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4219B - 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以及行動服務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以及行動服務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4219B
TWI504219B TW099138158A TW99138158A TWI504219B TW I504219 B TWI504219 B TW I504219B TW 099138158 A TW099138158 A TW 099138158A TW 99138158 A TW99138158 A TW 99138158A TW I504219 B TWI504219 B TW I5042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mobile
information
receiver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5338A (en
Inventor
Sung-Il Park
Hae-Joo Jeong
Hye-Kyoung Yoo
Jong-Hwa Kim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25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5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4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42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42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28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broadcast of plur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53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e.g. for traffic information or for mobile receivers
    • H04H20/5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e.g. for traffic information or for mobile receivers for mobil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35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 H04H60/38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time or space
    • H04H60/41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time or space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pace, i.e. broadcast channels, broadcast stations or broadcast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以及行動服務接收器 【相關專利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09年11月6日申請之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1/258,686號與2010年2月9日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0-0012028號之權益,其全部揭露內容均併入本案供參考。
本發明是有關於接收廣播服務的方法與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接收行動廣播服務(mobile broadcasting service)的方法與裝置。
在各種數位廣播標準當中,採用作為北美及大韓民國的數位廣播標準之殘邊帶(vestigial sideband,VSB)標準是根據單載波架構(single-carrier scheme),其中接收系統的效能在不良頻道環境下可能惡化。尤其,可攜式或行動廣播系統需要高度抗拒頻道變動及雜訊。所以,若行動服務(mobile service)資料是根據殘邊帶(VSB)傳輸架構來傳送,則接收效能可能變差。
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包括:執行頻道掃描(channel scan)操作,包括以一種或多種頻率來搜尋包含提供行動服務的行動資料(mobile data)之廣播訊號(broadcast signal)與產生多種行動服務的清單(list);由清單選擇至少一種行動服務;以及藉由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至少一種行動服務之至少一個序列(parade)來處理所選擇的至少一種行動服務之行動資料,其中一序列形成一個里德所羅門(Reed Solomon,RS)訊框(frame)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產生多種行動服務的清單的步驟是依照掃描模式(scan mode)以根據下列至少一種來執行:快速資訊頻道(Fast Information Channel,FIC)資料,包括與相對應的行動服務的序列有關的存取資訊(access information);以及服務訊號傳遞表(service signaling table),包括與相對應的行動服務有關的額外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若選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則上述之處理行動資料的步驟可包括根據表示傳送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的每一種的期間之序列重複週期(parade repetition cycle,PRC)值來處理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相對應的行動資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若選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則上述之處理行動資料的步驟可包括將用以傳送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的每一種之訊號群(ensemble)的識別資訊加入至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packets)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位址,以便傳輸至上層(upper layer)。
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服務接收器(receiver),包括:頻道掃描單元,以一種或多種頻率搜尋包含提供行動服務的行動資料之廣播訊號與產生多種行動服務的清單;服務選擇單元(service selection unit),由清單選擇至少一種行動服務;以及服務輸出單元(service output unit),藉由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至少一種行動服務之至少一個序列來處理所選擇的至少一種行動服務之行動資料,其中一序列形成一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將參考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ATSC)行動/手持(mobile/handheld,M/H)接收器的基本操作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行動傳輸系統(mobile transmission system)的通訊協定堆疊(protocol stack)的實例的示意圖。
依照實施例之行動傳輸系統是一種雙傳輸系統。亦即,在單一系統中,多路傳輸及播送一種行動廣播服務的資料與主要數位廣播服務(ma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ervice)的資料。
在圖1中,主要服務(main service)的音訊/視訊(audio/video,A/V)串流(streams)是基本串流(elementary streams,ES)且根據封包化的基本串流(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PES)架構而予以封包化,而此封包化的基本串流(PES)封包每一個將封包化成為動畫專家群組-2(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2,MPEG-2)傳輸串流(transport stream,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例如節目及系統資訊(program and system information,PSI)/節目及系統資訊通訊協定(program and system information protocol,PSIP)之類的訊號傳遞資訊(signalling information)將分段,此訊號傳遞資訊包括每一種服務的組態資訊(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亦即,例如節目及系統資訊(PSI)/節目及系統資訊通訊協定(PSIP)表之類的訊號傳遞資訊將區分為多個區段(sections)。例如,節目及系統資訊通訊協定(PSIP)中之虛擬頻道表(virtual channel table,VCT)可區分為256個區段。每一個區段可攜帶與幾個虛擬頻道有關的資訊,但是與虛擬頻道有關的資訊並不區分為兩個或更多個區段。以下,表格形式的訊號傳遞資訊將稱為節目表資訊(program table information)或節目表。
資料廣播(data broadcasting)將根據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igital storage media-command and control,DSM-CC)架構而予以分段,並且此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區段將予以封包化成為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多點廣播(multicast)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datagram)將予以封裝成為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結構(addressable section structure),並且所封裝的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將予以封包化成為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該傳輸串流(TS)封包化在網路層(network layer)執行。
封包化的基本串流(PES)型的封包化之傳輸串流(TS)封包或區段型的傳輸串流(TS)封包將根據預先定義的傳輸架構(例如殘邊帶(VSB)傳輸架構)而在實體層(physical layer)予以調變且傳送到接收系統。
在圖1中,行動服務的訊號傳遞資訊將予以封裝成為例如節目及系統資訊(PSI)/節目及系統資訊通訊協定(PSIP)之類的區段結構。行動服務的音訊/視訊(A/V)串流將根據即時通訊協定(real time protocol,RTP)架構而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層予以封包化,此即時通訊協定(RTP)封包將根據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架構而予以封包化,然後此即時通訊協定/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RTP/UDP)封包將根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架構而予以封包化成為即時通訊協定/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RTP/UDP/IP)封包資料。在此,為了方便的緣故,封包化的即時通訊協定/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RTP/UDP/IP)封包資料將稱為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將予以封裝成為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結構,並且所封裝的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將予以封包化成為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
單一可定址的區段設定成將即時通訊協定(RTP)標頭(header)、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標頭、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標頭、以及可定址的區段標頭加入至音訊/視訊(A/V)資料的前面,且將填充資料(stuffing data)(可選擇的)及循環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加入至音訊/視訊(A/V)資料的後面。可定址的區段以184位元組為單位來分割,且將4位元組的傳輸串流(TS)封包標頭加入至每一個已分割的184位元組封包,因而形成傳輸串流(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
在圖1中,檔案/資料下載將根據檔案傳輸通訊協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架構而予以封包化,且將根據非同步分層編碼/分層編碼傳輸(asynchronous layered coding/layered coding transport,ALC/LCT)架構而再度予以封包化。非同步分層編碼/分層編碼傳輸(ALC/LCT)封包將根據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架構而予以封包化,並且非同步分層編碼/分層編碼傳輸/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ALC/LCT/UDP)封包將根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架構予以封包化成為非同步分層編碼/分層編碼傳輸/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ALC/LCT/UDP/IP)封包資料。在此,為了方便的緣故,封包化的非同步分層編碼/分層編碼傳輸/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ALC/LCT/UDP/IP)封包資料將稱為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將予以封裝成為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結構,並且所封裝的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 段將予以封包化成為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
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多點廣播將根據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架構而予以封包化,並且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封包將根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架構而予以封包化。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多點廣播將根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架構而予以封包化。根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架構而封包化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將予以封裝成為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結構,並且所封裝的數位儲存媒體命令及控制(DSM-CC)可定址的區段將予以封包化成為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封包,每一個由188位元組構成。
即時通訊協定(RTP)標頭、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標頭、以及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標頭依序加入至行動服務的音訊/視訊(A/V)串流,因而形成單一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在另一實施例中,行動服務的訊號傳遞資訊的傳輸參數(transport parameter)可設定為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封包將根據預先定義的傳輸架構(例如殘邊帶(VSB)傳輸架構)而在實體層予以調變且傳送到接收系統。
與行動服務有關的傳輸串流(TS)可獨立於與廣播服務有關的一般傳輸串流(TS)來傳送,或可經由一般傳輸串流(TS)的適配欄位(adaptation field)來傳送。
在某些實施例中,適配層(adaptation layer)可包含於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層與實體層之間,以便行動服務不必使用動畫專家群組-2(MPEG-2)傳輸串流(TS)格式來傳送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及節目資訊表(例如節目及系統資訊(PSI)/節目及系統資訊通訊協定(PSIP))。
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行動/手持(M/H)訊框的結構的示意圖。
單一行動/手持(M/H)訊框包括多個(例如5個)子訊框(sub-frames),每一個由多個(例如16個)訊槽(slots)組成。每一個訊槽由多個(例如156個)封包組成。訊槽是用以多路傳輸行動服務資料及主要服務資料的期間(time period)。在單一訊槽中,可以只包含主要服務資料或同時包含主要服務資料及行動服務資料兩者。
屬於相同序列的資料儘可能地彼此遠離,以便改善資料的抗錯性(error-resistance)。參照圖2,屬於一序列的資料群根據方程式(1)而配置於第一訊槽、第四訊槽、以及第九訊槽。
j =(4i +0) mod 16
其中若i <4, 0=0,
否則若i <8, 0=2, ........................(1)
否則若i <12, 0=1,
否則 0=3.
