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3998B - 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 Google Patents

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3998B
TWI433998B TW100113373A TW100113373A TWI433998B TW I433998 B TWI433998 B TW I433998B TW 100113373 A TW100113373 A TW 100113373A TW 100113373 A TW100113373 A TW 100113373A TW I433998 B TWI433998 B TW I4339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ction fan
horizontal convection
air
blocking por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3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3910A (en
Inventor
Wen Nan Chou
Yu Lun Shih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Publication of TW20123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3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3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39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特別是一種呈徑向入風及出風之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請參照第1及2圖所示,習知的水平式對流扇結構係包含有一框座91、一扇輪92及一蓋板93。該框座91具有一底板911,該底板911上設有一軸座912,該底板911之其中二相鄰側邊分別為一入風側913及一出風側914,該入風側913及出風側914係以一分流部915區隔,且該底板911另延伸有一側牆916,該側牆916二端係分別連接該入風側913及出風側914。該扇輪92係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912。該蓋板93係設置於該框座91,並可透過固定元件94裝設於該分流部915及側牆916頂面。故當該扇輪92旋轉時,係可驅使空氣經由該入風側913吸入,並由該出風側914吹出。
惟,習知水平式對流扇之入風側913及出風側914係僅由一分流部915區隔,使得該入風側913及出風側914太過於接近,且該入風側913及出風側914之間亦無其它用以分隔氣流的設計,所以經由該出風側914吹出之空氣容易受到該入風側913之吸力影響,尤其是該出風側914鄰近該分流部915之空氣更容易因為該入風側913之吸力作用而形成一反向氣流區域(Z),該反向氣流區域(Z)內之空氣會偏向該入風側913,且被該扇輪92回吸,不僅造成該出風側914之排風量減少,被回吸之空氣也容易與該入風側913所吸入之空氣互相推擠而造成擾流,進而影響該入風側913之吸風順暢性,降低其進風量。而且,該習知框座91之出風側914幾乎完全開放,使該出風側914所吹出之空氣容易朝向四周擴散,故無法集中出風且容易造成風量及風壓降低。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藉由將該入風口所吸入之空氣與該出風口所吹出之空氣隔離,以降低該出風口之反向氣流。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藉由適度地限制該出風口大小,以集中出風。
根據本發明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係包含:一框座,具有一底板,該底板設有一軸座,且該底板於該軸座外周邊設置一側牆,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一扇輪,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及一蓋板,設於該框座之側牆頂面。
根據本發明一種水平式對流扇,還可以包含:一框座,具有一底板,該底板設有一軸座,且該底板於該軸座外周邊設置一側牆,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一扇輪,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及一蓋板,設於該框座之側牆頂面;其中界定一參考線,該參考線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一第一輔助線及一第二輔助線,該基準線垂直於該參考線,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均通過該參考線,並較該基準線遠離該阻隔部之第一端,且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端角位於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一種水平式對流扇,還可以包含:一框座,具有一底板,該底板設有一軸座,且該底板於該軸座外周邊設置一側牆,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一扇輪,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及一蓋板,設於該框座之側牆頂面;其中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及一輔助線,該基準線係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二端,該輔助線通過該出風口,且該端角位於該基準線及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係包含:一底板,設有一軸座;及一側牆,設於該底板之軸座外周邊,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
根據本發明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還可以包含:一底板,設有一軸座;及一側牆,設於該底板之軸座外周邊,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其中界定一參考線,該參考線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一第一輔助線及一第二輔助線,該基準線垂直於該參考線,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均通過該參考線,並較該基準線遠離該阻隔部之第一端,且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端角位於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還可以包含:一底板,設有一軸座;及一側牆,設於該底板之軸座外周邊,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其中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及一輔助線,該基準線係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二端,該輔助線通過該出風口,且該端角位於該基準線及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3及4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式對流扇係包含有一框座1、一扇輪2及一蓋板3。其中,該扇輪2及蓋板3均設置於該框座1,該扇輪2係位在該框座1及蓋板3之間,並可旋轉以驅使空氣流通。
該框座1係具有一底板11及一側牆12。該底板11之一表面設有一軸座111,該側牆12形成於該底板11設有軸座111之該表面,並位於該軸座111外周邊,且該側牆12具有一導流部121、一阻隔部122及一分流部123,該導流部121及阻隔部122之間形成一入風口13,該導流部121及分流部123之間形成一出風口14,以提供空氣流通。該底板11可為任意幾何形狀,如矩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在本實施例中,該底板11為矩形,且該入風口13及出風口14係位於該底板11之相鄰邊。
該阻隔部122具有接鄰該入風口13之第一端1221,以及朝該出風口14延伸之第二端1222,可確實將該入風口13所吸入之空氣與該出風口14所吹出之空氣隔離,以避免互相干擾而形成擾流。該分流部123係設於該第二端1222,且該分流部123具有一端角1231,其中該端角1231與該阻隔部122之第二端1222偏離一縱向距離(d1)及一橫向距離(d2),且該端角1231較該第二端1222鄰近該軸座111,並較該第二端1222鄰近該導流部121。而且該端角1231係將該分流部123區隔形成一導引面1232及一背風面1233,該導引面1232係面向該出風口14,並可與該扇輪2之外周緣相切,該背風面1233則朝向該阻隔部122之第一端1221。因此,該導引面1232係可進一步引導空氣順利的經由該出風口14吹出,同時避免該出風口14處之空氣再度被扇輪2吸入。
