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5447B -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5447B
TWI475447B TW101124965A TW101124965A TWI475447B TW I475447 B TWI475447 B TW I475447B TW 101124965 A TW101124965 A TW 101124965A TW 101124965 A TW101124965 A TW 101124965A TW I475447 B TWI475447 B TW I4754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signal
lens
screen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4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3425A (zh
Inventor
Shih Wen Chen
Shang Chin Su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4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5447B/zh
Priority to CN201210257450.XA priority patent/CN103543882B/zh
Priority to US13/610,896 priority patent/US889084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03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3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5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54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系統及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支援多點觸控的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隨著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 7的推行,主打多點觸控功能的一體成型電腦(All-in-one PC,AIO PC)已經漸漸成為市場上的主流趨勢。在以往使用之電阻式、電容式、背投影式的觸控螢幕中,以電容式觸控螢幕的觸控效果最好,但其成本也最為昂貴,且會隨著螢幕尺寸的變大而增加,連帶使得電容式觸控螢幕的使用效益顯得不足。
為尋求電容式觸控螢幕的替代方案,目前有一種利用光學鏡頭偵測觸碰位置的光學式觸控螢幕,其具有成本低、準確度佳等優點,在競爭的市場中更具有優勢,目前也已成為大尺寸觸控螢幕的另外一種選擇。
光學式觸控螢幕是利用在螢幕的邊緣設置多個光學鏡頭,用以拍攝使用者手指在螢幕上操作的影像,而分析所拍攝影像中因手指遮斷光線所產生之陰影的位置,可得出手指觸碰點與光學鏡頭之間的相對角度,最後再根據已知光學鏡頭之間的距離,結合三角定位法即可算出觸碰點的精確位置。
上述藉由手指陰影來辨識手指位置的方式在單指觸 碰偵測的應用上,已可達到相當高的準確性。然而,在多指觸碰偵測的應用上,則由於手指間的距離相當接近,在某些角度上,不同手指出現在光學鏡頭所擷取之影像中的位置會重疊,結果造成光學式觸控螢幕誤判為單指操作。
舉例來說,圖1是習知光學式觸控螢幕偵測手指觸碰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習知的光學式觸控螢幕是在螢幕11同一側的角落(例如左上角及右上角)分別配置光學鏡頭12及13,且光學鏡頭12及13均朝向螢幕11的另一側,以拍攝使用者在螢幕11上操作的手勢。其中,當使用者使用兩根手指14、15觸碰螢幕11時,由於手指14、15之間的距離相接近,連帶使得手指14、15在光學鏡頭12及13視野中會重疊,結果造成光學式觸控螢幕會誤判為如虛線所繪示之手指16的單指操作,從而降低光學式觸控螢幕對於多點觸控的辨識率。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可提高多點觸控的辨識率。
本發明提出一種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適用於具有第一鏡頭、第二鏡頭及螢幕的光學觸控系統,其中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配置於螢幕的同一側且朝向螢幕的另一側。所述方法係分析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拍攝之螢幕上方之至少一個觸控物的影像,並分別計算一預設時間前後所述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 控訊號。接著,判斷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預設閥值,其中若超過預設閥值,則計算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第二觸控訊號的第三觸控訊號,並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兩個觸控點所在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判斷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預設閥值的步驟中,若寬度差值未超過預設閥值,則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一個觸控點在預設時間前後所在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分析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拍攝螢幕上方之至少一觸控物的影像,並分別計算預設時間前後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的步驟包括取得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分別拍攝之螢幕上方的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並偵測所述觸控物在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所述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一觸控訊號。