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5780B - Optical materials, window materials, doors and windows and sun shading devices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materials, window materials, doors and windows and sun shading devic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5780B
TWI465780B TW101130718A TW101130718A TWI465780B TW I465780 B TWI465780 B TW I465780B TW 101130718 A TW101130718 A TW 101130718A TW 101130718 A TW101130718 A TW 101130718A TW I465780 B TWI465780 B TW I4657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gion
ratio
optical
wavelength se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0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6047A (zh
Inventor
Tsutomu Nagahama
Masaki Suzuki
Hironori Yoshida
Masashi Enomoto
Toru Yatabe
Masamitsu Kageyama
Original Assignee
Dex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Dex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6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6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5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57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 G02B5/282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reflecting for infrared and transparent for visible light, e.g. heat reflectors, laser prot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 C03C17/360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the metal being present as a layer
    • C03C17/365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the metal being present as a layer the multilayer coating having optical propert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17Light path control; means to control reflection

Description

光學材、窗材、門窗件及日射遮蔽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抑制色調變化之光學材、窗材、門窗件及日射遮蔽裝置。
近年來,設置被高層大廈、住宅等之建築用玻璃或車窗玻璃吸收或反射太陽光的一部分之層之實例正在增加。這是以防止地球溫暖化為目的之省能量對策之一,其目的在於減輕因太陽注入之光能量自窗進入室內使室內溫度上升而施加於冷氣設備的負載。自太陽光注入之光能量係波長為380~780nm的可視區域與780~2100nm的近紅外區域佔有較大比率。其中,後者的波長域之窗的透射率由於與人的視覺辨認性無關係,因此會成為左右作為具有高透明性且高熱遮蔽性之窗之性能之重要的要素。
作為一面維持可視區域的透明性一面遮蔽近紅外線之方法,存在有將於近紅外區域具有較高反射率之光學材設置於窗玻璃上之方法。關於該方法,揭示有作為反射層係使用光學多層膜之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然而,由於此種反射層係設置於平面狀的薄膜或窗玻璃上,因此無法使所入射之太陽光正反射。因此,自上空照射而進行正反射之光係到達至屋外的其他建築物或地面,且被其吸收而轉化成熱而使周圍的氣溫上升。藉此,於窗整體貼附有此種反射層之大廈的周邊,會引起局部的溫度上升,而於城市 部位會產生熱島越發嚴重,或於反射光的照射面不生長草坪等之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52773號公報
然而,先前係藉由於平板上使多層膜成膜而進行熱線遮蔽膜的設計。在進行利用該先前的手法之多層膜設計之情形下,會有藉由使多層膜界面之折射率、或相對於入射光線的界面之入射角產生變化,而導致設計光譜自最佳值偏離因而色調產生變化,且帶有藍色或紅色之問題。
因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由入射角的變化所引起的色調變化之光學材、窗材、門窗件及日射遮蔽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第1發明之光學材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之情形下, 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式(4)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5)~式(8)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在將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與式(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5)與式(7)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4β2 +0.0053β+0.0065...(1)
α=-1×10-5 β2 +0.0007β+0.0066...(2)
α=-1×10-5 β2 +0.0005β+0.0119...(3)
α=0.012114...(4)
α=-0.0002β2 +0.0039β+0.0087...(5)
α=-3×10-5 β2 +0.0014β+0.0038...(6)
α=-2×10-5 β2 +0.0006β+0.0112...(7)
α=0.010589...(8)
第2發明之光學材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5)~式(8)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9)~式(12)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在將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5)與式(7)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9)與式(1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 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2β2 +0.0039β+0.0087...(5)
α=-3×10-5 β2 +0.0014β+0.0038...(6)
α=-2×10-5 β2 +0.0006β+0.0112...(7)
α=0.010589...(8)
α=-0.0002β2 +0.0055β+0.0057...(9)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0)
α=-4×10-5 β2 +0.001β+0.0099...(11)
α=0.009403...(12)
第3發明之光學材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9)~式(12)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 下,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13)~式(16)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在將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9)與式(1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2β2 +0.0055β+0.0057...(9)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0)
α=-4×10-5 β2 +0.001β+0.0099...(11)
α=0.009403...(12)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3)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5)
α=0.007709...(16)
第4發明之光學材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 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3)~式(16)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17)~式(20)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在將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3)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5)
α=0.007709...(16)
α=-0.0014β2 +0.0136β-0.0027...(17)
β=10132α2 -241.39α+4.747...(18)
α=-0.0001β2 +0.002β+0.0074...(19)
α=0.006523...(20)
第5發明之光學材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7)~式(20)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21)~式(25)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L<160 nm之情形下,在將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21)與式(2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14β2 +0.0136β-0.0027...(17)
β=10132α2 -241.39α+4.747...(18)
α=-0.0001β2 +0.002β+0.0074...(19)
α=0.006523...(20)
α=-0.005β2 +0.0273β-0.0145...(21)
α=0.0043β2 -0.0332β+0.07...(22)
β=2.875...(23)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4)
α=0.005676...(25)
第6發明之光學材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 下,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21)~式(25)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26)~式(29)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在將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21)與式(2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26)與式(28)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比率α及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5β2 +0.0273β-0.0145...(21)
α=0.0043β2 -0.0332β+0.07...(22)
β=2.875...(23)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4)
α=0.005676...(25)
α=-0.0103β2 +0.047β-0.0322...(26)
α=0.0093β2 -0.0677β+0.1212...(27)
α=-0.0003β2 +0.0036β+0.0046...(28)
α=0.00498...(29)
在第1~第6發明中,係以使比率α及比率β含在特定的區域內之方式,藉由設定波長選擇反射層之各層的膜厚,而抑制色調變化。
如以上說明般,根據本發明,可抑制利用入射角之色調變化。
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以以下順序進行說明。
1.第1實施形態(1維排列構造體之例)
2.第2實施形態(利用近似直線規定區域之例)
3.第3實施形態(2維排列構造體之例)
4.第4實施形態(遮光柵型的反射層之例)
5.第5實施形態(對光學薄膜設置光散射體之例)
6.第6實施形態(使反射層露出之例)
7.第7實施形態(具備自行洗淨效果層之例)
8.第8實施形態(對窗簾裝置應用光學薄膜之例)
9.第9實施形態(對輥子遮板裝置應用光學薄膜之例)
10.第10實施形態(對門窗件應用光學薄膜之例)
<1、第1實施形態> [光學薄膜的構成]
圖1A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圖1B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將光學薄膜貼附於被著體上之例之剖面圖。作為光學材之光學薄膜1係具有所謂的定向反射性能之光學薄膜。如圖1A所示般,該光學薄膜1具備:於內部具有凹凸形狀的界面之光學層2、及設置於該光學層2的界面上之反射層3。光學層2具備:具有凹凸形狀的第1面之第1光學層4、及具有凹凸形狀的第2面之第2光學層5。光學層內部的界面係由對向配置之凹凸形狀的第1面與第2面形成。具體而言,光學薄膜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4、形成於第1光學層的凹凸面上之反射層3、及以埋入形成有反射層3之凹凸面之方式形成於反射層3上之第2光學層5。光學薄膜1具有:太陽光等之光入射之入射面S1、及在自該入射面S1入射之光中透射光學薄膜1之光出射之出射面S2。光學薄膜1應用於內壁構件、外壁構件、窗材、壁材等上係較佳者。又,光學薄膜1作為窗簾裝置的葉片(日射遮蔽構件)及輥子遮板裝置的遮板(日射遮蔽構件)使用亦是較佳者。再者,光學薄膜1作為設置於推窗等之門窗件(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的採光部之光學材使用亦是較佳者。
光學薄膜1亦可因應需要而於光學層2的出射面S2進而具備第1基材4a。又,光學薄膜1亦可因應需要而於光學層2的入射面S1進而具備第2基材5a。另,如此於光學薄膜1上具備第1基材4a及/或第2基材5a之情形下,於光學薄膜1上 具備第1基材4a及/或第2基材5a之狀態中,較佳的是滿足以下所示之透明性及穿透色等之光學特性。
光學薄膜1亦可因應需要進而具備貼合層6。該貼合層6在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及出射面S2中,係形成於貼附於窗材10之面上。介以該貼合層6,而使光學薄膜1貼附於作為被著體之窗材10的室內側或屋外側。作為貼合層6,可使用例如以接著劑為主成分之接著層(例如、UV硬化型樹脂、雙液混合型樹脂)、或以黏著劑為主成分之黏著層(例如、壓敏黏著材(PSA: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壓敏性黏接劑))。在貼合層6係為黏著層之情形下,較佳的是進而具備形成於貼合層6上之剝離層7。這是因為藉由設為此種構成,可僅將剝離層7剝離,即可介以貼合層6而對於窗材10等之被著體容易地貼合光學薄膜1之故。
光學薄膜1亦可基於使第2基材5a與貼合層6及/或第2光學層5的接合性提高之觀點,於第2基材5a與貼合層6及/或第2光學層5之間進而具備底塗層(未圖示)。又,基於使相同之部位的接合性提高之觀點,較佳的是代替底塗層,或者與底塗層一起施加公知的物理性前處理。作為公知的物理性前處理,可舉例如電漿處理、電暈處理等。
光學薄膜1亦可於貼附於窗材10等之被著體上之入射面S1或出射面S2上、或該面與反射層3之間進而具備障壁層(未圖示)。如此藉由具備障壁層,可降低自入射面S1或出射面S2朝向反射層3之水分擴散,且可抑制包含於反射層3中之金屬等之劣化。因而,可使光學薄膜1的耐久性提 高。
光學薄膜1亦可基於對表面賦予耐擦傷性等之觀點,進而具備硬塗層8。該硬塗層8在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及出射面S2中,較佳的是形成於與貼附於窗材10等之被著體上之面相反側之面上。基於賦予防污性等之觀點,亦可於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進而具備具有斥水性或親水性之層。具有此種功能之層亦可例如於光學層2上直接具備或於硬塗層8等之各種功能層上具備。
光學薄膜1基於可將光學薄膜1容易地貼附於窗材10等之被著體上之觀點,較佳的是具有可撓性。此處,係設為於薄膜上包含薄片者。亦即,設為於光學薄膜1上亦包含光學薄片者。
光學薄膜1具有透明性。作為透明性,較佳的是具有後述之透射像清晰度的範圍者。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之折射率差較佳的是0.010以下,更佳的是0.008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0.005以下。當折射率差超過0.010時,會有透射像看上去模糊之傾向。當超過0.008而在0.010以下之範圍內時,則雖亦依存於外部的亮度,但在日常生活上無問題。當超過0.005而在0.008以下之範圍內時,則雖擔心如光源般只有非常明亮之物體會有繞射圖案,但可鮮明地觀看到外部的景色。只要是0.005以下,即可幾乎不必擔心繞射圖案。在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中,成為與窗材10等貼合之側之光學層亦可以黏著劑為主成分。藉由設為此種構成,可利用以黏著材為主成分之第1光學層4、或第2 光學層5而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材10等上。另,在設為此種構成之情形下,較佳的是黏著劑的折射率差在上述範圍內。
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較佳的是折射率等之光學特性相同。更具體而言,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較佳的是於可視區域具有透明性之同一材料,例如由同一樹脂材料所構成。由於係藉由利用同一材料構成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而使兩者的折射率相等,因此可使可視光的透明性提高。惟,即便以同一材料為起始源,由於會有因成膜步驟之硬化條件等不同而導致最終生成之層的折射率不同之情況,因此需要注意。相對於此,當利用不同之材料構成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時,則會由於兩者的折射率不同,而有以反射層3為邊界使光折射,而導致透射像模糊之傾向。特別是會有當觀察接近遠處的點燈等點光源之物體時會顯著地觀察到繞射圖案之傾向。另,為調整折射率的值,亦可於第1光學層4及/或第2光學層5中混入添加劑。
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較佳的是於可視區域具有透明性。此處,透明性的定義中有2種意義,即無光的吸收及無光的散射。一般而言,在稱為「透明」之情形下雖有只是指前者之情況,但在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中較佳的是具備兩者。目前所利用之回復反射體由於係以視覺辨識道路標識或夜間作業者的衣服等其顯示反射光為目的,因此即便有例如散射性,只要是與基礎反射體密著,即可視 覺辨識其反射光。例如於圖像顯示裝置的前面即便以賦予防眩性為目的進行具有散射性之抗眩處理,圖像亦是與能夠視覺辨識者為同一原理。然而,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在使予以定向反射之特定的波長以外之光透射之層面上具有特徵,其為實現與以該透射波長為主之透射之透射體接著而觀察其透射光,較佳的是無光的散射。惟,根據其用途,亦可意欲使第2光學層5具有散射性。
光學薄膜1較佳的是經由黏著劑等貼附於主要對於予以透射之特定波長以外的光具有透射性之剛體例如窗材10上而使用。作為窗材10可舉高層大廈或住宅等之建築用窗材、車輛用窗材等。在對建築用窗材應用光學薄膜1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對尤其配置於朝向東~南~西之間之任一者之方向(例如朝向東南~西南)之窗材10應用光學薄膜1。這是因為藉由應用於此種位置之窗材10上,可更有效地反射熱線之故。光學薄膜1不僅可應用於單層的窗玻璃上,亦可應用於複層玻璃等之特殊的玻璃上。又,窗材10並不限定於由玻璃所構成者,其亦可使用由具有透明性之高分子材料所構成者。光學層2較佳的是於可視區域具有透明性。這是因為藉由如此具有透明性,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玻璃等之窗材10上之情形下,可使可視光透射,且可確保利用太陽光之採光之故。又,作為貼合面不僅可使用於玻璃的內面,亦可使用於外面。
又,光學薄膜1可與其他熱線截止薄膜並用而使用,例如亦可於空氣與光學薄膜1之界面(亦即,光學薄膜1的最 表面)設置光吸收塗膜。又,光學薄膜1亦可與硬塗層、紫外線截止層、表面反射防止層等並用而使用。在並用該等功能層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將該等功能層設置於光學薄膜1與空氣之間的界面上。惟,針對紫外線截止層,由於需要相較於光學薄膜1配置於更靠太陽側,因此尤其作為內貼用應用於室內的窗玻璃面上之情形下,係期望於該窗玻璃面與光學薄膜1之間設置紫外線截止層。在該情形下,亦可於窗玻璃面與光學薄膜1之間的貼合層中攪入紫外線吸收劑。
又,亦可因應光學薄膜1的用途,而對於光學薄膜1施加著色,並賦予設計性。在如此賦予設計性之情形下,在無損透明性之範圍內,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中之至少一者較佳的是設為以可視區域之特定的波長帶之光為主吸收之構成。
圖2係顯示對於光學薄膜1入射之入射光與利用光學薄膜1反射之反射光之關係之立體圖。光學薄膜1具有光L入射之入射面S1。光學薄膜1較佳的是在以入射角(θ、Φ)入射至入射面S1之光L中相對於將特定波長帶的光L1選擇性地在正反射(-θ、Φ+180°)以外的方向上進行定向反射,而使特定波長帶以外的光L2 透射。又,光學薄膜1係對於上述特定波長帶以外的光具有透明性。作為透明性,較佳的是具有後述之透射像清晰度的範圍者。惟,θ:相對於入射面S1之垂線I1 與入射光L或反射光L1 所形成之角。Φ:入射面S1內的特定直線I2 與將入射光L或反射光L1 投影於入射 面S1之成分所形成之角。此處,所謂「入射面內的特定直線I2 」係在固定入射角(θ、Φ),並以相對於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之垂線I1 為軸旋轉光學薄膜1之時,朝向Φ方向之反射強度成為最大之軸(參照圖3及圖4)。惟,在反射強度成為最大之軸(方向)有複數個之情形下,係將其中之1個作為直線I2 進行選擇。另,將以垂線I1 為基準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θ設為「+θ」,將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θ設為「-θ」。將以直線I2 為基準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Φ設為「+Φ」,將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Φ設為「-Φ」。
選擇性地定向反射之特定的波長帶之光及予以透射之特定的光係根據光學薄膜1的用途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對於窗材10應用光學薄膜1之情形下,較佳的是選擇性地定向反射之特定波長帶的光係為近紅外光,予以透射之特定的波長帶之光係為可視光。具體而言,選擇性地定向反射之特定波長帶的光較佳的是主要為波長帶域為780nm~2100nm的近紅外線。藉由反射近紅外線,在將光學材貼附於玻璃窗等之窗材上之情形下,可抑制建築物內的溫度上升。因而,可減輕冷氣負載,且謀求省能量化。此處,所謂「定向反射」係意味著具有朝向正反射以外之某個特定方向之反射,且充分強於不具有定向性之擴散反射強度。此處,所謂「反射」係表示特定的波長帶域、例如近紅外域之反射率較佳的是30%以上,更佳的是50%以上,進一步較佳的是80%以上。所謂「透射」係表示特定的波長帶域、例如可視光域之透射率較佳的是30%以上,更佳的是 50%以上,進一步較佳的是70%以上。
在光學薄膜1中,較佳的是定向反射之方向Φ0為-90°以上、90°以下。這是因為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材10上之情形下,在自上空入射之光中,可將特定波長帶的光返回至上空方向之故。於周邊無較高建築物之情形下該範圍之光學薄膜1係有用者。又,較佳的是定向反射之方向為(θ、-Φ)附近。所謂「附近」較佳的是自(θ、-Φ)至5度以內,更佳的是3度以內,進一步較佳的是2度以內之範圍內之偏離。這是因為藉由設為該範圍,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材10上之情形下,在自同程度之高度排列之建築物的上空入射之光中,可將特定波長帶的光有效地返回至其他建築物的上空之故。為實現此種定向反射,較佳的是利用例如球面或雙曲面的一部分或三角錐、四角錘、圓錐等之3維構造體。自(θ、Φ)方向(-90°<Φ<90°)入射之光可基於該形狀在(θ0、Φ0)方向(0°<θ0<90°、-90°<Φ0<90°)上反射。或者較佳的是設為在一方向延伸之柱狀體。自(θ、Φ)方向(-90°<Φ<90°)入射之光可基於柱狀體的傾斜角而在(θ0、-Φ)方向(0°<θ0<90°)上反射。
在光學薄膜1中,較佳的是特定波長體的光之定向反射為回復反射附近方向、亦即相對於以入射角(θ、Φ)入射至入射面S1之光之特定波長體的光之反射方向為(θ、Φ)附近。這是因為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材10上之情形下,在自上空入射之光中,可將特定波長帶的光返回至上空之故。此處,所謂「附近」較佳的是5度以內,更佳的是3度 以內,進一步較佳的是2度以內。這是因為藉由設為該範圍,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材10上之情形下,在自上空入射之光中,可將特定波長帶的光高效地返回至上空之故。又,如紅外線感測器或紅外線攝像般,在紅外光照射部與受光部鄰接之情形下,雖回復反射方向必須與入射方向相同,但如本發明般在無需自特定方向偏航顯示之情形下,無需精確地設為同一方向。
在光學薄膜1中,關於相對於具有透射性之波長帶之透射像清晰度,在使用0.5mm的光梳之時的值較佳的是50以上,更佳的是60以上,進一步較佳的是75以上。當透射像清晰度的值未達50時,會有透射像看上去模糊之傾向。當係為50以上未達60之時,雖亦依存於外部之亮度但在日常生活上無問題。當係為60以上未達75時,則雖擔心如光源般只有非常明亮之物體會有繞射圖案,但可鮮明地觀看到外部的景色。只要是75以上,即可幾乎不必擔心繞射圖案。再者,使用0.125mm、0.5mm、1.0mm、2.0mm的光梳而測定之透射像清晰度的值之合計值較佳的而是230以上,更佳的是270以上,進一步較佳的是350以上。當透射像清晰度的合計值未達230時,會有透射像看上去模糊之傾向。當係為230以上未達270時,雖亦會依存於外部的亮度,但在日常生活上無問題。當係為270以上未達350時,則雖擔心如光源般只有非常明亮之物體會有繞射圖案,但可鮮明地觀看到外部的景色。只要是350以上,即可幾乎不必擔心繞射圖案。此處,透射像清晰度的值係使用Suga test製ICM-1T,而根據JIS K7105測定者。惟,在欲透射之波長與D65光源波長不同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在使用欲透射之波長的濾波器校正之後進行測定。
在光學薄膜1中,相對於具有透射性之波長帶之濁度較佳的是6%以下,更佳的是4%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2%以下。這是因為當濁度超過6%時,會使透射光散射而看上去模糊之故。此處,濁度係使用村上色彩製HM-150,而利用由JIS K7136規定之測定方法進行測定者。惟,在欲透射之波長與D65光源波長不同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在使用欲透射之波長的濾波器校正之後進行測定。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較佳的是入射面S1及出射面S2具有不會使透射像清晰度下降之程度的平滑性。具體而言,入射面S1及出射面S2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較佳的是0.08μm以下,更佳的是0.06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0.04μm以下。另,上述算術平均粗糙度Ra係測定入射面的表面粗糙度,並自2維剖面曲線獲得粗糙度曲線,而作為粗糙度參數予以算出者。臨個,測定條件依照JIS B0601:2001。以下顯示測定裝置及測定條件。
測定裝置:全自動微細形狀測定機表面粗糙度測定機ET4000A(股份公司小坂研究所)
λc=0.8mm、評估長度4mm、截取值×5倍
資料抽樣間隔0.5μm
光學薄膜1的穿透色儘可能接近中性,即便有上色亦是賦予明亮印象之藍色、藍綠、綠色等之淺色調為佳。自獲 得此種色調之觀點來看,期望自入射面S1入射,並透射光學層2及反射層3,而自出射面S2出射之透射光及反射光的色度座標x、y相較於例如D65光源的照射,滿足較佳的是0.20<x<0.35且0.20<y<0.40,更佳的是0.25<x<0.32且0.25<y<0.37,進一步較佳的是0.30<x<0.32且0.30<y<0.35的範圍。再者,為實現色調不帶有紅色,期望滿足較佳的是y>x-0.02,更佳的是y>x之關係。又,當反射色調因入射角度而產生變化時,例如在應用於大廈的窗上之情形下,會因場所不同而導致色調不同,或當行走時看上去顏色產生變化,故而不佳。自抑制此種色調的變化之觀點來看,以5°以上60°以下之入射角度θ自入射面S1或出射面S2入射,並由光學薄膜1反射之正反射光的色座標x之差的絕對值、及色座標y之差的絕對值在光學薄膜1的兩個主面任一者中皆為較佳的是0.05以下,更佳的而是0.03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0.01以下。關於相對於此種反射光之色座標x、y之數值範圍的限定期望於入射面S1、及出射面S2之兩者之面皆滿足。
以下,就構成光學薄膜1之第1光學層4、第2光學層5及反射層3按順序進行說明。
(第1光學層、第2光學層)
第1光學層4係例如用以支持且保護反射層3者。第1光學層4係基於對光學薄膜1賦予可撓性之觀點,由例如以樹脂為主成分之層所構成。在第1光學層4的兩個主面中,例如一方之面係為平滑面,另一方之面係為凹凸面(第1面)。反 射層3係形成於該凹凸面上。
第2光學層5係藉由包埋形成有反射層3之第1光學層4的第1面(凹凸面),而用以保護反射層3者。第2光學層5係基於對光學薄膜1賦予可撓性之觀點,由例如以樹脂為主成分之層所構成。在第2光學層5的兩個主面中,例如一方之面係為平滑面,另一方之面係為凹凸面(第2面)。第1光學層4的凹凸面與第2光學層5的凹凸面係使凹凸彼此反相之關係。
第1光學層4的凹凸面係由例如1維排列之複數個構造體4c形成。第2光學層5的凹凸面係由例如1維排列之複數個構造體5c形成(參照圖3、圖4)。第1光學層4的構造體4c與第2光學層5的構造體5c由於僅凹凸反相之點不同,因此以下就第1光學層4的構造體4c進行說明。
在光學薄膜1中,構造體4c的節距P較佳的是5μm以上5mm以下,更佳的是5μm以上未達250μm,進一步較佳的是20μm以上200μm以下。當構造體4c的節距未達5μm時,不僅將構造體4c的形狀設為所期望者較困難,而且由於反射層3的波長選擇特性通常設為急遽性較困難,因此會有反射透射波長的一部分之情況。由於當引起此種反射時會產生繞射且至高次反射為止被視覺辨識,因此會有感覺透明性較差之傾向。另一方面,當構造體4c的節距超過5mm時,在考量定向反射所需之構造體4c的形狀之情形下,所需之膜厚變厚會損失可撓性,且貼附於窗材10等之剛體上會變得困難。又,藉由使構造體4c的節距未達250 μm,會進而使可撓性增加,且卷式製程中之製造會變得容易,且無需批次生產。為實現於窗等之建材中應用本發明之光學薄膜1,會需要數m程度的長度,且相較於批次生產適合卷式製程中之製造。再者,在將節距設為20μm以上200μm以下之情形下,會進一步提高生產性。
又,形成於第1光學層4的表面之構造體4c的形狀並不限定於1種,亦可將複數種形狀的構造體4c形成於第1光學層4的表面。在將複數種形狀的構造體4c設置於表面上之情形下,亦可週期性重複由複數種形狀的構造體4c所構成之特定的圖案。又,根據所期望之特性,亦可隨機(非週期性)地形成複數種構造體4c。
圖3A~圖3C係顯示形成於第1光學層上之構造體的形狀例之立體圖。構造體4c係在一方向上延伸之柱狀的凹部,該柱狀的構造體4c係朝向一方向而一維排列。由於反射層3係在該構造體4c上成膜,因此反射層3的形狀會具有與構造體4c的表面形狀相同之形狀。
作為構造體4c的形狀,可舉例如圖3A所示之角柱形狀、圖3B所示之對角柱的脊線部賦予圓形之形狀、圖3C所示之雙凸形狀的反相形狀、或該等之反相形狀。此處,所謂「雙凸形狀」係指垂直於凸部的脊線之剖面形狀成為圓弧狀或大致圓弧狀、楕圓弧狀或大致橢圓弧、或者抛物線狀或大致抛物線狀的一部分者。因而,圓柱形狀亦包含於雙凸形狀中。另,如圖3B所示般,於脊線部分有R亦可,且較佳的是曲率半徑R與構造體4c的節距P之比R/P為7%以 下,更佳的是5%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3%以下。又,構造體4c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圖3A~圖3C所示之形狀、或該等之反相形狀,其亦可是環形、雙曲柱狀、橢圓柱狀、多角柱狀、自由曲面狀。又,亦可將角柱形狀、及雙凸形狀的頂部設為多角形(例如五角形)的形狀。在將構造體4c上為角柱形狀之情形下,角柱形狀的構造體4c之傾斜角度θ係例如45°。構造體4c在應用於窗材10上之情形下,基於使自上空入射之光反射而多返回至上空之觀點,較佳的是具有以傾斜角為45°以上傾斜之平面或曲面。這是由於藉由設為此種形狀,會使入射光以大致1次反射朝上空返回,因此即便反射層3的反射率並不高亦可使入射光有效地朝上空方向反射,且可降低反射層3之光的吸收之故。
又,如圖4A所示般,亦可將構造體4c的形狀相對於垂直於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或出射面S2之垂線I1 而設為非對稱的形狀。在該情形下,構造體4c的主軸Im 會以垂線I1 為基準而在構造體4c的排列方向a上傾斜。此處,所謂「構造體4c的主軸Im 」係意味著通過構造體剖面的底邊之中點與構造體的頂點之直線。在大致垂直於地面配置之窗材10上貼附光學薄膜1之情形下,係如圖4B所示般,構造體4c的主軸Im 較佳的是以垂線I1 為基準而於窗材10的下方(地面側)傾斜。這是由於通常經由窗之熱的流入多是過午時之時間帶,且太陽的高度高於45°較多,因此藉由採用上述形狀,可將該等自高角度入射之光有效地反射至上方之故。在圖4A及圖4B中,顯示將角柱形狀的構造體4c相對 於垂線I1 設為非對稱的形狀之例。另,亦可將角柱形狀以外的構造體4c相對於垂線I1 設為非對稱的形狀。例如,亦可將角錐稜鏡體相對於垂線I1 設為非對稱的形狀。
第1光學層4較佳的是以100℃中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少,25℃與100℃中之儲存彈性率無顯著不同之樹脂為主成分。具體而言,較佳的是包含25℃中之儲存彈性率為3×109 Pa以下,100℃中之儲存彈性率為3×107 Pa以上之樹脂。另,第1光學層4雖較佳的是由1種樹脂構成,但亦可包含2種以上樹脂。又,因應需要,亦可混入添加劑。
如此,當以100℃中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少,25℃與100℃中之儲存彈性率無顯著不同之樹脂為主成分時,即便在伴隨熱或熱與加壓之製程存在於形成第1光學層4的凹凸面(第1面)後之情形下,亦可大致確保所設計之界面形狀。相對於此,當以100℃中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大,25℃與100℃中之儲存彈性率顯著不同之樹脂為主成分時,會使來自所設計之界面形狀的變形增大,或預光學薄膜1產生捲曲。
此處,在伴隨熱之製程中不僅有如退火處理等般直接對於光學薄膜1或其構成構件施加熱般之製程,亦包含在薄膜成膜時及樹脂組成物硬化時等,使成膜面局部溫度上升而間接地對於該等施加熱般之製程、或利用能量線照射使模具的溫度上升,並間接地對光學薄膜施加熱般之製程。又,藉由限定上述之儲存彈性率的數值範圍而獲得之效果並不特別限定於樹脂的種類,其在熱可塑性樹脂、熱硬化 型樹脂、及能量線照射型樹脂之任一者中亦可獲得。
第1光學層4的儲存彈性率可例如以下般進行確認。在第1光學層4的表面露出之情形下,可藉由使用微小硬度計測定其露出面的儲存彈性率而進行確認。又,於第1光學層4的表面形成有第1基材4a等之情形下,可在剝離第1基材4a等,而使第1光學層4的表面露出之後,藉由使用微小硬度計測定其露出面的儲存彈性率而進行確認。
作為抑制高溫下之彈性率的下降之方法,可舉例如以熱可塑性樹脂調整支鏈的長度及種類等之方法,且可舉以熱硬化型樹脂及能量線照射型樹脂調整交聯點的量及交聯材的分子構造等之方法。惟,較佳的是不會由此種構造變更損害樹脂材料自身所謀求之特性。例如,由於會有根據交聯劑的種類不同而使室溫附近之彈性率增高、變脆、收縮增加而使薄膜彎曲、捲曲之情況,因此較佳的是因應所期望之交聯劑的種類之特性而適宜地選擇。
第1光學層4在以結晶性高分子材料為主成分含有之情形下,較佳的是玻璃轉變點大於製造製程中的最高溫度,且係以製造製程中之最高溫度下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少之樹脂為主成分。相對於此,若玻璃轉變點處於室溫25℃以上,製造製程中的最高溫度以下之範圍內,且使用製造製程中之最高溫度下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大之樹脂,則在製造製程中保持所設計之理想的界面形狀較困難。
第1光學層4在以非晶性高分子材料為主成分含有之情形下,較佳的而是熔點大於製造製程中的最高溫度,且係以 製造製程中之最高溫度下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少之樹脂為主成分。相對於此,若熔點處於室溫25℃以上,製造製程中之最高溫度以下之範圍內,且使用製造製程中之最高溫度下之儲存彈性率的下降較大之樹脂,則在製造製程中保持所設計之理想的界面形狀較困難。
此處,所謂「製造製程中的最高溫度」係意味著製造製程中之第1光學層4的凹凸面(第1面)的最高溫度。較佳的是,上述之儲存彈性率的數值範圍及玻璃轉變點的溫度範圍亦滿足第2光學層5。