在此,序列表示提供一種或多種行動服務的一組資料群(data groups)。單一序列以里德所羅門(RS)訊框模式來傳送一個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具體而言,單一序列可傳送主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主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及次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兩者。如上所述,行動/手持(M/H)訊框可予以細分為5個等長的行動/手持(M/H)子訊框,每一個由16個連續的行動/手持(M/H)資料訊槽構成,以便在每一個行動/手持(M/H)訊框中定義80個行動/手持(M/H)資料的訊槽。在行動/手持(M/H)訊框的80個訊槽的選取群組內的相關行動/手持(M/H)資料稱為序列。每一個序列由一個訊號群(ensemble)或位於訊槽的不同部分之兩個訊號群構成。
圖3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圖。
於步驟S310,當施加電力至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時,將使內部模組初始化以操作接收器。例如,將準備用以操作接收器之硬體及軟體且予以初始化,此種硬體及軟體例如包括電源、記憶體(memory)、暫存器(rgister)、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頻道清單、行動/手持(M/H)系統執行檔(system binary)、以及輸入/輸出介面。
於步驟S320,將執行一種或多種頻率的頻道掃描操作。此頻道掃描操作包括測定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訊號是否存在於一種或多種頻率頻道,以及設定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服務清單。
於步驟S330,由服務清單選擇一種或多種服務。於步驟S330,可藉由使用者的輸入來選擇服務,或可選擇上次在接收器終止前所選擇的服務。
於步驟S340,將處理與所選擇的服務有關的資料。接收器利用所處理的資料來提供所選擇的服務。接收器可根據服務類型來執行相關操作,例如,儲存所處理的資料於儲存裝置或輸出所處理的資料於螢幕上。
步驟S310至S340只是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的操作實例,因而它們能以不同的順序來執行或予以省略,或可加入其他的步驟。
頻道掃描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頻道掃描方法的流程圖。頻道掃描意指接收及處理與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服務有關的資料之程序,此資料存在於一種或多種頻率之相對應頻帶(frequency band)。
於步驟S410,將測定一種即將執行頻道掃描的頻率。
於步驟S420,將以所測定的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具體而言,將設定接收器的射頻(radio frequency,RF)調諧器(tuner)的頻率,然後搜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訊號。一旦找到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訊號,將收集及處理與行動/手持(M/H)服務有關的資料。
於步驟S430,接收器將測定是否存在另一個即將執行頻道掃描的頻率。接收器能以單一頻率或多個頻率的每一個來執行頻道掃描。當接收器以多個頻率的每一個來執行頻道掃描時,必須以所有的多個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因此,若接收器測定還有其他即將執行頻道掃描的頻率,則接收器將重複步驟S410及S420。
在以多個頻率的每一個來執行頻道掃描的情況下,若接收器無法以多個頻率的特定一個來偵測行動/手持(M/H)訊號,則接收器將停止以此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並且以下一個頻率重新開始搜尋行動/手持(M/H)訊號。
例如,假設要求以對應於頻道3、4、5的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並且頻道3及頻道5是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頻道而頻道4則是類比頻道,亦即非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頻道。當以對應於頻道4的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時測定該頻道4並非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頻道時,則接收器將停止頻道掃描且以對應於頻道5的頻率而重新開始頻道掃描。以此方式,接收器只以對應於頻道3及頻道5的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
圖5A及圖5B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以頻道掃描模式來執行頻道掃描的方法的流程圖。
在圖5A及圖5B中,假設以單一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即使是以多個頻率來執行頻道掃描,除了以對應於頻率數目的預定次數重複頻道掃描與將有關多個頻率的資訊加入頻道清單之外,可應用如同圖5A及圖5B之說明,因此將不額外提供其說明。
於步驟S501,接收器測定即將執行頻道掃描的頻率。
於步驟S502,接收器從八階(level)殘邊帶(8VSB)串流取出對應於此頻率之有關行動/手持(M/H)服務的串流。
於步驟S503,接收器從每一訊槽接收傳輸參數頻道(transmission parameter channel,TPC)或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segment)。
傳輸參數頻道(TPC)片段提供包含訊槽的編碼資訊及位置資訊之資料,用以處理序列所包含的資料。傳輸參數頻道(TPC)片段可包括子訊框數目(sub-frame_number)欄位、訊槽數目(slot_number)欄位、序列識別碼(parade_id)欄位、起始群組數目(starting_group_number,SGN)欄位、群組數目(number_of_groups,NoG)欄位、序列重複週期(parade_repetition_cycle,PRC)欄位、里德所羅門訊框模式(RS_frame_mode)欄位、主要里德所羅門碼模式(RS_code_mode_primary)欄位、次要里德所羅門碼模式(RS_code_mode_secondary)欄位、快速資訊頻道版本(FIC_version)欄位、序列連續性計數器(parade_continuity_counter)欄位、以及群組總數(total number of group,TNoG)欄位。
子訊框數目欄位表示行動/手持(M/H)訊框中之目前子訊框的數目。當行動/手持(M/H)訊框由5個子訊框組成時,子訊框數目欄位的值可以是0至4。
訊槽數目欄位表示子訊框中之目前訊槽的數目。當子訊框由16個訊槽組成時,訊槽數目欄位的值可以是0至15。
序列識別碼欄位表示用以識別與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相對應的序列之識別符號(identifier)。序列識別碼欄位可具有7位元的值。在單一行動/手持(M/H)傳輸中,每一序列具有唯一的序列識別碼。實體層與上層之間序列識別碼的通訊是藉由將1位元加入至序列識別碼的左邊所形成的訊號群識別碼而達成。用以識別經由序列傳送的主要訊號群之訊號群識別碼是藉由將0加入至序列識別碼的最高有效位元(most significant bit,MSB)而形成,並且用以識別次要的訊號群之訊號群識別碼是藉由將1加入至序列識別碼的最高有效位元(MSB)而形成。
起始群組數目(SGN)欄位表示與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相對應的序列的第一訊槽數目。稍後要說明之起始群組數目(SGN)及群組數目(NoG)用以獲得根據方程式(1)在子訊框中分配給相對應序列的訊槽數目。
群組數目(NoG)欄位表示分配給序列的群組的數目。
序列重複週期(PRC)欄位表示以行動/手持(M/H)訊框為單位而傳送的序列的重複期間。
里德所羅門(RS)訊框模式欄位表示單一序列是否傳送單一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
快速資訊頻道(FIC)版本欄位表示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的版本。
序列連續性計數器欄位從0增加到15且每一個(序列重複週期(PRC)+1)MPH訊框逐一地執行。
群組總數(TNoG)欄位表示配置於子訊框的全部資料群組的數目。
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提供包含訊號群與行動服務之間的對映(mapping)資訊的資料以達成快速行動服務。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包括實體層與上層之間的跨層(cross layer)資訊。
若藉由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來檢查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的版本的結果為測定出先前接收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已經被儲存,但尚未被更新,則不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而使用所儲存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來取代。
於步驟S504,接收器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來.產生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chunk)或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然而,若存在有效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則可省略步驟S504。有效的快速資訊頻道(FIC)意指能夠以訊號傳遞(signaling)目前頻率所提供的服務之資訊皆有效。
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提供與目前行動/手持(M/H)訊框所提供的服務類型有關的資訊以及與用以傳送所提供的服務之訊號群有關的資訊。具體而言,快速資訊頻道(FIC)包括與目前行動/手持(M/H)訊框所包含的每一訊號群相對應之訊號群迴路(ensemble_loop)欄位。
訊號群迴路欄位包括與對應於訊號群的服務類型有關的資訊以及與相對應服務有關的簡略資訊。
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也可包括與服務標示表(service labeling table,SLT)、服務對映表(service map table, SMT)、以及指南存取表(guide access tabel,GAT)有關的存取資訊。
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可包括服務標示表(SLT)訊號群指示器(SLT_ensemble_indicator)及指南存取表(GAT)訊號群指示器(GAT_ensemble_indicator)。在此,將假設在快速資訊頻道(FIC)中,服務標示表(SLT)訊號群指示器(具有欄位值「1」)在訊號群迴路中設定為訊號群「0x01」,服務標示表(SLT)訊號群指示器及指南存取表(GAT)訊號群指示器在訊號群迴路中設定為訊號群「0x02」,以及指南存取表(GAT)訊號群指示器在訊號群迴路中設定為訊號群「0x03」。
接收器可藉由上述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以獲得與服務標示表(SLT)及指南存取表(GAT)有關的存取資訊。
表1繪示藉由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所獲得的服務標示表(SLT)及指南存取表(GAT)之存取資訊的實例。
於步驟S505,將測定一掃描模式。根據掃描模式,將選擇性地執行步驟S510、S520、S530、及S540之一。掃描模式可符合接收器的基本設定或可藉由使用者的選擇而予以測定。
在此,掃描模式可區分為快速資訊頻道(FIC)接收模式、服務標示表(SLT)接收模式、服務對映表(SMT)接收模式、以及指南存取表(GAT)接收模式。在此,掃描模式已經根據用以產生服務清單之服務訊號傳遞表的類型而予以區分。
<快速資訊頻道(FIC)接收模式>
當掃描模式測定為快速資訊頻道(FIC)接收模式時,將執行步驟S510。
於步驟S510,接收器對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進行位元分析(bit-parses)以取出標頭及有效負載(payload),然後根據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標準而將其儲存於相對應的欄位。並且由有效負載來分析形成服務清單所需之資訊。
接收器重複藉由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的訊號群迴路欄位而獲得與服務有關的資訊之程序以達到與訊號群數目相等的次數,以便獲得形成目前行動/手持(M/H)訊框所提供的服務清單所需之資訊。
利用所分析的資訊可產生服務清單資訊。表2繪示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產生的服務清單資訊的實例。
在表2中,多重訊號群模式欄位是表示是否經由單一訊號群或多個訊號群來傳送服務之資訊。服務狀態欄位表示服務的目前狀態,並且服務保護欄位是表示服務是否已經予以加密(encrypted)之資訊。
表2繪示根據訊號群識別碼產生服務清單資訊之實例。因為根據經由表2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所接收的資訊的格式來產生服務清單資訊,所以使用者不易直覺地認出使用者想要的服務。
表3繪示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產生的服務清單的另一實例。
表3繪示根據服務識別碼來設定對映資訊之實例。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輕易地認出所提供的服務,並且當使用者選擇服務時易於執行訊號群轉換(transition)。
雖然未繪示於表2及表3,但是服務清單資訊可包括頻率資訊及例如行動/手持(M/H)傳輸串流(TS)識別碼之連接資訊。當頻率資訊包含於服務清單資訊時,接收器可輕易地執行頻率轉換。當掃描模式是快速資訊頻道(FIC)資訊接收模式時,可將根據表2或表3的服務清單資訊之服務清單輸出到使用者。然而,在以下所述之其他的掃描模式中,可進一步接收其他的資料(例如服務標示表(SLT)、服務對映表(SMT)、以及指南存取表(GAT)),然後可輸出包含與服務有關的詳細資訊之服務清單資訊。
<服務標示表(SLT)接收模式>
當掃描模式經測定為服務標示表(SLT)接收模式時,將執行步驟S520。在服務標示表(SLT)接收模式中,利用服務標示表(SLT)資料來提供包含與服務有關的文字(text)形式的簡略說明資訊之服務清單資訊。
於步驟S520,接收器搜尋用以傳送服務標示表(SLT)資料之訊號群的識別碼。用以傳送服務標示表(SLT)資料之訊號群的識別碼可由步驟S505所述之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的服務標示表(SLT)指示器欄位獲知。
於步驟S521,接收器獲得與傳送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序列相對應之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
為此目的,首先,將獲得序列的識別碼。序列的識別碼是訊號群的識別碼除了最高有效位元(MSB)之外其餘的7位元的值。
