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5363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5363B TWI465363B TW101139985A TW101139985A TWI465363B TW I465363 B TWI465363 B TW I465363B TW 101139985 A TW101139985 A TW 101139985A TW 101139985 A TW101139985 A TW 101139985A TW I465363 B TWI465363 B TW I46536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 frame
- storage box
- fuel tank
- nip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47—Layout or arrangement of systems for feeding fu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4—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under the sadd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之燃料管之支持構造。
於兩輪摩托車等跨坐型車輛中,利用有連接燃料箱之燃料排出部與引擎之燃料供給裝置(例如噴射器)的燃料管。於日本專利特開2009-67064號公報揭示之兩輪摩托車中,燃料箱係由車架之後部支持,燃料管之中途部係由設置於車架上之夾持部固定。又,於上述專利文獻中,燃料管係由塑膠等具有相對較高之剛性之材料成型。
於日本專利特開2009-67064號公報中,由於燃料管係由塑膠等具有相對較高之剛性之材料成型,因此設置於車架之夾持部與燃料箱之燃料排出部之間的燃料管之動作受到抑制。然而,自成本等觀點而言,有時希望使用橡膠製管等剛性較低之燃料管。然而,於使用此種燃料管之情形時,若燃料箱之燃料排出部與車架之間存在較大之距離,則燃料管之位置容易變動。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即便於設置在燃料箱之上表面之燃料排出部與車架之間存在較大之距離之情形時,亦可抑制燃料管之位置之變化。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包含:座部;收納箱,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燃料箱,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且位於上述收納箱之後方;左右之後車架部,其較上
述收納箱之上述上緣與上述燃料箱之上述上表面位於更下方,且支持上述收納箱與上述燃料箱,構成車架之後部;燃料管,其係將設置於上述燃料箱之上述上表面之燃料排出部、與對引擎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裝置連接的燃料管,且包含自上述燃料排出部朝向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中之一方之後車架部延伸之部分;及夾持部,其係設置於上述收納箱上且固定上述燃料管之上述部分的夾持部,並且位於側視時自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向上方離開之位置,位於低於上述燃料箱之上述上表面之位置,且位於上述燃料箱之側方。
根據上述跨坐型車輛,即便於設置在燃料箱之上表面之燃料排出部與後車架部之間存在較大距離之情形時,亦可抑制燃料管之位置之變化。又,由於夾持部係位於燃料箱之側方,因此可抑制因夾持部之存在而引起收納箱之容量減少之情況。又,由於夾持部係位於燃料箱之側方,因此無需使燃料箱之外形較大地變更或使位置較大地變更。
再者,於本發明中,跨坐型車輛包含兩輪摩托車及自動三輪車。又,兩輪摩托車包含:引擎配置於自支持轉向軸之頭管向後下方延伸之前車架部下方的類型(底架(underbone)類型);及引擎配置於自前車架部之後部向後上方延伸之後車架部下方、且於前車架部上配置有用以使騎手放置腳之板的類型(速克達(scooter)型)。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上述夾持部亦可設置在位於上述收納箱之上緣之凸緣部。根據該形態,容易使夾持部接近
燃料箱之燃料排出部。其結果為,可更有效地抑制燃料管於燃料排出部附近移動。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上述燃料箱亦可包含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而相互位於相反側之第1角壁部與第2角壁部作為該燃料箱前部之角之壁部,且上述燃料管可通過上述第1角壁部之前方且側方之位置而延伸。又,作為沿車寬方向之直線與上述第1角壁部之交點的第1點、與作為沿車寬方向之上述直線與上述第2角壁部之交點的第2點相比,於車寬方向上之自上述燃料箱之中心起至該第1點為止之距離可小於自上述燃料箱之中心起至該第2點為止之距離。並且,上述夾持部亦可位於第1角壁部之側方。藉此,可抑制收納箱之夾持部向車寬方向之外方突出。又,由於夾持部係使燃料管位於第1角壁部之側方,因此可充分地確保燃料箱之較第1角壁部更後方部分之寬度,藉此容易地確保燃料箱之容量。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上述收納箱亦可於上述上緣包含支持上述座部之凸緣部,且上述夾持部係設置於凸緣部。藉此,可簡化收納箱之構造。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上述收納箱之上緣包含向後方突出之後凸緣部,上述夾持部亦可包含形成於上述後凸緣部之邊緣之凹部、與嵌入於上述凹部之環狀構件,且上述燃料管可穿過上述環狀構件之內側。藉此,燃料管之向收納箱之安裝作業變得容易。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亦可包含上述收納箱之上述夾持
部作為第1夾持部,且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包含固定上述燃料管之第2夾持部,上述第2夾持部係位於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之車寬方向外側之面上。根據該形態,由於燃料管係配置於後車架部之外側之面上,因此容易確保配置於左右之後車架部之間的收納箱之容量。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自上述夾持部起至上述燃料排出部所處之水平面為止的距離亦可小於上下方向上之上述夾持部與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的距離。藉此,可抑制燃料排出部附近之燃料管之位置變化。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上述收納箱亦可包含較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位於更上方的上部、與位於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之間且較該左右之後車架部位於更下方的下部。藉此,可增加收納箱之容量。
於本發明之一形態中,上述夾持部亦可設置於俯視時與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重疊之位置。根據夾持部之該配置,可抑制燃料管向車寬方向之外方超過後車架部之位置,其結果為,可抑制配置於收納箱與燃料箱上方之座部、與燃料管之干涉。又,由於可使車寬方向上之收納箱之寬度及車寬方向上之燃料箱寬度接近左右之後車架部之間隔,因此變得容易確保收納箱及燃料箱之容量。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兩輪摩托車1之側視圖。圖2係表示兩輪摩托車1所包含之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的側視圖。
