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3034B -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3034B
TWI503034B TW102148100A TW102148100A TWI503034B TW I503034 B TWI503034 B TW I503034B TW 102148100 A TW102148100 A TW 102148100A TW 102148100 A TW102148100 A TW 102148100A TW I503034 B TWI503034 B TW I5030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s
node
sleep state
slee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8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6690A (zh
Inventor
Shul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Networks Inc
Priority to TW102148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3034B/zh
Priority to US14/291,944 priority patent/US932624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26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3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30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2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網路系統,特別是一種具有睡眠機制的網路系統。
近年來,隨著網路技術的成熟,網路系統的應用愈加普及。因應使用者的需求,設置於網路系統內的裝置逐漸大量化。舉例而言,隨著自動化生產技術的進步,廠房內機器數量大幅地增加,使得須連接至網路系統的裝置亦隨之增加。
當新裝置欲加入網路系統時,新裝置發送信標請求(Beacon request)。此時,於新裝置之通訊範圍內的每個節點發送信標回應(Beacon response)以告知新裝置關於各節點的資訊,使得新裝置由多個節點中選擇最佳連線節點發送加入網路系統的關連請求(Associate request),以與上述最佳連線節點建立連線。
然而,當新裝置的通訊範圍內存在大量節點時,大量節點於接收到新裝置之信標請求後各自發送信標回應, 使得相應大量節點的信標回應同時湧出網路系統,導致網路系統的壅塞及頻道的癱瘓,進而使得新裝置因無法接收到正確的信標回應,而未能順利地建立連線。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此網路系統藉由設定部分群組處於睡眠狀態來避免新節點加入網路系統時大量信標回應所造成的碰撞及壅塞,並降低新節點加入網路系統所耗費的時間。
本發明內容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網路系統。此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網路群組。網路群組中每一者包含至少一節點,至少一節點用以依據新節點所發送之信標請求發送信標回應。其中當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發送信標回應時,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處於睡眠狀態,且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連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網路系統更包含協調器,用以發送睡眠廣播以通知其餘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次一實施例中,其中當網路群組中至少一節點的數量到達預設值時,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預設值為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網路群組輪流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其中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其餘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本發明內容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此方法包含新節點發送信標請求;複數個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依據信標請求發送信標回應,且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處於睡眠狀態;以及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連線。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連線方法更包含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以通知其餘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次一實施例中,連線方法更包含判斷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是否須進入睡眠狀態;以及若其餘網路群組須進入睡眠狀態,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判斷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是否須進入睡眠狀態之步驟更包含判斷網路群組中至少一節點的數量是否到達一預設值。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預設值為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在本發明次一實施例中,連線方法更包含網路群組輪流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其中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 係依據相應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其餘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本發明內容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網路系統。