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7907B -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7907B
TWI497907B TW101104411A TW101104411A TWI497907B TW I497907 B TWI497907 B TW I497907B TW 101104411 A TW101104411 A TW 101104411A TW 101104411 A TW101104411 A TW 101104411A TW I497907 B TWI497907 B TW I4979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end
amplifier
power amplifier
conductor
c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4401A (zh
Inventor
Chieh Jui Ho
Hen Wai Tsao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wan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wan
Priority to TW101104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7907B/zh
Priority to US13/763,314 priority patent/US911245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3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79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179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MOSFET transistor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60Amplifiers in which coupling networks have distributed constants, e.g. with waveguide resonators
    • H03F3/602Combinations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537A transformer being used as coupling element between two amplifying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73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LC comprising a transformer

Description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積體電路設計,尤有關於一種主動串列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隨著行動電話、無線網路、數位電視等的普及,無線通訊技術快速地進展,以滿足廣大的需求,於是,高品質而低成本的功率放大器已成為一項極為熱門的電子技術。然而,如果要使用成本較低且發展成熟的CMOS製程,勢必需要克服其較低的崩潰電壓(breakdown voltage)和較高的基材損耗(substrate loss)的問題,因此,透過變壓器進行功率合成,能達到縮小單一電晶體並提升輸出功率的效果。
然而,傳統變壓器的結構在整合多個電晶體或者實行較高比例的阻抗轉換時,必須使用一個相當大的二次側繞組,此二次側繞組通常為一個迴圈,如此將造成Q值(品質係數)的下降,且當整合電晶體越多時,問題更加地嚴重。
而近幾年來大眾感興趣的分散式主動變壓器,雖然有著良好的性能和阻抗特性,但在電晶體數量增多時,會造成面積大幅地增加。加上分散式主動變壓器的結構缺乏設計彈性,難以應用於系統單晶片上。
有鑑於先前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藉由設計一次側與二次測的導體結構來降低晶片的上下金屬層間或同層金屬側壁的耦合電容效應,以提升Q值並增進效率。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一環狀線圈、一第一放大器及一第二放大器。其中該導體及該環狀線圈皆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該環狀線圈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一側,該環狀線圈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環狀線圈的一缺口。該第一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該第一放大器接收一第一訊號。該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接收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與該第二訊號為差動訊號對,以於該環狀線圈上形成一交變電流,該交變電流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另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一第一導線體、一第二導線體、一第一放大器、一第二放大器、一第三放大器及一第四放大器。其中該導體、該第一導線體及該第二導線體皆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該第一導線體具有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第二導線體具有一第三輸入端及一第四輸入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三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該第二輸入端與該第四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該第一導線體與該第二導線體形成具有二缺口的一環狀線圈。該第一放大器及該第二放大器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二輸入端,該第一放大器接收一第一訊號,該第二放大器接收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及該第二訊號為差動訊號對。該第三放大器及該第四放大器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三輸入端及該第四輸入端,該第三放大器接收該第一訊號,該第四放大器接收該第二訊號,以於該環狀線圈上形成一交變電流,該交變電流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另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一第一環狀線圈、一第二環狀線圈、一第一放大器及一第二放大器。其中該基板、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皆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該第一環狀線圈設置在該基板上並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一側,該第一環狀線圈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第一環狀線圈的一缺口。