其次,將由目前接收的行動/手持(M/H)訊框所包含的每一子訊框中所包含的訊槽取出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根據所取出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所儲存的序列識別碼,測定所取出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是否為與傳送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序列相對應之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
最後,由訊槽取出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若存在先前儲存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則可使用所儲存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而不必搜尋訊槽。
於步驟S522,接收器獲得傳送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序列。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包括多個包含序列的訊槽以及能夠處理序列的頻道編碼資訊。因此,接收器利用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來處理及收集想要的序列所包含的訊槽的資料。
在此情況下,接收器的一部分模組可不操作直到接收了想要的訊槽為止。當一部分模組不操作時,將切斷射頻(RF)模組的電力,因而降低耗電量及不必要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處理所導致的開銷(overhead)。
利用所收集的資料來形成序列。在訊槽的處理及收集期間所獲得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長訓練序列(long training sequence,LTS)、以及時序(timing)資訊將用以估計頻道環境以及根據所估計的頻道環境來控制參數。
於步驟S523,接收器形成里德所羅門(RS)訊框。接收器測定利用訊號群的識別碼的最高有效位元(MSB)所獲得的序列是否予以接收以作為主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次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然後形成里德所羅門(RS)訊框。之後,接收器對里德所羅門(RS)訊框執行錯誤修正。
於步驟S524,接收器形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為此,接收器由里德所羅門(RS)訊框取出行動/手持(M/H)傳輸封包(transport packet,TP)資料且分析此行動/手持(M/H)傳輸封包(TP)資料的標頭以收集網路封包(例如網際網路通訊協定第四版(IPv4)資料包)。
於步驟S525,接收器接收包含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在一實施例中,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224.0.23.60/埠編號(port number)4937接收的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UDP/IP)資料包可指示一種服務訊號傳遞表。服務訊號傳遞表是用以訊號傳遞服務相關資訊之資訊,此資訊是包含例如服務標示表(SLT)、服務對映表(SMT)、以及指南存取表(GAT)之類的服務相關資訊的表格。
接收器分析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標頭以測定服務訊號傳遞表是否具有與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相對應的表格識別碼。
於步驟S526,接收器分析該服務標示表(SLT)資料以獲得與服務有關的資訊。由所接收的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表格標頭檢查服務標示表行動手持通訊協定版本(SLT_MH_protocol_version),以便測定目前行動/手持(M/H)接收器是否可處理此版本。若此版本是無法處理的版本,則將不處理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然而,若可藉由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模組來處理通訊協定版本,則可分析該服務標示表(SLT)資料)。
接收器根據所分析的服務標示表(SLT)資料來接收及儲存與服務有關的資訊,這些服務的數目等於行動手持服務數目(num_MH_services)欄位的值。與服務有關的資訊所能包含的資訊可變動,例如可包括服務識別碼及與服務有關的簡略說明資訊。
藉由位元級分析(bit_level parsing)可獲得服務識別碼及與服務有關的簡略說明資訊。具體而言,藉由分析關於說明資訊的長度資訊及儲存著說明資訊的位元序列,可獲得與服務有關的簡略資訊。
說明資訊所包含的每一字元(character)能以2-位元組為基礎來讀取,並且可對每一字元執行八位元萬國碼可變長度編碼(UTF[8])解碼。為了獲得與服務標示表(SLT)資料所包含的所有服務有關的說明資訊,將執行位元-序列處理以達到與數目描述符號(num_descriptor)欄位的值相等的次數。
接收器根據所分析的資訊來產生服務清單資訊。藉由服務標示表(SLT)資料所獲得的與服務有關的資訊能以類別、服務名稱、以及說明資訊相連結的方式而儲存於儲存裝置。表4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利用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產生的服務清單資訊的例子。
與服務有關的資訊已經被加入至表4,相較於表2或表3,使用者可從表4輕易地獲得與服務有關的資訊。
服務的類別可簡略地表示於服務清單資訊中。
依照一實施例,若服務狀態欄位設定為「隱藏」或「無效」,則可予以刪除以預防使用者的混淆。尤其,服務狀態欄位設定為「隱藏」的服務不可繪示於服務清單資訊以預防使用者選擇此服務。此外,訊號群識別碼欄位及多重訊號群模式欄位是接收器搜尋服務所需之資訊,因而不可顯示給使用者。
當接收器輸出服務清單時,可將簡短行動手持(MH)服務名稱欄位所包含的服務名稱轉換成接收器可輸出的文字格式,然後輸出服務清單給使用者。
依照一實施例,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其餘部分可存在於另一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另一訊號群。在此情況下,可針對相對應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訊號群而重複上述之處理。
<服務對映表(SMT)接收模式>
除了某些操作之外,服務對映表(SMT)接收模式與服務標示表(SLT)接收模式相同。然而,因為服務對映表(SMT)資料存在於每一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所以搜尋包含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訊號群的程序是必需的。亦即,將對每一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接收及處理該服務對映表(SMT)資料。
於步驟S530,接收器獲得與傳送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序列相對應之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
於步驟S531,接收器獲得傳送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序列。
於步驟S532,接收器形成里德所羅門(RS)訊框。
於步驟S533,接收器形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於步驟S534,接收器接收包含服務對映表(SMT)資料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224.0.23.60/埠編號4937接收的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UDP/IP)資料包可表示服務訊號傳遞表。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標頭所包含的表格識別碼將受到檢查。若表格識別碼是0xDB,則服務訊號傳遞表測定為服務對映表(SMT)資料。
於步驟S535,接收器分析該服務對映表(SMT)資料以獲得與服務有關的資訊。由所接收的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表格標頭檢查服務對映表行動手持通訊協定版本(SMT_MH_Protocol_version),以便測定目前行動/手持(M/H)接收器是否可處理此版本。若目前行動/手持(M/H)接收器無法處理此版本,則不使用服務對映表(SMT)資料。
接收器根據所分析的服務對映表(SMT)資料來接收及儲存與服務有關的資訊,這些服務的數目等於行動手持服務數目(num_MH_services)欄位的值。用以識別服務的簡短行動手持服務識別碼(SMH_service_id)基本上存在於服務對映表(SMT)資料所包含的服務迴路(service loop)欄位。服務迴路欄位也可包括與形成每一服務的成分(components)有關的存取資訊、用以處理的成分資訊、成分解碼器(component decoder)的組態資訊、服務保護資訊、每一成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以及埠編號。因此,接收器分析相對應的資訊。
接收器根據藉由服務對映表(SMT)資料所獲得的與服務有關的資訊來產生服務清單資訊。表5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利用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產生的服務清單資訊的實例。
相較於表2及表3,表5可更包括形成每一服務的成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來源或目的地位址)及埠編號(來源或目的地埠),與處理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串流所需之解碼器設定資訊(例如音訊組態資訊及視訊組態資訊)。
<指南存取表(GAT)接收模式>
為了呈現詳細的服務資訊給使用者,將使用指南存取表(GAT)模式。接收指南存取表(GAT)資料的方法與接收服務標示表(SLT)資料的方法相同。然而,使用指南存取表訊號群指示器(GAT_ensemble_indicator)來取代服務標示表訊號群指示器(SLT_ensemble_indicator)。
在指南存取表(GAT)接收模式中,將接收與串流所包含的服務指南(service guide,SG)有關的識別資訊及位置資訊。當接收與服務指南(SG)有關的位置資訊時,將接收用以形成服務指南(SG)的資料。
於步驟S540,接收器搜尋用以傳送指南存取表(GAT)資料之訊號群的識別碼。
於步驟S541,接收器獲得與傳送指南存取表(GAT)資料的序列有關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
於步驟S542,接收器根據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來形成序列。
於步驟S543,接收器形成里德所羅門(RS)訊框。
於步驟S544,接收器由里德所羅門(RS)訊框取出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於步驟S545,接收器由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獲得指南存取表(GAT)資料。
於步驟S546,將產生服務指南(SG)清單。
於步驟S547,接收器選擇服務指南(SG)。
於步驟S548,接收器取出包含所選擇的服務指南(SG)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於步驟S549,接收器根據所取出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來產生服務清單資訊。
表6繪示利用接收指南存取表(GAT)資料所獲得的資訊來產生的服務清單資訊的實例。
使用者可藉由服務指南(SG)供應商名稱或其他的資訊來選擇服務指南(SG)且利用與服務指南(SG)有關的存取資訊來接收用以形成服務指南(SG)的資料。服務指南(SG)之存取符合開放行動通訊聯盟-廣播(Open Mobile Alliance-Broadcast,OMA-BCAST)標準。
參照表6,行動/手持(M/H)傳輸系統所傳送的服務指南(SG)將藉由行動/手持(M/H)服務指南(SG)來作訊號傳遞,並且經由外部通訊網路傳送的服務指南(SG)可藉由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或全球資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而予以存取。
<頻道掃描逾期(Timeout)>
接收器測定提供行動/手持(M/H)服務的行動/手持(M/H)訊號是否以所選擇的頻率傳送。若尚未以此頻率接收任何行動/手持(M/H)訊號達預定時間,則接收器可測定行動/手持(M/H)訊號並未以此頻率傳送。作為用以測定尚未接收任何行動/手持(M/H)訊號之標準之預定時間可定義為逾期時間(timeout time)。
接收器在設定逾期時間時將考慮遠端程序呼叫(remote procedure call,RPC)值。遠端程序呼叫(RPC)值是表示每一服務傳輸的行動/手持(M/H)訊框數目之資訊。例如,每一個行動/手持(M/H)訊框傳送了具有遠端程序呼叫(RPC)值「1」的服務,並且每兩個行動/手持(M/H)訊框傳送了具有遠端程序呼叫(RPC)值「2」的服務。亦即,當已搜尋具有遠端程序呼叫(RPC)值「2」的服務時,接收器將測定是否以相對應的頻率傳送行動/手持(M/H)訊號達對應於至少兩個行動/手持(M/H)訊框之時間。若接收器不知道相對應的服務的遠端程序呼叫(RPC)值,則接收器將決定是否傳送行動/手持(M/H)訊號達對應於最大遠端程序呼叫(RPC)值(例如7)之時間。
服務清單的輸出
表7繪示根據頻道掃描所產生的服務清單資訊來輸出服務清單的實例。根據掃描模式或策略,服務清單所包含的資訊的類型受到改變。
表7所示之服務清單包括服務識別碼、服務名稱、以及服務類別。
服務識別碼可藉由利用一分隔符號而連接上一位元組與下一位元組來表示。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數位電視(DTV)所使用的此種表示法可使一使用者熟悉且讓使用者輕易地認出服務數目。依照一實施例,服務識別碼可利用無分隔符號的16位元來表示。
項目「服務名稱」表示服務的名稱。在服務名稱項目中,可表示表4的「簡短行動手持(MH)服務名稱」。
依照一實施例,可將表示服務是收費服務或免費服務的資訊加入至服務識別碼或服務名稱。換言之,表示服務名稱的資訊與表示收費服務的資訊可表示於服務名稱項目,或者表示服務識別碼的資訊與表示收費服務的資訊可表示於服務識別碼項目。可由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的受保護服務指示器(SP_indicator)欄位或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描述符號來檢查相對應的服務是否為收費服務。假使是收費服務,則可通知使用者需要額外的措施(例如,內容的購買)來觀看收費服務。假使是免費服務,表示服務名稱的資訊與表示免費服務的資訊可表示於服務名稱項目中,或者可省略表示免費服務的資訊(亦即可只表示「簡短行動手持(MH)服務名稱」項目)。
參照表7,藉由將資訊「受保護的服務」加入至服務識別碼11-1,可表示與服務識別碼11-1相對應的服務是收費服務。藉由將資訊「免費」加入服務識別碼11-2、13-2、以及15-1或只表示服務識別碼,可表示與服務識別碼11-2、13-2、以及15-1相對應的服務是免費服務。
如表7所示,藉由將收費/免費資訊加入至行動手持(MH)簡短服務名稱項目「三星的未來」的前面且將「電影」(類型(genre)資訊)加入至服務類別項目,可建立讓使用者輕易識別的使用者介面。使用者介面的這些設定因使用者的要求而改變。
