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143B - Electric two-wheelers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 two-wheel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143B
TWI490143B TW100117089A TW100117089A TWI490143B TW I490143 B TWI490143 B TW I490143B TW 100117089 A TW100117089 A TW 100117089A TW 100117089 A TW100117089 A TW 100117089A TW I490143 B TWI490143 B TW I4901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frame
seat
bracket
ho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7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1414A (en
Inventor
Junji Terada
Yousuke Soum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21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1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3/0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62J43/1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for propulsion
    • B62J43/1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for propulsion on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3/0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62J43/2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 B62J43/28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hidden within the cyc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2B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電動二輪車
本發明係關於速可達型電動二輪車。
近年開發出速可達型電動二輪車。電動二輪車包括:電池;被供給電池之電力之電動馬達;及由電動馬達驅動之後輪(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電動二輪車中,一次充電可行駛之距離受電池之容量影響。電池容量越大,則電動二輪車充一次電可行駛之距離變得越長。為增大電池之容量,使電池之尺寸變得更大即可。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6-21935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74911號公報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然而,電動二輪車中可配置零件之空間之限制較大,無法過度地使電池大型化。具體而言,專利文獻1中,將電池配置於駕駛員擱放腳之腳踏板之下方。該構成中,為增大電池之配置空間而必需提高腳踏板之位置。若提高腳踏板之位置,則必需結合於腳踏板之位置而亦提高座椅之位置。當提高座椅之位置時,座椅之上表面(座面)會遠離地面,駕駛員上下車變得困難等,有損電動二輪車之舒適性。因此,不能使腳踏板變得過高,從而無法使電池大型化。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中,將電池配置於座椅之下方。具體而言,專利文獻2中構成為支撐座椅且收納電池之基部配置於座椅之下方。基部包括左右一對管狀之基部框架、及配置於一對基部框架之間之基部外殼。
基部外殼為上下較長之筒狀構件,上端向上方開放,下端被堵住。於基部外殼之內部形成電池搭載室。電池搭載室之上端由可繞鉸鏈轉動之座椅覆蓋。電池搭載室內中,電池藉由基部外殼而固定。具體而言,於基部外殼之左壁及右壁分別配置有規定電池位置之導引構件。電池配置於該些導引構件之間。又,於基部外殼之上方具有由座椅之下表面支撐之按壓彈簧。電池收納室內之電池載置於電池支撐托盤中,且藉由夾在左右導引構件之間且由按壓彈簧自上方按壓而固定。
如此,使用支撐電池之厚壁之基部外殼固定電池之構成中,電池之固定需要較大之空間。從而導致用於電池之空間相應地變小。
該引用文獻2之構成中,為使配置於座椅下方之電池變大,必需使電池於車輛之上下方向或前後方向變長。然而,若使電池於上下方向變長,則不得不使座椅之上表面之位置提高。若座椅之上表面之位置較高,則於電動二輪車停止時,駕駛員之腳難以踏到地面,有損電動二輪車之舒適性。進而,引用文獻2之構成中,於座椅之下方配置按壓彈簧,因此座椅之上表面與電池之上表面之間之間隔中配置有按壓彈簧,座椅之上下方向變長,從而使座椅之上表面之高度變得更高。
若使電池於前後方向變長,則成為電池向座椅之前方突出之配置。因電池向座椅之前方突出,故而腳踏板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變短。因此,擱放駕駛員之腳所需之空間減少,有損電動二輪車之舒適性。
亦考慮使電池於左右方向變長。然而,於電池之左側及右側鄰接配置有車架。由此,難以使電池於左右方向變長。
如此,專利文獻2之構成中,於使電池於上下、前後之任一方變長時,均會損害電動二輪車之舒適性。
又,專利文獻2中,若使電池大型化,則將電池裝卸於基部外殼時之作業性降低。具體而言,專利文獻2中,藉由使座椅繞鉸鏈構件向上轉動而使基部外殼內之電池搭載室露出於外部。於電池搭載室露出於外部之狀態下相對於電池搭載室上下轉動電池,藉此將電池裝卸於電池搭載室。
如此,於裝卸電池時,必需進行於座椅上方之較高位置上下轉動電池之作業。由此,若因使電池大型化而導致電池較重,則裝卸電池之作業人員之負擔較大。引用文獻2中,可說並未充分考慮使電池大型化而導致電池變重時之電池之裝卸之難度。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可達成電池之大型化、且不會損害駕駛員之舒適性、而且可更容易地進行電池之裝卸之電動二輪車。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電動二輪車,其包括:座椅,其供駕駛員乘坐;腳踏部,其配置於該座椅之前方且下方,用以擱放上述駕駛員之腳;車架,其具有於上述座椅之下方沿上下延伸且左右分離而配置之2個框架部;車身罩,其配置於該車架之外側;擺動單元,其具有用以驅動後輪之電動馬達,經由樞軸部可擺動地連結於上述車架;電池,其於上述座椅之下方配置於上述2個框架部之間,用以對上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第1支架,其包括自下方支撐上述座椅之座椅支撐部,及於車輛上下方向配置於上述電池之上端部與下端部之間且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2個框架部之至少一者之第1安裝部;以及第2支架,其於上述電池之前方配置於上述電池之上端部與下端部之間,且包括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及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車架之第2安裝部。
根據該構成,可協同實現電池裝卸時之作業性之提高、電動二輪車乘車中之舒適性之維持、及電池容量之進一步提高。根據該構成,於使電池裝卸時,作業人員卸除第1及第2支架。藉此,於為使電池裝卸而轉動電池時,電池不會與第1及第2支架接觸。由此,無需使電池小型化以便於為使電池裝卸而轉動電池時不使電池與第1及第2支架接觸,從而可使電池大型化。
而且,即便使電池大型化,亦容易進行電池之裝卸作業。具體而言,於使電池裝卸時,首先,將第1、第2支架自框架部卸除。藉此,座椅下方之空間、即配置有電池之空間於前方開放。因此,可不受第1、第2支架妨礙地相對於車架向前後轉動電池。藉此,可使電池裝卸。由此,於使電池裝卸時,無需於座椅上表面附近之較高位置上下轉動大型且較重之電池之作業。因此,可提高使電池裝卸時之作業性。而且,於使電池裝卸時,可利用形成於座椅前方且腳踏部之上方之供駕駛員擱放腳之寬闊空間。因此,可更容易地使電池裝卸。如此,使第1及第2支架相對於車架可裝卸之結果,可發揮電池之大型化之實現與電池之裝卸時之作業性之提高的協同效應。
又,以位於電池前方之第2支架固定電池。即,與作為專利文獻2所示之日本專利特開2004-74911號公報中記載之構成不同,並非為以收納蓋固定電池之構成。因此,無需收納蓋之配置空間,從而可相應地通過電池之大型化使電池之容量變得更大。
如此,以固定於車架上之第2支架自前方支撐電池。因此,可將左右2個框架間之空間很好地用於電池之配置空間。而且,無需用以自電池之上方、左側、右側按壓電池之構件。因此,即便使電池大型化亦可抑制座椅高度變高,並且可抑制位於電池前方之擱腳空間變小。藉此,可實現電池之大型化之實現與不損害電動二輪車之舒適性之協同效應。
如以上說明,將電池配置於座椅下方,且使支撐座椅之第1支架與固定電池之第2支架可裝卸於框架。藉此,可協同實現電池裝卸時之作業性之提高、電動二輪車之乘車中之舒適性之維持、及電池大型化所帶來之容量之進一步提高。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側視時,上述電池之上端部配置於較上述座椅之下端部更靠上方、且較上述座椅之上表面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可於座椅內之空間配置電池之一部分。藉此,不使座椅上表面之位置提高便可使電池之全長變長而使電池大型化。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1支架包括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藉此,上述第1支架兼作上述第2支架。
根據該構成,亦可將支撐座椅之支架用作支撐電池之支架。
上述電池支撐部較佳為包括支撐於車輛上下方向之上述電池之中央部之中央支撐部。
根據該構成,藉由支撐電池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可於電池之重心與上下方向之位置靠近之位置上支撐電池。因此可更穩定地支撐電池。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1支架包括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又,上述第2支架包括上支架,該上支架具有: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上部之電池支撐部;及於較上述第1安裝部更靠上方之位置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車架之第2安裝部。又,上述第2支架包括下支架,該下支架具有: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下部之電池支撐部;及於較上述第1安裝部更靠下方之位置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車架之第2安裝部。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上支架、下支架及第1支架之3個支架自前方支撐電池之上部、中間部及下部。由此,可更確實地固定電池。
上述上支架較佳為包括自上方按壓上述電池之按壓部。
根據該構成,藉由上支架之按壓部而將電池不於上下振動地加以支撐。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較佳為進而包括由上述車架支撐之第3支架,該第3支架包含以夾持上述電池而與上述上支架之上述電池支撐部對向之方式配置、且自上述電池之後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
根據該構成,可由第3支架自後方承接電池。因此,可使電池不於前後活動地牢固固定於車架上。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較佳為進而包括由上述車架支撐之第4支架,該第4支架包含以夾持上述電池而與上述下支架之上述電池支撐部對向之方式配置、且自上述電池之後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
根據該構成,由第4支架自後方支撐電池,藉此可使電池不於前後活動地牢固安裝於車架上。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電池支撐部使用彈性構件形成,對上述電池之外表面進行彈性按壓。
根據該構成,藉由以彈性構件按壓電池,可抑制電池相對於支架之振動所引起之衝擊及噪音。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電動二輪車進而包括由第5支架,該第5支架由上述車架支撐,且自上述電池之下方支撐上述電池。
根據該構成,藉由第5支架自下方支撐電池而可穩定地支撐作為重量物之電池。又,當自動二輪車中產生頻率較高之上下方向之振動力作用於電池時,可確實地支撐電池。
上述第5支架較佳為以使上述電池之上端部位於較下端部更靠後方之方式使上述電池傾斜之姿勢支撐上述電池。
根據該構成,不提高座椅之位置便可使電池之高度方向之長度變長。又,可將電池之上端部配置於更靠後方處。由此,可不易被駕駛員之大腿碰到地配置電池。
上述第5支架較佳為包括以向斜後下方延伸之方式傾斜且承受上述電池之荷重之承接部。
根據該構成,當將承接部放置於電池上時,可於自然傾斜之方向配置電池,因此容易進行電池安裝時之定位。又,將電池向斜後上方傾斜配置。其結果,可以朝向與自動二輪車中產生頻率較高之上下方向之振動發揮作用之方向交叉之前後方向之方式設置承接部。藉此,可減少上下方向較長之電池自第5支架受到之衝擊,因此可減少電池之振動。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框架部包括第1座部。又,進而包括將上述第1支架之上述第1安裝部可裝卸地固定於上述第1座部之第1固定構件。
根據該構成,藉由裝卸第1固定構件之簡單作業而可相對於車架容易地裝卸第1支架。
較佳為於上述第1座部形成有第1插通孔。又,較佳為於上述第1安裝部形成有與上述第1插通孔同軸地相向之第2插通孔。又,上述第1固定構件插通上述第1及第2插通孔。
根據該構成,藉由使第1固定構件插通第1及第2插通孔之簡單作業而可將第1支架容易地固定於車架。
上述第1及第2插通孔較佳為於車輛前後方向、車輛左右方向或車輛上下方向相向。
根據該構成,藉由使第1固定構件沿著車輛前後方向、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插入第1及第2插通孔之簡單作業,可將第1支架容易地固定於車架。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框架部包括第2座部。又,上述電動二輪車進而包括將上述第2支架之上述第2安裝部可裝卸地固定於上述第2座部之第2固定構件。
