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9333B - 交流發光電路 - Google Patents

交流發光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9333B
TWI429333B TW99132429A TW99132429A TWI429333B TW I429333 B TWI429333 B TW I429333B TW 99132429 A TW99132429 A TW 99132429A TW 99132429 A TW99132429 A TW 99132429A TW I429333 B TWI429333 B TW I4293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ignal
current
light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2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5229A (en
Inventor
Yu Kang Lo
Kuan Hung W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Priority to TW99132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93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5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5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9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9333B/zh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交流發光電路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電路,特別是指可以運用於交流電源的發光二極體電路。
發光二極體具有耐用、壽命長、低耗電且不含有害物質(例如汞)等特性。隨著現今節能減碳的風潮,發光二極體亦逐漸取代了高耗能的白熾燈源在燈具上的應用。以往的發光二極體僅能使用直流(DC)電源驅動,而不能直接於交流(AC)電源環境下進行操作,一般常見的解決方式為在交流電源與發光二極體之間加入AC/DC轉換器,然而,此轉換器增加了燈具的體積,並增加成本,且在電源轉換過程將產生能量之損耗,降低了燈具的能源轉換效率。於是,有研究者提出交流發光二極體電路,其可直接使用於交流電源。
交流發光二極體為利用LED的二極體特性將LED應用在交流電整流上,使LED同時為燈具負載與整流器,例如將兩串LED反向串聯或將LED兩兩並聯再串聯,也可以如第一圖所示,交流發光電路1包括一整流單元11及一發光單元13,發光單元13與整流單元11連接,其中,整流單元11包括複數第一發光二極體110,發光單元13包括複數第二發光二極體130。
其中多個第一發光二極體110依惠斯登電橋(Wheatstone Bridge)之電路結構排列方式進行排列,與交流電源10耦接,整流單元11用以接收一交流電訊號,並將交流電訊號進行整流以輸出一直流電訊號。多個第二發光二極體130彼此互相串聯,用以接收整流單元11所輸出之直流電訊號以進行發光。
上述交流發光電路1可以在交流電源10的正半週與負半週都導通發光,然而交流發光電路1的功率因數值(PF值)僅可達到0.85,與美國能源部所制定的標準需大於0.9仍有差距。因此,提升交流發光電路的PF值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極待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係為了提供一種驅動發光電路,此電路適用於以交流電作為供電來源之發光裝置,以節省AC/DC轉換器所佔有的電路體積,降低了燈具的成本,並且可以直接應用於以交流三極管(Tr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TRIAC)作為調光器之燈具。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項技術方案,提供一種交流發光電路,此交流發光電路包括一整流單元、一第一發光單元、一第二發光單元、一開關單元及一開關控制單元。其中,第一發光單元與整流單元電性連接;第二發光單元與第一發光單元電性連接;開關單元與第二發光單元並聯;而開關控制單元與開關單元電性連接。
所述的整流單元,以多個發光二極體依惠斯登電橋(Wheatstone Bridge)之電路結構排列方式進行排列用以接收一交流電訊號,並對交流電訊號進行整流,以輸出一直流電訊號,並且同時作為發光裝置。
所述的開關單元根據一開關控制單元的控制命令操作在導通狀態或截止狀態。開關控制單元根據一電流命令訊號與一電流偵測訊號的準位比較結果控制開關單元的操作狀態,使得交流電訊號與直流電訊號的電流變化值介於一第一電流與一第二電流之間。
藉由開關單元控制流經第一發光單元的電流大小,以增加交流發光電路的導通角。
關於本發明之技術手段的詳細說明,請參閱以下的實施方式,並配合所附圖式一併參照。
為了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電路架構原理以及其所能達到的功效,以下將舉一較佳的實施例作為說明。