「服務類別」項目表示服務的類別。在「服務類別」項目中,可分層地表示服務的類別。例如,服務可粗分為「基本電視」、「收費電視」、以及「服務指南」之一且細分為「電影」、「記錄片」、以及「新聞」之一。對於類型資訊,可由服務訊號傳遞表(例如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類型描述符號(genre_descriptor)欄位來檢查粗分與細分。以此方式,藉由分層地顯示服務的類別,則使用者可輕易認出服務的詳細類型。
在服務清單中,可指出服務取得的途徑。對於一般行動廣播,未必要指出取得途徑。然而,對服務指南(SG)必須指出取得途徑。可由指南存取表(GAT)資料來檢查服務指南(SG)的取得途徑。
服務指南(SG)不僅可經由行動/手持(M/H)傳輸系統也可經由例如外部通訊網路之頻帶外(out-of-band,OOB)而予以接收。當可經由行動/手持(M/H)傳輸系統取得服務指南(SG)時,可指示於使用者介面以便通知使用者可接收服務指南(SG)而不必使用額外的網路或外部網路。另一方面,當只能經由行動/手持(M/H)傳輸系統以外的網路(例如利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或全球資源定位器(URL))取得服務指南(SG)時,將通知使用者必須存取外部網路,以便增進使用者的便利。當行動/手持(M/H)傳輸系統以外的網路是需要額外支出的網路時,應該通知使用者。在後一種情況,能用以取得服務指南(SG)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或全球資源定位器(URL)可包含於服務清單,但其未繪示於表7。
<分級資訊(Rating Information)的輸出>
服務清單可更包括分級資訊。在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系統中,可定義本身是一種服務訊號傳遞表之分級地區表(rating region table)以傳送分級資訊及地區資訊。接收器可由分級地區表獲得每一種服務的分級資訊,並可顯示分級資訊於服務清單。
表8繪示包含分級資訊的服務清單的實例。
為了避免提供不適當的內容給使用者,可設定未成年保護模式。可根據未成年保護模式來改變觀眾所能觀看的服務。例如,若將未成年保護模式設定為允許15歲以下的人觀看的服務,則觀眾無法觀看允許15歲或15歲以上的人觀看的服務。因此,在此情況下,服務識別碼11-1及11-2未顯示於服務清單。
<地區資訊>
分級地區表可包括與提供每一種服務的地區有關的資訊。接收器由分級地區表檢查提供每一種服務的地區,並且顯示此地區於服務清單。若可利用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之裝置認出使用者目前的位置,則不允許使用者觀看的服務可不顯示於服務清單。例如,若使用者位於首爾(Seoul)且終端機(terminal)可知道使用者的位置,則服務識別碼11-2不顯示於服務清單。因此,使用者只能觀看服務識別碼11-1、11-2、13-2、以及15-1。此地區資訊依據設定而改變。
表9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顯示地區資訊的服務清單的實例。
<服務改變指示>
行動服務的廣播時間可因某種理由而改變,例如發生緊急狀況。可經由目前節目描述符號(current_program_descriptor)來接收廣播時間資訊。若廣播時間資訊不同於由先前接收的服務指南(SG)或服務訊號傳遞表取得的時間資訊,則經由目前節目描述符號接收的時間資訊將顯示給使用者。此時,改變前的資訊與改變後的資訊可一起顯示給使用者。尤其,可將已改變的服務的名稱及時間資訊加入至服務清單,以便讓使用者可輕易認出服務是否已經改變。
當經由服務指南(SG)而接收與已改變的服務有關的資訊時,可將經由服務指南(SG)取得之與已改變的服務有關的詳細資訊加入以便更新服務清單。
若無法取得與已改變的服務有關的詳細資訊,則利用目前節目描述符號將已改變的服務的名稱或提供時間加入至服務清單。在此情況下,可以不顯示服務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給使用者
表10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包含服務改變資訊的服務清單的實例。雖然藉由表10的取消標誌來表示已改變的服務,但是依照某些實施例可以不顯示改變前的資訊給使用者。
<服務選擇>
使用者由服務清單選擇想要的服務。當使用者選擇一種或多種服務時,將循序地處理與每一種所選擇的服務相對應的訊號群或同時處理與所選擇的服務相對應的訊號群。
依照一實施例,可在多個訊號群上傳送一種或多種服務。當接收器可同時處理多個訊號群時,將在接收器的硬體資源的考量下決定是否同時處理這些訊號群。亦即,考慮接收器的資源(例如記憶體)後才同時處理這些訊號群。
例如,需要1百萬(M)位元組/秒的資源來處理訊號群#1且需要3百萬(M)位元組/秒的資源來處理訊號群#2及訊號群#3之每一個。假設訊號群處理模組可使用5百萬(M)位元組/秒的資源,則接收器可同時處理訊號群#1及訊號群#2,但是無法與訊號群#1及訊號群#2一起同時處理訊號群#3。因此,當使用者選擇對應於訊號群#1的服務及對應於訊號群#2的服務時,接收器可更新服務清單使其不可能選擇對應於訊號群#3的服務。
根據設定,選擇對應於訊號群#3的服務是可能的,可由服務清單移除第一選擇的服務來取代,以便將對應於訊號群#3的服務加入至服務清單。
服務執行1(當選擇廣播服務時)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來執行服務的方法的流程圖。
於步驟S602,接收器獲得所選擇的服務的服務識別碼。
於步驟S604,接收器利用服務識別碼來獲得與所選擇的服務相對應的頻率資訊。若無法只用服務識別碼來獲得頻率資訊,則利用接收器所儲存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來檢查用以傳送所選擇的服務之頻率。
於步驟S606,接收器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服務之訊號群的識別碼(或訊號群識別碼)。接收器利用服務識別碼與訊號群識別碼或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的服務對映表(SMT)資料之間的對映資訊來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服務之訊號群的識別碼。
於步驟S608,接收器獲得序列識別碼。藉由移除訊號群識別碼的最高有效位元(MSB),可獲得序列識別碼。
於步驟S610,接收器利用序列識別碼來接收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換言之,獲得與傳送所選擇的服務的序列有關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對於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可再次使用事先儲存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或可藉由比較經由每一訊槽所獲得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的序列識別碼與步驟S608所獲得的序列識別碼來獲得想要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當接收了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時,將根據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所包含的頻道編碼資訊來設定序列處理模組。
於步驟S612,接收器收集訊槽的資料以形成序列。
於步驟S614,接收器利用序列來形成里德所羅門(RS)訊框且對里德所羅門(RS)訊框執行錯誤修正。單一序列可傳送一個或兩個射頻(RF)訊框。此時,將測定利用訊號群識別碼的最高有效位元(MSB)來傳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是否為主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次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並且識別及接收想要的里德所羅門(RS)訊框。
於步驟S616,接收器處理里德所羅門(RS)訊框以取出網路封包(例如,網際網路通訊協定第4版(IPv4)封包)。具體而言,藉由從里德所羅門(RS)訊框取出行動/手持(M/H)封包且對各封包的標頭進行分析及錯誤處理來取出網路封包。
於步驟S618,接收器獲得服務對映表(SMT)資料。若存在有效的服務對映表(SMT)資料,則可省略步驟S618。因為服務對映表(SMT)資料包括用以處理一服務的資訊(例如,服務組態資訊),所以必須處理用以傳送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網路封包。
於步驟S620,接收器利用服務對映表(SMT)資料來設定解碼器以處理該服務。服務對映表(SMT)資料所包含的服務組態資訊可包括編碼解碼器(codec)資訊、頻道資訊、以及音訊的取樣(sampling)資訊。同樣,對於視訊,類似的資訊可包含於服務組態資訊。接收器初始化(或設定解碼器)使得可利用服務組態資訊來處理服務的成分(若已接收)。該服務組態資訊可定義於成分描述符號(component_descriptor)欄位。
於步驟S622,當解碼器的設定完成時,接收器將接收多個與服務相對應的成分串流(component stream)。成分串流意指包含用以形成服務的成分之串流,例如音訊串流、視訊串流、以及文字串流。
於步驟S624,接收器組合上述成分串流,然後輸出此組合至輸出裝置。視訊可輸出至顯示裝置且音訊可輸出至輸出裝置(例如,揚聲器)。
當服務支援多聲道(multi-sound)服務時(亦即,當存在多種音訊成分時),與音訊成分有關的資訊將利用音訊成分之國際標準組織639語言碼(ISO_639_language_code)而呈現給使用者。一旦使用者選擇想要的音訊成分,則只有所選擇的音訊成分可輸出。國際標準組織(ISO)639語言碼由3位元組所組成,但是可根據接收器的語言設定而以各種方式顯示給使用者。
例如,若接收器的語言設定是韓語,則即使在國際標準組織(ISO)639語言碼是「ENG」的情況下,國際標準組織(ISO)639語言碼可輸出為「」。若接收器的語言設定是漢語,則國際標準組織(ISO)639語言碼可輸出為「英語」。亦即,音訊成分的語言擴充至使用者可輕易識別的語言,以便讓使用者可輕易檢查音訊成分的語言。
服務執行2(當選擇服務指南(SG)時)
當使用者由服務清單選擇服務指南(SG)時,依照服務指南(SG)的類型,接收器可藉由存取另一頻率或連接到像是第三代(3G)網路(例如無線區域網路(LAN)、乙太網路(Ethernet)、網際網路(Internet)等等)之外部網路來接收服務指南(SG)。假使連接到例如第三代(3G)網路之外部網路,則可利用指南存取表(GAT)資料的描述符號迴路(descriptor loop)欄位所定義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或全球資源定位器(URL)來接收與服務指南(SG)有關的資料。
經由行動/手持(M/H)傳輸系統來接收服務指南(SG)的例子將參考圖7予以說明。
圖7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來接收服務指南(SG)的方法的流程圖。
於步驟S710,接收器獲得服務指南(SG)的服務識別碼及公告頻道傳輸會話識別符號(announcement_channel_TSI)之至少一個。可在指南存取表(GAT)資料的描述符號迴路欄位中獲得服務識別碼及公告頻道傳輸會話識別符號(TSI)之至少一個。
於步驟S720,接收器利用服務識別碼來獲得與服務指南(SG)相對應的頻率資訊及訊號群識別碼。此時,可使用事先儲存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或服務對映表(SMT)資料。若無事先儲存的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或服務對映表(SMT)資料,則可藉由頻道掃描來獲得與服務指南(SG)相對應的服務識別碼、頻率資訊、以及訊號群資訊。可利用服務識別碼的上(upper)8位元來獲得頻率資訊。
於步驟S730,接收器利用頻率資訊及訊號群識別碼來存取包含服務指南(SG)的訊號群。
於步驟S740,接收器接收所存取的訊號群的服務對映表(SMT)資料。服務對映表(SMT)資料可包括與形成服務指南(SG)、服務指南(SG)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及埠編號、以及接收服務指南(SG)所需之其他資訊(例如單向檔案傳輸(file delivery over unidirectional transport,FLUTE)描述符號)之服務成分有關的資訊。
於步驟S750,接收器藉由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過濾來接收與服務指南(SG)相對應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根據某些實施例,可利用步驟S710所儲存的公告頻道傳輸會話識別符號(TSI)資訊來接收服務指南(SG)的片段。因為藉由單向檔案傳輸(FLUTE)會話(session)來傳送服務指南(SG),所以將比較單向檔案傳輸(FLUTE)會話的公告頻道傳輸會話識別符號(TSI)及傳輸會話識別符號(TSI)資料以收集匹配的資料。
於步驟S760,接收器利用服務指南(SG)的片段來形成服務指南(SG)。
於步驟S770,接收器輸出服務指南(SG)給使用者。
於步驟S780,一旦使用者根據所輸出的服務指南(SG)來選擇服務,接收器將獲得所選擇的服務的識別碼。接著,根據圖6所示之程序而輸出所選擇的服務。若所選擇的服務需要經由另一頻率或訊號群來傳送,則接收器可偏移至其他的頻率或訊號群以執行圖6所示之步驟。
服務執行3(多重訊號群處理)
即使一使用者選擇多個服務或單一服務,接收器也可存取兩個或更多個訊號群。當接收器由兩個或更多個訊號群取出具有相同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的封包且處理所取出的封包時,將需要用以區別封包之資訊。在下層中,當傳送所取出的封包到上層時訊號群識別碼將加入至封包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以便指出封包已經藉由那一個訊號群來傳送。
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的基本功能
<頻率設定>
對於根據實施例之行動系統,將建議四種指示頻率資訊的方法。然而,依照本發明之指示頻率資訊的方法並未侷限於這四種指示頻率資訊的方法。
第一,可使用例如189000千赫(KHz)之實際頻率。
第二,可利用與頻率有關的頻道數字來指示頻率。例如,可使用頻道數字11或12作為指示頻率的頻率資訊。
第三,可利用與頻率有關的服務識別碼來指示頻率。例如,可使用像是11-1或12-1之類的服務識別碼作為頻率資訊。
第四,可利用傳輸串流(TS)識別碼來指示頻率。例如,可使用像是0x00001之類的傳輸串流(TS)識別碼作為頻率資訊。
上述第二至第四種方法可利用頻率與其他資訊之間的對映關係來獲得實際頻率。
表11繪示頻率與其他資訊之間的對映資訊。
表11所示之資訊可儲存於行動/手持(M/H)接收器或可藉由接收(或搜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廣播串流或其一部分來獲得。所獲得的資訊可儲存於例如記憶體之儲存裝置。
<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的備份>
根據實施例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是在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期間接收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這是因為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與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藉由相同的訊號傳遞資料編碼器(signaling data encoder)來編碼。接收器接收每一序列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對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執行錯誤修正,然後將已被錯誤修正的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 儲存於例如記憶體之類的儲存裝置,以便使用者在選擇特定訊號群時能以低功率消耗迅速地存取與所選擇的訊號群相對應的序列。除非事先儲存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否則必須檢查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直到存取想要的序列為止,當事先儲存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時將消耗較大的功率。
