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9365B -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 Google Patents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9365B
TWI479365B TW100124671A TW100124671A TWI479365B TW I479365 B TWI479365 B TW I479365B TW 100124671 A TW100124671 A TW 100124671A TW 100124671 A TW100124671 A TW 100124671A TW I479365 B TWI479365 B TW I4793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base
handheld device
bottom plate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4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3641A (zh
Inventor
Wei Sheng Chang
Huei Yun Gong
Yao Ting Chin
Chang Mo Yuan
Rickmann Frederick
Original Assignee
Adlink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link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Adlink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0124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93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365B/zh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尤指於手持裝置背面裝設按鈕裝置,使用者即可透過手指穿過基座上指環部之指孔,並以手指按壓指孔側壁之按鈕,讓電路模組傳輸訊號至手持裝置來運作最常使用之功能,以提升使用方便性、降低損壞機率及減少維修次數。
按,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電腦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掌上型電腦被廠商研發出來後,由於掌上型電腦具有構造輕、薄、短、小及攜帶便利之優勢,且又具有記事、行程管理、記錄連絡資料、娛樂、上網等功能,在電腦應用上便得到很大的提升,不僅許多人都開始使用掌上型電腦,以方便隨身攜帶,對於廣泛使用電腦的企業來說,掌上型電腦也是具有使用方便之效果。
尤其對於企業來說,在倉儲、物流方面,因為工作人員無法一直坐在辦公桌,所以一般的桌上型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都無法讓工作人員在走動中使用,但隨著網路及系統被企業普遍運用來達到精簡人力、資訊流通快速及精密計算之目的,掌上型電腦便剛好符合企業的需求。是以,廠商便研發出具有讀取條碼或無線射頻標籤之掌上型電腦,讓工作人員可在走動中手持掌上型電腦,而需要讀取條碼或無線射頻標籤時,再將掌上型電腦靠近或對準目標物,並按壓表面按鍵來進行讀取作業。
但因為掌上型電腦之外觀、形狀及大小都近似於行動電話,掌上型電腦上表面具有螢幕及複數按鍵,一般使用者在握持掌上型電腦時,便是利用手掌心抵靠掌上型電腦背面,姆指位於掌上型電腦側壁,另四指則位於掌上型電腦另側壁,在這樣的手持姿勢下,若使用者要用同一手按壓按鍵讓掌上型電腦進行功能運作,便需要變換手持姿勢,而有使用上不方便之效果,再者,由於使用者不僅會走動,更可能會進行其他動作(如搬移、檢查或拿取物品等),便經常產生掌上型電腦滑落或脫離之情形,導致掌上型電腦損壞。
是以,大多廠商便針對耐摔方面作出了許多改良,但掌上型電腦畢竟是電子產品,在經過多次摔落之後,仍然會產生損壞之問題,所以,解決此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掌上型電腦摔落,便有廠商針對此一問題作出改良,其係在掌上型電腦背面設有長形彈性帶體,讓使用者用一般手持姿勢時,四指及部分手掌為穿過彈性帶體,讓掌上型電腦朝向或遠離虎口方向滑移時,彈性帶體為可止擋住掌上型電腦,讓掌上型電腦不會脫離手部,但此方式在使用者按壓按鍵來進行功能運作時,仍需變換手持姿勢而具有不方便之缺失。
此外,亦有廠商研發出槍型手把,透過槍型手把裝設在掌上型電腦背面並電性連接,讓使用者在握持槍型手把時,可直接按壓槍型手把上設置的按鈕來進行功能運作,藉此達到方便使用的效果,但槍型手把卻無法解決掌上型電腦滑落之問題,且槍型手把更具有體積龐大、成本高昂之缺失。
目前之掌上型電腦在實際使用上,仍存在缺失有待改善,如:
(一)一般掌上型電腦易滑落,且手持掌上型電腦時,同一手按壓按鍵十分不方便,是以具有容易損壞、使用麻煩之缺失。
(二)該掌上型電腦背面裝設彈性帶體時,因手部姿勢是相同於一般握持姿勢,所以按壓按鍵十分不方便之缺失仍然存在。
(三)該掌上型電腦背面裝設槍型手把時,掌上型電腦仍然容易滑落,且槍型手把又具有體積龐大、成本高昂之缺失。
上述習用之掌上型電腦,因具有諸多問題與缺失,此即為本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者所亟欲改善之目標所在。
