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9253B - A method for distilling a liquid containing an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distilling a liquid containing an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9253B
TWI409253B TW097120654A TW97120654A TWI409253B TW I409253 B TWI409253 B TW I409253B TW 097120654 A TW097120654 A TW 097120654A TW 97120654 A TW97120654 A TW 97120654A TW I409253 B TWI409253 B TW I4092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tillation
liquid
polymerizable compound
acid
liquid cont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0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4797A (en
Inventor
Tokumasa Ishida
Masahiro Uemur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904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4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9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92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5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67/5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14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 B01D3/141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where at least one distillation column contains at least one dividing wal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51/43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of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51/4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of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7/00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57/02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with only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unsaturation
    • C07C57/03Monocarboxylic acids
    • C07C57/04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52Esters of acyclic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the esterified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n acyclic carbon atom
    • C07C69/533Monocarboxylic acid ester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7C69/54Acrylic acid esters;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03/00Distillation: processes, separato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Description

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的蒸餾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蒸餾方法,詳而言之,係有關一種將含有(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等之易聚合性化合物之液體進行蒸餾之方法。更詳而言之,係有關一種如下之蒸餾方法,係將含有如(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之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以分批式進行單蒸餾之際,對於蒸餾結束後殘留於蒸餾裝置內的蒸餾殘渣液並不直接丟棄,而是將該一部份回收至蒸餾裝置內,藉此而有效地利用蒸餾殘渣液中所含的阻聚劑者。
將如(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等之易聚合性化合物進行蒸餾並精製者在工業上廣泛地實施,並依其產量而選擇連續式蒸餾或分批式蒸餾。
連續式蒸餾之具體例示係如:美國專利案第6649787號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技術:其係在(甲基)丙烯酸酯之連續製程中,除了將蒸餾塔之罐出液所含的阻聚劑加以再利用之外,並回收殘存於罐出液中之(甲基)丙烯酸酯者。