此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節點。至少一節點用以依據新節點所發送之信標請求發送信標回應。其中當至少一節點發送信標回應時,節點中之其餘節點處於睡眠狀態,且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至少一節點連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網路系統更包含協調器,用以發送睡眠廣播以通知其餘節點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次一實施例中,其中當節點的數量到達預設值時,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預設值為新節點所能接收信標回應的最大數量。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節點輪流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其中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節點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節點的數量而定。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其餘節點進入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本發明內容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此方法包含新節點發送信標請求;複數個節點中至少一節點依據信標請求發送信標回應,且節點中之其餘節 點處於睡眠狀態;以及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至少一節點連線。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連線方法更包含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以通知其餘節點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次一實施例中,連線方法更包含判斷其餘節點是否須進入睡眠狀態;以及若其餘節點須進入睡眠狀態,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判斷其餘節點是否須進入睡眠狀態之步驟更包含判斷節點的數量是否到達一預設值。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預設值為新節點所能接收信標回應的最大數量。
在本發明次一實施例中,連線方法更包含節點輪流進入睡眠狀態。
在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其中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節點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節點的數量而定。
在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中,其中其餘節點進入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100、100a、100b、100c、100d‧‧‧網路系統
C‧‧‧協調器
New‧‧‧新節點
N1~N6‧‧‧節點
Breq‧‧‧信標請求
Brep‧‧‧信標回應
Areq‧‧‧關聯請求
Arep‧‧‧關聯回應
G1N1~G1N4‧‧‧第一網路群組之節點
G2N1~G2N4‧‧‧第二網路群組之節點
G3N1~G3N4‧‧‧第三網路群組之節點
G4N1~G4N4‧‧‧第四網路群組之節點
G1~G4‧‧‧網路群組
610~650、810~850‧‧‧步驟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網路系統之連線的示意圖。
第2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的示意圖。
第2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第2A圖之網路系統中加入新節點的示意圖。
第3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之睡眠機制及連線的示意圖。
第3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之睡眠機制及連線的示意圖。
第4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之睡眠機制及連線的示意圖。
第4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之睡眠機制及連線的示意圖。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存在多個網路群組於網路系統的示意圖。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之流程圖。
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存在多個節點於網路系統的示意圖。
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之流程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運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發明所涵蓋 的範圍。此外,圖式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並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此。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耦接』或『連接』,均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直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或是相互間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亦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交互操作或動作。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網路系統之連線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網路系統100包含協調器C。當一新節點New欲加入網路系統100時,新節點New先發送信標請求Breq至協調器C,以通知協調器C存在連線需求。接著,協調器C發送信標回應Brep至新節點New,使得新節點New依據信標回應Brep選擇協調器C作為連 線端並發送請求連線的關聯請求Areq。接著,協調器C發送關聯回應Arep至新節點New並確認連線。