故,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使用方便、防摔之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於,該按鈕裝置裝設於手持裝置背面,使用者可透過一般方式來握持手持裝置,其中一手指穿過按鈕裝置之指孔,讓手持裝置脫離握持時可支撐住手持裝置,且手指按壓指孔側壁面之按鈕,便可讓電路模組傳輸訊號至手持裝置來執行預定功能,讓使用者不需改變手握的姿勢來按壓手持裝置前表面之按鍵,進而達到使用方便、降低損壞機率及減少維修次數之目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乃在於,該按鈕裝置為將底板、按鈕及電路模組組裝於基座上,又因基座僅略大於手指,讓按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元件少之特性,進而達到降低製造成本、減輕重量及縮小體積之目的。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乃在於,該按鈕裝置可利用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元件鬆脫離開手持裝置背面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固定部,讓按鈕裝置快速拆離手持裝置,便可更換成具不同尺寸指孔之按鈕裝置、背帶或槍型手把,使用者便可依照個人使用需求來進行更換,進而提昇產品適用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另一立體分解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其按鈕裝置1係包括基座11、底板12、按鈕13及電路模組14,其中:該基座11前方為凹設有容置空間110,基座11後方則凸設有具側向指孔1111之指環部111,且指環部111二側壁連接基座11處為具有漸擴部1112,並於指孔1111鄰近基座11之側壁面上方處設有連通至容置空間110之貫穿槽112,貫穿槽112鄰近指孔1111之側壁面具有階狀止擋部1121,且基座11於指環部111左、右處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部113,定位部113具有供定位元件1132插入且伸至容置空間110外部之穿孔1131。
該底板12為罩覆於基座11之容置空間110,且底板12上方凸設有置入貫穿槽112內之斜凸座121,斜凸座121上具有朝向指孔1111之斜抵面1211,再於底板12上穿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透孔122,底板12左右側邊並凹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對正基座11各定位部113以供定位元件1132穿過之鏤空槽123。
該按鈕13為具有位於基座11貫穿槽112內之基部131,且基部131後側為延伸有凸伸至指孔1111中之按壓部132,基部131前側周緣則延伸有呈階狀且抵持於貫穿槽112止擋部1121之凸緣133。
該電路模組14為具有裝設於基座11容置空間110內並抵貼於底板12之電路板141,且電路模組14為於電路板141上延伸有抵靠於底板12上斜凸座121斜抵面1211之斜板1411,電路板141左右側邊則凹設有對正各鏤空槽123以供各定位元件1132穿過之複數凹部1412,斜板1411鄰近貫穿槽112之表面上電性連接有按鈕13按壓時觸發之按壓開關142,再於電路板141上電性連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朝底板12延伸並穿過各透孔122伸出至外部之連接器143。
請參閱第一、二、三、四、五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另一立體分解圖、按鈕裝置及手持裝置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及組裝後之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該按鈕裝置1為裝設於手持裝置2上,手持裝置2背面為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固定部21,其固定部21可為螺孔或穿孔,且二個或二個以上固定部21之間為設有複數導電接點22;該按鈕裝置1為裝設於手持裝置2背面,按鈕裝置1利用基座11二個或二個以上穿出底板12各鏤空槽123之定位元件1132對正鎖固於相對之固定部21內形成定位,且電路模組14伸出至底板12各透孔122外之一個或一個以上連接器143,為與手持裝置2背面一個或一個以上之導電接點22相對正形成電性接觸,便完成組裝動作。
此外,手持裝置2背面為可凹設有對位槽23,則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固定部21及複數導電接點22位於對位槽23中,其對位槽23形狀為相同於按鈕裝置1之基座11,則按鈕裝置1組裝時便可透過置入對位槽23方式來形成確實對正,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連接器143與導電接點22可確實對正形成電性接觸。
請參閱第二、三、四、五、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之立體分解圖、另一立體分解圖、按鈕裝置及手持裝置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組裝後之立體外觀圖及使用時之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該手持裝置2使用時,使用者係用單手握持住手持裝置2,讓手掌位於手持裝置2背面,並讓姆指及其他四指分別位於手持裝置2左、右側壁面,且以其中一隻手指穿過手持裝置2背面按鈕裝置1之指孔1111,讓使用者維持原本的手握姿勢,且該手指可利用按壓指孔1111內按鈕13之按壓部132來觸發電路模組14之按壓開關142,藉此產生訊號並透過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連接器143將訊號經由相對應之各導電接點22傳輸至手持裝置2內,使用者可依照個人使用需求,於手持裝置2中設定最常使用之功能為按鈕13按壓後執行之預定功能,藉此達到快捷鍵之效果。
由於手持裝置2的複數按鍵都位在前表面上,且使用者之姆指或其他四指要從手持裝置2左、右側壁面伸至前表面來按壓按鍵是很不靈活、不方便的,且又僅能按壓到周緣的按鍵,若要按壓到中央的按鍵或是要方便的按壓,使用者便需要改變手握的姿勢,藉由按鈕裝置1之指孔1111及按鈕13,便可讓使用者在透過快捷鍵方式控制手持裝置2啟動最常使用之預定功能,藉此減少改變手握的姿勢之次數,進而達到方便使用之效果。
且若使用者在握持手持裝置2時,因碰撞或手滑等原因讓手持裝置2脫離時,因其中一隻手指穿過手持裝置2背面按鈕裝置1之指孔1111,便可利用該手指支撐住手持裝置2,即可避免手持裝置2摔落或碰撞,進而可降低損壞機率及減少維修次數;另,由於按鈕裝置1結構簡單、元件少、體積小,使得製造材料隨之減少,進而可降低製造成本、減輕重量。
