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6369B -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6369B
TWI496369B TW101134577A TW101134577A TWI496369B TW I496369 B TWI496369 B TW I496369B TW 101134577 A TW101134577 A TW 101134577A TW 101134577 A TW101134577 A TW 101134577A TW I496369 B TWI496369 B TW I4963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wire
terminal
insulator
wire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4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4112A (zh
Inventor
Shih Chieh Chen
Chia Hsin Wang
Chin Chuan Kung
Original Assignee
Harumoto Pr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umoto Pr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umoto Prec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4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63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4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6369B/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一種板端連接器,更詳而言之,是一種側向對插式的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與一種具有側向插設口的板端連接器。
按,同軸線纜經常被用於各種電子產品的訊號傳輸,尤其在RF信號傳輸及天線領域上更被廣泛應用。隨著電子產品朝著微小化的方向來發展,導致電子產品內部用於同軸線纜的連接器尺寸亦被要求大幅地縮小。一般而言,同軸線纜的連接器可由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所構成。板端連接器(請參閱圖1)係焊接於電子產品的電路板(圖未示)上,如圖1所示,板端連接器1的中間部位設有柱狀體的板端中心端子11與呈圓筒形狀的板端遮蔽端子13,板端遮蔽端子13係環繞板端中心端子11而設置,板端中心端子11的底側延伸出板端中心端子接腳12,板端遮蔽端子13底側則延伸出板端遮蔽端子接腳14,使用時可藉由SMT焊接或其它連接方式,將這些接腳12、14連接於電路板(PCB,PrintedCircuit Board)的指定位置上。
請參閱圖2,係為習知線端連接器示意圖。如圖2所示,線端連接器2包括線端中心端子21及線端遮蔽端子22,線端中心端子21係與同軸線纜3之中心導體(即習稱的芯線,圖未示)電性連通,線端遮蔽端子22係與同軸線纜3之外部導體(圖未示)電性連通。線端連接器2可嵌合到如圖1的板端連接器1,以透過線端中心端子21與板端中心端子11的電性連通,線端遮蔽端子22與板端遮蔽端子13的電性連通,使同軸線纜3與電子產品的電路板達到RF信號連通。針對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目前都是採取由上而下的嵌合方式達成。請參閱圖3,圖3係為習知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動作示意圖,如圖3所示,線端連接器2係由上往下移動以套合板端連接器1,而完成線端連接器2與板端連接器1的嵌合(請參閱圖4)。
由於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等精密移動式電子產品的體積縮小化需求,導致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嵌合後的整體高度被不斷地要求降低,舉例言之,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高度已從最早的3.5mm被要求減少到1.2mm,現在甚至還有1.0mm以下的要求。所述的嵌合高度愈低雖符合電子產品輕薄短小化的發展趨勢,但卻會因為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接觸高度與面積不足,造成連接器間的嵌合力量不足,在受到外力衝擊時線端連接器容易自板端連接器上脫離,而影響電子產品的正常功能,甚至造成電子產品的損壞。
此外,目前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是採取人工組立作業的方式為主,由於線端連接器體積太小作業員不易取放,且線端連接器採正面由上往下方式與板端連接器嵌合組立時,作業員的視線容易被手指所阻擋而無法掌握板端連接器的確切位置,導致作業人員無法將線端連接器對準板端連接器,而使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無法有效嵌合,甚至發生不正當的壓迫而造成連接器損壞,導致電子產品的良率不佳,並衍生後續無謂的重工作業程序。雖然已有廠商嘗試導入將線端連接器自動對準板端連接器的自動化嵌合設備,以自動化方式完成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作業。但,引進自動化嵌合設備,除了得花費相當費用以外,還會面臨到設備對連接器的夾取、取放機構所佔空間過大的問題,而無法順利導入產線生產的問題。
