點的非故意關閉及完成通過模組410的電路的可能性大幅減低。
圖16以立體圖說明數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410的一成套排列配置。數個連接件480例如可由塑膠製成,及可與該等機殼面板中的該等開口422配合使用,例如利用搭扣放入銜接使數個模組410在一並排關係中互相扣住。例如可利用數個銷482及/或墊隙片484,以互相接合或扣緊各模組410的該等致動器控制桿417及蓋子手指緊握部分438, 以便該組合式模組410的所有致動器控制桿417及/或的所有蓋子互相同時移動。該等蓋子416及控制桿417的同時移動可特別有利於破壞三相電流,或作為另一範例,當切換功率到相關設備時,如馬達及用於該馬達的冷卻風扇,以便一者不動時另一者便無法運作。
雖然已說明數個單極模組410互相成套排列以形成多極裝置,但應了解,例如適當修改圖8及9所示實施例,可在一單一機殼中建構一多極裝置,其具有模組410的該等特徵。
圖17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模組的一第九實施例500,其如同上述該等實施例,包括:一單極機殼502;一切換致動器504,其延伸通過機殼502的一凸起上表面506;及一蓋子508,其使能接近機殼502內的一熔絲容器(圖17中未顯示),以用於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圖17中亦未顯示)的安裝及替換。如同上述該等實施例,機殼502包括數個可切換及固定接點(圖17中未顯示),其經由一致動器控制桿510的移動以連接或斷開通過機殼502中的熔絲的一電連接。
類似於模組410,模組500可包括一DIN軌道安裝槽512,其在機殼502的一下邊緣514形成,使機殼502的安裝不需用到工具。機殼502亦可包括一致動器開口515,其使能接近切換致動器504的本體,以便致動器504可在該等打開與關閉位置之間以一自動方式旋轉,及有助於模組500的遠端控制。亦設置數個開口516,其可用以使模組500與 其他斷開模組成套排列。亦在機殼502的前板中形成一弧形或拱形解扣導引槽517。以下說明的一合適解扣機構可選擇性地定位在槽517內,在發生數個預設電路條件時,用以鬆開模組500,及斷開通過其中的電流路線。槽517亦使能接近該解扣機構,以用於該機構利用工具的手工解扣,或有助於遠端解扣能力。
機殼502的數個側邊518可為開放末端,以使能接近線及裝載側接線端子520,以建立到模組500的線及裝載側電連接,但應了解亦可使用其他類型端子。在機殼502的數個凹下上表面524中可設置數個端子接近開口522,以收納一剝皮裸露電線或其他導線,其延伸通過該等接線端子520的該等側面,及一螺絲起子可插入通過該等接近開口522以連接線及裝載電路結構到模組500。如同該等上述實施例,定出機殼520的大小及尺寸以與DIN及IEC標準互補及相容,及機殼502界定該機殼下表面514上的一區域或覆蓋區,以配合具有一互補形狀及尺寸的標準化開口使用。
如同上述模組410,機殼502的該等側邊518可包括相對的數對垂直定向凸緣或翼526,其互相隔開及凸起離開該等接線端子520,以毗鄰機殼上表面524及該等接線端子520的側面。機殼502亦可包括數個水平延伸的肋或擱板狀物528,其互相隔開及互連機殼側邊518的一下部分中的該等最內側凸緣526。該等凸緣526及肋528造成機殼502的數個水平及垂直平面中的數個蛇形表面積,其如上述允許該裝置的較大電壓等級,而不用增加模組500的覆蓋區。
不像上述該等實施例,蓋子508可包括一具輪廓外表面,其界定一頂峰530,及一凹面區段532,其自頂峰530往下傾斜及面向切換致動器504。頂峰530及凹面區段532在蓋子508的表面上形成一手指支承區,及例如適合作為一操作者放大姆指的地方以打開或關閉蓋子508。蓋子508可在其最接近頂峰530的一端裝上鉸鏈,以便蓋子508繞著該鉸鏈作樞轉,及蓋子508可沿著一致動路線移動以離開切換致動器504。如圖17所示,蓋子508係在一關閉接觸安全位置,其使該熔絲隱藏在機殼502內,及如以下說明,蓋子508可移到能接近該熔絲的一打開位置。
圖18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可熔切換斷開模組500的一部分,移除該模組的一前板以便可看到數個內部零件及特徵。在一些方面中,模組500在其數個內部零件中類似於上述模組410,及為求簡明,在圖18中以相同參考符號表示模組500及410的相同特徵。
該等接線端子520及末端螺絲440定位成毗鄰機殼502的該側邊518。熔絲442垂直地裝入機殼502以位於蓋子508下方,及熔絲442位於機殼502中形成的非可動熔絲容器437中。可利用一導電接觸元件形成蓋子508,該接觸元件例如可為杯形,當關閉蓋子508時用以收納上熔絲套圈462。
從線側端子520及末端元件472通過該等切換接點450及452到末端元件470,建立一導電電路路線。電流從末端元件470流經接觸元件468到下熔絲端子464,及通過熔絲442。電流流經熔絲442後,從蓋子508的導電接觸元件542 流到接觸元件460,其連接到導電接觸元件542,及從接觸元件460流到末端元件458及流到線側端子426。
一偏壓元件474可如上述設置在可動下熔絲端子464與固定端子470之間,以確保蓋子接觸元件542與上熔絲套圈462之間,及下熔絲端子464與下熔絲套圈466之間的機械及電連接。而且,當切換致動器504在箭頭F的方向中旋轉後,蓋子508在箭頭E的方向中繞著鉸鏈448旋轉時,偏壓元件474如上述自動自機殼502中彈出熔絲442。
不像模組410,模組500尚可包括一解扣機構544,其以一可滑動安裝解扣桿545及一並聯以橫越熔絲442的螺線管546的形式。解加桿545可滑動地安裝到機殼502中形成的解扣導引槽517,及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解扣桿545可包括:一螺線管臂547;一蓋子互鎖臂548,其大致垂直於螺線管臂547而延伸;及一支撐臂550,其斜地延伸到各該螺線管臂547及蓋子互鎖臂548。支撐臂550在其一遠端上可包括一閂搭環552。可利用一凸起架554形成切換致動器504的本體446,該凸起架與閂搭環552合作,以螺線管臂547安置在螺線管546的一上表面上而維持解扣桿545及致動器504在一靜態平衡中。
一扭力彈簧555一端連接到機殼502,及另一端連接到致動器本體446,扭力彈簧555在箭頭F的方向中偏壓切換致動器504到該打開位置。意即,扭力彈簧在箭頭H的方向中抵抗致動器504的移動,及傾向於強迫致動器本體446在箭頭F的方向中旋轉到該打開位置。因此,致動器504由於扭 力彈簧555而能自動防止故障危害。若切換致動器504未完全關閉,則扭力彈簧555將強迫該切換致動器到該打開位置,及防止該等致動器可切換接點450非故意關閉,連同該等可切換接點450相關該等固定接點452的不完全關閉相關聯的安全及可靠性議題。
如圖18所示,當致動器504在該關閉位置時的正常操作條件中,扭力彈簧555移動該致動器到該打開位置的傾向由解扣桿545的支撐臂550加以抵制。支撐臂550的閂搭環552銜接致動器本體446的凸起架554,及在一關閉及鎖住位置中穩固地支持致動器504在一靜態平衡中。然而,一旦閂搭環552自致動器本體446的凸起架554放開,則扭力彈簧555強迫致動器504到該打開位置。
一致動器互鎖556利用蓋子508形成,及向下延伸入機殼502以毗鄰熔絲容器437。解扣臂545的蓋子互鎖臂548收納在蓋子508的致動器互鎖556中,及防止蓋子打開,除非是切換致動器504如以下說明在箭頭F的方向中旋轉以移動解扣桿545,及自蓋子508的致動器互鎖556放開解扣桿545的蓋子互鎖臂548。致動器504在箭頭F的方向中慎重旋轉,令解扣桿545的支撐臂550的閂搭環552樞轉以離開該致動器,及令螺線管臂547相關螺線管546而成為傾斜或成斜角。解扣桿545的傾斜造成一不穩定位置,及扭力彈簧555強迫致動器504旋轉及進一步使解扣桿545樞轉到該放開點。
缺少該致動器在箭頭F的方向中慎重移動到該打開位 置,當關閉切換致動器504,及該等可切換接點450銜接到該等固定接點452以完成通過熔絲442的一電路路線時,解扣桿545經由互鎖臂548直接阻擋蓋子508的移動,及抵抗使用者在箭頭E的方向中繞著蓋子鉸鏈448旋轉蓋子508以打開蓋子508的任何嘗試。由於當經由該等可切換接點450破壞通過該熔絲的電路時才能接近該熔絲,因此防止與熔絲442的供電部分非故意接觸,藉此提供模組500的操作人員一安全程度。
