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5690B -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 Google Patents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5690B
TWI425690B TW099147247A TW99147247A TWI425690B TW I425690 B TWI425690 B TW I425690B TW 099147247 A TW099147247 A TW 099147247A TW 99147247 A TW99147247 A TW 99147247A TW I425690 B TWI425690 B TW I4256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light
solar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7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8063A (en
Inventor
Hsin Rong Tseng
Chun Lia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9147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5690B/zh
Priority to US13/073,966 priority patent/US20120167964A1/en
Priority to CN2011101440575A priority patent/CN10221479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8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8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5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56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30/00
    • H10K39/601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50Photovoltaic [PV] devices
    • H10K30/57Photovoltaic [PV] devices comprising multiple junctions, e.g. tandem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30/00
    • H10K39/10Organic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Arrays of single organic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Description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堆疊式有機太陽能電池(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OPV)模組。
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為了因應石化能源的短缺與減低使用石化能源對環境帶來的衝擊,替代能源與再生能源的研發便成了熱門的議題,其中又以太陽能電池photovoltaic cells)最受矚目。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且發電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或氮化物等有害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一般而言,傳統太陽能電池是於基板上形成第一電極層、主動層以及第二電極層。當光束照射至太陽能電池時,主動層受光能的作用可產生自由電子-電洞對,並藉由兩電極層之間電場使電子與電洞會分別往兩電極層移動,而產生電能的儲存形態。此時若外加負載電路或電子裝置,便可提供電能而使電路或裝置進行驅動。
然而,目前太陽能電池最大的問題就是其光吸收率或是電能輸出功率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太陽能電池之光吸收率以及輸出功率已經在積極的發展之中。
本發明提供一種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可提高太陽能電池之光吸收率以及輸出功率,進而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整體效能。
本發明提出一種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包括基板、位於基板上之第一電極層、位於第一電極層上之第一載子傳輸層、位於第一載子傳輸層上的第一吸光層、位於第一吸光層上之第二電極層、電性連接第一電極層與第二電極層之第一輸出單元、位於第二電極層上之第二載子傳輸層、位於第二載子傳輸層上之第二吸光層、位於第二吸光層上之第三電極層以及電性連接第二電極層與第三電極層之第二輸出單元。特別是,第二載子傳輸層具有第一折射率n1以及第一厚度D1,第二吸光層具有第二折射率n2以及第二厚度D2,且載子傳輸層與第二吸光層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且Φ1表示第二吸光層與第三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Φ2表示第二載子傳輸層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λ表示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波長,且m表示0或整數。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中,因第二載子傳輸層與第二吸光層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Φ1表示第二吸光層與第三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Φ2表示第二載子傳輸層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λ表示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波長,且m表示0或整數。因而能在第三電極層以及第二電極層之間形成光學共振腔,以提高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率。此外,本發明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各太陽能電池單元是各自連接到對應的輸出單元。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外界光線在射入此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後能各自於第一吸光層以及第二吸光層中各自達到最大的光吸收率,即不需考量兩太陽能電池單元之間電流匹配的問題,進而使得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總輸出功率提高。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10包括基板100、第一電極層102、第一載子傳輸層104、第一吸光層106、第二電極層108、第二載子傳輸層110、第二吸光層112、第三電極層114、第一輸出單元120以及第二輸出單元130。
