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1805B - 具有混合支撐結構之氣冷式熱交換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混合支撐結構之氣冷式熱交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1805B
TWI481805B TW098132761A TW98132761A TWI481805B TW I481805 B TWI481805 B TW I481805B TW 098132761 A TW098132761 A TW 098132761A TW 98132761 A TW98132761 A TW 98132761A TW I481805 B TWI481805 B TW I4818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upport
cooling tower
side structure
tow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2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3140A (en
Inventor
Philippe Samyn
Miguel Paternostre
Rechem Francois Van
Ben Verbeeck
Michel Vouche
Original Assignee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13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3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1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18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1/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 F28B1/06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using air or other gas as the cooling mediu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5/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industrial 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 E04H5/10Buildings forming part of cooling plants
    • E04H5/12Cooling t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28F9/013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for tubes or tube-assembl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61/00Gas and liquid contact apparatus
    • Y10S261/11Cooling t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混合支撐結構之氣冷式熱交換器
本發明係關於熱交換器結構,且尤其為氣冷式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塔結構在工業中使用廣泛。許多類型之熱交換器塔(亦常稱為冷卻塔)皆為利用包含大量平行管道之平板之管束板的塔。在一些狀況下,該等管可具有翅片以輔助熱交換。舉例而言,該等結構係用於冷凝蒸汽或冷卻溫熱流體(諸如來自工業製程之製程流體)。在用於冷凝蒸汽之狀況下,其常稱為氣冷式冷凝器。該溫熱流體或蒸汽(常來自工業製程)被供應至該等板且流過在該等板中之管,從而藉由與周圍空氣接觸之管束板得以冷卻。冷凝物或冷卻流體自該等板回收且可再供應至工業製程。
在一熱交換器塔結構類型中,一或多個管束板垂直定向且形成幾何塔結構之一或多個側面,該幾何塔結構常稱為單元或模組。舉例而言,該模組在平面圖中可為正方形或矩形,或在平面圖中可為六邊形。複數個該等幾何塔結構常緊鄰彼此成列置放,因而形成具有複數個獨立模組或單元之組合塔設施。在一些或所有狀況下,該等管板亦可相對於垂直方向而傾斜。該等管束板可為相當大及重的,且需要支撐該等管板束使其位於垂直位置之支撐結構,連同支撐可位於單元頂端處之出口風扇之結構。模組之其他組件亦需要得以支撐。迄今,該支撐結構常為符合已知冷卻塔建造程序之就地建構之框架結構。然而,一直需要減少建造及操作該結構所涉及之勞動及材料之成本。亦需要開發一或多種可快速且容易建造及使用之相對標準化的模組組態。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為一種冷卻塔模組,其具有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中央柱、一自該中央柱向外延伸之水平梁,及一連接至該水平梁以支撐該水平梁且連接至該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之第一側面結構。