<網路封包收集>
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來處理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方法的流程圖。
當行動/手持(M/H)封包是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時可執行圖8所示之方法。里德所羅門(RS)訊框的每一行的資料可對應於單一行動/手持(M/H)封包。
於步驟S810,接收器接收行動/手持(M/H)封包(例如行動/手持(M/H)傳輸串流(TS)封包)。
於步驟S820,接收器檢查行動/手持(M/H)封包的接收模式。亦即,接收器確定行動/手持(M/H)封包是否屬於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或屬於新的(或下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接收器可藉由確定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及行動/手持(M/H)封包的標頭是否存在來確定行動/手持(M/H)封包的接收模式。若接收器確定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存在,且由行動/手持(M/H)封包的標頭確定未接收新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則接收器將執行步驟S830。亦即,若接收器確定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屬於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則接收器將執行步驟S830。
接收器可藉由比較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總長度與到目前為止所收集的資料數量來確定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是否屬於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換言之,若到目前為止所收集的資料數量等於或大於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總長度,則已經完成了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因此,在此情況下,接收器可確定所接收的封包屬於新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於步驟S830,將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的有效負載儲存於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之後。亦即,將除了填充資料之外的純粹有效負載資料儲存於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之後。
另一方面,若接收器確定行動/手持(M/H)封包屬於新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則接收器將執行步驟S842。
於步驟S842,接收器搜尋行動/手持(M/H)封包之新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若接收器無法找到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之新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則接收器將接收下一個行動/手持(M/H)封包。另一方面,若接收器找到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之新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則接收器將執行步驟S844。依照一實施例,即使接收器無法找到目前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之新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接收器也可執行步驟S844以完成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於步驟S844,接收器完成已經收集的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完成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包括收集有效負載資料直到目前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之下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指標欄位(pointer field)所指示的)為止且將所收集的有效負載資料儲存於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之後。
於步驟S846,接收器將行動/手持(M/H)封包的其餘的可用有效負載資料儲存於與新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相對應的緩衝器(buffer)。
若接收器執行上述各操作時錯誤發生於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則接收器將完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因為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可包括一個或多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所以接收器可藉由分析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標頭來取出有效的地區。
例如,假設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包括兩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且目前的封包是兩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的第二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的一部分。即使錯誤發生於目前的封包,兩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的第一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仍然有效,因而,藉由分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標頭只取出第一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
總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處理狀態可區分為「收集狀態」與「新封包狀態」。「收集狀態」意指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正被收集之狀態,並且「新封包狀態」意指錯誤存在於封包或未找到下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因而搜尋該起點時之狀態。結果,完成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收集的時間點與找到下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起點的時間點相同。
依照一實施例,為了加速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收集,當每次收集行動/手持(M/H)封包時,將分析前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標頭以確定是否已經完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並且在確定已經完成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時立刻結束收集。例如,將比較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總長度與目前收集的長度,並且若兩者彼此相等,則完成目前收集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接收>
服務訊號傳遞表是指用以傳送服務相關資訊的表格。例如,服務標示表(SLT)資料、服務對映表(SMT)資料、以及指南存取表(GAT)資料可包含於服務訊號傳遞表。
服務訊號傳遞表將傳送到預先定義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及埠。因此,接收器藉由執行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埠的過濾來接收與服務訊號傳遞表相對應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
當服務訊號傳遞表藉由分割成一個或多個區段來傳送時,可藉由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標頭所包含的區段數目(section_number)欄位及最後區段數目(last_section_number)欄位來形成完整的服務訊號傳遞表。例如,若區段數目欄位與最後區段數目欄位兩者皆為0,則意指形成單一服務訊號傳遞表。若最後區段數目欄位大於0,則將接收(最後區段數目+1)個區段。區段數目欄位必須小於或等於最後區段數目欄位。
可利用出現於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標頭之表格識別碼(table_id)欄位來表示服務訊號傳遞表的類型資訊。
尚未處理的區段將傳送到下一個模組,以便能夠利用區段數目欄位而予以處理。傳送各區段到下一個模組的程序可以是整批傳送所有的區段資料或在每次接收區段資料時傳送該區段資料。
當處理每一個服務訊號傳遞表時,將藉由表格識別碼欄位來檢查服務訊號傳遞表的類型,然後適當地設定解碼器且分析資料。
<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更新>
圖9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來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方法的流程圖。
於步驟S910,接收器確定是否已經更新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若已經更新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則將執行步驟S920。
於步驟S920,從一個或多個子訊框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
於步驟S930,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來獲得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
於步驟S940,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來獲得用以傳送所更新的服務訊號傳遞表之訊號群的識別碼。
於步驟S950,藉由接收訊號群所傳送的資料來接收新服務訊號傳遞表。
於步驟S960,利用新服務訊號傳遞表來更新服務訊號表。
當接收器同時處理多個訊號群時,將同時對用以傳送目前觀看的服務之訊號群以及用以傳送已更新的服務訊號傳遞表訊號群進行處理。在此情況下,即使在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期間也不間斷地提供目前觀看的服務。
若無目前觀看的服務,則將一次處理幾個訊號群以迅速地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
若更新與目前觀看的服務有關的服務訊號傳遞表,則將通知使用者,暫時停止服務,然後首先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同樣在此情況下,當使用者想要連續觀看服務時,可以不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直到服務終止為止。
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的擴充功能
<參考時間設定>
為了輸出音訊/視訊(A/V)資料,需要一種參考時間資訊。在網路系統中,可接收稱為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etwork time protocol,NTP)之參考時間資訊。然而,在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系統中,接收器可不連接至網路,因而必須接收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系統內的參考時間資訊。
根據情況,可更新與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有關的標準或可改變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的版本以使用另一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因此,為了測定目前傳送的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資訊是否有效或可用,可接收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時間基本成分資料以檢查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的版本資訊,然後若有必要可將參考時間改變。
若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的版本不同於接收器所使用的版本,則可終止服務或可連續地提供服務而不改變該參考時間。依照一實施例,可在更新一種與新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版本相對應的模組或改變網路時間通訊協定(NTP)的版本之後提供服務。
<音訊/視訊(A/V)編碼解碼器的初始化>
在音訊/視訊(A/V)服務的情況下,每一服務可由音訊及視訊成分組成,每一成分藉由獨立的解碼器解碼然後輸出到輸出裝置。解碼器可設定為適合於成分處理。可藉由先進視訊編碼/可調式視訊編碼/高效先進音訊編碼第2版(AVC/SVC/HE AAC v2)成分資料來獲得設定解碼器所需之資訊。
<檔案傳輸服務>
當形成每一服務的成分之一是檔案且檔案傳輸架構是單向檔案傳輸(FLUTE)時,必須檢查單向檔案傳輸(FLUTE)的設定值。可藉由檢查「單向檔案傳輸(FLUTE)檔案傳送用的行動/手持(M/H)成分資料」來獲知這值。接收器利用成分資料來初始化單向檔案傳輸(FLUTE)模組的設定,並且將成分資料輸入至單向檔案傳輸(FLUTE)模組,以便進行檔案接收程序。
<服務保護用的服務接收>
使用者選擇已設定了服務保護的服務。可由服務對映表(SMT)資料的成分說明迴路獲得與服務保護(或服務保護資訊)有關的資訊。例如,接收器接收短期金鑰訊息(STKM)(類型39)或長期金鑰訊息(LTKM)(類型40)。
