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7283B - 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 - Google Patents

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7283B
TWI397283B TW097109498A TW97109498A TWI397283B TW I397283 B TWI397283 B TW I397283B TW 097109498 A TW097109498 A TW 097109498A TW 97109498 A TW97109498 A TW 97109498A TW I397283 B TWI397283 B TW I397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coding
previously received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9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7680A (en
Inventor
Ming-Chang Tsai
James J Wu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47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7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7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72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38Buffer management for semi-reliable protocols, e.g. for less sensitive applications such as streaming 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
下文說明概言之係關於通信系統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藉由重解碼傳輸來確認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傳輸。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3月21日提出申請且名稱為"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H-ARQ ACK DETECTION VALIDATION BY RE-DECODING)"之第60/896,034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權利。上述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無線通信系統廣泛部署用於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例如(舉例而言)語音、資料等等。典型之無線通信系統可係能夠藉由共享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發射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進行通信之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等等。
一般而言,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行動裝置之通信。每一行動裝置皆可藉由正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與一個或多個基地台進行通信。正向鏈路(或下行鏈路)係指自基地台至行動裝置之通信鏈路,而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係指自行動裝置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外可藉由單輸入單輸出(SISO)系統、多輸入單輸出(MISO)系統、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等等在行動裝置與基地 台之間建立通信。
MIMO系統通常採用多個(N T 個)發射天線及多個(N R 個)接收天線進行資料傳輸。一由N T 個發射天線及N R 個接收天線構成之MIMO頻道可分解成N S 個獨立頻道-其可稱作空間頻道,其中N s {N T ,N R }。該N S 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皆對應於一維度。此外,若利用由該多個發射天線及接收天線所形成之額外維度,則MIMO系統可提供改良之效能(例如增強之頻譜效率、更高之通量及/或更大之可靠性)。
MIMO系統可支援各種用於在一共用實體媒體上劃分正向鏈路與反向鏈路通信之雙工技術。舉例而言,分頻雙工(FDD)系統可對正向鏈路與反向鏈路通信使用不同之頻率區。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正向鏈路與反向鏈路通信可採用一共用頻率區。然而,習用技術只能提供有限之或根本不提供與頻道資訊相關之回饋。
發送與接收資訊係處於通信行業之核心。媒體內容及應用之近來增加已形成對於傳輸與接收資料之效能及可靠性之高需求。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H-ARQ)協定係一個一直相當有效之用於輸送資料之機制,然而,存在對真正有效及無縫傳輸之障礙。早期解決方案依靠功耗大或高度複雜之例程,其只是再分配資源(例如計算時間及功率)而不解決根本問題。
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與應答協定已促進資料傳輸,但存在缺點。接收器將一應答(ACK)發送至發射器以用信號告知接收到資料。一旦接收到應答,發射器開始傳輸下一個 資料封包。此過程繼續直到傳輸並接收所有資料封包為止。在理想之條件下,發射器總是即時接收到應答,且幾乎不存在通量損失。然而,很少(若有過的話)存在理想之條件。常常,發射器接收不到應答,從而導致時延,因為發射器繼續發送已由接收器成功接收之傳輸。更糟的是,當不存在對採取此等劇烈措施之實際需要時,一排程器可指令發射器暫停或推遲資料封包傳輸。
下文提供對一或多項實施例之簡要概述,以達成對此等實施例之基本瞭解。該概述並非係對所有所涵蓋實施例之廣泛概述,且既不打算表示所有實施例之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打算界定任何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之目的係以簡要形式提供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某些概念來作為下文所提供之更詳細說明之前序。
根據一態樣,本文闡述一種用於接收一資料封包序列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接收一對應於一來自該資料封包之資料封包之資料傳輸。另外,該方法可包括組合該資料傳輸與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該方法亦可包含重解碼該所得組合。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設備,其可包含一記憶體,該記憶體留存與下述操作相關之指令:接收一對應於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資料封包之資料傳輸、組合該資料傳輸與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重解碼該所得組合。該無線通信設備亦可包括一耦合至該記憶體之處 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該記憶體中所留存之該等指令。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促進接收一封包序列之無線通信設備。該設備可包括用於接收一對應於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資料封包之資料傳輸之構件。另外,該設備可包括用於組合該資料傳輸與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構件。該設備可進一步包含用於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之構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機器可讀媒體,其上面儲存有用於接收一對應於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資料封包之資料傳輸之機器可讀指令。該機器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用於組合該資料傳輸與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指令。另外,該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之指令。
根據另一態樣,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一設備可包含一積體電路。該積體電路可經組態以接收一對應於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資料封包之資料傳輸。該積體電路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合該資料傳輸與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另外,該積體電路可經組態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
為達成上述及相關目的,該一或多項實施例包含多個在下文中將全面說明並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之特徵。下文說明及附圖詳細闡述該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某些例示性態樣。然而,該等態樣僅表示各種可利用各實施例之原理 之方式中的幾種且該等所述實施例旨在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現在參照該等圖式來說明各項實施例,在所有圖式中使用相同之參考編號來指代相同之元件。在下文說明中,為便於解釋,闡述諸多具體細節以便達成對一或多項實施例之透徹瞭解。然而,可顯而易見,可在沒有此等具體細節之情形下實施此等實施例。在其他示例中,以方塊圖形式顯示衆所習知之結構及裝置,以促進闡述一或多項實施例。
本申請案中所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類似術語旨在指一與電腦相關之實體,其既可係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亦可係執行中之軟體。舉例而言,一組件可係(但不限於)一執行於一處理器上之處理程序、一處理器、一物件、一可執行檔、一執行緒、一程式、及/或一電腦。舉例而言,一執行於一計算裝置上之應用程式及該計算裝置二者可係一組件。一個或多個組件可駐存在一處理程序及/或一執行緒內,而一組件可定域於一個電腦上及/或分散於兩個或更多個電腦之間。另外,此等組件可自各種上面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電腦可讀媒體執行。該等組件可藉由本端及/或遠端處理程序來進行通信,例如根據一具有一個或多個資料封包之信號來進行通信(例如,來自一個與一本端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互動、及/或藉由信號跨越一網路(例如網際網 路)與其它系統互動之組件之資料)。