在經過預設時間後,再取得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分別拍攝之螢幕上方的第三影像及第四影像,並偵測所述觸控物在第三影像及第四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所述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二觸控訊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上述判斷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預設閥值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更建立一個閥值對應表,其中記錄螢幕之軸向上 多個位置所對應的預設閥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判斷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預設閥值的步驟包括根據第二觸控訊號在軸向上的位置,查詢閥值對應表以取得對應的預設閥值,並用以做為與寬度差值比較的依據。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上述的閥值對應表中,所述位置愈接近螢幕在軸向上的兩端點時,所對應的預設閥值愈高。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計算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第二觸控訊號的第三觸控訊號的步驟包括以第二觸控訊號的中心點為中心,計算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相對於中心點的鏡射位置,以做為該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計算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的步驟包括計算第一觸控訊號之中心點相對於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的角度,並根據所述角度與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之間的距離,利用三角定位法,求取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
本發明提出一種光學觸控系統,其包括螢幕、第一鏡頭、第二鏡頭、螢幕及控制單元。其中,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是配置於螢幕的同一側且朝向螢幕的另一側,而用以拍攝螢幕上方之至少一個觸控物的影像。控制單元係耦接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其包括影像分析模組、判斷模組及位置計算模組。其中,影像分析模組是用以分析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拍攝的影像,並分別計算預設時間前後所述 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判斷模組會判斷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預設閥值。其中,在判斷模組判斷寬度差值超過預設閥值時,位置計算模組會計算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第二觸控訊號的第三觸控訊號,並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兩個觸控點所在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判斷模組判斷寬度差值未超過預設閥值時,上述的位置計算模組更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一個觸控點在預設時間前後所在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影像分析模組係偵測所述觸控物在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拍攝的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所述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一觸控訊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影像分析模組更在經過預設時間後,偵測所述觸控物在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所拍攝的第三影像及第四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並據以計算所述觸控物碰觸螢幕的第二觸控訊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觸控系統更包括閥值儲存模組。此閥值儲存模組係用以儲存閥值對應表,其中記錄螢幕之一軸向上多個位置所對應的預設閥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判斷模組係根據第二觸控訊號在軸向上的位置,查詢閥值對應表以取得對應的預設閥值,並用以做為與寬度差值比較的依據。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上述的閥值對應表中,所述位置愈接近螢幕在軸向上的兩端點時,所對應的預設閥值愈高。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位置計算模組是以第二觸控訊號的中心點為中心,計算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相對於中心點的鏡射位置,以做為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位置計算模組係計算第一觸控訊號之中心點相對於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的角度,並根據所述角度與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之間的距離,利用三角定位法,求取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係利用光學觸控系統雙鏡頭所擷取的影像,分別計算一預設時間前後觸控物碰觸螢幕的觸控訊號,並據以推算觸控物碰觸螢幕之兩個觸碰點的位置。藉此,可提高多點觸控的辨識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觀察一般使用者使用兩指操作觸控螢幕的動作可發現,由於手指長短不一或其他因素,兩根手指碰觸螢幕的動作之間具有一定的時間差。據此,本發明利用光學鏡頭的高畫面更新率(frame rate),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擷取使用者在螢幕上方操作的影像,從而分辨出前後碰觸到螢 幕的觸控物,並據以計算觸控點的位置。其中,本發明將鏡頭最先拍攝到的觸控物影像視為是第一個觸控物(例如第一根手指)的影像,而將間隔一預設時間後所拍攝到的影像視為是包含多個觸控物(例如包含第一及第二根手指)的影像。此外,本發明更根據觸控物之觸控訊號的寬度變化,來區分鏡頭所拍攝的影像是多個觸控物重疊的影像還是單一觸控物朝向鏡頭移動的影像。藉此,可提高多點觸控的辨識率。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方塊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光學觸控系統20例如是光學觸控螢幕(Optical Touch Monitor,OTM),其包括螢幕21、第一鏡頭22、第二鏡頭23及控制單元24。上述元件的功能如下:螢幕21例如是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顯示器、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或其他種類的顯示器,其可顯示操作畫面,以供使用者利用手指對其進行操作。