根據該構成,藉由裝卸第2固定構件之簡單作業,可相對於車架容易地裝卸第2支架。
較佳為於上述第2座部形成有第3插通孔。又,較佳為於上述第2安裝部形成有與上述第3插通孔同軸地相向之第4插通孔。又,上述第2固定構件較佳為插通上述第3及第4插通孔。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第2固定構件插通第3及第4插通孔之簡單作業而可相對於車架容易地固定第2支架。
上述第3及第4插通孔較佳為於車輛前後方向、車輛左右方向或車輛上下方向相向排列。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第2固定構件沿著車輛前後方向、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插入第3及第4插通孔之簡單作業而可將第2支架容易地固定於車架。
本發明之上述之或進而其他目的、特徵及效果係藉由以下之參照隨附圖式敍述之實施方式之說明而明確。
<第1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方式之電動二輪車1之左側視圖。該實施方式中,電動二輪車1為速可達。電動二輪車1可於前部及後部載置貨物行駛,適於作為載貨車輛之用途。
再者,以下說明中之前後、上下及左右之各方向係處於相當於電動二輪車1在水平面直線行駛之狀態之基準姿勢,且以駕駛員朝向前方時之該駕駛員之視點為基準。又,以垂直立起、前輪3及後輪4接地於路面A1、且駕駛員未乘車之狀態之電動二輪車1為基準對電動二輪車1之構成進行說明。
電動二輪車1包括車架2、前輪3、後輪4、電動馬達5、電池6及車身罩7。電動二輪車1藉由自電池6對電動馬達5供給之電力而驅動電動馬達5,並藉由電動馬達5之輸出而驅動後輪4。以下,自車體前方依序說明電動二輪車1之全體構造。
圖2係將電動二輪車1之車身罩7等一部分零件卸除後之狀態之左側視圖。以下,圖式之一部分有時以作為假想線之2點鏈線表示。電動二輪車1具有配置於該電動二輪車1之前上部之頭管8。於頭管8內轉動自如地插入有轉向軸9。於轉向軸9之下端部安裝有左右一對前叉10。前輪3安裝於前叉10上。
於轉向軸9之上端部安裝有把手11。駕駛員可藉由操作把手11而使轉向軸9、前叉10及前輪3繞轉向軸9之軸線轉動。
於把手11之左右兩端部上分別設置有握柄12(僅圖示左側之握柄)。右側之握柄構成油門握柄。駕駛員藉由轉動該油門握柄而可調整電動馬達5之輸出。
如圖1所示,於把手11之中央附近設置有儀錶13。於儀錶13之下方配置有載物台14。載物台14固定於頭管8。載置於載物台14上之貨物之荷重經由頭管8及轉向軸9等主要作用於前輪3。於載物台14之下部固定有頭燈15。
如圖2所示,電動二輪車1包括自頭管8向後方延伸之車架2。車架2係使用鋼鐵製之管構件等形成。車架2包括前部框架19、及配置於前部框架19後方之框架本體20。前部框架19自頭管8之下部向斜後下方延伸。側視時,框架本體20自前部框架19之下端部向後方延伸,車輛之前後方向X1之中途部形成為S字狀。
框架本體20包括第1框架部21、第2框架部22、第3框架部23及第4框架部24。
圖3係車架2之立體圖。第1框架部21包括左側第1框架部21L及右側第1框架部21R。該實施方式中,左側第1框架部21L與右側第1框架部21R形成為左右對稱之形狀。
左側第1框架部21L形成為自前部框架19之下端部向左後方延伸、且自中途向前後方向X1延伸之形狀。側視時,左側第1框架部21L自前部框架19之下端部向後方大致筆直地延伸,且輕微地向斜後上方傾斜。
右側第1框架部21R形成為自前部框架19之下端部向右後方延伸、且自中途向前後方向X1延伸之形狀。側視時,右側第1框架部21R自前部框架19之下端部向後方大致筆直地延伸,且輕微地向斜後上方傾斜。
於左側第1框架部21L之前部固定有撐條構件25L。於左側第1框架部21L之後部固定有撐條構件26L。於右側第1框架部21R之前部固定有撐條構件25R。於右側第1框架部21R之後部固定有撐條構件26。
第2框架部22以於上下延伸之方式配置。第2框架部22包括左側第2框架部22L及右側第2框架部22R。左側第2框架部22L及右側第2框架部22R係本發明之「2個框架部」之一例。左側第2框架部22L與右側第2框架部22R於車輛之左右方向Y1隔開配置。該實施方式中,左側第2框架部22L與右側第2框架部22R形成為左右對稱之形狀。
左側第2框架部22L於側視時形成為S字狀。左側第2框架部22L包括下端部22aL、中間部22bL及上端部22cL。下端部22aL形成為彎曲形狀,且自左側第1框架部21L向後方延伸。中間部22bL自下端部22aL向斜後上方筆直地延伸。側視時,中間部22bL相對於左側第1框架部21L之傾斜角度例如為45度左右。上端部22cL形成為彎曲形狀,且自中間部22bL向後方延伸。上端部22cL之後端朝向大致水平方向。
右側第2框架部22R於側視時形成為S字狀。右側第2框架部22R包括下端部22aR、中間部22bR及上端部22cR。下端部22aR形成為彎曲形狀,且自右側第1框架部21R向後方延伸。中間部22bR自下端部22aR向斜後上方筆直地延伸。側視時,中間部22bR相對於右側第1框架部21R之傾斜角度例如為45度左右。上端部22cR形成為彎曲形狀,且自中間部22bR向後方延伸。上端部22cR之後端朝向大致水平方向。
於左側第2框架部22L之上端部22cL固定有撐條構件27L。撐條構件27L固定於上端部22cL中之朝向大致水平方向之部分。於右側第2框架部22R之上端部22cR固定有撐條構件27R。撐條構件27R固定於上端部22cR中之朝向大致水平方向之部分。
第3框架部23包括左側第3框架部23L與右側第3框架部23R。左側第3框架部23L與右側第3框架部23R係於左右方向Y1隔開配置。該實施方式中,左側第3框架部23L與右側第3框架部23R形成為左右對稱之形狀。
左側第3框架部23L自左側第2框架部22L向後方延伸,側視時輕微向斜後上方傾斜延伸。
右側第3框架部23R自右側第2框架部22R之上端部22cR向後方延伸,側視時輕微向斜後上方傾斜延伸。
左側第3框架部23L之後端部與右側第3框架部23R之後端部之間配置有加強構件28。加強構件28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左側第3框架部23L之後端部及右側第3框架部23R之後端部。
左側第3框架部23L及右側第3框架部23R結合於後座椅支架29。後座椅支架29配置於左側第3框架部23L及右側第3框架部23R之上方。
第4框架部24包括左側第4框架部24L及右側第4框架部24R。左側第4框架部24L與右側第4框架部24R係於左右方向Y1隔開配置。該實施方式中,左側第4框架部24L與右側第4框架部24R形成為左右對稱之形狀。
左側第4框架部24L形成為向斜後上方延伸、於中途向上方彎曲、進而向斜後上方延伸之形狀。左側第4框架部24L之前端部24aL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左側第2框架部22L之中間部22bL。左側第4框架部24L之後端部24bL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左側第3框架部23L。
右側第4框架部24R形成為向斜後上方延伸,於中途向上方彎曲,進而向斜後上方延伸之形狀。右側第4框架部24R之前端部24aR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右側第2框架部22R之中間部22bR。右側第4框架部24R之後端部24bR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右側第3框架部23R。
如圖1所示,車身罩7安裝於車架2上。車身罩7包括覆蓋頭管8之前罩31、自前罩31之下部向後方延伸之下罩32、及配置於前罩31後方之後罩33。
前罩31包圍轉向軸9之一部分及頭管8,且包圍前部框架19。下罩32自前罩31之下部31a向後方延伸,自下方及左右兩側覆蓋第1框架部21、第2框架部22之下端部。於下罩32之上端部配置有腳踏部34。腳踏部34係為駕駛員擱放腳而設置之部分,大致平坦地形成之腳踏部34於側視時,輕微地向斜後上方傾斜。腳踏部34由固定於第1框架部21之撐條構件25L、26L、25R、26R(圖1中未圖示25R、26R)自下方支撐。腳踏部34係使用螺絲構件等固定於該些撐條構件25L、26L、25R、26R上。
後罩33整體上形成為自下罩32之後部32a向斜後上方延伸之形狀。後罩33自前方及左右兩側覆蓋第2框架部22中之除下端部以外之區域。又,後罩33自前方及左右兩側覆蓋第3框架部23及第4框架部24。
後罩33包括前部33a及自前部33a向後方延伸之側部33b。後罩33之前部33a配置於腳踏部34之後方,且於車輛之上下方向Z1延伸。該前部33a自前方覆蓋第2框架部22之中間部及上端部。
於後罩33之上方配置有座椅37。座椅37之下端部37d與後罩33鄰接配置。於電動二輪車1之行駛過程中,坐在座椅37上之駕駛員之腳載置於腳踏部34上。於前後方向X1上,腳踏部34配置於前罩31之後表面31b與座椅37之前端部37a之間。
即,腳踏部34配置於座椅37之前方且下方。又,座椅37配置於第2框架部22之上方,且配置於第3框架部23之一部分之上方,且配置於第4框架部24之一部分之上方。由座椅37與後罩33包圍之空間規定收納空間S1。
參照圖2,座椅37形成為於前後方向X1延伸之形狀,且包括作為座面之上表面37b。又,座椅37包括自下方朝上方凹陷之座椅凹部37c。座椅37之上表面37b與座椅凹部37c之間配置有海綿等緩衝構件,可緩和作用於坐在座椅37上之駕駛員之衝擊。
座椅37藉由在前後方向X1排列之第1支架100及後座椅支架29支撐。第1支架100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框架部22。第1支架100自第2框架部22向上延伸。於第1支架100之上端部設置有鉸鏈部38。鉸鏈部38配置於座椅凹部37c內。座椅37經由鉸鏈部38而由第1支架100支撐。第1支架100自下方支撐座椅37。座椅37可繞鉸鏈部38轉動。藉由使座椅37繞鉸鏈部38轉動,可使收納空間S1於上方開放。再者,亦可省略鉸鏈部38而將座椅37直接固定於第1支架100。座椅37之後部37e由後座椅支架29支撐。
於座椅37下方之收納空間S1中配置有作為電動馬達5之電源之電池6。
如圖1所示,於座椅37之後方配置有載物台39。載物台39配置於第3框架部23之上方,且由該第3框架部23支撐。於載物台39之上方可載置貨物。載置於載物台39上之貨物之荷重主要由後輪4承受。
如此,載物台14、作為重量物之電池6及載物台39於前後方向X1排列配置。因此,當於載物台14及載物台39上載置有貨物時,可使前後方向X1上之電動二輪車1之荷重之平衡變得更均等。因此,即便於載物台14及載物台39載置有貨物之狀態下,亦可維持電動二輪車1之較高之操縱性。
圖4A係電池6之分解立體圖,且表示自前上方觀察電池6之狀態。圖4B係自前上方觀察電池6之立體圖。如圖4A所示,電池6包括電池本體40、前散熱片41、後散熱片42、左蓋43、右蓋44及上蓋45。
電池本體40包括第1模組46與第2模組47。各模組46、47具有收納多個可充電之二次電池之構成。第1模組46包括第1外殼46a、及自第1外殼46a向後方延伸之複數個第1連結片46b。第1外殼46a形成為縱長之長方體形狀,且收納多個可充電之二次電池。
於第1外殼46a之前部形成有作為複數個凹部之第1~第4凹部46c~46f。第1~第4凹部46c~46f向後方凹陷。第1凹部46c配置於第1外殼46a之左上端部,且於左側及上方開放。第2凹部46d配置於第1外殼46a之右上端部,且於右側及上方開放。第3凹部46e配置於第1外殼46a之左下端部,且於左側及下方開放。第4凹部46f配置於第1外殼46a之右下端部,且於右側及下方開放。
第2模組47配置於第1外殼46a之後方,且固定於第1外殼46上。第2模組47與第1模組46形成為於電池本體40之厚度方向上對稱之形狀。
第2模組47包括第2外殼47a與自第2外殼47a向前方延伸之複數個第2連結片47b。第2外殼47a形成為縱長之長方體形狀,且收納有多個可充電之二次電池。各第2連結片47b與所對應之第1連結片46b對接。
於第2外殼47a之後部形成有作為複數個凹部之第5~第8凹部47c~47f。第5~第8凹部47c~47f向前方凹陷。第5凹部47c配置於第2外殼47a之左上端部,且於左側及上方開放。第6凹部47d配置於第2外殼47a之右上端部,且於右側及上方開放。第7凹部47e配置於第2外殼47a之左下端部,且於左側及下方開放。第8凹部47f配置於第2外殼47a之右下端部,且於右側及下方開放。第5~第8凹部47c~47f分別與第1~第4凹部46c~46f排列於電池6之厚度方向。
於第2模組47之左側面固定有電源插頭48。電源插頭48包括保險絲。藉由取下該保險絲而阻斷對電池本體40內之各二次電池之通電。該保險絲於相對車架2裝卸電池6時等被自電池本體40卸除。
又,於第2模組47之左側面固定有連接端子49。連接端子49用以電性連接電池本體40內之各二次電池與電池6外部之機器。
前散熱片41係使用鋁合金等熱傳導性優異之材料形成之板狀構件。前散熱片41固定於第1外殼46a之前表面。於前散熱片41之前表面形成有複數個支承突起50L、50R、51L、51R、52L、52R。第1支承突起50L、50R配置於前散熱片41之上下方向之中間部,且於左右隔開排列。上方第2支承突起51L、51R配置於前散熱片41之上部(電池6之上部6a),且於左右隔開排列。下方第2支承突起52L、52R配置於前散熱片41之下部(電池6之上部6b),且於左右隔開排列。
又,於上方第2支承突起51L、51R之附近形成有突起狀之擋止部56L、56R。
後散熱片42係使用與前散熱片41相同之材料形成之板狀構件。後散熱片42與前散熱片41於電池6之厚度方向上形成為大致對稱形狀。後散熱片42固定於第2外殼47a之後表面。於後散熱片42之後表面形成有複數個支承突起53L、53R、54L、54R。第3支承突起53L、53R配置於後散熱片42之上部(電池6之上部6a),且於左右方向Y1隔開排列。第4支承突起54L、54R配置於後散熱片42之下部(電池6之下部6b),且於左右方向Y1隔開排列。
左蓋43、右蓋44及上蓋45使用與前散熱片41相同之材料形成,且厚度薄於前散熱片41。
如圖4A及圖4B所示,左蓋43固定於電池本體40上而構成電池6之左側面6c。左蓋43具有插通電源插頭48及連接端子49之插通孔。左蓋43之前端部及後端部折彎,且分別接觸於前散熱片41之前表面及後散熱片之後表面。
右蓋44固定於電池本體40上而構成電池6之右側面6d。右蓋44之前端部及後端部折彎,且分別接觸於前散熱片41之前表面及後散熱片42之後表面。上蓋45固定於電池本體40上而構成電池6之上端面6e。根據上述構成,電池6整體上形成為長方體形狀。
電池6之前表面6f由電池本體40、前散熱片41、左蓋43之前端部及右蓋44之前端部形成。又,電池6之後表面6g由電池本體40、後散熱片42、左蓋43之後端部及右蓋44之後端部形成。
圖5A係圖2之電池6周邊之放大圖。電池6於座椅下方之收納空間S1中配置於第2框架部22之間。電池6於側視時形成為大致矩形,且車輛之上下方向Z1之長度(高度)長於前後方向X1之長度(寬度)。電池6配置為向斜後上方傾斜之姿勢。電池6之上部6a配置於第1支架100與後座椅支架29之間。
側視時,電池6與第2框架部22於左右方向Y1上排列配置。電池6位於第2框架部22L、22R(未圖示22R)之間。又,電池6與第3框架部23之一部分及第4框架部24之一部分排列於左右方向Y1上。電池6之電源插頭48於側視時,配置於由第2框架部22、第3框架部23及第4框架部24包圍之區域中。側視時,電池6之重心GC位於電源插頭48之附近。
圖5B係自前下方觀察電池6周邊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電池6經由電池支撐裝置57而支撐於車架2上。
電池支撐裝置57包括第1支架100、第2支架200、第3支架300、第4支架400、第5支架500及子框架600。由第1支架100及第2支架200支撐電池6之前表面6f。又,由第3支架300及第4支架400支撐電池6之後表面6g。又,由第5支架500支撐電池6之下部6b。
