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5523B -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5523B
TWI455523B TW097138449A TW97138449A TWI455523B TW I455523 B TWI455523 B TW I455523B TW 097138449 A TW097138449 A TW 097138449A TW 97138449 A TW97138449 A TW 97138449A TW I455523 B TWI455523 B TW I4555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group
mode
data stream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8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6685A (en
Inventor
Raj Kumar Jain
Original Assignee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0926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6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5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55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Description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及方法
家庭,企業及商業網路逐漸變得多元化,且通常涉及無線區域網路(WLAN)及有線網路。家庭或商業網路典型架構係包含如數據機或機上盒的一個或更多無線或有線通信閘,以服務一個或更多用戶端應用或工作站。當家庭及商業網路中的用戶端工作站及應用變得更多元時,傳統通信閘無法提供介面給所有該應用。
例如,要求通信閘提供介面至如膝上型電腦及個人數位助理的行動裝置,及提供介面至如個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元件的靜態裝置。各該不同裝置及用戶端應用可使用不同通信標準,協定,頻率或技術,如遵從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及使用雙絞線或電力線通信媒體的有線網路。於是,已知通信閘裝置不能支援使用者想要添加至家庭或商業網路的所有用戶端應用。
本發明實施例包含如一存取點中之實體層(PHY)及媒體存取控制(MAC)層電路,包含可依據第一操作模式處理第一組一個或更多傳輸資料串流的第一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及可依據第二操作模式處理第二組一個或更多傳輸資料串流的第二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
本發明提供可以各種特定脈絡實施的許多可應用發明性概念。討論的特定實施例僅為利用及使用本發明之特定方式例證,而不限制本發明範圍。以下詳細說明解釋本發明實施例。該說明不受限制,而僅用於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一般原理。各圖中,相同或類似實體,模組,裝置等可指派相同參考數字。
下文中,將討論各實施例,其中一存取點可獨立及同時經由兩個或更多頻道,頻率,頻帶及/或網路服務兩個或更多用戶端應用。如稍後將更詳細討論者,獨立及同時操作實體層通道,可彈性及動態配置該存取點,例如其可被用來最適化該存取點來回傳輸各用戶端應用的封包量。
配置於IEEE802.11標準下操作的存取點,通常包含一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一實體層(PHY),一類比前端及一射頻傳送器。媒體存取控制層可提供實體層媒體上傳遞可靠資料的功能。可以非同步,中斷傳輸媒體存取控制為基礎來傳遞資料。媒體存取控制可提供稱作具碰撞避免之載波檢測多路存取(CSMA/CA)的802.11基本存取方法。若傳輸媒體忙碌,則具碰撞避免之載波檢測多路存取協定可使用隨機退避時間避免站間的碰撞。媒體存取控制亦提供安全及隱私服務來保護資料。
實體層係為媒體存取控制及類比前端及射頻傳送器之間的傳送器調節器及解調器。類比前端及射頻傳送器可將存取點耦合至傳輸媒體。實體層可將介面提供至上媒體存取控制層以傳送及接收資料。實體層係為協定堆疊底部的實體層。媒體存取控制層係為協定堆疊中之實體層右上部。現行IEEE802.11標準可提供頻率跳動擴散頻譜(FHSS)及直接序列展頻(DSSS)實體層定義。802.11a分支定義可達成5.2GHz頻帶中之54Mbps的資料速率。802.11b分支定義使用高速直接序列展頻(HR/DSSS)之11Mbps及5.5Mbps的資料速率。802.11b分支亦定義速率移轉技術,其中11Mbps網路可在特定雜訊條件下降回至5.5Mbps,2Mbps或1Mbps,或與固有802.11實體層互動。802.11b標準被定義操作於2.4GHz頻帶中。802.11g分支定義基本上與802.11a相同,但於2.4GHz頻帶中操作的實體層。802.11g標準係獨立於802.11a,其操作於不同頻帶中,且若使用者或無線條件要求則將降回802.11b操作。
實體層係為看管媒體存取控制層之純數位域及類比前端中之類比域之間的編碼及解碼的功能塊電路。類比前端可提供數位類比(D/A)及類比數位(A/D)轉換及射頻(RF)傳輸給供應至傳輸媒體的信號。2007年10月30日提出申請共同未決美國專利申請案序號第11/928,545,標題“提供多功能射頻及類比前端至無線及有線網路的系統及方法”係說明類比前端的一實施例,其揭示全部在此併入參考。
IEEE標準802.11n目前正發展中,且將促使存取點將資料組織成被同時傳送的空間串流。固有802.11標準(也就是802.11a/b/c/d/e/f/g/h)使用存取點及用戶裝置之間的單輸入/單輸出(SISO)。802.11n引進促使傳輸及接收天線之間多重同時流串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各傳送及接收天線之間存在傳播路徑(“多輸入/多輸出路徑”)。若系統中有“N”傳輸天線及“M”接收天線,則存取點及用戶裝置之間具有總共N×M多輸入/多輸出路徑。多輸入/多輸出系統通常特徵化為“4×4”,“2×2”,“2×3”等,其分別表示傳送及接收天線數量。預期802.11n版本之後的802.11標準未來版本將進一步定義多輸入/多輸出裝置的操作。另外,發展家庭網路標準以支援家庭或小辦公室中的網路。
第1圖說明用於存取點實體層,如遵從802.11n標準之存取點的傳輸電路一實施例。實體層傳送器102及對應接收器(第2圖)類似操作於綠域(無固有支援的純802.11n多輸入/多輸出模式)模式及混合模式(多輸入/多輸出及固有)。