另一實施例之特徵為一種冷卻塔模組,其具有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一中央垂直支撐構件、一自該中央垂直支撐構件向外延伸之水平支撐構件,及一連接至該水平支撐構件以支撐該水平支撐構件且連接至該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之第一側面結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含一種使用一冷卻塔模組冷卻流體之方法,該冷卻塔模組使用以下者來支撐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中央柱、一自該中央柱向外延伸之水平梁,及一連接至該水平梁以支撐該水平梁且連接至該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之第一側面結構,且該冷卻塔模組使流體通過該熱交換板以冷卻該流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冷卻塔設施包括複數個模組,其中各模組具有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中央柱、一自該中央柱向外延伸之水平梁,及一連接至該水平梁以支撐該水平梁且連接至該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之第一側面結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一種冷卻塔模組,其具有四個側面及一第一對具有一內角且彼此鄰近以形成該等模組之兩個側面之熱交換板。該模組亦包含一第二對具有一內角以形成與該第一對熱交換板相對之該模組的兩側面之熱交換板;及一第一側面支撐結構,其在該等板間形成該等側面之一者。另外,揭示了一第二支撐結構,其形成與該第一支撐結構相對之在該兩個板之間的側面;及一空間桁架(truss)水平梁,其自該第一側面支撐件延伸至該第二側面支撐件。
因此,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已作相當廣泛地概述,以便在本文中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且便於可更好地理解對此項技術之貢獻。當然,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將在下文作描述,且其形成此文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之標的。
就此而言,在詳細解釋本發明之至少一個實施例之前,應瞭解本發明就其應用而言不限於在下文描述中所述或圖式中所圖示之組件構造細節及組件配置。本發明能夠為所述彼等實施例之外的實施例且能夠以各種方式實踐及施行。此外,應瞭解本文中以及摘要中使用之措辭及術語係出於描述之目的,而不應視為對其範疇之限制。
因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揭示案所基於之概念可易用作設計施行本發明之若干目的之其他結構、方法及系統之基礎。因此,重要的是,在該等均等構造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申請專利範圍視作包括該等均等構造。
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冷卻結構及方法,其可使用一或多個模組。在所圖示之實例中,該等模組各者支撐一或多個呈管束板形式之熱交換元件。管束板自身用於冷卻流體及/或冷凝蒸汽之構造為已知的。
本文揭示之結構可支撐任何適當類型之熱交換元件,及(例如)用於冷卻及/或冷凝流體之任何類型之板或柵板。該等板可具有相對平坦或彎曲之輪廓,且可具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狀。在一實例中,管束板各者包含複數個通常平行之管,其中該流體或蒸汽通過該等管以冷卻該流體或蒸汽。給料集流管將該流體或蒸汽進料至該等平行管束,而回流集流管自該等平行管束移除該冷卻流體或冷凝物。
如下文所述之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支撐該等管束板之理想支撐結構。現參閱圖式來描述一些較佳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同樣的元件符號全文中係指同樣的部件。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冷卻設施10的透視圖,在該狀況下,該冷卻設施使用一氣冷式冷凝器來冷凝蒸汽。總設施10包括四個配置成一列之模組12。除了末端模組13可經建構而與中間模組15稍有不同之外,模組12大體上彼此相同。
一般而言,應瞭解各模組12總共具有四個管束板14,同時板14配置成二面角對(參見第4圖及第5圖)。亦即,在各模組12之一側面上,兩個板14藉由鉸鏈16彼此附接且彼此成一角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板之間的該標稱夾角可為大致120°。該對板14亦藉由鉸鏈18在其外部末端處鉸鏈連接至一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會於下文更詳細描述。應瞭解該配置允許板14膨脹,在該狀況下,鉸鏈16被迫稍微向外,因而該夾角會稍微減小。此舉可調節管束板14之熱膨脹,同時仍使其在其各別鉸鏈18處附接至該支撐結構。
各模組12亦包括一出口風扇20,該出口風扇由一風扇護罩環22環繞。風扇20及護罩22藉由一內部支撐結構支撐,該內部支撐結構會於下文更詳細描述。一織物頂端覆蓋件24橫跨於風扇護罩22與板14之間。模組12可藉由一介於鄰近模組12之間的織物末端障壁26使其內部容積在其鄰接側面處彼此隔絕。末端模組13之特 徵亦為在其暴露外部末端之織物末端障壁27。
各模組12藉由一中央支撐柱30,以及一對末端支撐結構及各種周邊支撐腳支撐,其將根據其他圖式來描述。亦提供一底部織物覆蓋件28以使其與其他織物覆蓋件24、26及27組合以界定一氣流路徑,在該氣流路徑中,進入該塔之空氣基本上限於經由管束板14進入,且經由出口風扇20排出。
儘管所圖示之實例涉及四個模組12,其中兩個末端模組13大體上彼此相同且兩個內部模組15大體上彼此相同,但是其他個別模組亦可構造為較長或較短列之模組,包括單個模組之狀況。此外,儘管本文所述之模組實例12為六個側面中之四者具有管束板14之六側面實例,但應瞭解,可使用其他形狀,且其他形狀之不同數目之側面或六側面形狀之不同數目之側面可併入或省略管束板。此外,儘管蒸汽冷凝管板束係作為適當熱交換媒介之實例來描述,但是可取而代之或另外藉由本文揭示之支撐結構來支撐其他熱交換媒介。