當蓋子508在熔絲442之上關閉時,上螺線管接觸元件557及下螺線管接觸元件558提供及建立與熔絲442的個別上套圈462及下套圈466的電接觸。該等接觸元件557、558依次建立到一電路板560的電接觸。數個電阻器562連接到電路板560及界定一高電阻並聯電路路線,以橫越熔絲442的該等套圈462、466,及螺線管546連接到電路板560上的此並聯電路路線。在一示範實施例中,選擇該電阻,以便在正常操作中大體上所有電流通過在該等熔絲套圈462與466之間的熔絲442,而非通過上螺線管接觸元件557、下螺線管接觸元件558及電路板560。校準螺線管546的線圈,以便當螺線管546經歷一預設電壓時,該螺線管在箭頭G的方向中產生一向上作用力,其令解扣桿545在解扣導引槽517中沿著槽517界定的一拱形路線移位。
如熟諳此藝者所了解,螺線管546的線圈可視需要而校準成對一預設不足電壓條件或一預設超電壓條件有反應。此外,電路板560可包括電路結構以主動地控制螺線管546 的操作以回應數個電路條件。尚可在電路板560上設置數個接點以幫助螺線管546的遙控解扣。因此,螺線管546活動以移動解扣桿545的位置,以回應數個不正常電路條件,其藉由該螺線管線圈的校準或電路板560上的控制電路結構而預設。依螺線管546及/或電路板560的配置而定,熔絲442的打開會或不會觸發一不正常電路條件,其令螺線管546活動且移動解扣桿545的位置。
由於當螺線管546操作時解扣桿545橫越導引槽517中的拱形路線,因此螺線管臂547樞轉及相關螺線管546而成為傾斜或成斜角。螺線管臂547的傾斜令解扣桿545成為不穩定,及易受扭力彈簧555的作用力影響,該作用力經由致動器本體446中的凸起架554而作用在解扣臂閂搭環552上。由於扭力彈簧555開始旋轉致動器504,解扣桿545由於解扣臂閂搭環552與致動器凸起架554的銜接而進一步樞轉,及成為更不穩定且承受該扭力彈簧的作用力。解扣桿545尚藉由導引槽517與致動器504的合併動作而移動及樞轉,直到解扣臂閂搭環552自致動器凸起架554放開,及解扣桿545的互鎖臂548自致動器互鎖556放開。在此點上,致動器504及蓋子508各可自由地旋轉。
圖19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可熔切換斷開模組500,圖中繪示螺線管546在一解扣位置,其中一螺線管柱塞570向上移位及銜接解扣桿545,令解扣桿545沿著弧形導引槽517移動及相關該柱塞成為傾斜且不穩定。如上述,由於解扣桿545移位及樞轉而成為不穩定,扭力彈簧555協助使解扣桿 545成為更不穩定,直到致動器本體446的凸起架554自解扣桿545的閂搭環552放開,及扭力彈簧555強迫致動器504完全旋轉到圖19所示的打開位置。由於致動器504旋轉到該打開位置,致動器連結454沿著線性軸475向上拉滑桿456,及分開該等可切換接點450與該等固定接點452,以打開或斷開該等機殼端子520之間的電路路線。此外,解扣桿545的樞轉放開蓋子508的致動器互鎖556,容許偏壓元件474強迫該熔絲自機殼502向上,及令蓋子508繞著鉸鏈448樞轉,以便露出熔絲442以用於方便移除及替換。
圖20以立體圖說明在該解扣位置中的可熔切換斷開模組500,及致動器504、解扣桿545與蓋子508的相對位置。亦如圖20所示,可藉由滑桿456外部的一第一偏壓元件572及滑桿456內部的一第二偏壓元件574,以協助攜有該等可切換接點450的滑桿456到該打開位置。該等偏壓元件572、574可互相軸向地對齊,但在一實施例中是對面地裝載。該等偏壓元件572、574例如可為螺旋線圈彈簧元件,及第一偏壓元件572例如可利用壓縮裝載,而第二偏壓元件574是利用張力裝載。因此,第一偏壓元件572在滑桿456上使出一向上推力,而第二偏壓元件574在滑桿456上使出一向上拉力。當該致動器旋轉到圖20所示的打開位置時,該等偏壓元件572、574的合併作用力在箭頭G表示的一向上方向中強迫該滑桿。該等偏壓元件572、574的雙彈簧動作,與作用在致動器504的扭力彈簧555(圖18及19)一起,確保該等可切換接點450與該等固定接點452以一可靠方式快 速、自動及完全分開。此外,當操作模組500時,該等偏壓元件572、574的雙彈簧動作有效地防止及/或補償接觸彈力。
亦如圖20所示,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蓋子508的致動器互鎖556為大致U形。如圖21中看出,當蓋子508在熔絲442之上處於該關閉位置時,互鎖556向下延伸入機殼502,使偏壓元件474壓縮裝載。圖22說明解扣桿545的蓋子互鎖臂548,當蓋子508在該關閉位置時,該蓋子互鎖臂與蓋子508的致動器互鎖556對齊。在此一位置中,致動器504可在箭頭H的方向中旋轉回來,以在箭頭I的方向中向下移動滑桿456,以銜接該等可切換接點450到機殼502的該等固定接點452。由於致動器504在箭頭H的方向中旋轉,解扣桿545樞轉回到圖18所示位置,在與蓋子508的一互鎖配置中使致動器504穩定地維持在該關閉位置中。可利用彈簧裝載解扣桿545以進一步協助模組500的解扣動作,及/或解扣桿545回復到該穩定位置,或仍進一步偏壓解扣桿545到相關解扣導引槽517的一預設位置。
圖23及24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十實施例600,其包括一斷開模組500,及一輔助接觸模組602,其經由模組500中的該等開口516(圖17)而與模組500成並排關係耦合或成套排列到機殼502。
輔助接觸模組602可包括一機殼603,其通常在形狀中與模組500的機殼502互補,及可包括一致動器604,其類似於模組500的致動器508。一致動器連結606可互連致動器 604及一滑桿608。滑桿608例如可攜帶互相隔開的二對可切換接點610。該等可切換接點610配對之一連接及斷開一第一組輔助端子612與數個硬式末端元件614之間的一電路路線,該等硬式末端元件延伸自該等個別端子612及各攜帶一個別固定接點,以用於與第二組可切換接點610的銜接及脫離。
例如,利用一銷或一墊隙片,使輔助接觸模組602的致動器控制桿620接合或繫牢到斷開模組500的致動器控制桿510,輔助接觸模組602的致動器604可與斷開模組500的致動器508同時地移動或鬆開。因此,數個輔助連接與透過斷開模組500建立的一主要連接可一起連接及斷開。例如,當透過模組500建立的主連接供電給一電動馬達時,到一冷卻風扇的輔助連接可經由該等組端子612及616之一作到該輔助接觸模組,以便將由裝置600同時地啟動及關閉該風扇及馬達。作為另一範例,輔助接觸模組602通過該等端子612及616的輔助連接可用於遠端指示目的,以信號指示一遠端裝置有關該裝置正打開或關閉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裝置600的電路的狀態。
雖然已在一添加模組602的相關情況中說明該等輔助接觸特徵,但應了解模組602的該等零件可視需要而整合到模組500中。可同樣地提供此一裝置的單極或多極版本。
圖25至27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十一實施例650,其包括一斷開模組500,及一監控模組652,其經由模組500中的該等開口516(圖17)而耦合或成套排列到模組 500的機殼502。
監控模組652可包括一機殼654,其通常在形狀中與模組500的機殼502互補。一感測板656位於機殼654中,及例如經由上螺線管接觸元件557、下螺線管接觸元件558(圖18),其建立一並聯電路路線以橫越該等熔絲套圈462、466,數個可撓接觸元件658、660分別連接到熔絲442(圖1)的各該等套圈462、466(圖18)。感測板656包括一感測器662,其監控該等接觸元件566、568的操作條件,及輸出一信號到一輸入/輸出元件664,其由一電池670等機載電源供應供電。當以感測器662偵測到數個預測操作條件時,輸入/輸出元件664輸出一信號到輸出信號埠672,或者輸出到一通訊裝置674,其與一遠端定位的概述及回應發送系統676無線通訊,該發送系統警示、通知及召集維護人員或負責技術人員以回應數個解扣及打開熔絲條件,以最小停工期恢復或重新供應電流給相關聯電路結構。
視需要,一輸入信號埠678可包括在監控模組652中。輸入信號埠678可與另一監控模組的一輸出信號埠672互連,以便來自多個監控模組的數個信號可一起菊錬到一單一通訊裝置674,以用於遠端系統676的傳輸。可使用數個介面插頭(未顯示)以互連一監控模組到一電氣系統中的另一監控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感測器662係一電壓感測閂電路,其具有以光學互相隔離的第一及第二部分。當熔絲442的主熔絲元件680打開以中斷通過該熔絲的電流路線時,感測器 662偵測橫越該等末端元件T1 及T2 (該等螺線管接觸元件557及558)的電壓降,該等末端元件與熔絲442相關聯。該電壓降例如令該等電路部分之一閂鎖成高的,及提供一輸入信號到該輸入/輸出元件664。用於感測器662的可接受感測技術例如可由南達科塔州Rapid市的SymCom公司提供。
