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307B -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 Google Patents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307B
TWI422307B TW98117993A TW98117993A TWI422307B TW I422307 B TWI422307 B TW I422307B TW 98117993 A TW98117993 A TW 98117993A TW 98117993 A TW98117993 A TW 98117993A TW I422307 B TWI422307 B TW I4223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evice
plate
body unit
cas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7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4945A (en
Inventor
Yue Wen Jiang
Shu Hua Mau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Priority to TW98117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230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4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4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307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特別是指一種可供設置在機殼以防止機殼或其中的電子元件被竊取的鎖附裝置及該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以往,例如電腦機殼的殼體與蓋體,通常是用螺絲鎖固的方式結合,但是,螺絲鎖固會使得殼體與蓋體的拆裝麻煩且費時,因此,後來遂發展出殼體與蓋體是利用滑接卡合的方式相結合,解決了螺絲鎖固麻煩且費時的問題。
但不論是螺鎖或滑接卡合的方式,蓋體均能輕易的被由殼體拆離而暴露殼體內的電子組件(如硬碟、光碟機等等),故部分使用者為防止蓋體輕易的被由殼體拆離而有電子組件被竊取之虞,會增加一鎖頭將蓋體與殼體鎖成一體,避免蓋體被輕易由殼體拆離。
此外,特別是例如桌上型主機或筆記型電腦,由於其體積小,或便於攜行,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或室外使用時,也會有整台被竊取之虞,因此,一種例如肯辛頓鎖(Kensinton Lock)的傳統鎖具,係可配合一鋼索(wire sealing)將電腦鏈結在較大型或固定的家具上(如桌腳),以防止桌上型主機或筆記型電腦被輕易取走。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鎖附裝置,該鎖附裝置拆裝簡單、容易,並且可供與例如鎖頭、肯辛頓鎖(Kensinton Lock)等鎖具配合,防止機殼的蓋體被輕易與機殼的殼體分離。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拆裝簡單、容易的鎖附裝置,且藉由該鎖附裝置與例如號碼鏈鎖的鎖具配合,可防止整台機殼輕易被取走。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供設置在機殼以供至少一種鎖具配合使用的鎖附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機殼與上述鎖附裝置的組合。
於是,本發明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供與一鎖具配合,該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包含一機殼及一鎖附裝置,該機殼包括一殼體及一蓋體,該殼體包括一側板,該蓋體包括一用以蓋設於該殼體的蓋板、一連接該蓋板並且能凸出該側板之第一板部、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第一插接部以及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第一鎖孔。該鎖附裝置包括一本體單元以及設置於該本體單元的一第二鎖孔與一第二插接部,當該本體單元沿一組裝方向相對於該側板位移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鎖孔連通該第一鎖孔而供可該鎖具穿伸,鎖接該鎖附裝置與該第一板部,並限制該第二插接部沿一相反於該組裝方向的分離方向與該第一插接部分離。
本發明的一個特點在於,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的第三鎖孔,該本體單元具有一朝向該殼體之側板的內側,該鎖附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本體單元內側的第四鎖孔,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四鎖孔連通該第三鎖孔而可供另一鎖具穿伸,鎖接該鎖附裝置與該側板。
本發明的一個特點在於,該本體單元更具有一用以朝向該第一板部的邊側,該第二鎖孔與該第二插接部設置於該邊側,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邊側鄰近該第一板部。