請參考第二A圖,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一實施例之電路圖。交流發光電路2包括一整流單元21、一第一發光單元D2 、一第二發光單元D3 及一開關單元Q1 。其中,第一發光單元D2 與整流單元21電性連接;第二發光單元D3 與第一發光單元D2 電性連接;開關單元Q1 與第二發光單元D3 並聯。藉由開關單元Q1 操作在導通狀態或截止狀態,使交流發光電路2整體的導通角(conduction angle)增加,以下將詳述其原理。
整流單元21為一全波整流單元,本實施例的整流單元21包括複數發光二極體DB,多個發光二極體DB的排列方式依照惠斯登電橋(Wheatstone Bridge)之電路結構排列方式進行排列。第一發光單元D2 及第二發光單元D3 分別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第二A圖僅以一個發光二極體表示,實際實施時,第一發光單元D2 及第二發光單元D3 可分別包括複數發光二極體。第一發光單元D2 的多個發光二極體彼此可互相串聯或並聯,而第二發光單元D3 的多個發光二極體彼此可互相串聯或並聯。開關單元Q1 可為一功率開關二極體,開關單元Q1 受控於一開關控制單元(圖未示),且開關控制單元輸出至開關單元Q1 的驅動訊號可為定頻或變頻。
在本實施例中,整流單元21與一交流電源20耦接,整流單元21用以接收來自交流電源20的一交流電訊號Vin ,並對交流電訊號Vin 進行全波整流,以輸出一直流電訊號Vin1 ,同時,交流電訊號Vin 與直流電訊號Vin1 的電流訊號分別為Iin 與Iin1 。整流單元21中的多個發光二極體DB同時作為整流及發光二極體,且僅有在交流電訊號Vin 的半個週期導通,即僅有在半個週期發光。第一發光單元D2 及第二發光單元D3 作為負載及發光二極體,其中第一發光單元D2 可在交流電訊號Vin 的整個週期都導通,即在整個週期都發光。
在一實施例中,交流發光電路2更包括一濾波單元25,濾波單元25可為一電感或電容其中之一或組合。在本實施例中,濾波單元25為一電感L,用以對直流電流訊號Iin1 進行濾波,以減小直流電流訊號Iin1 的最大變動量。
請參考第二B圖,為本發明的交流發光電路的交流電訊號Vin 、交流電流訊號Iin 、直流電訊號Vin1 與直流電流訊號Iin1 的時序變化圖,並配合參考第二A圖。開關單元Q1 根據一開關控制單元(圖未示)的控制而操作在導通狀態或截止狀態。當開關單元Q1 操作在導通狀態時,開關單元Q1 提供一路徑使流經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流過,則交流發光電路2的等效順向偏壓為一第一順向偏壓VDON ,第一順向偏壓VDON 為整流單元21及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等效順向偏壓總和,如式(1)所示。其中,整流單元21的多個發光二極體DB中的每一個等效順向偏壓為VDB ,而整流單元21的等效順向偏壓為2VDB ,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等效順向偏壓為VD2
當開關單元Q1 操作在截止狀態時,流經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流過第二發光單元D3 ,則交流發光電路2的等效順向偏壓為一第二順向偏壓VDOFF ,第二順向偏壓VDOFF 為整流單元21、第一發光單元D2 及第二發光單元D3 的等效順向偏壓總和。其中,第二發光單元D3 的等效順向偏壓為VD3 ,如式(2)所示。
VD ON =2V DB +V D 2  (1)
VD OFF =2V DB +V D 2 +V D 3  (2)
藉此,當開關單元Q1 操作在導通或截止狀態,直流電訊號Vin1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介於一第一電流ION 與一第二電流IOFF 之間。其中,第一電流ION 及第二電流IOFF 的峰值分別為Im1 及Im2 ,且第一電流ION 的延遲角θON 較第二電流IOFF 的延遲角θOFF 小,也就是第一電流ION 的導通角αON 大於第二電流IOFF 的導通角αOFF 。由此可知,相較於未使用任何開關單元的交流發光電路1,交流發光電路2具有較大的導通角,這是因為交流發光電路1相當於交流發光電路2中的開關單元Q1 始終保持操作在截止狀態,即交流電源10的電流變化值(未標示)僅相當於交流發光電路2的第二電流IOFF
接著,請參考第三A圖,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二實施例之電路圖。交流發光電路2'與第一實施例之交流發光電路2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交流發光電路2'利用一開關控制單元23來控制開關單元Q1 的操作狀態,且將交流電訊號Vin 等效為全波整流後的直流電訊號Vin1 ,而整流單元21以第三發光單元D1 表示。開關控制單元23包括一閂鎖器231、一第一運算放大器233及一第二運算放大器235。閂鎖器231具有一重置輸入端R、一觸發輸入端S及一控制輸出端Q,其中,重置輸入端R與第一運算放大器233的輸出端連接;觸發輸入端S與第二運算放大器235的輸出端連接;控制輸出端Q與開關單元Q1 的閘極電性連接。閂鎖器231根據第一運算放大器233及第二運算放大器235的運算結果,以變頻的形式控制開關單元Q1 操作在導通或截止狀態,以下將說明開關控制單元23的工作原理。
