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6988B - 電子裝置及電話交換機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電話交換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6988B
TWI506988B TW100127878A TW100127878A TWI506988B TW I506988 B TWI506988 B TW I506988B TW 100127878 A TW100127878 A TW 100127878A TW 100127878 A TW100127878 A TW 100127878A TW I506988 B TWI506988 B TW I5069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circuit
control
signal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7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6604A (zh
Inventor
ren-wen Huang
Jun-Wei Zhang
Tsung Jen Chuang
Shih Fang Wong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6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6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69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01Current supply source at the exchanger providing current to sub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電話交換機
本發明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尤其關於一種具有電源電路的電話交換機。
電話交換機的電源電路需要根據電話機的狀態提供不同的工作電壓,例如在電話機處於待機與響鈴狀態時,電話交換機需要向電話機提供工作電壓要大於電話機處於提機狀態時的工作電壓,並且電話機處於待機狀態時需要的工作電壓與響鈴狀態時的電壓方向也不相同。目前的電話機交換機的電源電路均採用變壓器等電子元件為電話機提供工作電壓。然而,目前的通常變壓器的功耗以及體積均較大,因此,整體的電源電路無法適應交換機的小型化、低功耗發展的趨勢。另外,變壓器在定制完成後無法隨著電話機種類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工作電壓,從而使得電話交換機中電源電路無法靈活地適應電話機的變換。
有鑑於此,提供一種能夠隨著電話機的變換靈活、準確地為其提供工作電壓的電子裝置。
進一步,提供一種電話交換機亦實為必要。
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其包括至少一電源電路、一控制單元。該電源電路為至少一負載電路提供電訊號以使其正常工作,該 電源電路包括一電源單元與至少一個輸出電路,該電源單元與該輸出電路電連接,該電源單元用於對一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後輸出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用於輸出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至該負載電路,該負載電路在不同狀態下的電阻阻值不相同,該控制單元依據該負載電路所處的狀態輸出控制訊號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在控制訊號與該負載電路的控制下輸出一回饋訊號至該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依據該回饋訊號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轉換,並且該控制訊號還用於控制該輸出電路輸出的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的狀態。
一種電話交換機,該電話交換機包括至少一電源電路、一控制單元,該電源電路為至少一電話機提供電訊號供其正常工作。該電源電路包括一電源單元與至少一個輸出電路。該電源單元與該輸出電路電連接,該電源單元用於對一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後輸出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用於輸出該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至該電話機以供其正常工作。該電話機在不同狀態下的電阻阻值不相同,該控制單元依據該負載電路所處的狀態輸出控制訊號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在控制訊號與該電話機的控制下輸出一回饋訊號至該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依據該回饋訊號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轉換,並且該控制訊號還用於控制該輸出電路輸出的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的狀態。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所述電子裝置以及電話交換機中的控制單元依據負載電路的狀態分別輸出控制訊號至電源單元中的輸出電路,輸出電路依據負載電路的不同狀態以及控制訊號輸出回饋訊號至電源單元,電源單元依據回饋訊號對外界輸入的電訊號進 行轉換,並且將轉換後的電訊號通過輸出電路輸出至負載電路。從而使得該電源電路高效、準確地依據負載電路的狀態為其提供對應的電訊號,同時,該電源電路結構簡單可集成化程度較高、功耗較低。