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例如是採用電荷耦合裝置(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互補金屬氧化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感光元件來擷取影像的光學鏡頭,其係配置於螢幕24的同一側(例如上側的左右兩個角落),且朝向螢幕24的另一側(例如下側的兩個對角),而用以拍攝在螢幕21上方操作 之至少一個觸控物的影像。
控制單元24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或其他類似裝置。控制單元24係分別耦接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而可接收並分析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所拍攝的影像,而據以計算觸控物碰觸螢幕21之觸控點的位置。
詳言之,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控制單元的方塊圖。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2、圖3及圖4,本實施例進一步將圖2中的控制單元24依功能區分為影像分析模組242、判斷模組244及位置計算模組246,以下即搭配上述圖式中的各項元件說明本實施例之觸控點計算方法的詳細步驟:首先,由影像分析模組242分析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所拍攝螢幕21上方之至少一個觸控物的影像,以分別計算預設時間前後觸控物碰觸螢幕21的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步驟S402)。其中,影像分析模組242例如是先取得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所分別拍攝之螢幕21上方的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然後再偵測觸控物出現在此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位置及寬度,而據以計算觸控物碰觸螢幕21的第一觸控訊號。而在經過一段預設時間後,影像分析模組242會再次取得第一鏡頭及該第二 鏡頭所分別拍攝之螢幕21上方的第三影像及第四影像,並偵測觸控物出現在第三影像及第四影像中的位置及寬度,而據以計算觸控物碰觸螢幕21的第二觸控訊號。
需說明的是,上述的預設時間可以是依照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的畫面更新率來決定。例如,當畫面更新率為每秒150張畫面時,即代表1秒可擷取150張畫面,也就是每隔1/150秒就會擷取1張畫面,因此上述的預設時間可設定為1/150秒或其倍數,從而區隔出前後兩個觸控訊號。
接著,判斷模組244會判斷影像分析模組242所計算之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一個預設閥值(步驟S404)。詳言之,當碰觸螢幕21的兩個觸控物彼此靠近時,其出現在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中的影像會有部分重疊,從而造成影像分析模組242所計算之第二觸控訊號的寬度增加。然而,除了觸控物的重疊會造成觸控訊號的寬度增加外,觸控物朝向第一鏡頭22或朝向第二鏡頭23的移動也會造成觸控訊號的寬度增加,此移動所造成的寬度增加有可能會被系統誤判為兩個觸控物。據此,本實施例即統計使用者操作光學觸控系統20的觸控點資料,設定一個合適的閥值來區分兩個觸控物重疊以及單個觸控物朝鏡頭移動這兩種操作態樣,從而排除系統對朝向鏡頭靠近之手勢的誤判。
在步驟S404中,若判斷模組244判斷寬度差值超過預設閥值,則可判定第二觸控訊號為兩個觸控物(例如兩 指)重疊所產生,而由位置計算模組246計算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第二觸控訊號的第三觸控訊號,並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兩個觸控點所在的位置(步驟S406)。其中,第一觸控訊號代表第一個碰觸到螢幕21的觸控物,第二觸控訊號則代表兩個碰觸到螢幕21且位置相重疊的觸控物,因此由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的相對位置即可推算出碰觸到螢幕21的第二個觸控物的位置。詳言之,位置計算模組246例如是以第二觸控訊號的中心點為中心,計算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相對於此中心點的鏡射位置,以做為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
舉例來說,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範例。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假設觸控點A、B分別是前後碰觸到螢幕50之觸控訊號的位置。其中,由於觸控點A是由第一觸控物碰觸螢幕50所得到,觸控點B則是由第一及第二觸控物碰觸螢幕50所得到,因此只要以觸控點B的中心點X為中心,計算觸控點A相對於此中心點的鏡射位置,即可得到由第二觸控物碰觸螢幕50的觸控點C。
另一方面,在步驟S404中,若判斷模組244判斷寬度差值未超過預設閥值,則可判定第二觸控訊號為一個觸控物向鏡頭移動所產生,而位置計算模組246即會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21之一個觸控點在預設時間前後所在的位置(步驟S408)。簡而言之,第一及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可代表單一觸控物預設時間內 的移動軌跡。
藉由上述方法,除了可分辨出前後碰觸到螢幕之觸控物的位置外,也可以排除系統對朝向鏡頭靠近之手勢的誤判,從而提高多點觸控的辨識率。
需說明的是,觀察單一觸控物朝向鏡頭靠近之手勢可發現,當觸控物碰觸螢幕的位置愈靠近螢幕左右邊界時,觸控物與光學鏡頭之間的距離愈近,此時觸控物朝向鏡頭靠近所造成之觸控點寬度變化愈大,也愈容易被系統誤判為是兩個觸控物的碰觸。據此,本發明進一步在系統中建立一個閥值對應表,而可根據觸控點的位置選擇使用不同的閥值來區分多個觸控物重疊及單一觸控物朝向鏡頭移動兩種動作,藉此提高多點觸控的辨識率。以下則再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控制單元的方塊圖。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圖6及圖7,本實施例的控制單元64例如與圖2中的控制單元24相對應,並適用於圖2的系統架構。控制單元64包括影像分析模組642、判斷模組644、位置計算模組646及閥值儲存模組648。以下即搭配上述圖式中的各項元件說明本實施例之觸控點計算方法的詳細步驟:首先,由影像分析模組642分析第一鏡頭22及第二鏡頭23所拍攝螢幕上方之至少一個觸控物的影像,以分別計算預設時間前後觸控物碰觸螢幕21的第一觸控訊號及 第二觸控訊號(步驟S702)。
