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4336B -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4336B
TWI464336B TW101120644A TW101120644A TWI464336B TW I464336 B TWI464336 B TW I464336B TW 101120644 A TW101120644 A TW 101120644A TW 101120644 A TW101120644 A TW 101120644A TW I464336 B TWI464336 B TW I4643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hole
screw
conductive
n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0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0704A (zh
Inventor
Chekang Chang
Dianyu Jan
Original Assignee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win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0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433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50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4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4336B/zh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本發明係與滾珠螺桿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目前的滾珠螺桿設計為了防止粉塵或油污進入螺桿及螺帽之間的滾珠處,因此會在該螺帽二端配置有防塵及潤滑裝置,同時該防塵及潤滑裝置可提供潤滑使滾珠能夠循環順暢、消除應力,然而,各式各樣的防塵及潤滑裝置會因設計相異而具有不同的缺陷;參閱第1圖所示,顯示美國US6247556號之一圖式,其主要在滾珠螺桿的螺帽11加工一平行於螺桿12軸線121的盲孔111,再分別對應螺帽11的牙溝112或螺桿12的牙溝122進行徑向貫穿加工,以形成複數個連通該盲孔111及螺帽11牙溝112的徑向油孔113,使潤滑油由該盲孔111注入後流經該徑向油孔113而直接輸至螺帽11的牙溝112,以達到較佳的潤滑效果,然而,當該滾珠螺桿垂直配置時,會造成潤滑油因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導致無法流經該上端的徑向油孔113內,並進入螺帽11牙溝112處進行潤滑。
參閱第2圖所示,顯示美國專利US6450295號之一圖式,其主要在螺帽14兩端置入一固體潤滑劑15後再分別套入防塵元件16,各該防塵元件16除了可將潤滑劑15保持在螺帽14 內部外,亦可固定固體潤滑劑15,然而,由於該滾珠螺桿內部的潤滑作業係由該固體潤滑劑15自行提供潤滑油,因此該固體潤滑劑15會有使用週期,造成使用上必需更換的必要,導致使用者不便的缺陷。
參閱第3圖所示,顯示美國US6215968號之一圖式,其主要直接於螺帽171一側端部設置一儲油裝置18,且該儲油裝置18內部與螺桿172外表面形成一儲油空間181,另於該滾珠螺桿外配置有一油箱191,且該油箱191與該儲油裝置18之間配置有一泵浦192,藉由該泵浦192將油箱191內的潤滑油輸送至該儲油裝置18內,藉以直接與螺桿172接觸後帶入螺帽171內部進行潤滑,然而,此種潤滑設計需額外設置該儲油裝置18於該螺帽171的一側端部處,因而增加螺帽171長度且犧牲位移行程。
是以,如何開發出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可同時解決上述缺陷即為本發明研發的動機。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主要當該滾珠螺桿呈垂直配置時,仍得以進行潤滑作業。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主要解決潤滑有使用週期的問題。
本發明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 滑的裝置,其不會增加該滾珠螺桿螺帽的軸向長度,以維持該螺帽的位移行程。