此外,在本文中結合行動裝置來說明各實施例。行動裝置亦可稱作一系統、訂戶單元、訂戶台、行動台、行動裝置、遠端站臺、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終端機、無線通信裝置、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裝置或使用者設備(UE)。行動裝置可係一蜂巢式電話、無接線電話手機、會期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MP3播放器、數位相機、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手持式裝置、計算裝置、或者其他連接至一無線資料機之處理裝置。應瞭解,本文所述之態樣不僅限於具有行動性之裝置。舉例而言,可採用固定UE或固定無線UE。此外,在本文中結合基地台來說明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行動裝置進行通信且亦可稱作一存取點、節點B、或某一其他術語。
此外,可使用標準之程式化及/或工程設計技術將本文所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構建為一種方法、設備或製品。本文所用術語"製品"意欲囊括可自任一電腦可讀裝置、載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裝置(例如硬磁碟、軟磁碟、磁條等等)、光碟(例如光碟(CD)、數位多功能光碟(DVD)等等)、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裝置(例如EPROM、卡、棒、口袋式保密磁碟等等)。另外,本文所述之各種儲存媒體可代表一個或多個用於儲存資訊之裝置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頻道及能 夠儲存、容納及/或攜載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現在參照圖1,根據本文所提供之各實施例圖解闡釋一之無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包含一基地台102,基地台102可包括多個天線組群。舉例而言,一個天線組群可包括天線104及106,另一組群可包括天線108及110,而再一組群則可包括天線112及114。針對每一天線組群顯示兩個天線;然而,可對每一組群利用更多或更少之天線。基地台102可另外包括一發射器鏈及一接收器鏈,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該發射器鏈及接收器鏈中每一者又可包含複數個與信號發射及接收相關聯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等)。
基地台102可與一個或多個行動裝置(例如行動裝置116及行動裝置122)進行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102亦可與基本上任意數量之類似於行動裝置116及122之行動裝置進行通信。行動裝置116及122可係(舉例而言)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手持式通信裝置、手持式計算裝置、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任何其他適於藉由無線通信系統100進行通信之裝置。如圖所示,行動裝置116與天線112及114進行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藉由正向鏈路118向行動裝置116傳輸資訊並藉由反向鏈路120自行動裝置116接收資訊。此外,行動裝置122與天線104及106進行通信,其中天線104及106藉由正向鏈路124向行動裝置122傳輸資訊並藉由反向鏈路126自行動裝置122接收資訊。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例如,正向 鏈路118可利用一不同於反向鏈路120所用之頻帶,且正向鏈路124可採用一不同於反向鏈路126所用之頻帶。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正向鏈路118與反向鏈路120可利用一共用頻帶,且正向鏈路124與反向鏈路126可利用一共用頻帶。
該組天線及/或其指定在其中進行通信之區域可稱作基地台102之一扇區。舉例而言,可將多個天線設計成與基地台102所覆蓋之區域之一扇區中之行動裝置進行通信。在藉由正向鏈路118及124進行之通信中,基地台102之發射天線可利用波束成形來改進行動裝置116及122之正向鏈路118及124之信雜比。此外,在基地台102利用波束成形發射至隨機散佈於一相關聯覆蓋區域中之行動裝置116及122時,與一經由一單個天線發射至其所有行動裝置之基地台相比,鄰近小區中之行動裝置可受到較少干擾。
根據一實例,系統100可係一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此外系統100可利用任何類型之多工,例如FDD、TDD等。根據一例示,基地台102可藉由正向鏈路118向行動裝置116及122實例發射。此外,行動裝置116及122可估計相應正向鏈路或下行鏈路頻道並產生可經由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120及126提供至基地台102之對應回饋。另外,基地台102可以複數個資料封包形式分別藉由正向鏈路118及124向行動裝置116及122傳輸資料。應瞭解,行動裝置116及122可以複數個資料封包形式分別經由反向鏈路120及126向基地台102傳輸資料。
在封包傳輸方案中,發射器(例如,基地台102及/或行動裝置116及122)可將一資料流分割成一系列依次傳輸之資料封包。可採用一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H-ARQ)協定來改進資料封包傳輸之可靠性。在一實例性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錯誤控制方法中,一成功解碼一接收之資料封包之接收器(例如,基地台102及/或行動裝置116及122)藉由發送一應答(ACK)訊息來用信號告知發射器。發射器繼續傳輸或重傳一系列中之一特定資料封包直到偵測到一ACK為止。在一實施例中,可指定一最大重試數。若發射器未能偵測到一ACK,則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同步丟失從而造成通量損失。在藉由正向鏈路118及124自基地台102至行動裝置116及122之資料傳輸之情況下,行動裝置116及122可藉由重解碼來確認基地台102之ACK偵測。行動裝置116及122可自基地台102接收資料封包傳輸並組合連續傳輸直至獲得成功解碼為止。一旦成功解碼,行動裝置116及122藉助一ACK訊息來用信號告知基地台102。該等行動裝置可藉由結合某些或所有先前所接收之傳輸來重解碼一隨後所接收之資料封包傳輸來確認ACK偵測。一成功之重解碼可指示未偵測到該ACK訊息且應重新發送該ACK訊息。一失敗之重解碼可指示偵測到該ACK訊息且所接收之當前資料傳輸係針對該複數個包含該資料傳輸之封包中之下一個封包。舉例而言,一成功之解碼可在第三封包重傳之後進行。在此例示性示例中,對一資料封包之三次傳輸提供足以進行正確解碼之資訊或冗餘度。若結合上一次傳輸對第 四次傳輸之重解碼成功,則可重新發送一ACK訊息,因為可能尚未偵測到前一訊息。然而,若重解碼失敗,則第四次傳輸可係該系列中之下一個資料封包。應瞭解,基地台102可採用類似機制來經由反向鏈路120及126自行動裝置116及122接收傳輸。另外,為了減少通量損失,可正常解碼於一成功解碼之後所接收之傳輸,彷彿該傳輸與一序列中之下一個資料封包相關一般。此正常解碼處理程序可與該重解碼並行或同時進行。
現在參見圖2,圖中顯示一用於無線通信環境中之通信設備200。通信設備200可係一基地台或其一部分。另外,通信設備200可係一行動裝置或其一部分。通信設備200包括一接收器202,其自一發射器(未顯示)獲得資料傳輸。該等資料傳輸可包含一系列資料封包。接收器202可採用H-ARQ機制來改進傳輸可靠性及接收器-發射器同步。例如,接收器202可自一發射器獲得一資料傳輸,且一旦成功接收並解碼,即刻將一應答(ACK)發送回至該發射器。該應答向該發射器指示該資料傳輸已成功接收及處理以使該接收器能夠開始傳輸一資料流之下一個資料封包。然而,該發射器並非總是偵測到該應答從而導致該發射器發送冗餘資訊。在此情形下,接收器202與該發射器之間的同步丟失,因為發射器重發一冗餘封包而接收器202期待該資料流之下一個封包。因此,該通信系統之通量亦受到負面影響。
儘管關於該應答訊息之資訊不完整,但通信設備200可 繼續接收並解碼來自一發射器之傳輸。一旦一由通信設備200所接收之資料封包經成功解碼,則後續封包傳輸可藉由結合某些或所有先前所接收之傳輸來重解碼該後續傳輸來加以確認。另外,可正常解碼該後續傳輸,彷彿其對應於該資料封包之下一個資料封包一般。該正常解碼可與該重解碼並行進行。在一第一成功解碼之後,若最後一次傳輸結合先前所接收之傳輸成功解碼,則最後一次傳輸對應於一已成功接收並解碼之資料封包。一成功之重解碼指示該發射器未偵測到該應答且其需要重新發送。若結合先前所接收之傳輸對最近一次傳輸之解碼失敗,則最近一次傳輸對應一系列包含該資料流之資料封包中之下一個資料封包。因此,可確認該發射器成功偵測到該應答。可對每一連續資料封包重複此解碼、重解碼及確認過程直至接收並解碼一流之所有封包為止。
通信設備200包括接收器202,其自一發射器(未顯示)獲得資料傳輸及/或資料封包。另外,通信設備200包括一解碼器204,其嘗試解碼所得資料傳輸及/或資料封包以從該傳輸之經編碼、調變及/或交錯之符號中恢復一資料流之訊務資料。在可進行一成功解碼之前,可能需要對一特定資料封包進行若干次重傳。例如,可因頻道條件、功率約束、干擾位準或諸如此類而在一傳輸中引入錯誤,從而無法偵測到該封包。重傳一特定封包為解碼器204提供足以成功恢復與該資料封包相關聯之訊務資料之資訊。通信設備200包括一緩衝器206,其促進留存先前傳輸以與新近所 得封包組合。一旦成功解碼,則通信設備200可向該發射器發送一應答。緩衝器206留存先前資料封包傳輸以確認應答偵測。接收器202在成功解碼之後自該發射器收集一資料封包傳輸。緩衝器206可留存新近所得資料封包連同亦儲存之先前所得封包。解碼器204可結合某些或所有先前所接收之封包來重解碼新近所得資料封包。此外,緩衝器206可留存新近所得資料封包以使解碼器204能夠與重解碼組合並行解碼該封包以減少通量損失。一成功之重解碼指示該發射器未偵測到通信設備200所發送之應答。解碼器204之一失敗之重解碼指示新近所得資料封包係一在構成該資料流之一系列封包中最後所解碼之封包之後的封包。
此外,儘管未顯示,然而應瞭解,通信設備200可包括留存關於下述操作之指令之記憶體:接收資料封包傳輸、組合資料封包傳輸、解碼資料傳輸、發送應答訊息及類似操作。此外該記憶體可留存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封包以在解碼之前進行組合。此外,通信設備200可包括一可與執行指令(例如留存於記憶體內之指令、自一不同之源獲得之指令、…)結合利用之處理器。
