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2345B -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2345B
TWI452345B TW101139791A TW101139791A TWI452345B TW I452345 B TWI452345 B TW I452345B TW 101139791 A TW101139791 A TW 101139791A TW 101139791 A TW101139791 A TW 101139791A TW I452345 B TWI452345 B TW I4523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ub
barrier
units
stereoscop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9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6710A (zh
Inventor
Yi San Hsieh
Yung Sheng Tsai
Jen Lang Tu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39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2345B/zh
Priority to CN201210570209.2A priority patent/CN102998805B/zh
Priority to US13/939,296 priority patent/US20140118824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6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2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23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Description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立體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裸眼式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立體(three-dimensional,3D)顯示技術依照使用分類可分為眼鏡式(stereoscopic)與裸眼式(auto-stereoscopic)。由於觀看者在觀看裸眼式立體顯示器時,不需佩帶眼鏡或頭盔就能看到逼真的立體影像,因此裸眼式立體顯示器較眼鏡式立體顯示器符合人類對自然視覺的需求。
目前常見的裸眼式立體顯示器是將顯示左眼影像的畫素顯示右眼影像的畫素依序或交錯排列,並且在顯示面板與觀看者間設置具有光柵的視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藉以利用視差屏障之平行光柵的遮蔽效果,使觀看者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進而於腦中呈現立體影像。
然而,在裸眼式立體顯示器中,往往容易因為根據觀看者與視差屏障兩者位置之間的關係,發生觀看者的左/右眼所看到的右眼/左眼影像的亮度過高,而在腦中呈現出具有雙影的立體影像,也就是所謂的串擾(cross-talk)現象,因此在裸眼式立體顯示器中,有所謂的觀視角度或稱為較佳觀視角度,通常一立體顯示器的(較佳)觀視角度指透過視差屏障的遮蔽效果,能夠提供給觀看者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而且串擾最小的觀察角度或觀察位置。
為解決串擾的問題,習知的做法是增加視差屏障的遮光面 積,使其左/右眼區域內所看到的右眼/左眼影像的漏光降低,以增加觀看者之左/右眼分別的可視角度。但增加視差屏障的遮光面積將會導致立體顯示器所顯示的影像亮度下降,因此習知提出的另一種做法是使用具有多個光柵的視差屏障,以藉由各光柵的透光與否來調整觀看者之左/右眼分別的觀視角度,以使其視角集中於預定對應的左眼/右眼影像。但此種做法在製程上較為繁雜,成本也隨之增加。
因此,如何在不影響立體顯示器所顯示之影像亮度以及立體顯示器之製造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各觀視角度的串擾率,實為是本產業的發展重點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立體顯示器,包括顯示面板、視差屏障以及控制模組。顯示面板具有顯示面,且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單元與多個第二子畫素單元,且這些第一子畫素單元是與第二子畫素單元交錯排列。視差屏障是配置於顯示面的一側,且視差屏障包括依序排列的多個屏障單元,各屏障單元包括第1至N個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調的光柵,其中N為大於1的奇數。控制模組是電性連接至顯示面板與視差屏障,用以控制第一子畫素單元及第二子畫素單元所顯示的顯示畫面以及視差屏障。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立體顯示器的顯示方法,適用於上述之立體顯示器,此方法包括先在上述之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並在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二顯示畫面,以及控制各屏障單元之光柵的透光度,以使位於第一位置的光柵為不透光,而提供第一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接著,將這些位於第一位置的光柵維持在不透光的狀態,並且在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 第二顯示畫面,以及在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以提供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