緣是,為了達成前述之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包含:一螺桿,具有一設於外表面的螺紋溝;一螺帽,套設於該螺桿,並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且具有一軸線的軸孔、一設於該軸孔孔壁且與該螺紋溝形成一負荷路徑的滾動溝、一平行該軸線的導油孔、複數連通該導油孔及該滾動溝的徑向油孔、及一與其中一該徑向油孔相通的注油孔;複數個滾珠,於該負荷路徑內循環滾動;一傳導件,設置於該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導油孔的傳導身部、及一設置於該徑向油孔的傳導接部;一迴流單元,設於該螺帽,以供各該滾珠循環滾動的轉向;二防塵元件,套設於該螺桿,且分別設於該螺帽軸孔的兩端處並分別壓抵該迴流元件。
較佳地,該螺帽更具有一端部、及一反向於該端部的法蘭部,該導油孔係由該端部朝該法蘭部方向設置。
較佳地,該螺帽的徑向油孔數量為二,其中一該徑向油孔係設於該端部、另一該徑向油孔係設於該法蘭部。
較佳地,該螺帽的注油孔係設在該法蘭部。
較佳地,該傳導件為毛氈或具吸附作用的聚合物。
較佳地,該螺桿套設有二與該傳導件為同材質的傳導環,且該傳導環係位於該迴流元件與該防塵元件之間,該傳導環具 有一設於該徑向油孔的外環部、及一設於該螺桿螺紋溝的內環部。
其次,為了達成前述之目的,本發明所提供另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包含:一螺桿,具有一設於外表面的螺紋溝;一第一螺帽,套設於該螺桿,並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且具有一第一軸線的第一軸孔、一設於該第一軸孔孔壁且與該螺紋溝形成一第一負荷路徑的第一滾動溝、一平行該第一軸線的第一導油孔、一連通該第一導油孔及該第一滾動溝的第一徑向油孔、及一與該第一徑向油孔相通的注油孔;一預壓單元,套設於該螺桿且設置於該第一螺帽的一端面;一第二螺帽,套設於該螺桿且壓抵該預壓單元,並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第二軸孔、該第二軸孔具有一與該第一軸線同軸的第二軸線、一設於該第二軸孔孔壁的第二滾動溝,且該第二滾動溝與該螺紋溝形成一接設該第一負荷路徑的第二負荷路徑、一平行該第二軸線的第二導油孔、一連通該第二導油孔及該第二滾動溝的第二徑向油孔;複數個滾珠,於該第一、二負荷路徑內循環滾動;一傳導件,設置於該第一、二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導油孔的傳導身部、一設置於該第一徑向油孔的第一傳導接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徑向油孔的第二傳導接部;一第一迴流單元,設於該第一螺帽,以供各該滾珠循環滾動的轉向;一第二迴流單元,設於該第二螺帽,以供各該 滾珠循環滾動的轉向;一第一防塵元件,套設於該螺桿,且設於該第一螺帽第一軸孔的外側端處;一第二防塵元件,套設於該螺桿,且設於該第二螺帽第二軸孔的外側端處。
較佳地,該第一螺帽更具有一法蘭部,該第一徑向油孔係設在該法蘭部,該注油孔係設在該法蘭部。
較佳地,該傳導件為毛氈或具吸附作用的聚合物。
較佳地,該螺桿套設有與該傳導件為同材質的一第一傳導環及一第二傳導環,該第一傳導環係位於該第一迴流單元與該第一防塵元件之間,並具有一設於該第一徑向油孔的第一外環部、及一設於該螺桿螺紋溝的第一內環部,該第二傳導環係位於該第二迴流單元與該第二防塵元件之間,並具有一設於該第二徑向油孔的第二外環部、及一設於該螺桿螺紋溝的第二內環部。
較佳地,該傳導件係由一傳導片、一第一傳導條、及一第二傳導條所組成,其中該傳導片係設於該第一、二螺帽之間且被該預壓單元壓抵,並具有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第一傳導條係設於該第一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導油孔的第一傳導身部、一設置於該第一徑向油孔的該第一傳導接部、及一與該第一端面接觸的第一接觸部,該第二傳導條係設於該第二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二導油孔的第二傳導身部、一設置於該第二徑向油孔的該第二傳導接部、及一與該第二端面接觸的第二接觸部。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他之功效,茲舉二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參閱第4、5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主要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複數個滾珠41、一傳導件50、一迴流單元、及二防塵元件45所組成,其中:該螺桿20,具有一設於外表面的螺紋溝21。
該螺帽30,套設於該螺桿20,並具有一供該螺桿20穿置且具有一軸線311的軸孔31、一設於該軸孔31孔壁且與該螺紋溝21形成一負荷路徑A的滾動溝312、一端部32、一反向於該端部32的法蘭部33、一由該端部32朝該法蘭部33方向設置且平行該軸線311的導油孔34、一設於該法蘭部33且連通該導油孔34及該滾動溝312的第一徑向油孔35、一設於該端部32且連通該導油孔34及該滾動溝312的第二徑向油孔36、及一設於該法蘭部33且與該第一徑向油孔35相通的注油孔37。