圖3係表示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之立體圖。圖4係表示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之平面圖。圖5係用以表示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的燃料箱40及收納箱50之平面圖。圖6及圖7係用以表示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的燃料箱40及收納箱50之側視圖。於圖5及圖6中卸除了圖4所示之燃料箱40之蓋體44。圖8係表示收納箱50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圖9係表示收納箱50之主要部分之平面圖。於圖9中,表示有自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卸除環狀構件51g後之狀態。圖10係兩輪摩托車1之車身蓋60之立體圖。於該等圖中Y1係表示車身之前方,Y2係表示後方。又,X1-X2係表示車寬方向,X1及X2係分別表示左方向及右方向。進而,於以下之說明中,車寬方向之外方係表示自車寬方向之中心離開之方向,車寬方向之內方係表示朝向車寬方向之中心之方向。
如圖1所示,車架20之前端包含頭管21。於頭管21中插通有轉向軸。轉向軸係可旋轉地支持。轉向軸之下端係連結於前叉2。前輪3係由前叉2之下端支持。轉向軸之上端係連結於把手(steering)4。
如圖2所示,車架20包含1個前車架部22。前車架部22自頭管21向後下方傾斜地延伸,構成車架20之前部。該例中之前車架部22係配置於車寬方向之中心。再者,前車架部22之位置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為了避免與其他裝置之干涉,亦可使前車架部22之一部分(例如後部)略微彎曲。
於把手4之更後方配置有座部5。座部5係前後座部(tandem seat)。與騎手(駕駛者)所乘坐之座部5之前部相
比,騎手身後之乘客(同乘者)所乘坐之座部5之後部更高。如下文所述,於座部5之後部之下方配置有燃料箱40。連接於燃料箱40之燃料管49係於燃料箱40之附近由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所固定。藉此,可有效地抑制燃料管49干涉座部5之下表面。該例中之兩輪摩托車1係所謂底架類型,於前車架部22之上方且為把手4與座部5之間形成有空間S(參照圖1)。
如圖2所示,於前車架部22之下方配置有引擎30。車架20包含自前車架部22之後端向下方延伸之後托架23。後托架23係配置於引擎30之後。引擎30係藉由前車架部22與後托架23而支持。詳細而言,引擎30之後部(更具體而言為曲柄軸箱31之後部)係固定於後托架23上。於前車架部22設置有自前車架部22之中途部向下方延伸之引擎托架22a。曲柄軸箱31之前部係固定於引擎托架22a上。於引擎30及後托架23之後方配置有後輪6。後輪6之車軸係由自後托架23向後方延伸之搖臂(未圖示)支持。
如圖2所示,引擎30之後部包含曲柄軸箱31。又,引擎30之前部包含氣缸體32a、氣缸頭32b、及氣缸頭蓋32c(以下,將該等3個要素稱為引擎前部32)。再者,引擎前部32之構成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氣缸頭蓋32c與氣缸頭32b亦可一體地成型。引擎前部32係以自曲柄軸箱31向前方突出之方式配置。引擎30進而包含:節流閥體33,其包含對供給至引擎30之空氣量進行控制之閥;及燃料供給裝置34,其對引擎30供給燃料。燃料供給裝置34係連接於連接節流閥
體33與氣缸頭32b之吸氣管35。該例中之燃料供給裝置34係對吸氣管35內噴射燃料之噴射器。再者,燃料供給裝置34既可安裝於引擎前部32(具體而言為氣缸頭32b),亦可安裝於節流閥體33。
如圖2所示,該例中之燃料供給裝置34係位於前車架部22之下方。詳細而言,燃料供給裝置34係位於前車架部22之正下方,於俯視時燃料供給裝置34係藉由前車架部22而遮住。節流閥體33亦位於前車架部22之下方。燃料供給裝置34係位於節流閥體33之後方。引擎前部32係位於自前車架部22向下方離開之位置,且於其等之間配置有燃料供給裝置34與節流閥體33。再者,燃料供給裝置34之位置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燃料供給裝置34亦可於俯視時相對於前車架部22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偏移。又,燃料供給裝置34亦可相對於引擎30而傾斜地安裝,且於側視時與前車架部22重疊。又,燃料供給裝置34亦可直接地或間接地(即通過吸氣管)連接於引擎前部32之右側部分或左側部分。
如下文詳述,燃料管49之前端連接於燃料供給裝置34(具體而言為連接器49e)。如圖2所示,燃料供給裝置34係自引擎前部32(具體而言為氣缸頭32b)向上方突出,燃料管49係連接於燃料供給裝置34之外周面(此處,外周面係包圍沿燃料供給裝置34之向引擎30之連接方向的燃料供給裝置34之中心線(例如噴射器之中心線)的面)。於該例中,燃料管49係連接於燃料供給裝置34之側面。此處,燃料供給裝置34之側面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而與燃料管49所
處之側為同一側的面。於該例中,燃料管49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而位於左側,於燃料供給裝置34之左側面連接有燃料管49。根據該構造,燃料管49之佈局變得容易。又,與節流閥體33相比,燃料供給裝置34之車寬方向上之尺寸較小。如此,藉由使尺寸較小之燃料供給裝置34位於節流閥體33之後方,而使燃料管49向燃料供給裝置34之連接變得容易。
車架20包含左右之後車架部24R、24L(參照圖3)。後車架部24R、24L之前端之二者連接於前車架部22之後部。如圖2所示,前車架部22與後車架部24R、24L之連接位置係位於曲柄軸箱31之上方。後車架部24R、24L係自其前端向後上方傾斜地延伸,而構成車架20之後部。該例中之後車架部24R、24L係於車架20之側視時呈直線地延伸。
如圖3所示,後車架部24R、24L之各者之前部包含傾斜部24a,且各者之後部包含後延伸部24b。傾斜部24a係自連接於前車架部22之前端向後上方傾斜地延伸,且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延伸。左右之傾斜部24a之間的距離係朝向後方逐漸變大。因此,後車架部24R、24L係位於車寬方向上分離之位置。後延伸部24b相對於傾斜部24a彎曲,且向後方延伸。後延伸部24b係於俯視時沿車身之前後方向配置。如圖2所示,車架20進而包含撐桿25,該撐桿25自前車架部22之後端朝向後車架部24R、24L之中途部延伸,且支持後延伸部24b。
兩輪摩托車1包含收納箱50與燃料箱40,該等係配置於
座部5之下方(參照圖1及圖2)。收納箱50係向上方敞開之箱,收容騎手或乘客所使用之各種物品或電池等電力組件。燃料箱40係配置於收納箱50之後方。燃料箱40係鄰接於收納箱50,其等之間其等之間未配置其他裝置。
如圖2所示,後車架部24R、24L係配置於低於收納箱50之上緣與燃料箱40之上表面的位置,並支持其等。於該例中,收納箱50與燃料箱40係配置於左右之後車架部24R、24L之間。車架20包含架設於後車架部24R、24L之前部(於該例中為傾斜部24a)的橫桿20a(參照圖3)。收納箱50之前部係藉由橫桿20a而支持。又,車架20包含架設於後車架部24R、24L之橫桿20b(參照圖6)。收納箱50之後部係藉由橫桿20b而支持。於圖4中,表示有用以將收納箱50固定於橫桿20a、20b之4個安裝部50c。
如圖2所示,後車架部24R、24L係沿收納箱50之上下方向之中途部之側面而配置。換言之,收納箱50係以包含較後車架部24R、24L位於更上方之上部50a、與較後車架部24R、24L位於更下方之下部50b之方式而配置。藉此,可增加收納箱50之容量。再者,與上部50a相比,下部50b之前後方向之寬度及車寬方向之寬度較小。於下部50b收容有例如電池等電力組件。又,上部50a之最前部係由上述橫桿20a支持,上部50a之最後部係由上述橫桿20b支持。
上部50a之車寬方向之寬度大於左右之後車架部24R、24L之間隔。因此,上部50a之最左部50d與最右部50e係分別位於後車架部24R、24L之上方(參照圖5)。即,最左部
