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0671B - 投影鏡頭 - Google Patents

投影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0671B
TWI410671B TW98110536A TW98110536A TWI410671B TW I410671 B TWI410671 B TW I410671B TW 98110536 A TW98110536 A TW 98110536A TW 98110536 A TW98110536 A TW 98110536A TW I410671 B TWI410671 B TW I4106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rojection
group
projection lens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0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7206A (en
Inventor
Yi Hao Kang
Kuo Chuan Wang
Yuan Hung Su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Optics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to TW98110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0671B/zh
Priority to US12/509,480 priority patent/US795281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007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7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0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0671B/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投影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頭,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投影鏡頭。
應用於投影裝置的投影鏡頭需具有高成像品質,所以一般會要求投影鏡頭所投影出的畫面需符合低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高解析度(resolution)、高對比度以及高均勻度...等條件。此外,為了縮短投影距離,投影鏡頭需具有較大的視角。
欲設計出符合上述要求的投影鏡頭需克服許多困難。舉例來說,畸變像差往往會隨著視角變廣而增加且難以修正。為了修正畸變像差,通常需使用較多的透鏡,導致投影鏡頭的長度變長且生產成本變貴。
因此,如何設計出成像品質高、視角大、尺寸小且生產成本低的投影鏡頭,已成為重要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投影鏡頭,以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投影鏡頭,其包括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群、第二透鏡群與第三透鏡群,其中第二透鏡群是位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三透鏡群之間,且第一透鏡群、第二透鏡群與第三透鏡群的屈光度(refractive power)依序為負、負、正。此外,第一透鏡群包括具有負屈光度的一非球面透鏡,而第二透鏡群包括一第一透鏡與一第二透鏡。第一透鏡是位於非球面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且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屈光度為負。第三透鏡群包括依序排列的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一第八透鏡、一第九透鏡、一第十透鏡、一第十一透鏡以及一第十二透鏡。第三透鏡是位於第二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且第三透鏡至第十二透鏡的屈光度依序為正、負、正、負、負、正、負、正、負、正。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組成一第一複合透鏡(compound lens),第七透鏡與第八透鏡組成一第二複合透鏡,而第九透鏡、第十透鏡與第十一透鏡組成一第三複合透鏡。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投影鏡頭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群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群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群的焦距為F3,且9.5≦∣F1/F∣≦12.5,1.5≦∣F2/F∣≦2.2,4.5≦∣F3/F∣≦6.5。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投影鏡頭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群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群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群的焦距為F3,且9.5≦∣F1/F∣≦14.5,0.68≦∣F2/F∣≦9,4≦∣F3/F∣≦140。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是可移動的。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透鏡為凸向第一透鏡群的凸凹透鏡,第二透鏡為雙凹透鏡,第三透鏡為雙凸透鏡,第四透鏡為凸向第三透鏡的凸凹透鏡,第五透鏡為雙凸透鏡,第六透鏡為凸向第七透鏡的凸凹透鏡,第七透鏡為凸向第六透鏡的凸凹透鏡,第八透鏡為凸向第七透鏡的凹凸透鏡,第九透鏡為凸向第八透鏡的凸凹透鏡,第十透鏡為雙凸透鏡,第十一透鏡為凸向第十二透鏡的凸凹透鏡,而第十二透鏡為雙凸透鏡。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投影鏡頭更包括一孔徑光闌(aperture stop),配置於第十一透鏡與第十二透鏡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投影鏡頭更包括一孔徑光闌,配置於第十一透鏡的一表面上,且此表面是面向第十二透鏡。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第十一透鏡以及第十二透鏡皆為球面透鏡。