亦即,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中之至少一者較佳的是包含25℃之儲存彈性率為3×109 Pa以下之樹脂。這是由於在室溫25℃下可對光學薄膜1賦予可撓性,因此可進行利用卷式製程之光學薄膜1的製造之故。
第1基材4a、及第2基材5a具有例如透明性。作為基材的形狀,基於對於光學薄膜1賦予可撓性之觀點,雖較佳的是具有薄膜狀,但並不特別限定於該形狀。作為第1基材4a及第2基材5a的材料,可使用例如公知的高分子材料。作為公知的高分子材料,雖可舉例如三醋酸纖維素(TAC)、聚酯(TPE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醯亞胺(PI)、聚醯胺(PA)、芳香族聚醯胺、聚乙烯(PE)、聚丙烯酸酯、聚醚碸、聚碸、聚丙烯(PP)、二醋酸纖維素、聚氯乙烯、丙烯酸樹脂(PMMA)、聚碳酸酯(PC)、環氧樹脂、脲醛樹脂、聚氨酯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等,但並不特別限定於該等之材料。第1基材4a、及第2基材5a的厚度雖 基於生產性之觀點較佳的是38~100μm,但並不特別限定於該範圍內。第1基材4a、及第2基材5a較佳的是具有能量線透射性。藉此,如後述般,這是由於可對於介存於第1基材4a或第2基材5a與反射層3之間之能量線硬化型樹脂,自第1基材4a或第2基材5a側照射以能量線,而使能量線硬化型樹脂硬化之故。
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具有例如透明性。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係藉由使例如樹脂組成物硬化而獲得。作為樹脂組成物,自製造之容易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的是使用利用光或電子線等硬化之能量線硬化型樹脂、或利用熱硬化之熱硬化型樹脂。作為能量線硬化型樹脂,較佳的是利用光硬化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最佳的是利用紫外線硬化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基於使第1光學層4、或第2光學層5與反射層3之密著性提高之觀點,較佳的是進而包含:含有磷酸之化合物、含有丁二酸之化合物、及含有丁內酯之化合物。作為含有磷酸之化合物,可使用例如含有磷酸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的是使用於官能團中具有磷酸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低聚物。作為含有丁二酸之化合物,可使用例如含有丁二酸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的是使用於官能團中具有丁二酸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低聚物。作為含有丁內酯之化合物,可使用例如含有丁內酯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的是使用於官能團中具有丁內酯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低聚物。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含有例如(甲基)丙烯酸酯與光 聚合引發劑。又,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亦可因應需要進而含有光穩定劑、阻燃劑、調平劑及抗氧化劑等。
作為丙烯酸酯,較佳的是使用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腈基之單體及/或低聚物。作為該單體及/或低聚物,可使用例如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三聚氰胺(甲基)丙烯酸酯等。此處,所謂「(甲基)丙烯腈基」係意味著丙烯腈基及甲基丙烯腈基中任一者。此處,所謂「低聚物」係指分子量為500以上60000以下的分子。
作為光聚合引發劑,可使用自公知的材料中適宜地選擇者。作為公知的材料,可單獨或並行地使用例如二苯甲酮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蒽醌衍生物等。聚合引發劑的配合量較佳的是固形分中0.1質量%以上10質量%以下。當未達0.1質量%時,光硬化性會下降,而實質上不適合工業生產。另一方面,當超過10質量%時,在照射光量較小之情形下,會有塗膜中有臭氣殘留之傾向。此處,所謂「固形分」係指構成硬化後的硬塗層12之所有的成分。具體而言,係將例如丙烯酸酯、及光聚合引發劑等稱為「固形分」。
樹脂較佳的是可由能量線照射或熱等轉錄構造者,只要是乙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熱可塑性樹脂等滿足上述折射率的要求者,使用任何一種樹脂皆可。
為降低硬化收縮,亦可添加低聚物。作為硬化劑亦可包 含多異氰酸酯等。又,考量與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之密著性,亦可添加具有水酸基或羧基、磷酸基般之單體、多元醇類、羧酸、矽烷、鋁、鈦等之偶合劑或各種螯合劑等。
樹脂組成物較佳的是進而含有交聯劑。作為該交聯劑,尤其較佳的是使用環狀的交聯劑。這是由於藉由使用交聯劑,可在無須使室溫下之儲存彈性率產生較大變化之下,使樹脂耐熱化之故。另,當室溫下之儲存彈性率產生較大變化時,光學薄膜1會變脆,且利用卷式製程步驟等之光學薄膜1的製作會變得困難。作為環狀的交聯劑,可舉例如二惡烷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環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異氰脲酸酯二醇二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異氰脲酸酯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已內酯改性三(丙烯酰氧乙基)異氰脲酸酯等。
第1基材4a、或第2基材5a較佳的是相較於第1光學層4、或第2光學層5水蒸氣透射率為低。例如在由如聚氨酯丙烯酸酯般之能量線硬化型樹脂形成第1光學層4之情形下,較佳的是使第1基材4a相較於第1光學層4水蒸氣透射率為低,且由具有能量線透射性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之樹脂形成。藉此,可降低水分自入射面S1或出射面S2向反射層3擴散,且可抑制包含於反射層3中之金屬等之劣化。因而,可使光學薄膜1的耐久性提高。另,厚度為75μm的PET之水蒸氣透射率係10g/m2 /天(40℃、90% RH)左右。
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之至少一者較佳的是包含極性較高之官能團,且其含有量因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而不同。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之兩者較佳的是包含磷酸化合物(例如,磷酸酯),且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之上述磷酸化合物的含有量不同。磷酸化合物的含有量在第1光學層4與第2光學層5中,較佳的是2倍以上,更佳的是5倍以上,進一步較佳的是10倍以上不同。
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中之至少一者在包含磷酸化合物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反射層3於與包含磷酸化合物之第1光學層4或第2光學層5接觸之面包含氧化物或氮化物、氮氧化物。反射層3尤其較佳的是於與包含磷酸化合物之第1光學層4或第2光學層5接觸之面具有包含氧化鋅(ZnO)或氧化鈮之層。這是由於該等之光學層與反射層3之密著性提高之故。又,在反射層3包含Ag等之金屬之情形下,由於防止腐蝕效果較高之故。又,該反射層3亦可含有Al、Ga等之摻雜物。在由濺射法等形成金屬氧化物層之情形下,由於使膜質或平滑性提高之故。
自第1光學層4、及第2光學層5中之至少一者對光學薄膜1或窗材10等賦予設計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的是具有吸收可視區域之特定的波長帶之光之特性。分散於樹脂中之顏料雖亦可是有機系顏料及無機系顏料中之任一者,但尤其較佳的是顏料自身的耐候性較高之無機系顏料。具體而言,可舉鋯石灰色(Co、Ni摻雜ZrSiO4 )、鐠黃(Pr摻雜ZrSiO4 )、鉻鈦黃(Cr、Sb摻雜TiO2 或Cr、W摻雜TiO2 )、鉻 綠(Cr2 O3 等)、孔雀藍((CoZn)O(AlCr)2 O3 )、維多利亞綠((Al、Cr)2 O3 )、深藍(CoO.Al2 O3 .SiO2 )、鋯釩藍(V摻雜ZrSiO4 )、鉻錫紅(Cr摻雜CaO.SnO2 .SiO2 )、陶試紅(Mn摻雜Al2 O3 )、橙紅色(Fe摻雜ZrSiO4 )等之無機顏料、偶氮系顏料或酞菁系顏料等之有機顏料。
(反射層)
反射層3在例如以入射角(θ、Φ)入射至入射面之光中,係相對於定向反射特定波長帶的光,而透射特定波長帶以外的光之積層膜的波長選擇反射層。反射層3的平均層厚較佳的是20μm,更佳的是5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1μm以下。當反射層3的平均層厚超過20μm時,會有透射光折射之光路變長,且看上去透射像變形之傾向。作為反射層的形成方法,可使用例如濺射法、蒸鍍法、浸沾式塗佈法、鑄模塗布法等。
積層膜係將例如於紅外區域反射率較高之金屬層、與於可視區域相對於金屬層折射率較高而作為反射防止層發揮功能之高折射率層交替地積層而成之至少5層構成之積層膜。作為高折射率層,可使用光學透明層、或透明導電層。
於紅外區域反射率較高之金屬層係以例如Au、Ag、Cu、Al、Ni、Cr、Ti、Pd、Co、Si、Ta、W、Mo、Ge等之單體、或包含該等單體2種以上之合金為主成分。其後,若考量實用性之層面,較佳的是該等中指Ag系、Cu系、Al系、Si系或Ge系之材料。又,在作為金屬層的材料 使用合金之情形下,金屬層較佳的是以AlCu、AlTi、AlCr、AlCo、AlNdCu、AlMgSi、AgBi、AgNdCu、AgPdCu、AgPdTi、AgCuTi、AgPdCa、AgPdMg、AgPdFe、Ag或SiB等為主成分。又,為抑制金屬層的腐蝕,較佳的是對金屬層添加Ti、Nd等之材料。特別是在作為金屬層的材料使用Ag之情形下,較佳的是添加上述材料。
光學透明層係於可視區域折射率較高作為反射防止層發揮功能之光學透明層。光學透明層係以例如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鈦等之高誘電體為主成分。透明導電層係以例如ZnO系氧化物、銦摻雜酸化錫等為主成分。另,作為ZnO系氧化物,可使用例如選自由氧化鋅(ZnO)、摻雜鎵(Ga)及鋁(Al)之氧化鋅(GAZO)、摻雜Al之氧化鋅(AZO)、及摻雜鎵(Ga)之氧化鋅(GZO)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又,包含於積層膜中之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較佳的是在1.7以上2.6以下之範圍內。更佳的是1.8以上2.6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1.9以上2.6以下。藉此,以未產生裂縫之程度的薄膜可實現防止可視光區域中之反射。此處,折射率係波長為550nm者。高折射率層係以例如金屬的氧化物為主成分之層。作為金屬氧化物,可使用選自由例如氧化鈮、氧化鋅、氧化鈦及氧化鉭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且自緩和層的應力,抑制裂縫的產生之觀點來看,亦有較佳的是使用除氧化鋅以外的金屬氧化物之情形。尤其較佳的是使用選自由氧化鈮(例如、五氧化鈮)、氧化鉭(例如、五氧 化鉭)、及氧化鈦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高折射率層的膜厚較佳的是10nm以上120nm以下,更佳的是10nm以上100nm以下,進一步較佳的是10nm以上80nm以下。當膜厚未達10nm時,會有可視光易於反射之傾向。另一方面,當膜厚超過120nm時,會有易於產生透射率的下降或裂縫之傾向。
圖5係顯示反射層3的層構成之一例。以下,自反射層3的出射面側按順序適宜地稱為第1層、第2層、第3層、第4層及第5層而進行說明。第1層、第3層及第5層係以例如GAZO為主成分之高折射率層,且第1層及第5層的膜厚形成為大致相等。第1層及第5層之膜厚的差值相對於2個層中任一者之層的膜厚,較佳的是在10%以內,更佳的是5%以內,進一步較佳的是3%以內。又,第2層及第4層係以例如AgNdCu為主成分之金屬層,且膜厚形成為大致相等。第2層及第4層的膜厚之差值相對於2個層中任一者之層的膜厚,較佳的是在10%以內,更佳的是5%以內,進一步較佳的是3%以內。
反射層3的層構成並不限定於該等,其亦可是使例如各自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複數個層而形成1個層。圖6A~圖6F係顯示使高折射率層分離為複數個層而形成之反射層3的層構成之一例。在圖6A所示之例中,係使第3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ZnO及Nb2 O5 為主成分之2層。在圖6B所示之例中,係使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Nb2 O5 及GAZO為主成分之3層,並使第5層之高折 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及Nb2 O5 為主成分之2層。在圖6C所示之例中,係使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ZnO及Nb2 O5 為主成分之2層,並使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ZnO、Nb2 O5 及ZnO為主成分之3層。
又,在圖6D所示之例中,係使第1層、第3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及Nb2 O5 為主成之2層。在圖6E所示之例中,係使第1層及第5層的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及Nb2 O5 為主成分之2層,並使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Nb2 O5 及GAZO為主成分之3層。在圖6F之例中,係使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及Nb2 O5 為主成分之2層,並使第3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為以GAZO、Nb2 O5 及GAZO為主成分之3層。
另,積層膜並不限定於由無機材料所構成之薄膜,其亦可於由高分子材料所構成之薄膜或高分子中積層分散微粒子等之層而構成。又,以防止該等光學透明層製膜時的下層金屬氧化劣化之目的,亦可於予以成膜之光學透明層的界面設置數nm程度的Ti等之較薄的緩衝層。此處,所謂「緩衝層」係在上層製膜時,用以實現藉由自身氧化而抑制作為下層之金屬層等的氧化之層。
(色調變化之抑制)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係藉由設定顯示藍色或紅色等之色調之指標值,並以滿足該指標值之方式形成積層膜,而抑制色調的變化。在該例中,作為相對於色調之指標值,係設定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
藍色指標係用以判斷看上去透射光是否帶有藍色之指標值。藍色指標值係藉由以將分別乘以波長為620nm~750nm的範圍之光源光譜、反射率與能見度者積分之值除以將乘以光源光譜與能見度者積分之值而算出。
期望藍色指標值較佳的是未達0.152,更佳的是未達0.111。這是因為在藍色指標值為0以上未達0.111之情形下,幾乎不必擔心藍色,在0.111以上未達0.152之情形下,雖依存於外部的亮度,但是不必擔心之程度之故。另一方面,在藍色指標值為0.152以上未達0.2之情形下,於特定的角度方向會有看上去透射光稍微帶有藍色之傾向,在0.2以上之情形下,於特定的角度方向會有看上去透射光帶有較濃之藍色之傾向。
紅色指標係用以判斷看上去透射光是否帶有紅色之指標值。紅色指標值與藍色指標值相同,係藉由以將分別乘以波長為620nm~750nm的範圍之光源光譜、反射率與能見度者積分之值除以將乘以光源光譜與能見度者積分之值而算出。
期望紅色指標值較佳的是未達0.258,更佳的是未達0.175。這是因為在紅色指標值為0以上未達0.175之情形下,幾乎不必擔心紅色,在0.175以上未達0.258之情形下,雖依存於外部的亮度,但係不必擔心之程度之故。另一方面,在紅色指標值為0.258以上未達0.3之情形下,於特定的角度方向會有看上去透射光稍微帶有紅色之傾向,在0.3以上之情形下,於特定的角度方向會有看上透射光 帶有較濃的紅色之傾向。
(光學薄膜的功能)
圖7A、圖7B係用以說明光學薄膜的功能之一例之剖面圖。此處,作為例,係以構造體的形狀為傾斜角45°的角柱形狀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如圖7A所示般,在入射至該光學薄膜1之太陽光中,近紅外線L1的一部分係相對於在與所入射之方向相同程度的上空方向上定向反射,而使可視光L2 透射光學薄膜1。
又,如圖7B所示般,入射至光學薄膜1,且由反射層3的反射層面反射之光係以因應入射角度之比例,分離為上空反射之成分LA 、與未上空反射之成分LB 。而後,未上空反射之成分LB 於第2光學層4與空氣之界面進行全反射之後,最終會在與入射方向不同之方向上反射。
若將光的入射角度設為δ,第1光學層4的折射率設為n,反射層3的反射率設為R時,則相對於全入射成分之上空反射成分LA 的比例x係由以下式(1)表示。
x=(sin(45-δ')+(cos(45-δ')/tan(45+δ'))/(sin(45-δ')+cos(45-δ'))×R2...(1)
惟,δ'=sin-1(sinδ/n)
當未上空反射之成分LB 的比例增多時,入射光上空反射之比例會減少。為使上空反射的比例提高,在反射層3的形狀上,亦即在第1光學層4的構造體4c之形狀上下工夫係為有效者。例如,為使上空反射的比例提高,構造體4c的形狀較佳的是設為圖3C所示之雙凸形狀、或圖4所示之非 對稱的形狀。藉由設為此種形狀,即便無法在與入射光完全相同之方向上使光反射,亦可使自建築用窗材等之上方向入射之光在上方向上反射之比例增多。圖3C及圖4所示之2個形狀係如圖8A及圖8B所示般,由於利用反射層3之入射光的反射次數係1次即結束,因此相較於圖7所示般之2次(或3次以上)反射之形狀,可使最終的反射成分增多。例如,在利用2次反射之情形下,當將相對於反射層3的某個波長之反射率設為80%時,上空反射率雖邏輯上為64%,但若1次反射即結束,則上空反射率為80%。
圖9係顯示柱狀的構造體4c的脊線13 與入射光L及反射光L1 之關係。光學薄膜1較佳的是在以入射角(θ、Φ)入射至入射面S1之光L中,相對於將特定波長帶的光L1 選擇性地在(θo、-Φ)之方向(0°<θo<90°)上定向反射,而使特定波長帶以外的光L2 透射。這是由於藉由滿足此種關係,可使特定波長帶的光在上空方向上反射之故。惟,θ:係相對於入射面S1之垂線l1 與入射光L或反射光L1 所形成之角。Φ:係於入射面S1內與柱狀的構造體4c之脊線l3 正交之直線l2 與將入射光L或反射光L1 投影於入射面S1之成分所構成之角。另,將以垂線l1 為基準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θ設為「+θ」,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θ設為「-θ」。將以直線l2 為基準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Φ設為「+Φ」,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之角度Φ設為「-Φ」。
[光學薄膜的製造裝置]
圖10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用以製造光學薄膜之 製造裝置的一構成例之概略圖。如圖10所示般,該製造裝置具備:層壓輥41、42、導輥43、塗佈裝置45、及照射裝置46。
層壓輥41、42在構成上可夾住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與第2基材5a。此處,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係在第1光學層4的一主面上使反射層3成膜者。另,作為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亦可於與使第1光學層4的反射層3成膜之面相反側之其他主面上形成第1基材4a。在該例中,顯示於第1光學層4的一主面上使反射層3成膜,而於其他主面上形成第1基材4a之情形。導輥43係以可搬送帶狀的光學薄膜1之方式配置於該製造裝置內的搬送路上。層壓輥41、42及導輥43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定,其可因應所期望之輥子特性而適宜選擇不鏽鋼等之金屬、橡膠、矽酮等而使用。
塗佈裝置45可使用具備例如塗佈機等之塗佈機構之裝置。作為塗佈機,考量例如塗佈之樹脂組成物的物性等,可適宜使用凹版、環棒式、及模具式等之塗佈機。照射裝置46係照射例如電子線、紫外線、可視光線、或γ線等之電離線之照射裝置。在該例中,圖示有作為照射裝置46使用照射紫外線之UV燈之情形。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
以下、茲參照圖10~圖13,就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製造方法之一例進行說明。另,以下所示之製造製程的一部分或全部考量生產性,較佳的是利用如圖10所示般之卷式製程進行。惟,模具的製作步驟除外。
首先,如圖11A所示般,藉由例如切削刀加工或鐳射加工等,形成與構造體4c相同的凹凸形狀之模具、或具有該模具的反相形狀之模具(複製)。而後,如圖11B所示般,使用例如溶融押出法或轉錄法等,對薄膜狀的樹脂材料轉錄上述模具的凹凸形狀。作為轉錄法,可舉於模具中流入能量線硬化型樹脂,並照射能量線使其硬化之方法、對樹脂施加熱或壓力而轉錄形狀之方法、或自輥子供給樹脂薄膜,並一面施加熱一面轉錄模具的形狀之方法(層壓轉錄法)等。藉此,如圖11C所示般,會形成於一主面具有構造體4c之第1光學層4。
又,如圖11C所示般,於第1基材4a上亦可形成第1光學層4。在該情形下,可使用例如自輥子供給薄膜狀的第1基材4a,並於該基材上塗佈能量線硬化型樹脂之後抵接於模具,而轉錄模具的形狀,並照射能量線使樹脂硬化之方法。另,樹脂較佳的是進而包含交聯劑。這是由於可在無須使室溫下之儲存彈性率產生較大變化之下,使樹脂耐熱化之故。
而後,如圖12A所示般,於該第1光學層4的一主面上使反射層3成膜。作為反射層3的成膜方法,可舉例如濺射法、蒸鍍法、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體沉積法)法、浸沾式塗佈法、鑄模塗佈法、濕式塗佈法、噴灑式塗佈法等,且較佳的是根據該等成膜方法,因應構造體4c的形狀等適宜地進行選擇。而後,如圖12B所示般,因應需要,對於反射層3,施加退火處理31。退火處 理的溫度係在例如100℃以上250℃以下之範圍內。
而後,如圖12C所示般,將未硬化狀態的樹脂22塗佈於反射層3上。作為樹脂22,可使用例如能量線硬化型樹脂、或熱硬化型樹脂等。作為能量線硬化型樹脂,較佳的是紫外線硬化樹脂。而後,係如圖13A般,藉由於樹脂22上覆蓋第2基材5a,而形成積層體。而後,如圖13B所示般,藉由例如能量線32或加熱32使樹脂22硬化,且對於積層體施加壓力33。作為能量線,可使用例如電子線、紫外線、可視光線、γ線、電子線等,且基於生產設備的觀點,較佳的是紫外線。積算照射量較佳的是考量樹脂的硬化特性、樹脂或基材的黃化抑制等而適宜地進行選擇。對積層體施加之壓力較佳的是在0.01MPa以上1MPa以下之範圍內。若未達0.01MPa,則會在薄膜的移動性上會產生問題。另一方面,當超過1MPa時,作為夾住輥子需要使用金屬輥子,且易於產生壓力不均而不佳。以上,係如圖13C所示般,於反射層3上形成第2光學層5,而獲得光學薄膜1。
此處,茲利用圖10所示之製造裝置,就光學薄膜1的形成方法具體地進行說明。首先,自未圖示之基材供給輥子送出第2基材5a,並使所送出之第2基材5a通過塗佈裝置45的下方。而後,以通過塗佈裝置45的下方之第2基材5a狀利用塗佈裝置45塗佈電離線硬化樹脂44。而後,將塗佈有電離線硬化樹脂44之第2基材5a朝向層壓輥搬送。另一方面,自未圖示之光學層供給輥子送出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 9,並朝向層壓輥41、42搬送。
而後,以不會於第2基材5a與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之間進入氣泡之方式,利用層壓輥41、42夾住所搬入之第2基材5a與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並對於第2基材5a層壓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而後,將利用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而層壓之第2基材5a一面沿層壓輥41的外周面一面進行搬送,且利用照射裝置46自第2基材5a側對電離線硬化樹脂44照射電離線,並使電離線硬化樹脂44硬化。藉此,經由電離線硬化樹脂44貼合第2基材5a與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9,而製作目標之長條的光學薄膜1。而後,利用未圖示之捲曲輥子捲曲所製作之帶狀的光學薄膜1。藉此,可獲得捲繞帶狀的光學薄膜1之整幅布。
經硬化之第1光學層4在將上述之第2光學層形成時的製程溫度設為t℃之時,較佳的是(t-20)℃之儲存彈性率為3×107 Pa以上。此處,所謂「製程溫度t」係例如層壓輥41的加熱溫度。可知第1光學層4由於係設置於例如第1基材4a上,並以經由第1基材4a而沿層壓輥41之方式搬送,因此實際涉及第1光學層4之溫度經驗上係(t-20)℃左右。因而,藉由將第1光學層4的(t-20)℃之儲存彈性率設為3×107 Pa以上,可抑制因熱、或熱與加壓而導致光學層內部的界面之凹凸形狀變形。
又,第1光學層4較佳的是25℃下之儲存彈性率為3×109 Pa以下。藉此,可於室溫下將可撓性賦予光學薄膜。因而,可利用卷式製程等之製造步驟製作光學薄膜1。
另,製程溫度t若考量光學層或基材的使用樹脂之耐熱性,較佳的是200℃以下。惟,藉由使用耐熱性較高之樹脂,亦可將製程溫度t設定為200℃以上。
[反射層的膜厚之設定]
如上述般,顯示藍色及紅色的色調之藍色指標值及紅色指標值係因應反射層3的積層膜之各層的膜厚而產生變化。是以,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係以藍色指標值及紅色指標值為參數,而設定為滿足該參數的條件般之積層膜的膜厚。
又,在該例中,除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係以可視光線透射率及遮蔽係數為參數,設定積層膜的膜厚。可視光線透射率係顯示光的透射率之參數,且較佳的是70%以上。遮蔽係數係顯示遮蔽熱之效率之參數,且較佳的是0.6以下。關於可視光線透射率及遮蔽係數,其係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相同,因應積層膜的膜厚而產生變化。
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般之積層膜之各層的膜厚可利用例如模擬算出。例如,可藉由利用模擬求出相對於膜厚之各參數的分佈,而設定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膜厚。
在進行模擬之時,係由因應反射層3的積層膜之各層的膜厚而決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規定。比率α表示相對於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之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之比率。比率β表示自第1光學層側及第2光學層側任一者來看,相對於第1層的高折射率層之光學膜厚之第3層的高折射率層之光學膜厚的比率。另,光學膜厚表示藉由對於幾何膜厚 乘以折射率而獲得之膜厚。
此處,自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任一者來看,就第1層及第5層的高折射率層之膜厚大致相等,且第2層及第4層的金屬層之膜厚大致相等之情形進行說明。另,高折射率層係對於金屬層具有高折射率者。在將積層膜的第1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設為「X1」,將第3層的高折射率層之光學膜厚設為「X2」,將第2層及第4層的金屬層之光學膜厚設為「Y」之情形下,光學膜厚中的總膜厚(幾何膜厚)L、比率α及比率β係由以下式(2)~式(4)算出。
L=X1+Y+X2+Y+X1...(2)
α=2Y/(2X1+X2)...(3)
β=X2/X1...(4)
基於上述之式(2)~式(4),藉由求出總膜厚L、比率α及及比率β,可設定反射層3的積層膜之各層的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膜厚。
另,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係如圖14所示般,將垂直於形成於第1光學層4之構造體4c的傾斜面之方向定義為反射層3的積層膜之厚度方向。在將相對於第1光學層4的主面之構造體4c的傾斜面之角度設為「θ」之情形下,於垂直於第1光學層4的主面之方向的膜厚A與垂直於構造體4c的傾斜面之方向的膜厚B之間使「A=B/cosθ」的關係成立。例如,在構造體4c的傾斜面之角度θ為54°之情形下,成為「A≒1.7B」。
茲參照圖15所示之流程圖,就決定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膜厚之處理的流程之一例進行說明。首先,為進行使反射層3的積層膜之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之情形的模擬,而設定步驟S1~步驟S5所示之條件。在步驟S1中,設定積層膜的總膜厚L。在步驟S2中,設定形成於積層膜上之形狀的傾斜角度。在步驟S3中,設定積層膜之各層的膜厚分佈。在步驟S4中,設定第1光學層(形狀層)及第2光學層(包埋層)的折射率。在步驟S5中,輸入比率α及比率β。
在步驟S6中,係基於由步驟S1~步驟S5所設定之條件進行模擬,並分別算出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之各參數的值。在步驟S7中,算出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之可視光線透射率。在步驟S8中,算出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之遮蔽係數。在步驟S9中,算出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之藍色指標。在步驟S10中,算出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之紅色指標。
在步驟S11中,係藉由使比率α及比率β產生變化而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並重複進行步驟S6~步驟S10的模擬,而分別算出各參數的值。
在步驟S12中,係將由步驟S7~步驟S10所算出之各參數的值映射於α-β平面上,而如圖16A~圖16D所示般,作成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各參數的分佈之α-β相關圖。圖16A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可視光線透射率的分佈。圖16B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遮蔽係數的分佈。圖16C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藍色指標的分 佈。圖16D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紅色指標的分佈。
而後,於步驟S13中,係基於圖16A~圖16D所示之相對於各參數之α-β相關圖,而擷取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在圖16B中,由影線所示之區域表示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之區域。在圖16C中,由影線所示之區域表示未滿足藍色指標的條件之區域。在圖16D中,由影線所示之區域表示未滿足紅色指標的條件之區域。另,在該模擬中,以如下方式設定各參數的條件。
藍色指標:未達0.152,紅色指標:未達0.258,遮蔽係數:0.6以下,可視光透射率:70%以上
藉由分別疊合如此作成之圖16A~圖16D所示之α-β相關圖,而擷取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圖16E顯示分別疊合圖16A~圖16D所示之α-β相關圖之狀態。在圖16E中,擷取影線化之區域以外的區域。該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所有條件之區域。亦即,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係被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包圍之區域。
在步驟S14中,將該邊界線數值化。例如,擷取邊界線上的特定之值,並基於該值導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而將邊界線數值化。藉此,可決定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就滿足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具體地進行說明。首先,就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 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以每個反射層3的總膜厚L進行說明。
(L=80nm)
圖17A係總膜厚L為80nm的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在圖17A中,點「●」及「▲」係表示滿足藍色指標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又,點「■」係表示滿足紅色指標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在圖17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另,以下說明中使用之圖17B~圖20亦是同樣標記。
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5)~式(7)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4β2 +0.0053β+0.0065...(5)
α=-1×10-5 β2 +0.0007β+0.0066...(6)
α=-1×10-5 β2 +0.0005β+0.0119...(7)
在該情形下,被式(5)~式(7)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8)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1區域R1」。)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1區域R1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1區域R1,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8)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這是因為當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時,會導致於金屬層中使用之材料的物性值產生變化,而使自模擬值背離之可能性 增大之故。
α=0.012114...(8)
另,以下在L=8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1區域R1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1平面Sp1」。
(L=90nm)
圖17B係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另,在圖17B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9)~式(11)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2β2 +0.0039β+0.0087...(9)
α=-3×10-5 β2 +0.0014β+0.0038...(10)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在該情形下,被式(9)~式(11)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12)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2區域R2」。)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2區域R2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2區域R2,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12)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
α=0.010589...(12)
另,以下在L=9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2區域R2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2平面Sp2」。
(L=100nm)
圖18A係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另,在圖18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13)~式(15)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2β2 +0.0055β+0.0057...(13)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4)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在該情形下,被式(13)~式(15)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16)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3區域R3」。)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3區域R3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3區域R3,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16)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