雖然在該示範實施例中,感測器662係一電壓感測器,但應了解,在數個替代實施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感測以監控及感測熔絲442的一操作狀態,包括(但不限於)電流感測器及溫度感測器,其可用以判定是否已在一電流過量條件中中斷主熔絲元件680以隔離或斷開該相關聯電氣系統的一部分。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監控模組652的內部或外部提供一或多個額外感測器或轉換器682,以收集關於該電氣系統及連接到熔絲442的負載的感興趣資料。例如,數個感測器或轉換器682可調適成監控及感測熔絲442附近的震動及移位條件、機械應力及張力條件、聲音發出及雜訊條件、熱表象及溫度記錄狀態、電阻、壓力條件,及濕度條件,及連接的負載。該等感測器或轉換器682可耦合到輸入/輸出元件664以作為信號輸入。亦可設置數個視訊成像及監視裝置(未顯示)以供應視訊資料及輸入到輸入/輸出元件664。
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輸入/輸出元件664可為一微控制器,其具有一微處理器或等效的電子封裝,當熔絲442已 操作成中斷通過熔絲442的電路時,該微控制器接收來自感測器662的輸入信號。輸入/輸出元件664產生一預設信息協定中的一資料封包,及輸出該資料封包到信號埠672或通訊裝置674,以回應來自感測器662的輸入信號。該資料封包可在任何期望協定中格式化,但在一示範實施例中包括至少一熔絲識別碼、一錯誤碼,及該資料封包中的一位置或位址碼,以便可由遠端系統676輕易辨識該操作熔絲及確認其狀態,連同其在該電氣系統中的位置。當然,該資料封包可包含其他感興趣的資訊及碼,包括(但不限於)系統測試碼、資料收集碼、保全碼等,其為該通訊協定中所期望或有利的。
此外,來自感測器或轉換器682的信號輸入可輸入輸入/輸出元件664,及輸入輸入/輸出元件664可產生一預設信息協定中的一資料封包,及輸出該資料封包到信號埠672或通訊裝置674。該資料封包例如可包括數個碼,其相關於熔絲442附近的震動及移位條件、機械應力及張力條件、聲音發出及雜訊條件、熱表象及溫度記錄狀態、電阻、壓力條件及濕度條件,及連接的負載。亦可在該資料封包中提供由該成像及監視裝置供應的視訊及成像資料。此類資料可用於詳細分析的故障分析、診斷及事件歷史記錄,以最適化該較大電氣系統。
除了上述該等資料封包碼之外,來自通訊裝置674的傳送資料封包亦包括一唯一發送器識別符碼,以便概述及回應發送系統676可辨識特定監控模組652,其正傳送一較大 電氣系統中的一資料封包,該電氣系統具有與數個熔絲相關聯的大量監控模組652。因此,當一或多個模組500操作以斷開一電氣系統的一部分時,可由概述及回應發送系統676辨識該電氣系統中受影響的斷開模組500的精確位置及通訊給回應人員,連同其他資訊及指令,以快速重新設定受影響的電路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674是一低功率射頻(RF)信號發射器,其以無線方式數位地傳送該資料封包。因此避免該電氣系統中的點對點佈線以用於熔絲監控目的,但應了解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點對點佈線。此外,雖然已特定地說明一低功率數位射頻發射器,但應了解可視需要替代地使用其他習用通訊體系及等效者。
監控模組652中可提供數個狀態指示器等,如數個發光二極體(LED),以區域地指明一操作熔絲442或一解扣斷開條件。因此,當維護人員到達含有熔絲442的斷開模組500的位置時,該等狀態指示器可提供與模組500相關聯的該等熔絲的區域狀態識別。
此類監控技術、與遠端系統676的通訊及系統676的回應及操作的進一步細節,揭示在共同擁有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序號11/223,385中,其於2005年9月9日提出申請,名稱為電路保護器監控組件、套件及方法。
雖然已在一添加模組652的相關情況中說明該等監控特徵,但應了解,模組652的該等零件可視需要而整合到模組500中。可同樣提供此一裝置的單極或多極版本。此 外,監控模組652及該輔助接觸模組可視需要而各與一單一斷開模組500共同使用,或者可合併在具有單極或多極能力的一積體裝置中。
圖28以側面縱剖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模組的一第十二實施例700的一部分,該模組類似於上述斷開模組500的構造,但包括一個雙金屬超載元件702以代替上述螺線管。超載元件702由數條金屬或導電材料互相接合所製成,該等金屬或導電材料是具有不同熱膨脹係數的兩種不同類型,及一電阻合金接合到該等金屬元件。在一示範實施例中,該電阻合金可利用雙棉塗層等絕緣材料與該等金屬條電隔離。
在使用中,該電阻合金條接合到該等接觸元件557及558,及界定一高電阻並聯以橫越熔絲442的該等套圈462及466。該電阻合金由流經該電阻合金的電流加熱,及該電阻合金依次加熱該雙金屬條。當接近一預設電流條件時,該雙金屬條中熱膨脹係數的不同速率令超載元件702彎曲且使解扣桿545移位到該放開點,其中裝載有彈簧的致動器504及滑桿456移到打開位置,以斷開通過熔絲442的電路。
模組700可與其他模組500或700、數個輔助接觸模組602,及數個監控模組652共同使用。亦可提供模組700的單極及多極版本。
圖29以側面縱剖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模組的一第十三實施例720的一部分,其類似於上述斷開模組500的構造, 但包括一電子超載元件722,其由於該等接觸元件557及558而監控流經該熔絲的電流。如上述,當該電流到達一預設位準時,電子超載元件722供應電流到一電路以供電給該螺線管及解扣模組720。電子超載元件722同樣可用以在一解扣事件後重新設定該模組。
模組720可與其他模組500或700、數個輔助接觸模組602,及數個監控模組652共同使用。亦可提供模組700的單極及多極版本。
因此本文中說明數個可熔斷開裝置的數個實施例,其可利用一方便且安全方式方便地打開或關閉,不會干擾該裝置周圍的工作空間。該等斷開裝置可利用一成本效益方式可靠地打開或關閉一電路,及例如可與工業控制應用中的標準化設備配合使用。此外,該等斷開模組及裝置可設置有各種安裝及連接選項以用於該領域中的多樣性。提供輔助接觸及超載及欠載解扣能力,連同遠端監控及控制能力。
本文中揭示一種可熔切換斷開模組的一實施例,包括:一斷開機殼,其調適成在其中收納一熔絲;一熔絲,其可移除地可插入該機殼;數個線側及裝載側端子,當該熔絲插入該機殼時,該等端子與該至少一熔絲連通;及至少一固定接點及至少一可動接點,其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可選擇性地沿著相關該固定接點的一線性軸定位,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的一電連接。一致動器令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定位在該打開位置與該關閉位置之間,及 至少一偏壓元件將該等可切換接點頂靠到該打開位置。
視需要,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包括一對可切換接點,其支持在一滑桿上。該致動器可旋轉地安裝,及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包括一扭力彈簧,其在一方向中偏壓該致動器以令該可動接點取得該打開位置。一樞轉安裝的蓋子可覆蓋在一熔絲容器之上,及一螺線管可並聯以橫越該熔絲。當該等可切換接點關閉時,該可旋轉切換致動器及該蓋子可互鎖。一解扣桿可沿著一拱形路線可滑動地定位以鎖住或放開該致動器。一可動熔絲端子可設置有一偏壓元件,當該可動接點在該打開位置時,用以舉高該可動端子,使該熔絲自該機殼彈出。一滑桿可沿著該線性軸移動該可動接點,及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可包括第一及第二偏壓元件,以該等偏壓元件之一利用張力裝載及另一偏壓元件利用張力裝載而作用在該滑桿上。
此外,視需要,該斷開機殼可形成具有一蛇形狀,其毗鄰該等線及裝載側端子,及多個模組化機殼可與各該等模組化機殼互相成套排列,各該等模組化機殼包括數個可切換接點以連接或斷開一個別熔絲。一可選輔助接點模組可耦合到該斷開模組,及一可選監控模組可耦合到該斷開模組。該監控模組可包括一感測器以偵測該熔絲的一狀態。可設置一個雙金屬超載元件或一可重設電子超載模組。該蓋子可為一鉸鏈式蓋子,其耦合到該機殼的上表面,該蓋子界定至少一凹面區段。
