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5857B - 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5857B
TWI425857B TW099137187A TW99137187A TWI425857B TW I425857 B TWI425857 B TW I425857B TW 099137187 A TW099137187 A TW 099137187A TW 99137187 A TW99137187 A TW 99137187A TW I425857 B TWI425857 B TW I4258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nb
relay node
carrier
core network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7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6141A (en
Inventor
Shu Tsz Liu
Kanchei Loa
Original Assignee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TW201116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6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5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58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主演進NodeB、一種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係用於一長期演進網路中,且主演進NodeB與中繼節點之間採用至少二載體,以根據不同之優先權傳送信號訊息。
目前無線網路技術已得到普遍、廣泛之應用。為於不同之環境中提供不同之服務品質,不同之網路協定隨之發展。其中,一種熱門之網路即為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網路。
具體而言,LTE網路之所以熱門之主要原因在於,LTE網路具有傳輸速度更快、覆蓋範圍更廣之優點,且最為重要的是其具有更低之成本。然而,由於LTE網路仍處於開發階段,故在LTE網路中,其目前所發展之硬體模組、協定及通訊程序之使用效率較低。其中之一問題係為傳輸期間之前端資料前端資料阻塞(Head-of-Line blocking;HOL)問題。
請參見第1A圖,其繪示不具中繼節點之現有LTE網路1。LTE網路1包含一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13及一核心網路15。DeNB 13透過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14與核心網路15連線,SCTP連結14包含二串流14a及14b。詳細來說,在第1A圖之現有LTE網路1所示之情景中,DeNB 13正在傳送信號訊息H1、H2(具有較高優先權之訊息)以及L1、L2(具有較低優先權之訊息)至核心網路15。顯然地,根據SCTP連結14,信號訊息H1及H2可透過串流14a傳送,信號訊息L1及L2則可透過串流14b傳送。因此,於DeNB 13以及核心網路15間之信號訊息H1、H2、L1及L2可依不同之優先權分別傳輸。
然而,請參見第1B圖,其繪示具有中繼節點11之現有LTE網路1,而當LTE網路1採用中繼節點11時,便會出現HOL問題。具體而言,在第1B圖之具有中繼節點11之LTE網路1所示之情景中,中繼節點11正在傳送信號訊息H3、H4(具有較高優先權之訊息)以及L3、L4(具有較低優先權之訊息)至DeNB 13。然而,即便中繼節點11以不同之優先權標記該等信號訊息,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例如,H3及H4)仍有較大之可能性被具有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例如,L1及L2)阻擋,其原因在於僅具有一個載體12,而載體12僅包含一個用於在中繼節點11與DeNB 13之間傳送訊息之串流12a。因此,即便DeNB 13與核心網路15間存在二個串流12a、12b,DeNB 13至核心網路15之信號訊息H3、H4、L3及L4仍將依自中繼節點11傳送至DeNB 13之同一傳輸次序。因此,由於此前在中繼節點11與DeNB 13之間所發生之阻塞問題,在DeNB 13與核心網路15之間亦存在阻塞問題。
綜上所述,現有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效率非常低落。因此,亟需一種用於解決上述阻塞問題之機制。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中繼節點之通訊方法。中繼節點適用於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中。LTE網路包含中繼節點及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通訊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至少二載體,其中至少二載體包含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b)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以及(c)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長期演進(LTE)網路之中繼節點。該LTE網路包含中繼節點及主演進NodeB(DeNB)。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中繼節點包含處理單元及收發器。處理單元用以與DeNB建立至少二載體。至少二載體包含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收發器用以: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主演進NodeB(DeNB)之通訊方法。DeNB適用於長期演進(LTE)網路中。LTE網路包含中繼節點及DeNB。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通訊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其中至少二載體包含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b)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以及(c)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長期演進(LTE)網路之主演進NodeB(DeNB)。LTE網路包含中繼節點及DeNB。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DeNB包含處理單元及收發器。處理單元用以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至少二載體包含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收發器用以: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發明。需說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示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
首先,請參見第2A圖、第2B圖及第2C圖。第2A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之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2。LTE網路2包含一中繼節點21、一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23及一後端網路25,DeNB 23透過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連結24與後端網路25連線。需注意者,後端網路25可由一演進NodeB(evolved nodeB;eNB)、一核心網路或一演進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構成,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與一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erving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S/P-GW)。中繼節點21以無線方式連接DeNB 23。第2B圖及第2C圖分別例示第一實施例之中繼節點21及DeNB 23之示意圖。中繼節點21包含一處理單元211及一收發器213,DeNB 23則包含一處理單元231及一收發器233。中繼節點21、DeNB 23及後端網路25間之交互作用將於下文予以詳述。
請參見第2D圖。第2D圖例示如何在第一實施例之LTE網路中傳送信號訊息。首先,中繼節點21之處理單元211在LTE網路模型之L3層處與DeNB 23建立至少二載體。另一方面,對於DeNB23,DeNB 23之處理單元231與中繼節點21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括一第一載體22a及一第二載體22b,第一載體22a包含一串流220a,第二載體22b則包含一串流220b。然而,此僅係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而非欲限制中繼節點21與DeNB 23之間載體之數目。
在中繼節點21與DeNB 23之間建立第一載體22a與第二載體22b之後,中繼節點21便開始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L2至DeNB 23。具體而言,中繼節點21可先將一信號訊息過濾成具有不同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係為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高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信號訊息,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則為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應瞭解,當DeNB 23連線至後端網路25之一MME或一S/P-GW時,信號訊息係為一種S1訊息,而當DeNB 23連線至後端網路25之一eNB、另一DeNB或另一中繼節點時,信號訊息係為一種X2訊息。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輕易理解適用於本發明之信號訊息之替代類型,因此,下述實施例將以S1訊息作為範例,已X2訊息作為信號訊息之替換將不予贅述。
然後,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DeNB 23之收發器233。換言之,DeNB 23之收發器233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自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另一方面,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23之收發器233。換言之,DeNB 23之收發器233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自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
接著,類似地,DeNB 23之收發器233亦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換言之,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自DeNB 23之收發器233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DeNB 23之收發器233亦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換言之,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自DeNB 23之收發器233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