又如美國專利案第6380424號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技術:其係在(甲基)丙烯酸與氧化烷撐反應所得之(甲基)丙烯酸羥基烷酯之連續精製製程中,使用具有空塔部份之蒸餾裝置與薄膜式蒸餾裝置而精製(甲基)丙烯酸羥基烷酯者。
如該等之專利文獻所示,係提示在連續式的蒸餾製程 中之阻聚法,以及用以得到高純度製品之技術。
另一方面,在分批式蒸餾時,因隨著蒸餾時間的增加而減少蒸餾裝置內所保有的液量,因此經由高沸點物質的濃縮使蒸餾裝置內的溫度上升,而擔憂再沸器(reboiler)管內等、或蒸餾裝置內有聚合物發生的情形。更且,因保有液量的減少而亦擔憂循環幫浦引起孔蝕(cavitation)的情形。對於該等之各個問題雖可採取減少餾出比例的手段而加以解決,然而此時卻會產生因增加所廢棄之廢棄油量而使損失增大之新的問題。而且,為了提升餾出比例以改善收率,必須在蒸餾裝置內配置填充物或塔板使氣液接觸而提高蒸餾效率。然而,此時為了抑制蒸餾裝置內聚合物的產生而必須導入防止聚合之複雜系統,結果使經濟效益不佳。
在此,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分批式單蒸餾方法,其係將含有(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等之易聚合性化合物之液體以分批式進行蒸餾時,為防止蒸餾裝置內部中之聚合,除了選擇可成為單純的阻聚系統之單蒸餾形式以外,並減低所廢棄之作為廢油的蒸餾殘渣液之量。
本發明者等為解決上述之課題,經專心致志研討之結 果發現: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在分批式單蒸餾結束後,將所排出之蒸餾殘渣液,在下回之後的分批式單蒸餾中、經特定時期、較佳為特定之量,經由在蒸餾裝置內回收,即可防止蒸餾裝置內之聚合,遂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使用分批式單蒸餾形式的蒸餾裝置,將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進行單蒸餾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蒸餾方法,其特徵係:在初期饋入原料之70質量%以上餾出之際,將之前以分批式單蒸餾所得易聚合性化合物餾去後之蒸餾殘渣液供至上述蒸餾裝置並持續進行該單蒸餾者。
如依本發明之蒸餾方法,使用既有之分批式單蒸餾裝置,並以單純的阻聚系統,即可得到精製之易聚合性化合物。如在以不回收蒸餾殘渣液的習知方法之單蒸餾中,會在較短時間中於蒸餾裝置內產生聚合物。相對於此,如依本發明之蒸餾方法,藉由將蒸餾殘渣液在蒸餾裝置內回收即可使長期間安定地運作。然而,僅將蒸餾殘渣液在蒸餾裝置內進行回收,因會影響所得之精製的易聚合性化合物的製品純度,因此需要本發明所揭示之在特定時機於蒸餾裝置內回收。
如依本發明之蒸餾方法,即可減低所廢棄之作為廢油的蒸餾殘渣液之量,尤其是,不須特別的阻聚系統即可抑制蒸餾裝置內的聚合。
發明實施之最佳型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實施型態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蒸餾方法加以詳細說明。然而本發明之範圍並不僅限於該等說明,除了下述之例示外,在無損及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可適當地變更而實施。另外,本說明書中記載著「X至Y」之範圍係表示「X以上Y以下」者。
本發明實施型態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蒸餾方法係在初期饋入原料之70質量%以上餾出之際,將蒸餾殘渣液供至分批式單蒸餾形式的蒸餾裝置內並持續進行該蒸餾。
上述蒸餾殘渣液係指分批式單蒸餾結束後殘留於蒸餾裝置內的液體之意。該蒸餾殘渣液在送至廢油儲存槽之後,其中一部分供給(回收)下回的分批式單蒸餾,剩餘的一部份當成廢油排出系統外。更且,下回的分批式單蒸餾結束後之蒸餾殘渣液同樣地送往廢油儲存槽,其中一部分供給(回收)下回的分批式單蒸餾,剩餘的一部份當成廢油排出系統外。之後反覆地施行此操作。
在可適用本發明實施型態之蒸餾方法的易聚合性化合物方面,通常包含不純物(或雜質),而只要為在用以去除該不純物所施行的蒸餾步驟時易於聚合之液體者即可。其例可列舉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酐、丙烯腈或該等之酯體及衍生物。丙烯酸酯方面之適用對象可列舉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 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等;而甲基丙烯酸酯方面之適用對象可列舉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等。
在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方面,可為包含更高沸點物質、溶媒以及易聚合性物質生成時之副產物的混合物。
易聚合性化合物係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該等之酯體,而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方面可例示如:於此含有溶媒或其他之不純物者。如此之不純物方面,易聚合性化合物為丙烯酸以及丙烯酸酯時,在接觸氣相氧化反應而得丙烯酸時所副生者可列舉如:乙酸、丙酸、丙烯醛、馬來酸、水、福馬林。易聚合性化合物為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酯時,在接觸氣相氧化反應而得甲基丙烯酸時所副生之不純物可列舉如:甲基丙烯醛、丙烯酸、乙酸等。另外可列舉如: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酯化步驟所生成之不純物、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該等之酯體的精製步驟所生成之不純物。
本發明實施型態之蒸餾方法方面,為防止(甲基)丙烯酸等之聚合性物質的聚合,一般可添加作為阻聚劑之(甲基)丙烯酸等易聚合性化合物之習知化合物。
