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3115B - 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以及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以及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03115B TWI403115B TW95131168A TW95131168A TWI403115B TW I403115 B TWI403115 B TW I403115B TW 95131168 A TW95131168 A TW 95131168A TW 95131168 A TW95131168 A TW 95131168A TW I403115 B TWI403115 B TW I40311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station
- cell
- channel
- transmission
- user data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根據並請求日本專利公開案號P2005-274652(2005年8月24日申請)之優先權,其整體內容皆併入本申請案作為參考。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其中行動台使用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來傳送上行使用者資料,以及有關於一種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在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當在一行動台UE和一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間設定專用實體頻道(DPCH)時,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係組態以考量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用於接收的硬體資源(之後稱為硬體資源)來決定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上行的無線電資源(上行的干擾量)、行動台UE的傳送功率、行動台UE的傳送處理效能、上方應用所需的傳送率,或者其他,以及經由第三層(layer-3,即無線電資源控制層)的訊息以將已決定之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通知至行動台UE和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兩者。
在此,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係被提供於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的上方階層,且為被組態以控制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和行動台UE的設備。
一般來說,相較於聲音通訊或TV通訊,資料通訊通常會造成叢發流量。因此,最好可快速地改變用於資料通訊的頻道之傳送速率。
然而,如第1圖所示,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通常係整體地控制多個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因此,在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由於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之處理負載、處理延遲的增加,係存在難以執行快速控制以改變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舉例來說,每約1到100微秒)之問題。
再者,在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即使可執行快速控制以改變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亦仍存在用於實行設備和用於操作網路之成本大量增加的問題。
因此,在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控制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速率之改變通常係以自數百微秒至數秒的等級加以執行。
據此,在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當如第2A圖所示執行叢發資料傳送時,係藉由接受如第2B圖所示之低速、高延遲、以及低傳送效率來傳送資料,或是如第2C圖所示,藉由保留用於高速通訊的無線電資源以接受未被佔用狀態中的無線頻寬資源和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的硬體資源被浪費。
應注意的是,上述無線頻寬資源和硬體資源皆被應用於第2B和2C圖中的垂直無線電資源。
因此,作為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和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3GPP2)已探討一種用於在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和行動台UE之間的第一層(layer-1)和媒體存取控制(MAC)子層(第二層,layer-2)中以高速控制無線電資源的方法,以有效地利用上行無線電資源。這些討論或被探討之功能將在下文中被稱為「增強上行(Enhanced Uplink,EUL)」。
參考第3圖,將敘述「增強上行」中的軟式交遞(soft handover,之後稱為SHO)功能。
在第3圖中,行動台UE的一範例係為僅以由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1所控制的一胞元#10來建立無線連結(之後,由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所控制的胞元表示為胞元),亦即,非SHO狀態下的行動台UE轉換至SHO狀態,如圖所示行動台UE係以胞元#10和胞元#20來建立無線連結。
在此例中,控制胞元#10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1被組態以對由行動台UE所傳送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執行錯誤偵測核對(循環冗餘核對;CRC),以及被組態以使用傳送確認頻道(E-HICH;E-DCH HARQ確認指示器頻道),以便於回應ACK或NACK。
在此,無線連結包括在行動台UE和胞元之間所建立的「專用實體頻道DPCH」或「增強專用實體頻道E-DPCH」。因此,SHO狀態意謂著行動台UE和複數個胞元建立無線連結的狀態。
已接收ACK的行動台UE被組態以傳送後續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以及已接收NACK的行動台UE被組態以重新傳送已傳送的上行使用者資料。
如所述,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被組態以根據混合自動重複(HARQ)並使用E-HICH而執行重新傳送控制。
在步驟S2001中,行動台UE建立與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之資料(E-DPDCH)連接,以經由胞元#10傳送上行使用者資料。
在步驟S2002中,當來自胞元#20的共同指示頻道之接收功率變成多於或等於預設值時,行動台UE將量測報告傳送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在步驟S2003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基於已傳送的量測報告而請求胞元#20建立行動台UE和胞元#20之間用於上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
更為明確而言,在步驟S2003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將包括SHO參數的SHO設定請求傳送至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2。例如:SHO參數包括用以確認用於上行的無線連結之頻道組態的頻道化碼、用以確認行動台UE的混碼,以及SHO的開始時間。
在步驟S2004中,胞元#20傳送SHO設定回應,以指示胞元#20已接收SHO設定請求。
在步驟S2005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請求行動台UE以建立胞元#20和行動台UE之間用於下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
更為明確而言,在步驟S2005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將包括SHO參數的SHO設定請求傳送至行動台UE。
在步驟S2006中,行動台UE傳送SHO設定回應,以指示行動台UE已接收SHO設定請求。