使用擾頻器104將來自媒體存取控制101的即將到來資料位元隨機化,以避免產生長串0及1位元。被擾頻器104擾亂的位元係被傳送至編碼器剖析器105,其中該信號係被解多工跨越編碼串流107中的正向錯誤更正(FEC)編碼器106。編碼串流數字“N”係視被選擇的多輸入/多輸出操作模式而定。例如,一實施例中,一編碼串流係用於1×1及2×2系統,而兩編碼串流係用於3×3及4×4系統。正向錯誤更正編碼器106可將資料編碼促成通道誤差修正能力。串流剖吸器108可將正向錯誤更正編碼器106的輸出分割為位元塊。交錯器108中,位元塊係被交錯。該被交錯位元係被映射至正交振幅調變映射器109中的星羅點。編碼串流通過空間映射器110,其可將複合符號分配至傳輸鏈111。各鏈中,採取反向快速富利葉轉換(IFFT)以創造正交分頻多工(OFDM)波型,而循環字首(CP)係附加於塊1111中的反向快速富利葉轉換輸出前面。循環字首係被用於消除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之間的符際干擾(ISI)。循環字首亦有助於維持多路通道中之接收器處的載波間正交。數位信號接著被轉換為類比,且上轉為前端103中的射頻。射頻信號被傳送通過TX天線112至用戶裝置。
第2圖說明如遵從802.11n標準之一存取點的存取點實體層202之接收器電路一實施例。接收天線204可接收來自用戶裝置的射頻信號。被接收射頻信號係被下轉為基頻且被轉換為前端201中的數位樣本。前端201可提供數位樣本供次載波解碼串流205。塊206中,移除循環字首並執行快速富利葉轉換(FFT)。對應來自所有被接收鏈之特定次載波的複合估測係被一起分組形成一向量。空間偵測器207可將數位樣本空間分離為被提供至可解調複合符號之正交振幅調變解調器208的N信號。該信號接著於去交錯器209中被去交錯。空間反映射器210可收集來自N解碼路徑的去交錯信號,並將其多路傳送至正向錯誤更正解碼器211。解碼後,信號被反剖析212且反擾亂213以再安排位元輸入媒體存取控制203。
802.11n標準可促使存取點及用戶使用達四空間串流提供高資料速率同時傳送資料。可使用兩個或更多天線提供多輸入/多輸出功能以多元傳送及接收及達成更高資料速率。具空間多元的多輸入/多輸出系統可達成較佳效能,如給定資料速率較長範圍,及給定位置時與單輸入/單輸出相較下的較高資料速率。
發明實施例將802.11n實體層使用擴大為不同通信系統應用。802.11n中使用的四個空間串流可用於不同獨立通道中,藉此將不同串流擴充為複數不同應用。802.11n的多輸入/多輸出多串流可擴展或再配置為多獨立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多輸出通道。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存取點係使用相同基帶傳送器/接收器實體層來處理獨立通道,其可於無線區域網路及/或有線網路中的不同頻率上傳輸。該存取點可支援802.11n及固有802.11標準。例如,一個或更多存取點天線可被用來與一個或更多單通道單輸入/單輸出固有系統,而其他天線係用於802.11n多輸入/多輸出通信(如3×3,3×2,2×2,2×1等)。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多路實體層基帶編碼串流107及解碼串流205係被分割為媒體存取控制層至射頻前端上的獨立通道。此促使存取點實體層支援多重配置,如4×4多輸入/多輸出系統,兩2×2多輸入/多輸出系統,(3×2,2×2等)多輸入/多輸出系統及一個或更多單輸入/單輸出系統的組合,或達四個獨立單輸入/單輸出系統。將了解可使用本發明實施例於實體層中實現多輸入/多輸出及單輸入/多輸出的各種組合。除了從媒體存取控制層至實體層基帶電路的單資料串流之外,係可建立從媒體存取控制層至實體層基帶如四個獨立路徑的多獨立路徑。一實施例中,特殊映射器110架構係具彈性,使不同空間串流可視系統配置而定被映射至不同傳輸鏈。
第3圖說明其中存取點301被耦合至廣域網路(WAN)302的本發明一實施例。例如,存取點301可為數位用戶迴路(DSL)數據機,纜線數據機或機上盒。廣域網路302可為網際網路,內部網路,乙太網路或任何其他公用或私人資料網路。如膝上型電腦的用戶裝置303,係經由2×2多輸入/多輸出通道31與存取點301通信。同時,如印表機中之網路介面(NIC)的用戶裝置304,係經由2×2多輸入/多輸出通道32與存取點301通信。通道31及32遵從802.11n標準。存取點301中之實體層使用獨立編碼及解碼串流為用戶裝置303及304獨立處理資料。通道31及32可以802.11n標準中定義的相同或不同頻率及頻寬來操作,如均可操作於2.4GHz,或一者操作於2.4GHz,而另一者操作於5.2GHz。
第4圖說明其中存取點401被耦合至廣域網路(WAN)402的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例如,存取點401可為數位用戶迴路(DSL)數據機,纜線數據機或機上盒,而廣域網路502可為網際網路,乙太網路或任何其他公用或私人資料網路。如膝上型電腦的用戶裝置403,係經由3×2多輸入/多輸出通道31與存取點401通信。同時,如膝上型電腦的用戶裝置404,係經由1×1單輸入/單輸出通道42與存取點401通信。通道41遵從802.11n標準,而通道42遵從如802.11a/b/g的固有標準。存取點401中之實體層使用獨立編碼及解碼串流為用戶裝置403及404獨立處理資料。三串流被指派處理802.11n資料,而一串流當作適當固有802.11標準中定義之實體層操作。通道41可以802.11n標準中定義的任何頻率及頻寬來操作,如2.4GHz或5.2GHz。通道42可以適用於被選擇固有標準之2.4GHz或5.2GHz來操作。
第5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存取點501與廣域網路502通信,並使用如802.11標準提供一介面至服務區域512中的無線區域網路組件。存取點501可建立有效通信鏈至於服務區域512內操作的裝置。存取點501因信號衰減及/或雜訊而無法於服務區域512外建立通信鏈。然而,轉發器存取點503可被用來將無線區域網路收斂擴充至服務區域513。存取點501及503可使用802.11n多輸入/多輸出通道通信。存取點501可指定天線504及相關實體層基帶串流於通道51上與轉發器存取點503通信。同時,存取點501可指定天線508及相關實體層基帶串流於通道52上與無線用戶506及507通信。
轉發器存取點503可使用用於存取點501中之媒體存取控制,實體層及前端電路相同類型,如第一及二圖中說明的電路;然而,除了接收來自廣域網路502的信號,亦可經由通道51接收對轉發器503的輸入。藉由將轉發器存取點503放置於距存取點501一距離處,係可擴展存取點501的有效服務區域。例如,存取點501是否為一樓或家庭中的家庭網路通信閘,如數位用戶迴路數據機或機上盒。若無線用戶509及510位於家中不同部分,如二樓,則其不能位於存取點501的無線範圍內。轉發器存取點503可被放置與存取點501通信且與用戶509及510建立通道53。此擴展存取點501包含用戶509及510提供的無線區域網路。
應了解通道51,52及53可以任何頻率或依據任何標準操作。一實施例中,通道51係為依據802.11n操作於5.2GHz的2×2多輸入/多輸出通道,而通道52及53係為依據802.11n操作於2.4GHz的2×2多輸入/多輸出通道。其他實施例中,存取點501及轉發器502中之資料串流可被配置,使通道51,52及/或53為如3×3,3×2,2×1或1×1多輸入/多輸出通道或1×1單輸入/多輸出通道。另外,通道51,52及53可依據802.11n或如802.11a/b/g的任何固有標準操作。通道51,52,53亦可以適用於指定標準如2.4GHz或5.2GHz的任何頻率,或如20MHz或40MHz的頻寬操作。