基於前述,如何改良同軸線纜連接器的結構,使連接器間能有效嵌合並達成高度的降低,以解決上述種種問題,遂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士所迫切關注的議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同軸線纜連接器的改良結構,係利用側向對插的方式,而使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能簡易且有效嵌合。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同軸線纜連接器的改良結構,係透過將插設口設於板端連接器的側邊,而有效降低板端連接器及線端連接器崁合後的總體高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具有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所述線端連接器具有線端中心端子、線端絕緣體、線端遮蔽端子,線端中心端子的兩端分別具有線端接觸部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線端接觸部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係分別設置於線端絕緣體的前、後兩端,線端接觸部外露於線端絕緣體的前端,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係用於結合同軸線纜的中心導體;線端遮蔽端子係設有朝向線端絕緣體前端緣延伸之止擋結構,以止擋限位線端絕緣體,並於背離線端絕緣體的表面設有線端卡合結構,該線端遮蔽端子尾部設有複數線夾,得藉由鉚合方式與同軸線纜的外部導體與外膠皮鉚合為一體。板端連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絕緣體、板端遮蔽端子;板端中心端子係設置於板端絕緣體,並具有外露於板端絕緣體的板端接觸部,板端接觸部與線端接觸部具有結構對應關係,板端中心端子還具有延伸出板端絕緣體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腳;板端遮蔽端子係結合板端絕緣體,以形成具有側向插設口的插設空間,俾令線端連接器的前端部分得以通過側向插設口進入插設空間,而使線端接觸部與板端接觸部電性連通,且使線端遮蔽端子與板端遮蔽端子電性連通;板端遮蔽端子於面對板端絕緣體的表面設有板端卡合結構,俾於線端接觸部進入插設空間時卡合線端卡合結構,板端遮蔽端子還具有延伸出板端絕緣體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腳。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線端卡合結構與板端卡合結構係可分別為相對應的凸起結構或凹陷結構。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係可使用鉚接、壓接、焊接、IDC接頭結合同軸線纜的中心導體。線端遮蔽端子的後端可兩側向上延伸出一對翼板,該對翼板得相對向內彎折以罩覆線端絕緣體的上緣。線端遮蔽端子對應線端中心端子之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的位置,可形成有裸空孔並延伸出遮蓋板,遮蓋板彎折後可將裸空孔遮蔽,藉由翼板與遮蓋板可有效的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遮蔽。線端絕緣體的前端周緣可具有凹陷區域,俾供線端遮蔽端子的止擋結構進入。線端絕緣體的後端可具有用以收容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的通孔,在線端內部絕緣體緊鄰通孔的側壁還可具有槽溝,以供同軸線纜的中心導體穿過而進入該通孔,所述側壁的外壁面得以供同軸線纜內部的絕緣層抵靠。線端接觸部與板端接觸部係可分別具有相對應的凸起部位或凹陷部位。線端遮蔽端子背離該止擋結構的一端可延伸形成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
所述板端中心端子接腳係為SMT接腳或THROUGHHOLE接腳。板端遮蔽端子接腳係朝背離板端卡合結構的方向延伸,板端遮蔽端子接腳係可為SMT接腳或THROUGH HOLE接腳。板端遮蔽端子的截面積係可由內部朝側向插設口的方向擴大,以於內壁面形成引導結構,所述的引導結構係例如為引導面或引導槽。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板端連接器,係用於嵌合具有線端接觸部與線端遮蔽端子的線端連接器,具有板端絕緣體、板端中心端子以及板端遮蔽端子。板端中心端子係設置於板端絕緣體,並具有外露於板端絕緣體的板端接觸部,板端中心端子還具有延伸出板端絕緣體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腳。板端遮蔽端子係結合板端絕緣體,以形成具有側向插設口的插設空間,俾令線端連接器的一部分得通過該側向插設口進入該插設空間,而使線端接觸部與板端接觸部電性連通,且使線端遮蔽端子與板端遮蔽端子電性連通。板端遮蔽端子於面對板端絕緣體的表面設有板端卡合結構,俾卡合進入插設空間的線端連接器,板端遮蔽端子還具有延伸出板端絕緣體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腳。