第2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的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網路系統100包含協調器C及複數個節點G1N1~G1N4,其中協調器C與節點G1N1~G1N4均呈連線狀態。以下針對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的連線具體說明。
於初始狀態時,網路系統100僅包含協調器C,而第一個加入網路系統100的節點為第一網路群組G1的第一節點G1N1。第一節點G1N1加入網路系統100的方式如第1圖之實施例所示,故於此不再贅述。
當第一網路群組G1的第二節點G1N2欲加入網路系統100時,節點G1N2發送信標請求Breq至協調器C及節點G1N1以通知上述兩者存在連線需求。接著,協調器C及節點G1N1發送信標回應Brep至節點G1N2,使得節點G1N2依據信標回應Brep選擇適當的節點(協調器C或節點G1N1)。如第2A圖所示,節點G1N2選擇協調器C作為連線端以建立連線。
需說明的是,上述適當節點的選擇係依據節點的訊號強度及階層數而定。舉例而言,距離新節點較近的節點發送至新節點的訊號較強,故該節點適合作為連線端。
同樣地,當第一網路群組G1的第三節點G1N3及第一網路群組G1的第四節點G1N4加入網路系統100時,第三節點G1N3及第四節點G1N4分別發送信標請求Breq 至網路系統100中之協調器C及已連線節點,且依據信標回應Brep選擇適當的節點。如第2A圖所示,節點G1N3選擇節點G1N2作為連線端,而節點G1N4選擇節點G1N3作為連線端。
第2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第2A圖之網路系統中加入新節點的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網路群組G1所能容納的節點數量為四個。因此,當網路系統100中存在位於第一網路群組G1的四個節點G1N1~G1N4且一新節點欲加入時,協調器C除了依據信標請求Breq發送信標回應Brep之外,更發送網路群組資訊(如:群組識別碼)至上述新節點,使得上述新節點接收網路群組資訊且歸屬於一新網路群組,並作為第二網路群組G2的第一節點G2N1。此外,節點G2N1加入網路系統100的方式如上所述,故於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當網路系統100中網路群組的節點數量到達一預設值時,協調器C發送睡眠廣播以通知部分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於睡眠狀態之網路群組離開待命模式,且不會發送信標回應Brep來回覆新節點所發出之信標請求Breq,如此一來,便可降低新節點所接收到的信標回應Brep之數量。於一實施例中,上述預設值為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協調器C所發送的睡眠廣播不限定於特定網路群組。也就是說,各網路群組可依據實際需求輪流地處於睡眠狀態。舉例而言,當第一網路群組G1 處於睡眠狀態時,第二網路群組G2於待命模式。而當第一網路群組G1於待命模式時,第二網路群組G2處於睡眠狀態。
上述網路群組輪流進入睡眠狀態的機制可以第3A、3B圖所示之實施例來進行說明。第3A、3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中睡眠機制及連線的示意圖。於第3A、3B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網路系統100a中存在兩網路群組G1、G2,且網路群組G1到達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即四個節點)。此時,當一新節點New欲加入網路系統100a時,協調器C發送睡眠廣播予相應的網路群組,使得兩網路群組G1、G2輪流處於睡眠狀態。
如第3A圖所示,第一網路群組G1之節點G1N1~G1N4處於睡眠狀態,而協調器C及節點G2N1於待命模式。因此,當新節點New欲加入網路系統100a時,僅協調器C及節點G2N1發送信標回應Brep至新節點New,使得新節點New從協調器C及節點G2N1中選擇較佳的連線端進行連線。
此時,若協調器C及節點G2N1皆不在新節點New的通訊範圍內,新節點New無法收到來自協調器C及節點G2N1的信標回應Brep,使得新節點New未能順利建立連線。
經過一持續時間後,如第3B圖所示,第一網路群組G1之節點G1N1~G1N4切換為處於待命模式,而第二網 路群組G2之節點G2N1則切換為處於睡眠狀態。此時,僅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發送信標回應Brep至新節點New。若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皆於新節點New的通訊範圍內,則新節點從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中選擇較佳的連線端進行連線。
於一實施例中,上述持續時間(即為網路群組的睡眠時間)係依據相應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且持續時間的設定以不影響應用端正常讀取狀況為優先考量。舉例而言,網路群組中之節點為大樓內每戶的電表,若電表每15分鐘讀取一次數據,則持續時間可設定為10分鐘。此外,若應用端讀取數據之時間間隔較長,則持續時間可相應地增加,使得節點的待機時間縮短,實現節能的目標。
此外,在不影響應用端正常讀取的情況下,當網路系統內的總節點數及網路群組內的節點數越多時,設定較長的持續時間,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網路系統中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可不同於其他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舉例而言,以第3A圖為例,相較於第一網路群組G1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第二網路群組G2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可較長、較短或相同。
上述網路群組輪流進入睡眠狀態的機制也可以第4A、4B圖所示之實施例來進行說明。第4A、4B圖係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之睡眠機制及連線的示意 圖。於第4A、4B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網路系統100b中存在兩網路群組G1、G2,且兩網路群組G1、G2皆到達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即四個節點)。此時,當一新節點欲加入網路系統100b時,協調器C發送睡眠廣播,使得兩網路群組G1、G2輪流處於睡眠狀態。另外,協調器C也發送網路群組資訊(如:群組識別碼)至新節點,使得新節點接收網路群組資訊且歸屬於一新網路群組,並作為第三網路群組G3的第一節點G3N1。此外,節點G3N1加入網路系統100b的方式如上所述,故於此不再贅述。