本發明還提供另一種立體顯示器的顯示方法,適用於上述之立體顯示器,此方法包括先在上述之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並在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二顯示畫面,以及控制各屏障單元之遮光部,以使其位於第一位置而提供第一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若觀看者改變其觀看的位置,根據觀看者改變其位置,將這些遮光部維持在第一位置,並且在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二顯示畫面,以及在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以提供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此顯示方法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偵測觀看者的位置。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立體顯示器,其可提供多個不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此立體顯示器包括顯示面板、視差屏障以及控制模組。顯示面板具有顯示面,且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單元與多個第二子畫素單元,且這些第一子畫素單元是與第二子畫素單元交錯排列。視差屏障是配置於顯示面的一側,且視差屏障包括多個屏障單元,且各屏障單元包括第1至N個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調的光柵,其中N為大於1的奇數。控制模組是電性連接至顯示面板與視差屏障,用以控制顯示面板與視差屏障,以在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且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二顯示畫面時,控制屏障單元之各光柵的透光度,使位於第一位置的光柵為不透光,以提供第一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並且,控制模組更在將各屏障單元位於第一位置之光柵維持於不透光的狀態時,控制顯示面板而使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二顯示畫面以及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以提供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
本發明之立體顯示器係依據觀看者的位置來調整視差屏障之光柵的透光度,以降低觀看者所觀看到之立體影像的串擾率,並且可將第一子畫素單元與第二子畫素單元所顯示之畫面互換的,因而可在不增加視差屏障之不透光的光柵數(也就是所謂的barrier ratio)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立體顯示器的可觀視角度。由此可知,本發明可有效地在不影響立體顯示器之顯示亮度的前提下,降低其所顯示之立體影像在各觀視角度的串擾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立體顯示器100包括顯示面板110、視差屏障120以及控制模組130。顯示面板110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多個第二子畫素單元114,且這些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是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例如是依序排列。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是用以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而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是用以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在此,第一顯示畫面IL 與第二顯示畫面IR 是顯示於顯示面板110的顯示面111。
本文所述之第一顯示畫面IL 係指供觀看者之左眼EL 觀看的顯示畫面,而第二顯示畫面IR 則是指供觀看者之右眼ER 觀看的顯示畫面。觀看者即是根據其左右眼所觀看到的顯示畫面,在腦中合成立體的顯示影像。
視差屏障120是配置於顯示面111的一側,且視差屏障120包括多個屏障單元122,且各屏障單元122包括第1至N個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調的光柵121,其中N為大於1的奇數。在 本實施例中,N等於3,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而且,這些光柵121例如是具有相同的寬度W。在本實施例中,各屏障單元122例如是具有兩個不透光之光柵121(如圖1中畫有斜條紋之方格)以及一個透光之光柵121(如圖1中的空白方格)。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之各個視差屏障單元122的遮光率約為66.67%(亦即三分之二),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依據實際需求來決定透光光柵121的數量以及不透光光柵121的數量。舉例來說,在其他實施例中,當N等於5時,各屏障單元122可以具有一個透光光柵121與四個不透光光柵121(如圖2A所示)或是具有兩個透光光柵121與三個不透光光柵121(如圖2B所示)。一般而言,不透光光柵121與透光光柵121的數量比例(barrier ratio)不會小於60%。
請再次參照圖1,控制模組130是電性連接至顯示面板110與視差屏障120,用以控制顯示面板110之第一子畫素單元112及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顯示畫面。而且,控制模組130還可用以控制各屏障單元122之光柵121的透光度。特別的是,在本實施例之視差屏障120的各個屏障單元122中,各個光柵121還可以是彼此獨立地與控制模組130電性連接。換言之,本實施例之控制模組130可單獨控制各光柵121的透光度。
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器100還可以包括有偵測模組140,用以偵測觀看者的位置,並與控制模組130電性連接,以便於將其所偵測到的觀看者位置傳送至控制模組130。具體來說,偵測模組140例如是影像感測裝置,如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 Device,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承上述,控制模組130可以依據自偵測模組140接收到的資 料來控制顯示面板110及視差屏障120至少其中之一。具體來說,偵測模組140在偵測到觀看者的位置,並將其傳送至控制模組130之後,控制模組130會依據觀看者與顯示面板110之間的距離以及觀看者兩眼之間的眼距來改變視差屏障120之各光柵121的透光度。為使熟習此技藝者更加瞭解本發明,下文將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說明之。