基板100可為硬質基板(例如是玻璃基材)或是軟性基板(例如是有機聚合物基材)。倘若基板100是採用軟性基板,則本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10可以採用連續滾輪製造程序(roll to roll)來製造。
第一電極層102位於基板100上。根據本實施例,第一電極層102包括透明電極材料,其例如是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金屬氧化物。
第一載子傳輸層104位於第一電極層102上。第一載子傳輸層104主要是用來幫助第一吸光層106所產生的載子傳輸至第一電極層102。第一載子傳輸層104也可進一步用來使第一電極層102相對於第一吸光層106具有適當的功函數。根據一實施例,第一載子傳輸層104之材質例如是包括碳酸銫(Cs2 CO3 )、聚(3,4-伸乙二氧基塞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氧化鋅(ZnO)或是其他的載子傳輸材料。第一載子傳輸層104的厚度例如是20~100nm。
第一吸光層106位於第一載子傳輸層104上。第一吸光層106吸收第一波長範圍的光線。根據本實施例,第一吸光層106為有機吸光材料,且主要是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300~700nm的光)或是吸收紅外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吸收600~1100nm的光)。第一吸光層106的厚度例如是介於60到100nm之間。
在此,倘若第一吸光層106是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300~700nm的光),那麼其材質可包括聚(3-己基噻吩):[6,6]苯基-C61-酪酸甲基酯(poly(3-hexylthiophene):[6,6]-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3HT:[60]PCBM))、聚[2-甲烷基-5-(30,70-二甲基壬氧)-1,4-伸苯基伸乙烯基]:[6,6]苯基-C61-酪酸甲基酯(poly[2-methoxy-5-(30,70-dimethyloctyloxy)-1,4-phenylenev inylene]:[6,6]-phenyl-C61-butyricacidmethyl ester(MDMO-PPV:[60]PCBM))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
倘若第一吸光層106是吸收紅外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吸收600~1100nm的光),那麼其材質可包括聚[2,6-(4,4-雙-(2-乙基己基)-4H-)]雙噻吩[2,1-b;3,4-b']環戊烷-alt-4,7-(2,1,3-苯並噻二唑):[6,6]苯基-C71-酪酸甲基酯(poly[2,6-(4,4-bis-(2-ethylhexyl)-4H-cyclopenta[2,1-b;3,4-b']dithiophene)-alt-4,7-(2,1,3-benzothiadiazole)]:[6,6]-phenyl-C71 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CPDTBT:[70]PCBM))、聚[4,8-雙-取代-苯[1,2-b:4,5-b']二噻吩]-2,6--diyl-alt-4-取代-thieno[3,4-b]thio-phene-2,6-diyl]:[6,6]苯基-C71-酪酸甲基酯(poly[4,8-bis-substituted-benzo[1,2-b:4,5-b']dithiophene-2,6-diyl-alt-4-substituted-thieno[3,4-b]thio-phene-2,6-diyl]:[6,6]-phenyl-C71 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BDTTT:[70]PCBM))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
第二電極層108位於第一吸光層106上。第二電極層108包括金屬材料,其例如是銀、鋁或是其他的金屬材料。根據本實施例,第二電極層108之反射率為40%~80%之間,且第二電極層108的厚度為10~25nm。
第二載子傳輸層110位於第二電極層108上。第二載子傳輸層110主要是用來幫助太陽能電池所產生的載子傳輸到電極層。類似地,載子傳輸層110也可進一步用來使第二電極層108相對於第二吸光層112具有適當的功函數。根據一實施例,載子傳輸層110之材質例如是包括碳酸銫(Cs2 CO3 )、氧化鋅(ZnO)、聚(3,4-伸乙二氧基塞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氧化鉬(MoO3)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第二載子傳輸層110的厚度可為50~150nm。
第二吸光層112位於第二載子傳輸層110上。第二吸光層112吸收第二波長範圍的光線。根據本實施例,第二吸光層112為有機吸光材料,且主要是吸收紅外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吸收600~1100nm的光)或是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300~700nm的光)。倘若第二吸光層112是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300~700nm的光),那麼其材質可包括P3HT:[60]PCBM、MDMO-PPV:[60]PCBM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倘若第二吸光層112是吸收紅外光波段的光線(例如是吸收600~1100nm的光),那麼其材質可包括PCPDTBT:[70]PCBM)、PBDTTT:[70]PCBM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之第二吸光層112與第一吸光層106是吸收不同的波長範圍的光線。如圖3所示,縱軸表示入射光子轉換電子效率(IPCE(%)),且橫軸表示波長。若第一吸光層106是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光線(如曲線X),那麼第二吸光層112是吸收紅外光波段的光線(如曲線Y)。相反地,若第一吸光層106是吸收紅外光波段的光線(如曲線Y),那麼第二吸光層112是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光線(如曲線X)。
第三電極層114位於第二吸光層112上。第三電極層114包括反射電極材料,較佳的是具有高導電性以及高反射性之金屬材料,例如是鋁、銀或是其合金。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載子傳輸層110具有第一折射率n1以及第一厚度D1,第二吸光層112具有第二折射率n2以及第二厚度D2,且第二載子傳輸層110與第二吸光層112滿足:
Φ1+Φ2-2π(n1D1+n2D2)/λ=2mπ
Φ1:第二吸光層112與第三電極層114之間的反射相位差
Φ2:第二載子傳輸層110與第二電極層108之間的反射相位差
λ:第二吸光層112的吸收波長
m:0或整數