圖3圖解闡釋一可用於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實例性接收器系統300。系統300可獲得資料符號及導頻符號。一解調變器302收集資料符號並解調變資料符號以促進附加處理。另外,系統300包括一自一導頻頻道獲得導頻符號之頻道估計器304。頻道估計器304利用導頻符號來產生一頻 道響應估計值。解調變器302處理資料符號以再現由發射器及/或調變器映射至符號之經編碼資料。解調變器302可根據一選擇用於傳輸一對應於該等資料符號之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BPSK;QSPK;M-PSK(相位位移鍵控);M-QAM(正交振幅調變),其中M可係任一整數值,例如M=2;等等)來進行解調變。解調變器302為對數似然比(LLR)306提供經解調變之資料封包。LLR 306採用一所接收之為1與為零之位元之似然(例如機率)之比之對數。一等於零之比率意謂所接收之位元同等地可能為一1或零位元(例如,不確定發送了哪一位元)。該對數比離零越遠,知道發送了哪個位元之信心程度就越高。在一H-ARQ方案中,組合每一H-ARQ重傳之對數似然比以得到改進之解碼可靠性。LLR 306與緩衝器308及310相關聯。在解調變器302向LLR 306轉發一經解調變之封包之後,LLR 306將該封包儲存於緩衝器308或緩衝器310中。於一實施例中,LLR 306結合另一緩衝器之內容來儲存該封包。例如,LLR可將一新近所得封包儲存於緩衝器308中以與緩衝器310所留存之封包相組合。緩衝器308及緩衝器310之資料封包內容可經由一多工器312提供至一解碼器314。解碼器314嘗試解碼緩衝器內容以從該等編碼資料封包中恢復一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留存該等緩衝器內容直到一第一成功解碼為止。若解碼成功,則留存該等緩衝器內容以藉由重解碼來進行確認。另外,接收器系統300向該等資料符號之發起者傳輸一應答信號。一在一成功解碼之後所獲得且 由解調變器302解調變之封包結合先前所接收之封包而儲存於緩衝器308及/或310中。解碼器314嘗試結合先前所留存之傳輸來重解碼該後續封包。一成功之重解碼指示位於該通信鏈路之另一端上之資料封包發射器未偵測到由位於資料封包接收器系統300上之發射器所發送之應答。若系統300用於一行動裝置上,則該基地台未偵測到由該行動裝置之發射器所發送之應答。另一方面,若系統300用於一基地台上,則該行動裝置未偵測到由該基地台上之發射器所發送之應答。解碼器314之一失敗重解碼指示該後續封包係一系列構成該資料流之封包中之一新的封包。因此,由與接收器系統300相關聯之發射器所發送之應答已由一位於一與接收器系統300之通信鏈路之另一端上之發射器正確接收。
另外,在該成功解碼之後所獲得並儲存於緩衝器308及/或310中之封包可與先前所接收之傳輸分開留存。解碼器314可單獨解碼該後續傳輸彷彿其對應於一新的資料封包。該解碼可與結合先前所接收之傳輸來重解碼該後續傳輸同時進行。接收器系統300包包一控制器316,控制器316對LLR 306、多工器312及解碼器314提供邏輯控制以促進藉由重解碼來進行接收、解碼及確認。
參見圖4、5、7及9,圖中顯示與促進增強一發射器及一接收器之資料傳輸及接收相關之方法,儘管其間之條件不完整。儘管出於簡化說明之目的將該等方法顯示及描述為一系列動作,然而應瞭解及知曉,該等方法並不受限於動 作的次序,此乃因根據一或多項實施例,某些動作可按不同於本文所示及所述之次序進行及/或與其它動作同時進行。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及知曉,一種方法亦可表示為一系列(例如,一狀態圖中之)相互關聯之狀態或事件。此外,並非需要全部之所示動作來構建一根據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方法。
現在參見圖4,圖中顯示一促進可靠地接收一資料傳輸之方法400。除其他以外,方法400可用來確認一發射器已偵測到一應答訊息。在一實施例中,可對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行動裝置及/或一基地台實施方法400。於參考編號402處,進行一成功解碼。可在獲得足以達成一第一成功解碼之冗餘度之前對一資料封包進行一次或多次傳輸。於參考編號402處,接收下一個資料傳輸。該資料傳輸可對應於至少一個來自一包含一資料流之系列中之複數個資料封包之封包。另外,該資料傳輸可係一對一先前所發送之封包之重傳。將下一個資料封包留存用於重解碼以確認應答信號偵測。另外,將該傳輸轉發至一正常解碼循環A以防止通量損失。下文參考圖5詳細闡述正常解碼循環A。於參考編號406處,組合該所得資料傳輸與先前所接收之傳輸。舉例而言,該資料封包可係一在一成功解碼及用信號發送一應答之後的第一資料封包。由於可能需要若干個傳輸或編碼段來提供足以達成一成功解碼之冗餘度,因此可繼續存在對該資料封包之一次或多次傳輸。可組合該一個或多個副本與第一資料封包以促進確認應答偵測。於參考 編號408處,對該等經組合之傳輸嘗試一重解碼。於410處,作出一關於該重解碼是否成功之確定。若該重解碼成功,則最後一次所接收之資料封包係一對先前所接收之封包之重傳。因此,一成功重解碼提供一對尚未偵測到該應答之指示。若在參考編號410處確定該重解碼成功,則該方法進行至412且發送另一應答信號。在參考編號404處,接收下一個資料封包傳輸以加以組合及重解碼。應瞭解,亦可將在一成功重解碼之後所接收資料封包轉發至正常解碼循環A。若在參考編號410處該重解碼不成功,則方法400進行至參考編號414。在414處,對已偵測到之應答信號進行確認。因此,一對經組合之資料封包之成功重解碼提供一對已偵測到該應答信號之指示。
現在參見圖5,圖中顯示一促進可靠地接收資料傳輸之方法500。除其他以外,方法500可用來確認一發射器已偵測到一應答訊息。在一實施例中,可對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行動裝置及/或基地台實施方法500。方法500進一步繪示一與參考圖4所述之重解碼方法400並行進行之正常解碼過程。將一資料傳輸自方法400轉發至方法500。該資料傳輸可係一在一第一成功解碼之後的下一個資料傳輸。另外,該資料傳輸可係一在一重解碼或其他事件之後的傳輸。在參考編號502處,將該資料傳輸指配成對應於一資料流中之下一個資料封包。下一個資料封包係一繼在圖4之402處成功解碼之資料封包之後的資料封包。在504處,組合該資料傳輸與任何亦指配成對應於下一個資料封包之 先前所接收之傳輸(若有)。換言之,該正常解碼循環可環回一次或多次,其中針對每一環回接收一資料傳輸。組合該等資料傳輸以提供促進解碼之冗餘度。亦在504處,解碼該資料傳輸或組合。在參考編號506處,作出一關於該解碼是否成功之確定。若該解碼不成功,則方法500進行至參考編號508,在那裏接收一後續資料傳輸。在504處,解碼組合該後續傳輸並執行另一測試以確定成功。若在506處確定該解碼成功,則方法500進行至參考編號510,在那裏作出一關於一成功之重解碼是否在一並行過程中與最後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同時進行之確定。若是,則方法500返回,因為該資料傳輸係一對可能尚未偵測到其應答之先前所接收及解碼之資料封包之重傳。若一並行重解碼不成功,則該最後傳輸對應於一後續資料封包且已進行確認。在參考編號512處,向一發射器發送一應答信號以指示接收到該後續資料封包。
現在參見圖6,圖中顯示一藉由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之重解碼方案之確認之實例性構建形式。以複數個傳輸形式接收一資料封包。儘管圖6中繪示傳輸1至5,然而應瞭解,可以任意數量之傳輸形式接收一資料封包。舉例而言,一對一資料封包之單個傳輸可足以達成成功解碼。另外,兩個或更多個傳輸可能為收集一足以克服對一資料封包之個別傳輸中之錯誤之冗餘位準所必需。一旦成功解碼,則可對後續傳輸進行重解碼以確認一發射之應答偵測。
根據圖6中之圖解,接收傳輸1。此傳輸可由緩衝器1留存。在此實例中,對傳輸1之解碼不成功。接著,接收傳輸2並將其連同先前留存於緩衝器1中之內容留存於緩衝器2中。換言之,緩衝器2留存傳輸1及2之一組合。同樣,根據此實例,對緩衝器2之內容(亦即,呈組合形式之傳輸1及2)之解碼不成功。接收傳輸3並將其結合先前由緩衝器2所留存之內容而儲存於緩衝器1中。因此,緩衝器1留存傳輸1至3。傳輸1至3提供足以達成成功解碼之冗餘度,此刻發送一用信號告知已接收並解碼該資料封包之應答訊息。
由於諸多因素及對資料傳輸且尤其對無線資料傳輸之約束條件,因此並非總是偵測到該應答。正確偵測該應答信號確保該資料之一發射器能夠進行至一資料流之下一個連續資料封包。然而,當不成功地傳送該應答信號時,發射器與接收器失去同步。舉例而言,未能偵測到該應答之發射器重傳該封包而接收器預期下一個連續封包。藉由重解碼下一個傳輸,一接收器可確認是否已偵測到該應答。
根據圖6中之所示方案,保存成功解碼之前的緩衝器狀態。舉例而言,留存傳輸1及2而不是傳輸3。接收傳輸4並將其組合於一具有就在成功解碼之前的緩衝器狀態之緩衝器1中。換言之,緩衝器1留存傳輸1、2及4之組合。重解碼傳輸1、2及4之組合以確認應答偵測。一成功之重解碼指示傳輸4係一對一資料封包而不是一在一應答信號之後所期待之一序列中之後續封包之重傳。因此,可作出一關於該應答尚未被該發射器偵測到之推斷。一旦重解碼成 功,則可發送另一應答信號且傳輸4由該緩衝器留存。應瞭解,一正常解碼可與該重解碼過程並行進行。根據一圖解,傳輸4(亦即,一成功解碼之後的第一傳輸)可由緩衝器2留存,彷彿其係對一資料封包之第一傳輸一般。可接收一後續傳輸,例如傳輸5。傳輸5與緩衝器1之內容組合並儲存於緩衝器2中。對傳輸1、2、4及5之組合執行一重解碼以確認對該應答訊息之偵測。一成功之重解碼提供一對尚未偵測到該應答之指示。一不成功之重解碼提供一對已偵測到該應答且最近一次傳輸係該資料流中之一連續資料封包之一部分之指示。另外,可將傳輸5僅與傳輸4組合並對其正常解碼,彷彿傳輸4及5係對一後續資料封包之第一及第二傳輸一般。
圖7圖解闡述一促進可靠地接收資料傳輸之方法700。除其他以外,方法700可由一接收器用來確認一發射器已偵測到一應答訊息。在一實施例中,可對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行動裝置及/或一基地台實施方法700。在參考編號702處,接收一資料封包傳輸。該資料封包可係至少一個來自一包含一資料流之系列中之複數個資料封包中之封包。另外,該資料封包可係一對一先前所發送之封包之重傳。在704處,作出一關於哪個緩衝器應留存該接收之資料封包之確定。舉例而言,該接收器可包括一個或多個留存在解碼之前所接收之傳輸之緩衝器。在一實施例中,可包括兩個緩衝器且該接收器針對每一所接收之傳輸交替與該兩個緩衝器之間。於參考編號706處,將該所得資料封 包與先前所接收之封包組合。由於可能需要若干個傳輸來提供足以達成一成功解碼之冗餘度,因此可繼續存在該資料封包之一個或多個副本。於708處,對組合嘗試一解碼。若該解碼不成功,則方法700進行至參考編號702,在那裏接收另一資料封包傳輸。根據一態樣,該封包傳輸係一對該先前接收之資料封包之重傳。
若該解碼成功,則方法700進行至參考編號710,在那裏廢棄該最後接收之傳輸。換言之,廢棄導致該成功解碼之傳輸且該等緩衝器返回至一在進行成功解碼之前的狀態。在712處,接收下一資料封包。此封包係在成功解碼之後所接收之傳輸。在參考編號714處,作出一關於哪個緩衝器應留存該接收之資料封包之確定。在716處,將新近所得資料封包與先前所接收之封包組合。在參考編號718處,嘗試一重解碼。若該重解碼成功,則最後所接收之資料封包係一對先前所接收之封包之重傳。因此,一成功之重解碼提供一對尚未偵測到該應答之指示。若在參考編號718處確定該重解碼成功,則方法進行至712並接收下一資料封包傳輸以加以組合及生解碼。若在參考編號718處該重解碼成功,則方法700進行至參考編號720。在720處,對已偵測到之應答信號進行確認。因此,一對組合資料封包之不成功重解碼提供一對已偵測到應答信號之指示。應瞭解,一正常解碼過程(例如參考圖5所述之方法500)可與該重解碼過程同時進行。舉例而言,可將在參考編號712處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轉發至方法500以進行正常解碼。
參見圖8,圖中顯示一藉由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之重解碼方案之確認之實例性構建形式。以複數個傳輸形式接收一資料封包。儘管圖8中繪示傳輸1至5,然而應瞭解,可以任意數量之傳輸形式來接收一資料封包。舉例而言,一對一資料封包之單個傳輸可足以達成成功解碼。另外,兩個或更多個傳輸可能為收集一足以克服對一資料封包之個別傳輸中之錯誤之冗餘位準所必需。一旦成功解碼,則可對後續傳輸進行重解碼以確認一發射器之應答偵測。
根據圖8中之圖解,接收傳輸1。此傳輸可由緩衝器1留存。在此實例中,對傳輸1之解碼不成功。接著,接收傳輸2並將其連同先前留存於緩衝器1中之內容留存於緩衝器2中。換言之,緩衝器2留存傳輸1及2之一組合。同樣,根據此實例,對緩衝器2之內容(亦即,呈組合形式之傳輸1及2)之解碼不成功。接收傳輸3並將其結合先前由緩衝器2所留存之內容而儲存於緩衝器1中。因此,緩衝器1留存傳輸1至3。傳輸1至3提供足以達成成功解碼之冗餘度,此刻發送一用信號告知已接收並解碼該資料封包之應答訊息。