再者,由於手持裝置2背面為具有複數固定部21及導電接點22,若使用者因個人使用習慣或手部尺寸大小之原因,而需要更換具不同尺寸指孔1111之按鈕裝置1,或是拆卸按鈕裝置1改為裝設傳統之槍型手把或背帶時,便可將按鈕裝置1上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元件1132鬆脫離開手持裝置2背面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固定部21,此時便可將按鈕裝置1拆離來進行更換作業,藉此便能讓手持裝置2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進而達到提昇具按鈕裝置1之手持裝置2的適用性。
請參閱第四、五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及手持裝置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組裝後之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該按鈕裝置1之基座11可於上側壁或下側壁凸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卡固部114,手持裝置2則於對位槽23相對應之上側壁或下側壁凹設有卡固槽24,則按鈕裝置1組裝時,便可以基座11傾斜方式將各卡固部114插入對位槽23之各卡固槽24內,再將基座11旋動讓基座11進入對位槽23內,不僅可讓基座11方便對位置入對位槽23,且可避免基座11旋動時偏擺而無法置入對位槽23之問題,再者,透過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元件1132讓按鈕裝置1固定於手持裝置2後,因左、右側各定位元件1132及上側壁或下側壁之各卡固部114,讓按鈕裝置1與手持裝置2藉由三點以上之定位處而不會移動或旋動,進而具有確實定位之效果。
上述之手持裝置2為一掌上型電腦,其可具有行動電話(2G或3G)、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無線傳輸(藍芽或無線網路)或資料擷取(讀取一維條碼、二維條碼、圖像檔、RFID標籤、磁條卡或IC卡等)之功能,且手持裝置2前表面可具有螢幕及複數按鍵,其手持裝置2至少具有電腦及資料擷取之功能,然而有關手持裝置2係為習知之技術,且該細部構成非本案發明要點,茲不再贅述。
上述之按鈕裝置1可於指環部111鄰近基座11之上方或下方穿設有貫穿槽112,且基座11左右二側之二個或二個以上定位部113則可位於鄰近或遠離貫穿槽112一側,其僅具供按鈕13裝設及供各定位元件1132固定於手持裝置2之功能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上述本發明之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於實際使用時,為具有下列各項優點,如:
(一)該按鈕裝置1裝設於手持裝置2背面後,使用者可透過一般方式來握持手持裝置2,其中一手指便可穿過按鈕裝置1之指孔1111,便可利用該手指按壓指孔1111側壁面之按鈕13,讓電路模組14傳輸訊號至手持裝置2,使手持裝置2執行使用者最常使用之預定功能,讓使用者不需改變手握的姿勢來按壓手持裝置2前表面之按鍵。
(二)該使用者握持手持裝置2時,因其中一隻手指穿過手持裝置2背面按鈕裝置1之指孔1111,當碰撞或手滑等原因讓手持裝置2脫離握持時,便可利用該手指支撐住手持裝置2,來避免手持裝置2摔落或碰撞。
(三)該按鈕裝置1為將底板12、按鈕13及電路模組14組裝於基座11上,基座11之體積便是按鈕裝置1之總體積,且基座11僅略大於手指,所以按鈕裝置1具有結構簡單、元件少之特性,使得製造材料隨之減少。
(四)該按鈕裝置1可利用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元件1132鬆脫離開手持裝置2背面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固定部21,來將按鈕裝置1快速拆離手持裝置2,便可更換成具不同尺寸指孔1111之按鈕裝置1、背帶或槍型手把,藉此讓手持裝置2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故,本發明為主要針對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而可將按鈕裝置1之基座11容置空間110罩設底板12,基座11後方指環部111之指孔1111側壁上的貫穿槽112則裝設按鈕13,並於基座11容置空間110內裝設電路模組14,讓使用者握持手持裝置2時一手指穿過指孔1111,除可讓手持裝置2脫離握持時,利用該手指支撐住手持裝置2,更可透過該手指按壓指孔1111側壁面之按鈕13,讓電路模組14傳輸訊號至手持裝置2來執行最常使用之預定功能,讓使用者不需改變手握的姿勢,以提升使用方便性、降低損壞機率及減少維修次數為主要保護重點,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之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於實施、操作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研發,倘若 鈞局貴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至感德便。
1...按鈕裝置
11...基座
110...容置空間
111...指環部
1111...指孔
1112...漸擴部
112...貫穿槽
1121...止擋部
113...定位部
1131...穿孔
1132...定位元件
114...卡固部
12...底板
121...斜凸座
143...連接器
2...手持裝置
21...固定部
22...接點
23...對位槽
24...卡固槽
1211...斜抵面
122...透孔
123...鏤空槽
13...按鈕
131...基部
132...按壓部
133...凸緣
14...電路模組
141...電路板
1411...斜板
1412...凹部
142...按壓開關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之另一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及手持裝置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按鈕裝置及手持裝置組裝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使用時之立體外觀圖。