行動台UE基於該些參數而從非SHO狀態轉換至SHO狀態。在步驟S2007中,行動台變為與胞元#10和胞元#20的SHO狀態。
在此,在行動台UE和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間所建立的一組無線連結將稱為「主動組(active set)」。
當建立無線連結的行動台UE和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組合被改變時,主動組將被更新。
例如:當行動台UE從非SHO狀態轉換至SHO狀態時,主動組將被更新。
同時,行動台UE被組態為根據HARQ並使用從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經由E-HICH所傳送的ACK(或NACK),執行重新傳送控制。
然而,在上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即使當主動組基於行動台UE已從非SHO狀態轉換至SHO狀態或是其他而被更新時,用於解碼使用在新連接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胞元)之E-HICH的資訊,並未立即地通知至行動台UE。
因此,在主動組更新之後,行動台UE無法將自新連接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所傳送的ACK(或NACK)予以解碼,直至用於解碼使用在新連接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E-HICH的資訊已通知至行動台UE。
換言之,行動台UE無法決定是否將已傳送的上行使用者資料重新傳送至新連接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直至用於解碼E-HICH的資訊已通知至行動台UE(亦即,行動台UE無法根據HARQ來執行重新傳送控制)。
因此,存有一問題,在新連接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和行動台UE之間建立用於快速傳送上行使用者資料之E-DPCH未被有效地使用,直至在主動組已更新之後,用於解碼使用在新連接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E-HICH的資訊已通知至行動台UE。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而被提出,且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和一種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即使是當更新主動組(active set)時,該方法能夠快速傳送使用者資料。
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係概括為一種上行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用於經由一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E-DPDCH)將上行使用者資料自一行動台傳送,該方法包含:在一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上,決定僅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一第一胞元的該行動台,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該第一胞元和一第二胞元;在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上,基於該決定而將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該行動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係用以解碼將由該第二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一傳送確認頻道;於接收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後,在該行動台上,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該第一胞元和該第二胞元;以及在該行動台上,基於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來解碼將自該第二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該傳送確認頻道,以及基於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該已解碼傳送確認頻道而對該第二胞元執行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一重新傳送控制。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係概括為一種無線電網路控制器,用於控制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經由一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將上行使用者資料自一行動台傳送,該控制器包含:一決定器,被組態以決定僅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一第一胞元的該行動台,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該第一胞元和一第二胞元;以及一通知器,被組態以基於該決定將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該行動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係用以解碼將由該第二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一傳送確認頻道。
參考第4至16圖,將敘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之組態。
應注意的是,根據此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被設計成為了增加通訊性能,例如:通訊容量、通訊品質和其他。再者,根據此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可被應用至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的「W-CDMA」和「CDMA2000」。
在第4圖的範例中,已接收到專用實體頻道(之後稱為DPCH)的行動台UE(係從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1所控制的胞元#3傳送)基於DPCH的接收功率而被組態以決定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1中的DPCH之傳送功率的增加/減低,以及被組態以藉由使用TPC命令(例如:向上命令、向下命令)將DPCH之傳送功率的增加/減低之結果傳送至用於控制胞元#3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1。
再者,控制胞元#3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1被組態以藉由使用從行動台UE所傳送的TPC命令而控制用於傳送至行動台UE的DPCH之傳送功率。
再者,行動台UE被組態以基於相對傳送率控制頻道(之後稱為E-RGCH,增強相對許可頻道)而控制將被傳送至胞元#3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之傳送率。
根據此實施例的行動台UE之一般組態的範例係如第5圖所示。
如第5圖所示,行動台UE設置有匯流排介面11、呼叫處理控制部12、基頻帶信號處理部13、傳送器-接收器部14以及傳送-接收天線15。再者,行動台UE可被組態為包括一放大器部(未顯示於第5圖)。
然而,這些功能並不必須單獨地呈現為硬體。換言之,這些功能可部分地或完整地整合,或是可經由軟體的處理而被組態。
第6圖中,基頻帶信號處理部13的功能性方塊係如圖所示。
如第6圖所示,基頻帶信號處理部13設置有上層功能部131、RLC功能部132、MAC-d功能部133、MAC-e功能部134以及第一層功能部135。
RLC功能部132被組態以如RLC子層運作。第一層功能部135被組態以如第一層運作。
如第7圖所示,RLC功能部132被組態以將從上層功能部131所接收到的應用資料(RLC SDU)分割為一預定PDU尺寸的PDU。接著,RLC功能部132被組態以藉由增加用於序列控制處理、重新傳送處理以及其他的RLC標頭來產生RLC PDU,使得將RLC PDU傳送至MAC-d功能部133。
在此,作為RLC功能部132和MAC-d功能部133之間的橋樑之管線運作係為「邏輯頻道」。邏輯頻道基於將被傳送/接收的資料之內容而分類,且當執行一通訊時,在一個連線中建立複數個邏輯頻道是可行的。換言之,當執行通訊時,平行地且邏輯地傳送/接收具有不同內容之複數個資料(例如:控制資料和使用者資料,或是其他)是可行的。
MAC-d功能部133被組態以多工處理邏輯頻道,且被組態以增加和多工處理邏輯頻道有關的MAC-d標頭,以使得產生MAC-d PDU。複數個MAC-d PDU從MAC-d功能部133被傳送至MAC-e功能部134,作為MAC-d流。