如第4A圖所示,第一網路群組G1之節點G1N1~G1N4處於睡眠狀態,而協調器C及第二網路群組G2之節點G2N1~G2N4於待命模式。因此,當新節點New欲加入網路系統100b時,僅協調器C及節點G2N1~G2N4發送信標回應Brep至新節點New,使得新節點New從協調器C及節點G2N1~G2N4中選擇較佳的連線端進行連線,且新節點New歸屬於第三網路群組G3的第一節點G3N1。
此時,若協調器C及節點G2N1~G2N4皆不在新節點New的通訊範圍內,新節點New無法收到來自協調器C及節點G2N1~G2N4的信標回應Brep,使得新節點New未能順利建立連線。
經過一持續時間後,如第4B圖所示,協調器C及第一網路群組G1之節點G1N1~G1N4切換為處於待命模式,而第二網路群組G2之節點G2N1~G2N4切換為處於睡 眠狀態。此時,僅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發送信標回應Brep至新節點New。若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皆於新節點New的通訊範圍內,新節點New從協調器C及節點G1N1~G1N4中選擇較佳的連線端進行連線,且新節點New歸屬於第三網路群組G3的第一節點G3N1。
同樣地,上述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且持續時間的設定以不影響應用端正常讀取狀況為優先考量。此外,網路系統中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可不同於其他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存在多個網路群組於網路系統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網路系統100c包含協調器C及複數個網路群組G1~G4,且每個網路群組皆包含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即四個節點)。當一新節點New欲加入網路系統100c時,協調器C發送睡眠廣播,使得網路群組G1~G4輪流處於睡眠狀態。
在一實施例中,網路群組G1~G4的輪流睡眠機制可為單一網路群組輪流處於睡眠狀態。舉例而言,首先,網路群組G1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2~G4於待命模式。接著,網路群組G2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1、G3、G4於待命模式。然後,網路群組G3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1、G2、G4於待命模式。最後,網路群組G4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1~G3於待命模式。
此時,新節點New可接收協調器C及三網路群組 內之節點所發出的共13個信標回應Brep(協調器C發出一信標回應且每一網路群組內之四個節點各自發送一信標回應),而未啟動睡眠機制的信標回應數為17個。由此可知,相較於未啟動睡眠機制的情形,在啟動睡眠機制的情形下,新節點New所接收到的信標回應數較少,使其較容易選取適當的節點進行連線。
在另一實施例中,網路群組G1~G4的輪流睡眠機制也可為兩網路群組同時處於睡眠狀態。舉例而言,首先,網路群組G1、G2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3、G4於待命模式。接著,網路群組G2、G3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1、G4於待命模式。然後,網路群組G3、G4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1、G2於待命模式。最後,網路群組G1、G4處於睡眠狀態,而網路群組G2、G3於待命模式。
此時,新節點New僅接收協調器C及兩網路群組內之節點所發出的共9個信標回應Brep,而未啟動睡眠機制的信標回應數為17個。由此可知,相較於未啟動睡眠機制的情形,在啟動睡眠機制的情形下,新節點New所接收到的信標回應數較少,使其較容易選取適當的節點進行連線。
在次一實施例中,網路群組G1~G4的輪流睡眠機制也可為三網路群組同時處於睡眠狀態。舉例而言,網路群組G1、G2、G3先處於睡眠狀態,接著,網路群組G1、G2、G4處於睡眠狀態,然後,網路群組G1、G3、G4處於睡眠狀態,以此類推。
此時,新節點New僅接收協調器C及一網路群組內之節點所發出的共5個信標回應Brep,而未啟動睡眠機制的信標回應數為17個。由此可知,相較於未啟動睡眠機制的情形,在啟動睡眠機制的情形下,新節點New所接收到的信標回應數較少。此外,越多網路群組處於睡眠狀態,新節點New越容易選取適當的節點進行連線。
在一實施例中,當節點發散地分佈於網路系統時,可設定較少群組處於睡眠狀態(例如:單一網路群組輪流處於睡眠狀態),如此一來,於新節點通訊範圍內的待命群組較多,進而可加速新節點連線至網路系統的速度。
另一方面,當節點密集地分布於網路系統時,設定較多群組處於睡眠狀態(例如:三網路群組同時處於睡眠狀態),使得新節點收到的信標回應較少,較容易選取適當的節點進行連線,進而加速新節點連線至網路系統的速度。
此外,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之第2A、2B、3A、3B、4A、4B、5圖係繪示網路連線階層的概念,並非實際訊號傳遞之路徑。以第2A圖所示實施例而言,若節點G1N2的連線中斷的話,則節點G1N3、G1N4會進行路徑修復以找尋其他路徑連線至協調器C,進而維持連線的狀態。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之流程圖。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可應用於上述實施例中,但不以此為限。
首先,判斷網路系統中是否存在新節點(步驟610)。若存在新節點於網路系統中,則進一步判斷是否需 啟動睡眠機制(步驟620)。若無需啟動睡眠機制,則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進行連線(步驟650)。若需啟動睡眠機制,則藉由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至網路系統中的網路群組(步驟630)。接著,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於待命模式,使得至少一網路群組內之至少一節點依據信標請求發送一信標回應,而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處於睡眠狀態(步驟640)。最後,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連線(步驟650)。
在一實施例中,判斷是否需啟動睡眠機制的步驟更包含當網路群組中至少一節點的數量到達一預設值時,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使得部分網路群組因進入睡眠狀態而不發送信標回應至新節點。
於次一實施例中,上述預設值為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在又一實施例中,網路群組輪流進入睡眠狀態。類似前述,網路群組的輪流睡眠機制可為單一網路群組輪流處於睡眠狀態,也可為兩網路群組同時處於睡眠狀態或是三網路群組同時處於睡眠狀態。