閂鎖器231可為RS閂鎖器、JK正反器、正緣或負緣觸發正反器等,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正緣觸發正反器作為閂鎖器231,第一運算放大器233及第二運算放大器235分別為一比較器,具有一反向輸入端及一非反向輸入端。第一運算放大器233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三發光單元D1 的輸出端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233的非反向輸入端與第二發光單元D3 的輸出端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235的非反向輸入端接收一觸發參考電壓Vtrigger ,第二運算放大器235的反向輸入端透過一二極體Ds 、一電阻Rt 及一放電迴路239接收來自閂鎖器231的控制輸出端Q回授的驅動訊號C1 ,其中,放電迴路239包括一電阻R1 及一電容C,電容C與電阻R1 並聯。
第一運算放大器233的反向輸入端根據直流電訊號Vin1 取得一電流命令訊號Vref ,第一運算放大器233的非反向輸入端根據一電流偵測單元27取得一電流偵測訊號VCS 。其中,電流偵測單元27與第二發光單元D3 的輸出端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233根據電流命令訊號Vref 與電流偵測訊號VCS 的準位比較結果輸出一第一比較訊號P1 。在本實施例中,電流偵測單元27為一電阻Rs,第一運算放大器233的反向輸入端還與一訊號增益器237耦接。當電流偵測訊號VCS 小於電流命令訊號Vref 時,第一比較訊號P1 為低準位;當電流偵測訊號VCS 等於G倍的電流命令訊號Vref 時,第一比較訊號P1 為高準位。閂鎖器231在第一比較訊號P1 為高準位的時候輸出重置訊號至開關單元Q1 ,也就是將開關單元Q1 從導通狀態轉變為截止狀態。
當開關單元Q1 導通時,電容C由驅動訊號C1 充電,,同時,電流偵測訊號VCS 的準位也隨著電阻Rs的電壓而上升,直到電流偵測訊號VCS 等於G倍的電流命令訊號Vref 時,即第一比較訊號P1 為高準位,則閂鎖器231的控制輸出端Q為低準位,始控制開關單元Q1 的操作狀態從導通轉變為截止;當開關單元Q1 截止時,電容C對電阻R1 放電,則電容C之電壓Vc 隨著下降,直到電容電壓Vc 小於觸發參考電壓Vtrigger 時,第二比較訊號P2 為高準位,也就是閂鎖器231的觸發輸入端S為高準位,始控制開關單元Q1 的操作狀態從截止轉變為導通,且從截止到導通的時間為T,T如式(3)所示,其中Vclamp 為電容上之最高箝制電壓。
藉此,閂鎖器231根據第一比較訊號P1 及該第二比較訊號P2 的準位對開關單元Q1 進行閂鎖處理,開關控制單元23根據一電流命令訊號Vref 與一電流偵測訊號VCS 的準位比較結果控制開關單元Q1 操作在導通或截止狀態。
請參考第三B圖,為本發明之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二實施例的電流變化值與時間的關係圖。如第三B圖所示,直流電訊號Vin1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隨著開關單元Q1 操作在導通或截止而操作在第一電流ION 與一第二電流IOFF 之間,當開關單元Q1 的切換時間非常短時,Iin1 的波形具有微小漣波且波形大致上追隨直流電訊號Vin1 ,如第三B圖所示。以下將分別討論交流發光電路2在不同時間區間的操作狀態。
*狀態0[t0 ~t1,0 ]
閂鎖器231由上個狀態得Q=1,S=0,R=0,直流電流訊號Iin1 為零:時間t1,0 為由直流電訊號Vin1 等於第三發光單元D1 與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等效順向偏壓的總和求得,如式(4)、(5)所示,其中,Vm 為直流電訊號Vin1 的峰值。
V in 1 (t 1,0 )=V m sin(wt 1,0 )=V D 1 +V D 2  (4)
*狀態1.1[t1,0 ~t1,1 ]
閂鎖器231的狀態為Q=1,S=0,R=0→1,直流電訊號Vin1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為流經電感L的電流iL (t)。當時間t1,1 時,電流偵測訊號VCS 等於G倍的電流命令訊號Vref ,時間t1,1 如式(6)、(7)所示,其中RD1 為第三發光單元D1 的等效電阻(圖未示)。
V ref (t )=V in 1 -V D 1 -i L (t )R D 1  (6)
V CS (t )=i L (t )R S  (7)
*狀態1.2[t1,1 ~t1,2 ]
閂鎖器231的狀態為Q=0,S=0→1,R=1→0,開關單元Q1 截止,電容C開始放電至電阻R1 ,時間t1,2 =t1,1 +T,其中T由式(3)求得。
*狀態1.3[t1,2 ~t2 ]
在此區間,閂鎖器231如狀態1.1及狀態1.2兩個狀態反覆切換,即直流電訊號Vin1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隨著開關單元Q1 的切換而存在有漣波,且流經電感L的電流iL (t)大致追隨直流電訊號Vin1 的波形。
*狀態2[t2 ~t3 ]
在此區間,由於電流偵測訊號VCS 大於G倍的電流命令訊號Vref ,開關單元Q1 無法切換狀態,閂鎖器231的狀態為Q=0,S=0→1,R=1→0,即開關單元Q1 保持截止。若將訊號增益器G變大,則可將此區間縮小,直至消去此區間。
時間t3 至時間t4 ,閂鎖器231的狀態反覆切換,直流電訊號Vin1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與時間t1,0 至時間t2 對稱。時間t4 至時間t5 ,直流電訊號Vin1 的直流電流訊號Iin1 為零,完成了上半週期,而下半週期重複上半週期。
請參考第四圖,為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理想功率因數值與二極體個數的關係圖。二極體個數NDB 特別是指整流單元21所包含的多個發光二極體DB的個數,如第四圖所示,同時還表示了理想功率因數值PFideal 與多個發光二極體DB中的每一個在直流電訊號Vin1 的峰值Vm 時所承受的反向偏壓VRDB 的關係,其中,反向偏壓VRDB 如式(8)所示。