據此,透過在LTE網路模型之L3層處在中繼節點21與DeNB 23之間所建立之該至少二載體22a及22b之串流,可在中繼節點21與DeNB 23之間根據不同之優先權(例如,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H1-H4及具有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L1-L4)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因此,可避免在中繼節點21與DeNB 23之間造成阻塞問題。
需特別說明者,上述之內容皆為求能簡單地理解本發明之概念,然第一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以特定之優先權傳輸信號訊息。具體而言,由於載體係建立在LTE網路模型之L3層,每一載體皆可根據網路連結之狀況,動態地依不同優先權傳送信號訊息。換句話說,本發明中,信號訊息於載體間之傳輸路徑係可調整。舉例來說,若無線網路之頻寬不足,則載體係可調整,並傾向優先傳送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
以下,將在下述實施例中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在不同LTE網路環境中之應用。
請參見第3A圖、第3B圖及第3C圖。第3A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二實施例之LTE網路3。類似地,LTE網路3包含一中繼節點31、一DeNB 33及一核心網路35,核心網路35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ME) 351。中繼節點31以無線方式與DeNB 33連線,且一後端鏈路位於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之間。第3B圖及第3C圖分別例示第二實施例之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中繼節點31包含一處理單元311及一收發器313,DeNB 33則包含一處理單元331及一收發器333。
接下來,請參見第3D圖。第3D圖例示在第二實施例之LTE網路3中如何傳送信號訊息。首先,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建立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CTP)連結34。接著,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中繼節點31建立至少二載體。另一方面,對於中繼節點31,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與DeNB 33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二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係為一第一載體32a及一第二載體32b,第二載體32a包含一串流320a,第二載體32b則包含一串流320b。
在建立該等載體後,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與DeNB 33建立一第二SCTP連結36。另一方面,對於DeNB 33,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中繼節點31建立該第二SCTP連結36。據此,如第3D圖所示,第二SCTP連結36可採用第一載體32a與第二載體32b。
需注意者,在第二實施例中,DeNB 33嵌置有一信號訊息代理(signaling message proxy),該信號訊息代理可在發送控制訊息之前重處理該等控制訊息;因此,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連線可被分離(即,在第二實施例中,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連線被分離成第一SCTP連結34與第二SCTP連結36)。此外,嵌置於DeNB 33中之信號訊息代理可更達成各串流與各載體間之映射,俾使該等串流一一對應地映射至該等載體。此外,DeNB 33更嵌置有一S/P-GW,該S/P-GW可為載體32a及32b配置第二SCTP連結36之相同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位址及埠編號,並可過濾SCTP連結36之一串流辨識符以將串流38a及38b映射至對應之載體32a及32b,俾使載體32a及32b可相應地在第二SCTP連結36內正確地傳送訊息。
類似地,在第二SCTP連結36中於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建立第一載體32a與第二載體32b後,中繼節點31便開始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L2至DeNB 33。具體而言,中繼節點31可首先將信號訊息亦過濾成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係為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則為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
此後,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32a之串流320a,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一載體32a之串流320a,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另一方面,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32b之串流320b,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二載體32b之串流320b,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
接著,在DeNB 33透過載體32a及32b之串流320a及320b分別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後,DeNB 33在第一SCTP連結34內透過一串流38a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並在第一SCTP連結34內透過一串流38b傳送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需注意者,在第二實施例中,嵌置於DeNB 33中之S/P-GW更可將SCTP連結34內之串流38a與38b分別映射至載體32a與32b內之串流320a與320b,俾可相應地傳送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訊息。
接著,在核心網路35之MME 351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之後,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透過第一SCTP連結34內之串流38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DeNB 33,並透過第一SCTP連結34內之串流38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DeNB 33。據此,DeNB 33之收發器333亦透過第一載體32a之串流320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32a之串流320a,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DeNB 33之收發器333亦透過第二載體32b之串流320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32b之串流320b,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
藉此,透過在第二SCTP連結36中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所建立之該至少二載體32a及32b之串流,可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根據不同之優先權(例如,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H1-H4及具有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L1-L4)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因此,可避免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造成阻塞問題。
因此,根據本發明,因中繼節點31與DeNB 33間之阻塞問題得到解決,在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之間傳送之信號訊息亦可分別傳送。因此,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信號訊息傳輸亦將不會受到HOL問題之影響。
需注意者,在第二實施例中,可根據信號訊息之要求,引入新的服務品質類別標識符(Quality of Service class identifier,QCI)。具體而言,傳統之QCI並不具對信號訊息要求之分類。因此,在本發明中,若需要根據服務品質來傳送信號訊息,可相應地為載體引入新的QCI。舉例而言,用於傳送某些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之新QCI,可被設定為限制較小之封包錯誤丟失率,例如可使新的QCI限定信號訊息之封包錯誤丟失率必須小於0.000001。因此,用於維持服務品質之新QCI可應用於本發明中。
接下來,將闡述本發明之一第三實施例。需注意者,在第三實施例中所用之硬體模組相同於在第二實施例中所用之硬體模組,故將不再贅述硬體模組之細節。第二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之區別在於中繼節點31與DeNB 33間之連線。
具體而言,請參見第4圖,其繪示在第三實施例之LTE網路4中如何傳送信號訊息。首先,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建立一第一SCTP連結44。接著,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中繼節點31建立至少二載體。另一方面,對於中繼節點31,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與DeNB 33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三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係為一第一載體42a與一第二載體42b,第一載體42a包含一串流420a,第二載體42b包含一串流420b,且載體42a及42b被建立為與DeNB 33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
類似地,在第三實施例中,DeNB 33嵌置有一信號訊息代理,該信號訊息代理可在發送控制訊息之前預處理該等控制訊息;因此,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連線可被分開(即,在第三實施例中,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連線被分成第一SCTP連結44與載體42a及42b)。此外,在第三實施例中,嵌置於DeNB 33中之信號訊息代理可更達成各串流與各載體間之映射,俾使該等串流一一對應地映射至該等載體。
類似地,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建立第一載體42a與第二載體42b後,中繼節點31開始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L2至DeNB 33。具體而言,中繼節點31可首先將信號訊息過濾成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係為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則為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
此後,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42a之串流420a,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一載體42a之串流420a,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信號訊息H1及H2。另一方面,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42b之串流420b,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二載體42b之串流420b,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