第1支架100接觸於電池6之前表面6f中之上下方向Z1之中央部6k。第2支架200包括上方第2支架210與下方第2支架250。上方第2支架210自第2框架部22之上端部向電池6之前方延伸,且於電池6之上部6a接觸於前表面6f。下方第2支架250自第2框架部22之下端部向電池6之前方延伸,且於電池6之下部6b接觸於前表面6f。
第3支架300自第3框架部23向電池6延伸,且於電池6之上部6a接觸於後表面6g。
第4支架400於電池6之下部6b接觸於後表面6g。第4支架400由子框架600支撐。子框架600使用金屬管等形成,且以承受電池6之荷重之方式構成。子框架600包括子框架本體601與臂部602。子框架本體601自第2框架部22向斜後下方延伸。於子框架本體601之後端部固定有第4支架400。臂部602自子框架本體601向斜前下方延伸,且固定於第2框架部22之下端部。
第5支架500配置於子框架本體601之上方,且固定於子框架本體601上。
以下,對電池支撐裝置57進行更具體之說明。
圖6A係第1支架100之前視圖。圖6B係第1支架100之左側視圖。如圖6A及圖6B所示,第1支架100形成為左右對稱形狀。第1支架100包括第1支架本體101、自第1支架本體101向上方延伸之座椅支撐部102、及第1安裝部103L、103R。
第1支架本體101形成為於左右方向Y1延伸之棒狀。第1支架本體101之中間部於左右方向Y1上大致筆直地延伸。第1支架本體101之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別向斜後下方延伸。
第1安裝部103L固定於第1支架本體101之左端部,且配置於該左端部之左側。於該第1安裝部103L形成有左側第2插通孔122L。該實施方式中,左側第2插通孔122L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2個。
第1安裝部103R固定於第1支架本體101之右端部,且配置於該右端部之右側。於該第1安裝部103R形成有右側第2插通孔122R。該實施方式中,右側第2插通孔122R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2個。
座椅支撐部102固定於第1支架本體101之中間部。該實施方式中,座椅支撐部102形成為朝下之U字狀,且固定於第1支架本體101之上端部。座椅支撐部102配置於較各第1安裝部103L、103R更靠上方處。於座椅支撐部102之上端部設置有座椅承接部104。
圖7係電動二輪車1之電池6周邊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且係用以說明電池6、電池支撐裝置57及車架2之關係之圖。圖8係沿著圖7之VIII-VIII線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之狀態。
如圖8所示,第1支架100包括自第1支架本體101向後方延伸之保持部105L、105R、及由該些保持部105L、105R保持之第1電池支撐部106L、106R。保持部105L、105R分別於俯視時形成為L字狀。保持部105L、105R及第1支架本體101使用金屬材料形成。
第1電池支撐部106L、106R係使用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之一體成形品。第1電池支撐部106L、106R係本發明之「中央支撐部」之一例。
第1電池支撐部106L插通形成於保持部105L之插通孔105aL。第1電池支撐部106L於插通孔105aL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且自前方彈性接觸於電池6之支承突起50L,從而彈性按壓電池6之外表面6j。
第1電池支撐部106R插通形成於保持部105R之插通孔105aR。第1電池支撐部106R於插通孔105aR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且自前方彈性接觸於電池6之支承突起50R,從而彈性按壓電池6之外表面6j。
藉此,第1支架100之第1電池支撐部106L、106R自前方支撐上下方向Z1上之電池6之中央部6k。如此,第1支架100藉由包括第1電池支撐部106L、106R而兼作本發明之「第2支架」。
第1支架100由第2框架部22支撐。第2框架部22包括用以固定第1支架100之第1安裝部103L、103R之第1座部120L、120R。
第1座部120L固定於左側第2框架部22L之中間部22bL,且自中間部22bL向前方突出。第1座部120L於俯視時形成為U字狀,進而於前端部之背面具有第1螺母125L。
作為第1螺母125L之螺孔之第1插通孔121L與第1安裝部103L之第2插通孔122L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再者,該實施方式中「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係指俯視時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並不限定於在前後方向X1上平行。
第1座部120L承接第1安裝部103L。第1安裝部103L係使用第1固定構件111L可裝卸地安裝於第1座部120L。該實施方式中,第1固定構件111L為螺絲構件。
第1固定構件111L插通排列於前後方向X1上之第2插通孔122L及第1插通孔121L,且與第1螺母125L螺合。
第1座部120R固定於右側第2框架部22R之中間部22bR,且自中間部22bR向前方突出。第1座部120R於俯視時形成為U字狀,進而,於前端部之背面具有第1螺母125R。
作為第1螺母125R之螺孔之第1插通孔121R與第1安裝部103R之第2插通孔122R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
第1座部120R之前端部承接第1安裝部103R。第1安裝部103R係使用第1固定構件111R可裝卸地安裝於第1座部120R。該實施方式中,第1固定構件111R為螺絲構件。
第1固定構件111R插通排列於前後方向X1上之第2插通孔122R及第1插通孔121R,且與第1螺母125R螺合。
該實施方式中,第1固定構件111L、111R分別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配置有複數個(例如2個)。
圖9係表示座椅支撐部102與座椅37之連結狀態之立體圖,且係自左後方觀察座椅支撐部102之狀態。
座椅支撐部102之上端部之座椅承接部104承接鉸鏈部38。鉸鏈部38包括固定於座椅支撐部102之座椅承接部104上之第1部分38a、及於座椅凹部37c內固定於座椅37上之第2部分38b。第1部分38a之後端部係使用螺絲構件58、58固定於座椅承接部104上。座椅37經由鉸鏈部38而由座椅承接部104自下方承接。坐在座椅37上之駕駛員之體重經由鉸鏈部38而由座椅承接部104承受。
如圖2所示,於座椅凹部37c配置有電池6之上端部6m之前部。即,電池6之上端部6m配置於較座椅37之下端部37d更靠上方、且較座椅37之上表面37b更靠下方處。
側視時,座椅承接部104配置於電池6之上端部6m之前方。座椅承接部104與後座椅支架29於前後方向X1上排列配置。
圖10A係上方第2支架210之平面圖,圖10B係上方第2支架210之前視圖,圖10C係上方第2支架210之左側視圖。
上方第2支架210包括於左右方向Y1延伸之板狀之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上方第2安裝部213L、213R、上按壓部214L、214R、固持件215、及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216R。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上方第2安裝部213L、213R、上按壓部214L、214R、及固持件215係使用金屬板一體成形。
上方第2安裝部213L自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左端部向後方延伸。上方第2安裝部213L之中途部折彎,上方第2安裝部213L之後端部218L係與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平行地延伸。於上方第2安裝部213L之後端部218L形成有上方第4插通孔244L。該實施方式中,上方第4插通孔244L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上方第2安裝部213R自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右端部向後方延伸。右側第2安裝部213R之中途部折彎,上方第2安裝部213R之後端部218係與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平行地延伸。於上方第2安裝部213R之後端部218R形成有上方第4插通孔244R。該實施方式中,上方第4插通孔244R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上按壓部214L、214R分別形成為L字狀,且自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上端部向後方延伸。
固持件215形成為L字狀,且自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下端部向前方延伸。固持件215為環狀板。於固持件215形成有保持孔215a。
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216R係使用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之一體成形品。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插通形成於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插通孔211aL。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於插通孔211aL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R插通形成於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插通孔211aR。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7R於插通孔211aR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216R於左右方向Y1上隔開配置。
圖11係自前方觀察電動二輪車1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上方第2支架210配置於第1安裝部103L、103R之上方。上方第2支架210經由上方第2座部230L、230R而可裝卸地支撐於第2框架部22。
上方第2座部230L固定於左側第2框架部22L之上端部22cL之上表面。
圖12A係上方第2座部230L之平面圖,圖12B係上方第2座部230L之左側視圖。上方第2座部230L包括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L、自上方第2座部230L向右前方突出之突出部232L。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L形成為於前後方向X1上細長地形成之板狀。於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L形成有向上下方向Z1延伸之插通孔233L。該實施方式中,插通孔233L於前後方向X1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突出部232L之前端面234L形成為向斜後上方延伸之平面。於突出部232L之前端面234L形成有上方第3插通孔243L。上方第3插通孔243L為螺孔。該實施方式中,上方第3插通孔243L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圖13A係上方第2座部230R之平面圖,圖13B係上方第2座部230R之右側視圖。上方第2座部230R包括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R、及自上方第2座部230R向左前方突出之突出部232R。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R形成為於前後方向X1上細長地形成之板狀。於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R形成有向上下方向Z1延伸之插通孔233R。該實施方式中,插通孔233R於前後方向X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突出部232R之前端面234R形成為向斜後上方延伸之平面。於突出部232R之前端面234R形成有上方第3插通孔243R。上方第3插通孔243R為螺孔。該實施方式中,上方第3插通孔243R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圖14係將圖11之一部分加以放大之放大圖,且表示電池6之上部6a之周邊。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L配置於撐條構件27L之上方。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L使用螺絲構件等固定於撐條構件27L上,且經由撐條構件27L固定於左側第2框架部22L。
相同地,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R配置於撐條構件27R之上方。上方第2座部本體231R使用螺絲構件等固定於撐條構件27R上,且經由撐條構件27R固定於右側第2框架部22R。
圖15係沿著圖7之XV-XV線之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上方第2支架210及上方第2座部230L、230R之狀態。
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216R分別自前方彈性接觸於電池6之對應之支承突起51L、51R。藉此,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216R自前方彈性支撐電池6之上部6a(外表面6j)。
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L接觸於上方第2座部230L之前端面234L。該些上方第2安裝部213L及上方第2座部230L之上方第4插通孔244L、上方第3插通孔243L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
上方第2安裝部213L使用第2固定構件222可裝卸地安裝於上方第2座部230L。該實施方式中,第2固定構件222L為螺絲構件。
第2固定構件222L插通於前後方向X1上同軸地相向之上方第4插通孔244L及上方第3插通孔243L,且與上方第3插通孔243L螺合。
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R接觸於上方第2座部230R之前端面234R。該些上方第2安裝部213R及上方第2座部230R之上方第4插通孔244R、上方第3插通孔243R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
