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5489B - 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5489B
TWI425489B TW98143946A TW98143946A TWI425489B TW I425489 B TWI425489 B TW I425489B TW 98143946 A TW98143946 A TW 98143946A TW 98143946 A TW98143946 A TW 98143946A TW I425489 B TWI425489 B TW I4254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thin film
crystal display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4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3151A (en
Inventor
Jeo Yi Lee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TW98143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54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23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3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5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5489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由於其具有重量輕、耗電少、輻射低和攜帶方便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現代化資訊設備,如顯示器、電視、移動電話和數位產品等。通常液晶顯示裝置係通過對各畫素單元中液晶分子施加電壓,使液晶分子發生旋轉來控制光線在各畫素單元中的通過量,從而實現畫面的顯示。
請參閱圖1,係一種先前技術液晶顯示裝置結構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10包括一掃描驅動器11、一資料驅動器12、多個相互平行的掃描線13、多個相互平行且分別與該掃描線13絕緣垂直相交的資料線14和多個位於該掃描線13與該資料線14交叉處的畫素單元(未標示),其中,三個相鄰RGB畫素單元形成一畫素單元(圖未示)。該掃描驅動器11用於驅動該掃描線13,該資料驅動器12用於驅動該資料線14。
該畫素單元包括一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15、一存儲電容16、一液晶電容(Capacitor Of Liquid Crystal)17、一畫素電極18和一公共電極19。該薄膜電晶體15的閘極(未標示)電連接該掃描線13,其源極(未標示)電連接該資料線14,其汲極(未標示)電連接該畫素電極18。該存儲電容16由該畫素電極18、與該公共電極19電連接的公共線(圖未示)和夾在二者之間的絕緣層(圖未示)形成。該液晶電容17由該畫素電極18、該公共電極19和夾在二者之間的液晶層(圖未示)形成。
當掃描訊號施加至該掃描線13時,該薄膜電晶體15導通,該資料驅動器12輸出的資料訊號依次通過該資料線14、該薄膜電晶體15的源極、汲極施加至該畫素電極18, 從而使該畫素電極18與該公共電極19之間形成一電壓差,該電壓差以電場形式來控制該畫素電極18與該公共電極19之間液晶分子(圖未示)的旋轉,進而控制光線通過該液晶層的多少以達到顯示目的。
若始終施加相同資料訊號以驅動該液晶分子,則液晶分子對電場的反應會逐漸遲鈍。為了避免該問題產生,施加在該畫素電極18上的資料訊號的電壓會在正負電壓(以該公共電極19上的公共電壓為參考對象)之間交替變換,該方法稱為反轉驅動方法。目前的液晶顯示裝置10採用幀反轉(Frame Inversion)驅動、線反轉(Row Inversion)驅動、行反轉(Column Inversion)驅動和點反轉(Dot Inversion)驅動,其中,點反轉驅動應用最廣泛。
請一併參閱圖1、圖2,圖2係圖1所示液晶顯示裝置10點反轉驅動的驅動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10顯示第n幀(Frame)時,當掃描訊號依次掃描每一條掃描線13時,該資料驅動器12對應每一列畫素單元提供給每條資料線14的驅動電壓的極性依次反轉,反轉的頻率和掃描的頻率相同,且相鄰資料線14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相反。因此,每一畫素單元與其相鄰畫素單元的畫素電極18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均不同。當該液晶顯示裝置顯示第n+1幀時,每一畫素電極18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與第n幀正好相反。幀每變換一次,該畫素電極18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也發生一次變換,從而驅動該液晶顯示裝置10顯示圖像。
採用上述點反轉驅動方法驅動液晶顯示裝置10時,由於資料驅動器12必須提供高頻率變換極性的驅動電壓給每一條資料線,因此資料驅動器12比較耗電,進而導致該液晶顯示裝置10比較耗電。
為解決先前技術液晶顯示裝置點反轉驅動比較耗電的 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點反轉驅動比較省電的液晶顯示裝置。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多條相互平行的掃描線,多條與掃描線交替設置的公共線,多條相互平行的資料線,和多個呈矩陣排列的畫素單元。每個畫素單元包括一個薄膜電晶體和一個連接該薄膜電晶體的汲極的畫素電極。該多條資料線包括多條交替設置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每一列畫素單元都夾在不同的一組左、右資料線之間。每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源極,以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夾住該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每一條掃描線同時連接到相鄰的兩行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通過每一條掃描線同時連接到相鄰的兩行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來降低掃描的頻率,使反轉驅動方法驅動液晶顯示裝置時資料線上驅動電壓的極性轉換頻率較低,可以減少資料驅動器功耗。
