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5918B -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 Google Patents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5918B
TWI465918B TW100147443A TW100147443A TWI465918B TW I465918 B TWI465918 B TW I465918B TW 100147443 A TW100147443 A TW 100147443A TW 100147443 A TW100147443 A TW 100147443A TW I465918 B TWI465918 B TW I4659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orking state
seamless
relay fi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7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7179A (zh
Inventor
Chia Liang Hsu
Kwen Wei Liu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0147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59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7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7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5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5918B/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Description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資料轉移之方法和系統,尤指一種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具有方便攜帶的優點,且功能越來越多樣化。然而,在體積有限的情況下,行動裝置的顯示或操作介面(例如觸控式螢幕或小型按鍵)操作不易,且資料儲存空間有限,因此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個人電腦等固定式裝置。
在許多應用中,使用者會在行動裝置和個人電腦之間進行資料轉移。舉例來說,使用者外出期間可隨時使用平板電腦編輯文件,等到回到辦公室或回家後再將平板電腦內存資料轉移至個人電腦,如此能使用大螢幕和正常鍵盤來繼續未完成的工作;同理,使用者亦可在外出前將個人電腦內存資料轉移至平板電腦,以便之後隨時進行編輯。
在先前技術中,當在行動裝置和個人電腦之間進行資料轉移之前,需在行動裝置上將資料儲存成檔案再進行轉移,轉移後個人電腦需再次開啟檔案才能進行編輯。因此,先前技術之資料轉移方法並無法快速即時地提供使用者資料轉移前的工作狀態。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其包含在一第一電子裝置上執行一第一應用程式;在進行一第一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提供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一工作狀態的一第一中繼檔;該第一電子裝置將該第一中繼檔傳送至一第二電子裝置以進行該第一無縫工作狀態轉移;該第二電子裝置分析該第一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之資訊,並依此判斷出相容之一第二應用程式;以及該第二電子裝置載入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該第二應用程式。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系統,其包含一第一電子裝置和一第二電子裝置。該第一電子裝置內安裝有一第一應用程式;以及一第一框架,用來在進行一第一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提供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一工作狀態的一第一中繼檔。該第二電子裝置內安裝有一第二應用程式,相容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以及一第二框架,用來分析該第一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之資訊,以使該第二電子裝置載入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該第二應用程式。
第1圖為本發明中一種無縫(seamless)工作狀態轉移方法之流程圖,其包含下列步驟:步驟110:在一發送端電子裝置執行一第一應用程式。
步驟120:紀錄在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第一應用程式之工作狀態並提供一相對應之中繼檔(metafile)。
步驟130:發送端電子裝置將中繼檔傳送至一接收端電子裝置以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
步驟140:接收端電子裝置分析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第一應用程式工作狀態之資訊,並依此判斷出相容之第二應用程式。
步驟150:接收端電子裝置載入第一應用程式之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第二應用程式。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一種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系統100的功能方塊圖。系統100包含兩電子裝置10和20,彼此之間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其中電子裝置10為發送端而電子裝置20為接收端。發送端電子裝置10內安裝有一框架(framework)12,接收端電子裝置20內安裝有一框架22,框架12和22之間可利用短距離傳輸協定來進行溝通,例如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協定。
在步驟110中,使用者可在發送端電子裝置10上執行一第一應用程式AP1。在步驟150中,使用者可在在接收端電子裝置20上執行一第二應用程式AP2。
應用程式AP1內定義有一介面14,在步驟120中當發送端電子裝置10在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相關於此時應用程式AP1工作狀態之資訊會透過介面14傳送至框架12,再由框架12產生相對應之中繼檔。更詳細來說,中繼檔可包含在工作狀態轉移前發送端電子裝置10上執行中應用程式AP1的各項資訊,例如使用者輸入資料、應用程式AP1之載入資料、應用程式AP1資訊或應用程式AP1之執行階段等。
在步驟130中,使用者可將發送端電子裝置10靠近接收端電子裝置20以進入短距離傳輸協定之通訊範圍,進而將中繼檔傳送至接收端電子裝置20以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傳輸完成後,發送端電子裝置10可關閉應用程式AP1。
在步驟140中,接收端電子裝置20可分析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第一應用程式AP1工作狀態之資訊,並依此判斷出相容的第二應用程式AP2。應用程式AP1和AP2可為同一類型之應用程式,或為不同類型之兩相容應用程式,因此可處理同樣資料內容。舉例來說,應用程式AP1和AP2可為同一種文書編輯軟體,或為可編輯同一份文件之不同類型的文書編輯軟體。
在步驟150中,接收端電子裝置20可載入在資料轉移前應用程式AP1之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應用程式AP2。因此,使用者可在接收端電子裝置20上立即接續先前在發送端電子裝置10上進行的工作。