當接收器接收上述資訊時,可經由行動/手持(M/H)版權發行者服務描述符號來接收版權發行者(right issuer)資訊。接收器可儲存版權發行者服務描述符號,並且在接收服務保護資訊時再次使用所儲存的版權發行者服務描述符號。
使用者利用上述資訊來接收用以接收服務之金鑰(key)資訊。若有必要,可進行使用電話、網際網路等等之註冊(registration)程序。
所接收的金鑰資訊可經由使用者介面來輸入或儲存於接收器的儲存空間,然後可在接收了服務保護設定服務時自動予以應用。
<隱藏服務用的韌體(Firmware)更新>
服務可設定為隱藏服務,並且可利用能夠處理隱藏服務所包含的成分之應用程式(application)來更新接收器的韌體。為此,隱藏服務所包含的每一成分可包括與韌體更新程式有關的連接資訊。該應用程式檢查連接資訊以確定是否有能夠執行韌體更新的檔案或物件(object)。若存在能夠執行韌體更新的檔案或物件,則將利用所找到的檔案或物件來更新接收器的韌體。在韌體更新之前,可進行詢問使用者是否執行韌體更新之程序。
<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ich Media Environment,RME)>
當使用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時,接收器將由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動態互動多媒體場景(dynamic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scenes,DIMS)用的行動/手持(M/H)成分資料獲得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的版本資訊及等級資訊。當接收器無法根據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動態互動多媒體場景(DIMS)用的行動/手持(M/H)成分資料之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來處理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時,將通知使用者該服務無效。
當沒有例如版本資訊及等級資訊(version_profile & level)之類的與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有關的資訊時,將通知使用者該服務無效。
然而,當與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有關的資訊被當作額外資訊且可限縮使用服務而不需要與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有關的資訊時,可由形成該服務的成分的一部分構成該服務且可提供該服務。例如,即使使用無法處理的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仍然可輸出音訊/視訊(A/V)資料。在此情況下,只顯示音訊/視訊(A/V)服務給使用者。
然而,若需要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且在不處理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MA)豐富媒體環境(RME)下不能提供服務,則可不提供服務。在此情況下,根據使用者的設定該服務可不顯示於服務清單。
<新有效負載類型的應用程式>
某些形成一種服務用的成分的形式未定義於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數位電視(DTV)標準。接收器藉由接收「動態範圍類型的行動/手持(M/H)成分資料」來接收該些成分用的處理資訊。一種成份的形式未定義於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標準,對於此種成分,將利用處理資訊來設定解碼器。
若接收器未具有能夠處理成分的解碼器,則可利用例如網際網路或接收器更新之方法來提供此種解碼器。
<雙頻道服務(dual channel service)>
當使用者選擇一種或多種服務時,所選擇的服務可跨越幾個頻率。在此情況下,接收器必須包括用以同時處理兩種或更多種頻率之多個調諧器。調諧器將處理結果傳送到能夠平行處理序列及里德所羅門(RS)訊框之模組,以便同時輸出所選擇的服務。
然而,當接收器無法平行處理一序列及里德所羅門(RS)訊框時,雙頻道服務的可用性將受到限制。例如,雙頻道服務只可用於具有序列重複週期(PRC)資料之服務。
圖10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提供雙頻道服務的實例的示意圖。
在圖10中,頻道A所接收的服務及頻道B所提供的服務之序列重複週期(PRC)值是4,這意指每隔四個行動/手持(M/H)訊框將接收與這些服務有關的資料。
當使用者選擇頻道A及頻道B所提供的多種服務時,在接收頻道A所提供的服務之後將有時間剩下直到接收有效的資料為止。因此,在剩餘時間期間,將在頻道B接收行動/手持(M/H)訊框,以便提供雙頻道服務。
像這樣,即使接收器的調諧器或處理模組無法平行處理兩種或更多種服務,仍然可提供雙頻道服務。
<越區切換(Handover)>
當使用者在移動中(亦即在從地區A移動到地區B期間)觀看服務時可能發生越區切換。當發射機(transmitter)存在於地區A及地區B的每一地區且在移動到地區B期間從地區A的發射機接收的訊號難以處理時,接收器必須從地區B的發射機接收訊號。
接收器應該根據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所測定的目前位置及接收器所接收的訊號的強度來確定是否從地區A接收訊號或從地區B接收訊號。為了獲得目前位置之單元(cell)資訊,接收器從所接收的串流或正在傳送的串流取出單元索引表(cell index table,CIT)資訊。因為單元索引表(CIT)資訊包括相鄰的單元資訊及服務識別碼,所以接收器可接收相鄰單元的訊號及檢查訊號的強度。與目前使用的服務相同或相似之服務必須存在於相鄰的單元以提供越區切換給使用者。
當訊號接收良好且存在與目前使用的服務相同或相似之服務時,接收器將執行越區切換以便從具有良好訊號接收的單元接收訊號。在越區切換期間,該服務可能部分斷線。
錯誤處理
<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訊號測定>
接收器利用例如接收訊號強度指示器(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同步欄位(sync field)、以及片段同步(segment sync)之資訊來測定訊號是否為八階殘邊帶(8VSB)或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訊號,並且根據是否接收傳輸參數頻道(TPC)資料或根據出現於串流之長訓練序列(LTS)來確定訊號是否為行動/手持(M/H)訊號。
若接收器確定訊號不是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訊號,或者是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訊號但不是行動/手持(M/H)訊號,則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可不操作。
<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封包的錯誤處理>
分析所接收的行動/手持(M/H)封包的標頭且根據以下的欄位值來對所接收的封包進行錯誤處理。
若設定錯誤指示器欄位(亦即設定其值為1),則可對該封包進行錯誤處理。
若網路通訊協定類型是接收器無法處理的類型,則可對該封包進行錯誤處理。
若指標欄位的值大於行動/手持(M/H)封包的長度,則可對行動/手持(M/H)封包進行錯誤處理。亦即,指標欄位的值不應該大於行動/手持(M/H)封包的長度。然而,當指標欄位的值是0x7ff時,不捨棄此值。這是因為可使用此值0x7ff來表示新網路封包尚未開始。
若設定一種填充指示器欄位(亦即設定其值為1),且指標欄位的值小於一填充長度欄位的值,則可對行動/手持(M/H)封包進行錯誤處理。然而,若該填充長度欄位的值是0xff或0xfeff,則不執行錯誤處理。這是因為可使用0xff或0xfeff來表示填充長度是1的情況與填充長度是2的情況。
在收集網路封包(例如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程序期間,將捨棄而不用該填充長度欄位所設定的填充區域的資料。
<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的組態>
一種用以處理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的模組藉由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標準所定義的錯誤修正程序來確定錯誤是否存在於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若錯誤未修正且錯誤仍然存在,則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之最高有效位元組的最低有效位元(least significant bit)將設定為「1」。若最高有效位元組的最低有效位元在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時已經是「1」,則將維持為「1」而不改變。最後,最低有效位元當作錯誤指示器(error_indicator)欄位且指出一種錯誤是否存在於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
設定了錯誤指示器欄位(亦即其值為1)之片段在建構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期間將捨棄不用。換言之,只有無錯誤的片段形成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
例如,假設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1至#5來建構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則在第一行動/手持(M/H)子訊框中,將在錯誤修正的狀態或無錯誤狀態下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1、#2、#4、以及#5,且將在不可能修正錯誤的狀態下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3。在此情況下,將在下一個行動/手持(M/H)子訊框中再度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3以設定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依照一實施例,先前接收的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將全部捨棄,然後可從下一個行動/手持(M/H)子訊框之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1至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5重新接收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或者,將儲存該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1及#2且重新開始接收下一個行動/手持(M/H)子訊框之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3。然而,在這兩種情況下,將再度接收有錯誤的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因而無法用以形成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
<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標頭>
即使未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中找到錯誤,也可在下列情況下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進行錯誤處理。
將根據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標準來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的標頭進行位元分析以儲存每一欄位的值。若每一欄位的值等於下列的值,則將予以捨棄不用。
若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類型(FIC_segment_type)欄位表示行動/手持(M/H)接收器不知道的類型之資料或行動/手持(M/H)接收器無法處理的類型之資料,則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進行錯誤處理。
若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主要通訊協定版本數目(FIC_chunck_major_protocol_version_number)欄位表示行動/手持(M/H)接收器不知道的範圍之值或行動/手持(M/H)接收器無法處理的範圍之值,則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進行錯誤處理。
若目前下一個指示器(current_next_indicator)欄位的值意指「下一個」,則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不被用以建構目前的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然而,只有在建構目前的訊框的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時不使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換言之,當建構下一個訊框的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時,將使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來執行片段收集。
若錯誤指示器欄位的值表示錯誤存在於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則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進行錯誤處理。
若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數目(FIC_segment_number)欄位的值大於快速資訊頻道(FIC)最後片段數目(FIC_last_segment_number)欄位的值,則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進行錯誤處理。
上述處理可當作在錯誤修正期間縱使錯誤實際出現於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卻確定為錯誤不存在之情況的補充解決方案。在上述例子中,因為無法利用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來收集有效的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所以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進行錯誤處理(然而,假使錯誤處理是根據快速資訊頻道(FIC)片段類型欄位,則可使用接收器更新)。
<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標頭>
若藉由位元分析該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的標頭而檢查出的每一欄位的值等於下列的值,則不使用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