本文中揭示一種斷開模組的另一實施例,包括一斷開機 殼,其調適成在其中收納一熔絲,該熔絲與該機殼分開地設置,及可移除地可插入該機殼。一鉸鏈式蓋子耦合到該機殼及在打開與關閉位置之間樞轉,及當該熔絲插入該機殼時,數個線側及裝載側端子連接到該熔絲。該等線及裝載側端子的至少一者包括一第一固定切換接點,其設置在該個別線側端子及裝載側端子與該熔絲之間,及一熔絲端子調適成當插入該斷開機殼時銜接該熔絲的一導電元件。該熔絲端子耦合到一第二固定切換接點,及一滑桿設置在該斷開機殼內。該滑桿包括第一可動接點及第二可動接點,其對應到該等第一及第二固定切換接點。一可旋轉地安裝的切換致動器調適成相關該等第一及第二固定切換接點,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定位該滑桿及該等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的一電連接,及一解扣機構定位在該切換致動器與該蓋子之間。當該滑桿在該關閉位置時,該解扣機構在一鎖住位置中銜接各該切換致動器及該蓋子,及當該滑桿在該打開位置時,該解扣機構與各該蓋子及該致動器脫離。
視需要,該解扣機構可包括一解扣桿,其包括一蓋子互鎖臂及一支撐臂,該等臂互相傾斜地延伸,及該解扣桿可滑動地安裝到一拱形導引槽。一螺線管可設置成在一解扣條件中銜接該解扣桿,及移動該解扣桿以放開該致動器。當發生數個預設電路條件時,一可選電子超載元件可供應電流給該螺線管。或者,可設置一個雙金屬超載元件。
此外,該熔絲端子視需要為可移動,及當該滑桿在該打 開位置時,一偏壓元件可銜接到該熔絲端子以自該機殼彈出該熔絲。該致動器是利用彈簧裝入及偏壓到一打開位置,及一輔助接點模組可耦合到該斷開模組。該輔助接點模組可包括至少一對可切換接點,其與一對固定接點合作以連接或斷開一輔助連接。一監控模組可視需要而耦合到一斷開模組,及該監控模組可包括一感測器以偵測該熔絲的一狀態。該監控模組亦可包括一通訊裝置。該機殼亦可配置成與至少一其他斷開模組成套排列一起。
本文中揭示一種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再一實施例。該裝置包括:一斷開機殼,其調適成在其中收納一熔絲;一熔絲可移除地可插入該機殼;數個線側及裝載側端子,當該熔絲插入該機殼時,該等端子與該至少一熔絲相連通;及至少一固定接點及至少一可動接點,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可選擇性地沿著相關該固定接點的一線性軸定位,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的一電連接。一致動器造成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定位在該打開位置與該關閉位置之間,及至少一偏壓元件將該可動接點頂靠到該打開位置。在正常操作條件下,一解扣機構抵制該至少一偏壓元件。當發生一預設電路條件時,該解扣機構停止抵制該至少一偏壓元件。
視需要,該解扣機構可包括一螺線管或一個雙金屬條。在數個正常操作條件下,一解扣桿可配置成鎖住地銜接該致動器。至少一感測器可並聯到該熔絲,該感測器選自一電壓感測器、一電流感測器及一溫度感測器組成的群。可 設置至少一通訊裝置,用以與一遠端系統通訊。可設置至少一輔助接點,該輔助接點與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同時地打開及關閉。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可選自一扭力彈簧、一壓縮彈簧及一張力彈簧組成的群。
本文中亦揭示一種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實施例,包括:外罩構件,其用以裝設至少一熔絲,該熔絲可移除地可插入該機殼;連接構件,其用以連接該熔絲到一電路;切換構件,其用以切換該連接構件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的一電連接,該切換構件位於該外罩構件內;致動構件,其用以致動該切換構件,及不用將該熔絲自該外罩構件中移除,用以選擇性地定位該切換構件於打開位置及關閉位置中;及解扣構件,當發生一預設電路條件時,該解扣構件用以鬆開該致動構件。
視需要,該可切換構件可包括複數個可動接點,用以在超過一位置消散電弧能量。該解扣構件可包括一螺線管及一解扣桿。該致動構件可包括旋轉構件、滑動構件及偏壓構件。可設置監控構件,其用以監控該熔絲的一操作狀態,及亦可設置通訊構件,其用以將該熔絲的一操作狀態通訊給一遠端系統。可設置輔助切換構件,及由該致動構件同時地致動該輔助構件。亦可設置彈出構件,其用以自該外罩構件中彈出該熔絲。
雖然已按照各種特定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熟諳此藝者應了解,可利用後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及範疇內的修改以實施本發明。
100、220、300、370、400、600、650‧‧‧可熔切換斷開裝置
102、250、410、500、700、720‧‧‧可熔切換斷開模組
104、226、252、256、302、412、604、654‧‧‧機殼
106、442‧‧‧熔絲
108、416、508‧‧‧熔絲蓋
110、414、504、604‧‧‧切換致動器
112、224、420、514、603‧‧‧機殼下邊緣、下表面
114、230、310、424、518‧‧‧機殼側邊
116‧‧‧側板
118‧‧‧上表面
120‧‧‧凹槽
122‧‧‧凸起中央部分
124‧‧‧凹下末端部分
126‧‧‧扁平末端區段
128‧‧‧長指狀物
130‧‧‧輪輞區段
132‧‧‧孔
134‧‧‧輪軸
136、417、510、620‧‧‧致動器控制桿
138、140‧‧‧邊緣
142‧‧‧線側末端元件
144‧‧‧面板安裝夾
150、182‧‧‧隔間
152‧‧‧熔絲絕緣柱形本體
154‧‧‧導電套圈或末端帽
156、326、464‧‧‧下導電熔絲端子
158‧‧‧上支柱
160‧‧‧上端子
162‧‧‧裝載側端子
164‧‧‧致動器隔間
166、446‧‧‧致動器本體
168、454、606‧‧‧致動器連結
170‧‧‧彈簧裝載接觸組件
172、174、450、610‧‧‧可動或可切換接點
176、456、608‧‧‧滑桿
178、180、452‧‧‧固定接點
184、270‧‧‧電弧斜面隔間
186‧‧‧鎖環
188‧‧‧保留孔
200、474、478、572、574‧‧‧偏壓元件
210、476‧‧‧可縮回閉鎖搭環
212‧‧‧鎖開口
222、304、418、512‧‧‧DIN軌道安裝槽
228、422、516‧‧‧開口
232、306‧‧‧連接開口
234、308、428‧‧‧凹下開口
236‧‧‧凹下上表面
254‧‧‧熔絲模組
258‧‧‧末端葉片
260‧‧‧線側熔絲夾
262‧‧‧裝載側熔絲夾
320‧‧‧切換組件
322‧‧‧線端子
324‧‧‧裝載端子
328‧‧‧保留桿
372‧‧‧電壓不足模組
374‧‧‧線圈
415、506‧‧‧凸起上表面
426、520‧‧‧接線端子
430、524‧‧‧機殼上表面
431‧‧‧前板
432、526‧‧‧凸緣
433‧‧‧背板
434、528‧‧‧肋或擱板狀物
436‧‧‧大致扁平蓋部分
437‧‧‧熔絲容器
438‧‧‧直立手指緊握部分
440‧‧‧末端螺絲
443、556‧‧‧致動器互鎖
444‧‧‧蓋子閉鎖搭環
448‧‧‧蓋子鉸鏈
458、472、614‧‧‧硬式末端元件
460、468、658、660‧‧‧可撓接觸元件
462‧‧‧上熔絲套圈或端帽
466‧‧‧下熔絲套圈或端帽
470‧‧‧固定端子
480‧‧‧連接件
482‧‧‧銷
484‧‧‧墊隙片
502‧‧‧單極機殼
515‧‧‧致動器開口
517‧‧‧解扣導引槽
522‧‧‧接近開口
530‧‧‧頂峰
532‧‧‧凹面區段
544‧‧‧解扣機構
545‧‧‧解扣桿
546‧‧‧螺線管
547‧‧‧螺線管臂
548‧‧‧蓋子互鎖臂
550‧‧‧支撐臂
552‧‧‧閂搭環
554‧‧‧凸起架
555‧‧‧扭力彈簧
557、558‧‧‧螺線管接觸元件
560‧‧‧電路板
562‧‧‧電阻器
570‧‧‧螺線管柱塞
602‧‧‧輔助接觸模組
612、616‧‧‧輔助端子
652‧‧‧監控模組
656‧‧‧感測板
662‧‧‧感測器
664‧‧‧輸入/輸出元件
670‧‧‧電池
672‧‧‧輸出信號埠
674‧‧‧通訊裝置
676‧‧‧概述及回應發送系統
678‧‧‧輸入信號埠
680‧‧‧主熔絲元件
682‧‧‧感測器或轉換器
702‧‧‧雙金屬超載元件
722‧‧‧電子超載元件