根據圖8之所示方案,在解碼之後保存該等緩衝器。舉例而言,留存傳輸1、2及3。接收傳輸4並將其與緩衝器1之內容組合於一緩衝器2中。換言之,緩衝器2此刻留存傳輸1、2、3及4之組合。重解碼傳輸1、2、3及4之組合。一成功之重解碼指示傳輸4係一對一資料封包而不是一在一應答信號之後所期待之一序列中之後續封包之重傳。因 此,可作出一關於該應答尚未被該發射器偵測到之推斷。一旦重解碼成功,可發送另一應答信號且傳輸4由該緩衝器留存呈組合形式。應瞭解,一正常解碼可與該重解碼並行進行。根據一圖解,傳輸4(亦即,一成功解碼之後的第一傳輸)可由緩衝器1留存,彷彿其係一資料封包之第一傳輸一般。可接收一後續傳輸,例如傳輸5。傳輸5與緩衝器2之內容組合並儲存於緩衝器1中。對傳輸1、2、3、4及5之組合執行一重解碼以確認對該應答訊息之偵測。一成功之重解碼提供一對尚未偵測到該應答之指示。一不成功之重解碼提供一對已偵測到該應答且最近傳輸係該資料流中之一連續資料封包之一部分之指示。另外,可將傳輸5僅與傳輸4組合於緩衝器2中並對其進行正常解碼,彷彿傳輸4及5係一後續資料封包之第一及第二傳輸一般。
圖9圖解闡述一促進可靠地接收資料傳輸之方法900。除其他以外,方法900可由一接收器用來確認一發射器已偵測到一應答訊息。在一實施例中,可對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行動裝置及/或一基地台實施方法900。在參考編號902處,接收一資料封包傳輸。該資料封包傳輸可係至少一個來自一包含一資料流之系列中之複數個資料封包之封包。另外,該資料封包可係一對一先前所發送之封包之重傳。在904處,作出一關於哪個緩衝器應留存該接收之資料封包之確定。在參考編號906處,將該所得資料封包與先前接收之封包組合。由於可能需要若干個傳輸來提供足以達成一成功解碼之冗餘度,因此可繼續存在該資料封包 之一個或多個副本。將該一個或多個副本與第一資料封包組合以促進對應答偵測之確認。在908處,對該組合嘗試一解碼。若該解碼不成功,則方法900進行至參考編號902,在那裏接收另一資料封包傳輸。在一態樣中,該封包傳輸係一對該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封包之重傳。
若該解碼成功,該方法900進行至參考編號910,在那裏留存成功解碼之前所接收之所有傳輸以與隨後所接收之傳輸編碼組合。在912處,接收下一資料封包。此封包係在成功解碼之後所接收之第一傳輸。在參考編號914處,作出一關於哪個緩衝器應留存該接收之資料封包之確定。在916處,將該新近獲得之資料封包與先前所接收之封包組合。在參考編號918處,嘗試一重解碼。若該重解碼成功,則該最後接收之資料封包係一對先前所接收之封包之重傳。若在參考編號918處確定該重解碼成功,則該方法進行至912且接收下一資料封包傳輸以加以組合及重解碼。若在參考編號918處該重解碼不成功,則方法900進行至參考編號920。在920處,對已偵測到之應答進行t確認。應瞭解,一正常解碼過程(例如參考圖5所述之方法500)可與該重解碼過程同時進行。舉例而言,可將在參考編號912處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轉發至方法500以進行正常解碼。
應瞭解,根據本文所述之一個或多個態樣,可作出關於一發射器是否已偵測到一應答信號、是否應忽略一封包傳輸等等之推斷。本文中所用措詞"推斷(infer或inference)" 通常係指根據一組經由事件及/或資料所捕獲之觀測值來推理或推斷該系統、環境及/或使用者之狀態之過程。舉例而言,推斷可用來識別一特定上下文或作業,或者可產生狀態之概率分佈。該推斷可具有概率性,亦即,基於對資料及事件之考量來計算所關心狀態之概率分佈。推斷亦可係指用於自一組事件及/或資料構成更高階事件之技術。此推斷可導致自一組所觀測事件及/或所儲存事件資料構造出新的事件或作業,無論該等事件是否以時間上緊鄰之形式相關,且無論該等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個還是來自數個事件及資料源。
根據一實施例,上文所提供之一個或多個方法可包括作出與確認對一應答信號之偵測相關之推斷。藉由進一步例示之方式,可作出一與確定一重解碼是否指示已偵測到該應答、編碼組合封包重傳以提供冗餘度、選擇緩衝器以留存所接收之封包等等相關之推斷。應瞭解,上述實例實質上係例示性的而並非旨在限制可作出之推斷數量或用以結合本文所述之各種實施例及/或方法作出此等推斷之方式。
圖10係一促進採用藉由重解碼之應答偵測確認之行動裝置1000。行動裝置1000包含一接收器1002,接收器1002自例如一接收天線(未顯示)接收信號,且對所接收信號執行典型作業(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等等)並將經調節之信號數位化以獲得樣本。接收器1002可為(例如)MMSE接收器,且可包含解調變器1004,解調變器1004可解調變 所接收符號並將其提供至處理器1006以進行頻道估計及諸如此類。處理器1006可為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1002所接收之資訊及/或產生供發射器1016發射之資訊之處理器、控制行動裝置1000之一個或多個組件之處理器、及/或既分析由接收器1002所接收之資訊,產生供發射器1016發射之資訊,又控制行動裝置1000之一個或多個組件之處理器。
行動裝置1000可此外包含記憶體1008,該記憶體以操作方式耦合至處理器1006且可儲存欲傳輸之資料、所接收之資料、與可用頻道相關之資訊、與所分析信號及/或干擾強度相關聯之資料、與所指派之頻道、功率、速率等相關之資訊及任何其他適用於估計頻道及經由該頻道進行傳送之資訊。記憶體1008可此外儲存與估計及/或利用頻道(例如,基於性能、容量等等之效能)相關聯之協定及/或演算法。
應瞭解,本文所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1008)既可係揮發性記憶體亦可係非揮發性記憶體,或者可同時包括揮發性與非揮發性兩種記憶體。藉由例示而非限定方式,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PROM)、電可擦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擦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擔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藉由例示而非限定之方式,RAM可具備許多種形式,例如同步RAM(SRAM)、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倍資料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型SDRAM (ESDRAM)、同步鏈路(Synchlink)DRAM(SLDRAM)、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本發明系統及方法中之記憶體1008旨在包含但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合適類型之記憶體。
處理器1006進一步以操作方式耦合至一解碼器1010,該解碼器嘗試解碼由接收器1002所得資料傳輸及/或資料封包以從該傳輸之經編碼、調變及/或交錯之符號中恢復一資料流之訊務資料。在進行一成功解碼之前,可能需要對一特定資料封包進行若干次重傳。舉例而言,可因頻道條件、功率約束條件、干擾位準或諸如此類而在傳輸中引入錯誤從而無法解碼該封包。對一特定封包之重傳為解碼器1010提供足以成功恢復與該資料封包相關聯之訊務資料之資訊或冗餘度。處理器1006進一步耦合至一緩衝器1012,該緩衝器促進留存先前傳輸以與新近所得封包進行組合。一旦解碼成功,行動裝置1000可發送一應答。緩衝器1012留存先前資料封包傳輸以確認應答偵測。解碼器1010可結合先前所接收之封包來重解碼新近所得資料封包。行動裝置1000還進一步包含一調變器1014及一將信號發射至例如一基地台、另一行動裝置等等之發射器1016。儘管在圖中繪示為與處理器1006分開,然而應瞭解,解碼器1010、緩衝器1012、及/或調變器1014可係處理器1006之一部分或者若干個處理器(未顯示)。
圖11係一促進採用藉由重解碼之應答確認之系統1100之圖解。系統1100包含一基地台1102(例如存取點),基地台 1102具有一經由複數個接收天線1106自一個或多個行動裝置1104接收信號之接收器1110、及一經由複數個發射天線1108發射至該一個或多個行動裝置1104之發射器1122。在一態樣中,發射器1122可以一資料封包序列形式傳輸一資料流至該一個或多個行動裝置1104以便依次傳輸每一封包直到被告知收到為止。接收器1110可自接收天線1106接收資訊且與一解調變所接收資訊之解調變器1112以操作方式關聯。經解調變之符號由一處理器1114分析,處理器1114可類似於上文關於圖10所述之處理器並耦合至一記憶體1116,記憶體1116儲存與估計信號(例如導頻)強度及/或干擾強度相關之資訊、欲傳輸至行動裝置1104(或一不同之基地台(未顯示))或自行動裝置1104(或一不同之基地台(未顯示))接收之資料、及/或任何其他與執行本文所述之各種作業及功能相關之合適資訊。舉例而言,接收器1110可自行動裝置1104接收一與一由發射器1124發送之最後資料封包相關之應答信號。欲傳輸之資訊可提供至一調變器1122。調變器1122可對該資訊實施多工,以由一發射器1126經由天線1108發射至行動裝置1104。儘管在圖中繪示為與處理器1114分開,然而應瞭解,解調變器1112及/或調變器1122可係處理器1114之一部分或若干個處理器(未顯示)。
圖12顯示一實例性無線通信系統1200。為簡潔起見,無線通信系統1200繪示一個基地台1210及一個行動裝置1250。然而,應瞭解,系統1200可包括一個以上基地台及/ 或一個以上行動裝置,其中額外之基地台及/或行動裝置可基本上類似於或者不同於下文所述之實例性基地台1210及行動裝置1250。另外,應瞭解,基地台1210及/或行動裝置1250可採用本文所述之系統(圖1-3及10-11)及/或方法(圖4、5、7及9)以促進其間之無線通信。
在基地台1210處,若干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一資料源1212提供至一發射(TX)資料處理器1214。根據一實例,每一資料流皆可藉由一相應之天線發射。TX資料處理器1214根據為彼資料流所選之特定編碼方案來對該訊務資料流實施格式化、編碼及交錯,以提供經編碼之資料。
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來將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資料與導頻資料多工。此外或另一選擇係,可對該等導頻符號進行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者分碼多工(CDM)。導頻資料通常係一以一種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型樣並可在行動裝置1250處用於估計頻道響應。可根據為每一資料流所選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位位移鍵控(QPSK)、M-相位-位移鍵控(M-PSK)、M-正交調幅(M-QAM)等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每一資料流之經多工導頻與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可藉由處理器1230所執行或提供之指令來確定每一資料流之資料傳輸率、編碼及調變。
可將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一TX MIMO處理器1220,TX MIMO處理器1220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如對於OFDM)。然後,TX MIMO處理器1220將N T 個調 變符號流提供至N T 個發射器(TMTR)1222a至1222t。在各種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1220對各資料流之符號及對正發射符號之天線應用波束成形權重。
每一發射器1222皆接收並處理一相應之符號流以提供一個或多個類比信號,並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升頻轉換)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一適於藉由MIMO頻道傳輸之經調變信號。此外,來自發射器1222a至1222t之N T 個經調變信號分別自N T 個天線1224a至1224t發射。