上方第2安裝部213R使用第2固定構件222R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座部230R。該實施方式中,第2固定構件222R為螺絲構件。
第2固定構件222R插通於前後方向X1上同軸地相向之上方第4插通孔244R及上方第3插通孔243R,且與上方第3插通孔243R螺合。
如圖14所示,該實施方式中,第2固定構件222L、222R分別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配置有複數個(例如2個)。
上方第2支架210之按壓部214L、214R分別與電池6之上部6a排列於前後方向X1上,且自上方按壓第1凹部46c、46d。
又,電池6之前散熱片41上所形成之擋止部56L、56R被上方第2支架本體211之下端部自上方按壓。
當作用有使電池6相對於第2框架部22於上下方向Z1振動之較大之力時,可藉由上方第2支架210、擋止部56L、56R及按壓部214L、214R而限制電池6向上下方向Z1之上方之移位。
又,上方第2座部230L之突出部232L與電池6之左側面6c隔開間隙GL而配置。相同地,上方第2座部230R之突出部232R與電池6之右側面6d隔開間隙GR而配置。
根據上述構成,各第2座部230L、230R之突出部232L、232R於作用有使電池6相對於第2框架部22向左右方向Y1振動之較大之力時,可藉由突出部232L、232R而限制電池6向左右方向之移位。因此,可確實地限制電池6向左右方向Y1過度移位。
上方第2支架210之固持件215保持連接端子59。該實施方式中,連接端子59係用以對電池6進行充電之連接器。自連接端子59延伸之配線60向右側第2框架部22R延伸。
圖16A係下方第2支架250之平面圖,圖16B係下方第2支架250之前視圖。下方第2支架250包括向左右方向Y1延伸之板狀之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下方第2安裝部253L、253R、及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256R。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下方第2安裝部253L及下方第2安裝部253R使用金屬板一體成形。
下方第2安裝部253L自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之左端部向後方延伸。下方第2安裝部253L之中途部折彎,下方第2安裝部253L之後端部258L與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平行地延伸。於下方第2安裝部253L之後端部258L形成有下方第4插通孔284L。該實施方式中,下方第4插通孔284L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下方第2安裝部253R自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之右端部向後方延伸。下方第2安裝部253R之中途部折彎,下方第2安裝部253R之後端部258R與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平行地延伸。於下方第2安裝部253R之後端部258R形成有下方第4插通孔284R。該實施方式中,下方第4插通孔284R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
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256R係使用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之一體成形品。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插通形成於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之插通孔251aL。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於插通孔251aL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R插通形成於下方第2支架本體251之插通孔251aR。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R於插通孔251aR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256R於左右方向Y1上隔開配置。
如圖11所示,下方第2支架250配置於第1安裝部103L、103R之下方。下方第2支架250經由下方第2座部270L、270R及子框架600可裝卸地支撐於第2框架部22。下方第2座部270L、270R分別設置於左支撐單元61L及右支撐單元61R。
圖17A係左支撐單元61L之平面圖,圖17B係左支撐單元61L之左側視圖,圖17C係左支撐單元61L之前視圖。
左支撐單元61L係使用鋁合金等形成之金屬製之一體成形品。左支撐單元61L包括單元本體62L、下方第2座部270L、及左側第5支架500L。
單元本體62L形成為於前後方向X1細長地延伸之板狀。下方第2座部270L自單元本體62L之前端部向右上方延伸。下方第2座部270L之前端面274L形成為朝向前方之平坦面。於該前端面274L形成有下方第3插通孔283L。下方第3插通孔283L於前後方向X1延伸。該實施方式中,下方第3插通孔283L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配置有複數個(例如2個)。
圖18A係右支撐單元61R之平面圖,圖18B係右支撐單元61R之左側視圖,圖18C係右支撐單元61R之前視圖。
右支撐單元61R係使用鋁合金等形成之金屬製之一體成形品。右支撐單元61R包括單元本體62R、下方第2座部270R、及右側第5支架500R。
單元本體62R形成為於前後方向X1上細長地延伸之板狀。下方第2座部270R自單元本體62R之前端部向左上方延伸。下方第2座部270R之前端面274R形成為朝向前方之平坦面。於該前端面274R形成有下方第3插通孔283R。下方第3插通孔283R於前後方向X1延伸。該實施方式中,下方第3插通孔283R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配置有複數個(例如2個)。
圖19係沿著圖7之XIX-XIX線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下方第2支架250及下方第2座部270L、270R之狀態。
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256R分別自前方彈性接觸於電池6之對應之支承突起52L、52R。藉此,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256R自前方彈性支撐電池6之下部6b(外表面6j)。
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安裝部253L由下方第2座部270L承接。該些下方第2安裝部253L及下方第2座部270L之下方第4插通孔284L、第3插通孔283L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
下方第2安裝部253L使用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可裝卸地安裝於下方第2座部270L。該實施方式中,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為螺絲構件。
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插通於前後方向X1上同軸地相向之下方第4插通孔284L及下方第3插通孔283L,且與第3插通孔283L螺合。
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安裝部253R由下方第2座部270R承接。該些下方第2安裝部253R及下方第2座部270R之下方第4插通孔284R、下方第3插通孔283R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
下方第2安裝部253R使用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R可裝卸地安裝於下方第2座部270R。該實施方式中,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R為螺絲構件。
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R插通於前後方向X1上同軸地相向之下方第4插通孔284R及下方第3插通孔283R,且與下方第3插通孔283R螺合。
如圖11所示,該實施方式中,第2固定構件222L、222R分別於上下方向Z1上隔開配置有複數個(例如2個)。
根據上述構成,於上下方向Z1,第1支架100之第1安裝部103L、103R配置於電池6之上端部6m與下端部6n之間,且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框架部22L、22R。於上下方向Z1,第1支架100之第1安裝部103L配置於較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L更靠下方、且較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安裝部253L更靠上方處。於上下方向Z1,第1支架100之第1安裝部103R配置於較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R更靠下方、且較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安裝部253R更靠上方處。
又,上方第2支架210於電池6之前方配置於電池6之上端部6m與下端部6n之間。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L經由上方第2座部230L及撐條構件27L,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框架部22L之上端部22cL。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R經由上方第2座部230R及撐條構件27R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框架部22R之上端部22cL。
又,下方第2支架250於電池6之前方配置於電池6之上端部6m與下端部6n之間。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安裝部253L經由下方第2座部270L及子框架600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框架部22之下端部22aL。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安裝部253R經由下方第2座部270R及子框架600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框架部22R之下端部22aR。
圖20係子框架600周邊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且表示自下方觀察子框架600之狀態。子框架600係為對車架2進行加強、且承受電池6之荷重而設置。子框架600配置於第2框架部22之下端後方。
子框架本體601整體上形成為A字狀,且呈左右對稱之形狀。子框架本體601包括左部603、右部604、後部605及中間部606。左部603自第2框架部22L之下端部22aL向後方延伸。右部604自第2框架部22R之下端部22aR向後方延伸。後部605於左右方向Y1延伸,且連接於左部603及右部604之後端部。中間部606於左右方向Y1延伸,且連接於左部603及右部604。
臂部602包括左臂部602L及右臂部602R。左臂部602L自左部603向斜前下方延伸,且固定於第2框架部22L之下端部22aL。右臂部602R自右部604向斜前下方延伸,且固定於第2框架部22R之下端部22aR。
如圖17B所示,撐條部607L藉由焊接等固定於中間部606。於撐條部607L之下部固定有螺母構件608L。設置有插通左單元本體62L之插通孔63L與該螺母構件608L之螺絲構件64L。螺絲構件64L與螺母構件608L螺合。
又,撐條部609L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後部605。於撐條部609L之下部固定有螺母構件610L。設置有插通左單元本體62L之插通孔65L與該螺母構件610L之螺絲構件66L。螺絲構件66L與螺母構件610L螺合。
藉由該些螺絲構件64L、66L而使左支撐單元61L固定於子框架600。如此,左支撐單元61L並未藉由焊接而固定於子框架600。藉此,於將左支撐單元61L固定於子框架600時,可防止於左支撐單元61L產生因熱所引起之變形。因此,可防止左支撐單元61L與電池6之相互之相對位置錯亂。因此,可將電池6高精度地配置於預定之部位。
如圖18B所示,撐條部607R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子框架本體601之中間部606。於撐條部607R之下部固定有螺母構件608R。設置有插通右單元本體62R之插通孔63R與該螺母構件608R之螺絲構件64R。螺絲構件64R與螺母構件608R螺合。
又,撐條部609R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後部605。於撐條部609R之下部固定有螺母構件610R。設置有插通右單元本體62R之插通孔65R與該螺母構件610R之螺絲構件66R。螺絲構件66R與螺母構件610R螺合。
藉由該些螺絲構件64R、66R而使右支撐單元61R固定於子框架600。如此,右支撐單元61R並未藉由焊接而固定於子框架600。藉此,於將右支撐單元61R固定於子框架600時,可防止於右支撐單元61R產生因熱所引起之變形。藉此,可防止右支撐單元61R與電池6之相互之相對位置錯亂。因此,可將電池6高精度地配置於預定之部位。
如圖7所示,第5支架500經由子框架600而支撐於車架2之第2框架部22,且自電池6之下方支撐電池6。該第5支架500於以使電池6之上端部6m位於較電池6之下端部6n更靠後方之方式使電池6傾斜之狀態下支撐電池6。即,第5支架500於使電池6向斜後上方傾斜之狀態支撐電池6。
圖21係自斜前方觀察將電池6自車架2卸除後之狀態之立體圖。第5支架500包括設置於左支撐單元61L之左側第5支架500L、及設置於右支撐單元61R之右側第5支架500R。於左側第5支架500L與右側第5支架500R之間設置有空間,電池6於下方露出。藉此,電池6藉由電動二輪車1之行駛時所受之風而效率佳被冷卻。
如圖17A及圖17B所示,左側第5支架500L配置於下方第2座部270L之後方。左側第5支架500L係為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左端部6p而設置。左側第5支架500L包括自左單元本體62向上方突出之前部501L及後部502L。
於前後方向X1,前部501L之位置與下方第2座部270L重疊。前部501L配置於下方第2座部270L之左側。前部501L之上表面被設為前承接部503L。前承接部503L係本發明之「第5支架之承接部」之一例。前承接部503L向斜後下方延伸。
後部502L配置於子框架本體601之後部605之附近。後部502L之上表面被設為後承接部504L。後承接部504L係本發明之「第5支架之承接部」之一例。後承接部504L向斜後下方延伸。
