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5695B - 紙箱及其胚片 - Google Patents

紙箱及其胚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5695B
TWI405695B TW99123916A TW99123916A TWI405695B TW I405695 B TWI405695 B TW I405695B TW 99123916 A TW99123916 A TW 99123916A TW 99123916 A TW99123916 A TW 99123916A TW I405695 B TWI405695 B TW I4056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tongue
female
configuration
tab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23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4606A (en
Inventor
Martinus C M Bakx
John M Holley Jr
Kyle Schumaker
Bradford J Walling
Original Assignee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filed Critical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Priority to TW99123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569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04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4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5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5695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Packages (AREA)

Description

紙箱及其胚片
本發明係有關可將一對板片,例如紙箱之搭接板片固定在一起的板片互鎖裝置。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板片係由紙板包裝件所用胚片的對向端提供,使該等對向端連接及互鎖住。
據知可利用從一板片(例如紙箱包裝件的一端)戳出的鎖固舌片將一對板片互鎖住。該等鎖固舌片係被設成可穿過從另一板片(例如紙箱包裝件的對向端)戳出之扣持舌片所界定成的對應孔口。舉例來說,美國第4,093,116號專利案及美國第5,131,588號專利案均曾揭示及列舉過這類「穿孔鎖固件(punch-locks)」。
基於節省成本及環保的理由,所使用的材料,尤其是紙板及塑料包裝所用者宜輕量化,另就鎖固機制的位置而言,也宜具有較大的撓性。因此,基於這些及其它理由,本發明謀求在板片互鎖機制的領域提供改良結構。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種將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的配置,該配置包括一第一與第二陽舌片以及一第一與第二陰舌片,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陽舌片是分別利用第一及第二鉸接線而被鉸接到第一板片,以及第一陰舌片係利用第三鉸接線而被鉸接到第二板片,且第一及第二鉸接線則彼此岔開。
較佳地,該陽舌片在取向上設成第一及第二折疊線與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角度關係。
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彼此保持一個小於或大於90度的角度。
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與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個實質為45度的角度。
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設成彼此實質保持垂直。
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係朝著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岔開。
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係偏離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岔開。
較佳地,一第三陽舌片沿著第五鉸接線而被鉸接到第一板片,其中該第一、第二及第五鉸接線係設成彼此岔開。
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彼此保持接觸關係,以致形成一頂點。
較佳地,包括一片沿著第四鉸接線而被鉸接到第二板片的第二陰舌片。
較佳地,該第三鉸接線設成與第二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角度關係。
較佳地,該第三及第四鉸接線設成彼此及/或與第二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角度關係。
較佳地,所有及/或各個陰舌片的自由端或側緣在形狀及安排上被設成可促使所有及/或對應的陽舌片係彎折成與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角度關係。
較佳地,該陽舌片的寬度比陰舌片短。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種將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的配置,該配置包括一片在該等板片的第一片上形成的陽舌片和一片在該等板片的第二片上形成的陰舌片,當該二板片疊合時,若使陽舌片和陰舌片一起移位而離開該等疊合板片的平面,該配置即可經操作,而將此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該陽舌片及陰舌片各自包括一個鉸接到使其形成之所屬板片上的底部,還包括分開的側緣,其中該陰舌片包括可供接合陽舌片的一側緣,以便將該第一及第二板片鎖固在一起的裝置。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種將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的配置,該配置包括一片在該等板片的第一片上形成的陽舌片和一片在該等板片的第二片上形成的陰舌片,當該二板片疊合時,若使陽舌片和陰舌片一起移位,而離開該等疊合板片的平面,該配置即可經操作,而將此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該陽舌片及陰舌片各自包括一個鉸接到使其形成之所屬板片上的底部,還包括分開的側緣,其中該陰舌片可嵌插到二片陽舌片之間,以便將該等陽舌片分開和將移位的該陰與陽舌片鎖固在一起,據以將該第一及第二板片鎖固在一起。
可選擇性地,該陽鎖固片分成二片陽舌片,而該陰舌片則可嵌插在這二片陽舌片之間,以便將該等陽舌片分開,並將移位的該陰與陽舌片鎖固在一起,據以將該第一及第二板片鎖固在一起。