α=0.009403...(16)
另,以下在L=10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3區域R3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3平面Sp3」。
(L=120nm)
圖18B係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另,在圖18B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 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17)~式(19)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7)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8)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在該情形下,被式(17)~式(19)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20)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4區域R4」。)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4區域R4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4區域R4,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20)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
α=0.007709...(20)
另,以下在L=12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4區域R4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4平面Sp4」。
(L=140nm)
圖19A係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另,在圖19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21)~式(23)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14β2 +0.0136β-0.0027...(21)
β=10132α2 -241.39α+4.747...(22)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在該情形下,被式(21)~式(23)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24)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5區域R5」。)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5區域R5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5區域R5,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24)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
α=0.006523...(24)
另,以下在L=14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5區域R5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5平面Sp5」。
(L=160nm)
圖19B係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另,在圖19B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25)~式(28)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5β2 +0.0273β-0.0145...(25)
α=0.0043β2 -0.0332β+0.07...(26)
β=2.875...(27)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在該情形下,被式(25)~式(28)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29)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6區域R6」。)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6區域R6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6區域R6,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29)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
α=0.005676...(29)
另,以下在L=16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6區域R6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6平面Sp6」。
(L=180nm)
圖20係總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另,在圖20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各參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0)~式(32)所示之各參數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103β2 +0.047β-0.0322...(30)
α=0.0093β2 -0.0677β+0.1212...(31)
α=-0.0003β2 +0.0036β+0.0046...(32)
在該情形下,被式(30)~式(32)所示之近似曲線與以下式(33)所示之直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7區域R7」。)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7區域R7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此處,於第7區域R7,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及直線者。式(33)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
α=0.00498...(33)
另,以下在L=18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7區域R7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7平面Sp7」。
而後,茲就除上述之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以每個反射層3的總膜厚L進行說明。
(L=80nm)
圖21A係總膜厚L為80nm的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在圖21A中,點「×」表示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在圖21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另,以下說明中使用之圖21B~圖24亦是同樣標記。
除上述式(5)~式(7)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4)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6×10-6 β2 +0.0002β+0.0141...(34)
在該情形下,被式(6)、式(7)及式(34)所示之近似曲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1區域R11」。)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1區域R11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1 區域R11,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8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1區域R11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1平面Sp11」。
(L=90nm)
圖21B係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情形的α-β相關圖。另,在圖21B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除上述式(9)~式(11)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5)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5)
在該情形下,被式(10)、式(11)及式(35)所示之近似曲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2區域R12」。)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2區域R12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2區域R12,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9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2區域R12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2平面Sp12」。
(L=100nm)
圖22A係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情形的α-β相關圖。另,在圖22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 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除上述式(13)~式(15)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6)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3×10-5 β2 +0.0004β+0.0113...(36)
在該情形下,被式(14)、式(15)及式(36)所示之近似曲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3區域R13」。)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3區域R13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3區域R13,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10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3區域R13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3平面Sp13」。
(L=120nm)
圖22B係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情形的α-β相關圖。另,在圖22B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除上述式(17)~式(19)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7)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7)
在該情形下,被式(18)、式(19)及式(37)所示之近似曲線 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4區域R14」。)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4區域R14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4區域R14,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12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4區域R14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4平面Sp14」。
(L=140nm)
圖23A係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情形的α-β相關圖。另,在圖23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除上述式(21)~式(23)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8)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8)
在該情形下,被式(22)、式(23)及式(38)所示之近似曲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5區域R15」。)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5區域R15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5區域R15,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14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5區域R15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5平面Sp15」。
(L=160nm)
圖23B係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情形的α-β相關圖。另,在圖23B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除上述式(25)~式(28)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39)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9)
在該情形下,被式(25)~式(28)及式(39)所示之近似曲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6區域R16」。)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6區域R16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6區域R16,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16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6區域R16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6平面Sp16」。
(L=180nm)
圖24係總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情形的α-β相關圖。另,在圖24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的邊界線上之特定的點(α、β)由於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除上述式(30)~式(32)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以外,係基於描繪於α-β相關圖上之遮蔽係數的邊界線上之點,而導出以下式 (40)所示之邊界線的近似曲線。
α=-0.0003β2 +0.0021β+0.0055...(40)
在該情形下,被式(30)~式(32)及式(40)所示之近似曲線包圍之由影線所示之區域(以下稱為「第7區域R17」。)成為滿足所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7區域R17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7區域R17,成為包含上述近似曲線者。另,以下在L=18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7區域R17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7平面Sp17」。
而後,茲就總膜厚L為特定的膜厚以外之情形之決定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方法進行說明。圖25係將基於圖17A~圖20所示之α-β相關圖而決定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以比率α、比率β及總膜厚L為軸之3維平面上者。於該例中,顯示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各總膜厚L的值之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之邊界線上的特定之點(α、β)及自該等之點之群導出之近似曲線於圖25針對各總膜厚L之值由於成為各自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
如圖25所示般,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可考慮為相對於總膜厚L係連續者。是以,在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80nm以外之情形下,將由以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為兩端面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設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首先,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並滿足該等參數的條件之方式,茲就將總膜厚L設定為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80nm)之間之值之情形進行說明。
(80nm<L<90nm)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係如圖26A所示般,由以利用第1區域R1規定之第1平面Sp1與利用第2區域R2規定之第2平面Sp2為兩端面之周面S1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自身者。
上述周面S1係如圖26A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1區域R1的周邊C1以式(5)與式(7)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將第2區域R2的周邊C2以式(9)與式(11)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1區域R1及第2區域R2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
α=-0.0004β2 +0.0053β+0.0065...(5)
α=-1×10-5 β2 +0.0005β+0.0119...(7)
α=-0.0002β2 +0.0039β+0.0087...(9)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係如圖26B所示般,由以利用第2區域R2規定之第2平面Sp2與利用第3區域R3規定之第3平面Sp3為兩端面之周面S2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2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2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2自身者。
上述周面S2係如圖26B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2區域R2的周邊C2以式(9)與式(11)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將第3區域R3的周邊C3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將以ΔC2i、ΔC3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2區域R2及第3區域R3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2」。
α=-0.0002β2 +0.0039β+0.0087...(9)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α=-0.0002β2 +0.0055β+0.0057...(13)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係如圖27A 所示般,由以利用第3區域R3規定之第3平面Sp3與利用第4區域R4規定之第4平面Sp4為兩端面之周面S3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3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3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3自身者。
上述周面S3係如圖27A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3區域R3的周邊C3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將第4區域R4的周邊C4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3區域R3及第4區域R4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3」。
α=-0.0002β2 +0.0055β+0.0057...(13)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7)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係如圖27B所示般,由以利用第4區域R4規定之第4平面Sp4與利用第5區域R5規定之第5平面Sp5為兩端面之周面S4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 含於由周面S4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4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4自身者。
上述周面S4係如圖27B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4區域R4的周邊C4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將第5區域R5的周邊C5以式(21)與式(23)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5i,將以ΔC4i、ΔC5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4區域R4及第5區域R5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4」。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7)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α=-0.0014β2 +0.0136β-0.0027...(21)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係如圖28A所示般,由以利用第5區域R5規定之第5平面Sp5與利用第6區域R6規定之第6平面Sp6為兩端面之周面S5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5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5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5自身者。
上述周面S5係如圖28A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5區域R5的周邊C5以式(21)與式(23)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5i,將第6區域R6的周邊C6以式(25)與式(28)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6i,將以ΔC5i、ΔC6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5區域R5及第6區域R6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5」。
α=-0.0014β2 +0.0136β-0.0027...(21)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α=-0.005β2 +0.0273β-0.0145...(25)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160nm<L<180nm)
在總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係如圖28B所示般,由以利用第6區域R6規定之第6平面Sp6與利用第7區域R7規定之第7平面Sp7為兩端面之周面S6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7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7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7自身者。
上述周面S6係如圖28B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6區域R6的周邊C6以式(25)與式(28)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6i,將第7區域R7的周邊C7以式(30)與式(32)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 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7i,將以ΔC6i、ΔC7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6區域R6及第7區域R7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6」。
α=-0.005β2 +0.0273β-0.0145...(25)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α=-0.0103β2 +0.047β-0.0322...(30)
α=-0.0003β2 +0.0036β+0.0046...(32)
因而,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參數條件之區域係針對每個各總膜厚L的範圍而如下般設定。
(80nm≦L≦90nm)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1區域R1規定之第1平面Sp1、利用第2區域R2規定之第2平面Sp2、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包圍之區域(空間)V1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平面Sp2、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包圍之區域(空間)V1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成為包含平面Sp1、平面Sp2及周面S1者。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2 區域R2規定之第2平面Sp2、利用第3區域R3規定之第3平面Sp3、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2包圍之區域(空間)V2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2、平面Sp3、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2包圍之區域(空間)V2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2成為包含平面Sp2、平面Sp3及周面S2者。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3區域R3規定之第3平面Sp3、利用第4區域R4規定之第4平面Sp4、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3包圍之區域(空間)V3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3、平面Sp4、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3包圍之區域(空間)V3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3成為包含平面Sp3、平面Sp4及周面S3者。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4區域R4規定之第4平面Sp4、利用第5區域R5規定之第5平面Sp5、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4包圍之區域(空間)V4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4、平面Sp5、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4包圍之區域(空間)V4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4成為包含平面Sp4、平面Sp5及 周面S4者。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5區域R5規定之第5平面Sp5、利用第6區域R6規定之第6平面Sp6、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5包圍之區域(空間)V5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5、平面Sp6、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5包圍之區域(空間)V5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5成為包含平面Sp5、平面Sp6及周面S5者。
(160nm≦L≦180nm)
在總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6區域R6規定之第6平面Sp6、利用第7區域R7規定之第7平面Sp7、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6包圍之區域(空間)V6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6、平面Sp7、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6包圍之區域(空間)V6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6成為包含平面Sp6、平面Sp7及周面S6者。
而後,茲就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並將總膜厚L設定於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80nm)之間之值之情形進行說明。
圖29係將基於圖21A~圖24所示之α-β相關圖而決定之滿 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以比率α、比率β及總膜厚L為軸之3維平面上者。於該例中,顯示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另,各總膜厚L的值之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之邊界線上的特定之點(α、β)及自該等之點之群導出之近似曲線於圖29針對各總膜厚L之值由於成為各自由影線所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
如圖29所示般,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亦相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可考慮為相對於總膜厚L係連續者。是以,在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80nm以外之情形下,將由以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為兩端面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設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80nm<L<90nm)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係如圖30A所示般,由以利用第1區域R11規定之第1平面Sp11與利用第2區域R12規定之第2平面Sp12為兩端面之周面S11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1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1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1自身者。
上述周面S11係如圖30A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1區域R11的周邊C11以式(7)與式(34)之交點P為起點 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1i,將第2區域R12的周邊C12以式(11)與式(35)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2i,將以ΔC11i、ΔC1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定義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1區域R11及第2區域R12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1」。
α=-1×10-5 β2 +0.0005β+0.0119...(7)
α=-6×10-6 β2 +0.0002β+0.0141...(34)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5)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係如圖30B所示般,由以利用第2區域R12規定之第2平面Sp12與利用第3區域R13規定之第3平面Sp13為兩端面之周面S12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2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2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2自身者。
上述周面S12係如圖30B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2區域R12的周邊C12以式(11)與式(35)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2i,將第3區域R13的周邊C13以式(15)與式(36)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 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3i,將以ΔC12i、ΔC13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定義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2區域R12及第3區域R13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2」。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5)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α=-3×10-5 β2 +0.004β+0.0113...(36)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係如圖31A所示般,由以利用第3區域R3規定之第3平面Sp13與利用第4區域R14規定之第4平面Sp14為兩端面之周面S13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3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3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3自身者。