圖3至圖8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立體顯示器顯示立體影像時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及圖3,在本實施例中,觀看者的左眼EL 與右眼ER 之間的眼距為D,且當偵測模組140偵測到觀看者位於圖3所示之位置時,控制模組130係令顯示面板110的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分別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與第二顯示畫面IR ,並且控制各屏障單元122中位於相應的第一位置P1(亦即各屏障單元122中最右側的光柵121)的光柵121呈現透光狀態,其餘兩個光柵121則為不透光狀態。此時,觀看者的左眼EL 與右眼ER 僅能透過可透光的光柵121分別觀看到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進而在腦中呈現第一顯示畫面IL 與第二顯示畫面IR 所合成的第一觀視角度之立體影像。
請參照圖1及圖4,當偵測模組140偵測到觀看者朝向圖面中的右側移動了D/3的距離時,則藉由控制模組130控制各屏障單元122之光柵121的透光度,以使位於第二位置P2(亦即各屏障單元122中位於中間的光柵121)的光柵121呈現透光狀態,其餘兩個光柵121則為不透光狀態。此時,由於觀看者的左眼EL 透過透光的光柵121所觀看到的大多為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畫面,而右眼ER 所觀看到的大多為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所顯示的畫面,因此為了降低串擾現象,需藉由控制模組130控制顯示面板 110,以使第一子畫素單元112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以及令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也就是將圖3中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畫面互換,使得觀看者的左眼EL 與右眼ER 可分別觀看到其所需看到的正確顯示畫面,進而在腦中呈現正確的立體影像。換言之,在圖3中提供右眼ER 所須影像的第二子畫素單元114現在用以提供左眼EL 所需要的影像,相對的,圖3中提供左眼EL 所須影像的第一子畫素單元112現在用以提供右眼ER 所需要的影像。
請參照圖1及圖5,當偵測模組140偵測到觀看者朝向圖面中的右側移動了2D/3的距離時,則可再次藉由控制模組130來改變各屏障單元122之光柵121的透光度,以使位於第三位置P3的光柵121呈現透光的狀態(亦即各屏障單元122中位於最左側的光柵121),其餘兩個光柵121則呈現不透光狀態。如此一來,觀看者的左眼EL 與右眼ER 即可分別觀看到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所顯示的第一顯示畫面IL 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第二顯示畫面IR ,進而在腦中呈現立體影像。換言之,第二子畫素單元114現在用以提供右眼ER 所需要的影像,相對的,第一子畫素單元112現在用以提供左眼EL 所需要的影像。
請參照圖1及圖6,當偵測模組140偵測到觀看者朝向圖面中的右側移動了D的距離時,透過控制模組130將各屏障單元122位於第一位置P1的光柵121維持在透光的狀態,其餘兩個光柵121則維持不透光狀態。並同時藉由控制模組130控制第一子畫素單元112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以及控制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以提供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也就是說,當觀看者所移動的距離與其眼距D相等時,則可透過交換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之畫面的方式,使得觀 看者之左眼EL 與右眼ER 能夠分別觀看到第一顯示畫面IL 與第二顯示畫面IR ,以在腦中呈現出正確的立體影像。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視差屏障120的透光光柵121所在位置與圖3之視差屏障120相同,但在圖3中提供右眼ER 所須影像的第二子畫素單元114現在用以提供左眼EL 所需要的影像,相對的,圖3中提供左眼EL 所須影像的第一子畫素單元112現在用以提供右眼ER 所需要的影像。
請參照圖1及圖7,當偵測模組140偵測到觀看者朝向圖面中的右側移動了4/3D的距離時,則藉由控制模組130控制各屏障單元122的光柵121,以使位於第二位置P2的光柵121呈現透光狀態,其餘兩個光柵121則呈現不透光狀態。如此一來,觀看者的左眼EL 與右眼ER 即可分別觀看到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所顯示的第一顯示畫面IL 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第二顯示畫面IR ,進而在腦中呈現立體影像。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視差屏障120的透光光柵121所在位置與圖4之視差屏障120相同,但第二子畫素單元114現在用以提供右眼ER 所需要的影像,相對的,第一子畫素單元112現在用以提供左眼EL 所需要的影像。
請參照圖1及圖8,當偵測模組140偵測到觀看者朝向圖面中的右側移動了5/3D的距離時,則藉由控制模組130控制各屏障單元122的光柵121,以使位於第三位置P3的光柵121呈現透光狀態,其餘兩個光柵121則呈現不透光狀態。此時,由於觀看者的左眼EL 透過透光之光柵121所觀看到的畫面多為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之畫面,而右眼ER 所觀看到的畫面多為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所顯示之畫面,因此需藉由控制模組130控制顯示面板110,以使第一子畫素單元112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以及令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也就是將第一子畫素單元112 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畫面互換,使得觀看者的左眼EL 與右眼ER 可分別觀看到其所需看到的正確顯示畫面,進而在腦中呈現正確的立體影像。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視差屏障120的透光光柵121所在位置與圖5之視差屏障120相同,但在圖5中提供右眼ER 所須影像的第二子畫素單元114現在用以提供左眼EL 所需要的影像,相對的,圖5中提供左眼EL 所須影像的第一子畫素單元112現在用以提供右眼ER 所需要的影像。