在行動裝置1250處,所發射之經調變信號由N R 個天線1252a至2352r接收且所接收信號自每一天線1252提供至一相應之接收器(RCVR)1254a至1254r。每一接收器1254皆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一相應之信號,將經調節之信號數位化以提供樣本,並進一步處理該等樣本以提供一對應之"所接收"符號流。
一RX資料處理器1260可自N R 個接收器1254接收並根據一種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來處理N R 個所接收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所偵測"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1260可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每一所偵測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RX資料處理器1260所執行之處理與TX MIMO處理器1220及TX資料處理器1214在基地台1210處所執行之處理互補。
一處理器1270可如上文所述週期性地確定利用哪一預編碼矩陣。此外,處理器1270可製定一包含一矩陣索引部分及一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該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該通訊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流之各種類型之資訊。該反向鏈路訊息可由一TX資料處理器1238(其亦自一資料源1236接收若干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處理、由一調變器1280調變、由發射器1254a至1254r調節、並發射回至基地台1210。
在基地台1210處,來自行動裝置1250之經調變信號由天線1224接收、由接收器1222調節、由一解調變器1240解調變、並由一RX資料處理器1242處理以擷取由行動裝置1250發射之反向鏈路訊息。此外,處理器1230可處理所擷取之訊息,以確定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來確定波束成形權重。
處理器1230及1270分別指揮(例如,控制、協調、管理等)基地台1210及行動裝置1250處之作業。相應處理器1230及12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1232及1272相關聯。處理器1230及1270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響應估計值。
應瞭解,本文所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於硬體、軟體、韌體、中間體、微碼、或其任一組合中。對於硬體實施方案而言,各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一個或多個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裝置(DSP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其他設計用於執行本文所述功能之電子單元、或其一組合中。
當該等實施例實施於軟體、韌體、中間體或微碼、程式 碼或碼段中時,其可儲存於例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媒體中。碼段可代表程序、功能、次程式、程式、例程、次例程、模組、軟體包、類別、或任何由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語句構成之組合。一碼段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自變量、參數或記憶體內容而耦合至另一碼段或硬體電路。資訊、自變數、參數、資料等可使用包括記憶體共享、訊息傳遞、記號傳遞、網路傳輸等在內之任何合適途徑來傳遞、轉發或傳輸。
對於軟體構建方案而言,可使用執行本文所述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來構建本文所述技術。軟體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並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既可構建於處理器內,亦可構建於處理器外部,在構建於處理器外部之情況下,該記憶體單元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習知之各種構件以通信方式耦合至處理器。
參考圖13,圖中顯示一系統1300,其藉由經由重解碼確認應答偵測來增強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從而實現對資料封包之可靠接收。舉例而言,系統1300可至少部分地駐存於一行動裝置及/或基地台內。應瞭解,將系統1300表示成包括若干功能塊,該等功能塊可為代表由一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所執行之功能之功能塊。系統1300包括一由可一同發揮作用之電組件構成之邏輯組群13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302可包括一用於接收一資料傳輸之電組件。該資料傳輸可對應於一資料封包序列之中之一特定資料封包。此外,邏輯分組1302可包含一用於將 資料傳輸與先前所接收之傳輸組合之電組件1306。例如,可採用一個或多個緩衝器來留存先前所留存之傳輸。此外,邏輯分組1302可包括一用於解碼及重解碼一所得組合之電組件1308。舉例而言,除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以外可將該新的資料傳輸儲存於該緩衝器中並可將該緩衝之全部內容提供至一解碼器以進行重解碼。此外,系統1300可包括一記憶體1310,以留存用於執行與電組件1304、1306及1308相關聯之功能之指令。儘管圖中顯示為處於記憶體1308外部,然而應瞭解,一個或多個電組件1304、1306及1308可存在於記憶體1310內。
上文所述內容包括一或多項實施例之實例。當然,不可能出於說明前述實施例之目的而說明各組件或方法之每一種可構想之組合,而是,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知,可具有各種實施例之許多其它組合及排列。因此,所述實施例旨在囊括歸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之所有該等改變、修改及變化型式。此外,就本詳細說明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措詞"包括(includes)"而言,該措詞之包括方式擬與措詞"包括(comprising)"在一請求項中用作一轉折詞時所解釋之方式相同。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基地台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行動裝置
118‧‧‧正向鏈路
120‧‧‧反向鏈路
122‧‧‧行動裝置
124‧‧‧正向鏈路
126‧‧‧反向鏈路
200‧‧‧通信設備
202‧‧‧接收器
204‧‧‧解碼器
206‧‧‧緩衝器
300‧‧‧接收器系統
302‧‧‧解調變器
304‧‧‧頻道估計器
306‧‧‧對數似然比
308‧‧‧緩衝器
310‧‧‧緩衝器
312‧‧‧多工器
314‧‧‧解碼器
316‧‧‧控制器
1000‧‧‧行動裝置
1002‧‧‧接收器
1004‧‧‧解調變器
1006‧‧‧處理器
1008‧‧‧記憶體
1010‧‧‧解碼器
1012‧‧‧緩衝器
1014‧‧‧調變器
1016‧‧‧發射器
1100‧‧‧系統
1102‧‧‧基地台
1104‧‧‧行動裝置
1106‧‧‧接收天線
1108‧‧‧發射天線
1110‧‧‧接收器
1112‧‧‧解調變器
1114‧‧‧處理器
1116‧‧‧記憶體
1122‧‧‧調變器
1124‧‧‧發射器
1200‧‧‧無線通信系統
1210‧‧‧基地台
1212‧‧‧資料源
1214‧‧‧發射(TX)資料處理器
1220‧‧‧TX MIMO處理器
1222a‧‧‧發射器
1222t‧‧‧發射器
1224a‧‧‧天線
1224t‧‧‧天線
1230‧‧‧處理器
1232‧‧‧記憶體
1236‧‧‧資料源
1238‧‧‧TX資料處理器
1240‧‧‧解調變器
1242‧‧‧RX資料處理器
1250‧‧‧行動裝置
1252a‧‧‧天線
1252r‧‧‧天線
1254a‧‧‧接收器
1254r‧‧‧接收器
1260‧‧‧RX資料處理器
1270‧‧‧處理器
1272‧‧‧記憶體
1280‧‧‧調變器
1300‧‧‧系統
1302‧‧‧邏輯組群
1304‧‧‧用於接收一資料傳輸之電組件
1306‧‧‧用於組合該資料傳輸與先前傳輸之電組件
1308‧‧‧用於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之電組件
1310‧‧‧記憶體
圖1係一根據本文所述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之圖解。
圖2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用於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實例性通信設備之圖解。
圖3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可用於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實例性接收器之圖解。
圖4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促進藉由重解碼來進行應答偵測確認之實例性方法之圖解。
圖5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之實例性確認方案之圖解。
圖6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促進藉由重解碼來進行確認之實例性方法之圖解。
圖7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之實例性確認方案之圖解。
圖8係一根據本發明揭示內容之一態樣促進藉由重解碼來進行確認之實例性方法之圖解。
圖9係一促進藉由重解碼來確認應答偵測之之實例性行動裝置之圖解。
圖10係一促進藉由重解碼來進行確認之實例性系統之圖解。
圖11係一可與本文所述之各種系統及方法結合使用之實例性無線網路環境之圖解; 圖12係一促進藉由重解碼來確認應答偵測之實例性系統之圖解。
圖13係一經組態以提供對資料封包之可靠接收之實例性系統之圖解。
(無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51)