該複數個滾珠41,於該負荷路徑A內循環滾動。
該傳導件50為條狀且為毛氈或具吸附作用的聚合物;該傳導件50設置於該螺帽30,並具有一設置於該導油孔34的傳導身部51、及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徑向油孔35、36的傳導接部52、53。
該迴流單元,設於該螺帽30,以供各該滾珠41循環滾動的轉向,本實施例中該迴流單元為二迴流元件43,分別設於該螺帽30軸孔31的兩端處,以達成端塞循環之型態,當然亦可設於該螺帽30外部而為外部循環之型態,或其它習知形態的設置,而由於該迴流單元供各該滾珠41循環滾動的轉向係屬習知技藝,且其作動方式皆與習知相同,亦非本發明之創作重點,因此對於該構件之詳細結構與作動方式不再詳述。
該二防塵元件45,套設於該螺桿30,且分別設於該螺帽30軸孔31的兩端處並分別壓抵該迴流元件43,藉以防止粉塵或油污進入該螺桿20及螺帽30之間的滾珠41處,而具有防塵的功效。
以上所述即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各主要構件之結構及其組態說明。至於本發明的組裝方式請參考以下的說明。
參閱第5圖所示,當本發明呈水平設置時,由該螺帽30注油孔37注入的潤滑油(如箭頭所示)得以流經該第一徑向油孔35而到達該螺帽30的滾動溝312內部,以對各該滾珠41及該螺桿20的螺紋溝21進行潤滑作業,同時,設於該第一徑向油孔35的該傳導件50之傳導接部52會浸漬該潤滑油,使該傳導件50吸附該潤滑油並由該側的傳導接部52傳導至另側的傳導接部53,最終將該潤滑油導引至該第二徑向油孔36,以到達該螺帽30的滾動溝312內部,而同時對各該滾珠41及該螺桿20的螺紋21溝進行潤滑作業,是以,本發 明確實得以有效地達到滾珠螺桿內部的潤滑。
據此,由於本發明主要係針對該螺帽30內部進行結構上的設計,且搭配配置於該螺帽30內部的傳導件50,即可達到滾珠螺桿內部的潤滑,因此,本發明不會增加該螺帽30的軸向長度、縮短位移行程,以達到維持該螺帽位移行程的目的。
另外,所配置於該螺帽30內部的傳導件50僅作為潤滑油傳輸之用,並不會自行提供潤滑油,因此並無使用週期上的問題,故不致發生潤滑油不足時需要替換的問題。
參閱第6圖所示,當本發明呈垂直設置時,由螺帽30的注油孔37注入的潤滑油得以流經該第一徑向油孔35而到達該螺帽30的滾動溝312內部,以對各該滾珠41及該螺桿20的螺紋溝21進行潤滑作業,除此之外,設於該第一徑向油孔35的該傳導件50之傳導接部52會浸漬該潤滑油,而藉由毛細現象(又稱毛細管作用),使該傳導件52得以吸附該潤滑油並克服地心引力,而將該潤滑油從位於下方側的傳導接部52導至位於上方側的傳導接部53,最終將該潤滑油導引至該第二徑向油孔37,以到達該螺帽30的滾動溝312內部,而同時對各該滾珠41及該螺桿20的螺紋溝21進行潤滑作業,是以,當本發明呈垂直設置時,仍得以進行潤滑作業。
參閱第7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 30、複數個滾珠41、一傳導件50、一迴流單元、及二防塵元件45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二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螺桿20套設有二與該傳導件50為同材質的傳導環61、62,且該傳導環61、62係位於該迴流元件43與該防塵元件45之間,其中一該傳導環61具有一設於該第一徑向油孔35的外環部611、及一設於該螺桿20螺紋溝21的內環部612,而另一該傳導環63具有一設於該第二徑向油孔37的外環部621、及一設於該螺桿20螺紋溝21的內環部622,據此,當各該外環部61、62吸收到潤滑油時,得以快速的將潤滑油傳至該螺桿20螺紋溝21內部,讓該螺桿20的螺紋溝21確實得到潤滑。
參閱第8圖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主要係由一螺桿20A、一第一螺帽30A、一預壓單元40A、一第二螺帽50A、複數個滾珠61A、一傳導件70A、一第一迴流單元、一第二迴流單元、一第一防塵元件67A及一第二防塵元件69A所組成,由於其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三實施例各構件的組態為:該螺桿20A,具有一設於外表面的螺紋溝21A。
該第一螺帽30A,套設於該螺桿20A,並具有一供該螺桿20A穿置且具有一第一軸線311A的第一軸孔31A、一設於 該第一軸孔31A孔壁且與該螺紋溝21A形成一第一負荷路徑B的第一滾動溝312A、一平行該第一軸線311A的第一導油孔32A、一法蘭部33A、一設於該法蘭部33A且連通該第一導油孔32A及該第一滾動溝312A的第一徑向油孔34A、及一設於該法蘭部33A且與該第一徑向油孔34A相通的注油孔35A。
該預壓單元40A,係為二C形預壓片所組成,該預壓單元40A套設於該螺桿20A且設置於該第一螺帽30A的一端面36A,且該端面36A係反向於該法蘭部33A。