請參閱圖3,係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30包括一液晶面板、一掃描驅動器31、一資料驅動器32。
該液晶面板包括多條平行間隔設置的掃描線33,多條相互平行且與該掃描線33交替設置的公共線39,多組與該掃描線絕緣垂直設置的資料線34,以及多個由該掃描線33與該資料線34分隔界定且呈矩陣分佈的畫素單元36。每組資料線34包括一條左資料線和一條右資料線,且該左資料線和該右資料線交替設置。每一畫素單元36包括一薄膜電晶體35、一畫素電極351和一連接公共線39的公共電極352。該畫素電極351、該公共電極352和夾在其間的液晶層(圖未示)構成一液晶電容。其中,該掃描線33連接到該掃描驅動器31,用於接收該掃描驅動器31輸出的掃 描訊號。該資料線34連接到該資料驅動器32,用於接收該資料驅動器32輸出的資料驅動電壓,並通過每個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提供給與其相連接的畫素電極351。
為了方便描述,下面以m條掃描線331、332…33m,m+1條公共線391、392、393…39m+1,包括n條左資料線341a、342a…34na和n條右資料線341b、342b…34nb的n組資料線341、342、…34n為例。將處在第i行第j列的畫素單元36記為36(i,j)(1i2m)。其中,m、n為自然數。
第j組資料線34j包括的左資料線34ja和右資料線34jb分別位於第j列畫素單元36的左右兩側。第j+1組資料線34(j+1)包括的左資料線34(j+1)a和右資料線34(j+1)b分別位於第j+1列畫素單元36的左右兩側。相鄰的第j、j+1列畫素單元36之間設置有第j組資料線34j的右資料線34jb和第j+1組資料線34(j+1)的左資料線34(j+1)a。即,每一列畫素單元36都夾在一組資料線之間。
每一列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除了第一行與最後一行外,以兩兩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到夾住該列畫素單元36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任意一列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的位置都和相鄰的另一列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的位置軸對稱排列。即,每行相鄰的兩個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分別連接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
以第一、第二列畫素單元36(i,1)、36(i,2)為例,該第一列畫素單元36(i,1)夾在第一組資料線341的左、右資料線341a,341b之間,第二列畫素單元36(i,2)夾在第二組資料線342的左、右資料線342a,342b之間,第一列畫素單元36(i,1)的第一行畫素單元36(1,1)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341的左資料線341a,第二列畫素單元36(i,2)的第一行畫素單元36(1,2)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342的右資料線342b。
第一列畫素單元36(i,1)的第二行畫素單元36(2,1)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341的右資料線341b,第二列畫素單元36(i,2)的第二行畫素單元36(2,2)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342的左資料線342a。
第一列畫素單元36(i,1)的第三行畫素單元36(3,1)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341的左資料線341a,第二列畫素單元36(i,2)的第三行畫素單元36(3,2)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342的右資料線342b。
第一列畫素單元36(i,1)的第四行畫素單元36(4,1)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341的右資料線341b,第二列畫素單元36(i,2)的第四行畫素單元36(4,2)的薄膜電晶體3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342的左資料線342a。以此類推。
掃描線的數量m為畫素單元行數的一半,第k(1km)行掃描線33k同時連接到第2k、2k-1行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的閘極,即,每一條掃描線同時連接到相鄰的兩行畫素單元36的薄膜電晶體35的閘極。仍然以第一列畫素單元36(i,1)為例,其第一、第二行畫素單元36(1,1)、36(2,1)的薄膜電晶體35的閘極連接到第一條掃描線331,其第三、第四行畫素單元36(3,1)、36(4,1)的薄膜電晶體35的閘極連接到第二條掃描線332,以此類推。
請一併參閱圖4,該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第n幀(Frame)時,該掃描驅動器31提供掃描訊號312依次掃描每一條掃描線331、332…33m。掃描第k行掃描線33k時,該資料驅動器32給所有左資料線341a、342a…34na提供相對於公共電壓Vcom具有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給所有右資料線341b、342b…34nb提供具有與第一極性的相反的第二極性的驅動電壓Vd2。掃描第k+1行掃描線33k+1時, 該資料驅動器32給所有左資料線341a、342a…34na提供第二極性的驅動電壓Vd2,給所有右資料線341b、342b…34nb提供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即,該資料驅動器32給每組資料線341、342、…34n的左、右資料線341a、342a…34na,341b、342b…34nb提供極性相反的驅動電壓,每次掃描時,該掃描驅動器31提供給左、右資料線341a、342a…34na,341b、342b…34nb的驅動電壓的極性反轉,反轉的頻率和掃描的頻率相同。因此,該液晶顯示裝置30的每一畫素單元36(i,j)與其相鄰的畫素單元36(i+1,j)36(i-1,j)36(i,j+1)36(i,j-i)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均不同。當該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第n+1幀時,每一畫素單元3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與第n幀正好相反。幀每變換一次,該所有畫素單元3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也發生一次變換,從而驅動該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圖像。