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所提供的板端連接器具有板端遮蔽端子,以形成插設空間並具有側向插設口,線端連接器可通過側向插設口進入插設空間,板端遮蔽端子的內壁面會對線端連接器的移動給出限制,使得進入插設空間的線端連接器,無法在側向插設口以外的方向脫離板端連接器,是以即便連接器的崁合高度很低,板端連接器亦可對線端連接器提供足夠的嵌合力量,使得線端連接器不易受到外力衝擊而自板端連接器上脫離,以提升連接器的使用穩定性,且使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的崁合高度得以大幅降低。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為使同軸線纜連接器結構的高度有效降低,而符合現今產業對同軸線纜連接器的尺寸要求。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至少由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所組成的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一種新式的板端連接器,請參閱圖6、圖9到圖12,係為本發明線端連接器的構造示意圖,如圖10所示,線端連接器5具有線端中心端子51、線端絕緣體52及線端遮蔽端子53。線端中心端子51的兩端分別具有線端接觸部511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線端接觸部511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係分別設置於線端絕緣體52的前、後兩端,線端接觸部511外露於線端絕緣體52的前端,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係用於結合同軸線纜4的中心導體41(即習稱的芯線)。線端遮蔽端子53可提供電性屏蔽的功能,還可與同軸線纜4的外部導體43電性連通而傳遞接地訊號。
復請參閱圖5、圖13到圖14,係為本發明板端連接器的構造示意圖。如圖13所示,板端連接器7係至少由板端中心端子71、板端絕緣體72及板端遮蔽端子73所構成。板端中心端子71係設置於板端絕緣體72,並具有外露於板端絕緣體72的板端接觸部711。板端遮蔽端子73係與板端絕緣體72結合,而形成具有側向插設口741的插設空間74,俾令線端連接器5的前端接合部分得以通過側向插設口741進入插設空間74,而使線端接觸部511與板端接觸部711電性連通,且使線端遮蔽端子53與板端遮蔽端子73電性連通,藉此連接器設計,確實可將同軸線纜4的中心導體41與外部導體43分別與電路板達到電性連通。
復請參閱圖7及圖8,係為本發明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動作示意圖。線端連接器5與板端連接器7的嵌合,需先將線端連接器5的線端中心端子與同軸線纜4的中心導體結合,並將線端連接器5尾部的複數線夾,藉由鉚合方式分別與同軸線纜4的外部導體與外膠皮鉚合為一體,而完成線端連接器5與同軸線纜4的結合,即完成線端連接器5的打線。將打線後的線端連接器5對準板端連接器7的側向插設口741,並採取側向插入的方式插入插設空間74,而完成線端連接器5與板端連接器7的嵌合動作,如圖8所示。同理,若要解除線端連接器5與板端連接器7的嵌合,僅需朝背離板端連接器7側向插設口741的方向拔出線端連接器5即可達成。
如圖13所示,板端中心端子71具有延伸出板端絕緣體72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腳712,板端中心端子接腳712係朝著背離板端接觸部711的方向延伸,並外露於板端絕緣體72的底部。嵌合於板端連接器7的線端連接器5,可透過板端中心端子接腳712與電路板電性連通,以將同軸線纜4中心導體41的電性訊號傳遞到電路板。
此外,板端遮蔽端子73還具有延伸出板端絕緣體72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係朝背離板端卡合結構731的方向延伸,並外露於板端絕緣體72的底部。當線端遮蔽端子53與板端遮蔽端子73電性連通時,線端遮蔽端子53上由同軸線纜4外部導體43所傳來的接地訊號,可通過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傳遞到電路板,是以板端遮蔽端子73除了可提供電性屏蔽功能,還可透過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提供接地功能。板端中心端子接腳712、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均可為與電路板結合的SMT接腳或THROUGH HOLE接腳。
所述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與線端中心端子接腳712跟電路板的接觸面係在同一水平面上,而有助於板端連接器於電路板的SMT焊接或其它連接焊接製程的順利進行。如圖13所示,板端中心端子接腳712的接腳數量為一個,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的接腳數量為兩個,但不以此為限,仍可視需求,調整板端中心端子接腳712與板端遮蔽端子接腳732的接腳數量。
板端接觸部711具有相對應於線端接觸部511的結構,舉例而言,線端接觸部511與板端接觸部711係可分別具有相對應結構關係的凸起部位或凹陷部位,在線端連接器5嵌合板端連接器7時,藉由凸凹的配合而使線端接觸部511與板端接觸部711緊密接觸,而保持線端接觸部511與板端接觸部711的電性連通關係,以提高連接器的可信賴度。
