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0204B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obile terminal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0204B
TWI410204B TW099122157A TW99122157A TWI410204B TW I410204 B TWI410204 B TW I410204B TW 099122157 A TW099122157 A TW 099122157A TW 99122157 A TW99122157 A TW 99122157A TW I410204 B TWI410204 B TW I4102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ver
battery
cover
lever arm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8596A (en
Inventor
Takao Obata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Fron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Frontech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Frontech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8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8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0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02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行動終端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其具有:電池蓋,係閉塞住收容電池之電池室者;鎖定機構,係將該電池蓋鎖定於裝置本體者。
發明背景
近年來,尤其是業務用之行動終端裝置,在使用例如掃描裝置等時消耗之電力量增加,必須定期交換充電電池(例如1次/天),於是電池蓋被設計為可用簡單地操作來進行裝卸之構造。
而且,也希望電池蓋能滿足在例如掉落時即使遭受到衝擊亦不會破損,且能維持防水功能的規格。
另外,包含行動終端裝置在內之電子機器之防水規格,例如JIS/IEC(國際電子標準會議)中所謂IPX7保護等級的防水水準,係設定為在溫度範圍15~35℃等下,裝置最下端潛至水面1m之下,經過30分鐘的測試時間仍不會進水的程度。
因此,行動終端裝置最好係在不小心掉落裝置時難以毀損,且具有不會輕易損及防水功能之耐衝擊性,更者在蓋子閉塞時可得到防水所需之墊圈壓力。
對此,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構造,係在電磁波遮蔽盒中,操作複數個把手來旋轉各旋轉板,藉此使各個卡合片與突起卡合,而蓋體會被鎖定在盒本體中左右寬度方向的前後共四個位置上。
而且,專利文獻2揭示有一種構造,係在行動電子機器之電池蓋中,將電源開關作為三個位置的滑動開關,並使具有兩處突起之操作旋鈕嵌合於電池蓋凹部之三個位置中的兩個位置,再以這兩個位置鎖定電池蓋的滑動。
更且,專利文獻3揭示有一種構造,係在箱型框體中,將安裝於蓋子上之臂板以長方向中間之螺絲為中心加以旋轉,則設置於兩端之嵌合部會分別上下相反方向地嵌合於形成在框體上的嵌合穴,以將蓋子鎖定在框體的兩處上。
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雖具有以鉸鏈部與盒本體樞接來閉塞住收容部的蓋體,但是盒本體與蓋體係在左右兩側四處卡合加以鎖定之構造,故機構較為複雜,零件數量也較多。而且當不小心掉落盒本體時,鉸鏈部有受衝擊而變形或毀損之虞。而且當鉸鏈部毀損,則有損及收容部防水功能之虞。
而且專利文獻2中,操作旋鈕之兩處突起係直接嵌合於電池蓋的凹部,故不小心掉落行動電子機器時,掉落之衝擊會直接作用於操作旋鈕與電池蓋的嵌合部上,嵌合部則有毀損或脫落之虞。此時,將損及電池室的防水功能。
而且專利文獻3中,雖然採用受到衝擊也不會使鎖定(嵌合)鬆脫的構造,但完全沒考慮框體內部之防水性。因此該構造中,容易從框體與蓋的隙縫之間進水。
先前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專利文件1:日本特開平8-316678號公報