該第二環狀線圈該第一長條部的另一側,該第二環狀線圈包括一第三輸入端及一第四輸入端,該第三輸入端與該第四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第二環狀線圈的一缺口。該第一放大器及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三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及該第四輸入端,以於該第一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一交變電流,於該第二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二交變電流,該第一交變電流與該第二交變電流方向相反,且分別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另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一第一環狀線圈、一第二環狀線圈、一第一放大器、一第二放大器、一第三放大器及一第四放大器。該導體、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該第一環狀線圈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一側,該第二環狀線圈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另一側。該第一環狀線圈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第一環狀線圈的一缺口。該第二環狀線圈包括一第三輸入端及一第四輸入端,該第三輸入端與該第四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第二環狀線圈的一缺口。該第一放大器電性連 接該第一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以於該第一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一交變電流,該第三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三輸入端,該第四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四輸入端,以於該第二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二交變電流,該第一交變電流與該第二交變電流方向相反,且分別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另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一8字形導線體、一第一放大器及一第二放大器。該導體及該8字形導線體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該8字形導線體包括一第一環狀線圈、一第二環狀線圈、一交叉部及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交叉部連接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該交叉部越過該第一長條部,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分別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兩側,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8字形導線體一缺口。該第一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該第一放大器接收一第一訊號。該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接收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與該第二訊號為差動訊號對,以於該8字形導線體上形成一交變電流,使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分別產生相反方向的一第一磁場及一第二磁場,該第一磁場及該第二磁場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是故,由上述可以得知,本發明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具有極佳的設計彈性,可以高度整合進系統單晶片的設計之中。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發明乃提供有圖式。此些圖式 乃為本發明揭露內容之一部分,其主要係用以說明實施例,並可配合說明書之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發明之優點。圖中的元件並未按比例繪製,而類似的元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元件。
首先,請參考第1A圖,第1A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包括一基板(圖未示)、一導體14a、至少一環狀線圈、複數個放大器16a-16d及18a-18d,至少一環狀線圈舉例來說包括一第一環狀線圈12a、一第二環狀線圈12b、一第三環狀線圈12c及一第四環狀線圈12d。導體14a及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皆透過半導體製程設置在基板上,且形成於積體電路中之相同或不同金屬層,也就是說,導體14a及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在基板上可具有不同的結構高度。而多個放大器16a-16d及18a-18d則透過電性連接整合於基板上。根據一實施例,基板可為陶瓷基板、矽基板或印刷線路板等。
導體14a包括一第一長條部141,此第一長條狀部141作為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的二次側。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可作為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的一次側,且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的每一個可以是相同的(identical),分別位於第一長條部141的兩側邊,然不以此為限。實際上若只有單一一個環狀線圈(例如第一環狀線圈12a)位於一長條狀部141的一側即可作為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的一次側。第一環狀線圈12a包括一導線體,此導線體包括一第一輸入端121及一第二輸入端123,第一輸入端121與第二輸入端123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環狀線圈的一缺口125,也就是說, 第一輸入端121與第二輸入端123之間的距離t相當於缺口125的寬度t。須注意的是,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的每一個結構不限於第1A圖所示為單匝線圈,亦可以是N匝線圈,其中N為正整數。
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可以是具有缺口的圓形、方形或多邊形等。第一長條部141的延伸方向可以沿一直線延伸,即第一長條部141的結構可以是一長方形,第一長條部141的水平延伸方向亦可以沿一曲線延伸,即第一長條部141的結構可以是一波浪狀或圓弧狀,然不以此為限。