接著,判斷模組644會根據第二觸控訊號在一軸向上的位置,查詢閥值儲存模組648所儲存的閥值對應表,以取得對應的預設閥值(步驟S704),然後再判斷影像分析模組642所計算之第二觸控訊號與第一觸控訊號的寬度差值是否超過此預設閥值(步驟S706)。其中,在上述的閥值對應表中,當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愈接近螢幕21在軸向(例如X軸方向)上的兩端點時,所對應的預設閥值愈高。
需說明的是,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控制單元64額外包括一個閥值儲存模組648,其係用以建立一個閥值對應表,並在其中記錄螢幕之軸向上多個位置所對應的預設閥值,並提供判斷模組644查詢,以做為與寬度差值比較的依據。
舉例來說,圖8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手勢判斷的統計表。請參照圖8,本實施例的橫軸代表所偵測到之觸控訊號的在螢幕之X軸方向上的位置,縱軸代表所偵測到之觸控訊號的寬度。其中,圖8上方較小的取樣點代表實際為雙指觸碰但被誤判為單指觸碰的觸控訊號;而圖8下方較粗的取樣點則代表實際為單指觸碰同時被系統判定為單指觸碰的觸控訊號。由這些觸碰訊號的分佈可知,愈靠近螢幕左右兩側(即愈接近鏡頭)的雙指觸控訊號,愈容易被系統誤判為單指觸碰。
根據上述,本實施例即在閥值儲存模組648所建立的閥值對應表中,針對螢幕左右兩側的觸控訊號給定較高的 閥值,而對螢幕中央的觸控訊號給定較低的閥值,從而區分多個觸控物重疊及單一觸控物朝向鏡頭移動兩種態樣。例如,在下表1中,對於螢幕左右兩側(即X軸座標為0-1000及3500-400),可給定較高的閥值80,而對於螢幕中央(即X軸座標為2000-2500),則給定較低的閥值55。
在步驟S706中,若判斷模組644判斷寬度差值超過預設閥值,則可判定第二觸控訊號為兩個觸控物(例如兩指)重疊所產生,而由位置計算模組646計算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第二觸控訊號的第三觸控訊號,並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兩個觸控點所在的位置(步驟S708)。反之,若判斷模組644判斷寬度差值未超過預設閥值,則可判定第二觸控訊號為一個觸控物所產生,而位置計算模組646即會以第一觸控訊號及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螢幕之一個觸控點在預設時間前後所在的位置(步驟S710)。簡而言之,第一及第二觸控訊號的位 置可代表單一觸控物預設時間內的移動軌跡。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藉由在極短時間內連續擷取使用者在螢幕上方操作的影像,從而區分出前後碰觸到螢幕的觸控物。此外,本發明更針對所偵測觸控訊號的位置及寬度,給定適當的閥值,而可區分出兩個觸控物重疊以及單個觸控物朝鏡頭移動這兩種操作態樣,從而排除系統對朝向鏡頭靠近之手勢的誤判。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21、50‧‧‧螢幕
12、13‧‧‧光學鏡頭
14、15、16‧‧‧手指
20‧‧‧光學觸控系統
22‧‧‧第一鏡頭
23‧‧‧第二鏡頭
24、64‧‧‧控制單元
242、642‧‧‧影像分析模組
244、644‧‧‧判斷模組
246、646‧‧‧位置計算模組
648‧‧‧閥值儲存模組
A、B、C‧‧‧觸控點
X‧‧‧中心點
S402~S408‧‧‧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的步驟
S702~S710‧‧‧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的步驟
圖1是習知光學式觸控螢幕偵測手指觸碰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方塊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控制單元的方塊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流程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之觸控點計算範例。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控制單元的方塊 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流程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手勢判斷的統計表。
S402~S408‧‧‧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的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適用於具有一第一鏡頭、一第二鏡頭及一螢幕的一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配置於該螢幕的同一側且朝向該螢幕的另一側,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分析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拍攝該螢幕上方之至少一觸控物的影像,以分別計算一預設時間前後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一第一觸控訊號及一第二觸控訊號;判斷該第二觸控訊號之位置寬度與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寬度之間的一寬度差值是否超過一預設閥值;以及若超過該預設閥值,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一第三觸控訊號,並以該第一觸控訊號及該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該螢幕之兩個觸控點所在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判斷該第二觸控訊號與該第一觸控訊號的該寬度差值是否超過該預設閥值的步驟更包括:若未超過該預設閥值,以該第一觸控訊號及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該螢幕之一個觸控點在該預設時間前後所在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分析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拍攝該螢幕上方之該至少一觸控物的影像,以分別計算該預設 時間前後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該第一觸控訊號及該第二觸控訊號的步驟包括:取得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分別拍攝之該螢幕上方的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偵測該至少一觸控物在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該第一觸控訊號;在經過該預設時間後,取得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分別拍攝之該螢幕上方的一第三影像及一第四影像;以及偵測該至少一觸控物在該第三影像及該第四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該第二觸控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在判斷該第二觸控訊號與該第一觸控訊號的一寬度差值是否超過該預設閥值的步驟之前,更包括:建立一閥值對應表,其中記錄該螢幕之一軸向上多個位置所對應的預設閥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判斷該第二觸控訊號與該第一觸控訊號的一寬度差值是否超過該預設閥值的步驟包括:根據該第二觸控訊號在該軸向上的位置,查詢該閥值對應表以取得對應的該預設閥值,並用以做為與該寬度差 值比較的依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在該閥值對應表中,所述位置愈接近該螢幕在該軸向上的兩端點時,所對應的預設閥值愈高。