前承接部503L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左前方之下端部之第3凹部46e。又,後承接部504L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左後方之下端部之第7凹部47e。
如圖18A及圖18B所示,右側第5支架500R係為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右端部6q而設置。右側第5支架500包括自右單元本體62R向上方突出之前部501R及後部502R。
於前後方向X1,前部501R之位置與下方第2座部270R重疊。前部501R配置於下方第2座部270R之右側。前部501R之上表面被設為前承接部503R。前承接部503R係本發明之「第5支架之承接部」之一例。前承接部503R向斜後下方延伸。
後部502R配置於子框架本體601之後部605之附近。後部502R之上表面被設為後承接部504R。後承接部504R係本發明之「第5支架之承接部」之一例。後承接部504R向斜後下方延伸。
前承接部503R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右前方之下端部之第4凹部46f。又,後承接部504L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右後方之下端部之第7凹部47f。
如圖21所示,根據上述構成,可藉由4個承接部503L、504L、503R、504R而自下方支撐電池6之四角。
第3支架300係藉由對金屬板進行壓製加工等而形成。第3支架300於左右方向Y1配置於第3框架部23L、23R之間。第3支架300包括第3支架本體301與第3電池支撐部302。
第3支架本體301形成為大致水平地延伸之平板狀。第3支架本體301之左右兩端部藉由焊接等而固定(支撐)於第3框架部23L及第3框架部23R。
第3電池支撐部302係本發明之「第3支架之電池支撐部」之一例。第3電池支撐部302自第3支架本體301之前端部向斜前下方延伸。於左右方向Y1,第3電池支撐部302遍及第3框架部23L及第3框架部23R之全體而配置。
如圖7所示,第3電池支撐部302接觸於電池6之支承突起53L、53R(未圖示53R),且自後方支撐電池6。第3電池支撐部302以夾持電池6且與上方第2支架210之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216L、216R(未圖示216R)對向之方式配置。
如圖20所示,第4支架400係藉由對金屬板壓製加工等而形成。第4支架400配置於子框架本體601之後部605。第4支架400包括第4支架本體401、第4電池支撐部402L、402R、左連結部403L、右連結部403R、及下連結部404。
第4支架本體401形成為於左右方向Y1延伸之矩形狀。左連結部403L自第4支架本體401之左端部向下方延伸,且藉由焊接等固定於撐條部609L。右連結部403R自第4支架本體401之右端部向下方延伸,且藉由焊接等固定於撐條部609R。下連結部404自第4支架本體401向下方延伸,且藉由焊接等固定於子框架本體601之後部605。根據上述構成,第4支架400經由子框架600而支撐於第2框架部22L、22R。
第4電池支撐部402L、402R係本發明之「第4支架之電池支撐部」之一例。第4電池支撐部402L、402R自第4支架本體之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第4電池支撐部402L、402R形成為左右對稱形狀。
如圖7所示,各電池支撐部402L、402R(未圖示402R)配置於第4支架本體401之前方。各第4電池支撐部402L、402R自後方支撐電池6之對應之支承突起54L、54R(未圖示54R)。又,各第4電池支撐部402L、402R以夾持電池6且與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256L、256R(未圖示256R)對向之方式配置。
接下來,對電動二輪車1之電池6之卸除作業及安裝作業之一例進行說明。
於自車架2卸除電池6時,首先如圖11所示卸除後罩33。藉此,電池支撐裝置57及電池6露出。再者,該實施方式中,於卸除電池6之前,預先自第1支架100之座椅支撐部102卸除座椅37,但亦可不卸除座椅37。
然後,使用未圖示之工具卸除各第1固定構件111L、111R。藉此,如圖22A所示,自第2框架部22L、22R卸除第1支架100。進而,使用工具卸除各第2固定構件222L、222R及各第2固定構件282L、282R。藉此,如圖22B所示自第2框架部22L、22R卸除上方第2支架210及下方第2支架250。
藉此,成為於電池6(省略一部分而圖示)之前方不存在向前方轉動電池6時成為妨礙之構件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作業人員藉由使電池6向前方移位而可使電池6自車架2向第2框架部22前方之寬闊空間移動。藉此,如圖21所示取出電池6。
另一方面,於將電池6安裝於車架2時,進行與上述相反之步驟。具體而言,使電池6自第2框架部22前方之寬闊空間向後方大致水平地移動並載置於第5支架500上(參照圖22B)。該狀態下,如圖22A所示,於電池6之上部6a之前方配置有上方第2支架210,且於電池6之下部6b之前方配置有下方第2支架250。於該狀態下,使用工具安裝各第2固定構件222L、222R及各第2固定構件282L、282R。藉此,上方第2支架210及下方第2支架250被安裝於第2框架部22L、22R上。
繼而,如圖11所示,使第1支架100與電池6之中央部6k對向。於該狀態下,使用未圖示之工具安裝各第1固定構件111L、111R。藉此,第1支架100被安裝於第2框架部22L、22R上。之後,安裝座椅37及後罩33,從而完成電池6之更換作業。
圖23係表示連結機構70及擺動單元71之前端部之立體圖。電動二輪車1包括連結機構70、及經由連結機構70可可擺動地連結於車架2之擺動單元71。
連結機構70包括固定於左右一對第4框架部24(24L、24R)之固定部72L、72R、可動部73L、73R、第1樞軸74、及第2樞軸75L、75R。第1樞軸74及第2樞軸75L、75R係本發明之「樞軸部」之一例。各固定部72L、72R係形成為朝下開放之U字狀之板構件。
圖24係連結機構70及擺動單元71之前端部之局部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連結機構70及擺動單元71之前端部之狀態。左側之固定部72L包括左右一對板部76L、76L,右側之固定部72R包括左右一對板部76R、76R。
於固定部72L之板部76L、76L分別形成有插通孔77。於板部76L、76L之間配置有板狀之可動部73L。於可動部73L之前部形成有孔部,且於該孔部固定有加強管78L。於加強管78L中插通有消音器79L及第2樞軸75L。消音器79L係使用圓筒狀之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第2樞軸75為螺栓構件80L之軸部,插通消音器79L及板部76L、76L之各插通孔77。於螺栓構件80L結合有螺母81L。
於固定部72R之板部76R、76R形成有插通孔77。於板部76R、76R之間配置有板狀之可動部73R。於可動部73R之前部形成有孔部,於該孔部固定有加強管78R。加強管78R插通消音器79R及第2樞軸75R。消音器79R係使用圓筒狀之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第2樞軸75R為螺栓構件80R之軸部,插通消音器79R及板部76R、76R之各插通孔77。第2樞軸75L、75R配置為同軸。於螺栓構件80R結合有螺母81R。
於可動部73L、73R之後部分別形成有插通孔82L、82R。插通孔82L、82R中插通有第1樞軸74。第1樞軸74為螺栓構件80之軸部。於螺栓構件80結合有螺母83。於第1樞軸74上嵌入有圓筒狀之套圈84。套圈84配置於可動部73L、73R之間。又,於可動部73L、73R之間,與套圈84鄰接配置有加強桿85。藉由該些套圈84及加強桿85而確保可動部73L、73R間之連結剛性。又,於套圈84之外周安裝有一對軸承86、87。該些軸承86、87安裝於擺動單元71之前端部71a。
根據上述構成,可動部73L、73R於各消音器79L、79R可彈性變形之範圍可繞各第2樞軸75L、75R擺動。即,擺動單元71於各消音器79L、79R可彈性變形之範圍可繞各第2樞軸75L、75R擺動。又,擺動單元71可繞第1樞軸74擺動。該實施方式中,擺動單元71可繞第1樞軸74擺動之角度範圍為十幾度,擺動單元71可繞第2樞軸75L、75R擺動之角度範圍為數度。
如圖23所示,擺動單元71包括馬達外殼88、及形成於馬達外殼88之前端部之傾斜部89L、89R。擺動單元71之前端部71a包括馬達外殼88之前端部88a及傾斜部89L、89R。傾斜部89L、89R排列於左右方向Y1。
各傾斜部89L、89R自馬達外殼88向斜前上方延伸。於各傾斜部89L、89R之前端分別形成有插通孔90a。如圖24所示,於各插通孔90a、90a安裝有對應之軸承86、87。藉此,各傾斜部89L、89R(擺動單元71)可繞第1樞軸74擺動。
參照圖1,擺動單元71經由減震器90連接於第3框架部23。藉此,可藉由減震器90衰減及吸收擺動單元71繞第1樞軸51擺動時之衝擊。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該實施方式,可協同實現裝卸電池6時之作業性之提高、電動二輪車1之乘車中之舒適性之維持、及電池6之容量之進一步提高。
具體而言,於裝卸電池6時,作業人員將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自車架2之第2框架部22卸除。藉此,於為裝卸電池6而轉動電池6時,電池6不會接觸於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由此,於為裝卸電池6而轉動電池6時,電池6不會接觸於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因而無需使電池6小型化,從而可使電池6大型化。
而且,即便使電池6大型化,亦可容易地進行電池6之裝卸作業。具體而言,於裝卸電池6時,首先,將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自第2框架部22卸除。藉此,座椅37下方之空間、即配置有電池6之收納空間S1於前方開放。因此,可將電池6不受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妨礙地相對於車架2向前後方向X1轉動。藉此,可裝卸電池6。由此,於裝卸電池6時,無需於座椅37之上表面37b附近之高度位置上下轉動大型且較重之電池6之作業。因此,可提高裝卸電池6時之作業性。
而且,於裝卸電池6時,可利用座椅37之前方且腳踏部34之上方所形成之用以擱放駕駛員腳之寬闊空間。因此,可更容易地進行電池6之裝卸。如此,可相對於車架2裝卸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之結果,可發揮實現電池6之大型化與提高電池6之裝卸地時之作業性的協同效應。
又,由位於電池6前方之上下各第2支架210、250固定電池6。進而,由位於電池6前方之第1支架100固定電池6。進而,由位於電池6後方之第3及第4支架300、400、及位於電池6下方之第5支架500固定電池6。
即,與作為專利文獻2所示之日本專利特開2004-74911號公報中記載之構成不同,並非以收納蓋固定電池6之構成。因此,無需收納蓋之配置空間,從而可相應地透過電池6之大型化而使電池6之容量變得更大。
如此,由固定於車架2之第1及上下方第2支架100、210、250自前方支撐電池6。進而,由固定於車架2之第3及第4支架300、400自後方支撐電池6。進而,由固定於車架2之第5支架500自下方支撐電池6。
因此,可將左右2個第2框架22L、22R間之空間很好地用作電池6之配置空間。而且,無需用以自電池6之上方(上端面6e)、左側(左側面6c)或右側(右側面6d)按壓電池6之構件。因此,即便使電池6大型化,亦可抑制座椅37之高度變高,並且可抑制位於電池6前方之擱腳空間變小。藉此,可實現電池6之大型化之實現與不損害電動二輪車1之舒適性之協同效應。
如以上所述,於座椅37之下方配置電池6,且可於框架2上裝卸支撐座椅37之第1支架100、固定電池6之第2支架200。藉此,可協同實現裝卸電池6時之作業性之提高、電動二輪車1之乘車中之舒適性之維持、及電池6之大型化所帶來之容量之進一步提高。
又,側視時,電池6之上端部6m配置於較座椅37之下端部37d更靠上方、且較座椅37之上表面37b更靠下方處。藉此,可於座椅37之凹部37c內之空間配置電池6之一部分(上端部6m)。藉此,不提高座椅37之上表面37b之位置便可使電池6之全長變得更長而使電池6大型化。
又,於第1支架100設置有電池支撐部106L、106R。藉此,亦可將支撐座椅37之第1支架100用作支撐電池6之支架。
進而,第1支架100之電池支撐部106L、106R支撐電池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6k。藉此,可於電池6之重心GC與上下方向Z1之位置接近之位置上支撐電池6。因此,可更穩定地支撐電池6。
又,可藉由上方第2支架210、下方第2支架250及第1支架100之3個支架而自前方支撐電池6之上部6a、中央部6k及下部6b。由此,可更確實地固定電池6。
進而,上方第2支架210之按壓部214L、214R自上方按壓電池6之對應之凹部46c、46d。藉此,可藉由按壓部214L、214R而使電池6不上下振動地支撐電池6。
又,可由第3支架300自後方承接電池6之上部6a。因此,可將電池6更牢固地固定於車架2上以使之不前後活動。
進而,可由第4支架400自後方承接電池6之下部6b,藉此可將電池6更牢固地安裝於車架2上以使之不前後活動。
又,第1支架100、上方第2支架210及下方第2支架250各自之電池支撐部106L、106R、216L、216R、256L、256R係使用彈性構件而形成,且彈性按壓電池6之外表面6j。如此,藉由以彈性構件按壓電池6,可抑制電池6相對於第1支架100、上方第2支架210及下方第2支架250振動所引起之衝擊及噪音。
又,藉由第5支架500自下方支撐電池6,可穩定地支撐作為重量物之電池6。又,當於電動二輪車1中產生頻率較高之上下方向Z1之振動力作用於電池6時,可確實地支撐電池6。
而且,第5支架500以電池6之上端部6m位於較下端部6n更靠後方之方式使電池6傾斜之姿勢支撐電池6。藉此,不提高座椅37之位置便可使電池6之高度方向之長度變長。又,可將電池6之上端部6m配置於更靠後方處。由此,可難以碰到駕駛員之大腿地配置電池6。
又,第5支架500之前承接部503L、503R及後承接部504L、504R以向斜後下方延伸之方式傾斜。藉此,當將電池6放置於各承接部503L、503R、504L、504R上時,可向自然傾斜之方向配置電池6,因而可容易地進行電池6之安裝時之定位。
又,將電池6向斜後上方傾斜配置。其結果,以朝向與電動二輪車1中產生頻率較高之上下方向Z1之振動發揮作用之方向交叉之前後方向X1之方式,設置各承接部503L、503R、504L、504R。藉此,可減少上下方向Z1較長之電池6自第5支架500受到之衝擊,因而可減少電池6之振動。
進而,可藉由裝卸第1固定構件111L、111R之簡單作業而相對於車架2容易地裝卸第1支架100。
即,可藉由將各第1固定構件111L、111R插通至對應之第1及第2插通孔121L、122L、121R、122R之簡單作業而相對於車架2容易地固定第1支架100。
而且,可藉由將各第1固定構件111L、111R沿前後方向X1插通至對應之第1及第2插通孔121L、122L、121R、122R之簡單作業而相對於車架2容易地固定第1支架100。
又,可藉由裝卸各第2固定構件222L、222R、282L、282R之簡單作業,而相對於車架2容易地裝卸各第2支架210、250。