若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主要通訊協定版本欄位表示比行動/手持(M/H)接收器所支援的版本更新的版本,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進行錯誤處理。
若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所包含的總延伸長度大於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有效負載的最大尺寸(可利用相當於兩個半的行動/手持(M/H)子訊框的空間來產生最大尺寸),則可對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進行錯誤處理。因為總延伸長度不能大於可用的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有效負載資料的大小,所以可對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進行錯誤處理。
若一傳輸串流識別碼不同於一預期或事先儲存的傳輸串流識別碼,則可對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進行錯誤處理。可從傳輸串流識別碼與頻率之間的對映資訊(此資訊在頻道掃描程序期間獲得或儲存於終端機)獲得特定頻率之傳輸串流識別碼。
若訊號群數目(num_ensemble)欄位的值大於可被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有效負載以訊號傳遞的訊號群的數目,則對快速資訊頻道(FIC)區塊(例如由於行動/手持(M/H)系統的實體限制,因此使訊號群的總數無法超過32)進行錯誤處理。
<里德所羅門(RS)訊框的錯誤修正>
利用循環冗餘檢查(CRC)值及里德所羅門(RS)同位元(parity)值來執行里德所羅門(RS)訊框的錯誤修正。首先,檢查循環冗餘檢查(CRC)值以檢查存在錯誤之里德所羅門(RS)訊框的行的錯誤。若錯誤存在,則將設定出現於行動/手持(M/H)封包的標頭之錯誤指示器欄位的值以便指出錯誤存在。換言之,將錯誤指示器欄位的值設定為「1」。其次,藉由對里德所羅門(RS)訊框的列執行里德所羅門(RS)解碼來進行錯誤修正。若完全移除發生於行的錯誤,則將移除循環冗餘檢查(CRC)所檢查的錯誤。重複這程序多於至少一次,以便修正出現於里德所羅門(RS)訊框的錯誤。
<服務訊號傳遞表>
在下列情況下,將對服務訊號傳遞表進行錯誤處理。
假如區段數目大於最後區段數目,則將對服務訊號傳遞表進行錯誤處理。
若服務訊號傳遞表藉以接收之訊號群的識別碼不同於服務訊號傳遞表所分析之訊號群的識別碼,則將對服務訊號傳遞表進行錯誤處理。
若目前的終端機可處理的通訊協定版本低於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標頭所表示的通訊協定版本,則將對服務訊號傳遞表進行錯誤處理。
圖1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行動/手持(M/H)接收器的方塊圖。
行動/手持(M/H)接收器包括初始化單元(initialization unit)1110、頻道掃描單元1120、服務選擇單元1130、以及服務輸出單元1140。
行動/手持(M/H)接收器從用來多路傳輸用以提供主要服務的主要資料與用以提供行動服務的行動資料之廣播訊號取出行動資料,由此提供行動服務。
當施加電力至行動/手持(M/H)接收器時初始化單元1110使硬體及軟體資源初始化。
頻道掃描單元1120利用一種或多種頻率搜尋廣播訊號以產生行動服務的清單(或服務清單)。依照掃描模式,頻道掃描單元1120可根據包含與序列有關的存取資訊之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及包含與行動服務有關的額外資訊之服務訊號傳遞表之至少一個來產生服務清單。
服務選擇單元1130由服務清單選擇行動服務。
服務輸出單元1140藉由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行動服務之序列及處理行動資料來提供所選擇的行動服務。此序列形成一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若選擇多種服務,則服務輸出單元1140將根據表示傳送多種服務的每一種之行動/手持(M/H)訊框的週期之序列重複週期(PRC)值來處理與多種服務相對應的資料。服務輸出單元1140也將與用以傳送多種服務的每一種之訊號群有關的識別資訊加入至提供多種服務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以便傳輸至上層。
同時,本發明的實施例可實施為一種程式,此程式可安裝於電腦及嵌入式設備且可安裝於利用記錄媒體(recording media)來執行程式之通用數位電腦。
記錄媒體的例子包括例如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軟碟(floppy disks)、及硬碟(hard disks)之類的磁性儲存媒體,以及例如唯讀光碟(CD-ROMs)及數位多功能碟片(digital versatile discs,DVD)之類的光學資料儲存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0...行動廣播接收器
1110...初始化單元
1120...頻道掃描單元
1130...服務選擇單元
1140...服務輸出單元
Channel A、Channel B...頻道
PRC4...序列重複週期
S310、S320、S330、S340、S410、S420、S430、S501、S502、S503、S504、S505、S510、S520、S521、S522、S523、S524、S525、S526、S530、S531、S532、S533、S534、S535、S540、S541、S542、S543、S544、S545、S546、S547、S548、S549、S602、S604、S606、S608、S610、S612、S614、S616、S618、S620、S622、S624、S710、S720、S730、S740、S750、S760、S770、S780、S810、S820、S830、S842、S844、S846、S910、S920、S930、S940、S950、S960...步驟
Slot#0、Slot#1、Slot#2、Slot#3、Slot#4、Slot#5、Slot#6、Slot#7、Slot#8、Slot#9、Slot#10、Slot#11、Slot#12、Slot#13、Slot#14、Slot#15...訊槽
Sub-frame#0、Sub-frame#1、Sub-frame#2、Sub-frame#3...子訊框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行動傳輸系統的通訊協定堆疊的實例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行動/手持(M/H)訊框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行動/手持(M/H)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頻道掃描方法的流程圖。
圖5A及圖5B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在頻道掃描模式下藉由接收器執行頻道掃描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執行服務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接收服務指南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處理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資料包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更新服務訊號傳遞表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藉由接收器提供雙頻道服務的實例的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接收器的方塊圖。
S310、S320、S330、S340...步驟

Claims (15)

  1. 一種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包括:執行頻道掃描操作,包括以一種或多種頻率搜尋包含提供行動服務的行動資料之廣播訊號與產生多種行動服務的清單;由所述清單選擇至少一種所述行動服務;以及藉由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至少一種所述行動服務之至少一個序列來處理所選擇的至少一種所述行動服務之所述行動資料,其中一序列形成一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其中所述廣播訊號更包括提供主要服務的主要資料,所述主要資料與包含於所述廣播訊號的所述行動資料一起多路傳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其中所述多種行動服務的所述清單包括與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有關的資訊,其包括下列至少一個:識別碼、相對應訊號群的識別碼、頻率、有效或無效狀態、保護狀態、成分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位址、埠、分級、區域性存取狀態、服務時間、以及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是否為收費服務或免費服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其中所述多種行動服務的所述清單更包括指示取消或改變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的服務改變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其中若選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則處理所述行動資料包括根據表示傳送所述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的每一種的期間之序列重複週期(PRC)值來處理與所述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相對應的所述行動資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方法,其中若選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則處理所述行動資料包括將用以傳送所述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的每一種之訊號群的識別資訊加入至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以便傳輸至上層。
  7. 一種行動服務接收器,包括:頻道掃描單元,以一種或多種頻率來搜尋包含提供行動服務的行動資料之廣播訊號與產生多種行動服務的清單;服務選擇單元,由所述清單選擇至少一種所述行動服務;以及服務輸出單元,藉由獲得用以傳送所選擇的至少一種所述行動服務之至少一個序列來處理所選擇的至少一種所述行動服務之所述行動資料,其中一序列形成一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或兩個里德所羅門(RS)訊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所述廣播訊號更包括提供主要服務的主要資料,所述主要資料與包含於所述廣播訊號的所述行動資料一起多路傳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所述頻道掃描單元依照掃描模式以根據下列至少一種來產生所述清單:快速資訊頻道(FIC)資料,包括與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的序列有關的存取資訊;以及服務訊號傳遞(signaling)表,包括與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有關的額外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所述服務訊號傳遞表是符合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標準之服務標示表(SLT)、服務對映表(SMT)、以及指南存取表(GAT)之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所述多種行動服務的所述清單包括與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有關的資訊,其包括下列至少一個:識別碼、相對應訊號群的識別碼、頻率、有效或無效狀態、保護狀態、成分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位址、埠、分級、區域性存取狀態、服務時間、以及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是否為收費服務或免費服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所述多種行動服務的所述清單更包括指示取消或改變相對應的所述行動服務之服務改變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若所述服務選擇單元選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則所述服務輸出單元根據表示傳送所述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的每一種的期間之序列重複週期(PRC)值來輪流處理所述至少兩種 行動服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器,其中若所述服務選擇單元選擇至少兩種行動服務,則所述服務輸出單元將用以傳送所述至少兩種行動服務的每一種之訊號群的識別資訊加入至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以便傳輸至上層。
  15. 一種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其記錄了用以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之程式。
TW099138158A 2009-11-06 2010-11-05 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以及行動服務接收器 TWI504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868609P 2009-11-06 2009-11-06
KR1020100012028A KR101643616B1 (ko) 2009-11-06 2010-02-09 모바일 서비스 수신 방법 및 모바일 서비스 수신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5338A TW201125338A (en) 2011-07-16
TWI504219B true TWI504219B (zh) 2015-10-11

Family

ID=4436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8158A TWI504219B (zh) 2009-11-06 2010-11-05 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以及行動服務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8416742B2 (zh)
KR (1) KR101643616B1 (zh)
CN (1) CN102598726B (zh)
BR (1) BR112012010645A2 (zh)
CA (1) CA2778536C (zh)
DE (1) DE112010004282T5 (zh)
FI (1) FI20125477L (zh)
MX (1) MX2012004852A (zh)
TW (1) TWI504219B (zh)
