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6864B - Wrench device - Google Patents

Wrench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6864B
TWI436864B TW101147571A TW101147571A TWI436864B TW I436864 B TWI436864 B TW I436864B TW 101147571 A TW101147571 A TW 101147571A TW 101147571 A TW101147571 A TW 101147571A TW I436864 B TWI436864 B TW I4368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handle
pivoting
wrench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7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2390A (zh
Inventor
Yi F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Yi Fu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Fu Chen filed Critical Yi Fu Chen
Priority to TW101147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686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86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2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2390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扳手裝置
本發明係與手工具有關,尤指可提供二種進行軸向轉動操作之扳手裝置,且其組裝結構的特點,使其受損不堪使用情況下仍可透過替換元件的方式,進行扳手的維修,能有效節省業者工具維護成本,而不需重新購買全新的扳手。
手工具的使用普遍應用於各行各業之中,不論在製造、組裝或是維護等作業需求上,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依據工作需求、環境選擇適當手工具,其使用型態也大所不同。一般手工具是以一握持端的前端設置一驅動元件,不同型態的驅動元件有如套筒、起子頭或扳手等,其使用方式主要施力於握持端帶動驅動元件轉動,同時驅動元件對應待工作元件進行螺鎖固定或螺旋分離達到作業需求。
大多數手工具具有一或二驅動元件,提供一至二兩種驅動規格,在手工具中又屬扳手十分受到使用者的喜愛,請參閱圖式第十圖所示,其為習知技術中一種具有雙驅動規格的扳手,此扳手具有二相互樞接的柄部91、92,並透過一C型扣93扣抵於兩者相互樞接位置,藉以防止該等柄部91、92脫離,而該二柄部91、92樞接的相反端各別設置有開口扳手94以及可樞轉的雙向驅動頭95。此種扳手在使用上,該等柄部91、92可相對轉動,避免操作過程中因突出的驅動頭95碰撞到相關物品或周遭環境,所以只需略為調整柄部91、92或軸向轉動位置即可達成上述要求。
由於該等柄部91、92之間係透過C型扣93樞扣結合,並位於柄部92 末端樞接內部位置,使得在組裝、拆卸上十分不易。而在拿取、攜帶或操作過程中不慎從手中滑落而撞擊到地面下,不論是開口扳手94或可樞轉的雙向驅動頭95受損情況下,往往造成此種扳手僅存單一種操作規格,喪失原本所設計的使用需求,使用者深覺實用性大幅縮減,而產生丟棄重新購買的念頭或另外添購一組所需規格的驅動工具,如此勢必增加業者不必要的工具維護成本。
此外在使用上,由該等柄91、92部兩者可任意相對另一轉動的特性,造成在受力轉動過程中發生自轉現象,不僅影響操作手感操作順暢度也連帶下降。
有鑑於此,本案發明人深覺上述缺陷,憑藉於該項產業多年實務與經驗,歷經多次開發設計與實作,終於發明一種扳手裝置,改善上述缺失成為一種實用性極之發明者。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組裝拆卸容易,方便使用者組裝以及替換元件之扳手裝置。
本發明次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可依照使用者需求進行扳手的控制,讓扳手同軸固定轉動或任一柄部者相對另一柄部軸向轉動,在固定同軸轉動下不會發生自轉影響操作過程,保持良好操作順暢度。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扳手裝置包括有:一第一握柄,其兩端分別具有一樞接段及樞接一雙向驅動頭,且該樞接段周側環設有一凹槽; 以及一第二握柄,其兩端分別具有一穿樞槽以及一驅動部,而第一握柄的樞接段穿樞於穿樞槽,且第二握柄周側設有一貫穿至穿樞槽並對應凹槽之側螺孔,另以一限位件螺設於側螺孔且一端限位於凹槽內。
本發明扳手裝置進一步包括有下列技術特徵:進一步包括有一滑套,該滑套滑動套設於第一握柄,並操控該滑套朝第二握柄滑動而定位於第一握柄與第二握柄間,限制第一、二握柄相對軸向轉動。
該第一握柄周側包括有一第一曲面以及一第一限制面,而第二握柄周側包括有一第二曲面以及一第二限制面,該滑套包括一內圈,且內圈包括有一滑設於第一、二曲面之內曲面,以及一滑設於第一、二限制面之限止面。