由第四圖可知,反向偏壓VRDB 隨二極體個數NDB 增加而減少,而理想功率因數值PFideal 隨二極體個數NDB 增加而減少。因此,實際實施時,可依需要調整二極體個數NDB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交流發光電路2、2'使用的二極體個數NDB 為28顆,則得到的理想功率因數值PFideal 為0.985,且反向偏壓VRDB 為18.13V。
接著,請參考第五圖,為本發明之交流發光電路中電感與流經電感的電流最大變動量的關係圖。在一實施例中,整流單元21所包含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B 為28顆,第一發光單元D2 所包含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為零顆,而第二發光單元D3 所包含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為24顆。
如第五圖所示,電感L的電感值越大,流經電感L的電流iL (t)的最大變動量ΔIMAX 越小,ΔIMAX 如式(9)所示,其中,irp 為開關單元Q1 操作在截止狀態時流經電感L的電流iL (t),tz 為電流為零時所求得。因此,實際實施時,選用電感值較大的電感L,將得到較小的電流漣波,以減少交流發光電路2、2'的輸入電流失真,即直流電流訊號Iin1 追隨直流電訊號Vin1 的波形而不失真。
ΔI MAX =i rp (t z -T )-i rp (t z ) (9)
最後,請參考第六圖,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交流發光電路的實際功率因數值與二極體個數的關係圖。如第六圖所示,除了表示交流發光電路2、2'實際功率因數值PF與第一發光單元D2 、第二發光單元D3 所包含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ND3 的關係外,同時還表示了效率與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ND3 的關係。由於直流電訊號Vin1 在峰值時,開關單元Q1 操作在截止狀態,此時流過第一發光單元D2 、第二發光單元D3 及第三發光單元D1 的電流由個別所包含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1 、ND2 及ND3 總合所決定。在一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個數ND1 、ND2 及ND3 總合選定後,再固定第三發光單元D1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1 ,則增加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將減少第二發光單元D3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反之,減少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將增加第二發光單元D3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由第六圖可知,當增加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而減少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時,將導致實際功率因數值PF降低,而效率提升;當增加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而減少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時,將導致實際功率因數值PF提升,而效率降低。因此,實際實施時,第三發光單元D1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1 、第一發光單元D2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及第二發光單元D3 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可依實際需要做調整。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選用的發光二極體個數ND1 為14顆,發光二極體個數ND2 為8顆,而發光二極體個數ND3 為16顆。
綜合上述,已說明了本發明所提供的交流發光電路的技術手段,利用一開關單元與部分的發光二極體並聯,藉由開關單元操作在導通或截止,來增加交流發光電路的導通角,並討論交流發光電路中包含的發光二極體個數與功率因數值、效率的關係,以得到較高的功率因數值及較佳的效率。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交流發光電路
10...交流電源
11...整流單元
110...第一發光二極體
13...發光單元
130...第二發光二極體
2、2'...交流發光電路
20...交流電源
21...整流單元
DB...發光二極體
D1 ...第三發光單元
25...濾波單元
L...電感
D2 ...第一發光單元
D3 ...第二發光單元
Vin ...交流電訊號
Vin1 ...直流電訊號
Iin ...交流電流訊號
Iin1 ...直流電流訊號
Q1 ...開關單元
27...電流偵測單元
RS ...電阻
23...開關控制單元
