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9429B - 保密列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密列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9429B
TWI479429B TW101125523A TW101125523A TWI479429B TW I479429 B TWI479429 B TW I479429B TW 101125523 A TW101125523 A TW 101125523A TW 101125523 A TW101125523 A TW 101125523A TW I479429 B TWI479429 B TW I4794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computer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handhel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5433A (zh
Inventor
Yao Ming Wei
Yao Hui Huang
Ko Meng Chen
Wei Yi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eco Image S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o Image S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o Image Sy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25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94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5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5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429B/zh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保密列印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列印方法,尤指一種保密列印方法。
在一般典型的工作環境中,通常利用網路讓複數台電腦與印表機進行連線,複數台電腦使用者可以共享使用印表機,以進行例如掃描、列印等多用途功能,因此,許多人都能無限制的接觸印表機,而文件列印後被遺忘在印表機上的情況常常發生。雖然多數情況下這種情形為可接受,但是當這些文件含有敏感、專有或機密訊息時,就希望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目前一般所使用的保密列印方式是讓使用者在電腦端的列印驅動程式中加入一組密碼,待確定執行列印後,列印驅動程式會先將待列印文件加入設定的密碼後並傳送至對應的印表機,再由使用者至印表機端輸入密碼後才能將加密文件列印出來,習知使用的加密列印方法一旦不同的人設定了一組相同的密碼,則其中一人至印表機端輸入密碼後,所有設定相同密碼的文件都將會被列印出來,會發生機密文件被其他使用者取走,而造成重要機密外洩。另外,習知的加密列印方法使用者無法得知目前每一台印表機的使用狀態,因此很容易會發生使用者所選擇的印表機尚有很多文件待列印,使用者至印表機所在之處時需要等待前面的文件列 印完成後才能進行輸入密碼及列印的步驟,需要耗費多餘的等待時間。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之保密列印方法,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保密列印方法,俾解決習知保密列印方法一旦不同的人設定了一組相同的密碼,則其中一人至印表機端輸入密碼後,所有設定相同密碼的文件都將會被列印出來,會發生機密文件被其他使用者取走而造成重要機密外洩,以及使用者無法得知目前每一台印表機的使用狀態,很容易會發生使用者所選擇的印表機有很多文件待列印,使用者移動至印表機所在之處時需要等待前面的文件列印完成後才能進行輸入密碼及列印的步驟,需要耗費多餘的等待時間等缺點。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保密列印方法,適用於電腦系統,至少包含下列步驟:(a)開啟列印文件並選擇執行保密列印;(b)輸入第一識別碼並執行列印,以進入等待驗證狀態;(c)接收由手持式電子裝置以無線傳輸方式所傳送關於列印機之資訊以及第二識別碼,其中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取得列印機之可讀取碼,以獲得關於列印機之資訊;以及(d)驗證第一識別碼與第二識別碼是否相同,並於驗證結果為相同時,根據列印機之資訊將列印文件傳送至列印機,以進行列印。
6‧‧‧頁面
61‧‧‧可讀取碼
62‧‧‧輸入區域
63‧‧‧列印鍵
S11~S16、S41~S47‧‧‧保密列印步驟
S21~S25、S51~S56‧‧‧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步驟
第1圖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保密列印方法之流程圖。
第2圖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流程圖。
第3圖係為本案所使用之快速回應碼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保密列印方法之流程圖。
第5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流程圖。
第6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列印驅動程式之頁面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本案之保密列印方法係對儲存於電腦系統中之文件進行保密列印,以避免機密文件被其他使用者取走而造成重要機密外洩,以及減少列印等待的時間。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保密列印方法之流程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保密列印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首先,開啟儲存於電腦系統中之一列印文件,以及開啟一列印驅動程式並選擇執行保密列印(如步驟S11所示),接著,接收使用者手動輸入之一第一識別碼並執行列印,以進入等待驗證狀態,而此時列印文件仍然保留在電腦系統中(如步驟S12所示),後續,接收由一手持式電子裝置以無線傳輸方式所傳送關於一列印 機之資訊以及一第二識別碼,其中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取得該列印機之一可讀取碼,以解碼獲得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如步驟S13所示)。
本案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可為一行動電話,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使用例如筆記型電腦等電子裝置,且該第一識別碼及該第二識別碼可為該行動電話之電話號碼、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身份識別碼(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或其他用來識別不同手持裝置之識別碼其中之一。該可讀取碼(Readable code)可為如第3圖所示之快速回應碼(QR Code)、條碼(Barcode)或自訂碼其中之一,且可讀取碼可以黏貼的方式設置於列印機的表面上,或是由列印機的顯示器所顯示。列印機之資訊可為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其中之一,以及關於有權限使用該列印機之可使用群組,但不以此為限,其他可用來識別不同印表機的資訊均為本案所保護之範圍。