該液晶顯示裝置30的掃描線的數量為畫素單元行數的一半,每一條掃描線可同時驅動相鄰的兩行畫素單元36,使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每一幀所需掃描的頻率減半,進而使資料驅動器32提供給每一條資料線的驅動電壓的極性變換頻率減半。因此,該資料驅動器32比較省電,進而採用該資料驅動器32的該液晶顯示裝置30也比較省電。
請參閱圖5,作為第一實施方式的替代實施方式,該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第n幀(Frame)時,該掃描驅動器31提供掃描訊號312依次掃描每一條掃描線331、332…33m,該資料驅動器32始終給所有左資料線341a、342a…34na提供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給所有右資料線341b、342b…34nb提供第二極性的驅動電壓Vd2。每次掃描時,該掃描驅動器31提供給左、右資料線的驅動電壓的極性不變。
當該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第n+1幀時,該資料驅動器32始終給所有左資料線341a、342a…34na提供第二極性的 驅動電壓Vd2,給所有右資料線341b、342b…34nb提供具有與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每次掃描時,該掃描驅動器31提供給左、右資料線341a、342a…34na,341b、342b…34nb的驅動電壓的極性不變,以使每一畫素單元3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與第n幀正好相反。幀每變換一次,該畫素單元3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也發生一次變換,從而驅動該液晶顯示裝置30顯示圖像。此時,該液晶顯示裝置30可以實現如圖5所示的1+2行反轉驅動的模式,即,除了第一、第二行之間,倒數第一、第二行畫素單元36之間為行反轉外,其他部分的畫素單元36為兩行反轉。
請參閱圖6,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60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及驅動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60與液晶顯示裝置30類似,其不同之處在於:每一列畫素單元66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以單個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到夾住該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任意一列畫素單元66的薄膜電晶體65的位置都和相鄰的另一列畫素單元66的薄膜電晶體65的位置軸對稱排列。即,每行相鄰的兩個畫素單元66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分別連接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
以第一、第二列畫素單元66(i,1)、66(i,2)為例,該第一列畫素單元66(i,1)夾在第一組資料線641的左、右資料線641a,641b之間,第二列畫素單元66(i,2)夾在第二組資料線642的左、右資料線642a,642b之間,第一列畫素單元66(i,1)的第一行畫素單元66(1,1)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641的左資料線641a,第二列畫素單元66(i,2)的第一行畫素單元66(1,2)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642的右資料線642b。
第一列畫素單元66(i,1)的第二行畫素單元66(2,1)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641的右資料線641b,第二列畫素單元66(i,2)的第二行畫素單元66(2,2)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642的左資料線 642a。
第一列畫素單元66(i,1)的第三行畫素單元66(3,1)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641的左資料線641a,第二列畫素單元66(i,2)的第三行畫素單元66(3,2)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642的右資料線642b。
第一列畫素單元66(i,1)的第四行畫素單元66(4,1)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一組資料線641的右資料線641b,第二列畫素單元66(i,2)的第四行畫素單元66(4,2)的薄膜電晶體65的源極連接到第二組資料線642的左資料線642a。以此類推。
該液晶顯示裝置60顯示第n幀(Frame)時,該掃描驅動器61提供掃描訊號612依次掃描每一條掃描線631、632…63m,該資料驅動器62始終給所有左資料線641a、642a…64na提供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給所有右資料線641b、642b…64nb提供與第二極性的驅動電壓Vd2,每次掃描時,該掃描驅動器61提供給左、右資料線641a、642a…64na,641b、642b…64nb的驅動電壓的極性不變。當該液晶顯示裝置60顯示第n+1幀時,每一畫素單元6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與第n幀正好相反。幀每變換一次,該畫素單元6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也發生一次變換,從而驅動該液晶顯示裝置60以點反轉的模式顯示圖像。
然而,由於液晶顯示器60的製程使夾在相鄰兩列畫素66之間的左、右資料線之間的距離非常小,如果夾在相鄰兩列畫素66之間的左、右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相反,則該相鄰兩列畫素66之間的左、右資料線64a、64b上的驅動電壓會以電容耦合的方式相互干擾,使該液晶顯示器60顯示圖像時會發生畫面異常。另外,如果該液晶顯示器60的資料線和薄膜電晶體75的源極因製程誤差偏移 時,如果左資料線連接的薄膜電晶體65的閘極與汲極之間的寄生電容增大,則右資料線連接的薄膜電晶體65的閘極與汲極之間的寄生電容減小,反之亦然。上述製程誤差使該液晶顯示器60在上述點反轉驅動模式下,所有畫素的驅動電壓的變化趨勢相同,閃爍現象較為明顯。