本發明實施例之投影鏡頭中,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能有有效改善畸變(distortion),第三透鏡群能有效減輕場曲(field curvature)、像散(astigmatism)、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以及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所以本發明實施例之投影鏡頭能在兼顧成像品質的情況下達到廣角的優點。此外,由於本發明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所使用的透鏡數量較少,所以可降低投影鏡頭的尺寸與生產成本。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鏡頭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包括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群G1、第二透鏡群G2以及第三透鏡群G3,其中第二透鏡群G2是位於第一透鏡群G1與第三透鏡群G3之間,且第三透鏡群G3鄰近一光閥60。此光閥60可以是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但不以此為限。第一透鏡群G1、第二透鏡群G2以及第三透鏡群G3的屈光度依序為負、負、正。此外,第一透鏡群G1包括具有負屈光度的一非球面透鏡L13,而第二透鏡群G2包括一第一透鏡L1與一第二透鏡L2。第一透鏡L1是位於非球面透鏡L13與第二透鏡L2之間,且第一透鏡L1與第二透鏡L2的屈光度為負。第三透鏡群G3包括依序排列的一第三透鏡L3、一第四透鏡L4、一第五透鏡L5、一第六透鏡L6、一第七透鏡L7、一第八透鏡L8、一第九透鏡L9、一第十透鏡L10、一第十一透鏡L11以及一第十二透鏡L12。第三透鏡L3是位於第二透鏡L2與第四透鏡L4之間,且第三透鏡L3至第十二透鏡L12的屈光度依序為正、負、正、負、負、正、負、正、負、正。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群G1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群G2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群G3的焦距為F3,且投影鏡頭100例如符合下列三條件:(1)9.5≦∣F1/F∣≦12.5;(2)1.5≦∣F2/F∣≦2.2;(3)4.5≦∣F3/F∣≦6.5,或投影鏡頭100例如符合下列三條件:(1)9.5≦∣F1/F∣≦14.5;(2)0.68≦∣F2/F∣≦9;(3)4≦∣F3/F∣≦140。此外,第一透鏡L1例如為凸向第一透鏡群G1的凸凹透鏡,第二透鏡L2例如為雙凹透鏡,第三透鏡L3例如為雙凸透鏡,第四透鏡L4例如為凸向第三透鏡L3的凸凹透鏡,第五透鏡L5例如為雙凸透鏡,第六透鏡L6例如為凸向第七透鏡L7的凸凹透鏡,第七透鏡L7例如為凸向第六透鏡L6的凸凹透鏡,第八透鏡L8例如為凸向第七透鏡L7的凹凸透鏡,第九透鏡L9例如為凸向第八透鏡L8的凸凹透鏡,第十透鏡L10例如為雙凸透鏡,第十一透鏡L11例如為凸向第十二透鏡L12的凸凹透鏡,而第十二透鏡L12例如為雙凸透鏡。
為了縮減投影鏡頭100的總長,上述之第五透鏡L5與第六透鏡L6可組成一第一複合透鏡,第七透鏡L7與第八透鏡L8可組成一第二複合透鏡,而第九透鏡L9、第十透鏡L10與第十一透鏡L11可組成一第三複合透鏡。此外,第一透鏡群G1與第二透鏡群G2例如是可移動的。當螢幕(圖未式)與第一透鏡群G1之間的距離改變時,第一透鏡群G1與第二透鏡群G2可移動,以改變第一透鏡群G1、第二透鏡群G2與第三透鏡群G3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而可達到聚焦的效果。另外,投影鏡頭100可更包括一孔徑光闌,其配置於第十一透鏡L11之一表面S21上,且此表面S21是面向第十二透鏡L12,故在圖1中並未繪示孔徑光闌。在另一實施例中,孔徑光闌可配置於第十一透鏡L11與第十二透鏡L12之間。
本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中,第一透鏡群G1與第二透鏡群G2能有效改善畸變,第三透鏡群G3之第三透鏡L3至L12的屈光度的組合能有效減輕場曲、像散、球差以及色差,所以本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能在兼顧成像品質的情況下達到廣角的優點。此外,由於本發明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所使用的透鏡數量較少,所以可降低投影鏡頭100的尺寸與生產成本。另外,由於第三透鏡群G3的各透鏡L3至L12之間的結構搭配使得透鏡L3至L12之間的間距可以縮短,甚至使第三透鏡群G3具有三個複合透鏡,所以能進一步縮短投影鏡頭100的總長。
以下將舉出投影鏡頭100的六個實施例的各種數值。在表一、表三、表五、表七、表九、表十一中,間距表示第N表面至第N+1表面在光軸102上的距離,其中N是表面數。表面S1是螢幕的表面,在圖1中並未繪示,而表面S25的間距表示保護玻璃50之表面S25至光閥60之間的距離。需注意的是,下述之表一至表十二中所列的數據資料並非用以限定設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照本發明之後,當可對其參數或設定作適當的更動,惟其仍應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內。
[第一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的各種數值,請參照下列表一與表二。
在表一中,表面S3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17毫米(mm),最短距離約為14.5毫米。表面S7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26.3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9.3毫米。此外,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約介於6.7毫米至7.3毫米之間,投影鏡頭100的數值孔徑(F number)約介於2.57至2.63之間,而投影鏡頭100的視角(2ω)是大於100度。另外,表面S2、S3是非球面透鏡L13的兩表面,且其形狀符合下列公式:
上式中,Z(h)為光軸102方向之偏移量(sag),r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徑,也就是接近光軸102處的曲率半徑(如表一內之表面S2、S3的曲率半徑)。k是二次曲面常數(conic constant),h是非球面高度,即為從透鏡中心往透鏡邊緣的高度,而C2 、C4 、C6 、C8 、C10 、C12 ...為非球面係數(aspheric coefficient)。k、C2 、C4 、C6 、C8 、C10 與C12 的值如表二所示。
圖2A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其橫軸每毫米的線對數(line pair per millimeter,1p/mm),縱軸為辨識率。圖2B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圖,圖2C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distortion)圖,圖2D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lateral color)圖,而圖2E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transverse ray fan plot)。
由於圖2A至圖2E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因此可證明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不但具有廣角的特性,且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生產成本與尺寸。
[第二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的各種數值,請參照下列表三與表四。
在表三中,表面S3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14.8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3.394毫米。表面S7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26.137毫米,最短距離約為25.845毫米。此外,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約介於6.68毫米至6.8毫米之間,投影鏡頭100的數值孔徑約為2.48,而投影鏡頭100的視角(2ω)約介於113度至118度之間。F1/F約為-14.5。另外,表面S2、S3是非球面透鏡L13的兩表面,而表面S2、S3的相關數值如表四所示。