1...按鈕裝置
11...基座
111...指環部
1111...指孔
1112...漸擴部
112...貫穿槽
1121...止擋部
113...定位部
1131...穿孔
12...底板
121...斜凸座
1211...斜抵面
122...透孔
123...鏤空槽
13...按鈕
131...基部
132...按壓部
133...凸緣
14...電路模組
141...電路板
1411...斜板
1412...凹部
142...按壓開關
143...連接器

Claims (10)

  1. 一種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按鈕裝置係包括基座、底板、按鈕及電路模組,其中:該基座前方為凹設有容置空間,該基座後方則凸設有具側向指孔之指環部,並於該指孔鄰近該基座之側壁面處設有連通至該容置空間之貫穿槽;該底板為罩覆於該基座之該容置空間,再於該底板上穿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透孔;該按鈕為具有位於該基座該貫穿槽內之基部,且該基部後側為延伸有凸伸至該指孔中之按壓部;該電路模組為具有裝設於該基座該容置空間內並抵貼於該底板之電路板,該電路板鄰近該貫穿槽之表面上電性連接有供該按鈕按壓時觸發之按壓開關,再於該電路板上電性連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朝該底板延伸並穿過各該透孔伸出至外部之連接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之該指環部二側壁連接該基座處為具有漸擴部,且該貫穿槽為鄰近一側之該漸擴部,該底板上方凸設有置入該貫穿槽內之斜凸座,該斜凸座上具有朝向該指孔之斜抵面,且該電路模組為於該電路板上延伸有抵靠於該底板上該斜抵面之斜板,該斜板表面上電性連接有該按壓開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之該貫穿槽側壁面於鄰近該指孔一側具有階狀止擋部,該按鈕之該基部前側周緣則延伸有呈階狀且抵持於該止擋部之凸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於該指環部左、右處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部,該定位部具有供定位元件插入且伸至該容置空間外部之穿孔,該底板左右側邊並凹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對正該基座各該定位部以供該定位元件穿過之鏤空槽,該電路模組之該電路板左右側邊則凹設有對正各該鏤空槽以供各該定位元件穿過之複數凹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可於上側壁或下側壁凸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卡固部。
  6. 一種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包括按鈕裝置及供按鈕裝置裝設於背面之手持裝置,其中:該按鈕裝置係包括基座、底板、按鈕及電路模組,其中該基座前方為凹設有容置空間,該基座後方則凸設有具側向指孔之指環部,並於該指孔鄰近該基座之側壁面處設有連通至該容置空間之貫穿槽,該底板為罩覆於該基座之該容置空間,再於該底板上穿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透孔,該按鈕為具有位於該基座該貫穿槽內之基部,且該基部後側為延伸有凸伸至該指孔中之按壓部,該電路模組為具有裝設於該基座該容置空間內並抵貼於該底板之電路板,該電路板鄰近該貫穿槽之表面上電性連接有供該按鈕按壓時觸發之按壓開關,再於該電路板上電性連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朝該底板延伸並穿過各該透孔伸出至外部之連接器;該手持裝置背面為設有供該電路模組各連接器電性接觸之複數導電接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之該指環部二側壁連接該基座處為具有漸擴部,且該貫穿槽為鄰近一側之該漸擴部,該底板上方凸設有置入該貫穿槽內之斜凸座,該斜凸座上具有朝向該指孔之斜抵面,且該電路模組為於該電路板上延伸有抵靠於該底板上該斜抵面之斜板,該斜板表面上電性連接有該按壓開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之該貫穿槽側壁面於鄰近該指孔一側具有階狀止擋部,該按鈕之該基部前側周緣則延伸有呈階狀且抵持於該止擋部之凸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於該指環部左、右處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之定位部,該定位部具有供定位元件插入且伸至該容置空間外部之穿孔,該底板左右側邊並凹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對正該基座各該定位部以供該定位元件穿過之鏤空槽,該電路模組之該電路板左右側邊則凹設有對正各該鏤空槽以供各該定位元件穿過之複數凹部,手持裝置背面為設有位於複數該導電接點二側以供各該定位元件固定之二個或二個以上固定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手持裝置之按鈕指環,其中該基座可於上側壁或下側壁凸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卡固部,該手持裝置背面為可凹設有容置複數該導電接點及二個或二個以上該固定部之對位槽,並於該對位槽相對應之上側壁或下側壁處凹設有供各該卡固部插入之卡固槽。
TW100124671A 2011-07-12 2011-07-12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TWI479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4671A TWI479365B (zh) 2011-07-12 2011-07-12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4671A TWI479365B (zh) 2011-07-12 2011-07-12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3641A TW201303641A (zh) 2013-01-16