專利文件2:日本特開平9-326570號公報
專利文件3:日本特開2002-111244號公報
發明揭示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其可以簡單地構造,藉由操作操作設備使電池蓋鎖定在複數個位置上,具耐衝擊力且可保持防水性。
本發明係一種行動終端裝置,係具有:電池蓋,係設置於裝置本體且閉塞住收容電池之電池室者;及鎖定機構,係將該電池蓋鎖定於前述裝置本體,且其特徵在於,前述鎖定機構具有:桿構件,係係可移動設置於前述電池蓋者;操作設備,係操作該桿構件者;及卡合構件,係設置於前述裝置本體,且前述桿構件隨著前述操作設備之操作而移動時,使該桿構件之兩端部卡合者,前述電池蓋,係藉由前述桿構件與前述卡合構件卡合,以源自於該卡合構件之反作用力,而推壓至前述裝置本體側者。
若依本實施形態,在閉塞電池室時,電池蓋會以源自於卡合構件之反作用力而被推壓至裝置本體側,故電池室會無隙縫地被閉塞住,而可維持防水性。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從前面側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行動終端裝置的外觀圖。
第2圖係從背面側看同上裝置的外觀圖。
第3圖係取下電池蓋從背面側看行動終端裝置的外觀圖。
第4圖係從內面側看電池蓋時的外觀圖。
第5圖係從內面側看外側蓋時的外觀圖。
第6圖係將內側蓋積層於外側蓋內面時之電池蓋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係桿臂、操作板、及操作旋鈕的分解立體圖。
第8圖係同上之組裝圖。
第9圖係從內面側看電池蓋時的平面圖。
第10A圖係表示桿臂解除鎖定狀態的圖。
第10B圖係表示桿臂呈鎖定狀態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依據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圖係從前面側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行動終端裝置的外觀圖;第2圖係從其背面側看的外觀圖。
行動終端裝置,例如已知的HHT(Hand Held Terminal),係可攜帶且可進行銷售管理、庫存管理、或進貨管理、其他、無線通訊等功能的小型行動機器。
第1圖中,該行動終端裝置10係在俯視呈細長矩形的裝置本體12前面,具有輸出選單畫面或已記錄之資料的液晶顯示器(LCD)等顯示部14、作為操作輸入資料之資料輸入部的輸入鍵16、以及選擇按鈕18等,且裝置本體12內部,具有將輸入鍵16所輸入之資料等加以處理之未圖示的資料處理部(運算部)等。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行動終端裝置雖無配備,但也有配備具列印功能之印表機的規格。
第2圖中,行動終端裝置10的背面側,具有將收容電池20之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參考第3圖)加以閉塞的電池蓋22。
此電池蓋22之後會詳細敘述,可由操作旋鈕62之旋轉操作來鎖定或開鎖,而對開口部26a進行裝卸。
此行動終端裝置10,係裝載有可讀取物品(商品)上所附加之條碼資訊的未圖示之掃描器單元(標示讀取單元)。
另外,使用此行動終端裝置發送電子郵件等時,當使用者使用輸入鍵16輸入電話號碼或電子郵件位址,則會藉由遠距離用無線通訊,將資料發送給指定的通訊對象。已發送的資料會從基地台透過電話線路、LAN線路等,傳送到通信對象處。
第3圖係取下電池蓋22從背面側看行動終端裝置10時的外觀圖。
本實施形態中,電池20係充電電池,,可自由裝卸地收容於形成在裝置本體12之背面側的電池室26中。此電池室26,係藉由以電池蓋22覆蓋開口部26a,而維持防水功能。
開口部26a,係開口在裝置本體12之長方向(第3圖中Y方向)之下方側大約一半處。而且,裝置本體12之長方向大略中央處,且在開口部26a的上方側,形成有鎖定機構收容部28。
此鎖定機構收容部28,在裝置本體12背面與收容部本身的邊界上形成有高低差。此高低差相當於覆蓋鎖定機構收容部28之電池蓋22的厚度部分。如此一來,若將電池蓋22裝配於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則裝置本體12的背面便成為平滑表面(參考第2圖)。
而且,鎖定機構收容部28在裝置本體12之寬度方向(第3圖中X方向)的大略中央處,具有操作旋鈕收容部32。而且此鎖定機構收容部28之寬度方向的左右兩端側,設置有作為咬卡合構件之朝向裝置本體12長方向(第3圖中Y方向)下方的卡合銷34、35。此卡合銷34、35會與後述之鎖定機構60的桿背61卡合。