圖3A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圖3B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圖3C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圖3D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而圖3E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由於圖3A至圖3E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因此可證明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不但具有廣角的特性,且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生產成本與尺寸。
[第三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的各種數值,請參照下列表五與表六。
在表五中,表面S3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19.82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8.31毫米。表面S7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3.29毫米,最短距離約為3.24毫米。此外,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約介於6.91毫米至7.02毫米之間,投影鏡頭100的數值孔徑約為2.82,而投影鏡頭100的視角(2ω)約介於112度至115.86度之間。F2/F約為-0.68。另外,表面S2、S3是非球面透鏡L13的兩表面,而表面S2、S3的相關數值如表六所示。
圖4A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圖4B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圖4C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圖4D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而圖4E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由於圖4A至圖4E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因此可證明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不但具有廣角的特性,且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生產成本與尺寸。
[第四實施例]
第四實施例的各種數值,請參照下列表七與表八。
表七
在表七中,表面S3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16.76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1.38毫米。表面S7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15.01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4.56毫米。此外,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約介於6.35毫米至6.8毫米之間,投影鏡頭100的數值孔徑約為2.6,而投影鏡頭100的視角(2ω)約介於113.32度至117.62度之間。F2/F約為-9。另外,表面S2、S3是非球面透鏡L13的兩表面,而表面S2、S3的相關數值如表八所示。
圖5A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圖5B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圖5C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圖5D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而圖5E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由於圖5A至圖5E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因此可證明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不但具有廣角的特性,且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生產成本與尺寸。
[第五實施例]
在表九中,表面S3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22.33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9.8毫米。表面S7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12.12毫米,最短距離約為11.88毫米。此外,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約介於6.87毫米至7.07毫米之間,投影鏡頭100的數值孔徑約為2.66,而投影鏡頭100的視角(2ω)約介於113.32度至115.92度之間。F3/F約為4。另外,表面S2、S3是非球面透鏡L13的兩表面,而表面S2、S3的相關數值如表十所示。
圖6A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圖6B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圖6C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圖6D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而圖6E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由於圖6A至圖6E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因此可證明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不但具有廣角的特性,且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生產成本與尺寸。
[第六實施例]
在表十一中,表面S3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31.34毫米,最短距離約為29.3毫米。表面S7的間距是可變動距離,其最長距離約為2.51毫米,最短距離約為2.32毫米。此外,投影鏡頭100的焦距約介於6.87毫米至7毫米之間,投影鏡頭100的數值孔徑約為2.67,而投影鏡頭100的視角(2ω)約介於112.1度至116.04度之間。F3/F約為140。另外,表面S2、S3是非球面透鏡L13的兩表面,而表面S2、S3的相關數值如表十二所示。