另外,該導流部121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13及出風口14處均可形成有導風面1211,且該導風面1211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122,以引導空氣能夠更順暢的流通。
再參照第4圖所示,當本發明之底板11為矩形時,亦可進一步於該框座1定義一參考線(H),該參考線(H)係通過該阻隔部122之第一端1221及第二端1222,並由該框座1之軸座111中心徑向延伸一基準線(B0 )、一第一輔助線(B1 )及一第二輔助線(B2 ),其中該基準線(B0 )、第一輔助線(B1 )及第二輔助線(B2 )均朝向該底板11之參考線(H)延伸,且該基準線(B0 )係垂直於該參考線(H),該第一輔助線(B1 )及第二輔助線(B2 )均通過該參考線(H),且該第一輔助線(B1 )及第二輔助線(B2 )均較該基準線(B0 )遠離該阻隔部122之第一端1221。該第一輔助線(B1 )與該基準線(B0 )具有一第一夾角θ1,該第二輔助線(B2 )與該基準線(B0 )具有一第二夾角θ2,且該分流部123之端角1231係位於該第一輔助線(B1 )及第二輔助線(B2 )之間隔範圍內。其中該第一夾角θ1之角度可為5度,該第二夾角θ2之角度可為35度。
該扇輪2係呈可轉動的設於該框座1之軸座111,並可利用一馬達驅動該扇輪2旋轉,以驅使空氣經由該入風口13吸入,並由該出風口14吹出。惟,利用馬達驅動扇輪2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瞭解,且非為本發明之特徵所在,故以下文中將不再贅述。
該蓋板3係設置於該框座1並覆蓋該扇輪2,且該蓋板3係可利用固定元件4裝設於該框座1之側牆12頂面。
本發明之水平式對流扇實施時,由於該入風口13及出風口14之間係由該阻隔部122區隔,並藉由該阻隔部122係由鄰接該入風口13之第一端1221朝向第二端1222延伸,可確實將該入風口13所吸入之空氣與該出風口14所吹出之空氣隔離,以避免互相干擾而形成擾流。且該分流部122導引面1232係可進一步引導空氣順利的經由該出風口14吹出,避免該出風口14處之空氣再度被扇輪2吸入,所以經由該出風口14吹出之空氣不容易受到該入風口13之吸力影響,可降低該出風口14處之反向氣流,以避免影響該入風口13之吸風順暢性,提升其進、出風量。
再配合參照第5圖所示,圖中(L1)係習知水平式對流扇之風量及風壓測試數據曲線,圖中(L2)係本發明之風量及風壓測試數據曲線。由該測試數據可知,當本發明之阻隔部122及分流部123可避免該出風口14處之空氣再度被扇輪2吸入。特別是當該分流部123之端角1231位於該第一輔助線(B1 )第二輔助線(B2 )之間隔範圍內時,該阻隔部122及分流部123係可更明顯的降低該出風口14處之反向氣流,因此本發明之風量及風壓均較習知水平式對流扇有明顯的提升。
請參照第6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框座5同樣具有底板51、軸座511、側牆52、導流部521、導風面5211、阻隔部522、第一端5221、第二端5222、分流部523、端角5231、導引面5232、背風面5233、入風口53及出風口54等結構特徵。
相較於前述第一實施例,本第二實施例之底板51係呈不規則形狀,且該入風口53及出風口54係位於該底板51之相對側邊。為定義該分流部523之較佳位置,當本發明之底板51為不規則形狀時,亦可由該框座5之軸座511中心徑向延伸一基準線(B0 )及一輔助線(B3 ),其中該基準線(B0 )係通過該阻隔部522之第二端5222,該輔助線(B3 )則通過該出風口54範圍,且該輔助線(B3 )與該基準線(B0 )具有一夾角θ,該分流部523之端角5231係位於該基準線(B0 )及輔助線(B3 )之間隔範圍內,以有效降低該出風口54處之反向氣流,其中該夾角θ之角度可為45度。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水平式對流扇係於該框座1、5之底板11、51出風口14、54處設置該阻隔部122、522及分流部123、523,其中該阻隔部122、522可確實將該入風口13、53所吸入之空氣與該出風口14、54所吹出之空氣隔離,以避免互相干擾而形成擾流。且該分流部123、523可進一步引導空氣順利的經由該出風口14、54吹出,避免該出風口14、54處之空氣再度被扇輪2吸入,避免該出風口14、54吹出之空氣受到該入風口13、53之吸力影響情形,達到減少反向氣流,避免擾流及提升風量、風壓之功效。
而且,本發明之分流部123、523係可適度地限制及引導該出風口14、54之大小及方向,可避免該經由該出風口14、54所吹出之空氣朝向四周擴散,達到集中出風及提升風量、風壓之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發明]
1...框座
11...底板
111...軸座
12...側牆
121...導流部
1211...導風面
122...阻隔部
1221...第一端
1222...第二端
123...分流部
1231...端角
1232...導引面
1233...背風面
13...入風口
14...出風口
2...扇輪
3...蓋板
4...固定元件
5...框座
51...底板
511...軸座
52...側牆
521...導流部
5211...導風面
522...阻隔部
5221...第一端
5222...第二端
523...分流部
5231...端角
5232...導引面
5233...背風面
53...入風口
54...出風口
d1...縱向距離
d2...橫向距離
H...參考線
B0 ...基準線
B1 ...第一輔助線
B2 ...第二輔助線
B3 ...輔助線
θ1...第一夾角
θ2...第二夾角
θ...夾角
[習知]
91...框座
911...底板
912...軸座
913...入風側
914...出風側
915...分流部
916...側牆
92...扇輪
93...蓋板
94...固定元件
Z...反向氣流區域
第1圖:習知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2圖:習知結構之平面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4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與習知結構之風量及風壓測試數據曲線圖。
第6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1...框座
11...底板
111...軸座
12...側牆
121...導流部
1211...導風面
122...阻隔部
1221...第一端
1222...第二端
123...分流部
1231...端角
1232...導引面
1233...背風面
13...入風口
14...出風口
2...扇輪
3...蓋板
4...固定元件

Claims (47)

  1. 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係包含:一框座,具有一底板,該底板設有一軸座,且該底板於該軸座外周邊設置一側牆,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一扇輪,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及一蓋板,設於該框座之側牆頂面;其中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縱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軸座。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橫向距離,且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導流部。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將該分流部區隔為一導引面及一背風面,該導引面係面向該出風口,該背風面朝向該阻隔部之第一端。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引面係與該扇輪之外周緣相切。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處形成一個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 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出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7. 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係包含:一底板,設有一軸座;及一側牆,設於該底板之軸座外周邊,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其中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縱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軸座。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橫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導流部。