接著轉至第2圖,設施10靜置於一基腳結構32上,其基本上可為一具有諸如所圖示形狀之組態的混凝土基座。中央支撐柱30可各為一正方截面桁架空間框架,其內部安置一梯道以允許一工作者進入該框架且攀登。柱30支撐一靜置於柱30上之縱向框架34。中間模組15中之縱向框架34各為兩片式結構,該等結構為兩個縱向及水平臂,其自如所示之柱30之支腳向外延伸以在各柱30頂端產生一個T形。因此,框架34形成一縱向脊及穿過模組12之通道且經彼此對準。一入口可置於分隔該等模組之織物26中,以允許一工作者在縱向框架34內自一模組12行走至其他模組。縱向框架34提供大量支撐特徵,其將於下文更詳細描述。另外,縱向框架34提供一用於各風扇20之驅動系統36之安裝位置。此舉之一益處為驅動系統36可以一直接驅動方式定位,進而避免風扇20對一複雜冗長驅動系統之需要,且風扇驅動重量負荷之大部分垂直負荷或多或少直接向下通過柱30。第1圖展示外部模組13之中央柱在其下端處覆蓋於織物中,且展示中間模組15之柱30為暴露的。該等位置處之織物可視所要氣流特徵及對柱30之中心之通路而予以提供或省略。
第2圖亦圖示一對貫穿該等模組各者之蒸汽供應管40。該等供應管經由一未圖示之集流管系統將蒸汽(或欲冷卻之其他流體)提供予板14。冷凝蒸汽或冷卻流體之回送系統亦未圖示。如第9圖所示,供應管40之直徑可沿設施10之長度而減小。
第1圖及第2圖亦描繪大量拉線及支撐腳,其將於下文更詳細描述,且為簡化圖式而未在第1圖及第2圖中標記該等拉線及支撐腳。
轉至第3圖,應瞭解各模組12亦具有自柱30與縱向框架34之相交處向外延伸之四個徑向壓縮臂42。第3圖亦經標記以識別一些已於上文就第1圖及第2圖而言所論述之零件(item)。另外,提供之內部拉線44自柱30之部分向下跨至基腳32以穩定柱30。拉線44穿透底部織物覆蓋件28。
第4圖為圖示大量已於上文論述之組件之端視圖。另外,第4圖描繪一具有支腳之系統,其包括承受支撐板14之重量之一些垂直負荷的垂直支撐腳50以及亦輔助此目的之傾斜支腳52及54。應瞭解,在觀察第4圖時,由於位於二面角對之頂端及底部之鉸鏈16在膨脹之後向外側移動,至少一些支撐腳50可在其末端處得以有利地以鉸鏈連接或樞轉,所以其可稍微偏離該垂直而移動,同時仍提供實質之垂直負荷支撐。
織物結構封閉(1)介於該等「作用面」之間以及介於該等隔離壁與該等「作用面」之間的垂直間隙,(2)在該等「作用面」基底處之六邊形水平表面以及該橫向隔板或投料牆(gable wall),及(3)介於該風扇護罩與該等翅片式管束頂端之間的空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盡可能大地定製每一焊接結構元件或組件之尺寸,而以該方式會易於熱鍍鋅且封裝於標準海運集裝箱中以達限制就地機械連接之目的。
第5圖為展示兩個模組及此文中所論述之一些元件之俯視圖。第6圖為進一步圖示模組12之支撐結構之剖視圖。為便於解釋第6圖,首先論述第7圖及第8圖。第7圖展示存在於該結構之末端側面(非管束板側面)兩者上的支撐結構之部分,即第一/第二側面結構。該等末 端側面為具有織物26之末端。該等末端為設施10之暴露外部末端或為鄰近模組之中間鄰接位置。該等末端各具有一自基腳32向上延伸之中央垂直梯框架60。各單元之間的「垂直橫向拉撐系統」(亦支撐該隔離壁)包含一中央桁架柱,該等中央桁架由2個懸臂朝向之,該等懸臂之末端處由2個垂直張力纜繩或桿固定。
具有水平支桿之額外預應力纜繩增大該系統之剛性。支柱亦將管束基底處之水平負荷轉移至該系統。在主導管之來自地震之水平負荷係由該等支柱轉移至該系統。支撐纜繩68亦可由懸臂66懸掛且纜繩68可為蒸汽供應管40(第7圖中未圖示)提供垂直支撐。第8圖示意地描繪懸垂於纜繩68之管40。另外,亦提供傾斜支撐腳54如所示。
接著轉至第8圖,橫截面圖係穿過一模組之中央之而截取,同時其亦展示該模組剩餘一半之結構。因此,中央柱30及板14重疊於第7圖之結構上。另外,其他支撐腳50、52及54在該視圖中可見。第8圖亦展示柱30頂端上之一支撐桁架63,其用於支撐風扇驅動系統36。
第6圖亦示意地圖示提供四個壓縮臂42之情況。該等壓縮臂42藉由纜繩43聯繫以形成一矩形纜繩/支柱系統45。矩形纜繩43連同壓縮臂42一起形成一硬質矩形平面纜繩/支柱系統45,其在織物末端障壁26之間提供一恒定平行之間隔。另外,當在平面視圖中觀察時,該矩形纜繩/支柱系統45供四個鉸鏈18轉角用以保持其正確 位置。亦即,(例如)由纜繩43及壓縮支柱42形成之矩形輪廓45明確地位於鉸鏈18點而不管板14之膨脹。
第9圖為包括上文已述之支撐框架之態樣的各種零件之側視示意圖。在該實例中,末端模組之縱向框架34並非總延伸至外部末端模組13之外部末端。該等中央柱在其之間藉由兩個呈交叉圖案之傾斜張力纜繩或桿縱向拉撐,水平力由塔基底之基座且由柱頂端之縱向通道所吸收。縱向通道由一系列靜置於柱之間的桁架梁製成,在該情況下,該等柱藉助於一對側向懸臂結構連接在一起。該等縱向蒸汽導管藉助於兩個張力桿或纜繩懸垂於該懸臂上。
該塔之橫向拉撐係藉由將該水平負荷轉移至「垂直橫向拉撐系統」(在下文描述)之「頂端水平桁架」(在下文描述)來提供,該「垂直橫向拉撐系統」置放於該等柱之間的中間距離處以及該等投料牆處。該「頂端水平桁架」包含4個將該等柱之4個上部轉角連接至各六邊形單元之4個縱向轉角的壓縮支柱。彼等4個轉角係藉由形成一矩形之張力纜繩或桿來連接
第10圖展示一第二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經圖示類似於第1圖之實施例所示之彼等實施例的部件實際上為更多部件,且因此不必標記或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該實施例200中之轉移板大體上與就第1圖所述之該等熱轉移板相同。另外,該等下部支腳部分可大體上與第1圖之實施例所用之該等下部支腳部分相同,且可使用 一類似於第1圖之彼者之基座(未圖示)。另外,該實施例包括一系列於第1圖所示之模組且各模組具有一頂端風扇。另外,織物可按需要用於該等模組底部,及該風扇之外部邊緣周圍,以及該塔配置之暴露端。