本案之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包含一應用程式,例如:APP,且其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步驟係如第2圖所示,首先,執行該應用程式,並手動輸入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以進行註冊(如步驟S21所示),使用者拿手持式電子裝置至列印機所在之處,並取得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於本實施例中,該可讀取碼可為但不限為如第3圖所示之快速回應碼(QR Code),可讀取碼經由應用程式解碼後就可得到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如步驟S22所示)。
於本實施例中,手持式電子裝置取得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的方式可利用照相鏡頭掃描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但不以此為限,亦可 使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藍芽通訊或是紅外線感應等方式取得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的碼;另外,該列印機之資訊可為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其中之一,以及關於有權限使用該列印機之可使用群組,但不以此為限,其他可用來識別不同印表機的資訊均為本案所保護之範圍。
於步驟S22後,應用程式將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判斷該電腦系統是否有使用該列印機之權限(如步驟S23所示),一旦驗證結果為否時,則顯示訊息告知使用者需要更換另一台列印機以重新執行步驟S22(如步驟S24所示),反之,當驗證結果為是時,則顯示訊息告知使用者可使用該列印機,並執行列印,以根據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將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以無線傳輸方式傳送至該電腦系統(如步驟S25所示)。
請再參閱第1圖,於步驟S13之後,驗證步驟S12所輸入之第一識別碼與步驟S13所接收之第二識別碼是否相同(如步驟S14所示),當驗證結果為否時,則傳送驗證失敗訊息至手持式電子裝置(如步驟S15所示),反之,當驗證結果為是時,則傳送驗證成功訊息至手持式電子裝置,並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即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將該列印文件傳送至該列印機,以進行列印(如步驟S16所示)。
當然,於本實施例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傳送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至該電腦系統的傳輸方式並不侷限於無線傳輸亦可使用有線傳輸的方式。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保密列印方法之流程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保密列印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首先,開啟儲存於電腦系統中之一列印文件,以及開啟一列印驅動程式並選擇執行保密列印(如步驟S41所示),接著,如第6圖所示,於列印驅動程式之頁面6上顯示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之一可讀取碼(Readable code)61,以供一手持式電子裝置取得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之一可讀取碼(Readable code)61,並進行解碼以獲得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由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以無線傳輸方式回傳一第一識別碼,並自動填入頁面6上之輸入區域62中(如步驟S42所示),其中如第6圖所示該可讀取碼61可為快速回應碼(QR Code),但不以此為限,亦可為條碼(Barcode)或自訂碼其中之一。
後續,執行如第6圖所示之列印鍵63,以進入等待驗證狀態,而此時列印文件仍然保留在電腦系統中(如步驟S43所示),於步驟S43之後則接收由手持式電子裝置以無線傳輸方式所傳送關於一列印機之資訊以及一第二識別碼,其中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取得該列印機之一可讀取碼,以解碼獲得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如步驟S44所示)。
本案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可為一行動電話,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使用例如筆記型電腦等電子裝置,且該第一識別碼及該第二識別碼可為該行動電話之電話號碼、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身份識別碼(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或其他用來識別不同手持裝置之識別碼其中之一,且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可為快速回應碼QR Code(如第3圖所示)、條碼(Barcode )或自訂碼其中之一,且列印機之資訊可為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其中之一,以及關於該列印機之可使用群組,但不以此為限,其他可用來識別不同印表機的資訊均為本案所保護之範圍。
本案之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包含一應用程式,例如:APP,且其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步驟係如第5圖所示,首先,執行該應用程式,取得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之該可讀取碼61,以解碼獲得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如步驟S51所示),接著,手持式電子裝置根據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回傳一第一識別碼至該電腦系統(如步驟S52所示),後續,使用者拿手持式電子裝置至列印機所在之處,並取得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於本實施例中,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可為但不限為如第3圖所示之快速回應碼(QR Code),可讀取碼經由應用程式解碼後就可得到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如步驟S53所示)。
於本實施例中,手持式電子裝置取得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以及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之該可讀取碼61的方式可利用照相鏡頭掃描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碼,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使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藍芽通訊或是紅外線感應等方式取得該列印機之可讀取的碼;另外,該列印機之資訊可為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其中之一,以及關於有權限使用該列印機之可使用群組,但不以此為限,其他可用來識別不同印表機的資訊均為本案所保護之範圍。