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將該分流部區隔為一導引面及一背風面,該導引面係面向該出風口,該背風面朝向該阻隔部之第一端。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出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12. 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係包含: 一框座,具有一底板,該底板設有一軸座,且該底板於該軸座外周邊設置一側牆,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一扇輪,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及一蓋板,設於該框座之側牆頂面;其中界定一參考線,該參考線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一第一輔助線及一第二輔助線,該基準線垂直於該參考線,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均通過該參考線,並較該基準線遠離該阻隔部之第一端,且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端角位於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1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第一輔助線與基準線之夾角為5度。
  1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第二輔助線與基準線之夾角為35度。
  1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13或14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縱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軸座。
  1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橫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導流部。
  1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 端角將該分流部區隔為一導引面及一背風面,該導引面係面向該出風口,該背風面朝向該阻隔部之第一端。
  1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引面係與該扇輪之外周緣相切。
  1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13或14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2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13或14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出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2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13或14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底板為矩形。
  22. 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係包含:一底板,設有一軸座;及一側牆,設於該底板之軸座外周邊,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其中界定一參考線,該參考線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一端及第二端,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一第一輔助線及一第二輔助線,該基準線垂直於該參考線,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均通過該參考線,並較該基準線遠離該阻隔部之第一端,且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端角位於該第一輔助線及第二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2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第一輔助線與基準線之夾角為5度。
  2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第二輔助線與基準線之夾角為35度。
  2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2、23或24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縱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軸座。
  2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橫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導流部。
  2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將該分流部區隔為一導引面及一背風面,該導引面係面向該出風口,該背風面朝向該阻隔部之第一端。
  2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2、23或24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2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2、23或24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出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3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2、23或24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底板為矩形。
  31. 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係包含:一框座,具有一底板,該底板設有一軸座,且該底板於該軸座外周邊設置一側牆,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 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一扇輪,可轉動的設於該軸座;及一蓋板,設於該框座之側牆頂面;其中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及一輔助線,該基準線係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二端,該輔助線通過該出風口,且該端角位於該基準線及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3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輔助線與基準線之夾角為45度。
  3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縱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軸座。
  3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橫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導流部。
  3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端角將該分流部區隔為一導引面及一背風面,該導引面係面向該出風口,該背風面朝向該阻隔部之第一端。
  3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引面係與該扇輪之外周緣相切。
  3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 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3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出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3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平式對流扇,其中該底板為不規則形狀。
