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9223B - 投影變焦鏡頭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變焦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9223B
TWI479223B TW101120044A TW101120044A TWI479223B TW I479223 B TWI479223 B TW I479223B TW 101120044 A TW101120044 A TW 101120044A TW 101120044 A TW101120044 A TW 101120044A TW I479223 B TWI479223 B TW I4792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refractive power
group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0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0958A (zh
Inventor
Chingfe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1120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9223B/zh
Priority to US13/593,728 priority patent/US876077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50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2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Description

投影變焦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投影變焦鏡頭。
在一般投影機中,投影鏡頭大多必須具備足夠的後焦長(back focal length),方能將合光稜鏡設置在投影鏡頭與微型顯示裝置之間。反望遠型鏡頭(Reverse Telephoto Lenses)因為能夠提供較長的後焦長,因此常應用作為投影鏡頭的基本光學架構。
然而,反望遠式鏡頭的前透鏡群與後透鏡群相對於孔徑光欄為非對稱形式,這種非對稱形式很容易產生彗星像差(coma)、橫向色差(Lateral Color)與影像變形(Distortion)等問題。因此,如何在提供足夠後焦長的前提下,提供更高解析與更低變形失真的影像品質,已經成為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為一種投影變焦鏡頭,其具有足夠的後焦長,同時配合六組透鏡組的屈光力安排,改善了影像品質低落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投影變焦鏡頭,包含具負屈光力的前透鏡群,具正屈光力的後透鏡群及孔徑光欄。前透鏡群毗鄰投影變焦鏡頭的物件側設置,後透鏡群 毗鄰投影變焦鏡頭的影像側設置,孔徑光欄置於前透鏡群及後透鏡群之間。其中前透鏡群包含具負屈光力的第一透鏡組、具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鏡組及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鏡組,後透鏡群包含具負屈光力的第四透鏡組、具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鏡組以及具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鏡組。第一透鏡組毗鄰投影變焦鏡頭之物件側設置,第二透鏡組設置於第一透鏡組之影像側,第三透鏡組設置於第二透鏡組之影像側,第四透鏡組設置於第三透鏡組之影像側,第五透鏡組設置於第四透鏡組之影像側,以及第六透鏡組毗鄰投影變焦鏡頭之影像側設置。其中當投影變焦鏡頭變焦時,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及第五透鏡組沿投影變焦鏡頭之光軸移動,藉此改變投影變焦鏡頭之光學有效焦距。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鏡組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為凸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一透鏡毗鄰投影變焦鏡頭之物件側設置;第二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之影像側;第三透鏡為凸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三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之影像側;以及第四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四透鏡設置於第三透鏡之影像側。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透鏡組包含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其中第五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五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組之影像側;第六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六透鏡設置於第五透鏡之影像側,並與第五透鏡組成一接合透鏡組。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三透鏡組包含第七透鏡。其中第七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七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組之影像側。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四透鏡組包含第八透鏡以及第九透鏡。其中第八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八透鏡設置於第三透鏡組之影像側;第九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九透鏡設置於第八透鏡之影像側。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五透鏡組包含第十透鏡及第十一透鏡。其中第十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十透鏡設置於第四透鏡組之影像側;第十一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一透鏡設置於第十透鏡之影像側。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六透鏡組包含第十二透鏡、第十三透鏡、第十四透鏡以及第十五透鏡。其中第十二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十二透鏡設置於第五透鏡組之影像側;第十三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三透鏡設置於第十二透鏡之影像側,並與第十二透鏡接合成一消色散透鏡組;第十四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四透鏡設置於第十三透鏡之影像側;第十五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五透鏡毗鄰投影變焦鏡頭之影像側設置。