如此之阻聚劑方面可列舉如:酚化合物類、胺化合物類、銅鹽化合物類、錳鹽化合物類、氮氧基化合物類、N-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類、2,2,6,6-四甲 基哌啶化合物類、亞硝基化合物類以及該等之分解物等。該等之阻聚劑可使用單一種,或可併用2種以上。
上述酚化合物類方面雖無特別限定,惟其例可列舉如:氫醌、甲基氫醌、第三丁基氫醌、2,6-二-第三丁基氫醌、2,5-二-第三丁基氫醌、2,4-二甲基-6-第三丁酚、對甲氧基酚等。其中亦以對甲氧基酚,尤其與氮氧基化合物類以及胺化合物類併用之際,由於阻聚效果優於氫醌,因而為佳。並且,該等之酚化合物類可併用2種以上。
上述胺化合物類方面雖無特別限定,惟其例可列舉如:吩噻嗪、雙-(1-甲基苯)吩噻嗪、3,7-二辛基吩噻嗪、雙-(1-二甲基苯偶醯)吩噻嗪、硫撐二苯胺等。
上述銅鹽化合物類並無特別限定,可為無機鹽、有機鹽之任一種,而可使用各式各樣者。其例可列舉如:二烷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乙酸銅、環烷酸銅、丙烯酸銅、硫酸銅、硝酸銅、氯化銅等。該等之銅鹽化合物類亦可使用一價、二價之任一者,在上述銅鹽化合物類中,由效果等之點而言,則以二烷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為佳。
二烷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可列舉如:二甲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戊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己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甲基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甲基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甲基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甲基戊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甲基己基二硫代胺基甲酸 銅、甲基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乙基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乙基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乙基戊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乙基己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乙基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丙基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丙基戊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丙基己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丙基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丁基戊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丁基己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丁基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戊基己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戊基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己基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等。該等之二烷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可為一價或二價之銅鹽。該等之中,由效果之點以及容易取得之點等而言,以二甲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以及二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為佳,特別以二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為更佳。
上述錳鹽化合物類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可列舉如:二烷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錳(烷基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之任一者,可為相同或互異)、二苯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錳、甲酸錳、乙酸錳、辛酸錳、環烷酸錳、乙二胺四乙酸之錳鹽化合物等,該等可使用一種以上者。
在N-氧化合物類方面並無特別限定,只要為一般作為乙烯化合物之阻聚劑的習知N-氧化合物類者均可使用。該等之中,以下述式(1)所示之2,2,6,6-四甲基哌啶氧類為適用。
[化1] (惟式中之R1 表示CHOH、CHCH2 OH、CHCH2 CH2 OH、CHOCH2 OH、CHOCH2 CH2 OH、CHCOOH、或C=O;R2 表示H或CH2 OH)。如為N-氧化合物類者,則無特別限定而均可使用。為得到良好的阻聚效果,宜使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合物、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合物、4,4'-二-(2,2,6,6-四甲基哌啶氧基)癸二酸酯、4,4',4"-三-(2,2,6,6-四甲基哌啶氧基)磷酸酯中之一種或二種以上者。
