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6208B -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6208B
TWI416208B TW099101110A TW99101110A TWI416208B TW I416208 B TWI416208 B TW I416208B TW 099101110 A TW099101110 A TW 099101110A TW 99101110 A TW99101110 A TW 99101110A TW I416208 B TWI416208 B TW I4162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light
display panel
back cover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4768A (en
Inventor
Jen Chih Yang
Ta Chin Huang
Chou Yu Kang
Feng Chan Lin
Jaw Chien Chao
Pu Chun Chu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TW099101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6208B/zh
Priority to US13/006,703 priority patent/US830315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24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4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6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62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輕薄的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顯示裝置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其中,平面顯示裝置以其輕薄的體積、較低的耗電量等優點,已經廣泛地應用在各種產品上,近年來更已取代傳統陰極射線管顯示裝置。
圖1是習知液晶顯示裝置的爆炸圖。請參照圖1,習知液晶顯示裝置100可大致分為外觀前框110、外觀背蓋120、液晶模組130與底座140。圖2是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模組的爆炸圖。請參照圖2,液晶模組130由可大致分為前框132、液晶面板134與背光模組136。圖3是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由圖3可發現,外觀背蓋120及背光模組136的背板136a重複提供了保護背光模組136的功能,外觀前框110及前框132重複提供了保護液晶面板134的功能,且外觀前框110、前框132及背光模組136的膠框136b也重複提供了將液晶面板134與背光模組136的導光板136c固定至背板136a上的功能。這些功能重複的元件不僅增加液晶顯示裝置100的整體重量與體積,更增加了液晶顯示裝置100的材料及組裝成本。其中,採用塑膠材料射出成形的膠框136b更是耗費許多成本在模具的製作上。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解決元件過多所造成的重量過重、體積過大及成本過高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可解決元組裝成本過高的問題。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一背蓋、一前框、一顯示面板、一導光板、至少一第一金屬架以及一發光元件。前框固定至背蓋而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顯示面板配置於容置空間。導光板配置於容置空間且位於背蓋與顯示面板之間。導光板具有實質上互相垂直的至少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且出光面朝向顯示面板。第一金屬架配置於容置空間的周邊且鄰近導光板。第一金屬架具有互相連接的一第一部與一第二部,且第一部固定至背蓋與前框至少其中之一。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二部與入光面之間。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架更具有一第三部。第三部連接第二部且位於顯示面板與導光板之間。此外,顯示裝置例如更包括多個緩衝件,配置於第三部與顯示面板之間以及顯示面板與前框之間。另外,第三部與前框例如分別具有一容置槽,緩衝件部分位於容置槽內。再者,顯示裝置例如更包括至少一光學膜片,配置於顯示面板與導光板之間。第三部位於顯示面板與光學膜片之間且具有一凸起,凸起限制光學膜片在導光板上的移動。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 至少一光學膜片,配置於顯示面板與導光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架更具有一第三部,第三部連接第二部且位於背蓋與導光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反射片,配置於導光板與背蓋之間。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以及多個發光二極體。電路板配置於第二部。發光二極體配置於電路板上且與電路板電性連接,並位於電路板與入光面之間。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緩衝件,配置於顯示面板與導光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驅動電路板與一軟性電路板。驅動電路板固定至前框,且驅動電路板經由軟性電路板電性連接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背蓋具有一開口,第一金屬架的第二部穿過開口。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散熱器,第一金屬架的第二部穿過開口而連接散熱器。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多個第二金屬架,配置於容置空間未配置第一金屬架的其餘周邊,並固定至背蓋與前框至少其中之一。此外,第二金屬架例如為鋁擠型金屬架。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架為鋁擠型金屬架。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配置一發光元件於一金屬架。