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427B - 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427B
TWI490427B TW101151037A TW101151037A TWI490427B TW I490427 B TWI490427 B TW I490427B TW 101151037 A TW101151037 A TW 101151037A TW 101151037 A TW101151037 A TW 101151037A TW I490427 B TWI490427 B TW I4904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ght
emitting
end port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5535A (zh
Inventor
Sang Min Chung
Hyeon Seong Jeong
Original Assignee
Sang Min Ch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 Min Chung filed Critical Sang Min Chung
Publication of TW20133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5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4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14Adjustable mountings
    • F21V21/26Pivoted arms
    • F21V21/28Pivoted arms adjustable in more than one plane
    • F21V21/29Pivoted arms adjustable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mploying universal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6/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to be free-standing
    • F21S6/005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to be free-standing with a lamp housing maintained at a distance from the floor or ground via a support, e.g. standing lamp for ambient ligh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06Bases for movable standing lamps; Fixing standards to the b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21V31/005Seal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21Y2105/10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5/14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two-dimensional ar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發光裝置,且更特定言之,是有關於具有連接單元之改良結構以便允許使用者更便利且順暢地改變發光單元之位置的發光裝置。
一般而言,發光裝置包含各種光源,諸如螢光燈、白熾燈及LED燈泡,且其特定形式多種多樣。
在此等發光裝置當中,諸如吊燈之發光裝置安裝於家庭或辦公室之天花板上以照亮廣泛範圍之區域,且諸如台架(table stand)之燈裝置用以照亮相對小範圍的區域。
尤其,諸如台架之發光裝置置於桌上或地板上,或其基底單元固定於牆壁上以供使用。當使用者讀書或出於某一需求而需要針對有限空間的發光時,此發光裝置廣泛地用作針對必要地點之必要照明,此是因為其包含光源之發光單元為可移動的。
諸如台架之發光裝置通常包含:基底單元;棒形構件,其連接至基底單元;以及發光單元,其連接至棒形構件之末端部 分且具有光源以發射光。
尤其,諸如接頭之可移動發光連接單元設置於連接棒形構件與發光單元的部分處。由於此發光連接單元經設置,因此棒形構件與發光單元之間的姿勢可在有限範圍內調整,以由此獲得所要姿勢。