圖7A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圖7B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圖7C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圖7D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而圖7E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由於圖7A至圖7E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因此可證明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100不但具有廣角的特性,且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生產成本與尺寸。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50...保護玻璃
60...光閥
100...投影鏡頭
102...光軸
G1...第一透鏡群
G2...第二透鏡群
G3...第三透鏡群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8...第八透鏡
L9...第九透鏡
L10...第十透鏡
L11...第十一透鏡
L12...第十二透鏡
L13...非球面透鏡
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S25...表面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鏡頭的示意圖。
圖2A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
圖2B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
圖2C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
圖2D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
圖2E是第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圖3A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
圖3B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
圖3C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
圖3D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
圖3E是第二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圖4A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
圖4B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
圖4C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
圖4D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
圖4E是第三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圖5A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
圖5B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
圖5C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
圖5D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
圖5E是第四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圖6A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
圖6B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
圖6C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
圖6D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
圖6E是第五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圖7A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光學調變傳遞函數圖。
圖7B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場曲圖。
圖7C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畸變圖。
圖7D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橫向色差圖。
圖7E是第六實施例之投影鏡頭的橫向光線扇形圖。
50...保護玻璃
60...光閥
100...投影鏡頭
102...光軸
G1...第一透鏡群
G2...第二透鏡群
G3...第三透鏡群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8...第八透鏡
L9...第九透鏡
L10...第十透鏡
L11...第十一透鏡
L12...第十二透鏡
L13...非球面透鏡
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S25...表面

Claims (9)

  1. 一種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包括具有負屈光度的一非球面透鏡;一第二透鏡群,包括一第一透鏡與一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是位於該非球面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且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的屈光度為負;以及一第三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依序排列的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一第八透鏡、一第九透鏡、一第十透鏡、一第十一透鏡以及一第十二透鏡,該第三透鏡是位於該第二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且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該第八透鏡、該第九透鏡、該第十透鏡、該第十一透鏡與該第十二透鏡的屈光度分別為正、負、正、負、負、正、負、正、負、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與該第六透鏡組成一第一複合透鏡,該第七透鏡與該第八透鏡組成一第二複合透鏡,而該第九透鏡、第十透鏡與該第十一透鏡組成一第三複合透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群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群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群的焦距為F3,且9.5≦∣F1/F∣≦12.5,1.5≦∣F2/F∣≦2.2,4.5≦∣F3/F∣≦6.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是可移動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為凸向該第一透鏡群的一凸凹透鏡,該第二透鏡為一雙凹透鏡,該第三透鏡為一雙凸透鏡,該第四透鏡為凸向該第三透鏡的一凸凹透鏡,該第五透鏡為一雙凸透鏡,該第六透鏡為凸向該第七透鏡的一凸凹透鏡,該第七透鏡為凸向該第六透鏡的一凸凹透鏡,該第八透鏡為凸向該第七透鏡的一凹凸透鏡,該第九透鏡為凸向該第八透鏡的一凸凹透鏡,該第十透鏡為一雙凸透鏡,該第十一透鏡為凸向該第十二透鏡的一凸凹透鏡,而該第十二透鏡為一雙凸透鏡。