圖1以立體圖說明一示範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圖2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在一關閉位置中;圖3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在一打開位置中;圖4以側面縱剖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二實施例;圖5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三實施例;圖6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四實施例;圖7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6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圖8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五實施例;圖9以立體圖說明圖8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圖10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六實施例;圖11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七實施例;圖12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八實施例;圖13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2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 圖14以立體圖說明圖12及13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在一打開位置;圖15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4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圖16以立體圖說明圖12至15所示數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成套排列配置;圖17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九實施例在一關閉位置;圖18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7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圖19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17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在一打開位置;圖20以立體圖說明圖19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圖21以立體圖說明圖20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在一關閉位置;圖22以側面縱剖圖說明圖21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圖23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十實施例;圖24以立體圖說明圖23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圖25以立體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十一實施例;圖26以立體圖說明圖25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部分; 圖27以示意圖說明圖26所示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圖28以側面縱剖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十二實施例的一部分;及圖29以側面縱剖圖說明一可熔切換斷開裝置的一第十三實施例的一部分。
100‧‧‧可熔切換斷開裝置
102‧‧‧斷開模組
104‧‧‧機殼
106‧‧‧熔絲
108‧‧‧熔絲蓋
110‧‧‧切換致動器
112‧‧‧下邊緣
114‧‧‧側邊
116‧‧‧側板
118‧‧‧上表面
120‧‧‧凹槽
122‧‧‧凸起中央部分
124‧‧‧凹下末端部分
126‧‧‧平面末端區段
128‧‧‧長指狀物
130‧‧‧輪輞區段
132‧‧‧孔
134‧‧‧輪軸
136‧‧‧控制桿
138、140‧‧‧邊緣
142‧‧‧線側末端元件
144‧‧‧面板安裝夾

Claims (23)

  1. 一種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包括:一斷開機殼,其經調適以於其內不使用熔絲載體而直接接收至少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該至少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包括一絕緣本體、耦合至該本體之一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一第二導電端子元件、及在該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該第二導電端子元件間建立一電路路線之一熔絲元件;該熔絲元件經配置以融化並打開在該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該第二導電端子元件間的該電路路線,以回應於該電路路線中的預設電路條件,當該電路路線打開時,該至少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於該斷開機殼中係可移除地插入的且可替換的;一線側端子及一負載側端子,當插入該至少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至該斷開機殼時,該線側端子及該負載側端子分別與該至少一電流過量保護熔絲之該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該第二導電端子元件連通;至少一固定接點及至少一可動接點,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可相關該至少一固定接點而選擇性地沿著一線性軸定位,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的該電路路線;一致動器,該致動器使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定位在該打開位置與該關閉位置之間;及至少一偏壓元件,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將該可動接點頂 靠到該打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包括一對可切換接點,其支持於一滑桿上。
  3.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中該致動器係可旋轉地安裝,且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包括一扭力彈簧,其在一方向中偏壓該致動器以使該可動接點取得該打開位置。
  4.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可並聯以橫越該熔絲之一螺線管。
  5.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包含互相隔開的至少二固定接點,且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包含互相隔開的至少二可動接點,藉此當該等可動接點移動到打開位置時,在互相隔開之兩位置中破壞電弧。