塔200之不同在於,其不必利用任何對應於第1圖之第一實施例之中央支撐柱30的結構。取而代之,在塔200之狀況下,縱向頂端水平桁架或框架234藉由側面支撐結構來支撐,該等側面支撐結構將於下文更詳細描述。縱向框架234以類似於第1圖之實施例之方式橫跨塔200之長度,且提供支撐予該風扇驅動系統以及提供一橫過塔200之概括頂端區域之通道。第10圖所示之配置包括兩個中間模組215以及兩個末端模組213。內部模組215各在其側面具有一位於其中間鄰接壁218處之側面支撐結構。該等中間結構218可尤其於第12圖中予以充分觀察。側面支撐框架218包括一中央桁架部分220以及臂222及各種其他相關之支撐結構,包括懸掛該等蒸汽供應管之線224。在塔200之外部末端提供末端支撐件230。該等支撐件230與中間鄰接壁/中間結構/側面支撐框架218稍有不同,且包括一正方形截面空間框架桁架232形成一柱,該柱向上至縱向框架234之縱向末端,以及大量如所示向外延伸之側向支撐臂236、237及238。雖然與該第一實施例(其中側面結構18全部相同)相比,在所圖示實例中,確實涉及一更穩固之外部側面結構230,但應瞭解,該實施例具有排除該第一實施例 中存在之多餘中央柱之益處,而不管其是否介於兩個模組之間或位於該塔之外部末端。
第11圖亦展示該結構與一蒸汽供應管240以及一系列供應各種熱轉移板之集流管242之相互作用。第13圖及第14圖進一步展示蒸汽管240相對於末端結構230之位置及支撐,且第15圖為展示可實施之蒸汽供應集流管242之圖案的實例之俯視圖。
本發明之許多特徵及優點自詳細實施方式顯而易見,且因此,意欲藉由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涵蓋落在本發明之真實精神及範疇內之本發明的所有該等特徵及優點。另外,因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易思及許多修改及變化,所以不欲使本發明限於所圖示及所述之確切構造及操作,且因此可採用落在本發明之範疇內之所有合適的修改及均等物。
7‧‧‧線
8‧‧‧中央線
10‧‧‧冷卻設施/設施
12‧‧‧模組/模組實例
13‧‧‧末端模組/外部模組/外部末端模組
14‧‧‧管束板/板
15‧‧‧中間模組/內部模組
16、18‧‧‧鉸鏈
20‧‧‧出口風扇/風扇
22‧‧‧風扇護罩環/護罩/風扇護罩
24‧‧‧織物頂端覆蓋件/織物覆蓋件
26‧‧‧織物末端障壁/織物覆蓋件/織物
27‧‧‧織物末端障壁/織物覆蓋件
28‧‧‧底部織物覆蓋件
30‧‧‧中央支撐柱/柱/中央柱
32‧‧‧基腳結構/基腳
34‧‧‧縱向框架/框架
36‧‧‧驅動系統/風扇驅動系統
40‧‧‧蒸汽供應管/供應管/管
42‧‧‧壓縮臂/壓縮支柱
43‧‧‧矩形纜繩/纜繩
44‧‧‧內部拉線/拉線
45‧‧‧纜繩/支柱系統/矩形輪廓
50‧‧‧支撐腳
52‧‧‧傾斜支腳/支撐腳
54‧‧‧傾斜支腳/支撐腳
60‧‧‧中央垂直梯框架
63‧‧‧支撐桁架
66‧‧‧懸臂
68‧‧‧支撐纜繩/纜繩
200‧‧‧塔
213‧‧‧末端模組
215‧‧‧中間模組/內部模組
218‧‧‧中間鄰接壁/中間結構/側面支撐框架
222‧‧‧臂
224‧‧‧線
230‧‧‧末端支撐件/支撐件/外部側面結構/末端結構
232‧‧‧正方形截面空間框架桁架
234‧‧‧縱向框架/縱向頂端水平桁架或框架/側向支撐臂
240‧‧‧蒸汽供應管/蒸汽管
242‧‧‧集流管/蒸汽供應集流管
第1圖為展示配置成一列以形成冷卻設施之四個冷卻塔模組之透視圖。
第2圖為展示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一些內部組件的剖視圖。
第3圖為亦展示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一些內部組件的部分剖視圖。
第4圖為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端視圖。
第5圖為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一部分的俯視圖。
第6圖為示意地圖示用於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單個模組的上部之一些內部組件的透視圖。
第7圖為用於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模組的示意圖,該示意圖取為該模組之端壁結構於如第6圖所示之線7--7處之端視圖。
第8圖為經由根據第6圖之模組之中央線8--8截取的橫截面圖。
第9圖為展示第1圖之冷卻設施之一些內部結構的佈局之示意側視圖。
第10圖為第二實施例之示意透視圖。
第11圖為第10圖之第二實施例之透視剖視圖。
第12圖為第10圖之第二實施例之透視剖視圖。
第13圖為第10圖之第二實施例之部分透視剖視圖。
第14圖為第10圖之第二實施例之部分透視剖視圖。
第15圖為用於第10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之蒸汽集流管配置的示意俯視圖。
10...冷卻設施/設施
12...模組/模組實例
13...末端模組/外部模組/外部末端模組
14...管束板/板
15...中間模組/內部模組
16、18...鉸鏈
20...出口風扇/風扇
22...風扇護罩環/護罩/風扇護罩
24...組構頂端覆蓋件/組構覆蓋件
26...組構末端障壁/組構覆蓋件/組構
27...組構末端障壁/組構覆蓋件
28...底部組構覆蓋件
30...中央支撐柱/柱/中央柱

Claims (30)

  1. 一種冷卻塔模組,其至少包含: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中央空間桁架柱;一空間桁架水平梁,其自該中央柱向外延伸;一對第一側面結構,其連接至該水平梁以支撐該水平梁且連接至該熱交換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在該第一側面結構之一相對側面上之第二側面結構,其中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支撐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其中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包含兩個分離熱交換板,各熱交換板橫跨於該第一側面結構與該第二側面結構之間;及一連接該等兩個板以形成一個二面角之鉸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該中央柱靜置於其上之一混凝土基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安置於該板之下