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338B -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4338B
TWI424338B TW98127892A TW98127892A TWI424338B TW I424338 B TWI424338 B TW I424338B TW 98127892 A TW98127892 A TW 98127892A TW 98127892 A TW98127892 A TW 98127892A TW I424338 B TWI424338 B TW I4243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conductive
conductive patterns
touch panel
patterns
ax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7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8053A (en
Inventor
Hsi Mi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TW98127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43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08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8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4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4338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具有此觸控面板的觸控式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多點觸控式(Multi-touch)的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具有此觸控面板的觸控式顯示裝置。
觸控面板已成為眾所矚目的人機操作界面。特別是,隨著多點觸控(Multi-touch)技術的出現,觸控面板可賦予使用者更直覺的操作體驗。多點觸控技術可細分為兩種,一種是所有觸控點可定位式(All point addressable,APA)技術,其能夠辨別所有觸控點的實際位置,可說是最理想的觸控技術。然而,在技術實現上,不論是導電層規劃、線路佈局或數據運算都存在相當高的技術難度。
另一種是手勢辨識追蹤與互動(Gesture Interaction),主要是僅偵測、分辨多點觸控行為,如縮放、拖拉、旋轉等,且透過軸交錯式(Axis Intersect)技術來加以實現。所謂的軸交錯式技術是在導電層上進行菱形狀感測單元的規劃,且每個軸向都需要一層導電層,用以進行電容變化的偵測。
圖1為習知的觸控面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此觸控面板100採用軸交錯式技術。觸控面板100包括:沿著第一軸向D1延伸的多條第一軸向電極110,以及沿著第二 軸向D2延伸的多條第二軸向電極120。每一條第一軸向電極110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多個菱形觸控墊(圖中白色部分),而每一條第二軸向電極120亦包括彼此電性連接多個菱形觸控墊(圖中條紋部分)。第一軸向電極110以及第二軸向電極120電性連接到感測控制器(未繪示),且感測控制器可感測第一軸向電極110及第二軸向電極120上發生的電容變化。
更詳細而言,當以手指(未繪示)觸碰觸控面板100時,手指會與觸控點處的第一軸向電極110及第二軸向電極120產生電容耦合現象。此時,感測控制器可分別在第一軸向D1與第二軸向D2上測得一上升波峰。換句話說,第一軸向D1的上昇波峰、與第二軸向D2的上昇波峰的交會處,即為手指觸控點的位置。在單點觸控應用上,上述軸交錯式的觸控面板100能夠得到確切的觸碰點位置。然而,在同時定位多個觸控點時則會遭遇到困難。
圖2為以圖1的觸控面板進行多點觸控定位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例如,同時以手指觸碰觸控面板100上的觸控點P1及觸控點P2時,在第一軸向D1會產生兩個上升波峰W1、W1’,且在第二軸向D2上也會產生兩個上升波峰W2、W2’。這些上昇波峰W1、W1’、W2、W2’交會起來就產生四個接觸點P1、P2、G1、G2,其中,除了真正的觸控點P1、P2之外,還包括了兩個假性觸控點G1、G2。如此,將造成系統無法正確判讀的問題。
雖然,每增加一個軸向可多辨識1點(如3軸可辨識2點、4軸可辨識3點),即透過增加軸向電極來提高可辨識的觸控點的位置或數量。然而,每增加一個軸向電極,即意味著需要多增加一層導電層,這會增加觸控面板的厚度、重量與成本。由此可知,習知的觸控面板仍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具有多點觸控的功能、且可偵測實際觸控點。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可製作出厚度薄、重量輕、成本低的多點觸控式觸控面板。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觸控式顯示裝置,採用上述的觸控面板而能提高顯示畫面的亮度與均勻度。
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基板、多個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圖案化絕緣層以及多個電連接圖案。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設置於基板上。圖案化絕緣層覆蓋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且圖案化絕緣層具有多個接觸窗。電連接圖案設置於圖案化絕緣層上,其中,至少利用電連接圖案經由接觸窗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且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包括連接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墊,且連接線與多個第 一觸控墊為一體成型的圖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包括連接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墊,其中,經由多個電連接圖案而將連接線與多個第一觸控墊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連接圖案設置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包括連接線段以及第二觸控墊,其中,連接線段與第二觸控墊為一體成型的圖案,且各連接線段位於兩個相鄰的第一軸向導電圖案之間。位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交會處的電連接圖案,其將相鄰的兩連接線段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連接圖案還設置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以及第二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藉由電連接圖案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為彼此垂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及電連接圖案的材料包括銦錫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包括多邊形、圓形或橢圓 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為彼此相同或不相同。