可選擇性地,該陰舌片包括一肩部及一頭部,該肩部及頭部則設成可供形成一個能使一片陽舌片之側緣接合的掣子(catch)。
可選擇性地,該肩部屬於陰舌片的斜邊緣,該陽舌片係被移位成能使其底面抵住該斜邊緣。
可選擇性地,該陽舌片在陰舌片一移位離開第二板片的平面時,便能繞著第二板片上所形成的一個斜邊緣彎折。
可選擇性地,其中該陽舌片一側緣的端點偏離另一隔開之側緣的端點,據以促使陽舌片形成可繞著斜邊緣彎折的天然鉸鍊。
可選擇性地,該陽舌片繞著與該陽舌片想像中間軸向偏斜一角度的一或以上折疊線彎折。
較佳地,該陽舌片包括一條將該陽舌片分開的切割線,且該二片陽舌片各繞著一條與該切割線偏斜一角度的折疊線彎折,促使該二片陽舌片可彎折離開彼此,其中該陰舌片則包括二個斜肩部與一頭部,該頭部可位於那二片陽舌片之間,致使各該陽舌片隔開的邊緣可接合在陰舌片的頭部與對應斜肩部之間所形成的一掣子內。
可選擇性地,該陽舌片之折疊線所偏斜的角度與陰舌片的斜邊緣偏斜類似角度,以致陽舌片可繞著其折疊線和繞著陰舌片一移位離開第二板片的平面時,即在第二板片形成的一邊緣彎折,其中該折疊線與該邊緣實質係以平行關係疊合。
可選擇性地,該陽舌片包括在形狀及尺寸上均設成能與第二板片靠近一邊緣(E)的那部份接合的凸出肩部,該邊緣則是在陰舌片一移位離開第二板片的平面時,即在第二板片所形成。
一種紙箱,其包括二片利用先前任一項所定義之配置而互鎖的板片。
一種包裝,其包括若干物品,及如前項所定義的一紙箱。
茲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將本發明詳細說明於後,其中:圖1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纏繞式紙箱之胚片的平面圖,其設有可將胚片底板互鎖在一起的板片互鎖裝置,以便將纏繞式紙箱穩固在組立狀況;圖2所示者係圖1之胚片的部份放大圖,其中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全形版」與「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圖3所示者係以圖1之胚片形成的纏繞式紙箱透視圖,其中可在紙箱底部見到「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圖4所示者係胚片(與圖1所示者相類似)的部份放大圖,其中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構成的「全形版」與「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圖5所示者係圖4之二片板片彼此疊合的示意圖,其中上方板片予以透明顯示,以便能見到通常看不到的下方板片各部件;該等部件係以虛線顯示;圖6、7及8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二種變型的透視圖,其中互鎖裝置被布署成可將板片固定在一起;圖9所示者係胚片(與圖1所示者相類似)的部份放大圖,其中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構成的「全形版」與「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圖10所示者係圖9所示「全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以鎖固組態顯示出的透視圖;圖11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紙箱的胚片平面圖,其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圖12A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陰元件放大平面圖;圖12B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元件放大平面圖;圖13所示者係圖11至圖12B之板片互鎖裝置處於布署完成組態的平面圖;圖14所示者係設有圖11所示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右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圖15所示者係設有圖11所示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左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圖16所示者係由圖11所示之胚片形成一紙箱而從上方觀看的透視圖;圖17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紙箱的胚片平面圖,其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圖18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及陰元件放大平面圖;圖19所示者係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右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圖20所示者係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左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圖21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紙箱的胚片平面圖,其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圖22所示者係圖21所示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及陰元件放大平面圖;圖23A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陰元件放大平面圖;圖23B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元件放大平面圖;以及圖24所示者係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從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
現將說明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該等實施例僅為列舉說明,因而不代表可供實現本發明之所有方式的詳盡記錄。法律並未要求,而且也難以悉數說明與列舉出可供實現本發明之方式的各種可能變化與組合。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均載有能使讀者瞭解本發明的具體細節,但本發明在無該等細節的情況下亦可實現。
在所述的各不同實施例中,相似的參照號碼係用以表示各列舉實施例中的相似部件,僅在前頭多加「100」及「200」的數字以茲區別不同的實施例。
現請參閱圖1,所示者係一種採用諸如紙板或塑料之類可彎折片材構成的胚片10,以供形成如圖3所示的一種纏繞式紙箱30。胚片10的尺寸、形狀及構型設成可牢牢固定住六支排成2x3列的瓶子。從前述說明可瞭解,板片互鎖裝置在許多應用中均可採用。尤其在包裝領域的應用上,板片互鎖裝置有其益處,但用以形成包裝之包裝材料的式樣,所包裝的物品,及包裝物品的數量則可從許多不同的選項中選用,因而胚片10及其形成的紙箱30僅代表可實現本發明的許多不同方式其中的一種而已。
該胚片10設有依序從一片連結到下一片的若干板片,其包括:一第一底板12,一第一側板14,一頂板16,一第二側板18,與一第二底板20。此外,該胚片10另包括許多完全可選用,以便在形成紙箱30時,能將物品B固定於紙箱內的部件,該等部件包括:踵部鎖固孔22,撕裂式取物孔裝置28,瓶頂固定孔24,及把手裝置26。然而,這些部件不屬於本發明的一部份,故不再予以詳述。