而且,在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下方(第3圖中Y方向下方)的左右端部切削出爪安裝部36、37。電池蓋22之爪40、41(參考第4圖)係勾掛固定於此爪安裝部36、37。
而且,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周圍,係形成有較薄之壁面30。後述之墊圈48(參考第4圖等)抵接於此壁面30,以維持電池室26之防水功能。
第4圖係從內面側看電池蓋22時的外觀圖。
此電池蓋22,係具有將外側蓋22A和內側蓋22B加以積層的一體構造。
此電池蓋22可閉塞住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並對衝擊力等具有特定強度,且具有達到優秀防水規格標準之防水功能(例如JIS/IEC中的IPX7等級)。
第5圖,係從內面側看外側蓋22A時的外觀圖。
如第5圖所示,外側蓋22A係由合成樹脂等(例如聚碳酸酯)彈性材料所構成,中央處具有蓋本體23。此外側蓋22A具有形成於長方向(第5圖中Y方向)上方側的導臂板38與鎖定機構60。
此導臂板38係直立設置於厚度方向(第5圖中Z方向)。此導臂板38係引導作為桿構件之桿臂61往寬度方向移動(第5圖中X方向)。此桿臂61係藉由操作旋鈕62之操作而往寬度方向移動。
而且,蓋本體23之長方向(第5圖中Y方向)下方側的左右端部,形成有爪40、41。此爪40、41係安裝於前述裝置本體12之爪安裝部36、37。然後此爪40、41會嵌入爪安裝部36、37,並藉由鎖定鎖定機構60,而將外側蓋22A(電池蓋22)裝配於裝置本體12。
而且,蓋本體23之寬度方向(第5圖中X方向)的左右端部,朝長方向連續形成有直立設置於厚度方向(第5圖中Z方向)內面側的側面肋42、43。此側面肋42、43,係沿著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的側邊壁面30來形成。
第6圖係將內側蓋22B積層於外側蓋22A內面時之電池蓋22的分解立體圖。
本實施形態中,內側蓋22B係具有:補強板46,係由與外側蓋22A不同材料所構成而作為補強構件者;黏著膠帶44,係設置於該補強板46之外側蓋22A側面而作為黏著材料者;和墊圈48,係設置在補強板46之與黏著膠帶44相反一側而作為密封構件者。如此一來,內側蓋22B藉由黏著膠帶44黏貼積層於外側蓋22A上。
黏著膠帶44,係使用例如類似雙面膠帶的矩形框狀彈性材料。此黏著膠帶44,係具有將外側蓋22A與補強板46加以黏著與緩衝的功效。因此,黏著膠帶44要求具黏著性與耐衝擊性。而且,此黏著膠帶44為了防水,亦具有不進水性。
補強板46係補強外側蓋22A之機械性強度者,故由具有耐磨損性及耐衝擊性的金屬板(例如不鏽鋼)所構成。
此補強板46,係具有在中央處有開口50a之板本體50,形成於此板本體50之長方向(第6圖中Y方向)上方側的蓋部51,突出於長方向下方側的左右一對突起56、57,和形成於板本體50寬度方向(第6圖中X方向)之左右端部的左˙右肋部53、54。
如此一來,補強板46之板本體50,會補強外側蓋22A的蓋本體23,而且補強板46之左‧右肋部53、54會補強外側蓋22A的側面肋42、43。更且,補強板46之突起56、57會補強外側蓋22A之爪40、41。另外,補強板46之蓋部51會保護鎖定機構60,此補強板46具有耐磨損性,故即使合成樹脂製之外側蓋22A的框部分與其他物體接觸而磨損,因有補強板46就不會磨損到內部。因此,電池蓋22所覆蓋之電池室26(參考第3圖)不會露出,而可維持電池室26內部的防水性。
而且,此補強板46具有耐衝擊性,故即使合成樹脂製的外側蓋22A因掉落等而破損,含有補強板46之內側蓋22B亦不會破損。因此電池室26不會露出,而可維持電池室26內部的防水性。
而且,補強板46之右肋部54的長方向上方端部,係設置有略L字型,突出於厚度方向(第6圖中Z方向)內面側,而作為變形防止構件的變形防止金屬零件58。
鎖定機構60之桿臂61,係被補強板46之蓋部51所保護,當桿臂61往長方向移動時,該端部會從蓋部51突出。因此,變形防止金屬零件58有防止桿臂61之長方向其中一端側(第6圖中X方向右端側)於厚度方向(第6圖中Z方向)內面側變形的功能。
墊圈48係由具有不進水性的橡膠或合成樹脂所構成。此墊圈48係呈在中央處具有矩形開口48a的矩形框狀。另外,開口48a之大小係形成為與補強板46之開口50a一樣大,或是更大。
此墊圈48,係藉由未圖示之黏著膠帶或黏著劑,黏貼於補強板46之其中一面(與黏著膠帶44相反側的面)上。如此一來,外側蓋22A會與補強板46及墊圈48一體積層。
另外,墊圈48以特定壓力推壓至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的周圍壁面30,藉此利用該反作用力來維持電池室26的防水功能。