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首先,於基板上形成多個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接著,形成圖案化絕緣層,覆蓋於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上,且圖案化絕緣層具有多個接觸窗。然後,於圖案化絕緣層上形成多個電連接圖案。其中,至少利用電連接圖案經由接觸窗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且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於基板上形成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然後,圖案化第一透明導電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形成多個電連接圖案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圖案化絕緣層上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然後,圖案化第二透明導電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連接圖案是形成於多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連接圖案形成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以及第二軸向導電圖案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以藉由電連接圖案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觸控式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模 組、顯示面板以及上述的觸控面板。顯示面板設置於背光模組的上方。觸控面板設置於顯示面板的上方。
本發明的觸控面板採用兩層導電層即可製作出三軸感應式的觸控面板。透過電連接圖案將同一軸向的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由於導電層的總數減少,所以可減少觸控面板的厚度、重量與製造成本。此外,由於本發明的觸控式顯示裝置具有上述的觸控面板,因此可提高顯示畫面的亮度以及均勻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的觸控面板、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在僅利用兩層導電層的前提下,即可製作三軸感應式的觸控面板,而實現同時2點觸控並偵測實際觸控點的位置。以下將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的數個實施例,以使所屬領域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能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
[觸控面板] 第一實施例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4為沿圖3的a-a’線的斷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3與圖4,觸控面板200包括:基板201、多個第一軸向導電圖 案210、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圖案化絕緣層240以及多個電連接圖案250。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設置於基板201上。圖案化絕緣層240覆蓋多個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且圖案化絕緣層240具有多個接觸窗CH。電連接圖案250設置於圖案化絕緣層240上。至少利用電連接圖案250經由多個接觸窗CH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彼此電性連接、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彼此電性連接。
詳細而言,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同時形成於基板201上(第一層導電層),且利用電連接圖案250(第二層導電層)在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的交會處進行跳層連接。如此一來,僅利用兩層導電層即可形成三軸感應型的觸控面板200。
請繼續參照圖3,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沿著第一軸向D1延伸,且每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包括連接線211以及多個第一觸控墊212,特別是,連接線211與多個第一觸控墊212可為一體成型的圖案,也就是說,在第一層導電層的製作時,就將多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彼此連性連接起來。當然,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的圖案還可以有其他的設計。
另外,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沿著第二軸向D2延伸。每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可包括連接線段221及第二觸 控墊222。連接線段221與第二觸控墊222可為一體成型的圖案,且各連接線段221是位於兩個相鄰的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之間。當然,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的圖案還可以有其他的設計。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為彼此垂直,而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是沿著第三軸向D3延伸。第三軸向D3例如可與第一軸向D1、或第二軸向D2相交一角度,例如:45度。惟本發明不限制第一、第二、第三軸向D1、D2、D3彼此之間相交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電連接圖案250可設置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的交會處,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彼此電性連接。特別是,當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為包括連接線段221與第二觸控墊222的情形時,可使位於多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交會處的多個電連接圖案250將相鄰的兩連接線段221彼此電性連接。
請繼續參照圖3,電連接圖案250還設置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的交會處、以及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的交會處。如此,可藉由電連接圖案250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彼此電性連接。
由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已經利用一體成型的圖案來進行電性連接,所以在圖3中,電連接圖案250僅用於 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彼此電性連接,且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彼此電性連接。