50d與最右部50e係於俯視時分別與後車架部24R、24L重疊。藉由使後車架部24R、24L位於自收納箱50之上緣向下方離開之位置,可使收納箱50之上部50a之上下方向之寬度(高度)變大,其結果為,可增加收納箱50之上部50a之容量。即便於為了增加收納箱50之上部50a之容量而降低後車架部24R、24L之位置之情形時,由於如下所述在收納箱50上設置有夾持部51f,因此亦可抑制燃料管49之位置於燃料箱40之下述燃料排出部41與後車架部24R、24L之間移動。
如上所述,燃料箱40係配置於收納箱50之後方。燃料箱40係藉由後車架部24R、24L之後延伸部24b而支持。於該例中,如圖2所示,於2個後延伸部24b之最後部設置有架設於其等上之橫桿20c。燃料箱40包含於俯視時包圍燃料箱40之凸緣部40c。凸緣部40c之後側部分係固定於橫桿20c上。又,凸緣部40c之右側部分與左側部分係固定於分別設置在2個後延伸部24b之托架20d上。燃料箱40包含向下方敞開之碗狀之上箱構件40a、與向上方敞開之碗狀之下箱構件40b。上箱構件40a之外周緣與下箱構件40b之外周緣接合,而成為上述凸緣部40c。
燃料箱40之上表面位於高於收納箱50之上緣之位置(參照圖2)。如圖3所示,燃料箱40之上表面包含燃料排出部41。燃料箱40之內部包含燃料泵47(參照圖6),由燃料泵47抽上之燃料係自燃料排出部41排出。再者,燃料泵之位置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於燃料供給裝置34設置燃料泵
之功能,並藉由燃料供給裝置34之該功能而將燃料箱40內之燃料輸送至燃料供給裝置34。燃料管49係將燃料排出部41與引擎30之燃料供給裝置34連接。如圖2所示,燃料供給裝置34係較燃料排出部41配置於更前下方。更具體而言,燃料供給裝置34係較收納箱50之上緣之最後部(下述之後凸緣部51a)配置於更前方,且較下述之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配置於更下方。於該例中,如上所述,燃料供給裝置34係位於前車架部22之下方。因此,燃料管49係於側視時向前下方延伸。如圖4所示,燃料管49之後端包含連接於燃料排出部41之連接器49f,且其前端包含連接於燃料供給裝置34之連接器49e。燃料管49係由橡膠等具有可撓性之材料形成。
如圖6所示,後車架部24R、24L(詳細而言為後延伸部24b)較燃料箱40之上表面位於更下方。燃料管49包含自燃料排出部41朝向2個後車架部24R、24L中之一方之後車架部(於該例中為左側之後車架部24R)延伸的部分(以下將該部分設為管後部49a)。管後部49a係一面自燃料排出部41向車寬方向之外方(於該例中為左方向)延伸一面向下方彎曲,而到達後車架部24R(參照圖5)。如圖5所示,燃料管49之連接器49f係L字形狀,燃料管49係藉由通過連接器49f連接於燃料排出部41,而於俯視時向左方向延伸。再者,於燃料箱40之上表面上固定有覆蓋連接器49f之保護板46。
如圖6所示,收納箱50之上緣係位於自後車架部24R向上
方離開之位置。又,如上所述,設置有燃料排出部41之燃料箱40之上表面係位於高於收納箱50之上緣的位置。收納箱50包含夾持部51f。於該例中,夾持部51f係設置於收納箱50之上緣。夾持部51f係位於低於燃料箱40之上表面且自後車架部24R向上方離開的位置,而固定管後部49a。即,夾持部51f係限制管後部49a之位置變化。該例中之夾持部51f係如圖9所示,包含:凹部51j,其形成於收納箱50之上緣;及環狀構件51g,其嵌入於凹部51j之內側而固定於該凹部51j。並且,管後部49a係穿過環狀構件51g之內側。藉此,可抑制管後部49a自收納箱50之上緣偏離。如此,由於燃料管49之自後車架部24R向上方離開之部分(即後部49a)得以固定,因此即便於燃料管49係由相對剛性較低之橡膠等材料形成之情形時,亦可抑制燃料管49於燃料排出部41之附近移動。又,於無此種夾持部51f故而燃料管49之位置容易移動之構造中,為了避免燃料管49與其周圍之構件產生干涉,而於管後部49a之周圍需要相對較大之空間。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夾持部51f係形成於收納箱50上,因此可縮小此種空間。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夾持部51f係設置於收納箱50之上緣,因此夾持部51f與燃料排出部41之上下方向上之距離變小。其結果為,可更確實地抑制燃料管49與位於其附近之構件(例如座部5之下表面或下述車身蓋60之側蓋部61)的干涉。
如圖6所示,夾持部51f係位於燃料箱40之側方(於該例中為左方向)。即,夾持部51f係於側視時與燃料箱40重
疊。藉此,可使前後方向上之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距離變小,並可抑制燃料管49(管後部49a)之大幅之彎曲。又,由於夾持部51f係位於燃料箱40之側方,因此可抑制收納箱50之容量減少、及燃料箱40之容量減少。又,可無需使燃料箱40之外形較大地變更或使位置較大地變更。如圖5所示,收納箱50之上緣包含凸緣51。凸緣51包含向後方突出之後凸緣部51a。後凸緣部51a之最左部及最右部包含突出部51c、51d,該等突出部51c、51d大於其等之間之部分且向後方突出。夾持部51f係設置於一突出部(於該例中為左側之突出部51c)。如此,藉由將夾持部51f設置於位於最左部之突出部51c,可更有效地抑制因夾持部51f之存在而引起的燃料箱40之容量下降。於該例中夾持部51f係設置於突出部51c之後端。藉此,可使前後方向上之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距離進而變小。
如圖5所示,燃料箱40之上箱構件40a包含前壁部43a作為其前側部分之壁部。又,上箱構件40a包含隔著車寬方向之中心而相互位於相反側的第1角壁部43b與第2角壁部43c作為其前側部分之角之壁部。於該例中,第1角壁部43b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而位於左方向,第2角壁部43c係相對於中心而位於右方向。前壁部43a係位於第1角壁部43b與第2角壁部43c之間,且構成上箱構件40a之最前部。再者,第1角壁部43b係前壁部43a與第1側壁部43d(於該例中為左側壁部)之間的壁部,該第1側壁部43d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而與第1角壁部43b位於相同方向。又,
第2角壁部43c係第2側壁部43f(於該例中為右側壁部)與前壁部43a之間的壁部,該第2側壁部43f係與第1側壁部43d為相反側之側壁。再者,收納箱50之後凸緣部51a之後緣係沿前壁部43a、第1角壁部43b、及第2角壁部43c而彎曲,藉此,更容易地確保燃料箱40之容量。
如圖5所示,管後部49a係通過第1角壁部43b之前方及側方之位置而延伸。於該例中,管後部49a係沿第1角壁部43b而延伸。再者,管後部49a亦可未必沿第1角壁部43b而延伸。例如,亦可僅使管後部49a之一部分位於第1角壁部43b之前方及側方,該一部分之延伸方向亦可不沿第1角壁部43b。例如,管後部49a之該一部分亦可較第1角壁部43b更大地傾斜,且於第1角壁部43b之前方及側方之位置上在前後方向上延伸。
第1角壁部43b與第2角壁部43c並非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對稱,與第2角壁部43c相比第1角壁部43b較大地凹陷。換言之,第1角壁部43b係位於假想壁部的更內方(於圖5中二點鏈線L1係表示該壁部之上緣),該假想壁部係相對於通過車寬方向上之燃料箱40之中心的直線L3而與第2角壁部43c對稱。即,第1角壁部43b係較相對於直線L3與第2角壁部43c呈對稱之假想壁部位於更後方且更靠近車寬方向中心的位置。進而,換言之,沿車寬方向之直線L4與第1角壁部43b之交點i1之與燃料箱之中心線L3的距離,小於直線L4與第2角壁部43b之交點i2之與燃料箱之中心線L3的距離。於圖5中W1係表示自交點i1起至中心線L3為止之距
離,W2係表示自交點i2起至中心線L3為止之距離。距離W1小於距離W2。如上所述,管後部49a係通過第1角壁部43b之前方及側方之位置而延伸。又,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係位於第1角壁部43b之側方。藉由第1角壁部43b、管後部49a及夾持部51f之此種配置,可抑制夾持部51f及突出部51c向車寬方向之外方突出。其結果為,可抑制車寬之增大,藉此,騎手及乘坐於其後之乘客更易跨騎(乘坐)於座部5。又,由於夾持部51f係位於第1角壁部43b之側方,因此燃料箱40於第1角壁部43b之更後方之部分可確保充分之寬度,其結果為更易確保燃料箱40之容量。