配置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一導光板與一顯示面板於一背蓋與一前框之間。結合金屬架、前框與背蓋。導光板位於背蓋與顯示面板之間。導光板具有實質上互相垂直的至少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發光元件位於金屬架與入光面之間。出光面朝向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在配置導光板於背蓋上之後配置顯示面板於導光板上,且在配置導光板、顯示面板與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背蓋上之後結合前框至背蓋。此外,金屬架可具有互相連接的一第一部、一第二部與一第三部。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二部。第一部固定至背蓋與前框至少其中之一。在配置導光板於背蓋上之後配置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背蓋上,且第三部覆蓋導光板的邊緣。在配置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背蓋上之後配置顯示面板於第三部上。在配置顯示面板於第三部上之後結合前框至背蓋。
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在配置顯示面板於前框上之後配置導光板於顯示面板上,且在配置導光板、顯示面板與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背蓋上之後結合背蓋至前框。此外,金屬架可具有互相連接的一第一部、一第二部與一第三部。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二部。第一部固定至背蓋與前框至少其中之一。在配置顯示面板於前框上之後配置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前框上,且第三部覆蓋顯示面板的邊緣。在配置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 於前框上之後配置導光板於第三部上。在配置導光板於第三部上之後結合背蓋至前框。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中,因為大幅減少了元件的數量,故可減少顯示裝置的重量、體積與成本,並簡化顯示裝置的組裝步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爆炸圖,而圖5是圖4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請參照圖4與圖5,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包括一背蓋1100、一前框1200(圖4中省略此元件)、一顯示面板1300、一導光板1400、至少一個第一金屬架1500以及一發光元件1600。前框1200固定至背蓋1100而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S10。顯示面板1300配置於容置空間S10。導光板1400配置於容置空間S10且位於背蓋1100與顯示面板1300之間。亦即是,顯示面板1300與導光板1400主要是由前框1200與背蓋1100共同夾持並固定。
導光板1400具有實質上互相垂直的至少一個入光面1402與一出光面1404,且出光面1404朝向顯示面板1300。本實施例的導光板1400是以單一入光面1402為例,但入光面1402的數量當然也可以是兩個或更多。第一金屬架1500配置於容置空間S10的周邊且鄰近導光板1400。第一金屬架1500具有互相連接的一第一部1510與一第二 部1520,且第一部1510固定至背蓋1100與前框1200至少其中之一。發光元件1600配置於第二部1520與入光面1402之間。當入光面1402的數量增加時,用於固定發光元件1600的第一金屬架1500的數量當然可以隨之增加。
由上述內容可發現,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以背蓋1100同時提供習知技術中的外觀背蓋及背光模組的背板的部分功能,亦即提供保護導光板1400及支撐整個顯示裝置1000。同時,以前框1200同時提供習知技術中的外觀前框、膠框及液晶模組的前框的部分功能,亦即將顯示面板1300與導光板1400固定至背蓋1100。藉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的體積與重量都可大幅減少,且材料及組裝成本也可大幅下降。另外,用於固定發光元件1600的第一金屬架1500不僅可幫助發光元件1600進行散熱,還強化了顯示裝置1000的結構剛性。
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架1500是以鋁擠型金屬架為例。鋁擠製作技術不需使用到如射出成形技術中所需的複雜模具,也沒有複雜的模具組裝、模具對位與脫膜過程,因此製程成本遠低於習知採用射出成形技術製作的膠框。鋁質的第一金屬架1500更兼具質輕、剛性佳與熱傳導速率快等優點。第一金屬架1500可以僅固定至背蓋1100、僅固定至前框1200或同時固定至背蓋1100與前框1200。當第一金屬架1500需要形成螺絲孔或其他無法在鋁擠製程中形成的結構時,僅需利用簡單的衝孔或其他加工技術就可完成。另外,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架1500的第一部1510 是以位於背蓋1100與前框1200的中間為例,但第一部1510也可以是靠近背蓋1100或前框1200。
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架1500更具有一第三部1530。第三部1530連接第二部1520且位於顯示面板1300與導光板1400之間。因此,第三部1530可與前框1200共同夾持並固定顯示面板1300,第三部1530也可與背蓋1100共同夾持並固定導光板1400。另外,由於第三部1530位於顯示面板1300與導光板1400之間,故第三部1530還可用於遮蔽發光元件1600,以避免使用者看到發光元件1600附近不正常的高亮度區域。應注意的是,第一金屬架1500也可以沒有第三部1530。另外,第三部1530的功能也可由另一獨立的元件提供,此部分將於其他實施例中介紹。
此外,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更包括多個緩衝件1700,配置於第三部1530與顯示面板1300之間以及顯示面板1300與前框1200之間。緩衝件1700可用於避免顯示面板1300受到第一金屬架1500的第三部1530或前框1200的磨損。緩衝件1700的材質例如是橡膠、泡棉或其他緩衝材質。另外,本實施例的第三部1530具有一容置槽1532,且前框1200具有一容置槽1210。兩個緩衝件1700分別部分位於容置槽1532及容置槽1210內,並且部分突出於容置槽1532及容置槽1210外。容置槽1532及容置槽1210可提供兩個緩衝件1700適當的定位效果,以避免兩個緩衝件1700發生位移。