TWI479365B true TWI47936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13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4671A TWI479365B (zh) 2011-07-12 2011-07-12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936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0527A (en) * 1976-01-02 1977-05-03 Neill Wilbur J O Grip for a hand held portable device
US20020067342A1 (en) * 2000-12-05 2002-06-06 Proper Kenneth W. Computer mouse
JP2005293512A (ja) * 2004-04-05 2005-10-20 Itsuo Kumazawa 指装着型データ入力装置
TW200925932A (en) * 2007-12-14 2009-06-16 High Tech Comp Corp Input devi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016188A (en) * 2008-10-28 2010-05-01 E Ten Information Sys Co Ltd Annular touch-controlled device with physiological signals retrieval functions and assembly thereof with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0527A (en) * 1976-01-02 1977-05-03 Neill Wilbur J O Grip for a hand held portable device
US20020067342A1 (en) * 2000-12-05 2002-06-06 Proper Kenneth W. Computer mouse
JP2005293512A (ja) * 2004-04-05 2005-10-20 Itsuo Kumazawa 指装着型データ入力装置
TW200925932A (en) * 2007-12-14 2009-06-16 High Tech Comp Corp Input devi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016188A (en) * 2008-10-28 2010-05-01 E Ten Information Sys Co Ltd Annular touch-controlled device with physiological signals retrieval functions and assembly thereof with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3641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4314B2 (ja) 電子デバイス用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9489054B1 (en) Keyboard folio with attachment strip
US7813112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307846B2 (en) Sliding cover for slot of electronic device
US7780047B2 (en) Carrying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164098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
US9274557B2 (en)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8700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US8194055B2 (en) Stylus retain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107015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8371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rd holder
US20110065486A1 (en) Ergonomic hard case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00297485A1 (en) Battery cover
WO2015180279A1 (zh) 一种带有键盘的转轴式手机保护外壳
US9575511B2 (en) Docking unit
US85375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479365B (zh) Hand button for the handheld device
US8223502B2 (en) Chip card hol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7837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rd holder
TWI384347B (zh) 側鍵結構及應用該側鍵結構之攜帶型電子裝置
CN102891027B (zh) 手持装置的按钮指环
WO2018113253A1 (zh) 一种馈点连接的指纹数据模块和移动通讯终端
TWM637544U (zh) 擴充裝置
US20140354551A1 (en) Keyboard assembly
US20120300414A1 (en) Multi-function dummy c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