胚片10的第一及第二底板12、20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所示的第一實施例有兩種變型,即「半形版(half-version)」(IM1)與「全形版(full-version)」(IM2)。這兩種變型(IM1,IM2)的「陽」元件M1、M2是從第一底板12戳出,反之「陰」元件F1、F2則是從第二底板20戳出。
圖2所示者係第一及第二底板12、20的特寫圖。第一型的板片互鎖裝置(IM1)包括陽元件M1與陰元件F1。陽元件M1由一條弧形切割線34與一條線形切割線32界定而成。弧形切割線34的第一端點與線形切割線32的端點相合。從這一點開始,弧形切割線34與線形切割線32岔開而在彼此間形成一個代表陽元件M1之陽舌片39的部位。弧形切割線34的另一端點36則與橫越在切割線32及弧形切割線34之間的一條選用的折疊線或鉸接線41相合。弧形切割線34與線形切割線32兩者未相合的端點較佳地彼此朝板片12水平及垂直軸向偏離及隔開,因而與選用的鉸接線41保持一角度。
該陽舌片39可繞著鉸接線41彎折,而離開第一底板12的平面,並可插入該舌片所產生的一個孔口內,致使陰元件F1移位而離開第二底板20的平面。陰元件F1是由一條線形切割線42,一頭部44,一斜肩部48,與一條第二線形切割線53界定而成。該頭部44則由一個圓形端界定而成。
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構成的第二型(IM2)板片互鎖裝置,亦在圖2中以放大視圖予以顯示出來。實際上,陽元件M2包括二個彼此以鏡像形式毗連的M1型陽元件。因此,陽元件M2包括一對陽舌片39a、39b,該對舌片是由二條並排的連續且為弧形切割線34界定而成。該對陽舌片39a、39b則由一條線形切割線32a隔開。該線形切割線32a的第一端點與所述兩條連續且為弧形切割線34的一個中點相合。該線形切割線32a的第二端點則朝第一底板12的水平及垂直軸向偏離弧形切割線34的端點。選用的斜折疊線41使線形切割線32a的第二端點與各弧形切割線34的鄰接端點相連接。
該第一實施例的兩種變型之陽元件M1及M2的鉸接線41係用來控制陽舌片39、39a、39b從第一底板12平面移位離開的方向。
在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構成的第二型(IM2)板片互鎖裝置中,該陰元件F2是一對彼此以鏡像形式毗連,卻無中間切斷線(slit line)的陰元件F1。陰元件F2包括一頭部44,兩個斜肩部48,和另外二條以端點46為止境的切割線53。因而界定出的陰舌片43可當作始終鉸接到第二底板20的單一件予以移位而離開第二底板20的平面。
圖4所示者係板片互鎖裝置的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的互鎖元件亦有二種變型(IM3及IM4),亦即「半形版」(IM3)與「全形版」(IM4)。第二實施例的這些變型與第一實施例的唯一差異在於陽元件M101與M102未設選用的折疊線41。
現將配合第二實施例的「全形版」(IM4),接著再配合「半形版」(IM3)予以說明板片的第一種互鎖方法。
將第一及第二底板112、120互鎖的第一道步驟是將第二底板120置於第一底板112上面。圖5所示者即為這第一道步驟,其中第二底板120係透明顯示,以便能看見第一底板112的陽元件M101與M102(若不透明顯示,即看不到)。該等陽元件M101與M102則以虛線顯示。
讓第一及第二底板112、120互鎖的第二道步驟是施力推送陽舌片139抵住陰舌片143,並將陰舌片143從第二底板120的平面推出。當陰舌片143移位而離開第二底板120的平面時,立即在端點146之間形成一條天然摺痕162並在陰舌片143的頭部144與第二底板120之間形成一個間隙「G」。該對陽舌片139a、139b所施加的力量會推送該等陽舌片139a、139b穿過間隙「G」。當陽舌片139a、139b從第一底板112的平面彎折出來時,立即會沿著各弧形切割線134的端點136與線形切割線132a的端部之間的一條假想線而形成一條天然摺痕164a、164b。該陰舌片143之頭部144的圓形形狀及尺寸將有助於陽舌片139a、139b分開或岔開。於是,就使陽舌片139a、139b繞著陰舌片143移位所產生之孔口的邊緣(「E」)彎折或皺摺164a、164b。同樣地,各弧形切割線134之端點136與線形切割線132端部的偏離性質意謂著所形成的天然摺痕164a、164b係傾斜的,且與陰元件F102的斜肩部實質保持平行取向。此舉也有助於陽舌片139a、139b促使中間頭部144的任一邊移動。
當不再施加上推力量時,該彎折的舌片143、139a、139b就會試圖回彈。紙板沿著天然形成之摺痕162、164a、164b而具有的天然彈性意謂著已移位的舌片143、139a、139b將會試圖回復到原先未彎折的平面狀態。然而,因為陽舌片139a、139b已被推送越過陰舌片143的邊緣,且因陰舌片143回彈時即會卡在陽舌片139a、139b之間,使得陽舌片139a、139b彼此被推得更開,所以移位的舌片143、139a、139b無法回復到原來未彎折的平面狀態。在此同時,該陽舌片139a、139b也會試圖朝著與陰舌片143試圖移動之方向的反向回彈到原先的平面位置。結果,該陰舌片143與陽舌片139a、139b彼此會反向作動並防止回復到原先未彎折的狀態。該舌片143、139a、139b的反向力量將有助於使陰舌片143與陽舌片139a、139b維持鎖固接合關係。彎折之陽舌片139a、139b的角度係由邊緣「E」導引,且較佳地與斜肩部148實質保持平行取向,進一步加強各個陽舌片139a、139b與陰舌片143之斜肩部148的鎖固接合。該等因素有助於確切互鎖住第一及第二底板112、120。此外,該對陽舌片139a、139b的線形邊緣132a可卡入頭部144與斜肩部148之間的一個凹處,使該舌片143、139a、139b的鎖固互接關係更加地穩固。圖6所示者即為陽舌片139a、139b與陰舌片143的鎖固接合情形。
現請參閱第二實施例「半形版」(IM3)的互鎖情形。首先(利用外力)迫使陽舌片139向上彎折。所施加的力量也會讓陰舌片143移位而離開第二底板120的平面。採取如同前述的方法,將陽舌片139推送越過陰舌片143的斜肩邊緣148。當力量被卸除時,陰舌片143各自會試圖往回彎折到原來的平面狀態。為達成此舉,陰與陽舌片143、139彼此會試圖朝反向彎折。當陰舌片143試圖回彈到原來的平面位置時,該頭部144會阻止陽舌片139回彈到原來的位置。同樣地,該陽舌片139的存在及其鉸接線的角度也會阻止陰舌片143完全回彈到原來的平面狀態,於是該等舌片143、139的反向要求就導致陽舌片139抵住陰舌片143斜肩部148的互鎖平衡狀態。圖7所示者即為陽舌片139與陰舌片143的互鎖接合。
圖8所示者係「全形版」(IM4)所屬陽舌片139a、139b與陰舌片143的互鎖接合,以及「半形版」(IM3)所屬陽舌片139與陰舌片143的互鎖接合。
採用如同前述的方法,即可達成第一實施例之「全形版」(IM2)與「半形版」(IM1)鎖固配置的互鎖。特定的分界折疊或鉸接線41使陽舌片39、39a、39b易於抵住邊緣「E」從事斜角彎折,並有助於陽舌片39、39a、39b抵住陰舌片43具有類似角度的斜肩部48。
在使用前述鎖固機制而將第一及第二底板12;112、20;120互鎖起來的第二種可選用的方法中,係先將第一底板12;112置於第二底板20;120的上面。接著施加外力將陰舌片43;143往上推送離開第二底板20;120的平面。陽元件M1、M2、M101、M102位在陰元件F1、F2、F101、F102的上面。此外,也施力促使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移位離開第一底板12;112的平面。另將陰舌片43、143從第二底板20;120的平面推出和穿過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移位後所產生的間隙。將頭部44;144推送越過線形切割線32、32a;132、132a,以便讓陰舌片也移位離開第一底板12;112的平面。以此種方式,陰舌片43;143及所有或各個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均會從一底板12;112豎起。當外力被卸除時,鎖固舌片43;143、39;39a、39b、139;139a、139b即會(因為紙板材質的天然彈性)試圖回彈到原本未彎折的位置。