接著,在DeNB 33透過載體42a及42b之串流420a及420b分別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後,DeNB 33透過第一SCTP連結44內之一串流48a,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並透過第一SCTP連結44內之一串流48b,傳送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需注意者,在第二實施例中,DeNB 33可將SCTP連結44內之串流48a與48b分別映射至載體42a與42b內之串流420a與420b,俾可相應地傳送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訊息。
接著,在核心網路35之MME 351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之後,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透過第一SCTP連結44內之串流48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DeNB 33,並透過第一SCTP連結44內之串流48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DeNB 33。據此,DeNB 33之收發器333亦透過第一載體42a之串流420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42a之串流420a,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DeNB 33之收發器333亦透過第二載體42b之串流420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42b之串流420b,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
藉此,與第二實施例之結果相同,透過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所建立之該至少二載體42a及42b之串流,可根據不同之優先權(例如,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H1-H4及具有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L1-L4)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因此,在第三實施例之網路環境中,可避免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造成阻塞問題。
類似地,因DeNB 33可根據不同之優先權而分別接收信號訊息H1-H4及L1-L4並接著透過不同串流(例如串流48a及48b),亦根據不同之優先權而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故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信號訊息傳輸將不受HOL問題影響。需注意者,在第三實施例中,DeNB 33可將SCTP連結44內之串流48a與48b分別映射至載體42a與42b內之串流420a與420b,俾可相應地傳送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訊息。因此,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信號訊息傳輸亦將不受HOL問題影響。
需注意者,在第三實施例中,若需要達成某種服務品質,則可建立額外之載體。具體而言,若需要即時傳送某些具有不同優先權之信息消息,則可建立一新載體作為一RRC連線,以用於傳送該等具有不同優先權之信號訊息。藉此,可達成所需之服務品質。
接下來,將闡述本發明之一第四實施例。需注意者,在第四實施例中所用之硬體模組相同於在第二實施例中所用之硬體模組,故將不再贅述硬體模組之細節。第二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之區別在於中繼節點31、DeNB 33及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連線。
具體而言,請參見第5圖,其繪示在第四實施例之LTE網路5中如何傳送信號訊息。首先,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透過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建立一SCTP連結50。另一方面,對於DeNB 33,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在中繼節點31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之間建立SCTP連結50。接著,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中繼節點31建立至少二載體。另一方面,對於中繼節點31,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與DeNB 33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四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係為一第一載體52a與一第二載體52b。據此,如第5圖所示,SCTP連結50可採用第一載體52a及第二載體52b。
需注意者,在第四實施例中,DeNB 33未嵌置有信號訊息代理。因此,DeNB 33透過SCTP連結50,將網路訊息自中繼節點31直接轉接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然而,在第四實施例中,DeNB 33亦嵌置有一S/P-GW,該S/P-GW可為載體52a及52b配置SCTP連結50之相同IP位址及埠編號,並可過濾SCTP連結50之一串流辨識符以將串流58a及58b映射至對應之載體52a及52b,俾使載體52a及52b可相應地在SCTP連結50內正確地傳送訊息。嵌置於DeNB 33中之S/P-GW更可達成服務資料流(service data flow;SDF)偵測,以支援後端鏈路中之串流58a及58b分別與載體52a及52b之間的映射。此外,因中繼節點31、DeNB 33及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共享同一SCTP連結50,故可在SCTP連結50之載體52a及52b內使用串流58a及58b,此闡述於第5圖中。
類似地,在SCTP連結50中於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建立第一載體52a及第二載體52b之後,中繼節點31便開始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及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33。具體而言,中繼節點31可首先將信號訊息過濾成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係為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則為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
此後,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52a之串流58a,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一載體52a之串流58a,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另一方面,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52b之串流58b,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二載體52b之串流58b,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
接著,類似地,在DeNB 33透過載體52a及52b之串流58a及58b分別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後,DeNB 33透過SCTP連結50內之串流58a,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並透過第一SCTP連結50內之串流58b,傳送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核心網路35之MME 351。
接著,在核心網路35之MME 351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之後,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透過SCTP連結50內之串流58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DeNB 33,並透過SCTP連結50內之串流58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DeNB 33。據此,DeNB 33之收發器333亦透過第一載體52a之串流58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52a內之串流58a,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二載體52b內之串流58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52b之串流58b,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
藉此,與第二實施例之結果相同,透過在SCTP連結50中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所建立之該至少二載體52a及52b,可根據不同之優先權(例如,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H1-H4及具有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L1-L4)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因此,在第四實施例之網路環境中,可避免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造成阻塞問題。
類似地,因DeNB 33可根據不同之優先權而分別接收信號訊息H1-H4及L1-L4並接著透過串流58a及58b,亦根據不同之優先權而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故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信號訊息傳輸將不受HOL問題影響。
需注意者,類似於第二實施例,在第四實施例中,可根據信號訊息之要求,引入某個新的QCI。類似地,根據傳統之QCI,不存在對信號訊息要求之分類。因此,在第四實施例中,若需要根據服務品質來傳送信號訊息,則可相應地為載體引入新的QCI。舉例而言,用於傳送某些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之新QCI可被限制為較小之封包錯誤丟失率,例如該QCI限定信號訊息之封包錯誤丟失率必須小於0.000001。因此,在第四實施例中可採用用於維持服務品質之新QCI。
接下來,將闡述本發明之一第五實施例。需注意者,第五實施例之硬體模組相同於第四實施例之硬體模組,故將不再予以贅述。第四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之區別在於,第五實施例之核心網路35更包含一S/P-GW 353。
具體而言,請參見第6A圖及第6B圖。第6A圖例示第五實施例之一LTE網路6之示意圖,第6B圖則例示在第五實施例之LTE網路6中如何傳送信號訊息。首先,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透過DeNB 33而與S/P-GW 353及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建立一SCTP連結60。另一方面,對於DeNB 33,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在中繼節點31、S/P-GW 353及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之間建立SCTP連結60。