承上所述,在上述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中,基板100之表面100a是作為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光入射面,且第三電極層114之表面114a是作為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光反射面。因此,當外界光線L1從光入射面100a射入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後,於通過第一吸光層106時會被吸收第一波長範圍的光線。光線L1到達第二電極層108之後,因第二電極層108具有40%~80%的反射率,因此有一部份的光線L2會被反射,被反射的光線L2之第一波長範圍的光線可再次通過第一吸光層106而被吸收。而另一部份的光線L3則是通過連接層108而進入第二吸光層112,使得光線L3之第二波長範圍的光線被第二吸光層112吸收。另外,光線L3會被第三電極層114反射,使得反射的光線L4可再次通過第二吸光層112,而使光線L4之第二波長範圍的光線被第二吸光層112再次被吸收。
值得一提的是,因本實施例之第二載子傳輸層110與第二吸光層112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Φ1表示第二吸光層112與第三電極層114之反射相位差,Φ2表示第二載子傳輸110層與第二電極層108之反射相位差,λ表示第二吸光層112的光吸收波長,且m表示0或整數。因此在第二電極層108與第三電極層114之間可形成光學共振腔結構。換言之,當反射光線L4通過第二吸光層112而再度到達第二電極層108時,會再一次被第二電極層108反射回去,因而光線可在第三電極層114以及第二電極層108之間重複反射(如光線11以及12所示)並且重複被第二吸光層112吸收。由於光線可於第三電極層114以及第二電極層108之間重複反射以及重複被第二吸光層112吸收,因此可以提高第二吸光層112對於第二波段範圍的吸光量。
根據本實施例,所述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更包括第一輸出單元120以及第二輸出單元130。第一輸出單元120具有第一電極端120a以及第二電極端120b,且第一電極端120a以及第二電極端120b分別電性連接第一電極層102以及第二電極層108。第二輸出單元130具有第三電極端130a以及第四電極端130b,且第三電極端130a以及第四電極端130b分別電性連接第二電極層108以及第三電極層114。
換言之,由第一電極層102、第一吸光層106以及第二電極層108所構成的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與由第二電極層108、第二吸光層112以及第三電極層114所構成的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是彼此並聯。因此,上述第一吸光層106吸光之後所產生的載子,是透過第一電極層102以及第二電極層108而輸出至輸出單元120,以使所產生的電能呈儲存形態。上述第二吸光層112吸光之後所產生的載子,是透過第二電極層108以及第三電極層114而輸出至輸出單元130,以使所產生的電能呈儲存形態。所述輸出單元120,130可與其他電路或電子裝置連接,如此便可提供電能而使所述電路或電子裝置進行驅動。
承上所述,本實施例之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以及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是並聯在一起的,因此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電極層的連接方式如圖2所示。也就是,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之第一電極層102是電性連接到輸出裝置120的第一電極端120a(例如是正電極端),且第二電極層108是電性連接到輸出裝置120的第二電極端120b(例如是負電極端)。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之第二電極層108是電性連接到輸出裝置130的第三電極端130a(例如是負電極端),且第三電極層114是電性連接到輸出裝置130的第四電極端130b(例如是正電極端)。
由於本實施例之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以及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是各自電性連接到對應的輸出單元,因此第一及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1,U2之間不需要考量輸出電流匹配的問題。換言之,本實施例僅需要使第一及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1,U2各自達到最大光吸收率,以使其各自產生最大的輸出電流即可。
根據本實施例,分別將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第一電極層102、第二電極層108以及第三電極層114電性連接到對應的輸出裝置之電極端的方法,可以採用如圖4以及圖5所示之設計。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上視示意圖。圖5是圖4之沿著剖面線I-I’以及II-II’之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4以及圖5,本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包括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第一導線CL1、第二導線CL2以及第三導線CL3。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與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是堆疊在一起。
第一導線CL1與第一電極層102連接,以使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之第一電極層102與第一輸出單元120(第一電極端120a)電性連接。第二導線CL2與第二電極層108連接,以使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之第二電極層108與第一輸出單元120(第二電極端120b)電性連接。為了避免第一導線CL1與第二導線CL2之間產生短路,在第一導線CL1與第二導線CL2之間更包括設置一層保護層PV1。
另外,第二導線CL2又與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之第二電極層108連接,以使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之第二電極層108與第二輸出單元130(第三電極端130b)電性連接。第三導線CL3與第三電極層114連接,以使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之第三電極層114與第二輸出單元130(第四電極端130b)電性連接。為了避免第二導線CL2與第三導線CL3之間產生短路,在第二導線CL2與第三導線CL3之間更包括設置一層保護層PV2。
根據本實施例,上述第二導線CL2因電性連接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之第二電極層108以及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之第二電極層108,因此第二導線CL2可連接至接地電壓。另外,第一導線CL1與第三導線CL3則是各自電性連接到第一輸出單元120與第二輸出單元130。
實例與比較例
為了說明本發明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相較於傳統太陽能電池模組具有較佳的輸出電流與輸出功率,以下以一個實例以及一個比較例來說明。