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並且介於該第三鎖孔與該第一板部之間的第一卡合部,該鎖附裝置更包括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第二卡合部,當該第二插接部沿該組裝方向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與該第一卡合部相卡合。
本發明的一個特點在於,該本體單元包括能相結合的一第一本體與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為一大致呈L型的板片,該第二卡合部為一形成於該第一本體的凸出結構,該第二鎖孔及該第二插接部形成於該第二本體。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鎖附裝置本身簡潔結構的設置,對機殼的擁有者來說,不僅拆裝簡單容易,可提供機殼的蓋體與殼體之簡易組合,再配合鎖具的鎖扣,不僅可省去螺鎖的麻煩及費時,且亦可對機殼整體以及其內部電子元件多一分不容易被竊取的安全性,而對於非機殼擁有者來說,則是增加了機殼的拆解以及移動的困難度。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1與圖2及圖13,本發明鎖附裝置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機殼1以及一鎖附裝置2,鎖附裝置2可供機殼1之結合,供配合至少一種習知鎖具達成鎖接;其中該鎖具可為一種鎖頭5(padlock)或用於將腳踏車鏈鎖於欄桿的號碼鏈鎖6(見圖13),藉此將機殼1鎖固而無法被輕易地拆解,同時也將機殼1鏈鎖於桌腳而不易被移動。再者,該鎖附裝置2還能供一連接有一鋼索41(wire sealing)的肯辛頓鎖4鎖扣,藉由鋼索41纏繞於鄰近的固定結構(例如柱子)或家具(例如桌腳),此同樣能使機殼1與固定的建築結構或家具產生連結關係而無法被長距離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指機殼1以一電腦機殼說明(圖式所示僅為簡易圖,實際上,該機殼1可能還包括其他如電連接器插頭、插座或其他電子元件,於圖示中並未畫出),其包括一殼體11及一蓋體12,殼體11係可供容置電子元件(例如中央處理器、電路板、儲存裝置等等)於內,殼體11包括一側板111以及設置於側板111的一第三鎖孔112,在本實施例中,所指的側板111為殼體11的後側板,且側板111與殼體11的一頂板110連接呈L形,側板111與頂板110分別設有一槽縫111a、110a,兩槽縫111a、110a在前後方向上相對應,當然,在其他態樣的機殼1中,也可以沒有前述的頂板110,而第三鎖孔112是可供肯辛頓鎖4鎖扣的開孔。
蓋體12包括一蓋板121、一連接蓋板121的第一板部122,以及設置在第一板部122的一第一插接部123、一第一鎖孔124,蓋體12可供結合在殼體11,使蓋板121蓋設在殼體11並且遮蔽容置在殼體11內的電子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部122為一連接在蓋板121底面並且延伸出蓋板121後緣的局部板片,該第一板部122相對於蓋板121呈直立狀,在本實施例中,蓋體12是以其第一板部122伸入殼體11頂板110的槽縫110a後,再相對於殼體11位移而結合於殼體11,藉此使第一板部122由側板111的槽縫111a凸伸出側板111外,為蓋體12與殼體11之結合方式。第一插接部123為一貫穿第一板部122的插孔,第一鎖孔124位於第一插接部123下方且同樣貫穿第一板部122。
除此之外,殼體11還包括設置於側板111並且介於第三鎖孔112與第一板部122之間的二第一卡合部113、一第一限位槽116、一第二限位槽117及一擋止槽118。在本實施例中,兩第一卡合部113均為呈橫向T型的卡槽,定義一平行殼體11側板111並且由第三鎖孔112朝向第一板部122的水平方向(即圖面上由左至右的方向)為一組裝方向D1,兩第一卡合部113是沿組裝方向D1排列,每一第一卡合部113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卡槽段114及一第二卡槽段115,且第一卡槽段114在縱向方向的寬度大於第二卡槽段115。第一限位槽116與第二限位槽117同樣介於第三鎖孔112與第一板部122之間並且位在兩第一卡合部113下方,為側板111局部受沖壓往內凹陷形成。擋止槽118為一貫穿側板111的開孔,位於兩限位槽116、117上方。
參閱圖1至圖4,鎖附裝置2可供組裝結合在殼體11側板111的外面,該鎖附裝置2包括一本體單元3、設置於本體單元3的一第二鎖孔23、一第四鎖孔21、一第二插接部22、二第二卡合部24、一限位凸部25及一擋止凸塊26,本體單元3大致呈長條狀,第四鎖孔21與第二插接部22分別位在本體單元3的兩相反端,第二卡合部24、限位凸部25及擋止凸塊26位於第四鎖孔21與第二插接部22之間。
參閱圖3~圖6,在本實施例中,本體單元3包括能相結合的一第一本體31及一第二本體32,第一本體31呈長條塊狀,為塑膠材質,第二本體32大致呈L型板片狀並且具有相連接的一第一板片321及一第二板片322,第二本體32為金屬材質,當第一本體31與第二本體32相結合時,第二本體32的第一板片321鄰近第一本體31的一側311而界定出本體單元2的一用以朝向殼體11側板1的內側201,且第一板片32部分延伸出第一本體31,第四鎖孔21是設置在第一板片32延伸外露出第一本體31的部分,第二本體32的第二板片322則鄰近第一本體31的另一側312而界定出本體單元3的一用以朝向蓋體12的第一板部122的邊側202。
第二插接部22及第二鎖孔23是設置在本體單元3的邊側202,且第二鎖孔23鄰近第二插接部2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插接部22為一由第二本體32的第二板片322彎折凸出的插片,且第二板片322位於第二插接部22下方更設有一第一開孔323,而第一本體31的另一側312對應第一開孔323處更設有一貫穿的第二開孔313,當第二本體32結合於第一本體31,第一開孔323與第二開孔313相連通而界定出位在本體單元3邊側202的第二鎖孔23。