在另一實施例中,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如上所述,若應用端讀取數據之時間間隔較長,則持續時間可相應地增加,使得節點的待機時間縮短,實現節能的目標。
在次一實施例中,網路系統中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 態的持續時間不同於其他網路群組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以實現更彈性的睡眠機制。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第6圖所示之流程圖僅為一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存在多個節點於網路系統的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網路系統100d包含協調器C及複數個節點N1~N6。當一新節點New欲加入網路系統100d時,協調器C發送睡眠廣播,使得節點N1~N6輪流處於睡眠狀態。
在一實施例中,節點N1~N6的輪流睡眠機制可為兩節點同時處於睡眠狀態。舉例而言,首先,節點N1、N2處於睡眠狀態,而節點N3~N6於待命模式,此時,新節點New僅接收到協調器C及節點N3~N6依據信標請求所發送的信標回應,使得新節點New依據上述信標回應選擇適當的節點建立連線。若協調器C及節點N3~N6皆不在新節點New的通訊範圍內,則新節點New因無法收到協調器C及節點N3~N6的信標回應而未能順利建立連線。
經過一持續時間後,節點N3、N4處於睡眠狀態,而節點N1、N2、N5、N6於待命模式,此時新節點New僅接收到協調器C及節點N1、N2、N5、N6依據信標請求所發送的信標回應,使得新節點New依據上述信標回應選擇適當的節點建立連線。
本發明雖揭示節點輪流進入睡眠狀態的機制為兩節點同時處於睡眠狀態,但本揭示文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選擇複數個節點同時進入睡眠狀態。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節點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節點的數量而定,且持續時間的設定以不影響應用端正常讀取狀況為優先考量。此外,網路系統中節點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可不同於其他節點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
另外,僅當網路系統之節點數量到達一預設值時,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在一實施例中,上述預設值為新節點所能接收信標回應的最大數量。
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之流程圖。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可應用於上述實施例中,但不以此為限。
首先,判斷網路系統中是否存在新節點(步驟810)。若存在新節點於網路系統中,則進一步判斷是否需啟動睡眠機制(步驟820)。若無需啟動睡眠機制,則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至少一節點進行連線(步驟850)。若需啟動睡眠機制,則藉由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至網路系統中的節點(步驟830)。接著,複數個節點中至少一節點於待命模式,使得至少一節點依據信標請求發送一信標回應,而複數個節點中之其餘節點處於睡眠狀態(步驟840)。最後,新節點依據信標回應與至少一節點連線(步驟850)。
在一實施例中,判斷是否需啟動睡眠機制的步驟更包含當網路系統中節點的數量到達一預設值時,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使得部分節點因進入睡眠狀態而不發送信標回應至新節點。
於次一實施例中,上述預設值為新節點所能接收信標回應的最大數量。
在又一實施例中,節點輪流進入睡眠狀態。類似前述,節點的輪流睡眠機制可為可為兩節點同時處於睡眠狀態或是複數個節點同時處於睡眠狀態。
在另一實施例中,睡眠狀態之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節點的複數個應用端或節點的數量而定。如上所述,若應用端讀取數據之時間間隔較長,則持續時間可相應地增加,使得節點的待機時間縮短,實現節能的目標。
在次一實施例中,網路系統中節點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不同於其他節點進入睡眠狀態的持續時間,以實現更彈性的睡眠機制。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第8圖所示之流程圖僅為一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另外,本發明雖揭示藉由協調器發送睡眠廣播至部分網路群組及節點,但本揭示文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利用其他節點或網路裝置來發送睡眠廣播。
此外,本發明雖揭示每一網路群組中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為四個節點,但本揭示文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設定每一網路群組中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網路系統藉由睡眠機制的啟動大幅地減少新節點加入網路系統時大量信標回應湧出所造成的碰撞及壅塞,並加速節點加入網路系統所耗費的時間。
由於睡眠機制僅於新節點加入網路系統時啟動,且網路群組及節點的持續時間(睡眠時間)可依據節點的多寡及其應用端來進行調整,使得睡眠機制的啟動不影響網路系統的運作。
此外,睡眠機制的啟動使得處於待命模式的網路群組及節點減少,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損耗,實現節能的目標。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610~65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網路群組,該些網路群組中每一者包含至少一節點,該至少一節點用以依據一新節點所發送之一信標請求發送一信標回應;以及一協調器;其中當該些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該至少一節點發送該信標回應時,該些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處於一睡眠狀態,且該新節點依據該信標回應與該些網路群組中該至少一者內之該至少一節點連線,其中該協調器用以發送一睡眠廣播以通知該其餘網路群組進入該睡眠狀態,其中當該些網路群組中該至少一節點的數量到達一預設值時,該協調器發送該睡眠廣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預設值為該些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些網路群組輪流進入該睡眠狀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睡眠狀態之一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該些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該些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其餘網路群組進入該睡眠狀態之該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6. 