為求達成此舉,鎖固舌片43;143、39;39a、39b、139;139a、139b彼此會試圖朝相反方向移動,直到抵達一個讓陰舌片43;143或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均因對方而無法再移動的平衡位置為止。在此位置,該陰舌片43;143的斜肩部48;148會抵住鄰接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的底面。此外,陰舌片43;143的頭部44;144與鄰接的斜肩部48;148會產生一個可卡住線形切割線32、32a;132界定而成之邊緣的凹處。
在「全形版」(IM2、IM4)中,該陰鎖固頭部44;144也用以推開陽舌片39a、39b;139a、139b,進一步限制該等陽舌片39a、39b;139a、139b無法回彈到原來未彎折的位置,因此增加了互鎖配置的張力設定。此舉有助於產生較強大及較穩固的鎖固機制。
互鎖裝置(IM1、IM2、IM3、IM4)的第二種接合方法在附圖中未顯示出來。
圖9所示者係板片互鎖裝置的第三實施例。該第三實施例的互鎖元件也有二種變型(IM5及IM6),即「半形版」(IM3)與「全形版」(IM4)。第三實施例的這些變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陽舌片239、239a、239b的形狀是以較誇大與凸出的方式所設成。此外,該陽舌片239、239a、239b設有一個短直側緣237。凸出部236與所屬的斜折疊線241(以及中間切割線232a)配合運作,以便在該陽舌片239、239a、239b被嵌置,因而繞著折疊線241裂開或彎折時,該凸出部236會從(陰舌片243被移位而離開第二底板220平面所形成的)鎖固孔略向外移。陽鎖固舌片239、239a、239b的這種向外移動可加深或強化陽鎖固舌片239、239a、239b在鎖固孔內的接合。這是因為凸出部236會與鎖固孔之側緣或邊緣「E」的一部份接合,尤其是在鄰接短直側緣或邊緣237的部位。事實上,該凸出部236係懸置於第二底板220之上,可限制該陽舌片239、239a和239b進一步的往後運動,使陽舌片239、239a和239b在陰舌片返回原來未折疊狀態時發揮更強的阻力,因而提升了互鎖配置的穩定鎖固能力。
如同該陰舌片243的斜邊緣,隨而也如同鎖固孔的對應部,該陽舌片239,239a和239b的折疊線宜有一角度,促使陽舌片239、239a和239b繞著其折疊線241彎折。
該陽舌片的折疊線241與鎖固孔邊緣(E)的至少一部份斜邊緣(E)實質以平行關係疊合。
該陽舌片包括一個在形狀及尺寸上設成能與鎖固孔對側邊緣接合的凸出肩部。
當陽舌片移位而離開第二板片的平面時,即會在第二板片形成鎖固孔的側緣。
理應瞭解的是,在不違本發明的範圍內能作成種種的變化,例如,鎖固舌片43;143、39;39a、39b、139;139a、139b的尺寸及形狀均可調整以配合各種不同尺寸或形狀的板片。
此外,該切割線32、32a;132、132a雖已被說明為線形,但在其它實施例中,其形狀亦可為非線形。該切割線32、32a;132、132a的形狀較佳地設成與頭部44;144及鄰接斜肩部48;148之間的凹處互補。以此種方式,該切割線32、32a;132、132a所界定之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的邊緣就可卡入該凹處以增進互鎖機制的穩定接合。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有或各個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均設有一凹槽、切口或凹口,以便進一步強化該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與陰舌片43;143之頭部44;144及鄰接肩部48;148之間所設掣子、凹處或缺口的接合。
折疊線41;141已被說明成完全可選用,但要瞭解的是,在某些情況下,劃分出一條折疊線將有助於讓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離開第一底板12;112平面的移位受控。若是折疊線41;141變成與陰舌片43;143之斜肩部48;148在第二底板20;120所產生的邊緣「E」對齊時,此舉更是有利。因此,如設有折疊線41;141者,該折疊線較佳地與陰舌片之斜肩部48;148所產生的邊緣「E」對齊,且在形狀上也適宜地與該斜肩部相類似。其它實施例則是設想成陰舌片的肩部48;148可以不是直緣,且其具有的角度也可以跟所示與所述者不同。在該等配置中,若能使對齊肩部48;148的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易於彎折,且選用折疊線41;141的形狀設成與該肩部互補,自是有其益處。以此種方式,就可將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弄成與陰舌片43;143的肩部48;148接合,並與該肩部保持貼合接觸關係。
在某些情況下,劃分出一條折疊線有助於讓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離開第一底板12;112平面的移位可減低紙板意欲返回原來未彎折位置的天然彈性。就第二種彎折方法而言,這點十分重要或有利。在該等配置中,可善加利用切割線32、32a;132、132a端點與弧形切割線34之端點36的偏離安排,促使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在該等端點之間皺摺,因而讓這種偏離安排易於採取一種跟陰舌片之肩部48;148互補的方式對陽舌片進行有角度的彎折,致使這二種舌片能保持鎖固貼合狀態。
在未顯示的另一實施例中,該陰舌片43;143設有一條分界折疊線,致使陰舌片43;143易於移位而離開第二底板20;120的平面。該折疊線係設於「全形版」的端點46;146之間,並在端點46;146與線形切割線42;142的端點之間。
此外,該鎖固頭部44;144的形狀及尺寸可跟先前所述與所示者不同。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該鎖固頭部44;144係有角度而非圓形,例如方形、梯形或三角形(列舉作為不以該等可選用形狀為限的範例)。該鎖固頭部亦設想成包括二個不同的元件,各該元件可選擇性設有一個用以卡住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之邊緣的凹處,且該等不同的元件合宜地分開而提供一種能使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彼此彎折隔開的裝置。該種鎖固頭部44;144可具有一種「馬蹄鐵」式的形狀。在切割線32a;132a設於一對陽舌片39a、39b;139a、139b之間的「全形版」互鎖配置中,具有此種鎖固頭部更為有利。
在本發明範圍內尚可作成其它變化。例如,互鎖裝置的尺寸、形狀、位置及數量均可改變。陰舌片43;143的側邊在其它實施例中並非直緣。
此外,在板片鎖固應用係採用一個以上互鎖裝置的應用用途中,所設想的是只能使用「全形版」的互鎖裝置;只能使用「半形版」的互鎖裝置;或使用「全形版」及「半形版」的組合。在前述任一組合中,互鎖裝置均可將所有的陰舌片設在一板片上和將所有的陽舌片設在另一板片上,或將混合的陰與陽舌片設於各板片上(屆時在一板片上的陰元件要與另一板片上的陽元件對齊)。於某些情況下,有些互鎖元件會採用開始時是讓陰元件疊合陽元件的第一種互鎖方法予以互鎖,其它的板片互鎖裝置則會採用開始時是讓陽元件疊合陰元件的第二種互鎖方法予以互鎖。