兩第二卡合部24由本體單元3的內側201凸出並且介於第四鎖孔21與第二插接部2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卡合部24為由第一本體31的一側311凸出的凸出結構,每一凸出結構具有一連接第一本體31的頸縮段241以及一連接頸縮段241末端而較頸縮段241遠離第一本體31的頭端242,且頭端242在縱向方向的寬度大於側板111第二卡槽段115在縱向方向的寬度,此外,第二本體32的第一板片321更設有介於第四鎖孔21與第二板片322之間的二開口324,當第一本體31與第二本體32結合時,第一本體31的兩凸出結構分別穿伸通過第二本體32的兩開口324而形成上述的兩第二卡合部24。
限位凸部25由本體單元3的內側201凸出,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凸部25為由第一本體31的一側311凸出的凸塊,擋止凸塊26由第一本體31的一側311凸出並且位於限位凸部25上方,且當第二本體32結合於第一本體31時,限位凸部25與擋止凸塊26均凸出第二本體32的第一板片321所在的平面。
參閱圖2、圖7至圖9,欲將鎖附裝置2結合於機殼1時,先使本體單元3的內側201朝向殼體11側板111,接著使兩第二卡合部24的頭端242分別通過兩第一卡合部113的第一卡槽段114而位於殼體11內,使頸縮段241穿伸於第一卡槽段114,此時,鎖附裝置2的限位凸部25伸入殼體11側板111的第二限位槽117內,擋止凸塊26則伸入側板111的擋止槽118內,而第二插接部22則在組裝方向D1上朝向位在第一板部122的第一插接部123。
參閱圖1、圖10至圖12,接著,將鎖附裝置2相對於側板11往組裝方向D1位移,使鎖附裝置2的第二插接部22插入第一板部122的第一插接部123,同時,本體單元3的邊側202鄰近第一板部122而使鎖附裝置2的第二鎖孔23連通第一板部122的第一鎖孔124,鎖附裝置2的第四鎖孔21連通殼體11側板11的第三鎖孔112,且在將鎖附裝置2相對於側板111往組裝方向D1位移的過程中,兩第二卡合部24的頸縮段241分別滑入兩第一卡合部113的第二卡槽段115,鎖附裝置2的限位凸部25伸入殼體11側板111的第一限位槽116內,而擋止凸塊26則沿著擋止槽118滑移。
其中,由於第二卡槽段115在縱向方向的寬度小於第二卡合部24的頭端242,因而使得當鎖附裝置2的第二插接部22插入第一板部122的第一插接部123時,兩第二卡合部24的頭端242被擋止於側板111前面,此舉具有限制鎖附裝置2相對於側板111往後脫離的作用,且由於限位凸部25是位於第一限位槽116內,故再配合限位凸部25與第一限位槽116之間的凹凸配合,能使鎖附裝置2定位在第二插接部22插接於第一插接部123的位置狀態,並且使本體單元3除非受到使用者施力撥動,否則能避免本體單元3輕易地相對於側板111往一相反於組裝方向的分離方向D2位移而使第二插接部22輕易地脫離第一插接部123。
當鎖附裝置2的第二插接部22插入第一板部122的第一插接部123時,鎖附裝置2的第二鎖孔23已對應到第一板部122的第一鎖孔124,鎖附裝置2的第四鎖孔21已對應到側板111的第三鎖孔112,即完成機殼1的蓋體12與殼體11之簡易組合以及鎖附裝置2對機殼1之扣合組配(如圖10),如圖1因此接著便可利用鎖頭5穿過第一鎖孔124與第二鎖孔23,將本體單元3與第一板部122鎖接,更佳者,再利用肯辛頓鎖4穿伸通過鎖附裝置2的第四鎖孔21鎖扣於殼體11的第三鎖孔112。
值得注意的是,當鎖附裝置2組裝結合於機殼1時,藉由第二卡合部24卡合於殼體11側板111的第一卡合部113以及第二插接部22插入蓋體12的第一插接部123,使得殼體11與蓋體12在結構上均與鎖附裝置2產生連結關係而無法被輕易分離,故此時再透過鎖頭5穿伸通過第一鎖孔124與第二鎖孔23將鎖附裝置2與蓋體12的第一板部122鎖接,便能限制鎖附裝置2在往分離方向D2的位移,藉此達成使殼體11無法與蓋體12拆離的功效,再者,透過肯辛頓鎖4的鎖固以及鋼索41纏繞於建築結構或家具,除了限制整個機殼1無法被長距離地的位移,另一方面,也將鎖附裝置2鎖接於側板111而使肯辛頓鎖4與鎖附裝置4之間亦產生了鎖接關係,使肯辛頓鎖4、鎖附裝置2與機殼1被鎖接成一體,同樣能限制鎖附裝置2在分離方向D2上的位移,達成使殼體11無法被與蓋體12拆離的功效。
而欲將鎖附裝置2由機殼1拆離時,先解除肯辛頓鎖4與鎖頭5,再將鎖附裝置2沿一相反於組裝方向D1的分離方向D2位移,使兩第二卡合部24位移到第一卡合部113的第一卡槽段114、限位凸部25退回到第二限位槽117,且擋止凸塊26沿著擋止槽118滑動並靠抵於擋止槽118的一端內緣處,此時,第二插接部22退出第一插接部123,接著,再將鎖附裝置2相對於側板111往後位移,使兩第二卡合部24往後退出第一卡合部113,即可將鎖附裝置2由側板111分離。
補充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鎖附裝置2的各個細部結構是分別形成在第一本體31與第二本體32,但在另一種實施態樣中,鎖附裝置2也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結構而不分為第一本體31及第二本體32,再者,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3與第二卡合部24的數目為二對二,但其數目也可以只有一對一。
再者,另如圖13,前述的鎖具也可以是一號碼鏈鎖6,其包括一密碼鎖頭61及一鋼鏈61,密碼鎖頭61一端連接鋼鏈62,鋼鏈62另一端為一卡梢部63,當鎖附裝置2組裝結合於機殼1時,藉由卡梢部63穿伸通過第一鎖孔124與第二鎖孔23,並且使鋼鏈62纏繞於桌腳,再將卡梢部63穿置於密碼鎖頭61的穿孔611鎖扣住,便能同時達到將機殼1之殼體1與蓋體12鎖固而無法被輕易地分離,以及使機殼1被鏈鎖於桌腳而不易被長距移動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鎖附裝置2的設置,除了使機殼1的殼體11與蓋體12產生鏈結關係而無法被輕易地分離以外,該鎖附裝置2更能同時配合例如鎖頭5或號碼鏈鎖6以及肯辛頓鎖4的使用,除了能將機殼1與固定的建築結構或家具連結而避免機殼1被長距離地位移而被整台竊取,更能將鎖附裝置2及機殼1鎖接成一體,故不論是整台機殼1或機殼1內之電子元件的安全性,都更有保障。