然而,在包含現有發光連接單元之發光裝置中,由於相對於發光連接單元之棒形構件的相對移動未被滿足,因此歸因於整個組態及發光連接單元的結構限制,使用者可能不能便利地改變或不可改變發光單元的位置或姿勢。
韓國專利特許公開公開案第10-2010-0123529號可為相關技術中之一者。
本發明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來解決包含現有發光連接單元之發光裝置所具有的問題,且由此,提供一種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允許使用者用較小的力容易地、便利地且順暢地改變發光單元的姿勢或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態樣,提供一種發光裝置,其包含:基底單元,其安置於平坦表面上或固定於牆壁上;棒形構件密封構件,其具有耦接至所述基底單元之一末端部分;發光單元,其安置於所述棒形構件之另一末端部分處;以及發光連接單元,其將所述棒形構件之所述另一末端部分與所述發光單元相互連接,其中所 述發光連接單元包含:孔單元,其安置於所述棒形構件之所述另一末端部分處;發光支撐構件,其具有可旋轉地插入至所述孔單元中且藉由所述孔單元支撐的一末端部分,且在其另一末端部分處,安置有具有在至少一方向上擴展之直徑的頭部單元;耦接單元,其經安置以覆蓋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所述頭部單元,且包含上部構件及下部構件,所述上部構件及所述下部構件經安置以自頂部及底部按壓所述頭部單元且可以所述頭部單元為基礎在垂直方向上旋轉;以及彈性單元,其經安置以朝向所述耦接單元之內部按壓所述發光支撐構件的所述頭部單元,其中所述發光單元包含具有固定光源之光源殼體,所述光源殼體包含彼此相互耦接之上部殼體及下部殼體;上部突出單元安置於所述上部殼體之一側端部分處,且下部突出單元安置於所述下部殼體之一側端部分處;且所述上部突出單元及所述下部突出單元彼此耦接且固定至所述耦接單元。
所述發光裝置可在插入至所述孔單元中之所述發光支撐構件的一末端部分之外側處更包含至少一O形環。
凹入溝槽沿著圓周方向延伸預定長度之溝槽單元可設置於插入至所述孔單元中之所述發光支撐構件的一末端部分之外側處;突出單元可設置於所述孔單元之內部;且所述突出單元僅可在所述溝槽單元中移動,藉此將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旋轉移動僅限於預定角度內。
所述彈性單元可包含:彈簧,其插入至在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所述另一末端部分處形成的彈簧支座孔中;以及按壓構件,其安置於所述彈簧之另一末端部分處,且經設置以藉由彈性 變形之彈簧的回彈力按壓所述耦接單元。
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所述頭部單元可具有在正交於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長的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圓柱形式;且在所述耦接單元中收納所述頭部單元的空間可具有對應於所述頭部單元之所述形式的圓柱形式。
所述發光裝置可更包含下部板式彈簧,所述下部板式彈簧具有彈性變形板形式以在所述耦接單元之所述下部構件與所述下部殼體之間按壓所述下部構件。
所述發光裝置可更包含設置於相互耦接之所述上部突出單元及所述下部突出單元之末端部分處的具有彈性之C形鉤,其中所述鉤之一末端部分藉由所述下部突出單元擋止且固定至所述下部突出單元的末端部分,且所述鉤之另一末端部分藉由所述上部突出單元擋止。
所述發光源殼體可整體具有環形狀;且所述光源可包含沿著所述光源殼體中之圓周安置的多個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
根據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使用者可執行用於用較小的力順暢地改變發光單元之姿勢或位置的操作。
1‧‧‧發光裝置
10‧‧‧基底單元
20‧‧‧棒形構件
21‧‧‧第一棒形構件
22‧‧‧第二棒形構件
24‧‧‧末端部分
25‧‧‧中間連接單元
30‧‧‧發光單元
32‧‧‧光源殼體
40‧‧‧發光連接單元
42‧‧‧孔單元
44‧‧‧發光支撐構件
46‧‧‧耦接單元
48‧‧‧彈性單元
49‧‧‧下部板式彈簧
49a‧‧‧按壓彈簧
102‧‧‧上部殼體
104‧‧‧下部殼體
322‧‧‧上部殼體
323‧‧‧上部突出單元
326‧‧‧下部殼體/下部構件
327‧‧‧下部突出單元
328‧‧‧固定光源/LED總成
329‧‧‧漫射板
330‧‧‧帶
331‧‧‧燈環
332‧‧‧突出單元
442‧‧‧末端部分
443‧‧‧O形環
444‧‧‧彈簧支座孔
445‧‧‧溝槽
446‧‧‧頭部單元
447‧‧‧溝槽單元
448‧‧‧突出單元
449‧‧‧側
462‧‧‧上部構件
464‧‧‧下部構件
466‧‧‧鉤
467‧‧‧末端部分
468‧‧‧末端部分
482‧‧‧彈簧
484‧‧‧按壓構件