根據上述這些實施例的模擬數據,當觀看者移動位置時,其所觀看到影像之串擾率最大值約為99.37%,因此需令隨之改變各屏障單元122之光柵121的透光度,以將觀看者所看到之影像的串擾率降低至32.44%。但由於觀看者在部分的觀視角度下,其左眼EL 所觀看到的多為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畫面,而右眼ER 所觀看到的多為第一子畫素單元112所顯示的畫面,此時必需將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畫面互換,以使觀看者之左眼EL 與右眼ER 能分別看到正確的顯示畫面,可將觀看者所看到之影像的串擾率降低至2.94%。
圖9A-9F繪示出在維持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一顯示畫面,且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第二顯示畫面的前提下,上述六個實施例之等效視差屏障的示意圖。其中,圖9A為圖3之視差屏障,圖9C為圖5之視差屏障,而圖9E為圖7之視差屏障。而且,如前文所述,圖4、圖6及圖8之視差屏障120的各光柵121之透光狀態分別與圖7、圖3及圖5相同,但圖4、圖6及圖8之第一子畫素單元112係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第二子畫素單元114則是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基於上述,將圖9A之各屏障單元122中的透光光柵121之幾何中心點C1與不透光之光柵121的幾何中心點C2交換位置,即 可得到在維持第一子畫素單元112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且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之前提下,圖6的等效視差屏障,也就是圖9D所繪示之等效視差屏障。同理,將圖7對應之圖9E之各屏障單元122中的透光光柵121之幾何中心點C1與不透光之光柵121的幾何中心點C2交換位置,即可得到在維持第一子畫素單元112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且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之前提下,圖4的等效視差屏障,也就是圖9B所繪示之等效視差屏障。此外,將圖5對應之圖9C之各屏障單元122中的透光光柵121之幾何中心點C1與不透光之光柵121的幾何中心點C2交換位置,即可得到在維持第一子畫素單元112顯示第一顯示畫面IL ,且第二子畫素單元114顯示第二顯示畫面IR 之前提下,圖8的等效視差屏障,也就是圖9F所繪示之等效視差屏障。
由此可知,在圖3至圖8的這些實施例中,視差屏障120的各屏障單元122具有三個光柵121,因此若僅透過改變光柵121的透光狀(可透光或不透光),只能提供三種不同的具有低串擾率的觀視角度(如圖3、圖5及圖7)。但是,由於這些實施例除了隨著觀看者的位置變化改變光柵121的透光狀態之外,更搭配將第一子畫素單元112與第二子畫素單元114所顯示的畫面互換,因而可將立體顯示器100的低串擾率觀視角度增加為六種(圖3至圖8)。換言之,與習知相較之下,本發明可以同樣的光柵數量變化出雙倍的低串擾率觀視角度。
為使此技術領域之相關人員更加瞭解本發明,以下將舉實施例說明當視差屏障之各屏障單元具有一個透光光柵及四個不透光光柵時,其所提供之各種觀視角度中的等效光柵。
圖10A至圖10J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視差屏障在各觀視 角度的等效光柵排列示意圖。請參照圖10A、圖10C、圖10E、圖10G以及圖10I,由於本實施例之視差屏障120的各屏障單元122分別具有一個透光光柵121a與四個不透光光柵121b,因此各屏障單元122可有五種不同的的光柵排列方式。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顯示器還可以藉由對調左右眼所觀看到之畫素單元所顯示的畫面來降低串擾率,因此實際上可將光柵的排列類型增加一倍。在本實施例中,其例如是將各屏障單元122之這些光柵121的排列類型從五種增加至十種。
詳細來說,圖10A所示之光柵排列搭配左右眼所觀看到之畫素單元的顯示畫面對調時,其所得到的等效視差屏障如圖10F所示。也就是說,將圖10A中的透光光柵121a之幾何中心點C1與不透光之光柵121b的總幾何中心點C2對調,即可得到圖10F所示之等效視差屏障。同理,圖10C所示之光柵排列搭配左右眼所觀看到之畫素單元的顯示畫面對調時,其所得到的等效視差屏障如圖10H所示;圖10E所示之光柵排列搭配左右眼所觀看到之畫素單元的顯示畫面對調時,其所得到的等效視差屏障如圖10J所示;圖10G所示之光柵排列搭配左右眼所觀看到之畫素單元的顯示畫面對調時,其所得到的等效視差屏障如圖10B所示;而圖10I所示之光柵排列搭配左右眼所觀看到之畫素單元的顯示畫面對調時,其所得到的等效視差屏障如圖10D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當各屏障單元所具有的光柵數量為偶數時,利用交換左右眼所需之影像的顯示位置並無法得到額外的光柵排列類型。圖11A至圖11D繪示為一種具有偶數個光柵之視差屏障的各種光柵排列方式。請參照圖11A至圖11D,本實施例之視差屏障220的各屏障單元222分別具有一個透光光柵221a與三個不透光光柵221b,且透光光柵221a可依據觀看者的觀看角度而選擇 性地位於第一位置P1(如圖11A)、第二位置P2(如圖11B)、第三位置P3(如圖11C)以及第四位置P4(如圖11D)。而以圖11D為例,當透光光柵221a位於第四位置P4時,若再搭配將左右眼所需之影像交換畫素顯示,可透過對調各屏障單元222之透光光柵221a的幾何中心點C1與不透光光柵221b之總幾何中心點C2而得到此時的等效光柵排列方式。然而,此時所得到的等效光柵排列方式係與圖11B相同。由此可知,在各屏障單元所具有之光柵數量為偶數時,並無法透過交換左右眼所需之影像的顯示位置來增加具有低串擾率的觀視角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立體顯示器係依據觀看者的位置來調整視差屏障各光柵的透光狀態,以降低觀看者所觀看到之立體影像的串擾率。而且,本發明在顯示的方法中更採用了將第一子畫素單元與第二子畫素單元所顯示之畫面互換的方式,因而可在不增加視差屏障中不透光之光柵數量(也就是所謂的barrier ratio)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立體顯示器的可觀視角度。由此可知,本發明可有效地在不影響立體顯示器之顯示亮度的前提下,降低其所顯示之立體影像在各觀視角度的串擾率。此外,由於本發明之視差屏障中各屏障單元的光柵數量不多,因此視差屏障與控制模組間的走線可簡潔化,進而降低立體顯示器的製程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立體顯示器