於步驟S53後,應用程式將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判斷該電腦系統 是否有使用該列印機之權限(如步驟S54所示),一旦驗證結果為否時,則顯示訊息告知使用者需要更換另一台列印機以重新執行步驟S53(如步驟S55所示),反之,當驗證結果為是時,則顯示訊息告知使用者可使用該列印機,並執行列印,以根據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將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以無線傳輸方式傳送至該電腦系統(如步驟S56所示)。
請再參閱第4圖,於步驟S44之後,驗證步驟S42所接收之第一識別碼與步驟S44所接收之第二識別碼是否相同(如步驟S45所示),當驗證結果為否時,則傳送驗證失敗訊息至手持式電子裝置(如步驟S46所示),反之,當驗證結果為是時,則傳送驗證成功訊息至手持式電子裝置,並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即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將該列印文件傳送至該列印機,以進行列印(如步驟S47所示)。
當然,於本實施例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傳送第一識別碼、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至該電腦系統的傳輸方式並不侷限於無線傳輸亦可使用有線傳輸的方式。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案之保密列印方法需要使用者將手持式電子裝置拿到列印機所在之處取得可讀取碼並完成驗證程序後才將列印文件傳送至列印機進行列印,即於驗證程序完成之前列印文件會保留在電腦系統內,文件的保密性佳,且使用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電話號碼或身份識別碼做為驗証的識別碼,操作簡單不容易忘且不易被盜用,另外,使用者可自行選擇列印機進行列印,可以馬上拿到該列印文件,以減少等待列印的時間,並可避免列印文件被其他人取走的情況。
綜上所述,本案之保密列印方法藉由手持式電子裝置取得列印機之可讀取碼,以獲得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並傳送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第二識別碼至電腦系統,於驗證第一識別碼與第二識別碼相同時才將列印文件傳送至該列印機進行列印,文件的保密性佳,且使用者可自行選擇那一台列印機進行列印,可以馬上拿到該列印文件,以減少等待列印的時間,並可避免列印文件被其他人取走的情況,可解決習知不同的人設定了一組相同的密碼,一旦其中一人至印表機端輸入密碼後,所有設定相同密碼的文件都將會被列印出來,會發生機密文件被其他使用者取走的情況而造成重要機密外洩以及無法得知目前每一台印表機的使用狀態需要耗費多餘等待時間的缺點。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S11~S16‧‧‧保密列印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保密列印方法,適用於一電腦系統,至少包含下列步驟:(a)開啟一列印文件並選擇執行保密列印;(b)輸入一第一識別碼並執行列印,以進入等待驗證狀態;(c)接收由一手持式電子裝置所傳送關於一列印機之資訊以及一第二識別碼,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取得該列印機之一可讀取碼,以獲得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其中該列印機之資訊係用以判斷該電腦系統是否有使用該列印機之權限;以及(d)驗證該第一識別碼與該第二識別碼是否相同,並於驗證結果為相同時,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將該列印文件傳送至該列印機,以進行列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係為一行動電話,且該第一識別碼及該第二識別碼係為該行動電話之電話號碼、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身份識別碼其中之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可讀取碼係為快速回應碼、條碼或自訂碼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列印機之資訊係為該列印機之網路位址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其中之一,以及關於有權限使用該列印機之可使用群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步驟(d)更包含步驟(d1):於驗證結果為相同時,傳送驗證成功訊息至該手 持式電子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步驟(d)更包含步驟(d1):於驗證結果為不相同時,傳送驗證失敗訊息至該手持式電子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包含一應用程式,且該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係包含步驟:執行該應用程式,並輸入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取得該列印機之該可讀取碼,以獲得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判斷該電腦系統是否有使用該列印機之權限;以及於判斷結果為是時,根據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將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傳送至該電腦系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取得該列印機之該可讀取碼的方式係為以照相鏡頭掃描、近距離無線通訊、藍芽通訊或紅外線感應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傳送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至該電腦系統係以無線傳輸或有線傳輸方式其中之一。
  10. 一種保密列印方法,適用於一電腦系統,至少包含下列步驟:(a)開啟一列印文件並選擇執行保密列印;(b)顯示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以供一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註冊,且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回傳一第一識別碼;(c)執行列印,以進入等待驗證狀態;(d)接收由該手持式電子裝置所傳送關於一列印機之資訊以及一 第二識別碼,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取得該列印機之一可讀取碼,以獲得關於該列印機之資訊,其中該列印機之資訊係用以判斷該電腦系統是否有使用該列印機之權限;以及(e)驗證該第一識別碼與該第二識別碼是否相同,並於驗證結果為相同時,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將該列印文件傳送至該列印機,以進行列印。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步驟(b)更包含步驟(b1):顯示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之一可讀取碼,以供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獲得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並進行註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係包含一應用程式,且該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保密列印之驗證係包含步驟:執行該應用程式,取得關於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之該可讀取碼,以獲得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回傳一第一識別碼至該電腦系統;取得該列印機之該可讀取碼,以獲得該列印機之資訊;根據該列印機之資訊判斷該電腦系統是否有使用該列印機之權限;以及於判斷結果為是時,根據該電腦系統之網路位址將該列印機之資訊以及該第二識別碼傳送至該電腦系統。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保密列印方法,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取得該列印機之該可讀取碼的方式係為以照相鏡頭掃描、近距離無線通訊、藍芽通訊或紅外線感應其中之一。