  40. 一種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係包含:一底板,設有一軸座;及一側牆,設於該底板之軸座外周邊,該側牆具有一導流部、一阻隔部及一分流部,該導流部及阻隔部之間形成一入風口,該導流部及分流部之間形成一出風口,該阻隔部具有接鄰該入風口之第一端,以及朝該出風口延伸之第二端,該分流部設於該第二端;其中該分流部具有一端角,該軸座中心徑向延伸有一基準線及一輔助線,該基準線係通過該阻隔部之第二端,該輔助線通過該出風口,且該端角位於該基準線及輔助線之間隔範圍內。
  4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輔助線與基準線之夾角為45度。
  4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0或41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縱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軸座。
  4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與該阻隔部之第二端偏離一橫向距離,該端角較該第二端鄰近該導流部。
  4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端角將該分流部區隔為一導引面及一背風面,該導引面係面向該出風口,該背風面朝向該阻隔部之第一端。
  4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0或41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入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4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0或41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導流部內壁面鄰接該出風口處形成一導風面,該導風面係朝向外而逐漸靠近該阻隔部。
  4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0或41項所述水平式對流扇之框座,其中該底板為不規則形狀。
TW100113373A 2011-02-15 2011-04-18 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TWI433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8214.4A CN102635560B (zh) 2011-02-15 2011-02-15 水平式对流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3910A TW201233910A (en) 2012-08-16
TWI433998B true TWI433998B (zh) 2014-04-11

Family

ID=46620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3373A TWI433998B (zh) 2011-02-15 2011-04-18 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07596A1 (zh)
CN (1) CN102635560B (zh)
TW (1) TWI4339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8814B (zh) * 2011-12-29 2016-09-1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風扇
US9239060B2 (en) * 2012-09-28 2016-01-19 Intel Corporation Blow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17705B (zh) * 2014-05-28 2018-03-1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结构
US9655278B2 (en) * 2014-06-05 2017-05-1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lim fan structure
US9702367B2 (en) * 2014-07-02 2017-07-1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Centrifugal f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27700A (zh) * 1953-07-17
US2914243A (en) * 1955-03-01 1959-11-24 Eck Bruno Fans
GB983101A (en) * 1961-03-13 1965-02-10 Firth Cleveland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ross-flow fans
AT401411B (de) * 1989-08-17 1996-09-25 Avl Verbrennungskraft Messtech Querstromlüfter
CN1265100C (zh) * 2002-04-15 2006-07-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贯流风机
US20070166177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Industrial Design Laboratories Inc. Thin air processing device for heat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57173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及其散热装置
TWI447303B (zh) * 2010-11-08 2014-08-0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風扇
CN202040096U (zh) * 2011-02-15 2011-11-16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式对流扇及其框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5560B (zh) 2015-07-15
CN102635560A (zh) 2012-08-15
TW201233910A (en) 2012-08-16
US20120207596A1 (en)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3998B (zh) 水平式對流扇及其框座
TWI465184B (zh) 風扇模組
US10024332B2 (en) Centrifugal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4279169B (zh) 离心式风扇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JP5594197B2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TWI464324B (zh) 風扇
AU2012361649A1 (en) Axial-flow fan
KR20120123440A (ko) 원심 송풍기
CN108869337A (zh) 风扇
TWI479083B (zh)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框
CN103727066B (zh) 离心风扇
CN102536860A (zh) 一种具有出风增压•ˆ果的薄型横流式风扇
US20120112586A1 (en) Motor shield for the drainage device of a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202040096U (zh) 水平式对流扇及其框座
CN107191415A (zh) 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JP6463168B2 (ja) 送風装置
JP560949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6094454U (zh) 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WO2009136585A1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16161177A5 (zh)
CN102109192A (zh) 降噪型结构的吸油烟机
TWI451834B (zh) 水平對流扇
TWI605199B (zh) Electric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CN202768489U (zh) 水平对流扇及其扇框
JP200427884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