N-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類之代表例可列舉如:1,4-二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1-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等。該等N-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二種以上使用。
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類之具體例可列舉如:2,2,6,6-四甲基哌啶、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等,並可使用該等之一種以上者。另外,N-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類或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類亦有含於市售之N-氧化合物製品中作為不純物之情形。在如 此之情況下,羥由使用市售之N-氧化合物,而可與N-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或2,2,6,6-四甲基哌啶化合物併用。
上述之亞硝基化合物類方面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可列舉如:對亞硝基酚、亞硝基苯、N-亞硝基二苯胺、亞硝酸異壬酯、N-亞硝基環己基羥基胺、N-亞硝基苯基羥基胺以及該等之銨鹽等,並可使用該等之一種以上者。
如使用上述之阻聚劑,其添加量係依操作條件等而適當地調整,並無特別限定,而相對於毎批之初期饋入原料,以0.0001至1質量%為佳,以0.001至0.5質量%更佳。
在上述之阻聚劑之添加方法方面並無特別限定,當阻聚劑為固體時,宜以固體(粉體)或以溶於液體之狀態(母液)而添加,而且亦可導入分解氣體。當阻聚劑為液體時,宜以直接狀態或以溶於液體之狀態(母液)而添加,當阻聚劑為氣體時,宜以氣體之狀態而添加。
對於上述阻聚劑之添加時機方面亦無特別限定,可在蒸餾步驟中之任意時點進行添加,惟當阻聚劑為固體時,可先與初期饋入成分同時添加於蒸餾裝置內。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蒸餾方法中,如有必要亦可在上述阻聚劑中與分子狀氧併用。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蒸餾方法中,為提高阻聚效果,可在上述阻聚劑中與酸類併用。酸類方面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可列舉如:乙二酸、乙二酸酐、丙二酸、丁二酸、丁二酸酐、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酐、辛酸、 己二酸、癸二酸、十四烷二羧酸、1,2,4-丁烷三羧酸、1,3,6-己烷三羧酸、1,2,3,4,丁烷四羧酸、1,2,3,4-戊烷四羧酸、1,6,7,12-十二烷四羧酸、苯甲酸、鄰苯乙酸、間苯乙酸、對苯乙酸、苯二甲酸、苯二甲酸酐、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均苯四甲酸、均苯四甲酸酐、1,2,4-苯三羧酸、1,4,5,8-萘四羧酸、1,3,5,7-萘四羧酸、水楊酸、醋酸等之羧酸類以及羧酸酐類。該等可單使用一種,亦可將二種以上併用。
如使用上述酸類,該添加量可依使用之阻聚劑種類、添加量等之條件而適當地調整,並無特別限定,而相對於毎批之初期饋入原料,酸類之總添加量以0.0001至2質量%為佳,以0.001至0.5質量%更佳。如為0.0001質量%以上時,因可獲得充分之阻聚效果而佳。且如為1質量%以下時,因難以使蒸餾殘留液引起性狀惡化而佳。
上述酸類之添加方法方面並無特別限定,可一次投入(添加),亦可分成二次以上投入。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蒸餾係在真空下進行,該真空度以0.66hPa至1000hPa為佳,以1.33hPa至666hPa更佳。如為0.66hPa以上,則在更加容易使易聚合性化合物之蒸氣凝縮並回收之點,較為理想。如為1000hPa以上,則在操作溫度不上升而可有效地抑制蒸餾裝置內的聚合之點,較為理想。
依據圖式而加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蒸餾方法。第1圖係呈示本發明之蒸餾方法的系統圖,然並不僅限於 此,在無損於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可適當地變更而實施。
第1圖中,將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例如含有(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等之粗製液(以下,亦可將該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稱為「初期饋入液」)由管路9饋入批式單蒸餾裝置(以下,亦可單稱為「蒸餾裝置」)1中,此處,將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單蒸餾以批式進行。在蒸餾裝置1之下部中,使蒸餾裝置內液流出,並使循環幫浦5與加熱源之再沸器4介由循環管路6連接,將蒸氣等之熱媒體導入再沸器4並將饋入液進行加熱、蒸餾。
蒸餾餾出液係經由餾出管路8而送至製品儲存槽2中。批式單蒸餾結束時,將殘留於蒸餾裝置內之蒸餾殘渣液(以下亦稱為「蒸餾底殘液」)經由循環管路6、蒸餾底殘液之送液管路10送至廢油儲存槽3並儲存於此。另外,第1圖中雖無圖示,而實際上在廢油儲存槽3中備有冷卻裝置,其係在蒸餾結束後如有高溫之蒸餾底殘液的混入亦可立即冷卻並保存於低溫中。
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蒸餾方法方面,首先,將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饋入蒸餾裝置1中,於此,將初期饋入液之蒸餾以批式進行,餾出物送至製品儲存槽2,且蒸餾結束後之蒸餾底殘液送至廢油儲存槽3後,在廢油儲存槽3內進行冷卻並保存。