Ds ...二極體
Rt ...電阻
231...閂鎖器
233...第一運算放大器
235...第二運算放大器
237...訊號增益器
239...放電迴路
C...電容
R1 ...電阻
θON 、θOFF ...延遲角
αON 、αOFF ...導通角
VDON 、VDOFF ...順向偏壓
Vm ...電壓峰值
Im1 、Im2 ...電流峰值
iL ...電流
P1 ...第一比較訊號
P2 ...第二比較訊號
C1 ...驅動訊號
VC ...放電電壓
VCs ...電流偵測訊號
Vref ...電流命令訊號
第一圖:習知交流發光電路的電路圖;
第二A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一實施例之電路圖;
第二B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一實施例交流電訊號與電流變化值的時序變化圖;
第三A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二實施例之電路圖;
第三B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第二實施例的電流變化值與時間的關係圖;
第四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理想功率因數值和整流電路的反向電壓與二極體個數的關係圖;
第五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之電感與電流最大變動量的關係圖;及
第六圖:本發明的一種交流發光電路的實際功率因數值和效率與二極體個數的關係圖。
2...交流發光電路
20...交流電源
21...整流單元
DB...發光二極體
25...濾波單元
L...電感
D2 ...第一發光單元
D3 ...第二發光單元
Q1 ...開關單元
Vin ...交流電訊號
Vin1 ...直流電訊號
Iin ...交流電流訊號
Iin1 ...直流電流訊號

Claims (12)

  1. 一種交流發光電路,包括:一整流單元,用以接收一交流電訊號,並對該交流電訊號進行整流,以輸出一直流電訊號;一第一發光單元,與該整流單元電性連接,該第一發光單元接收該直流電訊號;一第二發光單元,與該第一發光單元電性連接;一開關單元,與該第二發光單元並聯;及一開關控制單元,與該開關單元電性連接,該開關控制單元比較一電流命令訊號與一電流偵測訊號的準位大小,並根據比較結果控制該開關單元操作在導通狀態或截止狀態,使該直流電訊號的電流變化值介於一第一電流與一第二電流之間,而該第一電流的導通角大於該第二電流的導通角,其中,該電流命令訊號與該直流電訊號相對應,該電流偵測訊號與該第二發光單元的輸出電流相對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更包括一濾波單元,分別與該整流單元及該第一發光單元電性連接,該濾波單元用以接收該直流電訊號,並對該直流電訊號進行濾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開關單元操作在導通狀態時,該開關單元提供一路徑使流經該第一發光單元之電流流過,則該交流發光電路的等效順向偏壓為一第一順向偏壓,且該直流電訊號的電流變化值為該第一電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 第一順向偏壓為該整流單元及該第一發光單元的等效順向偏壓總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開關單元操作在截止狀態時,流經該第一發光單元之電流流過該第二發光單元,則該交流發光電路的等效順向偏壓為一第二順向偏壓,且該直流電訊號的電流變化值為該第二電流。
  6. 如參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第二順向偏壓為該整流單元、該第一發光單元及該第二發光單元的等效順向偏壓總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第一發光單元及該第二發光單元分別包括複數發光二極體,該第一發光單元之該些發光二極體彼此互相串聯或並聯,且該第二發光單元之該些發光二極體彼此互相串聯或並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電流命令訊號取自該整流單元的輸出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更包括一電流偵測單元,該電流偵測單元與該第二發光單元電性連接,其中,該電流偵測訊號取自該電流偵測單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該開關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一運算放大器,該第一運算放大器根據該電流命令訊號與該電流偵測訊號的準位比較結果輸出一第一比較訊號;一第二運算放大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根據一放電電 壓與一觸發參考電壓的準位比較結果輸出一第二比較訊號;及一閂鎖器,該閂鎖器具有一重置輸入端、一觸發輸入端及一控制輸出端,其中,該重置輸入端與該第一運算放大器連接,該觸發輸入端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該控制輸出端與該開關單元電性連接;其中,該放電電壓取自一放電迴路的輸出電壓,該放電迴路與該閂鎖器的該控制輸出端電性連接;該閂鎖器根據該第一比較訊號及該第二比較訊號的準位對該開關單元進行閂鎖處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當該控制輸出端為高準位時,該放電迴路接收來自該閂鎖器的一驅動訊號以進行充電,當該控制輸出端為低準位時,該放電迴路輸出該放電電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交流發光電路,其中,當該第二比較訊號為高準位時,則該閂鎖器控制該開關單元操作在導通狀態,且該開關單元持續導通,並保持到該第一比較訊號為高準位時,該開關單元才從導通狀態轉變為截止狀態。