接著,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中繼節點31建立至少二載體。另一方面,對於中繼節點31,中繼節點31之處理單元311與DeNB 33建立該至少二載體。接著,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與核心網路35之S/P-GW 353建立至少二個使用者平面之GPRS通道協定(GTP-U)連線。
應瞭解,在第五實施例中,該至少兩個GTP-U連線包含一第一GTP-U連線64a及一第二GTP-U連線64b,且該至少二載體係為一第一載體62a及一第二載體62b。第一GTP-U連線64a及第二GTP-U連線64b分別對應於第一載體62a及第二載體62b。因此,DeNB 33之處理單元331將第一載體62a映射至第一GTP-U連線64a並將第二載體62b映射至第二GTP-U連線64b,俾可正確地傳送中繼節點31、DeNB 33及S/P-GW 353間之信號訊息。因此,如第6B圖所示,SCTP連結60可採用第一載體62a、第二載體62b、第一GTP-U連線64a及第二GTP-U連線64b。
此外,在前述實施例中,S/P-GW嵌置有DeNB。然而,在第五實施例中,S/P-GW 353係與DeNB 31分離,並包含於核心網路35中。因此,需要在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S/P-GW 353之間建立某些連線(例如GTP-U連線64a及64b)。類似地,S/P-GW 353可為載體64a及64b配置SCTP連結60之相同IP位址及埠編號,並可過濾SCTP連結60之一串流辨識符以將串流68a及68b映射至對應之載體64a及64b,俾使載體64a及64b可相應地在SCTP連結60內正確地傳送訊息。S/P-GW 353更可達成SDF偵測,以支援後端鏈路中之串流68a及68b分別與載體64a及64b之間的映射。此外,因中繼節點31、DeNB 33及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共享同一SCTP連結60,故可在SCTP連結60之載體62a及62b內使用串流68a及68b,此闡述於第6B圖中。此外,因中繼節點31、DeNB 33、S/P-GW 353及核心網路35之MME 351共享同一SCTP連結60,故可在SCTP連結60之載體62a、62b以及GTP-U連線64a、64b內使用串流68a及68b,此闡述於第6B圖中。
接著,在SCTP連結60中於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建立第一載體62a及第二載體62b之後,中繼節點31便開始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及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33。具體而言,中繼節點31可首先將信號訊息過濾成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與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H2係為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則為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
此後,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62a之串流68a,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一載體62a之串流68a,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另一方面,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62b之串流68b,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DeNB 33之收發器333。換言之,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二載體62b之串流68b,自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
接著,類似地,在DeNB 33透過載體62a及62b之串流68a及68b分別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後,DeNB 33透過GTP-U連線64a之串流68a,傳送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1及H2至核心網路35之S/P-GW 353,並透過GTP-U連線64b之串流68b,傳送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核心網路35之S/P-GW 353。
接著,在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之後,S/P-GW 353透過SCTP連結60內之串流68a及68b,直接傳送信號訊息H1、H2、L1及L2至MME 351。此後,在核心網路35之MME 351接收到信號訊息H1、H2、L1及L2之後,MME 351透過SCTP連結60內之串流68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S/P-GW 353,並透過SCTP連結60內之串流68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1及L2至S/P-GW 353。據此,在接收到信號訊息H3、H4、L3及L4後,S/P-GW 353透過GTP-U連線64a及64b內之串流68a及68b,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3、H4、L3及L4至DeNB 33。
據此,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一載體62a之串流68a,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一載體62a內之串流68a,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3及H4。DeNB 33之收發器333透過第二載體62b內之串流68b,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至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換言之,中繼節點31之收發器313透過第二載體62b之串流68b,自DeNB 33之收發器333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3及L4。
類似地,與第四實施例之結果相同,透過基於SCTP連結60而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所建立之該至少二載體62a及62b,可根據不同之優先權(例如,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H1-H4及具有較低優先權之信號訊息L1-L4)分別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因此,在第五實施例之網路環境中,可避免在中繼節點31與DeNB 33之間造成阻塞問題。
此外,因中繼節點31與DeNB 33間之阻塞問題得到解決,在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之間傳送之信號訊息亦可被分開。因此,DeNB 33與核心網路35之MME 351間之信號訊息傳輸亦將不會受到HOL問題之影響。
需注意者,類似於第二實施例,在第五實施例中,可根據信號訊息之要求,引入新的QCI。類似地,傳統之QCI並不具對信號訊息要求之分類。因此,在第五實施例中,若需要根據服務品質來傳送信號訊息,則可相應地為載體引入新的QCI。舉例而言,用於傳送某些具有較高優先權之信號訊息之新QCI,可被設定為限制較小之封包錯誤丟失率,例如可使該QCI限定信號訊息之封包錯誤丟失率必須小於0.000001。因此,在第五實施例中可採用用於維持服務品質之新QCI。
接下來,將闡述本發明之一第六實施例。需注意者,第六實施例之硬體模組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硬體模組,故將不再予以贅述。第一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之區別在於信號訊息之優先權。
請參見第7圖,其例示在第六實施例之一LTE網路7中如何傳送信號訊息。具體而言,在第六實施例中建立連線以及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之程序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然而,信號訊息之優先權卻不限於二種類型。更具體而言,在傳送信號訊息H1-H4及L1-L4後,中繼節點21便開始傳送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5、H6及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5、L6至DeNB 23。類似地,中繼節點21可首先將一S1或X2訊息過濾成具有不同優先權之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5及H6與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5及L6。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5及H6係為具有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低於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但高於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信號訊息,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5及L6則係為具有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例如,低於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信號訊息。
然後,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傳送具有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5及H6至DeNB 23之收發器233。換言之,DeNB 23之收發器233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自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接收具有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上行鏈路信號訊息H5及H6。另一方面,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傳送具有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5及L6至DeNB 23之收發器233。換言之,DeNB 23之收發器233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自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接收具有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L5及L6。
接著,類似地,DeNB 23之收發器233亦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傳送具有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7及H8至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換言之,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一載體22a之串流220a,自DeNB 23之收發器233接收具有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H7及H8。DeNB 23之收發器233亦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傳送具有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7及L8至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換言之,中繼節點21之收發器213透過第二載體22b之串流220b,自DeNB 23之收發器233接收具有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L7及L8。
因此,根據傳輸之需求而定,信號訊息可具有各種各樣之優先權。