該驅動部係為開口狀扳手。該限位件係為沉頭螺絲。
有關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請參閱第一、二圖所示,其中,本發明扳手裝置包括有:一第一握柄1,其兩端分別具有一樞接段11及樞接一雙向驅動頭12,且該樞接段11周側環設有一凹槽13;該樞接段11係呈圓柱狀,該第一握柄1相對樞接段11的相反端係呈叉狀,而驅動頭12樞設於叉狀間;以及一第二握柄2,其兩端分別具有一穿樞槽21以及一驅動部22,而第一握柄1的樞接段11穿樞於穿樞槽21,且第二握柄2周側設有一貫穿至穿樞槽21並對應凹槽13之側螺孔23,另以一限位件24螺設於側螺孔23 且一端限位於凹槽13內;該第一握柄1的樞接段11穿樞於第二握柄2的穿樞槽21,並透過限位件24螺組於側螺孔23且其一端限位於樞接段11的凹槽13之中,如此防止第一握柄1的樞接段11由第二握柄2的穿樞槽21脫離,且第一、二握柄1、2間得以相對軸向轉動。該驅動部22係為開口狀扳手。該限位件24係為沉頭螺絲。
關於本發明使用方式請見下列說明,並請一同參閱圖式第一、二圖所示:本發明透過第一握柄1與第二握柄2間分別以樞接段11與穿樞槽21提供兩者初步樞組,並另以限位件24螺合於第二握柄2的側螺孔23,使得限位件24的末端進入穿樞槽21而限位於樞接段11的凹槽13內,如此提供第一、二握柄1、2兩者間相對軸向轉動,且第一握柄1受到限位件24的限位,而能阻絕樞接段11脫離穿樞槽21,所以第一、二握柄1、2間不會兩者相互脫離。
藉由上述結構與組裝特點,使得該扳手裝置不僅能夠保有兩端驅動規格的作業需求,在組裝過程中更是方便相關作業人員進行。如此在拿取、攜帶或操作過程中不慎從手中掉落撞擊於地面,而導致驅動部22或驅動頭12衝擊地面受損,只需從第二握柄2的側螺孔23中反向旋動限位件24,讓限位件24的末端脫離其限制於第一握柄1凹槽13位置,即可供第一握柄1或第二握柄2兩者相互脫離,只需針對損壞部位添購、替換第一握柄1或第二握柄2,如此,使用者不需捨棄重新購買或是額外購買所需規格的驅動手工具,而能保有雙種驅動規格的使用需求,故能降低業者工具維護成本,達成本發明之目的與功效。
請接續參閱圖式第三至七圖所示,其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而不同於上述實施例在於,進一步包括有一滑動套設於第一握柄1之滑套3,並操控該滑套3朝第二握柄2滑動而定位於第一握柄1與第二握柄2間,限制第一、二握柄1、2相對軸向轉動,而不會有影響操作手感、操作順暢度等缺失。
關於滑套3與第一、二握柄1、2間配合的結構與技術特徵,並請參閱圖式第六至九圖請見下列說明,其中:該第一握柄1周側包括有一第一曲面14以及一第一限制面15,而第二握柄2周側包括有一第二曲面25以及一第二限制面26,該滑套3包括一內圈31,且內圈31包括有一滑設於第一、二曲面14、25之內曲面32,以及一滑設於第一、二限制面15、26之限止面33。
藉由上述結構使得滑套3滑設於第一、二握柄1、2間,其限止面33滑設於第一限制面15與第二限制面26間,使得第一、二握柄1、2間無法相對轉動,成為該扳手裝置的鎖定狀態,如同形成第一握柄1與第二握柄2呈暫時性一體結構型態(如圖式第四、六圖所示),以利於使用者操作需求,而不會有任意第一、二握柄1、2發生轉動現象,獲得良好操作手感。
而操作滑套3朝向驅動頭12向上滑移,滑套3的限止面33脫離第二握柄2的第二限制面26,使得第一、二握柄1、2能夠相對軸向轉動,以達使用者操作角度以及調整使用位置等作業需求(如圖式第五與七圖所示)。
上述內容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具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 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述而論,本發明「扳手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本發明部分:
1‧‧‧第一握柄
11‧‧‧樞接段
12‧‧‧驅動頭
13‧‧‧凹槽
14‧‧‧第一曲面
15‧‧‧第一限制面
2‧‧‧第二握柄
21‧‧‧穿樞槽
22‧‧‧驅動部
23‧‧‧側螺孔
24‧‧‧限位件
25‧‧‧第二曲面
26‧‧‧第二限制面
3‧‧‧滑套
31‧‧‧內環
32‧‧‧內曲面
33‧‧‧限止面
先前技術部分:
91‧‧‧柄部
92‧‧‧柄部
93‧‧‧C型扣
94‧‧‧開口扳手
95‧‧‧驅動頭
第一圖係本發明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滑套作動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滑套定位於第一握柄與第二握柄間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滑套朝向驅動頭滑設而脫離其定位第二握柄動作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六圖AA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九圖係第六圖BB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係先前技術扳手分解立體示意圖。
1‧‧‧第一握柄
11‧‧‧樞接段
12‧‧‧驅動頭
13‧‧‧凹槽
2‧‧‧第二握柄
21‧‧‧穿樞槽
22‧‧‧驅動部
23‧‧‧側螺孔
24‧‧‧限位件