在板片鎖固應用係採用一個以上互鎖裝置的應用用途中,鄰接的板片互鎖裝置不必然沿著板片的相同縱軸而設。事實上,本發明的一個益處即為互鎖裝置屬於小巧型(占用面積小),尤其是可將互鎖裝置設在互鎖板片之小區域內的「半形版」(IM1、IM3)。如圖3所示,纏繞式攜具的組合底板可供支承物品,豎立的舌片43;143、39;39a、39b、139、139a、139b需設於該等物品之間的間隙。在講求效率的包裝中,這些間隙可能很小且位置不方便。然而,即使是這類配置,仍能使用本發明的互鎖裝置。
圖11至圖16所示者係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
胚片310的第一及二底板312、320設有依據第四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IM7。
圖12A及圖12B圖所示者為第一及第二底板312、320的特寫圖。
板片互鎖裝置IM7包括一個陽元件M302與一個陰元件F302。
陽元件M302包括三個陽舌片339a、339b、339c。
第一陽舌片339a沿著第一折疊線341a被鉸接到第一底板312,第二陽舌片339b沿著第二折疊線341b被鉸接到第一底板312,第三陽舌片339c沿著第三折疊線341c被鉸接到第一底板312。
該第一、第二及第三折疊線341a、341b、341c相對於彼此各設成保持一角度。
第一及第三折疊線341a、341c較佳地彼此保持垂直,更佳者是設成彼此保持45度的角度。
第一、第二及第三陽舌片339a、339b、339c係一個鄰接下一個依序從第一底板312戳出,以便第一及第二陽舌片339a、339b至少部份共享一條共用的切斷線,以及第二及第三陽舌片339b、339c至少部份共享一條共用的切斷線。
第一陽舌片339a包括沿著本身第一側緣340a而設的一肩部與一腰部,該第一側緣340a係位於鄰接第二陽舌片339b之第二側緣的對向。
第三陽舌片339c包括沿著本身第一側緣340c而設的一肩部與一腰部,該第一側緣340c係位於鄰接第二陽舌片339b之第二側緣的對向。
第二陽舌片339b包括沿著本身對向側緣340c而設的一對對向的肩部及一腰部。
陰元件F302包括三個陰舌片343a、343b、343c。
第一陰舌片343a及第二陰舌片343b係設成彼此鄰接,且其形狀實質為五角形。
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係分別利用第一折疊線347a及第二折疊線347b而被鉸接到第二底板320。
第一及第二折疊線347a、347b相對於第二底板320的自由端緣350,在取向上係設成偏斜一角度。
第一及第二折疊線347a、347b彼此的取向係設成偏斜一角度,且彼此宜在一端接觸,以便形成一個頂點。
第三陰舌片343c的形狀實質為矩形。
第三陰舌片343c係沿著折疊線347c而被鉸接到第二底板320。
鉸接到第二底板320的第三陰舌片343c,其彎折方向係與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的彎折方向相反。若與第三陰舌片343c的自由端緣相比,第三折疊線343c的位置較接近第二底板320的自由端緣350。
第三陰舌片343c的一部份是以可讓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在本身自由端設一凹部的方式從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戳出。
圖13所示者係組立狀態之第四實施例的板片互鎖裝置。第二底板320業經安排成至少有一部份與第一底板312搭接。
陽舌片339a、339b、339c已從第一底板312的平面彎折出來,並穿過陰舌片343a、343b、343c移位離開第二底板320平面而在第二底板320形成的一個孔口。
第一陰舌片343a的一個側緣與第一陽舌片339a的一個外表面接觸。
第二陰舌片343b的一個側緣與第三陽舌片339c的一個外表面接觸。以此種方式,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便可將第一及第三陽舌片339a、339c維持在彎折位置。
第二陽舌片339b係由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使其維持在彎折位置。
當第三陰舌片343c如同第一陰舌片343a從同一平面彎折出來時,第二陽舌片339a即被容置在第一陰舌片343a所形成的一個凹口內。
當第三陰舌片343c如同第一陰舌片343a從同一平面彎折出來時,第二陽舌片339b亦被容置在第二陰舌片343b的一個凹口內。以此種方式,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各在所屬的凹部容置第二陽舌片339b的一部份,並維持在一布署完成位置。
第三陰舌片343c係從第二底板320的平面彎折出來,且合宜地同時將第二陽舌片339b從第一底板2的平面彎折出來。
第三陰舌片343c有個外表面及/或端緣與第二陽舌片339b的內表面接合。以此種方式,第三陰舌片343c即可促使第二陽舌片339b與第一及第二陰舌片343a、343b維持接合,且較佳地接合在該等陰舌片的凹口內。
圖14及圖15所示者係一紙箱內部,其中板片互鎖裝置IM7處於布署完成狀態。二列物品(未顯示)之間可選擇設一踵部結構323。該踵部結構323亦可選擇性地與陽或陰舌片339a、339b、339c、343a、343b、343c其中一個或多個接合,據以將踵部結構保持在定位及/或提供額外的穩固裝置,以便將陽舌片339a、339b、339c保持在互鎖位置。
圖17所示者係依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的一種用以形成紙箱530的胚片510。
胚片510的第一及第二底板512、520設有依據第五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IM8。
圖18所示者係第一及第二底板512、520的特寫圖。
板片互鎖裝置IM8包括陽元件M502及陰元件F502。陽元件M502另包括二個陽舌片539a、539b。
第一陽舌片539a係沿著第一折疊線541a而被鉸接到第一底板512,第二陽舌片539b則沿著第二折疊線541b被鉸接到第一底板512。
第一及第二折疊線541a、541b設成彼此偏斜一角度。
第一及第二陽舌片539a、539b係彼此鄰接地依序從第一底板512戳出,以便第一及第二陽舌片539a、539b至少部份共享一條共用的切斷線。
第一陽舌片539a包括在本身第一側緣上所設的一肩部與一腰部,該第一側緣係位於鄰接第二陽舌片539b之第二側緣的對向。
第二陽舌片539b包括在本身第一側緣上所設的一肩部與一腰部,該第一側緣係位於鄰接第一陽舌片539a之第二側緣的對向。
各陽舌片539a、539b包括一可彎折的鎖固元件537a、537b,各該鎖固元件係分別沿著一折疊線546a、546b而被鉸接到並設於所屬陽舌片539a、539b的第二側緣。
陰元件F502包括二個陰舌片543a、543b。
第一陰舌片543a及第二陰舌片543b係設成彼此鄰接與隔開,且其形狀實質為梯形。
第一及二陰舌片543a、543b係分別利用第一折疊線547a與第二折疊線547b而被鉸接到第二底板520。
第一及第二折疊線547a、547b在取向上係設成與第二底板520的自由端緣550偏斜一角度。
第一及第二折疊線547a、547b在取向上亦設成彼此偏斜一角度。
圖19及圖20所示者係一紙箱530內部,其中為求列舉說明,業已將物品B移除。板片互鎖裝置IM8處於布署完成狀態。
陽舌片539a、539b已從第一底板512的平面彎折出來,並穿過第一及第二陰舌片543a、543b移位離開第二底板520表面所形成的一孔口和容置於其內。
陰舌片543a、543b較佳地與陽舌片539a、539b同時被彎折。
可彎折的鎖固元件537a、537b係繞著折疊線546a、546b彎折。
接著,因為利用形成紙箱550之材質的固有彈性,可彎折鎖固元件537a、537b至少會有一部份彎回或返回到陽舌片539a、539b的平面。