MAC-e功能部134被組態以組合由MAC-d功能部133所接收到的複數個MAC-d PDU,作為MAC-d流,以及被組態以增加MAC-e標頭至已組合的MAC-d PDU,以使得產生傳輸區塊。接著,MAC-e功能部134被組態以經由一傳輸頻道而將已產生的傳輸區塊傳送至第一層功能部135。
再者,MAC-e功能部134被組態以如MAC-d功能部133的下部層運作,以及被組態以實施根據混合自動重複(HARQ)的重新傳送控制功能和傳送率控制功能。
尤其地,如第8圖所示,MAC-e功能部134設置有多工部134a、E-TFC選擇部134b以及HARQ處理部134c。
多工部134a被組態以基於由E-TFC選擇部134b所通知的「增強-傳輸格式指示E-TFI」而對上行使用者資料執行多工處理,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係由MAC-d功能部133所接收,作為MAC-d流,以使得產生將經由傳輸頻道(E-DCH)所傳送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傳輸區塊)。接著,多工部134a被組態以將已產生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傳輸區塊)傳送至HARQ處理部134c。
之後,所接收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作為MAC-d流將表示為「上行使用者資料(MAC-d流)」,以及將經由傳輸頻道(E-DCH)所傳送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將表示為「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
E-TFI係為傳輸格式的識別,該格式係為用於每TTI在傳輸頻道(E-DCH)上提供該傳輸區塊的格式,且E-TFI被增加至MAC-e標頭。
多工部134a被組態以基於自E-TFC選擇部134b所通知的E-TFI,決定將應用於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資料區塊尺寸,以及被組態以將已決定傳送資料區塊尺寸通知至HARQ處理部134c。
再者,當多工部134a從MAC-d功能部133接收上行使用者資料作為MAC-d流時,多工部134a被組態以將E-TFC選擇資訊通知至E-TFC選擇部134b,該E-TFC選擇資訊用於選擇已接收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之傳輸格式。
在此,E-TFC選擇資訊包括上行使用者資料的資料尺寸和優先層級,以及其他。
HARQ處理部134c被組態以基於從第一層功能部135所通知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之ACK/NACK並根據「N頻道停止和等待(N-SAW)協定」,以執行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的重新傳送控制處理。
再者,HARQ處理部134c被組態以將從多工部134a所接收的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和用於HARQ處理的HARQ資訊(例如:重新傳送的數量,以及其他),傳送至第一層功能部135。
E-TFC選擇部134b被組態以藉由選擇將被應用於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的傳輸格式(E-TF),來決定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
尤其地,E-TFC選擇部134b被組態以基於排程資訊、MAC-d PDU中的資料量、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硬體資源狀況以及其他,決定是否應該執行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或停止。
排程資訊(例如: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絕對傳送率和相對傳送率)係從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所接收,MAC-dPDU中的資料量(例如:上行使用者資料的資料尺寸)係從MAC-d功能部133所傳送,以及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硬體資源狀況係於MAC-e功能部134所控制。
例如:E-TFC選擇部134b被組態以儲存與傳輸格式有關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之傳送率、基於來自第一層功能部135的排程資訊來更新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以及被組態以將E-TFI通知至第一層功能部135和多工部134a,E-TFI用以確認與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已更新傳送率有關的傳輸格式。
在此,當E-TFC選擇部134b經由E-AGCH從行動台UE的服務胞元接收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絕對傳送率以作為排程資訊時,E-TFC選擇部134b被組態以將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輸率改變至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已接收絕對傳送率。
再者,當E-TFC選擇部134b經由E-AGCH從行動台UE的服務呼叫接收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相對傳送率(向下命令或忽略命令)以作為排程資訊時,E-TFC選擇部134b被組態以基於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相對傳送率,而在接收相對傳送率時藉由預設速率來增加/減低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
在此說明書中,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可以為經由「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E-DPDCH」來傳送上行使用者資料的一速率、傳送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資料區塊尺寸(TBS)、「E-DPDCH」的傳送功率,或是「E-DPDCH」和「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之間的傳送功率比(傳送功率偏移)。
如第9圖所示,第一層功能部135設置有傳送頻道編碼部135a、實體頻道映射部135b、DPDCH傳送部135c、DPCCH傳送部(未顯示)、E-DPDCH傳送部135d、E-DPCCH傳送部135e、E-HICH接收部135f、E-RGCH接收部135g、E-AGCH接收部135h、實體頻道解映射部135j以及DPCH接收部135i。
如第10圖所示,傳送頻道編碼部135a設置有FEC(轉送錯誤修正)編碼部135a1以及傳送率符合部135a2。
如第10圖所示,FEC編碼部135a1被組態以對「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執行錯誤修正編碼處理,亦即,從MAC-e功能部134所傳送的傳輸區塊。
再者,如第10圖所示,傳送率符合部135a2被組態以對傳輸區塊(已執行錯誤修正編碼處理)執行重複(位元重複)和截碼(位元跳越)之處理,以使得符合實體頻道中的傳送容量。
實體頻道映射部135b被組態以將來自傳送頻道編碼部135a的「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與E-DPDCH相配對,以及將來自傳送頻道編碼部135a的E-TFI和HARQ資訊與E-DPCCH相配對。
DPDCH傳送部135c被組態以執行用於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專用實體資料頻道DPDCH」之傳送處理。DPDCH用於傳送將由行動台UE所傳送之上行使用者資料。
在此,上述上行使用者資料包括一量測報告,其報告從該胞元所傳送的共同指示頻道之傳送功率。
E-DPDCH傳送部135d被組態以執行E-DPDCH的傳送處理。
E-DPCCH傳送部135e被組態以執行E-DPCCH的傳送處理。
E-HICH接收部135f被組態以接收從該胞元(行動台UE的服務胞元和非服務胞元)所傳送的「E-DCH HARQ通知指示器頻道(E-HICH)」。
再者,E-HICH接收部135f被組態以接收用於解碼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通知頻道之傳送通知頻道解碼資訊。
E-RGCH接收部135g被組態以接收從該胞元(行動台UE的服務胞元和非服務胞元)所傳送的「E-RGCH」。
E-AGCH接收部135h被組態以接收從該胞元(行動台UE的服務胞元)所傳送的「E-AGCH」。
DPCH接收部135i被組態以執行從該胞元所傳送的下行「專用實體頻道DPCH」之接收處理。
在此,DPCH包括「專用實體資料頻道DPDCH」和「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