請參閱圖7,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70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及驅動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70與液晶顯示裝置30類似,其不同之處在於:每一列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的源極,以單個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到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任意一列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的位置都和相鄰的另一列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的位置相同,即任一組資料線與其所夾持的一列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連接關係和相鄰的一組資料線與其所夾持的一列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的連接關係相同。也就是說,第k行的所有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的源極都分別連接到相鄰的左資料線741a、742a…74na,第k-1或第k+1行的所有畫素單元76的薄膜電晶體75的源極都分別連接到相鄰的右資料線741b、742b…74nb。
該液晶顯示裝置70顯示第n幀(Frame)時,掃描驅動器71提供掃描訊號712依次掃描多條掃描線73,資料驅動器72依次提供驅動電壓給所有資料線74,且每條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在第n幀(Frame)內不變。具體地,該資料驅動器72給第j組資料線74j的左資料線74ja提供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右資料線74jb提供第二極性的驅動電壓Vd2。給第j+1組資料線74j+1的左資料線74(j+1)a提供第二極性的驅動電壓Vd2,右資料線74(j+1)b提供第一極性的驅動電壓Vd1。每次掃描時,該掃描驅動器71提供給左、右資料線741a、742a…74na,741b、742b…74nb的驅動電壓的極性不變。當該液晶顯示裝置70顯示第n+1幀時,每條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反轉,以改變每一 畫素單元7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與第n幀正好相反。幀每變換一次,該畫素單元76的驅動電壓的正負極性也發生一次變換,從而驅動該液晶顯示裝置70以點反轉的模式顯示圖像。
由於液晶顯示器70夾在相鄰兩列畫素76之間的左、右資料線74(j+1)a、74jb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相同,電容耦合的方式產生的相互干擾相對減少,使該液晶顯示器70顯示圖像時畫面異常大為降低。另外,即使該液晶顯示器70的資料線和薄膜電晶體75的源極因為製程誤差偏移時,因該液晶顯示器70薄膜電晶體75的位置使每行薄膜電晶體75的閘極與汲極之間的寄生電容相對變化一致,因此點反轉驅動下,相鄰畫素76驅動電壓變化趨勢相反而互相抵銷,可減明顯輕閃爍現象。
請參閱圖8,係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80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80與液晶顯示裝置70類似,其不同之處在於:該液晶顯示裝置80的每一畫素單元86包括一第一子畫素86a和一第二子畫素86b。
該第一子畫素86a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85a、一第一畫素電極851a和一第一公共電極852a。該第一畫素電極851a、該第一公共電極852a和夾在其間的液晶層(圖未示)構成一第一液晶電容。
該第二子畫素86b包括一耦合電容853、一第二薄膜電晶體85b、一第二畫素電極851b和一第二公共電極852b。該第二畫素電極851b、該第二公共電極852b和夾在其間的液晶層(圖未示)構成一第二液晶電容。
每一畫素單元86中,第一薄膜電晶體85a的閘極、源極同掃描線、資料線的連接關係與液晶顯示裝置70相同,該第一薄膜電晶體85a的汲極連接該第一畫素電極851a,該第二薄膜電晶體85b的源極連接該第一薄膜電晶體85a的汲極,該第二薄膜電晶體85b的汲極連接該第二畫素電 極851b,該耦合電容853連接在第二薄膜電晶體85b的源極、汲極之間。
該液晶顯示裝置80顯示第n幀(Frame)時,掃描驅動器81提供掃描訊號812依次掃描多條掃描線,資料驅動器82依次提供驅動電壓給所有資料線,且每條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在第n幀(Frame)內不變。第n幀內,夾住每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分別具有相反極性的驅動電壓Vd1,Vd2。夾在相鄰兩列畫素86之間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相同。當該液晶顯示裝置80顯示第n+1幀時,每條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反轉,從而驅動該液晶顯示裝置70以點反轉的模式顯示圖像。
由於每個畫素單元86的第二子畫素86b以電容耦合第方式連接到第一子畫素86a,使每個畫素單元86的兩個子畫素86a、86b根據相同的資料驅動電壓可以被施加略微不同的驅動電壓,因此,每個畫素單元86中兩個子畫素86a、86b的液晶的偏轉角度略微不同,可以實現多域顯示,增加液晶顯示裝置80的可視角度。
另外,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並不局限在以上實施方式所描述。比如,該左掃描線連接一個資料驅動電路,右掃描線連接另一個資料驅動電路,以進一步降低資料驅動電路的驅動頻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該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30,60,70,80‧‧‧液晶顯示裝置
11,31,61,71,81‧‧‧掃描驅動器
12,32,62,72,82‧‧‧資料驅動器