第6圖說明其中存取點601為用於家庭網路的通信閘,數據機或路由器得另一實施例。存取點601提供介面至用於家庭網路的廣域網路602。存取點601經由通道61直接與用戶611及612無線通信,其可為如依據802.11n標準的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所敘實施例中,存取點601之類比前端係被配置與三個無線天線互連。三個對應資料串流亦被配置用於存取點601中的基帶實體層。存取點601之基帶實體層中的前端及通道亦被配置與有線網路604互連,該有線網路604可為如共軸纜線網路,電力線網路,CAT5e纜線網路,或雙絞線網路。
轉發器存取點603亦被耦合至有線網路604,且經由有線網路604接收來自存取點601的資料。轉發器存取點603可經由通道62直接與用戶613及614無線通信,其可為如依據802.11n標準的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轉發器存取點603可被配置使用用於存取點601中之媒體存取控制,實體層及前端電路相同類型,如第一及二圖中說明的電路。轉發器存取點603可為無線區域網路從存取點601提供之服務區域615擴充收斂區域至亦包含服務區域616。轉發器存取點603可經由通道62直接與用戶613及614無線通信,其可為如依據802.11n標準的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因為轉發器存取點603經由有線網路604被鏈結至存取點601,所以轉發器603可位於較如通道51(第5圖)之無線通道支援距存取點601更遠的距離處。
其他實施例中,通道61及62可以任何頻率或依據任何標準操作。一實施例中,通道61及62係為依據802.11n操作於2.4GHz或5.2GHz的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其他實施例中,存取點601及轉發器存取點602中之資料串流可被配置,使通道61及/或62為如3×3,3×2,2×1,1×1或任何其他N×M多輸入/多輸出通道或1×1單輸入/多輸出通道。另外,通道61及62可依據802.11n或如802.11a/b/g的任何固有標準操作。通道61及62亦可以適用於指定標準如2.4GHz或5.2GHz的任何頻率,或如20MHz或40MHz的頻寬操作。
附加用戶可經由有線網路604被連接至家庭網路600。如印表機605,個人電腦(PC)606,及高解析度電視(HDTV)607的裝置,可經由適當轉接器608-610被耦合至有線網路604。存取點601中之實體層電路可被虛擬分割為支援不同應用及資料串流的獨立實體層。裝置605-607使用存取點601中之相同基帶實體層通信。例如,存取點601中之其他實體層用於支援無線通信。可替代是,其他實施例中,其他實體層亦支援附加無線網路。
應了解在此說明的存取點,如第三至六圖說明的網路,係可使用可配置或重組之實體層以不同方式配置。一實施例中,存取點可使用裝設,網路設立或某些其他時間期間設定之一固定配置來操作。存取點及網路配置可使用如運作於用戶之軟體應用,如膝上型或個人電腦來建立。該軟體應用可促使使用者動態設定用於網路中的通道及/或多輸入/多輸出模式。其他實施例中,存取點可被配置操作為自組織分組無線網路(ad hoc),其中一存取點可偵測網路用戶並決定其能力。存取點接著可視網路用戶而定配置其操作參數。如第五及六圖中,如自組織分組無線網路之具有多存取點的網路中,轉發器存取點可藉由另一存取點配置,其藉由用戶與轉發器存取點或自我通信為網路主存取點。
第7圖顯示表700,其說明配置用於不同應用的存取點實體層配置例。列701及702表示用於4×4多輸入/多輸出配置的存取點。存取點中之實體層係被配置操作使所有四個編碼/解碼資料串流依據802.11以2.4GHz或5.2GHz頻帶支援4×4多輸入/多輸出。列703表示配置如存取點401(第4圖),支援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及1×1單輸入/多輸出通道的一存取點實施例。存取點實體層可被分割為兩虛擬實體層(實體層1及實體層2),其中實體層1支援用於3×3多輸入/多輸出配置的三個802.11n資料串流,而實體層2以5.2GHz支援用於1×1單輸入/多輸出配置的一個802.11a資料串流。列704類似列703;然而,存取點亦支援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的802.11b/g1×1單輸入/多輸出通道。實體層2可被配置以2.4GHz支援用於802.11b/g單輸入/多輸出通道的資料串流。列703及704中,實體層1分別被顯示以2.4GHz及5.2GHz支援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應了解實體層1可支援其他配置中以2.4GHz或5.2GHz操作的多輸入/多輸出通道。
列705說明如存取點501(第5圖),支援使用2×2多輸入/多輸出通道之轉發器及用戶裝置的一存取點配置。存取點實體層可被分割為兩虛擬實體層(實體層1及實體層2)以支援此操作。例如,實體層1支援與用戶裝置通信的兩資料通道,而實體層2支援用與轉發器裝置通信的兩資料通道。
列706及707說明其中存取點支援有線網路及無線區域網路的配置。無線區域網路促使如存取點601(第6圖)之存取點,依據802.11n使用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與用戶裝置通信。存取點亦提供一介面至有線網路,如使用共軸纜線傳送資料的網路。存取點實體層可被分割為兩虛擬實體層(實體層1及實體層2)以支援此操作。例如,實體層1支援依據802.11n標準與用戶裝置通信的三資料通道,而實體層2支援用與有線網路通信的一資料通道。如表700之列706及707處,實體層1支援之3×3多輸入/多輸出通道可以2.4GHz或5.2GHz操作。其他實施例中,實體層2可支援經由共軸纜線,雙絞線,電力線或其他有線網路傳送的資料。實體層1及實體層2亦可被配置支援家庭網路標準。
本發明實施例促使存取點支援多通道配置,如依據802.11標準配置的多輸入/多輸出,單輸入/多輸出及有線通道混合。視被選擇操作模式而定,存取點實體層可被配置操作為兩個或更多虛擬實體層,其中各虛擬實體層支援不同標準的資料串流。使用者或存取點可於一實施例操作期間動態選擇實體層操作模式,如視通道品質及用戶或應用需求而定選擇通道。其他實施例中,實體層操作模式可為固定。
以上說明中,在此顯示及說明實施例可讓熟練技術人士充分實施在此揭示的傳授細節。可使用其他實施例及自其導出者,只要不背離揭示範圍,均改變結構及邏輯替代。因此,此詳細說明不受限制,各實施例範圍僅受到附帶申請專利範圍及該申請專利範圍標題同等物全部範圍界定。
為了方便,該發明性主題實施例在此被個別及/或集合稱為“發明”名詞,而不預期若事實上揭示一個以上時自願性限制本申請案範圍為任何單發明或發明性概念。因此,雖然在此呈現及說明特定實施例,但應了解任何被預計達成相同目的的安排均可替代所示特定實施例。此揭示預期涵蓋任何或所有各實施例的改造或變異。熟練技術人示在審視以上說明時將了解在此不明確說明的其他實施例。