492a‧‧‧上部部分/頂部部分
494a‧‧‧下部部分
496a‧‧‧側部分
a‧‧‧位置
b‧‧‧位置
c‧‧‧位置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發光裝置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2為展示圖1之發光單元已被裝配之狀態的透視圖。
圖3至圖6為說明圖1之發光連接單元的視圖。
圖7為用於解釋圖1之發光單元的頭部單元旋轉及垂直地移動的視圖。
圖8為用於解釋圖1之發光單元在發光支撐構件之軸向方向上順時針及逆時針旋轉的視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用於解釋按壓彈簧耦接至耦接單元的視圖。
圖10為說明圖9之按壓彈簧耦接至耦接單元之狀態的視圖。
圖11為展示圖9之按壓彈簧的側視圖。
下文中,將參看隨附圖式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
參看圖1至圖6,本發明之發光裝置可實施於主要用以置於桌上的台架中,但不限於此。亦即,有可能進行適應於發光連接單元之組態的各種修改。亦即,有可能實施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具有固定於牆壁上之基底單元的發光裝置。
圖2之發光裝置1(作為用於主要置於桌上或台上之台架的發光裝置)可包含基底單元10、棒形構件20、發光單元30及發光連接單元40。
基底單元10在使用期間置於桌子的頂表面上,且連接至組態發光裝置之其他元件且藉由此等其他元件支撐。基底單元10可被製成沉重的,以便在其他元件之操作期間提供穩定性。在另一實施例中,基底單元可固定於牆壁上以供使用,且可在室內 空間之地板上使用。
在此實施例中,基底單元10包含上部殼體102及下部殼體104,上部殼體102及下部殼體104彼此相互耦接。上部殼體102可拆卸地耦接至下部殼體104。
棒形構件20為在長的方向上具有薄及長形狀之薄構件,其中下部部分(亦即,其一末端)耦接至基底單元10。棒形構件20可為中空管,或可為具有圓形或多邊形形狀之截面的桿構件。
另外,棒形材料20可包含第一棒形構件21及第二棒形構件22,且第一棒形構件21及第二棒形構件22可經組態以經由中間連接單元25彼此相互連接。
發光單元30安置於棒形材料20之另一末端部分處。發光裝置1之發光單元30安裝於第二棒形構件22之另一末端部分24處。發光單元30包含具有固定光源328之光源殼體32。光源殼體32整體具有環形式。環形式指代具有穿透中央部分之圓形形狀,如炸甜圈。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之狀況下,光源殼體不限於環形式,且由此可具有各種形式。
此外,根據實施例,發光單元30可直接連接至第一棒形構件21之另一末端部分。
發光單元30包含光源,此光源在電被供應時發射光。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光源包含多個LED燈泡。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發光單元30(作為光源)包含LED總成328(參看圖6),LED總成328具有環形狀且包含多個已安裝LED。在另一實施例之狀況下,光源可包含典型的螢光燈、白熾燈及鹵素燈。
第二棒形構件22之另一末端部分24及發光單元30經由發光連接單元40彼此相互連接。發光連接單元包含孔單元42、發光支撐構件44、耦接單元46及彈性單元48。
孔單元42安置於第二棒形構件22之另一末端部分24處。孔單元42為具有圓柱形式之空的空間,其沿著棒形構件之長的方向朝向棒形構件之內部由棒形構件的末端部分之表面形成,且為發光支撐構件44插入其中的部分。
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由於第二棒形構件22為諸如管之中空構件,因此孔單元42得以自然地設置。然而,根據實施例,若棒形構件不具有管形式,則孔單元另外形成於棒形構件的末端部分處。
發光支撐構件44之一末端部分442插入至孔單元42中以用於支撐且為可旋轉的。
為了允許旋轉,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沿著圓周形成之兩個溝槽445設置於插入至孔單元42中之發光支撐構件44的一末端部分442之外側處。兩個溝槽445彼此間隔,且O形環443設置於每一溝槽445中。藉由此組態,發光支撐構件44提供以在孔單元42之長的方向上的軸線為基礎而旋轉的軸向旋轉移動。
另外,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以在發光支撐構件44之長的方向上的軸線為基礎之旋轉操作的旋轉角受到限制。為了將旋轉移動限制於預定角度內,溝槽單元447及突出單元448經設置。
以凹入方式形成於插入至孔單元42中之發光支撐構件44的一末端部分之外側上的溝槽單元447沿著圓周方向延伸預定 長度。突出單元448在孔單元42之內部突出,且僅可在藉由溝槽單元447形成之空間內移動。