Claims (5)

  1. 一種扳手裝置,包括:一第一握柄,其兩端分別具有一樞接段及樞接一雙向驅動頭,且該樞接段周側環設有一凹槽;以及一第二握柄,其兩端分別具有一穿樞槽以及一驅動部,而第一握柄的樞接段穿樞於穿樞槽,且第二握柄周側設有一貫穿至穿樞槽並對應凹槽之側螺孔,另以一限位件螺設於側螺孔且一端限位於凹槽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裝置,更進一步包括有一滑套,該滑套滑動套設於第一握柄,並操控該滑套朝第二握柄滑動而定位於第一握柄與第二握柄間,限制第一、二握柄相對軸向轉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扳手裝置,該第一握柄周側包括有一第一曲面以及一第一限制面,而第二握柄周側包括有一第二曲面以及一第二限制面,該滑套包括一內圈,且內圈包括有一滑設於第一、二曲面之內曲面,以及一滑設於第一、二限制面之限止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扳手裝置,其中該驅動部係為開口狀扳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扳手裝置,其中該限位件係為沉頭螺絲。
TW101147571A 2012-12-14 2012-12-14 Wrench device TWI436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571A TWI436864B (zh) 2012-12-14 2012-12-14 Wren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571A TWI436864B (zh) 2012-12-14 2012-12-14 Wrench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36864B true TWI436864B (zh) 2014-05-11
TW201422390A TW201422390A (zh) 2014-06-16

Family

ID=5130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7571A TWI436864B (zh) 2012-12-14 2012-12-14 Wrench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68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8675B (zh) * 2021-01-25 2022-06-21 陳怡富 轉頭扳手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8675B (zh) * 2021-01-25 2022-06-21 陳怡富 轉頭扳手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2390A (zh) 201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12765A (en) Wrist-motion rotary hand-tool
US7318487B2 (en) Pneumatic tool with an adjustable clip
US9199363B2 (en) Wrench device
TWI436864B (zh) Wrench device
US2498465A (en) Extension drive shaft and handle grip for rotatable and angularly adjustable tools
WO2017024984A1 (zh) 一种多功能螺丝刀
TWI530373B (zh) 具輔助握把的直角轉接頭
TWI650210B (zh) 衝擊工具
US20110162150A1 (en) Hand tool
WO2017140040A1 (zh) 一种多功能轮胎扳手
TWM530213U (zh) 持取穩固之套筒
TWI581919B (zh) Assembly Method of Assembling Rotary Hand Tools
CN211890679U (zh) 内外卡簧通用的卡簧钳
CN203936838U (zh) 可调整使用角度的扳手
TWI424903B (zh) 具對接轉向握柄結構之扳手
TWM539431U (zh) 手工具之把手改良
WO2017152484A1 (zh) 一种可伸缩工具钳
TWI380882B (zh) Anti-slip wrench
TWI793994B (zh) 可轉接多種規格工具頭之棘輪扳手
TW201427798A (zh) 具有快轉結構的手工具
CN103862411A (zh) 扳手装置
TWI316892B (zh)
CN207548609U (zh) 一种快速调节扳手
CN207290010U (zh) 手柄可弯折结构
TWM502543U (zh) 手工具握把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