TW101125523A 2012-07-16 2012-07-16 保密列印方法 TWI479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523A TWI479429B (zh) 2012-07-16 2012-07-16 保密列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523A TWI479429B (zh) 2012-07-16 2012-07-16 保密列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5433A TW201405433A (zh) 2014-02-01
TWI479429B true TWI479429B (zh) 2015-04-01

Family

ID=5055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523A TWI479429B (zh) 2012-07-16 2012-07-16 保密列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94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1342A1 (en) * 2001-11-29 2003-05-29 Hansen Von L. Secure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TWI256917B (en) * 2005-03-30 2006-06-2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with confidential printing and the method thereof
TWI258067B (en) * 2004-06-02 2006-07-11 O2Micro Inc Method of non-contact secure printing, and the network system, the printer and the workstation thereof
US20110085196A1 (en) * 2009-10-14 2011-04-14 Xu Liu Methods for printing from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1342A1 (en) * 2001-11-29 2003-05-29 Hansen Von L. Secure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TWI258067B (en) * 2004-06-02 2006-07-11 O2Micro Inc Method of non-contact secure printing, and the network system, the printer and the workstation thereof
TWI256917B (en) * 2005-03-30 2006-06-2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with confidential printing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20110085196A1 (en) * 2009-10-14 2011-04-14 Xu Liu Methods for printing from mobile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5433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58990B2 (ja) 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ソシエーション情報設定方法
JP4641466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905562B (zh) 图像输出系统、装置和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认证装置
JP2007079857A (ja) サーバー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08213294A (ja) 外部端末と無線接続可能なプリンタ
KR101391756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보안인쇄방법
JP442046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490015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3544440B (zh) 保密打印方法
TWI479429B (zh) 保密列印方法
JP2008040912A (ja) 認証機能付きファクシミリ送受信システム、装置、送受信方法、送受信用プログラム
JP4914958B2 (ja) コンピュータ端末装置に記憶されたデータを保護するためのデータ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5692150B2 (ja) データ管理装置、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出力方法
JP5541511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JP2019205187A5 (zh)
JP4855966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5275943A (ja) パスワード認証装置及びパスワード認証プログラム
JP6439821B2 (ja)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156547B2 (ja)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認証プログラム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JP2015159578A (ja) 出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出力管理方法
JP6164350B2 (ja) 出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出力管理方法
JP628771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携帯端末装置、情報端末装置及び取引方法
JP5962801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2115990A (ja) 多機能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401932B2 (ja) ユーザ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ユーザ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