TW99132429A 2010-09-24 2010-09-24 交流發光電路 TWI429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2429A TWI429333B (zh) 2010-09-24 2010-09-24 交流發光電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2429A TWI429333B (zh) 2010-09-24 2010-09-24 交流發光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229A TW201215229A (en) 2012-04-01
TWI429333B true TWI429333B (zh) 2014-03-01

Family

ID=4678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2429A TWI429333B (zh) 2010-09-24 2010-09-24 交流發光電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9333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229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0280B2 (e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light source
US9967933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to regulate power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and methods thereof
US8044600B2 (en) Brightness-adjustable LED driving circuit
JP5558647B1 (ja) 駆動回路、照明用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US86296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mming levels of LEDs
US8716949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solid-state light sour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US8111017B2 (e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dimming of a light source
US8564219B2 (e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light sources
US9307601B2 (en) Input voltage sensing for a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and a triac-based dimmer
US20120249000A1 (en) Led dimmer circuit
US20120249001A1 (en) Lighting power supply device
EP2579689B1 (en) Led turn-on circuit, lamp,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TW201233244A (en) High brightness LED driving circuit
TWI461106B (zh) 照明設備及其電力控制器
TW201340776A (zh) 控制供電至光源之控制器及其電路
WO2017219649A1 (zh) 一种均衡效率和功率因数的led驱动电路及方法
TW201019795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0863601B2 (en) Detection circuit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a triac dimmer
TWI583120B (z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utput current to one or more light emitting diodes
JP5066131B2 (ja) Led点灯制御装置
TWI478618B (zh) 光源驅動電路
TWI492662B (zh) A device for driving a light - emitting diode
TWI429333B (zh) 交流發光電路
CN107404784A (zh) 调光模块、调光方法以及照明装置
TW201705813A (zh) 光源驅動電路和光源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