如圖5所示,夾持部51f及突出部51c未向車寬方向之外方超出燃料箱40左右邊緣之車寬方向上之位置。即,於該例中,夾持部51f及突出部51c未向車寬方向之外方越過通過燃料箱40左側邊緣的直線L2。兩輪摩托車1之車身蓋60包含側蓋部61(參照圖10)。側蓋部61係沿後車架部24R而配置,且覆蓋該後車架部24R之車寬方向之外側(該例為左側)。藉由以不越過線L2之方式配置夾持部51f及突出部51c,可抑制其等與側蓋部61之干涉。再者,突出部51c之邊緣(於該例中為左緣)及夾持部51f之位置未必限定於此,其等亦可向車寬方向之外方越過線L2。藉此,更易確保燃料箱40之容量。又,突出部51c之邊緣及夾持部51f亦可較線L2位於更靠車寬方向之內方。
燃料箱40之上箱構件40a係如上所述具有向下方敞開之碗狀。因此,上箱構件40a之周壁部(壁部43a、43b、
43d、43c、43f及未圖示之後壁部)係以其等之上側之邊緣較下側之邊緣位於更內方之方式傾斜。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係如上所述,位於上箱構件40a之側方(更具體而言為第1角壁部43b之側方)。藉由夾持部51f之此種佈局,可利用藉由第1角壁部43b之傾斜而形成之空間、即第1角壁部43b之前方及側方之空間,配置夾持部51f。其結果為,無需較大地減少燃料箱40之容量即可配置夾持部51f。
與第2角壁部43c相比,第1角壁部43b較大地傾斜。藉此,如圖5所示,第1角壁部43b之上緣係較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而與第2角壁部43c呈對稱之壁部的上緣(於圖5中為二點鏈線L1)位於更內側。第1角壁部43b之下緣43e係位於突出部51c之下方。藉由該構造,與使第1角壁部43b不傾斜而較第2角壁部43c更凹陷之構造相比,可確保燃料箱40之容量。
如圖5及圖6所示,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及突出部51c係位於後車架部24R之上方。詳細而言,夾持部51f係於俯視時與後延伸部24b重疊。因此,可抑制突出部51c及夾持部51f之存在對燃料箱40之容量的影響,並且可抑制因其等之存在而引起車寬增大。又,覆蓋後車架部24R之左側的側蓋部61向車架20(具體而言為後車架部24R或撐桿25)之安裝變得容易。如上所述,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及突出部51c亦可較後車架部24R更靠車寬方向之外方(左方向)。藉此,可更容易地確保燃料箱40之容量。
如圖3所示,後車架部24R包含夾持部24c。夾持部24c係
位於後延伸部24b之最前部。燃料管49係藉由該夾持部24c而固定於後車架部24R。即,夾持部24c限制燃料管49之位置變化。夾持部24c係一部分敞開之環狀構件,且燃料管49穿過其內側。藉此,燃料管49之中途部之動作得以限制。如上所述,引擎30之燃料供給裝置34係位於前車架部22之下方,燃料管49連接燃料供給裝置34與燃料箱40之燃料排出部41。因此,燃料管49係向下方通過夾持部51f後,向前方延伸。由於燃料供給裝置34較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位於更前方,因此燃料管49包含沿後車架部24R延伸之部分。再者,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之位置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置於傾斜部24a。又,夾持部24c亦可較後車架部24R之最前部設置於更後方。
如上所述,收納箱50係配置於左右之後車架部24R、24L之間。後車架部24R係沿著收納箱50之上下方向之中途部之側面。如圖4所示,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係位於該後車架部24R之車寬方向之外側的面(於該例中為左側之面)。因此,燃料管49之沿後車架部24R延伸之部分係配置於後車架部24R之車寬方向之外方。藉此,可增加收納箱50之容量。
如圖6所示,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係較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與連接於燃料排出部41之燃料管49之後端(連接器49f)的中間位置P1而位於更靠燃料管49之後端的位置。即,由夾持部51f固定之部分係較由夾持部24c固定之部分與燃料管49之端部的中間部分而位於更靠燃料管49之
後端的位置。藉此,即便於夾持部24c離燃料排出部41較遠之情形時,亦可有效地抑制燃料管49於燃料排出部41附近之動作。
如上所述,燃料箱40包含下箱構件40b。如圖6所示,下箱構件40b之後部係於側視時較後車架部24R、24L而位於更下方。藉此,可確保燃料箱40之容量,並且減小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上下方向上之距離。又,如圖5所示,燃料排出部41係位於燃料箱40之上表面之前側部分。藉由燃料排出部41之該配置,與於燃料箱40之上表面之後側部分配置燃料排出部41的構造相比,可使燃料管49之配置容易化,或可抑制燃料箱40之容量之減少。即,於在燃料箱40之上表面之後側部分配置燃料排出部41的構造中,有時為了避免燃料管49與燃料箱40之干涉而於燃料管49設置多餘之彎曲部分,或為了避免其等之干涉而需要使燃料箱40部分地凹陷。藉由在燃料箱40之上表面之前側部分設置燃料排出部41的本實施形態之構造,可抑制此種燃料管49之多餘之彎曲、或燃料箱40之容量之減少。又,燃料排出部41係於燃料箱40之上表面上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向靠後車架部24R的位置偏移。藉此,可進一步減少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距離。如圖6所示,燃料箱40之前部之下表面(下箱構件40b之前部之下表面40d)係位於低於較燃料箱40之後部之下表面(下箱構件40b之後部之下表面40e)的位置。因此,當燃料減少時,其會集中於燃料箱40之前部。如上所述,燃料泵47之上端係連接於燃料排出部
41。藉由在燃料箱40之上表面之前部配置燃料排出部41,可容易地使燃料泵47位於燃料箱40內之前側部分。其結果為,可容易地於燃料箱40之前部(即燃料集中之部分)配置燃料泵47之下端47a(吸入燃料之部分,例如濾器(strainer))。
如圖6所示,自夾持部51f起至燃料排出部41所處之水平面為止的距離D1小於上下方向上之夾持部51f與後車架部24R之間的距離D2。藉此,可減少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間的距離,從而可有效地抑制燃料管49於燃料排出部41附近之動作。
如上所述,於收納箱50與燃料箱40之上方配置有座部5。座部5係藉由收納箱50之上緣之最前部55而可開閉地支持(參照圖3)。於座部5之下表面形成有朝向收納箱50之後凸緣部51a之突出部51c、51d突出的被支持部。座部5係於其閉合狀態下藉由突出部51c、51d而支持。如上所述,夾持部51f係設置於突出部51c。即,利用支持座部5之部分來固定燃料管49。
如圖6所示,於收納箱50之外表面形成有向後方突出之翼肋(rib)53a。翼肋53a係位於突出部51c之下側,且支持突出部51c。藉此,可增加突出部51c之強度。燃料管49係向下方經過夾持部51f後,於突出部51c之下方延伸。藉由提高突出部51c之強度,可抑制負荷施加於燃料管49之位於突出部51c之下方的部分,其結果為,可抑制負荷施加於燃料管49與燃料排出部41之連接部分(連接器49f)。
如圖4及圖7所示,燃料箱40之上表面係由蓋體44覆蓋。蓋體44覆蓋燃料排出部41、燃料管49與燃料排出部41之連接部分、燃料管49之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間的部分、及夾持部51f。藉此,於俯視燃料箱40時,燃料排出部41、及燃料管49之燃料排出部41與夾持部51f之間的部分未露出。其結果為,可抑制作業人員接觸燃料管49。蓋體44包含沿燃料管49而形成之鼓起部44a。於蓋體44之後部形成有開口,且設置於燃料箱40之上表面後部的供油口45係自該開口露出。再者,於蓋體44之後部連接有排放管(drain hose)48。於供油口45安裝有盤構件(未圖示),其位於蓋體44之內側,且於燃料自供油口45洩漏之情形時將該燃料導引至排放管48。排放管48係於後車架部24R之左側沿該後車架部24R向前方延伸。