該第二螺帽50A,套設於該螺桿20A且壓抵該預壓單元40A,並具有一供該螺桿20A穿置第二軸孔51A、該第二軸孔51A具有一與該第一軸線311A同軸的第二軸線511A、一設於該第二軸孔51A孔壁的第二滾動溝512A,且該第二滾動溝512A與該螺紋溝21A形成一接設該第一負荷路徑B的第二負荷路徑C、一平行該第二軸線511A的第二導油孔52A、一連通該第二導油孔52A及該第二滾動溝512A的第二徑向油孔53A。
該複數個滾珠61A,於該第一、二負荷路徑B、C內循環滾動。
該傳導件70A,設置於該第一、二螺帽30A、50A,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導油孔32A、52A的傳導身部71A、一設置於該第一徑向油孔34A的第一傳導接部72A、及一 設置於該第二徑向油孔53A的第二傳導接部73A;本實施例中,該傳導身部71A係被該預壓單元40A壓抵而具有些許的變形。
該第一迴流單元,設於該第一螺帽30A,以供各該滾珠41A循環滾動的轉向,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迴流單元為二第一迴流元件63A,分別設於該第一螺帽30A第一軸孔31A的兩端處,以達成端塞循環之型態,當然亦可設於該第一螺帽30A外部而為外部循環之型態,或其它習知形態的設置,而由於該第一迴流單元供各該滾珠41A循環滾動的轉向係屬習知技藝,且其作動方式皆與習知相同,亦非本發明之創作重點,因此對於該構件之詳細結構與作動方式不再詳述。
該第一迴流單元,設於該第二螺帽50A,以供各該滾珠41A循環滾動的轉向,本實施例中該第二迴流單元為二第二迴流元件50A,分別設於該第二螺帽50A第一軸孔51A的兩端處,以達成端塞循環之型態,當然亦可設於該第二螺帽50A外部而為外部循環之型態,或其它習知形態的設置,而由於該第二迴流單元供各該滾珠41A循環滾動的轉向係屬習知技藝,且其作動方式皆與習知相同,亦非本發明之創作重點,因此對於該構件之詳細結構與作動方式不再詳述。
該第一防塵元件67A,套設於該螺桿20A,且設於該第一螺帽30A第一軸孔31A的外側端處並壓抵該第一迴流元件63A。
該第二防塵元件69A,套設於該螺桿20A,且設於該第二 螺帽50A第二軸孔51A的外側端處並壓抵該第二迴流元件65A。
以上所述即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各主要構件之結構及其組態說明,藉以達成另一可實施狀態。
參閱第9圖所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同樣係由一螺桿20A、一第一螺帽30A、一預壓單元40A、一第二螺帽50A、複數個滾珠61A、一傳導件70A、二第一迴流元件63A、二第二迴流元件65A、一第一防塵元件67A及一第二防塵元件69A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三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四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螺桿20A套設有與該傳導件70A為同材質的一第一傳導環81A及一第二傳導環82A,該第一傳導環81A係位於該第一迴流元件63A與該第一防塵元件67A之間,並具有一設於該第一徑向油孔34A的第一外環部811A、及一設於該螺桿20A螺紋溝21A的第一內環部812A,該第二傳導環82A係位於該第二迴流元件65A與該第二防塵元件69A之間,並具有一設於該第二徑向油孔53A的第二外環部821A、及一設於該螺桿20A螺紋溝21A的第二內環部822A,藉以達成另一可實施狀態。
參閱第10圖所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同樣係由一螺桿20A、一第一螺帽30A、一預壓單元40A、一第二螺帽50A、複數個滾珠61A、一傳導件、二第一迴流元件63A、二第二迴流元件 65A、一第一防塵元件67A及一第二防塵元件69A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三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五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傳導件係由一傳導片76A、一第一傳導條77A、及一第二傳導條78A所組成,其中:該傳導片76A係設於該第一、二螺帽30A、50A之間且被該預壓單元40A壓抵,並具有第一端面761A及一第二端面762A。
該第一傳導條77A係設於該第一螺帽30A,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導油孔32A的第一傳導身部771A、一設置於該第一徑向油孔34A的該第一傳導接部72A、及一與該第一端面761A接觸的第一接觸部772A。
該第二傳導條78A係設於該第二螺帽50A,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二導油孔52A的第二傳導身部781A、一設置於該第二徑向油孔53A的該第二傳導接部73A、及一與該第二端面762A接觸的第二接觸部782A。