如圖13所示,板端接觸部711為可收容線端接觸部511的平面凹陷結構,相應地,如圖10及圖11所示,線端接觸部511為平面凸起結構,但不以此為限,舉凡可達成板端接觸部711與線端接觸部511緊密接觸例如平板、彈片、U型、V型等結構設計都可採用,如圖19所示,板端接觸部711為凸起結構,相應地,線端接觸部511為凹陷結構,如圖20所示,板端接觸部711還可選擇設計成用於夾持線端接觸部511的夾持結構或彈片結構。
如圖10所示,線端遮蔽端子53具有頭部531、與頭部531相連接的尾部532。頭部531位於線端遮蔽端子53的前半部位,設有朝向線端絕緣體52前端緣彎折延伸之止擋結構5311,以止擋限位線端絕緣體52。線端遮蔽端子53之尾部532背離頭部53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第一夾持部5324與第二夾持部5325。同軸線纜4的外部導體43係可容置於第一夾持部5324內,同軸線纜4的外膠皮(習稱Jacket)44係可容置於第二夾持部5325內,透過捲曲式鉚接手段,可使第一夾持部5324與第二夾持部5325分別夾緊接觸同軸線纜4的外部導體43與外膠皮44,鉚接後可維持同軸線纜4的同心度。通過第一夾持部5324與外部導體43的接觸,可使同軸線纜4外部導體43所傳遞的接地訊號傳遞到線端遮蔽端子53。
復請參閱圖7,板端遮蔽端子73於面對板端絕緣體72的表面設有板端卡合結構731,線端遮蔽端子53於背離線端絕緣體52的表面(即,線端遮蔽端子53的背面)設有線端卡合結構5312,板端卡合結構731可於線端接觸部511進入插設空間74而與板端接觸部711電性連通時,卡合線端卡合結構5312,而可有效確認卡合是否到位,並有效增加線端連接器5與板端連接器7的卡合力度與信賴性。應說明的是,線端卡合結構5312與板端卡合結構731可分別為凸起結構或凹陷結構,藉由凸起結構與凹陷結構的卡合,可提高線端連接器5與板端連接器7的結合力,避免線端連接器5受到外力衝擊時自板端連接器7脫離,還可有效確認卡合是否到位,以有效增加卡合力度與信賴性。
再者,板端遮蔽端子73的截面積係可由內部朝側向插設口741的方向擴大以於內壁面形成引導結構,俾引導線端連接器5的前端部分進入插設空間74,如此,即便線端連接器5前端部分的行進方向與側向插設口741具有大於九十度的導入角,亦能受所述引導結構的引導而進入插設空間74,引導結構可為引導面或引導槽。
如圖10到圖11所示,線端絕緣體52的前端為固定線端中心端子51之結構設計,並於上方外露出線端接觸部511,線端遮蔽端子53的尺寸係配合線端絕緣體52,而使線端絕緣體52可容置於線端遮蔽端子53的內部空間中,於本實施例中,線端絕緣體52前端的高度較後端為低,而形成階梯形結構,故與其配合的板端連接器7可設計成較低高度。線端絕緣體52的後端採用中空框型之設計,而於後端中間部位形成有通孔521,線端中心端子51的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可放置於線端絕緣體52後端的通孔521中。線端遮蔽端子53於尾部532的兩側向上延伸有一對翼板5321,該對翼板5321得相對向內彎折以罩覆線端絕緣體52的上緣,而於絕緣體52的上緣蓋住通孔521,而將線端絕緣體52內部的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遮蔽,以確保線端連接器5中的訊號傳輸不受外界影響或短路。
線端絕緣體52後端緊鄰通孔521的側壁還具有槽溝522,同軸線纜4中心導體41可穿過槽溝522進入通孔521。所述側壁具有外壁面523,可供同軸線纜4內部絕緣層42的前端抵靠,以利後續中心導體41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的結合作業,並維持中心導體41在槽溝522中的懸空,而隔開中心導體41與線端遮蔽端子53,以避免中心導體41電性訊號的傳輸受到干擾或短路。
如圖12所示,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係使用鉚接打端方式結合同軸線纜4的中心導體41,但不以此為限,復請參閱圖16至圖18,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亦可透過焊接(如圖16所示)、IDC接頭(如圖17所示)、壓接(如圖18所示)等方式完成與同軸線纜4中心導體41的結合。
當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使用鉚接打端方式與中心導體41結合時,如圖9與圖10所示,線端遮蔽端子53對應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的位置,可形成有裸空孔5322,並由裸空孔5322的至少一側壁面延伸出遮蓋板5323。進行鉚接打端時,藉由線端遮蔽端子53對應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的位置所設置的裸空孔5322穿入支撐件,支撐件可在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的背面抵靠線端中心端子51,以在鉚接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時提供支撐,而使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與中心導體41可鉚合為一體,如圖12所示。在完成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512與中心導體41的鉚接動作後,可將遮蓋板5323及翼板5321施予彎折以分別遮蔽裸空孔5322與通孔521,以達線端連接器5與中心導體4結合部位的屏蔽效果。