亦即,當發光支撐構件44及支撐至發光支撐構件44之發光單元30一起軸向旋轉時,突出單元448沿著溝槽單元447之空間軸向旋轉,但連同發光支撐構件44一起移動。又,其軸向旋轉之程度限制於不受突出單元448限制的範圍內。
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突出單元448具備脫料螺栓(stripper bolt)。脫料螺栓穿透第二棒形構件22之另一末端部分24,且其末端部分經耦接以安置於溝槽單元447的空間中。脫料螺栓在垂直於旋轉軸線之方向的方向上耦接至第二棒形構件22之另一末端部分。
具有在兩個方向上擴展之直徑的頭部單元446設置於發光支撐構件44的另一末端部分處。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發光支撐構件之頭部單元446具有類似於在正交於發光支撐構件44之長的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之圓筒的形式。具有頭部單元446之發光支撐構件44的形狀與錘子相似。
耦接單元46經安置以牢固地圍繞發光支撐構件44之頭部單元446。耦接單元46包含上部構件462及下部構件464。上部構件462及下部構件464經安置以自上方及下方按壓頭部單元446。
另外,頭部單元446收納於耦接單元中。收納頭部單元446之空間具有對應於頭部單元446之形式的圓柱形式。
耦接單元46可以頭部單元446為基礎而旋轉。耦接單元46可以頭部單元為基礎在上方或下方旋轉。此外,根據此實施 例,發光支撐構件44可由金屬材料形成,且耦接單元46可較佳由聚合物塑膠材料形成。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之狀況下,材料可藉由另一材料替換。
彈性單元48經安置以朝向耦接單元46之內部按壓發光支撐構件44的頭部單元446。在此實施例中,彈性單元48包含彈簧482及按壓構件484。
彈簧482之一末端部分在發光支撐構件44之另一末端部分處插入至彈簧支座孔444中。按壓構件484設置於彈簧482之另一末端部分處,且經組態以藉由彈性變形之彈簧的回復力而按壓耦接單元46。
藉由彈簧482之回彈性(elastic resilience),按壓構件484直接按壓耦接單元46之內部,且頭部單元446之一側449同時按壓接觸耦接單元46的側。
光源殼體32包含彼此相互耦接之上部殼體322及下部殼體326。上部突出單元323設置於上部殼體322之一側端部分處,且下部突出單元327設置於下部殼體326的一側端部分處。
上部突出單元323及下部突出單元327彼此相互耦接且固定至耦接單元46。上部突出單元323及下部突出單元327彼此相互地且牢固地耦接,其間有耦接單元46,且由此,與耦接單元46一體地移動。
此外,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彈性變形以按壓下部構件326的板形下部板式彈簧49進一步設置於耦接單元46之下部構件464與下部殼體326之間。下部板式彈簧49之回彈性用以向上按壓耦接單元46之下部構件464。
另外,根據此實施例,為了使上部突出單元323與下部突出單元327相互牢固耦接,每一末端部分包含具有彈性之C形鉤466。相互間隔之兩個鉤466經設置,其間有發光支撐構件44。每一鉤466之一末端部分467經擋止且固定至下部突出單元327的末端部分,且鉤466之另一末端部分468被擋止於上部突出單元323處。
此外,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參看圖6,發光單元30包含LED總成328、光導板(light guide plate;LGP)或漫射板329、帶330,及燈環331。另外,向上突出且沿著圓周方向彼此間隔之多個突出單元332設置於下部殼體326中。突出單元332耦接至上部殼體322。
下文中,描述具有以上組態之發光裝置1的作用及效應。
由於此實施例之發光裝置1包含具有孔單元42、發光支撐構件44、耦接單元46及彈性單元48之發光連接單元40,因此發光單元30的垂直方向移動及軸向方向旋轉移動為順暢且穩定的。
圖7為順序地展示發光單元30之垂直移動的視圖。耦接單元46設置於上部突出單元323與下部突出單元327之間,上部突出單元323及下部突出單元327朝向形成光源殼體32之上部殼體322及下部殼體326的每一側突出且固定至耦接單元46。包含上部構件462及下部構件464之耦接單元46以覆蓋頭部單元446之形式又支撐發光支撐構件之頭部單元446,且由於頭部單元446藉由彈性單元48之回彈性而強有力地且彈性地支撐於耦接單元46的內部,因此發光單元30之垂直移動可為順暢且可靠的。
亦即,藉由形成彈性單元之彈簧482的回彈,由於按壓構件484直接按壓耦接單元46之內部而且頭部單元446之一側449用相同的力按壓接觸耦接單元46的側,因此甚至當固定至耦接單元46之光源殼體32處於任何位置時,發光單元30的位置仍可穩定地維持而不下沉。
如圖7中所示,甚至當發光單元30處於位置“a”或發光單元藉由使用者固持且用力向下按壓發光單元30的操作而移動至位置“b”或位置“c”時,由於在組態中連接發光單元30與棒形構件20的發光連接單元40經設置,因此發光單元30可能不會歸因於發光單元30之重量而下降,而且使用者可感覺到發光單元30的順暢移動。