藉以達成另一可實施狀態。
綜上所述,上述各實施例及圖示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習用》
11‧‧‧螺帽
111‧‧‧盲孔
112‧‧‧牙溝
113‧‧‧徑向油孔
12‧‧‧螺桿
121‧‧‧軸線
122‧‧‧牙溝
14‧‧‧螺帽
15‧‧‧固體潤滑劑
16‧‧‧防塵元件
171‧‧‧螺帽
172‧‧‧螺桿
18‧‧‧儲油裝置
181‧‧‧儲油空間
191‧‧‧油箱
192‧‧‧泵浦
《本發明》
20‧‧‧螺桿
21‧‧‧螺紋溝
30‧‧‧螺帽
31‧‧‧軸孔
311‧‧‧軸線
312‧‧‧滾動溝
32‧‧‧端部
33‧‧‧法蘭部
34‧‧‧導油孔
35‧‧‧第一徑向油孔
36‧‧‧第二徑向油孔
37‧‧‧注油孔
A‧‧‧負荷路徑
41‧‧‧滾珠
43‧‧‧迴流元件
45‧‧‧防塵元件
50‧‧‧傳導件
51‧‧‧傳導身部
52、53‧‧‧傳導接部
61、62‧‧‧傳導環
611、621‧‧‧外環部
612、622‧‧‧內環部
20A‧‧‧螺桿
21A‧‧‧螺紋溝
30A‧‧‧第一螺帽
31A‧‧‧第一軸孔
311A‧‧‧第一軸線
312A‧‧‧第一滾動溝
32A‧‧‧第一導油孔
33A‧‧‧法蘭部
34A‧‧‧第一徑向油孔
35A‧‧‧注油孔
36A‧‧‧端面
B‧‧‧第一負荷路徑
40A‧‧‧預壓單元
50A‧‧‧第二螺帽
51A‧‧‧第二軸孔
511A‧‧‧第二軸線
512A‧‧‧第二滾動溝
52A‧‧‧第二導油孔
53A‧‧‧第二徑向油孔
C‧‧‧第二負荷路徑
61A‧‧‧滾珠
63A‧‧‧第一迴流元件
65A‧‧‧第二迴流元件
67A‧‧‧第一防塵元件
69A‧‧‧第二防塵元件
70A‧‧‧傳導件
71A‧‧‧傳導身部
72A‧‧‧第一傳導接部
73A‧‧‧第二傳導接部
76A‧‧‧傳導片
761A‧‧‧第一端面
762A‧‧‧第二端面
77A‧‧‧第一傳導條
771A‧‧‧第一傳導身部
772A‧‧‧第一接觸部
78A‧‧‧第二傳導條
781A‧‧‧第二傳導身部
782A‧‧‧第二接觸部
81A‧‧‧第一傳導環
811A‧‧‧第一外環部
812A‧‧‧第一內環部
82A‧‧‧第二傳導環
821A‧‧‧第二外環部
822A‧‧‧第二內環部
第1圖 係美國專利US6247556的其中一圖式。
第2圖 係美國專利US6450295的其中一圖式。
第3圖 係美國專利US6215968的其中一圖式。
第4圖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第5圖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第6圖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顯示本發明滾珠螺桿垂直設置的狀態。
第7圖 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第8圖 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第9圖 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第10圖 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20‧‧‧螺桿
21‧‧‧螺紋溝
30‧‧‧螺帽
31‧‧‧軸孔
311‧‧‧軸線
312‧‧‧滾動溝
32‧‧‧端部
33‧‧‧法蘭部
34‧‧‧導油孔
35‧‧‧第一徑向油孔
36‧‧‧第二徑向油孔
37‧‧‧注油孔
A‧‧‧負荷路徑
41‧‧‧滾珠
43‧‧‧迴流元件
45‧‧‧防塵元件
50‧‧‧傳導件
51‧‧‧傳導身部
52、53‧‧‧傳導接部

Claims (10)

  1. 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包含:一螺桿,具有一設於外表面的螺紋溝;一螺帽,套設於該螺桿,並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且具有一軸線的軸孔、一設於該軸孔孔壁且與該螺紋溝形成一負荷路徑的滾動溝、一平行該軸線的導油孔、複數連通該導油孔及該滾動溝的徑向油孔、及一與其中一該徑向油孔相通的注油孔;複數個滾珠,於該負荷路徑內循環滾動;一傳導件,設置於該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導油孔的傳導身部、及一設置於該徑向油孔的傳導接部;至少一迴流單元,設於該螺帽,以供各該滾珠循環滾動的轉向;二防塵元件,套設於該螺桿,且分別設於該螺帽軸孔的兩端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螺帽更具有一端部、及一反向於該端部的法蘭部,該導油孔係由該端部朝該法蘭部方向設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螺帽的徑向油孔數量為二,其中一該徑向油孔係設於該端部、另一該徑向油孔係設於該法蘭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 裝置,其中該傳導件為毛氈或具吸附作用的聚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螺桿套設有二與該傳導件為同材質的傳導環,且該傳導環係位於該迴流元件與該防塵元件之間,該傳導環具有一設於該徑向油孔的外環部、及一設於該螺桿螺紋溝的內環部。