上述周面S13係如圖31A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3區域R13的周邊C13以式(15)與式(36)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3i,將第4區域R14的周邊C14以式(19)與式(37)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4i,將以ΔC13i、ΔC1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 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3區域R13及第4區域R14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3」。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α=-3×10-5 β2 +0.0004β+0.0113...(36)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7)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係如圖31B所示般,由以利用第4區域R14規定之第4平面Sp14與利用第5區域R15規定之第5平面Sp15為兩端面之周面S14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4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4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4自身者。
上述周面1S4係如圖31B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4區域R14的周邊C14以式(19)與式(37)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4i,將第5區域R15的周邊C15以式(23)與式(38)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5i,將以ΔC14i、ΔC15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4區域R14及第5區域R15為順時 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7)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8)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係如圖32A所示般,由以利用第5區域R15規定之第5平面Sp15與利用第6區域R16規定之第6平面Sp16為兩端面之周面S15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5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5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5自身者。
上述周面S15係如圖32A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5區域R15的周邊C15以式(23)與式(38)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5i,將第6區域R16的周邊C16以式(125)與式(39)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6i,將以ΔC15i、ΔC16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5區域R15及第6區域R16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5」。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8)
α=-0.005β2 +0.0273β-0.0145...(25)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9)
(160nm<L<180nm)
在總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係如圖32B所示般,由以利用第6區域R16規定之第6平面Sp16與利用第7區域R17規定之第7平面Sp17為兩端面之周面S16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由周面S16包圍之區域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由周面S16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周面S16自身者。
上述周面S16係如圖32B所示般,如下定義之區域。
將第6區域R16的周邊C16以式(25)與式(39)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6i,將第7區域R17的周邊C17以式(130)與式(40)之交點P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7i,將以ΔC16i、ΔC17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惟,i係1至n為止的自然數,較佳的是設為n→∞。又,在自L軸方向(亦即,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觀看第6區域R16及第7區域R17為順時針方向之方向上,i為增加者。將由包含如此定義之微小區域ΔSi之群形成之周面定義為「周面S16」。
α=-0.005β2 +0.0273β-0.0145...(25)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9)
α=-0.0103β2 +0.047β-0.0322...(30)
α=-0.0003β2 +0.0021β+0.0055...(40)
因而,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光係數的參數條件之區域係針對每個各總膜厚L的範圍而如下所示。
(80nm≦L≦90nm)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1區域R11規定之第1平面Sp11、利用第2區域R12規定之第2平面Sp12、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1包圍之區域(空間)V11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1、平面Sp12、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p11包圍之區域(空間)V11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1成為包含平面Sp11、平面Sp12及周面S11者。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2區域R12規定之第2平面Sp12、利用第3區域R13規定之第3平面Sp13、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2包圍之區域(空間)V12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2、平面Sp13、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p12包圍之區域(空間)V12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2成為包含平面Sp12、平面Sp13及周面S12者。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3區域R13規定之第3平面Sp13、利用第4區域R14規定之第4平面Sp14、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3包圍之區域(空間)V13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3、平面Sp14、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p13包圍之區域(空間)V13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3成為包含平面Sp13、平面Sp14及周面S13者。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4區域R14規定之第4平面Sp14、利用第5區域R15規定之第5平面Sp15、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4包圍之區域(空間)V14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4、平面Sp15、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p14包圍之區域(空間)V14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4成為包含平面Sp14、平面Sp15及周面S14者。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5區域R15規定之第5平面Sp15、利用第6區域R16規定之第6平面Sp16、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5包圍之區域(空間)V15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5、平面Sp16、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p15包圍之區域(空間)V15內,而滿足 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5成為包含平面Sp15、平面Sp16及周面S15者。
(160nm≦L≦180nm)
在總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由利用第6區域R16規定之第6平面Sp16、利用第7區域R7規定之第7平面Sp17、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16包圍之區域(空間)V16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比率α及比率β可藉由包含於由平面Sp16、平面Sp17、及以該等平面為兩端面之周面Sp16包圍之區域(空間)V16內,而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16成為包含平面Sp16、平面Sp17及周面S16者。
如此,藉由設定總膜厚L,並以成為由影線所示之區域內的比率α及比率β之方式設定各層的膜厚,可製作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積層膜。
上述中,雖講特定的總膜厚L以外之情形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設為由以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為兩端面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但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並不限定於該例製作。例如,總膜厚L為特定值以外之情形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可設為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值之區域彼此重合之區域。
首先,茲就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進行說明。圖33A係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者。在該例中,顯示總膜厚L為160 nm及180nm之情形之區域。
如圖33A所示般,藉由將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二形成2個區域重疊之區域。此時,可將重疊之區域設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彼此重疊枝區域可給予形成各自的區域之近似曲線而決定。
(80nm<L<90nm)
在總膜厚L超過80nm未達9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17A及圖17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8)、式(10)及式(11)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0.012114...(8)
α=-3×10-5 β2 +0.0014β+0.0038...(10)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超過90nm未達10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17B及圖18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11)~式(15)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α=0.010589...(12)
α=-0.0002β2 +0.0055β+0.0057...(13)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4)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超過100nm未達12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18A及圖18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15)~式(19)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α=0.009403...(16)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7)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8)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超過120nm未達14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18B及圖19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20)~式(23)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0.007709...(20)
α=-0.0014β2 +0.0136β-0.0027...(21)
β=10132α2 -241.39α+4.747...(22)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超過140nm未達16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19A及圖19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23)~式(28)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α=0.006523...(24)
α=-0.005β2 +0.0273β-0.0145...(25)
α=-0.0043β2 -0.0332β+0.07...(26)
β=2.875...(27)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160nm<L<180nm)
在總膜厚L超過160nm未達18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19B及圖20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28)~式(32)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α=0.005676...(29)
α=-0.0103β2 +0.047β-0.0322...(30)
α=-0.0093β2 -0.0677β+0.1212...(31)
α=-0.0003β2 +0.0036β+0.0046...(32)
而後,茲就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進行說明。圖33B係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者。於該例中,顯示總膜厚L為160nm及180nm之情形之區域。
如圖33B所示般,藉由將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而形成2個區域重疊之區域。此時,可將重疊之區域設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彼此重疊之區域可基於形成各自的區域之近似曲線而決定。
另,在總膜厚L超過80nm未達90nm之情形下,由於即 便將圖21A及圖21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亦可不存在彼此重疊之區域,因此無法進行利用該方法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的決定。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超過90nm未達10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21B及圖22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11)、式(14)、式(15)及式(35)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2×10-5 β2 +0.0006β+0.0112...(11)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4)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5)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超過100nm未達12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22A及圖22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15)、式(18)、式(19)及式(36)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4×10-5 β2 +0.001β+0.0099...(15)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8)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α=-3×10-5 β2 +0.004β+0.0113...(36)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超過120nm未達14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22B及圖23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 下式(19)、式(22)、式(23)及式(37)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9)
β=10132α2 -241.39α+4.747...(22)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7)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超過140nm未達16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23A及圖23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23)、式(26)、式(28)及式(38)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0.0001β2 +0.002β+0.0074...(23)
α=-0.0043β2 -0.0332β+0.07...(26)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β=2.875...(32)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8)
(160nm<L<180nm)
在總膜厚L超過160nm未達180nm之情形下,係基於圖23B及圖24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而使由以下式(28)、式(30)、式(32)、式(39)及式(31)包圍之區域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8)
α=-0.0103β2 +0.047β-0.0322...(30)
α=-0.0003β2 +0.0036β+0.0046...(32)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9)
α=0.0093β2 -0.0677β+0.1212...(31)
根據第1實施形態,藉由決定相對於因應反射層3的各層之膜厚而決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並以使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該區域內之方式設定反射層3的膜厚,可抑制色調變化。
<變化例>
以下,茲就上述實施形態之變化例進行說明。
[第1變化例]
圖34A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之剖面圖。如圖34A所示般,該第1變化例之光學薄膜1具有凹凸形狀的入射面S1。該入射面S1的凹凸形狀與第1光學層4的凹凸形狀係以例如兩者的凹凸形狀對應之方式形成,且使凸部的頂部與凹部的最下部之位置一致。入射面S1的凹凸形狀較佳的是相較於第1光學層4的凹凸形狀坡度小。
[第2變化例]
圖34B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第2變化例之剖面圖。如圖34B所示般,在該第2變化例之光學薄膜1中,形成有反射層3之第1光學層4的凹凸面中之凸形狀頂部的位置係以與第1光學層4的入射面S1成為大致同一高度之方式形成。
<2、第2實施形態>
第2實施形態係代替利用近似曲線規定之區域,而應用於利用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中,且在設定用以滿足各參數 之區域之層面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近似直線係自以第1實施形態求出之近似曲線導出。
(近似直線之導出方法)
首先,茲參照圖35,就自近似曲線導出近似直線之方法進行說明。此處,雖就以L=140nm之情形為例自近似曲線導出近似直線之方法進行說明,但針對L=80nm、90nm、100nm、120nm、160nm之情形亦可利用相同之方法導出近似直線。
如圖35所示般,近似曲線彎曲,作為其彎曲的方向,有(a)與區域R5的重心G相反方向、及(b)區域R5的重心G之方向之2個彎曲方向。具體而言,在L=140nm之情形下,由式(21)、式(23)表示之近似曲線的彎曲方向相對於(a)與區域R5的重心G相反方向者,由式(22)表示之近似曲線的彎曲方向係(b)區域R5的重心G之方向。近似直線的導出方法由於根據該等近似曲線的彎曲方向不同而不同,因此劃分為(a)與區域R5的重心G相反方向之彎曲方向、及(b)區域R5的重心G之方向的彎曲方向而就近似曲線的導出方法進行說明。
(a)與區域R5的重心G相反方向之彎曲方向
自由式(21)表示之近似曲線可例如以下般求出由式(21a)表示之近似直線。首先,求出與由式(21)表示之近似曲線交差之直線(24)與近似曲線(23)之交點A、B的座標。而後,求出通過該等2個交點A、B的座標之直線,而將該直線設為近似直線(21a)。
自由式(23)表示之近似曲線,可例如以下般求出由式(23a)表示之近似直線。首先,與由式(23)表示之近似曲線交差之近似曲線(21)與近似曲線(22)之交點B、C的座標。而後,求出通過該等2個交點B、C的座標之直線,而將該直線設為近似直線(23a)。
(b)區域R5的重心G之方向的彎曲方向
自由式(22)表示之近似曲線可例如以下般求出由式(22a)表示之近似直線。首先,求出與由式(22)表示之近似曲線交差之直線(23)與近似曲線(24)之交點C、D的座標。而後,求出通過該等2個交點C、D的座標之直線22m。其次,求出與該直線22m平行,且內接於近似曲線22上之直線(接線),而將該直線設為近似直線(22a)。
(滿足3個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首先,茲就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針對滿足該等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以每個反射層3的總膜厚L按順序進行說明。
(L=80nm)
圖36A係總膜厚L為8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在圖36A中,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的條件之區域與未滿足之區域之邊界線由於成為由影線表示之區域的外側,因此省略圖示。另,針對由以下說明使用之圖36B~圖38B,亦可同樣地省略上述邊界線的圖示。
自規定區域R1(圖17A)之近似曲線之式(5)~(7),導出以 下近似直線之式(5a)~(7a)。另,規定區域R1(圖17A)之以下直線之式(8)如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般,由於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者,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無特別變更而使用。
ab:α=0.004236β+0.007158...(5a)
bd:α=0.000172β+0.012238...(7a)
dc:α=0.000317β+0.009179...(6a)
ca:α=0.012114...(8)
利用由該等式(5a)~(7a)表示之近似直線、與由式(8)表示之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1區域R1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1區域R1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1區域R1a,成為包含由式(5a)~(7a)表示之近似直線、及由式(8)表示之直線者。另,以下,在L=8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1區域R1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1平面Sp1a」。
(L=90nm)
圖36B係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2(圖17B)之近似曲線之式(9)~(11)導出以下的近似直線之式(9a)~(11a)。另,規定區域R2(圖17B)之以下的直線之式(12)如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般,由於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者,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無特別變更而使用。
ab:α=0.003388β+0.008895...(9a)
bd:α=0.000371β+0.011309...(11a)
dc:α=0.000934β+0.005454...(10a)
ca:α=0.010589...(12)
利用由該等式(9a)~(11a)表示之近似直線、與由式(12)表示之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2區域R2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2區域R2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2區域R2a,成為包含由式(9a)~(11a)表示之近似直線、及由式(12)表示之直線者。另,以下,在L=9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2區域R2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2平面Sp2a」。
(L=100nm)
圖37A係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3(圖18A.)之近似曲線之式(13)~(15)導出以下的近似直線之式(13a)~(15a)。另,規定區域R2(圖18A)之以下的直線之式(16)如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般,由於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者,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無特別變更而使用。
ab:α=0.005083β+0.005845...(13a)
bc:α=0.000616β+0.010312...(15a)
cd:α=0.00234β-0.00089...(14a)
da:α=0.009403...(16)
利用由該等式(13a)~(15a)表示之近似直線、與由式(16)表示之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3區域R3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3區域R3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3區域R3a,成為包含由式(13a)~(15a)表示之近似直線、及由式(16)表示之直線者。另,以下,在L=10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3區域R3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3平面Sp3a」。
(L=120nm)
圖37B係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4(圖18B)之近似曲線之式(17)~(19)導出以下的近似直線之式(17a)~(19a)。另,規定區域R4(圖18B)之以下的直線之式(20)如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般,由於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者,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無特別變更而使用。
ab:α=0.006777β+0.003643...(17a)
bc:α=0.001062β+0.008786...(19a)
cd:α=0.008601β-0.02326...(18a)
da:α=0.007709...(20)
利用由該等式(17a)~(19a)表示之近似直線、與由式(20)表示之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4區域R4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4區域R4a 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4區域R4a,成為包含由式(17a)~(19a)表示之近似直線、及由式(20)表示之直線者。另,以下,在L=12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4區域R4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4平面Sp4a」。
(L=140nm)
圖38A係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5(圖19A)之近似曲線之式(21)~(23)導出以下的近似直線之式(21a)~(23a)。另,規定區域R5(圖19A)之以下的直線之式(24)如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般,由於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者,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無特別變更而使用。
ab:α=0.010843β-0.00161...(21a)
bc:α=0.001603β+0.00763...(23a)
cd:α=-0.01414β+0.056433...(22a)
da:α=0.006523...(24)
利用由該等式(21a)~(23a)表示之近似直線、與由式(24)表示之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5區域R5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5區域R5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5區域R5a,成為包含由式(21a)~(23a)表示之近似直線、及由式(24)表示之直線者。另,以下,在L=14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5區域R5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5平面Sp5a」。
(L=160nm)
圖38B係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6(圖19B)之近似曲線之式(25)、(26)、(28)導出以下的近似直線之式(25a)、(26a)、(28a)。此處,包含圖19B所示之式(26)、式(27)之2個近似曲線之邊係求出內接於式(26)的近似曲線之直線,而設為近似直線(26a)。另,規定區域R6(圖19B)之以下的直線之式(29)如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般,由於係為防止金屬層的膜厚成為5nm以下而設定者,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無特別變更而使用。
ab:α=0.019766β-0.01211...(25a)
bc:α=0.002186β+0.006345...(26a)
cd:α=-0.00691β+0.029828...(28a)
da:α=0.005676...(29)
利用由該等式(25a)、(26a)、(28a)表示之近似直線、與由式(29)表示之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6區域R6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6區域R6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6區域R6a,成為包含由式(25a)、(26a)、(28a)表示之近似直線、及由式(29)表示之直線者。另,以下,在L=16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6區域R6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6平面Sp6a」。
如圖39所示般,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可考慮為相對 於總膜厚L係連續者。是以,在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60nm以外之情形下,將由以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為兩端面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設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以下,茲就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且滿足該等之參數的條件之方式,將總膜厚L設定為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60nm)之間之值之情形進行說明。
(80nm<L<90nm)
基於圖36A及圖36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41)~式(44)。
aa:(β-0.5)/0.67=(α-0.01059)/0.001524=(L-90)/(-10)...(41)
bb:(β-0.8)/0.45=(α-0.01161)/0.000847=(L-90)/(-10)...(42)
dd:(β-10.4)/10.6=(α-0.01516)/0.0006776=(L-90)/(-10)...(43)
cc:(β-5.5)/3.75=(α-0.01059)/0.0015247=(L-90)/(-10)...(44)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以下4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41)及(4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1
將式(42)及(4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2
將式(43)及(4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3
將式(44)及(4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4
此處,於區域(空間)V1a成為包含式(41)~式(44)的近似 直線自身者。