另外,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由於向上彈性支撐耦接單元46之下部板式彈簧49經進一步設置,因此耦接單元46可在不同於彈性單元48之按壓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另外按壓頭部單元446。結果,發光單元30以頭部單元446為基礎在垂直方向上更穩定地提供旋轉移動,且穩定地維持於特定位置處。
另外,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如圖8中所示,由於發光支撐構件44可旋轉地插入至棒形構件之孔單元42中且O形環設置於發光支撐構件44的外側處,因此發光連接單元40之發光單元30可以棒形構件20之軸線為基礎順時針及逆時針旋轉。
亦即,參看圖8,當使用者固持且以發光支撐構件44之長的方向軸線為基礎在位置“a”處順時針旋轉發光單元30時,發光單元30旋轉至位置“b”。當使用者再次逆時針旋轉發光單元30時,發光單元30經由位置“a”旋轉至位置“c”。使 用者可藉由旋轉發光單元30而將發光單元30之位置改變至所要位置。
就此而論,歸因於溝槽單元447及突出單元448之作用,發光單元30在軸向方向上之可旋轉角度限於藉由溝槽單元447所形成的範圍。另外,由於O形環443經設置,因此旋轉變得更順暢。
結果,使用者可如圖7中所示在垂直方向上改變發光單元30之姿勢,且可同時如圖8中所示在軸向方向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發光單元30,使得發光單元30可用所要姿勢置放於所要位置處。
另外,在此實施例之狀況下,由於光源殼體整體具有環形狀,因此使用者可用手容易地抓取發光單元以改變其位置。另外,由於多個光源沿著環形狀圓周安置,因此發光單元發射光所至之部分的照明為均一的。
此外,先前實施例之部分組態經修改之另一實施例展示於圖9至圖11中。圖9為展示按壓彈簧耦接至耦接單元之狀態的視圖。圖10為說明按壓彈簧耦接至耦接單元之狀態的視圖。圖11為按壓彈簧之側視圖。
根據以上實施例,彈性變形以按壓下部構件464的板形下部板式彈簧49設置於耦接單元46之下部構件464與下部突出單元327之間。作為回應,根據此實施例,在彈性變形狀態中耦接至耦接單元46且按壓耦接單元46的C形按壓彈簧49a經設置。如圖9至圖11中所示,按壓彈簧49a順時針旋轉180°,以便允許呈“C”形狀之開放部分面向左手側。
另外,按壓彈簧49a藉由彎曲由鐵製成之一構件而一體地形成,且儲存有彈性。按壓彈簧49a包含上部部分492a、下部部分494a及側部分496a。
如圖11中所示,頂部部分492a與側部分496a形成銳角,且下部部分494a與側部分496a形成銳角。銳角小於90°,且隨著角度變小,彈性變形之量變大,使得藉由回彈之按壓力增大。歸因於此組態,如圖10中所示,隨著按壓彈簧49a在上部部分492a及下部部分494a彼此相互間隔開之方向上彈性變形,按壓彈簧49a插入至耦接單元46中。因此,藉由回彈,上部部分492a及下部部分494a強有力地按壓耦接單元46。
在先前實施例之狀況下,直至上部突出單元323及下部突出單元327彼此相互耦接,下部板式彈簧49不會按壓耦接單元46的下部構件464。然而,在具有C形按壓彈簧49a之此實施例的狀況下,當按壓彈簧49a彈性變形以插入至耦接單元46中時,按壓彈簧49a可垂直地按壓耦接單元46,而非將上部突出單元323與下部突出單元327相互耦接以插入至耦接單元46中。歸因於此,發光單元30之移動可更牢固且穩定地受到控制。
由於在圖式中所示之組態當中的未解釋組態與先前實施例之組態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
儘管已參考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特定地展示且描述了本發明,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不脫離如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在本發明中進行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
24‧‧‧末端部分
30‧‧‧發光單元
42‧‧‧孔單元
44‧‧‧發光支撐構件
46‧‧‧耦接單元
443‧‧‧O形環
447‧‧‧溝槽單元
462‧‧‧上部構件
464‧‧‧下部構件
466‧‧‧鉤

Claims (10)