蓋體44之前側部分係沿燃料箱40之上箱構件40a之前壁部43a與第1角壁部43b而形成。如圖7所示,蓋體44之前側部分之下緣到達收納箱50之後凸緣部51a。蓋體44之下緣包含前凸緣部44b。前凸緣部44b係安裝於後凸緣部51a之突出部51c。於該例中,如圖8所示,於突出部51c形成有安裝孔51e,形成於前凸緣部44b之下表面的突起係安裝於安裝孔51e。藉此,蓋體44之前側部分相對於夾持部51f之位置偏移得以抑制。其結果為,可抑制因蓋體44移動而引起負荷作用於燃料管49。
如上所述,燃料管49係穿過構成夾持部51f之環狀構件51g之內側。環狀構件51g係包圍燃料管49之全周的環狀。
藉此,可確實地限制燃料管49向後方之移動。如圖9所示,於後凸緣部51a之突出部51c之邊緣(於該例中為後端之邊緣)形成有向後方敞開之凹部51j,於該凹部51j之內側嵌入有環狀構件51g。藉此,燃料管49之安裝作業變得容易。即,於將燃料管49插入於環狀構件51g中之後,將環狀構件51g嵌入於突出部51c之凹部51j,藉此可將燃料管49固定於收納箱50。如圖8所示,環狀構件51g包含夾持突出部51c之凹部51j之邊緣的上環部51h與下環部51i。該例中之環狀構件51g並非正圓,而是於前後方向上為細長。藉此,可不對傾斜地延伸之燃料管49施加負荷地限制燃料管49之動作。再者,設置於收納箱50上之夾持部並不限定於此種夾持部51f。例如,亦可使形成於突出部51c之凹部51j亦可具有與燃料管49之外徑相對應之尺寸,而使該凹部51j作為將燃料管49直接固定於收納箱50之夾持部發揮功能。
收納箱50係由具有相對較高之剛性的塑膠形成。另一方面,環狀構件51g係由橡膠等剛性較收納箱50之材料更低之材料形成。藉此,可抑制負荷施加於燃料管49。燃料管49包含本體管49c、及設置於本體管49c外側之保護管49g。雖保護管49g設置於燃料管49之大部分上,但於燃料管49之後端側露出本體管49c。環狀構件51g係包圍本體管49c。環狀構件51g係由相對柔軟之材料形成,且保持本體管49c。再者,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係由金屬形成,將設置有保護管49g之部分固定於後車架部24R。
如圖10所示,車身蓋60包含分別覆蓋後車架部24R、24L之車寬方向之外側的左側之側蓋部61與右側之側蓋部61。又,車身蓋60包含前蓋部62、中心蓋部64、及座部下蓋部65。
如圖1及圖10所示,前蓋部62之上部62a係覆蓋車架20之頭管21之前側。前蓋部62包含自上部62a之左側部分下緣及右側部分下緣垂下的左右之側部62b。側部62b分別覆蓋車身之前部之右側及左側。
如圖1及圖10所示,中心蓋部64之最上部64a覆蓋頭管21之後側。中心蓋部64係自最上部64a沿前車架部22向後下方延伸,而覆蓋前車架部22之上側。中心蓋部64之左右之邊緣係連接於前蓋部62之側部62b之後緣。該例中之中心蓋部64之下部(後部)包含後部64d。後部64d係沿前車架部22向後下方延伸,且以包圍前車架部22之方式彎曲。又,中心蓋部64包含前部64c、上述最上部64a及側壁部64b。前部64c係位於後部64d之前側部分(上側部分),且覆蓋前車架部22之上側。最上部64a係覆蓋頭管21之後側。側壁部64b係連接於前蓋部62之側部62b之後緣。於該例中,最上部64a、前部64c及側壁部64b係一體地成型,且與後部64d分開成型。再者,中心蓋部64之分割構造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後部64d亦可與其他部分一體地成型。
如圖10所示,左側之側蓋部61與右側之側蓋部61係分別位於後車架部24R、24L之車寬方向之外方,且包含覆蓋該後車架部24R、24L之後部61A、與自後部61A向前方延伸
之前部61B。前部61B係彎曲之板狀。前部61B係沿中心蓋部64之後部64d之右側部分與左側部分之最下部(圖11之64k),朝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平緩地彎曲並且向前方延伸。如圖1所示,車身蓋60包含下蓋部66。下蓋部66係配置於側蓋部61之前部61B之下側,且覆蓋引擎前部32。於圖10中省略下蓋部66。
如圖10所示,座部下蓋部65係配置於座部5之下方,且包圍配置於座部5之下方的收納箱50。即,座部下蓋部65係覆蓋收納箱50之前側部分及側部。座部下蓋部65之右側部分與左側部分之下緣係連接於側蓋部61之上緣。座部下蓋部65包含位於前車架部22之上方且安裝於中心蓋部64之後部64d的前部65a。
以下說明兩輪摩托車1之前部之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圖11係表示兩輪摩托車1之前部之燃料管49之支持構造的立體圖。圖12係圖11之主要部分之放大圖。
如上所述,燃料管49係藉由夾持部24c而固定於後車架部24R,且包含沿後車架部24R之部分。如圖2所示,燃料管49包含沿後車架部24R之部分與燃料供給裝置34之間的部分(以下稱管前部49d)。如圖11所示,車身蓋60包含夾持部64f。夾持部64f係於自前車架部22向車寬方向之外方離開的位置固定管前部49d。藉由該構造,與將管前部49d固定於前車架部22、使燃料管49沿前車架部22與後車架部24R之傾斜部24a的構造相比,可使燃料管49之彎曲平緩。即,與使燃料管49沿前車架部22與後車架部24R之傾斜部
24a的構造相比,可使管前部49d之延伸方向接近於直線。又,藉由夾持部64f,與不存在此種夾持部64f之構造相比,可抑制燃料管49之位置於燃料供給裝置34附近移動。其結果為,可提高燃料管49與燃料供給裝置34之連接強度。該例中之夾持部64f係向上方敞開之環狀。再者,圖2至圖4所示之位置P2係表示燃料管49之藉由夾持部64f固定之部分。
如上所述,後車架部24R、24L包含:傾斜部24a,其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傾斜;及後延伸部24b,其相對於傾斜部24a彎曲,且自傾斜部24a之後端向後方延伸。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係設置於後延伸部24b。藉由夾持部24c之此種佈局,與夾持部24c設置於傾斜部24a之構造相比,使得管前部49d通過自前車架部22與後車架部24R之連接位置向車寬方向離開的位置。其結果為可使管前部49d之彎曲更加平緩。
如上所述,車身蓋64包含相互連接之中心蓋部64與側蓋部61。中心蓋部64與側蓋部61係相互分開地成型之構件。即,中心蓋部64與側蓋部61可相互分離。中心蓋部64包含隱藏於側蓋部61之部分,且夾持部64f係形成於該部分。更具體而言,中心蓋部64包含藉由側蓋部61覆蓋之部分(下述突出部64g),且夾持部64f係形成於該部分。藉此,卸除車身蓋60之作業人員可藉由卸除側蓋部61而看到中心蓋部64之夾持部64f。藉此,於作業人員自車身卸除車身蓋60時,可容易地自夾持部64f卸除燃料管49。尤其是,
於該例中夾持部64f係形成於中心蓋部64之側蓋部61側之端部(於該例中為後端)。因此,卸除側蓋部61時,作業人員可更容易地看到夾持部64f。再者,夾持部64f亦可未必形成於中心蓋部64之端部。例如,夾持部64f亦可形成於自中心蓋部64之端部向與側蓋部61相反之方向離開的位置且為藉由側蓋部61隱藏之位置。
於該例中,中心蓋部64係位於側蓋部61之前側,夾持部64f係形成於中心蓋部64之後端。詳細而言,中心蓋部64之後部64d係如上所述,以覆蓋前車架部22之上側之方式形成。如圖12所示,中心蓋部64之後部64d之後端包含朝向後方突出的突出部64g。夾持部64f係形成於突出部64g。該例中之突出部64g包含以包圍前車架部22之方式彎曲的第1壁部64h、及自第1壁部64h之後緣朝向前車架部22而向內方突出之第2壁部64i。第1壁部64h係藉由以上述方式彎曲,而包含朝向上方之面、朝向側方之面、及傾斜地朝向側上方之面。第1壁部64h係與側蓋部61之前部61B重合。又,第2壁部64i係以使包含該第2壁部64i之平面與側蓋部61之前部61B及前車架部22交叉的方式形成。於第2壁部64i之內側之邊緣形成有向上方敞開之凹部,該凹部係作為夾持部64f發揮功能。管前部49d係通過該凹部而向前方延伸。如此,藉由使形成於第2壁部64i之內側之邊緣的凹部作為夾持部64f發揮功能,而使夾持部64f相對於自上側受到之力具有較高之強度。又,由於第1壁部64h係彎曲,因此與不存在此種彎曲之構造相比,可增加第1壁部
64h之強度。