即,可藉由將各第2固定構件222L、222R、282L、282R插通至對應之第3及第4插通孔243L、244L、243R、244R、283L、284L、283R、284R之簡單作業,而將各第2支架210、250容易地固定於車架2。
而且,可藉由將各第2固定構件222L、222R、282L、282R沿著前後方向X1插入至對應之第3及第4插通孔243L、244L、243R、244R、283L、284L、283R、284R之簡單作業,而將第2支架200容易地固定於車架2。
<第2實施方式>
圖25係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第2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以下,主要對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之方面進行說明。對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之構成,於附圖中標記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第2實施方式中,第1固定構件111L、111R朝向左右方向Y1配置。具體而言,第1支架100A之第1安裝部103LA之第2插通孔122L朝向左右方向Y1。又,第1座部120L自第2框架部22L向左側突出。第1座部120L中,第1螺母構件122L之第1插通孔121L朝向左右方向Y1。第2插通孔122L及第1插通孔121L於左右方向Y1上相向排列。
相同地,第1支架100A之第1安裝部103RA之第2插通孔122R朝向左右方向Y1。又,第1座部120R自第2框架部22R向右側突出。第1座部120R中,第1螺母構件122R之第1插通孔121R朝向左右方向Y1。第2插通孔122R及第1插通孔121R於左右方向Y1上相向排列。
根據該實施方式,可藉由將各第1固定構件111L、111R沿著左右方向Y1插入至對應之第1及第2插通孔121L、122L、121R、122R之簡單作業,而將第1支架100A容易地固定於車架2。
<第3實施方式>
圖26A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平面圖。圖26B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且將一部分破斷表示。圖26C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右側視圖,且將一部分破斷表示。
如圖26A及圖26B所示,第2實施方式中,第1固定構件111L、111R朝向上下方向Z1而配置。
第1支架100B之左側之第1安裝部103LB之後端部形成為於上下方向Z1分支之形狀,且包括上部114L及下部115L。第1座部120LB配置於該些上部114L及下部115L之間。於第1座部120LB形成有排列於上下方向Z1之第1插通孔121L、121L。
上部114L之第2插通孔122L與對應之第1插通孔121L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122L、121L中插通有上方第1固定構件111L。下部115L之第2插通孔122L與對應之第1插通孔121L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122L、121L中自下方插通有第1固定構件111L。
如圖26A及圖26C所示,第1支架100B之右側之第1安裝部103RB之後端部形成為於上下方向Z1分支之形狀,且包括上部114R及下部115R。第1座部120RB配置於該些上部114R及下部115R之間。於第1座部120RB形成有排列於上下方向Z1之第1插通孔121R、121R。
上部114R之第2插通孔122R與對應之第1插通孔121R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122R、121R自上方插通有第1固定構件111R。下部115R之第2插通孔122R與對應之第1插通孔121R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122R、121R中自下方插通有第1固定構件111R。
根據該實施方式,可藉由將各第1固定構件111L、111R沿著上下方向Z1插入至對應之第1及第2插通孔121L、122L、121R、122R之簡單作業,而將第1支架100B容易地固定於車架2。
<第4實施方式>
圖27係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第4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
第4實施方式中,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L、222R朝向左右方向Y1而配置。具體而言,上方第2支架210C之左側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LC之第4插通孔244L朝向左右方向Y1。又,上方第2座部230LC朝向左側。上方第2座部230LC之第3插通孔243L朝向左右方向Y1。第4插通孔244L及第3插通孔243L於左右方向Y1上相向排列。
相同地,上方第2支架210C之右側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RC之第4插通孔244R朝向左右方向Y1。又,上方第2座部230RC朝向右側。上方第2座部230RC之第3插通孔243R朝向左右方向Y1。第4插通孔244R及第3插通孔243R於左右方向Y1上相向排列。
根據該實施方式,可藉由將各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L、222R沿著左右方向Y1插通至對應之第3及第4插通孔243L、244L、243R、244R之簡單作業,而將上方第2支架210C容易地固定於車架2。
再者,對於固定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282R而言,亦可與上述相同地以朝向左右方向Y1之方式配置。以朝向左右方向Y1之方式配置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282R之構成與第4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第5實施方式>
圖28A是本發明之第5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且將一部破斷表示。圖28B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右側視圖,且將一部破斷表示。第5實施方式中,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L、222R朝向上下方向Z1而配置。
如圖28A所示,上方第2支架210D左側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LD之後端部形成為於上下方向Z1分支之形狀,且包括上部226L及下部227L。上方第2座部230LD插通該些上部226L及下部227L之間。於上方第2座部230LD形成有排列於上下方向Z1之第4插通孔244L、244L。
上部226L之第4插通孔244L與所對應之第3插通孔243L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244L、243L中自上方插通有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L。下部227L之第4插通孔244L與所對應之第3插通孔243L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244L、243L中自下方插通有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L。
如圖28B所示,上方第2支架210D右側之上方第2安裝部213RD之後端部形成為於上下方向Z1分支之形狀,且包括上部226R及下部227R。上方第2座部230RD插通該些上部226R及下部227R之間。於上方第2座部230RD形成有排列於上下方向Z1之第3插通孔243R、243R。
上部226R之第4插通孔244R與第3插通孔243R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244R、243R中自上方插通有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R。下部227R之第4插通孔244R與第3插通孔243R於上下方向Z1上相向排列。於該些插通孔244R、243R中自下方插通有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R。
根據該實施方式,可藉由將各上方第2固定構件222L、222R沿著上下方向Z1插入所對應之第4及第3插通孔244L、243L、244R、243R之簡單作業,而將上方第2支架210D容易地固定於車架2上。
再者,對於固定下方第2支架250之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282R而言,亦可與上述相同地朝向上下方向Z1而配置。使下方第2固定構件282L、282R以朝向上下方向Z1之方式配置之構成與第5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第6實施方式>
圖29係本發明之第6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前視圖。第6實施方式中,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之方面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即,第6實施方式於如下方面不同於第1實施方式:(1)於第1支架100E中,省略支撐電池6之電池支撐部;及(2)進而設置有中間第2支架285。
中間第2支架285於上下方向Z1配置於上方第2支架210與下方第2支架250之間。中間第2支架285使用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L、292R而可裝卸地固定於設置在第2框架部22L、22R之中間第2座部290L、290R。
圖30係自上方觀察中間第2支架285周邊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中間第2支架285包括於左右方向Y1延伸之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中間第2安裝部287L、287R、及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288R。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與中間第2安裝部287L、287R係使用金屬構件而形成。
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於左右方向Y1延伸。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之左端部固定於中間第2安裝部287L。
於中間第2安裝部287L形成有中間第4插通孔289L。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之右端部固定於中間第2安裝部287R。於中間第2安裝部287R形成有中間第4插通孔289R。
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288R係本發明之「中央支撐部」之一例。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288R係使用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之一體成形品。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插通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上所形成之插通孔294L。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於插通孔294L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6R插通中間第2支架本體286上所形成之插通孔294R。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R於插通孔294R之後方形成為圓板狀。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288R於左右方向Y1上隔開配置。
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288R分別自前方彈性接觸於電池6之中間第1支承突起50L、50R。藉此,中間第2電池支撐部288L、288R自前方彈性支撐電池6之上下方向中央部6k(外表面6j)。
中間第2支架285之中間第2安裝部287L之第4插通孔289L與形成於中間第2座部290L之第3插通孔291L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該實施方式中,第3插通孔291L係形成於螺絲構件之螺孔。於該些插通孔289L、291L中插通有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L。
中間第2安裝部287L係使用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L可裝卸地安裝於中間第2座部290L。該實施方式中,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L為螺絲構件。
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L插通第4插通孔289L及第3插通孔291L,並與第3插通孔291L螺合。
中間第2支架285右側之中間第2安裝部287R之第4插通孔289R與形成於中間第2座部290R第3插通孔291R於前後方向X1上相向。該實施方式中,第3插通孔291R為形成於螺絲構件之螺孔。於該些插通孔289R、291R中插通有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R。
中間第2安裝部287R係使用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R可裝卸地安裝於中間第2座部290R。該實施方式中,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R為螺絲構件。
中間第2固定構件292R插通第4插通孔289R及第3插通孔291R,並與第3插通孔291R螺合。
如圖29所示,第1支架100E形成為左右對稱之形狀。第1支架100E包括第1支架本體101E、設置於第1支架本體101E之座椅支撐部102E、及第1安裝部103LE、103RE。
第1支架本體101E形成為U字狀。第1支架本體101之中間部於左右方向Y1上大致筆直地延伸。第1支架本體101之左部及右部分別向斜後下方延伸。
第1安裝部103LE固定於第1支架本體101之左後端部。第1安裝部103LE係使用第1固定構件111L可裝卸地安裝於第1座部120LE。第1座部120LE固定於第2框架部22L之上端部22cL。