且由於鎖附裝置2係以卡合的方式結合於機殼1,對機殼1的擁有者或線上組裝員、維修員來說,不僅拆裝簡單容易而可省去螺鎖的麻煩及費時,且亦可對機殼1整體以及其內部電子元件多一分不容易被竊取的安全性,而對於非機殼1擁有者來說,則是增加了機殼1的拆解以及移動的困難度。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機殼
11...殼體
110...頂板
110a...槽縫
111...側板
111a...槽縫
112...第三鎖孔
113...第一卡合部
114...第一卡槽段
115...第二卡槽段
116...第一限位槽
117...第二限位槽
118...擋止槽
12...蓋體
121...蓋板
122...第一板部
123...第一插接部
124...第一鎖孔
2...鎖附裝置
21...第四鎖孔
22...第二插接部
23...第二鎖孔
24...第二卡合部
241...頸縮段
242...頭端
25...限位凸部
26...擋止凸塊
3...本體單元
201...本體單元內側
202...本體單元邊側
31...第一本體
311...第一本體一側
312...第一本體另一側
313...第二開孔
32...第二本體
321...第一板片
322...第二板片
323...第一開孔
4...另一鎖具
5...鎖具
41...鋼索
D1...組裝方向
D2...分離方向
6...號碼鏈鎖
61...密碼鎖頭
611...穿孔
62...鋼鏈
63...卡梢部
圖1是本發明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鎖附裝置與肯辛頓鎖結合於機殼;
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與機殼的分解圖;
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的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的分解圖;
圖6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的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另一角度的分解圖;
圖7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結合於機殼且第二插接部尚未插入第一插接部的立體圖;
圖8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結合於機殼且第二插接部尚未插入第一插接部的前視圖;
圖9是圖8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10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結合於機殼且第二插接部插入第一插接部的立體圖;
圖11是該較佳實施例中,鎖附裝置結合於機殼且第二插接部插入第一插接部的前視圖;
圖12是圖11中B-B方向的剖視圖;以及
圖13是本發明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鎖附裝置與號碼鏈鎖結合於機殼。
1...機殼
11...殼體
110...頂板
110a...槽縫
111...側板
111a...槽縫
112...第一鎖孔
113...第一卡合部
114...第一卡槽段
115...第二卡槽段
116...第一限位槽
117...第二限位槽
118...擋止槽
12...蓋體
121...蓋板
122...第一板部
123...第一插接部
124...第三鎖孔
2...鎖附裝置
201...內側
202...邊側
21...第二鎖孔
22...第二插接部
D1...組裝方向
D2...分離方向
3...本體單元
4...肯辛頓鎖

Claims (27)

  1. 一種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供與一鎖具配合,該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包含:一機殼,包括一殼體,包括一側板;以及一蓋體,包括一用以蓋設於該殼體的蓋板、一連接該蓋板並且能凸出該側板之第一板部、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第一插接部以及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第一鎖孔;以及一鎖附裝置,包括一本體單元;一第二鎖孔,設置於該本體單元;以及一第二插接部,設置於該本體單元,當該本體單元沿一組裝方向相對於該側板位移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鎖孔連通該第一鎖孔而供該鎖具穿伸,鎖接該鎖附裝置與該第一板部,並限制該第二插接部沿一相反於該組裝方向的分離方向與該第一插接部分離。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的第三鎖孔,該本體單元具有一朝向該殼體之側板的內側,該鎖附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本體單元內側的第四鎖孔,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四鎖孔連通該第三鎖孔而可供另一鎖具穿伸,鎖接該鎖附裝置與該側板。