將式(41)及式(4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ab以其兩端點沿線段aa(由式(41)表示之線段)及線段bb(由式(42)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ab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將式(42)及式(4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b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bb(由式(42)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d(由式(4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bd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將式(43)及式(4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dd(由式(4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44)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c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將式(44)及式(4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a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44)表示之線段)及線段aa(由式(41)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 段ca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90nm<L<100nm)
基於圖36B及圖37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51)~式(54)。
aa:(β-0.7)/(-0.2)=(α-0.0094)/0.001185=(L-100)/(-10)...(51)
bb:(β-1)/(-0.2)=(α-0.01093)/0.0006776=(L-100)/(-10)...(52)
dc:(β-6.5)/3.9=(α-0.01432)/0.000847=(L-100)/(-10)...(53)
cd:(β-4.4)/1.1=(α-0.0094)/0.001186=(L-100)/(-10)...(54)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由以下4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2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2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51)及(5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1
將式(52)及(5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2
將式(53)及(5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3
將式(54)及(5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4
此處,於區域(空間)V2a成為包含式(51)~式(54)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51)及式(5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ab以其兩端點沿線段aa(由式(51)表示之線段)及線段bb(由式(52)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ab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將式(52)及式(5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b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bb(由式(52)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c(由式(5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bd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將式(53)及式(5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dc(由式(5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d(由式(54)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c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將式(54)及式(5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a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54)表示之線段)及線段aa(由式(51)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a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100nm<L<120nm)
基於圖37A及圖37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61)~式(64)。
aa:(β-0.6)/0.1=(α-0.00771)/0.001694=(L-120)/(-20)...(61)
bb:(β-0.9)/0.1=(α-0.00974)/0.001185=(L-120)/(-20)...(62)
cc:(β-4.25)/2.25=(α-0.0133)/0.0010165=(L-120)/(-20)...(63)
dd:(β-3.6)/0.8=(α-0.00771)/0.0016942=(L-120)/(-20)...(64)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由以下4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3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3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61)及(6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1
將式(62)及(6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2
將式(63)及(6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3
將式(64)及(6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4
此處,於區域(空間)V3a成為包含式(61)~式(64)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61)及式(6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ab以其兩端點沿線段aa(由式(61)表示之線段)及線段bb(由式(62)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ab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將式(62)及式(6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b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bb(由式(62)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6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bc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將式(63)及式(6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 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6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d(由式(64)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d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將式(64)及式(6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a以其兩端點沿線段dd(由式(64)表示之線段)及線段aa(由式(61)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a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120nm<L<140nm)
基於圖37B及圖38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71)~式(74)。
aa:(β-0.75)/(0.15)=(α-0.00652)/0.001185=(L-140)/(-20)...(71)
bb:(β-1)/(-0.1)=(α-0.00923)/0.0005082=(L-140)/(-20)...(72)
cc:(β-3.1)/1.15=(α-0.0216)/0.0006994=(L-140)/(-20)...(73)
dd:(β-3.53)/0.07=(α-0.00652)/0.0011859=(L-140)/(-20)...(74)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由以下4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4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4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71)及(7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1
將式(72)及(7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2
將式(73)及(7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3
將式(74)及(7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4
此處,於區域(空間)V4a成為包含式(71)~式(74)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71)及式(7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ab以其兩端點沿線段aa(由式(71)表示之線段)及線段bb(由式(72)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ab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將式(72)及式(7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b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bb(由式(72)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7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bc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將式(73)及式(7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7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d(由式(74)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d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將式(74)及式(7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a以其兩端點沿線段 dd(由式(74)表示之線段)及線段aa(由式(71)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a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140nm<L<160nm)
基於圖38A及圖38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81)~式(84)。
aa:(β-0.9)/(-0.15)=(α-0.00568)/0.0008471=(L-160)/(-20)...(81)
bb:(β-1.05)/(-0.05)=(α-0.00864)/0.00059297=(L-160)/(-20)...(82)
cc:(β-2.582)/0.518=(α-0.1199)/0.00061=(L-160)/(-20)...(83)
dd:(β-3.496)/0.034=(α-0.00568)/0.0008471=(L-160)/(-20)...(84)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由以下4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5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5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區域(空間)V5a成為包含式(81)~式(84)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81)及(8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1
將式(82)及(8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2
將式(83)及(8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3
將式(84)及(8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4
此處,於區域(空間)V4a成為包含式(81)~式(84)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81)及式(82)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ab以其兩端點沿線段aa(由 式(81)表示之線段)及線段bb(由式(82)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ab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將式(82)及式(8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b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bb(由式(82)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8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bc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將式(83)及式(84)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8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d(由式(84)表示之線段)之方式,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d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將式(84)及式(81)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a以其兩端點沿線段dd(由式(84)表示之線段)及線段aa(由式(81)表示之線段)之方式,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a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因而,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係針對每個各總膜厚L的範圍而如下般設 定。
(80nm≦L≦90nm)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以下6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5a)、式(7a)、式(6a)及式(8)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1a
將式(9a)、式(11a)、式(10a)及式(12)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2a
將式(5a)、式(9a)、式(41)及式(42)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1a
將式(7a)、式(11a)、式(42)及式(43)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2a
將式(6a)、式(10a)、式(43)及式(44)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3a
將式(8)、式(12)、式(44)及式(41)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4a
此處,於區域(空間)V1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自身者。又,面s1a~s4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80nm≦L≦9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範圍之面s1~s4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由以下6個 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2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2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9a)、式(11a)、式(10a)及式(12)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2a
將式(13a)、式(15a)、式(14a)及式(16)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3a
將式(9a)、式(13a)、式(51)及式(52)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1a
將式(11a)、式(15a)、式(52)及式(53)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2a
將式(10a)、式(14a)、式(53)及式(54)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3a
將式(12)、式(16)、式(54)及式(51)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4a
此處,於區域(空間)V2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及直線自身者。又,面s1a~s4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90nm≦L≦10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90nm<L<100nm之範圍之面s1~s4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由以下6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3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3b內,可滿 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13a)、式(15a)、式(14a)及式(16)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3a
將式(17a)、式(19a)、式(18a)及式(20)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4a
將式(13a)、式(17a)、式(61)及式(62)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1a
將式(15a)、式(19a)、式(62)及式(63)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2a
將式(14a)、式(18a)、式(63)及式(64)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3a
將式(16)、式(20)、式(64)及式(61)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4a
此處,於區域(空間)V3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及直線自身者。又,面s1a~s4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100nm≦L≦12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100nm<L<120nm之範圍之面s1~s4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由以下6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4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4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17a)、式(19a)、式(18a)及式(20)的近似直線以及 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4a
將式(21a)、式(23a)、式(22a)及式(24)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5a
將式(17a)、式(21a)、式(71)及式(72)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1a
將式(19a)、式(23a)、式(72)及式(73)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2a
將式(18a)、式(22a)、式(73)及式(74)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3a
將式(20)、式(24)、式(74)及式(71)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4a
此處,於區域(空間)V4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及直線自身者。又,面s1a~s4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120nm≦L≦14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120nm<L<140nm之範圍之面s1~s4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由以下6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5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5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21a)、式(23a)、式(22a)及式(24)的近似直線以及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5a
將式(25a)、式(28a)、式(26a)及式(29)的近似直線以及 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p6a
將式(21a)、式(25a)、式(81)及式(82)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1a
將式(23a)、式(28a)、式(82)及式(83)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2a
將式(22a)、式(26a)、式(83)及式(84)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3a
將式(24)、式(29)、式(84)及式(81)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平面...s4a
此處,於區域(空間)V5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及直線自身者。又,面s1a~s4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140nm≦L≦16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140nm<L<160nm之範圍之面s1~s4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滿足4個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而後,茲就除上述之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以每個反射層3的總膜厚L進行說明。
(L=80nm)
圖40A係總膜厚L為8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11(圖21A)之近似曲線之式(6)、(7)、(34)導出以下之近似直線之式(6b)、(7b)、(34b)。
ed:α=2.95×10-5 β+0.01522...(7b)
df:α=0.000199β+0.011655...(6b)
ef:α=-1.2×10-5 β+0.015739...(34b)
利用由該等式(6b)、(7b)、(34b)表示之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1區域R11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1區域R11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1區域R11a,成為包含由式(6b)、(7b)、(34b)表示之近似直線者。另,以下,在L=8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1區域R11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1平面Sp11a」。
(L=90nm)
圖40B係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12(圖21B)之近似曲線之式(10)、(11)、(35)導出以下之近似直線之式(10b)、(11b)、(35b)。
ed:α=0.000308β+0.01196...(11b)
df:α=0.000791β+0.006941...(10b)
ef:α=0.000127β+0.012846...(35b)
利用由該等式(10b)、(11b)、(35b)表示之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2區域R12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2區域R12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2區域R12a,成為包含由式(10b)、(11b)、(35b)表示之近似直線者。另,以 下,在L=9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2區域R12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2平面Sp12a」。
(L=100nm)
圖41A係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13(圖22A)之近似曲線之式(14)、(15)、(36)導出以下之近似直線之式(14b)、(15b)、(36b)。
ec:α=0.000572β+0.010596...(15b)
cf:α=0.00242β-0.00142...(14b)
ef:α=0.000141β+0.011803...(36b)
利用由該等式(14b)、(15b)、(36b)表示之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3區域R13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3區域R13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3區域R13a,成為包含由式(14b)、(15b)、(36b)表示之近似直線者。另,以下,在L=10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3區域R13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3平面Sp13a」。
(L=120nm)
圖41B係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14(圖22B)之近似曲線之式(18)、(19)、(37)導出以下之近似直線之式(18b)、(19b)、(37b)。
ec:α=0.000997β+0.009064...(19b)
cf:α=0.007454β-0.01838...(18b)
ef:α=0.000295β+0.010257...(37b)
利用由該等式(18b)、(19b)、(37b)表示之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4區域R14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4區域R14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4區域R14a,成為包含由式(18b)、(19b)、(37b)表示之近似直線者。另,以下,在L=12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4區域R14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4平面Sp14a」。
(L=140nm)
圖42A係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15(圖23A)之近似曲線之式(22)、(23)、(38)導出以下之近似直線之式(22b)、(23b)、(38b)。
ec:α=0.001599β+0.007644...(23b)
cf:α=-0.0109β+0.0464...(22b)
ef:α=0.000462β+0.008895...(38b)
利用由該等式(22b)、(23b)、(38b)表示之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5區域R15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5區域R15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5區域R15a,成為包含由式(22b)、(23b)、(38b)表示之近似直線者。另,以 下,在L=14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5區域R15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5平面Sp15a」。
(L=160nm)
圖42B係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自規定區域R16(圖23B)之近似曲線之式(26)、(28)、(39)導出以下之近似直線之式(26b)、(28b)、(39b)。
ec:α=0.002463β+0.005631...(28b)
cf:α=-0.00693β+0.029895...(26b)
ef:α=0.000773β+0.007406...(39b)
利用由該等式(26b)、(28b)、(39b)表示之近似直線規定之區域(以下稱為「第6區域R16a」。)成為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第6區域R16a內,可滿足上述各參數的條件。此處,於第6區域R16a,成為包含由式(26b)、(28b)、(39b)表示之近似直線者。另,以下,在L=160nm之平面中,將利用第6區域R16a規定之部分適宜稱為「第6平面Sp16a」。
如圖43所示般,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可考慮為相對於總膜厚L係連續者。是以,在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60nm以外之情形下,將由以彼此隣接之特定的總膜厚L之區域為兩端面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設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以下,茲就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 遮蔽係數為參數,且滿足該等之參數的條件之方式,將總膜厚L設定為特定的總膜厚L(=80nm、90nm、...、160nm)之間之值之情形進行說明。
(80nm<L<90nm)
基於圖40A及圖40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43)、式(45)、式(46)。
dd:(α-10.4)/10.6=(β-0.01516)/0.0006776=(L-90)/(-10)...(43)
ee:(α-4.9)/7.5=(β-0.01347)/0.00211775=(L-90)/(-10)...(45)
ff:(α-8.9)/10.4=(β-0.01398)/0.0015247=(L-90)/(-10)...(46)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以下3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1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1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43)及(4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5
將式(45)及(4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6
將式(46)及(4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7
此處,於區域(空間)V11a成為包含式(43)、式(45)、式(46)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43)及式(4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e以其兩端點沿線段dd(由式(4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ee(由式(45)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e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將式(45)及式(4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ef以其兩端點沿線段ee(由式(45)表示之線段)及線段ff(由式(46)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ef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將式(46)及式(4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f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ff(由式(46)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d(由式(4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1平面Sp11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fd的移動範圍為80nm<L<90nm。
(90nm<L<100nm)
基於圖40B及圖41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53)、式(55)、式(56)。
dc:(α-6.5)/3.9=(β-0.01432)/0.000847=(L-100)/(-10)...(53)
ee:(α-2.8)/2.1=(β-0.0122)/0.00127=(L-100)/(-10)...(55)