此實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第一電極層102是採用銦錫氧化物,第一載子傳輸層104是採用厚度30nm的聚(3,4-伸乙二氧基塞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_,第一吸光層106是採用厚度70nm且吸收300~700nm波段的(3-己基噻吩):[6,6]苯基-C61-酪酸甲基酯(poly(3-hexylthiophene):[6,6]-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3HT:[60]PCBM))吸光材料,第二電極層108是採用15nm的銀,第二載子傳輸層110是採用厚度120nm的氧化鋅(ZnO)載子傳輸材料,第二吸光層112是採用厚度70nm且吸收600~1100nm波段的PCPDTBT:[70]PCBM吸光材料。特別是,在此實例中,第二載子傳輸層110與第二吸光層112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其中Φ1表示第二吸光層與第三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Φ2表示第二載子傳輸層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λ表示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波長,且m表示0或整數。此外,此實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中的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與第二太陽能電池U2是彼此並聯。
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結構與上述實例之結構相似,不同之處在於第二載子傳輸層110的厚度為30nm,因此第二載子傳輸層110與第二吸光層112之厚度與折射率沒有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另外,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中的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U1與第二太陽能電池U2是彼此並聯。
圖6是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圖。請參照圖6,曲線A表示比較例之第一吸光層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且曲線B表示比較例之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由圖6可知,比較例之第二吸光層(B曲線)之吸光量明顯小於第一吸光層(A曲線)之吸光量。這主要是因為,比較例之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中沒有光學共振腔結構,而使得第二吸光層的吸光量明顯偏低。
承上所述,由於比較例之第二吸光層(A曲線)之吸光量明顯小於第一吸光層(B曲線)之吸光量,因此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中的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具有第二吸光層)的輸出電流會明顯小於第一太陽能電池單元(具有第一吸光層)的輸出電流。
圖7是本實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圖。請參照圖7,曲線C表示本實例之第一吸光層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且曲線D表示本實例之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由圖7可知,本實例之第二吸光層(D曲線)之吸光量相較於比較例之第二吸光層(B曲線)之吸光量高。這主要是因為本實例之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中具有光學共振腔結構,而使得第二太陽能電池單元U2之第二吸光層的吸光量明顯提升。
此外,由於本實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是將兩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併聯在一起,也就是兩個太陽能電池單元是各自電性連接到各自的輸出單元。因此,兩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之間沒有輸出電流匹配的問題,也就是兩個太陽能電池單元可各自將其輸出電流輸出。因此,本實施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總輸出電流相較於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總輸出功率要來得高。在此,此實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總輸出電流(總輸出功率)相較於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總輸出電流(總輸出功率)來說可提升61%左右。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中,因載子傳輸層與第二吸光層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Φ1表示第二吸光層與第三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Φ2表示第二載子傳輸層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的反射相位差,λ表示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波長,且m表示0或整數。因而能在第三電極層以及第二電極層之間形成光學共振腔,以提高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率。此外,本發明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各太陽能電池單元是各自連接到對應的輸出單元。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外界光線在射入此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後能各自於第一吸光層以及第二吸光層中各自達到最大的光吸收率,且兩太陽能電池單元之間不需考量電流匹配的問題,進而使得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總輸出功率提高。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基板
100a...表面
102...第一電極層
104...第一載子傳輸層
106...第一吸光層
108...第二電極層
110...第二載子傳輸層
112...第二吸光層
114...第三電極層
114a...表面
120,130...輸出單元
120a,120b,130a,130b...電極端
L1~L4...光線
11,12...共振光線
X,Y,A,B,C,D...曲線
U1,U2...太陽能電池單元
CL1~CL3...導線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吸收波段的曲線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上視示意圖。