而且如前述之內容,電池蓋22中,內側蓋22B之補強板46上的突起56、57突出於比外側蓋22A之爪40、41寬度方向更內側位置。因此,此突起56、57會勾掛在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的下端部,來補強勾掛部。
其次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鎖定機構60。
鎖定機構60,係在電池蓋22覆蓋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時,將該電池蓋22推壓鎖定於裝置本體12側的機構。藉由此鎖定動作,電池蓋22會被推壓至裝置本體12側,來維持電池室26內部的防水性。
此鎖定機構60,係可移動地設置於電池蓋22而作為桿構件的桿臂61,操作此桿臂61而作為操作手段之操作旋鈕62,和設置於裝置本體12且當桿臂61隨著操作旋鈕62之操作而移動時,卡合桿臂61之兩端部(65a、67)的卡合銷34、35(參考第3圖)。
第7圖係桿臂61、操作板63、及操作旋鈕62的分解立體圖。第8圖係以上零件之組裝圖。
第7圖及第8圖中,桿臂61係具有具備第1端部65a的矩形框狀之框體部65,相對於此框體部65在第7圖下方(Z方向)具有高低部且水平延伸的平板部66,和具有自平板部66朝圖之上方(Z方向)之些許地高低部且水平延伸的第2端部67。
如此一來,電池蓋22閉塞住電池室26時,桿臂61會往第7圖之右方(X方向)移動,第1端部65a會卡合於裝置本體12之卡合銷35,同時第2端部67會卡合於卡合銷34。
另外,桿臂61之平板部66直立設置有操作銷68。另一方面,操作板63形成有貫通孔69。操作板63係藉由此貫通孔69而被安裝於桿臂61之操作銷68上。
此貫通孔69相對於操作板63之中心形成為偏心狀態。因此嵌插至此貫通孔69之操作銷68,也相對於操作板63之中心安裝為偏心狀態。如此一來,旋轉操作旋鈕62時,桿臂61則往長方向移動。
另外,操作板63上除了貫通孔69之外,還形成有複數個(在圖中有4個)貫通孔70。操作板63係使用此貫通孔70安裝為與操作旋鈕62結合且無法旋轉之狀態。
桿臂61係相對於電池蓋22被保持為可朝寬度方向(第5圖及第6圖中X方向)移動的狀態。惟桿臂61相對於電池蓋22無法朝厚度方向(第5圖中Z方向)移動。如此一來,當旋轉操作旋鈕62,桿臂61就會往長方向移動而卡合於卡合銷34、35。
又,第8圖所示之變形防止金屬零件58為防止因桿臂61的第2端部67凹陷等所造成之變形的金屬零件。因其可防止在長時間使用下,外力作用於桿臂61之第2端部67而造成的變形。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雖說明以變形防止金屬零件58覆蓋桿臂61之其中一端側(第2端部67)的情況,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也可用相同之金屬零件,覆蓋桿臂61之兩端部(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
如此一來,可防止外力分別作用於桿臂61之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而造成桿臂61之各端部變形。
第9圖係從內面側看電池蓋22時的平面圖。
第9圖中,若將操作旋鈕62往箭頭B方向旋轉操作,則桿臂61會往箭頭C方向移動。如此一來,桿臂61之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會卡合於卡合銷34、35(參考第3圖)而鎖定電池蓋22。
而且若將操作旋鈕62往反方向旋轉操作,則桿臂61會往與箭頭C相反之方向移動,解除電池蓋22之鎖定。
第10A圖及第10B圖係表示桿臂61之動作狀態的圖。
第10A圖表示桿臂61對卡合銷34、35(參考第3圖)的解除鎖定狀態,第10B圖表示桿臂61對卡合銷34、35的鎖定狀態。
如第10A圖所示,在桿臂61之解除鎖定狀態中,桿臂61並不與卡合銷34、35卡合。
亦即在此狀態下,桿臂61之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係位於在長方向(X方向)上遠離卡合銷34、35的位置。此狀態下,電池蓋22僅覆蓋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並未鎖定。
其次如第10B圖所示,當旋轉操作旋鈕62,桿臂61就會藉由操作板63及操作銷68而往長方向(箭頭C方向)移動。
另外,此操作旋鈕62之轉動,實際上是在電池蓋22覆蓋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的狀態下,才旋轉操作旋鈕62。
如此一來,桿臂61會往長方向(X方向)移動,其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之上面(第10A圖中的A面、A’面)會進入卡合銷34、35之下側(Z方向)而卡合。如此一來,桿臂61與卡合銷34、35則處於卡合狀態。