ff:(α-5.8)/3.1=(β-0.01262)/0.00135536=(L-100)/(-10)...(56)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以下3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2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2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53)及(5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5
將式(55)及(5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6
將式(56)及(5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7
此處,於區域(空間)V12a成為包含式(53)、式(55)、式(56)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53)及式(5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de以其兩端點沿線段dc(由式(5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ee(由式(55)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1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de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將式(55)及式(5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ef以其兩端點沿線段ee(由式(55)表示之線段)及線段ff(由式(56)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1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ef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將式(56)及式(5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fd以其兩端點沿線段ff(由式(56)表示之線段)及線段dc(由式(5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2平面Sp12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fd的移動範圍為90nm<L<100nm。
(100nm<L<120nm)
基於圖41A及圖41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63)、式(65)、式(66)。
cc:(α-4.25)/2.25=(β-0.0133)/0.0010165=(L-120)/(-20)...(63)
ee:(α-1.7)/1.1=(β-0.01076)/0.00144=(L-120)/(-20)...(65)
ff:(α-4)/1.8=(β-0.01144)/0.00186=(L-120)/(-20)...(66)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由以下3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3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3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63)及(6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5
將式(65)及(6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6
將式(66)及(6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7
此處,於區域(空間)V13a成為包含式(63)、式(65)、式(66)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63)及式(6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e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6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ee(由式(65)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1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e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將式(65)及式(6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ef以其兩端點沿線段ee(由式(65)表示之線段)及線段ff(由式(66)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1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ef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將式(66)及式(6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f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ff(由式(66)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6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3平面Sp13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fc的移動範圍為100nm<L<120nm。
(120nm<L<140nm)
基於圖41B及圖42A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73)、式(75)、式(76)。
cc:(α-3.1)/1.15=(β-0.0216)/0.0006994=(L-140)/(-20)...(73)
ee:(α-1.1)/0.6=(β-0.0094)/0.0013533=(L-140)/(-20)...(75)
ff:(α-3.3)/0.7=(β-0.01042)/0.001016=(L-140)/(-20)...(76)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由以下3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4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4a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73)及(7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5
將式(75)及(7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6
將式(76)及(7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7
此處,於區域(空間)V14a成為包含式(73)、式(75)、式(76)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73)及式(7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e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7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ee(由式(75)表示之線段)之方 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1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e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將式(75)及式(7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ef以其兩端點沿線段ee(由式(75)表示之線段)及線段ff(由式(76)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1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ef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將式(76)及式(7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f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ff(由式(76)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7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4平面Sp14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fc的移動範圍為120nm<L<140nm。
(140nm<L<160nm)
基於圖42A及圖42B所示之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各頂點的位置,而導出以下之式(83)、式(85)、式(86)。
cc:(α-2.582)/0.518=(β-0.01199)/0.00061=(L-160)/(-20)...(83)
ee:(α-1.05)/0.05=(β-0.00822)/0.0011859=(L-160)/(-20)...(85)
ff:(α-2.918)/0.382=(β-0.00966)/0.0007593=(L-160)/(-20)...(86)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由以下3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5a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5a內,可滿 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83)及(8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5
將式(85)及(8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6
將式(86)及(8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s7
此處,於區域(空間)V15a成為包含式(83)、式(85)、式(86)的近似直線自身者。
將式(83)及式(85)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ce以其兩端點沿線段cc(由式(83)表示之線段)及線段ee(由式(85)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1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ce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將式(85)及式(86)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ef以其兩端點沿線段ee(由式(85)表示之線段)及線段ff(由式(86)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1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ef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將式(86)及式(83)的近似直線設為對向之2邊之面係如以下般形成之面。亦即,係使線段fc以其兩端點沿線段ff(由式(86)表示之線段)及線段cc(由式(83)表示之線段)之方式,藉由一面維持平行於第5平面Sp15a之位置關係一面在L軸方向(總膜厚L增加之方向)上移動而形成之面。惟,線段fc的移動範圍為140nm<L<160nm。
因而,滿足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參數之條件之區域係針對每個各總膜厚L之範圍而如以下般設定。
(80nm≦L≦90nm)
在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由以下5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1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1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6b)、式(7b)、及式(34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1a
將式(10b)、式(11b)、及式(35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2a
將式(7b)、式(11b)、式(43)及式(45)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5a
將式(6b)、式(10b)、式(43)及式(4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7a
將式(34b)、式(35b)、式(45)及式(4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6a
此處,於區域(空間)V11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自身者。又,面s5a~s7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80nm≦L≦9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為80nm<L<90nm之範圍之面s5~s7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90nm≦L≦100nm)
在總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由以下5個 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2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2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10b)、式(11b)、及式(35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2a
將式(14b)、式(15b)、及式(36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3a
將式(11b)、式(15b)、式(53)及式(55)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5a
將式(10b)、式(14b)、式(53)及式(5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7a
將式(35b)、式(36b)、式(55)及式(5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6a
此處,於區域(空間)V12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自身者。又,面s5a~s7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90nm≦L≦10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90nm<L<100nm之範圍之面s5~s7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100nm≦L≦120nm)
在總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由以下5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3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3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14b)、式(15b)、及式(36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3a
將式(18b)、式(19b)、及式(37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4a
將式(15b)、式(19b)、式(63)及式(65)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5a
將式(14b)、式(18b)、式(63)及式(6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7a
將式(36b)、式(37b)、式(65)及式(6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6a
此處,於區域(空間)V13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自身者。又,面s5a~s7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100nm≦L≦12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100nm<L<120nm之範圍之面s5~s7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120nm≦L≦140nm)
在總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由以下5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4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 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4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18b)、式(19b)、及式(37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4a
將式(22b)、式(23b)、及式(38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5a
將式(19b)、式(23b)、式(73)及式(75)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5a
將式(18b)、式(22b)、式(73)及式(76)的近似直線設為4 邊之面...s7a
將式(37b)、式(38b)、式(75)及式(7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6a
此處,於區域(空間)V14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自身者。又,面s5a~s7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設為120nm≦L≦14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120nm<L<140nm之範圍之面s5~s7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140nm≦L≦160nm)
在總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由以下5個面包圍之區域(空間)V15b成為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亦即,藉由比率α及比率β包含於區域(空間)V15b內,可滿足各參數的條件。
將式(22b)、式(23b)、及式(38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5a
將式(26b)、式(28b)、及式(39b)的近似直線設為3邊之平面...Sp16a
將式(23b)、式(28b)、式(83)及式(85)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5a
將式(22b)、式(26b)、式(83)及式(8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7a
將式(38b)、式(39b)、式(85)及式(86)的近似直線設為4邊之面...s6a
此處,於區域(空間)V15b成為包含規定上述各面之各近似直線自身者。又,面s5a~s7a係除將各線段的移動範圍 設為140nm≦L≦160nm之範圍以外,與總膜厚L=140nm<L<160nm之範圍之面s5~s7設為相同而形成之面。
<3.第3實施形態>
圖44A~圖47B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構造體之構成例。在第3實施形態中,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對應之部位標註以同一符號。第3實施形態於第1光學層4的一主面在2維排列有構造體4c之層面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2維排列較佳的是在最稠密填充狀態下之2維排列。這是因為可提高定向反射率之故。
如圖44A~圖44C所示般,於第1光學層4的一主面上藉由正交排列而形成例如柱狀的構造體(柱狀體)4c。具體而言,朝向第1方向而排列之第1構造體4c與朝向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而排列之第2構造體4c係以貫通彼此的側面之方式排列。柱狀的構造體4c係具有例如角柱形狀(圖44A)、雙凸形狀(圖44B)等之柱狀、或以該等之柱狀的頂部為多角形(例如五角形)之形狀(圖44C)之凸部或凹部。
又,亦可於第1光學層4的一主面藉由以最稠密填充狀態2維排列具有例如球面狀貨角錐稜鏡狀等之形狀之構造體4c,而形成正方稠密陣列、δ稠密陣列、六方稠密陣列等之稠密陣列。正方稠密陣列係例如圖45A~圖45C所示般,使具有四角形狀(例如正方形)的底面之構造體4c排列成正方稠密狀、亦即矩陣狀(晶格狀)者。六方稠密陣列係例如圖46A~圖46C所示般,使具有六方形狀的底面之構造體4c排列成六方稠密狀者。δ稠密陣列係例如圖47A~圖47B所 示般,使具有三角形狀的底面之構造體4c(例如三角錐)以最稠密填充狀態排列者。
構造體4c係例如角錐稜鏡狀、半球狀、半橢圓球狀、角柱狀、圓柱形狀、自由曲面狀、多角形、圓錐形狀、多角錐狀、圓錐台形狀、抛物面狀等之凸部或凹部。構造體4c的底面具有例如圓形、橢圓形狀、或三角形狀、四角形狀、六角形狀或是八角形狀等之多角形。又,構造體4c的節距P1、P2較佳的是因應所期望之光學特性而適宜選擇。 又,在相對於垂直於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之垂線,使構造體4c的主軸傾斜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在構造體4c的2維排列中之至少一者的排列方向上使構造體4c的主軸傾斜。在對大致垂直於地面而配置之窗材貼附光學薄膜1之情形下,構造體4c的主軸較佳的是以垂線為基準而傾斜於窗材的下方(地面側)。
在構造體4c為角錐稜鏡形狀之情形下,脊線R較大之情形下,係朝向上空而傾斜者為佳,在抑制下方反射之目的中,較佳的是朝向地面側而傾斜。太陽光線由於係自斜角對於薄膜進行入射,因此光難以入射至構造的深處,且入射側的形狀尤為重要。亦即,在脊線部分的R較大之情形下,可因回復反射光減少,而藉由朝向上空傾斜而抑制該現象。又,在角錐稜鏡體中,雖係藉由以反射面進行3次反射而實現回復反射,但一部分光會因2次反射而在回復反射以外之方向上洩漏。藉由使角錐稜鏡朝向地面側傾斜,可將該洩漏光多向上空方向返回。如此,亦可因應形 狀或目的而在任意側之方向上傾斜。
<4.第4實施形態>
圖48A係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在第4實施形態中,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同一部位標注以同一符號而省略說明。第4實施形態係於光學層2內具備相對於光的入射面而傾斜之複數個反射層3,且在彼此平行地排列該等反射層3之層面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48B係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構造體之一構成例之立體圖。構造體4c係在一方向上延伸之三角柱狀的凸部,且該柱狀的構造體4c係朝向一方向而一維排列。垂直於構造體4c的延伸方向之剖面具有例如直角三角形狀。於構造體4c的銳角側之傾斜面上利用例如蒸鍍法、濺射法等之具有定向性之薄膜形成法,形成反射層3。
根據第4實施形態,於光學層5內平行地排列有複數個反射層3。藉此,可將利用反射層3之反射次數相較於形成角錐稜鏡形狀或角柱形狀的構造體4c之情形而降低。因而,可提高反射率,且降低利用反射層3之光的吸收。
<5.第5實施形態>
第5實施形態在相對於將特定波長的光定向反射,而使特定波長以外的光散射之層面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光學薄膜1具備將入射光散射之光散射體。該散射體係設置於例如光學層2的表面、光學層2的內部、及反射層3與光學層2之間中至少1個部位。光散射體較佳的是設置於反 射層3與第1光學層4之間,第1光學層4的內部及第1光學層4的表面中之至少一個部位。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窗材等之支持體上之情形下,可應用於室內側及室外側之任意側。在將光學薄膜1貼附於室外側之情形下,較佳的是僅於反射層3與窗材等之支持體之間設置使特定波長以外的光散射之光散射體。這是因為當於反射層3與入射面之間存在光散射體時,會導致定向反射特性消失之故。又,在於室內側貼附光學薄膜1之情形下,較佳的是於與其貼合面相反側之出射面與反射層3之間設置光散射體。
圖49A係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的第1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49A所示般,第1光學層4包含樹脂與微粒子11。微粒子11具有與作為第1光學層4的主構成材料之樹脂不同之折射率。作為微粒子11,可使用例如有機微粒子及無機微粒子中之至少1種。又,作為微粒子11,亦可使用中空微粒子。作為微粒子11雖可舉例如氧化矽、氧化鋁等之無機微粒子、或苯乙烯、丙烯酸或該等之共聚合體等之有機微粒子,但尤其較佳的是氧化矽微粒子。
圖49B係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的第2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49B所示般,光學薄膜1於第1光學層4的表面進而具備光擴散層12。光擴散層12包含例如樹脂與微粒子。作為微粒子,可使用與第1例相同者。
圖49C係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的第3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49C所示般,光學薄膜1於反射層3與第1光學層4之間進而具備光擴散層12。光擴散層12包含例如 樹脂與微粒子。作為微粒子,可使用與第1例相同者。
根據第5實施形態,可將紅外線等之特定波長帶的光定向反射,並使可視光等之特定波長對以外的光散射。因而,可使光學薄膜1模糊,而對於光學薄膜1賦予設計性。
<6.第6實施形態>
圖50A係顯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在第6實施形態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同一部位標註以同一符號而省略說明。如圖50A所示般,第6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在光學層2a的凹凸面並未利用樹脂材料等包埋,而使形成於光學層2a的凹凸面上之反射層3露出之層面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光學薄膜1具有太陽光等之光入射之凹凸形狀的入射面S1、及自該入射面S1入射之光中使透射光學薄膜1之光出射之出射面S2。
光學薄膜1亦可因應需要,於光學層2a的出射面S2進而具備基材2b。又,光學薄膜1亦可因應需要,於光學層2a的出射面S2上或基材2b上具備貼合層6及剝離層7。作為光學層2a、基材2b,可使用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第1光學層4、與基材4a相同者。
圖50B係顯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將光學薄膜貼附於被著體上之例之剖面圖。如圖50B所示般,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2係經由例如貼合層6而貼附於被著體10a上。作為被著體10a,較佳的是窗材、窗簾、輥子遮板、打摺遮板等。
根據第6實施形態,由於係將形成有反射層3之光學層2a的凹凸面設為入射面S1,因此相對於入射之光的一部分由 入射面S1散射,係未散射之光的一部分透射光學薄膜1。因而,雖可因入射光而感受到光的亮度,但可獲得不透明之光學薄膜1。由於具有此種特性,因此光學薄膜1應用於要求隱私權之內裝構件、外裝構件及日射遮蔽構件等中,更具體而言係窗材、窗簾、輥子遮板及打摺遮板等中為佳。
<7.第7實施形態>
圖51係顯示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第7實施形態在於光學薄膜1的入射面S1及出射面S2中,與貼附於被著體上之面相反側之露出面上進而具備發現洗淨效果之自行洗淨效果層51之層面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自行洗淨效果層51包含例如光觸媒。作為光觸媒,可使用例如TiO2
如上述般,光學薄膜1在使入射光半透射之層面上具有特徵。在將光學薄膜1於屋外或髒污較多之房間等中使用之時,由於會因附著於表面上之髒污而導致光散射且透射性及反射性消失,因此較佳的是表面通常在光學性上為透明者。因此,較佳的是表面在斥水性或親水性等上優異,且表面會自動地發現洗淨效果。
根據第7實施形態,由於光學薄膜1具備自行洗淨效果層51,因此可對入射面賦予斥水性或親水性等。因而,可抑制髒污等對於入射面之附著,且可抑制定向反射特性的降低。
<8.第8實施形態>
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雖以將本發明應用於窗材等上之情形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其亦可應用於窗材以外的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等上。又,本發明不僅應用於如牆壁或屋頂等般固定之不動的內裝構件及外裝構件中,亦可應用於因應起因於季節或時間變動等之太陽光的光量變化,可使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活動而調整太陽光的透射量及/或反射量,而引入室內等之空間內之裝置上。在第8實施形態中,作為此種裝置的一例,係就藉由將包含複數個日射遮蔽構件之日射遮蔽構件群的角度變更,可調整利用日射遮蔽構件群之入射光線的遮蔽量之日射遮蔽裝置(窗簾裝置)進行說明。
圖52係顯示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之窗簾裝置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如圖52所示般,作為日射遮蔽裝置之窗簾裝置201具備:桿頭箱203、包含複數個葉片(羽)202a之葉片群(日射遮蔽構件群)202、及底軌204。桿頭箱203係設置於包含複數個葉片202a之葉片群202的上方。自桿頭箱203使階梯簾線206及升降簾線205朝下方延伸,而於該等簾線的下端懸掛有底軌204。作為日射遮蔽構件之葉片202a具有例如細長的矩形,且利用自桿頭箱203向下方延伸之階梯簾線206以特定間隔懸掛而支持。又,於桿頭箱203上設置有用以調整包含複數個葉片202a之葉片群202的角度之桿等之操作機構(圖示省略)。
桿頭箱203係因應桿等之操作機構的操作,藉由將包含複數個葉片202a之葉片群202旋轉驅動,而調整引入室內 等之空間之光量之驅動機構。又,桿頭箱203亦具有作為因應升降操作簾線207等之操作機構的適宜操作,而升降葉片群202之驅動機構(升降機構)之功能。
圖53A係顯示葉片的第1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53A所示般,葉片202a具備:基材211及光學薄膜1。光學薄膜1較佳的是在基材211的雙主面中,以關閉葉片群202之狀態設置於外光入射之入射面側(例如對向於窗材之面側)。光學薄膜1與基材211係由例如接著層或黏著層等之貼合層貼合。
作為基材211的形狀,可舉例如薄片狀、薄膜狀及板狀等。作為基材211的材料,可使用玻璃、樹脂材料、紙材、及布材等,若考慮將可視光充入室內等之特定的空間內,則較佳的是使用具有透明性之樹脂材料。作為玻璃、樹脂材料、紙材、及布材,可使用作為先前輥子遮板之公知者。作為光學薄膜1,可組合上述第1~第7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中之1種、或2種以上而使用。
圖53B係顯示葉片的第2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53B所示般,第2構成例係將光學薄膜1作為葉片202a使用者。光學薄膜1較佳的是可由階梯簾線205支持,且具有可以支持之狀態維持形狀之程度的剛性。
<9.第9實施形態>
在第9實施形態中,茲就藉由纏繞或卷出日射遮蔽構件,可調整利用日射遮蔽構件之入射光線的遮蔽量之日射遮蔽裝置的一例之輥子遮板裝置進行說明。
圖54A係顯示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之輥子遮板裝置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如圖54A所示般,作為日射遮蔽裝置之輥子遮板裝置301具備:遮板302、桿頭箱303、及芯材304。桿頭箱303在構成上可藉由操作鏈305等之操作部,而升降遮板302。桿頭箱303具有用以於其內部卷繞、及卷出遮板之巻軸,且對於該巻軸結合有遮板302的一端。又,於遮板302的另一端結合有芯材304。遮板302具有可撓性,且其形狀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的是因應應用輥子遮板裝置301之窗材等之形狀而選擇,例如選擇為矩形。
圖54B係顯示遮板302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54B所示般,遮板302具備:基材311、及光學薄膜1,且較佳的是具有可撓性。光學薄膜1較佳的是在基材211的雙主面中設置於使外光入射之入射面側(對向於窗材之面側)。光學薄膜1與基材311係由例如接著層或黏著層等之貼合層貼合。另,遮板302的構成並不限定於該例,且亦可將光學薄膜1作為遮板302使用。
作為基材311的形狀,可舉例如薄片狀、薄膜狀、及板狀等。作為基材311,可使用玻璃、樹脂材料、紙材、及布材等,若考慮將可視光充入於室內等之特定的空間內,則較佳的是使用具有透明性之樹脂材料。作為玻璃、樹脂材料、紙材、及布材,可使用作為先前輥子遮板之公知者。作為光學薄膜1,可組合上述第1~第7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中的1種、或2種以上而使用。
<10.第10實施形態>
在第10實施形態中,茲就在具有定向反射性能之光學材中對於具備採光部之門窗件(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應用本發明之例進行說明。
圖55A係顯示本發明第10實施形態之門窗件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如圖55A所示般,門窗件401具有於其採光部404具備光學材402之構成。具體而言,門窗件401具備:光學材402、及設置於光學材402的周緣部之框材403。光學材402係利用框材403固定,且可因應需要而分解框材403並卸除光學材402。作為門窗件401,雖可舉例如推窗,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其亦可應用於具有採光部之各種門窗件上。
圖55B係顯示光學材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如圖55B所示般,光學材402具備:基材411、及光學薄膜1。光學薄膜1係在基材411的雙主面中設置於使外光入射之入射面側(對向於窗材之面側)。光學薄膜1與基材311係由接著層或黏著層等之貼合層等貼合。另,推窗402的構成並不限定於該例,其亦可將光學薄膜1作為光學材402使用。
基材411係例如具有可撓性之薄片、薄膜、或基板。作為基材411,可使用玻璃、樹脂材料、紙材、及布材等,若考慮將可視光充入於室內等之特定的空欄內,則較佳的是使用具有透明性之樹脂材料。作為玻璃、樹脂材料、紙材、及布材,可使用作為先前門窗件的光學材之公知者。作為光學薄膜1,可組合上述第1~第7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1中之1種、或2種以上而使用。
[實施例]
以下,雖利用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之實施例。
在以下之實施例中,利用模擬求出使反射層3的積層膜之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之情形之積層膜的光學特性。模擬係使用ORA(Optical Research Associates)社的光學模擬軟體(Light Too1s),而對於下述樣本1-1~樣本7-5所示之積層膜進行,並求出使比率α及比率β產生變化之情形的可視光線透射率、遮蔽係數、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之值。
(樣本1-1)
首先,將高折射率層及金屬層積層,並假設設為5層構造之積層膜。以下顯示該積層膜的構成之詳情。
層構成:高折射率層/金屬層/高折射率層/金屬層/高折射率層
總膜厚L:80nm
高折射率層:材料:GAZO
折射率:1.936
第1層及第5層之幾何膜厚:6.73nm
第3層的膜厚:56.53nm
金屬層:材料:AgNdCu
折射率:0.164
第2層及第4層的幾何膜厚:5.0nm
比率α:0.0121
比率β:8.4
(樣本1-2)
在以成為比率α:0.0138、比率β:12.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1-3)