線端中心端子51、線端遮蔽端子53、板端中心端子71與板端遮蔽端子73可為藉由沖壓製作成形的金屬片狀體,可視需要施加表面處理,以避免發生氧化或老化現象,藉以提高產品使用壽命。於本發明實施例中,線端遮蔽端子53的前端係採長方梯形框體設計,但不以此為限,可因應板端連接器的結構設計改採多角形、圓弧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框體設計。
線端絕緣體52可採用塑膠成形的方式製成,板端絕緣體72可選用耐SMT高溫的塑膠為材質。藉由埋入式射出或組立方式,可將線端中心端子51與線端絕緣體52固定結合為一體,且可將板端中心端子71與板端絕緣體72固定結合為一體,如圖5所示,板端中心端子71與板端絕緣體72結合後,板端接觸部711平貼外露於板端絕緣體72上緣。復請參閱圖15,本發明的線端連接器還可以複數串接的方式結合採料帶式連結,以利端子製作及線材加工之便利性,如圖15所示,複數線端連接器5係串接於一料帶8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包括有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線端連接器具有線端中心端子、線端遮蔽端子。線端中心端子可與同軸線纜的中心導體結合,線端遮蔽端子尾部設有複數線夾,可藉由鉚合方式與同軸線纜的外部導體與外膠皮鉚合為一體。板端連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遮蔽端子,透過板端遮蔽端子形成具有側向插設口的插設空間,俾令線端連接器的前端部位得以由側向進入插設空間,而完成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使線端中心端子與板端中心端子電性連通,且使線端遮蔽端子與板端遮蔽端子電性連通。板端遮蔽端子的內壁面可提供限位,以限制線端連接器無法在側邊開口以外的方向脫離板端連接器,如此,即便板端連接器的高度很低,亦可對線端連接器提供足夠的嵌合力量,使得線端連接器不易受到外力衝擊而自板端連接器上脫離,而有效提升連接器的使用穩定性。
板端連接器還設有板端卡合結構,俾卡合進入插設空間的線端連接器,而可有效確認卡合是否到位,並有效增加卡合力度與信賴性。同理,線端連接器亦可設線端卡合結構,用以與板端卡合結構卡合,以使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卡合效果更佳。
另外,所述插設空間的斷面係由內部朝側向插設口的方向逐漸擴大,如此,板端遮蔽端子的內壁面可形成有引導結構,用於引導線端連接器的前端部位進入插設空間,以解決板端連接器小尺寸的側向插設口不易被線端連接器對準的問題,因而可有效降低嵌合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作業時間與成本。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
1...板端連接器
11...板端中心端子
12...板端中心端子接腳
13...板端遮蔽端子
14...板端遮蔽端子接腳
2...線端連接器
21...線端中心端子
22...線端遮蔽端子
3...同軸線纜
4...同軸線纜
41...中心導體
42...絕緣層
43...外部導體
44...外膠皮
5...線端連接器
51...線端中心端子
511...線端接觸部
512...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
52...線端絕緣體
521...通孔
522...槽溝
53...線端遮蔽端子
531...頭部
5311...止擋結構
5312...線端卡合結構
532...尾部
5321...翼板
5322...裸空孔
5323...遮蓋板
5324...第一夾持部
5325...第二夾持部
7...板端連接器
71...板端中心端子
711...板端接觸部
712...板端中心端子接腳
72...板端絕緣體
73...板端遮蔽端子
731...板端卡合結構
732...板端遮蔽端子接腳
74...插設空間
741...側向插設口
8...料帶
[圖1]係為習知板端連接器的示意圖。[圖2]係為習知線端連接器的示意圖。[圖3]係為習知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動作示意圖。[圖4]係為習知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動作完成示意圖。[圖5]係為本發明板端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係為本發明線端連接器打線之後的結構示意圖。[圖7]係為本發明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動作示意圖。[圖8]係為本發明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嵌合動作完成示意圖。[圖9]係為本發明線端連接器未打線前的同軸線纜置入示意圖。[圖10]係為[圖6]所示線端連接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11]係為[圖10]所示線端絕緣體與線端中心端子的組合示意圖。[圖12]係為[圖10]所示線端中心端子結合同軸線纜中心導體的示意圖。[圖13]係為[圖5]所示板端連接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14]係為[圖13]所示板端絕緣體與板端中心端子的組合示意圖。[圖15]係為本發明料帶式線端連接器示意圖。[圖16]係為本發明使用焊接方式結合同軸線纜中心導體的示意圖。[圖17]為本發明使用IDC接頭結合同軸線纜中心導體的示意圖。[圖18]為本發明使用壓接結合同軸線纜中心導體的示意圖。[圖1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線端接觸部與板端接觸部相對應的接觸結構示意圖。[圖2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線端接觸部與板端接觸部相對應的接觸結構示意圖。