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之支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該中央柱及該支腳靜置於其上之一混凝土基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水平梁至少自該中央柱延伸至該第一側面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第一側面結構包含一懸臂、及一纜繩,其附接於該懸臂及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塔在平面視圖中為六邊形,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彼此相對,且該二面角對彼此相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個支腳以可樞轉方式連接至該板及該基座,以調節該板之熱膨脹。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安置於該中央柱中之梯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熱交換板包含一管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冷卻模組為一氣冷式蒸汽冷凝器且至少一個熱交換板為一冷凝 器板。
  12. 一種冷卻塔模組,其至少包含: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一中央垂直支撐構件;一水平支撐構件,其自該中央垂直支撐構件向外延伸;及一第一側面結構,其連接至該水平支撐構件以支撐該水平支撐構件且連接至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其中該第一側面結構包含一懸臂、及一纜繩附接於該懸臂及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其中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包含具有一連接該等兩個熱交換構件以形成一個二面角之鉸鏈的兩個分離熱交換構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安置於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之下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之支腳。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水平支撐構件至少自該中央垂直支撐構件延伸至該第一側面結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第一 側面結構包含一懸臂、及一纜繩,其附接於該懸臂及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在該第一側面結構之一相對側面上之第二側面結構,其中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支撐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包含兩個分離熱交換構件,各熱交換構件橫跨於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塔在平面視圖中為六邊形,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彼此相對,且該二面角對彼此相對。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冷卻塔模組,進一步包含該中央柱靜置於其上之一混凝土基座,其中該至少一個支腳以可樞轉之方式連接至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構件及該基座,以調節該板之熱膨脹。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安置於該中央垂直支撐構件中之梯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冷卻模組為一氣冷式蒸汽冷凝器且至少一個熱交換板為一冷凝器板。
  22. 一種使用一冷卻塔模組冷卻流體之方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驟:使用以下者來支撐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中央柱;一自該中央柱向外延伸之水平梁;一連接至該水平梁以支撐該水平梁且連接至該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之一第一側面結構;一在該第一側面結構之一相對側面上之第二側面結構,其中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支撐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其中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包含兩個分離熱交換板,各熱交換板橫跨於該第一側面結構與該第二側面結構之間;及一連接該等兩個板以形成一個二面角之鉸鏈;及使流體通過該熱交換板以冷卻該流體。
  23. 一種冷卻塔設施,其至少包含:複數個模組,各模組至少包含: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中央空間桁架柱;一空間桁架水平梁,其自該中央柱向外延伸;一對第一側面結構,其連接至該水平梁以支撐該水平梁 且連接至該熱交換板以提供支撐予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一在該第一側面結構之一相對側面上之第二側面結構,其中該第一側面結構及該第二側面結構支撐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其中該至少一個熱交換板包含兩個分離熱交換板,各熱交換板橫跨於該第一側面結構與該第二側面結構之間;及一連接該等兩個板以形成一個二面角之鉸鏈。