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十二透鏡的材質為火石玻璃,第十三透鏡的材質為冕玻璃。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當投影變焦鏡頭自廣 角段變焦至望遠段時,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及第五透鏡組沿投影變焦鏡頭之光軸往投影變焦鏡頭之物件側移動,且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及第五透鏡組的移動距離不同;當投影變焦鏡頭自望遠段變焦至廣角段時,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及第五透鏡組沿投影變焦鏡頭之光軸往投影變焦鏡頭之影像側移動,且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及第五透鏡組的移動距離不同。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透鏡組係可移動者,以補償投影變焦鏡頭之聚焦面的偏移。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投影機於廣角(wide-angle)段時的示意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投影機於望遠(telephoto)段時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投影機包含投影變焦鏡頭200、微型顯示裝置800及位於投影變焦鏡頭200與微型顯示裝置800之間的合光稜鏡700。其中合光稜鏡700可為應用於合成三片式微型顯示裝置成像的稜鏡,微型顯示裝置800可為利用數位光源處理技術(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之數位微型反射式元件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用以提供投影影像。
投影影像經由合光稜鏡700及投影變焦鏡頭200投射在投影屏幕上而成像,然而光線的行進路徑是可逆的,因此為了符合傳統光學設計習慣與便於進行光學設計評價,在本文中定義靠近投影屏幕的一側為物件側100,靠近微型顯示裝置800的一側為影像側600,且光線由物件側100傳至影像側600。此外,物件側100與影像側600對於各透鏡組或各透鏡亦為一相對位置的概念,即凡以一透鏡組或一透鏡而言,其靠近投影屏幕的一側,稱為物件側100,靠近微型顯示裝置800的另一側,稱為影像側600。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投影變焦鏡頭200採用反望遠型鏡頭(reverse telephoto lenses)為光學基本架構,以獲得足夠的後焦長。此投影變焦鏡頭200包含具負屈光力的前透鏡群300、具正屈光力的後透鏡群400及孔徑光欄420。前透鏡群300毗鄰投影變焦鏡頭200之物件側100設置,後透鏡群400毗鄰投影變焦鏡頭200之影像側600設置,孔徑光欄420設置於前透鏡群300及後透鏡群400之間,用以限制光線的通過量。
前透鏡群300包含具有負屈光力的第一透鏡組320、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鏡組340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鏡組360。第一透鏡組320毗鄰投影變焦鏡頭200之物件側100設置,主要用以攝取物件側100的光線進入鏡頭內部並修正影像變形;第二透鏡組340設置於第一透鏡組320的影像側600,主要用以聚集光線;第三透鏡組360設置於第二透鏡組340的影像側600,主要用以進一步聚 集光線並將光線導向孔徑光欄420,使光線能夠做有效的利用。
第一透鏡組320包含第一透鏡321、第二透鏡326、第三透鏡331以及第四透鏡336。其中第一透鏡321為凸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一透鏡321毗鄰投影變焦鏡頭200之物件側100設置;第二透鏡326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二透鏡326設置於第一透鏡321之影像側600;第三透鏡331為凸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三透鏡331設置於第二透鏡326之影像側600;第四透鏡336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四透鏡336設置於第三透鏡331之影像側600。
第二透鏡組340包含第五透鏡341及第六透鏡346。其中第五透鏡341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五透鏡341設置於第一透鏡組320之影像側600;第六透鏡346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六透鏡346設置於第五透鏡341之影像側600。第五透鏡341及第六透鏡346可組合為一接合透鏡組。
第三透鏡組360包含第七透鏡360,此第七透鏡360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設置於第二透鏡組340之影像側600。
後透鏡群400包含具有負屈光力的第四透鏡組440、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鏡組460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鏡組480。第四透鏡組440設置於第三透鏡組360的影像側600,且其屈光力低,主要用以修正像差;第五透鏡組460設置於第四透鏡組440的影像側600,且其屈光 力低,主要用以修正像差;第六透鏡組480毗鄰投影變焦鏡頭200之影像側600設置,主要用以聚集光線導向影像側600聚焦成像,同時矯正整體成像光學系統的橫向色差(lateral color)與軸向色差(axial color),提升鏡頭成像品質。
第四透鏡組440包含第八透鏡441及第九透鏡446。其中第八透鏡441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八透鏡441設置於第三透鏡組360的影像側600;第九透鏡446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九透鏡446設置於第八透鏡441的影像側600。
第五透鏡組460包含第十透鏡461及第十一透鏡466。其中第十透鏡461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十透鏡461設置於第四透鏡組440的影像側600;第十一透鏡466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一透鏡466設置於第十透鏡461的影像側600。