可彎折鎖固元件537a、537b的鎖固邊緣與第二底板520接合,以致可防止陽舌片539a、539b穿過陰舌片543a、543b界定出的孔口,從而將陽舌片539a、539b鎖固在布署完成位置。
圖21至圖24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
圖21所示者係一採用諸如紙板或塑料之類可彎折片材構成的胚片710,以供形成一纏繞式紙箱。
胚片710設有若干依序排列和從一片鉸接到下一片的板片,包括:一第一底板712,一第一側板714,一頂板716,一第二側板718,與一第二底板720。此外,該胚片710另包括許多完全可選用,以便在形成紙箱730時,能將物品B固定於紙箱內的部件,該等部件包括:踵部鎖固孔722,撕裂式取物孔裝置728,瓶頂固定孔724,及把手裝置726。
第一及第二底板712、720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IM9。
圖22所示者係更詳盡的板片互鎖裝置IM9。該板片互鎖裝置IM9設有一個第一穿孔鎖,該穿孔鎖具有與陰元件F701配對的陽元件M701。陰元件F701設有一個實施為矩形,且至少有一部份是由一「U」型切斷線界定成的舌片。陽元件M701則設有一箭頭形舌片,其中箭頭係指向第一底板712的自由端緣750。
板片互鎖裝置IM9另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的第二穿孔鎖,該穿孔鎖包括一個陽元件M702與一個陰元件F702。圖23A所示者係一較詳盡的陰元件F702,其設有一對形狀為矩形或實質為梯形,且至少有一部份是由一「H」型切斷線界定成的陰舌片743a、743b。該對陰舌片743a、743b各設有連到第二底板720的鉸接線747a、747b。
各個陰舌片743a、743b之側緣的形狀宜精確。該陰舌片743a、743b所具有的長度為Xf。
陰舌片743a、743b的形狀宜漸縮,使其在連到第二底板720之鉸接線所具有的寬度為Yf1,另在自由端緣所具有的寬度則為Yf2,且寬度Yf2宜小於寬度Yf1。
圖23B所示者係陽元件M702,其包括一對至少有一部份是由一「H」型切斷線界定成的陽舌片739a、739b。各該陽舌片739a、739b是沿著折疊線741a、741b而被鉸接到第一底板712。該陽舌片739a、739b的形狀宜為矩形,其所具有的長度為Xm,寬度為Ym。在所列舉的這實施例中,陽舌片739a、739b的長度Xm大於陰舌片747a、747b的長度Xf。
在所舉的這實施例中,連到第一底板712之陽舌片739a、739b的鉸接線741a、741b是由一條溝槽線或劃痕線予以界定而成,且該構槽線或劃痕線宜大於鉸接線747a、747b。
陰舌片743a、743b與第二底板720之間的鉸接線747a、747b也有至少一部份是由一條溝槽線或劃痕線界定而成,且該劃痕線宜比鉸接線短。
參閱圖22,可看出陽及陰舌片739a、739b、743a、743b係設成與所屬第一及第二底板712、720的自由端緣750、760保持一角度α。該角度α宜為45度。
在所列舉的這實施例中,有對鎖固裝置設成彼此鄰接與偏斜一角度,該對鎖固裝元件較佳地彼此保持垂直,且較佳者是讓這二鎖固裝置設於所屬底板712、720的一個至少有一部份是由一對鄰接的物品容置裝置722界定而成的區域內。
在組立的包裝中,有對鎖固裝置設成與第一列物品B中的二個鄰接物品和第二列物品B中的二個鄰接物品B之間所界定出的空隙對準。
現參閱胚片710形成之紙箱的構造,該紙箱係設想成可在直線式機器中運用一連串連續彎折的作業而形成,以致不需要旋轉或反轉就可完成其構造。彎折程序不以後文所述者為限,自可依據特定的製造需求而變更。
讓圖21所示的胚片71021繞著一組物品B纏住,再使板片互鎖裝置IM9的陽元件M701、M702接合陰元件F701、F702,即可形成一紙箱。
圖24所示者係以圖21之胚片710所形成紙箱的基底內部,其中為求列舉說明,業已將物品B移除。
第二底板720已從與其構成搭接關係的第一底板712往內彎折。
板片互鎖裝置IM9的陽及陰元件M701、M702、F701、F702係彼此對準。陽舌片739a、739b已從第一底板712平面彎折出來,並經由陰舌片743a、743b從第二底板720平面彎折出來而在第二底板720形成的一個孔口,據以穿過第二底板720。
陰舌片743a、743b已被設成讓本身的側緣與陽舌片739a、739b的外表面接合,致使陽舌片739a、739b維持在彎折位置,且較佳地彎折成能在陽舌片739a、739b內表面與第二底板720內表面之間形成一精確角度的程度。換句話說,陽舌片739a、739b從第一底板712平面彎折出來的角度超過90度,並由陰舌片743a、743b使其維持在該位置。第二底板720形成之孔口側緣的精確性質會對陽舌片739a、739b起作用,致使其繞著該孔口的側緣彎折。
陰舌片743a、743b的漸縮形狀會對陽舌片739a、739b起作用,使陰舌片743a、743b與第二底板720卡緊陽舌片739a、739b,將陽舌片739a、739b夾持在第二底板720孔口的邊緣與陰舌片743a、743b的側緣之間。由於構成紙箱之材質的固有彈性,這種情況係被設想成自然會發生,陰舌片743a、743b將因彈性而偏動返回第二底板720的平面。若只沿著陰舌片743a、743b與第二底板720之間鉸接線的縱長提供一部份的溝槽線或劃痕線,所用材質的天然彈性便會有較大的部份被保留住。
本發明的鎖固機制顯然可供應用於各式各樣的應用用途,且其應用不以纏繞式紙箱為限。互鎖裂口(slit)與舌片顯然也可從單一胚片的對向端形成,或實際上從兩片獨立的板片形成。
本文所稱鉸接線不得據以解釋成僅指單一的折疊線。實際上,在不違反本發明的範圍內,鉸接線設想成可由下列的一種以上予以形成:劃痕線、易裂線、或折疊線。
10、310、510、710...胚片
12、112、212、312、512、712...第一底板
14、714...第一側板
16、716...頂板
18、718...第二側板
20、120、220、320、520、720...第二底板
22、722...踵部鎖固孔
24、724...瓶頂固定孔
26、726...把手裝置
28、728...撕裂式取物孔裝置
30、330、530、730...紙箱
32、32a、132、132a、232、232a...線形切割線
34、134、234...弧形切割線
36、136...端點
39、39a、39b、139、139a、139b、239、239a、239b、339a、339b、339c、539a、539b、739a、739b...陽舌片
41、241、341a、341b、341c、541a、541b...折疊線或鉸接線
42、142、242...線形切割線
43、143、243、343a、343b、343c、543a、543b、743a、743b...陰舌片
44、144、244...頭部
46、146...端點
48、148、248...斜肩部
53、153、253...線形切割線
162、164a、164b...摺痕
236...凸出部
237...側緣
323...踵部結構
340a、340b、340c...側緣
347a、347b、347c...折疊線
350、360...自由端緣
537a、537b...鎖固元件
546a、546b...折疊線
547a、547b...折疊線
550、560...自由端緣
722...物品容置裝置
741a、741b...折疊線
747a、747b...鉸接線
750、760...自由端緣
IM1、IM2、IM3、IM4、IM5、IM6、IM7、IM8、IM9...板片互鎖裝置
M1、M2、M101、M102、M201、M202、M302、M502、M701、M702...陽元件
F1、F2、F101、F102、F201、F202、F302、F502、F701、F702...陰元件
B...物品
E...邊緣
G...間隙
圖1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纏繞式紙箱之胚片的平面圖,其設有可將胚片底板互鎖在一起的板片互鎖裝置,以便將纏繞式紙箱穩固在組立狀況。