如第1A圖所示,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的每一個輪廓為具有缺口125的方形結構,而第一長條部141為一長方形,根據一實施例,第一長條部141的線寬W可介於50~70μm,第一環狀線圈12a的線寬w可介於15~25μm,第一環狀線圈12a的邊長L可介於100~150μm,缺口125的寬度t介於30~50μm,第一環狀線圈12a與第一長條部141的間距g1 約為1~50μm,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彼此的間距g2 約為10~20μm,然不以此為限,實際實施時,可依照所需的Q值對線寬W、線寬w、邊長L及間距g1 等參數作調整。
實際實施時,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是接收來自一平衡-不平衡轉換器,藉由平衡-不平衡轉換器將一輸入訊號轉成差動訊號對,然後依差動訊號的正負號將訊號輸入多個放大器16a-16d及18a-18d,其中多個放大器分別為放大器對16a、18a、放大器對16b、18b、放大器對16c、18c、放大器對16d、18d。更詳細地來說,第一放大器16a的一端電性連接第一環狀線圈12a的第一輸入端121,第一放大器16a的另一端接收一第一訊號;第二放大器18a的一端電性連接第一環狀線圈 12a的第二輸入端123,第二放大器18a的另一端接收一第二訊號,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即為來自平衡-不平衡轉換器的差動訊號對。舉例來說,第一放大器16a為正相輸入,第二放大器18a為反相輸入,以於第一環狀線圈12a上形成一逆時針方向的交變電流,此交變電流透過電磁感應於導體14a上產生一感應電流I1 ,導體14a的兩端可為雙端輸出,或如第1A圖所示為單端輸出,而另一端接地,輸出的訊號Vout 為變壓訊號。放大器16a、18a的極性可交換,以得到相反方向的感應電流。
類似的配置用於第二環狀線圈12b、第三環狀線圈12c及第四環狀線圈12d。舉例來說,若第一環狀線圈12a上形成的交變電流為逆時針方向,第二環狀線圈12b上形成一順時針方向的交變電流,第三環狀線圈12c上形成逆時針方向的交變電流,而第四環狀線圈12d上形成一順時針方向的交變電流,各交變電流的大小相等。同時使用多個環形線圈12a、12b、12c、12d相較於單一一個第一環狀線圈12a提供了導體14a更佳的耦合,且多個環形線圈12a、12b、12c、12d在導體14a上耦合的功率可合成。
根據一實施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還包括複數條導線(圖未示),每條導線可分別接收一直流電源,並分別提供至多個環形線圈12a、12b、12c、12d。根據另一實施例,導線亦可連接到第一環形線圈12a的第一放大器16a或第二放大器18a,類似的配置用於第二環狀線圈12b、第三環狀線圈12c及第四環狀線圈12d。
接著,請參考第1B圖,第1B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B與第一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大致相同,即具有一導體14b、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及多個放大器對(圖省略), 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分別設置在導體14b的兩側。兩者差異在於,導體14b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143,第二長條部143連接於第一長條部141,第二長條部143可傾斜或垂直於第一長條部141,也就是說,第二長條部143與第一長條部141之間夾一預設角度,例如大於等於90度或小於等於90度,如第1B圖所示,導體14b呈一L型。
根據一實施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B包括單一一個第一環狀線圈12a,第一環狀線圈12a鄰近於第一長條部141及第二長條部143,由第一環狀線圈12a作為一次側,即可於導體14b產生一感應電流I2 ,其餘環狀線圈12b、12c可以導體14b為對稱軸分別設置於導體14b的兩側,以得到較佳的耦合。
圖式省略的放大器與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的連接方式可參考第一實施例。
請參考第1C圖,第1C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C與第二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B大致相同,即具有一導體14c、多個環狀線圈12a-12f及多個放大器對(圖省略),多個環狀線圈12a-12f分別設置在導體12c的兩側。兩者差異在於導體14c,導體14c還包括一第三長條部145,第二長條部14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長條部141及第三長條部145,第一長條部141與第三長條部145相對地設置,形成近似U型的導體14c。
根據一實施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C包括單一一個第一環狀線圈12a,第一環狀線圈12a位於第一長條部141與第三長條部145之間且鄰近於第二長條部143,由第一環狀線圈12a作為一次側,便可於導體14c上產生一感應電流I3 ,其餘環狀線圈12b-12f可以導體14c為對稱軸分別設置於導體14c的兩 側,以得到較佳的耦合。
同樣地,圖式省略的放大器與多個環狀線圈12a-12f的連接方式可參考第一實施例。
請參考第1D圖,第1D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D可為第二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B與第三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C的合成,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D具有一鋸齒狀導體14d、多個環狀線圈12a-12e及多個放大器對(圖省略),多個環狀線圈12a-12e分別設置在導體14d的兩側,透過多個放大器對連接於多個環狀線圈12a-12e,以於導體14d產生一感應電流I4
另外,參考第2A圖,第2A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五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2A與第一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1A大致相同,即包括一導體14a、多個環狀線圈12a-12d及多個放大器對16a、18a、16b、18b,導體14a包括至少一長條部141,多個環狀線圈12a-12d分別設置在導體14a的兩側。兩者差異在於,位於導體14a的多個環狀線圈12a-12d是兩兩並聯。
具體來說,第一環狀線圈12a與第二環狀線圈12b並聯,第一放大器16a電性連接第一環狀線圈12a的第一輸入端121以及第二環狀線圈12b的第三輸入端127,第二放大器18a電性連接第一環狀線圈12a的第二輸入端123以及第二環狀線圈12b的第四輸入端129,以於第一環狀線圈12a上形成一第一交變電流,於第二環狀線圈12b上形成一第二交變電流,第一交變電流與第二交變電流方向相反,更具體地來說,若第一環狀線圈12a上所載的第一交變電流產生一出紙面的第一磁場時,第二環狀線圈12b上所載的第二交變電流則產生一入紙面 的第二磁場,,且分別透過電磁感應於導體14a上產生同一方向的一感應電流I5 。同樣地,第三環狀線圈12c與第四環狀線圈12d並聯,放大器對16b、18b可以類似的連接關係連接第三環狀線圈12c與第四環狀線圈12d。