實體頻道解映射部135j被組態以擷取包括在由E-RGCH接收部135g所接收的E-RGCH內之排程資訊(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相對傳送率,亦即,向上命令/向下命令/忽略命令),以便於將已擷取的排程資訊傳送至MAC-e功能部134。
再者,實體頻道解映射部135j被組態以擷取排程資訊(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絕對傳送率),其係包括在由E-AGCH接收部135h所接收的E-AGCH中,以便於將已擷取的排程資訊傳送至MAC-e功能部134。
第11圖顯示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之功能性區塊的組態之範例。
如第11圖所示,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設置有HWY介面21、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傳送器-接收器部23、放大器部24、傳送-接收天線25以及呼叫處理控制部26。
HWY介面21被組態以接收將由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所傳送的下行使用者資料,其位於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的上方階層中,以使得所接收的下行使用者資料進入至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
再者,HWY介面21被組態以將下行使用者資料從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傳送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被組態以執行對下行使用者資料的第一層處理,例如:頻道編碼處理、展開處理以及其他,以便於將包括下行使用者資料的基頻帶信號傳送至傳送器-接收器部23。
再者,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被組態以執行對基頻帶信號的第一層處理,例如:解展開處理、RAKE結合處理、錯誤修正解碼處理以及其他,其係從傳送器-接收器部23所獲得,以便於將已獲得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傳送至HWY介面21。
傳送器-接收器部23被組態以將從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所獲得的基頻帶信號轉換為射頻信號。
再者,傳送器-接收器部23被組態以將從放大器部24所獲得的射頻信號轉換為基頻帶信號。
放大器部24被組態以將從傳送器-接收器部23所獲得的射頻信號予以放大,以使得經由傳送-接收天線25將已放大的射頻信號傳送至行動台UE。
再者,放大器部24被組態以將藉由傳送-接收天線25所接收的信號予以放大,以便於將已放大的信號傳送至傳送器-接收器部23。
呼叫處理控制部26被組態以將呼叫處理控制信號傳送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及/或從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接收呼叫處理控制信號,以及被組態以執行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中各個功能的條件控制之處理、配置第三層中的硬體資源以及其他。
第12圖係為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的功能方塊圖。
如第12圖所示,基頻帶信號處理部22設置有第一層功能部221以及MAC-e功能部222。
如第13圖所示,第一層功能部221設置有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a、DPDCH解碼部221b、DPC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a(未顯示)、DPDCH解碼部(未顯示)、E-DPC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c、E-DPCCH解碼部221d、E-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e、緩衝器221f、重新解展開部221g、HARQ緩衝器221h、錯誤修正解碼部221i、傳送頻道編碼部221j、實體頻道映射部221k、E-HICH傳送部2211、E-AGCH傳送部221m、E-RGCH傳送部221n,以及DPCH傳送部221o。
然而,這些功能並不必須單獨地呈現為硬體。換言之,這些功能可部分地或完整地整合,或是可經由軟體的處理而被組態。
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a被組態以對DPDCH執行解展開處理和RAKE結合。
DPDCH解碼部221b被組態以基於來自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a的輸出,而將從行動台UE所傳送的上行使用者資料予以解碼,以使得經由「專用頻道DCH」將已解碼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傳送至MAC-e功能部222。
在此,上述上行使用者資料包括一量測報告,其報告從行動台UE所傳送的共同指示頻道之接收功率。
E-DPC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c被組態以對E-DPCCH執行解展開處理和RAKE結合。
E-DPCCH解碼部221d被組態以基於來自E-DPC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c的輸出,而解碼用於決定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之E-TFCI(或是增強傳輸格式和資源指示器;E-TFRI),以便於將已解碼的E-TFCI傳送至MAC-e功能部222。
E-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221e被組態以使用展開因子和多重碼數量(其對應至E-DPDCH可使用的最大速率)而對E-DPDCH執行解展開處理,以便於將已解展開的資料儲存至緩衝器221f。藉由使用上述的展開因子和多重碼數量來執行解展開處理,對於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保存資源是可行的,以使得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可以多至行動台UE可使用的最大速率(位元率)來接收上行資料。
重新解展開部221g被組態以對儲存在緩衝器221f中的資料利用展開因子和多重碼數量(係自MAC-e功能部222通知)來執行重新展開處理,以便於將已重新解展開的資料儲存至HARQ緩衝器221h。
錯誤修正解碼部221i被組態以對儲存在HARQ緩衝器221h中的資料基於碼率(係自MAC-e功能部222通知)來執行錯誤修正解碼處理,以便於將已獲得的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傳送至MAC-e功能部222。
傳送頻道編碼部221j被組態以對上行使用者資料的ACK/NACK和排程資訊(係自MAC-e功能部222接收)執行所需的編碼處理。
實體頻道映射部221k被組態以將上行使用者資料的ACK/NACK(係自傳送頻道編碼部221j所獲得)和E-HICH相配對,並將排程資訊(絕對傳送率,係自傳送頻道編碼部221j所獲得)和E-AGCH相配對,以及將排程資訊(相對傳送率,係自傳送頻道編碼部221j所獲得)和E-RGCH相配對。
E-HICH傳送部221l被組態以執行E-HICH的傳送處理。
E-AGCH傳送部221m被組態以執行E-AGCH的傳送處理。
E-RGCH傳送部221n被組態以執行E-RGCH的傳送處理。
DPCH傳送部221o被組態以對從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所傳送的下行「專用實體頻道DPCH」執行傳送處理。
如第14圖所示,MAC-e功能部222設置有HARQ處理部222a、接收處理命令部222b、排程部222c,以及解多工部222d。
HARQ處理部222a被組態以接收從第一層功能部221所接收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和HARQ資訊,以便於在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上執行HARQ處理。
再者,HARQ處理部222a被組態以將(上行使用者資料的)ACK/NACK通知至第一層功能部221,上述ACK/NACK顯示在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上的接收處理的結果。
再者,HARQ處理部222a被組態以將(上行使用者資料的)每個處理之ACK/NACK通知至排程部222c。
接收處理命令部222b被組態以將用於各個行動台UE傳輸格式的展開因子和多重碼數量通知至重新解展開部221g和HARQ緩衝器221h,其係藉由每個從第一層功能部221中的E-DPCCH解碼部221d所接收的TTI之E-TFCI所指定。
接著,接收處理命令部222b被組態以將編碼率通知至錯誤修正解碼部221i。
排程部222c被組態以基於每個從第一層功能部221中的E-DPCCH解碼部221d所接收的TTI之E-TFCI、從HARQ處理部222a所接收的每個處理之ACK/NACK、干擾層級以及其他,改變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絕對傳送率或是相對傳送率。