在以成為比率α:0.0138、比率β:17.9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1-4)
在以成為比率α:0.0155、比率β:17.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1-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72、比率β:14.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2-1)
在設為積層膜的總膜厚L:90nm,且以成為比率α:0.0106、比率β: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2-2)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3、比率β:10.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2-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2-3)
在以成為比率α:0.014、比率β:7.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2-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2-4)
在以成為比率α:0.0157、比率β:1.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2-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2-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57、比率β:9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2-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3-1)
在設為積層膜的總膜厚L:100nm,且以成為比率α:0.0095、比率β:4.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3-2)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2、比率β:6.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3-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3-3)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9、比率β:4.8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3-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3-4)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9、比率β:7.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3-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3-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46、比率β:4.8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3-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4-1)
在設為積層膜的總膜厚L:120nm,且以成為比率 α:0.0094、比率β:3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4-2)
在以成為比率α:0.0111、比率β:4.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4-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4-3)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8、比率β: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4-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4-4)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8、比率β:5.8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4-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4-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45、比率β:3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4-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5-1)
在設為積層膜的總膜厚L:140nm,且以成為比率α:0.0065、比率β:2.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5-2)
在以成為比率α:0.0082、比率β:3.8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5-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5-3)
在以成為比率α:0.0099、比率β:1.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5-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5-4)
在以成為比率α:0.0099、比率β:4.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5-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5-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16、比率β:1.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5-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6-1)
在設為積層膜的總膜厚L:160nm,且以成為比率α:0.0057、比率β:2.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6-2)
在以成為比率α:0.0074、比率β:3.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6-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6-3)
在以成為比率α:0.0091、比率β:1.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6-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6-4)
在以成為比率α:0.0108、比率β:1.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6-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6-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25、比率β:3.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6-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7-1)
在設為積層膜的總膜厚L:180nm,且以成為比率 α:0.005、比率β:1.8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1-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7-2)
在以成為比率α:0.0067、比率β:3.4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7-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7-3)
在以成為比率α:0.0101、比率β: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7-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7-4)
在以成為比率α:0.0118、比率β:1.6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7-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樣本7-5)
在以成為比率α:0.0135、比率β:2之方式使各層的膜厚產生變化以外係與樣本7-1設為相同,而假設積層膜。
[模擬結果]
將相對於樣本1-1~樣本7-5所示之積層膜之模擬的結果顯示於表1及表2中。
自表1及表2可知以下內容。
(L=8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1-1、樣本1-2及樣本1-4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 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17A所示之區域內。樣本1-3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7A所示之區域外。樣本1-5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7A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1-4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1A所示之區域內。樣本1-1及樣本1-2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1A所示之區域外。
(L=9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2-1、及樣本2-3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17B所示之區域內。樣本2-2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7B所示之區域外。樣本2-4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7B所示之區域外。樣本2-5會因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7B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2-3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1B所示之區域內。樣本2-1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1B所示之區域外。
(L=10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 形下,樣本3-1、及樣本3-3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18A所示之區域內。樣本3-2及樣本3-4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8A所示之區域外。樣本3-5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8A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3-3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2A所示之區域內。樣本3-1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2A所示之區域外。
(L=12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4-1、及樣本4-3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18B所示之區域內。樣本4-2及樣本4-4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8B所示之區域外。樣本4-5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8B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4-3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2B所示之區域內。樣本4-1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2B所示之區域外。
(L=14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 形下,樣本5-1、及樣本5-3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19A所示之區域內。樣本5-2及樣本5-4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9A所示之區域外。樣本5-5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9A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5-3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3A所示之區域內。樣本5-1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3A所示之區域外。
(L=16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6-1、及樣本6-3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19B所示之區域內。樣本6-2及樣本6-5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9B所示之區域外。樣本6-4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19B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6-3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3B所示之區域內。樣本6-1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3B所示之區域外。
(L=180nm)
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 形下,樣本7-1、及樣本7-3會因滿足各參數的條件,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0所示之區域內。樣本7-2會因藍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20所示之區域外。樣本7-4及樣本7-5會因可視光線透射率、及紅色指標未滿足條件,而變為圖20所示之區域外。
又,在除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以外,進而以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樣本7-3會因針對遮蔽係數的條件亦可滿足,而使所設定之比率α及比率β變為圖24所示之區域內。樣本7-1會因未滿足遮蔽係數的條件,而變為圖24所示之區域外。
以上,雖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具體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其可進行基於本發明的技術性思想之各種變形。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舉之構成、方法、形狀、材料及數值等終極而言不過是例,其亦可因應需要而使用與該等不同之構成、方法、形狀、材料及數值等。
又,上述實施形態之各構成只要未脫離本發明之主旨,即可彼此組合。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以窗簾裝置及輥子遮板裝置的驅動方式為手動式之情形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將窗簾裝置及輥子遮板裝置的驅動方式設為電動式。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以將光學薄膜貼附於窗材等之被著體上之構成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採用將窗材等之被著體作為光學薄膜的第1光學層、或第2光學層自身 之構成。藉此,可對於窗材等之光學材預先賦予定向反射的功能。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以光學材為光學薄膜之情形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光學材的形狀並不限定於薄膜狀,其亦可是板狀、方塊狀等。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以將本發明應用於窗材、門窗件、窗簾裝置的葉片及輥子遮板裝置的遮板等之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中之情形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其亦可應用於上述以外的內裝構件及外裝構件中。
作為應用本發明之光學材之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可舉例如由光學材自身構成之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由貼附有定向反射體之透明基材等構成之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等。藉由將此種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設置於室內的窗附近,可僅將例如紅外線定向反射至屋外,而將可視光線引入室內。因而,在設置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之情形下,亦可降低室內照明的必要性。又,由於亦幾乎無利用內裝構件或外裝構件之朝向室內側之散射反射,因此亦可抑制周圍的溫度上升。又,亦可因應視覺辨認性控制或強度提高等所需目的,而應用於透明基材以外的貼合構件中。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就對於窗簾裝置、及輥子遮板裝置應用本發明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其可應用於室內或設置於室內之各種日射遮蔽裝置中。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就於藉由纏繞或卷出日射遮蔽構件,可調整利用日射遮蔽構件之入射光線的遮蔽量之日射遮蔽裝置(例如輥子遮板裝置)中應用本發明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對於藉由折疊日射遮蔽構件,可調整利用日射遮蔽構件之入射光線的遮蔽量之日射遮蔽裝置亦可應用本發明。作為此種日射遮蔽裝置,可舉例如藉由將作為日射遮蔽構件之遮板折疊為波紋狀,而調整入射光線的遮蔽量之打摺遮板裝置。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就將本發明對於横型窗簾裝置(百葉窗簾裝置)應用之例進行了說明,但對於縱型窗簾裝置(垂直窗簾裝置)亦可應用。
又,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係與第1實施形態設為相同,亦可於隣接之各區域間定義微小區域ΔSi,而於由利用包含該微小區域ΔSi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設定比率α及比率β。
本技術亦可採取如下般構成。
(1)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之情形 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式(4)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5)~式(8)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與式(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5)與式(7)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上述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4β2 +0.0053β+0.0065...(1)
α=-1×10-5 β2 +0.0007β+0.0066...(2)
α=-1×10-5 β2 +0.0005β+0.0119...(3)
α=0.012114...(4)
α=-0.0002β2 +0.0039β+0.0087...(5)
α=-3×10-5 β2 +0.0014β+0.0038...(6)
α=-2×10-5 β2 +0.0006β+0.0112...(7)
α=0.010589...(8)
(2)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5)~式(8)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9)~式(12)包圍之第2區域內; 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5)與式(7)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9)與式(1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2β2 +0.0039β+0.0087...(5)
α=-3×10-5 β2 +0.0014β+0.0038...(6)
α=-2×10-5 β2 +0.0006β+0.0112...(7)
α=0.010589...(8)
α=-0.0002β2 +0.0055β+0.0057...(9)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0)
α=-4×10-5 β2 +0.001β+0.0099...(11)
α=0.009403...(12)
(3)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 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9)~式(12)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13)~式(16)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9)與式(1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2β2 +0.0055β+0.0057...(9)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0)
α=-4×10-5 β2 +0.001β+0.0099...(11)
α=0.009403...(12)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3)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5)
α=0.007709...(16)
(4)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3)~式(16)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 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17)~式(20)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3)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5)
α=0.007709...(16)
α=-0.0014β2 +0.0136β-0.0027...(17)
β=10132α2 -241.39α+4.747...(18)
α=-0.0001β2 +0.002β+0.0074...(19)
α=0.006523...(20)
(5)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 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7)~式(20)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21)~式(25)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21)與式(2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 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14β2 +0.0136β-0.0027...(17)
β=10132α2 -241.39α+4.747...(18)
α=-0.0001β2 +0.002β+0.0074...(19)
α=0.006523...(20)
α=-0.005β2 +0.0273β-0.0145...(21)
α=0.0043β2 -0.0332β+0.07...(22)
β=2.875...(23)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4)
α=0.005676...(25)
(6)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21)~式(25)包圍之 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26)~式(29)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21)與式(2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26)與式(28)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5β2 +0.0273β-0.0145...(21)
α=0.0043β2 -0.0332β+0.07...(22)
β=2.875...(23)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4)
α=0.005676...(25)
α=-0.0103β2 +0.047β-0.0322...(26)
α=0.0093β2 -0.0677β+0.1212...(27)
α=-0.0003β2 +0.0036β+0.0046...(28)
α=0.00498...(29)
(7)
如(1)記載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式(3)及下述式(30)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6)、式(7)及下述式(31)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3)與式(30)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7)與式(3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6×10-6 β2 +0.0002β+0.0141...(30)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1)
(8)
如(2)記載之光學材,其中 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6)、式(7)及下述式(31)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0)、式(11)及下述式(32)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7)與式(3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11)與式(32)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1)
α=-3×10-5 β2 +0.0004β+0.0113...(32)
(9)
如(3)記載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 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0)、式(11)及下述式(32)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4)、式(15)及下述式(33)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11)與式(32)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15)與式(3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3×10-5 β2 +0.0004β+0.0113...(32)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3)
(10)
如(4)記載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4)、式(15)及下述式(33)包圍之第3區域內; 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8)、式(19)及下述式(34)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15)與式(3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19)與式(3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3)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4)
(11)
如(5)記載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8)、式(19)及下述式(34)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 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1)~式(24)及下述式(35)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19)與式(3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21)與式(3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4)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5)
(12)
如(6)記載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1)~式(24)及下述式(35)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6)~式(28)及下述式(36)包圍之第4區域內; 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21)與式(3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26)與式(36)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5)
α=-0.0003β2 +0.0021β+0.0055...(36)
(13)
如(1)~(12)中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其中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第1層及第5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膜厚大致相等,且第2層及第4層之上述金屬層的膜厚大致相等。
(14)
如(1)~(12)中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其中上述高折射率層相對於上述金屬層具有高折射率。
(15)
如(1)~(12)中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其中上述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為1.7以上2.6以下。
(16)
如(1)~(12)中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其中上述高折射率層含有選自由氧化鈮、氧化鋅、氧化鈦及氧化鉭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上述金屬層含有Ag合金。
(17)
一種窗材,其具備如(1)~(16)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
(18)
一種門窗件,其於採光部具備如(1)~(16)中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
(19)
一種日射遮蔽裝置,其具備遮蔽日射之1個或複數個日射遮蔽構件;上述日射遮蔽構件具備如(1)~(16)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材。
1‧‧‧光學薄膜
2‧‧‧光學層
3‧‧‧反射層
4‧‧‧第1光學層
4a‧‧‧第1基材
4c‧‧‧構造體
5‧‧‧第2光學層
5a‧‧‧第2基材
5c‧‧‧構造體
6‧‧‧貼合層
7‧‧‧剝離層
8‧‧‧硬塗層
9‧‧‧附有反射層之光學層
10‧‧‧窗材
S1‧‧‧入射面
S2‧‧‧出射面
圖1A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圖1B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將光學薄膜貼附於被著體上之例之剖面圖。
圖2係顯示對於光學薄膜入射之入射光與由光學薄膜反射之反射光之關係之立體圖。
圖3A~圖3C係顯示形成於第1光學層上之構造體的形狀例之立體圖。
圖4A係顯示形成於第1光學層上之構造體的形狀例之立體圖。圖4B係顯示具備形成有圖4A所示之構造體之第1光 學層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
圖5係顯示波長選擇反射層的層構成之一例之略線圖。
圖6A係顯示第3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2層之波長選擇反射層的一例之略線圖。圖6B係顯示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3層,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2層之波長選擇反射層的一例之略線圖。圖6C係顯示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2層,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3層之波長選擇反射層的一例之略線圖。圖6D係顯示第1層、第3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2層之波長選擇反射層的一例之略線圖。圖6E係顯示第1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2層,第3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3層之波長選擇反射層的一例之略線圖。圖6F係顯示第1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2層,第3層及第5層之高折射率層分離成3層之波長選擇反射層的一例之略線圖。
圖7A、圖7B係用以說明光學薄膜的功能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8A、圖8B係用以說明光學薄膜的功能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9A係用以說明光學薄膜的功能之一例之剖面圖。圖9B係用以說明光學薄膜的功能之一例之平面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用以製造光學薄膜之製造裝置的一構成例之概略圖。
圖11A~圖11C係用以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製造方法之一例之步驟圖。
圖12A~圖12C係用以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 膜的製造方法之一例之步驟圖。
圖13A~圖13C係用以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製造方法之一例之步驟圖。
圖14係用以針對反射層的膜厚進行說明之圖。
圖15係顯示決定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膜厚之處理的流程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16A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可視光線透射率的分佈之α-β相關圖。圖16B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遮蔽係數的分佈之α-β相關圖。圖16C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藍色指標的分佈之α-β相關圖。圖16D係顯示相對於比率α及比率β之紅色指標的分佈之α-β相關圖。圖16E係顯示分別疊合圖16A~圖16D所示之α-β相關圖之狀態之圖。