進一步注意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特定名詞亦可以非常廣義方式作解釋。例如,“資料”名詞可被解釋包含表示資料各型式,如資料加密型式,類比或數位表示,表示資料的調變信號等。再者,在此使用之“電路”名詞可被解釋不僅包含硬體,亦包含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再者,“耦合”或“連接”名詞可被廣義解釋不僅包含直接,亦包含間接耦合。
藉由說明顯示且不受限制形成其部分之附圖,可實施主題的特定實施例。雖然圖式及詳細說明敘述存取點支援如用戶及轉發器的兩通道組例,但應了解該存取點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支援三個或更多通道組。再者,實體層可被配置處理於其他配置中的三個或更多獨立資料串流。
提供揭示摘要遵從37 C.F.R.§1.72(b)要求可使讀者快速確認技術揭示本質的摘要。理解不用解釋或限制申請專利範圍或意義。此外,上述詳細說明中,可看到為了合理化該揭示,各特徵被一起分組於單實施例中。此揭示方法不被解釋為反映申請專利範圍實施例要求各申請專利範圍項中再引述之更多特徵的預期。再者,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反映,發明性主題並非存在於單揭示實施例所有特徵中。因此,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被併入詳細說明中,各申請專利範圍項自我放在獨立實施例上。
雖然在此已詳細說明本發明及其優點,但一般技術人士將了解,只要不背離附帶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本發明精神及範圍,均可作各種改變,替代及替換。再者,不預期限制本發明範圍為說明書中說明的處理,機器,生產,事物組成,工具,方法及步驟。一般技術人士將可從現存或稍後被發展之本發明揭示,處理,機器,生產,事物組成,工具,方法或步驟輕易理解,可依據本發明使用在此說明之對應實施例實質相同功能或達成實質相同結果。於是,預期附帶申請專利範圍包含其處理,機器,生產,事物組成,工具,方法或步驟範圍。
101、203、602...MAC
102...實體層傳送器
107-1、107-N...編碼串流
111...反向快速富利葉轉換及循環字首
112、204、504、505、508、511...天線
202...存取點實體層
205...解碼串流
206...快速富利葉轉換
302、402、502...WAN
31、32、41、42、51-53、61、62...通道
303、304、403、404...用戶裝置
506、507、509、510、611-614...無線用戶
512、513、615、616...服務區域
600...家庭網路
604...有線網路
605...印表機
606...個人電腦(PC)
607...高解析度電視(HDTV)
700...表
701-707...列
MAC...媒體存取控制
WAN...廣域網路
為了更完整理解本發明及其優點,現在參考以下說明及附圖,其中:
第1圖說明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中的實體層傳送器一實施例;
第2圖說明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中的實體層接收器一實施例;
第3圖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無線區域網路;
第4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無線區域網路;
第5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一無線區域網路;
第6圖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家庭網路無線區域網路;及
第7圖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說明實體層功能的一表。
302...WAN
31、32...通道
303、304...用戶裝置
WAN...廣域網路

Claims (25)

  1. 一種存取點,包含:一媒體存取控制層(MAC)電路,被配置用以提供一資料串流至一實體層(PHY)電路;以及該PHY電路被配置用以將該資料串流解多工為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編碼資料串流,其依據一第一頻帶中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中的一第一操作模式;及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編碼資料串流,其依據一第二頻帶中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中的一第二操作模式,其中該第一頻帶不同於該第二頻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組的通道路徑被配置為依據該第一操作模式操作的一第一虛擬傳輸實體層;及其中該第二組的通道路徑被配置為依據該第二操作模式操作的一第二虛擬傳輸實體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操作模式及該第二操作模式遵從一IEEE 802.11n或後來標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操作模式遵從一IEEE 802.11n或後來標準;而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遵從一固有802.11標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操作模式遵從一IEEE 802.11n或後來標準;而其中該第二操作模 式與一有線資料網路關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虛擬傳輸實體層及該第二虛擬傳輸實體層遵從一IEEE 802.11n或後來標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虛擬傳輸實體層遵從一IEEE 802.11n或後來標準;而其中該第二虛擬傳輸實體層遵從一固有802.11標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一虛擬傳輸實體層遵從一IEEE 802.11n或後來標準;而其中該第二虛擬傳輸實體層與一有線資料網路關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存取點,進一步包含:一第三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其依據該第一操作模式處理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接收資料串流;及一第四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其依據該第二操作模式處理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接收資料串流。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存取點,其中該第三組的通道路徑被配置為依據該第一操作模式操作的一第一虛擬傳輸實體層;及其中該第四組的通道路徑被配置為依據該第二操作模式操作的一第二虛擬傳輸實體層。