5...線端連接器
52...線端絕緣體
53...線端遮蔽端子
5312...線端卡合結構
7...板端連接器
73...板端遮蔽端子
731...板端卡合結構
74...插設空間
741...側向插設口

Claims (10)

  1. 一種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包括:線端連接器,具有線端中心端子、線端絕緣體、線端遮蔽端子,該線端中心端子的兩端分別具有線端接觸部與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該線端接觸部與該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係分別設置於該線端絕緣體的前、後兩端,該線端接觸部外露於該線端絕緣體的前端,該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係用於結合同軸線纜的中心導體;該線端遮蔽端子係設有朝向該線端絕緣體前端緣延伸之止擋結構,以止擋限位該線端絕緣體,並於背離該線端絕緣體的表面設有線端卡合結構,該線端遮蔽端子尾部設有複數線夾,得藉由鉚合方式分別與同軸線纜的外部導體與外膠皮鉚合為一體;以及板端連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絕緣體、板端遮蔽端子;該板端中心端子係設置於該板端絕緣體,並具有外露於該板端絕緣體的板端接觸部,該板端接觸部與該線端接觸部具有結構對應關係,該板端中心端子還具有延伸出該板端絕緣體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腳;該板端遮蔽端子係結合該板端絕緣體,以形成具有側向插設口的插設空間,俾令該線端連接器的前端部分得以通過該側向插設口進入該插設空間,而使該線端接觸部與該板端接觸部電性連通,且使該線端遮蔽端子與該板端遮蔽端子電性連通;該板端遮蔽端子於面對該板端絕緣體的表面設有板端卡合結構,俾於該線端接觸部進入該插設空間時卡合該線端卡合結構,該板端遮蔽端子還具有延伸出該板端絕緣體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腳。
  2.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遮蔽端子的後端兩側向上延伸有一對翼板,該對翼板得相對向內彎折以罩覆該線端絕緣體的上緣;該線端遮蔽端子對應該線端中心端子之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的位置,形成有裸空孔並延伸出遮蓋板,該遮蓋板彎折後得以將該裸空孔遮蔽。
  3.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絕緣體的前端周緣具有凹陷區域,俾供該線端遮蔽端子的止擋結構進入;該線端絕緣體的後端具有用以收容該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的通孔,在該線端絕緣體緊鄰該通孔的側壁還具有槽溝,以供該中心導體穿過而進入該通孔,所述側壁的外壁面得供同軸線纜內部的絕緣層抵靠。
  4.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接觸部與該板端接觸部係分別具有相對應的凸起部位或凹陷部位。
  5.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遮蔽端子背離該止擋結構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
  6.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卡合結構與板端卡合結構係分別為相對應的凸起結構或凹陷結構。
  7.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板端中心端子接腳係朝背離該板端接觸部的方向延伸;該板端中心端子接腳係為SMT接腳或THROUGH HOLE接腳。
  8.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板端遮蔽端子接腳係朝背離該板端卡合結構的方向延伸,該板端遮蔽端子接腳係為SMT接腳或THROUGH HOLE接腳。
  9. 如[請求項1]之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中心導體結合部係使用鉚接、壓接、焊接、IDC接頭結合該同軸線纜的中心導體;該板端遮蔽端子的截面積係由內部朝該側向插設口的方向擴大,以於內壁面形成引導結構。
  10. 一種板端連接器,係用於嵌合具有線端中心端子與線端遮蔽端子的線端連接器,包括:板端絕緣體;板端中心端子,係設置於該板端絕緣體,並具有外露於該板端絕緣體的板端接觸部,該板端中心端子還具有延伸出該板端絕緣體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腳;以及板端遮蔽端子,係結合該板端絕緣體,以形成具有側向插設口的插設空間,俾令該線端連接器的一部分得通過該側向插設口進入該插設空間,而使該線端中心端子與該板端接觸部電性連通,且使該線端遮蔽端子與該板端遮蔽端子電性連通;該板端遮蔽端子於面對該板端絕緣體的表面設有板端卡合結構,俾卡合進入該插設空間的線端連接器,該板端遮蔽端子還具有延伸出該板端絕緣體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腳。