接著,將新的饋入液裝入蒸餾裝置1中,即開始批式單蒸餾。此處,將蒸餾開始前的初期饋入液量作為V。此時,餾出物之液量成為0.7xV以上之際,將廢油儲存槽3 中之蒸餾底殘液的至少一部分經由廢油供給幫浦11、廢油回收管路7而供至蒸餾裝置1,再持續進行蒸餾。其中,在第1圖中,雖由循環幫浦5之吸入側所供給,然並不限於此,亦可直接供至蒸餾裝置1。蒸餾結束後,蒸餾底殘液送至廢油儲存槽3後,與儲存於廢油儲存槽3之液體混合後,再進行冷卻、保存。
其後,反覆地進行上述之操作。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批式單蒸餾中,蒸餾底殘液的供給係餾出物之液量,以成為0.7xV至0.95xV之時點而開始者為佳,以成為0.75xV至0.9xV之時點而開始者為更佳。在晚於0.7xV之階段才開始進行供給時,因可使所得精製之易聚合性化合物更進一步提高其純度,因而為佳。而且,在早於0.95xV之階段開始進行供給時,因有關對保存於蒸餾裝置1之液量的增加,液面亦高於再沸器管板,因此在蒸餾裝置1內可避免聚合物的發生之虞。更且,亦可避免使蒸餾底殘液循環之循環幫浦5引發氣蝕(cavitation)之危險性,因而為佳。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蒸餾底殘液之供給,係可將蒸餾底殘液投入蒸餾裝置內者即可,而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一般所使用之送液幫浦或壓送者。而且,上述蒸餾底殘液之供給,可為連續式投入或間歇式投入之任一種,而無特別限定。另外,連續式投入係指毎次少量且連續投入之型態,間歇式投入係指脈衝式或間歇性地分成任意次數投入之型態。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廢油儲存槽3如可儲存蒸餾底殘液即可,而其形狀等並無特別限定,為了抑制含於蒸餾底殘液中之阻聚劑的變質,宜具有將蒸餾底殘液進行冷卻之冷卻裝置。在冷卻方法方面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一般所進行的方法。在冷卻溫度方面,以將上述蒸餾底殘液(餾去易聚合性化合物後之蒸餾殘渣液)冷卻至50℃以下之溫度者為佳,以冷卻至35℃以下之溫度者更佳,以冷卻至20℃以下之溫度者為特佳。另外,對於冷卻溫度達到如上述所要的溫度為止之時間,將蒸餾底殘液之移送結束之時點作為起點,以在1.0小時之內為佳,0.5小時之內為更佳。而且,以在與冷卻後之溫度相同之溫度下儲存者為佳。冷卻溫度為50℃以下時,則含於廢油中之阻聚劑因不易變質而可充分發揮阻聚效果,因而為佳。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中的再沸器4,可有效地加熱饋入液即可,其型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強制循環式多管式再沸器、自然循環式多管式再沸器等。而且,加熱源方面,除了再沸器之外,亦可使用旋管(coil)或套管(jacket)等。
本發明並非僅限於上述之實施型態者,在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範圍內可作各種變更。亦即,在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範圍內,將經適當地變更之技術手段組合所得之實施型態,亦包含在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實施例]
以下,依製造例、實施例以及比較例而更詳加說明本 發明,然本發明並不僅限於該等之實施例。
製造例
將容量2000L之SUS316製蒸餾裝置(單蒸餾形式。設有多管式再熱器作為加熱源,並使用循環幫浦使之強制循環)之內壓進行真空吸引至5.33hPa後,饋入甲基丙烯酸與環氧乙烷反應而得之含有甲基丙烯酸羥乙酯(以下記載為「HEMA」)之液體1150 kg(93.5質量%)、作為阻聚劑之對甲氧基酚0.12 kg,以及吩噻嗪0.20 kg,將蒸氣通過再沸器,開始上述含有HEMA之液體的蒸餾。
從液溫達到70℃之時點,即開始餾出,之後在85℃則為固定。餾出量成為980 kg(初期饋入液之85.2質量%)之時點即結束蒸餾,得到蒸餾底殘液170 kg。爾後,將所得蒸餾底殘液全部移往廢油儲存槽中,使液溫冷卻至48℃。同時,蒸餾底殘液之送液剛結束後之廢油儲存槽內之溫度升至75℃,30分鐘後成為48℃。
實施例1
(首次蒸餾)
在與製造例相同的蒸餾裝置中,饋入甲基丙烯酸與環氧乙烷反應而得之含有HEMA之液體1150 kg、作為阻聚劑之對甲氧基酚0.12 kg,以及吩噻嗪0.20 kg後開始蒸餾。
從餾出液量成為810 kg(初期饋入液之70.4質量%)之時點,即將製造例中所得蒸餾底殘液62 kg(初期饋入液之5.4質量%),以送液幫浦供給至蒸餾裝置,並持續蒸餾。從 開始餾出經過3.5小時後,在餾出液量成為1100 kg(初期饋入液之95.7質量%)之時點即停止蒸餾。
蒸餾結束後,殘留於蒸餾裝置內之蒸餾底殘液112 kg移送至與製造例相同之廢油儲存槽中,使液溫冷卻至18℃。同時,蒸餾底殘液之送液剛結束後之廢油儲存槽內之溫度升至70℃,40分鐘後成為18℃。爾後,將廢油儲存槽中所存之液體50kg作為廢油排出系統外。
(第2次以後之蒸餾)
在與首次蒸餾相同之蒸餾裝置中,饋入含有HEMA之液體1150 kg(93.5質量%)、作為阻聚劑之對甲氧基酚0.12 kg,以及吩噻嗪0.20 kg後開始蒸餾。
從餾出液量成為810 kg之時點,即將廢油儲存槽中所存之蒸餾底殘液62 kg(初期饋入液之5.4質量%),以送液幫浦供給至蒸餾裝置,並持續蒸餾。從開始餾出經過3.5小時後,在餾出液量成為1100 kg(初期饋入液之95.7質量%)之時點即停止蒸餾。
蒸餾結束後,殘留於蒸餾裝置內之蒸餾底殘液112 kg移送至廢油儲存槽中,使液溫冷卻至18℃。同時,蒸餾底殘液之送液剛結束後之廢油儲存槽內之溫度升至70℃,40分鐘後成為18℃。爾後,將廢油儲存槽液50 kg作為廢油排出系統外。
其後,反覆進行上述之操作,總共實施150批次,在蒸餾裝置內並不產生聚合物而穩定地運作。
而且,此時所得製品HEMA之純度為97.8質量%。
實施例2
除了將蒸餾中供給之蒸餾底殘液改為210 kg(初期饋入液之18.3質量%)之外,與實施例11行同樣之操作。
總共實施150批次,在蒸餾裝置內並不產生聚合物而穩定地運作。
而且,此時所得製品HEMA之純度為97.3質量%。
實施例3
除了將蒸餾底殘液之供給改為餾出液量成為1050 kg(初期饋入液之91.3質量%)之時點之外,與實施例1進行同樣之操作。
總共實施150批次,在蒸餾裝置內並不產生聚合物而穩定地運作。