圖17A係在總膜厚L為8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圖17B係在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18A係在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圖18B係在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19A係在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圖19B係在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 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20係在總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21A係在總膜厚L為8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圖21B係在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22A係在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圖22B係在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23A係在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圖23B係在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24係在總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α-β相關圖。
圖25係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下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3維平面上之略線圖。
圖26A係顯示在總膜厚L=80nm<L<9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圖26B係顯示在總膜厚L=90nm<L<10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
圖27A係顯示在總膜厚L=100nm<L<12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圖27B係顯示總膜厚L=120nm<L<14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
圖28A係顯示在總膜厚L=140nm<L<16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圖28B係顯示在總膜厚L=160nm<L<18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
圖29係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3維平面上之略線圖。
圖30A係顯示在總膜厚L=80nm<L<9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圖30B係顯示在總膜厚L=90nm<L<10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
圖31A係顯示在總膜厚L=100nm<L<12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圖31B係顯示在總膜厚L=120nm<L<14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
圖32A係顯示在總膜厚L=140nm<L<16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圖32B係顯示總膜厚L=160nm<L<180nm中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之略線圖。
圖33A係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 參數之情形下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之略線圖。圖33B係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同一平面上之略線圖。
圖34A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之剖面圖。圖34B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之剖面圖。
圖35係就自近似曲線導出近似直線之方法進行說明之略線圖。
圖36A係總膜厚L為8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圖36B係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
圖37A係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圖37B係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
圖38A係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圖38B係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
圖39係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及紅色指標為參數之情形下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3維平面上之略線圖。
圖40A係總膜厚L為8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圖40B係總膜厚L為9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
圖41A係總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圖41B係總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
圖42A係總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圖42B係總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之基於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的條件之α-β相關圖。
圖43係在以可視光線透射率、藍色指標、紅色指標及遮蔽係數為參數之情形下之將滿足各參數的條件之區域映射於3維平面上之略線圖。
圖44A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之第1光學層的第1構成例之立體圖。圖44B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之第1光學層的第2構成例之立體圖。圖44C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之第1光學層的第3構成例之立體圖。
圖45A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之第1光學 層的第3構成例之平面圖。圖45B係沿圖45A所示之第1光學層的B-B線之剖面圖。圖45C係沿圖45A所示之第1光學層的C-C線之剖面圖。
圖46A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之第1光學層的第4構成例之平面圖。圖46B係沿圖46A所示之第1光學層的B-B線之剖面圖。圖46C係沿圖46A所示之第1光學層的C-C線之剖面圖。
圖47A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之第1光學層的第5構成例之平面圖。圖47B係沿圖47A所示之第1光學層的B-B線之剖面圖。
圖48A係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圖48B係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具備之第1光學層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
圖49A係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第1構成例之剖面圖。圖49B係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第2構成例之剖面圖。圖49C係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第3構成例之剖面圖。
圖50A係顯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圖50B係顯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將光學薄膜貼附於被著體上之例之剖面圖。
圖51係顯示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之光學薄膜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
圖52係顯示第8實施形態之窗簾裝置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
圖53A係顯示葉片的第1構成例之剖面圖。圖53B係顯示葉片的第2構成例之剖面圖。
圖54A係顯示第9實施形態之輥子遮板裝置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圖54B係顯示遮板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
圖55A係顯示第10實施形態之推窗的一構成例之立體圖。圖55B係顯示推窗的一構成例之剖面圖。
1‧‧‧光學薄膜
2‧‧‧光學層
3‧‧‧反射層
4‧‧‧第1光學層
4a‧‧‧第1基材
4c‧‧‧構造體
5‧‧‧第2光學層
5a‧‧‧第2基材
5c‧‧‧構造體
6‧‧‧貼合層
7‧‧‧剝離層
8‧‧‧硬塗層
10‧‧‧窗材
S1‧‧‧入射面
S2‧‧‧出射面

Claims (19)

  1.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式(4)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5)~式(8)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與式(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5)與式(7)之交點 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上述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04β2 +0.0053β+0.0065...(1) α=-1×10-5 β2 +0.0007β+0.0066...(2) α=-1×10-5 β2 +0.0005β+0.0119...(3) α=0.012114...(4) α=-0.0002β2 +0.0039β+0.0087...(5) α=-3×10-5 β2 +0.0014β+0.0038...(6) α=-2×10-5 β2 +0.0006β+0.0112...(7) α=0.010589...(8)。
  2. 如請求項1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式(3)及下述式(30)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6)、式(7)及下述式(31)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80nm<L<90nm之情形下, 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3)與式(30)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7)與式(3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6×10-6 β2 +0.0002β+0.0141...(30) α=-1×10-5 β2 +0.0002β+0.0125...(31)。
  3.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5)~式(8)包圍之第1區域內; 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9)~式(12)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5)與式(7)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9)與式(1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02β2 +0.0039β+0.0087...(5) α=-3×10-5 β2 +0.0014β+0.0038...(6) α=-2×10-5 β2 +0.0006β+0.0112...(7) α=0.010589...(8) α=-0.0002β2 +0.0055β+0.0057...(9)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0) α=-4×10-5 β2 +0.001β+0.0099...(11) α=0.009403...(12)。
  4. 如請求項3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之情形 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6)、式(7)及下述式(31)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0)、式(11)及下述式(32)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90nm<L<10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7)與式(3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11)與式(32)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1×10-5 β2 +0.0002β+0.0125...(31) α=-3×10-5 β2 +0.0004β+0.0113...(32)。
  5.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 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9)~式(12)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13)~式(16)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9)與式(11)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02β2 +0.0055β+0.0057...(9) α=-0.0002β2 +0.0045β-0.0067...(10) α=-4×10-5 β2 +0.001β+0.0099...(11) α=0.009403...(12) α=-0.0003β2 +0.0074β+0.0033...(13)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5) α=0.007709...(16)。
  6. 如請求項5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0)、式(11)及下述式(32)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4)、式(15)及下述式(33)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00nm<L<12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11)與式(32)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15)與式(3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 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3×10-5 β2 +0.0004β+0.0113...(32) α=-7×10-5 β2 +0.0007β+0.0097...(33)。
  7.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3)~式(16)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17)~式(20)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 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3)與式(1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03β2 +0.0074β+0.0033...(13) α=-0.0014β2 +0.0191β-0.0422...(14) α=-9×10-5 β2 +0.0015β+0.0084...(15) α=0.007709...(16) α=-0.0014β2 +0.0136β-0.0027...(17) β=10132α2 -241.39α+4.747...(18) α=-0.0001β2 +0.002β+0.0074...(19) α=0.006523...(20)。
  8. 如請求項7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4)、式(15)及下述式(33)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8)、式(19) 及下述式(34)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20nm<L<14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15)與式(33)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19)與式(3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7×10-5 β2 +0.0007β+0.0097...(33) α=-0.0001β2 +0.0011β+0.0083...(34)。
  9.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中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 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17)~式(20)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21)~式(25)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17)與式(19)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21)與式(2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之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14β2 +0.0136β-0.0027...(17) β=10132α2 -241.39α+4.747...(18) α=-0.0001β2 +0.002β+0.0074...(19) α=0.006523...(20) α=-0.005β2 +0.0273β-0.0145...(21) α=0.0043β2 -0.0332β+0.07...(22) β=2.875...(23)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4) α=0.005676...(25)。
  10. 如請求項9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18)、式(19)及下述式(34)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1)~式(24)及下述式(35)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40nm<L<16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19)與式(3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21)與式(35)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01β2 +0.0011β+0.0083...(34) α=-0.0002β2 +0.0016β+0.0067...(35)。
  11. 一種光學材,其具備: 具有凹凸面之第1光學層;形成於上述凹凸面上之波長選擇反射層;及形成於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上之第2光學層;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具有交替地積層有高折射率層與金屬層之5層構成;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相對於上述高折射率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a 之上述金屬層整體的光學膜厚db 之比率α(=db /da ),及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之任一方觀看,相對於第1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1 之第3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光學膜厚d3 之比率β(=d3 /d1 )係含在由下述式(21)~式(25)包圍之第1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下述式(26)~式(29)包圍之第2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1區域的周邊C1以式(21)與式(24)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1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2區域的周邊C2以式(26)與式(28)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2i,且將以ΔC1i、ΔC2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 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5β2 +0.0273β-0.0145...(21) α=0.0043β2 -0.0332β+0.07...(22) β=2.875...(23) α=-0.0001β2 +0.0025β+0.0062...(24) α=0.005676...(25) α=-0.0103β2 +0.047β-0.0322...(26) α=0.0093β2 -0.0677β+0.1212...(27) α=-0.0003β2 +0.0036β+0.0046...(28) α=0.00498...(29)。
  12. 如請求項11之光學材,其中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1)~式(24)及下述式(35)包圍之第3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80nm之情形下,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上述式(26)~式(28)及下述式(36)包圍之第4區域內;在上述波長選擇反射層整體的幾何膜厚L為160nm<L<180nm之情形下,在將上述第3區域的周邊C3以上述式(21)與式(35)之交 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3i(i為1至n的自然數),將上述第4區域的周邊C4以式(26)與式(36)之交點為起點劃分為n等分而形成之各微小邊設為ΔC4i,且將以ΔC3i、ΔC4i為兩個對邊之四角形的各微小區域設為ΔSi時,上述比率α及上述比率β係含在由利用由微小區域ΔSi所組成之群而形成之周面S包圍之區域內,α=-0.0002β2 +0.0016β+0.0067...(35) α=-0.0003β2 +0.0021β+0.0055...(36)。
  13. 3、5、7、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其中自上述第1光學層側及上述第2光學層側中任一方觀看,第1層及第5層之上述高折射率層的膜厚大致相等,且第2層及第4層之上述金屬層的膜厚大致相等。
  14. 3、5、7、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其中上述高折射率層相對於上述金屬層具有高折射率。
  15. 3、5、7、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其中上述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為1.7以上2.6以下。
  16. 3、5、7、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其中上述高折射率層含有選自由氧化鈮、氧化鋅、氧化鈦及氧化鉭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上述金屬層含有Ag合金。
  17. 一種窗材,其具備如請求項1、3、5、7、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
  18. 一種門窗件,其於採光部具備如請求項1、3、5、7、 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
  19. 一種日射遮蔽裝置,其具備遮蔽日射之1個或複數個日射遮蔽構件;上述日射遮蔽構件具備如請求項1、3、5、7、9、11中任一項之光學材。
TW101130718A 2011-10-12 2012-08-23 Optical materials, window materials, doors and windows and sun shading devices TWI465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5389A JP5938189B2 (ja) 2011-10-12 2011-10-12 光学体、窓材、建具および日射遮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6047A TW201316047A (zh) 2013-04-16
TWI465780B true TWI465780B (zh) 2014-12-21

Family

ID=48081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0718A TWI465780B (zh) 2011-10-12 2012-08-23 Optical materials, window materials, doors and windows and sun shading device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33104A1 (zh)
EP (1) EP2767854B1 (zh)
JP (1) JP5938189B2 (zh)
KR (1) KR101939431B1 (zh)
HK (1) HK1199938A1 (zh)
TW (1) TWI465780B (zh)
WO (1) WO20130546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9261B2 (en) * 2013-05-07 2016-06-07 Corning Incorporated Low-color scratch-resistant articles with a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US9110230B2 (en) 2013-05-07 2015-08-18 Corning Incorporated Scratch-resistant articles with retained optical properties
US9366784B2 (en) 2013-05-07 2016-06-14 Corning Incorporated Low-color scratch-resistant articles with a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US11267973B2 (en) 2014-05-12 2022-03-08 Corning Incorporated Durable anti-reflective articles
WO2015182614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複層フィルム及び巻回体
US9790593B2 (en) 2014-08-01 2017-10-17 Corning Incorporated Scratch-resistant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6057335A (ja) * 2014-09-05 2016-04-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積層体、ならびに撮像素子パッケージ、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7048700A1 (en) 2015-09-14 2017-03-23 Corning Incorporated High light transmission and scratch-resistant anti-reflective articles
EP3338616B1 (en) * 2015-10-14 2023-12-20 Dexerials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connecting member, endoscope camera drape, endoscope device, medical system, optical film production method, and connecting member production method
JP7091132B2 (ja) 2018-05-09 2022-06-27 矢崎エナジー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外壁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43342B2 (ja) * 2018-05-16 2022-03-29 矢崎エナジー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多段型プリズム窓
JP7228028B2 (ja) 2018-08-17 2023-02-22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薄い耐久性の反射防止構造を有する無機酸化物物品
GB201820002D0 (en) * 2018-12-07 2019-01-23 Pilkington Group Ltd Coated glass pa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7371A (en) * 2008-12-09 2010-10-16 Sony Corp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141641A (zh) * 2010-01-29 2011-08-03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4429B2 (ja) * 2002-07-31 2008-07-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構造体
TWI339741B (en) * 2003-06-26 2011-04-01 Zeon Corp Optical laminated film, polarizer and optical article
KR101167226B1 (ko) * 2004-03-10 2012-07-23 스미토모 오사카 시멘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적층체
JP2005283748A (ja) * 2004-03-29 2005-10-13 Sony Corp スクリーン及び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152773A (ja) 2005-12-06 2007-06-21 Kitagawa Ind Co Ltd 熱線反射フィルム
US7955662B2 (en) * 2006-09-29 2011-06-07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Optical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and aligned metal particle film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JP2009078458A (ja) * 2007-09-26 2009-04-16 Toyoda Gosei Co Ltd 干渉色膜を有する機器用筐体及び機器用装飾体
WO2009058607A1 (en) * 2007-10-30 2009-05-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stack optical bandpass film with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or optical display filters
JP2011180449A (ja) * 2010-03-02 2011-09-15 Sony Corp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窓材、ならびに光学体の貼り合わせ方法
JP4858650B2 (ja) * 2010-03-02 2012-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体、窓材、建具および日射遮蔽装置
JP5894358B2 (ja) * 2010-06-16 2016-03-3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体、壁材、建具、日射遮蔽装置、および建築物
JP2012003026A (ja) * 2010-06-16 2012-01-05 Sony Corp 光学体、窓材、建具および日射遮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7371A (en) * 2008-12-09 2010-10-16 Sony Corp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141641A (zh) * 2010-01-29 2011-08-03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75249A (ja) * 2010-01-29 2011-09-08 Sony Corp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4605A1 (ja) 2013-04-18
EP2767854B1 (en) 2016-10-05
EP2767854A1 (en) 2014-08-20
JP5938189B2 (ja) 2016-06-22
TW201316047A (zh) 2013-04-16
KR101939431B1 (ko) 2019-01-16
US20140233104A1 (en) 2014-08-21
JP2013083899A (ja) 2013-05-09
KR20140088552A (ko) 2014-07-10
HK1199938A1 (zh) 2015-07-24
EP2767854A4 (en)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5780B (zh) Optical materials, window materials, doors and windows and sun shading devices
JP5973044B2 (ja) 光学体、窓材、建具および日射遮蔽装置
JP5608385B2 (ja)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窓材、建具、ならびに日射遮蔽装置
EP2397323B1 (en) Optical body, window member, fitting, and solar shading device
JP6074128B2 (ja)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日射遮蔽部材、窓材、内装部材ならびに建具
JP5690600B2 (ja)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59046B (zh) Optical bod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window material, and optical body of the fit method
WO2011158721A1 (ja) 光学体、窓材、建具、日射遮蔽装置、および建築物
TW201037371A (en)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1164433A (ja) 光学体、窓材、建具、および日射遮蔽部材
JP560740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形状機能性積層体及び機能性構造体
JP2014222359A (ja)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窓材、建具、ならびに日射遮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