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一第三觸控訊號的步驟包括:以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一中心點為中心,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相對於該中心點的一鏡射位置,以做為該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點計算方法,其中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的步驟包括: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中心點相對於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的角度;以及根據所述角度與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之間的一距離,利用一三角定位法,求取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
  9. 一種光學觸控系統,包括:一螢幕;一第一鏡頭及一第二鏡頭,配置於該螢幕的同一側且朝向該螢幕的另一側,拍攝該螢幕上方之至少一觸控物的影像;以及一控制單元,耦接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包括:一影像分析模組,分析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 拍攝的影像,分別計算一預設時間前後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一第一觸控訊號及一第二觸控訊號;一判斷模組,判斷該第二觸控訊號之位置寬度與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寬度之間的一寬度差值是否超過一預設閥值;以及一位置計算模組,在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寬度差值超過該預設閥值時,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相對於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一第三觸控訊號,並以該第一觸控訊號及該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該螢幕之兩個觸控點所在的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位置計算模組更在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寬度差值未超過該預設閥值時,以該第一觸控訊號及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位置做為該螢幕之一個觸控點在該預設時間前後所在的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影像分析模組包括偵測該至少一觸控物在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拍攝的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該第一觸控訊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影像分析模組更在經過該預設時間後,偵測該至少一觸控物在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所拍攝的一第三影像及一第四影像中出現之位置及寬度,據以計算該至少一觸控物碰觸該螢幕的該第二觸控訊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更包括:一閥值儲存模組,儲存一閥值對應表,其中記錄該螢幕之一軸向上多個位置所對應的預設閥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判斷模組包括根據該第二觸控訊號在該軸向上的位置,查詢該閥值對應表以取得對應的該預設閥值,並用以做為與該寬度差值比較的依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在該閥值對應表中,所述位置愈接近該螢幕在該軸向上的兩端點時,所對應的預設閥值愈高。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位置計算模組包括以該第二觸控訊號的一中心點為中心,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相對於該中心點的一鏡射位置,以做為該第三觸控訊號的位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學觸控系統,其中該位置計算模組包括計算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中心點相對於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的角度,並根據所述角度與該第一鏡頭及該第二鏡頭之間的一距離,利用一三角定位法,求取該第一觸控訊號之位置。
TW101124965A 2012-07-11 2012-07-11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TWI475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4965A TWI475447B (zh) 2012-07-11 2012-07-11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CN201210257450.XA CN103543882B (zh) 2012-07-11 2012-07-24 光学触控系统及其触控点计算方法
US13/610,896 US8890847B2 (en) 2012-07-11 2012-09-12 Optical touch system and touch point calcul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4965A TWI475447B (zh) 2012-07-11 2012-07-11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3425A TW201403425A (zh) 2014-01-16