  1. 一種通信方法,其包含:解碼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其包含一個或多個先前資料封包;接收包含來自一資料封包序列之一資料封包之一資料傳輸;將該資料傳輸與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組合;及即使在已經成功解碼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的情況下,仍重解碼該所得組合。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解碼包含:編碼組合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解碼該經編碼組合之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向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發送一應答信號。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廢棄來自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最後連續資料傳輸。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留存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確定該資料傳輸是否包含來自該等先前資料封包之一最後解碼之資料封包。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係成功。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一旦成功地重解碼即 刻用信號發送一重複應答訊息至該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
  8.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係不成功。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該資料傳輸指配至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後續資料封包。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接收一資料傳輸包含將該資料傳輸儲存於至少一個緩衝器中。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連續資料傳輸儲存於一個或多個緩衝器中。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資料傳輸與一副緩衝器之內容組合地儲存於一主要緩衝器中。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同時解碼該資料傳輸。
  14. 一種經調適用於通信之設備,其包含:一記憶體,其留存與下述操作相關之指令:解碼包含一個或多個先前資料封包之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接收包含來自一資料封包序列之一資料封包之一資料傳輸、組合該資料傳輸與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即使在已經成功解碼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的情況下,仍重解碼該所得組合;及一耦合至該記憶體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留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15. 如請求項14之設備,其中與解碼相關之指令包含與下述 操作相關之指令:編碼組合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解碼該經編碼組合之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向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發送一應答信號。
  16.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廢棄來自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最後連續資料傳輸相關之指令。
  17.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
  18. 如請求項14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確定該資料傳輸是否包含來自該等先前資料封包之一最後接收及解碼之資料封包相關之指令。
  19. 如請求項18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係成功相關之指令。
  20. 如請求項19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一旦成功地重解碼即刻用信號發送一重複應答訊息至該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相關之指令。
  21. 如請求項18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係不成功相關之指令。
  22.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將該資料傳輸指配至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後續資料封包相關之指令。
  23. 如請求項14之設備,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同時解碼該資料傳輸相關之指令。
  24. 一種經調適用於通信之設備,其包含:解碼構件,其用於解碼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其包含一個或多個先前資料封包;接收構件,其用於接收包含來自一資料封包序列之一資料封包之一資料傳輸;組合構件,其組合該資料傳輸與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重解碼構件,其即使在已經成功解碼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的情況下,仍重解碼該所得組合。
  25. 如請求項24之設備,其中該解碼構件包含:編碼組合構件,其編碼組合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解碼構件,其解碼該經編碼組合之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發送構件,其發送一應答信號至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
  26.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廢棄來自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傳輸之一最後連續資料傳輸之構件。
  27.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留存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構件。
  28. 如請求項24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確定該資料傳輸 是否包含來自該等先前資料封包之一最後接收及解碼之資料封包之構件。
  29.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係成功之構件。
  30. 如請求項29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一旦成功地重解碼即刻用信號發送一重複應答訊息至該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之構件。
  31.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係不成功之構件。
  32. 如請求項31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資料傳輸指配至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後續資料封包之構件。
  33. 如請求項24之設備,其中用於接收一資料傳輸之該構件包含用於將該資料傳輸儲存於至少一個緩衝器中之構件。
  34.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連續資料傳輸儲存於一個或多個緩衝器中之構件。
  35. 如請求項34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資料傳輸與一副緩衝器之內容組合地儲存於一主要緩衝器中之構件。
  36. 如請求項24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同時解碼該資料傳輸之構件。
  37. 一種上面儲存有機器可執行指令之機器可讀媒體,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用於:解碼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其包含一個或多個先前資料封包; 接收包含來自一資料封包序列之一資料封包之一資料傳輸;組合該資料傳輸與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即使在已經成功解碼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的情況下,仍重解碼該所得組合。
  38. 如請求項37之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用於解碼之指令包含用於以下操作之指令:編碼組合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解碼該經編碼組合之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向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發送一應答信號。
  39. 如請求項38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廢棄來自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中一最後連續資料傳輸之指令。
  40. 如請求項38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留存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指令。
  41. 如請求項37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確定該資料傳輸是否包含來自該等先前資料封包之一最後接收及解碼之資料封包之指令。
  42. 如請求項41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成功之指令。
  43. 如請求項42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一旦成功地重解碼即刻用信號發送一重複應答訊息至該資料傳 輸之一發射器之指令。
  44. 如請求項41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重解碼該所得組合不成功之指令。
  45. 如請求項44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資料傳輸指配至一來自該資料封包序列之後續資料封包之指令。
  46. 如請求項37之機器可讀媒體,其中接收一資料傳輸包含將該資料傳輸儲存於至少一個緩衝器中。
  47. 如請求項46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連續資料傳輸儲存於一個或多個緩衝器中之指令。
  48. 如請求項47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資料傳輸與一副緩衝器之內容組合地儲存於一主要緩衝器中之指令。
  49. 如請求項37之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同時解碼該資料傳輸之指令。