  24. 一種冷卻塔模組,其具有四個側面,其至少包含:一第一熱交換板;一第二熱交換板;一第一側面支撐結構,其形成於該等板中間之該等側面之一者且支撐該等板;一第二側面支撐結構,其形成於與該第一側面支撐結構相對之該兩個板之間的側面且支撐該等板;及一空間桁架水平梁,其自該第一側面支撐結構延伸至該第二側面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一熱交換板及該第二熱交換板各為其間具有一夾角之板對。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水平梁支撐一風扇驅動系統。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熱交 換板對各者在其內角處以鉸鏈方式連接。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等側面支撐結構之至少一者為一桁架結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冷卻塔模組,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用於對該等熱交換板進料之蒸汽供應管,其中該等側面支撐結構之至少一者經配置以支撐該蒸汽供應管。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冷卻塔模組,其中該蒸汽供應管為由該至少一個側面支撐結構來支撐。
  30. 一種冷卻塔模組,其具有四個側面,該冷卻塔模組至少包含:一第一對熱交換板,其具有一內角且彼此鄰近以形成該等模組之至少一個側面;一第二對熱交換板,其具有一內角以形成與該第一對相對之該模組的至少一個側面;一第一側面支撐結構,其形成該等板之間的該等側面之一;一第二側面支撐結構,其形成與該第一側面支撐結構相對之該等兩個板之間的側面;及一空間桁架水平梁,其自該第一側面支撐結構延伸至該 第二側面支撐結構。
TW098132761A 2008-09-30 2009-09-28 具有混合支撐結構之氣冷式熱交換器 TWI481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42,460 US8235363B2 (en) 2008-09-30 2008-09-30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with hybrid supporting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3140A TW201013140A (en) 2010-04-01
TWI481805B true TWI481805B (zh) 2015-04-21

Family

ID=4205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2761A TWI481805B (zh) 2008-09-30 2009-09-28 具有混合支撐結構之氣冷式熱交換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35363B2 (zh)
EP (1) EP2342519B1 (zh)
ES (1) ES2612053T3 (zh)
TW (1) TWI481805B (zh)
WO (1) WO20100394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2539B4 (de) * 2007-03-13 2011-03-03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Kondensationsanlage
DE102009039542A1 (de) * 2009-09-01 2011-03-03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Luftkondesator
JP2013539513A (ja) * 2010-07-30 2013-10-24 ティーエイエス エナジ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性能なorc発電所空冷式復水器システム
KR101281230B1 (ko) * 2010-10-27 2013-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US10495392B2 (en) * 2011-07-07 2019-12-03 E&C Finfan, Inc. Cooler, cooler platform assembly, and process of adjusting a cooler platform
US9551532B2 (en) 2012-05-23 2017-01-24 Spx Dry Cooling Usa Llc Modular air cooled conden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4052119A (ja) * 2012-09-06 2014-03-20 Chiyoda Corp 空冷式熱交換装置
US20150345166A1 (en) * 2013-05-28 2015-12-03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Air Cooled Conden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062470B2 (en) * 2013-06-20 2015-06-23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Shell extension for natural draft cooling tower