再者,排程部222c被組態以將上行使用者資料的絕對傳送率或相對傳送率通知至第一層功能部221,作為排程資訊。
解多工部222d被組態以對從HARQ處理部222a所接收的上行使用者資料(E-DCH和DCH)來執行解多工處理,以便於將已獲得的上行使用者資料傳送至HWY介面21。
在此,上述上行使用者資料包括一量測報告,其報告從行動台UE所傳送的共同指示頻道之接收功率。
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位於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的上方階層,且為被組態以控制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和行動台UE的設備。
如第15圖所示,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設置有交換機介面31、邏輯連結控制(LLC)層功能部32、MAC層功能部33、媒體信號處理部34、無線電基地台介面35,以及呼叫處理控制部36。
交換機介面31係為具有交換機1的介面,且被組態以將由LLC層功能部32所傳送的上行信號轉送至交換機1。
LLC層功能部32被組態以執行LLC子層處理,例如:標頭或尾部(如:序列樣型數)的組合處理。
LLC層功能部32亦被組態以在執行LLC子層處理之後,將上行信號傳送至交換機介面31以及將下行信號傳送至MAC層功能部33。
MAC層功能部33被組態以執行MAC層處理,例如:優先控制處理或標頭增加處理。
MAC層功能部33亦被組態以在執行MAC層處理之後,將上行信號傳送至LLC層功能部32,以及將下行信號傳送至無線基地介面35(或媒體信號處理部34)。
媒體信號處理部34被組態以針對音訊信號或即時影像信號,執行媒體信號處理。
媒體信號處理部34亦被組態以在執行媒體信號處理之後,將上行信號傳送至MAC層功能部33以及將下行信號傳送至無線電基地台介面35。
無線電基地台介面35係為具有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的介面。無線電基地台介面35被組態以將由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所傳送的上行信號轉送至MAC層功能部33(或媒體信號處理部34),以及將由MAC層功能部33(或媒體信號處理部34)所傳送的下行信號轉送至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呼叫處理控制部36被組態以執行無線電資源控制處理、頻道設定和第三層信號發送的發行處理,或其他。在此,無線電資源控制包括呼叫許可控制、交遞控制或其他。
再者,呼叫處理控制部36被組態以基於上述量測報告以及其他來決定行動台UE是否在SHO狀態和非SHO狀態之間轉換。
再者,呼叫處理控制部36被組態以基於上述在行動台UE上的SHO狀態和非SHO狀態之間的轉換,來將用於解碼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確認頻道之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傳送至行動台UE。
參考第16圖,將敘述根據此實施例在行動通訊系統中的傳送功率控制方法之操作。
更為明確而言,以下將敘述一範例,其中行動台UE已基於根據此實施例的傳送功率控制方法而由非SHO狀態轉換至SHO狀態。
在根據此實施例的傳送功率控制方法中,可以基於上述情況以外的預設條件而改變主動組,以便於改變建立有與行動台UE的無線連結之胞元,或是減低建立有與行動台UE的無線連結之胞元的數量。
在此,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被組態以控制一個或複數個胞元。再者,在此實施例中,胞元包括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的功能。
在此,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連結表示在行動台UE和胞元之間的DPCH或E-DPDCH。
因此,在此實施例中,行動台UE僅與一胞元建立無線連結的狀態稱為「非SHO狀態」,且行動台UE與複數個胞元建立無線連結稱為「SHO狀態」。
另外,在此實施例中,可被組態為胞元#10和胞元#20二者受控於相同的單獨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或被組態為胞元#10和胞元#20各自受控於不同的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如第16圖所示,在步驟S1001中,行動台UE建立與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的資料連接,以經由胞元#10傳送上行使用者資料。
在步驟S1002中,當來自胞元#20的共同指示頻道之接收功率變成多於或等於預設值時,行動台UE將量測報告傳送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基於來自行動台UE的量測報告而決定行動台UE是否轉換至SHO狀態,其中與胞元#10和胞元#20的無線連結被加以建立。
在步驟S1003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將SHO設定請求傳送至胞元#20,該SHO設定請求係請求胞元#20建立行動台UE和胞元#20之間用於上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
更為明確而言,在步驟S1003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將包括SHO參數的SHO設定請求傳送至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2。例如:SHO參數包括SHO的開始時間、用以確認用於上行的無線連結之頻道組態的頻道化碼,以及用以確認行動台UE的混碼。
在步驟S1004中,胞元#20傳送SHO設定回應,以指示胞元#20已接收SHO設定請求。
在步驟S1005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請求行動台UE以建立胞元#20和行動台UE之間用於下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
更為明確而言,在步驟S1005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將包括SHO參數的SHO設定請求傳送至行動台UE。例如:SHO參數包括SHO的開始時間、用以確認用於上行的無線連結之頻道組態的頻道化碼、用以確認行動台UE的混碼,以及E-HICH資訊。
在步驟S1006中,行動台UE傳送SHO設定回應,以指示行動台UE已接收SHO設定請求。
行動台UE基於該些參數而從非SHO狀態轉換至SHO狀態。在步驟S1007中,行動台處於與胞元#10和胞元#20的SHO狀態。
另外,在步驟S1006中,行動台UE被組態以將SHO設定回應傳送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該SHO設定回應係通知用於下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已建立。
更為明確而言,胞元#20被組態以使用頻道化碼和混碼來偵測由用於下行的無線連結之行動台UE所傳送的頻道,其係從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所接收,以便於建立行動台UE和胞元#20之間用於上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
再者,行動台UE被組態以使用頻道化碼和混碼來偵測由用於下行的無線連結之胞元#20所傳送的頻道,其係從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所接收,以便於建立胞元#20和行動台UE之間用於下行的無線連結同步化。
在步驟S1007中,行動台UE進入SHO狀態。
在此方式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在行動台UE進入SHO狀態之前,將用於解碼「E-HICH」的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行動台UE和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在行動台進入SHO狀態之前,將用於解碼傳送確認頻道的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行動台,以使得提供一種用於使用者資料的傳送方法以及一種無線電網路控制器是可行的,即使是當主動組已更新時,該傳送方法可快速傳送資料。
將可以理解的是,儘管本發明的一些較佳實施例已詳細描述如上。然而,除了如上描述外,本發明還可以廣泛地在其他的實施例施行,且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實施例之限定,其以之後的專利範圍為準。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交換機
11...匯流排介面
12...呼叫處理控制部
13...基頻帶信號處理部
131...上層功能部
132...RLC功能部
133...MAC-d功能部
134...MAC-e功能部
134a...多工部
134b...E-TFC選擇部
134c...HARQ處理部
135...第一層功能部