  1. 一種發光裝置,其包括:基底單元,其安置於平坦表面上或固定於牆壁上;棒形構件,其具有耦接至所述基底單元之一末端部分;發光單元,其安置於所述棒形構件之另一末端部分處;以及發光連接單元,其將所述棒形構件之所述另一末端部分與所述發光單元相互連接,其中所述發光連接單元包括:孔單元,其安置於所述棒形構件之所述另一末端部分處;發光支撐構件,其具有可旋轉地插入至所述孔單元中且藉由所述孔單元支撐的一末端部分,且在其另一末端部分處,安置有具有在至少一方向上擴展之直徑的頭部單元;耦接單元,其經安置以覆蓋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所述頭部單元,且包含上部構件及下部構件,所述上部構件及所述下部構件經安置以自頂部及底部按壓所述頭部單元且可以所述頭部單元為基礎在垂直方向上旋轉;以及彈性單元,其經安置以朝向所述耦接單元之內部按壓所述發光支撐構件的所述頭部單元,其中所述發光單元包括具有固定光源之光源殼體;所述光源殼體包括彼此相互耦接之上部殼體及下部殼體;上部突出單元安置於所述上部殼體之一側端部分處,且下部突出單元安置於所述下部殼體之一側端部分處;且所述上部突出單元及所述下部突出單元彼此耦接且固定至所述耦接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在插入至所述孔單元中之所述發光支撐構件的一末端部分之外側處更包括至少一O形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凹入溝槽沿著圓周方向延伸預定長度之溝槽單元設置於插入至所述孔單元中之所述發光支撐構件的一末端部分之外側處;突出單元設置於所述孔單元之內部;且所述突出單元僅可在所述溝槽單元中移動,藉此將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旋轉移動僅限於預定角度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所述彈性單元包括:彈簧,其插入至在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所述另一末端部分處形成的彈簧支座孔中;以及按壓構件,其安置於所述彈簧之另一末端部分處,且經設置以藉由彈性變形之彈簧的回彈力按壓所述耦接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所述頭部單元具有在正交於所述發光支撐構件之長度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圓柱形式;且在所述耦接單元中收納所述頭部單元的空間具有對應於所述頭部單元之所述形式的圓柱形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更包括下部板式彈簧,所述下部板式彈簧具有彈性變形板形式以按壓所述下部構件且安置於所述耦接單元之所述下部構件與所述下部殼體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更包括設置於相互耦接之所述上部突出單元及所述下部突出單元之末端部分處的具有彈性之C形鉤,其中所述鉤之一末端部分藉由所述下部突出單元擋止且固定至所述下部突出單元的末端部分,且所述鉤之另一末端部分藉由所述上部突出單元擋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所述發光源殼體整體具有環形狀;且所述光源包括沿著所述光源殼體中之圓周安置的多個發光二極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更包括C形按壓彈簧,所述C形按壓彈簧在彈性變形狀態中耦接至所述耦接單元以按壓所述耦接單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所述按壓彈簧包含上部部分、下部部分,及將所述上部部分與所述下部部分相互連接之側部分;且所述上部部分及所述下部部分與所述側部分形成銳角且一體地組態。
TW101151037A 2011-12-29 2012-12-28 發光裝置 TWI490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10146109 2011-12-29
KR1020120130518A KR101366690B1 (ko) 2011-12-29 2012-11-16 조명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5535A TW201335535A (zh) 2013-09-01
TWI490427B true TWI490427B (zh) 2015-07-01

Family

ID=48990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1037A TWI490427B (zh) 2011-12-29 2012-12-28 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66690B1 (zh)
TW (1) TWI490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0303B1 (ko) * 2015-07-10 2017-03-27 아이투엠 주식회사 외형이 변형되는 조명장치