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本體單元更具有一用以朝向該第一板部的邊側,該第二鎖孔與該第二插接部設置於該邊側,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邊側鄰近該第一板部。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並且介於該第三鎖孔與該第一板部之間的第一卡合部,該鎖附裝置更包括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第二卡合部,當該第二插接部沿該組裝方向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與該第一卡合部相卡合。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鎖附裝置更包括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限位凸部,該限位凸部介於該第二插接部與該第二鎖孔之間,該殼體更包括凹設於該側板並且介於該第三鎖孔與該第一板部之間的一第一限位槽,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限位凸部伸入該第一限位槽,限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側板往該分離方向位移。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鎖附裝置更包括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擋止凸塊,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的擋止槽,當該該第二卡合部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該擋止凸塊伸入該擋止槽,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側板沿該組裝方向及該分離方向位移,該擋止凸塊於該擋止槽內滑移。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本體單元包括能相結合的一第一本體及一第二本體,該第一本體大致呈塊狀,該第二本體大致呈L型板片狀並且具有相連接的一第一板片及一第二板片,當該第一本體與該第二本體相結合,該第一板片鄰近該第一本體的一側而界定出該本體單元的內側,該第二板片鄰近該第一本體的另一側而界定出該本體單元的邊側。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第一插接部為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插孔,該第二插接部為一凸設於該第二板片的插片。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第二卡合部為一凸設於該第一本體一側的凸出結構,該第一板片設有一開口,當該第一本體與該第二本體結合,該凸出結構穿伸通過該第一板片的開口而形成該第二卡合部。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第一卡合部為一大致呈橫向T型的卡槽而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卡槽段與一縱向寬度較該第一卡槽段窄的第二卡槽段,該凸出結構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本體的頸縮段及一連接該頸縮段並且較該頸縮段遠離該第一本體的頭端,該第一卡槽段可供該第二卡合部的頭端通過,該第二卡槽段的縱向寬度小於該第二卡合部之頭端的縱向寬度,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殼體側板沿該組裝方向位移而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的頸縮段滑入該第一卡合部的第二滑槽段,該頭端受擋止於該側板內。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第二卡合部包括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頸縮段以及一連接該頸縮段末端的頭端,該第一卡合部為一大致呈橫向T型的卡槽而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卡槽段與一縱向寬度較該第一卡槽段窄的第二卡槽段,該第一卡槽段可供該第二卡合部的頭端通過,該第二卡槽段的縱向寬度小於該第二卡合部之頭端的縱向寬度,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殼體側板沿該組裝方向位移而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的頸縮段滑入該第一卡合部的第二滑槽段,該頭端受擋止於該側板內。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組裝方向為平行該側板的水平方向。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本體單元大致呈長條狀,該第四鎖孔與該第二插接部分別位於該本體單元兩相反端。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與鎖附裝置的組合,其中,該殼體的側板設有一縱向延伸的槽縫,當該蓋板蓋設於該殼體,該第一板部由該槽縫凸出該側板。