DE202014104666U1 (de) 2014-09-29 2014-11-19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Anlage zur Kondensation von Dampf
EP3201550B1 (de) 2014-09-29 2018-06-20 Enexio Germany GmbH Anlage zur kondensation von dampf
US11486646B2 (en) 2016-05-25 2022-11-01 Spg Dry Cooling Belgium Air-cooled conden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604030B2 (en) 2017-09-27 2023-03-14 Holtec International Air-cooled condenser system
US11796255B2 (en) 2017-02-24 2023-10-24 Holtec International Air-cooled condenser with deflection limiter beams
KR102425823B1 (ko) 2017-09-27 2022-07-28 홀텍 인터내셔날 공랭식 응축기 시스템
BE1024229B1 (fr) 2017-10-31 2019-05-27 Hamon Thermal Europe S.A. Unité de refroidissement, installation et procédé
WO2020257598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Holtec International Air-cooled condenser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9975A (en) * 1951-04-14 1955-06-07 Parker Brooks O'c Truss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column
US3363885A (en) * 1964-12-22 1968-01-16 Munters & Co Modular cooling tower
CN1075769A (zh) * 1992-02-24 1993-09-01 Bac普里卡特有限公司 改进的结构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9129A (en) * 1966-07-15 1969-02-25 Jan Erik Johansson Method for producing foundations for columns and the like
GB1251655A (zh) 1968-08-23 1971-10-27
US3721290A (en) * 1971-07-30 1973-03-20 T Butler Tower with rotated cooling assembly
AT320693B (de) * 1971-11-05 1975-02-25 Balcke Duerr Ag Kühlturm
US3938476A (en) * 1974-12-30 1976-02-17 Sela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ube support
SU567078A1 (ru) * 1975-04-24 1977-07-30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Канализации 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их Сооружений И Инженерной Гидрогеологии "Водгео" Резервуар градирни
US4036916A (en) * 1975-06-05 1977-07-19 Agsten Carl F Wind driv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DE2749349A1 (de) * 1977-11-04 1979-05-10 Krupp Gmbh Kuehlturm
US4267130A (en) * 1979-08-16 1981-05-12 Curtis Harold D Portable auxiliary cooling tower
FR2476190A1 (fr) * 1980-02-18 1981-08-21 Electricite De France Cheminee ou conduit vertical pour l'ecoulement de gaz
US4416836A (en) * 1981-12-03 1983-11-22 Kennecott Corp. Induced draft cooling tower
US4543218A (en) * 1984-07-17 1985-09-24 Ceramic Cooling Tower Company Cooling tower with concrete support structure, fiberglass panels, and a fan supported by the liquid distribution system
US4632787A (en) * 1985-10-30 1986-12-30 Tippmann Robert T Evaporative heat exchanger
JPH0765877B2 (ja) * 1989-03-16 1995-07-19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冷水塔
US5028357A (en) * 1989-08-14 1991-07-02 Ceramic Cooling Tower Company Lightweight cooling tower with cruciform columns
US4976895A (en) * 1989-12-15 1990-12-11 Ceramic Cooling Tower Company Lightweight cooling tower with fan supported by a vertical liquid supply pipe