如圖12所示,前車架部22包含自該前車架部22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延伸的托架22b。形成有夾持部64f之突出部64g係安裝於托架22b上。夾持部64f係較托架22b位於更上方。即,夾持部64f係利用托架22b之上方之空間而形成。又,夾持部64較托架22b位於略前方。第1壁部64h之左側部分之下端包含安裝於托架22b上之安裝部64m。夾持部64f較安裝部64m更位於車寬方向上之內方。因此,可抑制朝向車寬方向之內方的力作用於燃料管49之由夾持部64f固定的部分。又,夾持部64f係形成於較安裝部64m更接近於第1壁部64h之根部(前緣64n)的部分。因此,即便於外力作用於突出部64g之情形時,亦可抑制因該力而引起夾持部64f移位。
如上所述,側蓋部61之前部61B係連接於中心蓋部64之右側部分與左側部分之最下部64k。突出部64g係被側蓋部61之前部61B覆蓋(參照圖10)。側蓋部61可於中心蓋部64安裝於車身之狀態下自車身卸除。換言之,於卸除車身蓋60之作業過程中,雖可先於中心蓋部64而卸除側蓋部61,但無法先於側蓋部61而卸除中心蓋部64。藉此,卸除車身蓋60之作業人員係自車身卸除側蓋部61,再自夾持部64f卸除燃料管49,其後自車身卸除中心蓋部64。再者,安裝車身蓋60之作業順序係與其相反。藉由此種構造,於卸除車身蓋60之過程中,可防止負荷作用於燃料管49。
於該例中,突出部64g係通過托架22b而安裝於前車架部
22。突出部64g(更詳細而言為安裝部64m)及托架22b係被側蓋部61之前部61B覆蓋。又,於中心蓋部64之右側部分及左側部分之最下部64k形成有安裝前部61B之上緣的複數個安裝部64j(參照圖11)。藉由將前部61B之上緣安裝於安裝部64j,使側蓋部61藉由中心蓋部64而支持。安裝部64j係位於自中心蓋部64之下緣離開之位置,安裝部64j之下方之部分係藉由側蓋部61之前部61B而覆蓋。藉由側蓋部61之前部61B、及中心蓋部64之安裝部64j、64m之此種構造,於卸除車身蓋60之作業中,雖可先於中心蓋部64而卸除側蓋部61,但無法先於側蓋部61而卸除中心蓋部64。
中心蓋部64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64p係被座部下蓋部65之前部65a覆蓋(參照圖12及圖10)。中心蓋部64之夾持部64f亦被座部下蓋部65之前部65a覆蓋。於中心蓋部之中央部64p設置有安裝座部下蓋部65之前部65a的安裝部64q。又,於上述突出部64g亦設置有安裝座部下蓋部65之前部65a的安裝部64r。藉由該安裝構造,座部下蓋部65係可於中心蓋部64安裝於車身之狀態下自車身卸除。
如上所述,後車架部24R包含將燃料管49之沿後車架部24R之部分固定的夾持部24c。如圖2所示,中心蓋部64之夾持部64f(由夾持部64f固定之位置P2)較夾持部24c與燃料供給裝置34之中間位置而位於更靠燃料供給裝置34之位置。藉此,可使燃料管49之燃料供給裝置34附近之部分之位置穩定。
中心蓋部64之夾持部64f係位於燃料管49之前端之後
方。夾持部64f係於側視時與燃料供給裝置34與燃料管49之連接位置(燃料管49之前端)的高度相同或略高於連接位置。於該例中,如圖2所示,由夾持部64f固定之位置P2係位於略高於燃料管49之前端之位置。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係設置於高於位置P2之位置。藉此,可減少燃料管49之彎曲。
如圖2所示,後車架部24R係於側視時向後上方筆直地延伸。中心蓋部64之夾持部64f(換言之燃料管49之位置P2)係位於與後車架部24R之前端的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換言之,夾持部64f係位於後車架部24R之前端之側方。因此,燃料管49之夾持部64f與夾持部24c之間的部分係於側視時沿後車架部24R之傾斜部24a。因此,燃料管49之該部分不易與配置於其上下的其他裝置形成干涉。
如上所述,於前車架部22設置有懸架引擎30之引擎托架22a。如圖2所示,燃料供給裝置34係於側視時較引擎托架22a位於更前方,夾持部64f係於側視時較引擎托架22a位於更後方。藉此,與於側視時在與引擎托架22a重疊之位置形成夾持部64f的構造相比,更易確保燃料管49之安裝及卸除作業所需之空間。又,藉由調整夾持部64f之位置,可消除燃料管49之多餘之彎曲,從而容易抑制燃料管49變長。又,引擎托架22a係於側視時位於夾持部64f(燃料管49之位置P2)與燃料供給裝置34之間。燃料管49係配置於引擎托架22a之車寬方向之外方,引擎托架22a係有效地利用夾持部64f與燃料供給裝置34之間之空間而配置。
引擎托架22a係自前車架部22之外表面向車寬方向之外方且為下方傾斜地延伸(參照圖3)。如圖2所示,燃料供給裝置34與燃料管49之連接位置、及夾持部64f(燃料管49之位置P2)係位於高於引擎托架22a下端之位置。藉此,容易抑制燃料管49與引擎托架22a之干涉。又,夾持部64f(燃料管49之位置P2)係如圖2所示,位於低於引擎托架22a之上端、且高於引擎托架22a之下端的位置。藉此,可利用可形成於引擎托架22a之後方的空間來配置夾持部64f。進而,於該例中,如圖4所示,夾持部64f係於俯視時位於引擎托架22a之最外部(於該例中為下端)22c之後方。藉此,可抑制燃料管49過多地離開前車架部22,且可防止燃料管49與引擎托架22之干涉。
如上所述,燃料管49係連接於燃料供給裝置34之側面。詳細而言,如圖4所示,燃料管49之前端包含連接器49e。連接器49e具有L字形狀,且自燃料供給裝置34之側面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延伸後向後方彎曲。藉此,更容易抑制引擎托架22a與燃料管49之干涉。
如圖4所示,夾持部64f(燃料管49之位置P2)係較引擎30之曲柄軸箱31之側面而位於車寬方向之更內方,且位於曲柄軸箱31之上方。藉由夾持部64f之該配置,使燃料管49通過曲柄軸箱31之上方,從而可藉由曲柄軸箱31來防止燃料管49自其下側受到外力。又,由於可使燃料供給裝置34、與燃料管49之由夾持部64f固定之部分(P2)之間的距離變得較小,因此可抑制燃料管49於燃料管49之該部分與燃
料供給裝置34之間較大地傾斜或彎曲。
如以上說明所述,燃料管49包含自燃料箱40之燃料排出部41朝向後車架部24R延伸之部分(管後部49a)。於收納箱50之上緣設置有夾持部51f。夾持部51f係位於燃料箱40之側方,且於自後車架部24R向上方離開之位置將燃料管49之管後部49a固定。藉由該構造,即便於設置在燃料箱40之上表面之燃料排出部41與後車架部24R之間有較大距離之情形時,亦可抑制燃料管49之管後部49a之位置變化。
又,燃料管49包含沿後車架部24R之部分、及沿後車架部24R之部分與燃料供給裝置34之間的部分(管前部49d),中心蓋部64之夾持部64f係於自前車架部22向車寬方向之外方離開之位置將燃料管49之管前部49d固定。藉此,與將燃料管49固定於前車架部22、且使燃料管49沿前車架部22與後車架部24R之傾斜部24a的構造相比,能以簡單之構造使燃料管49之彎曲平緩。
再者,於以上之說明中,設置於收納箱50上之夾持部51f係與請求項中之第1夾持部相對應,設置於後車架部24R之夾持部24c係與請求項中之第2夾持部相對應。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者,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引擎30亦可未必配置於前車架部22之下方。例如,引擎30亦可配置於收納箱50之下方。
又,亦可代替車身蓋60之夾持部64f,而於前車架部22設置夾持部。
又,亦可由形成於收納箱50之後凸緣部51a的凹部直接保持燃料管49,由該凹部作為夾持部發揮功能。
又,收納箱50之夾持部51f亦可較後車架部24R更位於車寬方向之外方。
又,夾持部51f亦可形成於低於收納箱50之上緣的位置。例如,夾持部51f亦可自低於後凸緣部51之位置向後方突出。
1‧‧‧兩輪摩托車
20‧‧‧車架
21‧‧‧頭管
22‧‧‧前車架部
22a‧‧‧引擎托架
22b‧‧‧托架
24a‧‧‧傾斜部
24b‧‧‧後延伸部
24c‧‧‧夾持部
24L‧‧‧後車架部
24R‧‧‧後車架部
30‧‧‧引擎
31‧‧‧曲柄軸箱
32‧‧‧引擎前部
32a‧‧‧氣缸體
32b‧‧‧氣缸頭
32c‧‧‧氣缸頭蓋
33‧‧‧節流閥體
34‧‧‧燃料供給裝置
35‧‧‧吸氣管
40‧‧‧燃料箱
40a‧‧‧上箱構件
40c‧‧‧凸緣部
41‧‧‧燃料排出部
43a‧‧‧前壁部
43b‧‧‧第1角壁部
43c‧‧‧第2角壁部
43d‧‧‧右側壁
44‧‧‧蓋體
45‧‧‧供油口
46‧‧‧保護板
48‧‧‧排放管
49‧‧‧燃料管
49a‧‧‧管後部
49c‧‧‧本體管
49d‧‧‧管前部
49e‧‧‧連接器
49f‧‧‧連接器
49g‧‧‧保護管
50‧‧‧收納箱
50a‧‧‧上部
50b‧‧‧下部
50c‧‧‧安裝部
51‧‧‧凸緣