  15. 一種鎖附裝置,適於結合於一機殼並且供一鎖具鎖固於該機殼,該機殼包括一殼體及一蓋體,該殼體包括一側板,該蓋體包括一凸出該殼體的第一板部、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第一插接部以及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第一鎖孔,該鎖附裝置包含:一本體單元;一第二鎖孔,設置於該本體單元;以及一第二插接部,設置於該本體單元,當該本體單元沿一組裝方向相對於該側板位移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鎖孔連通該第一鎖孔而供可該鎖具穿過該第二鎖孔並且鎖扣於該第一鎖孔,藉此限制該第二插接部沿一相反於該組裝方向的分離方向與該第一插接部分離。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的第三鎖孔,該本體單元具有一朝向該殼體之側板的內側,該鎖附裝置更包含一設置於該本體單元內側的第四鎖孔,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四鎖孔連通該第三鎖孔而可供另一鎖具鎖扣。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本體單元更具有一用以朝向該第一板部的邊側,該第二鎖孔與該第二插接部設置於該邊側,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邊側鄰近該第一板部。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並且介於該第三鎖孔與該第一板部之間的第一卡合部,該鎖附裝置更包含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第二卡合部,當該第二插接部沿該組裝方向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與該第一卡合部相卡合。
  1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凹設於該側板並且介於該第三鎖孔與該第一板部之間的一第一限位槽,該鎖附裝置更包含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限位凸部,該限位凸部介於該第二插接部與該第二鎖孔之間,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限位凸部伸入該第一限位槽,限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側板往該分離方向位移。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側板的擋止槽,該鎖附裝置更包含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擋止凸塊,當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擋止凸塊伸入該擋止槽,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側板沿該組裝方向及該分離方向位移,該擋止凸塊於該擋止槽內滑移。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本體單元包括能相結合的一第一本體及一第二本體,該第一本體大致呈塊狀,該第二本體大致呈L型板片狀並且具有相連接的一第一板片及一第二板片,當該第一本體與該第二本體相結合,該第一板片鄰近該第一本體的一側而界定出該本體單元的內側,該第二板片鄰近該第一本體的另一側而界定出該本體單元的邊側。
  2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第一插接部為一設置於該第一板部的插孔,該第二插接部為一凸設於該第二板片的插片。
  2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第二卡合部為一凸設於該第一本體一側的凸出結構,該第一板片設有一開口,當該第一本體與該第二本體結合,該凸出結構穿伸通過該第一板片的開口而形成該第二卡合部。
  2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第一卡合部為一大致呈橫向T型的卡槽而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卡槽段與一縱向寬度較該第一卡槽段窄的第二卡槽段,該凸出結構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本體的頸縮段及一連接該頸縮段並且較該頸縮段遠離該第一本體的頭端,該第一卡槽段可供該第二卡合部的頭端通過,該第二卡槽段的縱向寬度小於該第二卡合部之頭端的縱向寬度,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殼體側板沿該組裝方向位移而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的頸縮段滑入該第一卡合部的第二滑槽段,該頭端受擋止於該側板內。
  2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第二卡合部包括一凸出該本體單元內側的頸縮段以及一連接該頸縮段末端的頭端,該第一卡合部為一大致呈橫向T型的卡槽而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卡槽段與一縱向寬度較該第一卡槽段窄的第二卡槽段,該第一卡槽段可供該第二卡合部的頭端通過,該第二卡槽段的縱向寬度小於該第二卡合部之頭端的縱向寬度,當該本體單元相對於該殼體側板沿該組裝方向位移而使該第二插接部插接於該第一插接部,該第二卡合部的頸縮段滑入該第一卡合部的第二滑槽段,該頭端受擋止於該側板內。
  2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組裝方向為平行該側板的水平方向。
  2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鎖附裝置,其中,該本體單元大致呈長條狀,該第四鎖孔與該第二插接部分別位於該本體單元兩相反端。