13,33,331,332,33m 631,632,63m 73,731,732,73m‧‧‧掃描線
14,34,341,342,34n 641,642,64n 74,741,742,74n‧‧‧資料線
15,35,65,75‧‧‧薄膜電晶體
16‧‧‧存儲電容
17‧‧‧液晶電容
36,66,76,86‧‧‧畫素單元
39,391,392,393,39m+1‧‧‧公共線
312,612,712‧‧‧掃描訊號
341a,342a,34na 641a,642a,64na 741a,742a,74na‧‧‧左資料線
341b,342b,34nb 641b,642b,64nb 741b,742b,74nb‧‧‧右資料線
18,351‧‧‧畫素電極
19,352‧‧‧公共電極
86a‧‧‧第一子畫素
86b‧‧‧第二子畫素
85a‧‧‧第一薄膜電晶體
85b‧‧‧第二薄膜電晶體
851a‧‧‧第一畫素電極
851b‧‧‧第二畫素電極
852a‧‧‧第一公共電極
852b‧‧‧第二公共電極
853‧‧‧耦合電容
圖1係一種先前技術液晶顯示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係圖1所示液晶顯示裝置點反轉驅動的驅動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係圖3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點反轉驅動的驅動示意圖。
圖5係圖3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的1+2行反轉驅動的驅動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及驅動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及驅動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及驅動示意圖。
70‧‧‧液晶顯示裝置
71‧‧‧掃描驅動器
72‧‧‧資料驅動器
73,731,732,73m‧‧‧掃描線
74,741,742,74n‧‧‧資料線
712‧‧‧掃描訊號
741a,742a,74na‧‧‧左資料線
741b,742b,74nb‧‧‧右資料線
75‧‧‧薄膜電晶體
76‧‧‧畫素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多條相互平行的掃描線,多條與掃描線交替設置的公共線,多條相互平行的資料線,和多個呈矩陣排列的畫素單元,每個畫素單元包括一個薄膜電晶體和一個連接該薄膜電晶體汲極的畫素電極,其改良在於,該多條資料線包括多條交替設置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每一列畫素單元都夾在不同的一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之間,每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源極,以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夾住該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每一條掃描線同時連接到相鄰的兩行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任意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位置都和相鄰的另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位置軸對稱排列,即任一組資料線與其所夾持的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連接關係和相鄰的一組資料線與其所夾持的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連接關係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任意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位置都和相鄰的另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位置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源極,除了第一行與最後一行外,以兩兩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夾住該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列畫素單元的薄膜電晶體的源極,以單個交替的方式分別依次連接夾住該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夾住每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分別具有極性相反的驅動電壓,每次掃描一條該掃描線時,夾住每列的左資料 線和右資料線的驅動電壓的極性反轉,反轉的頻率和掃描的頻率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夾住每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分別具有極性相反的驅動電壓,每次掃描一條該掃描線時,夾住每列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的驅動電壓的極性保持不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夾在相鄰兩列畫素之間的左資料線和右資料線上的驅動電壓的極性相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每一畫素單元進一步包括一個耦合電容、一個次薄膜電晶體和一個次畫素電極,該次薄膜電晶體的源極連接該薄膜電晶體的汲極,該次薄膜電晶體的汲極連接該次畫素電極,該耦合電容連接在該次薄膜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兩個連接該多條資料線的資料驅動器,其中一個資料驅動器連接左資料線,另一個資料驅動器連接右資料線。
TW98143946A 2009-12-21 2009-12-21 液晶顯示裝置 TWI425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43946A TWI425489B (zh) 2009-12-21 2009-12-21 液晶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43946A TWI425489B (zh) 2009-12-21 2009-12-21 液晶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3151A TW201123151A (en) 2011-07-01