  6. 一種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包含:一螺桿,具有一設於外表面的螺紋溝;一第一螺帽,套設於該螺桿,並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且具有一第一軸線的第一軸孔、一設於該第一軸孔孔壁且與該螺紋溝形成一第一負荷路徑的第一滾動溝、一平行該第一軸線的第一導油孔、一連通該第一導油孔及該第一滾動溝的第一徑向油孔、及一與該第一徑向油孔相通的注油孔;一預壓單元,套設於該螺桿且設置於該第一螺帽的一端面;一第二螺帽,套設於該螺桿且壓抵該預壓單元,並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第二軸孔、該第二軸孔具有一與該第一軸線同軸的第二軸線、一設於該第二軸孔孔壁的第二滾動溝,且該第二滾動溝與該螺紋溝形成一接設該第一負荷路徑的第二負荷路徑、一平行該第二軸線的第二導油孔、一連通該第二導油孔及該第二滾動溝的第二徑向油孔;複數個滾珠,於該第一、二負荷路徑內循環滾動; 一傳導件,設置於該第一、二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導油孔的傳導身部、一設置於該第一徑向油孔的第一傳導接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徑向油孔的第二傳導接部;至少一第一迴流單元,設於該第一螺帽,以供各該滾珠循環滾動的轉向;至少一第二迴流單元,設於該第二螺帽,以供各該滾珠循環滾動的轉向;一第一防塵元件,套設於該螺桿,且設於該第一螺帽第一軸孔的外側端處;一第二防塵元件,套設於該螺桿,且設於該第二螺帽第二軸孔的外側端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第一螺帽更具有一法蘭部,該第一徑向油孔係設在該法蘭部,該注油孔係設在該法蘭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傳導件為毛氈或具吸附作用的聚合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螺桿套設有與該傳導件為同材質的一第一傳導環及一第二傳導環,該第一傳導環係位於該第一迴流單元與該第一防塵元件之間,並具有一設於該第一徑向油孔的第一外環部、及一設於該螺桿螺紋溝的第一內環部,該第二傳導環係位 於該第二迴流單元與該第二防塵元件之間,並具有一設於該第二徑向油孔的第二外環部、及一設於該螺桿螺紋溝的第二內環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其中該傳導件係由一傳導片、一第一傳導條、及一第二傳導條所組成,其中該傳導片係設於該第一、二螺帽之間且被該預壓單元壓抵,並具有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第一傳導條係設於該第一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導油孔的第一傳導身部、一設置於該第一徑向油孔的該第一傳導接部、及一與該第一端面接觸的第一接觸部,該第二傳導條係設於該第二螺帽,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二導油孔的第二傳導身部、一設置於該第二徑向油孔的該第二傳導接部、及一與該第二端面接觸的第二接觸部。
TW101120644A 2012-06-08 2012-06-08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TWI464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0644A TWI464336B (zh) 2012-06-08 2012-06-08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0644A TWI464336B (zh) 2012-06-08 2012-06-08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704A TW201350704A (zh) 2013-12-16
TWI464336B true TWI464336B (zh) 2014-12-11

Family