  11. 一種家用或商業網路,包含:一存取點,其包含:一媒體存取控制層(MAC)電路,被配置用以提供一資料串流至一實體層(PHY)電路;以及 該PHY電路被配置用以將該資料串流解多工為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編碼資料串流,其依據一第一頻帶中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的一第一操作模式;及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編碼資料串流,其依據一第二頻帶中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的一第二操作模式,其中該第一頻帶不同於該第二頻帶;及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裝置,使用該第一操作模式與該存取點通信。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網路,進一步包含:一轉發器,使用該第二操作模式與該存取點通信;及與該轉發器通信的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裝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網路,其中該轉發器進一步包含:一實體層處理器,該實體層包含:一第三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其依據該第一操作模式處理一第三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及一第四組的一個或更多通道路徑,其依據該第三操作模式處理一第四組的一個或更多接收資料串流。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網路,其中該轉發器使用該第二操作模式與該存取點通信;及其中該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裝置使用該第三操作模式與該轉發器通信。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網路,其中該第一、第二及第 三操作模式各與各自不同802.11標準關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網路,其中該轉發器經由一有線網路連接與該存取點耦合。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網路,其中一個或更多附加裝置經由該有線網路連接與該存取點耦合。
  18. 一種用於家用或商業網路的方法,包含:將通過一媒體存取控制(MAC)電路的一資料串流解多工;根據一第一頻帶中一第一通道路徑中的一第一操作模式通過一存取點的一實體層(PHY)電路處理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編碼資料串流;及根據一第二頻帶中一第二通道路徑中的一第二操作模式通過該存取點的該實體層(PHY)電路處理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編碼資料串流,其中該第一頻帶不同於該第二頻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將該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第一組天線;及將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第二組天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其中依據一IEEE 802.11標準處理該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及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 將該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個或更多天線;及將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有線資料網路。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經由一無線連接將該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轉發器;及將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經由該轉發器將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中繼至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經由一有線連接將該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轉發器;及將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耦合至一第一組的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經由該轉發器將該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資料串流中繼至一第二組的一個或更多無線用戶。
TW097138449A 2007-11-30 2008-10-06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及方法 TWI455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47,960 US20090141691A1 (en) 2007-11-30 2007-11-30 Access Poin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6685A TW200926685A (en) 2009-06-16
TWI455523B true TWI455523B (zh) 2014-10-01

Family

ID=4058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8449A TWI455523B (zh) 2007-11-30 2008-10-06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090141691A1 (zh)
DE (1) DE102008059361B4 (zh)