一種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包含:一新節點發送一信標請求;複數個網路群組中至少一者內之至少一節點依據該信標請求發送一信標回應,且該些網路群組中之其餘網路群組處於一睡眠狀態;該新節點依據該信標回應與該些網路群組中該至少一者內之該至少一節點連線;一協調器發送一睡眠廣播以通知該其餘網路群組進入該睡眠狀態;判斷該些網路群組中之該其餘網路群組是否須進入該睡眠狀態;以及若該其餘網路群組須進入該睡眠狀態,該協調器發送該睡眠廣播,其中判斷該些網路群組中之該其餘網路群組是否須進入該睡眠狀態之步驟更包含:判斷該些網路群組中該至少一節點的數量是否到達一預設值。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線方法,其中該預設值為該些網路群組所能容納之節點的最大數量。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線方法,更包含該些網路群組輪流進入該睡眠狀態。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線方法,其中該睡眠狀態之一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該些網路群組的複數個應用端或該些網路群組的數量而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連線方法,其中該其餘網路群組進入該睡眠狀態之該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11. 一種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節點,該些節點中至少一節點用以依據一新節點所發送之一信標請求發送一信標回應;以及一協調器,其中當該至少一節點發送該信標回應時,該些節點之其餘節點處於一睡眠狀態,且該新節點依據該信標回應與該至少一節點連線,其中該協調器用以發送一睡眠廣播以通知該其餘節點進入該睡眠狀態,其中當該些節點的數量到達一預設值時,該協調器發送該睡眠廣播。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預設值為該 新節點所能接收該信標回應的最大數量。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些節點輪流進入該睡眠狀態。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睡眠狀態之一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該些節點的複數個應用端或該些節點的數量而定。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網路系統,其中該其餘節點進入該睡眠狀態之該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16. 一種網路系統的連線方法,包含:一新節點發送一信標請求;複數個節點中至少一節點依據該信標請求發送一信標回應,且該些節點中之其餘節點處於一睡眠狀態;該新節點依據該信標回應與該至少一節點連線;一協調器發送一睡眠廣播以通知該其餘節點進入該睡眠狀態;判斷該其餘節點是否須進入該睡眠狀態;以及若該其餘節點須進入該睡眠狀態,該協調器發送該睡眠廣播,其中判斷該其餘節點是否須進入該睡眠狀態之步驟更包含: 判斷該些節點的數量是否到達一預設值。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連線方法,其中該預設值為該新節點所能接收該信標回應的最大數量。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連線方法,更包含該些節點輪流進入該睡眠狀態。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連線方法,其中該睡眠狀態之一持續時間係依據相應該些節點的複數個應用端或該些節點的數量而定。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連線方法,其中該其餘節點進入該睡眠狀態之該持續時間各自不同。
TW102148100A 2013-12-25 2013-12-25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TWI503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8100A TWI503034B (zh) 2013-12-25 2013-12-25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US14/291,944 US9326241B2 (en) 2013-12-25 2014-05-30 Network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8100A TWI503034B (zh) 2013-12-25 2013-12-25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690A TW201526690A (zh) 2015-07-01
TWI503034B true TWI503034B (zh) 2015-10-01

Family

ID=5340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8100A TWI503034B (zh) 2013-12-25 2013-12-25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26241B2 (zh)
TW (1) TWI503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3034B (zh) * 2013-12-25 2015-10-01 Delta Networks Inc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917A (zh) * 2008-04-25 2008-10-15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休眠机制延长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的方法