ID=5015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0644A TWI464336B (zh) 2012-06-08 2012-06-08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4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261B (zh) * 2013-12-23 2017-04-12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润滑结构的滚珠花键
TWI567316B (zh) * 2015-10-14 2017-01-21 Hiwin Tech Corp With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WI588386B (zh) * 2015-12-30 2017-06-21 Hiwin Tech Corp Ball screw with maintenance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9354U (zh) * 1990-07-30 1992-04-03
JP2003120783A (ja) * 2001-10-18 2003-04-23 Tsubaki Nakashima Co Ltd ボールねじ
TWI251061B (en) * 2004-06-11 2006-03-11 Hiwin Tech Corp End-recirculated ball screw with lubrication device
TWM384946U (en) * 2009-12-31 2010-07-21 Hiwin Tech Corp Cooling-type dual screw nut
TWI340211B (en) * 2008-11-14 2011-04-11 Hiwin Tech Corp Roller screw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9354U (zh) * 1990-07-30 1992-04-03
JP2003120783A (ja) * 2001-10-18 2003-04-23 Tsubaki Nakashima Co Ltd ボールねじ
TWI251061B (en) * 2004-06-11 2006-03-11 Hiwin Tech Corp End-recirculated ball screw with lubrication device
TWI340211B (en) * 2008-11-14 2011-04-11 Hiwin Tech Corp Roller screw
TWM384946U (en) * 2009-12-31 2010-07-21 Hiwin Tech Corp Cooling-type dual screw n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704A (zh) 201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1575B (zh) 滚珠螺杆兼具防尘及润滑的装置
US8931358B2 (en) Ball screw with a dust-proof and lubricating device
TWI464336B (zh) 滾珠螺桿兼具防塵及潤滑的裝置
CN202431734U (zh) 可自润滑的连接销轴
KR200490035Y1 (ko) 자기 윤활식 볼 스크류
JP5599845B2 (ja) ボールねじ用防塵潤滑装置
CN106763213B (zh) 一种高润滑式洗衣机高速电机轴承
CN211820432U (zh) 一种润滑低阻力推力轴承
CN207406632U (zh) 双滚道锥形滚子轴承
JP6054632B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ユニット
JP2013011343A5 (zh)
JP5384188B2 (ja) 転動体ねじ装置
CN212106621U (zh) 一种可减少摩擦并防尘的摩托车轴套
CN108266455A (zh) 轴承
CN205446551U (zh) 滚子链
CN207647728U (zh) 一种具有降低摩擦系数及损耗功率的活塞连杆机构
JP2017180666A (ja) ボールねじ
CN205639292U (zh) 球面滚子轴承
CN203683789U (zh) 一种连体式并条皮辊轴承结合件
JP2014163411A (ja) リニアガイド用潤滑剤供給機構、それを備えたリニアガイド及びリニアガイド用潤滑剤供給方法
CN216742686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滚珠螺母
TWI529325B (zh) Self-lubricating ball screw
TWI378195B (en) Rotary ball screw having a lubricating structure
CN212079925U (zh) 万向关节轴承及并联机器人手臂
CN206439291U (zh) 一种适用于商用压缩机的曲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