10‧‧‧電子裝置
100‧‧‧電源單元
200‧‧‧控制單元
300‧‧‧負載電路
101‧‧‧第一輸入端
103a、103b‧‧‧第一輸出端
105a、105b‧‧‧第一控制端
110‧‧‧電壓轉換電路
111‧‧‧第二輸入端
113‧‧‧第二輸出端
115‧‧‧回饋輸入端
120‧‧‧第一電壓轉換電路
121‧‧‧第一電壓輸入端
123‧‧‧第一電壓輸出端
125‧‧‧電壓回饋端
140‧‧‧第二電壓轉換電路
141‧‧‧第二電壓輸入端
143‧‧‧第二電壓輸出端
130‧‧‧輸出電路
131‧‧‧第一輸出支路
1311、1331‧‧‧第一控制極
1312、1332‧‧‧第一傳導極
1313、1333‧‧‧第二傳導極
133‧‧‧第二輸出支路
131a、133a‧‧‧第三輸入端
131b、133b‧‧‧第四輸入端
131c、133c‧‧‧第三輸出端
131d、133d‧‧‧第二控制端
132‧‧‧第一控制支路
1316‧‧‧第二控制極
1317‧‧‧第三傳導極
1318‧‧‧第四傳導極
134‧‧‧第二控制支路
1321、1341‧‧‧控制訊號接收端
1322、1342‧‧‧控制訊號輸出端
1323、1343‧‧‧第一傳輸端
Q1‧‧‧第一開關管
Q2‧‧‧第二開關管
D1‧‧‧第一單向開關管
R1‧‧‧第一電阻
R2‧‧‧第二電阻
U1~U4‧‧‧第一~第四電訊號
FB‧‧‧回饋訊號
S1‧‧‧第一控制訊號
S2‧‧‧第一傳導訊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電子裝置的方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電源電路的功能方框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電壓轉換電路的具體電路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輸出電路的具體電路結構圖。
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電子裝置中電源電路的方框圖。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以電話交換機為例進行說明。其中,電話交換機是集中為多個電話機呼入電話以及呼出電話進行分配並且控制的處理機構,同時為電話機中訊號的傳輸提供工作電壓。
電子裝置10包括電源單元100、至少一控制單元200以及一個或多個負載電路300。其中,電源單元100分別與控制單元200以及負載電路300電連接,電源單元100為負載電路300提供工作所需的電訊號。負載電路300至少包括具有第一阻值的第一狀態及第二阻值的第二狀態,該第一阻值不同於該第二阻值。相對應地,當負載電路300處於該第一狀態時,電源單元100為負載電路300提供第一電訊號,當負載電路300處於第二狀態時,電源單元100為其提供第二電訊號。另外,負載電路300還包括具有第一阻值或 第二阻值,但是需要以一定頻率在方向上交替變化的工作電壓的第三狀態。相對應地,當負載電路300處於該第三狀態時,電源單元100為負載電路300提供以一定頻率交替變化的工作電壓,換言之,電源單元100為負載電路提供以一定頻率在正、反方向變化、而電壓值不變的第三電訊號。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的負載電路300為電話機,電話機可處於不同的狀態,例如待機、響鈴以及提機等狀態。當電話機處於待機、響鈴以及提機狀態時其本身的電阻阻值是不同的,即電話機處於待機與響鈴狀態時的電阻阻值遠大於電話機處於提機狀態的電阻阻值,以及電話機處於待機與響鈴狀態時工作電壓的電壓值大於電話機處於提機狀態時工作電壓的電壓值。電話機處於待機狀態以及響鈴狀態時工作電壓的方向也不相同,此處所述的工作電壓的方向為電壓訊號高壓端與低壓端載入在電話機的兩個電壓輸入端的方向,換句話說,即電話話機中工作電流的流動方向。負載電路300中的電話機可以看作電阻值可變化的電阻元件。當電話機處於待機狀態時,其電阻阻值為X1,需要的工作的工作電壓為單向電壓V1,即上述的第一電訊號;當電話機處於響鈴狀態時,其電阻阻值為X1,需要的工作的工作電壓為以一定頻率交替變化的正、反雙向電壓V1,即上述的第三電訊號;當電話機處於提機狀態時,其電阻阻值為X2,需要的工作的工作電壓為單向電壓V2,即上述的第二電訊號。其中,X1>X2,V1>V2。
所述的控制單元200為一微控制處理積體電路,控制單元200可獲知負載電路300所處的狀態,例如,負載電路300處於待機狀態、 響鈴狀態或者提機狀態。控制單元依據負載電路300所處的狀態分別輸出控制訊號至電源單元100,以控制電源單元100對應負載電路300所處的狀態提供不同狀態的電訊號。對應負載電路300所處的狀態,所述的電訊號的狀態包括電訊號的大小以及方向。
電源單元100包括第一輸入端101、第一輸出端103a與103b、以及第一控制端105a與105b。第一輸入端101用於接收第一電訊號U1,第一輸出端103a與103b用於輸出供負載電路300工作所需的第四電訊號U4,第一控制端105a與105b用於接收控制單元200輸出的第一控制訊號S1。