參考第2B圖,第2B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六實施例之示意圖。第六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2B與第一實施例1A大致上相同,變壓式功率放大器2B包括一導體14a、複數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及複數個放大器161a、181a、163a、183a,導體14a包括至少一長條部141,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分別設置在導體14a的兩側。兩者差異在於,多個環狀線圈12a'、12b'、12c'、12d'分別是由複數個導線體圍繞而成,也就是說,每個環狀線圈具有一個以上的缺口,此外,放大器161a、181a、163a、183a的個數與連接方式亦不相同。
具體來說,如第2B圖所示,第一環狀線圈12a'包括一第一導線體12a'1 及一第二導線體12a'2 ,第一導線體12a'1 具有一第一輸入端122及一第二輸入端124,第二導線體12a'2 具有一第三輸入端126及一第四輸入端128,其中第一輸入端122與第三輸入端126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定義出缺口1251;第二輸入端124與第四輸入端128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定義出缺口1252,藉此,第一導線體12a'1 與第二導線體12a'2 形成具有二缺口1251、1252的第一環狀線圈12a'。
第一放大器161a電性連接第一導線體12a'1 的第一輸入端122,第二放大器181a電性連接第一導線體12a'1 的第二輸入端124;第三放大器163a電性連接第二導線體12a'2 的第三輸入端126,第四放大器183a電性連接第二導線體12a'2 的第四輸入端128。藉此,於第一環狀線圈12a'上形成一逆時針的交 變電流,此交變電流透過電磁感應於導體14a上產生一感應電流I6 。類似的配置用於第二環狀線圈12b'、第三環狀線圈12c'及第四環狀線圈12d'。
另外,第2C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七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七實施例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2C與第一實施例大致上相同,變壓式功率放大器2C包括一導體14a、複數個環狀線圈12c1 、12c2 及複數個放大器17、19,導體14a包括至少一長條部141,多個環狀線圈12c1 、12c2 分別設置在導體14a的兩側。
兩者差異在於,多個環狀線圈12c1 、12c2 實際上為一具有缺口1253的8字形導線體12c",具體來說,8字形導線體12c"的交叉部c越過導體14a的長條部141,例如形成於導體14a的下方層或上方層,藉此,於導體14a的兩側分別形成第一環狀線圈12c1 及第二環狀線圈12c2 。此外,缺口1253可位於第一環狀線圈12c1 或第二環狀線圈12c2 ,也就是說,8字形導線體12c"具有一第一端127'及一第二端129',第一端127'與第二端129'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缺口1253。
第一放大器127'電性連接至第一端127',第二放大器129'電性連接至第二端129',以分別於第一環狀線圈12c1 及第二環狀線圈12c2 上形成方向相反的交變電流,且分別透過電磁感應於導體14a上產生一感應電流I7
最後,請參考第3A圖及第3B圖。第3A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被動效率相對於頻率的特性曲線圖。第3B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輸出功率及功率附加效率相對於輸入功率的特性曲線圖。
如第3A圖所示,變壓式功率放大器操作在2.4GHz下時,擁有超過75%的被動效率。如第3B圖所示,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飽和輸出功率達2瓦(W),且最大功率附加效率(PAE)接近33%。
是故,由上述實施例可以得知,本發明的變壓式功率放大器藉由設計一次側與二次測的導體結構來降低晶片的上下金屬層間或同層金屬側壁的耦合電容效應,以提升Q值並增進效率。此外,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結構簡單,具有極佳的設計彈性,可高度整合進系統晶片之設計之中。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A、1B、1C、1D、2A、2B、2C‧‧‧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12a、12a'、12b、12b'、12c、12c'、12c1 、12c2 、12d、12d'、12e‧‧‧環狀線圈
12a'1 、12b'2 、12c"導‧‧‧線體
121、122、126、127、127'‧‧‧第一端
123、124、128、129、129'‧‧‧第二端
125、1251、1252、1253‧‧‧缺口
14a、14b、14c、14d‧‧‧導體
141、143、145‧‧‧長條部
16a、161a、163a、16b、16c、16d、17‧‧‧放大器
18a、181a、183a、18b、18c、18d、19‧‧‧放大器
c‧‧‧交叉部
Vout ‧‧‧輸出電壓
I1 、I2 、I3 、I4 、I5 、I6 、I7 ‧‧‧感應電流
W、w‧‧‧線寬
L‧‧‧長度
g1 、g2 、t‧‧‧間距
第1A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B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C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D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A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B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六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C圖為依據本發明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第七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3A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相對於頻率的特性曲線圖。
第3B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輸出功率及功率附加效率相對於輸入功率的特性曲線圖。
1A‧‧‧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12a、12b、12c、12d‧‧‧環狀線圈
121‧‧‧第一端
123‧‧‧第二端
125‧‧‧缺口
14a‧‧‧導體
141‧‧‧長條部
16a‧‧‧放大器
18a‧‧‧放大器
Vout ‧‧‧輸出電壓
I1 ‧‧‧感應電流
W、w‧‧‧線寬
L‧‧‧長度
g1 、g2 、t‧‧‧間距

Claims (18)