第1安裝部103RE固定於第1支架本體101E之右後端部。第1安裝部103RE係使用第1固定構件111R可裝卸地安裝於第1座部120RE。第1座部120RE固定於第2框架部22R之上端部22cR。
座椅支撐部102E配置於第1支架本體101E之左右方向Y1之中間部。於座椅支撐部102E上安裝有鉸鏈部38。
根據該實施方式,第1支架100E可不具有固定電池6之功能。因此,可不將第1支架100E配置於電池6附近,從而可進而提高第1支架100E之佈局之自由度。
再者,亦可如圖31A及圖31B所示將該實施方式之第1支架本體101E之中間部配置於較電池6之上端部6m更靠上方處。
<其他實施方式>
雖將車架2之框架本體20設為左右對稱而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框架本體20亦可為左右非對稱之形狀。例如,框架本體20之左側第1框架部21L與右側第1框架部21R亦可為左右非對稱之形狀。
又,框架本體20之左側第2框架部22L與右側第2框架部22R亦可於側視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電池6重疊之位置。例如,框架本體20之左側第2框架部22L與右側第2框架部22R亦可為左右非對稱之形狀。
又,框架本體20之左側第3框架部23L與右側第3框架部23R亦可為左右非對稱之形狀。又,框架本體20之左側第4框架部24L與右側第1框架部24R亦可為左右非對稱之形狀。
又,說明了第1樞軸74及第2樞軸75L、75R相對於電池6之後表面6c而配置於後方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第1樞軸74及第2樞軸75L、75R亦可配置於電池6之下端部6n之下方。又,亦可省略第2樞軸75L、75R並將板部76L、76R直接固定於第4框架部24L、24R上。
此外,說明了第1支架100之電池支撐部106L、106R、上方第2支架210之電池支撐部216L、216R、下方第2支架250之電池支撐部256L、256R、及中間第2支架285之電池支撐部288L、288R分別使用彈性構件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該些電池支撐部亦可使用金屬等較硬之材料形成。
又,雖說明瞭第1支架100、上方第2支架210、下方第2支架250及中間第2支架285分別安裝於第2框架部22L與第2框架部22R之雙方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該些支架亦可僅安裝於第2框架部22L或第2框架部22R。
此外,亦可省略上方第2支架210或下方第2支架250。
又,雖說明瞭電池6以傾斜姿勢支撐於車架2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電池6亦可於上下方向Z1筆直地配置。
又,雖例示了螺絲構件作為第1固定構件111L、111R,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第1固定構件,亦可使用將2個構件相互固定之銷等其他固定構件。相同地,雖例示了螺絲構件作為第2固定構件222L、222R、282L、282R、292L、292R,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第2固定構件,亦可使用將2個構件相互固定之銷等其他固定構件。
此外,雖說明瞭經由鉸鏈構件38將座椅37安裝於座椅支撐部102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可將座椅37直接固定於座椅支撐部102,亦可進而安裝有自座椅支撐部102向前方延伸之撐條並將該撐條固定於座椅37。
又,雖說明瞭自電池6之前方、後方及下方支撐電池6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自上方按壓電池6之上端面6e之支撐構件可裝卸地設置於車架2上。又,亦可將自左側按壓電池6之左側面6c之支撐構件可裝卸地設置於車架2。又,亦可將自右側按壓電池6之右側面6d之支撐構件可裝卸地設置於車架2上。進而,亦可設置包圍電池6之周圍之保護構件。
雖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該些內容係為明確本發明之技術性內容而使用之具體例,本發明不應限定於該些具體例來進行解釋,本發明之範圍僅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該申請案對應於2010年11月22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之PCT/JP2010/070840號,該申請案之全部揭示藉由引用而併入於此。
1...電動二輪車
2...車架
3...前輪
4...後輪
5...電動馬達
6...電池
6a...電池之上部
6b...電池之下部
6c...電池6之左側面
6d...電池6之右側面
6e...電池6之上端面
6f...電池6之前表面
6g...電池6之後表面
6j...電池之外表面
6k...電池之中央部
6m...電池之上端部
6n...電池之下端部
7...車身罩
8...頭管
9...轉向軸
10...前叉
11...把手
12...握柄
13...儀錶
14、39...載物台
15...頭燈
19...前部框架
20...框架本體
21...第1框架部
21L...左側第1框架部
21R...右側第1框架部
22...第2框架部
22aL...第2框架部L之下端部
22bL...第2框架部L之中間部
22cL...第2框架部L之上端部
22aR...第2框架部22R之下端部
22bR...第2框架部22R之中間部
22cR...第2框架部22R之上端部
22L...左側第2框架部
22R...右側第2框架部
23...第3框架部
23L...左側第3框架部
23R...右側第3框架部
24...第4框架部
24L、24R...第2框架部(2個框架部)
24aR...右側第4框架部之前端部
24bR...右側第4框架部之後端部
24aL...左側第4框架部之前端部
24bL...左側第4框架部之後端部
25L、25R、26L、26R、27L、27R...撐條構件
28...加強構件
29...後座椅支架
31...前罩
31a...前罩之下部
31b...前罩之後表面
32...下罩
32a...下罩之後部
33...後罩
33a...後罩之前部
33b...後罩之側部
34...腳踏部
37...座椅
37a...座椅之前端部
37b...座椅之上表面
37c...座椅凹部
37d...座椅之下端部
37e...座椅之後部
38...鉸鏈部
38a...鉸鏈部之第1部分
38b...鉸鏈部之第2部分
40...電池本體
41...前散熱片
42...後散熱片
43...左蓋
44...右蓋
45...上蓋
46...第1模組
46a...第1外殼
46b...第1連結片
46c~46f、47c~47f...凹部
47...第2模組
47a...第2外殼
47b...第2連結片
48...電源插頭
49...連接端子
50L、50R、51L、51R、52L、52R、53L、53R、54L、54R...支承突起
56L、56R...擋止部
57...電池支撐裝置
58...螺絲構件
59...連接端子
60...配線
61L...左支撐單元
61R...右支撐單元
62L、62R...單元本體
63L、62R、65L、65R、77、82L、82R、90a、105aL、105aR、211aR、211aL、233L、233R、294L、294R...插通孔
64L、64R、66L、66R...螺絲構件
70...連結機構
71...擺動單元
71a...擺動單元之前端部
72L、72R...固定部
73L、73R...可動部
74...第1樞軸(樞軸部)
75L、75R...第2樞軸(樞軸部)
76L、76R...板部
78L、78R...加強管
79L、79R...消音器
80L、80R...螺栓構件
81L、81R、83...螺母
84...套圈
85...加強桿
86、87...軸承
88...馬達外殼
89L、89R...傾斜部
90...減震器
100、100A、100B、100E...第1支架
101...第1支架本體
102...座椅支撐部
103L、103R、103LA、103RA、103LB、103RB、103LE、103RE...第1安裝部
104...座椅承接部
105L、105R...保持部
106L、106R...(自電池前方支撐)第1電池支撐部(中央支撐部)
111L、111R...第1固定構件
114R...上部
115R...下部
120L、120R...第1座部
120LB、120RB...第1座部
120LE、120RE...第1座部
121L、121R...第1插通孔
122L、122R...第2插通孔
125L、125R...第1螺母
200...第2支架
210...上方第2支架(上支架)
211...第2支架本體
213L、213R...上方第2安裝部
213LC、213RC...上方第2安裝部
213LD、213RD...上方第2安裝部
214L、214R...按壓部
215...固持件
215a...保持孔
216L、216R...(自電池前方支撐)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
217R...上方第2電池支撐部
218L、218R...上方第2安裝部之後端部
222L、222R...上方第2固定構件
230L、230R、230LC、230RC...上方第2座部
230LD、230RD...上方第2座部
231L、231R...上方第2座部本體
232L、232R...突出部
234L、234R...突出部之前端面
243L、243R...上方第3插通孔
244L、244R...上方第4插通孔
250...下方第2支架(下支架)
251...下方第2支架本體
253L、253R...下方第2安裝部
256L、256R...(自電池前方支撐)下方第2電池支撐部
258L、258R...下方第2安裝部之後端部
270L、270R...下方第2座部
274L、274R...下方第2座部之前端面
282L、282R...下方第2固定構件
283L、283R...下方第3插通孔
284L、284R...下方第4插通孔
285...中間第2支架
286...中間第2支架本體
287L、287R...中間第2安裝部
288L、288R...(自電池前方支撐)中間電池支撐部(中央支撐部)
289L、289R...中間第4插通孔
290L、290R...中間第2座部
291L、291R...中間第3插通孔
292L、292R...中間第2固定構件
300...第3支架
301...第3支架本體
302...第3電池支撐部(自電池後方支撐之電池支撐部)
400...第4支架
401...第4支架本體
402L、402R...第4電池支撐部(自電池後方支撐電池之電池支撐部)
403L...左連結部
403R...右連結部
404...下連結部
500...第5支架
500L...左側第5支架
500R...右側第5支架
501L...前部
502L...後部
503L、503R...前承接部(第5支架之承接部)
504L、504R...後承接部(第5支架之承接部)
600...子框架
601...子框架本體
602...臂部
603...左部
604...右部
605...後部
606...中間部
607L、607L...撐條部
608L、608R、610L、610R...螺母構件
609L、609R...撐條部
A1...路面
X1...車輛前後方向
Y1...車輛左右方向
Z1...車輛上下方向
S1...收納空間
GC...重心
GR、GL...間隙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方式之電動二輪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將電動二輪車之車身罩等一部分零件卸除後之狀態之左側視圖。
圖3係車架之立體圖。
圖4A係電池之分解立體圖,且表示自前上方觀察電池之狀態。
圖4B係自前上方觀察電池之立體圖。
圖5A係圖2之電池周邊之放大圖。
圖5B係自前下方觀察電池周邊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6A係第1支架之前視圖。
圖6B係第1支架之左側視圖。
圖7係電動二輪車之電池周邊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且係用以說明電池、電池支撐裝置及車架之關係之圖。
圖8係沿著圖7之VIII-VIII線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之狀態。
圖9係表示座椅支撐部與座椅之連結狀態之立體圖,且表示自左後方觀察座椅支撐部之狀態。
圖10A係上方第2支架之平面圖。
圖10B係上方第2支架之前視圖。
圖10C係上方第2支架之左側視圖。
圖11係自前方觀察電動二輪車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2A係左側之上方第2座部之平面圖。
圖12B係左側之上方第2座部之左側視圖。
圖13A係右側之上方第2座部之平面圖。
圖13B係右側之上方第2座部之右側視圖。
圖14係將圖11之一部分放大之放大圖,且表示電池上部之周邊。
圖15係沿著圖7之XV-XV線之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上方第2支架及上方第2座部之狀態。
圖16A係下方第2支架之平面圖。
圖16B係下方第2支架之前視圖。
圖17A係左支撐單元之平面圖。
圖17B係左支撐單元之左側視圖。
圖17C係右支撐單元之前視圖。
圖18A係右支撐單元之平面圖。
圖18B係左支撐單元之左側視圖。
圖18C係右支撐單元之前視圖。
圖19係沿著圖7之XIX-XIX線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下方第2支架及下方第2座部之狀態。
圖20係子框架周邊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且表示自斜後下方觀察子框架之狀態。
圖21係自斜前方觀察將電池自車架卸除後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22A係用以說明電池之安裝作業及卸除作業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22B係用以說明電池之安裝作業及卸除作業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23係表示連結機構及擺動單元之前端部之立體圖。
圖24係連結機構及擺動單元之前端部之局部剖面圖,且表示自上方觀察連結機構及擺動單元之前端部之狀態。
圖25係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第2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
圖26A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平面圖。
圖26B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且將一部分破斷表示。
圖26C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右側視圖,且將一部分破斷表示。
圖27係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第4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
圖28A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且將一部破斷表示。