第3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一種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系統200的功能方塊圖。系統200包含兩電子裝置30和40,彼此之間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其中電子裝置30為發送端而電子裝置40為接收端。發送端電子裝置30內安裝有一框架32且包含一記憶體36,接收端電子裝置40內安裝有一框架42,框架32和42之間可利用短距離傳輸協定來進行溝通,例如近場通訊協定。
在步驟110中,使用者可在發送端電子裝置30上執行一第三應用程式AP3。在步驟150中,使用者可在接收端電子裝置40上執行一第四應用程式AP4。
在步驟120中,當發送端電子裝置30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框架32會讀取記憶體36中相關於此時應用程式AP3工作狀態之資訊,再產生一相對應之中繼檔。更詳細來說,中繼檔可包含在工作狀態轉移前發送端電子裝置30上執行中應用程式AP3的各項資訊,例如使用者輸入資料、應用程式AP3之載入資料、應用程式AP3資訊或應用程式AP3之執行階段等。
在步驟130中,使用者可將發送端電子裝置30靠近接收端電子裝置40以進入短距離傳輸協定之通訊範圍,進而將中繼檔傳送至接收端電子裝置40以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傳輸完成後,發送端電子裝置30可關閉應用程式AP3。
在步驟140中,接收端電子裝置40可分析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第三應用程式AP3工作狀態之資訊,並依此判斷出相容的第四應用程式AP4。應用程式AP3和AP4可為同一類型之應用程式,或為不同類型之兩相容應用程式,因此可處理同樣資料內容。舉例來說,應用程式AP3和AP4可為同一種文書編輯軟體,或為可編輯同一份文件之不同類型的文書編輯軟體。
在步驟150中,接收端電子裝置40可載入在資料轉移前應用程式AP3之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應用程式AP4。因此,使用者可在接收端電子裝置40上立即接續先前在發送端電子裝置30上進行的工作。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發送端電子裝置10、30可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而接收端電子裝置20、40可為個人電腦等固定式裝置。或者,發送端電子裝置10、30可為個人電腦等固定式裝置,而接收端電子裝置20、40可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接收端電子裝置20、40可皆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且在和接收發送端電子裝置10、30之間進行一次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後,可和其它電子裝置之間進行另一次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因此,接收端電子裝置20、40可提供行動儲存裝置的功能。
本發明可在發送端電子裝置和接收端電子裝置之間提供無縫工作狀態轉移,讓使用者可在接收端電子裝置上立即接續先前在發送端電子裝置上進行的工作。本發明亦可在多個電子裝置之間提供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亦利用一個或多個中繼電子裝置將一初始發送端電子裝置之工作狀態無縫轉移至一目標接收端電子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20、30、40...電子裝置
12、22、32、42...框架
14、24、44...介面
36...記憶體
100、200...系統
110~150...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中一種無縫工作狀態轉移方法之流程圖。
第2圖和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110~150...步驟

Claims (11)

  1. 一種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其包含:在一第一電子裝置上執行一第一應用程式;在進行一第一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提供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一工作狀態的一第一中繼檔;該第一電子裝置將該第一中繼檔傳送至一第二電子裝置以進行該第一無縫工作狀態轉移;該第二電子裝置分析該第一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之資訊,並依此判斷出相容之一第二應用程式;以及該第二電子裝置載入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該第二應用程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中繼檔包含一使用者輸入資料、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載入資料、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資訊或該第一應用程式之執行階段。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應用程式和該第二應用程式係為同一類型之應用程式,或為不同類型之兩相容應用程式。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和該第二電子裝置利用一短距離傳輸協定來進行溝通以傳送該第一中繼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在進行一第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提供相關於該第二應用程式之一工作狀態的一第二中繼檔;該第二電子裝置將該第二中繼檔傳送至一第三電子裝置以進行該第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該第三電子裝置分析該第二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該第二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之資訊,並依此判斷出相容之一第三應用程式;以及該第三電子裝置載入該第二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該第三應用程式。
  6. 一種可進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系統,其包含:一第一電子裝置,其內安裝有:一第一應用程式;以及一第一框架(framework),用來在進行一第一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提供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一工作狀態的一第一中繼檔;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其內安裝有:一第二應用程式,相容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以及一第二框架,用來分析該第一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之資訊,以使該第二電子裝置載入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該第二應用程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一電子裝置和該第二電子裝置分別為一行動裝置和一固定式裝置,或為兩行動裝置。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二框架另用來在進行一第二無縫工作狀態轉移前,提供相關於該第二應用程式之一工作狀態的一第二中繼檔,且該系統另包含:一第三電子裝置,其內安裝有:一第三應用程式,相容於該第二應用程式;一第三框架,用來分析該第二中繼檔以得到相關於該第二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之資訊,以使該第三電子裝置載入該第二應用程式之該工作狀態並依此執行該第三應用程式。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二電子裝置係為一行動裝置。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一應用程式包含一第一介面,用來輸出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執行狀態至該第一框架;且該第二應用程式包含一第二介面,用來接收該第二框架傳來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執行狀態的資訊。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一應用程式包含一記憶體,用來儲存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執行狀態;且該第二應用程式包含一介面,用來接收該第二框架傳來相關於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執行狀態的資訊。