  6.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解扣桿,其可滑動地沿著一拱形路線定位,以鎖住或放開該致動器。
  7.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可動熔絲端子,及一偏壓元件,其經配置以當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在該打開位置時,銜接並舉高該可動熔絲端子以自該機殼彈出該熔絲。
  8.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滑桿,其沿著該線性軸移動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及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包括一第一偏壓元件及一第二偏壓元件,該 等偏壓元件之一以張力裝載及另一者以壓力裝載而作用於該滑桿上。
  9.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中該斷開機殼形成具有一蛇形以毗鄰該等線及裝載側端子。
  10.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中該斷開機殼包括多個模組化機殼,其互相成套排列,各該等模組式機殼包括數個可切換接點以連接或斷開一個別熔絲。
  11.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輔助接點模組,其耦合至該斷開模組。
  12.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監控模組,其耦合至該斷開模組,該監控模組包括一感測器以偵測該熔絲之一狀態。
  13.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雙金屬超載元件。
  14. 如請求項1之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可重設電子超載模組。
  15. 一種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包括:一斷開機殼,其經調適以於其內不使用熔絲載體而直接接收一熔絲;該熔絲係可移除地插入該機殼,且該熔絲包括與該斷開機殼分隔的一絕緣機殼、耦合至該絕緣機殼之一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一第二導電端子元件、及在該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該第二導電端子元件間建立一電路路線之一可融化熔絲元件,該可融化熔絲元件經配置可打開該電 路路線以回應於該電路路線中的預設電路條件;一線側端子及一負載側端子,當插入該熔絲至該斷開機殼時,該線側端子及該負載側端子分別與該熔絲之該第一導電端子元件及該第二導電端子元件連通;至少一固定接點及至少一可動接點,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可相關於該至少一固定接點而選擇性地沿著一線性軸定位,以連接或斷開通過該熔絲的一電連接;一致動器,該致動器使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定位在該打開位置與該關閉位置之間;至少一偏壓元件,該至少一偏壓元件將該可動接點頂靠到該打開位置;及一解扣機構,該解扣機構在正常操作條件下,抵制該至少一偏壓元件。
  16.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中當發生一預設電路條件時,該解扣機構停止抵制該至少一偏壓元件。
  17.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中該解扣機構包含一螺線管。
  18.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中該解扣機構包含一個雙金屬條。
  19.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中在正常操作條件下,該解扣機構包含一解扣桿,該解扣桿經配置以鎖住地銜接該致動器。
  20.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可並聯 到該熔絲之至少一感測器,該感測器係選自一電壓感測器、一電流感測器及一溫度感測器組成的群。。
  21.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與一遠端系統通訊之至少一通訊裝置。
  22.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輔助接點,該至少一輔助接點與該至少一可動接點同時地打開及關閉。
  23. 如請求項15之可熔切換斷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偏壓元件係選自一扭力彈簧、一壓縮彈簧及一張力彈簧組成的群。
TW101127324A 2005-11-15 2006-11-14 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及裝置 TWI508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74,003 US7474194B2 (en) 2004-09-13 2005-11-15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3894A TW201243894A (en) 2012-11-01
TWI508122B true TWI508122B (zh) 2015-11-11

Family

ID=3769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7324A TWI508122B (zh) 2005-11-15 2006-11-14 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及裝置
TW095142132A TWI376710B (en) 2005-11-15 2006-11-14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2132A TWI376710B (en) 2005-11-15 2006-11-14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7474194B2 (zh)
EP (3) EP1952411B1 (zh)
CN (2) CN101361148B (zh)
CA (1) CA2629971C (zh)
ES (3) ES2431598T3 (zh)
HK (1) HK1161417A1 (zh)
TW (2) TWI508122B (zh)
WO (1) WO20070587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7413B2 (en) * 2004-09-13 2022-01-04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US7855630B2 (en) * 2004-09-13 2010-12-2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e state indicator systems
US11404233B2 (en) * 2004-09-13 2022-08-02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tripping coil
US7855873B2 (en) * 2004-09-13 2010-12-2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Panelboard for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devices
ES2312020T3 (es) * 2004-09-13 2009-02-16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Modulos y dispositivos de desconexion de un interruptor con fusibles.