再者,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更包括至少一光學 膜片1800,配置於顯示面板1300與導光板1400之間。本實施例的光學膜片1800的數量是以多個為例,但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此外,光學膜片1800與導光板1400的熱膨脹係數通常有差異。為了分別提供光學膜片1800與導光板1400適當的定位效果,本實施例的位於顯示面板1300與光學膜片1800之間的第三部1530具有一凸起1534,凸起1534限制光學膜片1800在導光板1400上的移動。
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更包括一反射片1900,配置於導光板1400與背蓋1100之間,用以增加顯示裝置1000的光利用率。然而,在導光板1400的底面1406形成一個反射材料層,或是在背蓋1100朝向導光板1400的表面上形成一個反射材料層,也都可以達成增加顯示裝置1000的光利用率的目的。此外,背蓋1100上可形成網狀或其他圖案的支撐肋1110,可強化背蓋1100的結構剛性並減少導光板1400與背蓋1100的接觸面積。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600包括一電路板1610以及多個發光二極體1620(圖5中僅見一個發光二極體1620)。電路板1610配置於第二部1520。發光二極體1620配置於電路板1610上且與電路板1610電性連接,並位於電路板1610與入光面1402之間。然而,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600也可以是冷陰極螢光燈管或其他發光元件。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300可以是液晶面板或其他顯示面板。
接著參考圖5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是配置發光元件 1600於第一金屬架1500。接著,配置具有發光元件1600的第一金屬架1500、導光板1400與顯示面板1300於背蓋1100與前框1200之間。然後,結合第一金屬架1500、前框1200與背蓋1100,即完成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結合第一金屬架1500、前框1200與背蓋1100的方式可以是螺絲鎖固、膠合、鉚釘接合、卡扣接合或其他適當的結合方式。第一金屬架1500可以先結合至前框1200,再將背蓋1100結合至前框1200。或者,第一金屬架1500可以先結合至背蓋1100,再將前框1200結合至背蓋1100。又或者,可同時結合第一金屬架1500、前框1200與背蓋1100。
舉例而言,可先配置導光板1400於背蓋1100上,再配置顯示面板1300於導光板1400上。並且,在配置導光板1400、顯示面板1300、第一金屬架1500與發光元件1600於背蓋1100上之後,再結合前框1200至背蓋1100。當第一金屬架1500具有互相連接的第一部1510、第二部1520與第三部1530時,發光元件1600是先配置於第二部1520。接著,配置導光板1400於背蓋1100上。之後,配置第一金屬架1500於背蓋1100上,且第三部1530覆蓋導光板1400的邊緣。然後,配置顯示面板1300於第三部1530上。最後,結合前框1200至背蓋1100,而第一金屬架1500的第一部1510是固定至背蓋1100及/或前框1200。以此方式組裝顯示裝置1000時,是將背蓋1100放於工作台上之後依序擺放其他元件在背蓋1100上,且組裝過程中不需 要將元件翻面,達成單向組裝的目的。因此,不僅相當程度地簡化了組裝步驟,也大幅降低了組裝的難度。特別是,對於大尺寸的顯示裝置而言,在組裝過程要將元件翻面是件既困難又耗工時的事情。
在另一實施例中,是先配置顯示面板1300於前框1200上,再配置導光板1400於顯示面板1300上。並且,在配置導光板1400、顯示面板1300、第一金屬架1500與發光元件1600於背蓋1100上之後,再結合背蓋1100至前框1200。當第一金屬架1500具有互相連接的第一部1510、第二部1520與第三部1530時,發光元件1600是先配置於第二部1520。接著,配置顯示面板1300於前框1200上。 之後,配置第一金屬架1500於前框1200上,且第三部1530覆蓋顯示面板1300的邊緣。然後,配置導光板1400於第三部1530上。最後,結合背蓋1100至前框1200,而第一金屬架1500的第一部1510是固定至背蓋1100及/或前框1200。此組裝方法是將前框1200放於工作台上後依序擺放其他元件在前框1200上,且組裝過程中同樣不需要將元件翻面,也可達成單向組裝的目的。
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而圖7是圖6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剖視圖。請參照圖6與圖7,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0與圖5的顯示裝置1000相似,在此僅介紹其差異處。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0更包括一驅動電路板2010與一軟性電路板2020。驅動電路板2010固定至前框2200,且驅動電路板2010經由軟性電路 板2020電性連接顯示面板2300。軟性電路板2020上還可配置有驅動晶片2030。驅動電路板2010例如是鎖固至前框2200的一凸柱2202。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架2500與圖5的第一金屬架1500相似,差異主要在於第一金屬架2500的第一部2510是靠近背蓋2100。
圖8是圖6的顯示裝置的正視圖,而圖9是圖6的顯示裝置在第二金屬架處的局部剖面圖。為了方便說明,圖7、圖8與圖9中都省略了圖6的背蓋2100。請參照圖6、圖8與圖9,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0更包括多個第二金屬架2040,配置於容置空間S20未配置第一金屬架2500的其餘周邊,並固定至背蓋2100及/或前框2200。第二金屬架2040與第一金屬架2500同樣可強化顯示裝置2000的結構剛性並分隔液晶面板2300與導光板2400,但第二金屬架2040並不用於固定發光元件2600。第二金屬架2040與第一金屬架2500同樣可為鋁擠型金屬架,具有製程成本低、質輕、剛性佳與熱傳導速率快等優點。
圖10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請參照圖10,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00與圖5的顯示裝置1000相似,在此僅介紹其差異處。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00更包括一緩衝件3010,配置於顯示面板3300與導光板3400之間。緩衝件3010的功能與圖5的第一金屬架1500的第三部1530相同,而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架3500的第三部3530則位於背蓋3100與導光板3400之間。第一金屬架3500的第三部3530的功能是提供更大的散熱 面積,以提升顯示裝置3000的散熱效率。緩衝件3010的材質例如是橡膠、泡棉或其他緩衝材質。