110‧‧‧顯示面板
111‧‧‧顯示面
112‧‧‧第一子畫素單元
114‧‧‧第二子畫素單元
120、220‧‧‧視差屏障
122、222‧‧‧屏障單元
121‧‧‧光柵
121a、221a‧‧‧透光光柵
121b、221b‧‧‧不透光光柵
130‧‧‧控制模組
140‧‧‧偵測模組
C1、C2‧‧‧幾何中心點
EL‧‧‧左眼
ER‧‧‧右眼
D‧‧‧兩眼間距
IL‧‧‧第一顯示畫面
IR‧‧‧第二顯示畫面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3‧‧‧第三位置
P4‧‧‧第四位置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視差屏障的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視差屏障的示意圖。
圖3至圖8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立體顯示器顯示立體影像時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9A至9F繪示為圖1之顯示器中視差屏障在各觀視角度的等效光柵排列示意圖。
圖10A至圖10J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視差屏障在各觀視角度的等效光柵排列示意圖。
圖11A至圖11D繪示為一種具有偶數個光柵之視差屏障在各觀視角度的等效光柵排列示意圖。
100‧‧‧立體顯示器
110‧‧‧顯示面板
111‧‧‧顯示面
112‧‧‧第一子畫素單元
114‧‧‧第二子畫素單元
120‧‧‧視差屏障
122‧‧‧屏障單元
121‧‧‧光柵
130‧‧‧控制模組
140‧‧‧偵測模組
EL‧‧‧左眼
ER‧‧‧右眼

Claims (10)

  1. 一種立體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單元與多個第二子畫素單元,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依序排列,且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面;一視差屏障,配置於該顯示面一側,該視差屏障包括依序排列的多個屏障單元,且各該屏障單元包括:第1至N個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調的光柵,其中N為大於1的奇數;以及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至該顯示面板以及該視差屏障,用以控制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所顯示之影像與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所顯示之影像以及該視差屏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其中該控制模組用以控制各該屏障單元的該些光柵的透光度,以使各該屏障單元的該些光柵至少其中之一為透光,而其餘之該些光柵為不透光,並且控制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選擇性的顯示一第一顯示畫面或一第二顯示畫面,而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一顯示畫面及該第二顯示畫面中另一畫面,以提供兩不同的觀視角度的畫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其中N等於3,且每一該屏障單元中的該第1至3個光柵中,其中一個光柵為透光,另外二個光柵為不透光,且該控制模組控制每一屏障單元中的該第1至3個光柵,以透過選擇的兩個不透光光柵 來提供不同的觀視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其中更包括一偵測模組,用以偵測一觀看者位置,並電性連接至該控制模組,且該控制模組根據該觀看者位置來控制該顯示面板及該視差屏障至少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其中在各該屏障單元中,該些光柵的寬度相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其中各該屏障單元中的該些光柵係彼此獨立地與該控制模組電性連接。
  7. 一種立體顯示器的顯示方法,適用於一立體顯示器,該立體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視差屏障,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面,且該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單元與多個第二子畫素單元,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依序排列,該視差屏障配置於該顯示面一側,且該視差屏障包括多個屏障單元,且各該屏障單元包括第1至N個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調的光柵,其中N為大於1的奇數,該顯示方法包括:在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一第一顯示畫面,並在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一第二顯示畫面,以及控制各該屏障單元之該些光柵的透光度,以使位於各該屏障單元之一第一位置的該光柵為透光,而提供一第一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以及將各該屏障單元位於該第一位置之該光柵維持在透光的狀態,並在各該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二顯示畫面,以及在 各該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一顯示畫面,以提供一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的顯示方法,更包括:在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一顯示畫面,並在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二顯示畫面,並控制各該屏障單元之該些光柵的透光度,以使位於各該屏障單元之一第二位置的該光柵為透光,而提供一第三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的顯示方法,更包括偵測一觀看者位置,並依據該觀看者位置提供該第一觀視角度或該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