TW101134577A 2012-09-21 2012-09-21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TWI496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4577A TWI496369B (zh) 2012-09-21 2012-09-21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4577A TWI496369B (zh) 2012-09-21 2012-09-21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112A TW201414112A (zh) 2014-04-01
TWI496369B true TWI496369B (zh) 2015-08-11

Family

ID=5434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4577A TWI496369B (zh) 2012-09-21 2012-09-21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6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4320B (zh) * 2021-11-22 2022-04-08 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自动冲滚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7596A (en) * 1992-03-19 1993-05-04 Tandy Corporation Solderless coaxial wir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ttachment
US20100068927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7596A (en) * 1992-03-19 1993-05-04 Tandy Corporation Solderless coaxial wir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ttachment
US20100068927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112A (zh)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9521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receptor connector
TWI663793B (zh) 電連接器
CN106558776B (zh)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TWM539713U (zh) 板對板連接器總成
US20080081506A1 (en) Connector
TWI591908B (zh) 同軸型電連接器
WO2015196913A9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板端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TWI711234B (zh) 高頻極細同軸rf連接構件及其板端連接器
US9793623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receptor connector
CN20158454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52929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US2013013730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07053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ti-mismatching mating connectors
TWI599120B (zh) 掀蓋式板端連接器及與其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線纜與線端連接器
TWI496369B (zh)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CN112636035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11288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TWM450109U (zh) 同軸線纜連接器總成及板端連接器
CN212434993U (zh) 电连接器
CN112636036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5119288U (zh) 电连接器
KR20160029431A (ko) 와이어 분리 성능이 향상된 포크인 커넥터
CN111541069B (zh) 一种全链路可靠屏蔽差分对结构
TWI740139B (zh) 板端連接器
US20220416455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