CN101667925A (zh) * 2008-09-05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US8081590B2 (en) * 2007-05-02 2011-12-20 Synapse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leep states of network n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PA04005462A (es) * 2001-12-05 2004-10-11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odo y aparato para paginar una terminal movil en una red de area local (lan) inalambrica.
US7769414B2 (en) * 2003-07-18 2010-08-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aving mode in wireless portable network system
KR100657507B1 (ko) * 2003-12-16 2006-1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휴대 인터넷 시스템의 전력절약모드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US20100109850A1 (en) * 2006-08-23 2010-05-06 Hunter Douglas Inc. Du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5330039B2 (ja) * 2009-03-16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中継機器、無線シンク機器、及び無線ソース機器
CN102377489B (zh) * 2010-08-19 2015-12-16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光用户网络
US8824348B2 (en) * 2010-09-29 2014-09-0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aving mode in group communication
TWI503034B (zh) * 2013-12-25 2015-10-01 Delta Networks Inc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1590B2 (en) * 2007-05-02 2011-12-20 Synapse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leep states of network nodes
CN101286917A (zh) * 2008-04-25 2008-10-15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休眠机制延长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的方法
CN101667925A (zh) * 2008-09-05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81522A1 (en) 2015-06-25
US9326241B2 (en) 2016-04-26
TW201526690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2786B (zh) 一种家庭智能网络的组建方法及系统
JP517741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方法
TW201014403A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EP2513744A1 (en) Automatic and controllable system operation
CN103973532A (zh) 通信网络和用于在通信网络中通信的方法
WO2005109927A2 (en) Multi-to-multi point ad-hoc wireless data transfer protocol
WO2017157065A1 (zh) 管理表计设备地址的方法、采集终端和表计设备
TWI503034B (zh) 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US9491607B2 (en) Wireless scan and advertisement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061773A (zh) 一种光模块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202430B (zh) ZigBee无线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KR20190078677A (ko) 원격 검침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원격검침단말장치 및 원격검침단말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19119740A1 (zh) 家用电器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家用电器
CN113765758B (zh) 场景联动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449272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5087500A1 (ja) 検針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47547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7127175B2 (ja) ルートノード選択システム
JP5885242B2 (ja) センサノード、センサノード制御方法、及び、センサノー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5015664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JP5308969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JP4835517B2 (ja) 通信ルートの構築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通信端末
CN103441874A (zh) 一种数字家庭中智能网络双控家居设备系统
US2009015434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gram
TWI652958B (zh)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ultra long-range low-power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