在本實施方式中。電源單元100包括有兩個第一輸出端,該兩個第一輸出端可以分別為103a、103b,並且該兩個第一輸出端103a、103b以分別電連接於負載電路300的兩端。電源單元100還包括兩個第一控制端,該兩個第一控制端可以分別為105a、105b,並且該兩個第一控制端105a、105b以接收控制單元200輸出的控制訊號,對應地,控制單元200輸出至該兩個第一控制端105的第一控制訊號S1可以分別是高電位-低電位(1-0)、低電位-高電位(0-1)、以及以一定頻率交替變換的高電位-低電位。
請參閱圖2,其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電源電路的功能方框圖。電源單元100包括有電壓轉換電路110與輸出電路130,其中,電壓轉換電路110與輸出電路130電連接,輸出電路130在控制單元200輸出的控制訊號的控制下提供一回饋訊號FB至電壓轉換電路110,電壓轉換電路110依據該回饋訊號FB對第一輸入端101接收的該第一電訊號U1進行轉換,並且轉換完成的第三電訊號U3提供至輸出電路130,進而輸出電路130通過第一輸出端103將第四電 訊號U4輸出。
具體地,電壓轉換電路110包括有第二輸入端111、第二輸出端113以及回饋輸入端115。第二輸入端111用於接收第一電壓訊號U1,第二輸出端113用於輸出經轉換完成後的第二電訊號U3,回饋輸入端115用於接收回饋訊號FB。
進一步,電壓轉換電路110包括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用於對第一電訊號U1進行轉換,並且將其轉換為第二電訊號U2。優選地,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是一升壓積體電路。
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包括第一電壓輸入端121、第一電壓輸出端123以及電壓回饋端125。第一電壓輸入端121接收第一電訊號U1,電壓回饋端125接收回饋訊號FB,第一電壓輸出端123用於輸出第二電訊號U2。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依據回饋訊號FB對接收的第一電訊號U1進行轉換,並且將第一電訊號U1轉換為第二電訊號U2。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採用DC-DC升壓轉換積體電路來實現。
優選地,電壓轉換電路110還進一步包括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用於進一步對第二電訊號U2進行轉換,並且將第二電訊號U2轉換為第三電訊號U3。
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為一升壓電路,其包括第二電壓輸入端141與第二電壓輸出端143,第二電壓輸入端141電連接於第一電壓輸出端123,第二電壓輸出端143電連接於第二輸出端113。該第二電壓輸入端141接收第二電訊號U2,第二電壓轉換電路對第二電 訊號U2進行升壓,且將其升壓為第三電訊號U3,第三電訊號U3通過第二電壓輸出端143以及第二輸出端113輸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採用分離的二極體與電容元件來實現升壓。
輸出電路130包括兩個輸出支路,該兩個控制支路可以為第一控制支路132與第二控制支路134,以及回饋電路135。輸出電路130中的第一控制支路132與第二控制支路134在控制單元200的控制下選擇性地導通第一輸出支路131或第二輸出支路133,以使第一輸出支路131或第二輸出支路133輸出第四電訊號U4。第一輸出支路131與第二輸出支路133、第一控制支路132與第二控制支路134分別具有相同的電路結構與功能。
第一控制支路132包括控制訊號接收端1321、控制訊號輸出端1322與第一傳輸端1323。控制訊號接收端1321電連接於兩個第一控制端105中的其中一個控制端,例如第一控制端105a;控制訊號輸出端1322用於輸出與第一控制訊號S1對應的第一傳導訊號S2,例如第一控制訊號S1(1-0)的其中一位元為邏輯高電位1,則第一傳導訊號S2中的一位元為對應的邏輯低電位0;第一傳輸端1323電連接於回饋電路135。
第一輸出支路131包括第三輸入端131a、第四輸入端131b、第三輸出端131c以及第二控制端131d。第三輸入端131a與第四輸入端131b均電連接於第二輸出端113,以接收第三電訊號U3;第三輸出端131c電連接於兩個第一輸出端103的其中一個第一輸出端103a,或者作為其中一個第一輸出端103a。第二控制端133d電連接於控制訊號輸出端1322,以接收該第一傳導訊號S2。第一輸出 支路131在第一傳導訊號S2的控制下選擇性的導通或截止。例如,第一控制訊號S1(1-0)中的其中一位元為邏輯高電位,對應地,第一傳導訊號S2為邏輯低電位,第一輸出支路131處於截止狀態。當然,第一控制訊號S1還可為低電位、第一傳導訊號S2可為高電位,並不以此為限。
應當能夠理解,第二控制支路134也包括控制訊號接收端1341、控制訊號輸出端1342與第一傳輸端1343,控制訊號接收端1341電連接於兩個第一控制端105中的另外一個控制端,如第一控制端105b,控制訊號輸出端1342用於輸出與第一控制訊號S1對應的第一傳導訊號;第一傳輸端1343電連接於回饋電路135。
同理,第二輸出支路133的第三輸入端133a與第四輸入端133b也與第二輸出端113電連接,同時接收第三電訊號U3;第三輸出端133c則電連接於兩個第一輸出端103的另外一個第一輸出端103b,或者作為另外第一輸出端103b;第二控制端131d電連接於控制訊號輸出端1342。
第一輸出支路131與第二輸出支路133的兩個第三輸出端131c與133c組成兩個第一輸出端103a、103b,同時,第一控制支路132與第二控制支路134的兩個控制訊號接收端1321、1341組成兩個第一控制端105a、105b。