本發明之一第七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例如前述實施例中之中繼節點31)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LTE網路。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一DeNB及一後端網路。需注意者,該後端網路可由複數個DeNB、一包含行動性管理實體(MME)與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P-GW)之核心網路、或一演進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構成。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第8圖例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流程圖。
首先,該通訊方法執行步驟801,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對於中繼節點,執行步驟802,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七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
執行步驟803,令該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804,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805,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執行步驟806,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藉此,因可根據不同之優先權分別傳送信號訊息,故可避免在中繼節點與DeNB之間造成前端資料阻塞問題。以下,將在下述實施例中進一步闡述應用於不同LTE網路環境中之通訊方法。
本發明之一第八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例如前述實施例中之中繼節點31)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LTE網路。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一DeNB及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MME。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一後端鏈路位於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MME之間。第9圖例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流程圖。
首先,該通訊方法執行步驟901,令DeNB與核心網路之MME建立一第一SCTP連結。執行步驟902,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對於中繼節點,執行步驟903,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八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執行步驟904,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一第二SCTP連結。對於DeNB,執行步驟905,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第二SCTP連結。
執行步驟906,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907,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908,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然後,執行步驟909,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本發明之一第九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例如前述實施例中之中繼節點31)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LTE網路。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一DeNB及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MME。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一後端鏈路位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MME之間。第10圖例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流程圖。
首先,該通訊方法執行步驟1001,令DeNB與核心網路之MME建立一第一SCTP連結。執行步驟1002,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對於中繼節點,執行步驟1003,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九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二者被建立為RRC連線形式。
執行步驟1004,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1005,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1006,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執行步驟1007,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本發明之一第十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例如前述實施例中之中繼節點31)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LTE網路。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一DeNB及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MME。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一後端鏈路位於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MME之間。第11圖例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流程圖。
首先,該通訊方法執行步驟1101,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對於中繼節點,執行步驟1102,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十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執行步驟1103,令中繼節點透過DeNB與核心網路之MME建立一SCTP連結。對於DeNB,執行步驟1104,令DeNB在中繼節點與核心網路之MME之間建立SCTP連結。
執行步驟1105,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1106,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1107,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然後,執行步驟1109,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本發明之一第十一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例如前述實施例中之中繼節點31)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LTE網路。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一DeNB及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MME及一S/P-GW。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一後端鏈路位於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間。第12圖例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首先,執行步驟1201,令DeNB與核心網路之S/P-GW建立至少二GTP-U連線。在第十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二GTP-U連線包含一第一GTP-U連線及一第二GTP-U連線。執行步驟1202,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對於中繼節點,執行步驟1203,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十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該第一載體及該第二載體分別對應於該第一GTP-U連線及該第二GTP-U連線。執行步驟1204,令DeNB將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分別映射至第一GTP-U連線及第二GTP-U連線。
接著,執行步驟1205,令中繼節點透過DeNB而與核心網路之MME建立一SCTP連結。對於DeNB,執行步驟1206,令DeNB在中繼節點與核心網路之MME之間建立該SCTP連結。執行步驟1207,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1208,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1209,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然後,執行步驟1210,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本發明之一第十二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例如前述實施例中之中繼節點31)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LTE網路。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一DeNB及一後端網路。需注意者,該後端網路可由一演進NodeB(eNB)、一包含行動性管理實體(MME)與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P-GW)之核心網路、或一演進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構成。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DeNB連線。第13A-13B圖例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之流程圖。
首先,該通訊方法執行步驟1301,令DeNB與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對於中繼節點,執行步驟1302,令中繼節點與DeNB建立該至少二載體。在第十二實施例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
執行步驟1303,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1304,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1305,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然後,執行步驟1306,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執行步驟1307,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DeNB。執行步驟1308,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自中繼節點接收具有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接著,執行步驟1309,令DeNB透過第一載體,傳送具有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並透過第二載體,傳送具有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中繼節點。執行步驟1310,令中繼節點透過第一載體,自DeNB接收具有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第二載體,接收具有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綜上所述,可避免在中繼節點、eNB及核心網路之間造成HOL阻塞問題。藉此,可於本發明之現有LTE網路中有效地進行信號訊息之傳輸。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LTE網路