135a...傳送頻道編碼部
135a1...FEC編碼部
135a2...傳送率符合部
135b...實體頻道映射部
135c...DPDCH傳送部
135d...E-DPDCH傳送部
135e...E-DPCCH傳送部
135f...E-HICH接收部
135g...E-RGCH接收部
135h...E-AGCH接收部
135i...DPCH接收部
135j...實體頻道解映射部
14...傳送器-接收器部
15...傳送-接收天線
21...HWY介面
22...基頻帶信號處理部
221...第一層功能部
221a...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
221b...DPDCH解碼部
221c...E-DPCCH解展開-RAKE結合部
221d...E-DPCCH解碼部
221e...E-DPDCH解展開-RAKE結合部
221f...緩衝器
221g...重新解展開部
221h...HARQ緩衝器
221i...錯誤修正解碼部
221j...傳送頻道編碼部
221k...實體頻道映射部
221l...E-HICH傳送部
221m...E-AGCH傳送部
221n...E-RGCH傳送部
221o...DPCH傳送部
222...MAC-e功能部
222a...HARQ處理部
222b...接收處理命令部
222c...排程部
222d...解多工部
23...傳送器-接收器部
24...放大器部
25...傳送-接收天線
26...呼叫處理控制部
31...交換機介面
32...LLC層功能部
33...MAC層功能部
34...媒體信號處理部
35...無線電基地台介面
36...呼叫處理控制部
第1圖係一般行動通訊系統的整體組態之圖式。
第2A至2C圖係為用於說明在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控制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率之方法的圖式。
第3圖係為用於習知行動通訊系統中的傳送率控制方法之圖式。
第4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之完整組態的圖式。
第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之行動台的功能方塊圖。
第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行動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功能方塊圖。
第7圖係為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行動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功能之圖式。
第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行動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MAC-e功能部之功能方塊圖。
第9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行動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第一層功能部之功能方塊圖。
第10圖係為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行動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第一層功能部之功能的圖式。
第1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線電基地台之功能方塊圖。
第1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無線電基地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之功能方塊圖。
第1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無線電基地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第一層功能部之功能方塊圖。
第14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的無線電基地台之基頻帶信號處理部的MAC-e功能部之功能方塊圖。
第1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之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16圖係為序列圖,其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中之傳送率控制方法之操作。
Claims (3)
- 一種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用於經由一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將上行使用者資料自一行動台傳送,該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包含:在一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上,決定僅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一第一胞元的該行動台,轉換至軟式交遞(soft handover)狀態及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該第一胞元和一第二胞元;於在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上做出該決定之後及該行動台轉換至該軟式交遞之前,自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基於該決定而將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該行動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係用以解碼將由該第二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一傳送確認頻道;於接收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後,在該行動台上,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該第一胞元和該第二胞元;在該行動台上,基於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來解碼將自該第二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該傳送確認頻道;以及在該行動台上,基於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該已解碼傳送確認頻道而對該第二胞元執行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一重新傳送控制, 當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決定該行動台轉換至該軟式交遞狀態時,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被包含於自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被傳送至該行動台之該軟式交遞設定請求中。
- 一種無線電網路控制器,用於自一行動台經由一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控制上行使用者資料的傳送,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包含:一決定器,被組態以決定僅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一第一胞元的該行動台,轉換至軟式交遞狀態及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資料頻道至該第一胞元和一第二胞元;以及一通知器,被組態以於在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上做出該決定之後及該行動台轉換至該軟式交遞之前,基於該決定將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該行動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係用以解碼將由該第二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一傳送確認頻道。