  10. 一種立體顯示器,可提供多個不同觀視角度之立體影像,該立體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單元與多個第二子畫素單元,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交錯排列,且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面;一視差屏障,配置於該顯示面一側,該視差屏障包括多個屏障單元,且各該屏障單元包含:第1至N個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調的光柵,其中N為大於1的奇數;以及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至該顯示面板以及該視差屏障,用以控制該顯示面板以及該視差屏障,以在該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一第一顯示畫面,該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一第二顯示畫面 時,控制各該屏障單元之該些光柵的透光度,使位於一第一位置的該光柵為透光,以提供一第一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並且在將各該屏障單元位於該第一位置之該光柵維持於透光的狀態時,在該些第一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二顯示畫面,以及在該些第二子畫素單元顯示該第一顯示畫面,以提供一第二觀視角度的立體影像。
TW101139791A 2012-10-26 2012-10-26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TWI452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9791A TWI452345B (zh) 2012-10-26 2012-10-26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CN201210570209.2A CN102998805B (zh) 2012-10-26 2012-12-25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US13/939,296 US20140118824A1 (en) 2012-10-26 2013-07-11 Three dimensions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9791A TWI452345B (zh) 2012-10-26 2012-10-26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710A TW201416710A (zh) 2014-05-01
TWI452345B true TWI452345B (zh) 2014-09-11

Family

ID=4792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9791A TWI452345B (zh) 2012-10-26 2012-10-26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18824A1 (zh)
CN (1) CN102998805B (zh)
TW (1) TWI452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9148B (zh) * 2013-08-23 2015-06-2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顯示器與驅動方法
KR102140080B1 (ko) * 2013-09-27 2020-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시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04155824B (zh) * 2014-08-08 2018-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光栅、裸眼3d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4238126A (zh) 2014-09-12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04238127A (zh) 2014-09-12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04681001A (zh) * 2015-03-23 2015-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方法及显示驱动装置
CN105100783B (zh) 2015-08-19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及3d显示方法
FR3090908B1 (fr) 2018-12-22 2020-12-2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d'affichage d'images stéréoscopiques
DE102019213764A1 (de) * 2019-09-10 2021-03-1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tereoskopisches Display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tereoskopischen Displays
CN114902109A (zh) 2020-11-18 2022-08-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栅、光栅驱动方法及3d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585B1 (en) * 1996-10-04 2001-10-23 Siegbert Hentschke Position-adaptive autostereoscopic monitor (PAM)
CN202168171U (zh) * 2011-07-22 2012-03-14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显示系统
US20120200680A1 (en) * 2011-02-09 2012-08-09 Samsung Eletro-Mecha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3D image of th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0518B1 (en) * 1996-01-22 2007-03-13 3Ality, Inc. Systems for and methods of three dimensional viewing