US6497401B2 (en) * 1999-08-23 2002-12-24 Delta Cooling Towers, Inc. Molded cooling tower
AU2001245982A1 (en) * 2000-03-29 2001-10-08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Highly effective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apparatus
US7971408B2 (en) * 2004-05-27 2011-07-05 Hayes Sr Richard Stairtower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the same
DE202005005302U1 (de) * 2005-04-04 2005-06-02 Spx-Cooling Technologies Gmbh Luftkondensa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9975A (en) * 1951-04-14 1955-06-07 Parker Brooks O'c Truss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column
US3363885A (en) * 1964-12-22 1968-01-16 Munters & Co Modular cooling tower
CN1075769A (zh) * 1992-02-24 1993-09-01 Bac普里卡特有限公司 改进的结构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35363B2 (en) 2012-08-07
EP2342519B1 (en) 2016-10-26
WO2010039416A1 (en) 2010-04-08
ES2612053T3 (es) 2017-05-11
EP2342519A1 (en) 2011-07-13
US20100078147A1 (en) 2010-04-01
EP2342519A4 (en) 2014-04-02
TW201013140A (en)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1805B (zh) 具有混合支撐結構之氣冷式熱交換器
US4685426A (en) Modular exhaust gas steam generator with common boiler casing
CN109564076B (zh) 引风空冷式冷凝器
AU2003252325B2 (en) Heat exchanger tube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exhaust heat recovery boiler using the module
KR101863016B1 (ko) 스팀을 응축하기 위한 설비
ES2873973T3 (es) Aparato condensador enfriado por aire y método
KR20160016886A (ko) 모듈형 공랭식 콘덴서 장치 및 방법
US5722354A (en)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ing apparatus
JP2016205806A (ja) 排熱回収蒸気発生器のためのカラーに支持された耐圧部
JP2014514139A (ja) 物質移動カラムの内部構造物を支持する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
US11933542B2 (en) Advanced large scale field-erected air cooled industrial steam condenser
US3976127A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ies
KR20210053983A (ko) 개선된 대규모 현장 설치형 공랭식 산업용 증기 응축기
PT2009091816Y (pt) Permutador de calor
JP6040625B2 (ja) 空冷式熱交換器
KR200246125Y1 (ko) 열교환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교환장치
KR20020090779A (ko) 열교환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교환장치
RU2800622C1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крупномасштабный монтируемый на месте применен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паровой конденсатор с воздуш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US10145626B2 (en) Internally stiffened extended service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apparatus
KR20220056870A (ko) 최첨단 대규모 현장 설치형 공랭식 산업용 증기 응축기
RU2266476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блок регенеративного воздухоподогревателя
CN117053595A (zh) 一种辅机空冷的散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