回饋電路135其用於將流過負載電路300的電流訊號回饋至電壓轉換電路110。回饋電路135包括有回饋輸出端1351,其電連接於電壓轉換電路的回饋輸入端115。
請參閱圖3,其為電源電路中電壓轉換電路的具體電路結構圖。 電壓轉換電路110中的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採用電壓轉換積體電路來實現,例如電壓轉換晶片。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中升壓功能採用多個電容、二極體(圖未示)來實現。
請參閱圖4,其為電源電路中輸出電路的具體電路結構圖。輸出電路130中,第一輸出支路131包括第一開關管Q1與第一單向開關管D1。其中,第一開關管Q1包括第一控制極1311、第一傳導極1312與第二傳導極1313,第一控制極1311電連接於第三輸入端131a,或者作為第三輸入端131a;第一開關管Q1的第一傳導極1312電連接於第四輸入端131b,第一開關管Q1的第二傳導極1313電連接於第三輸出端131c。第一單向開關管D1包括陽極端1314與陰極端1315,陽極端1314電連接於第二傳導極1313,陰極端1315電連接於第一控制極1311。
優選地,第一輸出支路131還包括第一電阻R1,第一電阻R1電連接於第一控制極1311電連接於第三輸入端131a之間,以對輸入至第一控制極1311的電訊號的電壓值,從而對第一輸出支路131中的各電子元件進行保護。
第一控制支路132包括有第二開關管Q2,第二開關管Q2包括第二控制極1316、第三傳導極1317與第四傳導極1318,第二控制極1316電連接於控制訊號接收端1321,或者作為控制訊號接收端1321;第三傳導極1317電連接於第一控制極1311;第四傳導極1318電連接於回饋電路135的回饋輸出端1351。
應當能夠理解,第二輸出支路133也包括有第一開關管Q1、第一單向開關管D1,並且具有與第一輸出支路131相同結構與連接關係,本說明書不再贅述。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關管Q1、第二 開關管Q2採用N型電晶體來實現,第一單向開關管D1採用二極體來實現。
第二控制支路134也包括第二開關管Q2,並且具有與第一控制支路132相同的連接關係。
回饋電路135包括第二電阻R2,第二電阻R2一端電連接於回饋輸出端1351,或者作為回饋輸出端1351,第二電阻R2的另外一端電連接於地。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第二開關管Q1、Q2可以為採用N型電晶體來實現。其中,該N型電晶體的基極作為第一控制極1311、1331以及第二控制極1316,該N型電晶體的集極作為第一傳導極1312、1332以及第三傳導極1317,該N型電晶體的射極作為第二傳導極1313、1333以及第四傳導極1318。該第一單向開關管D1可以採用二極體來實現。
現結合圖2~4進一步說明電源單元100在控制單元200的控制下對應提供給負載電路300不同狀態的電訊號。需要說明是,當電話機處於待機狀態時,需要的單向電壓V1可以為70V;當電話機處於響鈴狀態時,需要的工作的工作電壓為以一定頻率交替變化的正、反雙向電壓V1可以為70V,該頻率可為25HZ;當電話機處於提機狀態時,其電阻阻值相較於待機或響鈴時的電阻阻值減小,因此,電話機需要的單向電壓V2可以為12V,電流值優選為20mA。依據電話機分別處於以上三種狀態分別說明電源單元100如何提供其需要的電訊號。
第一種狀態,若負載電路300處於待機狀態時,其電阻阻值X1可 為25MΩ,電源單元100中的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對輸入的第一電訊號U1、U2進行電壓轉化,第一電壓訊號U1可為9V,第二電訊號為33V,經過轉換後自第二輸出端113輸出的第三電訊號U3,第三電訊號U3可為70V。
控制單元200輸出第一組控制訊號,該第一組控制訊號可以為高電位-低電位(1-0)至兩個第一控制端105a、105b。第一控制支路132中的第二開關管Q2高電位導通,第二控制支路134中的第二開關管Q2低電位截止、第一單向開關管D1導通;第一輸出支路131中的第一開關管Q1截止。第二輸出支路133中的第一開關管Q1導通,由此,第四輸入端131b輸入的第三電訊號U3載入至第一開關管Q1的集極,第一開關管Q1的射極輸出第四電訊號U4至第三輸出端133c,即載入第四電訊號U4於第一輸出端103b,並且經由負載電路300、第一輸出支路131中第一單向開關管D1、第一控制支路中的第二開關管Q2以及回饋電路135形成導通回路,為負載電路300提供單向電壓為70V的工作所需的電訊號。同時,回饋電路135自回饋輸出端1351輸出第二電阻R2上所分得的電壓作為回饋訊號,回饋訊號可為0.2V,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在回饋訊號FB的控制下,繼續維持將第一電訊號U1,9V,轉換為第二電訊號U2,33V,以及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將第二電訊號U2轉換為第三電訊號U3,70V自第二輸出端113輸出至第三輸出端131c。
同理,該第一組控制訊號也可以為低電位-高電位(0-1)至二第一控制端105a、105b。此時,第一控制支路132截止,第二控制支路134導通,第一輸出支路131導通,第二輸出支路133截止,從而自第一輸出端103a載入第四電訊號U4給負載電路300。
第二種狀態,若負載電路300處於響鈴狀態時,電阻阻值X1任然為25MΩ,電源單元100中的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依然對輸入的第一訊號U1進行電壓轉化,經過轉換後自第二輸出端113輸出的第三電訊號U3,第三電訊號U3可為70V。