TW100147443A 2011-12-20 2011-12-20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TWI465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7443A TWI465918B (zh) 2011-12-20 2011-12-20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7443A TWI465918B (zh) 2011-12-20 2011-12-20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7179A TW201327179A (zh) 2013-07-01
TWI465918B true TWI465918B (zh) 2014-12-21

Family

ID=49225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7443A TWI465918B (zh) 2011-12-20 2011-12-20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591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10645A (en) * 2005-06-23 2007-03-1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Migration of system images
US7505443B2 (en) * 2004-06-24 2009-03-17 Kapsch Traffic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W201044255A (en) * 2009-06-12 2010-12-16 Ac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executable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05443B2 (en) * 2004-06-24 2009-03-17 Kapsch Traffic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W200710645A (en) * 2005-06-23 2007-03-1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Migration of system images
TW201044255A (en) * 2009-06-12 2010-12-16 Ac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executable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7179A (zh) 201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9858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JP6009524B2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のための外部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JP6246739B2 (ja) マルチ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のミラ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ナビゲーション
CN103106109B (zh) 移动装置以及于其上运行两种平台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03197963A (zh) 无缝工作状态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EP4116848A1 (en) Cross-devic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2830906B (zh) 基于用户界面进行文件处理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40357185A1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162523A1 (en) Shared wireless computer user interface
EP2868053A1 (en) Techniques for transferring a data payload utiliz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KR20150032152A (ko) 전자 장치 간의 편집 동작을 실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26178B (zh) 终端的显示系统、终端系统的显示方法
JP2016511876A (ja) 端末間画像共有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7004183A (zh) 多设备协同
WO2018086454A1 (zh) 页面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503821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business card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and storage medium
US9326306B2 (en) Interactive remote windows between applications operating within heterogeneous operating systems on mobile and stationary devices
JP5032046B2 (ja) 管理装置、出力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6157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70289239A1 (en) User interface delegation to a delegated device
TWI465918B (zh) 無縫工作狀態轉移之方法和系統
CN210006026U (zh) 云技术服务系统
CN102223610B (zh) 在移动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US90778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interoperability of touch devices
CN102306130A (zh)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方法以及移动设备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