2...LTE網路
3...LTE網路
4...LTE網路
5...LTE網路
6...LTE網路
7...LTE網路
11...中繼節點
12...載體
12a...串流
13...主演進NodeB/DeNB
14...串流控制傳輸協定連結
14a...串流
14b...串流
15...核心網路
21...中繼節點
22a...第一載體
22b...第二載體
23...主演進NodeB/DeNB
25...後端網路
31...中繼節點
32a...第一載體
32b...第二載體
33...主演進NodeB/DeNB
34...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CTP)連結
35...核心網路
36...第二SCTP連結
38a...串流
38b...串流
42a...第一載體
42b...第二載體
44...第一SCTP連結
48a...串流
48b...串流
50...SCTP連結
52a...載體
52b...載體
58a...串流
58b...串流
60...SCTP連結
62a...第一載體
62b...第二載體
64a...第一GTP-U連線
64b...第二GTP-U連線
68a...串流
68b...串流
211...處理單元
213...收發器
220a...串流
220b...串流
231...處理單元
233...收發器
311...處理單元
313...收發器
320a...串流
320b...串流
331...處理單元
333...收發器
351...行動性管理實體
353...S/P-GW
420a...串流
420b...串流
H1...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H2...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H3...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H4...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H5...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H6...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H7...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H8...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L1...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L2...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L3...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L4...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L5...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L6...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
L7...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L8...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第1A-1B圖例示先前技術之一現有LTE網路;
第2A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之一LTE網路;
第2B圖例示第一實施例之中繼節點之示意圖;
第2C圖例示第一實施例之DeNB之示意圖;
第2D圖例示第一實施例之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
第3A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二實施例之LTE網路;
第3B圖例示第二實施例之中繼節點之示意圖;
第3C圖例示第二實施例之DeNB之示意圖;
第3D圖例示第二實施例之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
第4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三實施例之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
第5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四實施例之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
第6A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五實施例之LTE網路;
第6B圖例示第五實施例之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
第7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六實施例之LTE網路中之信號訊息傳輸;
第8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七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9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八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10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九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11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十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12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十一實施例之流程圖;以及
第13A-13B圖例示本發明之一第十二實施例之流程圖;
2...長期演進網路
21...中繼節點
22a...第一載體
22b...第二載體
220a...串流
220b...串流
23...DeNB
24...串流控制傳輸協定連結
25...後端網路

Claims (26)

  1. 一種用於一中繼節點之通訊方法,該中繼節點適用於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中,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及一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該DeNB連線,該通訊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令該中繼節點與該DeNB建立至少二載體,其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b)令該中繼節點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並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以及(c)令該中繼節點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d)令該中繼節點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並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以及(e)令該中繼節點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DeNB基於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連線,且該通訊方法更於步驟(a)之後包含以下步驟:(a1)令該中繼節點與該DeNB建立一第二SCTP連結;其中該至少二載體係處於該第二SCTP連結中。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DeNB基於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連線,且該至少二載體係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且該通訊方法更於步驟(a)之後包含以下步驟:(a1)令該中繼節點透過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建立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其中該至少二載體係處於該SCTP連結中。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核心網路更包含一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erving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S/P-GW),該DeNB透過至少二使用者平面之GPRS通道協定(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連線而與該S/P-GW連線,且該至少二GTP-U連線包含一第一GTP-U連線及一第二GTP-U連線,該第一GTP-U連線及該第二GTP-U連線分別對應於該第一載體及該第二載體。
  7. 一種用於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之中繼節點,該LTE網路包含該中繼節點及一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該DeNB連線,該中繼節點包含:一處理單元,用以與該DeNB建立至少二載體,其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以及一收發器,用以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中繼節點,其中該收發器更用以傳送具有一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傳送具有一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DeNB,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DeNB接收具有一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中繼節點,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DeNB根據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連線,且該處理單元更用以與該DeNB建立一第二SCTP連結,俾使該至少二載體處於該第二SCTP連結中。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中繼節點,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DeNB根據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連線,且該至少二載體係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中繼節點,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且該處理單元更用以透過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建立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俾使該至少二載體處於該SCTP連結中。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中繼節點,其中該核心網路更包含一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erving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S/P-GW),該DeNB透過至少二使用者平面之GPRS通道協定(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連線而與該S/P-GW連線,且該至少二GTP-U連線包含一第一GTP-U連線及一第二GTP-U連線,該第一GTP-U連線及該第二GTP-U連線分別對應於該第一載體及該第二載體。