再者,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及電連接圖案250的材料可以是銦錫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或是其他適合的透明導電材料。由於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及電連接圖案250皆可使用透明的導電材料,因此觸控面板200可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所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均為相同的正方形,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所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還可包括多邊形、圓形或橢圓形。此外,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所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還可以是彼此相同或不相同,而形成多種形狀的組合。
綜上所述,觸控面板200僅用兩層透明導電層,即可製作三軸感應式的觸控面板,而實現同時2點觸控的觸控面板200,進而能減少觸控面板200的厚度、重量與成本。特別是,僅使用單層透明導電層來形成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可提昇透光度與光學均勻度。
第二實施例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5的觸控面板300與圖3的觸控面板200類似,其中相同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標示,在此不再重述。
如圖5所示的觸控面板300與如圖3所示的觸控面板200的相異之處在於:在觸控面板300中,連接線211與多個第一觸控墊212是經由多個電連接圖案250而彼此電性連接,而不是如圖3所示的連接線211與多個第一觸控墊212為一體成型的圖案。也就是說,在形成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時,其彼此之間可以是尚未電性連接的。等到製作電連接圖案250時,再利用電連接圖案250將多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彼此電性連接,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彼此電性連接,且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彼此電性連接。
本發明並不限制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中,連接線211與多個第一觸控墊212的電性連接方式,也不限制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中,連接線段221與第二觸控墊222的電性連接方式。例如,在其他實施例(未繪示)中,也可以透過電連接圖案250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中的連接線段221與第二觸控墊222彼此電性連接起來。
圖6為以本發明的觸控面板進行多點觸控定位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3、圖5與圖6,舉例來說,當以手指(未繪示)觸碰觸控面板200或觸控面板300上的觸控點T1與觸控點T2時,手指會分別與所對應的第一、第二、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產生電容耦合,以至於在第一、第二、第三軸向上D1、D2、D3上分別地產生兩個 上昇波峰W1、W1’、W2、W2’、W3、W3’。也就是說,除了第一與第二軸向D1、D2上的上昇波峰W1、W1’、W2、W2’之外,再加上第三軸向D3上的兩個上昇波峰W3、W3’,即可確認真正觸控點T1、T2的位置,如此一來,可解決假性觸控點所造成系統判讀不正常的問題。以下將以圖3所示的觸控面板200為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圖7A、圖8A及圖9A為圖3所示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流程的上視示意圖。圖7B為沿圖7A的a-a’線的斷面示意圖。圖8B為沿圖8A的a-a’的斷面示意圖。圖9B為沿圖9A的a-a’的斷面示意圖。由於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處的斷面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處的斷面(即沿a-a’線的斷面)相當類似,所以此處僅繪示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處的斷面。
首先,請同時參照圖7A與圖7B,於基板201上形成多個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舉例來說,可先以濺鍍的方式在基板201上全面地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未繪示)。然後,再利用微影蝕刻製程來圖案化此第一透明導電層。
接著,請同時參照圖8A與圖8B,形成圖案化絕緣層240,覆蓋於多個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上,並且,圖案化絕緣層240具有多個接觸窗 CH。形成圖案化絕緣層240的方法例如是,先於基板201上全面地利用化學氣相沈積法沈積一層絕緣層(未繪示)。接著,再利用微影蝕刻法來於絕緣層預定的位置形成多個接觸窗CH。
然後,請同時參照圖9A與圖9B,於圖案化絕緣層240上形成多個電連接圖案250,其中,至少利用多個電連接圖案250經由多個接觸窗CH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彼此電性連接、且將多個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彼此電性連接。此處要說明的是,在圖5的實施例中,還可利用多個電連接圖案250經由多個接觸窗CH而將每個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中的連接線211與第一觸控墊212電性連接。上述形成多個電連接圖案250的方法,例如是先在圖案化絕緣層240上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未繪示),然後再圖案化此第二透明導電層。
另外,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10、220、230及電連接圖案250的材料可以是銦錫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或是其他適合的透明導電材料。因此,觸控面板200可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要強調的是,電連接圖案250可形成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與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的交會處,而將多個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彼此電性連接。另一方面,電連接圖案250還可形成於第一軸向導電圖案210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的交會處、以及第二軸向導電圖案220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的交會處,以藉由電連接圖案250將多個 第三軸向導電圖案230彼此電性連接。
承上述,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僅需形成兩層透明導電層,配合利用電連接圖案250的跳層連接方式,即可以製作出三軸感應式的觸控面板。因此,觸控面板200整體的製作流程較簡單,所製作出的觸控面板200、300的厚度薄、重量輕、透光度佳。
[觸控式顯示裝置]