圖5是圖4之沿著剖面線I-I’以及II-II’之剖面示意圖。
圖6是比較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之實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吸收率與光吸收波段的曲線圖。
100...基板
100a...表面
102...第一電極層
104...第一載子傳輸層
106...第一吸光層
108...第二電極層
110...第二載子傳輸層
112...第二吸光層
114...第三電極層
114a...表面
120,130...輸出單元
120a,120b,t30a,130b...電極端
L1~L4...光線
11,12...共振光線
U1,U2...太陽能電池單元

Claims (11)

  1. 一種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包括:一基板;一第一電極層,位於該基板上;一第一載子傳輸層,位於該第一電極層上;一第一吸光層,位於該第一載子傳輸層上;一第二電極層,位於該第一吸光層上;一第一輸出單元,其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極層以及該第二電極層;一第二載子傳輸層,位於該第二電極層上;一第二吸光層,位於該載子傳輸層上;以及一第三電極層,位於該第二吸光層上,一第二輸出單元,其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三電極層,其中該第二載子傳輸層具有一第一折射率n1以及一第一厚度D1,該第二吸光層具有一第二折射率n2以及一第二厚度D2,且該第二載子傳輸層與該第二吸光層滿足:Φ1+Φ2-2π(n1D1+n2D2)/λ=2mπΦ1表示第二吸光層與第三電極層之反射相位差,Φ2表示第二載子傳輸層與第二電極層之反射相位差,λ表示第二吸光層的光吸收波長,且m表示0或整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二電極層之反射率為40%~80%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二電極層包括金屬材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為10~25n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吸光層以及該第二吸光層分別為一有機吸光材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吸光層以及該第二吸光層其中之一吸收300~700nm的光且另一吸收600~1100nm的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更包括一第一載子傳輸層,位於該基板與該第一吸光層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輸出單元具有一第一電極端以及一第二電極端,且該第一電極層以及該第二電極層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第一電極端以及該第二電極端;以及該第二輸出單元具有一第三電極端以及一第四電極端,且該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三電極層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第三電極端以及該第四電極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更包括:一第一導線,其與該第一電極層連接,以使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一輸出單元電性連接;一第二導線,其與該第二電極層連接,以使該第二電極層與該第一輸出單元以及該第二輸出單元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三導線,其與該第三電極層連接,以使該第三電極層與該第二輸出單元電性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極層包括一透明電極材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三電極層包括一反射電極材料。
TW099147247A 2010-12-31 2010-12-31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TWI425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47247A TWI425690B (zh) 2010-12-31 2010-12-31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US13/073,966 US20120167964A1 (en) 2010-12-31 2011-03-28 Stacked photovoltaic cell module
CN2011101440575A CN102214793A (zh) 2010-12-31 2011-05-31 堆叠式太阳能电池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47247A TWI425690B (zh) 2010-12-31 2010-12-31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063A TW201228063A (en) 2012-07-01
TWI425690B true TWI425690B (zh) 2014-02-01

Family

ID=4474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7247A TWI425690B (zh) 2010-12-31 2010-12-31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7964A1 (zh)
CN (1) CN102214793A (zh)
TW (1) TWI425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0475B (zh) 2016-06-17 2017-07-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堆疊型太陽能電池模組
WO2018152135A1 (en) * 2017-02-16 2018-08-2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mplification of signals based on a cycling excitation process in disordered materials
DE102018206516B4 (de) * 2018-04-26 2019-11-28 DLR-Institut für Vernetzte Energiesysteme e.V. Schaltbares Absorberelement und photovoltaische Zel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5061B1 (en) * 1998-02-17 2001-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conductive thin film, and photovoltaic device making use of the same