US11804350B2 (en) 2004-09-13 2023-10-31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tripping coil
US7576630B2 (en) * 2004-09-13 2009-08-18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US8614618B2 (en) * 2004-09-13 2013-12-2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multi-functional trip mechanism
US20070279843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Yueh-Hua Hsu Huang 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fuse base structure
EP2112675B1 (de) * 2008-04-01 2014-11-12 Wöhner GmbH & Co. KG Elektrotechnische Systeme Lasttrennschalter
JP5270005B2 (ja) * 2008-12-19 2013-08-21 シャフナー・エーエムファウ・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ヒューズを備えるロッカー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US7893809B2 (en) * 2009-02-19 2011-02-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nnect assembly for a high voltage electronic module
DE102009017338B4 (de) * 2009-04-14 2016-12-01 Wöhner GmbH & Co. KG Elektrotechnische Systeme Halter für Sicherungen
US7965485B2 (en) * 2009-06-12 2011-06-21 Ferraz Shawmut S.A.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US8134828B2 (en) * 2010-01-21 2012-03-13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Configurable deadfront fusible panelboard
CN102194616A (zh) * 2010-03-12 2011-09-21 库帕技术公司 带有可打开的端子盖板的熔断式断路开关
US9224548B2 (en) 2011-01-19 2015-12-29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Disconnect switch including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WO2012099724A1 (en) * 2011-01-19 2012-07-26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CA2825415C (en) * 2011-01-19 2019-04-30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in-line current detection
US11335528B2 (en) 2011-01-19 2022-05-17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trip mechanism
US8941461B2 (en) * 2011-02-02 2015-01-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ree-function reflowabl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US9455106B2 (en) 2011-02-02 2016-09-27 Littelfuse, Inc. Three-function reflowabl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TW201318020A (zh) * 2011-10-28 2013-05-01 Thermokey Electric Ind Corp 溫度開關
US8988175B2 (en) 2012-01-26 2015-03-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verride device for a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circuit breaker
GB2487009B (en) * 2012-03-23 2012-10-31 Lucy & Company Ltd W Fuse holder
US10692679B2 (en) 2012-04-18 2020-06-23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Modular fuse removal tool accessory, kit, and systems for fusible disconnect device
US9170293B2 (en) * 2012-06-07 2015-10-27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Power line indicator accessory for fusibl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array
US9431203B2 (en) * 2012-08-06 2016-08-30 Littelfuse, Inc. Reflowabl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US9312081B2 (en) 2012-08-08 2016-04-12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Arcless fusible switch disconnect device for DC circuits
US9214310B2 (en) * 2012-10-29 2015-12-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nnect assembly
FR2999791B1 (fr) * 2012-12-18 2015-01-02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modulaire de commutation electrique comportant au moins un bloc de coupure unipolaire et ensemble de commutation comportant de tels dispositifs
USD765607S1 (en) * 2013-01-25 2016-09-06 ABB Stotz-Kontakt GMHB Circuit breaker
US9218922B2 (en) * 2013-06-25 2015-12-22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e assembly including controlled separable contacts and power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08347B1 (en) * 2013-08-08 2018-06-26 Palle Kohring Weinreich Electrical switch with built in fuse improvement
USD741272S1 (en) * 2013-09-17 2015-10-20 Wohner Gmbh & Co. Kg Elektrotechnische Systeme Fuse switch disconnector
USD735682S1 (en) * 2013-09-17 2015-08-04 Wohner Gmbh & Co. Kg Electrotechnische Systeme Fuse switch disconnector
CN106256011B (zh) * 2013-12-18 2019-03-08 伊顿工业(奥地利)有限公司 开关设备
DE102014212132A1 (de) * 2014-06-25 2015-12-3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chaltanordnung
US11170956B2 (en) 2014-06-25 2021-11-0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witching arrangement
WO2016000106A1 (en) 2014-06-30 2016-01-07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High current, compact fusible disconnect switch with dual slider bar actuator assembly
USD762594S1 (en) * 2014-08-01 2016-08-02 Wohner Gmbh & Co. Kg Elektrotechnische Systeme Fuse switch disconnection module
US9613776B2 (en) 2014-08-19 2017-04-04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use hold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4218456B (zh) * 2014-09-16 2017-06-06 俞广志 一种用于智能低压计量计费模块安装的开关盒
US9552951B2 (en) 2015-03-06 2017-01-2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High voltage compact fusible disconnect switch device with magnetic arc deflection assembly
PL3269011T3 (pl) 2015-03-12 2021-08-02 Aees Inc. Nisko profilowy zespół zaciskowy
US9601297B2 (en) 2015-03-23 2017-03-2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High voltage compact fuse assembly with magnetic arc deflection
DE102015104268A1 (de) * 2015-03-23 2016-09-29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mit elektrischen Klemmanschlüssen
USD798245S1 (en) * 2015-06-23 2017-09-2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Electrical circuit breaker
US9842719B2 (en) * 2016-02-04 2017-12-12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ible switch disconnect device for DC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EP3411325B1 (en) 2016-02-05 2022-09-28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Control elements for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s
US10854414B2 (en) 2016-05-11 2020-12-01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disconnect device with magnetic arc deflection assembly
US10249465B2 (en) * 2016-06-15 2019-04-02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use holder, carri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10068737B2 (en) * 2016-06-15 2018-09-04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use holder and carrier
JP6891276B2 (ja) 2016-12-08 2021-06-18 リンテック・オブ・アメリ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人工筋肉アクチュエータの改良
KR101912699B1 (ko) * 2017-07-27 2018-12-2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기중차단기
US10636607B2 (en) 2017-12-27 2020-04-28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High voltage compact fused disconnect switch device with bi-directional magnetic arc deflection assembly
US10559933B1 (en) * 2018-12-21 2020-02-11 Lear Corporation Manual disconnect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assembly
DE102019102792B4 (de) * 2019-02-05 2021-08-19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Schmelzvorrichtung,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Kraftfahrzeug mit Schaltungsanordnung
DE102019209747B3 (de) * 2019-07-03 2020-10-08 Ellenberger & Poensgen Gmbh Schutzschalter
CN114080740A (zh) * 2019-07-19 2022-02-22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用于高功率装置的可重置电子熔断器
EP3787000B1 (en) 2019-08-29 2022-05-25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Electrical assembly comprising blown fuse indication system