圖11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請參照圖11,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00與圖5的顯示裝置1000相似,在此僅介紹其差異處。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00更包括一散熱器4010。背蓋4100具有一開口4120,第一金屬架4500的第二部4520穿過開口4120而連接散熱器4010。換言之,散熱器4010是位於背蓋4100與前框4200所構成的容置空間S30之外。由於散熱器4010是暴露在外界,因此發光元件4600所產生的熱可經由第一金屬架4500傳遞至散熱器4010而快速散逸。本實施例的散熱器4010是鎖固至第一金屬架4500的第二部4520,但兩者也可採用其他方式結合。第一金屬架4500的第二部4520穿過開口4120的目的是要將顯示裝置內部的熱傳導至顯示器外部。雖然本實施例是結合一散熱器4010於第一金屬架4500的第二部4520上,但若只將第一金屬架4500的第二部4520穿過開口4120就可達到理想散熱效果的話,是可以不須要再結合一散熱器於第一金屬架4500的第二部4520。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元件的數量大幅減少,故極大程度地減少了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與重量,並降低了材料與製程成本,因此可符合使用者對於顯示裝置必須輕薄且便宜的要求。此外,金屬架不僅增強散熱效果,還將顯示裝置的結構剛性維持在不錯的程度。在本發 明的顯示裝置的組裝方式中,因為元件數量減少,故可降低組裝難度並減少所需工時。另外,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組裝方式還可以是單向組裝,更進一步縮短製程時間。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液晶顯示裝置
110‧‧‧外觀前框
120‧‧‧外觀背蓋
130‧‧‧液晶模組
132‧‧‧前框
134‧‧‧液晶面板
136‧‧‧背光模組
136a‧‧‧背板
136b‧‧‧膠框
136c‧‧‧導光板
140‧‧‧底座
1000、2000、3000、4000‧‧‧顯示裝置
1100、2100、3100、4100‧‧‧背蓋
1110‧‧‧支撐肋
1200、2200‧‧‧前框
1210、1532‧‧‧容置槽
1300、2300、3300‧‧‧顯示面板
1400、2400、3400‧‧‧導光板
1402‧‧‧入光面
1404‧‧‧出光面
1406‧‧‧底面
1500、2500、3500、4500‧‧‧第一金屬架
1510、2510‧‧‧第一部
1520、4520‧‧‧第二部
1530、3530‧‧‧第三部
1534‧‧‧凸起
1600、2600、4600‧‧‧發光元件
1610‧‧‧電路板
1620‧‧‧發光二極體
1700、3010‧‧‧緩衝件
1800‧‧‧光學膜片
1900‧‧‧反射片
2202‧‧‧凸柱
2010‧‧‧驅動電路板
2020‧‧‧軟性電路板
2030‧‧‧驅動晶片
2040‧‧‧第二金屬架
4010‧‧‧散熱器
4120‧‧‧開口
S10、S20、S30‧‧‧容置空間
圖1是習知液晶顯示裝置的爆炸圖。
圖2是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模組的爆炸圖。
圖3是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爆炸圖。
圖5是圖4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7是圖6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剖視圖。
圖8是圖6的顯示裝置的正視圖。
圖9是圖6的顯示裝置在第二金屬架處的局部剖面圖。
圖10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11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1000‧‧‧顯示裝置
1100‧‧‧背蓋
1110‧‧‧支撐肋
1200‧‧‧前框
1210、1532‧‧‧容置槽
1300‧‧‧顯示面板
1400‧‧‧導光板
1402‧‧‧入光面
1404‧‧‧出光面
1406‧‧‧底面
1500‧‧‧第一金屬架
1510‧‧‧第一部
1520‧‧‧第二部
1530‧‧‧第三部
1534‧‧‧凸起
1600‧‧‧發光元件
1610‧‧‧電路板
1620‧‧‧發光二極體
1700‧‧‧緩衝件
1800‧‧‧光學膜片
1900‧‧‧反射片
S10‧‧‧容置空間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背蓋;一前框,固定至該背蓋而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一顯示面板,配置於該容置空間;一導光板,配置於該容置空間且位於該背蓋與該顯示面板之間,該導光板具有實質上互相垂直的至少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該出光面朝向該顯示面板;至少一第一金屬架,配置於該容置空間的周邊且鄰近該導光板,該第一金屬架具有互相連接的一第一部、一第二部與一第三部,該第三部連接該第二部且位於該顯示面板與該導光板之間,該第一部固定至該背蓋與該前框至少其中之一;一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二部與該入光面之間;以及多個緩衝件,配置於該第三部與該顯示面板之間以及該顯示面板與該前框之間,其中該第三部與該前框分別具有一容置槽,該些緩衝件部分位於該些容置槽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至少一光學膜片,配置於該顯示面板與該導光板之間,其中該第三部位於該顯示面板與該光學膜片之間,且該第三部具有一凸起,該凸起限制該光學膜片在該導光板上的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金屬架更具有一第三部,該第三部連接該第二部且位於該背蓋與該導光板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該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配置於該第二部;以及多個發光二極體,配置於該電路板上且與該電路板電性連接,並位於該電路板與該入光面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緩衝件,配置於該顯示面板與該導光板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驅動電路板與一軟性電路板,其中該驅動電路板固定至該前框,且該驅動電路板經由該軟性電路板電性連接該顯示面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蓋具有一開口,該第一金屬架的該第二部穿過該開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多個第二金屬架,配置於該容置空間未配置該第一金屬架的其餘周邊,並固定至該背蓋與該前框至少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金屬架為鋁擠型金屬架。