第六透鏡組480包含第十二透鏡482、第十三透鏡483、第十四透鏡486及第十五透鏡491。其中第十二透鏡482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此第十二透鏡482設置於第五透鏡組460之影像側600;第十三透鏡483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三透鏡483設置於第十二透鏡482之影像側600,且第十二透鏡482及第十三透鏡483可接合成消色散透鏡組481,以補償因長後焦結構所引發的軸向色差效應;第十四透鏡486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四透鏡486設置於第十三透鏡483之影像側600;第十五透鏡491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此第十 五透鏡491設置於第十四透鏡486之影像側600。
其中第十二透鏡482的材質為具高折射率的火石玻璃,第十三透鏡483的材質為具低折射率及高阿貝數的冕玻璃,第十四透鏡486及第十五透鏡491的材質均為具高阿貝數的低色散材料。
為了能達到變焦之目的,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投影變焦鏡頭200於變焦時,第二透鏡組340、第三透鏡組360、第四透鏡組440及第五透鏡組460皆移動。其中此移動功能可由一變焦機構500提供,例如可為由凸輪及滑架組成之導軌系統。
當投影變焦鏡頭200自廣角段變焦至望遠段時,變焦機構500會讓第三透鏡組360、第四透鏡組440及第五透鏡組460沿投影變焦鏡頭200之光軸往投影變焦鏡頭200的物件側100各自移動,以改變投影變焦鏡頭200的有效焦距,且變焦機構500會同時移動第二透鏡組340,以補償投影變焦鏡頭200之聚焦面的偏移。
反之,當投影變焦鏡頭200自望遠段變焦至廣角段時,變焦機構500會讓第三透鏡組360、第四透鏡組440及第五透鏡組460沿投影變焦鏡頭200之光軸往投影變焦鏡頭200的影像側600各自移動,以改變投影變焦鏡頭200的有效焦距,且變焦機構500會同時移動第二透鏡組340,以補償投影變焦鏡頭200之聚焦面的偏移。
表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各元件於廣角段的各項參數值,其包含各元件之表面(由物件側100至影像側600依序為表面1到表面32,例如:第一透鏡321靠近物件 側100的表面為表面1、第一透鏡321靠近第二透鏡326的表面為表面2、第二透鏡326靠近第一透鏡321的表面為表面3...依此類推)的曲率半徑、各表面與下一表面的距離、折射率及阿貝數。
第3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的調制傳遞函數圖(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其中顯示當空間頻率為100線對/公厘時,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仍有大於50%的解析度。
第4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及畸變(distortion)圖。其中顯示在藍光(在此例中為460奈米)、綠光(在此例中為546奈米)及紅光(在此例中為620奈米)的情況下,場曲皆控制在0.05公厘之內,且畸變量皆控制在0.7%之內。
第5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的橫向色差圖。其中顯示在藍光(在此例中為460奈米)、綠光(在此例中為546奈米)及紅光(在此例中為620奈米)的情況下,橫向色差皆控制在3微米以下。
第6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的扇狀圖(Ray Fan plots)。其中顯示在藍光(在此例中為460奈米)、綠光(在此例中為546奈米)及紅光(在此例中為620奈米)的情況下,球面像差、色差及彗星像差都能得到控制。
第7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不同可見光波長的焦移(focal shift)。其中顯示焦移皆可維持在16微米之內。
表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各元件於望遠段的各項參 數值,其包含各元件之表面(由物件側100至影像側600依序為表面1到表面32,例如:第一透鏡321靠近物件側100的表面為表面1、第一透鏡321靠近第二透鏡326的表面為表面2、第二透鏡326靠近第一透鏡321的表面為表面3...依此類推)的曲率半徑、各表面與下一表面之距離、折射率及阿貝數。
第8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的調制傳遞函數圖。其中顯示當空間頻率為100線對/公厘時,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仍有大於50%的解析度。
第9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的場曲及畸變圖。其中顯示在藍光(在此例中為460奈米)、綠光(在此例中為546奈米)及紅光(在此例中為620奈米)的情況下,場曲皆控制在0.06公厘之內,且畸變量皆控制在0.6%之內。
第10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的橫向色差圖。其中顯示在藍光(在此例中為460奈米)、綠光(在此例中為546奈米)及紅光(在此例中為620奈米)的情況下,橫向色差皆控制在3微米以下。
第11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的扇狀圖。其中顯示在藍光(在此例中為460奈米)、綠光(在此例中為546奈米)及紅光(在此例中為620奈米)的情況下,球面像差、色差及彗星像差都能得到控制。
第12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不同可見光波長的焦移。其中顯示焦移皆可維持在10微米之內。
綜合以上,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所提供的投影變焦鏡頭200藉由六組透鏡組的結合,可達到比一般鏡頭更長的 後焦長,且此後焦長約為有效焦距的2.3倍,因此能在微型顯示裝置800與投影變焦鏡頭200之間提供足夠的空間放置合光稜鏡700,並能提升投影機的解析能力。更進一步的,因第六透鏡組480為一消色散透鏡組481及兩片低色散材料之第十四透鏡486與第十五透鏡491的組合,因此能夠改善軸向及橫向色差與像差,而結果顯示此投影變焦鏡頭200廣角段及望遠段之各項光學特性數值都被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物件側
200‧‧‧投影變焦鏡頭
300‧‧‧前透鏡群
320‧‧‧第一透鏡組
321‧‧‧第一透鏡
326‧‧‧第二透鏡
331‧‧‧第三透鏡
336‧‧‧第四透鏡
340‧‧‧第二透鏡組
341‧‧‧第五透鏡
346‧‧‧第六透鏡
360‧‧‧第三透鏡組(第七透鏡)
400‧‧‧後透鏡群
420‧‧‧孔徑光欄
440‧‧‧第四透鏡組
441‧‧‧第八透鏡
446‧‧‧第九透鏡
460‧‧‧第五透鏡組
461‧‧‧第十透鏡
466‧‧‧第十一透鏡
480‧‧‧第六透鏡組
481‧‧‧消色散透鏡組
482‧‧‧第十二透鏡
483‧‧‧第十三透鏡
486‧‧‧第十四透鏡
491‧‧‧第十五透鏡
500‧‧‧變焦機構
600‧‧‧影像側
700‧‧‧合光稜鏡
800‧‧‧微型顯示裝置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投影機於廣角段時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投影機於望遠段時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的調制傳遞函數圖。
第4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的場曲及畸變圖。
第5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的橫向色差圖。