  13. 一種用於一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之通訊方法,該DeNB適用於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中,該LTE網路包含一中繼節點及該DeNB,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該DeNB連線,該通訊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令該DeNB與該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其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b)令該DeNB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以及(c)令該DeNB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並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d)令該DeNB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並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以及(e)令該DeNB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並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通訊方法更於步驟(a)之後包含以下步驟:(a1)令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建立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方法,更於步驟(a)之後包含以下步驟:(a2)令該DeNB與該中繼節點建立一第二SCTP連結;其中該至少二載體係處於該第二SCTP連結中。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至少二載體係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
  18.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通訊方法更於步驟(a)之後包含以下步驟:(a1)令該DeNB在該中繼節點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建立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h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其中該至少二載體係處於該SCTP連結中。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核心網路更包含一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erving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S/P-GW;S/P-GW),該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及該S/P-GW之間,該通訊方法更於步驟(a)之後包含以下步驟:(a1)令該DeNB在該SCTP連結內與該S/P-GW建立至少二使用者平面之GPRS通道協定(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連線,其中該至少二GTP-U連線包含一第一GTP-U連線及一第二GTP-U連線;以及(a2)令該DeNB將該第一載體映射至該第一GTP-U連線,並將該第二載體映射至該第二GTP-U連線。
  20. 一種用於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之主演進NodeB(donor evolved nodeB;DeNB),該LTE網路包含一中繼節點及該DeNB,該中繼節點以無線方式與該DeNB連線,該DeNB包含:一處理單元,用以與該中繼節點建立至少二載體,其中該至少二載體包含一第一載體及一第二載體;一收發器,用以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一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訊息,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二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訊息,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一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一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並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二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二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DeNB,其中該收發器更用以透過該第一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三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訊息,透過該第二載體自該中繼節點接收具有一第四上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上行鏈路信號訊息,透過該第一載體傳送具有一第三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三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並透過該第二載體傳送具有一第四下行鏈路優先權之一第四下行鏈路信號訊息至該中繼節點。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DeNB,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處理單元更用以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建立一第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DeNB,其中該處理單元更用以與該中繼節點建立一第二SCTP連結,俾使該至少二載體處於該第二SCTP連結中。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DeNB,其中該至少二載體係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
  25. 如請求項20所述之DeNB,其中該LTE網路更包含一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含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一後端鏈路介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該處理單元更用以在該中繼節點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之間建立一串流控制傳輸協定(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連結,俾使該至少二載體處於該SCTP連結中。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DeNB,其中該核心網路更包含一伺服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serving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S/P-GW;S/P-GW),該後端鏈路位於該DeNB與該核心網路之該MME及該S/P-GW之間,該處理單元更用以在該SCTP連結內與該S/P-GW建立至少二使用者平面之GPRS通道協定(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連線,其中該至少二GTP-U連線包含一第一GTP-U連線及一第二GTP-U連線,然後將該第一載體映射至該第一GTP-U連線,並將該第二載體映射至該第二GTP-U連線。
TW099137187A 2009-10-30 2010-10-29 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 TWI4258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669809P 2009-10-30 2009-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6141A TW201116141A (en) 2011-05-01
TWI425857B true TWI425857B (zh) 2014-02-01

Family

ID=4392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7187A TWI425857B (zh) 2009-10-30 2010-10-29 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30221B2 (zh)
EP (1) EP2355608B1 (zh)
CN (1) CN102056227B (zh)
TW (1) TWI4258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45661B1 (en) * 2010-03-11 2015-05-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ed signaling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WO2012016593A1 (en) * 2010-08-05 2012-02-09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of control messages on the un- interface
US20140328246A1 (en) * 2011-09-30 2014-11-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obile Relay Support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KR101368648B1 (ko) * 2012-01-19 2014-03-0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이기종 네트워크 기반 데이터 동시 전송 방법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장치
CN103166767B (zh) * 2013-03-21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和带宽控制方法、实体和系统
EP3206457A4 (en) * 2014-10-07 2018-06-27 Nec Corporation Relay wireless terminal, core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s for both
US10873479B2 (en) * 2017-08-03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forwarding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via multi-layer tunneling and centralized control