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更包括一孔徑光闌,配置於該第十一透鏡與該第十二透鏡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更包括一孔徑光闌,配置於該第十一透鏡之一表面上,且該表面面向該第十二透鏡。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該第八透鏡、該第九透鏡、該第十透鏡、該第十一透鏡以及該第十二透鏡皆為球面透鏡。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群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群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群的焦距為F3,且9.5≦∣F1/F∣≦14.5,0.68≦∣F2/F∣≦9,4≦∣F3/F∣≦140。
TW98110536A 2008-08-08 2009-03-30 投影鏡頭 TWI410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0536A TWI410671B (zh) 2008-08-08 2009-03-30 投影鏡頭
US12/509,480 US7952817B2 (en) 2008-08-08 2009-07-26 Projection le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720808P 2008-08-08 2008-08-08
TW97148089 2008-12-10
TW98110536A TWI410671B (zh) 2008-08-08 2009-03-30 投影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7206A TW201007206A (en) 2010-02-16
TWI410671B true TWI410671B (zh) 2013-10-01

Family

ID=4483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0536A TWI410671B (zh) 2008-08-08 2009-03-30 投影鏡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10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0620B (zh) * 2010-11-09 2015-04-11 Asia Optical Co Inc Zoom projection lens
TWI402556B (zh) * 2010-11-10 2013-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變焦投影鏡頭
TWI454728B (zh) * 2013-03-27 2014-10-01 Young Optics Inc 投影鏡頭
CN105259645B (zh) * 2015-11-25 2019-01-01 长春乙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场无畸变缩比物镜
US11815666B2 (en) 2019-09-06 2023-11-14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including nine lenses of −−+++−++− or −−+++−+−+, or ten lenses of −−+++−−+++ or −−−+++−+−+ refractive powers
TWI701475B (zh) * 2019-12-17 2020-08-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廣角鏡頭(二十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8221A (zh) * 2004-04-20 2006-06-14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图像拾取装置
US20060176577A1 (en) * 2005-02-07 2006-08-10 Kiwamu Kobayashi Projection lens system and projector
TW200807016A (en) * 2006-05-24 2008-02-01 Casio Computer Co Ltd Zoom lens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TW200813473A (en) * 2006-09-15 2008-03-16 Asia Optical Co Inc Periscope-type zooming le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8221A (zh) * 2004-04-20 2006-06-14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图像拾取装置
US20060176577A1 (en) * 2005-02-07 2006-08-10 Kiwamu Kobayashi Projection lens system and projector
TW200807016A (en) * 2006-05-24 2008-02-01 Casio Computer Co Ltd Zoom lens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TW200813473A (en) * 2006-09-15 2008-03-16 Asia Optical Co Inc Periscope-type zooming le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7206A (en) 201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0172B (zh) 光學鏡頭
CN108139569B (zh) 广角镜头
WO2015020006A1 (ja) 広角レンズ
TW201802518A (zh) 光學鏡頭
TWI439722B (zh) 定焦鏡頭
TWI427352B (zh) 定焦鏡頭
TWI662291B (zh) 光學鏡頭
TWI408435B (zh) 投影鏡頭
TWI512329B (zh) 變焦鏡頭
CN108318995B (zh) 一种透镜系统和镜头
CN107305276B (zh) 光学镜头
TWI403755B (zh) 定焦鏡頭
TWI410671B (zh) 投影鏡頭
US9791680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lens
KR20200089235A (ko) 렌즈가 6개 이상인 사진용 대물 렌즈
TW201441661A (zh) 廣角鏡頭
CN115185071B (zh) 光学镜头
TW201930950A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201621380A (zh) 攝像鏡頭
US7952817B2 (en) Projection lens
TWI742307B (zh) 取像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664441B (zh) 廣角鏡頭
TWI407143B (zh) 定焦鏡頭
TWI418843B (zh) 投影鏡頭
US20210072516A1 (en) Lens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