TWI425489B true TWI425489B (zh) 2014-02-01

Family

ID=4504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43946A TWI425489B (zh) 2009-12-21 2009-12-21 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5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0048B1 (ko) * 2012-12-10 2019-07-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4759A1 (en) * 2002-06-21 2003-12-25 Johan Bergquist Display circuit with optical sensor
TW200401933A (en) * 2002-07-19 2004-0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529158A (en) * 2003-11-18 2005-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630924A (en) * 2004-11-12 2006-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136338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Lehigh University Active matrix display and method
US2009026205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Innolux Display Corp.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with dummy data lin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4759A1 (en) * 2002-06-21 2003-12-25 Johan Bergquist Display circuit with optical sensor
TW200401933A (en) * 2002-07-19 2004-0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529158A (en) * 2003-11-18 2005-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630924A (en) * 2004-11-12 2006-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136338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Lehigh University Active matrix display and method
US2009026205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Innolux Display Corp.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with dummy data l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3151A (en) 201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318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786238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US2011013410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4000381A1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所述阵列基板的方法
KR20140020783A (ko) 화소 유닛, 화소 구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화소 구동 방법
US2007009705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646553B2 (en) Display device
TWI356381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
US80771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749724B2 (en) LCD panel
US2018004735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hsd structure
US84622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US10073312B2 (en) Structure for LCD panel
US20170330522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driving method
KR101074381B1 (ko)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4145346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085179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513635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25489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20130027286A1 (en) Lcd panel
CN215932331U (zh) 具点反转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000499A1 (zh) 彩膜基板及液晶面板
CN108983512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WO2017130293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397046B (zh) 主動矩陣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