US10327267B1 (en) * 2017-08-04 2019-06-18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 of relay bearer Qo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messaging from IMS platform
CN110418427B (zh) * 2018-04-28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805876B1 (en) * 2019-05-24 2020-10-13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ng a backhaul carrier for a relay node
US12016083B1 (en) 2020-06-30 2024-06-18 Sprint Spectrum Llc Dynamically establishing relay voice-bearer in response to detecting of voice communication on other relay bear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8256A (en) * 1995-12-29 1998-06-16 Mci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optimal restoration of failed-paths
US20090190522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relay nodes using routing t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2068C2 (sv) * 1999-07-15 2004-01-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att åstadkomma radioaccessbärartjänster
JP3938853B2 (ja) * 2001-07-17 2007-06-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ムスロット割当て方法、信号伝送方法、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US20070091900A1 (en) * 2005-10-20 2007-04-26 Nokia Corporation Prioritized control packet delivery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US8064382B2 (en) * 2007-09-28 2011-11-22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L2670204T3 (pl) * 2008-02-01 2017-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priorytetyzowania kanałów logicznych
US8855138B2 (en) * 2008-08-25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rchitecture framework
US8902805B2 (en) * 2008-10-24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CN101478784B (zh) * 2008-12-31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网络拥塞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260109A1 (en) * 2009-04-10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inter-access point packet routing for ip relay nodes
US8867428B2 (en) * 2009-04-13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cell relay application protocol
JP5529955B2 (ja) * 2009-04-21 2014-06-2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レーノード使用方法
EP2259651A1 (en) * 2009-06-05 2010-12-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QoS Multiplexing via base station-relay node interface
US9634806B2 (en) * 2009-06-11 2017-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prioritization for a power-limited U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41310B1 (en) * 2009-06-12 2019-11-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lay node communications
US9184882B2 (en) * 2009-06-16 2015-11-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ous HARQ operation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N102461258A (zh) * 2009-06-17 2012-05-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中继节点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8792408B2 (en) * 2009-06-18 2014-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ackhaul header compression
TWI424778B (zh) * 2009-06-23 2014-01-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中繼台及其後端連線方法
EP2449819B1 (en) * 2009-07-02 2020-06-24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to facilitate user equipment (ue) handoff with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24648B2 (en) * 2009-09-30 2014-05-13 Nokia Corporation Enhanced control signaling for backhaul link
WO2011040793A2 (en) * 2009-10-01 2011-04-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06192B2 (en) * 2009-10-02 2013-03-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over mechanisms with synchronous PDCP protocol under various relay architectures
US8804596B2 (en) * 2009-10-02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Architecture for termination at access device
US9210579B2 (en) * 2009-10-14 2015-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014079B2 (en) * 2009-10-29 2015-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ra-subframe time multiplex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8256A (en) * 1995-12-29 1998-06-16 Mci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optimal restoration of failed-paths
US20090190522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relay nodes using routing t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6227B (zh) 2014-07-23
US20110103294A1 (en) 2011-05-05
EP2355608B1 (en) 2016-03-09
TW201116141A (en) 2011-05-01
US8630221B2 (en) 2014-01-14
CN102056227A (zh) 2011-05-11
EP2355608A1 (en)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5857B (zh) 主演進NodeB、中繼節點及其通訊方法
JP7378433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装置ならびにデータパケットの伝送システム
US1162191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IAB architecture
JP7440562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103065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data to split bearers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04993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ata relaying
CN105122830B (zh) 基于基站中的应用检测调度数据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257107A1 (en) High bandwidth low latency cellular traffic awareness
JP7482997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30199607A1 (en) Sidelink adaptation protocol for remote ue connectivity
US106312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76171B (zh) 一种多跳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424621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4205838A1 (zh) 数据转发方法、中继节点设备及网络系统
RU280319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а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2056932A1 (en) Resource efficiency enhancements for iab networks
WO2016167592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 a mobile communcation system
US11470661B2 (en) Backhaul channel management for IAB networks
WO2023130260A1 (zh) Rrc消息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JP6994475B2 (ja)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集約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6993276B (zh) 应用层数据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KR20230090341A (ko) 데이터 패킷 송신 메커니즘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