- 一種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用於經由一增強專用實體控制頻道將上行使用者資料自一行動台傳送,該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包含:在一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上,決定一行動台之一主動組的更新;自該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基於該決定而將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通知至該行動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係用以解碼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一傳送確認頻道,該傳送確認頻道由包含於該已更新主動組中之一胞元傳送; 於接收到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後,在該行動台上,傳送該增強專用實體控制頻道至包含於該已更新主動組中之該胞元;在該行動台上,基於該傳送確認頻道解碼資訊來解碼將自包含於該已更新主動組中之該胞元傳送的該上行使用者資料之該傳送確認頻道;以及在該行動台上,基於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該已解碼傳送確認頻道而對該第二胞元執行該上行使用者資料的一重新傳送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74652A JP4789557B2 (ja) | 2005-08-24 | 2005-08-24 | ユーザデータの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15738A TW200715738A (en) | 2007-04-16 |
TWI403115B true TWI403115B (zh) | 2013-07-21 |
Family
ID=3748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5131168A TWI403115B (zh) | 2005-08-24 | 2006-08-24 | 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以及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359032B2 (zh) |
EP (1) | EP1758421B1 (zh) |
JP (1) | JP4789557B2 (zh) |
KR (1) | KR101186900B1 (zh) |
CN (2) | CN1921353B (zh) |
AT (1) | ATE528937T1 (zh) |
BR (1) | BRPI0604482B1 (zh) |
ES (1) | ES2375073T3 (zh) |
RU (2) | RU2349046C2 (zh) |
TW (1) | TWI4031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4581A (ja) * | 2007-08-10 | 2009-02-26 | Fujitsu Ltd | 通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 |
US8477734B2 (en) | 2008-03-25 | 2013-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orting of ACK and CQI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RU2461132C2 (ru) * | 2008-03-25 | 2012-09-10 |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 Сообщение отчета об информации ack и cqi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US20110117859A1 (en) * | 2008-07-15 | 2011-05-19 | Koichiro Tanaka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US8942165B2 (en) | 2008-08-01 | 2015-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504079B2 (en) * | 2010-02-22 | 2016-11-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relay nodes |
US10045345B2 (en) * | 2015-11-06 | 2018-08-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ontained air interface partition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19917A1 (en) * | 2003-04-30 | 2004-11-04 | Love Robert T. | HARQ ACK/NAK coding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during soft handoff |
US20050053035A1 (en) * | 2003-08-16 | 2005-03-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on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s in an asynchronous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519519A1 (en) * | 2003-09-23 | 2005-03-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rotocol context transf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08041B1 (en) * | 1997-12-15 | 2004-03-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Publ) | Base stati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US6823193B1 (en) * | 2000-02-28 | 2004-1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synchronization during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station |
US6970716B2 (en) * | 2001-02-22 | 2005-11-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ower control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in radio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KR100469721B1 (ko) * | 2001-06-16 | 2005-02-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순방향패킷전송 방식의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사용자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US6934264B2 (en) * | 2001-08-30 | 2005-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nowledging a reception of a data packet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5505983A (ja) * | 2001-10-10 | 2005-02-24 |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不連続受信モードにおけるセル探索装置及び方法 |
US6788941B2 (en) * | 2001-12-20 | 2004-09-0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initiated, CDMA-dispatch soft handoff |
KR100832117B1 (ko) * | 2002-02-17 | 2008-05-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오프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JP4150239B2 (ja) * | 2002-10-03 | 2008-09-1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セル制御方法 |
US6996763B2 (en) * | 2003-01-10 | 2006-0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eration of a forward link acknowledgement channel for the reverse link data |