PL3832683T3 (pl) * 2019-12-03 2023-05-29 Jean Müller GmbH Elektrotechnische Fabrik Przyrząd rozdzielczy do układu szyn zbiorczych
US10916897B1 (en) 2020-02-13 2021-02-09 Aees Inc. Battery mounted fuse holder
CN113903637A (zh) * 2020-07-06 2022-01-07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带有双滑块组件和把手偏置元件的大电流紧凑型可熔断路开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6916A (en) * 1982-01-27 1985-01-29 Square D Company Switch fuse unit
TW289120B (en) * 1995-11-18 1996-10-21 Jonq-Liang Yan A fuseless breaker
WO1999018589A1 (en) * 1997-10-02 1999-04-15 Eti Elektroelement D.D. Electric switch for devices
CN1363104A (zh) * 1999-07-22 2002-08-07 克劳斯·布鲁赫曼 带有固定架闭锁装置的开关保险单元
WO2006031696A1 (en) * 2004-09-13 2006-03-23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66716A (en) * 1932-01-25 1934-07-17 Frank Adam Electric Co Circuit interrupting and protecting apparatus
US2416169A (en) * 1943-08-13 1947-02-1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ircuit breaker
US3032629A (en) * 1957-07-12 1962-05-01 Ite Circuit Breaker Ltd Tripping mechanism for a combined circuit breaker and current limiting fuse
US3379842A (en) * 1964-09-23 1968-04-23 Square D Co Cartridge fuse pull-out switch
US3599135A (en) * 1970-01-12 1971-08-10 Ite Imperial Corp Circuit pro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a circuit breaker and a current limiting fuse
US3614697A (en) * 1970-07-20 1971-10-19 Square D Co Molded case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with fuse and indicator lamp
US3732516A (en) * 1971-11-08 1973-05-08 Square D Co Compact cartridge-type fuse holder
IT988814B (it) * 1973-05-30 1975-04-30 Bassani Spa Dispositivo per il fissaggio di fusibili a cartuccia nei porta fusibili
US3958197A (en) * 1975-01-24 1976-05-18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High interrupting capacity ground fault circuit breaker
US3958204A (en) * 1975-01-27 1976-05-18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Fused gfi unit
FR2417839A1 (fr) * 1978-02-15 1979-09-14 Gardy Coupe-circuit a cartouche
US4488767A (en) * 1981-03-16 1984-12-18 Square D Company Rejection type fuse holder
US4390225A (en) * 1981-08-06 1983-06-28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Fuse block assembly
FR2513006B1 (fr) 1981-09-17 1986-05-02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Dispositif interrupteur modulaire a poles multiples
FR2522195A1 (fr) * 1982-02-24 1983-08-26 Micronde Sa Relais coaxial inverseur hyperfrequence
DE3533431A1 (de) * 1984-03-21 1987-03-26 Kopp Gmbh & Co Kg Heinrich Zaehlervorautomat
FR2561819B1 (fr) * 1984-03-26 1987-10-30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Bloc additif accouplable a un disjoncteur
US4966561A (en) * 1989-05-31 1990-10-30 Connectron, Inc. Fuse holders
US5355274A (en) * 1991-11-05 1994-10-11 Cooper Industries, Inc. Fused disconnect
US5473495A (en) * 1993-12-03 1995-12-05 Eaton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load controller
US5594404A (en) * 1994-03-15 1997-01-14 Cooper Industries Fuse orientation device
US5559662A (en) * 1994-05-20 1996-09-24 Cooper Industries Fused disconnect switch
USD367041S (en) * 1994-05-20 1996-02-13 Cooper Industries, Inc. Fused disconnect switch
US5594610A (en) * 1995-03-14 1997-01-14 Eaton Corporation Pivot-disconnecting circuit breaker
ES2199276T3 (es) * 1995-12-20 2004-02-16 Legrand Interruptor auxiliar para corta-circuito, y corta-circuito correspondiente.
US5726852A (en) * 1996-09-20 1998-03-10 Reltec Corporation Modular DC distribution unit and system
DE19741417B4 (de) * 1997-09-19 2004-02-26 Klaus Bruchmann Strommessgerät mit Hallsensor
US5963411A (en) * 1998-05-27 1999-10-05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Compact focused disconnect device
GB9825900D0 (en) * 1998-11-27 1999-01-20 Schneider Ltd Fuse handler
DE29913698U1 (de) * 1999-08-05 1999-11-04 Bruchmann Klaus Mehrpolige Schaltersicherungsanordnung für Sammelschienensysteme
US6566996B1 (en) * 1999-09-24 2003-05-20 Cooper Technologies Fuse state indicator
US6373370B1 (en) * 1999-09-24 2002-04-16 Cooper Technologies Sputtered metal film fuse state indicator
DE29919140U1 (de) * 1999-10-30 1999-12-30 Eti Elektroelement Dd Schalter mit Sicherungseinheit
US6717505B1 (en) * 1999-11-23 2004-04-06 Klaus Bruchmann Circuit protection unit with fuse carrier and fuse status indicator
US6489879B1 (en) * 1999-12-10 2002-12-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TC fuse including external heat source
US6587028B2 (en) * 2000-07-07 2003-07-0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ed disconnect switch
US6771477B2 (en) * 2000-11-29 2004-08-03 Canadian Shunt Industries Ltd. Fused electrical disconnect device
DE10148863B4 (de) 2001-10-04 2007-07-05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Elektronisches Gerät
US6865443B2 (en) * 2002-02-04 2005-03-08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quencing deliverables using combined delivery codes and partial delivery point bar codes (DPBCs)
US20040036129A1 (en) * 2002-08-22 2004-02-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CMOS gates with variable work functions
WO2005029524A1 (de) * 2003-09-23 2005-03-31 Moeller Gebäudeautomation KG Schalter
US7639112B2 (en) * 2007-04-25 2009-12-29 Sony Corporation Fuse device with integrated switch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6916A (en) * 1982-01-27 1985-01-29 Square D Company Switch fuse unit
TW289120B (en) * 1995-11-18 1996-10-21 Jonq-Liang Yan A fuseless breaker
WO1999018589A1 (en) * 1997-10-02 1999-04-15 Eti Elektroelement D.D. Electric switch for devices
CN1363104A (zh) * 1999-07-22 2002-08-07 克劳斯·布鲁赫曼 带有固定架闭锁装置的开关保险单元
WO2006031696A1 (en) * 2004-09-13 2006-03-23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9600B1 (en) 2012-09-05
HK1161417A1 (zh) 2012-08-24
CN102157279B (zh) 2015-04-22
ES2394939T3 (es) 2013-02-06
EP1952411B1 (en) 2011-11-16
TW201243894A (en) 2012-11-01
EP1952411A1 (en) 2008-08-06
CN101361148A (zh) 2009-02-04
CA2629971A1 (en) 2007-05-24
TWI376710B (en) 2012-11-11
WO2007058768A1 (en) 2007-05-24
EP2339600A1 (en) 2011-06-29
US20090128280A1 (en) 2009-05-21
EP2339601B1 (en) 2013-07-17
US7924136B2 (en) 2011-04-12
TW200737258A (en) 2007-10-01
US7474194B2 (en) 2009-01-06
CN101361148B (zh) 2011-05-18
ES2431598T3 (es) 2013-11-27
ES2374754T3 (es) 2012-02-21
US20060125596A1 (en) 2006-06-15
CN102157279A (zh) 2011-08-17
CA2629971C (en) 2014-06-03
EP2339601A1 (en)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8122B (zh) 可熔切換斷開模組及裝置
US7561017B2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US7576630B2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US9543083B2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in-line current detection
EP2666176B1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multi-functional trip mechanism
EP2666177B1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tripping coil
US11217413B2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TW200937482A (en) Panelboard for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devices
US20160372291A1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with in-line current detection
EP2666174B1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MX2008006332A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