圖2所示者係圖1之胚片的部份放大圖,其中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全形版」與「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
圖3所示者係以圖1之胚片形成的纏繞式紙箱透視圖,其中可在紙箱底部見到「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
圖4所示者係胚片(與圖1所示者相類似)的部份放大圖,其中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構成的「全形版」與「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
圖5所示者係圖4之二片板片彼此疊合的示意圖,其中上方板片予以透明顯示,以便能見到通常看不到的下方板片各部件;該等部件係以虛線顯示。
圖6、7及8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二種變型的透視圖,其中互鎖裝置被布署成可將板片固定在一起。
圖9所示者係胚片(與圖1所示者相類似)的部份放大圖,其中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構成的「全形版」與「半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
圖10所示者係圖9所示「全形版」之板片互鎖裝置以鎖固組態顯示出的透視圖。
圖11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紙箱的胚片平面圖,其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
圖12A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陰元件放大平面圖。
圖12B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元件放大平面圖。
圖13所示者係圖11至圖12B之板片互鎖裝置處於布署完成組態的平面圖。
圖14所示者係設有圖11所示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右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
圖15所示者係設有圖11所示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左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
圖16所示者係由圖11所示之胚片形成一紙箱而從上方觀看的透視圖。
圖17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紙箱的胚片平面圖,其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
圖18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及陰元件放大平面圖。
圖19所示者係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右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
圖20所示者係設有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處於布署完成位置而從左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
圖21所示者係一種可供形成一紙箱的胚片平面圖,其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的板片互鎖裝置。
圖22所示者係圖21所示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及陰元件放大平面圖。
圖23A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陰元件放大平面圖。
圖23B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陽元件放大平面圖。
圖24所示者係設有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構成之板片互鎖裝置的紙箱從上方觀看紙箱內部的透視圖。
10...胚片
12...第一底板
14...第一側板
16...頂板
18...第二側板
20...第二底板
22...踵部鎖固孔
24...瓶頂固定孔
26...把手裝置
28...撕裂式取物孔裝置
M1、M2...陽元件
F1、F2...陰元件

Claims (29)

  1. 一種將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的配置,該配置包括一第一與第二陽舌片以及至少一片陰舌片,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陽舌片是分別利用第一及第二折疊線而被鉸接到第一板片,以及該至少一片陰舌片則以可彎折方式被連接到第二板片,且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則彼此岔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陽舌片在取向上係設成第一及第二折疊線與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角度關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彼此保持一個小於或大於90度的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與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個實質為45度的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係設成彼此實質保持垂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係朝著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岔開延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係偏離第一板片的自由端緣岔開延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置,其進一步包括沿著第三折疊線而被鉸接到第一板片的第三陽舌片,其中該第一、第二及第三折疊線係設成彼此岔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折疊線彼此保持接觸關係,以致形成一頂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至少一片陰舌片包括以可彎折方式連接到第二板片的第一及第二陰舌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陰舌片係分別沿著第三及第四折疊線而被鉸接到第二板片,該第三及第四折疊線各自設成與第二板片的自由端緣保持一角度關係。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三及第四折疊線係設成彼此保持一角度關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先前任一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至少一片陰舌片的自由端或側緣在形狀及安排上係被設成可促使第一及第二陽舌片分別沿著第一及第二折疊線彎折。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先前任一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陽舌片的寬度比該至少一片陰舌片短。