WO (1) WO201105602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0156A2 (ko) * 2009-04-17 2010-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송 신호 처리 방법
KR101801583B1 (ko) 2010-11-17 2017-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기 및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US9385823B2 (en) * 2010-11-17 2016-07-05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signal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380354B2 (en) 2011-05-25 2016-06-28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broadcast signal
US8953478B2 (en) *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JP6333969B2 (ja) * 2013-06-19 2018-05-3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放送送受信方法
CA2917516C (en) 2013-07-14 2018-04-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in hybrid broadcasting system
JP2015073197A (ja) * 2013-10-02 2015-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WO2015160221A1 (en) * 2014-04-18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content supporting broadcast service
KR20170041782A (ko) * 2014-09-19 2017-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KR101807673B1 (ko) 2014-11-06 2017-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WO2016117904A1 (ko) 2015-01-21 2016-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WO2016140486A1 (ko) * 2015-03-02 2016-09-09 엘지전자(주)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182358A1 (ko) * 2015-05-12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KR102589852B1 (ko) * 2016-04-15 2023-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영상 표시 방법
TWI815625B (zh) * 2022-08-25 2023-09-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無線存取網路控制裝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5619B (en) * 1997-02-11 2000-03-21 Ericsson Ge Mobi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station with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90052585A1 (en) * 2007-06-28 2009-02-2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A2697468A1 (en) * 2007-08-24 2009-03-0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20090257391A1 (en) * 2008-04-13 2009-10-1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4155A1 (de) * 1982-04-17 1983-10-20 Blaupunkt-Werke Gmbh, 3200 Hildesheim Ortsveraenderlicher rundfunkempfaenger, wie autoradio oder dgl.
US5734589A (en) * 1995-01-31 1998-03-31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Digital entertainment terminal with channel mapping
US5886995A (en) * 1996-09-05 1999-03-23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ynamic mapping of broadcast resources
EP0836320B1 (en) * 1996-10-08 2006-03-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method
JP2007005873A (ja) * 2005-06-21 2007-01-11 Kyocera Corp 放送受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
KR100606804B1 (ko) 2005-07-18 200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기적인 채널 갱신을 통한 자동채널을 전환하는 방송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리 방법
JP4049799B2 (ja) * 2006-04-26 2008-0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受信方法
KR100819880B1 (ko) * 2006-12-01 2008-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기능 실행 방법
KR101366330B1 (ko) * 2007-06-05 2014-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의 정보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기
KR101405966B1 (ko) * 2007-06-26 2014-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70B1 (ko) * 2007-06-28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67785B1 (ko) * 2007-07-06 2014-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86373B1 (ko) * 2007-07-29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556127B1 (ko) * 2007-08-24 2015-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35843B1 (ko) * 2007-08-24 2014-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7705920B2 (en) * 2007-08-24 2010-04-27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MX2010002029A (es) * 2007-08-24 2010-03-15 Lg Electronics Inc Sistema de difusion digital y me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datos en sistema de difusion digital.
US8387097B2 (en) * 2007-08-24 2013-02-2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WO2009038402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090031324A (ko) * 2007-09-21 2009-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20090117424A (ko) * 2008-05-09 2009-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방송 모드 선택 방법
US8250619B2 (en) * 2008-06-09 2012-08-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a broadcasting signal and receiving system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ing signal
KR101448645B1 (ko) * 2008-06-23 2014-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방송 제어 방법
US8520057B2 (en) * 2008-11-04 2013-08-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3-dimensional broadcasting service
US8848685B2 (en) * 2009-02-02 2014-09-30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WO2010107167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5619B (en) * 1997-02-11 2000-03-21 Ericsson Ge Mobi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station with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90052585A1 (en) * 2007-06-28 2009-02-2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A2697468A1 (en) * 2007-08-24 2009-03-0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20090257391A1 (en) * 2008-04-13 2009-10-1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50334A (ko) 2011-05-13
US20110110318A1 (en) 2011-05-12
US8416742B2 (en) 2013-04-09
WO2011056025A2 (en) 2011-05-12
KR101643616B1 (ko) 2016-07-29
BR112012010645A2 (pt) 2016-04-05
CN102598726B (zh) 2015-04-15
CN102598726A (zh) 2012-07-18
MX2012004852A (es) 2012-06-08
DE112010004282T5 (de) 2013-03-07
WO2011056025A9 (en) 2011-09-29
WO2011056025A3 (en) 2011-08-04
US20130223383A1 (en) 2013-08-29
FI20125477L (fi) 2012-05-02
CA2778536A1 (en) 2011-05-12
TW201125338A (en) 2011-07-16
CA2778536C (en) 2014-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4219B (zh) 行動服務接收方法以及行動服務接收器
US9467751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broadcasting signal and receiving system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ing signal
US7646828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101706956B1 (ko) 비실시간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방송 수신기
KR101727049B1 (ko) 비실시간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방송 수신기
KR101643637B1 (ko) 비실시간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방송 수신기
US20100162334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 signal
KR20170013963A (ko)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20100034140A1 (en) Method for mapping signaling information to announcement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 receiver
US976951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broadcast service, method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 service,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 service
US8149755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683529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101597578B1 (ko) 비실시간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방송 수신기
CA2902381A1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broadcasting signal and receiving system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ing signal
US9438378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US8510781B2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CN108235073B (zh) 一种节目更新方法
US20100166108A1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170008318A (ko)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