TW (1) TWI455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403065B1 (it) * 2010-12-01 2013-10-04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signals.
US8396368B2 (en) * 2009-12-09 2013-03-12 Andrew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signals
US8638811B2 (en) * 2008-03-17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and methods
TW201036355A (en) * 2009-03-24 2010-10-01 Ralink Technology Corp Power saving method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9379858B2 (en) * 2009-06-05 2016-06-28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coordination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00311432A1 (en) * 2009-06-05 2010-12-09 Broadcom Corporation Cluster parsing for signal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00316068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Matthew Ornes Transport Over an Asynchronous XAUI-like Interface
IT1398025B1 (it) * 2010-02-12 2013-02-07 Andrew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communications.
US9020056B2 (en) * 2010-07-20 2015-04-28 Sigma Designs Israel S.D.I. Lt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multiple-input communication
KR20130099984A (ko) 2010-10-01 2013-09-06 앤드류 엘엘씨 엠아이엠오 신호들을 위한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
US8638767B2 (en) * 2011-02-14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ommunication mode packet routing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WI474648B (zh) * 2012-01-03 2015-02-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射頻傳送方法及其射頻傳送系統
CN103209014B (zh) * 2012-01-17 2016-08-0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传送方法及其射频传送系统
US8964819B2 (en) * 2012-04-02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mmetric mixed-mode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CN104335674B (zh) * 2013-03-07 2019-03-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式的判定方法
CN104158676A (zh) * 2013-05-14 2014-11-19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设定方法、通讯系统与远端装置
US9788305B2 (en) * 2013-10-30 2017-10-10 Sai C. Manapragad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andwidth intensive data streams using virtual media access control and physical layers
US10034179B2 (en) 2013-10-30 2018-07-24 Sai C. Manapraga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range and coverage of bandwidth intensive wireless data streams
US10070378B2 (en) * 2014-02-07 2018-09-04 Fortinet, Inc. Steering inherently autonomous wireless devices to access points based on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pabilities of network components
CN106471754B (zh) 2014-06-11 2019-09-2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比特率高效传输
WO2016126491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Ee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uitive home networking
US10257682B2 (en) 2017-05-03 2019-04-0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with traffic offload