  10. 一種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包括:配置一發光元件於一金屬架;配置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一導光板、多個緩衝件與一顯示面板於一背蓋與一前框之間,該導光板位於該背蓋與該顯示面板之間,其中在配置該導光板於該背蓋上之後配置該顯示面板於該導光板上,且該金屬架具有互相 連接的一第一部、一第二部與一第三部,該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二部,該第一部固定至該背蓋與該前框至少其中之一,該些緩衝件配置於該第三部與該顯示面板之間以及該顯示面板與該前框之間,且該第三部與該前框分別具有一容置槽,該些緩衝件部分位於該些容置槽內;以及結合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該前框與該背蓋,其中該導光板具有實質上互相垂直的至少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該發光元件位於該金屬架與該入光面之間,該出光面朝向該顯示面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其中在配置該導光板於該背蓋上之後配置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該背蓋上,該第三部覆蓋該導光板的邊緣,在配置該金屬架於該背蓋上之後配置該顯示面板於該第三部上,且在配置該顯示面板於該第三部上之後結合該前框至該背蓋。
  12. 一種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包括:配置一發光元件於一金屬架;配置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一導光板、多個緩衝件與一顯示面板於一背蓋與一前框之間,該導光板位於該背蓋與該顯示面板之間,其中在配置該顯示面板於該前框上之後配置該導光板於該顯示面板上,且該金屬架具有互相連接的一第一部、一第二部與一第三部,該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二部,該第一部固定至該背蓋與該前框至少其中之一,該些緩衝件配置於該第三部與該顯示面板之間以及 該顯示面板與該前框之間,且該第三部與該前框分別具有一容置槽,該些緩衝件部分位於該些容置槽內;以及結合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該前框與該背蓋,其中該導光板具有實質上互相垂直的至少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該發光元件位於該金屬架與該入光面之間,該出光面朝向該顯示面板。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其中在配置該顯示面板於該前框上之後配置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該前框上,該第三部覆蓋該顯示面板的邊緣,在配置該具有發光元件的金屬架於該前框上之後配置該導光板於該第三部上,且在配置該導光板於該第三部上之後結合該背蓋至該前框。
TW099101110A 2010-01-15 2010-01-15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TWI416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01110A TWI416208B (zh) 2010-01-15 2010-01-15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US13/006,703 US8303157B2 (en) 2010-01-15 2011-01-14 Display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01110A TWI416208B (zh) 2010-01-15 2010-01-15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4768A TW201124768A (en) 2011-07-16
TWI416208B true TWI416208B (zh) 2013-11-21

Family

ID=4427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1110A TWI416208B (zh) 2010-01-15 2010-01-15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03157B2 (zh)
TW (1) TWI4162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582B (zh) * 2015-08-13 2019-09-21 大陸商東莞錢鋒特殊膠黏製品有限公司 行動電子裝置之散熱緩衝導電複合成型結構(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6151B2 (en) * 2010-09-02 2013-08-13 Lg Innotek Co., Ltd. Backlight unit
CN103313154A (zh) * 2012-03-09 2013-09-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防止扬声器产生异音的电子装置
US8974106B2 (en) * 2012-06-01 2015-03-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US20140009922A1 (en) * 2012-07-04 2014-01-0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bar adhesion fixture and corresponding light-bar adhesion method
CN102843536B (zh) * 2012-09-20 2015-04-08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装配结构
US10048434B2 (en) * 2012-11-08 2018-08-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049856B1 (ko) * 2013-02-21 2019-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WO2016139780A1 (ja) * 2015-03-04 2017-12-14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557472B (zh) * 2015-04-27 2016-11-1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裝置及具有光源裝置的顯示裝置