  50. 一種經調適用於通信之設備,其包含:一積體電路,其經組態以:解碼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其包含一個或多個先前資料封包;接收包含來自一資料封包序列之一資料封包之一資料傳輸;組合該資料傳輸與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即使在已經成功解碼該等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的情況下,仍重解碼該所得組合。
  51. 如請求項50之設備,其中該解碼包含:編碼組合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解碼該經編碼組合之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及發送一應答信號至該一個或多個先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之一發射器。
TW097109498A 2007-03-21 2008-03-18 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 TWI397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9603407P 2007-03-21 2007-03-21
US11/971,842 US7978635B2 (en) 2007-03-21 2008-01-09 H-ARQ acknowledgment detection validation by re-decod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7680A TW200847680A (en) 2008-12-01
TWI397283B true TWI397283B (zh) 2013-05-21

Family

ID=3959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9498A TWI397283B (zh) 2007-03-21 2008-03-18 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7978635B2 (zh)
EP (1) EP2137870B1 (zh)
JP (3) JP5415400B2 (zh)
KR (1) KR101221536B1 (zh)
CN (1) CN101636960B (zh)
BR (1) BRPI0809198A2 (zh)
CA (1) CA2679478C (zh)
RU (1) RU2477004C2 (zh)
TW (1) TWI397283B (zh)
WO (1) WO20081161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8635B2 (en) 2007-03-21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acknowledgment detection validation by re-decoding
US8787384B2 (en) * 2008-05-05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emp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34017B1 (en) * 2008-05-09 2015-04-01 Vodafone Holding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8332712B2 (en) * 2008-07-04 2012-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ybrid ARQ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21253B1 (ko) 2008-07-04 2014-07-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에이알큐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US8654705B2 (en) * 2008-10-24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US8654715B2 (en) * 2008-10-24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KR101542384B1 (ko) 2008-11-24 2015-08-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 적응형 harq를 위한 pmi 선택 방법
JP4990314B2 (ja) * 2009-03-17 2012-08-01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擬似基地局装置
US8543893B2 (en) * 2009-09-02 2013-09-24 Agere Systems Llc Receiver for error-protected packet-based frame
US8625474B2 (en) * 2009-09-09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reception of FLO and FLO-EV data
US8699621B2 (en) * 2010-10-04 2014-04-15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Precoding selection for retransmission in uplink MIMO hybrid ARQ
US8781035B2 (en) * 2011-01-07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re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data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166747B (zh) * 2011-12-14 2017-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arq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65879A1 (en) * 2012-10-22 2014-05-01 Venkatraman Iyer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 physical layer
US10263734B2 (en) * 2013-11-12 2019-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blind (re) transmissions in a network
CN105471778B (zh) * 2014-09-10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26B (zh) * 2016-09-30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628942B2 (en) 2019-03-01 2023-04-18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Torque ripple control for an aircraft power train
EP3931091A4 (en) 2019-03-01 2023-01-11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DISTRIBUTED PROPULSION CONFIGURATIONS FOR AIRCRAFT WITH MIXED PROPULSION SYSTEMS
US11732639B2 (en) 2019-03-01 2023-08-22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Mechanical disconnects for parallel power lanes in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EP3941830A4 (en) 2019-03-18 2023-01-11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ARCHITECTURES FOR ELECTRIC HYBRID PROPULSION
US10834154B1 (en) * 2019-04-17 2020-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stream parameters based on modulation scheme
US11486472B2 (en) 2020-04-16 2022-11-01 United Technologies Advanced Projects Inc. Gear sytems with variable speed driv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7386A1 (en) * 2000-09-12 2002-03-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incremental redundancy recep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021240A1 (en) * 2001-07-25 2003-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high-speed data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112780A1 (en) * 2001-12-17 2003-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ime diversity combining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EEE 802.11 WLAN receiver
US20040190552A1 (en) * 2003-01-07 2004-09-30 Kim Min-Go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utput buffer in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594247A2 (en) * 2004-05-06 2005-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ate matching parameters for a transport channel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1455B2 (ja) 1999-03-19 2008-10-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US6275488B1 (en) * 1999-11-17 2001-08-14 Motorola, Inc. Variable rat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20015451A1 (en) * 2000-07-06 2002-02-07 Mohammed Nafi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6621871B2 (en) * 2001-03-30 2003-09-16 Nokia Corporation Incremental redundancy packet combiner and decoder