第6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的扇狀圖。
第7圖繪示表1的架構下於廣角段時不同可見光波長 的焦移。
第8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的調制傳遞函數圖。
第9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的場曲及畸變圖。
第10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的橫向色差圖。
第11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的扇狀圖。
第12圖繪示表2的架構下於望遠段時不同可見光波長的焦移。
100‧‧‧物件側
200‧‧‧投影變焦鏡頭
300‧‧‧前透鏡群
320‧‧‧第一透鏡組
321‧‧‧第一透鏡
326‧‧‧第二透鏡
331‧‧‧第三透鏡
336‧‧‧第四透鏡
340‧‧‧第二透鏡組
341‧‧‧第五透鏡
346‧‧‧第六透鏡
360‧‧‧第三透鏡組(第七透鏡)
400‧‧‧後透鏡群
420‧‧‧孔徑光欄
440‧‧‧第四透鏡組
441‧‧‧第八透鏡
446‧‧‧第九透鏡
460‧‧‧第五透鏡組
461‧‧‧第十透鏡
466‧‧‧第十一透鏡
480‧‧‧第六透鏡組
481‧‧‧消色散透鏡組
482‧‧‧第十二透鏡
483‧‧‧第十三透鏡
486‧‧‧第十四透鏡
491‧‧‧第十五透鏡
500‧‧‧變焦機構
600‧‧‧影像側
700‧‧‧合光稜鏡
800‧‧‧微型顯示裝置

Claims (9)

  1. 一種投影變焦鏡頭,包含:一前透鏡群,具負屈光力,毗鄰該投影變焦鏡頭之一物件側設置,包含:一第一透鏡組,具負屈光力,毗鄰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物件側設置;一第二透鏡組,具正屈光力,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組之一影像側,其中該第二透鏡組係可移動者,以補償該投影變焦鏡頭之一聚焦面的偏移;以及一第三透鏡組,具正屈光力,設置於該第二透鏡組之一影像側;一後透鏡群,具正屈光力,毗鄰該投影變焦鏡頭之一影像側設置,包含:一第四透鏡組,具負屈光力,設置於該第三透鏡組之一影像側;一第五透鏡組,具正屈光力,設置於該第四透鏡組之一影像側;以及一第六透鏡組,具正屈光力,毗鄰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影像側設置;以及一孔徑光欄,設置於該前透鏡群與該後透鏡群之間,其中當該投影變焦鏡頭變焦時,該第三透鏡組、該第四透鏡組與該第五透鏡組沿該投影變焦鏡頭之一光軸移動,藉此改變該投影變焦鏡頭之一光學有效焦距。
  2.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組包含:一第一透鏡,為凸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一透鏡毗鄰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物件側設置;一第二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一透鏡之一影像側;一第三透鏡,為凸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三透鏡設置於該第二透鏡之一影像側;以及一第四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四透鏡設置於該第三透鏡之一影像側。
  3.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組包含:一第五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五透鏡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組之該影像側;以及一第六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六透鏡設置於該第五透鏡之一影像側,並與該第五透鏡組成一接合透鏡組。
  4.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組包含:一第七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七透鏡設置於該第二透鏡組之該影像側。
  5.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四透鏡組包含:一第八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八透鏡設置於該第三透鏡組之該影像側;以及一第九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九透鏡設置於該第八透鏡之一影像側。
  6.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組包含:一第十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十透鏡設置於該第四透鏡組之該影像側;以及一第十一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十一透鏡設置於該第十透鏡之一影像側。
  7.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六透鏡組包含:一第十二透鏡,為雙凹鏡片且具負屈光力,該第十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五透鏡組之一影像側;一第十三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十三透鏡設置於該第十二透鏡之一影像側,並與該第十二透鏡接合成一消色散透鏡組;一第十四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十四透鏡設置於該第十三透鏡之一影像側;以及一第十五透鏡,為雙凸鏡片且具正屈光力,該第十五 透鏡毗鄰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影像側設置。
  8. 如請求項7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該第十二透鏡的材質為火石玻璃,該第十三透鏡的材質為冕玻璃。
  9. 如請求項1之投影變焦鏡頭,其中當該投影變焦鏡頭自一廣角段變焦至一望遠段時,該第三透鏡組、該第四透鏡組及該第五透鏡組沿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光軸往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物件側移動,且該第三透鏡組、該第四透鏡組及該第五透鏡組的移動距離不同;當該投影變焦鏡頭自一望遠段變焦至一廣角段時,該第三透鏡組、該第四透鏡組及該第五透鏡組沿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光軸往該投影變焦鏡頭之該影像側移動,且該第三透鏡組、該第四透鏡組及該第五透鏡組的移動距離不同。
TW101120044A 2012-06-05 2012-06-05 投影變焦鏡頭 TWI479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0044A TWI479223B (zh) 2012-06-05 2012-06-05 投影變焦鏡頭