51a‧‧‧後凸緣部
51c‧‧‧突出部
51d‧‧‧突出部
51f‧‧‧夾持部
53a‧‧‧翼肋
55‧‧‧最前部
60‧‧‧車身蓋
61‧‧‧側蓋部
64‧‧‧中心蓋部
64a‧‧‧最上部
64b‧‧‧側壁部
64c‧‧‧前部
64d‧‧‧後部
64f‧‧‧夾持部
64g‧‧‧突出部
64h‧‧‧第1壁部
64i‧‧‧第2壁部
P2‧‧‧固定位置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兩輪摩托車之側視圖。
圖2係表示兩輪摩托車所包含之燃料管之支持構造的側視圖。
圖3係表示燃料管之支持構造之立體圖。
圖4係表示燃料管之支持構造之平面圖。
圖5係用以表示燃料管之支持構造的燃料箱及收納箱之平面圖。於該圖中卸除了圖4所示之燃料箱之蓋體。
圖6係用以表示燃料管之支持構造的燃料箱及收納箱之側視圖。於該圖中卸除了圖4所示之燃料箱之蓋體。
圖7係用以表示燃料管之支持構造的燃料箱及收納箱之側視圖。
圖8係表示收納箱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9係表示收納箱之主要部分之平面圖。於該圖中,表示有自收納箱之夾持部卸除環狀構件後之狀態。
圖10係兩輪摩托車之車身蓋之立體圖。於該圖中,省略圖1所示之前下側蓋部。
圖11係表示兩輪摩托車之前部之燃料管之支持構造的立體圖。
圖12係圖11中之主要部分之放大圖。
20a‧‧‧橫桿
22‧‧‧前車架部
22a‧‧‧引擎托架
22b‧‧‧托架
24a‧‧‧傾斜部
24b‧‧‧後延伸部
24c‧‧‧夾持部
24L‧‧‧後車架部
24R‧‧‧後車架部
30‧‧‧引擎
31‧‧‧曲柄軸箱
32‧‧‧引擎前部
32a‧‧‧氣缸體
32b‧‧‧氣缸頭
32c‧‧‧氣缸頭蓋
33‧‧‧節流閥體
34‧‧‧燃料供給裝置
35‧‧‧吸氣管
40‧‧‧燃料箱
40a‧‧‧上箱構件
40c‧‧‧凸緣部
41‧‧‧燃料排出部
43a‧‧‧前壁部
43b‧‧‧第1角壁部
45‧‧‧供油口
46‧‧‧保護板
49‧‧‧燃料管
49d‧‧‧管前部
49e‧‧‧連接器
50‧‧‧收納箱
50a‧‧‧上部
50b‧‧‧下部
50c‧‧‧安裝部
51‧‧‧凸緣
51a‧‧‧後凸緣部
51c‧‧‧突出部
51d‧‧‧突出部
51f‧‧‧夾持部
55‧‧‧最前部
P2‧‧‧固定位置
Claims (13)
-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含:座部;收納箱(50),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燃料箱(40),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且位於上述收納箱之後方;左右之後車架部(24R、24L),其較上述收納箱之上緣與上述燃料箱之上表面位於更下方,且支持上述收納箱與上述燃料箱,構成車架之後部;燃料管,其係將設置於上述燃料箱之上述上表面之燃料排出部(41)、與對引擎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裝置(34)連接的燃料管(49),且包含自上述燃料排出部朝向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中之一方之後車架部(24R)延伸的管後部(49a);及夾持部(51f),其係固定上述燃料管之上述管後部,且位於較上述燃料箱之上述上表面更低的位置,且位於上述燃料箱之側方;其特徵在於:上述夾持部係設置於上述收納箱上且位於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向上方離開之位置。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自上述夾持部至上述燃料排出部所處之水平面為止的距離小於在上下方向上之上述夾持部與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的距離。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夾持部係設置在位於上述收納箱之上緣的凸緣部(51)。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凸緣部支持上述座部。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凸緣部係向後方突出之後凸緣部。
-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夾持部包含形成於上述後凸緣部之邊緣之凹部(51j)、與嵌入於上述凹部之環狀構件(51g),且上述燃料管係穿過上述環狀構件之內側。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軸,其中包含上述收納箱之上述夾持部(51f)作為第1夾持部,且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包含固定上述燃料管之第2夾持部(24c)。
- 如請求項7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2夾持部係位於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的車寬方向之外側之面。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收納箱包含較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位於更上方的上部(50a)、與位於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之間且較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位於更下方的下部(50b)。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夾持部係於俯視時設置於與上述一方之後車架部重疊之位置。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燃料箱係於該燃料箱之前部包含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心互相位於相反側的第1角壁部(43b)與第2角壁部(43c),且 上述燃料管係通過上述第1角壁部之前方及側方之位置而延伸。
- 如請求項1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作為沿車寬方向之直線與上述第1角壁部之交點的第1點(i1)與作為沿車寬方向之上述直線與上述第2角壁部之交點的第2點(i2)相比,於車寬方向上之自上述燃料箱之中心起至該第1點為止之距離小於自上述燃料箱之中心起至該第2點為止之距離,且上述夾持部係位於第1角壁部之側方。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車架之前部設置有自支持轉向軸之頭管(21)向後下方傾斜地延伸之前車架部(22),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構成上述車架之後部,向後上方傾斜地延伸,該左右之後車架部分別包含連接於上述前車架部之後部之前端、與自上述前端向後方且為車寬方向之外方傾斜地延伸之前部,且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係於上述車寬方向上相互分離,上述燃料供給裝置係配置於上述前車架部之下方,上述燃料管包含沿上述左右之後車架部中之一方之後車架部(24R)的第1部分、與作為上述第1部分與上述燃料供給裝置之間之部分的第2部分(49d),且於車身蓋上,自上述前車架部之位置向車寬方向之外方離開的位置,設置有固定上述燃料管之上述第2部分的夾持部(64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59426A JP2013193483A (ja) | 2012-03-15 | 2012-03-15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6723A TW201336723A (zh) | 2013-09-16 |
TWI465363B true TWI465363B (zh) | 2014-12-21 |
Family