US7535876B2 (en) * | 2003-04-01 | 2009-05-19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of flow control for HSDPA and HSUPA |
HUE049792T2 (hu) * | 2003-08-25 | 2020-10-28 | Signal Trust For Wireless Innovation | Javított uplink mûködés puha hívásátadásnál |
US7239870B2 (en) * | 2003-11-05 | 2007-07-03 | Ipr Licensing,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uplink soft handover operation |
US20050250497A1 (en) * | 2004-05-05 | 2005-11-10 | Amitava Ghosh | Acknowledgement method for ACK/NACK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UE uplink data transfer |
KR20060013466A (ko) * | 2004-08-07 | 2006-02-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영역에서 역방향 패킷 전송을 위한단말들의 상태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
FI20045364A0 (fi) * | 2004-09-29 | 2004-09-29 | Nokia Corp | Muistinhallinta matkaviestinverkossa |
US20060072504A1 (en) * | 2004-09-30 | 2006-04-0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Reordering of data packets during soft hand offs in a wireless system |
US20060172739A1 (en) * | 2005-01-03 | 2006-08-03 | Nokia Corporation | Avoidance of overload in SHO |
EP1912458A4 (en) * | 2005-08-04 | 2011-04-1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
JP4527641B2 (ja) * | 2005-08-24 | 2010-08-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
2005
- 2005-08-24 JP JP2005274652A patent/JP4789557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8-24 RU RU2006130594A patent/RU2349046C2/ru active
- 2006-08-24 AT AT06017683T patent/ATE528937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8-24 CN CN2006101256152A patent/CN1921353B/zh active Active
- 2006-08-24 ES ES06017683T patent/ES2375073T3/es active Active
- 2006-08-24 EP EP20060017683 patent/EP1758421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8-24 CN CN2010105981212A patent/CN102035636A/zh active Pending
- 2006-08-24 BR BRPI0604482-4A patent/BRPI0604482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8-24 US US11/508,987 patent/US8359032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8-24 TW TW95131168A patent/TWI403115B/zh active
- 2006-08-24 RU RU2008145883/08A patent/RU2475975C2/ru active
-
2007
- 2007-06-04 KR KR1020070054500A patent/KR1011869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
- 2012-08-31 US US13/600,974 patent/US857155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19917A1 (en) * | 2003-04-30 | 2004-11-04 | Love Robert T. | HARQ ACK/NAK coding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during soft handoff |
US20050053035A1 (en) * | 2003-08-16 | 2005-03-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on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s in an asynchronous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519519A1 (en) * | 2003-09-23 | 2005-03-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rotocol context transf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PI0604482B1 (pt) | 2019-04-09 |
CN1921353A (zh) | 2007-02-28 |
EP1758421B1 (en) | 2011-10-12 |
TW200715738A (en) | 2007-04-16 |
JP2007060603A (ja) | 2007-03-08 |
US8571559B2 (en) | 2013-10-29 |
RU2006130594A (ru) | 2008-02-27 |
RU2475975C2 (ru) | 2013-02-20 |
ES2375073T3 (es) | 2012-02-24 |
US20070049210A1 (en) | 2007-03-01 |
KR101186900B1 (ko) | 2012-10-02 |
RU2349046C2 (ru) | 2009-03-10 |
US20120320878A1 (en) | 2012-12-20 |
BRPI0604482A (pt) | 2007-04-27 |
RU2008145883A (ru) | 2010-05-27 |
JP4789557B2 (ja) | 2011-10-12 |
CN102035636A (zh) | 2011-04-27 |
ATE528937T1 (de) | 2011-10-15 |
US8359032B2 (en) | 2013-01-22 |
EP1758421A1 (en) | 2007-02-28 |
KR20070068321A (ko) | 2007-06-29 |
CN1921353B (zh) | 2011-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9667B (zh) | 傳送功率控制方法,以及行動通訊系統 | |
EP1758265B1 (en)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TWI406520B (zh) | 傳輸功率控制方法與行動通訊系統 | |
EP1758262B1 (en)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
EP1760959B1 (en)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 |
TWI323096B (en)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
TWI403115B (zh) | 使用者資料傳送方法以及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 |
EP1758319B1 (en)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
KR100795945B1 (ko) |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 |
KR100791134B1 (ko) | 사용자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 |
KR100744061B1 (ko) | 전송 속도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