而且,此時所得製品HEMA之純度為97.4質量%。
比較例1
除了不供給蒸餾底殘液之外,與實施例1進行同樣之操作。
在經過30批次之時點,因確認出蒸餾裝置內的聚合而停止蒸餾。
比較例2
除了將蒸餾底殘液之供給改為與含有HEMA之液體的 饋入時期同時實施之外,與實施例1進行同樣之操作。
在經過150批次後,在蒸餾裝置內雖未見到聚合物的產生,然此時所得製品HEMA之純度卻降低至95.4質量%。
比較例3
除了將蒸餾底殘液之供給改為在餾出液量成為690 kg(初期饋入液之60.0質量%)之時點而開始之外,與實施例1進行同樣之操作。
在經過150批次後,在蒸餾裝置內雖未見到聚合物的產生,然此時所得製品HEMA之純度卻降低至95.8質量%。
同時,本申請案係依據2007年6月1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07-154453號者,其揭示內容經參照而全文引用。
1‧‧‧蒸餾裝置
2‧‧‧製品儲存槽
3‧‧‧廢油儲存槽
4‧‧‧再沸器
5‧‧‧循環幫浦
6‧‧‧循環管路
7‧‧‧廢油回收管路
8‧‧‧餾出管路
9‧‧‧管路
10‧‧‧送液管路
11‧‧‧廢油供給幫浦
第1圖係本發明之蒸餾方法的一種型態之系統圖。
1‧‧‧蒸餾裝置
2‧‧‧製品儲存槽
3‧‧‧廢油儲存槽
4‧‧‧再沸器
5‧‧‧循環幫浦
6‧‧‧循環管路
7‧‧‧廢油回收管路
8‧‧‧餾出管路
9‧‧‧管路
10‧‧‧送液管路
11‧‧‧廢油供給幫浦

Claims (5)

  1. 一種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之蒸餾方法,係使用分批式單蒸餾形式之蒸餾裝置,將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進行單蒸餾的蒸餾方法,其特徵係:在初期饋入原料之70質量%以上餾出之際,將之前以分批式單蒸餾所得易聚合性化合物餾去後之蒸餾殘渣液供至上述蒸餾裝置並持續進行該單蒸餾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的蒸餾方法,其中,在初期饋入原料之70質量%以上90質量%以下餾出之際,將之前以分批式單蒸餾所得易聚合性化合物餾去後之蒸餾殘渣液供至上述蒸餾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的蒸餾方法,其中,將上述蒸餾殘渣液在5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貯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的蒸餾方法,其中,相對於各批的單蒸餾中之初期饋入原料,供至上述蒸餾裝置之蒸餾殘渣液量為3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含有易聚合性化合物的液體的蒸餾方法,其中,上述易聚合性化合物係(甲基)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酯。
TW097120654A 2007-06-11 2008-06-03 A method for distilling a liquid containing an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TWI409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4453A JP4995645B2 (ja) 2007-06-11 2007-06-11 易重合性化合物含有液の蒸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4797A TW200904797A (en) 2009-02-01
TWI409253B true TWI409253B (zh) 2013-09-21

Family

ID=4012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0654A TWI409253B (zh) 2007-06-11 2008-06-03 A method for distilling a liquid containing an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995645B2 (zh)
KR (1) KR101513942B1 (zh)
CN (1) CN101679199B (zh)
TW (1) TWI409253B (zh)
WO (1) WO20081529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3035A1 (de) * 2009-05-12 2010-11-18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urethangruppenhaltigen (Meth)acrylsäureestern
JP5500965B2 (ja) * 2009-12-14 2014-05-2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モノマー精製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7145B (en) * 1995-10-02 2000-10-01 Idemitsu Pertro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inhibiting polymerization of a vinyl compound
TW488955B (en) * 1998-02-20 2002-06-0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Distilling apparatus and distilling method
CN1625544A (zh) * 2002-01-29 2005-06-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甲基)丙烯酸的制造方法
CN1246060C (zh) * 1999-04-23 2006-03-2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在薄膜型蒸发装置中避免聚合反应发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2970B2 (ja) * 1999-10-07 2004-11-2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精製方法