圖10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式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0,此觸控式顯示裝置400包括:背光模組410、顯示面板420以及觸控面板430。背光模組410提供面光源L。顯示面板420設置於背光模組410的上方。觸控面板430設置於顯示面板420的上方。觸控面板430可採用上述圖3所示的觸控面板200、或圖5所示的觸控面板300。觸控面板430可加掛在顯示面板420上,也可內嵌於顯示面板420中。
由於觸控式顯示裝置400的觸控面板430採用了上述厚度薄、重量輕、可同時進行多點觸控、並能判讀真實觸控點的觸控面板200或300,所以此觸控式顯示裝置400相當適合用於攜帶式電子裝置中。不但可符合多點觸控的使用者需求,所產生的顯示畫面還具有良好的亮度以及均勻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觸控面板採用兩層導電層即可製作出三軸感應式的觸控面板,能同時進行多點觸控、並能檢測實際觸控點的位置。特別是,透過電連接圖案將同一軸向的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可使得導電層的總數減少。因此,可減少觸控面板的厚度、重量與製造成本。由於本發明的觸控式顯示裝置採用上述的觸控面板,因此可提高顯示畫面的亮度以及均勻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30‧‧‧觸控面板
110‧‧‧第一軸向電極
120‧‧‧第二軸向電極
201‧‧‧基板
210‧‧‧第一軸向導電圖案
211‧‧‧連接線
212‧‧‧第一觸控墊
220‧‧‧第二軸向導電圖案
221‧‧‧連接線段
222‧‧‧第二觸控墊
230‧‧‧第二軸向導電圖案
240‧‧‧圖案化絕緣層
250‧‧‧電連接圖案
CH‧‧‧接觸窗
D1‧‧‧第一軸向
D2‧‧‧第二軸向
D3‧‧‧第三軸向
a-a’‧‧‧線
P1、P2、T1、T2‧‧‧觸控點
G1、G2‧‧‧假性接觸點
W1、W1’、W2、W2’、W3、W3’‧‧‧上昇波峰
400‧‧‧觸控式顯示裝置
410‧‧‧背光模組
420‧‧‧顯示面板
圖1為習知的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圖2為以圖1的觸控面板進行多點觸控定位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4為沿圖3的a-a’線的斷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6為以本發明的觸控面板進行多點觸控定位的示意圖。
圖7A、圖8A及圖9A為圖3所示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流程的上視示意圖。
圖7B為沿圖7A的a-a’線的斷面示意圖。
圖8B為沿圖8A的a-a’的斷面示意圖。
圖9B為沿圖9A的a-a’的斷面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式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200‧‧‧觸控面板
201‧‧‧基板
210‧‧‧第一軸向導電圖案
211‧‧‧連接線
212‧‧‧第一觸控墊
220‧‧‧第二軸向導電圖案
221‧‧‧連接線段
222‧‧‧第二觸控墊
230‧‧‧第二軸向導電圖案
250‧‧‧電連接圖案
CH‧‧‧接觸窗

Claims (18)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個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設置於該基板上,其中該些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分別沿著不同延伸方向延伸;一圖案化絕緣層,覆蓋該些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且該圖案化絕緣層具有多個接觸窗;以及多個電連接圖案,設置於該圖案化絕緣層上;其中,至少利用該些電連接圖案經由該些接觸窗而將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且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軸向導電圖案包括:一連接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墊,其中,該連接線與該些第一觸控墊為一體成型的圖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軸向導電圖案包括:一連接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墊,其中,經由該些電連接圖案而將該連接線與該些第一觸控墊彼此電性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電連接圖案設置於該些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二軸 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將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包括:一連接線段;以及一第二觸控墊,該連接線段與該第二觸控墊為一體成型的圖案,各該連接線段位於兩個相鄰的該些第一軸向導電圖案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位於該些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交會處的該些電連接圖案將相鄰的兩該些連接線段彼此電性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電連接圖案設置於該些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以及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藉由該些電連接圖案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該第二軸向導電圖案為彼此垂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及該些電連接圖案的材料包括:銦錫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 包括多邊形、圓形或橢圓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具有的觸控墊的形狀為彼此相同或不相同。
  12. 一種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包括:於一基板上形成多個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其中該些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分別沿著不同延伸方向延伸;形成一圖案化絕緣層,覆蓋該些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上,且該圖案化絕緣層具有多個接觸窗;以及於該圖案化絕緣層上形成多個電連接圖案;其中,至少利用該些電連接圖案經由該些接觸窗而將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且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其中,於該基板上形成該些第一、第二及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方法包括:於該基板上形成一第一透明導電層;以及圖案化該第一透明導電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些電連接圖案的方法包括:於該圖案化絕緣層上形成一第二透明導電層;以及圖案化該第二透明導電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的製造 方法,其中,該些電連接圖案形成於該些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將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電連接圖案形成於該些第一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以及該些第二軸向導電圖案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的交會處,而藉由該些電連接圖案將該些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第一、第二與第三軸向導電圖案及該些電連接圖案的材料包括:銦錫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