US6909758B2 (en) * 2001-04-27 2005-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oding data blocks
US7310336B2 (en) * 2001-05-18 2007-12-18 Esa Malkamaki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with in-sequence delivery of packets
DE60328148D1 (de) * 2002-04-24 200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Unterstützung von automatischer Wiederholungsaufforderung in einem Paketdaten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hoher Datenrate
KR100559925B1 (ko) * 2002-07-05 2006-03-13 지멘스 악티엔게젤샤프트 이동무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패킷들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및 대응 이동무선시스템
JP3471785B1 (ja) * 2002-07-31 2003-12-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の再送制御方法
US7146171B2 (en) * 2003-05-30 2006-12-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enhanced reservation access mode for a CDMA reverse channel
US20070162812A1 (en) * 2003-10-23 2007-07-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Deco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data
ATE424066T1 (de) * 2004-01-22 2009-03-15 Panasonic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umschalten zwischen asynchronen und synchronen harq- wiederübertragungsmoden
US7007218B2 (en) * 2004-02-03 2006-02-28 Harris Corporation Adaptive rate code combin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JP4501566B2 (ja) * 2004-07-13 2010-07-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移動局
WO2006071831A2 (en) * 2004-12-22 2006-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ck to nack error detection
JP2006279527A (ja) * 2005-03-29 2006-10-12 Nec Corp 移動通信機、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747922B2 (en) * 2005-06-01 2010-06-29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Adaptive hybrid ARQ systems with BCJR decoding
WO2007007383A1 (ja) * 2005-07-08 2007-01-18 Fujitsu Limited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情報通信方法
US7730382B2 (en) * 2005-12-02 2010-06-01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emor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JP4649329B2 (ja) * 2005-12-28 2011-03-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チャネル補償方法
JP4649330B2 (ja) * 2005-12-28 2011-03-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チャネル補償方法
TW200742332A (en) * 2006-03-21 2007-11-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01079814A (zh) * 2006-05-25 2007-11-28 创新音速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封包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8059739B2 (en) * 2006-06-05 2011-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data transmission errors
US7978635B2 (en) 2007-03-21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acknowledgment detection validation by re-decoding
US8024633B2 (en) * 2007-05-10 2011-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packet retransmission and soft decoding of combined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7386A1 (en) * 2000-09-12 2002-03-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incremental redundancy recep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021240A1 (en) * 2001-07-25 2003-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high-speed data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112780A1 (en) * 2001-12-17 2003-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ime diversity combining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EEE 802.11 WLAN receiver
US20040190552A1 (en) * 2003-01-07 2004-09-30 Kim Min-Go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utput buffer in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594247A2 (en) * 2004-05-06 2005-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ate matching parameters for a transport channel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7680A (en) 2008-12-01
CA2679478C (en) 2013-07-02
KR101221536B1 (ko) 2013-01-11
BRPI0809198A2 (pt) 2014-09-23
CA2679478A1 (en) 2008-09-25
US8340003B2 (en) 2012-12-25
JP5607218B2 (ja) 2014-10-15
RU2009138737A (ru) 2011-04-27
JP2012178834A (ja) 2012-09-13
JP2010522512A (ja) 2010-07-01
RU2477004C2 (ru) 2013-02-27
KR20090123009A (ko) 2009-12-01
CN101636960A (zh) 2010-01-27
CN101636960B (zh) 2013-07-24
US20080232403A1 (en) 2008-09-25
JP2014014085A (ja) 2014-01-23
JP5599837B2 (ja) 2014-10-01
EP2137870A1 (en) 2009-12-30
US20110292811A1 (en) 2011-12-01
WO2008116121A1 (en) 2008-09-25
EP2137870B1 (en) 2013-05-29
JP5415400B2 (ja) 2014-02-12
US7978635B2 (en) 2011-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7283B (zh) 藉由重解碼的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的應答偵測確認
US9735928B2 (en) Scrambling and modulation to constrain the constellation size of ACK/NAK transmission on the data channel
US7350125B2 (en) HARQ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o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375616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3636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adopting a reliable stop-and-wait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US20110176443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57700A (ko) 개선된 ack/nack dtx 검출 및 다운링크 할당 승인 메시지를 수신하지 않음의 시그널링
TWI383614B (zh) 在封包資料傳輸中用於自動重複請求的方法與裝置
JP2009535976A (ja) Nak−to−ackエラー検出および回復
US20100002640A1 (en) Acknowledgment channe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0900467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non-decodable packets
KR101548744B1 (ko)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