WO2019016678A1 (en) * 2017-07-16 2019-01-24 Sure Universal Ltd. DECIDER HOUSING ARCHITECTURE FOR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KR102440541B1 (ko) * 2017-08-08 2022-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1178726B2 (en) * 2018-10-19 2021-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ve multipoint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US11582772B2 (en) * 2019-08-23 2023-02-14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Advanced dual band virtual concurrent for WiFi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2356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Walton J. Rodney MIMO WLAN system
US20040125787A1 (en) * 2002-12-31 2004-07-01 May Michael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ed channel transmission
US20050128993A1 (en) * 2003-11-20 2005-06-16 Hyun-Seok Yu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of subcarrier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US20050141407A1 (en) * 2003-12-30 2005-06-30 Sumeet Sandhu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hat include single-antenna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060034165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hannel sounding for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WO2006086878A1 (en) * 2005-02-15 2006-08-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adio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ofdm and cdma for broadband data transmission
US20060193271A1 (en) * 2005-01-28 2006-08-31 Widefi, Inc. Physical layer repeater configuration for increasing MIMO performance
US20060251183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Menashe Soffe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hannel coefficient using polarity-inverted training signal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OFDM) multicarri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0935B2 (en) * 2002-10-24 2007-06-12 Widefi, Inc. Physical layer repeater with selective use of higher layer functions based on network operating conditions
US7315577B2 (en) * 2003-09-15 2008-01-01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 using high-throughput space-frequency block codes
US8462817B2 (en) * 2003-10-15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protocol data units
US7233773B2 (en) * 2004-02-13 2007-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 MIMO communication
US9516483B2 (en) * 2004-02-20 2016-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tions of differing protocols
US7417974B2 (en) * 2004-04-14 2008-08-26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high rate data within a MIMO WLAN
US20050243755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Stephens Adrian 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ng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level
JP4099592B2 (ja) * 2004-06-10 2008-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7711374B2 (en) * 2004-08-13 2010-05-04 Broadcom Corporation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multi-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US7719993B2 (en) * 2004-12-30 2010-05-18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transmit beamforming
US7738604B2 (en) * 2005-07-28 2010-06-15 Broadcom Corporation Modulation-type discrimin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8064835B2 (en) * 2006-01-11 2011-11-22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Antenna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2356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Walton J. Rodney MIMO WLAN system