控制單元200輸出第二組控制訊號至兩個第一控制端105a、105b,該第二組控制訊號為以一定頻率交替變化的高電位-低電位(1-0),該頻率可為25HZ。第一控制支路132中的第二開關管Q2與第二控制支路134中的第二開關管Q2也以25HZ的頻率交替導通;第一輸出支路131與第二輸出支路133中的第一開關管Q1也以25HZ的頻率交替導通,由此,第四輸入端131b輸入的第三電訊號U3以25HZ的頻率交替載入於第一輸出支路131、第二輸出支路133的第三輸出端133c,從而為負載電路300提供正、反雙向電壓為70V的工作電壓。同時,回饋電路135自回饋輸出端1351輸出的回饋訊號FB仍然為0.2V,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與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將自第二輸出端113輸出第三電訊號U3,U3為70V。
第三種狀態,若負載電路300處於提機狀態時,負載電路300的電阻阻值X2為600Ω。控制單元200輸出第三組控制訊號,該第三組控制訊號可以為高電位-低電位(1-0)兩個第一控制端105a、105b。
第一控制支路132中的第二開關管Q2高電位導通,第二控制支路134中的第二開關管Q2低電位截止、第一單向開關管D1導通;第一輸出支路131中的第一開關管Q1截止。第二輸出支路133中的第一開關管Q1導通,由此,第四輸入端131b輸入的第三電訊號U3載入至第一開關管Q1的集極,第一開關管Q1的發極輸出第四電訊號 U4至第三輸出端133c,即載入第四電訊號U4於第一輸出端103b,並且經由負載電路300、第一輸出支路131中第一單向開關管D1、第一控制支路中的第二開關管Q2以及回饋電路135形成導通回路,為負載電路300提供單向電壓為70V的工作所需的電訊號。同時,回饋電路135自回饋輸出端1351輸出第二電阻R2上所分得的電壓作為回饋訊號FB,回饋訊號FB可為1.25V,第一電壓轉換電路120在回饋訊號FB的控制下,將第一電訊號U1,9V,轉換為第二電訊號U2,10V,以及第二電壓轉換電路140將第二電訊號U2轉換為第三電訊號U3,12V,並且自第二輸出端113輸出至第三輸出端131c。
當然,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公開的實施例,本發明還可以是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變更。本技術領域人員可以理解,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範圍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適當改變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電子裝置
100‧‧‧電源單元
200‧‧‧控制單元
300‧‧‧負載電路
101‧‧‧第一輸入端
103a、103b‧‧‧第一輸出端
105a、105b‧‧‧第一控制端
U1、U4‧‧‧第一、第四電訊號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其包括至少一電源電路、一控制單元,該電源電路為至少一負載電路提供電訊號以使該負載電路正常工作,該電源電路包括一電源單元與至少一個輸出電路,該電源單元與該輸出電路電連接,該電源單元用於對一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後輸出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用於輸出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至該負載電路,該負載電路在不同狀態下的電阻阻值不相同,該控制單元依據該負載電路所處的狀態輸出控制訊號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在控制訊號與該負載電路的控制下輸出一回饋訊號至該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依據該回饋訊號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轉換,並且該控制訊號還用於控制該輸出電路輸出的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的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源單元包括第一輸入端、第一回饋接收端與第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端用於接收該第一電訊號,該第一回饋接收端用於接收該回饋訊號,該電源單元在該回饋訊號的控制下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後自第一輸出端進行輸出,該輸出電路包括第二輸入端、第一控制端、第一回饋輸出端與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端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一控制端用於接收該控制訊號,該第一回饋輸出端用於輸出該回饋訊號並且電連接於該第一回饋接收端,該第一輸出端用於輸出經轉換後的第一電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源單元包括一第一電壓轉換電路,該第一電壓轉換電路包括第一電壓輸入端、第一電壓輸出端以及電壓回饋端,該第一電壓輸入端用於接收該第一電訊號,該電壓回饋端電用於接收該回饋訊號,該第一電壓輸出端電連接於該輸出電路 ,該第一電壓轉換電路在該回饋訊號的控制下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並且將該第一電訊號轉換為第二電訊號自第一電壓輸出端輸出至該輸出電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源電路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電壓轉換電路,該第二電壓轉換電路包括第二電壓輸入端、第二電壓輸出端,該第二電壓輸入端電連接於該第一電壓輸出端,該第二電壓轉換電路對該第二電壓訊號進行升壓處理為第三電訊號,並且將該第三電訊號自第二電壓輸出端輸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任意一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輸出電路包括一第一輸出支路、一第二輸出支路、一第一控制支路、一第二控制支路與一回饋電路,該第一輸出支路與第二輸出支路分別電連接於該負載電路的兩端,並且該第一輸出支路、該第一控制支路與該回饋電路依序串聯接地,同時,該第二輸出支路、該第二控制支路與該回饋電路依序串聯接地,該第一、第二輸出支路用於輸出經轉後的該第一電訊號至該負載電路,第一控制支路與第二控制支路在該控制訊號的控制下選擇性地導通第一輸出電路或第二輸出支路,該回饋電路電連接與該第一、第二控制電路電連接,用於回饋流經該負載電路的電訊號,並且將該電訊號作為該回饋訊號自該回饋輸出端輸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輸出支路與第二輸出支路均包括一第一開關管與第一單向開關管,該第一開關管包括第一控制極、第一傳導極與第二傳導極,該第一控制極電連接於第二輸出端;該第一傳導極電連接於第二輸出端,該第二傳導極電連接於該負載電路的其中一端,該第一單向開關管包括陽極端與陰極端,該陽極端電連接於第二傳輸極,該陰極端電連接於第一控制極,第一控制支路與第二控制支路均包括有第二開關管,該第二開關管包括第二控制極、第三傳 導極與第四傳導極,該第二控制極用於接收該控制訊號,該第三傳導極電連接於該第一控制極,該第四傳導極電連接於該回饋輸出端。
  7. 一種電話交換機,其中,該電話交換機包括至少一電源電路、一控制單元,該電源電路為至少一電話機提供電訊號供該電話機正常工作,該電源電路包括一電源單元與至少一個輸出電路,該電源單元與該輸出電路電連接,該電源單元用於對一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後輸出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用於輸出該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至該電話機,該電話機在不同狀態下的電阻阻值不相同,該控制單元依據該負載電路所處的狀態輸出控制訊號至該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在控制訊號與該電話機的控制下輸出一回饋訊號至該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依據該回饋訊號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轉換,並且該控制訊號還用於控制該輸出電路輸出的經轉換後的該第一電訊號的狀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話交換機,其中,該電源單元包括一第一電壓轉換電路與第二電壓轉換電路,該第一電壓轉換電路包括第一電壓輸入端、第一電壓輸出端以及電壓回饋端,該第一電壓輸入端用於接收該第一電訊號,該電壓回饋端電用於接收該回饋訊號,該第一電壓輸出端電連接於該輸出電路,該第一電壓轉換電路在該回饋訊號的控制下對該第一電訊號進行電壓轉換,並且將該第一電訊號轉換為第二電訊號自第一電壓輸出端輸出至該輸出電路,該第二電壓轉換電路包括第二電壓輸入端、第二電壓輸出端,該第二電壓輸入端電連接於該第一電壓輸出端,該第二電壓轉換電路對該第二電壓訊號進行升壓處理為第三電訊號,並且將該第三電訊號自第二電壓輸出端輸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話交換機,其中,該輸出電路包括一第一輸出支路、一第二輸出支路、一第一控制支路、一第二控制支路與一回饋電路,該第一輸出支路與第二輸出支路分別電連接於該負載電路的兩 端,並且該第一輸出支路、該第一控制支路與該回饋電路依序串聯接地,同時,該第二輸出支路、該第二控制支路與該回饋電路依序串聯接地,該第一、第二輸出支路用於輸出經轉後的該第一電訊號至該負載電路,第一控制支路與第二控制支路在該控制訊號的控制下選擇性地導通第一輸出電路或第二輸出支路,該回饋電路電連接與該第一、第二控制電路電連接,用於回饋流經該負載電路的電訊號,並且將該電訊號作為該回饋訊號自該回饋輸出端輸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話交換機,其中,該電話機包括有至少待機、響鈴與提機三種狀態,該電話機在待機與響鈴狀態時的電阻阻值大於該電話機在提機狀態時的電阻阻值,該控制單元依據該三種狀態分別輸出控制訊號分別控制該第一輸出支路與第二支路選擇性地導通或者以一定頻率交替導通,同時,該輸出電路分別在該電話機處於待機與響鈴狀態時與該電話機在提機狀態時輸出回饋訊號至第一電壓轉換電路,以使得該電源單元在該電話機處於待機與響鈴狀態時輸出的電訊號大於該電話機處於提機狀態時的輸出的電訊號。