  18. 一種觸控式顯示裝置,包括:一背光模組;一顯示面板,設置於該背光模組的上方;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1項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上方。
TW98127892A 2009-08-19 2009-08-19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TWI424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7892A TWI424338B (zh) 2009-08-19 2009-08-19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7892A TWI424338B (zh) 2009-08-19 2009-08-19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8053A TW201108053A (en) 2011-03-01
TWI424338B true TWI424338B (zh) 2014-01-21

Family

ID=44835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7892A TWI424338B (zh) 2009-08-19 2009-08-19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及觸控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4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5438B1 (ko) * 2012-06-12 2014-04-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2925A2 (en) * 2003-03-11 2004-09-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sistive touch screen with variable resistivity layer
WO2009007704A1 (en) * 2007-07-12 2009-01-15 Qrg Limited Two-dimensional touch panel
TWM354807U (en) * 2008-11-03 2009-04-11 Emerging Display Technologies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200921485A (en) * 2007-11-07 2009-05-16 Atlab Inc Touch panel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contact posi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2925A2 (en) * 2003-03-11 2004-09-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sistive touch screen with variable resistivity layer
WO2009007704A1 (en) * 2007-07-12 2009-01-15 Qrg Limited Two-dimensional touch panel
TW200921485A (en) * 2007-11-07 2009-05-16 Atlab Inc Touch panel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contact position thereof
TWM354807U (en) * 2008-11-03 2009-04-11 Emerging Display Technologies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8053A (en) 201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7520B (zh) 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基板
JP3154829U (ja) タッチ機能を備えたips方式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US9086766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20180113345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9242301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KR102489262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0321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I464656B (zh) 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製造方法以及觸控面板
CN109508118A (zh)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WO2014044049A1 (zh)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TW201025108A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406166B (zh) 觸控面板及其多點觸碰偵測方法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3970335A (zh) 触摸屏面板
JP7481813B2 (ja) タッチ・指紋複合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子装置
KR20140001309U (ko) 터치 전극 장치
US11237684B2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TW201423534A (zh) 觸控面板
US11294519B2 (en) Touch panel
US20190227672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502464B (zh)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電極結構
CN10164497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控式显示装置
US20170308194A1 (en) Touch Sensor Mesh Designs
CN102830841A (zh) 一种触摸屏、触控显示装置及一种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CN102236482B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设备
TWI409684B (zh) 電容式觸控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