US20040125787A1 (en) * 2002-12-31 2004-07-01 May Michael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ed channel transmission
US20050128993A1 (en) * 2003-11-20 2005-06-16 Hyun-Seok Yu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of subcarrier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US20050141407A1 (en) * 2003-12-30 2005-06-30 Sumeet Sandhu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hat include single-antenna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060034165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hannel sounding for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US20060193271A1 (en) * 2005-01-28 2006-08-31 Widefi, Inc. Physical layer repeater configuration for increasing MIMO performance
WO2006086878A1 (en) * 2005-02-15 2006-08-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adio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ofdm and cdma for broadband data transmission
US20060251183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Menashe Soffe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hannel coefficient using polarity-inverted training signal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OFDM) multicarri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317679A1 (en) 2011-12-29
DE102008059361A1 (de) 2009-06-04
US20090141691A1 (en) 2009-06-04
US9408254B2 (en) 2016-08-02
DE102008059361B4 (de) 2013-07-11
TW200926685A (en) 2009-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5523B (zh)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及方法
Cordeiro et al. IEEE 802.11 ad: Introduc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first multi-Gbps WiFi technology
US7742388B2 (en) Packet gen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Van Nee et al. The 802.11 n MIMO-OFDM standard for wireless LAN and beyond
US97165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training signa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892343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a plurality of frequencies and streams
CA2973468C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he-sig b
US104765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use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111469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odulation-coding scheme set in very high throughput wireless systems
US9313067B2 (en) Multi-bandwidth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shared baseband processor
US10523483B2 (en) Support of frequency diversity mode for block code based transmission in OFDMA
KR101205469B1 (ko) 재구성 가능한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0917147B2 (en) Transmutable MIMO wireless transceiver
GB2444999A (en) Channel estimat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847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Fettweis et al. WIGWAM: System concept development for 1 Gbit/s air interface
van Nee 11 n: The Global Wireless LAN Standard
Sunitha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2× 2 MIMO system for WLANs-A Review
Muhammad et al. Physical and MAC Cross Layer Design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20160008453A (ko) 무선랜에서 디바이스의 동작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