藉由此卡合,第4圖所示之電池蓋22會閉塞住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另外,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之前端形成為推拔面以方便卡合於卡合銷34、35。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桿臂61的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之上面(第10A圖中的A面、A’面),係位於比卡合銷34、35之最下面稍微上方(第10圖中Z方向)的位置。
如此一來,第1端部65a及第2端部67卡合於卡合銷34、35的狀態下,桿臂61(以及電池蓋22)藉由卡合銷34、35之反作用力而稍微往下方(箭頭D方向)移動。
藉由此桿臂61往下方(箭頭D方向)之移動,保持該桿臂61之電池蓋22會被推壓至裝置本體12側。如此一來,墊圈48會被推壓至電池室26之周圍壁面30,來維持防水功能。在此狀況下,若墊圈48具有彈性,則防水功能可更加提升。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剖面形狀為圓形之金屬棒來作為卡合銷34、35,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使用剖面多邊形或橢圓形或半圓形等等。如此一來,桿臂61卡合於卡合銷34、35時,桿臂61比較容易抵接於卡合銷34、35之角部,並往下方(箭頭D方向)移動。
如此一來,本實施形態中,係可藉由旋轉電池蓋22中央之操作旋鈕62,使桿臂61往長方向移動,而將此桿臂61卡合於裝置本體12之寬度方向左右端的兩支卡合銷34、35。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桿臂61並沒有固定在裝置本體12或電池蓋22上而可自由移動。因此,即使不小心掉落裝置本體12,也很難直接對桿臂61造成衝擊。因此桿臂61不會變形而可保持電池蓋22之鎖定狀態。如此一來,電池蓋22不會脫離,就可繼續維持電池室26之防水功能。
而且,操作操作旋鈕62來移動桿臂61,使其卡合於裝置本體12之兩支卡合銷34、35的狀態下,桿臂61之端部(例如第2端部67)係被形成於補強板46之變形防止金屬零件58所覆蓋加以保護。藉此,即使經過長期使用,也可防止桿臂61之第2端部67變形(例如往裝置本體12側彎曲)。
而且,要將電池蓋22裝配於裝置本體12,必須將電池蓋22蓋在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上,然後使該電池蓋22往長方向(第3圖中Y方向)下方滑動。如此一來,電池蓋22之爪40、41會嵌入爪安裝部36、37,然後再操作操作旋鈕62。如此一來,電池蓋22就會閉塞住電池室26之開口部26a,進一步卡合於兩處之卡合銷34、35以完成鎖定。
另外,此時補強板46之突起56、57也會嵌入開口部26a之壁面30,故可增強電池蓋22的裝配強度。
若依本實施形態,鎖定機構60具有桿臂61、操作旋鈕62、及設置於裝置本體12之卡合銷34、35,當桿臂61卡合於卡合銷34、35,電池蓋22就會因為源自於卡合銷34、35之反作用力而被推壓至裝置本體12側,故可確保電池室26之防水性。
而且,若依本實施形態,裝置本體12係由合成樹脂等彈性材料所構成,電池蓋22之墊圈48抵接推壓於電池室26周圍之壁面30,故電池蓋22可無縫隙地閉塞住電池室26的開口部26a。因此可確保墊圈壓力,維持電池室26之防水性。
而且,若依本實施形態,桿臂61並未被固定於裝置本體12或電池蓋22上,故即使不小心掉落裝置等,桿臂61本身也不易受到直接衝擊。因此桿臂61與卡合銷34、35之卡合不易脫落,電池室26也不會露出而受到完整保護。
10...行動終端裝置
12...裝置本體
14...顯示部
16...輸入鍵
18...選擇按鈕
20...電池
22...電池蓋
22A...外側蓋
22B...內側蓋
23...蓋本體
26...電池室
26a...開口部
28...鎖定機構收容部
30...壁面
32...操作旋鈕收容部
34、35...卡合銷
36、37...爪安裝部
38...導臂板
40、41...爪
42、43...側面肋
44...黏著膠帶
46...補強板
48...墊圈
48a、50a...開口
50...板本體
51...蓋部
53...左肋部
54...右肋部
56、57...突起
58...變形防止金屬零件
60...鎖定機構
61...桿臂
62...操作旋鈕
63...操作板
65...框體部
65a...第1端部
66...平板部
67...第2端部
68...操作銷
69、70...貫通孔