CN110536570B (zh) * 2019-08-26 2021-05-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5841U (en) * 2007-01-31 2007-07-21 Promate Electronic Co Ltd Replaceable LED light source used in backlight module
CN101038389A (zh) * 2006-03-13 2007-09-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板组件及具有该液晶板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80151141A1 (en) * 2005-12-23 2008-06-26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TW200923490A (en) * 2007-11-30 2009-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73275A (ko) * 2006-01-04 2007-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8147113B2 (en) * 2007-01-22 2012-04-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device and flat display using 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1141A1 (en) * 2005-12-23 2008-06-26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101038389A (zh) * 2006-03-13 2007-09-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板组件及具有该液晶板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TWM315841U (en) * 2007-01-31 2007-07-21 Promate Electronic Co Ltd Replaceable LED light source used in backlight module
TW200923490A (en) * 2007-11-30 2009-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582B (zh) * 2015-08-13 2019-09-21 大陸商東莞錢鋒特殊膠黏製品有限公司 行動電子裝置之散熱緩衝導電複合成型結構(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4768A (en) 2011-07-16
US8303157B2 (en) 2012-11-06
US20110176331A1 (en) 201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208B (zh)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RU242182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TWI389067B (zh) 顯示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US84219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one-piece back plate thereof
EP1785764B1 (en) Display unit with heat dissipation capability
US9025104B2 (en) Backboard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WO2012151770A1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JP5468692B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084423A1 (zh) 背光模组后盖、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KR10143490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4021209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50098247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60018591A1 (en) Backlight Device
WO2017084425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3143091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中框和液晶显示装置
TW201403184A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模組
WO2012099001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50069945A (ko) 방열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10114169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4069572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13584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173705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8345180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metallic bracket connecting with the metallic beam of the fr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4134761A (ja) 表示装置
JP4862251B2 (ja)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