TWI475447B true TWI475447B (zh) 2015-03-01

Family

ID=4991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4965A TWI475447B (zh) 2012-07-11 2012-07-11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90847B2 (zh)
CN (1) CN103543882B (zh)
TW (1) TWI475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5556B (zh) * 2013-10-09 2016-01-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的檢測方法及其系統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1448A (en) * 2010-02-04 2011-09-16 Hk Applied Science & Tech Res Coordinate locating method, coordinate loc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coordinate locating device
US20110266074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Camera based touch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8894B2 (en) * 2005-04-15 2009-05-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ordinate inpu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US8427453B2 (en) * 2008-07-10 2013-04-23 Pixart Imaging Inc. Optical sensing system
TWI391852B (zh) 2009-06-18 2013-04-01 Quanta Comp Inc 多觸控點辨識系統及方法
CN101697105B (zh) * 2009-10-26 2011-09-1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式触摸检测定位方法及摄像式触摸检测系统
KR101153555B1 (ko) * 2010-08-06 2012-06-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CN102063228B (zh) * 2010-12-14 2013-08-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侦测系统及应用该光学侦测系统的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1448A (en) * 2010-02-04 2011-09-16 Hk Applied Science & Tech Res Coordinate locating method, coordinate loc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coordinate locating device
US20110266074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Camera based touch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0847B2 (en) 2014-11-18
TW201403425A (zh) 2014-01-16
CN103543882B (zh) 2016-11-16
US20140015799A1 (en) 2014-01-16
CN103543882A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5970B2 (en) Pointing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TWI501121B (zh) 手勢辨識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觸控系統
TWI489317B (zh)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系統
TWI461975B (zh) 電子裝置及其觸碰位置之校正方法
JP580224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TWI536226B (zh) 光學觸控裝置與觸控影像處理方法
JP2012238293A (ja) 入力装置
TWI533181B (zh) 光學式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觸控信號判斷方法
TWI475447B (zh)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點計算方法
KR101711925B1 (ko) 3d 시스템에서 푸시 및 풀 제스처를 인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464651B (zh)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觸控物區分方法
TWI528247B (zh) 觸控點感測方法及光學觸控系統
TWI448918B (zh) 光學觸控系統
Matsubara et al. Touch detection method for non-display surface using multiple shadows of finger
US10073561B2 (en) Touch apparatus and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Dung et al. Shadow touching for interactive projectors
TW201602876A (zh) 光學觸控系統
Niikura et al. Touch detection system for various surfaces using shadow of finger
TWI475471B (zh) 利用觸控螢幕輔助視訊壓縮的方法及監控系統
TWI522871B (zh) 光學觸控系統之物件影像之處理方法
CN107943351B (zh) 投影面触碰识别系统及方法
US20190155454A1 (en) Method of detecting touch position and touch apparatus thereof
CN106293263B (zh) 光学感测电子装置及光学感测方法
US20160188111A1 (en) Optical touch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hereof
TWI566128B (zh) 虛擬觸控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