TW100127878A 2011-07-29 2011-08-05 電子裝置及電話交換機 TWI5069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5852.9A CN102902219B (zh) 2011-07-29 2011-07-29 电子装置及电话交换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604A TW201306604A (zh) 2013-02-01
TWI506988B true TWI506988B (zh) 2015-11-01

Family

ID=4757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7878A TWI506988B (zh) 2011-07-29 2011-08-05 電子裝置及電話交換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3040B2 (zh)
CN (1) CN102902219B (zh)
TW (1) TWI506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8739B (zh) * 2013-12-31 2018-09-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话机上承载电压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48839B2 (en) * 2014-03-31 2017-08-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Digital voltage regulator controller with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6626A1 (en) * 1997-04-22 2003-11-06 Scott Jeffrey W. Low voltage circuits powered by the phone line
TWI292268B (zh) * 2005-09-28 2008-01-01
TWI316354B (en) * 2005-07-21 2009-10-21 Qualcomm Inc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sup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321943B (zh) * 2006-08-29 2010-03-11 Kinpo Elect Inc
TWM394653U (en) * 2010-07-06 2010-12-11 Gentrice Tech Co Ltd Host for IP phone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3719A (en) * 1982-05-17 1984-09-25 At&T Bell Laboratories Switchhook status detector
US5103387A (en) * 1991-01-31 1992-04-07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High voltage converter
US5511118A (en) * 1991-01-31 1996-04-23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thod of providing d.c. feed to a telephone line
US5960075A (en) * 1995-02-16 1999-09-28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Switchmode power converters for telephone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
US5659608A (en) * 1995-12-15 1997-08-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ine feed circuit with logic level controlled ringing
US5920624A (en) * 1997-06-16 1999-07-06 Dasym Technologies Inc. Telephone ring signal detector
US7050577B2 (en) * 2002-03-06 2006-05-23 Intersil Americas Inc. Programmable subscriber line circuit partitioned into high voltage interface and digital control subsections
JP4800664B2 (ja) * 2005-05-10 2011-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話装置
CN100512327C (zh) * 2005-11-09 2009-07-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馈电电路、提供不同馈电电压的方法以及前端馈电装置
TWI393000B (zh) * 2008-04-03 2013-04-11 Chimei Innolux Corp 電源電路
CN201490895U (zh) * 2009-09-01 2010-05-26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及其装置