JP3059963B1 (ja) * 1999-01-11 2000-07-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眼鏡無し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2002296540A (ja) * 2001-03-29 2002-10-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眼鏡無し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KR100649251B1 (ko) * 2004-06-30 2006-1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0728113B1 (ko) * 2005-10-20 2007-06-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102413B2 (en) * 2005-12-15 2012-01-24 Unipixel Displays, Inc. Stereoscopic imag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 parallax barrier
US8964013B2 (en) * 2009-12-31 2015-02-24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play with elastic light manipula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585B1 (en) * 1996-10-04 2001-10-23 Siegbert Hentschke Position-adaptive autostereoscopic monitor (PAM)
US20120200680A1 (en) * 2011-02-09 2012-08-09 Samsung Eletro-Mecha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3D image of the display device
CN202168171U (zh) * 2011-07-22 2012-03-14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805A (zh) 2013-03-27
US20140118824A1 (en) 2014-05-01
CN102998805B (zh) 2014-12-10
TW201416710A (zh) 201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2345B (zh) 立體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US7817339B2 (en) Display panel for 3-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3-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344708B2 (en) Non-glasses type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0045013B2 (en) Pixel array,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KR101001627B1 (ko) 입체 영상표시장치
CN103261946B (zh) 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03246071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US8553074B2 (en) Auto stereoscopic display improving brightness
JP5621501B2 (ja)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KR102284841B1 (ko) 무안경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US9338443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tereoscopic image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WO2014050819A1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102630027B (zh) 裸眼3d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3482339U (zh) 三维显示设备
CN102981196A (zh) 柱透镜光栅、光栅视差屏障式立体显示装置及视差屏障
JP5621500B2 (ja)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US10104366B2 (en) Stereopsis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3472587B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CN101951528A (zh) 采用滤色片减小柱面光栅立体显示器图像串扰的方法
CN102768409A (zh) 一种视差屏障及采用该视差屏障制成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2681181A (zh) 一种无损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屏
CN102486575B (zh)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装置
CN102305979A (zh) 一种用于立体显示器的像素阵列结构
KR102515026B1 (ko) 무안경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CN114885148B (zh) 立体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及立体显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