ID=4714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39985A TWI465363B (zh) | 2012-03-15 | 2012-10-29 | 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639145B1 (zh) |
JP (1) | JP2013193483A (zh) |
ES (1) | ES2474602T3 (zh) |
MY (1) | MY167699A (zh) |
TW (1) | TWI46536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22706B (zh) * | 2017-11-02 | 2023-11-21 |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 電驅動機車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40753B2 (ja) | 2015-03-31 | 2017-05-3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0379A (zh) * | 2005-11-22 | 2007-05-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
JP2009067064A (ja) * | 2006-09-13 | 2009-04-02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TW200940396A (en) * | 2007-12-28 | 2009-10-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Motorcycle |
US20100078241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
EP2305544A2 (en) * | 2009-09-30 | 2011-04-06 | Honda Motor Co., Ltd. | Scooter-type vehicle |
-
2012
- 2012-03-15 JP JP2012059426A patent/JP2013193483A/ja active Pending
- 2012-10-29 TW TW101139985A patent/TWI465363B/zh active
- 2012-10-30 EP EP12190558.2A patent/EP2639145B1/en active Active
- 2012-10-30 ES ES12190558.2T patent/ES2474602T3/es active Active
- 2012-10-30 MY MYPI2012700840A patent/MY167699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0379A (zh) * | 2005-11-22 | 2007-05-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
JP2009067064A (ja) * | 2006-09-13 | 2009-04-02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TW200940396A (en) * | 2007-12-28 | 2009-10-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Motorcycle |
US20100078241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
EP2305544A2 (en) * | 2009-09-30 | 2011-04-06 | Honda Motor Co., Ltd. | Scooter-type vehicl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22706B (zh) * | 2017-11-02 | 2023-11-21 |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 電驅動機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193483A (ja) | 2013-09-30 |
ES2474602T3 (es) | 2014-07-09 |
EP2639145B1 (en) | 2014-06-04 |
TW201336723A (zh) | 2013-09-16 |
MY167699A (en) | 2018-09-21 |
EP2639145A1 (en) | 2013-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077173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
US9765731B2 (en) | Canist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JP2018103873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 |
JP5774129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EP2540602B1 (en) | Evaporated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s | |
JPWO2014157372A1 (ja) | 鞍乗型車両の電源供給構造 | |
EP2845788A1 (en) | Tank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
EP1783040B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EP2955088B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TWI465363B (zh) | 跨坐型車輛 | |
EP3599149A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JP556005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EP3511235B1 (en) | Battery case for saddled vehicles | |
JP5841032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WO2015152841A1 (en) | Reserve tank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scooter | |
JP2013193482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2013060139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 |
EP4112430B1 (en) | Saddle-type vehicle | |
EP3418169B1 (en) | Fuel tank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 |
EP3190035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JP5801142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12206548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US20160185301A1 (en) | Vehicle | |
JP5841871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 |
TW202014337A (zh) | 跨坐型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