第1圖係從前面側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行動終端裝置的外觀圖。
第2圖係從背面側看同上裝置的外觀圖。
第3圖係取下電池蓋,從背面側看行動終端裝置的外觀圖。
第4圖係從內面側看電池蓋時的外觀圖。
第5圖係從內面側看外側蓋時的外觀圖。
第6圖係將內側蓋積層於外側蓋內面時之電池蓋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係桿臂、操作板、及操作旋鈕的分解立體圖。
第8圖係同上之組裝圖。
第9圖係從內面側看電池蓋時的平面圖。
第10A圖係表示桿臂解除鎖定狀態的圖。
第10B圖係表示桿臂呈鎖定狀態的圖。
22...電池蓋
22A...外側蓋
22B...內側蓋
23...蓋本體
40、41...爪
43...側面肋
46...補強板
48...墊圈
51...蓋部
56、57...突起
58...變形防止金屬零件
60...鎖定機構
61...桿臂
62...操作旋鈕

Claims (3)

  1. 一種行動終端裝置,係具有:電池蓋,係設置於裝置本體且閉塞住收容電池之電池室者;及鎖定機構,係將該電池蓋鎖定於前述裝置本體者,且其特徵在於,前述鎖定機構具有:單一桿構件,係可移動地設置於前述電池蓋者;操作設備,係可旋轉地設置於前述電池蓋而可操作該桿構件者;及卡合構件,係設置於前述裝置本體,且前述桿構件隨著前述操作設備之操作而移動,使該桿構件之兩端部卡合者,前述電池蓋,係藉由前述桿構件與前述卡合構件卡合,以源自於該卡合構件之反作用力,而推壓至前述裝置本體側者,於前述操作設備在由旋轉中心偏心之位置設有孔,前述桿構件具有銷,且於設在前述操作設備之孔插入安裝前述銷,而藉由前述操作設備之旋轉操作朝向前述卡合構件直線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行動終端裝置,其中前述操作設備係設置於前述桿構件之長方向的中央,且前述桿構件會隨著前述操作設備之旋轉操作而在長方向上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行動終端裝置,其中前述電池蓋具有變形防止構件,其係防止前述桿構件之長方向的兩端部中至少一者在前述裝置本體側發生變形。
TW099122157A 2010-04-30 2010-07-06 Mobile terminal device TWI410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7722 WO2011135728A1 (ja) 2010-04-30 2010-04-30 携帯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596A TW201138596A (en) 2011-11-01
TWI410204B true TWI410204B (zh) 2013-09-21

Family

ID=4486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2157A TWI410204B (zh) 2010-04-30 2010-07-06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73116B2 (zh)
CN (1) CN102484230B (zh)
TW (1) TWI410204B (zh)
WO (1) WO20111357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755A (zh) * 2017-02-08 2017-04-26 广东霍德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采集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8736U (zh) * 1989-04-24 1990-11-20
JP2002111244A (ja) * 2000-09-29 2002-04-12 Nec Eng Ltd カバーのロック機構
JP2002170534A (ja) * 2000-12-01 2002-06-14 Sanwa Denshi Kiki Kk 電池駆動機器
TWM354779U (en) * 2008-10-02 2009-04-11 Wistron Corp Case of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110810A (ja) * 2007-10-30 2009-05-21 Fujitsu Ltd 携帯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3764A (ja) * 2001-12-06 2003-06-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収容部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KR100498358B1 (ko) * 2003-07-05 2005-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배터리 고정장치