US6649787B1 (en) * 1999-10-12 2003-11-18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meth) acrylic acid ester
JP4068839B2 (ja) * 2001-12-11 2008-03-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易重合性物質の貯蔵タン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7145B (en) * 1995-10-02 2000-10-01 Idemitsu Pertro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inhibiting polymerization of a vinyl compound
TW488955B (en) * 1998-02-20 2002-06-0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Distilling apparatus and distilling method
CN1246060C (zh) * 1999-04-23 2006-03-2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在薄膜型蒸发装置中避免聚合反应发生的方法
CN1625544A (zh) * 2002-01-29 2005-06-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甲基)丙烯酸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95645B2 (ja) 2012-08-08
TW200904797A (en) 2009-02-01
CN101679199A (zh) 2010-03-24
KR20100024409A (ko) 2010-03-05
CN101679199B (zh) 2013-05-29
JP2008303200A (ja) 2008-12-18
KR101513942B1 (ko) 2015-04-21
WO2008152946A1 (ja)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20059A (zh) 酯組成物的製備系統及使用彼之酯組成物的製備方法
JP2004339116A (ja) 易重合性物質の製造方法
US20200181056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h)acrylic acid
JP2014534972A (ja) 直接エステル化により2−オクチルアクリラー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08517982A (ja) 無水(メタ)アクリル酸の改良された製造方法
TWI409253B (zh) A method for distilling a liquid containing an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JP2000103763A (ja) ビニル化合物の重合防止方法
JP6006801B2 (ja)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7207409B (zh) 在制造(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中回收贵重产物
JP3990580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重合防止方法
JP5059400B2 (ja) 平衡制限反応の実施方法
US6723872B2 (en) Production process for hydroxyalkyl ester
US9873656B2 (en) Process for ruthenium-catalysed transviny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US9850193B2 (en) Process for ruthenium-catalysed transviny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TW200307666A (en) Hydroxyalkyl (meth)acrylate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JP6117796B2 (ja) ジアルキルアミノ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において貴重な生成物を回収する方法
JPS6150937A (ja) カルボン酸アンモン水溶液から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法
JP2008201780A (ja)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2193885A (ja)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143325B2 (ja)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4269417A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5334390B2 (ja) ビニル基含有化合物の重合防止剤および重合防止方法
JP5191463B2 (ja) アルキレングリコールジ(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7836266A (zh) 生产高纯度丙烯酸丁酯的改进的方法
JP2014031326A (ja) 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