US20050031899A1 (en) * 2003-05-16 2005-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arbazole derivative, organic semiconductor element,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326955B2 (en) * 2004-08-05 2008-02-0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tacked organic photosensitive devices
WO2009057692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9976A (en) * 1959-06-01 1961-11-21 Monsanto Chemicals Thermoelectric device
US4387265A (en) * 1981-07-17 1983-06-07 University Of Delaware Tandem junction amorphous semiconductor photovoltaic cell
US5487792A (en) * 1994-06-13 1996-01-30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Molecular assemblies as protective barriers and adhesion promotion interlayer
JP2004079997A (ja) * 2002-06-19 2004-03-11 Canon Inc 発電システム及び発電装置
CN1300858C (zh) * 2004-05-12 2007-02-14 北京交通大学 多带隙串联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US7196366B2 (en) * 2004-08-05 2007-03-27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tacked organic photosensitive devices
US20090078316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ometric photovoltaic cell
US20090211633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Konarka Technologies Inc. Tandem Photovoltaic Cells
CN101414663B (zh) * 2008-12-04 2010-09-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并联结构的叠层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5061B1 (en) * 1998-02-17 2001-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conductive thin film, and photovoltaic device making use of the same
US20050031899A1 (en) * 2003-05-16 2005-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arbazole derivative, organic semiconductor element,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326955B2 (en) * 2004-08-05 2008-02-0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tacked organic photosensitive devices
WO2009057692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67964A1 (en) 2012-07-05
TW201228063A (en) 2012-07-01
CN102214793A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3998B2 (en) Electro-optic device having nanowires interconnected into a network of nanowires
ES2369583T3 (es) Dispositivos fotovoltaicos fibrosos y aplicaciones de los mismos.
US20090255586A1 (en) Organic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406792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6527491A (ja) 非対称的な輸送特性を備えた中間層を含む有機太陽電池
Romero-Gómez et al. Semi-transparent polymer solar cells
TWI430491B (zh)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BRPI0714274A2 (pt) composto gerador de energia elÉtrica fotovoltaica de multimarcas e seu processo de preparaÇço e aplicaÇço
TWI425690B (zh) 堆疊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TWI389325B (zh) 一種疊合型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
KR20130095914A (ko) 금 나노 막대를 포함하는 유기 태양 전지 소자
TWI461989B (zh) 觸控元件
TWI437743B (zh) 太陽能電池模組
US20140216520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495174B (zh) 有機太陽電池
US9748423B2 (en) Photovoltaic device with fiber array for sun tracking
CN103650193A (zh) 用于光伏和光检测器应用的光捕获架构
US20120160308A1 (en) Photovoltaic cell module
Le et al. Dielectric antireflection fiber arrays for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 thin-film organic tandem solar cells
KR102206298B1 (ko) 광에너지 상향전환층을 구비하는 태양전지
KR101404795B1 (ko) 적층형 병렬 광감응 태양전지
Liu et al. Thickness optimization of organic solar cells by optical transfer matrix
KR101245160B1 (ko) 플라즈몬 공명을 이용한 유기박막 태양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3183065A (ja) 有機薄膜太陽電池
Kim et al. Organic tandem solar cell using a semi-transparent top electrode for both-side light absorp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