US13/593,728 US8760772B2 (en) 2012-06-05 2012-08-24 Projection zoom le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0044A TWI479223B (zh) 2012-06-05 2012-06-05 投影變焦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958A TW201350958A (zh) 2013-12-16
TWI479223B true TWI479223B (zh) 2015-04-01

Family

ID=4966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0044A TWI479223B (zh) 2012-06-05 2012-06-05 投影變焦鏡頭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760772B2 (zh)
TW (1) TWI4792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0215B2 (en) 2015-11-27 2017-08-01 Coretronic Corporation Zoom le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5984B2 (ja) * 2014-02-13 2018-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投写光学系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JP6702797B2 (ja) * 2016-05-19 2020-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8132710A (ja) * 2017-02-17 2018-08-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687735B (zh) * 2017-05-19 2020-03-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鏡頭(十二)
JP6742954B2 (ja) * 2017-07-06 2020-08-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JP7081418B2 (ja) * 2018-09-19 2022-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43436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Hiroto Yasui Optical system
US20070285802A1 (en) * 2006-06-08 2007-12-13 Shigenobu Sugita Zoom len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7813050B1 (en) * 2009-06-04 2010-10-12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Zoom lens and image capturing module using same
TWM396970U (en) * 2009-06-08 2011-01-21 Fujinon Corp Projector with zoom lens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9737B2 (en) * 2000-10-25 2003-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43436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Hiroto Yasui Optical system
US20070285802A1 (en) * 2006-06-08 2007-12-13 Shigenobu Sugita Zoom len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7813050B1 (en) * 2009-06-04 2010-10-12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Zoom lens and image capturing module using same
TWM396970U (en) * 2009-06-08 2011-01-21 Fujinon Corp Projector with zoom lens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0215B2 (en) 2015-11-27 2017-08-01 Coretronic Corporation Zoom le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21930A1 (en) 2013-12-05
TW201350958A (zh) 2013-12-16
US8760772B2 (en) 201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9223B (zh) 投影變焦鏡頭
TWI439722B (zh) 定焦鏡頭
US9116331B2 (en) Projection lens system having variable magnification
US9581795B2 (en) Projection-type video display device
JP2014085677A (ja) 広角投影レンズ
TWI512329B (zh) 變焦鏡頭
TWI658288B (zh) 光學鏡頭
TWI403755B (zh) 定焦鏡頭
JP2012150452A (ja) ズーム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レンズ
TW201400858A (zh) 變焦鏡頭及變焦鏡頭模組
TW202111379A (zh) 投影鏡頭及投影機
TW201323975A (zh) 變焦投影鏡頭
JP6570477B2 (ja) 結像光学系、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8422140B2 (en) Fixed focal length lens
JP5530308B2 (ja)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TWI530710B (zh) 投影裝置以及投影鏡頭
TWI412813B (zh) 變焦投影鏡頭
JP6694761B2 (ja)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TWI460466B (zh) Zoomable short focus projection lens
JP2012141590A (ja)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JP6694762B2 (ja)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6784563B2 (ja)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TWI454728B (zh) 投影鏡頭
JP6784564B2 (ja)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3454757A (zh) 投影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