  1. 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至少一第一環狀線圈,設置在該基板上並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一側,該至少一第一環狀線圈的每一個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每一個該第一環狀線圈的一缺口;至少一第二環狀線圈,設置在該基板上並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另一側,該至少一第二環狀線圈的每一個包括一第三輸入端及一第四輸入端,該第三輸入端與該第四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每一個該第二環狀線圈的一缺口;及一第一放大器及一第二放大器,該第一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三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及該第四輸入端,以於該第一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一交變電流,於該第二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二交變電流,該第一交變電流與該第二交變電流方向相反,且分別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每一個該第一環狀線圈及每一個該第二環狀線圈的結構分別為具有缺口的圓形、方形或多邊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長條部沿一直線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長條部 沿一曲線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導體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連接於該第一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傾斜或垂直於該第一長條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導體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及一第三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連接於該第一長條部及該第三長條部。
  7. 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一至少一第一環狀線圈,設置在該基板上並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一側,該至少一第一環狀線圈的每一個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每一個該第一環狀線圈的一缺口;一至少一第二環狀線圈,設置在該基板上並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另一側,該至少一第二環狀線圈的每一個包括一第三輸入端及一第四輸入端,該第三輸入端與該第四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每一個該第二環狀線圈的一缺口;及一第一放大器、一第二放大器、一第三放大器,及一第四放大器,該第一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以於每一個該第一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一交變電流,該第三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三輸入端,該第四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四輸入端,以於每一個該第二環狀線圈上形成一第二交變電流,該第一交變電流與該第二交變電流方向相反,且分別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 一感應電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每一個該第一環狀線圈及每一個該第二環狀線圈的結構分別為具有缺口的圓形、方形或多邊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長條部沿一直線延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長條部沿一曲線延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導體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連接於該第一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傾斜或垂直於該第一長條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導體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及一第三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連接於該第一長條部及該第三長條部。
  13. 一種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基板;一導體,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導體包括一第一長條部;一8字形導線體,包括一第一環狀線圈、一第二環狀線圈、一交叉部及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入端,該交叉部連接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該交叉部越過該第一長條部,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分別鄰近於該第一長條部的兩側,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間隔地設置並彼此相對,以形成該8字形導線體一缺口;一第一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一輸入端,該第一放大器 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放大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輸入端,該第二放大器接收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與該第二訊號為差動訊號對,以於該8字形導線體上形成一交變電流,使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分別產生相反方向的一第一磁場及一第二磁場,該第一磁場及該第二磁場透過電磁感應於該導體上產生一感應電流。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第一環狀線圈及該第二環狀線圈的結構分別為圓形、方形或多邊形,且該缺口位於該第一環狀線圈或該第二環狀線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長條部沿一直線延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長條部沿一曲線延伸。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導體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連接於該第一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傾斜或垂直於該第一長條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變壓式功率放大器,其中該導體還包括一第二長條部及一第三長條部,該第二長條部連接於該第一長條部及該第三長條部。