KR101755342B1 (ko) * 2016-05-31 2017-07-07 김태영 차량의 안전경고등 및 화재감지 기능을 갖는 캠핑 레저겸용 조명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103A (en) * 1991-03-29 1994-07-26 Luxo Lamp Corporation Halogen lamp
KR200313761Y1 (ko) * 2003-02-13 2003-05-22 세욱조명주식회사 전기스탠드의 각도조절장치
JP2008004480A (ja) * 2006-06-26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卓上照明装置
TWM351991U (en) * 2008-08-28 2009-03-0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with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illumination lamp having the same
KR100934750B1 (ko) * 2009-07-08 2009-12-30 엔텍엘이디(주) 조사각 조절이 자유롭고 무드등 연출이 가능한 전기스탠드
KR101012873B1 (ko) * 2009-03-06 2011-02-08 주식회사 대진디엠피 스탠드용 헤드 힌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103A (en) * 1991-03-29 1994-07-26 Luxo Lamp Corporation Halogen lamp
KR200313761Y1 (ko) * 2003-02-13 2003-05-22 세욱조명주식회사 전기스탠드의 각도조절장치
JP2008004480A (ja) * 2006-06-26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卓上照明装置
TWM351991U (en) * 2008-08-28 2009-03-0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with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illumination lamp having the same
KR101012873B1 (ko) * 2009-03-06 2011-02-08 주식회사 대진디엠피 스탠드용 헤드 힌지
KR100934750B1 (ko) * 2009-07-08 2009-12-30 엔텍엘이디(주) 조사각 조절이 자유롭고 무드등 연출이 가능한 전기스탠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5535A (zh) 2013-09-01
KR20130077771A (ko) 2013-07-09
KR101366690B1 (ko)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4840B1 (en) Multifunctional desk lamp that provides both functions of lighting and image projection
EP2799760B1 (en) Lighting apparatus
KR101309697B1 (ko) 조명 장치
KR101040645B1 (ko) 매입형 조명기구
KR20120131713A (ko) 가변형 조명장치
TWI490427B (zh) 發光裝置
JP2010238580A (ja) 化粧枠および埋込型照明器具
KR101389435B1 (ko) 지시방향의 조절이 자유로운 구동장치
KR102595103B1 (ko) 조립식 조명 스탠드
JP3224264U (ja) 照明器具
WO2013100730A1 (ko) 조명 장치
CN209101218U (zh) 照明器具
KR100920797B1 (ko) 매입등용 전구유닛 홀더
TWM504197U (zh) 可調整角度之燈具
JP2013232329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方法
KR20200007620A (ko) 구체 형상의 조명 등기구 장치
TWM416022U (en) Lamp
US20060126350A1 (en) Decorative lamp
KR200452572Y1 (ko) 조명용 장식 프레임
KR101251080B1 (ko) 등기구 장치
KR200382414Y1 (ko) 다양한 입체구조로 조립 가능한 장식용 조명스탠드
JP2004014473A (ja) 埋込型照明器具
US20060126348A1 (en) Decorative 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