TW98117993A 2009-06-01 2009-06-01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TWI422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7993A TWI422307B (zh) 2009-06-01 2009-06-01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7993A TWI422307B (zh) 2009-06-01 2009-06-01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4945A TW201044945A (en) 2010-12-16
TWI422307B true TWI422307B (zh) 2014-01-01

Family

ID=4500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7993A TWI422307B (zh) 2009-06-01 2009-06-01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23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2465B2 (en) 2014-09-25 2018-05-29 Wistron Corporation Lock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being switched for switchable security locks with different desig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0857B (en) * 2004-11-01 2007-05-11 Master Lock Co Lock box
TWM331853U (en) * 2007-08-17 2008-05-01 Kepro Technology Corp Modularized chassis structure for ser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0857B (en) * 2004-11-01 2007-05-11 Master Lock Co Lock box
TWM331853U (en) * 2007-08-17 2008-05-01 Kepro Technology Corp Modularized chassis structure for serv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2465B2 (en) 2014-09-25 2018-05-29 Wistron Corporation Lock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being switched for switchable security locks with different desig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4945A (en) 201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3639B (zh) 電路板裝置及其與電子卡的組合結構
US6622532B2 (en) Cable lock assembly
US6038891A (en) Security hole fastening device
US8398414B2 (en) Locking mechanisms and locking caps for connectors
US20120216581A1 (en) Computer lock
CN103582326B (zh) 具防盗功能的可快速拆装的壳体结构
TWM519835U (zh) 防止網路纜線插頭鬆脫之結構及用於連接該結構之網路對接盒
TWI422307B (zh) 鎖附裝置及機殼與該鎖附裝置的組合
WO2010073242A2 (en) Anti-theft devices for portable objects such as laptops
BRPI0601128B1 (pt) Conector com uma caixa de conector e uma alavanca de trava
US9710677B1 (en) Tamper evident port protector
TWI435686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TW201815252A (zh) 介面卡固定裝置及主機板模組
US7160126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with locking device
JP2004318426A (ja) 可搬型電子機器用盗難防止装置
TWI445486B (zh) 筆記型電腦及其懸掛裝置
TW201310459A (zh) 閃存盤
TWM515717U (zh) Usb介面鎖
TW201227212A (en) Chassis
KR102092134B1 (ko) 전선 덕트구조가 구비된 테이블
JP2003143268A5 (zh)
JP3098991U (ja) ロック用組体
TWI485551B (zh) 具防盜功能之可快速拆裝的殼體結構
JP2001323705A (ja) パソコン等の器具の盗難防止用ケーブル連結具
TWI632485B (zh) 電子設備之鎖件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