TW101104411A 2012-02-10 2012-02-10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TWI497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4411A TWI497907B (zh) 2012-02-10 2012-02-10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US13/763,314 US9112459B2 (en) 2012-02-10 2013-02-08 Transformer power amplifi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4411A TWI497907B (zh) 2012-02-10 2012-02-10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4401A TW201334401A (zh) 2013-08-16
TWI497907B true TWI497907B (zh) 2015-08-21

Family

ID=4894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4411A TWI497907B (zh) 2012-02-10 2012-02-10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12459B2 (zh)
TW (1) TWI497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0177B1 (en) * 2017-07-28 2018-10-23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Programmable impedance control for a transform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249B1 (en) * 1997-12-03 2001-07-10 Mitutoyo Corporation Induction-type 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US6424227B1 (en) * 2001-05-23 2002-07-23 National Scientific Corporation Monolithic balanced RF power amplifier
US20100244955A1 (en) * 2000-10-10 2010-09-30 Abbas Komijani Reconfigurable Distributed Active Transformers
TW201036324A (en) * 2009-03-30 2010-10-01 Univ Nat Taiwan Distributed active transformer type millimeter-wave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0012B1 (en) * 2000-10-10 2011-08-3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istributed circular geometry power amplifier architecture
US7372336B2 (en) * 2004-12-31 2008-05-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mall-sized on-chip CMOS power amplifier having improved efficiency
JP5247367B2 (ja) * 2008-11-13 2013-07-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Rf電力増幅器
JP2010212795A (ja) * 2009-03-06 2010-09-24 Toshiba Corp 増幅器及び無線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249B1 (en) * 1997-12-03 2001-07-10 Mitutoyo Corporation Induction-type 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US20100244955A1 (en) * 2000-10-10 2010-09-30 Abbas Komijani Reconfigurable Distributed Active Transformers
US6424227B1 (en) * 2001-05-23 2002-07-23 National Scientific Corporation Monolithic balanced RF power amplifier
TW201036324A (en) * 2009-03-30 2010-10-01 Univ Nat Taiwan Distributed active transformer type millimeter-wave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12459B2 (en) 2015-08-18
US20130207719A1 (en) 2013-08-15
TW201334401A (zh) 201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3351B2 (ja) 無線周波数の8の字形状のバラン
US9847291B2 (en) Circuits incorporating 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s having inductances in 3D configurations and stacked with corresponding dies
TWI445330B (zh) 共用多繞組變壓器的收發器
JP5530265B2 (ja) 電力増幅器
TWI582803B (zh) 具有8字型和雙8字型嵌套結構的變壓器的變壓器電路
US6717502B2 (en) Integrated balun and transformer structures
US9330832B2 (en) Integrated transformer balun with enhanced common-mode rejec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wave integrated circuits
US11250985B2 (en) Semiconductor element
US20130181803A1 (en) Wideband multilayer transmission line transformer
TWI497907B (zh) 變壓式功率放大器
TWI697920B (zh) 積體電感
US8937523B1 (en) Transformer hybrid
US11842845B2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TWI509980B (zh) 功率結合器
JP5218112B2 (ja) 電力分配回路
US9818528B2 (en) Transformer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186312A (ja) 電力分配合成器及び電力増幅器
US20230230764A1 (en) Offset transformer structure
CN114024119B (zh) 一种全差分叠层变压器结构耦合器
TWI707370B (zh) 變壓器裝置
CN113161482A (zh) 集成电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