圖28B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右側視圖,且將一部分破斷表示。
圖29係本發明之第6實施方式之主要部分之前視圖。
圖30係自上方觀察中間第2支架周邊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
圖31A係表示第6實施方式之第1支架之變形例之圖解性之前視圖。
圖31B係表示第6實施方式之第1支架之變形例之圖解性之左側視圖。
1...電動二輪車
2...車架
6...電池
6a...電池之上部
6b...電池之下部
6f...電池6之前表面
6g...電池6之後表面
22...第2框架部
22aL...第2框架部L之下端部
22bL...第2框架部L之中間部
22cL...第2框架部L之上端部
23...第3框架部
24...第4框架部
29...後座椅支架
48...電源插頭
57...電池支撐裝置
70...連結機構
71...擺動單元
100...第1支架
102...座椅支撐部
104...座椅承接部
111L...第1固定構件
200...第2支架
210...上方第2支架(上支架)
250...下方第2支架(下支架)
300...第3支架
400...第4支架
500...第5支架
600...子框架
601...子框架本體
602...臂部
X1...車輛前後方向
Z1...車輛上下方向
S1...收納空間
GC...重心

Claims (18)

  1. 一種電動二輪車,其包括:座椅,其供駕駛員乘坐;腳踏部,其配置於該座椅之前方且下方,用以擱放上述駕駛員之腳;車架,其具有於上述座椅之下方沿上下延伸且左右分離而配置之2個框架部;車身罩,其配置於該車架之外側;擺動單元,其具有用以驅動後輪之電動馬達,經由樞軸部可擺動地連結於上述車架;電池,其於上述座椅之下方配置於上述2個框架部之間,用以對上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第1支架,其包括自下方支撐上述座椅之座椅支撐部,及於車輛上下方向配置於上述電池之上端部與下端部之間且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2個框架部之至少一者之第1安裝部;以及第2支架,其於上述電池之前方配置於上述電池之上端部與下端部之間,且包括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及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車架之第2安裝部。
  2. 如請求項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於側視時,上述電池之上端部配置於較上述座椅之下端部更靠上方,且較上述座椅之上表面更靠下方處。
  3. 如請求項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第1支架包括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藉此,上述第1支架兼作上述第2支架。
  4. 如請求項3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電池支撐部包括支撐車輛上下方向之上述電池之中央部之中央支撐部。
  5. 如請求項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第1支架包括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上述第2支架包括:上支架,其具有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上部之電池支撐部,及於較上述第1安裝部更靠上方之位置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車架之第2安裝部;及下支架,其具有自上述電池之前方支撐上述電池之下部之電池支撐部,及於較上述第1安裝部更靠下方之位置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車架之第2安裝部。
  6. 如請求項5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上支架包括自上方按壓上述電池之按壓部。
  7. 如請求項5之電動二輪車,其中進而包括第3支架,其支撐於上述車架,並包含以夾持上述電池而與上述上支架之上述電池支撐部對向之方式配置、且自上述電池之後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
  8. 如請求項5之電動二輪車,其中進而包括第4支架,其支撐於上述車架,並包含以夾持上述電池而與上述下支架之上述電池支撐部對向之方式配置、且自上述電池之後方支撐上述電池之電池支撐部。
  9. 如請求項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電池支撐部係使用彈性構件而形成,且彈性按壓上述電池之外表面。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電動二輪車,其中進而包括第5支架,其支撐於上述車架,且自上述電池之下方支撐上述電池。
  11. 如請求項10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第5支架以使上述電池之上端部位於較下端部更靠後方之方式使上述電池傾斜之姿勢支撐上述電池。
  12. 如請求項1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第5支架包括以向斜後下方延伸之方式傾斜,且承受上述電池之荷重之承接部。
  13. 如請求項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框架部包括第1座部,且該電動二輪車包括將上述第1支架之上述第1安裝部可裝卸地固定於上述第1座部之第1固定構件。
  14. 如請求項13之電動二輪車,其中,於上述第1座部形成有第1插通孔,且於上述第1安裝部形成有與上述第1插通孔同軸地相向之第2插通孔,上述第1固定構件插通上述第1及第2插通孔。
  15. 如請求項14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第1及第2插通孔於車輛前後方向、車輛左右方向或車輛上下方向上相向。
  16. 如請求項1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框架部包括第2座部,且該電動二輪車進而包括將上述第2支架之上述第2安裝部可裝卸地固定於上述第2座部之第2固定構件。
  17. 如請求項16之電動二輪車,其中,於上述第2座部形成有第3插通孔,且於上述第2安裝部形成有與上述第3插通孔同軸地相向之第4插通孔,上述第2固定構件插通上述第3及第4插通孔。
  18. 如請求項17之電動二輪車,其中,上述第3及第4插通孔於車輛前後方向、車輛左右方向或車輛上下方向上相向排列。
TW100117089A 2010-11-22 2011-05-16 Electric two-wheelers TWI490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70840 WO2012070109A1 (ja) 2010-11-22 2010-11-22 電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414A TW201221414A (en) 2012-06-01
TWI490143B true TWI490143B (zh) 2015-07-01

Family

ID=4614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7089A TWI490143B (zh) 2010-11-22 2011-05-16 Electric two-wheeler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44487A4 (zh)
JP (1) JP5506948B2 (zh)
TW (1) TWI490143B (zh)
WO (1) WO20120701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2233B2 (ja) * 2012-10-03 2016-10-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WO2014102847A1 (ja) * 2012-12-25 2014-07-0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CN112752707B (zh) * 2018-09-27 2021-12-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的电池装卸构造
CN113423638B (zh) * 2019-03-18 2022-05-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IT201900018272A1 (it) * 2019-10-08 2021-04-08 Wow! S R L Motociclo elettrico e relativo modulo di alimentazione
JP2022027936A (ja) * 2021-12-15 2022-02-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7784A (ja) * 1991-02-08 1992-09-11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JP2003200871A (ja) * 2002-01-07 2003-07-1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クリーナを有する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車両
JP2004074911A (ja) * 2002-08-16 2004-03-11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WO2004069638A1 (ja) * 2003-02-07 2004-08-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電動二輪車
TWM247431U (en) * 2003-09-29 2004-10-21 Asia Pacific Fuel Cell Tech Structure for fuel cell electromotive motorcycle
JP2007015641A (ja) * 2005-07-11 2007-01-25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9359A (ja) 1993-01-29 1994-08-09 Suzuki Motor Corp 電動スクータ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TW200916349A (en) * 2007-10-02 2009-04-16 Kwang Yang Motor Co Electric two-wheeled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7784A (ja) * 1991-02-08 1992-09-11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JP2003200871A (ja) * 2002-01-07 2003-07-1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クリーナを有する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車両
JP2004074911A (ja) * 2002-08-16 2004-03-11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WO2004069638A1 (ja) * 2003-02-07 2004-08-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電動二輪車
TWM247431U (en) * 2003-09-29 2004-10-21 Asia Pacific Fuel Cell Tech Structure for fuel cell electromotive motorcycle
JP2007015641A (ja) * 2005-07-11 2007-01-25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4487A4 (en) 2014-06-11
JPWO2012070109A1 (ja) 2014-05-19
JP5506948B2 (ja) 2014-05-28
TW201221414A (en) 2012-06-01
WO2012070109A1 (ja) 2012-05-31
EP2644487A1 (en)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143B (zh) Electric two-wheelers
JP6155259B2 (ja) 支持用構造部品として構成された電気エネルギ貯蔵装置のケースを有する車両
JP6183089B2 (ja) 電動車両
WO2013098890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WO2012043518A1 (ja) 電動式二輪車
JPWO2013051493A1 (ja) 後二輪型電動車両
JP4999113B2 (ja)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TWI751486B (zh) 跨坐型電動車輛
JP3239499U (ja) 電動バイク
TWI487645B (zh) Electric locomotive
JP2013184628A (ja) 電動二輪車
CN118510696A (zh) 电动车辆
JP2003237674A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7149410B2 (ja) バッテリ収納装置、および電動車両
JP2019131146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2013129337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WO2020012791A1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21066220A (ja) 鞍乗型電動三輪車
JP2021066219A (ja) 鞍乗型電動三輪車
WO2024202112A1 (ja) 電動鞍乗型車両
CN112874671B (zh) 跨乘型电动车辆
CN215851638U (zh) 电动车辆
JP7367496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8722929A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2013193658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