  15. 一種將二片板片(12;112;212、20;120;220)鎖固在一起的配置,該配置包括一片在所述板片的第一片(12;112;212)上形成的陽鎖固片(39、39a、39b;139、139a、139b;239、239a,239b)和一片在所述板片的第二片(20;120;220)上形成的陰舌片(43;143;243),當所述二片板片疊合時,若使陽鎖固片(39、39a、39b;139、139a、139b;239、239a,239b)和陰舌片(43;143;243)一起移位,而離開該等疊合板片的平面,該配置即可經操作而將該二片板片鎖固在一起,該陽鎖固片及陰舌片各自包括一個以可彎折方式連接到使其形成之所屬板片上的底部和分開的側緣,其中所述陰舌片(43;143;243)可嵌插到陽舌片之間,以便將該等陽舌片分開並將移位的陰與陽舌片鎖固在一起。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陽鎖固片可分成二片陽舌片,而所述陰舌片則可嵌插在陽舌片之間,以便將該等陽舌片分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陰舌片包括一肩部(48;148;248)及一頭部(44;144;244),該肩部及頭部則設成可供形成一個能使至少一陽舌片(39、39a、39b;139、139a、139b;239、239a,239b)的側緣接合的掣子(catch)。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肩部包括陰 舌片的斜邊緣,而該陽舌片係被移位成能使其底面分別抵住該等斜邊緣。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配置,其中當陰舌片移位離開第二板片的平面時,該陽舌片即分別接合第二板片所提供的對向側緣(E)。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配置,其中由於該陽舌片各自有一側緣的端點偏離另一隔開之側緣的端點,因而促使陽舌片形成可繞著斜邊緣彎折的天然鉸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配置,其中陽舌片可繞著與各該陽舌片想像中間軸向偏斜一角度的折疊線彎折。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陽舌片包括一條將該等陽舌片分開的切割線(32a;132a;232a),且各該陽舌片繞著一條與該切割線偏斜一角度的折疊線彎折,促使該等陽舌片可彎折離開彼此,其中該陰舌片則包括二個斜肩部與一頭部,該頭部可位於陽舌片之間,致使各該陽舌片隔開的邊緣可接合在陰舌片的頭部與對應斜肩部之間所形成的一掣子內。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陽舌片之折疊線所偏斜的角度與陰舌片的斜邊緣相似,以致陽舌片可繞著其折疊線彎折。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陽舌片的折疊線及鎖固孔對向側緣(E)的至少一部份實質係以平行關係疊合。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陽舌片包括在形狀及尺寸上均設成可與鎖固孔對向側緣接合的凸出肩部。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配置,其中當陰舌片移位離開第二板片的平面時,即在第二板片形成鎖固孔的側緣。
  27. 一種紙箱,其包括二片利用先前任一項申請專利範圍所構成之配置而互鎖的板片。
  28. 一種包裝,其包括若干物品,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 所述,用以圍封住該等物品的紙箱。
  29. 一種可供形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所述紙箱的胚片,其包括一種如先前任一項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配置。
TW99123916A 2010-07-21 2010-07-21 紙箱及其胚片 TWI405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23916A TWI405695B (zh) 2010-07-21 2010-07-21 紙箱及其胚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23916A TWI405695B (zh) 2010-07-21 2010-07-21 紙箱及其胚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606A TW201204606A (en) 2012-02-01
TWI405695B true TWI405695B (zh) 2013-08-21

Family

ID=4676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23916A TWI405695B (zh) 2010-07-21 2010-07-21 紙箱及其胚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569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606A (en)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284585B2 (en) Carton and blank therefor
JP4098382B2 (ja) カートン
EP2768744B1 (en) Fastening mechanism for a carton, carton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blank for forming the carton
US20230312206A1 (en) Packaging system and blanks therefor
TWI405695B (zh) 紙箱及其胚片
US7234591B2 (en) Carton with overlapped base panels and blank therefor
DE102010006138B4 (de) Schachtel und Schachtelzuschnitt
US20220297911A1 (en) Article carrier and blank therfor
WO1998050284A1 (en) Article carrier with integral keel and locking structure
US20120012581A1 (en) Carton and Carton Blank
WO2012178148A2 (en) Carton and carton blank
AU644135B2 (en) Two position punch lock for cartons
US20150307225A1 (en) Locking arrangement, carton, blank and method
EP1015346A1 (en) Panel interlocking means for cartons
WO2006083941A1 (en) Interlocking means for carton pa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