CN101674007A (zh) * 2009-10-20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6626A1 (en) * 1997-04-22 2003-11-06 Scott Jeffrey W. Low voltage circuits powered by the phone line
TWI316354B (en) * 2005-07-21 2009-10-21 Qualcomm Inc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sup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292268B (zh) * 2005-09-28 2008-01-01
TWI321943B (zh) * 2006-08-29 2010-03-11 Kinpo Elect Inc
TWM394653U (en) * 2010-07-06 2010-12-11 Gentrice Tech Co Ltd Host for IP phone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2219A (zh) 2013-01-30
US8433040B2 (en) 2013-04-30
US20130028395A1 (en) 2013-01-31
TW201306604A (zh) 2013-02-01
CN102902219B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1744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US7723965B2 (en) DC-DC converter circuit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such circuits
US8130524B2 (en) Bi-directional DC to DC power converter having a neutral terminal
JP5091567B2 (ja) 発光素子の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404448B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
US7893662B2 (e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for charging at the same voltage two or more capacitors connected in series
US20100181923A1 (en) Self-powered led bypass-switch configuration
CN106558992B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101114793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包括该电路的电子设备
US9621037B2 (en) Voltage regulator with charge pump for generating second voltage source
US11545896B1 (en)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506988B (zh) 電子裝置及電話交換機
US20180316263A1 (en) Dc-dc converter, boosting unit, electric vehicle and battery backup system
US20210249870A1 (en) Battery control circuit, battery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8775829B2 (en) Single phase line switch
KR20120080007A (ko) Dc-dc 컨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12112264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供电电路
EP2802135B1 (en) DC/DC Converter and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TWI407835B (zh) 具有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之發光二極體電路及其運作方法
US9014367B2 (en) DC/DC converter for a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2114818U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储能装置
CN202713270U (zh) 一种实现多路信号逻辑控制的电路
CN114286473A (zh) 一种创新型闪光灯驱动结构
US20130169610A1 (en)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526678B (zh) 电源电路和采用该电源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