JP2005174558A (ja) * 2003-12-05 2005-06-30 Canon Electronics Inc 電子機器
CN1968296B (zh) * 2005-11-18 2010-06-0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8736U (zh) * 1989-04-24 1990-11-20
JP2002111244A (ja) * 2000-09-29 2002-04-12 Nec Eng Ltd カバーのロック機構
JP2002170534A (ja) * 2000-12-01 2002-06-14 Sanwa Denshi Kiki Kk 電池駆動機器
JP2009110810A (ja) * 2007-10-30 2009-05-21 Fujitsu Ltd 携帯機器
TWM354779U (en) * 2008-10-02 2009-04-11 Wistron Corp Case of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230A (zh) 2012-05-30
WO2011135728A1 (ja) 2011-11-03
JPWO2011135728A1 (ja) 2013-07-18
TW201138596A (en) 2011-11-01
CN102484230B (zh) 2014-11-05
JP5373116B2 (ja)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450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248812B2 (en) Cover latch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075212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JP2008287422A (ja) キーボードの結合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07864579B (zh) 防水帽及电子设备
JP2014087059A (ja) 電子装置用保護ケース
US20080100262A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8251408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I410204B (zh) Mobile terminal device
JP5962953B2 (ja) 防滴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156839A (ja) カード読取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257851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2066707A1 (ja) カバーのロック構造
TWI489850B (zh) Mobile terminal device
JP2013157499A (ja) 電子機器
US8353540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952833B2 (e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receiving apparatus
JP2016201553A (ja) 防滴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949855B2 (ja) 電子機器
WO2013183641A1 (ja) 電子機器
JP7432107B2 (ja) 情報端末
JP2012253268A (ja) 電子機器
JP2021125104A (ja) 情報端末
JP2005174558A (ja) 電子機器
JP2021125102A (ja) 情報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